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最新大学生课程建设工作总结(实用5篇)

最新大学生课程建设工作总结(实用5篇)

时间:2023-07-07 11:38:31 作者:曹czj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学生课程建设工作总结篇一

为期四天的“课程建设高级研修班”已经结束,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颇丰。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了解了中央电大的发展历程,接触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经验,同时还与教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得到了许多启示。在收获颇多,感触较深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因此,可以说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

在本次培训中,最有收获的就是对远程教育中课程的教学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充分体会到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下体会。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无论做什么都要提前谋划、进行设计。在远程教育中,更需要充分重视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过程,它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科学的教学设计,既是体现教育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和预习性所必需,又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陈丽老师在培训中提到,教学实施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环节相关人员均应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教学设计包含8个环节,也就是2个分析和6个设计:

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包含许多因素,不仅要分析其年龄、工作情况、知识背景、学习兴趣与动机、工作与生活经历等基本因素,更重要的是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需求是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学习者个人或社会)所期望的状况(学习者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只有进行了充分的学习者分析,才能找到切入点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用的媒体、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以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进行学习者分析后,需针对学生特点对课程现有资源进行分析,课程资源分析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和确定、学习支持分析、和课程资源分析。通过课程资源分析了解目前课程已有哪些资源,是否适用于现在的教学,是否需重建新资源。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后,有助于下一步进行课程的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是关于学生学习完之后能够做什么(或做得更好)的具体阐述,它不仅包括认知目标,还包括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在设计学习目标时应避免出现抽象术语,应给出学生更易理解的具体要求。

学习内容设计主要包括确定学习内容、确定内容结构、确定章节单元内容及确定章节和单元的学习时间。通过我们在web2.0试点项目中的经验,我们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提供了两种学习内容的学习路径供学生选择,一种是将学习内容按章节予以展现,一种是将学习内容按知识点予以拆分,方便学生可以利用点滴时间来进行学习。

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中,要强调学习情境的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协作学习,活动形式要丰富生动,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要具体,最好明确到每个步骤如何操作。

现代远程教育,强调多媒体一体化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媒体资源。各媒体资源之间的作用是相互补充,而不是资源的重复呈现,除非是必要的重复。

学习评价的设计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在课前如何激励学生预习与复习、在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反馈、课后作业的精心设计和批改等。在评价中要注意多主体参与评价,我们在web2.0试点项目中,在离散数学课程的评价方案中进行了“学生互评价”的尝试,得到了师生的认可,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活动。

在进行学习支持服务活动的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困难,尤其是要重视远程学习技能和专业学习技能的培养。利用多种支持服务手段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同时,各种支持服务环节之间要互相支撑。

以上即为我对教学设计的一些体会,培训中的收获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后我要感谢为我们这次培训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老师!紧张的培训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继续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为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生课程建设工作总结篇二

告别一路风景,洒下一路欢歌。一学期如同冬天的脚步匆匆,在期待与努力中悄然落幕。“书香课程建设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活动开展有一学期了,现将本学期课题组的老师们学习、研究活动作如下小结:

1.继续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建立“自主、高效、合作”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在课内实施大量阅读。

2.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阅读、合作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进行主题学习馆建设、有效使用的研究。开发语文阅读课程资源的内容体系,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教给孩子学会阅读的方法。

4.进行整本书漂流的阅读研究。

本学期,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目标,我们重点开展了这样一些工作:

1.继续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建立“自主、高效、合作”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在课内实施大量阅读。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研究,老师们在实践中能积极地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单一的语文课堂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老师们立足课本,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教学中要以课本为中心,立足于课内文本阅读,让学生发现文本中蕴含着的美妙境界,学会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课内的学习已经燃起了学生阅读的热情,这时应及时将他们引领到文学的广阔天地中,进入奇葩争艳的文艺花园。围绕课本提供的主题,每篇课文给学生提供多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选用其他版本的教材,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四(7) 班z老师尝试将书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和主题丛书结合起来使用,五(7)班的王燕老师在此基础上,又征订了北师大版教材。课堂容量变大,化同样的时间,学了更多的文章。教师的分析讲解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多了。学生改变了单一的语文课堂学习方式,在大量阅读中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精神世界,提高了阅读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们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如: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精读的方法,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字逐句由表及里地理解文字,以提高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法,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利用主题学习馆,鼓励学生读更多的名片佳作。老师们冲破教科书的局限,带领学生走进书海,教给孩子挑选图书的方法,商量确定阅读主题,如“走进名人”、“现代兵器”、“家乡”、“古典名著”、“英雄人物故事”等专题,主题馆大量的图书使学生感到新奇、兴奋,随之产生阅读的欲望,带着主题阅读又使学生在广泛猎取课外丰富知识的同时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同时,在阅读的全过程中,老师们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使用工具书、“不动笔墨不读书”等良好阅读习惯。阅读成果的展示方式多种多样,读书卡评比,读后感交流,手抄报展评等等,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提高。

3.有的放矢地指导整本书的阅读。在整本书的漂流活动中,课题组的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种类型的读书交流活动。如: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手抄报竞赛、读书笔记展出等。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让同学们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课外阅读的信心及热情。本学期,陈昕老师的《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在面向全市的课题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中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赞赏。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课题组的老师在班级内还设立奖罚机制,阅读之星、读书大王、读书卡评比、手抄报展评等等,都给予孩子奖励,通过奖励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课题组的老师们结合班级实际,继续完善班级图书运作模式,优化读书环境。为确保有健康丰富的书源,老师们鼓励学生自己购书,向班级书柜捐书,通过相互借阅,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多读书,增长知识的愿望,还能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5.结合班级实际,善于利用零散的时间组织学生诵读经典。学校给全校每个学生都赠送了《小学教师》杂志社和“新经典”课题组编写的《日日诵》,课题组的老师有的利用宝贵的早到校的时间,组织学生在早晨进行诵读;有的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小助手组织学生诵读;有的利用午间时间,组织诵读比赛等等。诵读的内容不仅这些,还有古诗文、名家名篇选段。师生读山、读水、读人、读经典名篇,学生在这些经典领略自然之美,感受社会责任,体味人生价值,欣赏艺术高雅……学生零散的诵读浸染很快达到熟读自然成背,一旦背诵,语言文字就内化为个人的知识储备。

一学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课题组的老师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将自己的点滴思考写成课题研究论文,本学期,共有十六篇论文在省、市级论文比赛中获奖,有二十二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和孩子们在美丽的文字里吟唱,用心去读,动情去品,一切美妙的画面都会从墨香中流溢出来。孩子的阅读渴望在教师的真诚引导下,像涓涓流水,如淙淙小溪,流淌着,跳跃着。相信阅读的种子一定能在孩子们的心灵里扎下了根,开出了让人欣喜的花朵。

大学生课程建设工作总结篇三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满足需求,慎重实施,逐步推进”为基本原则,以对学生学业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课程为主要内容,以兴趣特长辅导类课程为开发重点,做到“广泛性”、“实效性”、“基础性”。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还与我校“以爱为源、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相一致,因此,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学一手好的选修课成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

(一)充分理解“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校本课程”的认识。

校本课程不仅仅是区域性或本校独特的资源,如果这样,校本课程的开发面将是非常狭窄,根本无法完成新课程选修课开发的需要;校本课程还应包括能体现本校办学理念、根据本校自身条件自主开发的课程。我们认为,凡是能够提高我校学生综合素养尤其是个性特长的课程,又属本校老师自主开发,均为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不是简单的编写教材,这是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

校本课程不是一个供师生阅读的案头“读本”,而是来源于课堂教学实践,并最后仍然要通过课堂实践来具体实施的教案。因此,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课堂实录为主要形式,校本课程教材以课时为单元,以学年为阶段进行分类编写。

(三)打破常规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我们打破了由一位教师独立开设一门选修课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思维定势,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采用分工合作、分类组合的方式。

(四)规范操作程序

新课程选修课以一学年为单位,在第一学期要制订方案等准备工作,第二学期末要有考核总结,学校并统一进行检查。

(一)活动类选修课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1、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情况下,活动类课程宜多样化实施。

2、新课程有综合实践课程的必修课,即以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

(二)要弄清楚小学阶段的选修课的设定范围。

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基础化、其认知特点简单化等的制约,所以要求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应该着眼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兴趣活动为重点。

1、本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主要有如下种类:

(1)兴趣特长辅导类。根据学生的需要,培养其的兴趣爱好,发展其特长。棋艺社、花样剪纸、绘画、抖空竹、五子棋、跆拳道等。

(2)学科辅导类。各学科课外辅导提优、补差

(4)益智学科类。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介绍,培养兴趣。《科技小制作》《趣味数学》《书法》。

2、具体说明:

(1)学科辅导类校本课程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在性质上仍属目前的应试教学。

(2)课外延伸类优于学科辅导类。一方面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有所长;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发展,做到教有所长。同时由于与学生的学业联系紧密,可以在中考中直接得益。

(3)我校目前以兴趣特长辅导选修课为校本开发的重点,因为这类选修课实施的对象范围广,要求的人力、物力、文本资源等比较现实,方便操作开展。

3、具体操作要求:

(1)每周五下午一节60分钟长课,以一个学年为一个周期。

(2)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且忌空洞无物或艰深难懂;要做到深入浅出。

(3)精心收集有关的素材,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有些项目尽量制作多媒体课件。

(4)编写教案(有些课程要有附图)。

课程建设已形成学校特色,尤其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给我们带来了收获和惊喜,也来了一些反思和困惑。我们认真调查了已开设的课程,哪些课程学生真正喜欢,哪些课程学生会终身受益。多少课时、如何实施、如何管理评价才能带给师生全新的体验,使师生真正爱上这些课程。我们一定会在反思中前行,把课程建设这项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大学生课程建设工作总结篇四

校本课程设置,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中的一部分,是国家、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我校本着“强队伍、优课堂、重质量、创特色、树品牌”的办学目标,从实际出发,开展了相应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逐步完善。

2、切实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建立了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责制,配备专任教师,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形成学校决策把关,课程教师组织实施,为课程开设奠定基础。

我校在贯彻落实国家、地方两级课程管理基础上,依据校情,把课程开发目标定位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以学校可持续发展为本”,在日常管理中做到“四有,两保证,一体现”,即有专任教师,有校本教材、有教案、有课表;保证课堂教学时间,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体现校本课程教学成果阶段性展示。由于教材定位准确,目标明确,使学生学习兴趣浓,从学生的体会中可以看出,教师工作热情高,出现了人人关心、参与校本课程的良好局面。

校本课程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及实施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要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1、不断提高校本意识

通过学习、培训、观看典型案例。

2、开展活动,提升教师探究能力

积极开展以反思、公开课、观摩等为主题的校本研究,定期召开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会,组织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反思、随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通过举行校本课程探究课,及时进行评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并把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课题,使校本教研与校本课程开发实现互助发展,同步并进。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科研兴校、培养特长”的办学理念,把校本课程特色创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更进一步凸显了我校立足校本、悦性怡情、飞扬个性、潜心育人的办学特色。

1、《米贴工艺》、《形体课》、《泥塑课》深入开展

在原有基础上融入了新的内容,形体课中女生加入瑜珈动作,男生编制了搏击操。

2、读书活动常抓不懈,开发《赏阅与练笔》

几年来,我校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做到了三个结合,即读书与写心得相结合,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读书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学校每学期开展的读书人物、读书之星、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赏阅与练笔》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已开展起来。利用周一读书班会和作文课开展赏析、练笔与阅读,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教师选择优秀篇目供学生赏析,教师撰写下水文,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在第七届全国希望杯作文大赛中有157人获奖。

3、阳光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根据学校实际和场地优势,做到因地制宜,创编了第三套韵律操《炫舞青春》,足球基地训练活动常抓不懈。

4、人文环境独具一格

学校绿树成荫,树种达22种,映衬出宁静典雅、内蕴深厚的人文气息,教学楼内富有特色的大厅设计,走廊、班级、办公室的名人字画,学生米贴、剪纸作品、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等,校园展室,汇集了历届学生优秀作品,所有这些,构成了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经过实践,我们感到,虽然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利用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我们还需积极努力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探索创新,把我校校本课程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做强。

大学生课程建设工作总结篇五

第一条:为鼓励广大教师加强教育与教学研究活动,规范我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与成果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水平,促进我校教科研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更好地发挥教科研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是本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在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管理、教学理论等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课题。

第三条: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重视实践性,注重成果性。强调研究课题必须与教育教学第一线紧密结合,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在实践中检查验证,以教育教学实际成效大小作为衡量课题研究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第四条:对我校、区、市、省乃至全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第五条: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立论充分,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方法科学,步骤可行,有一定的创新与与特色。

第六条:符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向。针对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推广价值。

第七条: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并在该课题领域已进行过前期研究,具备按计划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第八条:校长室统一负责课题的规划、评审、立项、督导、鉴定和评奖等工作。学校教务处(教研室)负责其日常工作。

第九条:立项课题由省、市、区教科研主管部门和申报人所在单位共同负责管理。日常研究工作在本单位进行管理。

第十条:课题承担者负责对本课题的实施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依据研究课题的重要性,研究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性课题。依据研究课题的研究时限,研究课题分为:规划课题和年度课题。依据研究课题的领域,研究课题分为:学科教学研究,课程研究,评价研究,教学管理研究,教研工作研究,教学理论研究。

第十二条:重点课题主要是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对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的课题。一般性课题主要是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局部的教育改革能起到推进和促进作用的课题。

第十三条:规划课题主要是指具有较长的研究周期(2年以上),具有较强计划性和前瞻性的课题。年度课题主要是指研究周期一般为1—2年的课题。

第十四条:学科教学研究主要是指各学科开展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课程研究主要是指课程教材改革与建设研究,以及课程管理研究。评价研究主要是指针对学科或综合性教学质量评估开展的理论、方法、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教学管理研究主要是指教学业务管理、教师培养、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等方面的研究。教研工作研究主要是针对教研室工作的性质与职责,从提高工作效益与工作水平出发而开展的自身建设方面的研究。教学理论研究主要是指学科或综合性理论研究。

第十五条:课题申报原则上实行限时受理、定期评议的办法。校级课题一般每年申报一次,申报时间为每年9月份。

第十六条:学校教务处(教研室)负责全校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申报受理,并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第十七条:申报个人或单位须填写统一制定的《申报表》。《申报表》须经所属年级组和分管领导审核并签署明确意见。学校申报课题原则上先报送区教研室,个人申报由各教研组上报校教研室。

第十八条:重点课题或规划课题的申报人应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第十九条:同一时间内同一申报者只能申报一项课题。

第二十条:没有充足理由未完成所负责课题者,2年内不得申报新课题。

第二十一条:依据我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研究课题指南》,供研究选题参考。申报者也可自定其它课题。

第二十二条:申报课题由学校组织评审。经评审通过的,由学校下达《立项通知书》。

第二十三条:立项课题由教研室和课题负责人共同管理。

第二十四条:对所有立项课题,教务处将采用多种方式不定期进行检查,了解研究情况。每年的1月和6月底之前,每个立项课题必须向教务处提交学期内课题阶段性小结报告(内容包括阶段研究成果,实验开展情况及下阶段工作计划等)。

第二十五条:立项课题在研究时,应建立必要的档案和记录,以备查阅。

第二十六条:课题研究中,课题申报人应维护课题研究的严肃性,对“实施方案”确定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不能随意改变,如需作重大改变,则须书面报告,经课题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第二十七条:研究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时,课题负责人应主动及时以书面的形式向教科室提交报告,阐明理由,并提出终止要求。

第二十八条:出现以下情况的课题将作中止研究处理。中止研究的课题按本规定第十九条处理:

1、课题立项后,无故不提交学期内课题阶段性小结报告。

2、在规划到期后,没有形成成果,或者形成的成果与预期目标太远的。

第二十九条:研究课题经费原则上由学校根据课题等级给予一定的数额,并分两次下发。立项时下发经费的30%,结题后下发经费的70%。

第三十条:课题负责人应本着精打细算,厉行节约的精神,合理地编制研究经费的开支计划(经费预算)。经费开支范围限于该课题研究所必需的支出。

第三十一条:在财政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课题负责人有权按照研究计划和研究经费预算支配经费。

第三十二条:课题研究完成后,应以书面形式报告经费使用情况,并接受必要的财务审核。

第三十三条:对于被撤销的课题,根据性质终止或追回课题经费。

第三十四条:课题负责人应按计划完成课题研究工作。课题完成了符合《申报表》中所承诺的课题成果,即可结题。每年的1月和6月为全校课题结题工作月,由教务处(教研室)统一安排结题工作。

第三十五条:研究课题结题时,课题负责人应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写出结题报告。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进行鉴定。课题负责人应向学校递交《课题研究记载册》,内附课题研究的主体报告和附件。附件包括主要研究成果、反映研究过程的主要资料(包括文字、图表、音像、实物等)。结题报告经审核通过,发给结题证书。

第三十六条: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分为:研究报告、科研论文、专着、教育产品(仪器、教具等)等。

第三十七条:已立项的课题,到期因故不能完成,课题负责人应以书面的形式主动向学校提出延长课题研究的要求,经同意批准后方可延长。原则上延长时间不超过一年。未能按时(含延长期)结题的课题,将被撤销。

第十章成果推广与评奖

第三十八条:成果的推广是进行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体现课题价值,产生出效益的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课题负责人应重视成果的推广工作,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确保研究课题的推广。

第三十九条:对课题研究开展较好的以及成果推广比较好的,学校每年评选出教科研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