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2023年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通用5篇)

2023年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通用5篇)

时间:2023-10-03 21:11:05 作者:XY字客2023年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篇一

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导游考试黄山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很高兴为大家做这次的导游!我叫夏泽浩,大家就叫我小夏就可以了。

各位游客们有没有听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呀!听过的在听一次没听过的你这次就听过了。现在我再问一两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听过黄山的奇松怪石呀!今天我就带大家来看看黄山的奇松。

现在我们来到了黄山松树长的最多的地方。大家注意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它们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它们形状众多,姿态各异:有黑虎松、有龙爪松、有连理松、还有迎客松等松树,松树们都是因为它们自己的形状才得名的呢!迎客松是黄山有名的风景之一,它有名的重点就是它特别的外形:它的树干长有7、6米有5个我这么高,它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多像一位好客的主人,它粗壮的树枝就像有力的肩臂一样,欢迎着每一位上山的游客。等一会儿我们可以尽情的照相,作为纪念。

黄山的奇观说十年也说不完。现在请大家尽情的观赏黄山吧!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垃圾,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祝大家玩的愉快!今天到此结束,下次有缘再见。

游客朋友们:

今天由我带大家去黄山游玩,我是来是旅游学院的一名实习导游,我姓姚,大家可以叫我姚导。希望大家在我的陪同下玩得尽兴,我会努力为各位服务,也希望我的服务能让你们黄山之游增添一份温馨,一份快乐,我们马上就要登黄山了,请大家一定要穿上旅游鞋,穿好运动服。尤其是女同志,千万别着穿裙子,穿着高跟鞋,否则你等下就回寸步难行,还要请大家跟紧队伍。

游客朋友们,提到黄山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黄山的奇松。你知道黄山奇松长在哪里吗?他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我们都知道,只要有土的地方都能长出草或其他植物,可是黄山奇松则是从坚硬的石壁长出来的。它们有的长在峰顶,有的长在悬崖峭壁上,还有的长在深山幽谷里,可是它们不管长在哪儿,都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而且它不管哪一棵都有它独特的天然造型。所以人们给它们起了许多好听的名字,比如说有:“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团结松”。这些松都是黄山奇松的代表。

黄山最有名的松树要数迎客松了,迎客松在玉屏楼左侧,破石而出,高十米,胸径一点六四米,树龄至少也有八百年了。它的树桠伸出,如同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姿态优美,是黄山标志性景观。“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重迎天下客,包容日海寿千年。”这首诗就是游客们对迎客松的赞誉。

黄山不仅有四绝,还有瀑布、日出、晚霞也非常美丽,如果你想看日出和晚霞,那你就要在这里睡一个晚上,才能观赏到这些美景。放心,我明天还会继续为你们当导游。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否喜欢这了呢?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林勇鑫,你们可以叫我小林。此时,我的心情非常高兴希望我们这次游玩黄山愉快。

中国安徽黄山是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也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人间仙境般的黄山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的美誉。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是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的意思,因为山上的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的一个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心醉。 黄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选《黄山志》。这80多座山峰的高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莲花峰最高(1864.7米),光明顶最平(1860米),天都峰最险(1810米),这三大峰和风姿独秀始信峰(1683米)。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接下来我再把黄山“怪石”作下介绍。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有的独立成景,有的是几个组合或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还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

再说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证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希望大家在这次旅游中,要好好的保护好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自然文化遗产,不能去破坏它们。

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篇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古城长沙的岳麓书院参观游览。

岳麓书院坐落在风景胜地岳麓山清风峡口,在岳麓书院的前门上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是根据唐代大书法家欧阳洵的字镌刻而成的。为什么说岳麓书院是“千年学府”呢?因为岳麓书院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1027年了,它历经千载,办学不已,所以有“千年学府”的美称。岳麓书院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经世济民的人才,是湖湘学派、宋明理学的发源地。它在历史上几度辉煌,受到皇室重视,成为中国古代一所颇有影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及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从前门走进来,可以看到赫曦台,这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很早就爬起来跑到岳麓山顶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拭就在这里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

大家来看一看这台中屏风上绘着的岳麓书院平面图。岳麓书院占地25000多平方米,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排列着前门、赫曦台、大门、二门、讲堂和御书楼;在中轴线的西边建筑有供读书之用的教书斋和供休息赏玩的园林碑廊;在中轴线的东面建有供学子食宿的半学斋和奉祀古圣先贤的文庙祠堂。

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在公元976年疏远初创之时即有“讲堂五间”,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石刻,所以又称“忠孝廉节堂”,大家看到的是清朝重修后遗留下来的建筑。

请大家抬头看看这快“学达性天”匾,这是康熙皇帝御赐的,这里说的性是指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这块匾是康熙皇帝对岳麓书院理学教育的表彰。那么有朋友会提出一个问题了,“理学是什么呢?”对了,这位朋友说对了,理学是儒家学说发展演变到宋朝时的一种称法。理学的开山鼻祖是我们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颐的老先生,而发展壮大理学思想的则是著名的程颐、程颢两兄弟。

二程兄弟为了把理学发扬光大,在洛阳社坛讲学,一时门庭若市。当时有个南方学者叫杨时专程前往求学,时值隆冬,大雪分飞,两位老师正在午休,杨时就恭敬地站在房檐下,直到老师醒了,他才执经问教,而屋外雪地里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足印。当杨时学成南归时,程颐目送并且非常高兴地说:“吾道南矣”。“程门立雪”的故事不仅教育大家应谦虚谨慎,勤奋好学,而且是理学南传的一个标志。从那时起,理学通过杨时传到江南,并发展为“湖湘学”等多种学派。所以后来乾隆皇帝御赐“道南正脉”匾悬挂于此,用来表达岳麓书院是理学的正宗之传。

通过参观这两块御赐匾额,进一步了解了岳麓书院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其实在晚唐以后,虽然书院日益成为有别于官学的一种教育机构,但其办学的规模、层次不尽一致,同样都叫书院,有的仅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小学甚至学前班,而岳麓书院是高层次的书院,它的讲学者多为全国名流大师,而学生也要经过考试和推荐才能选拔入学,像“千年学府”、“四大书院”之类美誉,对于岳麓书院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要知道,岳麓书院比法国的巴黎大学早200多年,比英国的牛津大学也要早3呢。

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篇三

南湖位于南郑县城西7公里处,距汉中市区17公里。南湖原名强家弯水库,建于1955年,坝高27米,水深24米,水域面积119亩,景区面积4.5平方公里。目前这里已建成集旅游、灌溉、养鱼、发电、绿化为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陕西南线旅游的重点景区之一。

沿着139级台阶,登上27米高的大坝,举目便是一湖碧水,座座青山。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一首诗,“江到兴安水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这里山水相映,与建筑物巧妙结合,古朴典雅,堂皇秀丽,构成一处令人眷恋的集锦式的水上园林。左边沿陡峭的石阶而上,我们看到的是雄师亭,亭子是攒尖六角亭,上有苏轼彩绘。清晨,依厅而立,湖水如镜,倒影清晰,远近不同;傍晚,晚霞夕照,层层尽染,湖水山色皆似披金。

湖对面月牙形廊式建筑是钓鱼台,它与琼花阁、神怡宫、览月楼交相辉映,使您或栖岛屿,或卧湖滨,或突入湖心。既有曲径通幽的清宜深遂的绝地佳境,又有登高眺远尽收眼底的高埠山颠,更有豁然开朗、沁人心脾的大幅画面。

登临湖心岛,有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内主要内容有四大部分:一是中共陕南地下党组织杜家弯支部的咀子支部领导游击队开展的革命斗争活动。二是巴山游击队、红二十九军“红色交通线”的活动史料。1933年2月,川陕两苏维埃政府在四川通江县成立后,国民党对红色根据地实行包围封锁。

中共上海局派驻西安情报组人员王左明和杨虎城部武志平联络,商定开辟红色交通线。

主要任务是和杨虎城部三十八军在陕南所属秘密接触,为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地下交通线,及时将情报、物资送到苏区。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后,红色交通线完成了革命使命。三是革命烈士生平事迹介绍和部分遗物。其中何挺颖烈士为著名。他出生于南郑县何家弯村,1927年组织参加秋收起义,与毛泽东同为秋收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四是红四方面军留存的石刻碑文和标语等。

在湖心岛还有陆游纪念馆,馆中陈列了陆游来汉中8个月所撰写的诗词及后人纪念他的书法作品。

1127年,陆游把家属留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单身匹马启程奔赴南郑。当时的南郑为汉中府治,是四川宣抚使驻地,形势十分险要,它“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湘邓,西控秦陇”,因此是西北抗金前线重地。陆游任宣抚使王炎幕府,大约相当于机要秘书兼军事巡视员一类职务,协助王炎制定抗金北伐的战略战术和进军计划,经过8个月的准备,后南宋朝廷调回王炎,解散了幕府,使陆游等的北伐大略难以实现。

8个月的军旅生涯是陆游一生中重要的时期,也是他诗歌创作的转折点。他直接写南郑和回忆南郑的诗词就达24首。到南郑第三日就写下了赞美南郑的诗《山南行》,“平山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地近函秦气侣豪,秋千就鞠分明曹。”

我们将去石门风景区参观游览。

石门是水利风景区,位于汉中市北18公里的褒谷口。风景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分为山河堰、鸡头关、石门库区三个景区和一个生态保护区。有景观、景点种处。汉王刘邦曾在此写下了千古绝唱《大风歌》,并从石门出师逐鹿中原成就帝业,曹操在此留下笔墨《衮雪》,汉大将军韩信在这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进行了战略大转移。

自春秋战国以来,褒谷口就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冲,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开辟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栈道。“栈道”又称“栈阁之道”,这是古代交通史上一大发明。人们为了在深山峡谷通行道路,且平坦无阻,便在河水隔绝的悬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一些菱形的孔穴,孔穴内插上石桩或木桩。上面横铺木板或百板,可以行走和通车,这就叫栈道。为了防止这些木桩和木板被雨淋变朽而腐烂,又在栈道的顶端建起房亭(亦称廊亭),这就是阁,亦称栈阁。相连贯的称呼,就叫栈阁之道,简称为栈道。

所渭“褒斜道”是指秦岭山脉中一条串联关中和汉中的山谷,南口名“褒谷”,北口名“斜谷”,古时统称“褒斜谷”全谷长约250公里,自战国起,凿石架桥,断断续续修起栈道,故名“褒斜道”。石门是褒斜栈道险奇之处。石门大约是战国时期为修褒斜栈道而始凿的,后经历代修凿方告开通。石门洞通长16.3米,通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它的开凿据说不是我们现在习见的用火药、铁制工具凿成的,而是用我国古代原始开凿石山的办法“火烧水激”法凿成的。它是我国早的一座人工隧道。

石门一带山势险,怪石崎峡,清代诗人王晚香将其美景概括为褒谷刀景。石门水库的建成,更是锦上添花。长260米、高88米的双曲拱坝,造型优美,雄伟壮观,高峡平湖,碧波荡漾。游船快艇穿梭于长达17公里的水上长廊,可尽情游览湖光水色的宜人美景。从山河堰、褒惠渠到石门水库,三个时期的水利工程交错覆盖,惠泽汉中人民,从而形成了汉中历史悠久的水利灌溉工程。新建的石门仿古栈道独具一格,凌空飞架在坝右坝肩,长约5里的新仿古栈道将古栈道一一复制,邮、亭、驿、置,风雨栈桥,褒姒塑像,古石门隧道将重现栈道辉煌。

石门文化沉淀丰厚,历史上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北伐曹魏,“六出祁山”,有几次就取道于此。这里还是“千金买笑”美女褒姒的故乡。当然,要说具魅力的文化,当属“石门十三品”。

石门自秦汉以来,通而复塞,塞而复通,历次修复,多留有摩崖石刻。这些石刻遍布在石门南褒河两岸的悬崖上,多为汉魏以来历代著名官员、文人、学士的留诗题名,即所谓的“汉魏十三品”,被日本书道界评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曹操的《衮雪》以及《玉盆》,《石虎》苍劲浑朴,运笔流畅,尤其《石门颂》,《石门铭》自古被推崇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楷模。

现选其主要的石刻作以介绍:

《石门颂》在洞内西壁上,公元148年刻,额题“故司隶校尉键为杨君颂”,隶书,题文是“汉明帝永平四年,杨孟文所开,逮桓帝建和二年,汉中太守同郡王升乃嘉其开凿之功,琢石颂德云”。摩崖高3.3米,宽2.6米。隶书知行,每行30字左右不等。《石门颂》早已驰名全国,是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史和书法艺术的瑰宝之一。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原刻在石门洞南山崖上,隶书16行,每行6-11个字。内容记叙了汉中太守鄐君及其部属王宏、史苟茂、张宇、韩琴、杨显等,于公元63年率领广汉、蜀郡、巴郡的刑徒2000余人,开通褒斜道258公里,建筑大桥5座、桥阁600多间,使用工料、钱、粮数字等情况。

《衮雪》原刻在石门南约半里的褒河水中的一块巨石上,激浪翻溅如滚雪状,故名。“衮雪”两个大字,字径45厘米,右侧有竖刻隶书“魏王”。两小字,相传为三国时曹操过此触景生情而刻写的。

《石门铭》在石门洞东壁。公元509年刻,铭高2.5米,宽3米,是一篇歌颂修复褒斜道功绩的铭文,刻在石门洞内,故称《石门铭》。它不仅情文并茂,读之酣畅,其书法也为北碑中之精品,备受推祟,被誉评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品”,是隶书向楷书演变过程中的著名标志性石刻。

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篇四

氏书院俗称陈家祠,现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位于荔湾区中山七路陈家祠地铁站旁。

书院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动工兴建,历经四年竣工落成,是当时广东72县陈姓合族宗祠。始建时用作广东各县陈氏子弟来省城应科举时学习及住宿场所,也是祭祀祖宗的宗祠。

全院占地近1.5万平方米,院东新辟有1.7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主体建筑宽80米、深80米,以“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布设,穿插六院八廊,规模宏大,厅堂轩昂,庭院幽雅,全院的门、窗、屏、墙、栏、梁架、屋脊等处处均配上精美的各式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铜铁铸等艺术品,与雄伟的厅堂浑然一体。主体建筑正门两边的外墙上,6幅大型砖雕《梁山聚义》、《梧桐杏柳凤凰群》等,其画内建筑物雕工精细、层次分明,人物神态各异、形象生动,花鸟栩栩如生,其砖雕技艺为近代罕见,可说是惊世之作。

尤具特色的还有第二进后侧长廊上的柚木屏门双面镂雕,分别雕有历代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20幅木雕,被赞誉为“木刻钢刀雕就的中国历史故事长廊”。

中路一、二进间的院子内的石栏杆镶嵌的铁铸双通花栏板“金玉满堂”、“三羊启泰”等展示了中国近代铸铁工艺的成就。院内石雕、陶塑、灰塑也以表现主题的岭南特色鲜明、工艺精美、精品琳琅满目而称雄岭南。郭沫若曾赋诗赞美陈氏书院的建筑艺术:“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陈氏书院坐落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式布局,由9座厅堂、6个院落、10座厢房和长廊巷组成。主体建筑占地6400平方米。其整体结构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厅堂轩昂,庭院宽敞幽雅,特别是在建筑装饰上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精华。其内外建筑构件上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铜铁铸等工艺装饰。图案题材广泛,造型生动逼真,雕刻技艺精湛,用笔简炼粗放却又精雕细琢。可以说,陈氏书院不愧为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工艺建筑宝库。

1959年,陈氏书院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搜集、保藏、研究和宣传展览广东地区历代各类民间工艺品为主。兼及全国各地民间工艺品。馆内辟有多个展厅,常年展出馆藏文物。展品有陶瓷、雕刻、刺绣等工艺精品。其他工艺品种类更多:有广州珐琅、金银工艺、套色蚀花玻璃;有佛山灯色、剪纸、木刻、门面等;有潮州面塑、稿末塑、麦杆贴画的剪纸;还有阳江、潮汕、佛山地区的漆器,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工艺等。还设有近代家具、书画、文房四宝、茶艺等展厅、专室。陈氏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

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篇五

导游证从一推出,就对旅游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赢得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同。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导游业务》的考试大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导游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素质要求和行为规范、导游服务规范及服务程序内容、标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同时考查在导游服务中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1.了解导游服务的产生及其发展,以及我国导游服务的发展历程;了解导游服务的概念,现代导游服务特点;熟悉导游服务的性质、地位与作用;熟悉中国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掌握导游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了解导游员的报考条件;熟悉导游人员的定义、分类;掌握各类导游员的职责、从业素质及礼仪规范要求;掌握导游员应有的修养以及工作中的行为规范。

3.掌握全陪、地陪导游服务规范及程序和服务质量要求。

4.了解散客旅游的类型,熟悉散客旅游的特点,掌握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质量要求。

5.掌握游客个别要求的处理原则;掌握旅游者在住房、餐饮、娱乐、购物等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办法;掌握游客要求自由活动、亲友随团活动、转递物品和信件以及要求中途退团或延长旅游期限的处理办法;掌握儿童、老年游客、残疾游客等特殊游客的接待技巧;掌握商务游客、宗教游客、探险游客的特殊接待要求。

6.了解旅游事故的类型、特点;熟悉旅游事故的成因;掌握旅游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掌握旅游计划和行程变更的处理办法;掌握漏接、错接、空接和误机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办法;掌握旅游者证件、行李、钱物遗失和旅游者走失的.预防与处理办法;掌握旅游者越轨言行的处理办法;了解旅游者投诉的原因,熟悉旅游者投诉的心理,掌握旅游者投诉的处置办法。

7. 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掌握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疾病的应对措施;掌握旅游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火灾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办法;熟悉晕车、中暑等旅游常见疾病和急症的防治知识,掌握旅游者旅游过程中患病、死亡的处理办法。

8.了解导游员带团的理念,熟悉导游员带团的特点和原则;掌握导游员同游客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掌握导游员引导旅游者行为,调动旅游者游兴的方法;掌握导游员同旅游接待单位、导游服务集体之间以及同司机之间合作共事的方法。

9.了解导游语言的概念、特点,熟悉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掌握口头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体态语言的运用;熟悉导游讲解的原则和要求;掌握概述法、重点法、类比法、悬念法、虚实法等多种导游讲解方法的应用技巧。

10.了解旅行社主要业务和旅游产品的类型,熟悉入出境应持有的证件和需要办理的手续以及我国海关有关入出境物品的规定;熟悉航空、铁路、水运购票、退票和携带物品的规定;了解我国可兑换人民币的外币种类、旅行支票和信用卡的使用规定,熟悉旅游保险的种类及相关知识;了解信用卡知识;熟悉外汇知识;了解国际时差、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度量衡的换算。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