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粤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专业24篇)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专业24篇)

时间:2023-11-29 11:49:35 作者:字海粤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专业24篇)

教案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参考和借鉴,使其学习更加高效和自主。以下是一些四年级教案的案例分析,对教学改进和提高有一定参考价值。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运动着的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

2、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土壤的特征。

教具准备:分组观察材料:土壤、水、烧杯、玻璃棒、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带来的土壤。

评:课前检查上节课的任务,并布置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出示课题:6、观察土壤。

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土壤。

提问:什么是土壤?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节:土壤是地球上能够生长植物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评:学生通过讨论,大体上知道了什么是土壤。

指导学生通过运用各种感官认识土壤的成分。

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够认识土壤?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看、摸、闻。

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评:学生讨论决定用什么方法来认识土壤,并引导学生观察,填写察。

观察记录。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找出沙和粘土。

学生选择材料设计实验。

学生分头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小节:土壤是由空气、砂、粘土、腐殖质、水等构成。

评: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发现沙和粘土是土壤中组成部分,并且能够区别。

学生复述,并填写。

学生猜测。

学生动手实验。填写实验报告。

评: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垃圾的益处和害处,并且从小学会保护周围环境,处理垃圾的能力。

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节。

巩固:通过本科的学习,你知道了土壤是有几种成分构成的。

课后小记:学生通过动用各种感官,发现了土壤的特征,知道了土壤的组成成分,以及如何保护土壤,教学效果良好。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运动着的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

2、能正确地读出亿以上的数。

3、通过归纳亿以内数的读数规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数位顺序表和亿上数的读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拨数器。

教学过程:

一、要求同学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二、投影出示:

1、10个亿();10个十亿是()十个百亿是()。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

三、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47690000、700。

一、学生口答:个、十、百、千。

二、多名学生口答:

1、十亿、百亿、千亿。

2、是十。

三、一名学生读数,另一名学生写读作。

四、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五、提出要求:在拨数器上一千万一千万地拨,一直拨到九千万。

问:九千加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怎么办?(板书:亿)。

在拨数器上一亿一亿地拨珠,一直拨到九亿。

问:九亿加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怎么办?(板书:十亿)。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百亿、千万亿。)。

板书:十亿、百亿、千亿。

指出: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学生按要求拨珠九千万。

是一亿,千万位满十向亿位进一。

学生按要求拨珠九亿。

是十亿,亿位满十向十亿位进一。

学生认识计数单位。

1、要求学生在拨数器上拨出六十一亿。

引导学生先按个级的方法读六十一,再在后面加个亿字。

2、要求学生在拨数器上拨出一百亿四千万二千并按刚才的方法读出这个数。

3、要求学生读出做一做中的练习题中的数。

4、小结:亿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学生拨出六十一亿。

学生读出六十一亿。

2、学生读出一百亿四千万二千。

3、学生读数并相互纠正。

4、归纳:

同:亿级数要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

异:亿级数要在后面加一个亿字。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运动着的世界教案

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与液体和气体。

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后,高锰酸钾的状态: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一丝丝的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和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和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搅拌)(加温)(切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物质的溶解能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度)的,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食盐溶解在水中,可用(蒸发)的方法将食盐和水分离。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即海水晒盐。

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温度外焰(最高),内焰其次,焰心(最低)。

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

教材分析:

《冷与热》是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冷与热”与学生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通过身体感受,动手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们亲历探索科学,建立科学概念,获取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和好奇心,本课“冷水与热水”是这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从体验中获取新知,活动中发现新知,运用中深化新知。

设计思路:

1、科学学习应以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2、激发学生动机,采用创设情境提供诱因的方法。

3、使知识与能力同时发展,既重视学习过程,又要重视学习结果。

4、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氛围使学生积极投入想想做做的活动中。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整理,研究有关冷与热的事实材料,懂得冷与热的原理。

2、通过亲身实践用手触摸的方式把烫、热、温、凉、冷分开,并说出各有什么特征。3、通过合作实践,并尝试把学到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课前准备:

每组准备4个矿泉水瓶剪成的杯子和两个小塑料袋,一瓶热水,一瓶冷水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体验:

今天的天气大家感觉是冷还是热?

请两位同学上台用手摸一摸预先准备好的两瓶水,一瓶冷一瓶热,并说出触摸的感觉。

二、实践探究。

(一)探究冷水与热水的基本差异。

汇报活动可能得到结果:

生1:我组倒出了热水、冷水、温水三种。

生2:我组倒出了烫水、温水、凉水。

教师:你们很聪明,能倒出这么多种类的水,从中总结出:水的分类:烫水、热水、温水、凉水、冷水。

实践:让学生用手触摸各种水,说出有什么感觉。(生答)。

讨论:假如万一不小心,让烫水烫伤了,用哪种方法好呢?

1、用自来水止痛。2、把水泡弄破。3、涂上烫伤膏或植物油。

生:汇报讨论结果:

涂上烫伤膏或植物油这种方法好。

(二)探究冷水和热水有什么不同。

师:冷水和热水除了具有冷热特性外,还有别的现象吗?

师总结1、冷水和热水具有冷和热的特性。

2、物质在热水里的扩散速度比冷水快。

3、热水具有上浮性。

(三)探究热水上浮的原因。

生合作与交流:再一次把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再把装有热水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观察变化情况。

生汇报结果。

发现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没有增加,但体积增加了,是因为热水上浮的原因。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这节课学习了有关水的知识,我们知道了水的作用很大,大家要爱惜水资源,节约用水,虽然本节课没有告诉你答案,但是你通过亲身体验,亲身感受,把问题一一解决了,这就是科学的方法,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将来会成为一名科学家。

板书设计:

第一课冷与热。

1、冷水和热水具有冷和热的特性。

2、物质在热水里的扩散速度比冷水快。

3、热水具有上浮性。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运动着的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凤仙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了解凤仙花植物体的构造。

3、教会学生用测量工具观察植物。

4、培养合作精神,填写观察记录。

5、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认识事物。

2、运用简单工具认识事物。

教具准备:画笔、尺、绳子、纸、放大镜、投影仪、投影片、幕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我们在上节课认识了蚯蚓,谁能说1说蚯蚓这种小动物有什么特征?

教师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植物—凤仙花。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凤仙花。

讨论:怎样观察凤仙花?

汇报讨论结果,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的现象。

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小节。

评: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了解其外部特征及其构造。

出示投影片:各种花。

学生间的认识一下各种花的名称。用笔标出花的构造。

评: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找到各种花和草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观察比较其他几种植物的器官形状有那些相同和不同?

向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

评: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进行品德情感教育。

教师讲述:花草树木能使我们的环境更清醒更美丽,我们应该怎样爱护他们呢?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制定小组计划。

汇报讨论结果。

巩固应用:

教师概述: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掌握了花的观察方法及其构造,懂得了爱护花草树木的道理。

布置作业:采集土壤。

板书设计:4、凤仙花。

凤仙花花。

果实。

种子。

课后小记:本可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掌握了各种化的特征,并且知道了花的构造,教学效果好,学生观察仔细认真。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

1、心脏和血管的工作就是让血液流动起来。心脏由很结实的肌肉组成,它通过有节律的跳动,像水泵一样推动血液在血管里流动。遍布全身的血管就像繁忙的运输线一样,让血液流向人体的各个器官。

2、一分钟内心跳的次数与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可以通过测量脉搏来研究运动与心脏跳动次数的关系。平静时,儿童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约为90次。

3、年龄、性别、体质、运动、情绪等因素都会影响心跳的快慢。

4、经常锻炼、均衡饮食、不吸烟等良好习惯,都可以使我们的心脏和血管保持健康。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

1、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镜子答:汽车后视镜;医用额镜;潜艇的潜望镜;投影仪的反射镜。

2、阳光是彩色的吗?答:阳光是彩色的,阳光是由有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3、如果没有光,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答:如果没有光,世界将是一片黑暗,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4、举例说明光对我们的利和弊?答:光对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如: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热水器、口腔科手术灯、激光手术等;光对我们的危害有:长时间看电视会伤害眼睛;玻璃幕墙会产生光污染。

5、什么是肺活量?答:是指当你做一次尽可能大的吸气后,用力呼出的全部气体。

6、怎样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答:坚持体育锻炼;坚持冷水浴;注意添衣防寒;按时休息。

7、生活中有哪些力的现象?答:有摩擦力、重力、磁力、浮力、风力、弹力等。

8、举例说明大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答:在大气压力的帮助,人们才能用吸管吸到汽水;医务人员要给病人注射药物时,必须靠大气压力的帮助。

9、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答:圆珠笔能伸缩自如,就是因为有了弹簧的弹力;木衣架夹能夹紧衣物,利用了弹簧的弹力;自行车里也用了不少弹性材料,目的也是利用弹力。

10、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应用了减少摩擦力?答:轮胎上的花纹是增大摩擦力;雪橇底部做得光滑是为了减少摩擦力;运动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11、在哪里还能看到彩虹?答:背着阳光看洒水车洒水;阳光下农田的人工降雨;阳光下的肥皂泡。

13、写成新鲜空气进入人体的路线?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14、当睡眠不足时会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做?答:睡眠不足会使人的身体感觉到疲劳和难受。我们应该劳逸结合,合理用脑。

15、常言说:大脑不用会生锈。大脑真会生锈吗?说说你的看法。怎样才能防止大脑“生锈”?大脑不会生锈,但经常不用大脑会使人迟钝,我们应该劳逸结合,合理用脑。

16、我们怎样做到劳逸结合,合理用脑?答:1、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来消除人脑疲劳。2、课间活动一下身体,脑子会清醒起来。3、合理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可避免大脑过度疲劳。

17、铁块放入水中会沉下去,巨大的轮船也是铁制成的却能在水上漂浮,这是为什么?答:巨大的轮船由于是空心的,内部空间很大,所以船体可以排开较多的水,所以,受到的浮力比较大。而铁块是实心的,排开的水不是很多,受到的浮力比较小,所以就不能浮在水面上。

18、汽车的轮胎上都有很深的花纹,应用所学的知识说说应用了什么原理?答:汽车上很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

19、机动车都有减震这是为什么?应用了什么原理?答:利用弹簧的弹性使车子在颠簸路面减少振动,保护车子部件。应用了弹力的原理。

20、要做到饮食均衡,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答:各类的食物每天都要吃一些,“塔基”的食物要多吃一些。

21、怎样保持心脏和血管的健康?答:经常锻炼、均衡饮食、不吸烟等良好习惯,都可以使我们的心脏和血管保持健康。

22、将一个乒乓球抛起来,它会掉到地上。把他压到水里,放手后会浮到水面上。在这两个活动中,乒乓球分别受到了什么力?这些力的方向指向哪里?答:(1)将一个乒乓球抛起来,它会掉到地上。抛起时乒乓球同时受到了向上的外力和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乒乓球下落是受到了向下的重力作用。(2)把它压到水里,放手后它会浮到水面上。把它压到水里时,乒乓球同时受到向下的压力和向上的浮力的作用,乒乓球浮到水面是受到了向上的浮力的作用。

23、实验题:实验证明阳光是彩色的。实验材料:装满清水的玻璃杯、一张白纸实验过程:把装满清水的杯子放在阳光照着的窗台边上,在杯子下方的地面放一张白纸,让阳光透过杯子照到白纸上。调整杯子的位置观察。实验结果: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

24、实验题:小石块有没有收到水的浮力?实验材料:小石块、水槽、弹簧测力计实验过程: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量,再测出小石块在水中的重量,比较小石块在水中的重量比在空气中的轻,说明小石块在水中收到了水的浮力。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搜集到的各种交通工具进行分类。

2、能独立分析搜集的资料。

3、能用卡片的形式摘录有关交通发展关键时期的信息。

4、能用简练的词汇对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标准的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告诉其他小组的同学自己获得交通工具发展的信息。

2、能大胆想象,独立完成对未来交通工具的设计。

3、愿意把自己的设计展示出来,并愿意根据同学的建议进行改进。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10种以上的交通工具及其主要用途。

2、能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并描述其发展史。

3、能说出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缺点。

其他目标:

1、能说出一种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2、能从多角度考虑,选择外出旅行的交通工具。

教学重点:

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名称、特点和优点。

教学难点:

想象未来交通工具的外形和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电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谁来说说常见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2、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现代化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现代化交通工具的知识。

(二)授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

(1)出示古代的交通工具和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挂图。

(2)请学生认一认哪些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哪些是现代化的工具?

(3)交通工具的分类。

(4)小结: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现代化了。

2、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交通工具。

(1)外出旅游如何行走?怎样的工具方便?

(2)自己设计并画出一个简单的行程图。

(3)汇报。

3、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1)教师提出要求。

(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

(3)汇报。

(三)总结。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现代化了,刚才同学们想象未来交通工具的外形和特点,我们对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学习和探究才刚刚开始,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书籍再,画一幅未来交通工具的想象画。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养科学情感和态度。

2、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学会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想象、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查找、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2、通过制作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制作地球仪,观察体验地球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观察和发现地球仪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视频:地球各种自然现象。

谈话:关于地球,你想了解哪些事情?

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地球。

二、提出探究问题。

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地球的问题,那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

2、学生猜测地球的模样。

3、讲述:古代人对地球是怎样认识的呢?

(cai: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4、讨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的?

5、教师小结: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地球的作用。

三、制作地球仪,发现地球的基本特点。

1、谈话:要更清楚直观的了解地球的知识,你觉得有哪些方法?

2、观察地球仪,说出自己的发现。(经线、纬线、赤道、地轴)。

3、学生制作地球仪。

4、比较自制地球模型与地球仪。

5、自评,说出要做什么改进。

四、拓展: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1、谈话:你还有哪些途径获得地球的知识?

2、把收集到地球资料整理制作成卡片。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

教材分析:

《温度计》是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热》的单元教学内容中的第二课。属于观察实验活动课。本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以“自主、合作、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自我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探究精神。学生分析:

学生是四年级上学期开始系统地学习有关热的科学知识。第一节课《冷与热》时,是通过直观的方法即身体感觉物体、环境的冷与热,用手去感受水温的冷与热去认识冷与热的现象。《温度计》一课在前基础上,继续进一步学习热的知识:学习探测热的仪器的科学理论知识,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温度计和应用温度计,使学生实现用理论研究科学,用实践来证明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认识温度计结构,从而掌握如何读作和写作,这是正常使用温度计的基础知识。

(2)过各种实践活动,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温度计,从而培养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过程和方法:

(1)观察和实验。

(2)正确使用和生活应用。

(3)主要的教学方法:迁移法、观察法、发现法、讨论法、实验法。

情感与发展:

(1)通过学习,懂得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了科学与医学之日新月异,造福人类社会,从而树立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让科学造福人类社会”的理想。

教学重点:

温度计(气温计和体温计)的正确使用和日常应用。

教学难点:

认识温度计结构(玻璃泡、煤油柱、(水银柱)、刻度、摄氏度单位和符号表示、如何读作和写作、探温计内的弯曲位设计)。

教学准备:

活动(一):普通气温计:认识温度计的结构。

在烧杯内倒入不同的温度的水: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活动(二):气温计的应用。

活动(三):体温计的应用〔名括传统型、掌上探温计和耳窝探温计(后两种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准备)〕(重点提醒:传统的医用体温针是用水银做,要轻拿轻放,以免打烂,若打烂了要清扫好现场,但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因水银有毒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学习任务:

二、师生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1)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温度计的了解以及还想知道的。

(2)活动(一)认识温度计认识刻度及所表示的意义。

a、认识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及其单位和符号的表示法。

b、认识和学会温度的读作与写作(包括0度以下的的读作和写作)。

c、如何才能准确地读出温度计的度数(使用p9的讨论)(学生可试做)。

讨论后教师小结:(1)玻璃泡不能位容器底及侧壁,必须浸没在液体中。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即煤油柱或水银柱的上升的进度稳定后)。

(3)以平视的角度读数。

实践应用: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自己小组所用的温度计(把准备好的三种温度计分派给小组)。

a、根据小组所用的温度计填写p9的表格。

b、选用哪一种温度计测水温?为什么?

c、什么叫量程。

教师小结同时引入另一新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是气温计和体温计。我们先来应用一下温度计。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运动着的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广角。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出示情境图片:

2)观察图,说说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问: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学生讨论。

3)可以有哪些卸货的顺序?每种方案总的等候时间是多少?

列出表格,问: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思考汇报。

4)找出最优方案。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充练习。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

科学概念: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电有不同的种类: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交流电有220v的电和高压电,会致人死亡。

4、电还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

5、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6、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断路。

7、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8、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纸……。

9、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

10、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

11、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家庭一般用并联。

12、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比用一节电池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小灯泡不会更亮。

13、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比只安一个灯泡发光暗些。两个灯泡并联起来,灯泡亮度和安一个灯泡一样。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二、新的生命单元。

科学概念:

1、普通的油菜花由萼片(4)、花瓣(4)、雄蕊(6)、雌蕊(1)四部分组成。生长变化的过程:花蕾-开花-凋谢-果荚。

2、不同植物的花是各种各样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有雄蕊和雌蕊的称两性花。但花不会又缺雄蕊又缺雌蕊。

3、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作用。植物繁殖新生命的主要过程:花的雄蕊产生花粉,传播到雌蕊上使胚珠受精,然后形成果实和种子。按花粉的传播方式,可分:虫媒花、风媒花、水媒花、鸟媒花。

4、不同植物的果实有很多不同,但果实里都有种子。不同植物的种子也有很多不同。豌豆荚里的种子数不都是一样多,但荚里种子多少是有分布规律的。

5、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撒播方式:利用:水流传播(椰子、莲蓬等)、弹射传播(喷瓜、凤仙花、豆类等)、风力传播(蒲公英等)、动物传播(苍耳、野果等)。

6、种子发芽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有生长所需的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当的温度。蚕豆种子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胚芽长成茎和叶,胚根长成根。子叶有提供种子发芽所需养料的作用。

三、食物单元。

科学概念:

1、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一般分三类:来源于植物的食物叫素食(水果、蔬菜、粮食等);来源于动物的食物叫荤食(肉、蛋、水产、奶等);其他(水、调味品等)。

2、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5、面包等食物放久了有的要长霉菌。霉菌生长需要湿润温暖的环境。

6、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微生物(霉菌、细菌等)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用冷冻、晒干、腌制、灭菌密封等方法储存食物就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7、了解食品,可以从包装上获取不少信息。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方法、不同配料等都会影响保质期。食品中的配料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但有的可能有害。保质期短的往往有利健康。

四、岩石和矿物单元。

科学概念:

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

2、岩石按形成的原因,分为:沉积岩(水成岩)、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是地球表面物质沉积胶结形成的,如砂岩、页岩、砾岩。在岩石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化石。

地球从里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桨会从火山口流出来。岩浆岩如浮石、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等。

3、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不同矿物有不同的特征。见科学书第61页。

4、岩石有不同的光泽,如金属光泽、玻璃光泽、蜡烛光泽、丝绸光泽、泥土光泽等。矿物也有不同的光泽。

物体有不同的软硬,矿物也有不同的软硬。标准见科学书第73页。

不同的矿物有不同的条痕,可以在瓷板上摩擦。在识别矿物时,条痕的颜色比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5、地表的岩石在慢慢地不断地变化着。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破坏的现象叫风化,岩石的风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6、岩石和矿物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要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如:石英用于制造钟表和计算机;石墨制造铅笔芯;铁矿石炼铁;花岗岩用于雕刻等。

翼教版四年级科学动物运动教案翼教版四年级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探索与发现(乘法结合律)。

知识点:

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2、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探索与发现(乘法分配律)。

知识点:

补充知识点:

1、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翼教版四年级科学动物运动教案翼教版四年级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教学四年级上册《推和拉》一课,为了避免以前“机械地使用教材,照本宣科”,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打开学生的思维,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课的。

1.以纸蝙蝠导入,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在“让小蝙蝠动起来”的活动中,引发学生对“推和拉”的研究兴趣。

导入新课时,我用飞动的纸蝙蝠的可爱形象,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然后启发学生看图学习,探究出制作方法,再通过“让小蝙蝠动起来”的体验,使学生认识推和拉,激发他们浓浓的研究兴趣。

2.运用发散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推和拉的现象,理解推和拉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生活中的推和拉的现象以及推和拉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寻找生活中推和拉的现象,理解推和拉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用不同的方法感受推和拉。

先让学生进行教材中“推手掌”和“拉手臂”的运动,然后,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感受推和拉.在充分动手活动后,让学生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发现力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最后再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确推和拉的不同。

通过这次设计,我深刻理解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更深刻认识到教学过程不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只有用教材进行创造,才能使我们的科学课精彩纷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

1.10个0.1是(),100个0.01是().

2.0.23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一个数由8个一,4个十分之一,6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4.0.089扩大()倍是8.9;0.73缩小10倍是().

5.9.38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6.把26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7.把369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亿,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亿.

8.不改变数的大小,把105.300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二、判断1.小数部分的位是十分位.()。

2.把一个数扩大10倍后是0.9,原来这个数是9.()。

3.8.5和8.5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4.根据小数的性质,80.600可以写作8.6.()。

5.小数点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6.整数比小数大.()。

三、直接写得数(6分)。

0.55×10=0.375÷10=4.05×100=。

10.04×1000=0.03×10=2.01×1000=。

7×59÷100=0.7÷1000=7.8×100=。

4.5÷100=0.516×100=7.05×100=。

四、读出下面各小数。

(1)0.8(2)10.4。

(3)24.05(4)0.04。

五、写出下面各数。

(1)十五点零八(2)二百点九三(3)零点零七五。

六、改变计数单位写数(26分)。

(1)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6分)。

0.800=()20=()8.530=()。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分)。

2075千克=()吨()千克。

2米9分米=()米。

0.85米=()分米=()厘米=)分米()厘米。

4米2厘米3毫米=()厘米。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或“万”作单位的数(8分)。

684900=()万720300900=()亿。

67万=()亿10万=()亿。

七、化简下面的小数(12分)。

(1)8.9060=(2)203.4600=(3)0.0074000=。

(4)0.807060=。

(5)6.060600=(6)9.400000=。

八、比较小数的大小(12分)。

(1)0.87○0.870(2)8.09○8.9(3)7.65○6.75。

(4)2.99○3(5)7.009○7.09(6)8.5○8.487。

九、应用题(12分,每题3分)。

1.100千克稻谷可碾米75千克,1千克稻谷可碾米多少千克?

4.甲数是3.8,乙数是38,在它们的末尾都添上两个零,这时乙数是甲数的多少倍?

翼教版四年级科学动物运动教案翼教版四年级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补充知识点:

1、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画角》知识点。

1、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

补充知识点:因为角是由两条射线和一个顶点组成的,所以在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要冲过一点或不连到那一点。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了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六年级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教案

1、出示古诗,学生齐诵。

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2、这些古诗中的“婵娟、玉兔”指的是什么?

3、对于月亮,我们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

根据学生的表述,出示几种典型的月相,并告知名称(满月、弦月、娥眉月)。

小结:月亮不同的.形状称为月相。月相有圆有缺,月相的圆缺变化成为月相变化。

3、出示圆月,了解学生对月相变化的原有认识。

(1)这样的月亮一般会出现在什么时候?

(2)农历十五、六之前的月相会是怎么样的?之后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3)十一、二,初七八,初三、四,十八、九,二十二、三,二十六、七不同时期的月相又是怎样的?请给不同的月相找到相应的位置。

二、模拟实验,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

1、引导学生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2)我们需要模拟哪些事实?我们要观察的是什么?

2、学生模拟实验,并画下乒乓球在不同位置“亮面”的形状。

3、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调整一个月中不同时期的月相排序。

4、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月相变化的一些规律。

a、月相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在一个月中盈亏一次。

b、上半月月相和下半月月相的凸面相反。

c、一个月中有几天是看不到月亮的。

翼教版四年级科学动物运动教案翼教版四年级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事例,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能够通过弹棋子游戏发现力的三个要素。

科学知识: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教学准备:

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棋子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

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

2、演示:双手同时压粉笔盒,粉笔盒(物体)怎样了?

要求:用简单的图形来描述现象。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观察。

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有力?

2、给力起名称。

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为风力……。

过渡:力在哪里?——到处都有力。

(让学生立足现实感受,以利于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

三、发现、认识。

1、小实验:会“跳舞”的回形针。

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

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有什么区别?——借助外力。

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

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

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叫力。

(让学生在观察现象中分析与发现科学规律,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形成对力的概念认识。)。

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四、探究。

1、活动:移动一个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

过渡:想一想,是否我们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这两种力呢?

2、游戏:弹棋子。

要求:弹棋子的方法。(教师演示)。

记分方法。(板书说明)。

分组,每人弹三次。

思考:当你弹棋子的时候,你还发现什么关于力的知识?

学生进行游戏。

发现:力有什么特点?(打棋子的不同点,棋子弹的方向不同。力可以在物体间传递。力有大有小。力有方向……)。

五、反馈。

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

(让学生形成概括性的思维,通过对新问题的提出以发现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以便于拓展性的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

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学习第3页例2。

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小格大格厘米。

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

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3、课堂练习。

学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准备好的铅笔等物体。

教师提出要求:

a、正确准确的测量自己准备好的物体(铅笔、橡皮、小刀等)。

b、先独立测量后小组交流。

c、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直尺要水平放,物体的左端要对准直尺上的“0”刻度。

4、巩固提升。

用直尺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文的短边。为了照顾理解能力差点的孩子,巩固提升也是由易到难的安排。

课件出示两种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哪种是正确的,这样的练习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掌握测量的方法。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教师总结。

1、厘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运动着的世界教案

科学课并不仅仅局限于35分钟的课堂时间,它拥有无限大的拓展空间,因此我们决不能将科学课理解为规规矩矩坐在教室听讲,而应该将孩子引领进入一个更广阔的自然天地。课堂往往不能解决我们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提供一切探究的机会,正确的引导学生将视野放之课外,室外是势在必行的。所以在本课中我们大胆的将课堂拉向校园里,为科学探究提供广阔的场地。孩子们也乐在其中,专注观察,虽然纪律、自主性有待提高,但这是我们大胆尝试要勇于面对的问题。课后教师有意提出的科学小任务,对学生提出适当的挑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科学探究很好的延伸到课外。

二.尊重学生的选择,培养学习自主性。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杨时求知心切,意志坚定,尊敬老师,真心诚意,学习杨时尊师好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

要求念得好。

二、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自相矛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

再读课题。

三、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

1、听录音。

2、学习词语。

(1)读生字:

杨尊论尽冒敲等默久疼(师:这个字奶奶常用)慈祥容。

(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

(3)给“杨、容”组词。

(4)了解“黑”部首。

教师示范写“黑”字部首和“冒”字。

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

2、给小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4、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学着读)。

5、指名读课文某一小节。

五、小结。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第18~1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建筑物结构的形状都是长方体。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出示课件中建筑物的轮廓)。

师:不只是建筑物的形状,我们身边的一些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了解了我们身边这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今天我们就来更加深入的研究长方体这个立体图形。

(贴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并贴出画有长方体平面图的卡纸)。

(过渡语)师:我知道同学们也带来了长方体的物品,请你们拿出来给同桌展示一下。

二、探究新知。

(一)通过摸,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师:接下来跟着老师来用手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摸到了长方体的面,长方体的面摸起来滑滑的、平平的。

师:其他同学也是这种感觉吗?没错像这样摸起来滑滑的、平平的部分就叫做长方体的面。(板书:面)。

2.师:那除了面,我们还能摸到长方体的其他组成部分吗?

(预设1)生:我还摸到了长方体的棱。

师:那请问长方体的棱在哪里呢?(请生上台指出长方体的棱)。

(预设2)生回答不出来。

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板书:棱:面和面相交的线段)。

接着让生在自己的长方体物品里找出长方体的棱指出来给同桌看看。

3.指导学生观察顶点。

师:同学们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板书: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4.师小结: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巩固一下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具体位置。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请生朗读活动要求。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和面的数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互相平行)及相交的棱、相对(没有公共边的面)及相邻的面(有一条公共边的面)。

(2)若学生(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有8个顶点,12条棱,并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板书: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出示课件,并让生把长方体的定义齐读一遍)。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请个别生读活动要求。

小组讨论2-3分钟,请生回答。

(预设)生:我要用细木条来当长方体的棱,橡皮泥用来黏住细木条,同时橡皮泥充当长方体的顶点。

师: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的想法怎么样?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师:我也非常赞同你的想法,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材料开始制作吧。

注意:请每组拿出一本书垫在下面再制作长方体框架。

(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制作)。

(2)师:仔细观察长方体框架,你发现长方体用了几根细木条?

生:12根细木条。

师:这些细木条其实就是长方体的12条棱,如果可以分成几组?

(预设)生1:分为三组,四条长,四条宽,四条高。

(预设)生2:我想分为四组,每一组里有一长,一宽,一高。

2.认识长、宽、高。

(1)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生: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2)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课件演示)。

3.课堂小结: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我知道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生:我还知道了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有8个顶点,12条棱,并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练习巩固。

1.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相同,但形状不相同。()。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2.想一想,做一做。

书本第21面练习五第一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翼教版四年级科学动物运动教案翼教版四年级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

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的名称。

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其他目标:

1、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

2、能发现动物的身体某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并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准备:各种表演辅助工具(棍子、悬挂铁丝、小物件等,两个特大号的袋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表扬同学们的第一次研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我们就会越来越像科学家。”)。

二、研究动物的运动方式。

1、小组活动。每组积极准备,选择教师提供的辅助工具,模拟一种或多种动物运动的方式。

2、表演,全班一起评价。边讨论小结各种动物运动方式。

3、竞赛。教师准备两个特大号的布袋或较厚的塑料袋,全组同学一起模仿袋鼠妈妈带着两个袋鼠宝宝一起跳跃。看哪组速度快。

三、小组集体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完成后讨论小结。

四、小组活动: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看哪组的分类标准最多分得最恰当。鼓励发散思维。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温度和气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3、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三、教学难点。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

人体模型。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小组讨论或集体研讨“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用图、文呈现。

(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

(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

(5)修改完善(循环反复)。

讨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每节课中呈现的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二是(如卡通人物所说)联系各个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体活动,找出不同系统间的器官协同工作的情况。最后学生建议制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他人理解。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要全面的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讨论来丰富自己的想法,以寻求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在画图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对各种联系反复思考,以寻找最适宜的表述方式。

画图的指导。

在本课,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现对本单元学习的理解。以前出现的多为较简单,面对比较复杂的关系,画图的难度就比较大了,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

3、健康生活。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

相关范文推荐
  • 11-29 幼儿园自查工作情况报告(热门15篇)
    自查报告是我们自我管理的重要工具,它能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问题,并为未来的发展制定更好的计划。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自查报告范文,相信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报告的
  • 11-29 图书出版合同样本(模板15篇)
    合同样本通常包括各方的身份信息、合同内容、履行方式等条款。下面是一些实用的合同样本范文,供大家在需要时进行参考和借鉴。甲方:(出版者)。地址:?电话:乙方:(著
  • 11-29 医院以案促改活动心得体会(汇总13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和归纳的重要方式。接下来是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和思路。这个元旦,我在医院参加了一场有趣的活动
  • 11-29 读后感永远的西瓜小丑(专业17篇)
    读后感是对自己与书中人物的相互交流与共鸣的记录和梳理。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一个失败的马戏团里,有着一个成功的人,他就是西瓜
  • 11-29 精彩三亚之旅(优质22篇)
    优秀作文是对作者的一种认可和肯定,更是对读者的一种指引和启迪。通过阅读这些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汲取写作的经验和灵感。今天,我们一家人坐12点05分的航班从广州
  • 11-29 冬季安全培训工作总结(优秀19篇)
    安全工作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安全风险、事故隐患等安全问题,为今后的安全工作提供依据和方向。接下来是一些安全工作总结的精选范例,希望对大家在编写总结时有所帮助。
  • 11-29 陶醉为话题(专业14篇)
    优秀的作文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串联,更是一种思维的展示和思想的碰撞。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
  • 11-29 乡镇建设规划述职报告(精选18篇)
    对工作进行总结是关于自我反思和发展的重要一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写述职报告。这些范文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写作思路和写作参考,可供借鉴和学习。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 11-29 足球基础传接球教案(汇总18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项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11-29 检测员工作计划(优质21篇)
    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前做好准备。在这里,我们将分享一份优秀的工作计划书样本,希望对大家撰写工作计划书有所帮助。(1)领导项目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