当前位置:首页>心得>出塞曲mv 出塞教学心得体会(模板8篇)

出塞曲mv 出塞教学心得体会(模板8篇)

时间:2023-09-25 00:50:24 作者:GZ才子出塞曲mv 出塞教学心得体会(模板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出塞曲mv篇一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一次出塞教学活动。这次活动不仅使我有机会教学生远离学校的座位,了解历史文化,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的多元化和拓展性。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一下我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出塞教学,我发现接触到的教学资源比以往更为丰富。作为历史科任教师,我以前主要依赖教科书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但通过这次出塞教学,我亲身体验了历史文化遗址,比如长城,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历史的壮丽场景,提升了学生们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我们还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和纪念碑,通过实物和图片等多种展示方式,让学生们进行多样化的感受和学习。

其次,出塞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和沟通空间。在学校的教室中,学生们往往只能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解。但在出塞教学中,学生们可以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互动,提问学习上的问题,也可以亲自体验一些历史文化活动。比如,在长城上,学生们可以亲眼感受到这座伟大建筑的壮丽和雄伟,让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此外,学生们还可以与其他群体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了学生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第三,出塞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在学校的课堂上,学生们普遍存在压力大、拘束的问题,他们往往按照老师给定的要求去完成各种任务和考试。然而,出塞教学打破了学生们的舒适区,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比如通过拍摄照片和记录日记等方式,将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分享给他人。这样的环境使学生们更加自信和独立,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最后,出塞教学加深了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知。教育是培养国民的重要手段,而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无疑是重要的一环。通过出塞教学,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身份自豪感。学生们学会了尊重历史,热爱国家,也更加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样的教育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也增强了学生们对其他国家和文化的尊重。

总之,出塞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既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也提供了一个更为多元和开放的学习环境。通过亲身接触历史文化资源,实践和沟通空间的扩大,个性发展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认知等方面的体验,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情感和品质。因此,我认为出塞教学值得在中小学教学中推广和应用,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出塞曲mv篇二

蝶恋花出塞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目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华丽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观众喜爱。近期,我有幸观看了这出戏,并对其故事情节、角色形象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深入的体会。在此,我将对《蝶恋花出塞》给予我带来的心得体会进行分享。

二、故事情节的魅力

《蝶恋花出塞》的故事情节以汉武帝东巡为背景,讲述了将军霍去病内外阻力重重,与心仪女子王昭君的艰辛爱情故事。剧中展现了各种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斗争,使人心生敬畏之情。霍去病为国家而舍弃爱情,最终成为伟大的将军;王昭君因爱情而舍弃自己的幸福,成为了历史上的传世美人。这样的故事情节使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人性的伟大。

三、角色形象的生动塑造

《蝶恋花出塞》中的角色形象生动鲜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霍去病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和出色的将领,他面对困难和阻力从不退缩,始终忠诚于国家。王昭君则是一个爱情至上的女子,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她舍弃了皇位的荣华富贵。此外,剧中各个角色形象的丰富性,也使整个故事更加饱满,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观赏乐趣。

四、艺术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

《蝶恋花出塞》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舞台布景的精美绝伦,利用布景、服装、灯光等多种手法打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其次是舞蹈动作的优美流畅,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舞蹈的魅力。最后是音乐伴奏的恰到好处,使观众在欣赏剧情发展的同时,也能享受艺术的美妙。这些艺术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令我深感震撼。

五、人生的启示与收获

观看《蝶恋花出塞》给我带来了深刻的人生启示和收获。首先,霍去病和王昭君的爱情故事告诉我,爱情是美好而伟大的,但有时我们需要为了更重要的事情而放弃自己的爱情。其次,剧中的角色形象以及他们的故事都鼓舞着我,告诉我只要我们坚持追求,努力奋斗,就能够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最后,观看这出戏也使我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让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敬仰之情。

总结

《蝶恋花出塞》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珍品之作,它通过精致的剧情和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历史的厚重和人性的伟大。观看这出剧目让我受益匪浅,既让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给我带来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作为一个爱好戏曲的观众,我欣喜地看到,《蝶恋花出塞》这样的传统剧目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和观众群体。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蝶恋花出塞》将继续留在人们心中,成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瑰宝。

出塞曲mv篇三

出塞作

作者:武元衡朝代:唐体裁:杂言夙驾逾人境,长驱出塞垣。边风引去骑,胡沙拂征辕。

奏笳山月白,结阵瘴云昏。虽云风景异华夏,

亦喜地理通楼烦。白羽矢飞先火炮,黄金甲耀夺朝暾。

要须洒扫龙沙净,归谒明光一报恩。

出塞曲mv篇四

近日,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出塞教学活动,让我们有幸走进了那个神秘而又独特的地方。这次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了很多,体验了真实的历史场景,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气。以下,我将分享我在出塞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出塞教学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出塞教学活动是我们走进历史的大门,通过实地的考察和观察,我亲眼目睹了长城的雄伟壮观,了解了塞北边疆的艰苦生活。站在长城上,远眺天山,脚下断崖险峭,可以想象出古代士兵们将一砖一瓦拼凑出这座完美的长城的艰辛和智慧。同时,在长城博物馆中,通过展品的陈列和文字的介绍,我深刻感受到了长城的中外历史文化价值,也对长城的修建背后的历史背景和背后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出塞教学让我意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仅只是观察和研究历史建筑,还和塞北少数民族进行了交流。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了解到他们过去的生活是多么的困难和艰辛,但他们仍然努力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他们的坚持和智慧使我深受感动,也对他们表达了我对他们的敬意和关心。这次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我们对当地少数民族的一次关怀和支持。

再次,出塞教学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肩负着各自的责任,团队中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和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我负责整理展览的材料、制作小册子等。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分工协作,我们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这次出塞教学活动不仅带给我们了知识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只有通过相互配合和合作,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达到较高的目标。

此外,出塞教学活动也让我认识到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我看到了沙漠化的危害和针对沙漠化采取的防治措施。例如,我了解到大规模的栽植沙棘、黑荆树等抗旱植物,可以有效的减缓沙尘暴的形成,改善当地环境。这一点让我深感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至关重要,保护和建设我们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

最后,出塞教学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发展潜力。通过参与这次教学活动,我深感自己知识和能力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同时,这次教学活动也激发了我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激发了我对探索更多未知领域的渴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

总之,出塞教学活动让我获益匪浅,对历史文化、人文关怀、团队合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的方向。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次教学活动所带给我的收获将成为我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

出塞曲mv篇五

《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全诗如下:

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其一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其二

将军刚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剩下凄凉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军行》。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其一

诗从写景入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其二

诗人描写胜利,不在于字面,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把战士的飒爽英姿,激昂振奋的风貌写了出来。这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枣红马刚刚装上用白玉装饰的马鞍,战士就骑着它出发了。战斗结束的时候天已经很晚,战场上只留下寒冷的月光。城头上催战的鼓声仍在旷野上回荡,刀鞘里的钢刀血迹还没有干。诗人寥寥数笔,就把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出塞曲mv篇六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挽:拉。

当:应当。

长:指长箭。

擒:捉拿。

列国:各国。

疆:边界。

苟能:如果能。

侵陵:侵犯。

岂:难道。

出塞曲mv篇七

近年来,我校推行了“出塞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城乡结合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一创举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有幸参与了其中的一次活动,从中收获颇多。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谈一谈我对出塞教学的心得体会。

首先,出塞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限于教室之中,学生们只能通过书本或者视频来了解外面的世界。而出塞教学则打破了这种限制,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例如,我们在农村中的小山村开展了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学生们亲眼见到了辛勤劳作的农民和他们温馨的家庭。这些直观的感受使得学生们对农村的理解更为深入,也提升了他们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其次,出塞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活动的真实性和亲身经历的参与性,学生们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历史课上,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一座古城墙遗址,并讲解了墙体的结构和历史背景。这样的亲身体验让学生们对古代建筑、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历史课程的热爱。

再次,出塞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提高了社会责任感。例如,我们在活动中参与了一次环保清理活动,学生们亲手捡拾垃圾,清洗河道。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将这种责任感带回了学校,积极参与到学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此外,出塞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活动中,学生们需要分组合作完成各种任务,这要求他们互相沟通、协调配合。例如,在一次课题研究活动中,学生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份关于社区发展的调研报告。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这个任务。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包容他人的不足,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最后,出塞教学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活动,学生们了解了各行各业的工作,并体验了一些职业的特点。例如,在一次参观设计公司的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了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增加了对这个职业的认识。这样的体验,让学生们更加客观地了解社会,为他们的未来选择提供了参考。

总之,出塞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出塞教学模式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出塞曲mv篇八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山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本诗原注说:“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这诗就写在此时。

前四句写边境纷扰、战火将起的形势。“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称唐朝的吐蕃。“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写居延关外长满白草的广阔原野上燃起了熊熊猎火,吐蕃正在这里进行打猎活动,这是紧张局势的一个信号。写打猎声势之盛,正是渲染边关剑拔弩张之势。这两句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高適《燕歌行》“单于猎火照狼山”之句,古诗中常常以“猎火”来暗指战火。“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进一步描写吐蕃的猎手们在暮云低垂,空旷无边的沙漠上驱马驰骋,在秋天草枯,动物没有遮蔽之处的平原上射猎。这一联象两幅生动传神、极具典型意义的塞上风俗画,写出吐番健儿那种盘马弯弓、勇猛强悍的样子,粗豪雄放;也暗示边情的紧急,为诗的下半部分作了铺垫。

前四句刻画形象,有声有色,是实写;后四句便采用虚写,写唐军针对这种紧张形势而进行军事部署。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这两句,对仗精工,很有气势。“护羌校尉”和“破虏将军”都是汉代武官名,这里借指唐军将士。“障”是障堡,边塞上的防御工事。登障堡,渡辽河,都不是实指,而是泛写,前者着重说防御,后者主要讲出击,一个“朝”字和一个“夜”字,突出军情的紧迫,进军的神速,表现了唐军昂扬奋发的士气,雷厉风行的作风。此联对军事行动本身没有作具体的描写,而只是选取具有曲型意义的事物,作概括而又形象的叙说,就把唐军紧张调动,英勇作战,并取得胜利的情景写出来了,收到了词约义丰的艺术效果。“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汉家”借指唐朝,“霍嫖姚”即汉代曾作过嫖姚校尉的霍去病,借谓崔希逸。这两句是说,朝廷将把镶玉柄的'剑,以角装饰的弓和戴着珠勒口的骏马,赐给得胜的边帅崔希逸。在诗尾才点出赏功慰军的题旨,收结颇为得体。这诗写得很有特色,它反映当前的战斗情况,用两相对比的写法,先写吐蕃的强悍,气势咄咄逼人,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再写唐军雍容镇静,应付裕如,有攻有守,以一种压倒对方的凌厉气势夺取最后的胜利。越是渲染对方气焰之盛,越能衬托唐军的英勇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最后写劳军,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只须轻轻点染,诗旨全出。清代方东树曾评论此诗说:“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收赐有功得体。浑颢流转,一气喷薄,而自然有首尾起结章法,其气若江海之浮天。”(《唐宋诗举要》引)这段评论是中肯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