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邻里节活动简报 重阳节活动方案(大全6篇)

邻里节活动简报 重阳节活动方案(大全6篇)

时间:2023-09-11 14:36:55 作者:文轩邻里节活动简报 重阳节活动方案(大全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邻里节活动简报篇一

一、关爱老人送温暖特价销售保暖衣,凡在10月26日—28日,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凭老年证或者身份证到我商城购买特价98元的浪莎保暖内衣及特价45元的真爱保暖内衣。

二、孝敬老人佳威奖励凡在10月26日重阳节当日的子女陪同父母到佳威商城购物,均可得到一张重阳节献礼券一张,凭此券享受购买商品七折一次(每券仅限一次购物,特殊商品不在购买范围之内)。

三、佳节不忘孤寡老人组织慰问团携礼品看望孤寡老人,并在各媒体进行报道。

1、喷绘重阳节的来历

2、制作活动内容版面。

邻里节活动简报篇二

集团今年的满意度检查将于九月中下旬开展,为提升业主的满意度,以“9月―长春老年月”为契机,客户关系中心将于20xx年9月9日在销售中心举办以“追忆似水年华,情暖万家夕阳”为主题的老人节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展示风采的平台,为中青年业主提供一个了解老年人、与老年人深入沟通的平台,呼唤其对老年人倾注更过的`情感关注。通过一系列活动表达对老年业主的关爱与尊重,提升业主的幸福感,进而提升客户满意度。

20xx年9月9日13:00~17:00

销售中心

“追忆似水年华,情暖万家夕阳”

长春各项目老年业主(男60周岁,女55周岁)及其家人;其他感兴趣的业主。

(一)、《有约》

采取访谈的形式,邀请xx社区老人分享其带有时代烙印的爱情、友情、亲情故事;见证历史变迁的真实体验;生活智慧、生活趣事等。

(二)、才艺秀

1、表演形式不限,歌舞、太极、舞剑、书法、绘画、抖空竹、变魔术等皆可。

2、表演人数不限,老年业主可以以个人、团队、家庭为单位报名参与。

(三)、互动体验

1、养生讲堂

2、免费理发(凭理发券)

3、茶艺表演欣赏

4、艺术照拍摄/大头贴(凭照相券),服装可选择红军装、旗袍、中山装、唐装、汉服等。

5、按摩椅、康复器材体验

邻里节活动简报篇三

1.基本情况:重阳节大队部组织学生代表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

2.主要执行对象:敬老院全体孤寡老人

3.组织部门:学校大队部

4.活动开展原因: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增加参与者社会实践经验与社会服务意识;宣传莲花小学学校。

1、目的:在社会中体现出莲花小学学校的形象以学生的素质,达到社会效应;

2、意义:使孤寡老人们感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同时也使学校知名度得到提高。

3、目标:让老人们对演出节目感到满意,对大队部成员的服务感到满意。对莲小学生的精神风貌感到满意,对社会主义社会感到满意。

1、人力资源:大队部全体成员和各中队代表

2、物力资源:慰问品,活动经费

20xx年10月26日下午

下午2:20在学校操场集合,由大队部带领到达敬老院集中为老人赠送慰问品,与老人们和管理人员进行初步的沟通交流。慰问学生帮助孤寡老人整理房间,清扫敬老院,帮老人捶背、陪老人聊天。最后,活动参加者和老人告别,按原路返校,整个活动结束。(注:活动参加者于当日每人写一篇活动心得)

1、集合必须准时.出返程中保持队形,不得出现打闹杂乱现象。

2、和老人聊天时避免一些有碍老人情绪的话题,另外,主动开启话题,避免冷场。

1、组织者:少先队大队部

2、主要负责人:大队辅导员

20xx年10月25日

邻里节活动简报篇四

20x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1.让儿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培养儿童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3.锻炼幼儿在公共场合大胆表演及自信心的培养。

(一)物资及节目准备:

1.标语横幅、音响、照相机、音乐、糖果、球及筐子若干等。

2.老师穿统一园服,幼儿背统一书包、带六一发的黄色帽子。

3.幼儿排练节目。

(二)场地准备

1.提前与场地负责人进行沟通,确定。

2.根据场地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幼儿表演区及老人观赏、休息区。

3.在场内明显的地方挂上条幅。

4.布置活动场地,营造尊敬老人的浓烈氛围。

(一)主持人开场

1.请爷爷奶奶入坐。

3.为爷爷奶奶庆祝节日,全体幼儿齐祝爷爷奶奶节日快乐;

4.小朋友代表讲话

(二)幼儿节目表演

1.现代舞《给我几秒钟》。

2.小合唱《茉莉花》。

3.爷爷奶奶与幼儿的互动环节:《击鼓传花》。

4.歌表演《明月几时有》。

5.全体合唱《感恩的心》。

邻里节活动简报篇五

樱桃班教室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糖果、重阳糕等

1、介绍重阳节:

2、老师妈妈亲亲宝宝

宝宝真乖,老师妈妈亲亲你(老师随意亲宝宝),老师妈妈亲宝宝开心吗?

3、爷爷奶奶妈亲宝宝

宝宝的爷爷奶奶亲过宝宝吗?亲在什么地方呀?(宝宝随意说),

4、宝宝亲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亲宝宝开心吗?那我们宝宝也来爷爷奶奶。(播放亲亲我录音)。鼓励每位宝宝去亲亲自己的爷爷奶奶。

6、吃重阳糕

鼓励宝宝先把重阳糕给爷爷奶奶,随后和他们一起品尝

7、唱“hello grandpa ,hello grandma。”歌曲。

引导宝宝和老师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8、放“亲亲我”音乐

请爷爷奶奶和宝宝一起听着音乐亲亲、抱抱。

9、爱爷爷奶奶:

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宝宝长大了,自己走不要爷爷奶奶抱 。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邻里节活动简报篇六

中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好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谐音,所以人们又认为它是个特别值得庆贺的日子。

重阳节正式定为节日是在唐代。史传唐代李泌,奏请皇帝批准民间以中秋、上巳、重阳这三天为三令节,得到批准。于是诏令百官休沫。

重阳佳节,历来受到我国人民的重视。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歌颂描绘重阳节的辉煌诗篇。到了现代,^***在《采桑子·重阳》一词中,以雄视千古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敌制胜的大无畏精神,写下了“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不朽诗句。众多璀璨的诗句,为重阳佳节增添了光彩夺目的内容。

重阳香茶会

重阳节快到了,为了表达对邻里老人的敬意,组织重阳“茶会”,让他们在秋花香茶的陪伴下欢度佳节。

1·与街道、村里的老龄委联系,落实活动时间、人数、活动场所。

2·布置活动室,用秋菊等装点会场。

3·准备好茶具,购买杞菊、柠檬、茶叶蛋、青橄榄若干备用。

1·筹集资金,联系活动,落实分工。

重阳节快到了,怎样表达对街坊邻里的老人们的敬意呢?召开重阳日“茶会"成为大家的选择。队员们分头忙开了。有的负责落实场地,有的负责邀请老人,还有的学习茶道……最艰巨的任务就是筹集资金了,队员们每人捐一点,老龄委拨一点,学校出一点,资金筹好,就可着手组织重阳节的活动了。

2·布置会场,请老人们品茶。

队员们用五彩缤纷的秋菊装点会场,再点缀几枝康乃馨,让老人们一进门就感受到浓浓的秋意。茶会以"点茶"的方式进行,老人的口味各不相同,让他们自己挑选。有相菊延年茶、柠檬红茶、功夫茶等,还可以配上茶叶蛋、茶饼、青橄榄等小食品,让老人们体会到不同的好味道。

3·表演歌舞,其乐融融。

在品茶、尝茶点之余,可组织队员们唱茶歌,跳采茶舞。接着,请老人们讲有关重阳的习俗。最后,老少茶友以"茶"为题,作诗对对子,使大家沉浸在温馨祥和的气氛中。

辅导提示

1·资金问题要妥善解决,尽量不给家人添麻烦。

z·烧水、泡茶注意安全,千万不能好事办坏。

金秋之歌

重阳登高,赏菊之余,组织队员欣赏大自然的交响乐,使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更加热爱生活。

1·组织好小队,对队员进行安全教育。

2·有条件的可以带上录音机、摄像机,把"大自然"录下来。

1·明确目的,做好准备

让队员知道活动目的,知道如何倾听金秋之歌,并且分好小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活动顺利成功。

2·分组倾听,录下大自然的交响乐。

3·交流分享令人陶醉的大自然交响乐。

一些平常听惯的声音,平时不太注意的音响,怎么在月夜下显得如此美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队员们的心声。通过活动使队员们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妙音乐,从而产生保护大自然的迫切心情。

1·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很多,组织欣赏大自然的声音,收获的金秋可以成为队员们的选择。

2·活动也可以放在白天举行,保证活动安全。

活动资料

中国己进入老龄社会

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19xx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

国际上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的国家和地区称为"老龄社会"。据预测,20xx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达到7%。

老龄社会不仅是人口类型转变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科技、医疗卫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迅速下降。在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控制的同时也加快了老龄化的进程。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26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居世界第一位,预计今后将长期居于世界首位。这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未来人口的变化产生深远影响,应引起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注。

重阳话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是人们所熟悉的,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直到现在仍经常被人们引用。但是对最后一句中的"遍插茱萸"应当怎样理解,许多人就说不清楚了。其实,这句话来自古代的一部志怪小说《续齐谐记》。小说的大意是说:汝南人桓景,曾经跟随费长房学道,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这天,你家所在的地方将有大灾,你要赶快叫家人缝成袋,里面装上茱萸,绑在手臂上,然后登上高山上,饮菊花酒,则可避免灾祸。恒景照他的话去做了,到傍晚回来,家中的牛、羊、鸡、犬都暴死了,可人还好好的。这虽是一个传说,但也包含了一些科学道理。这里所说的灾,实际上是一种有毒气体————瘴气,瘴气易积聚于山区凹地及沟谷,山上通风处就比较安全。莱英是丢香科的一种落叶小乔木,高约2米-3米,叶及果实中含有一种香气浓烈的挥发性芳香油。这种芳香油能够驱虫、杀菌。因此,后来人们就在九月九日佩戴茱萸,登高饮菊花酒,以求消灾避祸,确保平安。

随着科学与医学的发展,茱萸作为药物资源,仍然受到植物学家的重视,因为它原产我国中南及西南部,所以科学家叫它"吴茱萸",在植物园的药圃里我们可以见到它。

桓景小时听大人说:汝河里住着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到人间走走,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仙求道学法术,战胜瘟魔,为民除害。乡亲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位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进山前去拜访。

桓景进了山,千峰万峦,不知仙人住在哪里。一天,他庇在向前行走,忽然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住地向他点头,然后飞起来。每飞两三丈远就停下来,又向桓景点头。桓景明白了,这鸽子是在为他引路。他一连翻了几座山,一片仙景在眼前:苍松翠柏间有一座古庙,庙门横匣上写着"费长房仙居",黑漆大门紧闭着。桓景虔诚地跪在门外,一直跪了两天两夜。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只见一位白须老人笑眯眯地说:"弟子为民除灾心诚意切,快随我进院吧。"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他起早摸黑不分昼夜地练开了。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今年九月九日,汝河温魔又要出来,你赶快回乡为民除害,普渡众生,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父老们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按大仙的嘱咐带了莱英叶子,喝了菊花酒,把乡亲们安排到山上,他就带着青龙剑回到家中,独坐屋内,单等温魔前来交战。

不一会,只听汝河怒碗,怪风旋起,瘟魔上岸了。它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末见一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山欢聚。它蹿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异香呛喉,不敢近前登山,又回身向村庄走去。看见一人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温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用宝剑把瘟魔扎倒在地。

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自此以后,每年九月九日大家登高的习俗就延续了下来。

赏菊

菊花,不仅以她千姿百态的娇容使人倾慕,而且更以她刚强的性格、气质令人折腰。面对飒飒秋风,她挺立不弯,置身于寒冷秋月姿容不改,越是到了深秋,越是开得茂盛、鲜艳,在细雨纷纷、寒气袭人的深秋里,争奇斗艳,给秋风萧瑟的园林增添了一番景色。所以历代有不少爱菊、赏菊、敬菊、赞菊,以菊喻志、咏菊抒怀的名篇佳作广为传颂,提到赞菊,人们常常联想起唐代农民领袖黄巢那首脍炙人口的《菊花》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赏菊后,借菊花搏风斗霜、繁纷不败的形象,抒发了自己革命到底的情怀和必胜的信念,讴歌了菊花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高尚品质。

谈到赏菊,人们也还会自然地联想到晋朝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一位"菊迷",专门种了一个大菊园,每日从田间回来,便去浇水、培土、捉虫,把心血灌注在菊花上。每逢秋月,当菊花盛开的时候,附近的乡亲,远处的朋友,常到他家做客赏菊。他就摊煎饼,烧菊茶款待亲友,亲友走时采菊相送。来赏菊的客人川流不息,常使他不能及时去田园耕作。他常想,要是能让菊花固定在某一天开,客人都在那天来,那该多好啊!他浇花时,常常对着菊花祝愿:"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说也奇怪,那年九月九日,菊花真的盛开了,客人们也都在那天来了。亲朋诗友,望着满园金菊,吟诗作笑,都说菊有情,不负陶公培。亲友们相约,年年重阳一同来赏菊,都称那满园菊花为"重阳菊"。

吃糕

重阳节为啥都要吃糕呢?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一座高山下,当家人干活勤快,为人厚道。一天,天快黑了,他从地里回家时遇见一个像是算卦的尧先生,因无处食宿,急得团团转。庄户人就把他领到家中安排食宿。第二天一大早,过客上路了,临走,他对庄稼汉说:"九月九,你家里要道灾",庄稼汉听后吓了一跳。过客接着说:"天有不测风云,好人难免受灾。请不要急,在九月九日,你要搬家,拣草木少的高地方搬,越高越好,只要照我的话去做,就可避灾。"

庄稼汉屈指一算,还有两天就是九月九,越想心里越不踏实,决计先避避再说。到了九月九早晨,东西搬得差不多了,他带着老婆弦子刚爬到山顶,回头一看,原住的房子烧起来了,火越烧越大,一片火海。

庄稼汉在九月九爬山登高避灾的事,一下子传开了。到了第二年九月九,许多人惟恐灾难落到自己家里,纷纷搬家,登高避灾。可是住在平原的人家,没有山和高地,怎么登高避灾呢?况且,九月九年年有,一年搬一次家,也折腾不起呀。于是有人想出一个办法:九月九做糕吃。"糕"高"同音,以吃糕表示登高消灾。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