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影响思想的因素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企业文化论文(大全6篇)

2023年影响思想的因素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企业文化论文(大全6篇)

时间:2023-09-22 19:58:00 作者:紫薇儿2023年影响思想的因素 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企业文化论文(大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影响思想的因素篇一

就当前的社会环境而言,我国是将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视为政治指导理论。要一直针对我国的核心政治理论、思想,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学习和教育,这样才可以将社会发展需要的“四有”新人很好地培养出来。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能对自身的价值观念进行很好地改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的指向作用。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局势,就很有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持久发展和旺盛的生命力。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渐得以完善,且得到了逐步的深化。我国目前的局势,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便为经济发展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继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才有可能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我国正在进行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改变了相关的教育环境,我们必须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涵继承下来,对教育形式进行灵活的选择,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充分发挥出来,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服务,这样也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以及确保社会主义经济的持久活力。

1。有助于具有企业特色价值体系的确立

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中最根本的内容,要将其确立下来,才能让企业发展壮大、枝繁叶茂,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地指导,这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维持旺盛生命力的不竭动力。然而,建起了企业自己的价值观并不容易,还需要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来慢慢地影响。要想使企业员工更好地理解价值观内容,就不得不对其认知教育和政治宣传教育进行强化,这样才能积极采取相应对策,促使企业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体系,那么企业的'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也就有了不竭的动力。这样的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并逐步深入人心,那么企业的价值目标就会更加明确,相关工作的开展也有了明确的方向,这将有助于企业员工更加团结一致,为企业理想、目标的实现共同努力。实际上这就实现了企业的价值到每一位员工的价值的转化。在促使这一价值理想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尤为关键的影响作用,它对于认识的加深和思想的统一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还能极大地调动起企业员工的进取心,这将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2。有助于企业更好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社会在发展、前进的同时,也会伴随着一定的负面问题,若是措施采取得不到位,就会造成物质损害、道德沦丧等后果的产生。企业的发展过程,也会伴随着一定的正、负向价值,受到原本思维的影响,人们固守着“自私、懒惰、利己”等思想。要想正面地转化这些思想,就不得不使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增强。过去的企业发展,一直过分看中经济效益,乃至于影响到了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如此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就会缺乏正确的导向。企业切不可因为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必须将二者并重,才会形成正确的社会导向,那么企业的发展也就相应起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我国拥有公平、开发和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在重视创新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诚信,从而做到位社会和法律负责,如此也顺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但这一目标的达成还需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企业和自己的员工对这个道理真正理解透彻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才会指日可待,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3。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际文化占据了企业文化中大部分内容,不论是企业哪方面的交流都是需要人来执行的,企业运行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的市场经济促使企业不得不一定程度上更新人际关系观念,过去视人为机器,为工作工具,因而不曾考虑过深入理解人的思想感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常是伴随着一定的矛盾和喜恶的,要正视和正确分析这些现象,才能促进人的长远发展。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高新技术企业和服务产业等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营造和谐的企业人际关系,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如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已经较为成熟,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更好完善,必然要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这样就可以将相应的人际关系适时地解决好,使企业的团结协作能力更强,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价值得以实现,如此就能对企业的文化建设及其长远发展产生很好地促进作用。

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性进行了重点分析,试图进一步强化人们的认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文化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希望有助于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提升,从而促使企业的文化建设实现长远发展。

影响思想的因素篇二

从离骚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他的高尚的品德修养、明君贤臣、忠君忠国。

一、关于屈原美政思想的研究现状

屈原在《离骚》中曾提到“美政”一词:“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用“美政”指代屈原的政治理想,学界已达成共识。但“美政”具体指什么,《离骚》中并未明确指出。

洪兴祖《楚辞补注》引王逸注,释“美政”为“行美德、施善政”;朱熹《楚辞集注》未予解释;按王夫之《楚辞通释》,“美政”似与“恶政”相对;蒋天枢《楚辞校释》注:“美政,可以实现己理想事业之政。”王泗原《楚辞校释》:“为美政是屈原的抱负,生死以之。”姜亮夫《屈原赋今译》释为动词“修美政”。

上述注本或译本对“美政”一词的解释,都不够具体,并不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美政”的内容。

廖化津在《屈原美政思想系论》中,对今人关于屈原美政思想的研究作了梳理:解放前,研究者寥寥,游国恩先生为代表:“美政者,即合从以摈秦之政也。”“所谓美政者,非合从抗秦之策乎?”认为美政就是楚国现实政治中的一种正确的外交政策。解放初期,研究者仍很少,但认识出现分歧。一是美政是儒家思想,屈原的“理想的政治就是尧舜禹汤文武那样的政治”,以何其芳先生为代表;二是美政是法家思想,“屈原的主导思想是主张法治,使国家富强的法家思想……不能实现他的美政……只好决心从彭咸之所居。”以张纵逸先生为代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研究者渐多,论文(含专著)有十余篇,多仍依儒、法两家之间,持折中、调和之说,以孟醒仁先生为代表;其他论者,或儒、法杂陈,或儒主法次,少数人仍坚持法家说[5]。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关于屈原“美政”思想的研究依然不少,一是承袭上述观点,二是认为屈原美政思想兼融先秦诸家学说,分对内、对外两部分,包括举贤授能、实行德治,君主贤明、政治清明,关注民生、系心于民,变法革新、修明法度等。

二、屈原美政思想的内容

屈原的美政思想,首先是要有内外兼修的高尚品德。《离骚》一开始写自己的出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身高贵,有美名,内含天地之美,与生俱来诸多“内美”。但屈原并不满足于此,“又重之以修能”,在衣着服饰、饮食装扮等方面亦十分讲究:“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是服饰之美。“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粻。”——是饮食之美。“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折琼枝以继佩”,“琼佩之偃蹇”——是装扮之美。“鸣玉鸾之啾啾”,“奏《九歌》而舞《韶》”——是声乐之美。“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凤凰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是车驾之美。衣着服饰、饮食装扮、声乐车驾等都说明屈原志向高洁,注重培养自己的美好品德,“内美”、“修能”兼有。“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君臣都要有德者为之。

其次,美政思想离不开明君贤臣。“兮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尧、舜、禹、汤、文王是历史上有圣明的开明君主,不仅有美好品德,亦能遵天地之道,选贤任能,有圣明之智,亦有盛德之行。“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羿淫游以佚畋兮……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羿、浞、浇、桀、纣是历史上骄奢淫逸、昏庸无德的君主,不能选贤授能,而且常逆天而行,故而不能守住社稷。两者对比,说明屈原对明君的渴望。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暧。”谗佞之人,相与朋党,嫉妒忠贤,陷害忠良,苟且偷乐,不仅不能辅佐国君,反而会将国君引入歧途,远离明君先王的.圣贤之道。“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姚小鸥老师在《〈离骚〉“先路”与屈原早期经历的再认识》中,考证“先路”在屈原生活的时代是诸侯乘舆的专用名,“尊贵者出入必有前驱,前驱者的地位,依出入之尊者的身份而不同,但皆为亲贵之人。”可见,屈原对自己的期待——以亲贵贤臣的身份辅佐怀王,对怀王的期待——要作亲贤臣、举贤任能的贤能之君,而非被谗佞蔽明害公的昏庸之君。

最后,屈原美政的核心思想是“忠”——忠君忠国。“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首先指出了屈原的忠君思想,后世对此亦多无异意(虽如李贽曾对屈原“忠君”思想有过尖锐批评,但并未否认屈原是忠君的),“忠”在《离骚》中亦多有表现,兹不赘述。学界对屈原是否具有“爱国主义”曾进行过非常激烈的讨论,详见《屈原“爱国主义”研究的历史审视》。曹大中先生持否定态度,认为在先秦时代,人们(包括屈原在内)的社会思想意识中,实际上只有忠君政治道德观念,而并不存在爱国政治道德观念,“卫社稷”、“存君兴国”、“思君念国”等都是忠君政治道德观念的具体体现。笔者以为,若以“楚国”或者“故国”去理解“爱国”之“国”,应该没有问题,但若以现代之“国家”观念去理解,则有待商榷。按前者,对屈原来说,忠君与爱国二者并不矛盾。《离骚》除忠君外,亦表达了屈原对故土的眷恋。

影响思想的因素篇三

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2.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3.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影响思想的因素篇四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形成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有着丰富多彩的深刻内涵.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这种儒家思想的影响不仅久远深刻,而且也极为广泛.它作用于社会的`各个万面,渗透到中国人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之中.儒家思想甚至可以被视为是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作者:李明艳作者单位:燕山大学国际合作处,河北秦皇岛,066004刊名:经济师英文刊名:chinaeconomist年,卷(期):“”(9)分类号:b222.2关键词:孔子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学说

影响思想的因素篇五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精髓,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哲理感悟。茶文化的“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和“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对我们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继承弘扬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当代青年生活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茶文化中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有助于当代青年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发展自己。

:茶文化;哲学思想;当代青年;影响

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人们的道德、人文等观念却在日趋下降。当代青年是社会前进发展的主体,青年一代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是社会要关注的重点。中国茶文化是将三教文化精髓合为一体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粹,茶文化包含丰富的思想、精神、人生哲理,尤其是茶文化的精髓“和”,它既包含了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还包括以和为贵的民族社会精神,这些精神正是当今社会和当代青年需要学习和吸收的文化精髓。

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国粹,融儒家、道家、法家的文化精髓为一体,将中华民族传统的利益、道德和情操融入茶道中。茶文化中融合的儒家的思想观念是“中庸和谐”,中庸是儒家为人处世的信条和准则,是儒家思想中最高的道德标准,儒家思想倡导的是人要亲近自然,保护自然,要自我约束,在与人交往中要重视礼节,以和为贵,儒家的这种中庸和为贵的思想在茶道精神中也是根深蒂固的。茶文化融合的道家思想是“天人合一”,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万物都有阴阳两面,在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后阴阳两面相互平衡,才能达到和谐稳定的生存状态,因此,人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茶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恩赐,吸取天地灵气,茶性清纯淡雅质朴,蕴含道家淡泊名利、追求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与人性追求的静清淡有着高度的一致。同时茶道中融合的道家强调的“和”和儒家思想强调的“和”有共同点,两者可以共通互补,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茶文化中还包含佛家的“普渡众生”慈悲济世的思想,佛家以慈悲济世普渡众生为宗旨,讲究清寂、和敬、明心境、洁身自好。茶文化思想可以与禅学共同,禅学强调自身领悟,重视日常修行,要求胸襟开阔,茶能使人平心静气,戒骄戒躁,还能提神醒脑,有利于修行。佛学思想核心是纯和,即不追求物质,不被世俗物质牵绊,在绝对虚静的状态下静思、领悟,顿悟成佛,茶性清纯淡雅质朴与佛教思想也可以相同。茶文化追求的摒除杂念,心地纯和等思想与佛教的思想一致。

茶在整个世界都十分受欢迎,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尤其是英国、日本等国家也有独特的文化体系和精神内涵,中国的茶文化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的精华,与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紧密相连。

2.1中国茶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哲理

中国茶文化从结构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精神和礼仪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是指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加工包装、保存以及茶叶、水、茶具的选择等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茶文化的茶事内容。精神层面是指将物质茶事活动的茶文化上升带一种精神活动,即茶事活动中的精神享受和思想感悟等,就是人们常说的茶道、茶德等精神,以及饮茶人对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处世和审美情趣等的感悟和思考,这一部分也是茶文化的精髓和核心。礼仪层面界于物质和精神之间,是饮茶人从物质升华到精神的过渡点,通过饮茶的礼仪形成一种独特的茶文化特征。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具有时代特征,强调的是人类生存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人的价值观。茶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在结构划分上是一致的,茶文化以文学艺术等形象、生动、具体的方式展现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让人们在欣赏学习艺术和审美中领悟茶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内涵,通过饮茶的传统将茶文化和民族文化,尤其是人文精神继续继承、发展和传播,可以说,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国茶文化渗透到了社会中的每个领域和层次中,茶文化没有一定的对象,它以整个社会的问题为中心,通过茶事活动雅俗共赏。这也是茶文化能从古至今,延续不断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原因正是它以人为本的核心,茶文化融合了自然与人文,包含的是人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精神文化,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

2.2中国茶文化中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茶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对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有很大的帮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种植、加工、饮用和商业贸易的国家,中国茶道历史悠久,茶文化中融合了很多传统文化,通过茶事活动和学习茶道可以学到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民族特色文化。例如具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象征“天、地、人”的三才之道可以上升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茶德的“廉、美、和、敬”是中国茶文化的观念,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审美。茶文化通过它独特的传播方式和独特的融合力,刺激了民族内部和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团结,少数民族在传统饮茶的基础上融合了自己民族的思想、习俗和文化,使得茶文化具有多民族性。人们往往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思想有较高的认同感,而茶文化具有较高的亲和力,饮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在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中,通过各种各样的茶事活动能有效凝聚文化传播的力量。

3.1当代青年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多数的青年缺乏对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对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和文化艺术的认知欠缺,导致整个社会中的青年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下降。当今世界网络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科技飞速发展,政治文化交流密切,当代青年本应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丰富自身的学识,培养高尚的人格,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进步做出贡献。但现实却是,在青年群体之间流行着外来的节日,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却渐渐被忽略遗弃,追求国外的生活,在互联网覆盖全球的背景下,每天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信息出现,其中不乏一些低俗、色情等文化。有的人在衣着上追求标新立异,追求西方服饰风格,追求西方有刺激的大片和一些泡沫剧,而那些具有教育和时代意义的文化影视作品往往受到当代青年的漠视。社会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很多青年可以在网络上与没见过面的网友聊天,畅所欲言或者在自己的房间内对着电脑成天成夜地玩,却不愿走出来与人交谈交往。

3.2茶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对当代青年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茶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理,茶文化以其自身独特的影响力和教化、审美功能能让当代青年获得思想、道德和文化等全方面的提升,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核心,当代很多青年对茶道的起源都没有概念,所以,对提高当代青年继承和弘扬茶文化的意识任重而道远。中国茶文化与儒家、道家、佛教、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学、书法、美术、歌谣等都有紧密的联系,通过学习茶文化能带动当代青年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茶文化中还涉及中国传统艺术、服饰、图案诗词书画等,具有实用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茶叶本身也是一种美,茶叶色彩丰富,香气宜人,味道甘甜,口齿留香,让人回味无穷,茶艺的每个动作,每个物件都具有很高的鉴赏领悟能力,这些都为茶文化增添了审美和艺术感。茶的独特的传播方式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茶文化包含的知识很多,因此通过学习茶道可以让当代青年之间增进交流和情感沟通,提高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自身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活哲理可以让当代青年学习修身养性,缓解自身的生存、工作、生活压力,在饮茶过程中领悟人生真谛,改变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减少情绪激烈波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身心。中国茶文化包含了文学、政治、史学、宗教、经济、艺术等全方面的文化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饮茶还能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学习继承和弘扬茶文化能有效提高当代青年的知识面和深度,有助于当代青年更好地发展自己,也能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网络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交流也愈来愈密切,当代青年不断地追寻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的青年崇洋媚外,道德下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冷漠,中国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重视,这些现象让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的茶文化包含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饮茶之一习俗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但是还是受到很多人的热,推行茶文化,让当代的青年学习茶文化,领悟茶文化中的思想哲理,对更好地完善自身和构建和谐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十分有益。

[1]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43.

[2]陆羽.茶经[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3]陈戍国.四书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19.

影响思想的因素篇六

摘要: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萌芽于尧舜禹时期,确立于先秦。

孔子是第一个提出中庸概念的人,中庸思想正式确立以后,在中国几千年的儒学发展史上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子思、孟子和荀子都对中庸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论述,特别是子思,更是把中庸提到了“大本”和“天命”的高度。

儒家这种以“中和”的思想,对历代文人的创作与理论都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研究孔子的中庸精神,对了解中国文化、推动儒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庸;孔子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庸即是善与恶中间的人之本性。

在人性的方面,就是人之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临界点”,这个“度”,就是难以琢磨的“中庸之道”。

“中庸”,这一思想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早在氏族社会,传说帝喾便“溉执中而遍天下”。

尧舜时代,又有着“允执其中”的说法。

成书于殷周之际的《周易》一书,更是鲜明地体现了“尚中”的倾向,如在《易经》六十四卦中,被《易传》及后来的易学称为“中爻”的二、五两爻吉辞最多,差不多占到了总数的一半。

足见其对“中”的重视。

春秋末期的孔子,十分重视对三代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他的思想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尚中”观念,并且他以此为出发点,建构了自己的“中庸”思想体系。

儒家这种以“中和”的思想,对历代文人的创作与理论都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中庸思想的表现,学者蔡尚思有这样的归纳:孔子常常要求自己的言行合乎“中庸之道”的标准。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论语·述而》),认为“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是他待人的中庸;“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论语·公冶长》),是他对物的中庸;“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宪问》),是他做事的中庸;“见危授命”与“危邦不入”(《论语·先进》),是他处理生死的中庸。

“师也过,商也不及”(《论语·先进》),是他评价人物的中庸;“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是他审美的中庸;“敬鬼神而远之”(《论语·为政》),是他对鬼神的中庸;“周而不比”(《论语·为政》),“和而不同”(《论语·子路》),是他交友之道的中庸;“亲亲”而又欲“尚贤”,是他选用人才的中庸;“礼之用,和为责”(《论语·学而》),是他治国之道的中庸。

对于孔子而言,中庸是一种品德,这一点在《论语》有明确的表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中庸不仅是人的一种品德,而且是至德,包括“仁”在内,其它任何品德都无法超过它。

在孔子的理想中,上至君主治国,下至百姓修身,都要拥有中庸这一品德,它适合普天之下所有的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是对中庸这一品德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孔子的正名思想,其意是君主、臣民、父亲和儿子都应该端正自己的社会角色,做自己这个角色应该做的事情,即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只有人人都这样做,国家才能稳定富强、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不然会“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然而,中庸这一种“费而隐”、“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庸》)的至德,普通人该怎么达到呢?在《论语》中,孔子也给出了答案。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君子贞而不谅”(同上)、“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君子泰而不骄”(同上)、“君子尊贤而容众”(《论语·子张》)、“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些语句从各个方面诠释了“中庸君子”应有的品行修养,体现了孔子“中和”的儒家思想。

这种对立因素的统一、每一因素发展适度的标准,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历代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孔子的中庸精神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中庸思想凝同而成的思维逻辑,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运思逻辑,这既是中国传统政治的轨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发展轨迹,其中蕴含的丰富智慧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思想、品格的气质性特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美学诗性智慧的源泉之一,联系中国文论发生的具体语境和发展演进的史实,可以看出中庸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观念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处理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时,中国古代作家大多持折中调和的态度。

自称“奉儒守官”的杜甫可谓是一个典型,他的诗歌创作鲜明地体现出中庸思想的影响,而咏物诗作为其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

“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是杜甫诗歌的主要情感特点。

他在咏物诗中多写一些病残、废弃、弱小的事物,通过咏叹拆除的瓜架、凋零的菜畦、病态的柏树等物象寄托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哀叹。

杜甫并没有狂躁激扬的文字,而是采用借物达意、托物寄情等表现技巧,将心中的哀叹、悲悯抒发得中正平和,这也正是孔子所提倡的“哀而不伤”诗教的体现。

其次,在处理个体情感欲求与社会理性规范的矛盾时,中国古代作家大多持“以礼节情”的态度。

这一理由主要体现在中国古典的小说戏曲大多以“和”的结局为主,极少有纯粹的悲剧性主题,也较少有狂热的'情绪表达。

例如唐诗中比较常见的“不遇”主题,在牢骚抱怨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不才”的反思(“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和对机遇的渴望与等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种“以礼节情”的态度,使得文人在悲愤不平之时心绪能够纾解,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也为之后“旷达”的行文风格的产生埋下了种子。

孔子所创立的“中庸”学说,是他所认为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讨论文学艺术的评价标准,形成了他对待和处理一切事物的基本原则。

和为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的审美标准,他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原则里意识到了艺术所表现的情感应该是一种有节制的、社会性的情感,而不应该是无节制的、动物性的情感。

这个基本的思想使得中国艺术对情感的表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保持着一种理性的制约,极少堕入粗狂的发泄或狂热的情绪波动中。

这种“中和”之美,也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古典时期的至高境界,这个理想境界源远流长,贯穿于整个古代社会和古代审美文化之中,成为陶冶中华文化的理想范式。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2]杨伯俊.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张忠刚.杜甫诗话校注五种.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2002.

[4]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5]雷庆冀.“中”、“中庸”、“中和”平议.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相关范文推荐
  • 09-22 最新总承包合同条款(大全5篇)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合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保护民事法律关系。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合同的范文模板,希望
  • 09-22 2023年购房合同盖章页(汇总10篇)
    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的社会中,合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保护民事法律关系。优秀的合同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合同该怎么
  • 09-22 2023年租赁解约协议(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
  • 09-22 最新山地转让合同书样本 使用权转让合同(实用6篇)
    随着法律观念的日渐普及,我们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正常情况下,签订合同必须经过规定的方式。怎样写合同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合同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
  • 09-22 最新传承中国文化演讲稿 传承长征魂共筑中国梦演讲稿(精选5篇)
    演讲中的抑扬顿挫,相当于音乐中的节奏,音乐需要节拍,演讲也需要节拍,你应该让你的演讲充满节奏感,节奏就是你口头表达进度的度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
  • 09-22 2023年未签劳动合同仲裁输了案例(优质5篇)
    生活当中,合同是出现频率很高的,那么还是应该要准备好一份劳动合同。合同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合同。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同范文,希望能
  • 09-22 最新如果合同到期没有续签 合同到期不续签(汇总8篇)
    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关于合同的利益纠纷越来越多,在达成意见一致时,制定合同可以享有一定的自由。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
  • 09-22 演讲稿毕业(实用9篇)
    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
  • 09-22 最新社区系列活动方案策划 社区庆祝六一活动方案系列(精选5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
  • 09-22 最新万以上数的写法的教学反思 以万作单位数的改写和省略教学反思(汇总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