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最新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测量的教学设计(实用5篇)

最新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测量的教学设计(实用5篇)

时间:2023-07-20 12:35:17 作者:李Y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准备:

让学生带软尺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测量桌子的长、宽、高,记录。发现什么问题?单位不统一。

这样有什么不好?怎么办?

2、改写成以“米”为单位。

二、分组测量

1、注意: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4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

2、问题:

(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

(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3)数学书的封面长23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3米”?

(4)教室门长2米3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三、拓展

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

第8页练一练。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篇二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降水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记录一个月的降水量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带有刻度尺的纸条,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制作雨量器

1、出示气象站的雨量器。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水量来区分雨的等级。

提出:我们能不能制作一个雨量器呢?

2、阅读课文中制作雨量器的方法

3、分析讨论:

a、需要哪些材料?

b、为什么要用直筒透明杯子呢?(杯子口径大底小或小底大对测量降水量各会有什么影响?)

c、刻度单位以什么计算?

d、0刻度在什么位置?(与杯子内测底部对齐)

4、分组制作雨量器

三、模拟测量降水量

1、模拟测量降水量

a、用喷壶模拟降雨30秒。

b、观察降水量。(雨量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平放。(2)视线与水面保持平行,不能俯视或仰视。)

2、交流:

在测量降水量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3、阅读气象学家对降水量的分级。

4、分析:刚才模拟降水中下雨的等级是多少。

5、指导画降水量的柱状图。

四、课后练习,观测记录降水量

1、在下雨的天气里测量24小时的降水量。

2、记录每次的降水量并画出柱状图。

3、记录、统计一个月的降水量。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篇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54―55页《有趣的测量》。

二、教材解读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中“做”比“知道”更重要。数学活动课要把握好实践活动的时机,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发挥;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动手。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四、教学重、难点

活动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活动难点: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生1:可以捏成规则的物体,在测量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

生2:也可以把它浸没在水里,用水的体积表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出示钢笔水瓶]它(钢笔水瓶)的体积也能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

生:不能捏了,而且墨水瓶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能放入水中来解决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墨水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

这个墨水瓶的体积我们又该怎样才能知道?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思考、交流。)

生1:水溢出的方法。

师: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你们组的方案表示出来?(v物体=v水溢出)

生2: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

生3: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明确活动要求

生1:物体要完全浸没。

生2: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最低处平行。

生3:测量时要注入整数体积的水,既方便读数,又能减少误差。

同学们想的真周到,老师也有几点下提示与大家分享,请看屏幕。

1、实验前:制定测量方案,明确分工;

2、实验中:轻声交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

3、实验后:整理结论,回顾反思。

2、学生小组合作:请小组内同学首先讨论并制定测量方案,并填写报告单,然后开始测量。(教师发现不同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小组汇报。(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测得墨水瓶的体积是多少?板书三种方案测得的数据。

4、同样的墨水瓶测得的结果不相同,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分析误差的产生:1、不同方法误差的产生;2、同一种方法为什么结果也不相同?)三种方案比较中择优,水上升的方法在理论上误差最小。想更精确,我们可以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老师在课前运用水上升的方法多次测量后得到墨水瓶的体积大约为115立方厘米。

5、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都用到了水来测量;

生2:都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6、请选择桌面上1―2个喜欢的物体,就运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将上浮物体的情况提出来。)

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何解决的。

生:将上浮物体系上一个重物来测量;

生:将上浮物体埋入沙子中,运用沙测法。(板书)

7、我们还有哪些知识运用到了这转化的数学思想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1:可以放在量筒里测量;

师演示。行吗?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四)回顾整理评价完善小结

1、水是液体,当物体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排开一部分水的体积,而排开的这部分水的体积恰好就是放入物体(物体占据一定的空间)的体积。我们只要计算出这部分水的体积,就可以间接地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了。一般我们称这种方法为“间接法”。早在20xx多年前,阿基米德就利用这种方法为自己解决了一个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万花筒,领略阿基米德的风采。

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如果我们面对的不规则物是个能吸水的物体或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又该怎样去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课后我们还可以展开讨论,把你的设想告诉老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篇四

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1、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

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

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

3、小结

4、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

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篇五

科学概念目标:

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的特点,可以代替小方格进行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研讨体验测量工具的由来,在标记计数方法过程中感知不同的技数方法。

利用自制的纸带测量一些物体,包括圆形物体的周长。

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针对测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体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测量带来的便利。

二、教学准备

印有小方格的纸若干,十个小方块,固体胶,记录笔

一、复习入课。

师:1.哪位同学来说说,用小方格来测量桌子的长度,怎样才能测得准确?

2.用小方格测量桌子的长度,先要找到起点,确定起点,(物体的起点,小方格的头和尾),量的时候要做到小方格首尾相接,接紧。测好后数出小方格的个数就是长度。

二、新授。活动一:制作纸带

1、测量腰围,感悟不同的物体需要的测量工具也不相同。

现在,老师想请一个同学用小方格来测测老师的腰围,看看老师的腰围有多少个小方格长,请同学们来当裁判,看看测的方法是否正确,测出来的长度是否准确?(提醒两个起点,测量工具的起点,测量物体的起点)

测好后,追问:用小方格准确的测出老师的'腰围容易吗?你认为那些地方不容易?

(小方格直的,没法弯曲,小方格太短了,接不好。)

2、那你有办法比较准确的测出老师的腰围吗?

1.用纸带

2.拿出纸带让学生来测腰围,首先要确定好起点,量好以后要做好记号。

3.展示长度。请同学来说,你说说看,老师的腰围要有多少长吗?

4.老师想知道腰围有多少方格长,怎么办?

5.用方格再去量纸带,怎么量,将小方格画在纸带上,然后数出来。

6.请同学上前演示画格子,老师帮忙。

数格子。

(小结:用小方格组合体测量圆的物体,比较麻烦,而且还太短了,用纸带测量能更加方便测量)

8.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下子就读出多少方格长?

标数字,

9.你认为标数字首先应做什么?

用彩笔画出起点,在按顺序标出数字。

活动二:讨论数字的标法。

选择三种表数字的方法测量两块物体

1.挑一位第一格是零的和第一格是一的同学比较,哪一种比较好,用纸包好两种个小方格进行测量。证明两种可以用。

2.用同样的方法测量两格半长的物体,提出使用更加方便的一种。

3.出示尺子的标法,学生重新再标。

活动三:指导学生用纸带测量桌子的长度,桌子的高度和桌脚的周长,回报数据。(注意起点和终点,注意首尾相接)

三、课堂总结:

1.问:纸带与小方格相比,你会选择哪种来测量。引出便于携带。

用纸带测出来的数据都是一样的,更加准确和方便了,统一了我们的标准,并且它的携带更加方便了。

相关范文推荐
  • 07-20 区域销售经理工作总结(6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
  • 07-20 部队年终总结报告通用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
  • 07-20 大班秋季教学学期工作计划(精选7篇)
    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在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时进行调整和修正。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
  • 07-20 2023年研究性学习研究的重难点 研究性学习体验心得体会(大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 07-20 2023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办法 乡镇村委会换届选举讲话(汇总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
  • 07-20 最新学前班的个人总结二实用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
  • 07-20 学前班个人年度总结通用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 07-20 最新幼儿园后勤的工作总结和计划实用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
  • 07-20 保险公司员工工作心得体会(精选7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那么下面我就
  • 07-20 最新对简历的评价用语说(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