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质9篇)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质9篇)

时间:2023-10-02 02:35:39 作者:雅蕊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质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江南第一楼。

2.赏析课文,体会江南第一楼的壮观雄伟。

3.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和结构,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4.通过赏读课文,领悟作者对岳阳楼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们为什么称岳阳楼为江南第一楼。

2.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岳阳楼的壮美气势和悠久历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质疑了解课题。

三.预习反馈。

我能读。

我知道。

四.欣赏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五.引导学生赏析全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第6自然段:读后你又知道了什么?它与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3.小组讨论: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浩瀚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

4.与对子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

5.引导学生展示喜欢的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说说人们为什么把“岳阳楼”称为“江南第一楼”?

六.当堂检测。

1.填一填,读一读。

2.说一说。

七.总结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二

知识目标:学会10字,认识10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读写并理解“真情、诚恳、风筝、吹拂、陶醉、形影不离、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眉习色舞、情不自禁、开虚作假”等词语。能用“情不自禁”、“陶醉”写句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隐瞒真实的情况。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瞒真情是诚信的重要表现。

二课时。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会认生字词。

一、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

3.解释课题。

二、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开火车读课文,生字互查。

3.讲讲课文大意。“真情”是什么?

4.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

2.反馈:读后你了解到了什么?

3.理解词语:“诚恳”、“形影不离”。

四、学习生字。

五、教学小结。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老舍和高煜年金子般闪闪发亮的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

1.巩固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从这两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吹拂”、“千姿百态”、“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

(2)议一议:老舍为什么帮高煜年,是怎样帮的?

接爱帮助的高煜年心情怎样?

(3)指导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4-8自然段。

1.默读课文4、5、6、7、8自然段。

思考:从这几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什么?

2.全班交流。

(1)理解:“眉飞色舞”、“陶醉”。

(2)面对老师的表扬,老舍、高煜年反应?(找出句子边读边议)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拓展

1.如果你是老舍或高煜年,你会怎样说?(扮演角色)

2.听了老舍、高煜年的话后,老师怎样说?(扮演老师发言)

为放风筝 帮写作文

14 不瞒真相

得到表扬 深感惭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三

设计说明:教学内容是20xx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池子与河流》,本文是一首寓言诗,也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不同的态度。教学时以读为主线,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了解人物的不同想法。在粗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明白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知识与能力:

1.自学“滔、涯”等8个生字。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弄明白词语的意思。

2.读懂诗的内容,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默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分角色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分角色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1课时

学生:

1.自学生字,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弄明白词语的意思。

2.把诗歌读通顺,标出小节的序号。

老师:制作ppt,准备作业卡。

一、导入解题,认识寓言诗歌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

寓言故事?(课件出示)寓言也可以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池子与河流》就是一首寓言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解释“池子”,及与河流的关系。(板书:简笔画出示池子与河流)

二、初读课文,学习默读方法

默读这首诗,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哪几个小节是河流说的?

(渗透预习的重要性)

三、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1.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8小节,再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找出体现池子与河流不同观点的词语。用自己的话写出她们的观点。)

2.交流合作学习的成果。

3.老师相机进行指导朗读池子的话,重点读出池子的安闲。

(1)池子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找关键词。

(2)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带有这些关键词的诗句。

(3)学生朗读之后,老师和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四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伊拉克战争的照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炮手》教学设计和反思。

20xx年3月20日上午,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美国开始了军事空袭!他们炸毁了公路、桥梁、学校和一切可以摧毁的地方,很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甚至被炸的遍体鳞伤!双方士兵死亡上万人,有1。9万名无辜的伊拉克国民遇难。

同学们,看了这组照片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是的,战争是残酷的,它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是不可估量的。可是在保卫国家的战场上,却涌现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战场上,去聆听一个普通炮手的心声。(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课文我们已经读过多遍,不过你真的用心去读了么?现在,请同学们进入到课文当中,把自己当成这位炮手,用心再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同学们,你发现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通过神态的变化和人物对话来突出中心的)

三、精心品读:

1、那就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句子。画下来。

谁来告诉我,是哪几个词?(苍白、煞白、惨白)板书

3、当你脸色转为煞白的时候你心里又想些什么?心情怎样?我们试着把这种痛苦读出来。我们男女合作读。

4、当你脸色最后变为惨白的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我们读9、10段。是的,这一炮下去,被毁的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是陪我生长,陪我欢乐的家。《我爱我家》。

让爱天天住你家

让爱天天住我家

充满快乐拥有平安

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同学们,家里有我们的爸爸和妈妈,有我们最亲的人,没有了家,便没有了亲人,没有了以前美好的回忆。如果现在让你瞄准自己唯一的家。你的心里会想什么呢?我们不想瞄准,是什么让我们不得不亲手毁了自己的家?战争!他是多么残酷啊!(板书:残酷)

可!炮手却做出了什么决定呢?——谁有话想说?(板书: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5、现在,再让我们看看炮手的最后一句话,现在,你能不能体会到炮手说这句话的时候的心情?我们先练一练,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炮手》教学设计和反思》。谁来读。

6、全篇通读(分角色)

看来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朗读,进一步走进将军和炮手的内心。

在残酷的战争中,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消灭侵略者,把仅有一点财产也奉献了。其实,还有很多和炮手一样的英雄。

四、课外延伸:

我们就来交流课外搜集的故事。

现在,你想对炮手,对将军,对这些英雄,或者对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说些什么呢?是的。希望世界永远和平。希望奉献精神能永留人间。

五、推荐名言:

老师给大家推荐一组名言:

(103页的名言)

《炮手》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的春风给原本机械、沉闷的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在短短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同的学习个体,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互动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让互动走进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与创新精神。在《炮手》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地体现着这一点。

一、创设互动情境,让学生学生走进课堂。

"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互动的起点,教者应想方设法,调动一切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迫切参与其中,都跃跃欲试,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情境。在《炮手》的教学中,我主要用语言来渲染。饱含感情地读,感情地说。这样以情感打动情感,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快把握住了文章的脉络。

二、以读为本,体会感情。

首先我问学生怎么样才能读好对话,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让他们带着这些经验来反复朗读,通过读理解将军以及炮手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到炮手身上所凝聚的奉献精神。但在教学中由于操作上的欠缺,课堂效果不是很好,今后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是多方面因素有机的统一。以后将根据不同的内容,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来感染学生,让课堂轻松一点,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五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少先队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感激之情。

课文录音歌曲磁带投影片

2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生字,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1、播放音乐歌曲磁带。说说是什么歌曲?

2、揭示课题,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3、教学生字:

荡(读准后鼻音)

桨(三拼音节)1、听歌,说歌名。

2、齐读课题

3、学习生字:荡、桨

二、初读课文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

2、交流自学情况:

1)卡片正音。

推开波浪环绕红墙

凉爽洒悄悄地功课

2)指名读全文,再正音。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

2、不读破句

三、学课文第一

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小节。大家思考:说说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2、1)读第一句话,看看和题目有什么联系。2)“推开”是怎样的动作?“小船儿推开波浪”是什么意思?3)小朋友们在水上看到些什么呢?教学“环”、“塔”、“墙”。

3、指导朗读。对照图画,说说自己的感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个自然段?

教学“爽”。1、读课文。分清第一自然段有两句句子。

2、1)认识到首句点题。认识到“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说我们正在划船。2)用动作表示推开,理解“推开波浪”是说小船在前行。3)想象美景。理解“环绕”、“四周”。

想象美景。体会出愉快的心情,朗读。

四、第二自然段

1、读读,说说小朋友们的心情如何?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呢?

2、教学“洒”“悄”。

3、指导朗读。“飘荡水中”指小船在水面不前进。

1、自由读课文段二。

2、“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他们心情愉快。从“悄悄地”“歌唱”“凉爽”感受到。

3、学习生字。

4、感情朗读。

五、总结

1、播放音乐,感受小朋友的心情。

2、指导朗读。1、听歌曲,体会。

2、配乐感情朗读。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歌中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出示生字:

墙浪爽桨洒悄

2、读课文

1、说说生字的笔顺写下来。

2、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读课文。

二、学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文中三个小节的末尾两、行相同,它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

3、指导朗读:小朋友的心情怎样

4、读课文。(范读)1、思考,小组讨论。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

2、表明他们沉浸在欢乐之中,他们忘了划船,小船飘荡,凉风拂面。

3、用欢乐、自豪语气来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四、书写练习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推浪塔墙洒

悄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型。

2、指导书写。

1、思考,用各种方法记住字型。

2、笔画多的字要注意写得紧凑。

3、练习描红。

五、课堂练习:

六、作业设计:1、抄写词语:

推开波浪轻轻飘荡尽情

倒映伙伴悄悄环绕凉爽

2、加偏旁组词

主良肖果

3、在括号里填合适的词。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1、背诵课文。

2、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a.“海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这句描写的景物有,这些景物的色彩分别是。

b.“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

红领巾指的是。

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荡起推开倒映环绕自然

迎着阳光望着歌唱热爱党

尽情欢乐幸福生活祖国

教学后记:

设计,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六

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 “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白日里,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无论是花色多样的牛,还是骏马或是其他动物都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广阔无垠的草原无疑就是他们的自由王国,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闲游憩图。即使是傍晚出现了挤奶的人也并没有打破草原的寂静,连船只行驶也是舒缓平稳的,车船的到来与离去也反衬出了草原的寂静。直到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静谧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静夜图。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向,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向往之情。

本篇课文虽然描述的是外国的异域风情,但是课文所描写的田园风光和我们农村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接近的,成群的牛羊、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这些都是我们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所以在这方面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的。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契机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荷兰王国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当然,有感悟还是不够的,最好能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将自己的独有感受表达出来,可以是直接的语言表达,也可以是通过朗读来表达,只要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在里面,我们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让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情感,敢于说自己的想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2、教师适时讲解:“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3、提问:你在刚刚的录象中看到了什么?

4、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我们的课文描写了荷兰的哪些方面?

1、在学生读通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

2、朗读、议读,品析交流。

(1)让学生主动朗读自己想读的,品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注意读出自己的理解,边读边体会,自己为什么喜欢或是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2)指多名学生朗读、议读。(教师相机点拨,不需让学生多作分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悟读出喜爱之情。)

在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品读和理解时,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进行指导。

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极目远眺所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详细描写了奶牛图,略写郁金香图。体会奶牛色彩美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碧绿如丝绒”“黑白两色”来体会。体会奶牛的姿态美时我可以让学生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体会牛的不同姿态所体现出的不一样的美。有的是默默低头吃草,有的是若有所思,有的是活泼好动的牛犊,有是的仪态端庄的老牛。我打算用课件展示这样一幅画面: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到处都是黑白两色的奶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姿态上讲台站在这背景下来读,读出他们各自的姿态美。至于那大片的郁金香可以一带而过,也可借助课件这一辅助教材来帮助理解朗读。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低地上的景色,着重写了骏马图,要让学生体会骏马在草原上的自由。在这里我打算提出这样的疑问:“你们在什么地方会觉得很自由?会觉得无拘无束?”也许他们会回答“郊外”、“操场”等等地方,让他们谈谈让自己感到自由的地方的特点,谈谈自己自由的感受。从而迁移到骏马身上,骏马们为什么会这么自由?是什么让他们这么自由?这样学生就能从自身的切身体验来体会骏马们的无拘无束、自由驰骋,也体会到了原野的广阔以及作者对充满生命活力的自由自在生活的无限向往。

第四自然段:描写了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文中有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绿色”、“白色”、“黑色”,还有表示数量的词语,“成千上万”、“成群结队”,要抓住这些词语进行品读,读出它们的安闲。

第五自然段:写傍晚的景色,重点描写了挤奶图。我打算这样设计:让全班同学从刚刚那活跃的气氛中安静下来,然后放一曲舒缓的乐曲,随着乐曲我轻轻地朗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来说说感受,体会到傍晚的寂静。也许有学生提出“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不是安静,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争论,作为教师要巧用读文时产生的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要善于发挥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的效用。到最后,我可以点一下,这汽笛声是从“远处”“偶尔”传来的,连远处的汽笛声都能听到其实是反衬出当时的寂静。引导学生读出傍晚的寂静。

第六自然段:写夜晚的景色,描绘了一幅美好宁静的田园夜色图。这里要引导学生读出夜晚的宁静和安详。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提问:为什么说这是真正的荷兰?为什么要用“真正的”三个字?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什么才是“真正的”荷兰?其实这一步骤就是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总结,让学生把刚刚零碎的感悟加以整合,对荷兰的田园风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体会田园景色所蕴涵的诗情画意,回到课题《田园诗情》。

1、自选作业:读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摘抄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以小导游的形式介绍某一处景色。

2、拓展延伸:荷兰这么美,你还想了解它更多的情况吗?课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有关荷兰的资料,然后每小组推荐一位代表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田园诗情

奶牛 悠闲

白天 骏马 自由 诗中有画

动物 安闲 画中有诗

夜晚 安静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七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各反义词。

认识9个生字。

一、谈话对对子导入

师:我说上

生:我说下

……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对子歌。

2、指名读,检查读书情况。

3、观看教学视频。

4、学生自己读文,找出文中的反义词。

5、谁能领着大家读一读这些反义词。

6、师生对对读反义词,借机引出文中的生字。

三、正音、记形。

(一)读准字音

1、检测学生的读音情况:教师拿着卡片分别以各种形式让学生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同桌互读等)。

2、学生齐读生字。

3、同桌说一说:你觉得哪些字的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等)

4、再读这些易错的字音。

(二)认清字形:

1、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还有比他更好的方法吗?

2、出示字谜,学生猜。

3、师生玩词卡游戏(互对反义词)。

4、同桌玩词卡游戏。

5、游戏:开火车、摘苹果。

6、齐读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四、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1、全班齐读。

2、同桌互读。

3、填空读。

4、拍手读。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呢?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八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体会“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的深刻含义。(重点)

2、比较两次“窃读”不同的经历,感受作者在两次“窃读”过程中的不同思想感情的变化。学习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难点)

3、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懂得对生活感恩。(重点)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暑假里我们读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林海音小时候家境贫寒,却酷爱读书,她是怎样读完了一本又一本梦寐以求的书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听她的读书故事。

二、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记叙一件什么事?

2、“窃读”是什么意思?围绕“窃读”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的故事。“窃读”意为“偷读”。

第一部分(1—8段)叙述在紧邻“三阳春”的那家书店“窃读”的经历。

第二部分(9—14段)插叙“窃读”的起因以及经验。

第三部分(15—28段)叙述在另一家书店“窃读”过程中受到的关爱和支持。

三、课文解读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勾画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句子,并且加以体会。

圈划:

(1)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2)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2、“窃读”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请在文中找到原句。

圈划: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四、分析人物

1、“我”是怎样一个学生?从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的。

圈划: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2、文章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书店老板”和“店员”这两个人?

3、如何理解“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五、深入探究

2、怎样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

六、布置作业

有人评价本文的语言“细腻而灵动”,请圈划相关语句并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九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爸爸的三个愿望实现起来不容易。

2、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并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

知道爸爸有哪三个愿望,并根据三个愿望谈自己的感受。体会文中爸爸所说:“要实现这三个愿望还真不太容易呢!”

理解爸爸为什么说三个愿望实现起来不容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儿子的采访》

1、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顺。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效果。

1、浏览课文,回答:爸爸的三个愿望是怎样的?

2、读课文,思考:听了爸爸谈的三个愿望,儿子的想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现?想象一下他当时的心情。

点拨:儿子理解爸爸的愿望吗?为什么?

3、画出有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1、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自己的爸爸妈妈。

点拨: (1)你理解爸爸的三个愿望吗?为什么?

(2)你在生活中有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笑不出来的时候吗?想想都是什么时候?

2、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理解。

3、引导学生谈谈学了本课后,你怎样看自己的父母?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儿子的采访》这篇课文,了解了爸爸的三个愿望,明白了爸爸的三个愿望并不是在开玩笑。文中的儿子正如我们,年龄尚小,也许没有什么发愁的事,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当然吃得下、睡得着也笑得出来。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挫折、遇到困难、尝到人生酸甜苦辣时,相信文中的儿子一定会理解爸爸的心愿,也正如我们一定也会我们的父母。所以老师今天想严肃地对大家说,作为孩子我们应多体谅家长,尊敬家长,多和家长沟通,让爸爸的愿望能够实现,让我们的父母能够真正地吃得下饭、谁得着觉、笑得出来。

《儿子的采访》这篇课文通过儿子采访爸爸,了解了爸爸的三个愿望,即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儿子不明白这三个看似简单的愿望其实是很实现的。对于这篇课文的内容,由于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但深层含义,学生就未必都能体会到。为此,我在设计这课时,主要考虑的环节是引导学生了解父母,理解父母,懂得父母身负多重压力与重担,这三个愿望真的很难实现。通过这个环节的展开,实施情感教育。从实际授课的效果看,学生基本懂得了父母的不易,可以说情感目标实现得很顺利。但本课在设计上,我认为还可以在最后继续拓展,让孩子们为自己的父母亲身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就更能深化本课的情感主题了。

相关范文推荐
  • 10-02 2023年国培骨干班主任培训简报(优秀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 10-02 高二下学期英语教学反思(优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
  • 10-02 最新防范非法集资反洗钱宣传总结汇报(通用5篇)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 10-02 2023年民警工作考核表个人总结(模板9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那么我们该如何
  • 10-02 最新奥尔夫音乐活动教学反思(模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奥尔夫音乐活动教学反
  • 10-02 2023年初中生物教师年度考核表 初中生物教师个人总结(大全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初
  • 10-02 小六毕业赠言 老师毕业赠言(汇总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
  • 10-02 2023年汉文化讲座 春节传统文化演讲稿三分钟(实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 10-02 内控管理会议 文化工作部署会议简报(模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
  • 10-02 2023年党员转正意见各方面评语(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