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梁启超传记读后感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大全5篇)

梁启超传记读后感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大全5篇)

时间:2023-10-09 00:52:16 作者:温柔雨梁启超传记读后感 梁启超家书的读后感(大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梁启超传记读后感篇一

最近几天,在读《梁启超家书》,颇有感触,以记之。

首先,任公和众多父母一样,在家书里经常关心儿女的学费、经济问题,不仅读书的要资助,结婚以后的子女经济窘迫,他也会慷慨解囊,一切就如天下的父母一样。

第二,任公是个极民主的父亲,对于买房子、建坟墓等本应由父母作主的事情,他会在信中征求儿女的意见,让子女真正参与到家的建设之中。

第三,任公是个极温和的父亲。女儿考试不及格,孩子入学要延迟等,他都以鼓励为主,强调的是打基础,只要基础牢固了,今后的学习自然好,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任公是个极开放的父亲。他的子女众多,虽然自己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和文学史研究,但是对于自己的子女,从未对他们的未来进行严格的规定,思成喜欢建筑,就学建筑,思永喜欢考古,就学考古,思忠喜欢军事,就帮他联络西点军校,不管他的子女今后将从事哪一行,他都是支持的。不过有一点,他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做官的,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做学问。

第五,任公是个极自信的父亲。对于思顺和思成的婚姻,他是极自信的,认为自己促成了两对佳偶,但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到底这鸳鸯谱点得好不好,尚不得而知。

我最大的感受,作为父母,教给子女的,应当是做人的道理。对做事来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把基础打好了,长年累月,总会取得成就。任公用自己的给子女作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我们的借鉴和学习。

梁启超传记读后感篇二

这本家书的内容都是梁启超给儿女们写的信,既让爸爸妈妈知道了梁启超对儿女们的优秀教育良方,也让我们知道了古文的有趣。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梁启超在民国十二年五月八日给思顺的家书。讲的是思成和思永跟梁启超进城,跟他二叔过生日和五七国耻纪念。中午。思成和思永同坐菲律宾带来的汽车出门,可是却被一辆大汽车横撞过来,两个人都受了伤,思永脸全是血,但也回来给家里报信,等到曹五背思成回到家,发现他脸完全没有血色了,但还是忍着痛安慰了全家人。到了医院思成左腿断了,腹部以上没受伤。思永只是嘴巴碰裂了不能吃东西,于是,思成在思永面前大口大口的吃东西,特让思永看着生气,而思永确在思成面前手舞足蹈让思成生气,这两个淘气精既使受了伤也不忘的淘气。

从中,我体会到了梁启超独特的教子良方,和梁启超对儿女们投入了心血和精力。既使出门在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都会对儿女们了解家里的情况,有趣的和特殊的事情,也会跟家里人说说自己(梁启超)在外的生活和身体的状况。

梁启超传记读后感篇三

今天我来到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的梁启超故居。

一进故居,一幅《少年中国说》映入眼帘,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句话让我意识到了中国对少年的重视、期待与向往。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梁启超家的家规、家风就很值得世人学习,比如爱国、尊师、重道等等。就是这样的家风家规成就了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其中有火箭专家梁思礼,建筑学家梁思成,以及考古学家梁思永。可见,接受优良家风家规的传承,对一个人的成长真是至关重要啊!

参观完梁启超故居,我又想起了五年级上学期学过的那篇《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一定要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惜国家荣誉,长大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梁启超传记读后感篇四

以前,甚是喜欢老子显学中的“祸兮福之所倚”这句话,却不知其中精髓。祸福转化之条件,当然不缺“机遇”,但更重要的是毅力。倘若没有毅力,恐怕连面对忧患的勇气都没了,更不要说把灾难忧患转化成幸福了。如果一个人要想做到不战栗不逡巡,胸膛直挺,浑身是勇气,浑身是毅力,意志坚定,敢于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阻碍。这种思想铸就过程,就不得不依赖于一次又一次的困苦忧患的磨练,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它们才对。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及气势宏伟的第九交响乐,是那样普遍强烈而又深深地震撼过人们的灵魂。但是,命运之神却跟他开了一个残醋的玩笑,让他失去了听觉,这怎能不使他痛不欲生。面对如此厄运,他终究还是承受了这一致命的打击,聋着耳朵写下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篇章。还有,屈原放逐,赋作《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华罗庚左腿致残,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一流数学家;失去说话能力的高士其,成为毕生致力于科普创作的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今中外,有多少不幸的伟人,面临着困苦忧患,像勇敢的探险者,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辉煌的成果,为人类智慧的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不能否认,正是这些困苦忧患,才铸就了他们钢铁般的毅力。

梁先生说得极好: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境又常相间以迭乘。可以想见,在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忧患。正如同巴尔扎克解释的`:“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我们不能向现实人生奢望什么,要成功,要幸福,就必须昂首坦然地去面对,正视生活,正视忧患。

为什么忧患能使一些人成功,也能使一些人一蹶不振呢?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毅力。弱者不敢面对忧患,害怕失败,在忧患面前大惊失色,退避三舍,甚至或走上自绝之路。其实不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大难临头,都会有自己的精神危机,真正的强者不是从来不发生“危机”的人,而是发生了危机能咬着牙挺过去的人。

没有什么东西会和人作对到底,最终决定命运的是人的毅力。所以,我们愈为环境所困,反而更愈加奋勇,加强自己的意志力量。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

梁启超传记读后感篇五

提倡"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从蒙学的《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一直到清末的《曾国藩家训》,任何一篇关于教导自己子女立身、处世、做学问的文章,都有一副神色严峻的教训面孔,板着,端着,让孩子和家人觉得惧怕。

有此印象,对于写这类文章的父亲们,便都有了一种固定的认识。甚至读《傅雷家书》时,也羡慕傅聪有如此博学多才,循循善诱,同时又严格要求孩子的父亲。

而近日,读得一本旧书——《梁启超家书》,忽然发现,梁任公教育孩子是如此的不同。

写《少年中国说》的梁任公(启超)曾经这样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参加戊戌变法之前之后,曾经想着君主立宪,而后又支持民主的梁任公,在一生之中思想多变,兴趣多变,唯有对他儿女的拳拳爱意从未改变,为了少年中国梦,梁任公仁慈地呵护着子女,精心培育着子女,引导着子女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发展,梁启超的9个儿女,人人成才,且各有所长,当年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中竟然有两人是他的孩子: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此外有才女梁思顺,图书馆学家梁思庄,毕业于西点军校任十九路军校官早年病逝的梁思忠,研究经济学的梁思达,参加革命的梁思懿和梁思宁,已经第三个成为院士的火箭专家梁思礼。

家书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第一篇便可看见梁启超指导时年十九岁的女儿梁思顺学习行政法、经济学、财政学、国际法,等等,"因思若吾爱女在侧,当能令我忘他事……""汝求学不可太急……",接下来便是给思成思永的'"若缘怠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子弟矣。"

随着儿女们的成长,梁任公说:"人生之旅历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往不克因此着急失望,找精神上之萎(上草头下畏""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紧接着,梁任公便开始教导"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人之生也,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则安之若命。""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有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去做,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梁任公在本书里的文笔很活泼的,古文和白话相间的,亲切动人。有意思的是,梁任公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思顺","没出息的小庄庄""老baby",他是非常平等亲和地与孩子们交流,当孩子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梁启超是给出了这样的安排,他说"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的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激烈,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而且,当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事定下之后,梁启超会问女儿思顺"你的意见怎样呢?"

此书选择的大部分是梁任公给子女谈为学和做人的书信,后附三篇演讲和谈话录,其实也是总结了梁任公认为为学做人的思想——所谓三达德——即为"智、仁、勇".

一如梁任公说的:"养足你的根本智慧,体验出你的人格人生观,保护好你的自由意志。"少年中国,中国少年,皆在于此。

相关范文推荐
  • 10-09 2023年目送读后感八百字(大全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
  • 10-09 爱德华奇妙之旅读后感事例(优秀6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
  • 10-09 2023年素笆的读后感(通用6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
  • 10-09 最新托尔斯泰读后感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汇总10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
  • 10-09 2023年干法读后感悟(大全10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感悟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感悟呢?那
  • 10-09 最新讲座读后感(大全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
  • 10-09 最新散文林清玄读后感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模板10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
  • 10-09 最新读后感蒙文版(优质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9 最新散文读后感(模板6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9 2023年沉思读后感(优秀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