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木渎古镇导游词讲解 木渎古镇导游词(优质5篇)

木渎古镇导游词讲解 木渎古镇导游词(优质5篇)

时间:2023-10-02 08:41:29 作者:曼珠木渎古镇导游词讲解 木渎古镇导游词(优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木渎古镇导游词讲解篇一

木渎镇,一个美丽的古镇,却也住着一群平凡却对生活有着无限向往和追求的人。

碧绿的河水环绕着木渎镇,仙气缭绕,似在天境一般。小河与小舟更是般配,游人坐在小舟上,更是无比悠闲,颇有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之感。

听了老伯一番讲解,我对这不起眼的陀螺有了新的认识,也迫不及待也想拥有一个,陀螺有黄色和红色,正犹豫不决选什么颜色时,老伯马上递给我一红一黄,老人美其名曰“黄金搭档”。一个个小巧可爱,虽不及工艺品那样精致,却蕴涵了陀螺制作者智慧的结晶,握在手里也沉甸甸的。

归途中,它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导游词优秀范文

木渎古镇导游词讲解篇二

欢迎来木渎古镇旅游!木渎位于苏州市西南十公里处,距太湖五公里。它是太湖十三大景点之一。它的特点是吴越遗迹、山石风景和木渎古镇。它既有山的美,又有花园的美。

现在,我们去散步,看看木渎古镇。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石牌坊。上方方格上写着“锐门胜”。也就是说,当我们走进这个吉祥的大门时,我们走进了古镇遥远的历史画面。说到木渎的“古风”,我就说说木渎名字的由来。相传春秋末期,夫差为了讨好美女石,在这里建了一座很大的建筑,修建了姑苏台,并修建了关瓦宫。木材流入,这一带的河流、港口全部堵塞,这叫“积木塞渎”。木渎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这条河道在春秋历史上很有名,虽然外观上并不奇怪。当年吴王为了讨伐楚国,开凿了这条全长230多公里的`人工运河,通过水路出兵,取得了“五战五胜”的辉煌成就,从而确立了春秋时期吴国霸主的地位。因为这条运河是伍子胥提议开凿的,后人为了纪念他就称之为“徐江”。

这条河边的长廊叫做河棚,全长175米。河棚边倚河边与民居融为一体,为菜农、船民、街头卖菜的路人提供便利。夏天不晒,雨天不下雨,所以很受欢迎。从远处看,百米河棚错落有致,高低不一,就像姑苏花园里的长廊,亭亭玉立,增添了一些美感。

你看,这里有两座桥,一座叫“斜桥”,一座叫“竹香桥”。这两座桥,一横一壮,建造方式相同,相互依存,所以也叫“双桥”。请看。太湖的徐江和广府铜坑的香溪河在斜桥下汇合,清澈浑浊,形成明显的分水岭,是木渎十大古景区之一。

木渎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水乡,而且因为镇上有许多私家园林而享有“花园镇”的美誉。现在我们要去参观以“江南三雕”闻名的私家园林“二府”。

冯桂芬,二号房主人,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论家。人们称他的故居为二号院,因为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中了庚子科一、二等进士。

第二处占地约十亩。其布局为前院后院,南北朝向,有照明墙、门厅、厅、堂、园,形成纵轴,是典型的清代中期江南宅地的园林风格。

冯桂芬大师生于桂花盛开之时,故名桂芬。他从小博览群书,熟悉历史,以才华著称。十二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认出了素未谋面的冯桂芬,称他为“百年唯一人才”。他被招入傅系学习,并被录取为学生。这一年,冯桂芬刚刚23岁。

这是冯宅堂。名字叫“仙之堂”。这是主人招待贵宾的地方。这个大厅的名字是大师在他年轻时创造的,显示了他的伟大抱负。大厅里的陈设简单而优雅,体现了主人的优雅。

这就是冯桂芬研究的名字“谭笑路”。冯桂芬高中第二名后留在北京担任翰林院编辑,不久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职回国。这一时期,冯桂芬写出了他的代表作《在学校的抗议》,他根据压片战争中内忧外患的国情提出了40条改革建议,其中最著名的是“西学东渐,洋为中用”,成为洋务派“以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先行者,被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行者。冯桂芬意志坚强,嫉恶如仇。这副对联,“只有当官的长期知道书的味道,才能知道没有什么难做的事”,是对冯桂芬为官生涯的总结。

花王卢琳的建筑结构比较独特,集中了二府木雕的精华。首先,屋顶由三个亭子连接,这在江南很少见。其次,它在结构承载上是独一无二的。两根柱子不落地,换成短柱,用倒挂的花篮装饰,俗称“花篮堂”,既增加了空间,又方便采光。这种集技术与艺术、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建筑风格,是当地象山工匠高超智慧的体现。

这副石刻《盛世养殖图》,是我们二号公馆的二宝。此画又名“姑苏盛世图”,为清代徐杨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所作,全长1225厘米。主要描绘了康干盛世苏州的繁华景象,其具体内容是“一城一街一镇一村”,而木渎则占据了一村一镇,所以这句吉祥的话在民间流传:“姑苏盛世图”

木渎古镇导游词讲解篇三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木渎古镇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欢迎来木渎古镇旅游!木渎位于苏州市西南十公里处,距太湖五公里。它是太湖十三大景点之一。它的特点是吴越遗迹、山石风景和木渎古镇。它既有山的美,又有花园的美。

现在,我们去散步,看看木渎古镇。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石牌坊。上方方格上写着“锐门胜”。也就是说,当我们走进这个吉祥的大门时,我们走进了古镇遥远的历史画面。说到木渎的“古风”,我就说说木渎名字的由来。相传春秋末期,夫差为了讨好美女石,在这里建了一座很大的建筑,修建了姑苏台,并修建了关瓦宫。木材流入,这一带的河流、港口全部堵塞,这叫“积木塞渎”。木渎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这条河道在春秋历史上很有名,虽然外观上并不奇怪。当年吴王为了讨伐楚国,开凿了这条全长230多公里的人工运河,通过水路出兵,取得了“五战五胜”的辉煌成就,从而确立了春秋时期吴国霸主的地位。因为这条运河是伍子胥提议开凿的,后人为了纪念他就称之为“徐江”。

这条河边的长廊叫做河棚,全长175米。河棚边倚河边与民居融为一体,为菜农、船民、街头卖菜的路人提供便利。夏天不晒,雨天不下雨,所以很受欢迎。从远处看,百米河棚错落有致,高低不一,就像姑苏花园里的长廊,亭亭玉立,增添了一些美感。

你看,这里有两座桥,一座叫“斜桥”,一座叫“竹香桥”。这两座桥,一横一壮,建造方式相同,相互依存,所以也叫“双桥”。请看。太湖的徐江和广府铜坑的香溪河在斜桥下汇合,清澈浑浊,形成明显的分水岭,是木渎十大古景区之一。

木渎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水乡,而且因为镇上有许多私家园林而享有“花园镇”的美誉。现在我们要去参观以“江南三雕”闻名的私家园林“二府”。

冯桂芬,二号房主人,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论家。人们称他的故居为二号院,因为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中了庚子科一、二等进士。

第二处占地约十亩。其布局为前院后院,南北朝向,有照明墙、门厅、厅、堂、园,形成纵轴,是典型的清代中期江南宅地的园林风格。

冯桂芬大师生于桂花盛开之时,故名桂芬。他从小博览群书,熟悉历史,以才华著称。十二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认出了素未谋面的冯桂芬,称他为“百年唯一人才”。他被招入傅系学习,并被录取为学生。这一年,冯桂芬刚刚23岁。

这是冯宅堂。名字叫“仙之堂”。这是主人招待贵宾的地方。这个大厅的名字是大师在他年轻时创造的,显示了他的伟大抱负。大厅里的陈设简单而优雅,体现了主人的优雅。

这就是冯桂芬研究的名字“谭笑路”。冯桂芬高中第二名后留在北京担任翰林院编辑,不久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职回国。这一时期,冯桂芬写出了他的代表作《在学校的抗议》,他根据压片战争中内忧外患的国情提出了40条改革建议,其中最著名的是“西学东渐,洋为中用”,成为洋务派“以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先行者,被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行者。冯桂芬意志坚强,嫉恶如仇。这副对联,“只有当官的长期知道书的味道,才能知道没有什么难做的事”,是对冯桂芬为官生涯的总结。

花王卢琳的建筑结构比较独特,集中了二府木雕的精华。首先,屋顶由三个亭子连接,这在江南很少见。其次,它在结构承载上是独一无二的。两根柱子不落地,换成短柱,用倒挂的花篮装饰,俗称“花篮堂”,既增加了空间,又方便采光。这种集技术与艺术、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建筑风格,是当地象山工匠高超智慧的体现。

这副石刻《盛世养殖图》,是我们二号公馆的二宝。此画又名“姑苏盛世图”,为清代徐杨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所作,全长1225厘米。主要描绘了康干盛世苏州的繁华景象,其具体内容是“一城一街一镇一村”,而木渎则占据了一村一镇,所以这句吉祥的话在民间流传:“姑苏盛世图”

木渎古镇导游词讲解篇四

木渎不仅是一个水乡古镇,由于镇上私家园林众多,因而又有“园林之镇”的美誉。现在我们要参观的就是以“江南三雕”见长的私家园林“榜眼府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木渎古镇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欢迎大家来木渎古镇旅游!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南十公里处,距太湖五公里,是太湖十三个风景区,以吴越遗迹、山林石景和木渎古镇为特色,既有山林之胜,又有园林之美。

现在,我们就到木渎古镇上去走一走,看一看。

首先,我们来看这座石牌坊,上坊写着“瑞门入胜”四个字,也就是说,当我们跨进这座吉祥门,就走进了古镇悠远的历史画卷。说起木渎的“古”,我给大家讲一下 木渎之名的来历。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了取悦美女西施,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姑苏台,建馆娃宫。木材源源而至,竟把这一带的河流港渎全部堵塞,称为“积 木塞渎”。“木渎”之名也就由此而来。

这条河道虽然貌不惊人,但在春秋历史上赫赫有名。当年吴王为了讨伐楚国,从陆地上开挖了这条全长230多公里的人工运河,经水路发兵,出奇制胜,取得了“五战五捷”的辉煌战果,由此奠定了吴国的春秋霸主的地位。因为这条运河由伍子胥建议并率众开凿,后人为了纪念他,就称此河为“胥江”。

河边的这条长廊称河棚,全长175米。河棚一面倚河,一面与民居边成一体,为上街卖菜的菜农、船民和过往行人提供方便,夏天不遭日晒,雨天不受雨淋,因而深受欢迎。远远望去,百米河棚显得错落有致,高低不一,仿佛姑苏园林中一道贴水的长廊,风姿绰约,平添了几分美感。

大家看,这儿有两座桥,一座叫“斜桥”,一座叫“邾巷桥”,两桥一横一坚,取袂而筑,相依相偎,因而又称“双桥”。请看。从太湖来的胥江和源自光福铜坑的香溪在斜桥下合二为一,一清一浊,形成一条明显的分水岭,这,就是着名的木渎古十景之一的“斜桥分水”。

木渎不仅是一个水乡古镇,由于镇上私家园林众多,因而又有“园林之镇”的美誉。现在我们要参观的就是以“江南三雕”见长的私家园林“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的主人冯桂芬是近代着名的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因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考中庚子科一甲二名进士,也就是仅次于状元的榜眼,所以人们称他的故居为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占地约十亩。它的布局为前宅后院,坐南朝北,有照墙、门厅、大厅、楼厅、花园,形成一条纵轴线,是典型的清朝中期江南宅地园林风格。

主人冯桂芬因出生时,正值桂花开放,故得名桂芬。他自幼博览群书,通晓经史,以才学负名乡里,道光十二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识拔了素昧平生的冯桂芬,称他为“百年以来仅见”的人才,并招入抚署读书,收为学生。这一年,冯桂芬刚刚二十三岁。

这是冯宅大厅。名“显志堂”。是主人招待贵宾的场所。堂名是主人当年春风得意时所题,显示了胸中的雄伟抱负。厅内陈设古朴高雅,反映了主人的儒雅风范。

这里是冯桂芬的书房名“校邠庐”。冯桂芬高中榜眼之后留在京城任翰林院编修,因不满官场的败坏,不久就辞官回乡。在这期间,冯桂芬写下了他的政论代表作《校邠庐抗议》,他针对压片战争时期内忧外患的国情提出了四十条改革建议,其中最着名的就是“采西学、制洋器”,成为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先声,又被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导。冯桂芬性格刚烈,嫉恶如仇,这副对联“官久方知书有味,才明敢道事无难”,正是对冯桂芬一生仕宦生涯的总结。

郊邻庐的建筑结构较为别致,汇聚了榜眼府内的木雕精华。首先,屋顶为三轩连缀,江南罕见,其次,在结构承重上又有独到之处,两根步柱不落地,用短柱替代,并饰以倒挂花篮,俗称“花篮厅”,既增加了空间,又方便采光,这种集技术和艺术,实用和美观于一体的建筑风格,正是当地香山帮巧匠高超智慧的体现。

这副石雕《盛世滋生图》是我们榜眼府中的第二宝。此画又名《姑苏繁华图》,由清人徐扬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所绘,全长1225厘米,主要描绘了康乾盛世时苏州的繁华景象,具体内容为“一城、一街、一镇、一村”,而木渎占了一村、一镇,因此在民间流传着这祥一句话:“姑苏繁华图,一半在木渎”,木渎当时的繁华可见一斑。

木渎古镇导游词讲解篇五

木渎古镇位于苏州西郊灵岩山麓,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其独特的格局为江南诸多古镇少有。木渎更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现已修复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榜眼府第,盘隐草堂等,其深厚的文化蕴积,幽雅的园林环境,脍炙人口的历史传说,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并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清代著名诗人、诗选家沈德潜,清末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以及近现代的刺绣皇后沈寿、台湾政要严家淦等等。

木渎四周群山拱峙,又毗邻太湖,既得真山真水之趣,又具小桥流水之幽,更有私家园林、名人故居等众多的人文古迹,因而,木渎景区名列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首。作为中国唯一的园林古镇,木渎在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迄今仍保留了10余处。

乃乾隆的老师、中国最长寿的诗人沈德潜故居,后归木渎首富严国馨,园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处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约,显示了营造者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梁思成、童俊等人数次考察此园,倍加推崇,称其为苏州当地园林之“翘楚”。

是木渎文人徐士元故宅,占地广袤,建筑大气,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过其它园林,乾隆每到木渎必游此园。古松园是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旧宅,园中雕花楼精雕细琢,与洞庭东山雕花大楼为同一大师作品,堪称南北姐妹雕花楼。

山塘街是木渎的经济中心,在那儿也有一处名园,那就是古松园:古松园在山塘街,因园中有一株500多年的明代罗汉松而得名。古松园乃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旧宅,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砖雕门楼深雕缀饰,形神有致;古松堂方椽上刻有八只琵琶,以喻“八音联欢”,如此造型在江南园林建筑中绝无二例;凤凰楼为东山雕花大楼的前期作品,建筑和雕刻艺术如出一辙。后园小巧雅致,旖旎多姿。驻足双层长廊,可近揽古松翠色,远瞩灵岩山景,令人顿生尘外之想。后园西侧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沈寿传人----姚建萍刺绣艺术馆。

林则徐弟子冯桂芬的故居——榜眼府第也十分有名:榜眼府第在下塘街,为林则徐弟子、近代政论家冯桂芬故居。冯桂芬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一甲二名进士,故邑人称其宅为“榜眼府第”。榜眼府第为前宅后园结构,占地近十亩,是典型的清代园林建筑风格。“江南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为其主要特色。花园以池为中心,亭、轩、廊、榭、桥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绿树掩映,充满了诗情画意。

木渎还有一处胜景,那就是灵岩山:灵岩山风景区位于“秀绝冠江南”的灵岩山麓。景区内有吴王姑苏台、清代状元毕沅的灵岩山馆、清代大诗人张永夫纪念馆等名胜,楼台亭榭依山势而建,九曲长廊因地形而走,清池涓流,岸曲水回,自古便是吴中著名的旅游胜地。顺山而上,可寻访馆娃宫、西施洞、琴台等春秋遗迹,朝拜东南第一佛教名刹灵岩山寺。

另外在木渎古镇西北,向以怪石、清泉、古枫“三绝”驰誉天下的天平山,和山塘街上的明月寺,也是不错的去处。

要真正了解木渎,她的悠久历史,便是一定要知道的: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献美女西施与吴王。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管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便由此得名。

天平山位于苏州市城西15公里处,海拔201米。因有名人范仲淹的高祖葬在山的东麓,又名范坟山。北宋皇朝曾将天平山赐给范仲淹,也称"赐山"。以枫、泉、石为著,并称“三绝”。这里也是观太湖的好地方。山麓有成片枫林,大者年逾四百,秋日经霜,层林尽染,称“万丈红区”。半山有白云泉,誉为“吴中第一水”。其西有两崖,对立如门,俗称龙门,又称一线天。山多奇峰怪石,山腰笔架峰后,岩石环回,挺秀奇伟,人称“万勿朝天”。东坞有范仲淹祖坟,俗称“范坟”。

怪石、清泉、红枫为天平三绝。山上奇石纵横错落,皆危耸向上,似古代大臣朝见皇上时手捧的朝笏,故称此景观为"万笏朝天"。清泉出自岩名"白云泉",泉水由竹筒引入云泉精舍石壁下的钵中,又名钵盂泉,味极甘例,唐代茶圣陆羽品评为"吴中第一水"。红枫为范仲淹17世孙范允临从福建移来,尚存176株,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深秋时节,碧云红叶,灿烂如霞,瑰丽夺目。

相关范文推荐
  • 10-02 2023年语文教师述职报告完整版(大全5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
  • 10-02 2023年大榕树导游词(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
  • 10-02 公司年会董事长讲话(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
  • 10-02 2023年桂林山水导游词(模板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 10-02 实用个人读书计划教师(模板17篇)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下面是一些学习计划的要点和要素,希望对大家制定学习计划有所帮助。阅读使人明智。坚持不懈的阅读和学习
  • 10-02 最新高中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优质6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
  • 10-02 元旦节晚会策划书 单位元旦晚会策划书(模板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
  • 10-02 最新物理教师述职报告 物理教师述职报告职称(通用9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10-02 最新骆驼祥子读后感初一 读骆驼祥子阅读心得(优秀9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
  • 10-02 幼儿园教师转正定级申请书 教师转正定级申请书(汇总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