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区政府工作报告(通用18篇)

区政府工作报告(通用18篇)

时间:2024-01-17 17:50:02 作者:FS文字使者区政府工作报告(通用18篇)

在写工作报告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以确保内容的条理清晰和易于理解。以下是一篇关于新产品推广工作报告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东胜区政府工作报告

东胜区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一个市辖区,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东胜区政府。

欢迎阅读!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3亿元(新口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6亿元,增长8.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6302元,增长7.7%,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突出保稳定,有效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坚持问题导向,对房地产、政府债务、民间借贷、信访维稳等多重风险综合施策、联动解决。启动棚户区改造三年计划,率先推行异地现房安置模式,采取兼并重组、协调融资等综合措施,统筹解决回迁安置、商品房逾期交付、存量房消化等难点问题,全年开复工房地产项目104项、开复工率达78%,完成回迁安置3509户,消化存量房93万平方米。联动化解政府债务与金融风险,通过压缩支出、处置国有资产、转接贷款等方式,累计化解政府性债务超过100亿元,协调金融机构给予贷款重组、展期降息等金融政策支持,为121家企业协调融资50亿元。集中化解民间借贷风险,强化“打非吸”工作力量,切实保障群众合法利益。狠抓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实行县处级干部担任信访局“第一局长”工作机制,集中化解信访难题;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台账管理、问题整改常态化工作机制;启动“数字环保”工程,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公众安全感和居民幸福感指数测评居全市首位。

(二)突出稳增长,产业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促转型,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包联、定期调度工作机制,8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7亿元,非资源型产业完成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85%,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和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稳步发展,奇瑞瑞隆发动机、变速箱项目投入试产,京东方液晶显示项目实现量产。煤炭电子交易量达1.5亿吨、交易额突破220亿元,在全国正式发布鄂尔多斯动力煤价格指数,煤炭交易区域性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取得破题性进展,新增电商800户、销售收入达4.2亿元。全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64万人次、实现收入55亿元,成为自治区首家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区),被评为最美中国·人文(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

(三)突出抓改革,转型发展内生动力逐步激发。出台一系列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的改革措施,率先推行公共服务窗口无休日制度和“三证合一”市场主体准入登记制度,取消12项行政审批事项,将271项审批事项转为服务事项,出台36条促进消费性服务业发展政策举措,新注册企业1737户、个体工商户6272户,市场主体活力不断迸发。全面落实“十万大学生鄂尔多斯创业就业圆梦行动计划”,建成创业孵化园7个,启动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科技孵化等创业项目500个,以创业带动就业5760人,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成为自治区首批创业型旗区。企业间主动“抱团取暖、联合发展”,部分企业率先迈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第一步。

(四)突出惠民生,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情况下,全力保障民生投入。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方便群众和完善功能上,建成平安街、松林路等11条市政道路,完成78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新增绿化面积142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220万平方米。投资1.1亿元,集中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超过6000万元。新投用10所学校和幼儿园,推行阳光分班和校际联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共享,成为自治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加快医疗卫生三级服务一体化建设,推动4家医院托管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城区率先实现无线网络免费全覆盖。推出民族舞剧《不落的太阳》等一批文艺精品。开辟便民早夜市28家,启动铁牛绿港、伍佰速等近100家社区便民超市,日用消费品同城配送网络逐步完善。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验收。

(五)突出转作风,政府自身建设成效明显。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物业管理、物价稳控、效能提升等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对征集和查摆的问题逐项督办销号,一批影响群众切身利益和“四风”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得到严厉查处。厉行勤俭节约,改进会风文风,累计清理腾退办公用房2.6万平方米,封停公务用车930辆,“三公”经费下降23%、常规性经费减少20%,清理规范性文件356件、议事协调机构220个。深化政务公开,44个执法监管部门、20个窗口服务单位全部公开权力清单、服务流程,政府形象和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东胜区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实现了艰难奋进。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几大班子、各界企业家和全区各族人民艰辛努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一年来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的各位代表、各界企业家、各族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与区域风险交织叠加,受市场需求不振、财务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困难,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支撑带动项目匮乏、项目储备不足、经济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突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难度加大;社会资金流动性不足,地区消费需求下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下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运转、保民生、保基本的难度持续加大,政府和企业融资偿还风险日渐加剧。化解房地产、政府债务、民间借贷、涉法涉诉案件等突出矛盾进入全面攻坚阶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部分干部和企业思想转变还不到位,发展信心不足、创新能力不足、再次创业劲头不足,各级领导干部敢于碰硬、敢于担当、突破常规抓工作的作风还不过硬,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廉政建设水平仍需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正确认识、理性面对,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xx年工作安排。

当前,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征。新常态有新挑战,更蕴含着新机遇。一是改革的深入推进创造了发展新机遇。国家在简政放权、财税金融、法治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将加快推进,我市被国家发改委列为资源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即将出台支持东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重点在产业培育、税源建设、债务化解、房地产、民生保障、政法工作等方面给予东胜政策和资金倾斜,鼎力支持东胜转型发展、攻坚克难。这一系列政策机遇,为我们克服当前困难和推动长远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二是坚实的发展基础构筑了竞争新优势。过去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区成为全市城市功能配套相对完善、生产要素相对集中、产业发展相对充分的核心区,是区域性交通、金融、信息、人才、科技中心,我们完全有优势、有条件、有能力率先推进转型发展。

三是强大的合力凝聚激发了创业新动力。经过这一轮的危机洗礼和问题倒逼,我们推动转型发展的共识更加凝聚、信念更加坚定、思路更加清晰。不发展就没有出路,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在进一步推动改革发展中加以解决。我们一定要坚定必胜的信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在突破思维定势中闯难关、过险滩,拿出不服输的骨气和再出发的勇气,拼出东胜发展新格局,再铸东胜发展新辉煌。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四个表率”为统领,突出问题导向,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稳住民生保障、稳控风险隐患,突出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推进产业集群规模融合发展、推进品质城市建设、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08亿元,增长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0.1亿元,与去年持平;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47亿元(新口径),增长1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569元,增长9%。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我们将集中精力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狠抓改革攻坚,着力激发转型发展动力活力。把改革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集中推进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改革,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

创新财政运行管理机制。本着“立足区情、统筹平衡、搞活机制、促进发展”的原则,改革完善现有财政管理模式,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从严从紧从细、分类分级分标准编制财政预算,提高预算精准性。全面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全区各级单位全部公开公用经费、项目经费,除重大特殊事项外,不再额外审批追加财政资金,杜绝超预算拨款,切实强化预算执行。加大专项资金兑付力度,力争兑付率超过70%。实行分级预算管理,推进各园区、镇、街道和区直部门财权与事权相对等,推行“收入共享、支出定责、分区管理”的运行机制,提高财政运转效率。探索建立重点税源企业与财税机构信息共享系统,强化动态监管,准确掌控税源,及时组织入库;挖掘资源清理、煤炭运销、属地注册等潜力,协调现有属地注册的企业集团加大总部结算量,稳定重点税源。树立“节支就是增收”的理念,细化财政支出标准,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重新梳理整合各项惠民政策,集中有限财力保运转、保民生、保工资,切实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群众的好日子。

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按照“政企分开、科学分类、自主经营”的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整合重组,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对国有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强化企业年度经营责任审计,实行经营收益按比例核算上缴,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定完善国有企业收益收取办法,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依法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国有资产处置、出借、出租收入的征收管理,提高空置房等闲置国有资产的统筹利用率,盘活存量资产。将矿产资源、土地、公共广告资源等优质经营性资产划入国有企业,增加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融资能力和债务消化能力。探索采用“资金池”等方式,集中管理国有企业流动资金,大幅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改进行政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梳理现行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加快“废、改、立”工作步伐,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建立一整套规范有序、上下衔接、效能突出、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破除弊端,消除内耗,提高效率。推进部门职能下沉,强化公共服务、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和市政基础保障等属地监管职能,强化镇街道民生服务、综合执法、矛盾化解、公共管理等队伍建设,逐步理顺区直部门与街道、社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选择区直单位探索推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工作机制,支持公安机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警务运行机制,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赴企业、进社区、到公共服务行业一线服务锻炼,建立健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机制,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二)突出矛盾化解,着力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要求,以底线思维、法治手段,向化解区域性风险精准发力,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集中化解房地产领域矛盾。回应群众期盼,统筹解决房地产领域积累的关联矛盾,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有序。积极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大力争取棚改专项贷款,通过以旧换新、异地安置方式,优先改造群众需求迫切的棚户区,确保有住房刚性需求的棚户区居民完成安置。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商品房逾期交付矛盾化解力度,启动实施在建项目三年推进计划,实行市区两级四大班子领导包联重点房地产项目工作机制,通过完善手续、优先化债、协调融资和设立项目资金共管账户等综合措施,帮助和督促企业推进项目建设;推动房地产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企业联合自救,千方百计启动在建项目建设;依法打击购房。

合同。

违约行为,切实保障购房群众切身利益,帮助企业解决预售房尾款回收难问题。综合运用行政、司法手段,强力督促企业解决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遗留问题。集中化解建筑领域遗留问题,加快完成已入住居民小区产权证办理工作。

集中化解政府性债务。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依法合规”的原则,强化债务归口统一管理,加大债务认定力度,加快与企业清算认定工程欠款、土地合作开发等方面的政府性债务,锁定债务规模,公开债务情况。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设立偿债准备金,分解分化债务偿还责任,严格按照偿债计划及时兑付资金。积极拓宽偿债资金来源渠道,全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通过资源资本化、资产拍卖、股权合作等方式,加大债务化解力度。组织储备一批政府收益项目,千方百计争取政府债券,协调金融机构将短期高息贷款置换为长期低息贷款,缓减政府融资偿还压力。以化解与政府关联的多角债务为突破口,探索通过政府债务直通兑付的办法,将化债资金的支付延伸至各行业企业、商户和个人,以有限的化债资金最大限度的激活消费市场,发挥资金的放大倍增效应。

集中化解金融和民间借贷风险。严格防范企业金融风险,强化政银企联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深入研究自治区银行业支持鄂尔多斯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主动对接各大金融机构,力争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突破300亿元,增加社会资金流动性;积极帮助暂时困难的企业协调争取贷款展期、利率下调等政策支持,缓减企业还贷压力;依法重拳打击恶意拖欠、逃废银行债务等行为,保障地区金融秩序稳定;对一些亏损严重和资不抵债、难以生存的企业,依法启动破产程序。以啃硬骨头的劲头攻坚民间借贷矛盾,强化公检法联动解决措施,出台细化统一的立案标准,制定依法处置流程,加快案件审理和资产处置进程,进一步保障广大受偿群体公平、透明、依法受偿。

集中防范社会诚信风险。启动公平正义东胜建设,政府带头践诺履诺,凡是作出承诺的惠民实事必须兑现,凡是列入计划的重点工作必须落实,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将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打非吸”案件处置、政府债务偿还、资产收购等涉及群众和企业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在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和矿产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依法细化规范流程,堵住暗箱操作漏洞,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公开透明,让老百姓和企业家实实在在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规划,搭建企业个人信用记录、公用信用查询、失信公布“三大平台”,严格落实企业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构建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建设诚实守信之城。

集中防范社会面风险隐患。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矛盾的水平,落实“诉访分离”工作制度,引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通过诉讼、仲裁、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推动矛盾分解、分化、分流,强化职能部门和镇、街道矛盾稳控化解主体责任,确保矛盾不上交、案件有人管、问题能解决。深化“平安东胜”建设,推进“技防城七期”建设,将专项打击、整体预防与动态管理同步推进,把传统方法与科技手段充分结合,提高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管控水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加强环保和安全生产工作,实行隐患排查整治、定期调度、台账管理、签字背书、督办销号工作机制,加大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和专家诊断力度;围绕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全市农畜产品检疫检验中心,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突出抓好校园及周边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市民饮食用药安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坚持稳中有为,着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抓项目、扶企业是稳增长、保发展、促转型的关键和核心,要突出抓好项目引进、建设和企业服务,更加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夯实经济增长基础。

千方百计抓项目扩投资。强化项目跟踪服务,抓好重点项目问题调度,逐项解决立项审批、征地拆迁、融资贷款等制约问题,集中推进100项重点项目建设,力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对已引进项目进行全面的效益评估分析,对市场前景差、发展潜力弱和税收贡献小的项目逐一清理清退,重新分配要素指标。强化项目资金保障,通过争取专项、资产拍卖、协调融资等方式,加大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年内争取专项资金不低于10亿元、筹措各类资金突破30亿元,确保公共服务设施、棚户区改造等民生项目如期实施。强化项目引进力度,围绕产业政策、发展定位和市场规律,更加注重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依托东胜现有资源和优势,鼓励本土企业参与招商引资引智,紧盯电子商务、绒纺加工、装备制造、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小商品制造等重点产业,主攻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努力引进经得起市场考验、具有良好前景、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树立全员招商工作理念,实行区直部门与园区联动招商机制,研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最大限度的调动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采取分组招、定向招、蹲点招、产业配套招等方式,通过区域合作、推荐展销、技术合作、土地入股等措施办法,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引进项目10个以上,力争引资规模突破200亿元。

充分释放民营企业发展活力。经济发展的活力始终在企业、在社会、在市场主体。要坚定非公经济主体地位不动摇,真正让非公经济“坐正席、唱主角”,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尊重、爱护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对民营企业给政策、给空间、给舞台、给地位,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一是要强化企业服务保障。深入实施“服务企业工程”,开展“惠企政策落实”专项行动,梳理各类惠企政策措施,认真兑现各项优惠政策。敞开大门把优秀企业家“请进来”,设立政府“企业家会客厅”,实行政企联席会议和定期座谈制度,主动倾听广大企业家的意见心声,将民营企业所求、所需、所盼,转化为政府的一项项具体政策措施,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二是要打造环境“洼地”。推动政府由主导型向服务型转变。坚持“非禁即入”,编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进一步放宽放活市场;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除各级政府从严从紧管理审批的项目外,探索推行项目“零审批”改革,将没有实质意义的审批事项全部转为服务事项,从根本上解决多环节审核、多人签批的问题;大幅减少行政干预,推行综合执法,避免多头重复检查,更多依靠行业协会自律和管理,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让企业家腾出更多精力抓主业、搞经营。三是要推进企业“再次创业”。用足、用好市委、市政府给予东胜的差别化扶持政策,在中小企业转型发展、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绒纺振兴等方面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资金,帮助企业培育市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打造一批顶天立地的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壮大一批互补能力强、吸纳就业多的中小企业集群,重点扶持一批“专精特新”的东胜制造企业,真正掀起大众创新创业热潮。

(四)立足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发展、融合发展。坚定工业立区、产业强区不动摇,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抓产业转型,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赢得增长、质量、效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促进装备制造、绒纺产业延伸配套上规模。依托汽车装备、能源装备、电子产品制造、绒纺加工等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延伸配套、做大规模。做强汽车产业链条,推进装备制造基地与铜川汽车博览园联动发展。完成奇瑞m7、g6中高端车型生产线搬迁,确保奇瑞发动机、变速箱项目实现量产,提升精功恒信、中兴特汽产能,完成新能源汽车改装、工程机械二手交易市场等7个汽车服务项目建设,年内生产各类汽车10万辆,发动机2.8万台和变速器1万台,零部件本土配套率达60%,汽车生产销售收入突破140亿元。延伸能源装备和电子产品制造产业链条,启动京东方、新兴重工二期项目建设,重点围绕煤机、电机和煤化工辅助机械耗材等制造业,引进配套生产项目,力争云端科技、恺毅光电等5个项目落地开工。力争年内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180亿元。借力“鄂尔多斯”品牌效应,深入落实《全市振兴羊绒产业发展政策意见》,扶持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做大做强,完成鄂绒粗纺二厂建设,建成绒毛检验检测中心、绒纺产品研发中心、原绒及绒纺品交易市场。制定科学严密、适用有效的羊绒产业奖补政策,吸引在东胜区内外注册的绒纺企业向现代羊绒产业园集聚,实现绒纺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年内生产羊绒制品400万件,培育绒纺电商100家,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力争到20xx年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元,全面振兴绒纺产业和民族工业品牌,打造“世界级绒纺城”。

促进煤基产业转型升级上档次。煤基产业在稳定经济中起着巨大的回旋和托底作用,必须主动找出路、稳市场。稳定煤炭产销,落实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营改增”等政策措施,加强与中央企业、周边地区协调联动,深化色连一矿、李家壕等已建成矿井与大型发电企业的对接合作,千方百计保质、保量、保价,年内煤炭产销稳定在7000万吨。抓住“北电南送”电力通道建设契机,推进煤生产向煤电一体化发展,加快伊泰、国电等热电联产项目核准,推进大东联、伊泰塔拉壕等大型坑口电厂和换流站落地建设。做大煤炭电子交易市场,推出“鄂尔多斯煤”标准化产品,逐步吸引全市煤炭企业进入平台交易,推动煤炭交易向信息、贸易、金融等节点衍生,引导煤化工、硅铁等大宗工业产品进入平台交易,建设辐射西部地区的电子交易中心。

促进休闲旅游融合发展上台阶。加快休闲旅游产业与现代商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跨界发展,打造避暑休闲度假旅游集散地,积极促进旅游业由门票收益向劳务收益转变。深入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区,启动运营旅游集散中心,规划改造3处大型旅游购物中心、10处特色餐饮中心、20家旅游主题酒店,重点打造3处城市集中休闲片区,将吉劳庆川、动物园、植物园等资源整合开发,集中打造“休闲运动一条川”,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构建休闲体验产品体系,积极建设体验式旅游先行区。支持建立鄂尔多斯旅游产业联盟,实现营销策划、产品研发、城市宣传一体化推进,力争全年游客数量突破200万人、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创新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发展健康养生、疗养度假、康体保健等产业,推进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

促进商贸物流创新业态上水平。发挥东胜城市核心区优势,吸引人流、商流、物流和信息流集聚。做大工业物流,围绕全市现代煤化工、清洁能源产业,抓好上下游配套协作。引进天津十方物流,强化罕台川等3个物流园区建设,整合现有矿山机械经营户,建设煤化工辅助原材料、矿山机械、电器元件等大宗物资采购平台和分销中心,逐步打造全市工业物流集散地和配套服务基地。集中培育电商物流,积极建设全市电商产业发展示范区。围绕铜川汽车博览园、宏业快递园区等商贸物流园区,加快物流仓储、分拣中心、中短途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电商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逐步完善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等配套服务;搭乘“淘宝·鄂尔多斯特色馆”电商快车,将绒纺制品、民族工艺品、绿色农畜产品等名优土特产销往国内外,年内带动20xx户电商集群发展,电商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支持东兴、易兴、万家惠等专业化市场、商贸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联动发展;鼓励本土商贸企业通过兼并、联营、特许加盟电商等方式,进入连锁品牌经营领域,引进全国各类名优商品实体体验店,积极推行网上订单与实体店体验、传统销售与网上商城同步经营模式,进一步拓展市场,努力建设西部商贸物流集散地,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9亿元,增长11%。

(五)推进品质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宜居宜业水平。主动融入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在抓配套、优服务、强管理上下功夫,走集约高效、舒适宜居、城乡一体发展之路。

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按照“多规合一”的城市建设管理思路,推进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一体化布局,市政公用设施一体化建设,城市管理一体化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配套。抓好市政公共设施保障,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续建的原则,梳理压缩城市建设项目,集中推进呼准鄂铁路、国道210改线、东康快速路改扩建等交通干线建设,完善供水、排水和污泥、垃圾处理等基础配套工程。积极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减少城市运行成本,制定实施城市节水、节电等节支措施。运用“ppp”模式,转变城市园林、环卫等公共服务管理方式,探索推行由行业部门主管、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门店分片负责、分片维护的办法,细化责任管区,创新城市基础服务保障机制。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出台《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建立精细化、扁平化、信息化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无线网络城市二期工程,挖掘整合“数字东胜”资源,搭建城市智能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将物业服务管理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点,从解决小区工程质量和设施配套等源头工作抓起,狠抓在建小区工程监管、新建小区功能配套、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夯实物业服务管理基础;从创新工作机制抓起,推行物业菜单式、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模式,提高优质物业覆盖度,全面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长效机制,抓好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国家卫生城市复查验收和国际健康城市创建工作。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走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发展路径。围绕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立足绒纺、酒业、食品、制药、养老等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配套加工企业,拓宽转移农牧民就业渠道。设立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基金,成立特色农畜产品行业协会,鼓励引导农牧民围绕副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经济作物、规模养殖等产业,为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居民统一提供加工场地、统一监管食品安全、统一组织销售;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农庄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专业合作社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高度重视留守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围绕“六位一体”、“三项建设”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投入9000万元建设资金,集中打造泊江海子折家梁村、罕台镇九成功村等6个重点示范村,改造500户农村危房,实施15公里街巷硬化、200公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1200人安全饮水、2200户观看数字电视问题,改造建设1处村卫生室、4处文化活动室、4处便民连锁超市,让留守农牧民享受同城化的公共服务。完成农村土地、草牧场确权及基本草原划定工作,通过土地流转、宅基地和林权抵押等措施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加大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深入实施清违治乱和环境保护综合整治三年计划,创造高品质发展环境。

(六)坚持兜牢底线,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经济越是下行,财力越是紧张,越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惠民实事。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全力保持就业稳定,集中解决好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和困难家庭就业,重点为弱势群体提供“零租赁”市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年内新增就业7500人,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

深入落实养老保险并轨、医保“三保合一”等政策措施,确保民生基本保障投入只增不减,实现社会保障政策能兜底、可持续。更加注重“产业+金融+救助”扶贫模式与送服务、送温暖、送政策充分结合,实现扶贫工作由“分散型”向“精准式”转变,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建立困难家庭和群众动态台账,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救急难”临时救济,切实帮助特殊困难群众应对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真正让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

提升公共服务软实力。发挥软硬件环境优势,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作为民生工作重点,作为集聚城市人气的重要抓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成2所学校建设,全面实行学区制,全区划分四大学区,推行“一校两址”、设立分校等多元办学模式,逐步实现教学资源、教师培养、经费使用、考核评价一体化运行;依法取缔不符合办学标准的未注册民办幼儿园,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公助教师等方式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均衡发展。启动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实行绩效管理、竞争上岗和定岗定编不定人的管理模式;推进区级以上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人才、技术、设备共建共享;持续加大非法行医打击力度,彻底清理“黑诊所”等非法行医机构。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出台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意见和实施目录,重点依托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丰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举办市民文艺选秀、原创音乐展示、徒步旅游等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启动实施东胜区足球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足球场地统筹利用,筹划举办足球校级联赛、社区足球联赛等活动,引导全民参与、全民运动。

同时,我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举办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统一部署,主动服务、认真筹备,扎实做好场馆布置、赛事承办、接待住宿、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为民运会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完成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全区上下要凝心聚力促转型,开动脑子干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转型发展强大力量。

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的工作理念。着力建设法治政府,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出台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程序,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业律师团队,积极开展政府决策第三方合法性评估和法制部门合法性审查,做到政府的各项决策有法可依。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人员责任追究机制,全面推进“xx普法”。贯彻执行人大及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虚心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要始终践行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越是在困难时期、关键时刻,越需要勇于攻坚、善于创新的干部队伍。强化创新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打破传统思维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在深化改革、风险防范、服务企业、民生保障等关键环节出新招、出实招,以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工作状态,率先找出新办法、实现新突破,率先在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强化责任意识,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勇挑重担、主动碰硬,拿出东胜干部历来敢想敢干的拼劲、敢于担当的勇气,紧紧抓住事关全局发展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民生实事,一步一步推进、一项一项突破,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

要始终强化一抓到底的工作执行力。树立抓落实是本职,不抓落实是失职,抓不好落实是不称职的理念。通过抓具体、具体抓推动抓落实,将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将每项工作具体为可量化、可调度、可督查、可考核的目标任务,使各项工作任务都有具体人抓,都有完成时限,都能考核评价,通过时时抓落实,事事抓落实,树立一批示范单位、突出领导、优秀干部。强化问责力度,采取“责任链”倒查,以“不落实之事”追究“不落实之人”,坚决纠正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应付工作的消极态度;坚决查处执行不力、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等行为,严肃查处和曝光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干部,形成脚踏实地、扎实干事的良好氛围,切实把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要始终保持清廉干事的良好形象。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和市区两级配套规定,持之以恒整治“四风”,驰而不息转变作风。把党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把手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把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严格干部日常管理,自觉守规、守纪、守法。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制度,政府班子成员既要抓好本职工作,更要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既要管好自身,更要抓好分管部门班子、带好队伍。加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彻底根除“功过相抵”的错误思想,引导广大领导干部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审慎态度对待权力,不存侥幸心理,不越雷池半步。强化权力监督制约,重点对工程造价、项目建设、大额资金支出等领域进行全程跟踪审计,探索向下延伸审计、监察工作触角,分级分片向基层派驻审计、监察机构,强化廉政防腐根基。

坚持“零容忍”态度,对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严厉查处,以铁的纪律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深感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倍加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倍加凝聚转型发展、创新创业的前进动力,振奋精神,众志成城,排除万难,奋力开创东胜新常态下转型发展新局面!

3

页,当前第。

1

1

2

3

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罗湖区是广东省深圳市的一个市辖区,地处深圳中部,面积78.36平方公里。截至底,罗湖区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115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为92.45万人。罗湖区是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开发的城区,也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罗湖是深圳主要的金融区之一和商业中心区,,罗湖区生产总值(gdp)1359.05亿元,比增长8.6%。罗湖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区”等荣誉称号。

目录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收缩展开历史沿革。

1979年3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罗湖区于同年10月正式组建,辖福田、附城2个公社和深圳镇。1982年1月,设立罗湖行政区,辖整个深圳经济特区。1983年6月,深圳市把经济特区划分为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4个管理区,罗湖管理区辖附城公社、人民路街道办与和平路街道办2个办事处,同年10月,撤销附城公社、人民路、和平路2个街道办事处,设立桂园、笋岗、蛟湖、南湖、黄贝、翠竹6个街道办事处。1979年10月至1990年7月,罗湖区是深圳市政府的派出机构。199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罗湖管理区、沙头角管理区合并组建新的罗湖区。1990年9月,罗湖区分别成立第一届区委和第一届人民政府。辖区范围包括沙头角镇和南湖、蛟湖、笋岗、翠竹、桂园、黄贝、盐田、梅沙8个街道办事处。10月,经国务院批准,沙头角镇、盐田与梅沙街道办事处从罗湖区划分出去,新组建盐田区。至此,罗湖区保持现行政区划建制。

行政区划。

截至12月31日,罗湖区辖10个街道。分别是:桂园街道、黄贝街道、东门街道、南湖街道、笋岗街道、东湖街道、莲塘街道、东晓街道、清水河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罗湖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中部,东起莲塘,与盐田区相邻;西至红岭路,与福田区相连;南临罗湖桥与香港毗邻;北到特区管理线公路,与龙岗区布吉镇、沙湾村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4′-114°21′,北纬22°31′――22°40′。.

地形。

罗湖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多为丘陵山地和冲积小平原,海拔高度943米的梧桐山坐落在辖区东部。

气候。

罗湖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冬短夏长,常年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怡人。辖区年平均气温22℃,年均日照时数为2060小时,年降水量1948毫米。

自然资源。

水是罗湖区的'重要资源。50年代末建成的深圳水库,位于辖区的梧桐山下,库容量达4577万立方米,日供水量40万吨,满足了深港两地生产和生活之需。

汇川区政府工作报告

汇川区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遵义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汇川区政府。

希望对你有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汇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xx-20xx)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各位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经济整体下行的巨大压力,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城市立区、三产活区、开放兴区”发展战略,圆满完成“”规划目标任务。20xx年,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2.99亿元,年均增速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年均增速38.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7亿元,年均增速22.7%;非公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xx年的28%提升到45.3%;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7.2%,在全市率先实现同步小康测评达标。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综合测评中排名第12位。

一、产业转型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新型工业集聚发展。烟、酒等传统轻工业和航天航空、长征电器系列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巩固提升;“园区攻坚”和“退城进园”有力推进,高坪工业园渐具规模,遵义柳州工业园全面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80亿元,“一园四区”开发面积达11.75平方公里。海螺水泥、乌江机电、驰宇精密等企业投产达产;遵义卷烟、雪花啤酒等项目全力推进,工业企业集聚集群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工业招商更加精准,“百千万工程”全域覆盖,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速14.1%。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低碳工业园(试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基地”等称号。

——第三产业日益活跃。广珠、港澳、长沙路等商圈经济不断积淀,以唯一国际、世贸城为引领的昆明路商圈,以奥特莱斯“文商旅”城市综合体为核心的温州路商圈全速推进。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成功入驻。国贸购物、华润万家等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98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速15.7%。海龙屯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娄山关、海龙屯申报5a级景区有序推进,新增国际温泉城等3a级以上景区3个。大健康医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正在兴起。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8亿元,年均增长32%。

——现代农业示范显现。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牧三大特色优势产业,种植商品蔬菜10万亩、精品水果4.5万亩,建成标准畜禽规模养殖场32家,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25家。引入中国台湾力禾、贵州联农、劳仑丰等高科技农业企业,累计投入资金5.1亿元,合力打造观坝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顺利建成全省最大种苗种子生产基地。千果园、牡丹园等一批农旅一体化示范基地持续发展。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61元,比20xx年净增5394元,年均增长12.7%。

二、城乡建设统筹推进,人居环境实现新提升。

——城镇布局更加合理。“一核一极一轴一节”结构不断优化,主城区“一心两翼”格局不断完善,北部新城建设已具基础。城镇建成区面积31.0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78.9%,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基础配套日趋完善。渝黔快铁、川黔铁路东迁工程服务工作有序开展。配合完成遵绥、绕城等高速公路汇川段建设。改造县乡公路220公里、通村油路173.5公里,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油路”目标。高新快线、长沙东路等城市主干道建成通车,沈湛立交、重庆路及兰海高速遵义站、遵义北站下线口等交通疏解工程建成投用,打通昆明路、广州西路、北海路、苏州路、长春路等“肠梗阻”。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更加完善。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深入开展城市“四化”工程,大力实施小街小巷和城市小微循环整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任务顺利完成,国家卫生城市持续巩固。农村垃圾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启动,城乡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实现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升级发展,创建省级示范点2个、市级示范点22个、小康六项行动示范点144个;建成农民文化家园22个,改造黔北民居30186栋,惠及31394户126751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土地整治等工程,森林覆盖率达48.2%。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幸福指数实现新提高。

——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全面完成教育“9+3”计划。建成公办幼儿园12所,新改扩建遵义职校、航天高中、十九中、育才小学等学校21所,改造农村薄弱学校26所,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13所,建成少年宫12所,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6个,城区新增学位15000个。完成第一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1.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8%。全面落实营养餐改善计划,惠及学生23000人。大力实施“名校长”、“名师”工程,教育质量大幅提升,通过省级“普十五”暨“两项督导”过程性评估。遵义职校荣获“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改造高桥、新黔等城市棚户区19个,惠及15142户44180人;建设经济适用房2778套、廉租房1961套、公租房1855套。改造农危房8255套。完成房地产开发37.5万平方米。新增城镇就业5886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7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五险”参保人数达42万人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累计发放低保金8059万元、优抚资金6426万元、其它救助金1230万元。建成区养老服务中心,新(扩)建投用4所乡镇敬老院。板桥镇敬老院荣获“全国模范敬老院”等荣誉称号。通过全省第八轮双拥模范城市验收,被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区”称号。

——卫生计生融合发展。完成卫生计生机构整合,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类管理,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巩固。强化优生优育,常住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指标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区人民医院、区卫生综合大楼主体工程完工,上海路、洗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泗渡、团泽卫生院建成投用。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9万份。荣获“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国家级卫生应急示范区”等称号。

——文体事业持续繁荣。建成高坪、泗渡、板桥、团泽等4个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82%。实施“农村数字电视无线覆盖”工程,覆盖率达92%。有线宽带实现城区全覆盖,建成66个农村无线宽带小区。30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4套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成投用。完成地方志编纂工作。娄山关·海龙屯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汽车文化节等活动品牌影响力俱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通过国家验收。

四、解放思想突破瓶颈,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果。

——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落实“八项规定”,切实开展“四风”专项整治,着力开展“五梳理三带头”,大力整治“庸懒慢浮贪”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干部作风明显改善,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实现开发区与汇川区深度融合;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取消行政审批34项;完成国有平台公司市场化改造,城投公司、经投公司分—、信誉评级,输血造血功能显著增强。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果,列入“全国百家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试点”,司法体制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公车改革列入全省试点;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水务体制、农村综合改革和以高桥、董公寺为试点的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招商环境显著改善。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先后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南京经开区建立良好合作伙伴关系。成功引进华润集团、柳州民营企业家协会、浙商集团等商会企业入驻,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项目423个,到位资金815亿元。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修订完善招商引资、创业就业等系列优惠政策,广纳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事务,释放改革开放红利,充分发挥民间资本效益。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大力支持返乡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创业,保障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私营企业登记注册4868户,非公规模工业企业76家,非公经济占比达45.3%。

——依法治区成效显著。“六五”普法顺利通过验收。建立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和依法决策制度,切实规范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协商制度和风险论证评估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健全落实廉政监督、财政监管、行政监察、民生特派等各项制度。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五年共立案171件,结案143件,党政纪处分116人;对民生资金和重点项目审计监督共节约资金1.94亿元。

同时,人民武装、国防教育、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档案、妇女儿童、工会、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全面发展。

20xx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焦园区,依托园区,工业基础更加夯实。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26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投资80亿元。汇川大道延长线北段、泰山路建成通车,逐梦路、黄河路等项目快速推进,园区骨架路网基本成型。新黔棚户区完成主体工程,吴家坝、鸣庄棚户区进展顺利,园区公租房、二号还房点竣工验收。天然气高坪门站、220kv礼仪变电站竣工投用。开工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遵义柳州工业园一期工程顺利推进。

——聚集效应更加凸显。“一园四区”规模工业企业40余家,年总产值达180亿元,占全区工业经济比重达70%,工业经济逐步实现集群化发展。长征开关、驰宇精密、乌江机电等企业实现预期产能。菲豹新能源电动车项目入驻投产。易地技改项目遵义卷烟厂进入基础施工,新力铸锻、凯星液力开工建设,雪花啤酒、天义电器、天义电梯有序推进。

——服务调度更加精准。以“百千万”、“双服务”和“民营企业服务年”为载体,全面落实区级领导挂帮制度。新增20xx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8家。投资2.2亿元完成电网建设项目95个187千米。全面落实“3个15万元”政策,发放政策性贷款4033万元。新登记企业1786户,注册资金43.6亿元。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3个,省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3个、创新型企业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全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82.5%,位列全市第一。

二、塑造城市,经营城市,活力魅力更加彰显。

——城市建设迈实新步伐。实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67个、房地产开发项目2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同比增长19.4%。全面完成西安路、东联线道路改造,复兴大道、嘉陵江路建成通车。奥特莱斯、唯一国际城市综合体项目进展顺利。城投商务中心、长沙路消防中队营房竣工投用。完成高坪片区控规修编,编制汇川大道—董公寺片区、茅草铺片区、河溪坝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田沟片区概念规划及娄山关风景名胜区(20xx-2030)总体规划。

——城市管理彰显新内涵。以“创文巩卫”为载体,全力提升网格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四民社区·美丽城市”创建,申报全省和谐示范创建工作顺利达标。航宇社区、添阳社区、宁波路社区等智慧社区管理取得实效。全面开展“双清双拆”专项行动,依法拆除以河溪坝、易格孔、十九中周边等重点区域违法建筑和危险房屋56万平方米。强化饮用水源保护,严控建筑污染,完善垃圾集中收运处理体系,开展户外广告、洗车场(点)专项整治,市容市貌更加清新整洁。实施中心城区城市道路修缮和人行道改造11万平方米,建成公共绿地11.9万平方米,完成香宁巷等33条小微循环道路改造,高坪河综合整治14公里。

——城市经济实现新繁荣。以遵义v谷为龙头,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打造“互联网+”平台。成功引进“指南针”、“金怡”等知名电商,“特色中国·遵义馆”线下体验商城开业。海龙屯景区建设完成投资2亿元,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完成一期工程,娄山古镇改造进展顺利,成功举办第七届娄山关·海龙屯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20xx中国自行车联赛海龙屯分站赛,被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授予“中国最适合骑行路段”。“花海汇川”系列活动广受好评,第八届汽车文化节实现交易1.3亿元。

三、紧盯三农,服务三农,扶贫开发更加精准。

——园区主题特色鲜明。重点打造观坝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中国台湾力禾四季果蔬体验园、联农生态农业观光园、劳仑丰科技嫁接育苗中心、十里樱花长廊。中国西南牡丹国花园落户园区,发展油用牡丹4000亩。建成团泽“农超”对接基地20xx亩。观坝村“一村一品”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积极打造千果园休闲农业示范点。完成高坪生态产业旅游观光园、团泽果蔬生态产业园等农旅一体化园区规划编制。认证无公害产地蔬菜15000亩、精品水果120xx亩。

——精准扶贫率先小康。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扶贫攻坚系列部署,在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上持续发力,针对性制定扶贫脱贫措施,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十项行动”。精准校核贫困人口。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措施”开展精准帮扶,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包户包干机制,扎实开展定点帮扶和结对帮扶。实现10个贫困村出列,脱贫3689户12784人。启动泗渡、板桥、团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点建设。全力助推全面小康达标验收。

——美丽乡村全面推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整镇推进示范点2个、整村推进示范点6个,重点打造高坪排军、泗渡青林后园等市级精品点,新(改)建黔北民居11711栋。洪江、合兴、观坝移民安置点开工建设。深入实施“绿色汇川三年行动计划”和“月月造林”行动,全面启动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建成营造林16267亩。落实重点流域河长制,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建成泗渡松杉、团泽河包、高坪仁江等农村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四、突出民生,保障民生,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建成健身步道108公里;汇川一小、二小基本具备入驻条件,五中迁建工程有序推进,建成11所幼儿园,改造6所农村薄弱学校;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10个解决19303人饮水困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00亩,改善灌溉面积3.24万亩;新建通村通组公路81公里;建成城市保供蔬菜基地5000亩;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6650套,建成公租房100套;全面实施惠民殡葬;村居工作运转经费每年增至5万元,村居干部生活补贴每人每月提高300至500元;建成一类公厕9个。

——要素保障更加齐备。“15851”人才精英工程有序推进,人才资源总量达6.2万人,获得“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完成融资42亿元,增长27%。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对一”服务专班,驻上海、深圳招商分局挂牌成立,香港、深圳等专题招商活动成果丰硕,累计到位资金204亿元。“五清”工作深入开展。完成土地报批2346亩、土地出让1417亩、土地整治10707亩。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正风肃纪优化环境。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扎实开展“民生领域整治铸廉三年行动”,大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全年共立案63件,结案61件,党政纪处分61人,移送司法机关38人。依法推进土地房屋征收,打击“黑房开”、强揽工程、强拉强运等违法行为34起。深入开展“六打六治”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实现“双降”目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满意度分别上升16位、28位。

各位代表,回首“”,是我区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明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五年,也是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发展瓶颈不断突破的五年,更是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五年风雨兼程,迎难而上;五年只争朝夕,战天斗地。生动的实践启示我们:一是必须与时俱进坚持思想大解放。敢想别人未想之策,善做别人未做之事。敢于创新,勇于担当,打破才能得生机,取直自然出新路。善用辩证思维谋划未来,不断厘清和完善工作思路,探索赶超跨越新路子,始终保持思想观念常新不掉队。二是必须守牢底线坚持质量大提升。做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始终抓住工业强区“牛鼻子”不动摇,推动“四个轮子”一起转、“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注重发展成果共享共用。三是必须紧盯落实坚持作风大转变。始终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保持“干、闯、拼”的新状态,甘于奉献、苦干实干,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比拼,与风雨同行。把政府自身改革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当头炮”,把增强执行力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在正确的路径上踏石留印,在行之有效的举措上抓铁有痕。四是必须精诚团结坚持聚力大发展。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生产力。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合力“担担子”、无缝对接“扣扣子”,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通力协作,凝聚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位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得益于全区上下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共同奋斗、砥砺奋进。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区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省市驻区单位,向关心、支持、参与汇川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但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速度仍然很慢,尤其在全省“1+7”开放平台的比拼中已有掉队危险;二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综合竞争力不强,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步伐亟待加快;三是收支矛盾仍然突出,新财源培植乏力,政府性债务规模和偿债压力较大,集中财力办大事、抓发展的实力有待提高;四是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仍然存在,城乡基础设施投入不均,“二元”结构仍未根本破解;五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仍未突破,融资难、用地难、征拆难等问题还很突出。同时,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发展环境还不宽松,执行落实还有差距,干部作风还有待加强。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拿出克难攻坚的勇气,以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总体目标及战略重点。

十三五”是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探索阶段,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但综合来看,机遇大于挑战,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新变化,既要增强信心,坚定不移执行既定的长期发展战略,又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及时主动进行必要的策略调整,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将机遇和潜力化为现实,将风险和挑战化为动力,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奋力谱写汇川发展新篇章。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总要求,坚持“两加一推”主基调,深入推进“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突出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行动,围绕“一个核心”引领,推进“五化同步”,实施“五大战略”,着力“五个融合”,建设“五个汇川”。在遵义市“中部跨越”发展战略中走前列、做贡献,成为全省、全市探索进入基本现代化的领跑者。

二、主要目标。

20xx年,经济总量在20xx年基础上力争翻一番,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速14%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5%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00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20xx元,年均增长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五年累计完成2400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现代工业集聚示范区。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围绕产业强区,坚持园区差异化发展,加快航天高新技术产业退城进园步伐。大力发展高端机械制造业、新兴汽摩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建成高坪工业园。着力推进机械加工制造、成套设备生产配套、职业培训、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建成遵义柳州工业园。重点发展电子电器元件、清洁能源设备、新型节能设备等支柱产业,提质壮大外高桥工业园。到20xx年培育上市企业5家以上,达到千亿级园区规模。

——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xx》和《遵义智造20xx行动计划》,依托航天十院产业基础,打造“全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推动乌江机电、凯星液力、新力铸锻、天义电器等企业易地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烟草、白酒、啤酒等产业提质增效,确保遵义卷烟、雪花啤酒建成投用,完成董酒、珍酒扩能增量,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汇川品牌”。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以新技术、新材料为支撑,以大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着力引进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及配套企业,盘活成功汽车。加快材料工业升级,大力推进高性能工程塑料、有机硅材料、有机氟材料、高性能合成橡胶等新材料运用,重点支持新力核锻件、新利特镍基合金、乌江机电气凝胶等项目加快发展。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统筹产城融合发展。坚持城市立区,统筹规划产业集聚、人口集聚、综合服务、生态保护等功能分区,构建现有城区组团、北部新城主城区,板桥、泗渡、团泽卫星城镇和13个中心村、17个一般村四级城镇发展格局。以产业为保障,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实现产业提升、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融合发展,形成绿树成荫、碧水环绕、蓝天映衬的产业发展空间和城市生活空间,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到20xx年,力争全区常住人口达到70万人,城镇化率达85%,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完善城市基础建设。提高城市路网通达效率,全面完成九节滩至高坪城市道路、李子垭至210国道、汇川大道延长线北段至娄山关快速通道等道路建设工程,完成渝黔快铁(汇川段)、川黔铁路东迁(汇川段)、遵龙大道、高新快线西段、长大立交等工程建设,实施中心城区道路改造,配合做好国道、省道及其他出境公路提级改造。统筹推进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建成高坪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工程,推进燃气管道覆盖中心城区、保供园区、接通小城镇新建和改造城区人行系统,实施停车场容量提升,强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积极创建“海绵城市”,全力建设宜居汇川。

——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建成唯一国际、奥特莱斯、月星家居、万达广场等城市综合商业区,依托温泉、山体公园、生态湿地等特色资源,培育发展新型城市特色商业街区。通过大数据运营管理城市,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深入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团泽国家卫生镇评审。突出抓好饮用水源、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等规范整治,引导各类市场规范经营。

——着力建设新型城市和特色集镇。着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形象和城市内涵;加快推进董公寺—高坪片区开发,完成温州路片区、河溪坝片区、九节滩—汇川大道片区开发建设;建成莲花山等生态公园3个,九节滩等湿地公园4个;建成娄山古镇、泗渡高铁小镇、高坪土司文化小镇和团泽生态小镇,实施小城镇升级版建设“1112”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山地城镇品质。打造“美丽乡村、智慧社区、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多彩汇川”山地特色城镇化品牌。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生态休闲农业、特色精品花卉为重点,打造沿仁江河流域的现代农业示范带,建成泗渡、板桥、高坪、团泽等4个高标准农旅一体化示范园区。深入实施“菜篮子”工程,建成生态蔬菜生产基地15000亩;扩大团泽农超对接蔬菜基地规模,实施“果旅一体化”工程,巩固提升高坪大坡葡萄、光勋千果园等精品水果基地;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建设,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鲁家坝水库扩容升级。加快红峰、井坝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域治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全面解决集镇供水问题,提升农村人饮安全保障水平。推动县乡公路提等升级改造,建制村及撤并建制村硬化率、通畅率、通客运率、列养率、安全隐患整治率达到100%。加快推进农村“三网融合”步伐,增强农村发展潜力。

——全面完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提档升级。以“6+1小康建设”行动计划为抓手,集中力量打造“十个精品点”和一批省级综合示范村,建成一批区域性中心村庄,强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确保20xx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全覆盖,真正成为美丽宜居的家园、增收致富的田园、寄托乡愁的故园、观光休闲的公园、投资兴业的乐园。

(四)推进旅游产业化,打造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优化旅游融合发展布局。依托海龙屯遗址土司文化、娄山关长征文化和三线文化品牌,坚持国际化、市场化思维,突出“魅力汇川、都市休闲”主题,实施“快进慢游”、“全景全域”工程,形成主城中心区都市休闲片区、娄山关红色休闲度假区、海龙屯历史文化旅游区、仁江河乡村休闲旅游片四大旅游板块,完成全区旅游产业科学布局。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投资模式,加快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运营。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提升城市旅游产业配套能力和服务水平。完成264公里山地户外健身步道系统建设。持续举办好娄山关·海龙屯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和中国自行车联赛(汇川站)。创建娄山关、海龙屯5a级旅游景区。促进旅游业与农业、工业、商业和文化产业等深度融合,加快旅游转型升级,形成全景域、多业态、多形态的“文商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切实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健康服务业,发展健康医疗服务业。充分利用富产中药材的资源禀赋,全面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依托良好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加快发展休闲养生、滋补养生、温泉养生等健康养生养老产业。依托户外建设步道和户外运动品牌,积极发展健康运动产业。切实加强健康服务业市场监管,健全退出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五)推进社会信息化,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建成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综合服务中心。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依托“遵义v谷”等平台,积极参与“云上贵州”建设,建成遵义大数据平台、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生产线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推进以大数据为引领的高端装备制造、物联网技术和设备应用等产业发展,促进大数据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三维(3d)打印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打造贵州大数据发展的配套功能区和产业集聚区,努力建设智慧汇川,实现社会信息化。

——健全社会信息化网络。完善构建开放融合的信息网络体系和作息服务网络,全面实施“宽带汇川”行动,加快全区通信和广播电视骨干网络扩容升级,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加快宽带光纤网络升级改造,推进城区免费无线wifi、“宽带乡村”等示范性工程建设。建立重点信息系统共享协调机制,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互通,发挥区域信息化联动效应,加快推进新信息技术运用,到20xx年,互联网普及率达90%以上。

——积极发展智慧物流服务业。大力推进“智慧物流”建设,加快李家湾、李子垭等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建成一批物资集散中心、配套园区和物流基地,打造黔北现代物流中心。加快日用百货、汽车贸易、家用电器等专业市场规划建设,引导区域范围内各类消费品批发市场向北部集聚;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形式,培育“数字市场”。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积极发展金融、保险、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会计审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切实加快商贸服务、社区服务、文化创意、旅游工艺、演艺会展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六)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加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生态红线范围,开展重点污染区域和产业整治,强化环境保护问责,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建立污染物排放交易市场,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强化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高坪河、仁江河、喇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和建筑垃圾消纳场,稳步推进生态城市、生态城镇、生态社区建设。

——发展生态经济和环保产业。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严禁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大力发展“低碳工业”、“有机农业”,建设1-2个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一批循环节能典型企业。加快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到20xx年新建建筑节能较“”末减少30%。

——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以绿色城镇、美丽乡村、绿色交通、清洁宁静家园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生态示范系列创建,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完成“绿色汇川”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积极落实流域、区域统筹的生态补偿机制,建成省级生态示范区,力争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力建设美丽汇川。

(七)改善保障民生,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致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实施扶贫攻坚“116615”行动计划,全面落实“6个到村到户”、“6+1小康建设”和精准脱贫攻坚“十项行动”。健全贫困村定点帮扶结对和驻村帮扶工作机制,落实脱贫工作责任制。积极探索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发展模式,发挥好“特惠贷”杠杆作用,确保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稳定脱贫。

——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全力攻坚“新两基”,推动义教均衡发展,实现学前、高中、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和就业引领计划,认真落实创业就业促进政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筹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支持慈善事业、社会救助、志愿者行动,尊重和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8+1”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积极发展卫计事业。完善区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机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人口计生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壮大养老服务业,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实施全民健身行动计划,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康体运动。

——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建成区方志馆,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积极打造文化消费先行实验区,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全力建设文化汇川。

——更好提升公共安全满意度。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等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打造“智慧消防”。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八)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开放创新活力。

——扎实推进开放兴区。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引领作用,紧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新机遇,向北参与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分工协作,向南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深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努力实现共融发展。抓住“1+7”国家级重点开放平台建设契机,深入推进“五大创新行动”,建立区级创新基金,深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用足用活国家级开发区跨区域联动合作政策,深入推进沪遵合作,建成上海漕河泾开发区遵义分区;推进与南京等开发区的深度合作,努力创建全国示范开发区。

——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抓好城乡综合配套、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等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规范的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全面推开农村土地、林地、宅基地、房屋等确权登记制度。

——大力推进创新活区。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家以上、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1家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流动工作站3家,建成国家级、国际级科技合作中心1家以上,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5个。创建全国高新技术创业示范基地,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拥有量在全省、全市继续处于领先水平。到20xx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80%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达到5件。

——着力创新引资融资方式。大力推广公共基础设施项目tot、ppp等新型合作模式,努力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大力开展“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以节招商、以会招商”,重点瞄准产业合作伙伴和成渝经济圈,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着力引进高新技术、高效益项目,努力建设一批上下游项目和配套企业。到20xx年,当年引进省外到位资金440亿元以上。

(九)全面依法治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履行政府职能,落实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制定行政裁量权规范,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全面推进依法决策,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法律风险评估、终身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实现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厘清行政机关权力边界,严格执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依法实行政务公开,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深入推进公正司法。建立阳光司法机制,完善司法保障、加强司法监督,确保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完善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建立司法工作人员廉政档案制度,强化司法活动和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体系,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和权益。

——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加大媒体公益普法力度。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重特大自然灾害预警预防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完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依法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落实维稳、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提升镇(街)、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努力创建一批法治社区、和谐村镇示范点。

20xx年重点工作。

主要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增长15%,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围绕开放平台抓核心引领。

充分发挥“1+7”国家级重点开放创新平台核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上海漕河泾遵义分区建设,推动与南京开发区深度合作。启动3416保税仓库建设。力争外向型经济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新组建1家国有大型平台公司。多渠道完成融资150亿元以上。争取科技项目资金4000万元以上,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省级3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申请发明专利300件以上,全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80%。人才资源总量达6.7万人,高科技人才占比提高0.1%。充分利用“两会两赛”等重大活动平台,提升对外开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举办大型专业招商推介活动2次以上,确保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3亿元以上,增长15%。

二、围绕项目建设抓园区攻坚。

聚焦高坪工业园区主战场,配合完成遵龙大道建设,建成逐梦路、韶山路、黄山路等骨干道路和兰海高速高坪互通。高坪片区自来水厂、园区污水处理厂、20万平方米高新标准化厂房建成投用。大力推进柳江路、珠江东路延长线项目建设,建成遵义柳州工业园招商展示中心和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遵义卷烟厂易地技改项目完成厂房主体工程。开工建设雪花啤酒、天义电器、天义电梯等退城进园项目。乌江机电、凯星液力、新力铸锻全面建成投产。积极帮助成功汽车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力争引进规模工业企业5家,新培育规模工业企业10家以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发展。

三、围绕功能完善抓城市提质。

完成董公寺、茅草铺、河溪坝片区控规,板桥、泗渡、团泽集镇控规和李家湾、李子垭现代物流园区概念规划编制。完成高桥、董公寺、高坪撤镇设街工作,启动已建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建成红河路、武汉路、南宁路等城市主干道。启动九节滩至董公寺城市道路改造、高新快线西段(一期)和珠江西路建设。做好渝黔快铁(汇川段)和川黔铁路外迁工程服务工作,全力保障长大立交工程顺利完工。完成汇川大道景观提升工程。建成高桥客运站和汽车博览中心。启动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工程。新增停车泊位10000个以上。启动新交巷、嘉陵江等14个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复兴大道、温州路、重庆路等片区综合开发,新开工商品房50万平方米以上。全力“创文”攻坚,继续推进小微循环道路改造,健全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城镇环卫市场化服务,继续实施“四化”工程,严控“两违”建设,努力打造“三宜”城市。

四、围绕全面小康抓精准扶贫。

围绕“大扶贫”战略,推进精准扶贫“1+10”工程,实施30个产业扶贫项目,实现639户2142人全部脱贫,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成通村公路279公里、通组公路449公里,实现“村村通油路”、“组组联户路”目标。实施“家家安全电”、“户户安全水”计划。建成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3个,安置移民3318人。大力实施“特惠贷”金融扶贫,教育扶贫43户176人,医疗扶贫118户404人,“两无”人员全部兜底保障。通过易地搬迁、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全部出列,脱贫不返贫,脱贫能致富。高标准筹办全市第一季度脱贫攻坚项目观摩会。

五、围绕强农富民抓现代农业。

精心举办首届“农业嘉年华”活动,以全省最美农业公园为目标,打造观坝农业园区。高标准推进高坪联丰农业产业园、泗渡生态蔬菜产业园、团泽果蔬生态产业园和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农旅一体化”项目。建设完成中国西南牡丹国花园工程(一期),种植油用牡丹10000亩,建成育苗基地1000亩。培育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5家。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整镇推进工程,创建省级精品点3个,市级2个,改造黔北民居9047栋。完成泗四公路大修工程及樱花长廊延长线建设。改善灌溉面积5000亩。开工建设红峰水库,实现麻沟水库下闸蓄水。

六、围绕文商结合抓旅游精品。

以迎接全省第十一届、承办全市第五届旅发大会为契机,完成全区旅游总规修编,大力实施旅游功能配套工程。启动鸣庄至海龙屯景区快速通道建设。完成海龙屯古军事城堡“四关一寺”修缮工程和海龙屯直升机停机坪、帐篷露营地建设。提升完善健身步道50公里、自行车赛道108公里,建成兰坳国际山地自行车赛场。加快推进娄山关景区生态文化旅游区、红色拓展园提升改造工程。全力打造唯一国际天街广场和奥特莱斯文商旅城市复合体。全力配合做好遵义市旅游集散中心、1964文化创意园(二期)建设工作。创建浙商商务酒店、世纪柏源会议酒店、泗渡创意示范园等旅游品牌。举办娄山关·海龙屯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中国自行车联赛分站赛和“花海汇川”系列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1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亿元以上。

七、围绕智慧城市抓信息产业。

深入推进“无线网络满格汇川”工程,开发、推广“智慧汇川”app,着力打造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推动社会信息化建设。以遵义v谷为基础,建成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依托“指南针”、“金怡”等大型电商,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园。成立大数据产业发展联盟,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和企业孵化器。扩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市场,建设农村直营店、连锁店等服务网点15个。出台促进智慧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大对电子商务、大数据、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扶持,新引进电商企业14家以上。大力推进“智慧物流”建设,启动李子垭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合理布局物资集散中心、配套园区和物流基地,促进城市服务业的发展。

八、围绕绿色理念抓生态建设。

守牢生态底线,严格落实“六个严禁”、“六个一律”,加大林业生态和环保执法力度。继续实施“绿色汇川三年行动”计划,完成退耕还林10900亩、营造林5200亩,森林覆盖率达51.2%。完成石漠化治理15000亩、土地整治5000亩。启动喇叭河、九节滩、北关、高坪等湿地公园建设,完成莲花山森林公园一期建设。加快推进仁江河、干溪河流域保护与治理,完成高坪河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泗渡、团泽等3个污水处理厂。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

九、围绕普惠共享抓民生保障。

稳步推进“普十五”教育,建成“两小一中”和区中心幼儿园,完成洪江小学等5所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支持发展民办教育,确保顺利通过国家义教均衡验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新增城镇就业13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进一步扩大“五险”覆盖面,新农合参保率达95%以上。区人民医院建成投用,新建高桥、董公寺镇卫生院和62个村(居)卫生室。统筹做好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保护工作,启动儿童福利院建设,完成未成年保护中心主体工程。建成区文化馆、图书馆,实现农村路径工程全覆盖。安全生产实现“双降”目标。

十、围绕依法行政抓效能提升。

坚持依法行政,编制公布行政机关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积极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强化“七五”普法宣传教育。持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持续推进水务体制改革,完善林权管理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地发挥作用。强化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征兵工作,组织和保障好全省联考联评工作。严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常态化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抓好“五梳五破五立”主题活动,持而不息纠正“四风”顽疾,深入开展投资环境、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中梗阻”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持续推进民生特派工作,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努力打造廉洁、高效、法治政府。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集全区之力,聚全民之智,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按下中部跨越“快进键”,跑出后发赶超“加速度”,为建设“宜居汇川、活力汇川、智慧汇川、文化汇川、美丽汇川”而努力奋斗!

3

页,当前第。

1

1

2

3

东丽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东丽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二〇〇八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九届三次、四次全会,区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克服困难,积极抢抓滨海新区历史性机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推进“六个十”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和城市化建设,致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在历届区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全面完成区xx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同比增长23.7%;三级财政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33.3%;农民人均纯收入11556元,同比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同比增长41.8%;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现了高起点上的快速发展。

(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工业经济增势明显。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实现率先发展的重要支撑,实施了中国一重天津滨海生产基地、赛瑞机器设备扩能、天津烟厂扩能改造、泰克图比和华明集团扩能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航天精工等航空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优化提升了产业结构,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机械设备制造、生物制药等六大主导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占工业总量的73.7%,实现销售收入42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9家,累计达到60家。96个新建项目、78个技改扩能项目进展顺利。驻区国企扩能发展,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4亿元,其中技改投入24亿元。全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570亿元,同比增长39%。

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积极推进服务业项目建设。软件园、滨海临空企业总部、嘉华经济总部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滨海钢铁市场、国际轻工商贸城三期等商贸物流项目竣工运营。确定的海航物流基地等12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开发建设了朗钜维尔蓝堤、华纳景湖花园等房地产项目。东丽湖水上欢乐谷成为我市重要的休闲旅游场所。全年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45.2亿元。

滨海现代农业优化提升。落实了各项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实施设施农业项目,稳步推进了食用菌、观赏鱼、畜禽种业等生产基地发展。启动了花卉产业示范区建设,成功主办第五届中国花卉产业高峰论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持续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进入产业化体系农户不断增加。加强无公害基地建设,实施了种植、养殖基地无公害生产。加大农产品检测力度,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了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全年无重大疫情发生。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型城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创建取得明显成效。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8项。取得市级科技成果41项。不断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累计入驻企业35家。培育市级以上重点专利示范企业5家,年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企业研发机构获得市级认证累计达到12家。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施了“百亿工程-20xx”和冬季招商专项行动,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抢抓机遇,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引进了威丽雅水务、航天精工、中航惠腾等重点项目。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内资实际到位额1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和57.7%。建立了项目例会、招商选资和分析评估等制度,进一步提高了项目质量和服务效率。全年落实签约项目30个,储备亿元以上项目50个,为经济发展积蓄了后劲。楼宇总部经济取得新进展,规划确定了6项、21万平方米楼宇项目建设,拓展了新的载体空间。

经济板块不断提升扩展。实施了东丽开发区扩展扩能、军粮城工业园区功能提升、滨海重机工业园和乡镇工业园区扩展,推进了航空产业配套区、东丽湖综合服务区、机场商务区等板块规划建设。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拓展了可持续发展空间。规划新增工业发展空间20平方公里。形成了滨海经济功能区和东丽经济功能区合理布局,产业定位各具特色的工业、服务业、农业20个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发展格局。经济功能区效应日益显现。

(二)改革创新不断深入。

融入滨海新区步伐加快。立足滨海新区,服务滨海新区,融入滨海新区,与市经济功能区统筹规划,实现了共同发展。进一步加强了与天津开发区、保税区、现代冶金工业区等市各功能区的合作发展,在产业对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的态势。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成立了9个经济功能区管委会,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制定一系列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对国有资产运营进行了规范。

完成了滨辅建设开发公司等企业之间的股权划转,理顺了产权关系。规范了东丽经济开发区总公司、滨海创意投资发展等5个公司的组织架构,完善了董事会和决策机制,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东方财信集团公司、滨丽公司、城投集团等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区域投融资和开发建设能力。

农村各项改革有效推进。总结改制村经验,进一步规范改制流程,夯实工作基础。指导9个重点村试点改制,取得了新成效。

东丽区农村经济组织改革列入了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本着集约节约原则,积极开展土地征转分离试点,按照规划和发展需求确定了重点试点项目区,确保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三)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

高水平完成规划编制。东丽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完成了东丽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军粮城新市镇、金钟街地区总体规划及中心城区扩展规划、海河中游发展规划、津塘公路两侧产业发展规划、机场航港物流区规划。基本建成区规划展览馆,充分展示了全区规划发展愿景。

新城区建设卓有成效。华明示范镇成功入选20xx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展区,各项功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军粮城新市镇、金钟新市镇被列为天津市第三批示范小城镇试点。启动了军粮城新市镇一期工程。城中村改造取得积极进展,开工建设110万平方米。泰达西区等重点还迁工程开工建设180万平方米。推进了东丽湖房地产开发,启动了西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服务区项目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统筹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加强了中心城区、新市镇、经济功能区等重要区域和重点地区道路、管网的建设与改造。实施了东丽之光大道等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总长达40多公里。加快了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和改造并网工程,新增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完成么六桥住宅区自来水配套工程。建设了华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完成西河泵站改造工程,确保了汛期排水安全。

城乡环境建设效果明显。以迎奥运为契机,全面提升发展环境。实施了环境建设民心工程,高水平完成了津塘公路、津滨高速、津蓟高速、京津塘高速、京津塘高速二线、外环线、机场周边等重点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拆迁37万平方米,绿化445万平方米,整治广告牌匾5086块、街景立面124万平方米。重点实施了路河节点改造建设工程。开展了清脏治乱重点整治专项行动和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创模成果进一步巩固。继续开展园林城区创建,新增林地面积6852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1%。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坚决制止违法用地行为,拆除违法建设30.8万平方米。实现了土地资源规划管理。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劳动就业服务体系更趋完善。以被征地农民、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就业增收。深入开展充分就业区创建。建立农村社区就业服务平台,积极与用工企业有效对接,开发就业岗位2万多个,安置就业1.58万人次,安置各类困难群体就业2200多人次,零就业家庭帮扶率100%。完善滨海培训基地功能,培训工种扩展到21种,增强劳动者职业技能,提高了培训就业率。积极支持农村妇女创业,妇女创业中心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覆盖城乡。坚持关注民生,不断提高群众保障水平。依托土地资源和项目载体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征地养老和征地参保达到5.4万人。提高了农民退养补助标准。积极落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5%,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不断扩展。形成了制度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了低保、残疾人救助等30多项救助的标准,区财政直接用于社会保障和救助的资金达1.8亿元。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和社会救助等专项募捐活动,募集款物累计达1.5亿元。形成了扶危济困的良好社会风气。

教育和医疗卫生质量不断提高。继续加强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启动职业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全面推进优质校、特色校和现代学校制度试点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小学毕业优秀率、初中合格率、高中普及率不断提高。加强了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服务和管理。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改善。规划了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布局,完成了东丽医院住院楼主体工程、中医医院改造和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1个规范化村级卫生所建设,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居全市前列。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防病站通过国家级实验室复评审。加强了重点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全年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

文化体育和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启动了文体中心、体育馆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成功举办“文化杯”文学评奖和第七届艺术节。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挖掘传承大郑传统剪纸艺术。举办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和各项体育赛事。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第六届农运会部分项目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广电事业不断发展,启动了广电中心建设。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和服务管理机制,稳定了低生育水平。积极发展老年事业、残疾人事业。审计、物价、行政监察、民族宗教、档案、保密、侨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五)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诚信“双十百佳”评选和铸造“东丽精神”表述语征集活动,实施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和“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等公民教育工程,四大全民文明行动、“五个一”阵地建设扎实推进,“六进乡村”共建活动取得实效。为构建和谐东丽、促进率先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民主法制建设继续推进。继续开展“xx普法”,法制教育不断深入。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会决议,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及时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各类意见、建议和提案办理满意率达100%。行政许可中心审批效率不断提高。政府督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从源头避免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稳定形势明显好转。

社会治安秩序保持良好。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加强了治安防控设施建设,完成了技防网二期、应急指挥中心配套工程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的安全保卫。社会治安形势呈现良好态势。

公共安全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监控。强化执法部门的联合检查,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消防、交通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无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治理活动,确保了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全民安全意识不断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指导、区政协民主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全区各行各业创业发展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积极支持我们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向驻区单位、驻区部队以及驻区企业,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解放不够,对外开放和抢抓机遇意识需进一步增强;高端产业所占比例偏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依然艰巨;经济社会重点项目落实较慢,破解难题的招法、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各项改革的步伐还需加快;城乡环境整治和建设还需提升,乡村环境卫生需要加大整治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需要再推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

二、二〇〇九年主要工作任务。

20xx年是我们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严重,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经营发展困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压力和影响。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扩大内需,保持增长的重大决策,为我们提供了克服困难,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区委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战胜危机争取了主动。我们只有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此,我们要坚定信心,发挥优势,采取措施,攻坚克难,在危机中抓住机遇,在困难中实现崛起,在挑战中实现率先发展。

20xx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xx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历史性机遇,攻坚克难,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着力改善民计民生,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全区经济社会主要任务目标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9亿元(新口径),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亿元,增长30%;三级财政收入85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12769元,增长10.5%。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按照“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发挥优势,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全力保增长,坚持抓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稳步推进现代都市农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汽车部件、装备制造、航空等主导产业,坚持高端、高质、高新的发展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全力加强项目建设。新开工中鼎钻具、汽研中心等20个亿元以上项目,继续推进中国一重、泰克图比等19个重点续建项目。实施技改项目40个。全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770亿元,同比增长35%。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航空产业,增强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对接滨海新区各功能区先进制造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联动发展大格局。服务支持驻区国有企业扩能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快速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力争达到70家。完善和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全力帮助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克服困难,在困难中保持发展,展示工业发展强势。

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区域服务业发展定位,积极推进商务商贸、钢铁、航港服务业的发展。新建宜家家居、迪卡侬等15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重点推进嘉华经济总部等12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续建项目建设。加快华明、新立、东丽湖商务商贸区建设。突出现代物流业发展特色,扩展昊雄等钢铁物流项目,大力推进大新华航空物流基地建设。加快落实会展中心项目。推进房地产开发。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实施现代农业规划,围绕发展科技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积极推进以花卉和园林为主的滨海农业科技园区、以生态循环农业为主的滨海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建设华明复耕设施农业园。提升畜牧养殖、水产养殖水平,发展观赏鱼养殖基地。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打造高新都市农业新亮点。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控。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以建设创新型城区为目标,继续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重点实施40项自主研发、科技产业化等项目,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提高全区科技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搭建设施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完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机制。实施品牌带动,坚持人才支撑,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更好地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二)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合作发展,狠抓项目建设,拓展发展空间。

立足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发展。乘市各经济功能区发展优势,继续合作发展,进一步统筹规划开发建设,实施产业对接、政策对接、建设发展水平对接。积极与天保控股、中冶置业等国有大公司合作发展,加快产业和城市化重点项目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实施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到东丽发展和发展东丽的新举措。利用拉动内需的支持政策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吸引民间资本推进经济和公共设施建设。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抓大项目、好项目,落实开工和储备5000万元以上项目80个。全年完成内资实际到位额16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额4.55亿美元,分别增长30%。继续开展招商专项行动,严格准入标准,全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提高招商质量。大力推进商贸、物流项目区招商,形成项目区产业集聚。努力引入高端产业和自主创新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积极发展总部楼宇经济,引进企业600家以上。搞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推进产业优化。

加快园区建设,全面拓展发展空间。实施工业、服务业和农业空间发展规划。按照两年大见成效的要求,提升东丽开发区发展水平,实施滨海重机工业园整体开发建设,启动航空产业配套区的开发建设,扩展华明、军粮城工业园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认真落实好项目的扩展提升和低效、高耗能企业的退出机制,促进园区实现高效发展。加快金钟商贸物流区、航港物流区、津塘公路产业带开发步伐,形成特色服务业发展区域。继续加快楼宇总部载体建设,新建楼宇21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开发,开工面积60万平方米。

(三)推进城市化进程,高水平建设津滨新城区。

按照总体规划和新城区发展战略,继续以宅基地换房、城中村改造和依托大项目有序撤村为基本途径,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乡管理体制,实施环境建设和治理工程,推进生态宜居新城区建设。

落实规划定位,提高新城区建设水平。全面实施东丽区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加快实施示范小城镇试点,完善华明新市镇城市功能设施。开工建设军粮城新市镇、金钟新市镇起步区。加快推进新立新城区规划建设。实施东丽湖西区基础设施和功能区的开发建设。积极推进中心城区规划扩展和改造提升。继续加快空客等重点还迁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张贵庄新市镇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万新街南片还迁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丰年村危陋房屋改造工程。全区城市化建设新开工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推进撤村农转非工作,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完善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载体功能。认真落实《东丽区生态区建设规划》,积极推进生态区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提升区域综合环境质量。全面落实城乡、外环辅道等绿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6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5%。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加快改燃脱硫改造等环保工程进度。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区、市镇、经济功能区污水治理,实施二级河道改造和水环境治理工程。新建袁家河二站、滨海重机工业园雨水泵站。推进津塘二线等道路拓宽改造和环境整治工程。落实城际铁路延长线、机场南线路桥等市重点工程建设,实施6条电网入地改线工程。

增强建设管理能力,优化城乡环境。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强化城乡环境建设。建立城市数字化管理信息平台。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治理行动,实施城区31个重点部位的治理,全面实施农村卫生环境治理,提高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强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引入市场机制参与环境建设、管理和经营,形成条块结合、行为规范、调控有力的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切实管好用好土地资源。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争创区域发展新优势。

加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国资监管政策体制,有效整合国有资产,建立和完善两级经营管理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做优做强。整合资源,有计划的对规模、效益、质量差的企业进行撤并。做大区级投融资平台,增强区属国有企业投融资运作能力和对重大项目投入的引导能力。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支持各经济功能区提高开发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

实施土地管理经营改革,推进土地整理储备开发。强化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落实土地整理储备与开发实施办法,探索更加灵活的土地流转方式,推进落实征转分离试点,增强土地使用的良性循环。坚持尊重民意、有利发展的原则,整合土地资源,把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区域作为项目区,列入整理储备范围,按照城市化和企业发展布局,近期、远期项目需求,分类进行土地储备整理开发。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实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农村资源、资本,扩大发展。完善支持农村经济改革政策措施,加快整建制撤村产权制度改革,坚持公司制改革方向,积极探索股份制改革新模式,建立新型经济组织。实现现代企业运作管理模式,推进农村经济新发展。

(五)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群众利益,积极打造“四金农民”。实施民心工程,推进民生事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提高人民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开展充分就业区创建。实现安置就业1万人次,培训5000人次,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达到60%。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吸纳本地人员就业,为农民提供更多岗位,更多空间,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就业,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60%以上。积极落实再就业工程,健全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增加公益性岗位。鼓励支持农民、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进一步完善就业帮扶机制。优先扶持和重点帮扶各类困难群体人员就业。

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确保改革成果人民共享。高度关注民生,继续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依托土地资源载体,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逐步提高农村退养补助标准,搞好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的衔接。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健全政策体系,不断提高救助水平,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支持社会组织进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领域,不断增强救助能力。

增加农民财产经营性收入,提高农民富裕程度。在城市化进程中,继续推进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加快整建制撤村农民经营项目建设,引导被征地农民用征地补偿资金发展产业设施,增加租金收入;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发展,增加股金收入。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六)注重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努力提升新城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新市镇发展布局,启动军粮城历史名校、金钟新市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加快区职教中心建设,加强幼儿教育和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化教育教学设施,形成网络教育体系。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达标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关心外来务工子女和残障儿童,推进公平教育。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新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农村)卫生服务站所建设,健全城乡一体的卫生服务设施网络,提高疾病防控和救治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强高层次医疗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增强文化体育发展活力,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加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升群众文体活动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用先进文化陶冶情操。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打造大郑剪纸等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健身设施,举办群众体育节。促进东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立足均衡协调,推进各项事业共同发展。大力发展广电事业,加快广电中心建设。全面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继续推进国防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关注老年事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侨务事业全面发展。继续加强档案、审计、外事等工作。加快发展残疾人和社会福利事业。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七)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加快和谐东丽建设。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依法治区,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努力营造全区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深化道德教育,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创建文明城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进“践行公约守则,争做文明市民”工程。通过创建和谐社区、和谐家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围绕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认真落实三年规划和实施意见,深入扎实的开展好各项创建活动。

强化基层基础,提高社会矛盾化解能力。加强法制教育,继续推进“xx普法”,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提高法律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合理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层层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重点解决征地补偿、拆迁还迁等引发的稳定问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信息管理,增强源头预防能力,加大历史遗留问题和热点、难点信访问题的化解力度,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

加强公共安全,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建设“平安东丽”。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重点开展扫黑除恶等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依法处置干扰企业经营和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加强治安防范“三张网”建设。构建完善的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全面启动社区矫正工作,提高安置帮教工作效果。健全综合服务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加强安全责任和监管体系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安全监管。狠抓生产、交通和消防安全。继续加强安全指挥信息、应急保障和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会防控、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提高社会安全保障水平,增强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

各位代表,20xx年充满挑战和机遇,各项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要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加强学习研究,增强执政能力。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增强忧患意识,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必胜信念,树立攻坚克难的勇气,增强率先发展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有效应对当前各种困难,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努力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牢记根本宗旨,增强服务能力。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抓薄弱环节,抓措施到位,抓任务落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完善“绿色通道”服务措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为企业办实事、为群众解难题,帮助企业战胜困难,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努力营造保增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规范政府行为,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积极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不断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依法保证群众民主权利,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坚持从严治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贯彻落实区委《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安排意见》,严格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监督审计,强化对特殊岗位的监督约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公务员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考核,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主动赢得全区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各位代表:

科学引领发展,实干成就伟业。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和支持下,以更加昂扬进取的精神、更加勤奋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同心同德,开拓创新,迎难而上,为提前实现百亿强区目标,建设现代化津滨新城区而努力奋斗!

3

页,当前第。

2

1

2

3

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时期和20xx年工作简要回顾。

“”时期是我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努力超越自我、奋勇争先,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155.6亿元,增长到“”末的344亿元,年均增长1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十五”末的5.8亿元,增长到“”末的15亿元,年均增长2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十五”末的53.4亿元,增长到“”末的272.3亿元,年均增长38.5%,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3.6:32.7:63.7调整到“”末的2.6:28.9:68.5,是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的五年。国企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累计实现国内经济技术合作资金到位额166.7亿元、实际使用外资额1.7亿美元,是改革开放明显加快的五年。棚户区改造、结构性路网改造、居民庭院、特色街路等城乡建设与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城乡面貌发生明显改观的五年。累计安置就业再就业8.2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五”末的5141元,增长到“”末的9003元,年均增长12%;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的五年。

20xx年是“”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区实施新战略、谋求新跨越的起步之年。这一年,道里区经济社会取得突破性进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5.5%、35%和42%。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抓住全市“项目建设提速年”契机,启动实施大项目144个,完成投资172亿元。17个项目列入全市“中兴”计划,5个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3.9亿元。引进盛和置业、东北高速、大连高登集团等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新大发、新透笼购物广场等超亿元项目67个,是历史上项目数量最多、投资额最大的一年。

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3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和20%。“五大商圈”聚合力和影响力得到提升。中央大街辅街提档升级和商业延伸速度加快,金安欧罗巴成为全省最大的旅游商品集散中心。爱建商圈卓展购物中心一期等项目建成开业;龙江银行、锦州银行等7户知名金融企业相继入驻,友谊路——上海街“金融街”初步形成。兆麟、顾乡、群力商圈建设迈出新步伐,曼哈顿三期、凯德嘉茂广场、群力文化产业园区、哈尔滨银行、哈药集团等项目成为商圈新的经济增长点。房地产开发、信息、法律等服务业迅速发展。

工业经济聚集升级。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5亿元,同比增长20%。园区发展取得新突破,20平方公里哈高开区迎宾路集中区拓展区,全部纳入“南拓”政策区,对工业项目承载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提高。起步区——新榆园区入驻企业已达27家,龙网电力等5家新入驻企业开工建设。完善区级投融资平台建设,为21户民营企业落实贷款7200万元。完成22户厂办大集体改制工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97户,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9户。

农业经济巩固提高。实现农业增加值9.65亿元,同比增长15%。全区实际播种面积36.8万亩,其中粮食面积29.4万亩,蔬菜面积7.4万亩。克服了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等不利影响,奶牛、生猪、蛋鸡分别存栏3.44万头、9.61万头和270万只。高科技示范园区和蔬菜基地村发展到42个,全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品种达到116个。

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

小城镇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启动新发镇国家级小城镇试点和太平镇商贸型小城镇试点建设工作,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完成。重点推进群力乡整乡城市化,“乡改街”取得积极进展,建成远大都市明珠和宜居家园社区。核准土地“增减挂钩”指标800亩,完成土地流转3250亩。完成占地25万平方米新发镇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项目土地规划申报工作。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资8000余万元,维修农村路面6.5公里,完善排水设施12.7公里;新打、维修农机井和抗旱井110眼;完成大型沼气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处。改造农村泥草房442户。完成立功水库、四方台塌岸和苏家塌岸消险加固应急度汛工程。

惠农措施全面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种粮、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农民直接受益2353万元。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两免”和住宿生、高中贫困生补助,受益学生达1.2万人。新农合参合农民达到9.7万人,参合率居全市首位。不断开辟农民就业新途径,转移农村劳动力3.75万人。为32个村6480户农户发放“四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覆盖率达到51%。在区镇两级建立了“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体系,实现了信息适时监控。

三、全面落实“中兴”战略部署,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独立作战能力明显提升。坚持“自己出题自己答”,启动138个“‘中兴’在道里,城建大提速”项目。投资2.1亿元,完成老机场路一期10公里改造;投资3100万元,改造江南中环路2.68公里,打通了西部发展大通道。启动36.82平方公里长岭湖新区规划,完成引水渠修复工程,并向东西湖注水300万立方米。坚持依法、阳光、和谐征地拆迁,提前40天完成群力西区126万平方米保障型易地安置征地任务,如期完成哈西客站编组站等93.6万平方米征地任务,保证了全市重点项目按期开工。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多元投入1.38亿元,结构性升级改造、维修安发街、北安街等道路130余条,在中央大街辅街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静态交通管理系统,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启动实施9片棚改项目,总面积达155.68万平方米。安置房竣工128万平方米,回迁居民8100户。落实经济适用住房中号家庭237户、廉租房实物配租290套。城市集中供热覆盖面积达到57.6%。市区联手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万平方米,高标准打造5.13公里迎宾大道,对两侧楼体实施法式风格整饰改造。

环境综合整治“三大战役”效果显著。投资1.2亿元,实施裸土地面整治,完成市政道路、庭院硬化绿化铺装60.2万平方米;改造居民庭院100个,建设休闲广场10处;废品收购站点集中整治及何家沟(道里段)整治在全市率先告捷。爱国卫生、清冰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投资2600余万元,改善清扫保洁设备,一、二级区域机械化清扫率达88%。深化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实行清扫保洁精细化分级管理和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市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生态建设持续加强。筹资3000万元,新建爱建地区景观路灯,升级改造标志性楼体灯饰景观,打造了全市一流休闲景观区域。投资1000余万元,对公路大桥、霁虹街、地段街等重要节点和街路进行灯饰亮化、小品景观升级改造。全区新植树木14.5万株,新增绿地143.09公顷,新造“三北”防护林1327亩。

四、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多元投入1500万元,资产整合置换1.07亿元,改(扩)建、联建使用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全功能达标社区25处,其中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的抚顺社区成为全国一流的标准化社区。投入1300万元,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3处。重建、升级改造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处,全市规模最大、就医条件最好、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安和安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建立和完善物业属地化管理新机制,协调解决物业纠纷400余件。

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和助残济困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4056人,安置城镇就业再就业1.66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发放低保金5800万元,实现应保尽保。城镇居民医保扩面7.2万人,发放城乡困难群众大病救助金531万元。创新“家庭式联合养老”连锁新模式,投入200余万元,每月为90岁以上老人发放100元服务券,开创全省先河。为584名(户)残疾人实施家庭康复训练、无障碍设施改造和白内障、脑瘫患儿手术,荣获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区。

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投资1.65亿元,新建、维修改造学校38所。公开招聘99名教师,其中农村返乡大学生45人,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成立“名师工作室”,中考成绩创历史最好水平。学前教育成效显著,荣获全。

国学。

前教育先进区。辟建城乡文化活动场所,建成农村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完善社区图书室功能,建设体育示范社区和特色园区。中央大街成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街。启动全省唯一市辖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成立“民营医疗机构协会”。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属地化管理新模式。被评为全国首批“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强化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实施“惠家工程”,人口素质不断优化。顺利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为民兴办的21件实事全部完成。

五、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执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政府工作部门精简为23个,部门内设机构精简为123个。用人制度创新完善,招聘政府雇员及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人员120名。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公益事业奖补资金纳入参与式预算,在全市率先开展预算单位公务卡消费试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全年用于民生支出达11.6亿元,增长24%。

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全面强化。发挥信访大厅“一站式”综合调处作用,初信初访结案率提高到85%以上。采取“三条线”推进信访稳定工作,投入和协调资金883万元,解决重点信访问题42件。进京非正常访明显下降,在全市4个主城区中排在最后,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实现了“减量退位”目标。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事故死亡人数下降6%。筹资近1000万元,实施“3531”工程,提前一年完成“天眼”工程全部安装任务,全区社会治安物防、技防水平和刑事案件破案率进一步提高。强化应急管理预案,开展人防演练,最大程度减少了人防险情和自然灾害等方面损失。

民主法治和廉政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报告和通报工作。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9件、政协提案102件,办结率均为100%。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发布机制,发布政务信息150余条;办理民生民意网上意见建议962件,办结率达100%。推进“五五”普法工作,成立残疾人法律救助站和老年人维权站。依法完成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落实廉政准则,加大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保证重大项目廉洁推进。投资300余万元,建成全省首条集教育、观赏、休闲于一体的“道里区廉政文化街”。强化效能监察,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违法违纪案件开展专项治理,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6件。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更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谋发展、一心一意抓落实。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一直关心和支持道里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立区大项目少,现代服务业层次还不够高,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依然较多,城市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政府职能转变还需要加快,部分工作人员主人翁意识还不够强,作风还不够扎实,执行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时期,我区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建设全省、全市“商务门户区和宜居先行区”关键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省、市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九届六次全会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招商引资、上大项目为牵动,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根本,紧紧围绕建设全省、全市“商务门户区和宜居先行区”战略目标,深入实施“沿江开发、沿路拓展,城区提档、商圈升级”战略举措,努力把道里区建设成为高品质的旅游区、高品位的宜居区、高标准的商务区、高效率的政务区、有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区。“”时期,要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力争完成以下目标任务。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深入实施惠民行动。力争到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城区四环内棚户区改造全部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基本完成,中低收入群体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高中入学率97.7%。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100%,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9%;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95%。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休闲旅游和传统商贸业,提高服务业比重,提升服务业层次和水平。坚持把新型工业作为调结构的关键领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区级财政科技支出比重达到1.5%,提升工业经济规模效益。坚持把都市农业作为调结构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建成面向全市、辐射全省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基地,力争到20xx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25:73。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坚定不移地实施“两区”总体战略,推动全区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力争到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递增16%。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递增30%。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内增活力,外借助力,全方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力争到20xx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7亿美元,国内经济技术合作资金实际到位额194亿元。

——城乡建设迈出新步伐。深入落实“中兴”战略部署,推进城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城乡环境承载力和吸引力。到20xx年,老城区功能将进一步完善,群力新区形成规模,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20xx年主要工作任务。

20xx年是实施“”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全面完成“”规划目标,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统一部署及我区未来五年总体思路,进一步突出重点,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实现未来五年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xx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围绕实现上述目标,20xx年重点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坚持抓项目带全局,保持投资拉动强劲态势。

千方百计谋划项目。落实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要求,深度研究和把握中央、省、市的政策调整和投资导向,主动融入全市战略布局,重点围绕机场路新兴产业带、友谊路总部经济带、松花江休闲旅游带“三大经济带”,长岭湖新区、小城镇示范区、太平空港经济区和迎宾路高新技术拓展区“四大功能区”,谋划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强度大、能够提升城区载体功能的好项目、大项目。力争全年新谋划十亿元以上大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30个。

优化环境落实项目。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把营造多功能、全方位、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作为项目落实的重要保障,大力开展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以企招商和节会招商,努力吸引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区投资兴业。对哈西客站北广场高档酒店、高端写字楼等一批已签约的大体量项目,统筹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保证项目落地不受指标影响、项目开工不受手续制约。

强化督办推进项目。严格落实大项目包保责任制,全面推行“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套人马”的工作推进方式,实施全程跟踪、督办考核,把项目建设与干部选拔任用有效衔接。着力抓好哈尔滨汽配城、新榆建材市场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哈尔滨国际汽车博览中心一期、哈尔滨二手车交易市场等在建项目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

二、坚持抓三产提档次,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倾力打造“五大商圈”。优化商圈经营业态,拓展商圈功能,提升商贸优势,努力构建面向全市、辐射全省的商务中心。按照“非”字形布局开发改造中央大街辅街,打造红专街休闲区;支持投资2亿元的中国黄金珠宝玉石展览馆建设,进一步扩大中央大街商圈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快新透笼商厦、曼哈顿三期、索菲亚广场商业街等项目建设,提档升级兆麟商圈。以建设全国知名的“爱建·上海商业街”为目标,培育壮大卓展购物中心、三江美食城等新建项目,进一步完善爱建商圈高端服务业态功能。做优顾乡综合服务区,重点发挥新大发国际广场龙头牵动作用,促进顾乡商圈家装建材、食品和小商品集聚发展。配合推进哈尔滨银行、中信金融机构、哈药总部、西林钢铁集团、群力文化产业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培育群力商圈。

做优做强总部经济。以友谊路总部经济带为牵动,重点推进总部经济三大重点区域建设。整合尚志大街、中央大街闲置楼宇,建设以金融、商贸为主的尚志大街总部聚集区域。整合爱建周边楼宇资源,加快建设搜狐a、b座项目,初步形成爱建总部聚集区域。整合群力新区房地产开发、金融等楼宇资源,建设企业总部聚集区域。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巩固扩大传统消费,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战略产业来抓,扶持旅游、文化、金融、信息、物流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深度挖掘中央大街旅游资源,坚持硬件与软件同步建设,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整合建筑艺术博物馆、群力文化产业中心和地段乐器专业街等文化资源,加速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友谊路——上海街“金融街”,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

三、坚持抓园区调结构,激发工业发展活力。

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把太平国际机场扩建作为西部发展有利契机,实施老机场路二期14.4公里道路综合改造工程;哈双北路争取立项,启动一期工程12.1公里,提升两侧园区双向物流能力。新榆园区重点抢抓土地升值机遇,确保收储土地1平方公里,力争达到2平方公里。太平空港物流园区启动临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适时开展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航空物流业、临空型现代制造业奠定基础。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制定园区扶持政策,增强园区自主发展能力。

加速发展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生物医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家具等4大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松江电炉、世亨药业、美华生物等行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重点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绿色食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道里区高科技创业中心建设,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逐步向科技型、集约型、效益型转变。

加强企业协调服务。落实扶持政策,对纳税大户在用地、融资、技改贴息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促进企业扩量提质。放手、放胆、放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银企合作,搭建小额贷款等融资平台,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逐步降低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

四、坚持抓“三农”重统筹,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促进特色都市农业发展。壮大菜、奶、菌、花四大主导产业。落实全市“一圈两带”蔬菜基地建设部署,重点推进太平镇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建设,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10万亩,绿色蔬菜面积达到2万亩。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千头奶牛养殖小区发展到13个,奶牛规模饲养量力争达到1万头。发挥嘉峰食用菌龙头作用,带动二场村、立权村食用菌基地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发展花卉产业,支持金山村、城西村等花卉基地做大做强。完成国家牧区节水灌溉和玉米膜下滴灌示范项目。

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从编制完善规划入手,用足用好土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推进村庄资源整合,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用地大户集中,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启动实施新发镇国家级小城镇试点,用好800亩起步区指标,建设农民回迁新居,回迁居民20xx户;同步推进经济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新发镇农产品交易市场,彻底解决我区西部农村有市无场问题。积极发展太平镇商贸型小城镇,加快建设农民住宅新居,配套建设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推进村屯撤并,力争收储土地2平方公里,落实南华集团万亩农业园区项目。榆树镇重点结合新榆园区建设,力争土地流转1500亩。新农镇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农牧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力争市场化流转土地2万亩以上;全面完成新江村市级农村人居示范村建设。群力乡结合群力新区建设,积极推进“乡改街”、“村改居”工作。

开发以农业观光为主的旅游产业。按照“沿江开发”总体思路,启动东至斯大林公园、西至太平镇的沿江50公里产业带规划建设,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培育品牌,梯次开发,逐步形成旅游发展新优势,保护开发长岭湖自然资源,完成长岭湖新区规划论证。启动农业科技示范园、太安村航港度假村、阎家岗农场等现代农业休闲旅游观光项目,辟建葡萄果蔬采摘,花卉、食用菌观赏,长岭湖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度假等西部旅游线路,打造城市后花园。

五、坚持抓建管推“中兴”,加快建设宜居先行区。

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配合市政府做好哈站北广场、哈西客站等项目拆迁征地工作,实施霁虹桥沿线路网改造。提档升级河松街、安固街等10条道路,维修改造工农大街、工厂街等63条道路,努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强乡镇道路建设,力争新建改造各类农村道路10公里。

提升群众居住水平。启动朝鲜屯二期、中央大街辅街等棚改项目,拆迁114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开工建设160万平方米,竣工80万平方米,回迁居民5700户。落实廉租住房实物配租60套,发放3300户廉租住房家庭租金1700万元。改造农村泥草房400户。继续做好供热和小区物业监管工作,切实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供热保障能力。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和休闲环境,整治、提档升级居民庭院100个,建设社区休闲广场10处。

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实施环卫清扫保洁分级管理和垃圾收运,力争一、二级区域机械化清扫率达100%。健全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大对市场摊区、沿街烧烤的清理整顿力度。做好清冰雪工作。持续扮靓城区,高标准建设友谊路沿江风景线,对公路大桥、中央大街、沿江公园等重点街路和节点实施绿化彩化,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4.7%。

六、坚持抓民生促和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星级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建设使用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城乡达标社区30处。重点实施爱建社区服务中心等5个千米以上社区服务中心及群力新区万米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其中5000平方米的兆麟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社区。以建设特色养老服务社区为依托,着手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6处。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完善街乡劳动保障平台,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工作站建设,争取安置就业1.2万人,办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补贴2万人,创业培训1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5万人。努力扩大医疗、失业、养老保险覆盖面,做好城乡低保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提供临时救助,提高城乡困难家庭救助覆盖面。继续为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和入户康复指导,开展残疾人助学、救助脑瘫儿童站立康复行动,努力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区。

提高医疗卫生工作水平。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属地化管理模式,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步伐。建设正阳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做好传染病综合防控和卫生监督工作,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争在公立医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制度等方面实现突破。完成妇女儿童“两个纲要”国家终期评估迎检工作。

认真抓好教育、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创办“道里区婴幼儿早教中心”、省学前教育资源中心,扶持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做精学前教育;加大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力度,推进57中学、金马小学等学校建设工程,做优做强中小学教育;整合现有校企资源,培育职业教育品牌,做大职业教育。完善教师培训机制,着力解决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努力提高全区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积极承办第七届亚洲艺术盛典等大型文化示范性活动。新建区儿少活动中心并投入使用,继续推进城乡图书室建设。发挥道里文化宫功能,健全文化体育活动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城乡文化体育活动。继续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物价、统计、审计、国防等工作落实。

深入做好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加大重点疑难信访问题解决力度,切实将拆迁、征地、企业改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保持信访工作“减量退位”的良好态势。做好“六五”普法启动工作,依法做好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继续推进“3531”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和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规范应急事件处理流程,确保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七、坚持抓服务树政风,增强超越自我、推动发展的能力。

建设奋发有为、敢于负责的政府。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为主题,开展学习讨论活动。通过学习,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超越自我,认真谋划发展,努力改善民生。敢于担当不回避,不断提高独立作战能力,解决好制约发展的土地、资金、项目、资源、技术等问题,把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机遇。

建设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政府。始终把为民谋利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体现人文关怀,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取消街道办事处经济考核指标,推动街道办事处职能向服务企业、服务居民、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转变。更多的政府财力向改善民生倾斜,对百姓关心的大事,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对百姓关心的难事,做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向百姓承诺的实事,说一项是一项,项项兑现,真正实现利为民所谋。

建设高效运作、求真务实的政府。积极开展“政风建设年”活动,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着力解决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多一些实干举措,少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有效服务,少一些繁文缛节,努力在政府干部中形成“凭工作业绩说长短,以发展成果论英雄”的良好政风,切实增强政府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努力打造一流发展环境。

建设依法行政、风清气正的政府。紧紧依靠区委的领导,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全面执行人大及其会决议,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加强对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标等领域和环节的审计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今年是“”规划一年管五年的关键之年,我们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事业崇高而神圣,前景光明而美好,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紧紧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超越自我,奋勇争先,顽强拼搏,团结奋进,为“”规划开好头、起好步,为开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3

页,当前第。

3

1

2

3

宝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6。

1

19。

日在上海市宝山区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宝山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127.1。

亿元,同比增长。

10.1%。

实现保八争十;完成增加值。

1000.6。

亿元,可比增长。

4.1%。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94.5。

亿元,同比增长。

6%。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306.6。

亿元;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8。

万元,同比增长。

8.9%。

一年来,我们围绕。

“四个新”,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方式、转变路径,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创新驱动的积极效应进一步凸显。

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正式发布宝山区产业发展。

60%。

3056。

亿元,同比增长。

10%。

沟通。

联系,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发展战略,成立中国产业互联网促进中心,加快打造。

“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区”,

55。

+

10。

万平方米人才公寓。

招大引强提升动力。围绕。

+

基地”模式,总规模。

100。

2

家企业主板上市,

2

家企业登陆上海科技创新板,

5

家企业新三板挂牌,

11。

家企业上海股托交易中心挂牌。落实产业扶持政策,投入“。

1+9。

”扶持资金。

2.3。

亿元,带动企业投资。

11.5。

亿元。召开重大产业项目现场推进会,总投资近。

230。

亿元的。

30。

个重大产业项目有序推进。

政府改革红利显现。围绕。

“加减乘除”加大工作力度,发布。

2015。

版区行政审批目录,共梳理行政权力事项。

5694。

2

万户,注册资本达。

1058.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5.2%。

94.3%。

;注册资本。

5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新增。

620。

户,同比增长。

57%。

30。

个职能部门的。

471。

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集中办理,产业项目平均审批期限缩短三分之一;累计受理。

16.4。

万件,满意率达。

99.7。

24.1。

万件,结案率达。

99.9%。

区“。

12345。

143.5。

万件,群众就近办事进一步便利。

深入落实一系列土地管理新政,坚持向

“存量调整”要“发展增量”,经济结构和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

严管土地倒逼转型。围绕。

30。

公顷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任务。加强综合执法,实现新增违法用地零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不断拓展产业升级空间。聚焦。

104。

区块、

195。

198。

76。

个项目,盘活土地。

1700。

亩,四大污染行业整体退出宝山。完成。

193。

台燃煤(重油)锅炉关停和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位居全市前列。

重点地区加快转型。滨江带功能实现重大突破,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接靠邮轮。

279。

艘次,接待出入境游客。

152.5。

万人次,分别占全国的。

50%。

62%。

46.3。

36。

个权证地块签约。集体企业签约率达。

92.7%。

实现腾地。

2374。

亩。一期居农民签约率达。

86.8%。

新开工安置房。

5.7。

万平方米,结构封顶。

17。

90。

万平方米市属保障房交付使用,基本建成美丹路、年吉路等。

12。

条配套道路,

1.3。

360。

亩土地征收和安置房建设。祁连、共康、胜通等基地完成。

16。

200。

万平方米旧小区综合整治、罗店古镇市河西侧整治和罗店汽车站搬迁。

s7。

公路顺利开工,

g1501。

越江隧道、轨道交通。

15。

18。

号线、杨南路等项目实现节点目标,打通殷高路、场中路等区区对接道路,建成。

6

31。

条公交线路,建成。

2

座综合交通枢纽和。

1

座公交首末站,投放。

5680。

辆公共自行车。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实施顾村公园二期等绿化工程,新建各类绿地。

152.6。

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

11.3。

21.4%。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aqi。

)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强化水环境整治,骨干河道整治率达。

78%。

城镇污水纳管率达。

90%。

1+4+2+1。

”框架体系。“平安宝山智联网”荣获。

2015。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十大优秀应用奖。启动智慧健康工程,有序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开通区影像诊疗中心,改善百姓就医体验。

始终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战略,高起点开展规划编制,着力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完成一系列重要规划编制。坚持更新的理念、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推进。

2015。

2040。

)》编制等工作,形成“十三五”规划“。

1+46+19。

”和城乡总规。

7

个核心课题等一系列重要成果。

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深化。按照。

358。

650。

”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力度。落实美丽乡村规划,完成。

370。

户农户村庄改造,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多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应改尽改,镇级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产权界定。统一城乡低保制度,实行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

就业和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成功创建首批。

“上海市创业型城区”,帮扶。

678。

人成功创业,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

2.95。

万人以内,就业考核名列全市第。

2

22.2%。

13.8%。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成区域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加强养老设施建设,投入。

7500。

3

2.2。

亿元,惠及。

69.5。

万人次。稳步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区属动迁安置房新开工。

65。

万平方米,建成。

82。

万平方米。安置在外过渡动迁居农民。

3224。

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社会事业进一步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启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试点,成功举办首届。

8

30。

70。

周年纪念系列活动。顺利举办第九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

2015。

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重大活动,参与市民达。

200。

余万人次。沪剧《挑山女人》先后荣获。

17。

项国家级奖项,新创排沪剧《乡魂》成功演出。

20。

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顺利承办上海市第八届农民运动会,建成。

4

条百姓健身步道和。

17。

个健身苑点,区体育中心年接待市民达。

435。

万人次。推进竞技体育发展,宝山籍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上累计获得。

13。

金、

10。

银、

10。

铜。成功创建“上海市科普示范区”。加强国防宣传,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荣获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妇女儿童、红十字、残疾人、慈善事业稳步发展,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档案、史志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不断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转变职能推进机构改革。坚持机关。

“瘦身”、基层“强身”,区级机关行政编制统一核减。

5%。

下沉到基层一线。挂牌成立区城管执法局,执法力量在镇级实行“镇属、镇管、镇用”,在街道实行“区属、街管、街用”。在郊区县率先组建市场监管局,实现工商、质监、食药监和物价市场监管“四合一”,形成市场准入、综合监管、执法办案、公众诉求处置、行政保障“五个一体化”的市场监管体系。宝山区政府门户网站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政府网站。区政府常务会等重要会议实现全程无纸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以及风险评估等制度。

区港联动探索制度创新。积极对接自贸区,推进。

“区港联动”制度创新,在全市率先出台行动方案,细化落实市委、市政府规定的。

16。

项任务,明确自主改革。

6

2015。

3

家邮轮公司。

基层治理基础不断夯实。落实市委。

1+6。

3.0。

版和“村务自治云平台”,推进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改革,顺利完成。

456。

个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制定人口综合调控和管理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两个实有”全覆盖,完成年度人口调控目标。全面完成“六五”普法。

城市保持安全有序运行。深入实施安全监管。

50。

30%。

10.1%。

7.4%。

加大城市管理顽症整治力度,拆除违法建筑。

132.1。

万平方米,整治群租。

2930。

户。信访总量同比下降。

19.7%。

公众安全感位列全市第。

6

位。

5%。

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区本级民生财政支出同比增长。

13%。

328。

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代表和委员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

96.3%。

表示理解的占。

3.4%。

表示不满意的占。

0.3%。

一年来,我们主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宝山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奉献智慧和力量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短板,主要是:宝山正经历着转型发展的阵痛,新增长动力孕育和传统增长动力减弱并存交替,对经济发展、城乡协调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有待优化,精细化管理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体系、人居环境质量、公共服务等领域仍存在短板,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人口、资源、环境和安全约束更加趋紧,特别是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公务员队伍改革创新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群众的水平还有待加强。对此,我们要直面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根据《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宝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政府制定了《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性时期。我区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时期,发展方式进入深度转型期,产业升级进入融合创新期,城市空间进入更新机遇期,城市治理进入调整优化期。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开拓宝山发展的新境界。

“十三五”时期宝山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总体部署,抓牢发展第一要务,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深度融合、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以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为方向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以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绿色生态和节能低碳为目标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成体现上海国际大都市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区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宝山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是:到。

2020。

5

个方面。

33。

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

15。

项,预期性指标。

18。

项。一是创新发展方面,包括区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8%。

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25%。

工业园区单位土地面积产出达。

65。

亿元。

/

平方公里等。

7

项指标。二是协调发展方面,包括路网密度达。

3.3。

公里。

/

平方公里,新建和改扩建学校。

35。

所,家庭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

50。

兆比特。

/

秒等。

8

项指标。三是绿色发展方面,包括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

12.4。

平方米,主要污染物减少率完成市下达目标,城镇污水处理率达。

95%。

以上等。

5

项指标。四是开放发展方面,包括邮轮停靠艘次达。

500。

艘,新增企业上市挂牌数达。

50。

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达。

10。

个等。

5

项指标。五是共享发展方面,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新增医疗机构床位数。

1000。

张,养老床位总量占户籍老年人口比重达。

3.5%。

8

项指标。这些目标和指标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和区委要求,回应了群众期盼,是我们必须不懈奋斗、努力完成的重要使命。

《纲要(草案)》围绕。

“深度融合、转型发展”,提出了。

10。

项主要任务。一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富有创新活力的产业体系。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区域调整转型、发展活力等五个方面,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二是促进均衡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围绕城乡发展空间布局、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三农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着力推动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三是构建高效服务体系,共享更高品质的小康生活。围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就业和收入增长、养老服务、市民健康和医疗服务水平、教育、社会保障体系、居住环境等七个方面,努力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四是共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的绿色宝山。围绕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努力打造绿色城区。五是坚持管建并举,建设交通顺达的便捷宝山。围绕强化市级枢纽功能、区域道路交通体系、公共交通、交通管理等四个方面,切实改善区域综合交通服务。六是促进资源集成,建设信息共享的智慧宝山。围绕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智慧城市应用、网络安全等四个方面,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七是夯实基层基础,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围绕社会基层治理体系、平安建设、人口调控和管理服务等三个方面,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宝山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八是筑牢安全底线,建立城市运行新机制。围绕城市安全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保障城市生命线、城市长效管理等三个方面,全力以赴织密城市安全网。九是强化价值引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城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体育综合服务能力等五个方面,积极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及文化软实力。十是转变政府职能,激发改革发展新活力。围绕政府职能转变、重点领域改革、法治城区建设、人才保障体系建设、规划实施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全面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2016。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六届区委九次全会的部署,着力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十三五”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

2016。

7%。

左右,区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

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

320。

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幅度,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

2.95。

万人以内。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完成市下达目标。

2016。

年,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五方面工作:

我们将紧紧咬住

“双中高”目标不动摇,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快建立起迈向创新经济的“四梁八柱”。

培育高端产业,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深入落实。

2025。

”和“互联网。

+

+

互联网”工程,推动传统工业升级换代。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邮轮产业、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工业电子商务等“四新”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商务服务、健康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健全新兴产业统计系统。

加快结构调整,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依托。

1500。

5

个标准化菜市场,新建。

100。

个社区智能微菜场。

集聚龙头项目,引领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优化招大引强,完善。

1+9。

3d。

打印和北斗平台复控华龙为代表的卫星应用产业,支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和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项目做大做强。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发挥大项目、大企业辐射效应,打造龙头项目配套企业群,力争带动一批现有产业集群整合提升,促进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有效形成。

推进双创四众,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加快推动上海科技创新。

22。

+

基地”模式,创新“基金。

+

招商”方式,发挥上海双创投资母基金对社会资本的引领作用。对接上海科技创新板和上海股托交易中心,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发挥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的品牌优势,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企业直接融资规模上新台阶。

我们将牢牢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承载合理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让城市地区更有品质,让农村地区更具风貌。

发挥城市规划引领作用。完善规划体系,落实。

“两规合一、多规融合”,编制完成《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

2015。

2040。

)》,推进。

18。

104。

区块。

135.7。

公顷土地盘活,推进。

195。

区域。

181.2。

公顷土地调整,完成。

198。

区域。

38。

公顷减量化任务。加强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大土地综合执法力度。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32。

个地块征收签约,实现集体企业签约腾地。

95%。

以上,基本完成企业调整。启动国有土地上。

651。

户居民和集体土地上。

824。

户居农民房屋征收,完成南大村。

783。

户居农民房屋征收。开工建设。

25。

万平方米安置房,交付。

17。

万平方米。推进祁连山路、南大路等。

4

条骨干道路和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

6

个市政公建配套项目建设。实施。

19.5。

亩土壤修复,开工建设。

35。

公顷绿地和三期水系。提升开发品质,推进与漕河泾开发区战略合作,启动南大生态区核心区开发。

加快吴淞工业区转型。按照。

“面向未来城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的战略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深化吴淞工业区战略规划,加快编制结构规划和控详规划,推进骨干路网、地下管网等专项规划编制。启动上港九区、十区转型以及蕰藻浜功能定位研究。按照“功能优先、项目引领”理念,深化与宝钢、华谊、申能等大企业合作,组建投资开发公司。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和工业遗存建筑,加快引进世界级、功能性项目。发挥重点项目先行示范和突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能源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

加强大居建管。

“三位一体”。推进罗店大居建设、配套和管理工作,完成。

49。

万平方米保障房建设,竣工交付。

21。

万平方米,启动。

4.5。

万平方米商业配套设施开发。加强大居运营管理,确保。

2880。

户居民平稳入住。推进新顾城开发建设,加快。

9

个地块征收腾地,开工建设潘广路等。

10。

个配套项目,启动。

2

个市属保障房地块建设,完成。

1

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加快祁连、胜通、共康等基地保障房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类配套设施。

有序推动城市更新。抓住政策契机,完善城市更新推进机制。探索建设海绵城市,加快。

5+1。

”排水系统建设,完成。

100。

91。

号地块开工手续办理,抓好。

90。

号地块安置房建设,实施泗塘一村北块、海滨新村、八棉二纺等综合改造。完成。

100。

万平方米旧小区综合整治。

“农林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着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深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涉渔“三无”船舶清理取缔专项行动,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整体风貌。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健全村级组织公共运转经营保障机制,开展罗泾镇“村经委托镇管”试点工作,探索壮大村级经济的有效方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聚焦城市管理和百姓关注的突出问题,守住环境、用地、人口、安全等发展底线,精准发力、补齐短板。

着力建设绿色宝山。围绕。

“五个。

100。

”,大力实施“。

123。

”生态绿化和外环生态专项等项目,新建各类绿地。

100。

公顷,建设城市绿色步道。

60。

公里。加大“五违”整治力度,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完成。

17。

个地块、

6876。

6.5。

/

平方公里。

pm2.5。

16。

公里重污染河道整治和。

50。

公里镇村级河道轮疏,骨干河道整治率达。

80%。

城镇污水纳管率达。

92%。

推进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及节能型景观灯光工程。

着力建设便捷宝山。完善区域道路交通体系,聚焦市级重大工程,协调推进。

s7。

公路、

g1501a。

段、军工路高架等项目建设,建成长江西路越江隧道,完成轨道交通。

15。

号线、

18。

号线一期。

6

9

15。

条公交线路,投放。

6320。

辆公共自行车,建成区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系统。依法加强非法客运整治,维护客运市场秩序。

2.0。

版。运用。

ppp。

模式,构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推进智慧健康建设,围绕“。

43212。

”加大人口健康信息化项目推进力度,提高医疗卫生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100。

万平方米。深入落实安全监管。

50。

条意见,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构建安全监管信息共用共享平台。加强生产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建筑工地、地下空间、防汛防台等安全监管。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宝山智联网”建设,建成区、街镇、村居三级综治信息平台。推进应急管理单元建设,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健全反恐等预警和处突机制。强化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健全“大调解”和信访工作机制,启动“七五”普法,争创“上海市平安示范城区”。

我们将积极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结合宝山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项目导向,努力用更高水平的开放创新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活力。

深化区港联动制度创新。围绕。

+

”,研究设立邮轮配套产业区,着力延伸邮轮经济产业链,上游加快发展邮轮修造业,中游重点发展邮轮旅游和港口服务业,下游着力发展邮轮船供产业。对接国际标准,加快引进邮轮公司总部,推进上海邮轮物资配送中心、中国邮轮旅游跨境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拓宽邮轮服务领域。借鉴国际著名邮轮母港建设和运营经验,高标准推进邮轮港后续工程,加快海事交管中心项目建设,协调推进“上海长滩”整体开发。完善邮轮港周边路网,结合圈围地块开发和宝杨路码头功能整合,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港口集疏运体系。

品牌联动推进合作共赢。围绕。

“区区合作、品牌联动”,大力引入专业团队,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深化宝山工业园区与金桥集团合作,加快上海北郊未来产业园建设。联合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推动城市工业园区石墨烯产业化开发应用。加强与申通集团合作,推动轨道交通站点上盖开发。强化与闵虹集团合作,推进新顾城建设。深化与临港集团合作,打造高境等各具特色的科技小镇。加大与复旦、交大、上大、工程大等高校院所战略合作力度,探索“产学研用金”新型组织框架和运营模式。

集聚人才优化营商环境。实施。

“人才强区”战略,推动上海科技创新人才新政。

20。

2016。

年宝山区优秀人才租房资助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宝山区远郊地区教育、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试行办法》和《宝山区人才公寓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等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扎实推进“质量强区”战略,发挥“区长质量奖”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打造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稳妥推进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国企领导人员薪酬改革。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推动一批骨干民营企业成为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全力做好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

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加大。

+

”综合平台,做强街镇园区网格中心,做实居村工作站,创建一批“达标”网格,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我们将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全区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认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第二轮。

600。

人成功创业。关注重点人群,深入开展青年“启航”计划,帮助。

760。

2

个区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符合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推进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试点建设。

4

家养老机构和。

5

家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构筑覆盖全区的老年照护信息平台,实现“银龄居家宝”全覆盖,可惠及全区老人。健全“四位一体”保障房体系,基本完成在外过渡动迁居农民安置任务。

加强教育卫生服务。围绕打造。

“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这一目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强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乐学宝山”终身教育品牌建设。探索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推进“千百”教师培养工程,加强“特色高中”、“有品质幼儿园”建设,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做强“问题化学习”品牌,启迪学生智慧。启动陶行知纪念馆和大华行知公园“馆园一体”项目,完成宝山实验学校总体改造等项目。积极推进“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组织好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国家日”相关活动,进一步倡导良好健康行为习惯,提升市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医防融合”疾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投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公立医院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完成罗店医院改扩建和区精神卫生中心迁建选址工作。

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进。

15。

15。

分钟体育生活圈”。积极组队参加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精心承办市级相关比赛,因地制宜引入适合市民生活的时尚体育赛事,努力推进体育产业新发展。

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加大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档案、史志等工作力度。推进妇女儿童、红十字、残疾人、慈善事业发展。

我们将按照。

“两高、两少、两尊重”的要求,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全面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我们将围绕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个中心”、“。

12345。

”市民服务热线工单办理等客观性指标,加大行政问责力度、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先照后证”改革后市场监管新模式。推进信用公示,实施质量、安全生产、食品和药品安全等“黑名单”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行业监管,逐步建立全覆盖、分领域、高效率的行业监管体系。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惩戒机制。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长效机制。围绕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全面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和非涉密部门的预决算。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制定购买服务清单。

坚持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工作全过程,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努力推动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

完善依法决策工作机制。完善政府系统法律顾问制度,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人民团体的沟通协商,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健全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联系机制。促进公众全程参与重大决策,完善公示听证、决策咨询、专家论证等制度,进一步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围绕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制度,促进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交通等领域综合执法,试点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改革,加强激励和约束。

“双公示”制度,切实把信息公开要求融入政府工作流程。

坚持严字当头、实处用力,自觉践行

“三严三实”,抓推进、抓落实、补短板,把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推进作风建设长效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上海市。

30。

5%。

认真落实基层调研制度,在深入群众中更好地服务群众。

强化廉政清单制度。严格落实。

“一岗双责”,健全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机制。推广“制度。

+

科技”机制,强化源头防腐,加强对行政审批、工程建设、资金运行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以零容忍态度反对腐败,切实做到严肃教育、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严惩腐败。

“四个适应”。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整改问责的长效机制,为愿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提供更大舞台,督促形成竞相发力、主动破难前行的工作劲头和态势。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严于律己中担当开拓,在清风正气中干事创业,努力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两区一体化”升级版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区而努力奋斗!

鹤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鹤城区,古称鹤州。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鹤城区政府。

一起看一下吧!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回眸20xx年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xx年,是实施“”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四个怀化”、“五个鹤城”战略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新压力,全力化解经济工作新困难,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预计全年完成区内生产总值290亿元,同比增长9%;公共财政收入10.06亿元,同比增长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3亿元,同比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亿元,同比增长11.3%;规模工业增加值(不含经开区)完成34.5亿元,同比增长9%。

(一)抓园区,产业实力持续增长。坚持把产业园区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主战场,启动三年倍增计划。工业园区集聚功能逐步升级。完成鹤城工业分园基础设施投资2.03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0.7万平方米,园区规模企业达23家,实现税收6000万元,同比增长30%。博世康、新型型材、四万吨钢构、迅洁智能洗涤等项目建成投产或即将投产,新签约电子信息产业园、红木家具等3个项目。中央商圈和物流园区转型提质。嫩溪垅、火车站商圈和人民路商业街等“两圈一街”基本形成50亿元圈街,狮子岩物流园的区域分拨配送中心建设获省级10亿元贷款支持,国际汽车城二期建成营运4s店9家,锦绣五溪、飞达新世纪、宝圆财富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完成主体或基础建设。互联网经济来势很好,成立怀化首个县级电商协会,阿里巴巴“万村千乡”农村淘宝项目、电商产业园等项目签约,“武陵山鸡”等农产品上线销售,电子商务零售交易额达2亿元。现代农业园区架构初步成型。新建优质稻、果蔬等标准化核心示范园2.6万亩,工业原料林、油茶基地1.3万亩,新增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1万亩,新获“三品一标”认证6个,新建标准化养殖场3家;新组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启动建设,山下花海建成核心种植园320亩,黄岩“格桑花海”开门红火,接待包括广东、贵州游客7万余人次。

(二)抓提质,城乡面貌持续改观。坚持把中心城市提质改造作为第二主战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强势推进中心城区综合提质。人民南路、鹤洲北路美化亮化改造正在扫尾,背街小巷计划改造任务超额完成,红星中路、西站、天星坪、舒家塘等6个农超市场建成营业或正在主体建设,云集路、高堰路、锦溪桥、红星北路、上下垅安置区、怀邵衡铁路等限时紧急征拆任务如期完成。按照城管体制改革要求,顺利承接城管下移职能、机构和队伍,举全区之力扎实开展“清街”、禁燃限燃等集中整治行动,城管力度前所未有,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点赞。统筹推进美丽生态新农村建设。成功纳入国家生态功能区,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加快“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和“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建设,创建秀美村庄示范村5个,完成怀芷高速等高速高铁沿线造林2300亩,幼林抚育1.5万亩,封山育林、巩固退耕还林1.1万亩,土地矿产卫片执法实现“零约谈、零问责”目标。努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新建乡镇交管站8个,建成道路安保设施12条80公里,完成上型水库4座、骨干山塘22处除险加固,新建人饮工程14处,解决9500名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城乡环卫综合整治和清洁工程,农村垃圾处理率达75%。

(三)抓项目,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13个,完成投资156.9亿元。怀邵衡铁路、渝怀增建二线、怀芷高速等项目开工或启动建设,g209国道、里三元路建成通车,云箭集团棚户区改造异地新建、岩冲煤矿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得到市级巡检肯定。引进恒大集团、海洋城、rfid电子标签等一批知名企业和产业项目,到位市外境内资金49.67亿元,同比增长18%。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有力,融资到位项目资金7.4亿元;征收集体和国有土地2660亩、拆迁房屋17.8万平方米;全面启动村民安置区建设三年攻坚计划(20xx-20xx),层层传导责任,高频调度督查,筹措到位资金2亿元,建立完善安置信息网络系统,建成或在建村民安置区9个,完成安置区房产办证2个,安置700户20xx余人。开展重点项目保护性施工75起,打击处理71人次,拆除“两违”建设近200栋5万平方米。

(四)抓保障,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省市考核的16件为民办实事事项全面完成,民生支出达14.0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5580元、10650元,分别增长7.9%、10.9%。新增城镇就业654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0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53人。建成或在建创业孵化基地4个,新增创业主体6387个,带动就业7869人。深入开展“一进两访”活动,扎实推进精准识贫、精准扶贫,贫困村、贫困人口识别精准率达100%,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790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50余个,减少贫困人口3422名。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39.94万人次,兑付各类社保3.42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20xx年“连调”。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原民办代课教师及老年乡村医生生活困难补助等政策全面落实,公务员地区津补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提标到位。城乡低保实现动态化管理,发放资金22680人5475万元,城、乡月人均分别补差240元、109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全力推进,开工8587套,基本建成7120套,改造农村危旧房900户。推广转化高新技术成果8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华都小学建成开学,改扩建人民路小学、市旅游学校及村小(教学点)30所,建成农村教师公租房283套,新增学位3000个,全面开通农村校车,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级教育强区”、“省级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区”,全省第三轮教育督导评估获“优秀”等次。启动大病医疗救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医疗实现全免费,免费婚检率达98.5%,农村参合率达99.98%。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5.08%,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所下降,计生协会连续三年获省优。新增公共文化设施6750平方米,建成体育健身工程点57个,尽远古村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全国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成功举办“纪念抗战·珍爱和平”火炬传递活动、城际篮球联赛等系列大型文体活动10余次。全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965起,处理信访事件573批5071人次。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双下降”,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超限超载率控制在1%以内。新增城区高清监控点630个,积极开展干部职工街面巡防,强化社区戒毒、社区矫正工作,严厉打击涉黑涉恶、黄赌毒、多发性侵财、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全省综治民调排位第60位,较20xx年上升37位,获“全省综治维稳先进区”称号,红星街道获“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人民路社区等3个社区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五)抓效能,政府建设持续加强。着眼建立高效、创新、规范、诚信的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深化各项改革。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城市管理等10大类46项改革91项具体任务全面启动,推进比较顺利,有的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整体承接市级下放渣土、环卫、执法等城管机构31个2290人。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三清单一目录”完成梳理编制,乡镇区划调整全面完成,减少乡镇4个。启动7个乡(村)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财力保障向基层倾斜,解决社区办公用房问题12处,建成乡镇“六小一中心”253(套)个,行政村、社区运转经费分别提高到8万元/年、21万元/年。继续推行资金绩效管理等财政改革,到位生态功能区、特殊补助、化债资金等各类资金12.2亿元,同比增加1.6亿元。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广泛邀请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列席政府常务会议,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团,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办结人大代表建议38件、政协委员提案38件。强化自身建设。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能力水平,“三公”经费、公务接待持续下降,腾退腾空办公用房2179平方米。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主动接受和积极配合省委巡视工作,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深入推进国防动员和兵役工作,国防教育成效明显,民兵预备役建设在抢险救灾、维护社会稳定中得到检验。支持老年、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发展,统计、人事、编制、气象、消防、物价、工商、供销、档案、地方志、公积金、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加快发展。

各位代表,卓有成效的20xx年标志着我区“”的圆满收官。“”期间,通过全区人民的不懈努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

过去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产业倍增、项目主导,全区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累计投入72亿元,实施产业重点项目140余个,国际汽车城、华美立家等大型产业项目落户鹤城。现代农业“三园三区”、新型工业“一园两区”、现代服务业“一区一园”等园区平台逐步成型,阳塘科技物流产业区创建省级工业集中区,培育凉亭坳武陵山鸡、香菇,山下黑木耳等农业特色品牌10余个。区内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末的1.99倍、1.94倍、1.89倍。

过去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城乡一体、综合提质,全区城乡面貌展示新变化。累计投入66亿元,实施城建基础设施、房地产及安置区、棚户区等重点项目近130个,区负责的征拆安置体制全面实施,累计完成征地2万余亩、拆迁房屋130余万平方米。背街小巷改造工作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至6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到92.5%。在全市率先完成100%乡镇和行政村通畅工程,解决4.89万农村人口不安全饮水问题,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120余项,农村电网改造率达97%以上,农村移动通讯、广播电视、宽带等覆盖率分别达100%、90%、70%。

过去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全面小康、精准扶贫,全区民生福祉获得新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提高到79.7%。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末的1.71倍、2.2倍,年均增长11.3%、15.8%。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30余个,稳定脱贫7900余人。累计完成民生投入52.86亿元,是“”期间的2.8倍,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100余项。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1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00人,社会保障标准大幅提升。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1.65万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900户。累计完成教育投入4.5亿元,新建城区学校3所,改扩建各类学校50个,新增学位近10000个,城区大班额问题基本解决,学校面貌焕然改观。有效化解一批非法集资、房地产、国企改制、安置区建设等领域历史遗留问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过去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作风转变、深化改革,全区发展环境得到新改善。深入广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条规定和市委、区委转变作风若干规定。全面推进实施政府机构、简政放权、国企改制、城管体制改革等50余项重点领域改革工作,建成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5个,乡镇、社区办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核减区级行政审批事项116项,政风行风持续好转。

各位代表,“”期间,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全区上下同心同德、攻坚克难,取得了来之不易、令人鼓舞的丰硕成果。五年来,我区先后成功纳入“特殊县财政困难补助重点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革命老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区”、“全省首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区”、“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区”等政策性“笼子”,荣获“全国‘六五’普法工作(中期)先进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全省计划生育模范单位”、“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国家、省级以上荣誉40余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级党组织,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政法干警、武警消防官兵、驻鹤部队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鹤城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和崇高地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综合实力不强,经济总量、质量、均量“三量”很小,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务繁重,财政运转十分艰难,收支平衡压力巨大;项目建设速度不快,资源瓶颈制约日益加剧;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城管水平还不高,城市品质和形象还有待提升;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农村发展建设形势逼人;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城乡居民增收和就业保障任务还很艰巨;改制企业、征拆安置、房地产、非法集资等领域维稳任务艰巨;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要加强,执行能力、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还需要提高。这些都将给我们带来严峻挑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发展形势,抢抓发展机遇,坚定发展信心,攻克发展难题,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拼搏20xx年和“十三五”,全力谱写“五个鹤城”新篇章。

今后五年,是全区经济实力的赶超期、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我们面临经济深度调整、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市场机遇,国家和省、市实施“一带一部”、“一极两带”、“一个中心、四个怀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等建设的战略机遇,同时也面临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双重转型、破解动力转换和瓶颈制约的双重课题、后发赶超和区域竞争的双重任务、鹤中洪芷城市群建设定位竞争和传统业态追赶“互联网+”时代的双重压力等挑战。从区内看,立体式区位交通优势更加明显,产业项目及产业园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心城区综合提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尤其是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区探索出一整套符合鹤城区情的发展思路和推进措施,全区干部群众经过改革开放、重点项目、社会稳定等各方面历练,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发展热情更加高涨,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只要我们把握发展机遇,善于应对各种挑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全有条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一极两带”、“一个中心、四个怀化”建设要求,奋力实施“产业支撑、开放带动、城乡一体、全面小康”战略,主攻产业园区,主抓城市管理,主战城乡一体,争当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排头兵,扎实推进“五个鹤城”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怀化的鹤城篇章。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十三五”时期我们务必抢抓机遇,立足优势,准确定位,努力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典范区、产业转移发展的集聚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示范区、精准脱贫的先行区、湖南西部的首善区。预期主要目标和任务是:

建设实力鹤城。区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经济总量、质量、均量三量齐升,经济实力全市领先,基本建成城市体量最大、城市区位最优、经济实力最强、发展环境最好的湖南西部首善城市。

建设智慧鹤城。支持、配合、参与建设和建成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综合应急指挥大厅,建成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和城区智慧防控系统,实现市区信息共建共享,实现电子政务,实现“互联网+产业”等智慧产业突破,实现智慧公共服务和民生服务,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水平,建设五省边区信息化发展制高点。

建设绿色鹤城。实施“青山碧水蓝天绿地”四大工程,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巩固国家级生态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6.22%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和低碳循环发展,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下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加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所有建制村完成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美丽乡村20个以上,85%村庄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实现高品质的宜居宜业。

建设开放鹤城。抢抓“一极两带”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建设省域次中心城市、区域性信息交通枢纽城市、区域性铁路枢纽城市,打造西南一流商贸物流基地和全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集散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外向度。

建设幸福鹤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10%,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覆盖面达90%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5年,贫困学生实现免费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公共文体网络体系建设比较完善,建成五省边区卫生医疗高地和健康养老基地。以城乡一体发展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均等化。20xx年,全市率先整体脱贫,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xx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奋力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主要目标任务是:区内生产总值增长9%,公共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均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必须牢固树立新常态的理念、“五大发展”新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新理念、短板也是机遇的新理念,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主攻产业园区。

产业项目及产业园区是我区现阶段建设发展的第一主战场,必须围绕落实“三年倍增”计划,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平台,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壮大产业实力。全年实施区级重点项目50余个,投资47.3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亿元。

提升商贸物流“一区一园”质量效益。推进街区商圈、物流市场、城市综合体等建设,力争佳惠国际商贸城、阳光商业广场等竣工营业,宝圆财富广场、飞达新世纪广场等主体完工。加快狮子岩物流园“一园三区多中心”建设,确保华美立家国际商贸城一期、国际汽车城二期等竣工营运,佳惠物流配送中心建成3万平方米冷链加工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成电商产业园,阿里巴巴“万村千乡”农村淘宝项目实现运营,佳惠物流中心实现“互联网+智慧市场”转型。

推进新型工业“一园两区”扩容升级。全面落实“135”工程,完成园区基础建设投入3亿元以上,阳塘西路、金海东路、坨院路建成通车,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引进创新创业企业3-5家左右,新型型材、顺天塑业、迅洁洗涤配送等项目建成投产或完成厂房建设,推进博士康医药物流园建设,力争rfid电子标签、吉驷玻璃等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创新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引进、薪酬激励制度,增强园区发展活力。

打造现代农业“三园三区”规模特色。加快以城南街道、黄岩为核心的休闲农业科技示范园,以黄金坳镇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仓储配送物流园,以坨院山下花海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城郊现代高标准规模养殖小区、标准化果蔬种植区,黄岩生态旅游区建设,力争实现山下花海500亩核心观赏园“5·1”开园,稳定粮食面积12万亩,新建优质油茶基地1800亩、水果基地1000亩、中药材基地20xx亩、升级改造高标准蔬菜基地500亩,新建或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3家,创建标准化农产品核心示范区3万亩,完成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5个。推进农业三个“百千万”工程,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开发主体,重点扶持发展示范性家庭农场4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以上,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农机总动力增长5%以上。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大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主动融入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加快推进城郊乡村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开发,启动竹林湖休闲旅游开发,打造黄岩千亩“格桑花海”,努力把黄岩建成4a景区。

二、主抓城市建管。

20xx年,是怀化建设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市的第一年,也是城市管理新体制运行的第一年。必须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典范区”定位和省级文明城市目标,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细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加快城市扩容。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核三轴五组团”布局,尤其是怀化—芷江、怀化—泸阳、怀化—黔城三轴发展布局,提前谋划沿线城乡发展、路网、产业及配套等战略布局,推进人口、资源要素集聚,拓展中心城区骨架,巩固和提升鹤城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加快发展黄金坳特色城镇建设,积极争取怀黄快速干线建设,着力将黄金坳区域建成“农产品加工区、仓储物流区、产城合一特色区”,加快黄金坳区域产城融合进程,努力打造区域自主创业发展平台。当前,重点是拉通供水管网,加快安置区及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速城市提质。启动实施“四路五点一水系”综合提质工程,推进舞水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农超市场建设,年内完成城南、天星坪、锦绣五溪、云箭等农超市场后续建设。加强城东区域基础配套建设,力争卢林路、四方路及军民路、桐兴路等建成通车,启动云箭片区东升路、东联路等管网、道路建设,完成太平溪流域综合治理卢林桥至双村桥段两岸沿线堤防、滨江路路基等基础建设。加快城市棚户区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云箭集团棚户区异地新建、新概念花园棚户区等项目建成交付,榆树湾棚户区及周边区域整体改造进程加快,人武部区域棚户区改造完成基础及部分主体施工,城中片区等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回购安置300户,建成保障性住房860套。

加强城市管理。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平稳过渡运行,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重奖严罚”原则,强化街道、社区城管主体责任,探索以网格管理为主的城市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街道、社区和部门的职责职权,严格落实城市管理考评工作,建立健全部门联动、上下联动、区域联动、全民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按照“7+2”模式,充实社区工作力量,严格控制借用社区工作人员,新建标准化社区5个以上。全面完成清街集中整治行动,高压常态推进城区禁燃限燃整治和“牛皮癣”整治、交通秩序整治行动,以最严措施加强渣土运输全程监管,确保城市形象提升,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互联网+”行动计划,探索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完善防违控违拆违运行机制,整合执法队伍力量,保持打击“两违”高压态势,坚决遏制乱搭乱建,拆堵“两违”建设10万平方米以上。推进城区扬尘污染、燃煤锅炉、废旧资源污染等集中整治,依法关停s223省道沿线等城郊非法采石场、搅拌站、砖场,车辆超限超载率控制在0.5%以内。

三、主战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现阶段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城乡一体建设的重大机遇。必须严格脱贫绩效问责,增强扶贫力量,派出以区直单位“一把手”为队长的28支扶贫工作队,成立乡镇扶贫工作站,综合运用九大措施,抓实到村到户行动,动态精准施策,确保年内实现17个贫困村整体脱贫,减少贫困人口3700名,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23个,探索、总结和推广可复制的扶贫经验做法,整合产业扶贫专项资金4000万元以上、信贷资金20xx万元以上,实施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带动,优先发展果蔬药材、大宗牲畜、生态家禽等主导种养产业,建成村级扶贫产业园3个,帮助200户贫困家庭有当家脱贫产业项目1-2个。支持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实施“千县万村”计划,鼓励扶贫对象开展和参与电子商务。大力实施新居安居宜居工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00户,解决特困无房户、d级危房户住房50户以上;启动生态移民示范安置区(点)建设工程,建成鹤北新城、鸭嘴岩工业园小区等生态安置区,力争实现180户生态搬迁。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扶贫,确保1000余名特殊贫困人口通过政策兜底脱贫。围绕精准扶贫稳步推进农村基础建设,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0处,解决5800人安全饮水问题;想尽办法加快贫困地区通讯、宽带的开通和连通入户;改造建设黄金坳镇芦坪村、江龙湾村等区域高标准农田3000亩;改造8-10个贫困村配电线路70公里;启动自然村通行道路硬化改造和农村道路拓宽工程,完善农村道路安保设施建设60公里;全面落实“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完成幼林抚育1万亩,新造速生林20xx亩,建设绿色秀美村庄3个;新建农民健身工程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6个。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新建美丽乡村5个。

四、主导征拆安置。

征拆安置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关被征地群众根本利益的工作,也是我区现阶段重点难点工作。必须认真落实新征拆安置政策,创新模式和手段,依法强力推进,确保按期完成各类征拆任务,保证城市扩容提质和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努力营造加速城市发展建设的良好环境。

依法规范征拆。全面适应新征拆体制改革,切实落实区负责、乡镇(街道)实施、征收安置部门业务指导的责任体系,完善项目经理责任制,建立分片分线、属地负责、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坚持阳光操作、统一政策标准、严格操作程序,密切关注和解决被征拆群众实际困难,做到人文关怀和依法依规相结合,坚决打击非法行为,确保各级各类交办的重点项目征拆任务按时完成。

强力推进安置。按照三年攻坚计划(20xx-20xx),进一步落实区级领导联点负责制,明确责任,克服困难,全力推进解决历史遗留的划地安置问题。20xx年如期建成交付赵家山2#等安置区5个,启动湖天片区5#等8个安置区建设,完成盈口高铁等15个安置区手续办理,继续跟踪落实20xx年尚未落实事项。严格落实统规统建、现房安置等新安置政策,确保不产生新的安置问题;拓宽资金渠道,探索建设模式,确保年内建成金海小区等4个统规统建安置区,启动华美立家等2个安置区建设;积极汇报争取,加快启动棚改货币化安置方式,主动调查摸清城区内现有房屋存量情况和各类重点项目安置需求情况,全年征集现房安置房3000套以上。加强与市直部门对接,依法依规逐步解决5%预留地、规范区内村民建房等各类遗留问题。

加强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征拆安置工作人员政策业务培训,保障征拆力量经费,完善征拆安置部门派驻业务骨干蹲点项目机制以及业绩考查、年度考核、干部选拔等激励机制,营造征拆安置工作比进度、比贡献的良好氛围。严格征拆安置资金审批、拨付和结算要求,规范征收成本管理,清理整治各类征拆“乱象”,努力做到依法征拆、和谐征拆。

五、主推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强化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全面完成省、市为民办实事任务,力争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0%左右。

改善民生保障。加快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飞达创业园、青年创业园、电商创业园、凉亭坳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基本建成,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200户、城镇就业48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00人;继续做好失地少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人群社保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力争养老制度城乡覆盖率达95%以上;健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受灾群众等困难群体救助制度,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区福利服务中心项目完成主体工程。

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城区教育发展第二个五年行动计划,力争怀化长郡学校建成招生,新建岳麓欧城小学,推进东晟学校、钟秀学校等后续工程建设,改扩建正清路中学、黄金坳小学等中小学15所,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0所,建成标准化学校3所、合格村小(教学点)8所,城区学校新增学位3000个以上;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坚持人口计生工作“三个不动摇”,全面实施计划生育“两孩”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等公共服务水平。按照“互联网+医疗”模式,逐步建立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推动健康大数据应用。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查,实现灭鼠灭蟑复查和灭蝇验收达标。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申报省市级以上科技项目9个、专利60件以上。加强基层公共文体惠民工程建设,力争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覆盖率达100%、广播“村村响”达90%,建成区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标准化村级文化活动阵地2个、社区标准化文化活动场馆4个,力争启动尽远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加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等文化遗产保护,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确保安全稳定。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体系和领导干部带队检查工作机制,加强对涉氨企业、城区燃气、道路与水上交通、消防安全、校车安全、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大型公共活动等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积极划清与移交怀化经开区安监职责,确保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快法治鹤城、平安鹤城建设,全年新增治安监控探头500个,不断提高治安人防和技防水平,着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政村“法治副主任”实现全覆盖,“无命案乡镇(街道)”“无刑事案件村(社区)”覆盖率力争达60%以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畅通信访渠道,推进网上信访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和各类矛盾纠纷;重视网络舆情管理,提高新媒体时代舆情引导水平。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服从服务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等群团组织加强和改进工作。重视统计、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作,大力发展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福利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全面发展。

提升公信力执行力,努力打造服务型法治政府新形象。

实现“十三五”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做好20xx年各项工作,要求我们必须恪尽职守,善作善成,努力打造服务、高效、法治、清廉的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最高准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尤其是严格按照“三清单一目录”履行职责、规范行为,转变好政府职能。坚持“三重一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法律顾问、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决策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及责任倒查制。自觉接受区委领导,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虚心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支持审判、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坚持改革创新。运用开放思维、底线思维,继续推进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农业农村、生态文明、文化教育等各类改革任务,有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做好乡镇区划调整后续工作,全面完成27个建制村并村工作,涉改政府工作部门整合到位。完善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和购买服务工作机制,力争城管体制改革带动市区财政体制改革有实质性进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行政村运转经费提高2万元左右,主要村干部补助再提高600元左右。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要求完成公车改革任务。深入推进黄金坳片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机制管护机制试点,力争完成9.5万亩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新增土地流转3000亩。

坚持高效服务。完善政府班子集中学习制度,不断加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开拓思路眼界,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委九条规定,严肃整治“庸、懒、散”等问题,规范公务接待,精简会议文件,改进文风会风,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促进发展和为民服务上。全面执行和落实层级管理制、工作目标责任制、项目化推进工作制、定期不定期调度督查制、定期对接汇报制等各类工作推进措施,切实提升政府执行力和推动力,全面形成领导干部敢担当、肯负责,机关干部往上争、重效率,街道干部抓城管、搞征拆,乡镇干部促产业、真扶贫的良好氛围和责任机制。强化行政监察和效能考核,严格督查问效和行政问责,倒逼干事创业。

坚持廉洁从政。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成果,坚持把保障群众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强化“两个责任”,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肃整改省委巡视发现的各类问题,严肃查处基层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雁过拔毛”式腐败,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落实政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两集中、两到位”,实现“一窗式”综合受理;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办好“12345”政府服务热线,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大额资金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村级社区财务的监管力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对政府工作人员贪腐行为坚持“零容忍”,努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风。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孕育新希望,新的蓝图成就新辉煌,历史赋予的新使命艰巨而光荣。让我们在中共鹤城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适应新常态,成就新作为,谋求新跨越,为全面完成20xx年各项任务,奋力推进“十三五”宏伟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五个鹤城”而努力奋斗!

3

页,当前第。

1

1

2

3

鼎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20xx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两区引领两化”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沉着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突出质效并重,经济增长稳中有进。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9.15亿元,增长10.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亿元,增长1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9亿元,增长15.5%;固定资产投资38.3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亿元,增长16.7%;外贸进出口总额2.13亿美元,增长16.9%;实际利用外资4578万美元,增长11.6%,工业用电量5.11亿千瓦时,增长1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用电量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排名全市前列,其他指标基本处于合理区间。

(二)突出项目带动,发展后劲逐步增强。今年全区共实施重点项目30个,1—7月累计完成投资8.89亿元,其中,列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6个,1—7月完成投资3.9亿元,占年度计划73.4%。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佛肇城际轨道、广佛肇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有序推进。新大明铝业项目完成投资9000万元,协大鞋业增资扩产项目厂房建设开始启动,美的粤西地区销售中心项目一期厂房建成使用,二期工程加快进行,月美食品项目完成厂房主体工程。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新签约引进项目8个,投资50亿元的岭南文化古镇项目、永安工业示范园区合作开发项目、下湾城市公园及周边用地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等顺利落户。宝能养生保健体育综合体项目、鼎湖大型商业项目、腾胜真空机械、绿宝石电子厂等新洽谈项目有望落户。今年成为我区近年来项目落地最多、投资增幅最大的一年,产业集群建设在关键性环节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突出产业转型,经济结构不断调优。一是农业发展稳中向好。上半年,农业总产值实现8.15亿元,增长4.2%;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1.23亿元,增长10%。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有新突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54家,带动农户4554户。全区农业产业化销售收入实现1.99亿元,增长5%。二是工业效益稳中有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实现99亿元,增长15.6%。13家重点企业增资扩产投入5.9亿元,新增产值9.9亿元。汽车配件、生物制药、金属制品、服装纺织等优势产业持续发展,鸿特精密有限公司产值同比增长22%;协大鞋业产值增长30%;广东星湖新材料有限公司上半年产值突破1亿元;逸舒制药已启动上市筹备工作。全区17家企业投入2.5亿元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13个产品通过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永安工业园区扎实推进,集聚效应显现,奥航电器、力智电器、康特运动用品、奥林金属等园区项目即将动工建设。三是第三产业稳中趋旺。上半年,全区共接待游客58.34万人次(不含鼎湖山景区),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3.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8.14%。房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态势,正在开发建设的房产项目24个,商品房施工面积127万平方米,增长43.4%。天标山水城、团星鼎峰花园、凯旋荟花园、山林湖尚城等优质房产项目加快推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实现各项存款余额92.0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4.57亿元,分别增长19.7%和14.6%。

(四)突出城乡统筹,城乡建设同步提质。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753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9%。一是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抢抓肇庆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鼎湖新型城市化建设,落实市政配套建设计划。今年新建、续建、改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项目18项,总投资9.98亿元,宜居程度大幅提升。西丫塱片区、沿江商住片区和人民公园片区三大功能组团有序开发,片区路网建设、房地产开发、绿化亮化工程快速推进。人民公园及外环商住项目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7500万元;下湾城市公园项目、中海鼎湖城乡统筹项目、肇庆鼎湖站tod综合开发项目前期工作步伐加快;观砚大道完成项目投融资、勘察设计及施工总承包招标工作;城区主干道加铺沥青路面改造工程基本完成;碧莲湖公园二期建设工程峻工完成;鼎湖文化广场、影剧院和数字影院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建设。二是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新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11932亩,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改造14公里,基本完成沙浦电排重建主体工程。全面启动第三批名村示范村建设,新创建省级卫生村7条,新建“万村绿”示范村6条,“和美乡村”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扎实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实施贫困户帮扶项目50多个。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全面铺开。

(五)突出民生改善,社会事业齐头并进。坚持财力惠民不减,保障力度加大,上半年各类民生支出达2.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3.5%。建成桂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加快建设。参加城乡养老保险人数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新开工建设102套保障性住房,区中医院、莲花镇卫生院公租房建设工程顺利进行。开通坑口至广利塘口村的公交车线路,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快推进。沙浦镇创建省卫生镇工作进展顺利。区人民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工程后续项目抓紧落实,区级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稳妥推进。乡镇一级文化站创建工作全面启动,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工作通过省级督导验收,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治理全面启动,陶瓷企业“煤改气”改造工程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整治深入开展,生产安全隐患排查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全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此外,国防、人防、人事、审计、统计、消防、物价、外事侨务、广播电视、计生、工青妇、民族宗教、保密、档案、史志、老龄人、残疾人等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六)突出职能转变,自身建设切实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切实做到边学边查边改,立查立改,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机关作风有效改进,行政效能不断提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清理部门审批事项,共清理取消审批事项83项、下放审批事项32项。全面推进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改革,行政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政府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全区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在攻坚克难中保持稳增长,在苦干实干中促发展。我们深切体会到,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全区人民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是我们战胜困难、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这其中凝聚着各位代表的智慧和力量,饱含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在各自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全区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鼎湖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三次产业发展不够协调,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推动优化升级任重而道远;部分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开工迟缓、投资不足、进度不快,带动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偏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任务艰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配合、服务和参与肇庆新区建设的力度以及部门的执行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20xx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当前,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更加艰巨。困难挑战不容回避,但更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随着国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定向调控的“微刺激”效应将进一步加强;最近国家发布《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把肇庆与广州、佛山、云浮一同纳入规划范围,在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将为鼎湖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市委、市政府加快实施“两区引领两化”战略,肇庆新区建设辐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肇庆新区、鼎湖区发展也在加速融合,必将有力推动各种要素加速向鼎湖汇集;当前鼎湖的交通区位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上半年一批项目陆续投入建设,为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部署要求,坚定信心,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产业促转型。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突出特色,放大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现代农业。加快开展以沙浦镇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和建设工作,大力引进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继续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做好已成立合作社的制度完善等工作,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有效作用。优化升级新型工业。依托鸿特精密、广新星湖新材料、逸舒制药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汽车配件、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创新企业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组织实施各类科技专项,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技术创新等社会服务体系,积极鼓励逸舒公司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皓明有机硅公司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力丰机械、东洋不锈钢等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促进我区产业素质整体提升。发展繁荣第三产业。借助鼎湖名山效应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加速发展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抓好岭南文化古镇、总统御山庄、森江酒店等旅游文化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助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新的引擎。促进园区集聚发展。以永安工业园区现有资源为基础,坚持资源整合,注重产城互动、融合发展,优化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尽快启动永盛路和兴盛四路二期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平台承载力。

(二)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以项目带投资、促发展,在项目建设主战场上看实绩、论高低、比能力。狠抓项目建设的“开工率”。加速推进下湾城市公园、中海鼎湖城乡统筹项目、肇庆鼎湖站tod综合开发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大新大明铝业、月美食品、协大鞋业增资扩产项目、美的粤西地区销售中心等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力争早日竣工投产。加快腾胜真空机械项目、康特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奥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中科五金交电有限公司、申奥制冷厨具有限公司等5个筹建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开工建设。狠抓招商引资的“到资率”。牢固树立招商选资的理念,把引进外资同繁荣城市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优化招商方式,提升引资质量,全力做好项目落户工作,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成长前景好的项目。狠抓项目申报的“成功率”。抓紧做好粤电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列入省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规划。抓紧谋划永安工业园申报建设省级重点产业园区相关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上级规划笼子。狠抓项目瓶颈的“破解率”。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理顺征地拆迁工作机制,依法依规推进征拆工作,同步抓好土地储备整理,确保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建立重点项目扶持基金,鼓励金融机构支持项目建设,引导企业自主筹集资金,破解“钱荒”难题。

(三)全力以赴抓城建促提质。突出融入肇庆新区发展的新型城市化主路径,把推进城市扩容提质作为促进投资、加快发展、带动转型的战略重点。加强与肇庆新区的统筹对接。协调处理鼎湖与肇庆新区在用地布局、功能定位、交通路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规划衔接,科学开展各项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工作。配合推进肇庆东站、砚阳湖、鼎湖大道、珠外环高速永安互通连接线等重点工程建设,搭建新区基础设施框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南广铁路、贵广铁路、广佛肇城际轨道收尾工作,确保如期建成通车。集中力量开展广佛肇高速公路征地拆迁攻坚战,确保无障碍施工。加快鼎湖大道、观砚大道工程建设,优化城乡路网结构。集中力量破解22万伏布基输变电站配套出线工程,全力拉通“电力高速”。扎实推进坑口片区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工程。加大城市功能开发。以岭南文化古镇、下湾城市公园、肇庆鼎湖站tod综合开发项目、鼎湖体育公园及健康养生综合体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为突破口,着力推动西丫塱片区、沿江商住片区、人民公园片区等城市功能组团开发,精心打造城市新形象。

(四)全力以赴抓城乡促统筹。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统筹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通过依法依规引入大型投资集团,共同进行61、63区,人民公园片区,下湾城市公园片区,罗隐后沥片区等区域的整合开发,推进包括土地综合整治、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农民新村建造等内容在内的城乡统筹项目建设,着力破解城乡统筹、征地搬迁、产城互动、社会管理等关键性难题。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突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城乡公交一体化、公路硬底化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创建工作,确保“和美乡村”创建取得新的成效,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五)全力以赴抓环境促优化。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今天的发展环境就是明天的发展机会、未来的发展命运。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加大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陶瓷行业整改力度。全力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实施“煤改气”工程。依法清拆违法经营的铝灰厂,确保完成各项约束性指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物减排。加强九坑河库区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库区水质标准。加强莲花和永安两中心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和配套管网的维护,力促达标排放。配合做好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新一轮绿化鼎湖大行动,大力推进森林生态修复和改造。持续优化安全环境。认真抓好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深化“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健全“三级联动、区域联防、责任包干、全民监督”工作机制。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整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持续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平安鼎湖建设,全力推进“六大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抓好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调处,推广人民调解工作。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六)全力以赴抓民生促协调。坚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实施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兜住底线民生。继续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索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加快完善桂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推进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建设。加快推进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加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基层卫生条件。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000人和劳动力技能培训3000人的目标任务。做实普惠民生。扎实做好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级督导验收后的整改工作和创建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顺利通过国家和省的督导验收,为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打下基础。加快推进鼎湖体育中心、文化广场、影剧院和数字影院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统筹社会发展。扎实做好计生、妇幼、审计、人事、人防、民族、宗教、侨务、统计、物价、档案、史志、地震等各项工作,确保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七)全力以赴抓作风促转变。继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力整治“四风”问题,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正确政绩观,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坚决维护区委的权威,严格执行人大及其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不断提升政府效能。突出干字当头,不务虚功,干出实绩;令行禁止,干出水平;只争朝夕,干出气势。准确把握鼎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切实找准影响和制约工作的突出症结和难点问题。建立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工作清单机制。强化执行力,狠抓工作的推进落实和深入细化,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直接到企业、到工地、到群众中帮助解决具体困难。筑牢廉洁从政防线。强化法治思维,践行法治原则,严格依法办事,自觉把政府行政行为置于法律约束之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严从简,厉行节约办一切事情。强化监督追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以身试法者严肃追责,决不姑息迁就。

各位代表,鼎湖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区人民,以决战的姿态、必胜的信心、扎实的作风,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为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幸福美丽鼎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

页,当前第。

2

1

2

3

镜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镜湖区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是芜湖市中心区。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镜湖区政府。

希望可以帮到您。

过去的一年,是镜湖区克难奋进、实现“”顺利收官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打造经济升级版和城市升级版为主线,团结带领全区人民,齐心协力、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预计地区生产总值398亿元,增长10%;财政收入44.4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285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亿元,增长11%;居民人均收入33027元,增长9%。

一、坚持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互联网+”全面启动。绿地创客谷、华亿乐购商城、中以网商自贸区、长江经济带网商产业园正式运营。阡陌网络、大江船联网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户。苏宁云商、乐游网分获省十佳转型电商企业和十佳高成长性电商企业称号。淘宝网芜湖馆全年销售额达9亿元,乐游网交易额超8亿元。全年引进培育电商企业80家。金融产业成效显著。新引进华融天泽、信达资本等81家金融企业,到位资金190亿元。全区类金融机构达307家,到位资金560亿元,全年纳税4.8亿元。商旅文产业融合发展。雨耕山、凤凰美食街、小九华古玩街获安徽特色商业街称号。绿地新都会、星隆国际城建成营业,八佰伴城市生活广场开工建设。大砻坊产业园建成开园,滨江文化艺术中心正式运营。雨耕山、乐游网入选全省民营文化企业百强。招商引资进展顺利。加大重点项目招商力度,芜纺四合院、大小官山北部等3个地块成功出让。共生物流、安徽生物肽产业研究院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纷纷落户。招商项目预计形成固定资产投资256亿元,增长19%;到位内资285亿元,增长10%;利用外资2亿美元,增长18.5%。“新三板”挂牌实现突破。积极鼓励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上瑞控股、慧达通信、新安金融集团、皖江金融租赁4家企业实现“新三板”挂牌。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成功引进4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芜湖迈科威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省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047件,同比增长91%;发明专利授权92件,同比增长206%。

二、坚持建管并举,人居环境获得新改善。

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切实加大遗留地块攻坚力度,加快推进新进场地块征收,完成棚改7357户70.2万平方米。大小官山、化鱼山周边等14个项目征收任务全部完成。大力宣传棚改购房优惠政策,将商品房信息纳入区棚改安置信息平台,促进货币补偿资金向商品房购买力转化。保障房建设进展加快。强化质量监管,优化配套设施。交付使用东方龙城8号地块1455套保障房,基本建成荆山二期2884套,竣工荆山三期1176套、埭南保障房540套。完成旭日天都605套保障房装饰装修。切实加快镜湖新城8号地块等项目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着力提升城市交通环境,完成园丁支路、三山里支路等4条道路建设,启动砻坊路、环城北路等6条道路建设。对荆山主要道路下水进行全面改造。实施中山北路及沿河路立面改造,完成环镜湖综合改造设计方案。黄果山等8个小区雨污分流工程全部完工。完成荆山电力排灌站建设,启动广福泵站更新改造。新火车站投入使用。仓津路、新弋江桥、荆山大桥、环城东路拓宽等重点工程顺利建成。城市管理井然有序。扎实开展“还路于民”专项行动,对长街、杨家巷、福禄商城等39个区域的占道经营、乱搭乱建进行集中清理整治。规范、取缔出店经营、占道经营1000余处,拆除违法建设4.8万平方米。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全民城管系统投入使用。区数字环卫系统全面运行。积极探索无物管小区、背街巷联合管养模式。落实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行动计划,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创建成果有效巩固。扎实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治理,投入2300万元,整治巩固面积20万平方米。全面开展文明小区创建,完成15个精神文明建设主题公园(广场)建设。坚持定期督查考核,推动创建工作常态长效。成立镜湖区“一米阳光”志愿者协会,建成志愿者服务云管理平台。开展“军民共建,共创文明”活动,进一步拓展志愿服务范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单位。

三、坚持改革创新,社会治理走出新模式。

社区建设持续深入。进一步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努力做强社区、做实服务。新成立旭日天都和光华星城社区,完成部分社区居委会撤销和规模调整工作。完成区第八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积极试点一票制选举、定岗选举和观察员制度,有效扩大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政务服务便捷高效。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社会服务管理局,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府服务”,全区1822个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运行。着力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能,切实方便居民和企业办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社会环境和谐稳定。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预防调处化解五项机制。加强初信初访调处力度,越级非访得到有效控制。充分借助“两代表一委员”、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积极作用。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的发生。大力实施“六五”普法,积极推进“法治镜湖”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35件。妥善处置“10.10”事故,开展严执法、排隐患、强管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和“铸安”行动,对全区安全生产领域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证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整治非法传销,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加快老旧小区视频监控安装,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社区安全防范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刑事案件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四、坚持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育红小学旭日天都校区正式招生。组建成立师范附小等3个教育集团,全区教育集团达6个。继续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启动梅莲路小学二期、十九中改扩建工程,完成二十七中北校区改造。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班级多媒体实现全覆盖。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估认定。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全面做好区文体活动中心开放工作,累计接待市民70万人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500余场,服务群众30万人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新建、更新健身路径器材467件。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公共卫生服务提质扩面。进一步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服务站一体化管理。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区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着力健全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强化宣传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其他各项事业协调推进。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成效明显。组织开展国防动员指挥机构演练,人民武装和国防后备力量稳步增强。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做好防汛和防台风工作。统计、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五、坚持共创共享,民生保障又有新提升。

全年投入4亿元,实施20项民生工程。

新增就业1.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6%。新增创业企业213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606户。创业带动就业比达1:1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9万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20.4万人。公共租赁住房配租3784户,发放租赁补贴529户112万元,惠及4313户住房困难家庭。全年发放低保金4687万元,人均月补差456元。救助临时困难家庭1740户,发放救助金367万元。医疗救助4500人次,发放救助金1442万元。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发放救助金376万元,为近5000人提供免费康复服务。继续为65周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发放高龄补贴618万元。建立养老服务多元投入机制,积极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园丁小区日间照料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完成荆山与市区供水管网对接,确保居民喝上放心水。全面完成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

六、坚持勤政廉政,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公布实行区、街道办事处两级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责任法定化。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预算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全面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工作。高质量办理市、区两级人大议案、建议107件,政协提案、建议案153件。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深入开展“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区“双联系”纪实管理平台正式上线。全区党员干部走访联系群众2万人次,协调解决问题5000余个。认真做好“党政领导接待日”工作。开通“魅力镜湖”政务微博。加强政府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公开政务信息1.7万条。办理回复网民咨询投诉1000余条、区长热线近2500件。区政府网站被评为省优秀政府网站。作风建设扎实有效。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相关规定。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区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强化纪律监督,组织开展明察暗访25次。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14个,处理20人。坚持厉行节约,全区“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0.9%。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是镜湖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经过全区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较好实现了“”规划目标,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五年来,经济建设在加速转型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216.7亿元增加到398亿元,增长0.8倍。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085亿元,是“”累计投资的2.3倍。财政收入由24.5亿元增加到44.4亿元,增长0.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37.5亿元增加到239亿元,增长0.7倍。累计利用外资6.5亿美元。居民人均收入比“”末增长0.8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2家。创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4个。

五年来,公共服务在普惠民生中均衡发展。五年社会事业区级财政投入达86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6万余套近600万平方米。就业创业积极推进,新建创业孵化基地10处,累计新增就业7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105%,完成25所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小学生全面接受免费义务教育。深入推进基层医改,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新模式。成功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养老、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低保和困难群体救助实现全覆盖。区文体活动中心建成运营,区文化馆、图书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馆。荣获全国全民健身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五年来,城市品质在建管并举中改善提升。累计完成征收项目111个,共计24349户298.7万平方米。新建改造道路38条,改造老旧小区140个。积极推进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市场化、规范化。建成街头游园和绿化景观48处,新增绿化面积120万平方米。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探索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化、环卫保洁全覆盖。累计拆除违法建设近7万平方米。

五年来,文明和谐在深化创建中得到彰显。公共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荣获全省首届文明城区。积极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高,再次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不断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再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深入推进“平安镜湖”建设,蝉联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区称号。

五年来,服务水平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高。在全市率先启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省级试点,撤销11个街道办事处,设立10个公共服务中心。全面运行“一站通”网上办事平台,启用在线办事电子监察系统,打造了“一点受理、一站办结”网上办事新模式。组建社区网格员队伍,完成辖区基础数据采集,实现网络全覆盖、服务全方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权力运行更加阳光、透明。

过去的五年,我们围绕既定目标不动摇,持之以恒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经受了各种考验,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为镜湖区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作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回顾五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始终坚持既定目标和狠抓落实,才能实现超前谋划、抢先发展;只有始终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和提升经济质量,才能实现优化结构、健康发展;只有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优先,才能实现统筹协调、持续发展;只有始终坚持人才科技先导和深化改革,才能实现创新创业、集约发展;只有始终坚持勤政务实和关注民生,才能实现凝心聚力、和谐发展。这既是过去实践的经验总结,更是推动“十三五”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坚持和发扬。

各位代表,“”发展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和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帮助,得益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区人民的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驻区部队、政法干警,向所有来镜湖创业的投资者和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镜湖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形势,孕育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将促进人才和资金等要素沿江集聚,有利于我区发挥中心城区功能,成为带动区域创新的核心力量。我省深入实施“4105”行动计划,加快调转促步伐,为我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发展契机。我市深入打造经济和城市“两个升级版”,着力推进人才、产业、城市“三个高端化”,宁安高铁开通和芜申运河、青弋江分洪道、商合杭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使我区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我区棚户区改造全力推进、荆方地区加快开发步伐,“老船厂智慧港”等重大项目启动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未来五年,我们赶上了机遇的叠加期,迎来了转型的收获期,迈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发展形势,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就一定能够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促进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我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人才强区、三产兴区、文化立区、统筹发展四大战略,全力打造新型现代产业、新型城市建管、新型社会治理、新型公共服务、新型党建工作五大体系,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把镜湖区建设成全省人居环境最美、经济实力最强、社会秩序最好、百姓受益最多的“四最”镜湖。

经过五年奋斗,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向650亿元冲刺,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20xx亿元,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11%;财政收入突破67亿元,年均增长8.5%。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到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7%,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75%,科技研发、文化产业、互联网产业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10%、10%和20%。

城市环境有效改善。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区承载能力和城市品质明显提升。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部完成,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到20xx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7%。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利用率达到100%。形成2条城市慢行绿道。

百姓生活日益富足。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居民医保实现全覆盖,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5%。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建、改造学校16所。合理配置资源,推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大于6.5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总人次占比大于28%。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全面构建立体化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争创全国“长安杯”。

突出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坚持人才优先战略,构建创新驱动体系。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团队,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积极创业、稳定就业。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培育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激发人才市场活力。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完善人才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创新积极性。着力提高人才服务水平,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支持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第二,积极推动产业融合,促进产业高端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以互联网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和首位产业,做大做强互联网、文化旅游、商贸、金融四大主导产业,鼓励发展都市智造、咨询服务、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健康养老五大产业,积极构建以互联网为主要驱动力,内外部高度融合、互相促进、联动发展的“4+5”城区新型现代产业体系。优化调整产业布局,着力构建中山路中央商务区、荆方国际旅游度假区、城北生态商住区和沿江新兴产业园“三区一园”的总体布局。

第三,突出抓好城市建管,打造生态宜居城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样、五年见成效”的目标,加大荆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速引进优质文化旅游项目。推动老城区有序更新,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彰显中西合璧、精致繁华的城市特色。加强区管道路建设,提升区域交通环境。扎实推进综合地下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打造“智慧镜湖”,提升城市管理服务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严格开展环保执法,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努力营造天蓝、水清、地绿、宁静的人居环境。

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加大公共事业投入。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办学机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有特色、高水平的教育机构。统筹推进公立医院、基层卫生综合体制改革。完善社区首诊、分级就诊、双向转诊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探索并建立“9073”养老模式,实行智慧养老。加快基层文化和体育设施更新改造。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搭建新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推进“平安镜湖”建设,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20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对于加快中心城区转型提升、促进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居民人均收入增长9%,新增就业1.65万人,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巩固科学发展新优势。

加速发展首位产业。推动互联网与高效物流、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普惠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引进和培育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力争全年引进大型平台企业3家以上。鼓励共生物流快速做大做强,吸引中小微物流企业集聚发展,力争全年实现平台交易额20亿元。支持乐游网、阡陌网络、大江船联网等企业加快发展。积极探索互联网产业服务“三农”新模式,推广发展农业物联网和农村电子商务。

着力提升主导产业。启动古城项目建设。加速推进范罗山、堂子巷等文化旅游项目,积极谋划荆方国际旅游度假区,深度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加快八佰伴城市生活广场建设。鼓励新百、金鹰等商贸企业引入新兴商业模式,增强项目体验性、互动性。继续发展社区商业服务,积极引进家政服务、体育健身等行业品牌连锁业态。大力发展产业基金、创业投资、融资担保、资产管理、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全年新引进类金融机构50家以上,新增“新三板”企业2家以上。

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都市智造,充分利用现有载体资源,加快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研制开发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加大对会计、法律、评估认证等咨询服务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力度,提供“知识内涵型”服务。大力引进知名教育培训机构,提升教育培训质量。支持引导优质医疗机构来区发展。建立健全养老机构与境内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机制,推动医疗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项目提速增质。全年实施122个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314亿元,其中当年投资超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34个。严格落实项目推进责任制,确保每个重点项目都有领导负责、每个环节都有人跟进、每个问题都有人解决。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在精准高效上下功夫,确保完成万家牌、安奇驾校等地块出让。加速推进“老船厂智慧港”项目规划建设,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大企业、好项目,促进高端技术、金融资本、创新人才不断汇聚,打造镜湖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打造区域竞争新引擎。

加快人才引进培育。落实人才特区建设政策,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坚持“走出去”引才,力争引进高端人才50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个、创新创业团队2个。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的联系,充分发掘优秀青年创业人才。探索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打造专业化师资力量。新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见习基地2家。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0期、syb创业培训4期。

切实加强载体建设。积极建设华强we+青年创业社区、雨耕山文创中心等众创空间和创业园,新建青年创业园2个、众创空间2个。引进一批高水平运营团队,着力提升芜湖砻坊科技企业孵化器、绿地创客谷、滨江网商创业孵化基地等现有创业平台的孵化功能。努力构建孵化器、加速器错位发展、良性互动的创业载体结构,逐步实现创业孵化的有序发展,培育一批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企业。积极探索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创业发展新模式。

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完善互联网、文化旅游、商贸、金融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继续实施“整贷直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扩大政府专项扶持资金投入规模。完善政府性创业投资平台,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和民间资本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在公共服务、技术服务等领域,积极推行服务外包。支持企业创建研发中心和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扎实抓好建设管理,塑造中心城区新形象。

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坚持以“群众迫切需求、产业发展需要、城市有机更新”为引领,科学安排年度计划。全年计划实施丝绸厂、状元坊、荆山厂矿企业危房等28个棚改项目,约1万户90万平方米。全力做好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商合杭铁路及长江公铁大桥沿线等重点工程征收任务。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房屋征收领域。

规章制度。

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荆山、埭南保障房全面竣工。

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以芜湖市“多规合一、一张蓝图”试点为契机,深入开展调研,确保形成科学的空间规划体系。加强城市设计工作,强化城市特色塑造。继续做好中山北路、沿河路等道路沿街立面整治。加快推进环镜湖综合改造,努力提升城市品味。完成鸠江路南延、绿地经三路、环城北路改扩建等6项交通提升工程。完成石城塘、袁泽桥水系整治。基本建成广福电力排涝站。加强施工监管,扎实做好老旧小区整治。通过实施城市修补,实现有机更新,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不高、空间秩序混乱等问题。

继续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持续推进“还路于民”行动,加大顽症整治力度,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联席会议等长效机制。探索开展占道经营整治市场化管理试点工作。着力加强背街巷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促使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加大拆违控违力度。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坚持从严执法、文明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建立健全考核评价监督问责机制,完善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和第三方考评机制。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任务,新增造林1300亩。实施绿道建设、绿化提升工程,开展街头游园、景观小品等绿化建设。加强荆方地区耕地保护,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把项目环境审批关。重点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强化餐饮油烟治理和建筑拆迁工地扬尘管控。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和日常监管。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持续发展新活力。

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加快推进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推行基层综合监管、分类执法模式。扎实做好网格化平台的数据维护更新,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水平,切实把管理和服务覆盖到网格、落实到个人。科学制定监督考核办法,不断提高服务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

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坚持放管结合,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先照后证”改革,贯彻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规范完善区、街道办事处两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和运行机制,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及时做好国务院、省、市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的衔接落实工作。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积极扩大“税融通”业务规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推动企业主动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多措并举解决资金难题。进一步强化政府债务管理。

五、加大力度改善民生,形成共享发展新格局。

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安排财政资金4亿元,实施20项民生工程。

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完善以城市低保、城乡医疗救助、灾害救助为基础,以教育、住房、就业、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抓好社会保险征缴工作,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6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0万人。简化医疗救助程序,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建立智慧养老体系,完善线上网络平台,拓展线下社会化服务。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

全面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加大荆方地区教育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大庆路小学、育红小学和华强配套小学建设。加强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推动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监管。扎实做好非遗申报和文物保护工作。继续推进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图书馆及基层服务点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支持驻区部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优抚安置和双拥共建工作。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统计、妇女儿童、地方志编撰等工作。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志愿服务嘉许回馈制度。深化“阳光信访”,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继续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启动新一轮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巩固提升“平安镜湖”创建成果。深入开展“铸安”行动,强化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镜湖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新水平。

坚持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落实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政务公开工作,推进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积极适应行政诉讼新变化,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专门监督和纠错问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司法监督、新闻媒体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

坚持用心服务群众。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深入开展“双联系”、“亲切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实施“互联网+政府服务”,整合服务资源,实现信息惠民,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完善“一站通”平台运行机制,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编制全区市民信息化服务发展规划,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勤政廉政建设。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对房屋征收、招标采购、工程建设、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的审计监察力度。加强效能监督,着力解决“庸懒散、蛮横硬”等作风问题。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细化财政预决算公开内容。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各位代表,我区“十三五”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实现宏伟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苦干,为全面启动“十三五”规划建设,奋力走在全市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前列而不懈奋斗!

福田区政府工作报告

福田区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深圳市重点开发和建设的中心城区。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福田区政府。

一起看一下吧!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主要成绩和20xx年工作回顾。

“”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认真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强化执行、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主要目标任务,推动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经济产业发展朝着集聚化、高端化迈进。

五年来,福田区经济建设大步跨越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0%以上,一年一个脚印,依次跨越了五个“千亿元”台阶。20xx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千亿元”(1086.09亿元);20xx年,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超“千亿元”(1061.43亿元);20xx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超“千亿元”(1071.09亿美元);20xx年,税收总额超“千亿元”(1111.00亿元),金融业实现增加值超“千亿元”(1109.49亿元)。产业结构也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xx年的89.54%提高到93.36%。辖区聚集了全市70%以上的持牌金融总部机构、50%以上的创投机构、70%的物流总部、60%的安防企业总部。中物功能材料研究院、万泽中南研究院等一大批国际化、国家级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落户福田。

(二)公共服务保障朝着体系化、精准化迈进。

五年来,全区社会事业和民生福利累计投入379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逐年增加,从20xx年的65%,增加到20xx年的78%。新建学校3所,改扩建学校21所,新增学位11865个。创建90所普惠制幼儿园,惠及幼儿新生3万名。推进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后期项目,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146个,新建公共图书馆40所。建成90家社区服务中心、20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10个街道全覆盖。建成保障房10499套,人才迷你公寓217套。建成深圳社会组织总部基地(福田),全区正式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达559家。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良好,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级别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全区95个社区全部达到广东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在全市率先建成“充分就业城区”。建立“开门办民生”体系,实现民生实事办理市民群众全过程参与。首创民生微实事动态办理模式,办好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被市委市政府升格为“小康惠民工程”向全市推广。

(三)城区综合环境朝着品质化、国际化迈进。

五年来,我们实现了百园之区的建设目标,新建改建公园27个,辖区公园总数达109个。建成绿道142公里,辖区绿道总里程达147公里。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25座,占全市的20%。黄土复绿率100%,垃圾密闭率100%。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生态区”称号,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心城区。实施国际化先导城区建设行动,推进东海等10个国际化示范街(区)建设,与法国伊西莱·莫利诺市和日本长野县饭山市结交国际友城,“福田之友”外籍志愿者累计达350人。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华南地区首个整区建制的“国际安全社区”。深交所迁回福田,平安国际金融大厦封顶,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段、亚洲最大地下火车站福田综合交通枢纽顺利通车,我区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的地位更加巩固。

(四)改革创新工作朝着制度化、惠民化迈进。

五年来,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全省区级政府中率先公布完整的区级和街道权责清单,首创便民服务“四零清单”,被确定为全国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试点区。推行行政执法系列改革,限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全面公开行政处罚结果,构建行政执法监督体系,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升。成功创办明德实验学校,推动成立红岭教育集团,建设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人民调解“福田模式”获国家司法部认定并已在全省推广。辖区15家股份合作公司逐步转型发展,纳入全市规范监管改革试点。“十大文化功能区”建设初具规模,文化议事会模式获得中宣部、文化部高度肯定,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数字文化馆建设成为全国试点。

3

页,当前第。

1

1

2

3

津南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的回顾。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津南“五个要做好,一个走在全市前列”的重要要求,继续推进“东进西连南生态北提升”发展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力打造创新津南、实力津南、民富津南、宜居津南、和谐津南,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实力较快增长。

20__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8.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长23%;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3倍,年均增长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26元,是“十一五”末的1.79倍,年均增长12.3%。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市前列。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现代都市型农业健康发展。迎新农业园、名洋湖都市庄园等一批设施农业项目实现规模化经营,休闲旅游观光特色凸显,与旅游服务业紧密衔接。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5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累计新增“七通一平”面积11581亩,基础设施投入72.3亿元,引进实体企业577家,投资2039亿元,载体功能不断增强。20__年,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600亿元,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累计投入资金37.8亿元,实施了1064家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活力明显增强。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__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339.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1倍,年均增长25.1%。金融业态更加丰富,入驻了26家银行分支机构,成立了16家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建立了62家金融服务站。旅游服务业迅速壮大,小站练兵园、米立方、华盛寺的知名度不断提升,aa级以上景区达到9家。月坛现代商业大厦、碧桂园凤凰酒店、京基皇冠假日酒店等商贸服务设施建成运营。楼宇经济快速发展,打造了长青大厦、青年创业园等16座亿元楼宇,税收累计超百亿元。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239家,小巨人企业213家,杀手锏产品9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企业技术中心68家,组建产学研联合体410项,开发填补市空白以上新产品400项,申报各类科技项目800项,申请专利16400件。启动了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津南分园建设。我区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排在全市前列。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累计拥有天津市名牌产品31个,培育著名商标56件、驰名商标6件。民营经济稳步发展,民营市场主体达到3.68万户,注册资金950.6亿元。

招商引资规模持续增加。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6.4亿美元,吸引内资1984亿元。引进了华海清科、智能通卡、中电科46所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86个项目列入全市区县重大建设项目,北闸口创客工场、双港恒创空间等一批众创空间方兴未艾,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城乡面貌深刻变化。

规划引领作用明显加强。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教育布局、美丽乡村、郊野森林公园等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

城镇建设快速推进。累计建成还迁安置房1157万平方米,6.77万户群众迁入新居,实现了安居乐业有保障。全面打造8个新型城镇,初步形成了统筹协调、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镇体系。20__年,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建、拓宽改造了津南大道、津岐公路等29条重点道路,15分钟交通圈日趋完善。推动地铁1号线东延线、蓟汕联络线等重点工程建设,对外交通更加便捷通畅。公交一体化加快建设,新增公交线路16条,群众出行条件明显改善。新建、改造雨污水及排水泵站12座,排沥排涝能力显著提升。延伸供水干线13.5千米,镇区实现24小时管道供水。完成板白、白塘口变电站出线等一批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电力保障作用得到增强。建设了双港消防特勤站和南环路消防站,消防和应急救援能力大幅提高。

社会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围绕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建成了智慧津南运行管理服务中心,数字化、精细化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开展了市容环境“大清洗、大清整、大扫除”专项治理,城区道路机扫水洗作业率达到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以上,市容环境更加整洁美观。开展了违法占地、违章建设、超载超限、机动三轮车等专项治理,城市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四、生态环境显著提升。

全面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四清一绿”行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全力推进清新空气行动。深度治理工业、燃煤、扬尘等污染排放,利用清洁热源集中供热1030万平方米。开展城乡居民散煤清洁化治理,推广先进民用炉具和无烟型煤。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全面加强,全区域安装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控设备。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__年综合指数全市排名第4位。

全力推进清水河道行动。实现“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完成洪泥河、海河故道等16条河道综合治理,封堵入河排污口60处。实施了马厂减河、大沽排水河等6条河道堤岸绿化工程,绿化面积43万平方米。双林等3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日处理污水能力新增7万吨,主要河道水质明显提升。

全力推进清洁村庄、清洁社区行动。实施了40个村的清洁村庄建设,完成了37个小区115万平方米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村庄和社区环境面貌极大改善。创建了41个美丽社区、7个市级生态镇。

全力推进绿化美化行动。实施了郊野森林公园、汉港公路、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点区域、主干道路的绿化改造提升,累计绿化造林1218公顷,植树140万株,新增公共绿地28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布局不断优化。新建顺和园、金华园等19所幼儿园,建成咸水沽三中、小站实验小学等20所中小学,改扩建北闸口中学、双桥河一小等7所中小学,教育硬件设施实现质的提升。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圆满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中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完成5所高中、47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基础教育驶入均衡发展快车道。

卫生计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胸科医院、环湖医院迁入我区,启动了咸水沽医院迁建工程,新建、改建了八里台、辛庄等镇级卫生院。“十二五”末,全区拥有公立卫生机构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6个、民营医院17个、村级卫生所153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38个社区建立了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我区被评为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开展了文化艺术节、全民健身运动等各类文体活动,举办了“美丽津南”文艺系列展演、第八届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区图书馆、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体育设施快速增加,50所中小学新建了塑胶跑道运动场、建成了28座体育馆,体育健身器材配建实现全覆盖。竞技体育在全国和全市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臻完善,开展了送文化下乡、农村电影“2131工程”等活动,大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葛沽宝辇出会”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葛沽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六、民计民生持续改善。

持之以恒改善民生,办好10件实事。大力推动“万人创业、十万人就业”计划,建立就业帮扶基地27个,在全市率先建立“就业创业超市”,累计新增就业12.63万人,扶持创业1.6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生活,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标准,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9亿元。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十二五”末,拥有国办颐养院1所、民办养老机构8所,建成35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逐步推开。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启动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精神文明、民主法治、民族、宗教、侨务、双拥、人防、粮食、物价、对台、档案、保密、妇女儿童、国防动员等各项工作都取得长足进步。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要求,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实施了“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部门管市场”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极大提升。持续开展“上水平”活动,深入开展“助小微、促创新、促创业”活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的五年,是我区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五年,也是全区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所有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辛勤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各方面大力支持、真诚帮助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津南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区域综合实力不够强,缺少核心竞争力;产业结构尚需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规模化大项目好项目缺乏,发展活力不足;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创新社会治理更加迫切;生态环境建设仍面临较大压力;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勇于面对,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我区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五大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作为全市重要的辅城之一,我们必须制定新的发展规划,立足现有优势,释放发展潜能,获得发展红利。我们必须树立“创新引领、统筹协调、绿色发展、改革开放、共享成果”的发展理念,增后劲、补短板、促均衡、上水平,把优势做优、特色做特、强项做强。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坚定信心,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推进美丽津南建设。

“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和区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不竭动力,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协调推进,提升整体水平,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和生态宜居区,打造功能完善、富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型辅城,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5%左右,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达到国家要求,到,pm2.5年均浓度值不高于58微克/立方米。

“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布局是:紧紧围绕辅城的发展定位,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一主三副”城镇布局和“两横一纵”产业布局。

“一主”是指打造以咸水沽、辛庄、双港为核心,双桥河、北闸口为补充,形成公共服务完善、人口密集度适中、生态宜居的津南主城区。

“三副”是指打造葛沽、八里台和小站三个产业特色鲜明、功能互补、业态协调的城镇组团副中心,强化与主城区的紧密联系,实现职住平衡、产城融合。

“两横”是指依托海河中下游开发,重点发展高端商务和会展服务业,打造海河沿岸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形成北部横向发展带;依托八里台示范工业区、海河科技园区、津南经济开发区、民营经济成长示范基地,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科研成果研发转化基地,形成中部横向发展带。

“一纵”是指依托海河教育园区高校资源,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发展智慧产业和新兴产业,打造高新技术企业成长高地,形成纵向发展带。

完成好“十三五”的发展目标,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引领更高水平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联合共建的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85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350家,高新技术企业350家以上,科技领军企业15家。高标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津南分园,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业公共技术平台,进一步提升科技金融对接平台功能,建设一批服务于产业创新、孵化培育、产业集群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创新战略联盟。实现“双十双百双千双万”的总体目标。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研发设计、科技中介、金融服务、中试孵化、成果交易、认证检测等众创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批众创空间。到20,投入运营创新型孵化器20家,打造创新创业示范基地3-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辅城承载能力。

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加快水、电、气、路、热等工程建设。打造大交通格局,完善“四横六纵”交通网络,发展轨道交通。积极推动地铁1号线东延线、地铁8号线建设,强化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的联系,构建发达开放和高效畅达的区域交通系统。提升城市公用设施服务水平,加快供水、排水、污水管网、中水回用、供热、天然气、消防设施、停车场、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建设。推进菜市场建设进镇、便民商业进社区、便利服务进家庭“三进”工程。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壮大经济综合实力。

坚持创新驱动与内生增长相结合,继续走“精一强二兴三”发展道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智慧产业、商务服务业、生物医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构建“两横一纵”的产业承接平台,打造津南创新产业示范区。做优第一产业。坚持“接二联三”发展路径,围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龙头,带动各个园区协同发展。做强第二产业。以争创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形成以津南经济开发区为引领、各镇工业园区竞相发展的格局。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稳定发展现代冶金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做大第三产业。加快商业服务载体建设,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发展创意产业、商贸服务业等业态,打造更多亿元楼宇。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建设重点旅游项目,打造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

四、加快城市化建设,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

坚持精明增长理念,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和城市协同发展,构建以辅城、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为骨架的现代城乡体系。按照“一主三副”的空间布局,建设以咸水沽、双港、辛庄为核心,以双桥河、北闸口为补充的津南主城区,建设小站近代军事文化、葛沽海河漕运文化、八里台水乡生态文化三个特色城镇。继续推进农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三区联动”,加快“三改一化”改革进程。按照“乡村环境生态化、农业发展集约化、村民安居舒适化、公共配套城镇化、农民养老有补贴”的目标,建设美丽智慧乡村。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鼓励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创业。“十三五”期间,新增就业11万人、扶持创业1万人。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体系。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完善师德教育长效机制,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强化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提高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和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批文体设施,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六、全面推进美丽津南建设,打造生态辅城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到年pm2.5浓度比20__年下降25%。加强水污染防治,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高用水效率,抓好工业及城镇节水工作,发展节水农业。实施郊野森林公园等绿化造林工程,加快生态林网建设,“十三五”期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675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5%。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公共场所、城市公共设施、食品药品、公共消防等领域安全工程,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区主干道路达到美丽街区标准,各镇每年打造1-2条美丽街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做好20__年工作,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20__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全面抢抓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迎难而上,乘势而进,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高起步。

20__年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下降6%,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转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落实干部定点联系帮扶机制,实施“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快速升级。实施“小升高”、“小壮大”、“小做强”工程,推动更多“小巨人”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2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30家,杀手锏产品2个,培育科技领军企业5家,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7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1家,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12家,申请专利4500件以上。实施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70项,结成产学研联合体80个,开发填补市空白以上新产品90项,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认定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

坚持创新引领、转化支撑、产业协同、多区联动,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双万”工程,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津南分园建设,用好用活财政扶持资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智慧产业,推进华海清科、普兰纳米、华录未来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与大院大所大企业及高校合作,完善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津南研究院和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津南成果转化中心的功能。发挥南大研究院、福布思、科海智谷、津南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孵化平台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发挥服务专员和流动服务站作用,延伸政府服务,运营好北闸口创客工场、中日韩文化创意公社,培育“意庄”、开创space、荣程时代八零九零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新培育市、区级众创空间3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落实好金融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一助两促”活动,用好用活贷款风险补偿配套政策,放大区营信担保公司作用,推动重点项目融资和银企合作,帮助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发展。鼓励金融机构拓展支农服务,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站点。完成5家企业上市挂牌。进一步完善“借用管还”机制,防范金融风险,树立成本意识,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

二、稳增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继续推进“精一强二兴三”,做优优势产业,做强支柱产业,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按照“接二连三”发展方向,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突出精品生产、景观营造、休闲观光和示范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带动作用,加快松江生态产业园建设,抓好研发创意中心招商,提升园区经济规模效益。加快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标准化养殖基地、设施蔬菜项目建设,推动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做好迎新农业园、名洋湖都市庄园、滨海葛沽农业园项目升级。

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做大做强津南经济开发区,整合各镇工业园区资源,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综合效益和整体实力,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打造园区经济升级版。不断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1750亿元,引进天津理化研究院研发制造基地等重点工业项目80家。推进开发区东区、民营经济成长示范基地南部、小站工业区拓展区扩域,新增产业用地500亩。投入5亿元实施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招商服务环境。深挖闲置资源,盘活闲置厂房,激活存量资源,实现有限资源效益最大化,重点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建和延期开工项目,提高土地利用率。继续实施千企转型升级。全力推进荣钢改造提升。落实财政扶持资金,精准帮扶,转型升级企业180家。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同类产业关联企业的聚集,引进培育更多优质项目,推进立林石油钻具、荣钢煤气发电等项目投产,推进平安物流园、平安医疗设备、西夫拉姆酒业、天喔食品、海尔白色家电等项目开工。壮大民营经济,新增市场主体4000户。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重点商业项目建设,启动建设新城控股城市综合体,推进永旺梦乐城建设,加大新濠广场、金华商业街等项目招商力度。加快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盘活闲置楼宇,提高入驻率,打造一批特色楼宇和高端楼宇,实现更多亿元楼宇。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重点打造小站古镇、葛沽民俗文化、北石林华盛寺等旅游项目,培育湿地旅游、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品牌,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开展丰富旅游活动,接待游客力争突破2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亿元。

三、重提升,推进城市建设管理。

提升城市规划水平。进一步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深化城市功能定位,完善空间布局,提升区域竞争力。继续完善津南区空间发展战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一主三副”与“两横一纵”空间布局衔接,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保障。全面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升工作,加快海河教育园高研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津南分园等重点项目策划,抓好津南新城、海河中游等片区和重点开发地块的城市设计,认真做好燃气、供热、绿地、生态保护、体育设施、慢行系统等民计民生专项规划编制,为城市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做强辅城,做特小城镇,做美新乡村。加快安置房和商品房建设,在施面积681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9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北闸口二期和八里台二期示范镇安置房,推进咸水沽二期、双桥河三期、葛沽示范镇增建项目前期工作,鑫洋园、上悦花园、盛坤新苑等60万平方米安置房实现竣工。加快首创城、华远波士顿等项目建设进度,新开工津南新城、艺城澜郡等项目56万平方米。继续推进拆迁清零工作,保证示范镇复垦和市、区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咸水沽建国大街以北片区、葛沽旧城区改造片区和小站葛万公路拓宽工程国有土地片区拆迁。实施42万平方米旧楼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惠及群众5180户。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施17个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路网体系,协调推进地铁1号线东延线建设,蓟汕联络线实现通车,增强与市区、滨海新区、海河两岸联系。实施白万公路及跨线桥拓宽改造工程,完成双东路延长线、南华路延长线二期等9条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加快主次干线对接和道路环通。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开通调整公交线路,不断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实施红磡领世郡西片区综合配套工程,推进润普燃气管道项目建设,新建小站致业路35千伏变电站,改扩建李家圈110千伏变电站。启动小站消防站建设。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进一步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共建共享,整合信息资源,发挥“智慧津南”平台作用,推进安全监管、综合执法、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环境监测等管理服务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强化动态管理,落实属地责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城市综合执法管理水平。继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环卫作业水平,做好生活废弃物的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营造净化美化亮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加强社区管理,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继续创建美丽社区,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培育发展公益服务项目,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筹备成立双林街道办事处。加大违法占地、违法用地治理力度,推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四、增后劲,提升区域发展活力。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推动力,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结合产业定位,开展专业化、针对性招商。借重用好首都资源,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聚焦国内和民营500强招商。全年实际利用外省市投资到位额340亿元,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00项。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引进外资企业20家。

以示范工业园区为载体,依托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引进更多质量优、潜力大的实体项目,加快同类产业、关联企业聚集。不断延伸产业链。以商务楼宇为空间,积极引进规模商贸企业、电商、“互联网+”企业、企业区域总部、结算中心等项目入驻楼宇。积极推介成熟地块招商,引进高质高端项目。

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坚持专业招商与全员招商,充分发挥专业招商局、委局招商科、街镇招商中心的主力军作用,落实全员招商协税任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围绕招商外埠行计划,深挖信息源,通过展会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和以商引商等多种形式,推进产业链招商,拓宽招商渠道。借助驻外办事处的力量,牵线搭桥,加大与各商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交流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推介,实现精准招商,打造招商升级版。

五、重实效,打造美丽安全津南。

认真落实“美丽天津?一号工程”,继续推进“四清一绿”行动,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观念,深入开展美丽津南建设。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落实网格化管理,明确街镇托底责任,发挥网格监督员作用,利用街镇空气监测平台,加大对街镇监督考核力度。继续抓好建筑工地、道路、堆场、渣土扬尘污染治理,抓好秸秆焚烧、露天烧烤、尾气排放综合治理,实现建筑工地在线监测、重点道路机扫水洗、堆场苫盖喷淋、渣土运输管控全覆盖。继续抓好燃煤污染控制,完成天北里、金水新苑、聚能热力等14座工业及供暖燃煤锅炉并网改造。继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提升水环境质量。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大水环境考核力度。实施八米河、西排干河等5条河道综合治理。加大农村污水治理,维修改造农用桥涵闸9座,治理农村沟渠53条。实施咸水沽、双林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提高出水标准。启动港辛地区雨污水分流管网建设,扩大污水处理覆盖范围。

开展造林绿化。继续推进郊野森林公园建设,实施外环线外侧绿道、津港高速两侧绿化、小黑河等6条河道绿化工程,改造提升唐津高速和津晋高速两侧绿化带、八里台镇经济林、北闸口镇片林,全区改造提升绿化13140亩,努力打造环城镇、环村庄、沿公路、沿河道的生态绿廊。

加快安全津南建设。认真落实安全津南建设纲要,深入实施“5+1”安全监管举措,全面提升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明确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政府属地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继续抓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整治,认真开展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公共场所、公共设施、食品药品、公共消防等重点领域专项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推动安全津南建设迈上新台阶。

六、惠民生,持续改善群众生活。

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认真抓好10件实事,努力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扎实做好群众就业创业。继续推进“万人创业、十万人就业”计划,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力度,举办“创业沙龙”、“创业项目路演”、“投资机构对接”等活动,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充分利用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创业扶持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大力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依托三级劳动保障平台,进一步提升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职业技能,新增就业20500人,创业2500人。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调增未整合村老年人生活补贴,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联动发展职成教育。加快推进小站实验中学、葛沽三中和北闸口四小建设,继续开展美丽学校创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实施咸水沽医院迁建工程,咸水沽镇卫生院新址投入使用,推进双桥河镇卫生院、八里台镇卫生院建设,强化基层社区卫生站服务,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开展“七五”普法工作,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举办第十二届文化艺术节,继续开展送文化到基层、体育进社区系列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进一步做好双拥、气象、粮食、档案、科普、人防、红十字、慈善、应急、信访等工作。

七、强作风,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着力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继续深化“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部门管市场”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认真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

着力强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坚持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和跟踪审计等制度,强化财政和审计监督,进一步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努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各位代表,津南正在踏上新的征程,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振奋精神,抢抓机遇,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建设美丽津南而努力奋斗!

赫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回顾20xx,坚定信心,精准发力,唱响发展主旋律。

20xx年,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多业并举、特色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区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为有进、进中提质提效”。

——经济总量稳中有升。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8.1亿元,增长9.0%;财政收入17.5亿元,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288.3亿元,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5亿元,增长12.1%;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30.8亿元、贷款余额207.2亿元,分别增长10.7%、11.1%,存贷比达62.7%。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民生支出达25.4亿元,增长27%,占财政支出的6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2元,分别增长9.2%、10.0%。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区定10件民生实事、省市12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办结。

——特色发展初见成效。特色发展战略稳步实施,四大特色片区发展格局基本成型;中医药产业园获批省级特色专业产业园,五大特色园区加速建设;沧水铺入围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镇,六大特色城镇提质升级。

——全面小康再上台阶。小康整体实现程度预计达92.1%,较上年提升2.9个百分点,稳居全省二类县市区先进行列,有望在全市率先通过“全面小康县”认定。

——工作影响不断扩大。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综治工作先进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优秀单位、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首批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区;获批全省养殖污染治理示范县,首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区推进项目、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

——五年规划圆满收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三量齐升”〔1〕,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由20xx年的142.3亿元、7.6亿元、100.5亿元、49.3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278.1亿元、17.5亿元、288.3亿元、106.5亿元,年均增速各达11.5%、18.9%、30%、14.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3.8:48.4:37.8调整为13.8:46.5:39.7。

具体来说,我们始终突出了六个方面的抓手:

一年来,我们着重抓转型升级,发展质效进一步优化。

新型工业升级加速。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520亿元、增加值149.3亿元,分别增长8.8%、7.5%;完成工业技改投资90亿元,增长21%。新进规模工业企业18家,总数达213家,近半数跻身“数字企业”〔2〕,145家产值过亿元。医药、食品、电子、机械、纺织、包装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机械、食品成为百亿元产业。

现代农业亮点凸显。实现农业总产值60.9亿元,增长4.8%。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6%,“九代”〔3〕服务模式成为样板,双季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成功。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农业基础得到加强,防汛抗旱取得新成效。建设高标准农田2.7万亩,建成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13个,粮食总产达61.4万吨。出栏生猪110万头,出产蔬菜93.6万吨,发展高产优质油茶林9200亩。省级“三品一标”〔4〕示范县扎实创建,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工作通过验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30个。流转耕地30.7万亩,培育规模种植大户3468户、家庭农场325家,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42家。

三产经济提质增效。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11.3亿元,增长12%。顺德城一期完工,海吉星展示中心盛大开放,好润佳商业广场、万达广场、海洋城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如火如荼。成功举办湖南省第三届家具博览会,茶业市场蝉联全国诚信示范市场,交通银行开设赫山支行。发展电商企业70家,实现交易总额20亿元、增长80%;顺德城开启o2o〔5〕家居电商模式,品尚电子成为全市电商标杆。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市场日益繁荣。

一年来,我们着重抓项目攻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9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亿元。绕城高速、新河大道(宁朱线)竣工通车,石长铁路复线铺轨完工,益娄、益马高速和益阳大道西延线建设加快推进,长益高速复线、欧牌线、泉泥线开工准备扎实。万能生态农业养殖基地、中晶生态农业科技园项目顺利完工,汉森健康产业园完成投资4000万元。海吉星、世林食品、华翔三期等23个项目开工建设,吉祥家纺、益汉连锁、福湘教育等21个项目建成投产。

园区平台扩容提质。龙岭工业园累计引进项目210个,建成投产企业179家,完成税收8亿元、增长15%;发展规模工业企业95家,完成总产值221亿元、增加值63.5亿元,分别增长15.5%、15.2%。园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5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40万平米;梨园、茶园、团山路路基收尾,兰溪粮食产业园溪港路建成通车;衡龙新区银城大道提质改造、110千伏变电站、幸福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落户项目8个,其中俏嘴巴食品、天蚩湖茶叶、米珍宝3个亿元项目完成征拆;益阳家具产业园规划获批,批回二期用地360亩,首批引进企业21家;沧水铺“镇园合一”焕发新活力。

要素保障同步加强。企业帮扶扎实开展,解决问题198个。艾华集团主板上市,益运股份登陆新三板,培育后备上市企业6家。立项争资18.6亿元,筹融资11.8亿元;8亿元企业债券有望获批,10亿元棚改项目首批放款3亿元。重点项目拆迁攻坚强力推进,签订协议458份,拆除房屋371栋;批回土地2400亩,腾净地1600亩。改造农网101个村,完成电力投资7676万元。“春风行动”声势浩大,解决企业用工3654名。严肃查处强揽工程、阻工闹事、抢搭抢建等案件14起,建设环境不断优化。

一年来,我们着重抓改革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政府工作部门精简至22个,乡镇区划调整、城市管理、食药安全监管、事业单位分类、八字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国有林场等改革全面完成,交通公路管理体制、农业“三项补贴”〔6〕试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等改革扎实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乡镇工作补贴制度有序实施。13家国企基本完成改制,不动产登记中心挂牌成立。

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跨境电商招商“破零”,万国荟电商孵化基地成功落户;新签约项目69个,亿元以上18个;引进市域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74亿元,增长8%。新增市场主体3991户,其中企业506家、个体工商户3292户。发展外贸企业45家,完成进出口总额1.9亿美元,稳居全市第一。

科技创新显著增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博士工作站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创建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标杆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企业、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各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8%。申请专利468件、授权301件,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培育省著名商标10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湖南名牌产品达15个。

一年来,我们着重抓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城乡建设加快推进。“五城同创”〔7〕扎实开展,平安畅通区深入创建,新增车位3000个,文明低碳出行成为新时尚。“一江三路”综合整治深入开展,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坚持全域规划引领,完成第三轮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编制了新河生态经济走廊概念规划、镇域村庄布局规划、8个乡镇控规、6个集中居住区详规;乡镇国土规划建设环保所组建到位,乡镇规划例会制度全面实施;用铁的手腕查违控违,拆除违建596处2.8万平米,新发违建有效遏制。安排20xx万元以奖代投,城镇建设活力不断激发,八字哨跻身省级卫生镇,泉交河获评全省。

诗词。

之乡。兰溪古镇街、沧水铺新塘街、泉交河武圣路等改造项目顺利竣工,泥江口镇区、笔架山墟场提质改造和欧江岔新镇区开发、湖南(益阳)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园等项目稳步推进。“三村一线”〔8〕美丽乡村片区全面建设,桔园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建垃圾处理场2个、处理站12个,道路23.3公里;改建道路5.2公里、人行道5.8万平米、给排水污水管道3.5万米。新建农村公路60公里,实施安保工程114公里,更新渡船4艘,改造危桥12座;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行政村客车通达率96.2%。创新投入模式,投资2.7亿元,建设水利工程5000余处,其中治理河道39公里,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2座,解决16.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水质检测中心投入使用,农饮工程建管养体制得到理顺、开户率明显提高。新建4g移动基站475个,移动4g网络覆盖全区。投资5955万元,实施国土整治1787.7公顷,新增耕地118.1公顷。

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新造林2.6万亩,义务植树165万株,森林覆盖率34.2%;银城大道首期绿化提质完工,来仪湖国家湿地公园申报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全国绿化模范区创建工作完成验收。“三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启动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整治竹筷生产企业,关停双强化工和358家竹凉席、塑料筋生产企业。强化河湖保洁,完善垃圾分类减量处理体系,农村清洁工程考评全市第一。注销企业采矿权6家,复绿矿山101亩,投入1500万元治理地质灾害。八字哨、岳家桥分别荣获国家级生态镇、省级生态镇,沧水铺香炉山村、泥江口泉山村成为国家级生态村。

一年来,我们着重抓民生改善,发展成果进一步惠民。

社会保障持续改善。新增城镇就业558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5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17人。五大社会保险〔9〕参保130.9万人次,征缴基金8.8亿元,发放和补偿社保待遇9.4亿元;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现到龄参保全覆盖。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分别达275元、125元,发放低保资金1.1亿元、特困供养资金1850万元、医疗救助资金1552万元、大额住院费再补偿1350万元、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10〕635万元、移民后扶资金440万元。公积金归集资金2亿元,放贷2.7亿元,分别增长17.6%、3.8%;改造棚户区3136户、农村危房1250户、土坯房710套,新建保障房1600套。新改建乡镇敬老院4所、农村幸福院15个、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4个,新增床位274张。实施精准扶贫,6904人脱贫。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龙洲路、迎宾路小学开工建设,十六中稳步扩建,建成合格学校26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9所,箴言中学荣获全省“空军招飞工作突出单位”。金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八字哨镇卫生院顺利搬迁,区精神病医院新住院楼竣工使用;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0%,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率80%;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到国家标准。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村(社区)达155个,发展国家级示范村4个、省级10个。送文化下乡3860场,农村广播三级联动响应,全民健身蔚然成风;“两网一报一台”〔11〕和“一微一端”〔12〕深度融合,萧山令传记出版发行、花鼓戏恢弘上演,周谷城故居、曾士峨陈列馆建成开放,何凤山展览馆获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社会治理不断加强。“银东公益银行”〔13〕荣获全国“20xx民生示范工程”,交警三大队获评全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在全市唯一实施“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新增监控探头540个,处置较大突发性事件79起,调处矛盾纠纷4522起,解决群众信访等问题4600个,化解信访积案10件。有力查办黑恶、黄赌毒、经济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等案件,可预防性案件发案下降33.8%。综治民调在全省排名56位,较上年前移3位。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集中打非治违,整改安全隐患2247处,取缔非法生产经营单位163个;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735台次,超限超载率在1%以内;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254件,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职业病防治依法推进,特种设备保持“零责任事故”,火灾发生率显著下降;泉交河、泥江口获评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泥江口成为全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全区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经济损失分别下降33%、50%、98%。

一年来,我们着重抓自身建设,发展效能进一步提升。

民主法制深入推进。“六五”普法成效明显,“法治赫山”深入人心。主动向区人大及其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协商通报情况,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代表建议82件、委员提案58件,见面率、办复率、满意率或基本满意率均达100%。举办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5次,办理行政复议、裁决、确认、征收案20件和法律援助306件,依法行政工作稳居省市先进行列。

行政效能全面提升。权力清单管理落到实处,削减行政权力事项197项。强力整治“三超两乱”,消化超编人员440人。减少行政审批事项27项,精简率17%。“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14〕全面实施,申办企业用时从7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政务服务中心系统受理办件4.9万件,限时办结率100%;电子政务外网建成使用,项目办理提速率87%。区长热线办理来电来信8518件,接待来访3060人次,满意率95%。

廉洁从政落到实处。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反腐惩防体系不断健全;积极践行“三严三实”,“三公”经费减支三成。审计项目35个,查处违规资金923万元,审减工程造价6100万元,纠正管理不规范资金1.43亿元。

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区各项工作同步推进!武装工作成效明显,“湘江—20xx”演习任务圆满完成;征兵宣传有声有色,民兵应急支援有力;供销改革基础工作扎实,年鉴实现自行修编;公共气象服务不断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对外交流积极开展,基督教两会〔15〕平稳换届;老干、科协、工会、妇联、共青团、工商联、机关事务等工作均有新进步。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得益于离退休老同志大力支持、倾情关心。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体代表委员,并通过你们向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赫山发展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成绩固然可喜,问题更需重视!主要表现在:少数干部责任担当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不够,思想观念还需转变;好项目、大项目不多,支撑带动作用还不强;企业运行艰难、产能过剩,转型升级任务很重,发展环境还需优化;经济发展扩总量、增均量、提质量还有差距,财政保障能力还不强;信用体系不够健全,金融风险防控能力还有待提升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不回避、不推脱、不懈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奋战20xx,解放思想,提质加速,谱写发展新篇章。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市委、市政府“东接东进”和“大益阳城市圈”两大战略的全面实施之年。我们既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发展空间更大;也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的双重压力。

20xx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用发展的新理念谋划赫山的新未来,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打造一极三宜〔16〕新赫山”和“跻身全省县域经济20强”〔17〕两大奋斗目标,统筹实施“融入发展、特色发展、绿色发展”三大战略,奋力提升全面小康建设水平,全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财政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我们将突出抓好十项工作:

——注重融入发展,突出抓好谋篇布局。

进一步抢抓融入发展机遇。以实施“十三五”规划为契机,抢抓中央推进“十三五”供给侧需求侧〔18〕双管齐下和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江新区建设等政策机遇,充分发挥紧靠长沙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长株潭,切实加快大益阳城市圈建设,强力推进东接东进,积极推动赫山-宁乡-望城“大区域”合作,在产业分工协作、城市发展联动、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市场一体化等方面找准契合点和突破口,力促产业联合、交通联结、能源联供、信息联通、消费联盟、生态联保,实现互利共赢。

进一步细化特色发展指引。发挥“同城同力、同城同心”优势,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用“宜业、宜居、宜游”的理念,分类指导四大特色片区的发展;用“多极发力、错位发展、联动策应”的方针,全面统筹龙岭工业园、衡龙新区、沧水铺工业小区、兰溪粮食产业园、益阳家具产业园建设;用“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完善功能、强化配套,培育亮点、打造特色”的原则,分批建设经济活跃、功能配套、各具特色、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

进一步优化重点发展布局。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将银城大道打造成为支撑全区发展的黄金线、经济线、命脉线,将中心城区、龙岭工业园本部片区、衡龙新区建设成为“融入发展、特色发展、绿色发展”三大战略统筹实施的着力点、支撑点、爆发点,优化产业、城镇、交通三大布局。

——注重开放发展,突出抓好招商引资。

强化精准招商。突出中心城区、龙岭工业园、衡龙新区、益阳家具产业园等载体,抓实精准招商平台;突出医药、食品、电子、机械、纺织、家具产业和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现代物流、城市综合体等高端三产,紧贴精准招商产业;突出国内外500强等重点企业和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紧跟精准招商对象。加大招商引资投入,组建由招商责任单位组成的不低于100人的专业招商队伍,完善考核办法,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环保水平高、产业带动强、财税贡献多的企业。

优化发展环境。健全领导负责制、首问责任制,优化一站式服务,全面提高。

合同。

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下大力气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营造机会均等、权利对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将赫山打造成最佳投资洼地,让更多的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拓展对外贸易。借中央实施“一带一路”〔19〕、“中国制造20xx”等开放发展战略之力,多措并举解决我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和外贸结构不优、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推动外贸与产业紧密融合。着力引导龙源纺织、凯特密欧等企业培育自主出口品牌,加快建设万国荟进口商品城,完成进出口总额2.4亿美元以上,促进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

——注重加快发展,突出抓好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立项争资20亿元以上,完成重点项目投资83亿元。突出交通大会战,推进高速成网、干线升级、铁路穿境、水运复兴,构建水陆互联、城际互通的“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综合交通网;支持益娄、益马高速和长益高速复线加快建设,全面启动欧牌线、泉泥线建设,做好来仪湖公路建设前期工作,抓好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完成银城大道9.7公里提质改造。突出水利项目建设,推进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灌溉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加快河湖水系连通,构建江河湖库功能互补的水利设施网,打造安全水利、民生水利、农田水利、生态水利。突出市政项目建设,启动金沙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建好凤山、月潭、梅林等道路和永福路停保场、工业大道首末站,抓好城区绿化亮化和环卫设施建设,抓实会龙山、泥江口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项目。突出电力项目建设,升级改造城网农网。突出信息网项目建设,重点实施“宽带乡村”和城镇通信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突出民生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6.5亿元。突出产业项目建设,力促顺德城二期等12个重点项目新开工、海吉星等10个重点项目新投产。

大力推进拆迁攻坚。将项目征拆攻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五个一”〔20〕、“三级联动、包片负责”、阳光拆迁等制度,深入开展“拆迁攻坚”竞赛。创新安置模式,把安置工作摆在项目建设重要位置,实行先安置后拆迁,建好沙河新苑等重要片区、线形的安置基地,确保土地征得下、群众住得好、项目落得地。完善“三位一体”管控模式,强力拆违控违,确保违建“零增长”。

全面强化要素保障。完成筹融资12亿元,管好用活省安居投、国开行等专项贷款,加快发行企业债券,拓展“助保贷”等金融服务,力促2家以上企业上市融资,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等领域投资。摸清用地家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批回土地20xx亩以上;全面清理闲置用地,充分发挥土地利用价值;认真修编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留足发展空间。重视就业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工学结合等培养模式,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大赛、青年创业大赛、劳动竞赛,建好就业见习基地、残疾人扶贫就业示范基地、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新增用工3000人。

——注重创新发展,突出抓好园区建设。

打造特色园区。加快建设中医药产业园、电子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家具产业园、粮食产业园、循环经济工业园,全力把衡龙新区打造成为益阳东进东接的桥头堡、创新发展的引领区、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将龙岭工业园建设成为300亿级园区。

壮大产业集群。以汉森制药、艾华集团、益阳顺德城、世林食品、华翔翔能、龙源纺织、管子包装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带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家具产销、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服装纺织、包装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从清理规范中介服务,降低工资社保成本,实行收费减免和税收优惠,营造公平市场环境等方面综合施策,帮助企业降低各项成本。

加快转型升级。投入工业技改资金110亿元,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支持“个转企”、“规下转规上”〔21〕以及兼并重组,新增限上企业5家、规模工业企业10家。推进“四众”〔22〕发展,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创新联盟,加快龙岭工业园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力促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市级创新平台1个、国家专利280项,引进推广科技成果30项,培育省著名商标5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和湖南名牌产品3个。

推进产城融合。优化园区规划布局,优先建好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社区、银行、超市、住宅、公园等配套设施,打造“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统筹发展工业地产,建成标准化厂房40万平米,实现90%的利用率。大力引进城乡规划、工程造价等专业人才,创新竞聘上岗、双向选择、末位淘汰等制度,激发园区干事创业活力。

——注重统筹发展,突出抓好城乡建设。

做精特色城镇。充分发挥乡镇规划委员会、国土规划建设环保所作用,扩大中心村规划覆盖面,加强村民建房管理。完善城镇功能定位,完成兰溪、沧水铺的提质改造,打造一批“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城镇。坚持城镇扩容提质与功能完善并举,促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与人口聚居协调发展。切实抓好道路、雨污分流管网提质改造,加快建设云峰东路、枫林大道、士峨大道、枫林商贸广场、风雨桥车站,盘活混凝土搅拌站、加油加气站、户外广告、弱电管网等资源。深化“五城同创”,推进“六大”整治行动〔23〕,健全“一江三路”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全力支持资江风貌带建设,全面提升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序化水平;巩固兰溪、八字哨、新市渡省级卫生镇创建成果,指导泉交河、泥江口申报省级卫生镇,支持兰溪、泉交河、沧水铺创建省级特色文化乡镇,促推泉交河跻身全国诗词之乡。

做强现代农业。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新格局,力促粮食、蔬菜、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等产业做特做精。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培育发展规模种植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建设新河以北现代农业示范引领区,加快农业科技园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推进农机作业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互联网+〔24〕农村电商”模式,推进农超对接、基地直营、网上直销,打造“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现代生态农业新模式。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5家和“三品一标”农产品35个,继续争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做优美丽乡村。完善美丽乡村规划,贯彻“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统筹国土、水利、农开、环保等项目资金,重点建好以新河“一线一片”为代表的美丽乡村、以金家堤为代表的红色乡村、以碧云峰为代表的山水乡村,绘就“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的美好家园,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注重协调发展,突出抓好三产经济。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依托顺德城、海吉星、湘运物流园等项目,做大做强现代商贸物流业。强力推进海洋城、万达等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三产发展高地。推进快递下乡,完善区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将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成为“一站式便民惠民店、十分钟公共服务圈”。

全力拓展三产新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扩大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拓展会展经济、教育体育消费。抢占健康消费市场,加快建设汉森健康产业园,筹建医养中心。引进培育各类金融机构,发展产业金融、互联网金融、农村金融和消费金融。引导兰溪米市、高岭布市、内衣市场、茶业市场通过电商平台畅销特色产品,“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力增销售过亿元电商企业3家以上。

促进房地产持续发展。加快中央、省、市房地产支持政策的落地,制定全区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发展引导,有效化解库存。强化用地、资金、报建等支持,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促进中心城区、学府片区、衡龙新区、欧江岔万泽商业区等区域房地产业加快发展。强化市场价格监管,推进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房地产产品供应体系。

着力提升旅游服务业。高水平编制文化旅游业总体规划,加快打造“生态休闲、佛教文化、历史名人”旅游品牌。充分挖掘何凤山、胡林翼、萧山令、“三周一叶”等文化资源,倾力策划、包装、建设新河画廊、海洋城文创产业航母、会龙山文化旅游示范区、泥江口神秘旅游新镇;高质量编制碧云峰景区规划并推进景区修复建设,加快胡林翼文化旅游项目落地。强化旅游经济意识,大胆迎接“旅游+”〔25〕时代;抓紧完善标识标牌、地图手册、微信平台等服务指南,开发一日游、二日游等精品线路。全面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注重加强文明旅游引导。

——注重绿色发展,突出抓好生态建设。

构筑生态屏障。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重点抓好岳家桥、龙光桥、沧水铺等区域的矿山生态修复,着重抓好水边、路边、屋边的绿化,营造林4万亩,全面改善森林生态、湿地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水体生态,构建山青、水净、树绿的生活环境。

加强污染防治。抓好志溪河、兰溪河、新河等重点水域的综合治理,推进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建设无害化处理中心和有机肥厂;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做好河、湖、沟、渠的疏浚保洁工程,抓好兰溪龙荣村、沧水铺五里牌村垃圾分类减量试点。严格整治污染企业,强化节能减排,确保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推进“两供两治”〔26〕,探索bot、ppp〔27〕等合作模式,加快建设城东、衡龙新区、兰溪污水处理厂。

建设两型社会。修编《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赫山片区建设规划》,严守高效集约用地、资源能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红线。建好银城大道绿色生态长廊,推进来仪湖国家湿地公园策划、规划工作,申报鱼四森林公园项目。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户用沼气服务体系,推广绿色建筑项目。抓好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为重点的整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促进机关、企业、家庭、社会节能,创建两型示范单位10个。

——注重共享发展,突出抓好民生改善。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五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统筹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加快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建设,持续抓好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优抚安置、“救急难”和移民后扶等工作。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完成兰洲等敬老院的建设。改造棚户区4729户、危房650户,建设公租房826套。提高农饮安全工程群众满意度,确保开户率达80%以上。

全面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完成高中学校提质扩容工程,实施学校运动设施提质改造和食堂标准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扩建花亭子学校,新建赫山三小,确保龙洲路、迎宾路小学秋季建成开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探索集团化办学,实现教育基本均衡;启动学前教育二期三年行动,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教育强区省级验收达标。优化卫计资源,全面落实“二孩”生育、计划生育奖扶政策,稳步提升妇幼保健、计生服务水平;加快城区公立医院改革,整体搬迁泉交河卫生院,建成欧江岔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争创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征集特色档案,免费开放“两馆一站”〔28〕,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新建沧水铺、八字哨、新市渡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民健身路径10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个,确保文化广场覆盖80%的乡镇。深入开展国防动员,统筹抓好气象、老干、对台、外事等工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强化“一进二访”〔29〕,打好“六个一批”〔30〕和自我发展组合拳,加大对因病(残)致贫特困家庭救助力度,推进水、电、路、气、房、环境治理进农家,减贫6900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青少年关爱服务体系,对贫困家庭子女、失学青少年、农民工等困难群体免费开展职业培训。实施贫困残疾人白内障复明手术、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资助重症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

——注重和谐发展,突出抓好社会治理。

夯实基层基础。完成并村工作,减少行政村99个;深入推进“四位一体”村级治理模式,加强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基层财务管理;建好镇村党员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提高基层干部抓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深入开展“红袖章”、“一村一警”等联防联处工程,推进人口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和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有效服务管理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鼓励社会公众积极投身无偿献血、应急救援、城市创建等公益事业,大力培育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心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维护社会稳定。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深化平安创建、“五十百千”〔31〕竞赛活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突出整治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边界地域、重点路段、市场及学校周边环境,继续在城区主要道路、治安复杂区域增设监控探头,严厉打击多发性侵财、涉恶涉毒等犯罪,争创全省“平安县市区”。强化涉稳信息研判预警处置,依法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

抓实安全生产。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严惩非法采砂等行为;抓实防火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继续创建“平安畅通区”,推进治超常态化;深入开展打非治违,突出安全生产大宣传、大培训、大检查、大整治,强化各单位“一岗双责”的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好转。

——注重改革发展,突出抓好自身建设。

推进改革型政府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注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重点抓好政府机构、预算管理、绩效监督、户籍制度等改革举措,推进镇村综合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全面完成国企改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铺开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确权登记颁证。促进各个社会阶层参与公共管理,让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

推进法治型政府建设。完成区乡政府换届,做好乡镇区划调整后续工作,成立政府“法律顾问团”;实行“谁决策、谁负责”,依法设定、行使、制约、监督权力,加强政府合同管理。严格按照权力、责任、收费清单规范部门行政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督促公职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升依法行政和法治赫山建设水平。认真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效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完善政治协商经常性工作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办好区长热线。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严格落实行政审批改革措施,下移重心、下放权力,继续夯实基层便民服务平台,构建区镇村全覆盖、便捷化的政府服务体系。强化政务督查和效能监察,严格落实首问负责、按期办结、督查考核等制度,坚决惩治庸政、懒政、怠政,让群众方便办事成为常态。完成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第二次地名普查任务。

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积极学习长株潭、东部沿海地区先进的思想观念、发展理念和勇闯敢为、奋力拼搏精神,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和工作干劲。定期组织公职人员学习经济管理、社会治理等知识,切实提升政治敏锐性、经济洞察力和工作执行力。

推进廉洁型政府建设。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强力控支节支,压减“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地用在民生改善、产业发展上。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和领导职数管理,加强审计监督,严管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财政投资项目,严把资金拨付审核关、监督检查关和跟踪问效关。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案三查”制度,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确保不越雷池、不闯红线。

各位代表!新机遇孕育新希望,新挑战激发新动力,新使命召唤新作为。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区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坚决的姿态、更加务实的工作,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定信心不动摇,保持定力不偏移,加快发展不懈怠,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赫山而不懈奋斗!

3

页,当前第。

2

1

2

3

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时期和20xx年工作简要回顾。

“”时期是道里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两部”发展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圆满完成“”时期各项目标任务,获得国家级荣誉22项、省级荣誉20项,谱写了道里区科学发展新篇章。

“”时期,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狠抓招商,大上项目,经济总量和效益迈上新台阶。“”末,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9.2%、13%、31.5%、13.7%。20xx年、20xx年道里区连续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和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时期,是城市空间大幅拓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加快推进群力新区、哈西群力联络空间开发建设,城区面积由24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和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空间支撑和要素保障:“五大商圈”集聚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凸显,城市承载和吸纳产业的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时期,是改革创新步伐持续提速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新农镇、太平镇获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深化人事、教育、卫生、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改革,完成部门改革整合,成立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卫生计生局,实现企业登记“四证合一、一证一码”:“中心社区”建设模式在全国推广,“云医疗”模式开创全省先河,全区专利授权超过300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

“”时期,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优先,持续加大民生项目投入力度,区级财政用于改善民生事业的资金达9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9%。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到32615元和16214元,年均增长13.2%和15.6%。城乡困难群众、低保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应发尽发。教育、文化、卫生计生工作亮点纷呈,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社区建设、社区医疗、残疾人工作、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时期,是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紧紧围绕“”确定的目标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勇创新,攻坚克难敢担当,依法治区严问责,拒腐防变守底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门心思谋发展,一以贯之抓落实,开创了政府各项工作新局面,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显著提升。

20xx年是“”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突出目标和问题导向,保持工作定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千方百计招商选资,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初确定的100个大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348亿元,占年计划的102%;纳入省市重点的50个产业项目全部完成年度目标,完成投资139亿元;引进项目403个,实际利用国内资金172亿元,同比增长30.1%;实际利用外资1.45亿美元,同比增长23.2%;红星美凯龙、陈金体育馆等项目开工建设,飞机拆解基地、民生尚都二期等项目实现征拆净地;改造升级传统商贸业,加快推进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制定出台全区“互联网+”和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相关政策,区财政拿出20xx万元扶持电商园区和企业发展,建立了全市首家日用品跨境电商交易平台——“东北亚电商产业园”,苏宁、联强等骨干企业拓展电子商务步伐加快,中央红“沃沃购”被商务部评为“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启动建设哈尔滨创新性金融示范区,首期规划的互联网金融交易中心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中航资本、正德人寿、华夏银行等8个总部项目成功落户:“龙门科技”“创富汇”“左岸创咖”等创业创新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相继建成,全年新增企业4360户、个体工商户8258户,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80家;传统农业加速向优质高效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提档升级天顺农业园区、顺意养殖园区等农业园区10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5个,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至12家,建成休闲采摘园区10家,全区标准化蔬菜生产棚室发展到7337栋,无公害、绿色、有机标识认证发展到133个。

(二)提档升级,着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完成民主棚户区、哈站北广场等区域棚改征收征地净地项目13个,完成回迁安置房建设5万平方米652套,拆除临空经济区、群力外滩区域等违章建筑51.5万平方米,为省市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创造了条件;维修车行道197条、人行道256条;维修改造物业弃管小区、老旧住宅42万平方米、居民庭院31个,拆并小锅炉33台,完成老旧管网改造20.55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60.5万平方米,全区集中供热覆盖率达94%,居全市之首。完成城区彩化建设项目34项,全年新植树木4.86万株,新增绿地31.2公顷,维修改造群力新区金河公园等8处灯饰亮化及喷泉景观;健全城区市容环卫作业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机制,全区无积尘示范街路和广场达到43处,绿色清冰雪工作实现“首场必净、场场干净”目标;加强村屯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改造泥草房55户,新建农村道路10.9公里。

(三)普惠民生,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福祉。全年财政用于民生事业支出29.9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80%。投资1.4亿元,配备教育教学设备,新建及加固改造校舍16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高考、职高竞赛成绩再创新高;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面向全省选调骨干教师101名,以全省最高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工作检查验收。社区医疗工作继续领跑全省,道里区被选为全省唯一一个区级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区级综合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整体功能提档升级,“云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全面铺开应用;3000平方米以上的智能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至10个,位列全省首位。道里区取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投入300万元对区文化宫进行扩建改造,开展“老街音乐汇”等20项品牌特色文化旅游活动,海宁皮革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城镇新增就业2.02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67万人次。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中心社区”2处,“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通过民政部终期评估;引进全国“华龄健康365”工程,国家级“暖心工程”试点社区服务站达到16个。发放廉租房补贴20xx余户714万元,实物配租713户,审核通过公租房申请7810户。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xx—20xx年)的各项指标全面达标,为民兴办的实事全部兑现。

(四)创新方式,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开展区域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及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消除清河湾危化品等一批重特大安全隐患,全区安全事故数量、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27%,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强化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各类应急演练200余次,快速有效处置顾乡大街地面塌陷等突发事件12起,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食品、药械、农资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扎实抓好信访工作,开展信访工作百日专项行动攻坚战,全年化解信访积案51件,办理上级交办信访案件303件,办结率达100%,实现信访工作“减量退位”目标。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打掉黑恶势力团伙4个,命案破案率达100%。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省级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十星级文明户达到76个,荣获全市第四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五)提速增效,着力提升自身建设水平。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按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履行法定职责,组织开展“五个专项整治”行动,出台《道里区重点工作行政问责办法》,政府工作人员作风明显转变。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三级人大代表建议265件、政协提案164件,办复率达100%。发布政府行政权力清单2155项,圆满完成“六五”普法各项工作任务,受理办结法律援助案件276件,帮助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84万元,道里区荣获“全国法治城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征地拆迁、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98件,有效净化行政服务环境。

国防、人防、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地方志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位代表,道里区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驻区单位、部队官兵、公安干警、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道里区发展的各界人士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道里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区差距较大,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繁重,拉动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还不快,促进财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不强;三是老城区部分区域改造任务艰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五是政府效能尚需进一步提升,一些干部观念、能力和作风与加快发展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少数干部缺乏担当意识和实干劲头。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地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关键期,也是我区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做好“十三五”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十三五”时期我们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复杂多变,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准确研判形势,主动把握战略机遇,直面挑战,勇于担当,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的战略决策部署,努力在破解难题中奋力开创道里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到20xx年,居民收入提前2年比20xx年翻一番;到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提前1年比20xx年翻一番。

“十三五”时期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着力实施“两部”发展战略。必须坚持创新发展。要始终坚持把创新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完善创新孵化配套政策体系,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进创新型社会和创新型经济体系建设,着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切实将我区打造成为创新创业新高地。必须坚持协调发展。要始终坚持把协调发展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结合点,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合理配置人口、资源、环境等公共资源,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开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局面。必须坚持绿色发展。要始终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首位,科学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推动节能减排,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增强绿色发展能力,切实把我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美丽宜居中心城区。必须坚持开放发展。要始终坚持把开放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抢抓龙江陆海丝路带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融入我市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建设,我们要以临空经济区为统领,依托新榆开发区,搭建对外开放的新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企业入区发展,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必须坚持共享发展。要始终坚持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目标,进一步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强力实施“两部”发展战略。“东部大提升”要依托东部区位优势、文化特色、空间布局和产业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保障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提升经济发展层级和水平,促进东部地区整体提档升级,展示中心城区形象,提升竞争力。“西部大开发”要以群力新区为牵动,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借助西部良好的地缘、资源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城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散。着力提升新榆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工业、临空经济、都市现代农业和沿江生态旅游业,进一步拉开城区发展骨架,实现西部崛起,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0xx年主要工作任务。

20xx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起步之年。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统一部署,解放思想,攻坚克难,主动作为,狠抓落实,为实现未来五年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xx年区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省、市、区委战略部署,大力实施“东部大提升、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业创新为引领,以产业项目建设为牵动,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保证,全力建设临空经济核心区、高端服务业引领区、创业创新先行区、文化旅游展示区、生态宜居样板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20xx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20xx年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抓招商,上项目,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今天的招商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后劲,今天的项目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20xx年,我们将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加快“五区”建设、构建“四大板块”为引领,抓招商、上项目、调结构、稳增长。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和“招商年”活动,充分发挥全区招商和项目建设工作推进委员会作用,畅通绿色通道,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选资。全年计划实施大项目100个,总投资14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3亿元。重点推进绿地中央广场、飞机拆解基地、哈尔滨外滩等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壮大总量;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拉长产业链条,推动重组并购,盘活存量;紧紧依托中央大街业态调整、哈西联络空间改造、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新榆开发区提档升级、小城镇建设等平台和载体,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招大引强,优化增量。一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哈尔滨创新性金融示范区建设,重点发展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融资担保等新型金融业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时尚产业,围绕打造“中国欧陆文化之窗”、国际旅游时尚名街,优化购物环境,大力引进国际一线品牌商和高品质服务业项目,进一步提升中央大街等五大商圈商业业态和旅游产品层次。举全区之力,高标准规划建设哈尔滨外滩和松花江沿岸景观长廊,稳步推进长岭湖及周边生态休闲度假景区建设。发展壮大总部楼宇经济,瞄准500强及省内外各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总部招商。重点依托尚志大街、友谊路和群力地区,着力打造一批税收亿元以上的特色总部楼宇。二是积极培育创新型产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互联网+”计划,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产学研,银政企”合作体系,鼓励和支持“龙门科技”“创富汇”“左岸创咖”等众创空间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双创”助推中小企业发展。三是聚焦工业发展。优化新榆开发区空间和产业布局,明确产业功能定位,逐步淘汰低端落后产能,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低碳环保、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完善道路、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着力提升承载能力;加快推进美巢项目、鑫鑫种业、彩格智能制造、博实智能传送线等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利用五年时间,把新榆开发区打造成为产业特色鲜明、高效集约的临空经济产业支撑区,形成二、三产业协同拉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二、抓特色,谋突破,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西部农村是道里区乃至哈尔滨市未来城市发展、产业建设的重要承载区,是道里区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20xx年,我们将充分发挥近郊临江优势,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为牵动,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一是建设绿色优质农产品集散中心。大力发展优质、绿色、高效种植业,充分发挥立业、天顺等国家、省、市科技园区辐射带动作用,新建温室150栋、大棚400栋,打造4个万亩蔬菜、水稻生产基地,推进种植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特色养殖业,推动养殖业向企业化、专业化、集团化发展;积极推进新发镇红旗村哈尔滨绿色农产品及粮食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工作,鼓励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构建产供销于一体的农村产业体系,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的产业布局。二是建设西部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依托松花江、运粮河、长岭湖“一江一河一湖”,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养生养老度假产业,重点建设太安村休闲度假区、新江村运粮河口湿地度假庄园,开发建设沿江旅游项目,谋划建设特色旅游小镇,提升沿江镇村农业采摘园知名度,推进长岭湖风景区生态恢复建设。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军农业;依托全国最大的“土流网”构建区域土地流转平台,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培育发展壮大农村新型经济。四是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新发镇、新农镇、太平镇国家级小城镇试点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1.26亿元,实施17.8公里的道里区松干治理工程,提高堤坝防洪能力,计划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农村道路7条、27公里,新建改造饮水工程28处,解决3.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广生物菌发酵技术,降低养殖生产污染,探索农村污水处理新途径,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年完成50%的行政村达标建设,打造精品示范村5到8个。

三、抓建管,重提升,不断完善城区承载功能。

创造优良人居环境是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20xx年,我们将牢固树立“精细、精致、精品”的城市管理理念,营造更加宜居、更加宜业、更加宜游的生活环境。一是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功能。全力推进金山堡、龙唐集中供热工程项目、静态交通项目及人防地下停车场项目建设,完成新阳路沿街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扩大老旧小区及临街踏步整治范围,计划维修庭院500个,大中修道路10条,维修养护道路15万平方米,整治人行道板9万平方米;做好群力新区建管交接工作,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水平,展现群力新区新面貌;推进红专街休闲区等特色街区提档升级,新建和升级中央大街等旅游景区公厕9处,新建改造城区公厕37座。二是进一步加强城区市容环境整治。探索建立城区环卫保洁市场化运行机制,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集中整治沿街门店、商亭、报刊亭等店外经营、外摆外挂等违法行为,重点规范一、二类街路及机场景观大道户外牌匾广告,推进通达街汽配城和田地街金属材料市场等老旧市场整治工作,依法查处违法建筑,严控新增违建;实施绿彩化建设项目36个,升级改造沿江公园景观设施,全面补植街路行道树,打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垃圾净化工程,加大清扫保洁收运频次,升级作业标准,打造精品示范街路及“百街万点促升级”示范街路60条;全力以赴抓好绿色清冰雪工作,切实提升城市环境百姓满意度。三是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健全完善城市治理“互联网+”模式,将城管、园林、执法、公安、交通及小区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有机结合,构建数字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动态管理体系;强化网格化管理,启动“四级平台进社区”工作,开展区三维地理信息勘查、编制和数据录入等项工作,构建覆盖全区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四是进一步推进棚改征收征地拆违工作。大力推进哈站北广场二期、地工街打通工程、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配套、工业博览城等10个重点项目征收征地工作,为大项目落地建设创造条件;重点推进田地街、工农大街98号等6个棚改项目土地挂牌及回迁房建设工作,全力做好松江电炉厂、菜库街等棚改项目回迁安置工作,改善低收入居民居住条件;加大监督检查巡视力度,继续保持拆违工作高压态势。

四、抓保障,强服务,持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区百姓,是我们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和职责所在。20xx年,我们将深入实施公共服务惠民工程和精准扶贫工程,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一是稳就业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升级改造道里区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制定出台道里区引进人才扶持政策,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位一体”的创业创新载体,组织开展少年儿童创艺大赛和各类创业创新比赛,营造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计划全年创业就业人员培训1.1万人次,实现新就业1.5万人。二是强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推进“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实现800个低收入家庭精准脱贫;大力推进“救急难”试点工作,设立专项救助资金,对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的贫困居民提供托底救助;加快推进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选址论证工作,强化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拓展残疾人康复途径,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社会化养老服务全覆盖。三是重均衡提升教育发展层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价与目标管理机制,促进教育优质协调公平均衡发展;全面推广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模式,引进国际民办学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设立教师发展中心,引进、招聘一批优质师资,培养一批名优校长和骨干教师,提升教学队伍整体素质;深入推进“云教育”工程,打造智慧学校试点校20所;竣工交付使用学校4所,开工学校6所,加固维修改造学校48所,进一步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四是广覆盖优化卫计服务。大力开展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完成群力家园、建国及通江尚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拓展农村医联体信息共享平台,扩大“云医疗”服务范围,提升卫生计生信息化水平;探索“医养护”结合的医疗新模式,完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区人民医院间的三级双向转诊制度,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五是全方位完善文体设施。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部达标;协调推动区文化体育中心选址工作,并做好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区图书馆争创国家一级图书馆。六是高水平加强社区建设。持续推进“中心社区”和“智能社区”建设,新建中心社区1处,改造社区办公用房3处;健全社区准入制度,探索居站分设机制,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清单,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做好第五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编制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xx—20xx年)。七是优服务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率先在全市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园(公益园)3个,培育公益类社会组织10家;采取公益创投或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

五、抓稳定,促和谐,全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我们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所期所盼。20xx年,我们将坚持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入开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的各类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抓好有序交通、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推动创城工作常态化。强化安全发展新理念,加快安全生产“六大体系”建设,确保安全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法制化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深入推进市场主体诚实守信体系建设,落实“四有两责”要求,构建覆盖全区的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成立区信访事务调处服务中心和涉法涉诉受理中心,加大积案化解及非访打击力度,实现“减量退位”工作目标。深入推进“平安道里”建设,继续实施“天眼”工程,完善立体化治安巡逻防控体系,始终保持综合治理和惩治犯罪的高压态势,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

继续做好国防、人防、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地方志等工作。

六、抓法治,正风纪,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基本遵循。20xx年,我们将着力加强“五型”政府建设,展现新作为、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一是建设学习型政府。全体公务人员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把学习作为提升素质和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政策法规水平和业务能力,弘扬严谨端正、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学风,凝聚改革发展共识,着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建设法治型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事干事,提高依法决策水平;认真执行人大的各项决议决定,全力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坚持重大事项报告,重大决策集体讨论、专家论证,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健全完善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推进行政程序规范化建设。三是建设务实型政府。执行力是考量政府工作绩效的标尺,务实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和关键。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到哪里,工作就落实和执行到哪里;要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实抓快办的工作作风,以敢于担当的勇气,锲而不舍的韧劲,持之以恒不懈怠,咬定青山不放松,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四是建设责任型政府。大力倡导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精神,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强化监督考评和绩效管理,发挥企业诉求投诉受理中心的平台作用,建立问题解决、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庸政、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的行为。五是建设廉洁型政府。廉政建设是政府工作的底线和生命线。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大“一案双查”力度,落实“两个责任”,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各类问题,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各位代表,梦想承载希望,奋斗开创未来。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描绘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真抓实干,为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谱写道里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3

页,当前第。

2

1

2

3

道里区政府工作报告

道里区位于哈尔滨市区西北部,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道里区政府。

欢迎阅读!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xx年工作简要回顾。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两区”发展战略目标,抢抓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大力推进“五大工程”,加快“三大经济带和六大功能区”建设,圆满完成区xx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8亿元,同比增长7%;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0101万元,同比增长10.5%,增幅位列全市八个城区第一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30456万元,同比增长11.8%,税收总量和增幅位列全市八个城区第一名。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9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6.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6亿元,同比增长1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616元,同比增长13%。在《人民日报》发布的20xx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排行榜中,道里区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同时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全区实施大项目100个,总投资1312亿元。其中,经济建设类项目65个,社会事业类项目35个。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34个,1亿元以上项目48个,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339亿元,占年计划的101%。犹太老会堂音乐厅等54个项目竣工。招商选资成效显著。全年共引进项目551个。其中,引进签约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1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个。预计实际利用国内资金128亿元,同比增长25%;实际直接利用境外资金10643万美元,同比增长20%。现代服务业日益壮大。“五大商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提升,海宁皮革城、远大购物广场等大型购物和专业市场相继开业运营;“上海沙龙”商服休闲步行街区项目竣工;中央红、联强和苏宁云商中央大街超级店等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新榆园区新增80万平方米用地指标征收开始启动,争取到市政府园区扶持资金887万元,完成园区排水工程建设。引进加西亚电器、红旗森联冷冻等项目,园区入驻企业达28家。太平空港经济区申报获得国家受理,引进中国飞机拆解基地和绿地空港城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扶持民企力度加大。市、区政府为13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扶持资金950万元,申报市级重大产业项目2个,5家中小企业获得市级创业扶持基金420万元。加大对北方威特等重点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出口企业市场竞争力,预计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78亿美元,同比增长6%。文化旅游繁荣发展。投资20xx万元,对中央大街休闲区及辅街进行维修改造。开展以“迷人哈夏·时尚老街”为主题的老街音乐汇、首届哈尔滨长岭湖国际冬捕冰钓旅游节等20项系列文化旅游活动。中央大街在全省率先推出夏、冬两季延时营业的“夜生活”消费,率先为游客提供区域性免费“wifi”服务,进一步丰富文化旅游内涵。中央书店成功转型为全省首家集购书、休闲、阅读、交友于一体的时尚休闲书店;哈尔滨游客服务中心落户中央大街。斯大林公园、九站公园等14个主题公园链接成的沿江景观带更富魅力。群力文化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哈尔滨音乐厅投入使用,银泰城东南亚风情街建设进展顺利。道里区在全市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上介绍经验。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6.5亿元,同比增长6%。投资3.3亿元,实施哈尔滨天顺园生态农业标准园、长岭湖都市生态休闲渔业标准化示范园区等农牧业项目8个,新建棚室156栋,全区棚室总数达到7795栋,立业蔬菜基地被确定为全市农业物联网试点;奶牛存栏2.4万头,生猪存栏8.4万头,家禽存栏180万只,鱼养殖面积3500亩、产量1400吨;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10家,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建立土地经营权纠纷仲裁机构,完成农村土地、林地、草原、水面实测和确权工作。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棚改征迁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完成棚改征收征地项目20个、442.5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583处、35.9万平方米,建设棚改回迁安置房80万平方米,回迁进户居民4278户,城乡路旧城改造、机场扩建、民生尚都二期等一批省、市大项目如期实现净地,煤五三号地块棚改项目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征收、当年净地、当年开工,为改善居民群众居住条件赢得时间。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完成《哈尔滨市道里区概念规划》、《哈尔滨市道里西部地区城乡统筹总体规划》。维修改造道路10条、11.4万平方米,临街踏步1700余处、1.4万余平方米,整治人行道11.6万平方米。全市春季道路灌缝现场交流会在道里区召开。金山堡集中供热源项目投入使用,覆盖供热面积800万平方米。拆并小锅炉56台,完成老旧管网改造41.2公里,全区集中供热覆盖率和物业投诉办结率位列全市各城区之首。爱建立体停车楼项目投入使用。新建农村公路20.7公里,改造农村泥草房84户,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处。城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改造物业弃管小区20个,维修改造老旧住宅楼体121栋、棚户区171处、居民庭院1000余个。绿彩化街路23条,绿化造林160亩,裸土地硬铺装、绿化覆盖23.4万平方米,新建和升级绿地57.2万平方米,城市景观亮化异彩纷呈。投资4000万元,开展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完成老机场路和哈双北路沿线村屯道路维修、绿化、牌匾整治以及沿线房屋墙体粉刷。从20xx年开始,将每年1000万元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列入区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建设一体化运行体系。精细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五从五起五延伸”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和“百街万点促升级”活动,延长保洁作业时间,全区无积尘示范街路和广场达到43处。在全国率先组建牌匾形象设计室,为1420户商家免费提供服务。投入3462万元,增配各类作业车辆45台、电瓶封闭式垃圾三轮倒运车200台、垃圾箱10000个、果皮箱4000个,机械化清扫作业率提高到62%。清冰雪成效显著,市政府在道里区召开了全市清冰雪工作现场推进会。开通“数字城管”官方网站和城市管理微信平台,及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群众满意率达99%。构建城管、园林、执法、公安、交通及小区“六位一体”联动管理格局,城市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着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投资8083万元,维修扩建新建中小学校60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先后组织开展各类培训280次、培训教师6000余人次,发放绩效工资2181.3万元,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编辑《道里区公民意识教育读本》,得到国务院妇儿工委的好评。承办海峡两岸学校特色体育交流研讨会,6所省级示范幼儿园被指定为第四届中国幼儿园园长大会观摩现场。卫生计生工作再创佳绩。启动新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3000平方米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7个,位居全省首位。投资3.5亿元、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的全省区级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云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探索建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人民日报》头版给予报道。新农合参合人数、参合率再创历史新高。道里区成为全国区级唯一承接国家级“婴儿胃肠道常见问题筛查干预”科研项目研究单位,安静安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全国群众满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称号。全市流动人口计生协会服务管理现场会在道里区召开,道里区被确定为全国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项目试点区,荣获全国人口计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文体工作长足进步。圆满完成全国先进文化区复检工作;新安装健身路径23套;开展文化下乡、“唱响中国梦”等系列主题活动800余场(次);组织1141人齐奏葫芦丝表演,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区驻馆团队荣获奥地利维也纳世界“合唱节”金奖、全国第六届“爱我中国”老年春晚最佳组织奖和东北三省合唱节金奖等称号。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加大公共服务保障投入,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救助保障政策,高标准完成创业就业、医保扩面、低保救助等工作,为百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敬老费700元,发放标准全省最高。全国“暖心工程”社区服务站试点达到6家,道里区作为全国试点城市唯一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暖心工程”年度总结大会上作经验介绍;启动建设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区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道里区荣获全国残疾人之家称号,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启动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出台《道里区妇女儿童法律援助暂行办法》,成立社区“儿童之家”116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覆盖。社区建设实现突破。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中心社区”2个,全区“中心社区”达26个;通江街道红专社区、太平镇太安村荣获国家级综合示范社区称号,道里区荣获全国城乡一体化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道里区“中心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被民政部编入《中国特色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丛书:中国特色社区建设哈尔滨市道里区经验》全国发行推广。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稳步推进。文明创建亮点纷呈。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以“八大环境”、“十项重点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创城活动,创城考评在全市综合评比中多次名列第一,圆满完成国检测评任务;道里区95岁老人彭云松和雷锋车队栾景通被评为全市“十大杰出老人”和“十大孝星”,兆麟街道荣获省级道德模范示范点称号,道里区作为全市唯一试点单位在全国中部地区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建立完善社区(村)家长学校158个,道里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连续两年在全市测评中名列第一,连续五届荣获全市先进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坚持“三条线”抓信访,集中开展进京非正常访“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化解信访积案74件,办理上级交办信访案件1117件,办结率达100%,进京非访排序退出全省前20名,实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减量退位”的工作目标。太平镇“枫桥经验”在全市推广。深入推进“强基工程”建设和“平安道里”创建工作,加大对各类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全区8类主要案件下降11.6%。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回头看等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四个责任”,安全事故数、死亡人数、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分别下降17%、48%、55%、32%。成立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大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和安全监管力度,道里区食品安全工作在全市考评中获得优秀档次。

——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行政能力明显提升。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三级人大代表建议155件、政协提案86件,办复率达100%。依法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处理行政复议案件12起。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各类政务信息3069条,办复“民生民意”网帖1366份。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化解矛盾保稳定”主题实践活动,调解案件871件,成功率达97%。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22件,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73万元,道里区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检查先进集体和全国依法治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市委“十项措施”和区委相关要求,清理清退公务用车60辆,局级领导办公用房6间、90平方米;压缩“三公”经费347.58万元,同比下降41%;查摆整改区政府党组“四风”问题65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组织开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五个专项整治”行动,会风、文风和工作作风明显改观。严格落实政府绩效考核办法,出台《道里区重点工作行政问责办法》,公务人员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廉政建设不断加强。严格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出台《道里区关于从严监督二级班子党政正职权力运行的若干规定(试行)》,开展公款吃喝等检查910次。加大项目招投标、征地拆迁、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查处违法违纪案件50件。

国防、人防、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审计、统计等工作成效显著。为民兴办的“十件”实事全部兑现。

各位代表!道里区政府20xx年取得的工作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得益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敢于担当和攻坚克难,得益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驻区单位、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所有关心道里区发展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道里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道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发展不均衡,高端服务业比重小、规上工业实力不够强;二是各项刚性支出增多,城乡社会保障压力较大;三是信访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四是“四风”问题依然存在,个别工作人员“慵、懒、散、玩、浮、拖、推”现象还没有杜绝,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xx年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我们面临的繁重任务前所未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机遇和挑战交相并存,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三期叠加”、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没有明显改变,加之我们自身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保持全区经济在较高起点上持续快速发展的难度较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的潜力和机遇,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党的xx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出台35条政策支持东北振兴,黑龙江省出台65条措施、哈尔滨市出台45条措施促进经济稳增长,特别是随着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黑龙江省“五大规划”的深入推进、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哈尔滨市对俄合作战略的全面升级,必将为我们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随着城市西扩和空港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地铁2号线和3号线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启动建设,必将为全区招商选资、上大项目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多年来招商选资和大项目建设,积淀跨越发展的后发优势,也必将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

20xx年区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区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东部大提升、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项目建设为牵动,以新“四化”为载体,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全面依法治区为保障,全力打造“高端服务业承载区、临空经济核心区、文化旅游引领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幸福和谐首善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xx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左右;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5‰以内。

一、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着力提高区域综合实力。

(一)深入实施项目牵动战略,夯实晋位跨越新基础。坚持把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总开关”,调动一切力量抓项目,一年四季引项目,跟踪服务落项目。计划实施大项目100个,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35个,1亿元以上项目47个。其中,经济建设类项目65个,社会事业类项目35个,总投资14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0亿元。继续实施“一个产业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家牵头单位、一套推进方案、一以贯之全程服务”的项目建设推进举措,重点推进群力财富中心、银泰东南亚风情街等大项目建设,力争洽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达效。围绕闲置资源、优势产业和承接平台,重点引进一批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导向和牵动作用的大项目,从根本上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市一系列促进企业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把握投资导向,优化发展环境,搞好产业对接,用好、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发展强区。

(二)深入实施商务兴区战略,提升产业发展新层次。进一步发挥“五大商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中央大街20xx—20xx年业态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欧柏林音乐酒吧广场、哈尔滨维美戴斯酒店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中央大街区域业态水平。充分挖掘兆麟地区潜在发展优势,着力优化发展环境,重点推进新透笼二期、万泰国际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卓展二期、爱建新城商服等项目建设,启动地铁2号线通江街核心区规划,引进地铁2号线项目公司总部,谋划旅游服务区和现代服务业集中区,促进中央大街商圈与爱建商圈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哈尔滨工业品博览城、汇智时代广场、盛泽国际广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顾乡商圈的影响力。积极主动与哈西办沟通配合,重点推进投资超百亿的银泰城和星光耀项目,以及招商贝肯山、汇智金融企业总部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升级版。加大对民营企业扶持力度,优化调整传统服务业,鼓励支持物联网电子商务发展,将道里区建设成为立足全市、服务全省、辐射东北亚的现代服务业核心区。

(三)深入实施园区开发战略,拓展产业承接新平台。加快新榆工业园区80万平方米征地工作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推进中丹智能节能循环产业园区项目,加快加西亚电器、畅普管业等项目建设。调整空港经济区60万平方米用地指标,重点推进哈尔滨机场扩建、中国飞机拆解基地、绿地空港新城、哈尔滨空港国际物流增源区、哈尔滨绿色农产品及粮食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科技服务“十百千”走基层活动,举办第二届道里区科技项目对接洽谈暨科技成果展览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

(四)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强区战略,培育经济增长新能极。围绕“一带三区”旅游文化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沿江堤顶路项目的申报工作,建设松花江滨水景观带。做足“老街音乐汇”等系列旅游文化活动的大文章,彰显欧陆文化和异域风情;发挥群力文化产业聚集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把海宁皮革城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力打造长岭湖、天顺农业生态园、太安村、新江村运粮河口等特色旅游景点,完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组织开展好第二届哈尔滨长岭湖国际冬捕冰钓旅游节活动。推进工美集团、陈金时尚综合体育馆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群力文化产业集中区的服务功能。加快兆麟演艺娱乐文化产业集中区和中央大街欧陆文化产业区的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强区的新亮点。

(五)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引领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新进程。以“四个一体化”为目标,“四轮驱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新发镇建国社区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确保农村居民安居房顺利回迁。积极推进新农镇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太安村18万平方米新型社区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深化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加快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向农村倾斜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菜、奶、菌、花、果”五大特色主导产业,推进立功都市现代农业庄园、榆树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红旗森联冷冻鲜配送项目、先富空港高标准露地蔬菜核心区等涉农项目建设。组织申报绿色蔬菜基地科技示范项目,进一步扩大万顺花卉基地规模,继续扶持天顺园集团、中央红集团、祝旺良种猪繁殖基地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推动种养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辟建蔬菜交易市场,构建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

二、全面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惠民工程,加快民生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为统领,加强机关干部、校长、教师和教研员四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师德奖惩、教师流动机制,大力开展“高效教学年”活动,推动优势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进一步扩大名校、名师的带动效应和影响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多元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整合公办学校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兴办高水平的民办学校,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大力实施“云教育”项目,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突出专业教学特色,形成各类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局面。着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全年新建中小学校9所、抗震加固14所。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功能,新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开展“医养结合”特色服务,成立社区“医疗养老”试点2个;进一步加强慢病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健全“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完成病区结算、异地结报等6项医疗云软件互动平台建设试点区建设任务。认真做好国家计生协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项目验收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强力推进群力新区图书馆主体工程项目建设,协调推进区综合体育场馆的规划落实工作;建设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分馆3处,提档升级全省首家(区县级)数字图书馆;全力做好区文化馆“国家一级馆”复检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组织开展魅力道里艺术节等系列品牌活动,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大力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中心社区2个,创建市级“五星级社区”2个,进一步拓展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扩大社区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完善以便民、卫生、文体、教育、为老、平安等为主要内容的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

(二)大力推进城市建管升级工程,建设生态宜居城区。以“干净、整洁、有序、靓丽”为目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五从五起五延伸”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牢固树立精细化、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城市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重点推进绿地中央广场、汇智时代广场、五洲国际等8个市重点项目征收征地工作,棚改回迁安置房开工面积55.53万平方米;继续保持拆违工作高压态势,对私建滥建零容忍;维修道路15万平方米、人行道12万平方米;维修改造老旧小区庭院300个、巷道20条,提档升级街区灯饰小品、楼体亮化;实施绿彩化项目41个,补植道路行道树209条,新增绿化面积14公顷。实施居民庭院封闭式管理。进一步夯实街道办事处环卫作业精细化管理基础,强化无积尘示范街区管理。构建区级物业供热、环境整治应急事件快速反应平台、应急处置机制和应急反应队伍,构建统一领导、便民高效、综合联动城市管理新格局。统筹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力以赴抓好绿色清冰雪,实现“首场必净、场场干净”目标。强化物业供热监管,继续加大拆炉并网、老旧管网改造力度,扎实推进西部热源厂项目建设。

(三)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工程,增强人民群众福祉。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实现就业再就业1.5万人,培训1.1万人次。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推进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建设,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建设,最大限度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健全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全市首家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区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农村残疾人产业扶贫基地,实现农村残疾人规模就业。切实保证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稳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全面完成道里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各项指标任务。

(四)大力推进平安建设工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三条线”抓信访,加大积案化解工作力度,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实现信访工作“减量退位”的目标,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工作的“一岗双责”原则,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人员密集场所、危房棚户区、高层建筑、道路交通等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的监管力度,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强化监管,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出群防群治,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抓好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节和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大力推进“天网”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遏制各类刑事犯罪活动。

(五)大力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工程,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扎实推进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完善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依托市民学校、家长学校等阵地,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健全完善志愿服务“13810”机制,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影响力;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全覆盖。全面完成为民兴办的实事。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政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履行政府议事规则,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作为大项目建设、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行政决策中的咨询服务作用,做到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活动,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让法律权威成为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强化执法监督,严格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坚持为民勤政,提高办事效率。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中梗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期办结制,大力倡行“一线工作法”,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实施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提高企业和居民群众满意度,以优质高效服务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三)坚持科学理政,增强发展动力。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切实把政府管理纳入科学化轨道,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较低的管理成本实现较优的工作目标,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社会主体活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坚持从严治政,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对政府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始终保持整治“四风”问题的高压态势,着力铲除“四风”滋生蔓延的土壤;建立并实施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消除权力寻租空间,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开门纳谏,广开民意渠道,深入推进政务、村务和厂务公开,切实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绩效管理,严格行政问责,狠抓工作落实,切实解决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伪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和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大力弘扬“五敢五不怕”精神,牢固树立责任担当意识,营造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行政环境。

(五)坚持廉洁从政,树立良好形象。深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决做到“四不为、四管住”;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市委“十项措施”和区委相关要求,认真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强化办公经费预算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梦想承载希望,奋斗开创未来。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描绘了改革发展和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于担当,戮力同心,真抓实干,为努力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谱写道里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3

页,当前第。

1

1

2

3

江夏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__年工作回顾。

20__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一个率先、三个示范”战略思路和“三个夏”奋斗目标,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区域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1亿元,增长10.5%;全口径财政收入10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9亿元,增长1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7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3亿元,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00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14450元,增长12.5%。

一、着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工业经济实力增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50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9亿元,增长12.1%,总量在全市新城区排名第一;完成工业投资345亿元,增长16.7%,总量、增幅位居全市前列;新增“小进规”企业33家、重点税源户35家,77家重点企业税收保持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趋好。上海通用一期建成、二期开工,发动机项目有序推进,24家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加快建设,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初具规模。腾讯、阿里巴巴、南车轨道交通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互联网及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特色更加鲜明,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华丽环保等15家企业获批省、市级名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金口和兴钢厂、南实业等一批企业实现转型发展,海波重工、华舟重工、久之洋三家企业创业板被国家证监会正式受理,莱恩输变电在新三板挂牌,全区上市后备企业74家,位居新城区前列。

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投资45亿元,新建10平方公里工业倍增发展区。金港新区通用大道等18条主要道路基本建成并形成网络,水电气、污水处理、通讯等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农民还建房、公租房、幼儿园、卫生院等生活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完成大桥大花岭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和金港新区绿化美化工程,加快推进庙山花山工业园二期、藏龙岛生态公园和市政配套工程,园区功能和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狠抓项目推动,力促项目“三变”,全年新开工项目30个,计划投资187.5亿元;新竣工项目24个,完成投资79.4亿元,中石油济柴、力源信息、普洛斯产业园、百利威等一批重点项目如期建成投产。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招商引资总额364亿元,增长18.7%,总量居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增长28%,出口创汇1.8亿美元,增长16.3%,在新城区名列前茅。新引进项目40个,计划投资254亿元,诺华生物等28家企业投资过亿元,漳河新材料等5个项目投资过10亿元,天津力神新能源投资过50亿元。特别是投资75亿元、年产30万台整车的上海通用二期项目顺利签约,是我市提出“万亿倍增”目标后的全市第一个大项目。

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进科技兴区、人才强区战略,积极实施“青桐计划”,引进大学生创业团队62家,新建科技孵化器6万平方米,“光电谷”成为新城区唯一的国家级孵化器,腾讯科技专业性孵化器在全国首创“平台—产品—回收”一条龙模式。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家,达到5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5亿元,再次荣获“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区”称号。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业税收大幅增长,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实现双增,余额贷存比达到55.9%。财政和金融部门开拓融资渠道,确保了重点工程的资金需求。着力加强政银合作、银企对接,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创新性开展小微企业助保贷,以政府万元风险金撬动社会资金2亿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深化信用环境建设,成功创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区”。加快推进郑店物流园和金口物流中心建设,安吉汽车物流、海吉星、德邦物流等项目建设提速,引进民生电商物流等一批新项目,现代物流产业蓄势待发。围绕四季赏花、滨湖度假和生态采摘主题,打造以梁子湖大道和107国道为重点的赏花休闲旅游带,七彩花海景区和小蜜蜂体验工场开门迎宾,武汉花卉博览园、熏香悦等项目积极推进,夏旅游呈现淡季不淡、旺季爆满的可喜局面,全年接待游客550万人次,创收12亿元。

二、着力加强城市建管,城市面貌明显改善。

城市功能不断提升。金龙大街全线贯通,与文化大道共同构筑“黄金十字架”城市发展主轴。地铁27号线开工建设,成为新城区首条地下铺设的轨道交通和无需接驳中转的城市快线。完成天子山大道北段刷黑、金口立交工程,加快武嘉高速、马法公路、南新公路改扩建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建设,10万吨水厂扩建、污水处理厂建设、天然气管网延伸、输变电改造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加快推进。全区用电总量29.5亿千瓦时,增长15.8%,总量全省第一,增幅全市第一。加快纸坊新城建设,建成环山路,启动环湖路,初步形成环城绿色通道。中央大公园修建性规划和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顺利推进,中建三局总部、新长五星级酒店、八分山文化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抓紧实施,复道、齐心片区旧城改造步伐加快,一道口、八分山涵洞等渍水点排水改造、城市亮化美化等一批市政配套工程如期完成,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金口新城建设加快。按照“突出临特色、建设规模适当、服务高端白领、区域功能互补、体现欧洲风韵、保留古镇文化”的发展定位,高标准编制金口新城规划,完成《金口新城概念规划》和12平方公里市政专项规划,沿1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面向国内外8家知名设计单位招标,新城范围内征地拆迁、道路管网、百万方大社区及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全力推进,一座现代化汽车产业新城初具雏形。

城市管理服务不断延伸。深入开展“一管三创”工作,卫生城市创建通过国家爱卫会明查暗访和技术评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掀起高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成绩位居新城区前列,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城区。推进城市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实施“由扫变洗”环卫保洁净化模式,环卫作业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开展集贸市场、马路市场、小餐饮作坊、社区背街小巷、交通秩序等专项治理,实施公园广场和重点路段示范管理工程,在谭鑫培路、复道等一批道路建设景观花街,城市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全年查处各类违法建设746处22.7万平方米。将历史、文化、民俗等元素融入城市管理,倾心打造了10条街道1.8万米文化墙,成为塑造城市个性、宣传城市形象的载体,城管文化“夏模式”被选入省委党校教学案例,区城管委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和“湖北省首批法治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实施最严格的湖泊保护与管理制度,18个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全部编制完成,梁子湖、鲁湖围网大规模拆除,安山湿地、梁子湖潴洋海湿地分别成为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加强山体保护,完成全区127座山体“两图一录”编制,关停5家采石企业,实施12处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绿,新增林地面积1.3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8%。加快梁子湖“两型”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光伏综合应用科普示范园并网发电,被列为中美清洁能源和国家“金太阳”示范项目。成功创建安山省级生态文明街道和16个省级生态文明村、9个市级生态文明村。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减排任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6%,在全市保持前列。

三、着力夯实“三农”基础,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步伐加快。以设施蔬菜为主导的107国道沿线现代农业示范长廊形成规模,梁子湖大道、天子山大道沿线10多个“农家乐”项目相继开工或投入运营,金水河沿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区“三纵一横”现代农业区域布局基本形成。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25万亩,鲁湖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湖北丛霖农业生态公司获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093个,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培植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社10家,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金水河综合治理、阳武一干渠节水配套、三门湖东撇水港、官堤洲民垸除险加固等一批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完成210公里沟港整治、1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0处155千瓦以下骨干泵站更新改造和重点易旱地区综合治理。新建农村公路9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5座,开展农村公路大中修5万平方米。推广新型农机具8000台套,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率达到65%。全面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完成144个工程项目。“村邮站”建设实现全覆盖。扎实开展新一轮“三万”活动,连续四次荣获全省“三万”活动先进单位。

城乡统筹扎实推进。五里界省级“四化同步”示范镇、法泗怡山湾市级重点中心村试点示范取得明显成效,五里界中心社区一期926套、法泗怡山湾新农村一期600套农民新居已建成,五里界街获得“十大荆楚最美村镇”殊荣,梁子湖北咀新村被列入“湖北省宜居村庄”,保福祠红色旅游名村被列为“全市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积极推进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农村产权信息采集、录入、确权和部分产权颁证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人、房、图”三位一体系统架构,农村资源要素流动和资本化进程加快。

四、着力推进惠民工程,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坚持就业优先,为1.2万城乡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新增就业再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积极推动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到“人口全覆盖”,全年社保扩面2.9万人,全区综合参保率达到99.5%。社保基金结余13.1亿元,在新城区排名第一。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走基层、办实事、惠民生,千方百计解决3000名特困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险、3.4万名早期被征地农民和700余名农场职工养老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支持区属国有和集体改制企业困难职工以“助保贷”方式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全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加210元,首次突破2000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完善社保救助体系,提高居民住院报销补助比例,为3万余名城乡低保、五保、孤儿对象及因病、因灾导致生活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资金1.2亿元。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800套、垦区危房改造450套,竣工公共租赁住房190套,解决715户国有土地上房屋办证历史遗留问题。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新(改)建3家社区养老院、3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6家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完成4家农村福利院提档升级。开通区域出租车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采取财政补贴方式,从技能培训、转岗安置、社会救助、鼓励创业等方面千方百计为困难“面的”司机家庭找出路,为正式开通出租车创造了条件。

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启动实施第二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金口中心幼儿园等8所公办幼儿园。强化纸坊地区教育资源整合,从学前到初中扩容学位2200个,“入学难”和“超级大班”现象基本解决。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评成果,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加强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区人民医院迁建顺利推进,区精神病医院和金水卫生院完成整体搬迁,五里界卫生院等5家卫生院主体工程完工。成功举办20__年环中自行车夏段赛事、全国健美健身公开赛、第二届武汉市众行50公里徒步大会等具有广泛影响的文体活动,以夏梁子湖抗日爱国故事为题材的电影《湖杀令》拍摄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顺利通过湖北省统计基础规范化验收。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完成《夏区地名志》编印工作,填补我区近30年地名资料记载空白。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工作扎实开展,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广播影视、机关事务、编制、移民、物价、消防、人防、科协、区志、对台、档案、工会、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全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可控,未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断健全,全区未发生有影响的群体事件和极端暴力事件。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实现城乡全覆盖。加强矛盾调处和信访积案化解,实行区级领导接访下访制度,共接待群众上访445人次,一大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区视频网络建设和运用,提升基层基础防范能力,全区治安形势良好,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五、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政府工作水平有效提升。

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质量不断提高。制定《夏区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和《夏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出台《夏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若干意见》,政府工作进一步规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圆满完成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

行政效能显著提升。清理规范行政权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主动“削自己的权、去部门的利”,区级行政权力及政务服务事项由过去的3803项调减至3388项,减幅11%;行政审批项目由过去的1167项调减至138项,减幅88%。全面建立权力清单、程序清单、责任清单“三联单”制度,并及时上网公布。完善企业“直通车”服务,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和“工业企业服务月”活动,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

工作作风切实转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中央和省、市、区委确定的“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达到了党员受教育、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工作上台阶的目的,全区共调整、清理办公用房3798平方米,“三公”经费下降28%,以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制发的文件分别减少11.7%、16.5%。积极配合省委巡视组巡视和国家、省、市多层级立体交叉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有效促进了政府部门资金使用、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区审计局被评为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强化执纪监督,全年办理追责问责案件164件,纪律处分56人,组织处理108人。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全年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77件,其中大要案17件,涉及处级干部10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7人。

各位代表,20__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区党员干部的思想状态、干事激情和进取精神有了一次新的飞跃,夏气场进一步凸显。我们积极应对国内经济下行的困难和挑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二字方针”,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立足于打基础、管长远,通过编制和实施“全域夏”规划、全力构筑“黄金十字架”,奠定了城市空间新格局;通过谋划未来7年产业定位和发展路径、确定“4321”经济倍增新目标,奠定了产业发展新格局;通过划定生态控制底线、完成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贯通环山环湖绿道,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为实现我区新的跨越打下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和参与夏建设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和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区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夏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较小,部分落后产能亟需淘汰,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居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量大,政府融资行为受到约束,资金平衡和偿还债务的压力较大;社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征地拆迁、旧城改造、企业改制等方面遗留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与群众期望还有差距,兑现教育实践活动中政府作出的承诺还需艰辛努力;个别部门、少数干部仍存在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__年主要工作。

20__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推进“4321”倍增计划的起步之年。我们一定要顺应新趋势、把握新特征、集聚新动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抢抓“万亿倍增”新机遇,努力实现夏发展新跨越,力争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抢得先机。

20__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新增势,顺应人民群众新要求,坚持“竞进、提质、增效”,突出改革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民生保障和城乡统筹,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不断开创“三个夏”建设新局面。

20__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增长15%左右,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长3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增长。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心骨、顶梁柱、压舱石。必须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和稳增长的首要支撑,围绕新项目、新产业、新功能、新空间,做牢做实“三个400亿”,努力打造我区新型工业化的升级版。

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按照“4321”经济倍增路线图,围绕壮大主导产业和产业链接,着力做大工业总量,确保年内工业总产值净增400亿元以上。依托上海通用,加快实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双百双千”工程,推动通用一期量产出车、通用二期加快建设,加快推进168万台发动机项目和24家核心配套企业建设。积极引进二、三级零部件配套企业,加快发展汽车会展、研发试验、销售服务等配套产业。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积极支持华舟重工、久之洋、南车轨道交通等一批骨干企业开拓市场,扶优做强现代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大力发展以天津力神、凯迪电力为代表的环保新能源产业,巩固提升以abt为依托的网络经济,积极培育以武汉生物制品所、中科院病毒所为代表的生物健康产业,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

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坚持“抓大不放小”,着力策划引进一批有影响、有规模、有效益、有贡献的优质项目,力争全年新引进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实现招商引资总额400亿元左右。大力实施“满园工程”,加快推进采埃孚二期、小糸车灯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中信联、上海畅汇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实现工业投资400亿元左右。巩固“企业服务月”活动成果,建立企业间交流沟通平台,支持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用地、融资、配套服务等问题,努力为企业“松绑”、为企业减负。

促进园区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按照“产城融合”理念,加快建设工业倍增发展区,围绕“大车都”、“大光谷”经济板块战略构想,增加更多的“夏元素”。金港新区、大桥新区实施高标准的“九通一平”,加快通用铁路专用线、金口长深水码头、大花岭货场建设,全力以赴配套完善各项生产生活设施,打造一流投资环境,种最好的“梧桐树”,引更多的“金凤凰”。庙山、藏龙岛继续实施“腾笼换鸟”、提档升级工程,积极推进产业园区“集聚、集群、集约”开发和“商务、政务、服务”综合配套,不断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和园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五里界新型园区和郑店黄金工业园建设。以开发区办事处为单位,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统一规划村级集体发展用地,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和生活保障问题。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加快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挥我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引擎作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创新型经济产出能力。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市级以上研发机构4个、科技示范基地3个,培育自主创新示范企业1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4家,力争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继续实施“青桐计划”,建立健全支持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全民创业、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抢抓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重大机遇,依托abt互联网巨头,推动服务业嫁接互联网技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金融创新,大力发展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新引进1—2家法人金融机构,完善政、银、企信息交流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强对重点项目和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加快郑店物流园、金口物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安吉、德邦、海吉星、菜鸟网络、民生金融电商物流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力打造华中地区重要的物流聚集区和全国电商物流服务节点。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支持商贸企业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联投广场、宜化综合体等大型商业体建设,聚集研发设计、企业总部、商务会展、楼宇经济等高端业态,打造文化大道中央商务区。加强政府引导,强化市场管理,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新业态,形成新品牌。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展现南部新城新形象。按照“独立成市”理念,强化规划刚性约束,高标准建设武汉南部生态新城,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

稳步推进夏新城建设。充分利用“全域夏”五个层面规划成果,全力做好金口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金口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中央大公园修建性规划、环汤逊湖滨水风光带规划、地铁27号线站点周边建设规划、乌龙泉和山坡两个城铁小镇、青龙山地铁小镇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全区1:2000地形图全覆盖。科学编制完成“十三五”规划,着力加强规划项目库建设,努力实现“多规合一”。高标准建设纸坊新城,全面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聚集辐射带动能力,以优质的环境、齐全的功能、完善的配套吸引更多产业和项目,努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城。提速建设金口新城,加快征地拆迁和还建房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策划实施神山湖商务中心和湿地公园等一批城建项目。推进中洲智慧新城建设,启动“借花献佛”和东部统筹城乡示范带项目,高标准建设武汉花博园。

强力推进“城建攻坚”计划。用好国家支持新一轮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高标准完成金龙大街配套和绿化工程,积极推进地铁27号线、四环线、武嘉高速、107国道改扩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天子山大道南段刷黑、马法线改扩建、段乌公路升级改造等重点工程,启动天子山大桥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形成全覆盖、全畅通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完善纸坊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完成金口龙床矶10万吨水厂供水管网和电力配套工程。进一步做好电网规划,加强夏杨线、庙二线等电网建设和电力设施保护,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加强纸坊城区市政配套,完成中央大公园土建工程和环山路配套建设。实施纸坊大街东段改扩建、西交路改造、环山路东广场等一批市政项目,完成城区6处渍水点改造、港渠清淤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立“一管三创”长效机制,推进“城管革命”常态化,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成果,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健全“大城管”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环卫作业、绿化养护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升环卫作业精细化水平。实施城市公园、主次干道、窗口地带绿化升级和路灯改造工程,完成武昌大道等破损路面整修工程,推进房屋立面、门面招牌、架空管线等专项治理,有效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强化集贸市场、老旧社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综合治理。加大交通秩序、车辆超限超载、路面“泼漏撒”整治力度,打击“面的”非法营运,确保顺利开通区域出租车,抓好市场监管,促进出租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依法严厉查处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全力塑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新形象。

加快美丽夏建设。把基本生态控制线作为夏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全力保护好山、水、林、地等生态资源,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发展,“不吃子孙饭,不断子孙路”。启动一批环保创模示范项目,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评估验收。充分发挥市民在美丽夏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力打好生态保护攻坚战,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城区。完善“湖长制”、建立“山长制”,加大巡查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涉水、涉林项目建设,逐步清理基本生态控制线内项目,杜绝违法填湖、违法排污、违法开采行为。完成汤逊湖环湖绿道建设,实现环山路与环湖路对接。启动“清水入”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做好梁子湖、汤逊湖围网拆除工作,鼓励原生态养殖。加大对梁子湖流域畜禽养殖场综合整治力度,启动北咀核心区域污水收集管网项目,严格执行梁子湖“零排放”标准。强力推进“绿满荆楚”工程,在纸坊老城区规划建设1—2条绿道,增加城市绿量;在每个南部街道集中打造1—2个生态示范村湾,建设美丽乡村。依法关停一批采石采矿企业,继续实施破损山体修复、植树复绿工程,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大藏龙岛、安山等湿地公园保护和建设力度。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强制淘汰“黄标车”,留住青山碧水蓝天。

三、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开创城乡统筹新局面。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围绕服务工业化、融合城镇化、功能多样化、环境生态化的整体目标,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装备水平,促进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依托五里界试点示范的政策优势和现有基础,打造五里界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启动107国道沿线郑店至安山段现代农业百里观光长廊项目,高标准建设郑店蔬菜产业示范园;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梁子湖水产品加工,推进安山农产品加工园建设,着力引进一批农业加工企业。以区农业集团为龙头,整合农业资源,推进农业企业组团式发展,打造夏农业企业“航母”;逐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新建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3—5个、保鲜冷库1000立方米;建立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涉农信息,完善市场信息、环境监测、生产动态、质量安全、资源要素、灾害预警六大系统;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成15家企业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避免流转土地“非农化”,恪守“耕者有其田”的底线。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快五里界省级“四化同步”示范镇、怡山湾市级重点中心村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金水河流域金口段综合治理,全面完成综合整治任务。继续抓好民堤民垸除险保安、病险水库加固、小农水设施建设,完成官堤洲整险加固、和全区190公里沟港治理工程,更新改造15处155千瓦以下泵站,增强农业生产保障能力。加强农村破损道路修复,健全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推进城管革命进湾村,继续实施“三清洁”工程,保障“户入池、村收集、街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正常运转。大力开展生态街道、移民小康示范村建设,积极创建宜居村庄。实施精准扶贫计划,努力提高革命老区农民收入。

四、积极推进网络信息化,构建智慧城市新格局。以“平安有序的城市、高效透明的政府、绿色和谐的产业、幸福安康的民生”为目标,全力构筑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智能城市。

编制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强化应用”的原则,编制夏区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同步完成人居环境示范、“四化”同步示范等15个专项规划,推进智慧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深度融合。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公共基础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城乡无线网络建设,推进4g网络全覆盖。加快有线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推进“三网融合”,逐步实现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依托社会管理网络服务中心,建立政府和公众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集约化数据交换平台和公共信息应用支撑平台,逐步实现大数据的统一采集、统一加工、统一维护和资源共享。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化运用。深化电子化政务、数字化城管、智能化交通以及网格化管理,不断拓展信息化外延和内涵。强化社会综合治理,推进社区电子视频监控全覆盖。以专业性平台为载体,积极开展智慧企业试点。有序推进水务、农业、民生保障、地下管网、食药监管、人居环境等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建立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信息化服务平台,以务实的行动争取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新发展。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让每一位夏居民都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都能感受社会的关爱和温暖,都能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突出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加大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和托底安置力度,保障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构建政府、企业、高校联动的培训机制,适应培训和求职需求的投入机制,连接部门、企业、求职者的信息互通机制,使更多的体力劳动者成为技能劳动者。全年新增就业9000人,实现再就业3500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大做强社保基金,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解决好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保等遗留问题。启动农民工工伤保险,做好上海通用等大型企业员工的参保服务。全面落实社保调标政策,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开展医疗救助即时结算,努力使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启动残疾人农疗、体疗基地建设,加强公益性生态公墓规划、建设和管理。满腔热情地关怀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让进城农民安心务工,让留乡亲人幸福生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600套公租房,完成棚户区年度改造计划和金水办事处150套垦区危房改造任务。

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筹建大桥、庙山中心幼儿园,改扩建安山、山坡等6所幼儿园,新建文化路学校初中部、藏龙二小、庙山二小,迁建郑店小学、五里界中学,完成16所义务段学校“改薄”工作,争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确保区人民医院如期建成并投入运行。扎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建立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台预警机制,严厉打击“两非”行为,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达标。积极谋划湖泗古窑址群综合开发,做好全区37座古桥维修和保护工作。规划建设体育生态公园,配套相关设施。认真组织业余文艺创作“百花奖”大赛、健身健美锦标赛、自行车联赛、环山徒步大赛等文体赛事,丰富人民群众文体生活。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统筹抓好各项社会事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大对特种领域、特种行业、特种设备的专项检查力度,全面排查安全隐患,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强化道路交通综合整治,提升交通安全指数,最大限度预防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完善四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立全过程监管和可追溯制度。以“平安夏”建设为载体,加快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提高群众见警率,增强群众安全感。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办理群众信访事项,将涉法涉讼信访问题导入法治轨道解决,逐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着力加强自身建设,追求政府工作新作为。坚持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理念,切实加强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工作人员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努力在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等六个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强化行政首长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推进政府及其部门职权、程序、行为、责任法定化,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规则,严格遵守调查研究、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法定决策程序,探索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实现区政府及组成部门和各街道法律顾问全覆盖。进一步整合行政执法力量,重点在城乡建设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资源环境、交通运输等领域推行综合执法。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行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杜绝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增强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促进、监督就是保障的意识,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委员提案,多方面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制度,逐步实施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严格按照公布的“三联单”制度办事,确保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在阳光下运行。

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抓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认真组织实施国企改革、财税改革、价格改革、金融改革。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严格执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在梁子湖水产集团、区城投公司开展财务总监委派制度试点,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工业、房地产、服务业项目开展并联审批。做好户籍改革、公车改革等相关改革工作。

持续改进工作作风。继续按照“五规五守”的要求,在讲规律、规则、规范、规格、规矩上强化意识,在守土有责、守财如命、守口如瓶、守身如玉、守正不阿方面端正行为,打造一支“守规矩、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区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为契机,坚持领导带头作示范,切实端正学风、整肃会风、转变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争先进位之风,以敢于担当、奋发作为的精神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抓好工作落实,推动政府工作上水平;坚持问题导向促整改,集中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市民出行不便、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等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效果取信于民;坚持建章立制抓长效,深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建立健全反“四风”长效机制,设置形式主义的“禁行区”、官僚主义的“隔离带”、享乐主义的“高压线”、奢靡之风的“防火墙”,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规定。加大源头治腐力度,深入开展工程建设、征地拆迁、政府采购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规范公务接待、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和公款出国(境)管理,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土地出让、公开招投标和标后监管等制度。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20__年,我们将安排一定的公共财力,以贴近民生需求、惠及大多数群众为出发点,办好以下实事:

1、完成全区中小学水改、电改工作,彻底消除中小学校园水电安全隐患。

2、启动区中医院整体搬迁改造,推进湖泗卫生院异地新建和藏龙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3、大力实施“菜摊子”工程,在纸坊周边规划建设一个大型农贸市场,完成15个街道中心集镇农贸市场整治达标工作。

4、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完成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理场建设。

5、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对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实行补贴。

6、启动夏区食品药品安全综合信息平台二期建设,整合检测检验资源,确保夏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7、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新建、改造社区养老院2所,新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个,新增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12个。

8、启动新一轮“三万”活动,确保村村通客车。

9、完成外汤逊湖30公里环湖绿道建设,实现环山路与环湖路对接。

10、启动“绿满荆楚”行动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2.49万亩造林绿化任务,逐步提升生态承载能力。

各位代表,把握新常态,实现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为建设更加富强、美丽、幸福的武汉南部生态新城而努力奋斗!

河东区政府工作报告

是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是领导干部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下属群众陈述任职情况的书面报告,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河东区政府工作报告,一起看一下吧!

一、“”时期的回顾。

“”时期是河东区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全面落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求为抓手,紧紧围绕“金贸河东”和“美丽河东”建设,以创新的思维谋求发展,以开放的姿态激发活力,以务实的精神改善民生,以责任的担当维护稳定,圆满完成“”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河东区各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应对下行压力,以税源经济为核心,抓增量优存量,区域经济稳中提速、提质增效。预计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310亿元,是20xx年的1.34倍,年均增长8.45%;区级财政预算收入54.4亿元,是20xx年的2.59倍,年均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是20xx年的1.84倍,年均增长12.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亿元,是20xx年的1.56倍,年均增长9.29%;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8%,超额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实现新优化。

坚持把调整优化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狠抓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服务业占全区经济比重持续加大,20xx年达到90%以上。南站现代商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中央商务区功能格局初步显现;天津站—新开路商务商贸区、十一经路现代金融商务区、津滨大道现代物流商贸区、大直沽文化旅游商贸区、二号桥都市产业园区等提速建设,“一三六六”格局加快形成。“金贸河东”功能定位初步显现,金融业、商务商贸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0%。金融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引进渤海银行总部和万达财务中心、中能建融资租赁中心等一批金融企业,区域银行机构24个,非银行金融机构102家,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商业体量达到258万平方米,是20xx年的2.07倍。嘉里汇、远洋未来广场、爱琴海购物公园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设施建成运营,引进香格里拉、帝旺凯悦、万达文华等一批品牌连锁酒店。河东万达广场、红星国际广场日均吸引客流超12万人次,年销售额超30亿元,中心城区东部新商圈初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达到2400家,是20xx年的5.1倍,其中科技小巨人企业3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建成7家科技园区、3家专业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双创空间获市级认定,33家企业完成“万企转型升级”任务,自主创新示范区河东分园建设全面启动。楼宇经济规模扩大,商务楼宇总量达到40座,入驻企业4418家,三级税收突破20亿元。培育打造万海大厦、福建大厦等15座亿元楼宇,棉3创意街区吸引众多创意企业聚集。

(三)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创新发展激发新活力。

坚持以改革增活力,以开放促发展,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行政管理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全面完成区级机构改革,优化了组织结构,理顺了职责关系。实行行政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在全市率先组建行政审批局,发放天津市第一张“三证合一”执照,新企业准入、工商登记手续实行一个窗口受理制度,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组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全面加强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全过程一体化监管,实现“一个部门管市场”。完成综合执法下沉改革,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开通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实现市、区两级互联互通,执法监督水平得到加强。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充分利用天津五大战略机遇叠加优势,引进一批500强优势企业和首都企业,与东疆港保税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xx年内联引资133亿元,是20xx年的2.03倍,年均增长15%以上。利用外资1.07亿美元,是20xx年的1.42倍,年均增长7.2%。外贸出口额4.7亿美元,是20xx年的1.94倍,年均增长14.1%。外贸结构继续优化,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四)建管水平有效提升,城区面貌发生新变化。

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宜居建设,全面增强城市载体功能,全力打造大气靓丽、优美整洁的城区环境。城区改造稳步推进,累计完成危陋平房征收改造81.5万平方米,中储、一热电等一批地块正在加快整理。建成消防二级指挥中心和3座雨水泵站,新建提升琳科东路、七纬路等35条道路,区域内地铁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全面推进“美丽河东·一号工程”,在全市率先建成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监控系统,全程控制燃煤污染和扬尘污染,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完成煤改燃并网工程,全面实现传统燃煤采暖的清洁能源改造。关停2家国家重点控制污染源生产线,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排放稳定达标率100%。全部淘汰黄标车10045辆。加强水污染源单位监督管理,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完成428个小区、1383万平方米旧楼区改造工程,惠及居民21万户。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管理、成片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实现全覆盖。完成75个小区、569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受益居民9万户。创建市、区级美丽社区60个、安静小区26个。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综合绿化226万平方米,新建提升富民公园等5个公园。推进落实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卫国道等37条道路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整修建筑1188栋、315万平方米,完成海河沿线(解放桥—大光明桥)和华龙道等5条道路夜景灯光提升工程。加强天津站区统一管理和综合服务,打造成为展示天津的靓丽名片。集中开展桥下空间、机动三轮车专项治理和道路停车管理改革,加大道路交通整治力度。加大基础投入,更新环卫设备,新建一批垃圾转运站,积极推进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化服务,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疏堵结合,开展社区环境集中清整,加大力度治理违法建设和“三乱”城市顽疾,城市管理规范有序。

(五)民计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落实民生为本原则,把更多的财力投向民生领域,逐年加大财政投入比例,连续五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多渠道扩大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就业20万人以上,困难群体就业安置率达到95%以上,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6%以内。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增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965元,是20xx年的1.62倍,年均增长10.11%,劳动保障实现从职工到居民的全覆盖。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累计投入社会救助资金10亿余元,基本医疗、养老、工伤等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积极搭建95081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新建在建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54个。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区,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参与社会生活环境更加便利。教卫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第五十四中学晋升市级重点中学,新建天津市实验幼儿园等7所教育设施,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和高中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现标准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备,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城市书吧、电子阅览室等一批设施投入使用,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全部街道社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5120件,连续举办3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组队参加天津市运动会取得好成绩,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人口计生、妇女儿童、社会福利等事业取得新进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市民素质明显提高。

(六)依法行政扎实推进,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强化为民执政理念,规范依法行政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和执行力,努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依法行政工作成绩显著。坚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执法监督机制不断健全。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法律顾问积极参与审议重大行政决策,区属单位实现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河东区在全市依法行政考核实现“七连冠”。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律师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等工作,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六五”普法圆满完成,平安河东建设深入推进。河东区荣获全国法制区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建立应急管理体制,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落实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民族宗教领域保持和谐稳定。重视信访和行政复议工作,妥善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和行政争议案件。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自律各项要求,坚决纠正“四风”问题,厉行勤俭节约,“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0%。加强政府督查和绩效考核,促进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深化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完善为民服务网络,连续开展“上水平”活动,政府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联网实时审计监督实现全覆盖。廉政、审计、监察工作扎实有效。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二轮地方志书编修工作全面启动。统计、档案、保密、对台和质量兴区、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七连冠”,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河东区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城区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历届区领导班子接续努力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市、区有关部门、离退休老同志、驻区解放军、武警部队、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得益于全区广大人民的不懈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河东区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向关心支持河东区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通过实践,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能力,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我们真切体会到:必须善于抢抓机遇、借势发展,始终保持一股拼劲、韧劲和闯劲,在发展中抢占先机,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才能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利民惠民,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才能让全区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夯实基础,精耕细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好作风建设,大力弘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中的短板。主要是:经济总量规模不大,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民计民生任务仍然繁重,政府自身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实现“金贸河东”功能定位至关重要的五年。我们必须坚定发展信心,强化使命担当,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与时俱进的创新举措,抢抓机遇,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推动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区委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实现“金贸河东”功能定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奋力开创美丽河东建设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进一步优化“一三六六”发展格局,全力打造金融商务商贸聚集区、科技研发服务引领区、历史文化创意特色区、创新创业生态宜居区,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奋斗,基本实现“金贸河东”功能定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施经济倍增计划,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到20xx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额超过100亿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现代金融、高端商务、现代商贸、科技服务、高端制造、文化创意等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提高,以“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智能集成等新兴产业形成体系,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保持在90%以上。

——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人才不断聚集,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企业快速发展,专利授权量和拥有量继续保持全市先进行列。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政府权责边界清晰,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完善。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对接天津自贸区和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年均增长15%以上。

——城区环境不断优化。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万元gdp能耗和pm2.5浓度,全面完成市下达的任务指标。完善市政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增加立体绿化面积,努力提高绿化水平,创建国家卫生城区。

——民计民生明显改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生产生活安全有序,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三、全面推进“十三五”战略任务。

完成好“十三五”的奋斗目标,必须努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协调发展,着力优化产业空间格局。

坚持“一三六六”发展格局,丰富优化内涵,实现接续发展。通过规划引领,合理配置土地、项目、产业等要素资源,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经济发展格局。

全力打造一个主中心。落实天津市“一主两副”空间布局,重点建设中信城市广场、中粮大道、嘉里中心等项目,开发建设第一热电厂、铁路木材厂等地块;吸引知名国内外金融机构、公司总部和优质企业入驻渤海银行总部大厦经营;重点发展创新金融、高端商务、现代商贸等产业,促进天津主中心海河东岸建设,形成金融商务商贸聚集的核心区域。

优化提升六大功能区。加快发展海河东岸经济发展带、新开路—津滨大道发展带和大直沽中路—红星路发展带,并通过三条发展带的建设,有效串联六个功能区,实现产业定位。其中,十一经路现代金融商务区,发挥海河东岸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完成原党政楼、东海商厦项目的招商和运营,提升天星河畔大厦等一批商务楼宇的运营质量和效益,形成商务总部、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企业聚集,使该地区成为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的重点区域和高端金融商务中心。津滨大道现代商贸区,加快天房集团项目建设,开发建设万辛庄地块二期和中储地块;充分利用该区域的商务、商贸载体资源,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商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完善商务办公、旅游购物、文化休闲、餐饮娱乐等商务商贸环境,使该地区成为天津东部的新商业中心。天津站—新开路商贸区,加快远洋国际中心b地块、富豪新开门、御景嘉园、地铁2号线上盖等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后广场周边商业街区的载体功能;依托天津站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和福建大厦等楼宇资源,承接北京总部经济、金融商务、科研院所等非首都功能转移;配套发展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使该地区成为协同发展门户区和旅游休闲区。金贸产业园区,重点推进“电力工程技术自主创新产业园”和“智能电器产业园”建设,加快中能建集团项目和电气科学研究院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智能电气研发与制造、电力研发与建设、智能机器人、融资租赁等业态,使该地区成为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和高端都市产业区。原工业大学商务商贸区,开发建设天药集团、津龙湾、广东山庄路、阳光里等地块;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商贸等产业;完善商务办公、休闲居住等功能,配套发展购物娱乐、特色餐饮等业态,使该地区成为商务商贸聚集区。大直沽文化旅游商贸区,重点建设中建六局总部、河东文化馆、河东体育场综合体工程等项目,开发建设六纬路18号地块;完成华联东达国际购物中心的投入运营;积极发展文化展示、文化旅游、特色商贸等业态,使该地区成为兼具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商贸氛围的区域。

大力发展六大主导产业。现代金融业,巩固现有保险业优势,努力吸引银行、保险类金融机构设立地区性总部或分支机构,鼓励证券、期货机构开展业务创新。积极引进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平台等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型金融业态,促进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规范发展。高端商务业,重点引进国内大企业集团及其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销售中心等机构;引进会计税务、资产评估、人力资源服务等中介机构;大力发展项目策划、项目融资、上市服务等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发展软件、金融等领域的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现代商贸业,依托远洋未来广场、万达广场、爱琴海购物公园等商业综合体,增强服务和辐射能力,加大知名品牌的旗舰店、体验店、主题购物店的引进力度,集聚新型商业业态,丰富特色消费产品,建成时尚购物休闲中心。科技服务业,以自创区、双创空间、孵化器等为载体,重点发展自主研发、产品设计、科技测试、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管理等业态。引进一批创业投资机构,孵化一批中小型科技服务企业,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促进科技服务业规模化发展。高端制造业,充分利用天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契机,加快建设金贸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石墨碳材、高精度机床、生物医药、光纤接入、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着力引进智能电网设计、新型材料处理、智能电气研发等科技型企业。文化创意产业,依托棉3创意街区等创意载体和众创空间,引进影视传媒、广告传播、动漫设计、软件开发等企业,形成聚集效应。结合第二文化宫提升改造、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发展洋务溯源、非遗展示、文物展览、民俗体验等文化产业。同时,协调发展新兴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形成以“金贸”为核心、各产业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格局。

(二)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构筑新兴产业体系,推动河东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突出特色产业,大力引进培养智能制造、电力技术研发、机器人、大数据应用、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创新主体落户河东。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培育开发“杀手锏”和重点新产品。全力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到“十三五”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000家,小巨人企业总量达到5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形成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汇聚各类服务要素,努力把自创区河东分园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提升“帅”字序列和信华等科技载体的运营效益和服务功能,争创国家、市级孵化器和市级科技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努力优化创新发展环境。落实人才强区战略,人才资源总量比“”末新增20%以上。

构筑新兴产业体系。依托机器人产业联盟和电气科学研究院,攻克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等领域核心技术,形成市场竞争力强的机器人产品。密切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电气研发与制造、电气工业应用、电气认证与测试等产业提供整体性解决方案,提高智能集成水平;依托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天津分中心和天津生物云计算产业园,支持研发大数据解决方案,推动大数据在广泛领域的应用;积极参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运用互联网技术,大力实施万企转型计划,加快推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引进一批优势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完善跨境物流体系,优化跨境支付功能,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促进楼宇经济提质增效。落实天津市鼓励楼宇发展的各项政策,着力实施“百千万楼宇”行动,培育和打造示范楼宇和特色楼宇,提高楼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着力吸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企业总部、结算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入驻。充分发挥法律、金融、行政、科技四大服务平台作用,构建楼宇服务体系,优化楼宇营商环境,提升楼宇经济质量和水平。“十三五”末亿元楼宇数量达到30座(组),形成亿元楼宇、百千万楼宇和特色楼宇协调发展的格局。

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创业活力和发展潜能。加强民营经济信息资源整合,建立民营经济企业信息库,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发展,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能级。到20xx年,新增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民营(集团)企业7家,力争民营企业总量达到1.6万户。

(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区。

以高水平规划为引领,坚持建管并举,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大力实施“美丽河东·一号工程”,建设美丽、舒适、宜人的绿色家园。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科学规划配置空间资源,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市空间体系。加快构建现代交通体系。争取市有关部门支持,建设东纵华昌道立交桥、沙柳南路京山线—津塘公路段、六纬路延长线等交通设施。积极配合、加快推进地铁4、5、10号线河东区内站位的工程建设,形成便捷顺畅的交通网络。提高给排水、电、气、热等配套能力。新建大直沽等3座排水泵站。加强对雨污合流区域的分流改造,重点改造唐口片区、井冈山路片区共计224公顷涉及27个小区。新建万辛庄等5座110千伏变电站和中信地块等2座35千伏变电站。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推进老旧小区节能改造工作。加强环卫消防和教卫文体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垃圾转运站,完成中储地块等3个消防站建设;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配套。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服务设施,推进河东区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中心建设。建成河东文化馆、河东体育场综合体工程和河东区档案馆。

提高城区管理效能。加强市容环境管理和城市综合管理。继续实施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对重点道路实施建筑立面美化,改造提升海河沿线、重要节点和重点道路夜景灯光;推进环卫市场化进程,实现主干、次支道路机扫、水洗全覆盖;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国家级卫生城区创建活动。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整合、建设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推进智慧河东建设。结合管理职能下移和服务资源下沉,强化街道各级组织建设。落实街道属地管理责任,完善“一支队伍管执法”机制。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使城区面貌显著改善。把天津站打造成为“五星级”站区。

加快生态城市建设。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和网格化管理措施,全面提升对扬尘、废气、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噪音污染防治水平。实施清新空气行动,加强大气污染源治理,加快无燃煤区建设。实施清水河道行动,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支持,搞好河道清淤、水系联通、堤岸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强对海河、月牙河等河流的水质监测,确保河道水质达标。实施清洁社区行动,巩固提升社区改造成果。实施城区绿化工程,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公园和街心绿地,提高社区配套绿化水平。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引导居民消费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四)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打造改革开放的新优势。

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开放推进改革,重点解决制约河东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深层次的瓶颈和障碍,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落实权责清单制度,规范政府部门职责权限,做到边界清晰、无空无重。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企业登记制度,实现企业设立“一照一码一章一票”。按要求取消、下放、变更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探索完善放管结合机制,推动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加强投融资机制改革,认真落实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各项要求,主动承接市下放的各项职能。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政府债务管理,增强公共投融资平台融资能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全口径预算制度,政府采购招标实行全覆盖。建立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平台,完善监管和运营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强化社会信用体系与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营造诚实、自律、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民生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融入区域协同发展。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深入对接京冀资源和优质企业,实现产业互补、功能错位、合作共赢。积极对接天津自贸区和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充分发挥城区间重要节点功能优势,加大合作交流力度,推进投资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实现借势借力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度整合区域内土地、楼宇、园区等各类资源,广泛宣传区域竞争优势。以重点招商部门为依托,建设不同产业的专业招商队伍。完善招商引资配套政策,激发全员招商的积极性。推进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智并举,开展不同主题的特色化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引领产业发展趋势、有规模、效益好、聚集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和企业。五年引进项目投资1700亿元以上,世界和国内500强及优势企业10家以上,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五)坚持共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保障底线,注重机会公平,提高共享水平,全面增进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创业带动就业、项目促进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五年新增就业20.5万人。实施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实现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生活,统筹推进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做好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工作,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努力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济、伤有所补、育有所助。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加强小学协作体建设和初中学校办学联盟建设,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推进高中特色化、现代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毕业生合格率和高中阶段普及率保持100%的目标。加快建设健康城市。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构建方便快捷的应急救治网络;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构建现代化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好区、街道、社区三级文体设施,扩大河东特色文体品牌的影响力。完成河东区第二轮地方志书编修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推进安全河东建设。全面落实《安全天津建设纲要》,进一步强化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政府的属地责任;加大安全监控技术投入,落实安全监管措施,严守安全发展红线,构建安全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公共场所、公共设施、食品药品等重点安全工程,构建“大安全”格局,实现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安全管理贯穿全局、安全责任层层落实,提升事故风险防控水平。继续完善重大决策和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功能,不断提升治安防控和社会治理能力。深入开展平安河东、平安街道、平安社区等系列创建活动,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严厉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四、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20xx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地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在9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全社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市下达任务。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经济质量实现新提升。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大直沽刘台地块等11个项目的开工建设,推进中信城市广场等11个项目的提速建设,推进华联东达国际广场等3个项目的投入运营。整理向阳花园等10个地块,出让制药厂等9个地块。全年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350家,小巨人企业3家,完成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级5家。推进宝力智科技园区建成投入使用。重点推进中能建创新产业园和国机智能科技园两个标志性项目建设。盘活楼宇资源23.5万平方米。新培育棉3产业园、融资服务中心、月坛大厦、远洋国际商务等4座亿元楼宇。发挥渤海银行聚集效应,新引进7家金融机构,完成4家企业股改,并力争2家上市。提升改造东海商厦,完成9家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新增民营经济主体1000家,培育民营企业集团2户。

(二)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认真落实政府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组建完成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统筹做好安排,确保工作有序过渡、无缝衔接、紧密融合。编制20xx年区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和联合办理机制。编制一般公共预算,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制定河东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实施意见,推行政企分开,实现国有资产资本化运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年安排65批次的重点出访对接活动,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10场,对接企业170家,引进二级和地区总部4-5家、国际国内500强优势企业2家,亿元以上项目和企业10个,签约额同比增长15%以上。办好天津融洽会等大型招商活动。

(三)城市建管实现新进展。提升改造六经路、七经路、八经路等道路,打通新阔路等一批卡口断头道路。协助市相关部门,启动建设东纵华昌道立交桥。完成晨光道等道路雨污分流排水改造工程,建成郑庄子雨水泵站,在雨季前投入使用。完成节能改造面积130万平方米,节水22万吨。实施东南半环快速路和泰兴南路垂直绿化等工程;综合整治东局子体育馆周边、成林道等重点道路的环境秩序;加快鲁山道等地块拆违工作,建立违章建筑执法考核机制;落实天津市城市管理考核办法,全面提升我区市容环境和城市管理的内在品质、外在形象。

(四)群众生活实现新改善。继续实施20项民心工程。积极推进河东文化馆、河东体育场综合体工程建设,启动六纬路18号地、合兴里、东宿舍、东孙台等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提升完善社区服务设施,申报10个市级美丽社区。不断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场所。建设便民菜市场。全年新增就业4万人,继续推进“百万技能人才培训三年计划”,就业技能培训2700人次。新建3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改造提升1家养老院,新增床位100张。办好服务残疾人的10件实事。

(五)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推进二十八中学等7所学校改造提升工程。加强小学教育协作体和初中学校办学联盟建设,探索学区内学校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好市、区两级高中特色实验项目。选址建设疾病控制中心等3个医疗服务机构,推进区域内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区域内一卡通。继续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统筹配备社区文化活动室。举办河东区第八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深入开展以“迎全运”为主题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创建12个街道体育社区。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政府肩负着重要责任。我们一定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转变作风,履行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继续开展“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活动。建立区级领导、职能部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落实各部门负责人定期走访企业制度。继续坚持公仆接待日以及区领导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高质量的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加强依法治区建设,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把信访纳入法治轨道,依法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大力推进绩效管理,加大政府督查力度,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信息公开的规范运作。狠抓作风和廉政建设,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加强干部教育,强化监督监管,坚决整治懒政庸政不作为问题,打造忠诚忠实、干净干事、担当担责的干部队伍。坚持依法治权,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对台、档案、保密、人防、人口计生、妇女儿童、离退休等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工作,深入开展军民共建与和谐创建活动,继续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各位代表,河东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真抓实干,接续发展,为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开创美丽河东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3

页,当前第。

1

1

2

3

鼎湖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鼎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xx年工作回顾。

去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直面挑战困难,锐意改革创新,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较好完成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呈现出“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新态势,巩固了“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的好局面。

(一)科学谋划促发展,经济运行稳增长。20xx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8亿元,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6.03亿元,增长21.4%;固定资产投资79.9亿元,增长2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7亿元,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亿元,增长16.5%;外贸进出口总额4.69亿美元,增长11.5%;实际利用外资8383万美元,增长6.8%。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排在全市前列,特别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和质量排在全市第一位。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672元,分别增长12%和13%。

(二)调整结构促转型,产业升级创优势。工业发展有新突破。工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三大产业比重调整为14:58:28,全年新增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近年来新高。纺织服装业、饮用水等传统产业优势巩固,汽车零部件、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等产业产值增幅超过20%。企业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有17家重点企业投入2.5亿元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有5个产品通过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新增广东省著名商标2件。恒港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鸿特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获得“广东省创新型企业”称号,鼎湖山泉有限公司筹建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通过省级考评。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53.8亿元,增长16.4%。服务业日趋活跃。20xx年全区完成旅游接待人数1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8亿元,分别增长3.6%和4.08%。肇庆鼎湖站tod综合开发项目、美的粤西地区鼎湖销售中心项目、岭南文化古城等一批优质三产项目正在启动建设。港口物流经济逐步兴起,新港码头作用加快显现,带动全区交通运输货物周转量达36423万吨公里,增长24.5%。农业农村经济稳步上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166家,广利砚洲粉葛合作社评为“20xx年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威龙公司生产的肇实获得“广东省绿色食品芡实产品、产地”认证。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63.59亿元,农业产业化销售收入3.97亿元,分别增长12%和5%。

(三)攻坚克难上项目,加快投入增后劲。重点项目成果丰硕。全区年度实施重点项目30个,完成投资17亿元。其中6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38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58.1%。新大明铝业、月美食品、协大鞋业增资扩产项目加快建设。奥航电器、康特运动用品、奥林金属制品、力智电器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项目顺利动工。新登记市场主体的注册资本达16.12亿元,增长60.86%。20xx年为我区近年来项目落地动工最多、有效投入增幅最大的一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成功举办“肇庆金秋—鼎湖区20xx招商洽谈会”,全年新引进项目总数16个,投资总额183.3亿元。腾胜真空机械制造、大洋洲电缆项目、鼎湖文化创意园、广东理工学院旅游学院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户,产业集群建设在关键性环节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扩容提质抓城建,城市发展呈新貌。交通基础设施跨越发展。广佛肇高速公路、广佛肇城际轻轨等重点交通项目进展顺利,贵广铁路、南广铁路鼎湖段建成通车,鼎湖大步迈进“高铁时代”,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地位日益显现。两区一体化加速融合。全力配合、服务和参与肇庆新区建设,北京师范大学肇庆附属学校、宝能环球金融中心、中央绿轴生态城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新区辐射带动效应快速释放,鼎湖发展与新区建设互动并进的格局初具规模。城市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全年开展市政基础设施项目18项,总投资9.98亿元,路网建设、绿化亮化工程快速推进,投资1.9亿元的城区主干道升级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民乐大道等9条主干道铺成沥青路面,城区路网功能进一步优化畅通。碧莲湖公园建设工程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鼎湖文化广场、文化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建设,环卫设施、街景绿地、公交站台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质。房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凯旋荟花园、天标山水星御、瑞和家园、丽港新天地等一批新房产项目开盘销售,带动新老城区一体化发展。在建房产项目27个,商品房销售面积20.5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8.9亿元,分别增长29.2%、9.9%。

(五)城乡统筹强基础,一体发展凝合力。城乡互动日益紧密。以彭寿村为试点逐步推开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投入1200万元完成新港进港公路改造工程和x413线凤凰大道段公路改造工程。投入3000万元推进农村公路硬底化工程。新开通坑口至沙浦、坑口至肇庆东站、坑口至凤凰3条公交路线,城乡一体化客运网络更趋完善。农业基础明显增强。建立农业标准化试范区8个,新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2465亩。申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已获批准,争取到中央及省投资6000万元。沙浦电排站重建工程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坑口片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工程有序开展。“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面启动,年度实施连接自来水管网的行政村14条,自然村54条。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全面铺开。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掀起新一轮绿化鼎湖大行动,森林蓄积量达91.89万立方米,净增率为3.3%。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沙浦镇创建省卫生镇工作进展顺利。新创建省级卫生村8条、“和美乡村”15条、“乡村绿化美化”省级示范村6条。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治理深入开展,321国道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黄标车整治淘汰工作完成年度任务,陶瓷企业“煤改气”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工地、路面扬尘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改善,逐月向好,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xx年增加11天。

(六)以人为本惠民生,成果共享促和谐。坚持把民生工作当成头等大事,下大力气办好惠民实事,全年民生支出5.5亿元,比去年增加1.08亿元,增长24.43%,高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3.03个百分点。

扶弱济困均民生。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51156人,参加养老保险99197人,均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桂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完成主体工程。就业保障服务进一步增强,成功开办“市民学校”,建立区、镇、村三级就业培训基地。新开工建设120套保障性住房,群众住房保障受益面稳步扩大。医疗教育强基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区级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抓紧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网上阳光采购平台初步建立;中山大学附属肇庆医院动工建设;区人民医院业务用房改扩建工程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入1300万元,改建扩建工程总面积达6316平方米;区中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群众就医环境切实改善。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年新建各类校舍面积6065平方米,学校办学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工作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创建工作顺利推进。文化体育健民康。坑口、广利、凤凰、莲花等4个镇(街)文化站基本达到省一级文化站创建标准,完成8个社区体育公园建设,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创新管理保民安。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法治鼎湖建设成效突出,申报“全省法治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获得省考评通过。切实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强化消防安全建设,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全面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鼎湖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此外,国防动员、人防、人事、审计、统计、物价、粮食、外事侨务、广播电视、计生、工青妇、民族宗教、保密、档案、史志、老龄人、残疾人、关工委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效。

(七)改革创新提效能,政府建设有新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解决了一批“四风”突出问题,促进了机关作风明显转变、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明显增加。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区精简会议10.6%、文件29.9%,三公经费支出下降7.1%。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权责清单制度改革,出台一批政府性规定和规范性文件,提高了政府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监督,主动听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意见和建议,全年共办结人大代表建议70件和政协委员提案64件,办复率100%。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审计监督,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极为困难、极具挑战的形势下,我们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的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职工和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在各自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全区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鼎湖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越是发展加快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应该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基础还很薄弱,经济发展缺乏大项目支撑拉动,现代产业体系仍未建立,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与肇庆新区一体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民生改善和保障工作与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安全稳定形势不容乐观,社会治理创新仍需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体制创新等方面还需作艰苦努力,一些部门效率不高、作风不实、服务不优等问题依然突出。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敢于担当,认真解决,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

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是冲刺“”、对接“十三五”的关键一年。从当前形势看,宏观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在更加务实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的同时,我们更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鼎湖发展的新机遇,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加快实施“两区引领两化”战略,肇庆新区建设辐射带动效应快速释放,肇庆新区、鼎湖区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南广、贵广铁路建成运营,我区基础条件、重点项目和发展潜力等优势逐步显现,鼎湖正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我们既要把稳增长作为发展首要任务,着力发掘潜力,扩大经济总量,又要正确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着力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重点项目,壮大投资规模,又要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既要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突出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坚定不移打牢制造业根基,又要加快社会民生建设,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新格局。

20xx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和区委的工作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两化并进”为引擎,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为保障,更大力度开展重点项目突破年、城市建设提升年、民生工程推进年活动,更实举措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全面完成“”规划目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市下达任务,万元gdp能耗、节能减排、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新常态本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我们要坚持以改革创新引领发展,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改革,最大限度激活发展活力。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落实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快推进政府部门资源整合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强化审批服务,提高审批效率。深化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建立有利于调动各镇(街道)积极性、增强镇域经济活力的机制。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配合肇庆新区推进土地股份化改革模式,探索城镇化新路子。创新城市组团统筹开发模式和园区开发建设,探索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建设重大发展平台。加快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鼓励和支持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构建银政企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共同开展中小企业“助保贷”业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拓宽融资渠道,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二)融入新区一体发展,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以肇庆新区引领新型城市化”的战略部署,服从和服务新区发展大局,主动接轨和融入新区建设。

推动重点项目对接。加快推动珠外环连接线、鼎湖大道、凤凰大道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积极配合新区抓好起步区路网、水网、分布式能源站、“三馆一宫”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确保中央绿轴生态城、国际商贸城、临港物流园等重要平台得到顺利推进。

推动产业互补共融。借助新区建设效应,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和建设永安工业园区、城市商住片区、沙浦现代农业基地、凤凰生态旅游圈等功能组团,打造以新型工业、商贸流通、休闲旅游、现代农业为主的多元产业带,形成与肇庆新区产城共融、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推动发展成果共享。深入推进土地股份化试点改革,积极抓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办好市民学校就业技能培训班,继续推进一批民生实事,让新区发展成果更加惠及鼎湖广大群众。

(三)努力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要更加注重增长的协调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千方百计做大总量、提质增效、促进经济稳中有进。

扩大投资规模。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深入落实重点项目领导挂点联系、跟踪落实、督查反馈等制度,合力破解制约项目建设的资金、土地等因素。抓好永安工业园功能提升、配套服务等关键环节,探索“镇园融合”的模式,确保园区有一批新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项目动工建设,一批项目洽谈落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配合广佛肇高速公路、广佛肇城市轻轨等国家和省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鼎湖大道、观砚大道等一批道路新建工程,加快建设坑口片防洪排涝综合整治、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长利涌支堤应急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同时,充分利用《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发展战略机遇,做好“”后期和“十三五”重点重大项目储备,充分开拓新的投资增长点。

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充分发挥鼎湖交通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积极承接低碳循环、商贸物流、体育健康、生态养老等产业转移,大力开拓高铁沿线客源市场,深度挖掘我区民俗风情和资源特色,着力举办好山水旅游欢乐节、包公诞等主题活动,抓好天标山水星御、瑞和家园、丽港新天地等综合房产项目的购物广场建设,带动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业发展,努力营造和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服务消费的稳定快速增长。

促进各类企业健康发展。突出加强银企对接、产需衔接、要素保障和生产运行组织,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千方百计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落实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扶持政策,完善外经贸企业联系制度,及时掌握企业动态,加强服务和管理,全力确保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稳定。

(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新常态下是经济换挡期,同时也是结构调整的机遇期,我们要抢抓机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开工建设兴莉美高级织带、腾胜真空机械等一批筹建项目,继续推进大明铝业、奥航电器、康特运动用品、奥林金属制品、力智电器制造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加快大洋洲稀土铝合金电缆、广东粤电永安天然气热电联产等一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大力扶持鸿特精密、星湖新材料、中南天实业、力丰机械等骨干企业释放产能,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助推逸舒制药公司、温氏乳业上市,支持列入市倍增计划的企业发展,实现企业跨度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肇庆鼎湖站tod综合开发项目等高端商业综合体建设,继续推进美的销售粤西销售中心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广东理工学院旅游学院、肇庆学院附属中学等项目落地,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主动适应高铁时代旅游方式和思想的转变,更加注重旅游产品开发和消费支撑,着力推动岭南文化古城项目早日动工,加快金力五星级大酒店、鼎湖文化创意园、金域鼎湖医疗科研城等文化旅游配套项目建设,谋划打造文化演艺、医疗养生、休闲度假为主的综合开发项目,推动鼎湖旅游产品由传统的旅游游览向观光、休闲、度假转变。

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引导龙头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创新研发基地和产学研基地,起到“硅谷效应”。支持企业和产学研基地向国家和省、市申请创新发展科技资金,鼓励海博吉姆不锈钢管件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鼓励皓明有机硅公司申报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力改造提升纺织印染、建筑材料等优势传统产业,积极推动永盛纺织、协大鞋业、中邦化工等企业扩产提效,提升产品附加值。继续发挥鼎湖山泉、爱森食品、温氏乳业等企业生产资源优势,推进绿色食品饮品生产基地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扎实开展城乡建设攻坚战,着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抢抓肇庆新区建设机遇,利用高铁建成通车的契机,规划建设好“一核两圈三区”,即以观砚大道为轴线的城市中轴线核心区,商旅文融合的肇庆鼎湖站tod综合开发商贸圈、凤凰生态旅游圈,宜居宜业的人民公园及外环商住群片区、西丫塱商住片区、沿江商住片区,着力构建要素聚集、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城市功能组团。继续加大市政设施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城区道路的内联外延,扩建和新建创业路、桂湾路、广海路等城市主干道,打通城区与高铁、轻轨站场的连接线,进一步拓宽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形象。

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推进永安、莲花两个中心镇扩容提质,巩固莲花镇创建省卫生镇成果,加速永安旧镇墟改造和新镇墟建设,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扎实开展沙浦镇、永安镇创建省卫生镇工作,统筹推进凤凰镇市政建设,抓紧谋划水坑片棚户区改造。加强镇村规划,打击土地违法行为,营造整洁、有序、优美的镇村环境。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加快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统筹搞好出村道路、河道、村庄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精心打造一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沙浦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谋划打造沙浦特色农产品销售贸易基地,推动广东正地农产品交易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扶持农副产品直销店建设,鼓励和支持城区超市设立农副产品直销区,开辟农副产品流通新渠道,打造提升文鲤、肇实、粉葛、香蕉等优势农业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服务平台监管工作,深化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保障农民切身权益。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鼎湖品牌。留住蓝天净水,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我们必须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建设绿色鼎湖、美丽鼎湖。

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严格限制新上污染项目,坚决淘汰落后工艺。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认真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监管和治理力度,严厉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沙浦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全力推进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强化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治理,继续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加大道路扬尘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河涌污染治理,完成黄标车整治淘汰工作任务。严格畜禽养殖业监管,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加强绿色生态建设。深入开展新一轮绿化鼎湖大行动,抓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强高铁沿线和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带建设,更新改造低效纯松林1500亩,扩大省级生态公益林30000亩,提高城乡绿化的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

(七)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进人民福祉。发展为要,民生为本。越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越是要高度关注和保障民生。

着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强化社会保障工作,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巩固在99%以上。进一步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文体事业,推进鼎湖文化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体育公园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优先发展教育,投入5000多万元加快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创建工作,力争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评估验收。巩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成果,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倾斜,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解决城区幼儿和小学学位紧缺问题,新增城区幼儿学位200个、城区小学学位500个。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和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加快项目总投资为1400万元的区人民医院住院部、产房及功能科改造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巩固提升计生、妇幼、审计、人事、人防、民族、宗教、侨务、统计、物价、档案、史志、地震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持续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执法检查和质量监督力度,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领导干部定期接访,继续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及时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继续深化平安鼎湖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八)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以法律为基础,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依法履行职责,建设法治文明政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健全重大问题公共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制度,继续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依法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合法决策。切实抓好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工作,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提升服务效能,建设务实高效政府。继续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加强效能监察,强化督查问责,着力解决机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问题,努力在干部中形成敢想、敢闯、敢干、敢负责的干事创业氛围。实践证明,只有把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出来,把干部的核心作用、表率作用、先进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才能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因此,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框架下,我们号召和要求政府各级干部要加速转型,积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思维方式,适应时代潮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引导政府各级干部成为“学习型、实干型、效能型”兼而有之的干部。

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建设清正廉洁政府。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深入抓好整改落实,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坚持勤俭办事,力倡艰苦奋斗,认真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以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区政府还将全力办好今年十件惠民实事:一是实施社保惠民工程。二是实施教育惠民工程。三是实施医疗卫生惠民工程。四是实施住房惠民工程。五是实施就业惠民工程。六是实施扶弱济困惠民工程。七是实施生态环境惠民工程。八是实施水利惠民工程。九是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十是实施法治惠民工程(具体内容见附件)。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蕴育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承载新的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部署,团结依靠全区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创造鼎湖更加美好的明天!

3

页,当前第。

3

1

2

3

溧水区政府工作报告

工作总结。

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育局季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

20xx年上半年,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西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契机,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紧密结合“。

两学一做。

”专题学习教育及“转作风提效能”等活动,按下“快捷键”,跑出“加速度”,全力推进金湾教育均衡化、内涵化、优质化、特色化、现代化发展,打造珠海西部教育高地,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一、学校工程建设有序开展。

金湾一中主体建设完成形象进度约85%,外墙砌体抹灰基本完成,内墙抹灰完成95%,五栋单体完成外墙贴砖。现正进行地面铺砖,室内粉刷,室外安装铝扣板、窗花以及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采购等工作。航空新城小学建设工程总形象进度完成99.5%,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建设正在推进中,预计7月31日前完成安装。在三灶镇、红旗镇分别新建的金湾区林伟民纪念小学、金湾区第二小学(暂定名)2所学校已完成立项、设计招标、现场放点等前期工作,准备进行造价咨询及建设单位招标,两镇已完成征地和现场维护工作。中兴小学、小林中学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矿山小学将迁至珠海大道金山花园附近建设新校,正进行土地划拨和项目。

建议书。

编制工作。

二、中考高考成绩提升较大。

20xx年中考进入全市前100名有4人,为历史最多。市一中正取上线19人,比去年增加7人,增长率36.8%;市二中正取上线48人,比去年增加12人,增长率33.3%;斗门一中正取上线61人,比去年增加25人,增长率69.4%。20xx年高考总上线率达到98.81%,同比上年增长9.4%,本科上线人数比上年增加13人,专科上线人数比上年增加17人。

三、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成果丰硕。

成功召开金湾区第二届学校特色项目现场交流会。小林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分别带来葫芦丝、剪纸、武术、二胡、民乐、花样跳绳、大合唱、航模等表演,校长代表进行了现场交流,展现了我区基础教育内涵特色发展的风采。成功举办首届金湾区幼儿教师音乐素养基本功大赛。参赛教师依次展示了声乐、舞蹈、器乐、弹唱等节目,展现了金湾幼儿教师的魅力与风采。教育信息化发展走在前列。完成区本站域网sdn网络改造和机房扩容,千兆光纤直通学校,真正实现“高速网络校校通”,为加快我区“三通两平台”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引导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效率,组织6名学科教师参加了由珠海市“科大讯飞杯”学科教学信息化大赛,1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区教育装备信息中心获得优秀组织奖。为海澄小学等6所学校建成ar/vr创新实验室,配备了3d视频教学及vr交互教学的相关设备及视频资源,进入沉浸式教学新阶段。组织20xx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晒课活动,全区“晒课”率达116.9%。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师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诚信、孝道、法制教育,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圆满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按照《20xx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手册》有关要求和省监测中心的统一部署,在市教育督导室的指导下,圆满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四、落实教育公平取得实效。

认真开展20xx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根据市的要求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20xx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方案。为方便家长,在两镇设立报名咨询点,接受家长报名咨询。全面开展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了《金湾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实施方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读高校提供支持。提高幼儿园发展水平,关心帮扶学前教育家庭困难幼儿群体。研究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办法》,鼓励扶持普惠性民办教育发展。对学前教育困难家庭幼儿给予1500元/人/年的资助。

五、抓班子带队伍成效明显。

切实落实“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有关要求。召开“两学一做”专题学习会,组织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以及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等,提高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主动践行“两学一做”的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20xx年度中小学、幼儿园党政一把手述职述德述廉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分别与学校一把手和纪检监督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责任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校长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尤其重点抓好工程建设、设备采购、人事、招生、收费等热点问题,对违纪“零容忍”等。继续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联合验收工作,制定了《金湾区教育系统政府自主采购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学校采购行为,有效提高采购效率和实施项目的质量,降低了采购腐败风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积极做好教师交流和支教工作,结合实际制定《金湾区20xx年校长教师交流。

工作方案。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成效,组织了全国教育管理干部信息管理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班、提升金湾区中小学校政府采购及验收人员专业能力和素养等25项培训,1045人次参加,有效提升了校级领导及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六、全力创建平安校园取得新成果。

把“安全”作为教育教学第一质量来抓,认识再提高,措施再落实,多次召开会议部署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以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等工作,部门联动共建平安校园。上半年没有发生校园安全事故。

七、全国文明城市复牌迎检工作效果突出。

按照中央和省、市文明办的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全力以赴落实好创文复牌迎检各项重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各项指标任务,全面提升区教育系统教职工、学生和家长文明素质和校园文化水平。各校创文氛围浓厚,师生熟记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生和家长素质明显提高。

八、对口帮扶云南怒江州教育协作和阳东精准扶贫工作得到肯定。

对口帮扶云南怒江州教育协作。开展名师送教。我区名优教师于今年3月赴贡山县开展送教活动,得到贡山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的肯定。筹建支教“金湾班”。结对帮扶贡山一中“金湾班”试点。目前已完成首批“金湾班”教师选拔工作。6月下旬赴贡山县熟悉情况做好准备。开展教育信息化帮扶。与贡山县教育局拟定帮扶贡山一中教育教学信息装备方案,帮助贡山一中建立课程录播系统,引进权威数字教材和数字教辅资源,提高信息化水平。精准扶贫阳江市阳东区朋江村。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手段,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对68户贫困户惠农政策、社会救济、危房改造、教育、卫生、饮水安全、富民产业、劳动力培训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并录入扶贫信息平台。确定由朋江村种养专业合作社与阳江逸缘农业发展公司合作发展生猪养殖扶贫项目,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入股分红,达到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目标。按补助标准向所有学生发放教育补助金,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20xx年医疗保险,完成危房改造15户,“三保障”政策有效落实。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培训15万人次以上,加强成人教育、科技培训的宣传力度,举行科技赶集40次;发行“科技小报”3万余份,发放科技“明白纸”4万余份,编发《成教信息》6期。

(一)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3月3日,区教育局召开了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创建工作专题会议,第一批示范县复检专家组成员雍阳中专副校长张学忠,就我区示范县创建工作进行了解读,教育局副局长刘洪生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后部分镇街成校校长对武清职专《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档案》进行了参观学习。3月17日,区教育局召开了镇街成校校长会议,总结回顾了20xx年成人教育工作、安排部署了20xx年重点工作;结合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创建和市、区成人教育重点工作,各镇街成校校长就本年度工作思路及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教育局对3个市级社区教育项目和4个终身学习活动周获奖单位及1名百姓学习之星进行了表彰。5月3日,区教育局成立了由副局长刘洪生为组长的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创建工作档案筹备小组,全力做好示范县创建档案的整理工作,迎接市教委对我区的检查验收。8月1日,召开了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推动会,副区长李伯怀、教育局局长李海及18个示范县创建成员单位主管领导出席了会议。9月5日至10月20日,完成了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创建汇报片的制作,完成了《武清成人教育纪实》、《成教信息》、《武清区镇街成校科技小报汇编》、《武清区国家级农村职成教示范县典型经验与案例》等4本书籍的编印工作,全面展示了武清成人教育风采。

(二)大力开展农民成人学历教育工作。依托高自考和电大武清分校、武清职专华中师范大学远程教育,联合镇街成校做好农民大专学历教育,在学400余人,毕业200余人。同时,镇街成校积极开展农民中专学历教育,毕业学员260人,中专在校学员500余人。

(三)搞好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各镇街成校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采取讲座、现场指导和科技赶集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培训8万人次以上。

全面贯彻落实《武清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的意见》精神,依托镇街成校重点开展农村成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开展了叉车、电工、电焊工、家政服务等职业技能培训,,有1650人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镇街成校配合政府部门,组织开展了民间花会巡演、乒乓球、象棋、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贯彻落实《中共武清区委武清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意见》,承担了新市民教育培训任务,建立了新市民教育培训月报制度。目前,按照《市教委关于开展第六届天津市市级社区教育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完成了各镇街成校市级社区教育项目成果的申报工作。积极组织参加天津市终身教育活动周,《社区教育文化综合服务》被评为天津市终身学习品牌、杨文闯被评为市级百姓学习之星。

(五)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

1.20xx年3月9日,召开了20xx年全区民办学校年检评估总结会,对20xx年民办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同时就依法办学、学校安全、财务管理等方面对民办学校提出了要求。

2.继续做好无证民办幼儿园摸底统计工作,建立无证幼儿园报送制度,目前我区共有无证幼儿园109所。

3.20xx年3月14日至4月28日,对全区民办学前教育服务点进行了常规性的突击检查,重点检查服务点的办园条件、师资配备、安保器材、档案材料等。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了《武清区民办学前教育服务点检查情况通报》。同时,对服务点存在的问题下发了《武清区民办幼儿园检查情况反馈》,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报教育局,对存在问题较多的服务点进行了复查。

4.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园长和幼儿教师素质。20xx年4月开始组织全区3所民办学历学校4名副校长参加市教委组织的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工作。

20xx年6月15日,组织了全区民办一、二类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60余人在杨村第五幼儿园开展学习观摩活动。观摩活动包括各年龄班的器械操、户外游戏活动、区角活动和杨村五幼各类档案资料,中小班示范课二节,课后对这两节课进行了交流研讨。此次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全区幼儿园的均衡发展,提高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加强园所间的交流和沟通。

5.做好区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的录入工作。

6.做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安全提升项目,完成了20xx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安全设施设备的摸底情况。

7.做好民办教育的咨询工作。

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围绕县委、县府工作部署,第一季度我局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贯彻学习党的xx大会议精神,广泛宣传、大力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福建省“”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意见的通知》,规划我县教育布局调整,扎实落实“两免一补”等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各项惠民措施,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深化农村中小学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认真抓好农村寄宿生食宿改善工程的落实工作,在全县农村中小学校稳步推进农村中小学生食宿改善工程,县政府为全县3076名农村中小学校寄宿生每周提供5次免费早餐和5次肉食和豆腐。每人每周补给金额为17.5元,另外初中低保学生每天另补2元,小学低保学生每天另补1元。结合“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继续改造和完善农村学校食堂、澡房等有关寄宿生生活的配套设施。并着手解决农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问题,做到农村乡镇每所学校有10亩的学生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开学初,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12万元,购买2224床优质军用被,免费发放给全县农村中小学寄宿生。

三、狠抓控辍保学工作。我局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中小学控辍工作,一是及时做好《将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工作意见的通知》(将政办[20xx]4号)转发工作,促进各乡镇各司其责,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二是成立“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县教育局机关干部分片分组到各中小学,协助学校这项工作。三是抓住时机做好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乡镇广大教师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春节的时机,深入到他们家中进行家访。四是做好新生交接手续。各校将春季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组织起来,将学生送到职业学校,做好学生思想稳定及相关的交接工作。四是各校做好“留守学生”的关爱工作,各中学设立“留守学生”注册处,并建立起“留守学生”档案,及时了解和记录他们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以及诚信情况,把“诚信档案”作为学生操行的重要依据,并对他们生活求助及时帮助,对他们心理困惑及时疏导。截止到3月底,全县初中入学率达98.82%,小学入学率达99.98%。各乡(镇)正对未入学的学生进行逐个家访,及时动员学生返校学习。

四、落实20xx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工作。

1、完成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从20xx年春季学期开始,免除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除标准为中学生每年生均320元,小学生每年生均240元,惠及学生6868人,全年共计减免资金184.6万元。

2、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对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我县从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免费向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国家课程的教科书,20xx年春季学期开始,免费提供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的教科书(标准为:中学生每年生均156元,小学生每年生均71元),惠及学生9098人,投入资金88.96万元。

3、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我县20xx-20xx年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共计10个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1430平方米,消除危房面积6074平方米,共需投入改造资金949万元。目前,已完成的项目有安仁中心校实验楼、大源中心校学生宿舍食堂餐厅、黄潭中心小学学生宿舍楼,其余的项目都在紧张的实施。

4、完成将乐一中校园规划及图书馆建设方案工作。做好将乐一中校园规划及图书馆规划,新建4000平方米将一中图书馆。规划费用预算14万元,图书馆预算造价400万元,前期及附属工程约80万元,共需投入资金500万元。目前,已请三明境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设计,所需资金正在筹措之中。

五、顺利通过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验收组的检查验收。3月15日,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验收组到我县验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情况,验收组到高唐、黄潭、水南等乡镇学校实地查看了全县37个办学点的光盘播放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及卫星接收室等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安装使用情况,对我县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就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保护和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六、认真做好预防春季流行性传染病工作。针对我县部分农村中小学发生流感疫情,我局与县疾病防控中心启动预案,深入学校和部分行政村调查疫情,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相应工作,及时召开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紧急会议,组织大家学习了《将乐县教育局关于预防春季传染病的紧急通知》(将教综13号)和《将乐县卫生局关于在中小学开展预防流感活动的函》,要求全县各校高度重视春季预防流行性传染病工作,结合《将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预案。

的通知》(将政办〔20xx〕71号)文件精神,采取有利措施确保师生安全。我县安仁、大源两校流感疫情得到有效的遏止。

七、做好提前招收初中应届优秀毕业生前期准备工作。将乐一中今年将继续面向全县各初中校提前招收应届优秀毕业生108名。目前推荐报名、选拔考试等工作正在积极准备之中。

八、2—3月,我局组织局机关干部就我县城区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专题调研,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征求不同阶层的意见,形成了《全县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一文,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九、认真做好教育工作自评和迎接市级复查工作。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局机关干部学习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xx〕15号)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xx年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通知》(闽政教督〔20xx〕11号)文件,学习新修订的《福建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和计分方法》,准确把握评估标准内容。20xx年全县教育自评报告和基础数据统计报表正在完成中。

相关范文推荐
  • 01-17 小学校长年度个人工作总结(优秀15篇)
    月工作总结有助于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找到问题的症结,以便更好地解决和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写好自己的月工作总
  • 01-17 友情类初一(汇总21篇)
    优秀作文的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以浓缩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和触动。
  • 01-17 大学职业规划书(优秀17篇)
    职业规划还包括学习和培训计划,以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发展潜力。如果你正面临职业规划的困惑和挑战,不妨参考以下精选的职业规划范文。美国著名的职业生涯指导专家霍兰德
  • 01-17 一年级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精选18篇)
    范文范本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各个领域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在下面,我们为大家展示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帮助。本班共有学生39名,大
  • 01-17 写好英语的方法和技巧(热门24篇)
    英语作为一门科学的语言,对于深入学习各类学科内容至关重要。对比多种范文的写作风格和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写作要求和特点。常规的听力训练题,无法检测孩
  • 01-17 离队教育心得体会大全(15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和深化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探索不同领域的心得体会,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开拓我们的视野。休假离队是每个人都需要进行的一
  • 01-17 学哲学的收获和体会(精选22篇)
    心得体会反映了一个人对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思考和领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大约一个月前,施老师举行
  • 01-17 五金建材买卖合同(专业22篇)
    买卖存在风险,买家需要仔细选择产品和商家,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受到保护。以下是一些买卖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在买卖中能够更加灵活和高效地操作。供方:地址:邮码:需方
  • 01-17 申论心得体会报告(汇总14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从而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好的表现。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
  • 01-17 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方案(优质16篇)
    工作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避潜在的风险,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工作方案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在工作中提供一些借鉴。为全面规范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