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幼儿园丢手绢音乐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洗手绢教案(模板5篇)

最新幼儿园丢手绢音乐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洗手绢教案(模板5篇)

时间:2023-10-03 06:26:31 作者:梦幻泡最新幼儿园丢手绢音乐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洗手绢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幼儿园丢手绢音乐教案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饭前、便后或手脏时要洗手。

2、愿意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教育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4、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难点:养成洗手习惯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三块小毛巾,三块香皂,三个脸盆。

2、正确洗手方法的图片,吸铁石。

经验准备:在一日活动中,提醒幼儿饭前便后洗手。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上了美术课,你们画的画都很漂亮,给自己鼓鼓掌。

幼儿:洗手老师:对,那我们除了吃东西前要洗手,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呀?

幼儿:因为手很脏老师:对,我们的手上有很多细菌,他们就像小虫子一样,在我们手上躲起来了,如果细菌不小心擦到眼睛里,眼睛会很痒,如果把细菌吃到肚子里,我们也有可能会肚子疼。所以在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我们要洗手。

2.基本部分老师:那你们平时是怎么洗手的?

幼儿:这样(洗手的动作)老师:请你上来试一试。

幼儿:好啦老师:嗯,那你先回到位置上吧。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了包子同学洗手,你们觉得她洗手洗干净了吗?

幼儿:洗干净了。

老师:嗯,那老师今天再教你们一种新的洗手方法,让你们的小手变得更干净。

(老师示范洗手)。

老师:那请你们仔细看老师怎么洗手哦。

老师:为什么你们的小手没有洗干净呢?因为你们没有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老师也来洗一下小手,你们睁大眼睛看看老师是怎么洗手的。老师刚刚是怎么洗手呢?你来说。

幼儿:我看到了,还有这样搓大拇指。

老师:对,这样可以把大拇指上的.细菌搓掉。还有呢?谁能一下子说出两个三个呀?

老师:你来说。

幼儿:这样。

老师:这样是什么?搓手心。还有呢?

幼儿:这个样子。

老师:这样是什么?搓指尖,把我们指甲里的细菌搓掉。

我们经常搓的方法是什么?幼儿:搓手心老师:对。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搓手的方法。

老师:刚刚刚老师是怎样做的?咱们也来学一学吧!那小朋友们,你们能按照图片上的方法来洗一下你们的小手,看看谁洗的最干净。(幼儿尝试洗手,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指导)老师:两只手都要搓到哦。可以看看黑板上的图片来洗手。

幼儿:洗好了老师:洗的真干净,给自己鼓鼓掌。

幼儿:好老师:小朋友们再见!

教学反思:

这次日常生活习惯教学,我们选的是洗手这个活动,因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学习七步洗手法。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四个环节,一让幼儿示范先前的洗手方式,二教师示范洗手,三贴图是图片带领幼儿学习七步洗手法,四让幼儿尝试自己洗手。四个环节层层递进,条理还算比较清晰。在第二环节中教师示范,我没有边讲解边示范,单纯的洗手给幼儿看,可能会造成幼儿对七步洗手法的印象不深。在教师示范前还可以多多开发一下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洗手,然后再教她们七步洗手法的方法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在上课过程中,我裤子上的腰带挂下来我并没有发现,这提醒我上课前要先整理一下衣服。

幼儿园丢手绢音乐教案反思篇二

“洗手歌”,这首儿歌是中班的语言活动,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平时幼儿不太注意手的卫生,通过此项活动,可以让幼儿从小养成爱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的基本内容。

2、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

3、培养幼儿爱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4、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重点难点

学习朗读儿歌,并能边做动作边读。

活动准备

挂图、香皂、毛巾、自来水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小手脏了怎么办?

幼儿:用水洗。

老师:你们会不会洗?

幼儿:会。

老师:那你都是怎样洗手的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幼儿回答各自各的洗手方法。

2、老师:(出示挂图)

老师:图上有谁?在做什么?

幼儿:小朋友,在洗手。

老师:我们在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幼儿:吃饭前、上厕所后、玩耍后、从外面回到家里或教室里,等等。。。

老师小结:宝贝们说得都很好,先搓手心,再搓手背,然后关水,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小手,现在让我们来把这些步骤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吧。

3、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读儿歌,边读边做动作。

儿歌: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手背搓搓。

冲冲水,冲冲水,小手干净了。

(2)幼儿配合动作跟读。

实践练习洗手一次

1、幼儿洗手,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提醒幼儿不玩水,并能按一定的步骤边读边做洗手的动作。

2、表扬正确洗手的幼儿。

教学反思

洗手是幼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来示范如何正确洗手,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做到先卷起袖子,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并告诉老师不能玩水。结合动作,幼儿较容易地学会了儿歌,而且能边唱念边表演,效果很不错。但在之后的.实践环节中,有的幼儿没有老师的提醒就又开始了玩水,可见,不玩水的行为个别幼儿还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需要老师的随时提醒。当然,在一次活动中就想改变幼儿玩水的坏习惯,确实不可能,这需要老师在平时对引导多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使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幼儿园丢手绢音乐教案反思篇三

活动意图:

让幼儿知道饭前便后洗手的道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节约用水的意识,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让孩子们都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洗手》,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了解不洗手的危害,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洗手》;

(2)一条脏毛巾。

活动过程:

一、帮助脏脏的小毛巾

1.出示脏脏的小毛巾,教师配音哭声。

小毛巾怎么啦?

幼儿自由猜测。

2.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把我擦脏了。

提问:

(1)毛巾为什么哭?

(2)怎样让小毛巾不哭呢?

(3)小手洗不干净,会怎么样?(让幼儿知道不洗手或手没洗干净的危害,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二、正确洗手方法

1.讨论洗手的方法。

怎样把小手洗干净?

2.配合教学挂图念儿歌《洗手》,幼儿欣赏。

3.幼儿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

三、什么时候要洗手

1.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呢?(饭前、便后、手弄得很脏的时候都需要洗手)

2.怎么能知道小手洗干净了没?(看、闻、摸等多种感官方式)

活动延伸:

督促幼儿吃东西前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附:洗手歌

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一搓。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也搓搓。

清清水里洗呀洗,再把水滴甩干净。

拿条小毛巾,小手擦干净。

活动反思:

活动对幼儿进行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始以一条脏毛巾的话题讨论方式进入活动主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洗手,鼓励幼儿自己来介绍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具体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语言,再加上有徒手练习的铺垫,先前进行个别的纠正和辅导,使得实际练习有条不紊的开展。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的真实过程,都学会了用正确方法洗手。

幼儿园丢手绢音乐教案反思篇四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饭后、点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2、学会念《洗手》儿歌。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一条脏毛巾

活动过程:

一、用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学习洗手的愿望

老师:今天我听到毛巾架上有哭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举起脏毛巾)这条毛巾对我说:“有一个小朋友手没洗干净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脏了。”

提问:1、谁在哭啊?

2、毛巾为什么哭?

3、怎样让毛巾不哭?

二、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溅到地上。

1、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冲冲冲,冲冲手,冲冲冲,冲干净,关上龙头耍三下,一二三。”

2、幼儿先在坐位上边学儿歌边练习洗手方法,学念儿歌,老师边检查幼儿洗手方法是否正确,边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

3.组织幼儿在水池边,,实地练习一次洗手。

1、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有责任感。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洗手程序图卡。

2、视频短片“洗手的正确程序”。

3、轻快的音乐。

4、清洁宝宝贴画。

活动过程

1、出示洗手程序图卡,或播放《洗手的正确程序》视频短片,和幼儿共同描述并练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2、将洗手程序图卡打乱,请小组长协助老师将图卡排好。

3、其他幼儿做出在活动2设计的动作,感谢小组长。

4、播放轻快的《洗手歌》音乐,幼儿随着音乐模仿图卡的步骤洗手。

5、小组长带领小朋友到卫生间洗手,老师加以引导。

6、洗完手后,小组长检查小朋友的手是否干净,并发给小贴画作奖励。

活动评价

懂得洗手的正确方法。

乐于担任小组长。

活动建议

程序卡有助于幼儿建立基本的时间概念,知道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

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看一看、做一做等方法,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观察图画、参与游戏进一步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确洗手的方法,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良好的的卫生保健常识,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幼儿园丢手绢音乐教案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培养幼儿勤洗手的好习惯,让幼儿懂得洗手的重要性。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1个小手娃娃。

2、洗手分布图。

3、保温桶、脸盆、毛巾、肥皂。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手娃娃”,引出课题:

1、教师问:小朋友,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看它是谁?

2、出示“小手娃娃”,引导幼儿有礼貌的打招呼。

3、引导幼儿认识手的基本特征。

二、讲述故事《不爱洗手的娃娃》:

提问幼儿:1)妞妞为什么会肚子疼?妞妞做完什么事情不洗手?

2)你要告诉妞妞什么?

3)在什么时候你还要洗手?(饭后、大小便后……)

三、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1、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洗手的方法与步骤。

2、师幼小结:洗手方法与步骤。

挽袖子——淋湿手——打肥皂——冲干净——甩一甩——擦一擦

3、教师出示洗手分布图讲解、示范洗手过程。

4、请1——2名幼儿演示洗手。

四、根据图片,创编儿歌。

五、教师引导幼儿到盥洗室洗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