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2023年浙江省考导游证的导游词(实用5篇)

2023年浙江省考导游证的导游词(实用5篇)

时间:2023-09-29 06:49:38 作者:笔砚2023年浙江省考导游证的导游词(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浙江省考导游证的导游词篇一

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1983年,南华寺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寺院。

禅宗是中国的独创,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印度佛教只有禅学,没有禅宗。相传达摩从印度来到北魏,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达摩把他的这一禅法传给慧可,慧可又传给僧璨,然后传道信、传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北二系;神秀在北方传法,建立北宗;慧能在南方传法,建立南宗。北宗禅秀不久渐趋衰落,而慧能的南宗经弟子神会等人的提倡,加上朝迁的支持,取得了禅宗的正统地位,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慧能也因而为成为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由于从达摩到慧能经过六代,故传统旧说将达摩视为“初祖”,而把慧能称为“六祖”。

禅宗创立之后,影响不断扩大,自身也不断发展,形成了曹洞、云门、法眼、临济、沩仰五大宗派(世称“五家”异花竞放的局面,它们不但取代了国内其人宗派的地位,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公元九世纪,传入朝鲜;公元十二、三世纪,又传入日本,并成为这些国家佛教的主流。此后,禅宗又自东亚传至东南亚乃至欧美等国。现在,每年都有大批国外的佛教徒前来南华寺朝拜祖庭。

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明的梁天监元年(公元5)。据史料记载,是年印度高僧智乐三藏自广州北上,途经曹溪,“掬水饮之,香味异常”,“四顾群山,峰恋奇秀”,“宛如西天宝林山地”遂建议在此建寺。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

南华寺目前所见格局,重修于民国23年(1934年),由时任广东西北区绥靖公署主任李汉魂资助,著名高僧虚业和尚主持,历时十年,表建成殿堂房舍243楹,新塑圣象690尊,使南华寺成为广东省首屈一指的佛教圣地。现全寺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殿宇建筑保留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呈中轴线两边对称布局。从正门进入,次是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方丈室。

在大雄宝殿里,三尊贴金大佛高达8.31米,四壁罗汉彩塑多达500多个,皆为艺术珍品。在六祖殿里,供奉着六祖慧能大师以及憨山大师和丹田祖师的真身。左右两边墙壁,还新镶嵌了二十九块石刻,上面按禅宗典籍的记述分别刻着南岳怀让、百丈怀海、沩册灵佑、仰山慧寂、临济义玄、去门文偃等二十九位慧能的继席贤僧画像。

寺后右面有一眼旧锡泉(俗称九龙泉),泉水终年流涌不绝,清澈冰凉,传说当年六祖慧能常在此浣洗架裟,苏轼曾为之作《卓锡泉铭》。泉的前面有九侏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松,其呈棵高达40多米,据专家考证,这是全世界的水松,树龄超过5。南华寺现存六祖真身、唐元明代圣旨、御制金丝千佛袈裟、清代《大藏金》、铁铸观音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三百多件。

古往今来,南华寺因慧能在中国佛教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们。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写给友人的一首诗中曾表达了如此深挚的向往之情:“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盾古佛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身何处是真依?"南宋民族英雄,曾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绝唱的文天祥,也写下了《望南华》这样真挚动人的诗篇:“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行行至南华,匆匆如梦中。佛化知几尘,患乃与我同。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松风。”到了近现代,许多著名的社会人士,也都纷纷慕名前来观光游览。1924年,孙中山在韶关发动第二次北伐时,政务,军事极为繁忙之际,仍偕谭延、刘成禹、许世英等来过,并向寺庙捐赠了银元嘱咐要爱护寺庙里的一草一木,保护好文物,让后人瞻仰。

浙江省考导游证的导游词篇二

歇马举人村建村已有670多年的历史,是广东省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这里位于锦江河畔,环境秀美,风水独特,是一个著名的长寿村。该村人杰地灵,村人重视教育,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明清两朝培养了670多位功名人士,监生,贡生和举人285人,九品至二品大小官员430多人。清朝同治年间梁元桂担任台湾府知府,台湃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官至二品;近,现代亦培养了200多名分布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不少是博士和硕士,梁汉一,芳艳芬,梁煜鎏(yuliu)等分别是军界,艺术界,商界中杰出的人物。歇马先祖原居南雄珠玑港,定居歇马,已繁衍了二十三代,创造了歇马举人村的辉煌,获得了“举人村,著名风水村,功名碑林村,教育文化村,健康长寿村,民俗文化村,省级绿色示范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等美誉。恩平市教育局已将歇马举人村设为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基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歇马。

锦江秀韵

现在我们先坐船游览锦江,前往歇马举人村。这里是歇马举人村风景区的全景点。锦江河是明,清及民国时期恩平的水上交通运输要道,歇马段不仅万船云集,富庶繁华,而且景色秀丽,清乾隆恩平知县曾萼(e)就有诗赞道“白马注晴川,川流碧如练;水静山不流,神驹朝暮见。”现在我们所处的河段就属于锦江中游,前面就是歇马村了。

功名碑林

大家好!我们现在所走的路叫功名路,有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之意。走下去,沿途两侧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功名碑,这是歇马保存下的珍贵历史文物之一,原有200多块,现存有100多块,功名碑具有光宗耀祖,激励后人发奋读书的含义。功名碑是明清时期歇马文化教育繁盛的见证,亦是我们研究中国科举制度的珍贵的历史资料。

教子台

大家好!这里就是“教子台”。是歇马人教育后代的重要地方。在过去,凡是村中犯了错误的人,村长就把他叫到大祠堂,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俗称“众算”;然后把他带到功名碑林前,跪地思过,知耻知羞,以英才为楷模,发奋向上。由于教育效果显著,逐渐就把这个地方称为教子台。教子台意义深远,在此生长着的两棵古树,都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让人感悟。

孔圣坛

“我们孩子要成才,务必请到歇马来,诚心拜拜孔子像,读书天天就向上。”孔圣坛是歇马人弘扬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核心思想,揭示秉承“笔筒量米也教子读书”祖训去的教育成功及行尊师礼的重要场所。

八大旗杆夹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八大旗杆夹,是明清时期歇马人为该村八位官居四品以上或受皇帝特别嘉奖的功绩显赫的八位族人而设立的,旗杆夹由旗杆墩,功名碑石,旗杆,斗,功名旗和任务简介组成。旗杆夹是一种功名荣誉的标志,是歇马村对外宣示显赫的名片,更重要的是对后人起到激发向上的作用。

励志园

这里就是励志园,原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建造者梁日蔼一生勤学笃(du)勉,官至二品,阅尽官海浮沉,深感长留人间品德学问,于是退隐后在村西建起了这座环境幽静,学风一流的育人场所,既颐养天年亦启迪后人进取。励志园经历了一百多年,在期间被拆毁。现在的励志园秉承了原意,复建了原面积的六分一,主要由励志台,功名墙和“仁”字墙组成。励志台由八根四面均用篆,行,隶(li),楷四种字体刻凿的带“志”字的名言警句,激励人们立志成才,发奋向上。“仁”字墙像一面镜子,要求人们以儒家“礼义廉耻,忠孝信悌(ti)”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衡量自己,正直为人,报效国家。

奇特村场

大家好,现在我们就从举人巷“钻肠穿肚”,一睹歇马村场的神奇奥秘。歇马人注重风水,相传村场格局是按风水大师赖布衣勘定的雄马形状建设的,如此建造,可子孙万代,英才辈出。整条村分马头,马中间和马尾三大部分,处处赋予马的。巷道按“马”形建设,下窄上大,马头巷道排水渠为明渠,意为“马肋骨”,马尾排水沟为暗渠,覆以金钱盖,意为“肚腩”无骨。而看到的几口鱼塘分别代表马肺,马胃和马肚,村尾入口处的两块石代表马睾丸,此外还有马尾巴和马鬃(zong)。村中原有十一间,现在仍保存有七间,这些祠堂除了用来祭祀,议事,喜庆外,重要的作用是用来当做私塾学堂,培养族人读书成才。这些祠堂由于建筑年代不同,各具特色,从中可以欣赏到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及其高超的建筑水平。细心的游客除了看到村场房屋建设参差不齐外,还会发现村中的巷道大小不一,宽窄不一,宽的巷道叫男人巷,窄的巷道叫女人巷;女人巷供女子平时出入,乘凉,闲聊,男人巷一般不准行走,是封建礼教下男尊女卑的缩影。

玄武坛

歇马是风水名村,处处充满龙气,灵气。歇马村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格局布设,玄武坛是镇守歇马北方的守护神之所在,六大古榕就像北斗七星状排列生长,郁郁苍苍,尽显歇马毓秀。歇马以前十年一届的赛龙夺锦比赛必经此处,是歇马“双龙结聚”的交汇点。前来游览的都在此祈福保平安,龙马精神。

烈女碑

歇马烈女碑石村民为纪念明朝村中烈女梁胜祖而修建的。明隆庆三年(1569年),一股贼寇洗劫歇马,族长惟现公率众抵御,寡不敌众,村民危在旦夕,惟现公之女梁胜祖挺身而出,代父诱敌向东,拯救了全村乡亲,而她却被贼寇杀害,投入村东水井,当时只有18岁。梁胜祖义薄云天,为让后人永远铭记她的英勇事迹,村民就在她就义的井旁立坟纪念。20建成了纪念碑,是歇马人对后代进行道德教育的鲜活题材。

大家好,歇马人世代以“笔筒量米也教子读书”的祖训为强大动力,大力发展经济,为发展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他们大兴学堂,尊师重教,设立了“学谷”奖励机制,读书人相互竞争,学风蔚然,是故文武人才辈出,创造了歇马教育史上的奇迹。相信大家游览过景区后一定有极大的收获。借歇马灵气,祝诸位学业有成,步步高升,马到成功!

浙江省考导游证的导游词篇三

金厢滩旅游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我省南部海湾碣石湾畔,南临大海,北依观音岭山脉,这里“神、海、沙、石”四者兼备,被专家称之为“粤东旅游黄金海岸”。这里气候温和,海水清澈,海泳区坡度平缓,海中距岸100米处水深才1.5米。

金厢海滩长达10公里,沙滩宽敞,沙质细而松软,纯为石英沙。区内奇礁异石众多,古往今来,达能之士曾在此泼墨舒怀,感叹天工。这里的一石一景都有美丽的传说。

【水月宫】

这座小巧玲珑的庙宇叫“水月宫”,是当地人祀奉南海观音菩萨的地方。它原称观音禅庵,建于明代。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重建,咸丰廿一年(公元1861年)续建。该建筑计有山门、拜亭、正殿、禅房等,为二进四合院平面布局,砖木结构,小巧玲珑、俊秀典雅,与山光海色融为一体。

宫内壁画有白象、麒麟、吟龙、啸虎、八仙等,为当地名匠绘作,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特别是脊顶上的瓷贴,如双龙抢珠、双凤朝阳、三战吕布等图案更是别具一格。这些精细的瓷贴工艺是闽南系瓷贴画的艺术佳作,不仅富有传统色彩,其图案搭配手法和色彩的烧染工艺更是独特自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值得大家慢慢欣赏。

水月宫坐落在观音岭前凹谷平台上,背倚山,三面林木围拱,浓荫森然,巨石生苔,青碧无尘,寺门面海,俯视波涛看海升日月。游人认为这里不仅山清水秀,更有神灵庇佑,所以香火极盛。

【古官道】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下海滩的石路为花岗岩条石铺设,是明代朝廷修建的通往碣石卫的驿道,专为朝廷官员使用,被称为“古官道”。前面小林子里,曾是水师提督指挥所,在这片林子里,埋葬着为抗倭献身的民族义士。

【镇海石】

这是富有神奇传说的“镇海石”。传说北宋年间,杨令公将门后裔杨文广奉圣命带兵到“南蛮”边陲平十八妖洞。何谓妖洞?其实是闽粤边民为抗官府税赋,集结于大山石洞,自称王国,因而被朝廷指为“妖洞”。传说杨文广到惠来打百花洞时,被洞主百花公主打翻在马下,这位北宋少年名将竟被美貌且武艺高强的百花公主所迷。

杨文广脱身后,带兵从甲子、玄武山回朝,谁知路经观音岭海滨时,飓风大作,海浪滔天,去路都被大风浪所吞没。他认为是海妖在作难,即拔出杨家祖传宝剑,当着浪峰插下,随之风平浪静。他惊觉回首时,其宝剑已化为一块巨石,屹立在海滩一角。

后来,明神宗皇帝为了缅怀杨文广平“南蛮”十八妖洞的功劳,特命成大儒为钦差,千里迢迢专程到金厢湾角寻觅古迹。成大儒找到了杨文广宝剑所化的巨石,大笔一挥,写下了“镇海石”三个大字,并命人镌刻于巨石之上。到了明万历庚子年,三山胡国卿又在“镇海石”一角再镌刻上“扬威止水”,清光绪十七年碣石镇使者邓万林、黄如山等分别题刻“永镇波澜”、“天水一色”、“天水相永与”。

【龙石】

这就是著名的龙石,石上镌刻着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版画家、书法家赖少其为纪念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1927年抢渡香港而作的诗。诗云:“洲渚夜如釜,遥天一砥柱;抢渡碣石湾,猛如下山虎。”

【石刻“粤东旅游黄金海岸”】

1986年,地理学家陈传康、徐君亮到陆丰考察时,称这里为“粤东旅游黄金海岸”。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亲笔题写“粤东旅游黄金海岸”,镌刻在摩崖上。

【黄厝寮周恩来养病旧址和周恩来渡海处纪念碑】

1927年十月初,“八一”南昌起义军转战入粤,起义军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由汕头市委书记杨石魂陪同,从普宁取道陆丰,准备从金厢坐船赴港再转回上海。

周恩来同志因为一路征战劳累,患了重病,不能即刻赴港。在杨石魂的安排下,周恩来到时任陆丰南塘区委书记的黄秀文家中养病。由于当时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在的血腥镇压下,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陆丰大地。为了防止敌人搜捕,黄秀文等陆丰地下党人日夜警戒,并为周恩来请医熬药,细心呵护,使周恩来病体很快康复。八天后的一个晚上,周恩来等决定渡海前往香港。临行前,周恩来把随身携带的一只铁皮箱送给黄秀文作留念。

在杨石魂、黄秀文等人的精心筹备下,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中国革命杰出的领导人,在洲渚村坐上了小渔船,避开敌人重重封锁,安全抵达香港,踏上新的革命征途。解放后,为纪念这一革命史实,黄厝寮周恩来养病旧址被我市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周恩来等下海上船的地方立碑以示纪念,碑文“周恩来同志渡海处”是原中顾委委员王首道所题。

浙江省考导游证的导游词篇四

距今600多年前,深圳的先民就已经在深圳东部的大鹏湾畔创造着文明,而在龙头山下600多年历史的古城大鹏所城,更是以她辉煌的历史成为深圳的骄傲作为明清两代我国东南沿海抗倭防盗的海防军事要塞,这里拥有一部轰轰烈烈的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史。明代为了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简称大鹏所城。深圳今又名鹏城即源于此。它寓意着深圳就像展翅高飞的大鹏,搏击风云,遨游长空,勇敢直前。

[景点概况与历史沿革]

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大鹏所城,是深圳一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深圳近些年通过广大市民投票产生的深圳八景之首。而且这里盛产将军,大家不妨听我慢慢说来。

,其中保存完好的就是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大鹏所城。当时为了抵御日誉猖獗的倭寇和盗贼,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广东沿海设立24座卫、所,这种卫、所是一种新的军事编制单位,一个卫有5600名将士,每个卫下面设有5个所,每个所有将士1120人。卫和所的将士实行子承父业的世裘制,将屯田与戍边结合,军需粮饷和家属口粮实现自给自足。将士们带来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大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昔日盗贼出没的蛮夷之变成了天青海宁,百业兴旺的新岭南,更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

作为我国明清两代岭南重要的海防军事营垒,所城在明代抗击倭寇和清代战争抗击英军入侵的斗争中曾起了重要的作用。600多年来,古城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民族英雄,有清代声名原播的赖氏三代五将有显赫的刘起龙父子将军,有近代抗日英雄刘黑仔等等。

[南门楼]

来到大鹏所城,首先可以看见明代风格建筑南门楼,重修后的南门楼风格古朴,沧桑硬朗,显示大鹏古城曾经作为南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军事堡垒的不可侵犯的气概。

登上城楼远眺,只见古城三面环山,一处面海,进可攻,退可守实乃兵家必争之地。让我们对所城先做个大概的了解吧!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它占地11万平方米,平面呈方行布局。雄伟壮观的城墙,由麻石和青砖砌成,长1090米,墙基宽5米,墙高6米,上设城垛654个,警铺16个,并劈有马道。整个古城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上各有一个长1200米,宽5米、深3米的护城壕。明清时期城内的主要建筑北有火药局、关帝庙、花光庙,东有左堂署、参将府、侯王庙,西有刘起龙将军第,南有赖恩爵将军底等。

[刘起龙将军第]

在古城内有十多座将军府第,其中的抗英名将、清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的震威将军第和清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的将军第为著名。

刘将军一生致力于巡海辑盗,保护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凭着他的机智勇敢,屡立战功,在抗御与平定委寇,保护我东南海疆的前后十八战中战功卓著。而且他为官清廉,体恤部下,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虽地位显赫却不居功自傲。深得将士及古城人民的敬仰,至今古城还流传着很多有关他的传说故事。

[赖恩爵将军第]

请看,着门匾上写着什仫振威将军第五个漆金大字,是清代道光皇帝亲笔所书这就是赖恩爵将军第了。它建于1844年,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是古鹏城保存完好的一座赖恩爵将军俯地了,整个将军第为清代府第式建筑群,规模宏伟,有数十栋屋宇,建筑面积达2500平方米。除了门横额为皇帝御笔,门前还放着一对石狮和一对象征武官府第的石鼓(文官府第为一对石麒麟);檐板,梁枋等饰金木雕刻,上绘人物故事,花鸟虫草及墨书诗词等。

将军第为侧门内进,正间为住宅,三套三进三间结构,当心间三厅二天井;左右次间三厅,二天井,十厢房;侧间为宾房,三进三间结构。两间前长廊有月门相通,地面铺砖,墙石脚青砖结构;长廊前有倒厢;正间有前院,侧廊;侧间有后院,偏厢;前后院均有水井。整座将军俯第以一丈多高的高墙围着,气势雄伟,大有将门府第的气派。此外,赖恩爵将军府第内对联众多,大都反映了赖氏家族显赫的`家世和赖恩爵抗英缉毒的英雄事迹。

大家请看,正门大门的对联是;奉旨抗英筹功略,秉成护国著奇功,所说到的正是赖恩爵将军。在战争首位,即中英双方的次交锋九龙海战中,赖恩爵奉林则徐之命率中国水师与英军作战,表现出不畏强暴的英勇抗争精神,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获全胜,沉重打击了侵略着的嚣张气焰,充分显示了中国官兵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念。之后不久,赖恩爵接替著名的关天培担任了广东水师提督,晋封振威将军。以赖恩爵为首的清朝爱国官兵作为民族英雄而被载入史册,永垂不朽。

[怡文楼]

我们还可以通过《大鹏民俗展》了解这里独特的大鹏人的民俗风情大鹏军话的方言,红顶蓝布的凉帽,少七天的哭嫁婚俗,等等。他们在语言、服饰、过年过节习俗、神灵崇拜等都有其地域性的历史渊源。在面积80平方米的展示厅里,根据大鹏人的世代相传的生活习惯,布置了生产工具房、卧室、磨房,因为很多实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已是非常罕见,更加让人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各位游客,600年前,70多个姓氏的军民为保卫边疆奋战在大鹏所城,而今,众多有识之士因改革开放而投身特区建设,赋予了深圳古往今来的独特文化深圳精神。现在,我们可以告慰因失去香港而忧郁去世的赖恩爵将军;祖国强大了,香港回归了,你的遗憾实现了。真可谓;六百年前风云边,大鹏所城镇海疆;六战六捷传佳话,抗御英雄清史扬。古墙班驳追思忆,海浪声声话当年。将军空有千均力,朝廷腐败难回天。斗转星移岁月迁,古时沧海今桑田;中华儿女多壮志,开天劈地谱新篇。五湖英才聚鹏城,香港回归心相连;可慰英魂无遗恨,继往开来万万年。我的讲解到此结束了,谢谢你的支持和配合。

浙江省考导游证的导游词篇五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来到封开旅游。

封开县在西汉时称广信县,唐时称封州,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在历史上曾两度作为岭南首府。国内外众多专家都认为,封山的龙山风景区已经具备晋升风景名胜区的资源条件。这里有“一石成山天下稀,横空出世傲江湄”的亚洲巨石,有色彩斑斓的千层峰,有神话故事般的白石岩以及堪称大自然艺术殿堂的双龙洞,有如同锦绣长卷的贺江,莲都的十里画廊,有广东大自然保护区之一的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等等,总面积达25.34平方公里。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到呈现花岗岩,砂页岩,石灰岩三种地质面貌的景点参观,一睹龙山景区这个“南国大公园”的风采。

大家请看前面这座横空出世的花岗岩石山,它就像一副巨大的黑色瀑布,斑斓夺目,雄伟壮观,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封开大斑石了。又称“斑石横空”。

斑石景区位于封开县杏花镇斑石村,距县城48公里。斑石一石成山,完整无缝,高191米,长1350米,占地面积70公顷,也就是1050亩,属亚洲,被誉为“天下石”。

根据广州地理研究所的专家判断:这块巨石的岩性为中至细粒花岗闪长岩,也就是岩石学所说的岩浆岩,可能当初形成是就有这样的轮廓了,后来经过了长期的风雨侵蚀,又由于边坡陡立,植物无法生长,所以表面十分光滑。

千层峰景区位于封开县渔涝镇东南8公里的黄岗河畔,距县城58公里。千层峰主要由重重叠叠的砂页岩和局部钙质页岩构成。地貌与湖南湘西的张家界的地貌类似,同属形成于距今3.8亿年的泥盆纪峰林地貌。

过了景区牌坊的山口,进入千层峰山谷,首先映入眼中的是苍劲的迎客松。这就是千层峰的著名景点“苍松迎客”了。

千层峰的主景峰高233米,如一锋利的剑直指青天,累叠起来的层岩竟有层,于是被叫为“千层叠翠”,另外还有“五君挺秀”,“骆驼饮水”,“峡谷飞霞”,“霸王别姬”,“石阶滴泉”,“古堡流芳”等等的奇观佳景。珠江电影制片厂曾在这里拍摄了《还剑奇情》,《神州精魂》两部电影,香港的翡翠台也在这里拍过《西游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岩叫白石岩,这个就是龙山的主洞,也叫玉洞,因为白石而美如玉。洞高有30多米,总面积达多平方米,有景观70多处。传说洞内有八音神镇守着,每到夜深人静,阴雨季节或者民间的节日,都可以在这里听到动人的鼓乐之声。

大家请看洞口这两只雄狮和猛象,像不像在欢迎大家的到来呢。再看这边,晶莹洁白的雪水正从山坡上飞流而下,转过头来向前看到的是壮观的瀑布,一叠接一叠的,犹如白练飞舞。这里还有一座闪闪发光的凌云宝塔,根据专家的测定:这座宝塔每年都以0.01毫米的速度增高。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的是石林,石林里有许多妙翘的石像。

再往前走就是广寒宫了,广寒宫里,玉兔坐在桂花树旁,吴刚酿着桂花酒,而嫦娥则舞弄着衣袖,偏偏起舞。

我们再到前面去一睹西王母的绝世容貌吧,还有传说中的瑶池仙境,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洞就叫双龙洞,宽3到12米,高5至15米,有200多米长,分为9个洞室,共有30多处景观。

大家请看,这叫罗汉寺,佛教寺庙里一般都有18罗汉或500罗汉,大家可以数一数这座罗汉寺里到底有多少罗汉。里面那位面壁打坐的罗汉就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创始人达摩大师了。

好了,看完罗汉我们继续前进,前面是长乐厅,传说是《封神榜》中乾元山的金光洞,哪吒的师傅就住在这里面。

请大家再看这边,这把木梯叫“百年梯”。旧时这里因为土匪为患,当地的百姓常来这里避难,为了防御,于是修了一把木梯用来登上洞顶观望放哨。这把木梯有27横,11米长,选用上好的杉(sha)木为料,并且浸了麻油,防腐防蛀,距今已经有100多年了,仍然完好无损。

好了,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吧,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