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模板5篇)

最新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模板5篇)

时间:2023-09-28 22:52:25 作者:念青松最新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模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一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3、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点难点:     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 

生谈,师总结。引出勤奋是通往理想的桥梁,板书课题——说勤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清字行,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检查预习。

3、课文讲了个什么道理?

三、精读课文

1、课文围绕“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司马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天资聪明)

3、天资聪明的司马光长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

(2)司马光怎样用汗水和心血去浇灌的?(引导学生边读边找出书上有关词语和句子。理解“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3)司马光的事例告诉我们(板书):“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5)指名读,师与生一起评点,是否读出了司马光的刻苦、勤奋。

4、小结: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从小就天资聪明,但是他依然始终如一地勤奋学习,最后写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这就充分说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二)

1、学生自学,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1)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组交流讨论

3、师生围绕思考题交流探讨

4、学生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的含义,老师相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让学生根据板书小节,引导学生明确:不论天资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可以成才。

7、齐读两句名言,大家认为这两句名言好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笔记本的首页,时刻勉励自己。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学习了这一课的感想,并写在小作本上。

四、总结升华

1、再读两位名人的勤奋故事,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2、小组交流。

五、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那些关于勤奋的故事?

六、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勤奋的故事,与大家共同分享。

七、板书设计:  

15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资治通鉴》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童第周(基础差,起步晚) 青蛙卵剥离手术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二

1、 熟悉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

2、 学习课文1、2两大段,通过朗读理解文意。

3、 用自然段段意概括的方法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自然段段意概括段意方法的运用、学习课文1、2两大段

通过朗读理解文意。

一、 课前谈话

同学们,曾有一个饱受饥寒、诚实、善良的卖火柴小男孩,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至今不能忘怀。

大家看他是谁?(看课件小珊迪的图片)老师随机板书课题。

老师在梦中就见到过他,(点击出现教师的图片、配乐随机响起)

师配乐朗诵:他告诉我,他是一百多年前爱丁堡的一个小男孩,他是个孤儿,父母早就死了。一次他在街头卖火柴碰到一个没有零钱买火柴的顾客,于是他就去帮那个顾客去换零钱,在往回跑的时候,不小心被马车撞了,两条腿也全断了,他只好躺在一张破床上等待着死神的降临,他快要死了,但是他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却是他的弟弟,因为他死了之后,就没人可以照顾他弟弟了。小珊迪说到这儿,就走了。但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去卖火柴,也不知道他的弟弟后来怎么样了?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一起帮助老师解答心中的疑问。

二、 认真读课文,提出要求:

1、 认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

2、 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小珊迪是怎样一个孩子?

3、 课文除了写小珊迪还写了那些人?

三、 抓重点句,梳理全文,教学1——8自然段。

1、 通过朗读,老师想知道小珊迪是怎样一个孩子?(谁能帮助解答)

(随机板书:可怜、诚实、善良)

2、 这篇课文除了写小珊迪,还写了那些人呢?(板书:我、我的同事、小利比)

3、 那这些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在这些人当中、课文主要讲谁和谁之间的事呢?(我和小珊迪)

过渡:既然课文主要讲我和小珊迪之间的事。那么在我的心目中小珊迪是怎样一个孩子呢?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小珊迪又是怎样一个孩子呢?(一个骗人的孩子,而我有可能上他的当)(引出课文第8节)

4、 我猜想我可能上当了。我为什么会怎样想?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整件事情的起因吧?时间回到100年前……(播放朗读)

四、 教学课文1——7自然段(听录音)

(1)、小珊迪为什么非要“我”买他的火柴?(又冷又饿、又要照顾弟弟)

(2)、指导朗读对话

(1) 小珊迪是怎样求我买他火柴的?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 指名学生读,听听他的话在语气上有什么变化。(请求——乞求)

(3) 指导理解(请求——乞求)

出示练习:请求 恳求 乞求

1、面对小珊迪的初次( ),我和同事拒绝了。

2、面对小珊迪的再次( ),我决定明天再买。

3、面对小珊迪的再三( ),我答应马上买火柴。

(4) 理解了请求和乞求的意思,,下面先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5) 分角色朗读。

(7) 分析第八节

(一)、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小珊迪不是那种骗人的孩子?

(孩子那诚恳的面容、信任的神情)诚恳的意思是?信任的意思是?

(二)、我的心里有什么变化?(猜想————断定)这是一对反义词。那这样的心理变化能否调换?为什么?那种人指什么人?(说明我对小珊迪的信任)

(8)、事情发展到这里,回过头来我们来看一看,事情发生的具体地点在什么地方?(旅馆门前),那么谁能概括一下在旅馆门前发生的事情?(小珊迪在旅馆门前乞求我买他的火柴,在换零钱时一去不复返了。)

五、 课文延伸练习

(1)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珊迪向我卖火柴时说的话,看看有什么特点?

“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孩子可怜地请求着。

小男孩想了一会儿,说:“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

“啊!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男孩乞求说,“我可以给您去换零钱。”

(2)教师出示:

人物:妈妈 我 地点:菜场

要求用上上面三个词语,写一段话,提示语有三种变化。

(3)讲评

六、 总结

小珊迪为什么不及时把零钱送回来?我后来有没有拿到零钱呢?究竟小珊迪是怎样一个孩子?他和小利比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三

1.认识“海、鸥”等14个表示事物的汉字。会写“苗”字。

2.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热爱大自然的美好事物。

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1.拿起学生的学习用具(铅笔、书包、文具盒),这是什么?

(提示学生:带上数量词回答。)

2.板书课题:识字6。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认读生字、新词

a.多可爱的苹果,读准了字音,就摘到了苹果。

开火车读生字,重点认读:4个前鼻音、4个后鼻音生字。

再全班齐读。

b.瞧,小鱼小鱼真淘气,身上带了个词语,小猫小猫来钓鱼,读好词语钓上鱼。

开火车读、再全班齐读。

3.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学习第3节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图上画有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最想说什么?

2.是啊,这儿真美!老师真想带大家去玩一玩。课文第3节写的就是这里。小朋友自己练读,比比谁读得美,注意,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3.赛读、评议:谁来试一试,能加动作更好。谁来评一评?

4.全班美读,加上动作。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a.我们说这是一群飞鸟,是因为( ),对呀,很多只飞着的鸟叫一群飞鸟。

b.练习:还可以说一群( )。

同桌练说,开火车汇报。

四、美读课文,认识感悟

剩下的3节课文,喜欢哪节就读好哪节。

自由读课文。

指名汇报读书,质疑:有什么弄不明白的?

小结:同学们边读书边思考,提出了问题,这就是读书的好方法。

1. 美读第2节课文。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小朋友看,这是一株秧苗,秧苗越来越多,这一整块的秧苗就是“一畦秧苗”。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指导写字:

a.“苗”字是我们要会写的生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b.老师范写。

c.学生练写一个。

d.展示鼓励:看,这几个同学的字写得特别好。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把字写端正。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语言描绘创设情境:

春天,农民伯伯把秧苗种到田里,除草、施肥。到了秋天,稻谷成熟了,(出示)这是(一块稻田),看着金灿灿的稻谷,农民伯伯心里可真(高兴)啊。

课件:这是(一方鱼塘),这是(一座果园)。看着满树的果实,农民伯伯会说什么呢?

1. 美读第4节。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语言描绘创设情境,认识事物,体会激情: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六一”吗?是啊,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们最快乐的节日。

那天,我们华西路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瞧,每个中队都举着一面队旗。(课件)鼓号队为大家演出了许多优美的'乐曲,看,这个队员的手中拿着的是一把铜号。(课件)更让人高兴的是,我们一年级很多小朋友都戴上了红领巾,成为了光荣的少先队员。(课件)操场上,队员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那群红领巾(课件)在玩“贴鼻子”的游戏;这群红领巾在玩乒乓球;还有的红领巾在参观小朋友们的书法作品呢,大家多开心啊。校园里一片欢笑。

(2)你们开心吗?赶紧找到你的好朋友,高高兴兴地练读好第4节。

(3)哪些朋友一起来试试?

(4)老师邀请全班同学一块读,愿意吗?开始吧。

小结:多开心的日子啊,送走了欢乐的“六一”,大家赶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3. 美读第1节课文。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海边,看到了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边看课件,边口头回答)

(2)赶快和同桌一起练读第一节课文。

(3)同桌一起汇报。

(4)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完成填空:

一只( ) 一片( ) 一艘( ) 一条( )

开火车汇报,想说几个就说几个。

小结:引导学生体会数量词的特征。

4. 美读全文。

学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行解答)

五、引导发现,创编课文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识字6》,王老师发现第3小节课文,用了4个词语写出了郊外美丽景色。请小朋友看课文第1、2、4小节,开动脑筋,你有什么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2.汇报。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语言描绘激趣:

瞧,夏天到了,树更高,草更绿了。看!青蛙在向我们高兴地招手,荷花露出甜甜的笑脸,小溪欢快地唱着歌,连小水珠也来凑热闹了,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这三个小朋友这么高兴,也许是在谈论今年暑假去哪里旅游吧。同学们,看着这幅图,四人小组合作编一节课文,开始吧。

4.编课文。

六、总结延伸

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学好了生字词语,读好了课文,认识了很多新事物,甚至编了课文,真能干!

回家观察家里的物品,试着像课文那样说一说,比如,“一盆鲜花”“两片绿叶”,我们可以说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四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生字卡片、小黑板、毛竹的有关知识。

2课时。

第一课时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熊猫最爱吃什么?

(竹子)

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竹笋)

竹笋又叫笋芽儿,你知道它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

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

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读生字:

同桌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

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

7、最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1、师范读:

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分成:

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

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

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1、小组内谈谈。

2、集体交流。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五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一起唱。

(师生同唱《好汉歌》)

师:大家唱得真投入,你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连续剧的主题曲吗?

生:《水浒传》

师:对,《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当中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武松。

师:这节课我们要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通过语言了解武松的特点;学习运用语言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师:首先,请同学们速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生:(自读课文)

师: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生:《景阳冈》这篇课文主要写武松在景阳冈上打死老虎的事。

生:《景阳冈》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畅饮十八碗酒后,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师:概括的不错。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请看自学提示。

师:(投影出示自学提示:1、读课文描写武松打虎前的内容,画出武松的语言;2、读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有什么特点。)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生自学,师巡视点拨)

生: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

生:通过武松的语言,我体会到武松这个人比较豪放。

生:我觉得武松很勇敢。

生:我还觉得武松有点爱面子。

师:同学们体会得挺好,武松主要具有的特点是-----

生:豪放、倔强、勇敢。

师:你是通过哪些语言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的呢?

生:我通过“主人家,快拿酒来吃。”这句话体会到武松比较豪放的。

生:我通过“这酒真有气力!”这句话也能够体会到武松具有豪放这个特点的。

生:“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通过这句话我体会到武松很倔强。

生:我还通过“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的。

生:我通过“就有大虫,我也不怕。”这句话体会到武松很勇敢。

生:“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通过这句话,我能够体会出武松具有勇敢这个特点的。

(生讨论,师巡视点拨)

师:谁能说说你是如何体会的?

生:武松在酒店喝酒,喝完了三碗,店家劝他别喝了,因为他家的酒叫“透瓶香”又叫“出门倒”,刚喝时只觉得好喝,一会儿就醉倒了,   但凡来他家喝酒的只喝上三碗,就都醉倒了,过不了山冈,过往的客人都知道,人家只喝三碗就不再要了。可是武松偏偏不信,叫到:“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所以我觉得武松比较倔强。

生:我还想补充一点,这家酒店的就有劲,武松不是不知道,因为他在喝完第一碗酒时,就说:“这酒真有气力!”喝完第二碗时还说:“好酒!”说明人家店家说的是实话,武松明知这酒劲大还偏偏要喝,说明他的确倔强。

师:的确,人家店家好心好意劝他别喝了,可是他就是不信,还说:“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这个武松真是倔强。刚才这两位同学体会得挺好。他们之所以体会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这句语言,联系了上下文,根据语言的内容、语气,体会出武松具有倔强的特点。这就是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个方法体会武松的其它语言又是怎样表现武松特点的。

(生自学,师巡视点拨)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体会的?

生:我抓住“这酒真有气力!”这句话来体会,我们平时独自到外面吃饭也好还是喝冷饮也好,不管好吃不好吃、好喝不好喝,一般不会张嘴就评价,可是武松不是这样,他喝酒是拿起碗一饮而尽,觉得酒好喝就毫不犹豫地评价说:“这酒真有气力!”所以通过这句话我体会出武松很豪放,直来直去。

生:我体会的是“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别人是三碗不过冈,可是武松足足喝了十八碗酒,喝完之后还要过冈。店家说景阳冈上有老虎,已经伤了二三十条大汉的性命,而且官府已经发下榜文,不让单身客人一人过冈,需要凑齐三二十人趁午间结伴过冈。当时天色已经晚了,老虎就喜欢在这个时候出动,武松一个人是万万不能在这个时候过冈的,可是武松不听劝,还说:“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既能体现出武松倔强又能体现出武松勇敢。

师:同学们体会得挺好。作者运用这些个性化、性格化的语言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勇敢的特点,我们怎么读才能够把这些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呢?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武松的语言,进一步体会武松的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象武松就怎么读,咱们比比看,谁最像武松。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愿意选择你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听?

(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就是-----

生:抓住语言,联系上下文,根据语言的内容、语气,体会人物的特点。

师: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这方面的练习,(投影出示练习一)谁能审题?

生:这道题给我们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是阅读短文,第二个是抓住李逵的语言体会李逵的特点。

师:李逵也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请同学们按要求做题。

(生做练习,师巡视点拨)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我通过“哥哥,这黑汉子是谁?”这句话体会出李逵挺粗鲁的,因为宋江和戴宗站在一起,他肯定是戴宗的朋友,打听的时候就应该说“这位仁兄是谁?”或者是“这位官人是谁?”,可是李逵却当着宋江的面称呼他为“黑汉子”,一点都不讲礼貌,所以我觉得李逵挺粗鲁的。

生:我也觉得李逵挺粗鲁的,我是通过“你爷爷的,你怎不早说,也教俺铁牛高兴高兴。”这句话体会出的,因为李逵非常崇拜宋江,可是见到了自己的偶像,他却高兴得忘乎所以,说起脏话来了,所以说李逵很粗鲁。

生:“你若真是宋江,我便下拜,若不是宋江,我才不拜呢!你别偏我给人下了拜,再来笑我。”通过这句话我觉得李逵具有粗中有细的特点。

(投影出示练习二:根据人物的特点,设计出符合特点的人物语言。)

师: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短文,说说高大哥有什么特点?

生:热心肠!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为热心肠的高大哥设计几处符合他热心肠特点的语言。

(生动笔做题)

师:做好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这道题。

生:孩子怎么了?

生:孩子生病了吗?

生:小明又犯哮喘病了?

师:刚才同学们这些说法都能够表现出高大哥热心肠的特点,但是哪一种说法最好呢?

生:第三种说法最好,因为从这句话我能够看出高大哥已经不止一次帮过生病的我了,所以对“我”的名字和有哮喘这个老毛病了如指掌,说明高大哥 的确是个热心肠。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我们继续往下做题。

师:“是啊!”只听妈妈着急地回答。高大哥说-----

生:我送你们到医院去吧?

生:来,我拉你们去!

师:妈妈说:“能行吗?”

生:没问题,快上车!

师:妈妈说:“你刚拉完货,挺累的,该回家休息了。”

生:孩子要紧啊!

生:没关系,我的身体好。

生:邻里邻居的,您别客气了!

生: 小事一桩。

生:别客气,快看孩子去吧!然后我拉你们回家!

师:这道题同学们做得不错,说明你们平时肯定都是热心肠。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不仅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而且能够根据人物的特点设计出符合特点的人物语言。在今后的阅读中,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人物的语言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在你写作时,也要为你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他的特点的语言,这样你塑造的人物就会更加栩栩如生,你的文章就会更加具有感染力。

师:(投影出示作业题:根据你的意愿,从下列任选作业完成。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阅读《水浒传》。c、设计一段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语言。)

认识汉字——综合练习课

课题:偏旁部首组字

内容:关于“纟”旁的文字的组合与辨析

例子:“细”

组词:细心          仔细

例子:“纹”

组词:花纹          皱纹

例子:“绘”

组词:描绘          绘画

例子:“绕”

组词:缠绕          绕圈

例子:“结”

组词:结实          结果

练习:试着举出更多的带“纟”旁的字并组词。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