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大班我妈妈教案反思(汇总5篇)

最新大班我妈妈教案反思(汇总5篇)

时间:2023-09-26 15:26:41 作者:MJ笔神最新大班我妈妈教案反思(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大班我妈妈教案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撕、贴、剪、纸工的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轮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轮船的造型。

【教学重点】

1、是否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并激发出对想象创作的热情。。

2、是否积极动脑,做出和别人不同的造型。

3、是否能将绘画和其他表现手法结合。

【课前准备】

1、收集各种轮船的照片资料,以及绘画的制作工具。

2、是否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的轮船。

3、学生准备铅笔、蜡笔、水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教时数】1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讲授新课

展示轮船的图片

图1芦苇船,用划桨来推进

图2三桅、五桅平底帆船

图3远洋轮船

图4德国“法蓝克福-特快”号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运输船之一

图5“法兰西号”速度最快

现在船舶的发展趋势

在飞机发明之前,船舶是唯一的越洋交通运输方式,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船舶以前运价低廉、载重量大的特点依然成为大宗货物远程运输的首要手段。在现在也出现了各种专用化,有特殊用途的船舶,例如气垫船、水翼船等高速水面交通工具,深海潜艇等各种工程船舶,使轮船家族变的更加庞大了。

三、布置作业

你可以用什么样的工具,材料来表现呢?

撕、贴、画将纸工与绘画结合起来表现船,并添上周围的背景。

教师在演示船舶造型特征时,不能只机械地演示一种轮船的具体做法,要为学生想象创造提供空间。

1.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2.讲评

3.小结

文档为doc格式

大班我妈妈教案反思篇二

设计思路:

近段时间我们班一直在进行“拜访大树”的主题,《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们带孩子走进社区,让他们看到、听到、闻到、摸到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树,为了实现《指南》艺术领域中“感受与欣赏”目标1中提到的“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于是我们引导孩子有意识的感受、发现、收集与树有关的美的事物,如树上掉落的树叶,修剪的树枝、藤条等。让孩子去感受、发现和欣赏这些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以及它们的特征,从而鼓励孩子用这些树身上美的事物大胆的、创造性的进行组合拼贴、编织、拓印、绘画等。教师创造条件和机会,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用这些物品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来布置我们的环境、美化生活,提高孩子的成功感和成就感,满足自我实现的愿望。既而也实现了指南艺术领域中“创造与表现”里目标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作力”“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的目标。所以,我选择了这个主题并设计了这个活动,引导孩子发现、收集生活中、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既而用这些美的事物进行艺术的提升和创造,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的美化。

活动目标:

1、能感受、发现和收集树身上美的事物,如树叶、树枝、树块、柳条等。

2、能用收集的树身上的物品和其他辅材运用画、粘贴、缠绕等方法装饰打扮作品,并能用制作的作品打扮教室。

活动准备:

半成品:树枝做成的小树、柳条编成的花环、用树枝、树叶等做成的画框、木板画。

作品欣赏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自主发现)

引导幼儿装扮自己的作品来打扮教室,激发创作欲望。(边说边播放ppt1)

师:新年快到了,前两天我们用树身上的朋友制作的作品来打扮我们的教室,因为时间有限我们还没有完成,今天我们继续来完成自己的作品。

二、拓展思维,初步创作(自发的表现)

1、引导幼儿观察桌上材料,讨论:

(1)交待要求,明确目的。

——共有四桌,每一桌的材料都一样,选择一桌看看桌上有什么材料?

(2)讨论如何装扮出不一样的、有特色的、与众不同的作品

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创意:你想用什么材料来装扮你的作品?怎样来装扮?

2、欣赏课件(播放ppt2),进一步拓展思维

——进一步讨论你还会用哪几种材料,怎样来装扮你的作品呢?

——幼儿两两互动讨论,教师巡回倾听

三、选择材料,自主创作(自主创作)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装饰教室。

3、引导幼儿注意使用美工工具时的方法、安全及良好的习惯。

四、分享作品,打扮教室(自主欣赏)

1、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创作的喜悦。

2、鼓励幼儿和大家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

3、幼儿带着作品去打扮教室。

大班我妈妈教案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学习使用毛笔画水墨画。

2.尝试用大小毛笔,使用浓、淡墨表现蝌蚪和荷叶。

3.体验画水墨画带来的不同感受。

活动准备: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欣赏ppt,水墨画所需工具,范画

活动过程:

1、迁移幼儿经验,导入活动,播放ppt图片。

教师:还记得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里的小蝌蚪吗?它们的是什么样子的?池塘里还有什么?(荷叶和荷花)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探索水墨画的画法。

(1)欣赏观察水墨画,了解水墨画的特征。

教师:荷叶、荷花和蝌蚪是什么样的`?哪里用浓墨?哪里用淡墨?哪里用淡彩?

小结:荷叶的中心有一个小圈,旁边还有细细的叶脉;荷花的花瓣是尖尖的;蝌蚪是圆圆的脑袋后面拖着细细的尾巴。

(2)认识了解工具:粗细不同的笔、浓墨、淡墨和淡彩。

(3)探索画蝌蚪荷叶的方法。

教师:我们可以怎样画呢?大笔画什么?小笔画什么?用什么方法画?

教师引导幼儿大笔淡墨画荷叶和茎;小笔淡彩用按的方法画荷花;小笔浓墨画叶脉、茎上的刺和蝌蚪。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提出要求。

教师:先画荷叶,再画荷花,最后画蝌蚪。注意浓墨淡墨的区别,保持画面的干净整洁。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评价。

大班我妈妈教案反思篇四

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学习使用毛笔画水墨画。

2.尝试用大小毛笔,使用浓、淡墨表现蝌蚪和荷叶。

活动过程:

效果分析:

1、迁移幼儿经验,导入活动,播放ppt图片。

教师:还记得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里的小蝌蚪吗?它们的是什么样子的?池塘里还有什么?(荷叶和荷花)

2、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探索水墨画的画法。

(1)欣赏观察水墨画,了解水墨画的特征。

教师:荷叶、荷花和蝌蚪是什么样的?哪里用浓墨?哪里用淡墨?哪里用淡彩?

小结:荷叶的中心有一个小圈,旁边还有细细的叶脉;荷花的花瓣是尖尖的;蝌蚪是圆圆的脑袋后面拖着细细的尾巴。

(2)认识了解工具:粗细不同的笔、浓墨、淡墨和淡彩。

(3)探索画蝌蚪荷叶的方法。

教师:我们可以怎样画呢?大笔画什么?小笔画什么?用什么方法画?

教师引导幼儿大笔淡墨画荷叶和茎;小笔淡彩用按的方法画荷花;小笔浓墨画叶脉、茎上的刺和蝌蚪。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提出要求。

教师:先画荷叶,再画荷花,最后画蝌蚪。注意浓墨淡墨的区别,保持画面的干净整洁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评价。

大班我妈妈教案反思篇五

教学目标:

1、欣赏《大熊猫》,对音乐形象充分展开想象。

2、聆听《大熊猫》,自编动作表演。

教学重点:

1、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象。

2、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的意境和情景,能跟着音乐表演。

教学准备:

《大熊猫》欣赏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大熊猫》

2、小朋友在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4、小朋友看到的熊猫有……的,它在表演……,我们也来学学熊猫可爱的样子。

5、出示课题--《大熊猫》,简介作品。

6、生根据音乐速度变化分段。

7、生总赏全曲,随音乐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自由表演。

三、课堂总结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馈:

教学反思

第一个部分: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这节活动课的喜爱

第二各部分: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小朋友们了解大熊猫,初步知道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喜爱什么?这节最大的难点是,幼儿对画椭圆与圆形掌握不好。所以在幼儿实际操作中,老师要给予幼儿帮助。多鼓励幼儿。

第三部分:通过贴画,来鼓励幼儿。

最后,我认为通过这节美术课,能让幼儿简单了解熊猫,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圆与椭圆,让幼儿知道大熊猫喜欢吃竹叶,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