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江畔独步寻花教案大全(19篇)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大全(19篇)

时间:2023-11-24 11:34:23 作者:MJ笔神江畔独步寻花教案大全(19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以及教材的内容和难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2、背诵古诗。

重点: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初读古诗。

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点评:读得声音响亮。 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 做记号。

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一起试着读一读。

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须要理解古诗。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查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

三、自学理解古诗。

(评: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去理解,)。

预设:东:向东。 倚:靠,拂面而来。懒困:懒洋洋的。

换词序:倚春风:怎样靠春风呢?能靠住吗?我们知道古人为了押韵,常常颠倒词序,我们只要交换一下两个词的位置就行了,春风倚。春风拂面而来。

补省略:春光懒困:明媚的春光里,人懒洋洋的。

一簇:一丛,形容花开得茂盛。

可:究竟,到底。

2、研读“可爱深红爱浅红?

师:让我们看看图,用补省略的方法,想象一下诗人眼中的桃花?

这深红的桃花像 ―――――――――。这 浅红的像――――――――。

请生填。指名读。

3、指导读“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指导读出一种惊喜。

(2)走近些,看看深红的桃花如火,多艳丽,很美,再看这粉红的像天上的朝霞,粉嫩嫩的,也很美丽,究竟是深红的美丽,还是粉红的美呢?作者这时问自己:指导读:可爱深红爱浅红?读出疑问的语气。

(3)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感受一下桃花的美丽。

四、说诗意。

1、古诗学到这,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呢?

2、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有哪些景物呢?

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后两句又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读读这首诗。

4、今天我们跟随杜甫一起看到了春天桃花盛开的美景,其实还有很多描写桃花的诗,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找一找,做一下积累。

5、完成课堂作业。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一、复习检查。

1、解释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人称“诗圣”,他写的诗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一首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

1.老师下面要来小组读诗比赛,要求是:响亮、正确、有节奏。想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机会吗?那就练习读几遍。

2.指名读,随机纠正字音、节奏。

3.齐读。

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

1.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来到江边,看到哪些景物?

板书:花 蝶 莺

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结合理解词语“花满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3.教师放课件,边放《春到江边》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像天边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引来了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黄莺飞落枝头,自由自在地唱起动听的歌。

美吧,这情景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同学们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陶醉吧!

4.赛读。

四、深化,体会诗情

2.是不是该把诗题再读读,读出诗人心情的欢愉。

3.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设计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每当我读起杜甫的这首《江畔独步寻花》,心里就不由得想起春天那般百花齐放、彩蝶纷飞的美景。

诗的前两句用了“花满蹊”和“压枝低”这两个词语,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了黄四娘家的花之多,以至于开满了门前的小路,也写出了黄四娘家花开的茂盛,数不清的花朵把枝条都压弯了。这两个词语更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花满枝头。令人觉得仿佛陶醉在其中了。

诗的后两句写了花上的蝴蝶黄莺,颇富情趣。流连忘返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黄莺“恰恰”地唱着优美、悦耳的歌曲。这两句把整个春景热闹明媚的气氛细致而生动地渲染出来了。写出了春天彩蝶映花,百鸟争鸣的奇特情景。

读着,读着,我眼前好像也出现了这一幅引人入胜的春景画卷:黄四娘家门前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横穿花地,在花从掩映间,还隐约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在缓缓流淌。小溪两畔,便是长满各种鲜花的花地。花地里的花颜色各异。有的红似火,有的黄似金,有的黑如墨,有的蓝似天,还有的紫如霞……这些姹紫嫣红的`花儿都完全盛开了,像是小姑娘绽开了她那美丽的笑脸,与人们分享她的美丽。这些鲜花儿,在绿叶的映衬下,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惹眼,十分夺人眼球。这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顿时,一股浓郁的、花的芬芳便弥漫开来。我深吸一口气,这沁人心脾的花香直钻我的心底,令我心旷神怡,大概是这花香的缘故吧,一群又一群的彩蝶飞来,飞入花丛中。渐渐地、渐渐地,我觉得飞入花丛中的不是彩蝶,而是一朵又一朵更加艳丽的花朵,同彩蝶一起飞来的,还有那可爱的黄莺。它们同鲜花一起装扮春天,使得春天更加多姿多彩。

中国的古典文学就像是茫茫的花海,杜甫的这首诗只是其中的一片花瓣。而我们就像是辛勤采蜜的小蜜蜂,每采到一朵花的蜜,都会感到无比的喜悦。让我们从小与经典携手,与经典同行,体会中国古典文学的无穷奥妙。

《江畔独步寻花》的教案

1、认识“蹊”,会正确书写“留、娇、莺、恰”4个生字。

2、通过多形式的反复朗读,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通过走进古诗,在朗读中赏析古诗,感受诗中描写的春景和表达的春意,体会诗人赞美春天的感情。

4、通过理解诗意,学习诗人融情于景的表达方式,了解古诗写法的特点。

5、懂得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感受美好,感受诗情与画意。

在朗读中理解诗句意思,体悟诗情。

初步理解诗中用蝶和鸟衬托花之繁茂的写法。

课件。

(一)谈话导入

谁来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

(生回答、交流)

师:是啊,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鸟语花香、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此时,我们正处于这草长莺飞的二月天!

(课件出示关于春天的图片。)

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一位大诗人面对春天的盛景,写下了一首至今脍炙人口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师介绍诗人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是唐代诗人,人们称他为“诗圣”,和李白并称为“大李杜”。(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古诗,全班齐读。

2、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可以采用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

3、师范读,教学生有节奏的读古诗。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4、生自由练习有节奏的读古诗。(先自读再同桌互读,然后分组读。)

5、再读古诗,有节奏的、有感情的读。(指名读)

(三)品读古诗,揣摩写法,体悟诗情

1、解诗题,说题意

“江畔独步寻花”:诗人独自一个人在锦江边上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师:从题目上看,诗人“寻”什么呢?

诗人又寻到了什么?(生答:花、蝶、鸟)

我们一起走入诗中,跟着杜少陵一起去寻找吧!

2、作者又是怎样写花、写蝶、写莺的呢?

请一名同学有感情地读诗。

再次问:诗人寻到了什么?

(生答:花、蝶、鸟)

(师板书:花蝶鸟)

3、全班交流,逐句赏析: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

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

(师板书:满蹊)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师板书:千朵万朵压枝低)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师板书:留连时时舞)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

“娇”是形容莺歌动听婉转。“恰恰”是频繁不断之意,恰恰当作频频、时时解。

3自由自在的黄莺叫声婉转动听。

(师板书:自在恰恰啼)

5、体会古诗写法,感受诗情。

(1)动静结合

(2)衬托

师: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

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黄莺啼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声,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蝶舞”与“莺啼”更加衬托出花的鲜艳芬芳。诗人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画面充满了动感。同时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朗朗上口,也通俗易懂。

(师板书:动、静、衬托)

在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生答:赞美春天;对新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憧憬。)

师:诗人杜甫也正是借着春景来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

就让我们带着对春的喜爱,对春的赞美,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吧!

学生带着自己感情试背这首古诗。请生背诵,并做评价指导。

(四)拓展延伸

1、补充介绍《独步江畔寻花》其五

师:《独步江畔寻花》是一组诗,共七首,本诗是第六首。之前我们一起背诵的是第五首。生齐背。

2、多角度感受不同的古歌中春天的美丽

(生自由发挥,教师适时点评补充,主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人各是通过哪些食物来描写春景,表达春意的。)

出示一些耳熟能详的关于春天的古诗。(学生诵读)

3、体会“诗情”与“画意”。

师:有一个词语叫“诗情画意”,大诗人杜甫的这首诗的画面感很强,根据你们自己的理解给古诗配画吧。(根据课堂时间灵活安排,课上也可作为作业)

4、作业:尝试用诗表情达意。

师:观察你身边的春天,哪些景色最打动你的心,尝试用学习这首古诗的写法,课后写一写。

4

在本课时的教学策略运用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以往的古诗教学方法,充分运用“金钥匙”即,也就是提问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一:诗人寻花,寻到了什么?(学生可在诗中做标记。)

问题二: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些景物?想象一下诗人看到怎样的画面。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六,也是最的一首。这首写景小诗别具情趣,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恰恰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对正常学生来说,结合他们的生活体验,很容易能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但对盲生来说,缺乏视觉感受使他们对春天的感受间接而模糊,影响了他们对诗文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意思,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在教学目标当中,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的情感是教学的重点。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所以理解意思不难,难的是盲生由于失去了视觉这样一个主要的观察途径,就使得他们对景色的理解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有感情的诵读。为突破教学难点,课前先后三次带领盲生到校园里触摸春天,感受春天,重点观察不同花期、不同品种的花儿,为课堂上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制作了课件,课件中的图片和音乐为低视力学生和全盲学生营造优美的、古色古香的氛围,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语引入。

用优美的音乐和语言,娓娓道来,达到这个环节的目的——未入诗句先入境。

(二)、理解诗意,品读想象。

在这个环节中分成了三个小部分:

1、自学古诗,理解诗意。这首诗内容相对来讲比较容易,所以通过学生自学和交流讨论,再加上老师的点拨指导,就可以了。

2、品读语言,想象画面。这个部分主要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分析理解,再结合学生触摸春天的经验感受练习说话、指导朗读,从而达到了解诗歌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3、指导吟诵,理解意境。通过听男女声朗读、自由练读、老师引读、个人配乐读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三)、拓展阅读,体会感悟。

出示两首不同角度描写春天的诗歌,拓展视野,让学生体会感悟。

(四)、回顾感受,布置作业。

通过视频回顾自己在观察春天时的感受,将这首诗歌改写成一篇小散文。作业的设计,同样也体现了盲学生对这首诗的独特理解和对春天的感受。

《江畔独步寻花》的教案

1、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

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用自己的话讲解诗的意思。

一、导课。

除了欣赏美景,我们对于如何学习古诗也有了一些尝试,这节课我想与同学一起再欣赏一首古诗,题目是——《江畔独步寻花》。

二、新授。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学们,请大家读一读这首古诗,首先看看这首古诗是谁写的,你还记得他吗?你曾经读过他的哪些古诗?(简介作家,说出自己读过的作品。)。

(2)请你再看看今天的这首古诗,你自己能不能把它读出来呢?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同学们自读古诗)。

2、创设情景感受诗境。

(1)小组之间互读诗文,说一说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诗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里的景色呢?这里的景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们再读一读古诗。

(3)请同学们边看插图边读,结合书上的注解自己先学一学。

(4)把你的学习成果向旁边的伙伴做汇报。

(二)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1、我们一同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就随作者一同到江边走一走,看一看。

(1)出示课件1。怎样的景象就可以和书中描写的诗句一样了呢?请同学们动手选择。

(2)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古诗的意思。

(3)现在是怎样的景象了呢?(充分理解“满”“压枝低”)。

(4)出示课件2。让同学感受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5)请同学边看课件边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句古诗的意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想想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3、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

4、读给身边的小伙伴听听。

5、老师配乐范读后,也请学生配乐练习朗读。

6、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思。

7、总结:

第一句:从整体上说花的样子。

第二句:从局部说每枝花的样子。

第三句四句:讲蝶莺对花的喜爱。

(三)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1、请学生边看课件边背诵这首诗。

2、可以和小伙伴合作,一人背一句。

三、练习。

1、请同学们想想,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呢?

2、你也可以根据你的理解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

四、总结。

黄四娘家的花长得非常茂盛,花枝花叶把小路都遮盖住了;数不清的盛开的花朵,把枝条都压弯了腰。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似恋恋不舍一样,恰好这时,黄莺也发出了动听的叫声,真是自由自在的小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经离乱战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五、作业。

1、联系春游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合诗句说说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鸟这些景物的特点,再动笔把这首诗描写的意境绘成一幅画。

2、请你再找出一些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写在你们的好词好句本上。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1.齐背《清明》。

2.回忆学法。

请同学们好好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清明》这首诗的?

(1)将古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2)借助工具书边读边理解诗意。

(3)认真赏读,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表演读、交流。

二、走进古诗。

1.简介作者。(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

2.学生初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2.听录音带,划出节奏。

3.投影播放文中插图,并配以朗读录音,说说自己的体会。

1.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插图展开想象。

2.同桌或小组间互相说一说诗意。

3.全班交流。

(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在游春。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五、感悟春光美。

1.学习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想?

2.把这美丽的春景图画一画。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感悟、想象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通过对诗句的品析,感悟古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通过调动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诗句的品析,感悟古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通过调动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初次见面,老师带来几幅美丽的图片送给你们。

(春天的风景图),猜猜这是什么季节?

你喜欢春天吗?

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也很喜欢春天,喜欢春天的生机勃勃,喜欢那春意盎然的景象,还写了很多赞美春天的诗歌。比如“碧玉妆成一树高——————”比如“春眠不觉晓,——————”比如“胜日寻芳泗水滨——————”

2、今天老师再送给你们一首春天的诗,让我们再次走进那美丽的春天,去感受春的多彩。

出示题目《江畔独步寻花》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什么?(“畔”“独步”“寻”什么意思?)。

3、还有什么疑问吗?(谁?)。

简介作者杜甫,人称诗圣,他的诗多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而写这首诗时,杜甫刚结束了他动荡、流徙的生活,在四川成都西郊外亲手建立的草堂内安身。草堂是在朋友和亲戚的资助下建成的:表弟给他送来建筑费;朋友送来桃树秧、绵竹等……草堂是经过诗人三个月的经营在暮春时节落成的。在这草堂,诗人暂时离开了动荡不安的大世界,他经历了许多年的饥寒,如今暂得休息,自然间的一切生物,都引起他的关注和羡慕,成为他描摹和歌咏的对象,表现出难得的安然自得的情感。

二、初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读,师评。

指名读,生评价(字音、节奏)。

3、齐读。

4、诗人寻到花了吗?他还寻到了什么?

三、品读。

学习古诗,光熟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读懂它,你知道什么读懂诗句的好办法吗?

(结合注释,查字典,还可以问问同桌)。

用上这些方法,试着读懂这首诗吧。

交流:

1、再读古诗,哪几句是具体写花的?

出示:“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a读懂了什么?

b汇报:(多)。

“花满蹊”

你见过什么满了?“——满——。”想象是什么样?

这里是什么满了?“花铺满了小路”

花铺满了小路是什么样?(想象)你感受到什么?图读出多、美。

铺满这条路的都会有些什么花?“——的——花”

感受到什么?读出美。

“压枝低”

把你的头低下去,(学生动作)这就叫低。

此处什么低下去了?怎么低下去的?(压枝低)。

花多得把枝条都压弯了,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感受到什么?读出美。

c此刻,你就是杜甫,明媚的阳光下,你漫步在乡间小路上,看到“黄四娘家———(花满蹊)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惊叹、赞美)带着这种心情齐读第一句吧!

d是啊,让我不由得感慨:出示“这里的花真多呀,把小路遮得严严实实的!”指名读。

你们能像我这样说一说吗?

出示:“这里的花真_____啊,把——————!”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读出你们各自不同的感受吧!

2、杜甫除了看到很多美丽的花儿,还看到哪些景物?诗中是怎样形容蝴蝶和黄莺的呢?(展示课件)。

出示:“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a、关于蝶和莺,你又读懂了什么?

交流:

蝶:时时舞:你见过蝴蝶翩翩起舞吗?

留连:留连什么意思?你留恋过吗?(生交流)。

蝴蝶为什么会留恋呢?

b如果我是杜甫,你是蝶儿,我想问问你。

对话:杜甫:蝶儿啊,你为什么在这儿飞来飞去不舍得离去啊?

蝶儿:

(多问几个同学)。

杜甫:你有问题想问我吗?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谈话:上课之前老师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练习本,准备听写词语。注意先仔细听,再认真写。(指生上台板演)一组: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风拂面(春天)二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香气扑鼻(花)。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描写春天里美丽景色的古诗。课件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江畔独步寻花》)齐读课题,再读课题,(注意节奏)。

1、课件展示景色配乐解说春天: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微风轻拂,万树摇绿,百花绽放,到处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春天充满深情,忍不住歌颂赞美它!可以说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带上好心情跟随唐代大诗人杜甫一起去感受春天,一起欣赏诗人写下的这首《江畔独步寻花》。

2、对于杜甫你了解多少呢?(交流杜甫资料)。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盛唐大诗人,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所以被誉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3、简介创作背景:但是这首《江畔独步寻花》并没有写社会动荡,而是写作者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独自一人到他的邻居黄四娘家门前的小路上散步,所看到的美好景象。

1、谁愿意把这首诗读大家听?.指生读、齐读、范读、再指生读。

2、孩子们,诗啊光会读那还不够,还得讲究一个品字。结合注释是我们品读诗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从题目开始,了解古诗的大意。题目的意思就是杜甫一个人在江边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3、咱们就借用题目中的寻字,请同学们再轻轻地读一读这首诗,看看作者都寻到了什么。圈画出来。花蝶莺(板书)。

1、那我们跟着杜甫先去赏花吧。

说起这花啊,历代有不少文人墨客赞美过花。比如(出示)。

有人侧重写花的色彩,你看宋代的朱熹这样写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有人侧重写花的芳香,比如王安石这样写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有人侧重写花的姿态,比如杨万里这样写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再看杜甫笔下的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万)千朵万朵的花可能是什么样的?用成语表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不计其数)(压、低花非常多把花枝都压低了)。

3、想象我们就在这千朵万朵的花丛里,看看路的这边不禁赞叹: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看看路的那边你也不由得赞叹: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看看小路的近处,哇: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再看看小路的不远处依然: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4、此刻,你仿佛看到怎么样的画面?多美的画卷呀,在这样的画卷中,要是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此刻的心情,你会选择?(激动舒畅喜悦)(板书)这就是我们品出来的滋味啊。带着这份心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随着诗人的目光我们又寻到了蝶莺,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来品一品这两句,可以先结合着注释读一读这两句,然后你可以把自己当做是这可爱的小黄莺,小蝴蝶或者诗人想象自己在花丛中的快乐然后把你的快乐分享给你的同伴听。

如:(我仿佛是一只花蝴蝶,和同伴在花园里自由自在的飞舞,树上的小黄莺在树上看着我们跳舞,还时不时的为我们唱歌伴奏)。

(我仿佛是诗人,看着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听着娇莺的天籁之歌,我仿佛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开了。)。

师小结:我真佩服他,把自己当做诗人走进了这美景中,这也是品诗的一种好方法。带上自由自在,留连读一读这两句话。

你看诗人杜甫正迎着美景从小路的那边走过来了,我们跟着他吟一吟这首诗吧。(配乐)。

第一个时期: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战乱,杜甫一直生活在兵荒马乱之中,一直没有安定的住所。他的心情十分的悲愤。

第二个时期:公元760年,战争渐渐地接近了尾声,杜甫终于在他朋友的帮助下在四川成都的郊外建了一所草堂。暂时有了安生之处。此时,他的心情比较舒畅。(生选出第二个时期说原因)。

师小结:杜甫就是借他笔下的繁花似锦,莺歌蝶舞来表达他内心的喜悦、舒畅的情感。这就是融情与景,借景抒情。

出示《春望》及诗译,体会作者感情不同,对比两首诗的读法的不同。

学到这,你觉得作者寻到的还仅仅是那满眼的繁花吗?还有内心对国家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板书(希望)。

有了这样的体会,有了这样的体会咱们再读一读这首诗。你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你听这莺啼,一声声,一阵阵。仿佛在对自在的杜甫说着什么?展开你的想象,把黄莺的话写下来。

如:(瞧,这花多美啊,要不要跟着我一起去赏花。要不要听我哼曲小调。我的小调可好听了呢。)我的天籁之音多么美妙??。

你看这多美呀,那五颜六色的花,那翩翩起舞的蝶,还有我娇翠的声音,不用说你应经陶醉在其中了吧。

此时的你多自在呀,我希望你永远有这样的生活。

在这一声声小黄莺的祝福声中,杜甫一路走一路寻,一路寻一路赏,一路赏又一路写,写下了一组诗,都叫《江畔独步寻花》。这组诗一共七首,我们学的是其六,课下把其他六首找来读一读。

《江畔独步寻花》的教案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2、背诵古诗。

重点:体会诗中的感情。

一、导入:

二、初读古诗。

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点评: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

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一起试着读一读。

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须要理解古诗。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查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

三、自学理解古诗。

(评: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去理解,)。

预设:东:向东。倚:靠,拂面而来。

懒困:懒洋洋的。

换词序:倚春风:怎样靠春风呢?能靠住吗?我们知道古人为了押韵,常常颠倒词序,我们只要交换一下两个词的位置就行了,春风倚。春风拂面而来。

补省略:春光懒困:明媚的春光里,人懒洋洋的。

一簇:一丛,形容花开得茂盛。

可:究竟,到底。

2、研读“可爱深红爱浅红?

师:让我们看看图,用补省略的方法,想象一下诗人眼中的桃花?

这深红的桃花像——。这浅红的像——。

请生填。指名读。

3、指导读“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指导读出一种惊喜。

(2)走近些,看看深红的桃花如火,多艳丽,很美,再看这粉红的像天上的朝霞,粉嫩嫩的,也很美丽,究竟是深红的美丽,还是粉红的美呢?作者这时问自己:指导读:可爱深红爱浅红?读出疑问的语气。

(3)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感受一下桃花的美丽。

四、说诗意。

1、古诗学到这,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呢?

2、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有哪些景物呢?

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后两句又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读读这首诗。

4、今天我们跟随杜甫一起看到了春天桃花盛开的美景,其实还有很多描写桃花的诗,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找一找,做一下积累。

5、完成课堂作业。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1、同学们,以前俺们已经通过课内课外接触了不少古诗,这些古诗语言简洁,节奏明快,富于感情,脍炙人口,给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画面。读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俺们的头脑中就会展开一幅美景:两岸青山相对耸立,江水与天相接的远处,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缓缓飘移过来。

2、请同学们自身回忆曾经读背过的古诗,口中吟诵诗句,头脑中想象诗所描写的画面。

3、抽2~3名同学背古诗句。再用自身的语言描述一下诗句所展示的画面。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舍不得离开嬉戏着的不停飞舞的彩蝶,自由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和谐,动听。

小编赏析:

诗人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春暧花开时节,他在江畔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春光烂漫的.时候,在江边独自散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心中的喜悦心情忍不住随着这大好春光一起蓬勃旺盛起来。黄四娘家门前的小路已被杂花布满,花团簇簇,将枝头压弯。眼前是五彩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地飞来飞去,耳边有黄莺的清脆悦耳的轻啼。一切都充满着一种鲜活的生机,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于其中。

文档为doc格式。

《江畔独步寻花》_

春风慵懒,透明如纱,轻抚这一江的绿水,幽幽花香,随风徐徐而至。我一路闻香而来,只见黄四娘家门前一片花海。

那粉的桃花,一朵朵、一枝枝、一树树,含着灼灼灿烂的笑,恰似美人腮;那白的梨花,玉骨冰清犹如美人肌,如雪吐芳,清香淡雅;报春花,小巧灵动,身着黄裳,伸展纤纤玉臂,密密匝匝的绿枝里,仰着脸,三三两两依附于叶间,恬静而乖巧,如小家碧玉一般;娇艳的玫瑰,一枝独秀,亭亭玉立,串红一串紧挨着一串,像跳跃的火苗,张扬而热烈。有名的,没名的,散落在草丛里,像眼睛,似星星,眨着眼,抿着嘴……远的顺路一直延伸着,近的迫在眉间,高的越过篱笆爬上墙头,低的伏地聆听……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黄的赛金、白的像雪。大的如碗口、小的如豆粒……成千上万的花,压的花枝弯下了腰。

蝶儿穿花而过,上下翻飞,一阵微风拂过,花香流动,花叶轻颤。红的、黄的、黑的、白的、像飞舞的花瓣,摇曳着,嬉戏流连,舞衣多彩,舞姿轻灵。或深入花丛的,或躲在叶底,竟也把自己打扮成花的模样。我轻轻走过,它才倏地飞起,掠起一阵花香,飞在我脸前身后。黄鹂站在枝头,欢快地鸣唱着。清清翠翠,婉转圆润。声声慢慢、声声慢慢。好不自在呀!

我小心翼翼挪步一路走来,竟也是满身的花粉,满身的花香,满心的醉意,我禁不住更是诗兴大发: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

清晨,天边出现了瑰丽的朝霞,村子里的屋顶上飘着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美好的一天到来了,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

诗人杜甫推开门窗,便觉一阵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杜甫循着花香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的景象。那是黄四娘家门外的小路,小路两边,开满了各色的鲜花,花团锦簇,千朵万朵的花儿,压的枝都弯了。迎春花正含苞待放,那一朵朵鹅黄色的花儿,娇小可爱。山茶花也不甘示弱,花瓣层层叠叠,柔软而有弹性,为这春天增添了几分别样的情趣。这数不胜数的花儿争奇斗艳,远远望去,繁花似锦。

一阵清风徐徐吹来,花香飘散而开,引得蝴蝶翩翩起舞,姿态轻盈,好似从天而降的仙女。成双成对的蝴蝶不时地停在花朵上,在花间轻盈地追逐,尾翼长如丝带,临风飘动。它们有时停歇在花朵上,两只带有美丽花纹的翅膀不停地扇动着,在阳光的照耀下,透出熠熠闪光的金黄色的翅膀,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许许多多的蝴蝶在花丛之间恋恋不舍地飞舞着,景色美不胜收。还有停落在树枝上的黄莺,歌声婉转动听,富有韵律,非常清脆,极其优美。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教学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背诵这三首诗。

4、以家乡的自然风光为内容,练习写一个片断。

教学重点:

1、理解词句,读懂诗句。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江畔独步寻花》,体会诗人感情。

2、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

指名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1、解题。

2、简介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诗圣。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每句的意思。

4、再读,逐句讲解,师生订正,补充。

江畔:江边。

蹊:小路。

留连:舍不得离开。

时时:不停地。

自在:自由自在。

5、连起来说说诗意。

6、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1)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黄四娘家/ 花/ 满蹊,

千朵/ 万朵/ 压/枝低。

留连/ 戏蝶/ 时时舞,

自在/ 娇莺/ 恰恰啼。

(2)指导读出春天景色的美和诗中蕴含的情趣。

(3)自由读。

(4)指名读,师生评读。

7、练习背诵。

8、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自己记忆畔娇莺。

(2)指名说是怎样记住的。

(3)书写生字,每字写三遍。

1、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2、预习后两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1.会写4个生字。

2.读背古诗。

3.能根据诗句的描绘想像画面。

通过听、说、读、背等方式,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训练。

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法。

朗读录音磁带、投影片。

一、从《清明》导入

1. 齐背《清明》。

2. 回忆学法。

请同学们好好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清明》这首诗的?

(1)将古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2)借助工具书边读边理解诗意。

(3)认真赏读,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表演读、交流。

3.板书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二、走进古诗

1. 简介作者。(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

2. 学生初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初读《江畔独步寻花》

1. 学生各自试着朗读《江畔独步寻花》。

2. 听录音带,划出节奏。

3. 投影播放文中插图,并配以朗读录音,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品读《江畔独步寻花》

1. 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插图展开想象。

2. 同桌或小组间互相说一说诗意。

3. 全班交流

(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在游春。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五、感悟春光美

1. 学习了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感想?

2. 把这美丽的春景图画一画。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正在草堂里看书,忽然一只小鸟飞到我的窗前,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鸣唱三月的歌曲。于是,我放下书卷,走出草堂,去感受这大好的春光。

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了江畔。只见江面上帆船片片,岸边浅草茸茸。一阵微风拂过,一股常有的花香扑鼻而来。我做了个深呼吸,顿觉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咦,哪里来的花香呢?我环顾四周,却找寻不到那令人心醉的花的踪迹!我决心一探究竟。于是,我嗅着花香一路前行。

花海!我远远地看见了那片花海!从黄四娘家的院子一直伸展到远处!放眼望去,它们就像是一个彩色缤纷的梦,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它们一团团簇拥着、挤着、闹着、笑着……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近了!更近了!我终于置身于这花的世界!树梢上,桃花似的火,杏花似霞,梨花似雪,成千上万的'花朵将枝头压弯了腰,就连黄四娘家的小路上都开满了各种野花。好想摘一些花编一个花环来玩耍,却又舍不得!好想摘一片薄薄的树叶做一个叶笛来吹奏,却又舍不得!好想好想把这又甜、又柔和的空气全都吸入胸中,却又舍不得!我静静地伫立良久,我的心仿佛已和这花融为一体!

一群蝴蝶飞过来,它牵引着我的双眼。它们在花间嬉闹着,好像在捉迷藏,又好像在交谈着春天的消息。我轻轻地走过去,想要捉只这可爱的小精灵,它却翅膀一扇,轻巧地飞开了!

几只小黄莺,藏在繁茂的枝叶间鸣叫。叫声婉转、亲切、自由、清脆,我仰望、寻找,却不见它们的踪影。此刻,我只想静静地倾听,用心倾听这美妙的音乐!

站在这里,闻着花香,看着蝶舞,听着鸟语,我的心里满是说不出的喜悦!于是,我即兴赋诗一首:

江畔独步寻花赏析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诗鉴赏

这组诗共七首,作于离乱之后诗人居住在成都草堂时。这里选其第六首。

春风送暖,百花争艳。诗人独自在江畔漫步。

在去往黄四娘家的小径两旁,姹紫嫣红。诗人徜徉在花的海洋中,弥望的是奇花异卉;闻到的是浓馥花香。接着,描写的是大小各异、色彩不同的花枝上,映出众多花朵。“千朵万朵”已使人有数不尽之感,但还不能写出花的质感和重量,而“压枝低”却形象出逼真地写出花的质和量。读者仿佛看到万朵硕大的花团盛开在枝叶中。微风吹来,枝条在微微颤动,似乎不胜花重,“压”、“低”两字不但写出花朵的多而大,同时从静态中写出微微的动态,更赋予花枝以感情,引发读者的广泛联想。

“留连戏蝶”应是“戏蝶留连”的倒装,戏蕊彩蝶在花丛中留连忘返,不时在花间翩翩起舞。如果说上两句还是描绘花朵静态的妩媚,那么此句则写出戏蝶动态的舞姿。这里的“戏”和“舞”都用了拟人之法,写出了众多彩蝶忽上忽下,时左时右,乍停乍飞,搧动翅膀的优美舞姿。此时作者已把艳丽的花丛作为背景,而将目光集中在翩然起舞的彩蝶上,由静过渡到动,更加深化了春色那欲滴的意境。正当诗人也“留连”于花蝶艳舞之中时,耳边又传来黄莺娇嫩的啼声。至此,诗人便把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受写全,从多方面抒写春意。“恰恰”两字固然照顾和上句“时时”的对仗,但这两字也贴切地写出诗人对此时意境的切身感受。当诗人从视觉、嗅觉感知外界自然的.色艳、形美,花香、蝶舞等多种景色时,——恰在此时,从听觉又感知了娇莺自由自在的啼叫,这令诗人也令读者陶醉在这一幅大自然的美景中。

全诗从静态写到花朵压枝的微颤,再写到彩蝶飞舞的动态,从形、色、味等视觉、嗅觉写到声音的感觉,调动读者的各种感觉器官,感受自然美景,使人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

相关范文推荐
  • 11-24 护士自我总结年终报告(热门22篇)
    自我总结是一个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问题。以下是一些来自不同行业和职业的自我总结,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借
  • 11-24 清明节四年级(汇总21篇)
    优秀作文在内容上独具一格,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度的思考。以下是一些被教育界和文学界广泛传颂的优秀作文范文,让我们一同品味其中的魅力和智慧。一年一度的传统清明节到了,
  • 11-24 选煤厂员工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1篇)
    在写月工作总结时,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并找出不足之处并寻找改进的方法。小编精选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这些范文包含了对过去一个月工作的回顾、总结和
  • 11-24 小班科学教案认识鸡蛋和鸭蛋(汇总14篇)
    小班教案的编写应该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小编整理了一些小班教案范文,希望对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有所启发。设计意图:《认识苹果》是小班上学
  • 11-24 城管个人总结报告大全(21篇)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经验的积累和宝贵的教训,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下面是一些优秀个人总结的案例,它们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成功人士,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11-24 绿化苗木采购合同协议书(优质22篇)
    在商业交易中,合同协议是确保合作双方利益的重要法律文件。-在起草合同协议时,您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以便更好地了解如何写作。采购方(以下简称“甲方”):联系地址:
  • 11-24 狼之旅纪录片心得体会狼的感悟范文(17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提炼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情况。心得体会范文10:通过这次志愿者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只有我
  • 11-24 长津湖的心得体会长津湖心得体会(汇总19篇)
    8.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验和感悟的深刻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触发改进机制。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 11-24 暖人心的举动(模板18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注重逻辑严密,还要注重感情充沛,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感受。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选,欢迎大家共同学习和分享。岁寒人心暖。去年寒假,我参加了青
  • 11-24 写伞的初三语文(通用16篇)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训练,通过写作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逻辑和文字组织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噔噔噔”一阵高跟鞋声传来,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