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2023年幼儿中班风铃的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找朋友教案(通用8篇)

2023年幼儿中班风铃的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找朋友教案(通用8篇)

时间:2023-10-14 22:52:56 作者:翰墨2023年幼儿中班风铃的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找朋友教案(通用8篇)

三年级教案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高中教案范文的思路和框架,自己编写适合自己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教案。

幼儿中班风铃的教案篇一

1、教幼儿认识歌曲的间奏,学习领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歌词,在歌曲间奏处能跟据歌词内容按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3、培养幼儿与同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及合作进行歌表演的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有经常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并会用语言表达事情的经过。

2、图片:好朋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歌曲《找朋友》。

要求:声音自然,发音清晰。

2、节奏练习。

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练习并初步感知间奏。

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打节奏的游戏,画小嘴巴的地方我们以用嘴来打节奏,画小手的地方用手来打节奏。

(二)基本部分。

1、理解掌握歌词。

重点引导幼儿讲为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间要互相帮助。

2、结合图片“好朋友”学习歌词。

师:今天我们班也来了一对好朋友,我们来看看她们为什么是好朋友。

(1)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学习掌握歌词

(2)结合节奏图谱来念歌词,感知歌曲间奏

要求:画小嘴巴的地方念歌词,画小手的地方拍手。

小结:教师及时的鼓励幼儿,对掌握快的幼儿提出表扬与肯定。

3、引导幼儿感知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

(1)感知歌曲旋律。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要求幼儿倾听并跟着旋律说歌词。

(2)学唱歌曲。

a、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第二便时幼儿可跟唱)

b、集体合唱,提醒幼儿注意歌曲的间奏。

4、尝试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出示演唱提示卡。

教师讲解:画一个娃娃头是一名小朋友唱歌,那画许多娃娃头是——(许多小朋友唱)是全班一起唱。我们来试试。

请幼儿试唱几次并讲解领唱与合唱。

(2)创编新歌词演唱。

教师提示: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帮忙梳梳头,扣纽扣,还可以干什么呀?我们把它也加到歌曲里演唱。

a、幼儿创编歌词。对于幼儿的创编及时给予肯定。

b、根据创编的歌词演唱歌曲。

提醒幼儿可以在间奏时做一些动作。

请幼儿讲讲有谁帮助过自己,那自己以后能帮助同伴做什么?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同伴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幼儿中班风铃的教案篇二

准备材料:剪刀、彩笔、胶棒、一次性纸杯、彩条、彩卡。

制作过程:

1.沿一次性纸杯的口画一个圆。

2.沿线剪下圆。

3.从中间剪开。

4.卷成锥形,用胶棒把边粘好。

5.在锥形口粘上老鼠的胡须。

6.剪出老鼠的耳朵。

7.粘上。

8.用彩笔画上老鼠的眼睛和嘴。

9.小耗子吃豆。

幼儿中班风铃的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文学活动的基础上,学习制作贺年卡的方法。

2、通过添画装饰贺年卡片,通过写贺词表达自己对长辈、亲人、好朋友的美好祝愿。

3、遇到困难时能向同伴或老师寻求帮助。

活动准备:

1、幼儿会念诗歌《贺年卡》

3、彩色笔、剪刀人手一份,彩色纸若干、浆糊每组两盘。

4、师生共同手机各种贺年卡。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朗诵诗歌《贺年卡》,导入活动。

出示贺年卡教师: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有什么用?

让幼儿观察交流鸽子手机的贺年卡,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贺年卡上的画面,了解设计贺年卡的方法,鼓励幼儿和同伴交换贺年卡,扩展幼儿设计的`思路。

幼儿结伴交流,个别幼儿回答。

3、介绍《贺年卡》的制作方法。

引导幼儿观察贺年卡上空白的地方,启发幼儿用插画、添画、剪贴画的方式装饰贺年卡。

请幼儿想象祝贺的话语,可由老师代笔写下来,并提醒幼儿写上自己的名字。

4、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设计的《贺年卡》,护板《贺年卡》展览。

重点:在理解文学活动的基础上,学习制作贺年卡的方法。

难点:添画装饰贺年卡片,写贺词表达自己对长辈、亲人、好朋友的美好祝愿。

幼儿中班风铃的教案篇四

材料准备:药瓶、电光纸、胶泥、硬纸片、针、线

制作方法:

2、用硬纸片剪个圆盘,中间穿上线,然后把药瓶的线固定在圆盘的'周围;

3、用胶泥和电光纸做出各种好看的图案粘在瓶上就可以了哈!太好看了!又可以保护环境。

幼儿中班风铃的教案篇五

设计思路:

幼儿从小就喜欢乱撕乱画,他们把乱撕乱画作为是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自己想怎么撕就怎么撕,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手工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天性,反应幼儿的本质,通过手工活动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客观事物,促及幼儿思维和肌肉的等方面的发展。帆船,对于幼儿来说,大都没有什么印象,这样可以激发幼儿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培养幼儿大胆创作的能力。

3.锻炼幼儿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活动准备:

卡纸等等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观察讨论--设计制作--作品展示--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引起兴趣:

教师做出划船的动作,让幼儿们说出教师在做什么。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在做什么啊?“幼儿a:”在打架……“幼儿b:”在开车……“幼儿c:”在划船……“教师:”对呀,小朋友们,老师在划船呢!有谁见过船吗?“幼儿们:”没有见过。“观察讨论:

教师拿出自己制作的作品--纸船给幼儿们看。

设计制作:

1.请幼儿们把自己的材料都准备好。

2.教师教幼儿们怎么把纸弄好。并且在一旁巡视、指导。

3.在制作过程中,制作比较快的幼儿可以拿给老师看,并且可以让幼儿做出划船的动作。并且相互交流相互展示。

作品展示:

1.幼儿们都把自己做出来的船拿出来相互介绍。

2.评选出几个好的作品加以奖励。

活动延伸:

教师:”今天,每一个小朋友都制作了一艘漂亮的小船,我们把它们穿起来挂在教室的窗户上当窗帘好不好啊?“幼儿们:”好……"

幼儿中班风铃的教案篇六

随着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孩子们都感受到了通州的变化:高楼变多了,马路变宽了,夜景变得更美了,在一次关于城市副中心的讨论活动中,赵梓涵说:“我最喜欢通州夜晚的灯光了,感觉特别美!”这个话题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张天心说:“我也发现了,那些灯的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吴朦宇说:“我爸爸告诉我,景观照明灯特别棒,还能够照明,又有艺术装饰和美化环境功能。随之讨论引发了孩子们对景观照明的兴趣,随着不断的探索孩子们了解到景观照明分为道路景观照明、园林广场景观照明、建筑景观照明等等,还得知朝阳区正在打造通往副中心景观灯光廊道,让我们城市中人、景、光和谐共生。顺着这个思路,孩子们也想为幼儿园打造一个六一艺术晚会的夜光景观,由此产生了创作灯光廊道的想法,在不断的探索中孩子们找到了一些即透光,又防水的生活中的零散部件进行创造,因此生成了此活动——《环保灯光廊道》。

活动目标

1.欣赏周围生活环境中的艺术灯光,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观察零散部件材料的特点,运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重点难点

能够结合零散部件材料特征创作自己的艺术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观察过灯的外观,了解灯亮的简单原理(有电源、透光的外罩、如果是户外需要进行防水设计)

(2)幼儿对废旧玩具材料进行过拆解再利用。

2.物质准备:

(1)剪刀、胶钉、双面胶、胶条、乳胶、塑料纸等;

(2)废旧的矿泉水瓶、小地球仪、塑料一次性碗、绳子、一次性勺子、彩色亮片等;

(4)创设拆解零散部件材料区;

(4)纽扣灯泡、防水串灯等;

(5)垃圾小框(每桌一个)、小音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看一看

1.出示几个神秘的福袋,激发幼儿观察材料的兴趣(福袋中是幼儿拆解废旧玩具材料产生的零散部件,在前期探索中幼儿将其认真观察,有序摆放好)

2.师:今天我们又多了几个神秘的福袋,请小朋友抽取一个看看会是什么神秘材料吧?

3.请感兴趣的小朋友依次打开神秘福袋,引出今天的新的材料——齿轮、发夹、耳环等

(二)探索活动:选一选、试一试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放入自己的盒子中),通过拼摆探索自己制作创意灯的想法和意图。

2.观察幼儿对材料的探索过程,必要时好奇的询问了解幼儿想制作一盏什么样的灯。

3.对于正在进行排列设计灯罩的幼儿,运用描述的策略帮助幼儿重构他的想法,必要时给予建议,拓展幼儿的思路。

(三)探索创作:摆一摆、做一做

1.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在观察中有目的的给予不同幼儿支持。

2.走到幼儿身边观察幼儿的制作方法,发现其使用材料创作的效果,有讨论机会产生式,可以给孩子一些评论,鼓励幼儿描述他的行为。

3.认可幼儿大胆的创作行为,默默的陪伴,当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图案的描述和建议;

4.倾听孩子是有何描述自己的作品,如果孩子用材料进行了一些有特点的图案排列可以模仿他的行为。

(三)结束部分:

1.活动结束前运用一首音乐提示幼儿创作时间快要结束了,让幼儿在心里和创作上都有所准备,音乐结束后则开始收拾整理材料。

2.盥洗结束后拿着自己的灯到户外进行悬挂,完成我们的灯光廊道创意,期待夜晚的灯光效果。

活动总结

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活动意图。

幼儿中班风铃的教案篇七

妈妈总是背着好看的提包出门,我很羡慕,可她说我太小,不给我买。气死我了,不行,我要自己做一个,也气气她!

材料:饮料盒、废毛线

制作方法:

1、找一个软包装的饮料盒,晾干了里面;

2、将盒子两头拆开,压扁,从两边剪个口,翻向两边,将边剪成半圆形;

3、用毛线头编成好看的辫,固定在两头做提绳,并在提包下边穿几根毛线做装饰;

4、你看,小包怎么样呢?妈妈要气坏喽!

幼儿中班风铃的教案篇八

1.关注班级同伴的五官或体型特征,尝试用恰当的语句进行描述。

2.乐意与同伴结伴游戏体验同伴之间美好的情感。

粘纸

一.比比谁的朋友多。——知道每个人有不同的朋友,感受朋友多的快乐。

1.请出位小朋友站在教室中央,觉得自己是他的好朋友的站在他的背后。

2.数数这位小朋友有几个朋友,做一下记录。

3.比比哪个孩子背后站的朋友最多。

小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越多会越开心。

二.描述比较——激发幼儿关注他人的情感。

1.听教师描述班级中的一位小朋友,猜猜他是谁。

2.讨论:能很快就猜出朋友的好办法。

3.开展找朋友的游戏:幼儿先三人为一组围成圆圈,老师发出指令后,三人组去邀请其他小组的一人,成为自己的成员。注意邀请时使用礼貌的`语言。

小结:当你需要别人成为你的朋友时,一定会做出一些让别人感到快乐的事或说出一些好听的话,使用这两个方法,就能使你的朋友越来越多哦!

本次活动中,幼儿一开始是用站在别人身后的办法来表示自己成为他的朋友的。但是老师发现,孩子会很盲目地站在别人的后面,人云亦云,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站在他后面,或者“他”是谁。对于这个问题,活动中教师能很快进行了调整,做了两点修改,一是变“站在朋友身后”为“面对朋友站着”,而是变“一哄而上找朋友”变为“分小组去找朋友”。这样调整以后,很明显幼儿都是有目的地去找朋友了。

活动中,孩子们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朋友,却说不出那些“高尚”的理由,找他为友的原因往往只是“喜欢她的鞋子”,或是“他坐在我旁边”,但是有的孩子只有一个人选择和她做朋友,她表现出伤心与落寞,可见中班上的孩子,对友谊还是相当渴望的,进行这个主题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