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条据书信>最新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优秀9篇)

最新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优秀9篇)

时间:2023-09-15 01:09:22 作者:碧墨最新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优秀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篇一

抱着让学生乐学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愿望,我设计了本节课,《找规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册第九单元)是按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新增加的内容。这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去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要透彻理解图形中的循环排列的规律,不是易事。

从学生表现来看,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这堂课我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点:

本课我的教学目标简单说来,就是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只有来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为此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后,根据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天性,先以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召开运动会切入主题,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依次排出前三队,提问:“第四队应怎样排?”,吸引学生去观察,让学生去观察不同的排列顺序,再以四位学生排列表演,不停的依次做排头,我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来揭示出其中循环排列的规律。在钻研教材和了解了白板的各项功能后,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我从课堂教学和技术支持两方面做思考,在合理的地方用上合理的技术,让两者有机的统一,利用白板的功能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避免出现课堂教学跟着白板走的现象。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设计分散了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其中复杂的循环排列规律,教学效果很好。

其次,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循环排列的规律,这节课我同时用课堂互动反馈技术4次设案,(还有预案设计),学生作答后,通过查看反馈结果,至少有90%的学生掌握了规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运用互动反馈技术能及时了解学生认知程度,并及时为个别学生纠错补缺。传统的数学课堂,有的学生不积极回答问题,学生的从众现象也比较严重,而课堂互动反馈技术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本节课中值得关注的地方,是我为学生营造了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设计的氛围。例如4、根据下列的排列,你能接着画吗?(指名在白板上板演)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篇二

本周我上了一节二年级的《找规律》高效课堂展示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在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儿童喜欢的六一儿童节的话题谈话导入,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提高兴趣。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在本节课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体验规律、感悟规律、应用规律,同时获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我改变了教材静态呈现知识的方式,设计了“找、涂、摆”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以活动为主线搭建探究平台,刺激学生多感官全方位参与。另外,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爱动,好奇心强,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年龄特点,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利用课件体现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活动。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这节课中,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考虑不够全面,数学学科的课堂同样也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责任,培养学生数学语言也是一个重点。数学语言的表达应该严谨、完整。可是我却因为过多的关注活动的组织、调控,而忽略了对学生语言的训练和培养。在寻找到规律后没有教给孩子规范性的语言表达规律,以至于在后面的教学和练习中,孩子虽找到了规律,但表达不够准确。另外一点就是教师本人的能力有待提升,对于课堂生成的资源要及时处理,学会利用资源。今后我将以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为契机,加强学习研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找规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篇三

【教学背景】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内容。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冬冬家买了新房子,可漂亮了,我们随着他一起去看看吧!

师:冬冬的新家到了,看,好漂亮的墙面。墙面是用图形图案装饰的。

师:请你们自己先观察思考,然后拿出学具摆一摆。

小组交流讨论:从不同方向去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生1:我是斜着看的,斜着的图形都是一样的。(老师竖起了左手的大拇指)

生2:我是横着来观察,把第一组的第一个圆形移到后面,就成为第二组的图形,把第二组的第一个正方形移到后面,就成为第三组的图形,把第三组的第一个三角形移到后面,就能成为第四组的图形。(老师示意大家鼓掌,同学们使劲鼓起掌来)

师:他的方法,谁听明白了?谁还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3:我觉得刚才的图形好象在接力跑一样,第一个跑完了就到最后,其它几个就往前进一格,又第一个跑,一直这样。

师:说得好极了!数学上给这样移动的规律取名为“循环”。(板书循环)

师:思考:竖着观察是不是循环排列规律呢?

教学片段二

师:接着我们到冬冬家厨房看看。

生:真漂亮!

师:只是冬冬家厨房还没铺地砖,他设计了一种方案,我们帮忙看看,这样铺有什么规律?

(学生观察,然后同桌用学具摆一摆并交流自己找到的规律)

生1:每一排都是由四个正方形组成的,只是它们的颜色不同。

生2:横着看,每排四个图形相同,只是同一种颜色的正方形所在的位置不同。

生3:上一行和下一行比,上一行第一种颜色的正方形移到了最后,其它的每个正方形都向前移动了一格,就成了下一行。

生4:竖着看,后面一排和前面一排比,前面一排的最上面那种颜色的正方形移到了最下面,其它每个正方形都向上移动了一个位置,变成了后面一排。

……

师:在这幅图中,我们从横向、竖向、斜向都能发现规律。看来,只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能发现不同的规律。

教学片段三

生:(异口同声)能!

师:正好,冬冬家的窗帘是空白的,请大家用老师发给你们的学具在白纸上摆一摆,也可以动手画一画,发挥你们的想象创造出漂亮的花边和图案,先想好规律,再动手。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以上片段教学体现了两个特点:

一、走进数学生活,体验生活数学。以上学习体现了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归宿于生活的思想。教师以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精心设计一系列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来掌握图形的排列规律。

二、关注过程体验,激活课堂活力。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或许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这是一种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质量。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与同伴交流,互相讨论,寻找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去发现循环排列规律。教师多次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移一移,甚至动手画一画,让学生感知这个规律,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把数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来。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篇四

抱着让学生乐学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愿望,我设计了本节课,《找规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册第九单元)是按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新增加的内容。这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去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要透彻理解图形中的循环排列的规律,不是易事。从学生表现来看,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这堂课我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点:

本课我的教学目标简单说来,就是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只有来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为此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后,根据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天性,先以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切入主题,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依次排出前三队,提问:“第四队应怎样排?”,吸引学生去观察,让学生去观察不同的排列顺序,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来揭示出其中循环排列的规律。在钻研教材和了解了白板的各项功能后,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我从课堂教学和技术支持两方面做思考,在合理的地方用上合理的.技术,让两者有机的统一,利用白板的功能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避免出现课堂教学跟着白板走的现象。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设计分散了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其中复杂的循环排列规律,教学效果很好。

本节课中值得关注的地方,是我为学生营造了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设计的氛围。例如根据下列的排列,你能接着画吗?在学生画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在交流中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而且加深了理解。又如当我说:“你能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循环排列规律,给a、b、c三个字母排列吗?快来试一下吧。”话还没等说完,很多学生就开始动手设计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极其精彩的。有的学生都能自己总结出一行三个物体就三行一组循环一次,甚至能推想出一行5个、6个他们的循环规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切入主题后,以活动的图片在白板上依次排出前三队,提问:“第四队应怎样排?”让学生先猜猜再说出自己这么猜的理由,在说理由的过程中让自己说出今天学习的规律。

其次注重合作探究、交流。如:“接下来,应怎样写?”先故意让学生猜错,再讨论:这样有没有规律呢?它的规律是什么?从而让学生加以掌握。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本节课下来,感觉到大多数时间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来。每当出现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我及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质疑、争论,直到意见统一。

我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并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测与推理。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合理化推测我都给与了充分的肯定,用生动、亲切的语言给予积极的评价。尤其是潘越格同学我一再鼓励她,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增强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学得轻松而有意义,愉快而有价值!

一、缺少了张扬学生的个性。

二、拓展得大多,缺少一些最基本的练习。

三、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急于求成。

一、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再积极些。

二、自己的语言要简练些,尽量让学生多说。

三、素材的选择少一些,让学生研究得透彻些。

四、练习的设计面广些,关注到每一位孩子,让每个孩子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年级《找规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篇五

《找规律》是在学生对生活中某个物体或图形的排列,一个模糊认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所以问题的提出应构建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发展,从中也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能注意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但对于一节探究、合作学习的课,记忆性问题占了问题总数的60%,说明教师仍偏重于“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活动方式,偏重于一问一答的信息反馈。问题的提出不够合理,与这节课的课型要求有所背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 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节课,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形成了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由于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学不仅仅只是体现一个认知、探究、交流、决策的过程,同时还体现了一个交互与审美的过程。

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在这节课中进行了8次课堂巡视,其中4次参与了学生的讨论、交流。两次分别对三名学困生进行了重点辅导。巡视时关注面较广,目的性明确。但一位学困生在前半节课中共举了两次手,未被老师关注,之后再没举过手,后来问他为什么?回答是:“反正也不会提问到我。”学生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已为然,其实蕴含着不满。说明我们教师在课堂中不应忽略个体差异、害怕问题暴露,相反应充分重视、关爱学困生,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1、“规律”已有些许经验,教材从“联欢图”找规律入手,而后面的练习又设计了“摆一摆”,意味着让学生先看图再操作,是否与布鲁纳的表象模式理论(动作—图形—符号)相违背。能否直接给学生一些长方体与圆柱体的学具,让学生摆一摆,从中找到规律,这样更能激发兴趣,且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篇六

1、使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

2、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3、通过观察等实践活动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学具:小棒、圆片等。教具:课件。

1、听说你们班的同学很棒!我带来两道口答题。看看谁答得又快又对?

2、出题:

1、2、3、4、5、6、7、8、9、

1——9的自然数中,单数多还是双数多?为什么呢?

2、3、4、5、6、7、8、9、10、

2至10呢?原因是?

3、归纳、最好能引出:()开头,()结尾。(你们主要看两端)

3、灯片:

上两图中,哪种图形的个数多些?你们答得又快又对?有什么决窍呢?(看两端。)

4、提出质疑:真只看两端就可以了吗?

出示一行无序排的图形。首尾相同,中间不同。

4、思考:

灯片:上图为什么不能一眼看谁多些出来?

归纳:中间要有规律。什么规律?一个什么,又另一个什么?(补动作相间)这叫什么?(相间、一个隔一个)补充(也要看中间是否相间)

1、带着体会,我们来参加一个动物王国的文艺活动。

2、灯片:看看动物在干什么?

图上有没有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

谁说说(相互说说)

3、孩子观察得是否真的对呢?请你们两人一组拿出卡片出来。填一填

4、发现了什么:总是多一?哪里多一?谁比谁多一?两端多一?两端的比中间的多一?

5、孩子们真聪明,你们能在纸上画一画多一的图吗?

谁来说说你画的'?

师也可示范的念出来:方、圆、方、圆……

6、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间隔规律现象

自由说说、指名说说。

1、图上哪种物体多?

出题: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

2、哪种树多?(图上)

出题: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这一段河堤的对岸也这样栽。共要多少棵桃树?

3、出示锯木头。出题:把一根木头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两人说说。

1、国庆节摆花。

如果要两端是小花呢?

我去赏花。走到第10盆是什么花?

2、排队形比赛

3男3女3男2女

要求是每个女孩子总站在两个男孩子中间。

1、圆形的间隔规律。

2、总结全课。

3、课外作业。

数一数,计一计

物体数量物体数量

兔子蘑菇

夹子手帕

木桩篱笆

树绳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篇七

苏霍姆林斯墓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极深带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何适应并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在《找规律》这节课教学中我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前,大胆的放手让学生探求新知,促进课堂教育效果显著提高。而且这节课我充分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2、学习方式改变,强调合作与交流。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找规律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探究性,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找规律”的内容不能用“对或错”来简单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而是要听学生介绍“找的规律”有无道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地展开交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讲的有无道理,联系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做出判断,不断地、及时地优化自己的数学知识,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作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掌握初步的规律之后,从自己的身边着手,寻找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让学生在举例中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篇八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历程。以上片段教学体现了两个特点:

以上学习体现了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归宿于生活的思想。教师以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精心设计一系列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来掌握图形的排列规律。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或许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这是一种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质量。

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与同伴交流,互相讨论,寻找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去发现循环排列规律。教师多次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移一移,甚至动手画一画,让学生感知这个规律,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把数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来。

二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篇九

教师板书:1/2=2/4=4/8=8/16

(1)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2)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生1:把1/2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就得到2/4。

生2:对,原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1份,现在把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同时扩大2倍,就得到2/4,所以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3:把1/2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4,就得到4/8,同时乘以8就得到8/16。

生4:1/2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乘3或乘4。分数的大小都不变。

师:你们真聪明。这是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生5:我从右往左看,也发现了一个规律,把8/16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就得到4/8,把8/16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4,也得到2/4。也就是说,分数8/16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谁能把以上两个变化规律用一句完整的话概括出来?

生6: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步步逼近规律,直到学生将“想法”与“发现”提炼、升华为一定的规律性认识。在这过程中,教师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短短的几分钟内,教师讲得很少,只是在关键时刻给予点拨、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讨论,牢固地掌握新知,建立清晰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的表象。

相关范文推荐
  • 09-15 最新解除合同诉讼时效(精选5篇)
    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关于合同的利益纠纷越来越多,在达成意见一致时,制定合同可以享有一定的自由。那么合同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 09-15 最新考试学生发言稿 期试学生发言稿(通用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 09-15 最新机关经费申请报告(汇总5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
  • 09-15 2023年违反纪律的思想汇报材料 违反纪律的检讨书(通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 09-15 2023年研究性学习报告高中(通用6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
  • 09-15 小班音乐活动歌曲苹果 小班音乐活动歌唱小茶壶教案(优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
  • 09-15 2023年服务开口合同(大全8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合同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合同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
  • 09-15 最新二年级数学以内的加减法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
  • 09-15 2023年律动音乐向前走教学反思中班 音乐律动课教学反思(模板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 09-15 最新春天的郁金香教案反思 春天教学反思(汇总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