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模板18篇)

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模板18篇)

时间:2023-12-28 07:48:05 作者:BW笔侠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模板18篇)

五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常见的课,一般的做法是在由学生拼组后直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本设计最大的特点是改革了这一常见的做法,在拼组后,通过对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的探究,指导学生直接利用这种关系尝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苏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15~p16的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计算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是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难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公式的含义。

cai课件、红领巾、每个小组准备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

2、揭示课题。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操作“转化”,推导公式。

1、寻找思路。

师:大家想想,怎样“转化”呢?可不可以用“割补”的方法呢?

2、动手“转化”。

师:看来用“割补”方法很难“转化”。那我们可不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来“转化”呢?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请大家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开始吧。

小组合作拼组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应变预设: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拼出如下几种形状,老师选择其中三个图形贴到黑板上。]。

[评析: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不同类别,弄清拼成不同形状的原因。]。

3、尝试计算。

师:同学们真棒,大家都发现,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长方形。现在请同学们看图1。

师: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你们能求出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算一算吧。

师:算完了吗?它的面积是多大?

师:我们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那这个绿色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大呢?想一想,小组同学商量商量吧。

师:同学们太了不起了,开动脑筋,已经算出了这个绿色三角形的面积。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如下图)你们会计算屏幕上这个蓝色三角形(底3cm,高2cm)的面积吗?算一算。

4、推导公式。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已经尝试着求出了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大家都算得很好。那么现在你们能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写下来吗?先写一写,同桌同学再商量商量吧。

5、理解公式。

6、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师:同学们,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你们会不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写一写吧。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动手起推导出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如下图,课本p85页的数学常识。)。

[评析:这样表面是介绍数学常识,但实际渗透了爱国思想教育。]。

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师:那就请大家动手量一量它的底和高吧。

师:量完了吗?请大家算一算,看看做这样一条红领巾到底需要多少红布?

[应变预设:指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正确的计算,展示学生的算式,集体订正。]。

四、联系生活,适当拓展。

[应变预设:指导运用公式进行正确的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你们还能算出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吗?(课件出示如下图1:底3厘米,高4厘米;图2:底4厘米,高1。5厘米;图3:底2。5厘米,高2。8厘米)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四、全课总结,反思体验。

教师: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数学五年级《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索,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和发言的机会,使他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通过让学生求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来猜测三角形的面积该怎么求,在学生“你争我吵”中激发学生的对这节课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操作,课前我让学生剪下三组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然后在小组中拼一拼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由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以及各部分的关系,在动手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对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个个投入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然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首先是课堂纪律的把握,其次是我发现个别学生动手能力十分有限,有的学生干脆就是坐着,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只是模仿其他好的学生一起动手。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表面上看,学生动手是在操作,可实际上学生只是机械地拼一拼,没有感受到这样的操作的目的,学后只做了一次“机械的操作工”,而为什么要这样去动手,学生却不得而知。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时,教师必要的引导是不可少的。

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去求一块三角形交通标志的面积,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学有所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存在着在课上不能顾及到每个学生,在学生的评价上还不够到位,总结性的语言还不够精炼等等缺点,不过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慢慢改进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继续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

2.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演示课件:拼摆三角形)。

二、设疑引入。

三、指导探索。

第一部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1.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提纲:

2.(演示课件:拼摆梯形)。

电脑演示转化推导的全过程。

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2、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5、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7、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8、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0、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1、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2、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3、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4、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等腰、直角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4、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5、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6、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7、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8、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9、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1注重打好数学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学好数学,那么一定从小打好基础,因为数学是一个非常注重基础,一环扣一环的学科,之前知识上的欠缺也会影响后续的学习,所以对于数学不好的学生来说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打基础,把自己欠缺的基础都补上,才能更好的进行后续的学习。

2整理笔记。

关于数学的笔记我有两本,一个是我们老师总结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一些公式的记忆以及法则概念之类的(这个要好好记!做题的时候经常用到!没有公式做题简直是…)另一本是关于一些好题难题错题典型题,把这些题从纸上剪下来贴到本子上再做一遍,到中考前我把这个错题本又全部重新做了一遍(当然,这个由于太懒,有的题有点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3改进方法,注重学法。

在数学学习方法方面,女生比较注重基础,学习较扎实,喜欢做基础题;上课记笔记,复习时喜欢看课本和笔记,比较注重条理化和规范化,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女生“开门造车”,主动在小组讨论中发言,让她们暴露学习中的问题,以便于有针对地指导,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她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若干基础问题,组织她们学习其他同学成功的经验,参加和高年级同学的帮扶结对活动,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能力。另外,平时家长应该给女生多创设一些活动空间,而不仅仅是埋头书本,让她们多一点生活的积累,这对她们解决与生活有关的应用题、提高学习的趣味性有很大的帮助。

4多看辅导书。

做一些辅导书籍上的作业,直到我能理解定义、定理和公式的含义,一道题尽量用多种办法去解题,做到举一反三。

3、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生活为背景,命题广泛。(常见的题型是增长率问题,注:平均增长率公式。

小学五年级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先复习梯形的有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想,怎样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其中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以旧促新,探究新知。

1、出示梯形请学生找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然后请学生想一想: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方法?带领学生回顾以前知识,(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割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明确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然后教师启发:我们能否也用转化的方法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探讨。本环节的设计,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思想方法的类比迁移,用循序渐进的启发性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为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究、研讨,促进知识方法的有效迁移创造条件。

在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时,我先课件显示操作提纲:1、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动手拼一拼。2、你拼成了什么图形?怎样拼的?3、你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防止出现学生不知道做什么的现象。然后学生示范拼图,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于学生操作的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因此未出现异常现象,学生都兴奋地说拼成了平行四边形。为了加深学生对书本图示的理解,我故意剪了两个完全相等的任意梯形,结果问题就出现了,一名学生没有按照书本上的拼法,结果自然没有拼成平行四边形,学生都感到惊讶。我见时机成熟,叫学生再打开书本,仔细观察书上的拼法,使学生明确拼的步骤:即先要重合,再向左旋转,最后沿着梯形的一条边向上平移,直至两条底成一条直线,才能拼成。学生这才明白过来。通过动手操作,同学们都明确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接下来根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请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找关系,先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底之间的关系,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底是梯形上底和下底之和,再找出梯形的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关系,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梯形的高,然后得出梯形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即梯形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最后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字母公式。

本环节的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了相应的填空题,使研究的要求清楚,目的明确,有利于学生有效、有序地进行思维。

(二)学以致用。

在例题的教学中,由于有前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因此我没有花很多的精力,而是先出示例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练习的设计中,我也能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学生中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列式,让学生选择正确答案,从而杜绝错误现象。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得饱,我又布置了一些拓展题,。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得出梯形面积的推导公式。(用一个梯形拼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总之,本堂课能以全体学生为本,从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有了较大的更新。通过让学生操作、思考、观察、讨论、说理、计算、看书和概括等多种形式,注意了变"教师讲授"为"研究交流",变"灌输"为"引导",较好地处理了"主体"和"主导"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良好素质。

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复习铺垫.

(一)教师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图形面积的公式是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

5.642=11.2(平方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1.2平方厘米.

二、质疑调节。

(一)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教师提问:

(1)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

(2)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3)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还有别的方法吗?

(演示课件:三角形剪拼法)。

三、反馈练习。

(一)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

(二)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1.底是4.2米,高是2米;

2.底是3分米,高是1.3分米;

3.底是1.8米,高是.1.2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梯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数学第九册内容。听过学区本节公开课,确有可借鉴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教学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首尾照应实现数学价值。

由实际事件“帮工人师傅计算花坛面积”引出探究主题——梯形面积的计算,得出结论后,运用公式解决这一实践问题。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改变例题为学生身边常见事物,始终将数学置于生活背景之中,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理念,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转化推理蕴涵思想方法。

“梯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学习基础之上提出的。教师首先请学生回忆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方法,使学生意识到梯形也可与学过的其他图形产生联系,从而计算出面积。让学生把陌生的知识自主地转化为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现了迁移、转化思想,也落实了“数学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下学习”这一教学理念。

三、合作探究促进创造思维。

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合作交流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会出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利用梯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求梯形面积,学生有着不同的做法:有的利用等腰梯形、有的利用直角梯形、有的利用普通梯形,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有的拼成普通的平行四边形;有的把梯形分割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自由的探讨交流带来的是思维的充分扩展,是质的飞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能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与批判,在各种观点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考问教学细节,又发现一些问题:

镜头一:利用公式求梯形面积的练习中,一同学列式为(3.5+2)×8÷2,而原图中,3.5为下底,2为上底。教师强调:“这样做不对,应为上底加下底,也就是(2+3.5)”。

“上底加下底”与“下底加上底”,对于求梯形面积而言,究竟有何区别呢?教师本不宜如此“循规蹈矩、照本宣科”。倘若该同学反问:“把这个梯形倒过来,面积是不变的。那么我的算式是否正确?”教师该如何应答?可惜,没有一个同学提出质疑。教师强依公式而下的结论显然并不合适,为什么却无人指出?“公式是不可不依的”、“老师的结论是不可推翻的”……“一言堂”教学的印痕桎梏着师生的思维,使“探究”有时不免流于形式。对学习而言,这是可怕的。“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鼓励学生善疑、敢疑。当然,这需要教师的能力与勇气——自我质疑的能力、承认错误的勇气。

镜头二: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了习题,在教师示意下走上讲台,利用投影把答案展示给大家。第一次展示,同学们趣味盎然;二次、三次过后,变得兴味索然。几声简单的“对”、“同意”,使课堂气氛趋于沉闷。

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愈来愈受到师生青睐。但是,多媒体的运用必须把握好“度”。不是所有环节都适合使用多媒体,不是任何步骤的实施都需要多媒体。学生练习的是几道非常简单的基础性题目,正确率相当高,教师巡视时也能发现这点,那么,以口答的形式订正不仅简单明了,更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对于稍有难度的题目,则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短时间交流,使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简单地回答“对”或者“错”。

小学五年级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1)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继续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

一、复习旧知。

1.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

2.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演示课件:拼摆三角形 下载)。

二、设疑引入。

三、指导探索。

第一部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1.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提纲:

2.(演示课件:拼摆梯形 下载)。

电脑演示转化推导的全过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教案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解决简单的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体会转化、归纳的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两个小朋友在争论学校门前平行四边形的花园和三角形的花园哪个面积大。

引出课题:要想知道哪块地大、哪块地小,就要比较它们的面积。(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新课教学

1.稳固知新

回忆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用了什么方法?启发学生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思路。

2.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要研究的问题:

(1)可以把三角形转化成哪种学过的图形?怎样转化?

(2)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怎么算?为什么要这样算?

提出活动要求:用一些三角形拼一拼、摆一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

3.交流小结

(1)展示一组学生得到的图形,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怎样算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呢?为什么要这么算?

(3)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归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学习用字母表示。

4.知识拓展。

课件播放《九章算术》中关于平面图形面积算法的论述。

(三)初步应用

算一算做一条红领巾需要多少布料。

(四)活用知识

1.下面这些三角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只列式不计算)

2.出示课前情境图及相关数据,学生通过计算来比较出三块地的大小。

3.三角形的面积会变化吗?(出示在一组平行线间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哪位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今天的收获呢?

(六)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课后回家里找找有没有三角形的物体,自己用尺子测量出三角形的边长,并画出和测量出三角形的高,算出这个三角形物体的面积。

五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能将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

ppt一份,大三角板一个,长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一.导入: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鱼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魔法线昨天张老师得到了一根魔法线,我今天把他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123,请出来。

(ppt出现一根红色的魔法线)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

(3)第二次变化(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一个的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触摸三角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大的三角形,我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条边,三个角。

(5)又一次变化一个三角形又变出了好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三角形。

2、巩固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2)再来找一找王国里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许多小旗子,屋顶,冰淇淋,标志牌等)。

(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

3、老师小结。

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出示最后一张ppt)今天你们表现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提供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通过变一边、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摆一摆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幼儿在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虽然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但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并观察,找到了好多的环境中的三角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4篇《五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小学五年级数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1、知道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是求几个图形面积的和(或差);能正确地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并能灵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对组合图形的分析方法与计算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讲解法、演示法。

这类方法一般是从组合图形中分割成几种不同的基本图形,这类图形的阴影部分面积就是求几个基本图形面积之和(或者差)。

ppt演示变化过程,并出示解题过程。

这类方法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替换成面积相等的另外的条件或问题,使原来复杂的图形变为简单明了的图形。

ppt演示变化过程,并出示解题过程。

这种方法是将图形中某一部分切割下来平行移动到一恰当位置,使之组合成一个新的基本规则图。

ppt演示变化过程,并出示解题过程。

1、弄清组合图形所求的是哪些部分的面积。

2、根据图中条件联想各种简单图形的特征,看组合图形可以分成几块什么样的图形,能否通过割补、等积变形、旋转等方法使图形化繁为简。

五年级数学《圆之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教案

1、知识与技能:

(2)能正确地分析图形,并能正确地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练习,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和解题的灵活性;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习惯;

(2)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数学教案-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教材上是这样安排的:一、明确目标;二、用数格的方式不能确定三角形的面积;三、能否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四、拿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以前学习过的学习过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五、验证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否也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六、三次试验确定所有类型的三角形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两者的关系是“等底等高,面积一半”;七、总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我们在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和课下辅导过程中,发现上面的几个“环节”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步没什么问题,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导入新课的方式。

第二步也没有什么: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用的是“数格”的方式。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时用的`是切割再组合的方式,就是所谓的“转化”。在大部分学生对面积这个概念的理解还不十分透彻的情况下,面对三角形,学生们的首选方法就是“数格”。因为这是学生学习有关面积计算的第一经验,第一印象,第一个技巧。也是最简单,最直接(当然也是最麻烦)的方法。

[1][2][3][4][5]。

五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面积》课后检测题

1.某数与最小的两位数之和是32,那么,它与最大的两位数之积是()。

2.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3,积就增加5l;如果另一个因数减少6,积就减少150,两个因数分别是()和()。

3.在0.8与0.9之间的最小的`两位小数是(:。、),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4.把10元钱平均分给20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元。

5.与5.7l相邻的两位小数是()和()。

6.用三个1两个0组成的最大的纯小数是(),最小的纯小数是()。

7.0.0073要变成一个整数,至少加(),至少减(),至少扩大()倍,至少缩小()倍。

8.一个自然数除以()时,商比被除数大,除以()时,商比被除数小。’。

9.一个自然数乘以纯小数时,积比被乘数(),乘以带小数时,积比被乘数()。

10.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一位,所得的数是原数的()。

11.做除法时,错把除数的小数点点错,商比原来扩大了100倍,变成335.6,正确的商应该是()。

12.财务室会计结账时,发现账面多出32.13元钱,后来发现是把一笔钱的小数点点错了一位,原来这笔钱是()。

五年级数学《圆之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教案【】

《组合图形的面积》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教材第二单元又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本课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是这些知识的延展,也是实际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另一方面还能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平面基本图形的感知和认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计算图形面积和解决图形问题的方法。但本班学生分析思考能力较差,基础较薄弱,所以应进一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强团体合作精神,善于去交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的:

1、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必要性。

2、学生通过参与探索活动,思维得到拓展,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掌握了多种解题策略。

3、通过小组探索研究,使学生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合作意识。

1、在解决组合图形面积时,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从而经过比较选择最好的解题方法。

重点:能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难点: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正确选择计算方法并解答。

五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面积》课后检测题

1.填空题.

(1)207读作()(2)八百零三写作:________________。

(3)375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4)九百六十一写作:_______________。

(5)从996往后接着数5个数是()、()、、()、().

(6)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多().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431=5000+400+30+1286=()+()+()。

7560=()+()+()2048=()+()+()。

8009=()+()3070=()+()。

3.80里面有()个十.190里面有()个十.

4.找出下面数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5.用三张数字卡片,可以排出()个不同的.三位数,把它们写出来是___其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

6.直接写出得数.

7.填空.

(1)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十万里面有()个一万,一千里面有()个十.

(2)从右边起百位是第()位,右边起的第五位是()位,千位是第()位.

(3)8008这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上的8表示8个(),第四位上的8表示8个().

(4)892是()位数,最高位是()位,10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5)用5、0、3、9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6)按顺序,找规律填数.

102、____、100、____、____97、____.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五单元《梯形的面积计算》教案

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是将来进一步学习计算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本节课内容共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二是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梯形面积,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新旧图形的内在联系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倡的三维目标教学,我给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是:

(1).在实际情境中,尝试计算梯形的面积。

(2).通过预习,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由于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了平移、旋转的思想,具备了初步的归纳、对比和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启发。所以教学的重点:理解并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的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的关键是怎样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二、教学实施过程:

基于上述认识与理解,我对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流程作了如下设计:

检查预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应用新知。

第一环节:检查预习(4分钟)。

这环节分两个部分:先让学生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这样是为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做好了铺垫。因为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与梯形有许多相似之处,有了前几节课的基础,学生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就并不困难。

接着出示灌溉堤坝的横截面,呈现实际情境,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学生尝试计算,检查预习。

这样导入,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动力。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究交流(8分钟)。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_____形。

第三环节:抽象概括,总结提高(6分钟)。

在操作探究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利用字母表述出计算公式,体现学与析的重要作用。来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推理,让学生各抒已见。

通过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满足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进一步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他想到的推导方法展示出来,既达到突出“重点”,又化解“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应用新知,深化提高(5分钟)。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学生获得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我出示了课本的例题,求梯形水渠的横截面面积。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将学生探究发现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学以致用”,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形成技能(14分钟)。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使学生真正学好数学,形成数学技能,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其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围绕这个目的,我设计了下面的一些练习:

练习的第一题是回应引入,给出一个灌溉堤坝的横截面,求出它的面积。

出示汽车侧面玻璃,要制作这扇门的窗户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有机玻璃?

为了提高趣味性,第二题是动手操作题,先测量出自己所剪的梯形学具,再求面积。

第三题是判断题,判断出对错并且说出原因,提高学生对新课的理解。

(1)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梯形的上底扩大2倍,下底也扩大2倍,面积扩大4倍。()。

(3)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两个梯形面积相等,但形状不一定相同。()。

第四题是思考题,

数学教案-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作者:李胜国邮箱:lghmjl@作者单位:河北省临城县鸭鸽营乡忠信中心小学简介:课件名称:三角形、梯形基础知识及面积推导。

适用于人教版五年制数学第七册。

课件通过“基础知识”来演示说明三角形和梯形各部分名称及高的画法,

“巩固应用”中设计了三道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说明:因为自己非常喜欢“枯枝”这个名字,所以在开头加了一个“枯枝作品”的动画。

相关课件:

相关范文推荐
  • 12-28 江西高考微笑的脸(专业14篇)
    江西是中国医药产业重要基地,是中国药都之一,拥有众多知名中药企业和医药高等院校。这是一份关于江西旅游的小贴士,希望能给您的旅行带来便利。从江西考试院获悉,6月2
  • 12-28 一般辞职报告(模板21篇)
    辞职报告是在离职前向公司或上级提交的一种告知书面材料,它可以清晰地表达你离职的原因和意图。在以下的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一些通用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帮助你更好地组织辞
  • 12-28 护士个人实习工作心得总结(专业15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短板和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人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 12-28 珍惜时间学生国旗下演讲稿(实用18篇)
    演讲稿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公众演讲能力,对个人成长大有裨益。请大家参考以下学生演讲稿,或许能够给你带来一些灵感。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珍惜
  • 12-28 读书心得系列之(热门20篇)
    读书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书中的知识,并能够深化对书中主题的理解。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读书心得,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的分享激励我们对于读书的热情和追求。
  • 12-28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优秀17篇)
    实施方案是指导我们完成工作的一剂良药,它能够提供具体的行动步骤,使我们更加高效地推进工作。了解不同行业或领域的实施方案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和视野。安全生产是保护劳
  • 12-28 上半年个人实习工作总结(精选16篇)
    通过写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个人的懒散和拖延行为,从而改进工作习惯和提高效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
  • 12-28 小学班主任个人经验交流发言稿(专业12篇)
    发言稿既可以用于正式的演讲活动,也可以用于日常的团队讨论和汇报工作。发言稿是一个展示自己思想和观点的窗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范文中的精彩之处吧。尊敬的各位老师
  • 12-28 校园的时光(模板16篇)
    优秀作文应该注重细节描写和形象感染,使得作品生动有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赏析,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再过二个月我就要离开母校了,以后和老师,同学
  • 12-28 先进辅警事迹材料(专业22篇)
    事迹材料是对个人或者团体在一段时间内所做的事情进行全面记录和概括的一种文字材料。这些事迹材料展示了个人或事件在特定时期或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绩和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