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农技推广信息 在农机推广座谈会发言(优秀7篇)

农技推广信息 在农机推广座谈会发言(优秀7篇)

时间:2023-06-24 16:27:58 作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农技推广信息篇一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农机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以来,我市农机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为主线,以实施“兴机富农”工程、建设星级文明农机市场、搞好“一条龙”和信息网络服务、开展农机安全活动年等为重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并在农机总动力、农机经营总收入、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前列,受到了中央、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扬,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此,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也希望同志们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再创新的业绩。

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党的xx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业机械化代表着农业的先进生产力,在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任重道远,大有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机部门一定要从贯彻xx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新形势下农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首先,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是基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必须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用现代装备代替人力、畜力劳动,彻底改变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必须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质量和水平,为建设现代农业奠定基础。其次,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必须积极引进、消化、吸收、运用各种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改善农业机械装备,促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国际竞争力。第三,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的重要前提。推进农业机械化与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可以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走出来,转移到城市或小城镇务工经商,从而为实现人口集聚、推进农村城市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要发展规模,需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四,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发展优势农产品必然选择。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生产技术在农业领域运用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实践证明,只有有效利用农业机械这一先进生产手段,才能使一些农业先进技术在生产领域大范围推广使用。比如,我们通过“兴机富民”工程,不仅解决了秸秆焚烧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机部门都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快推进我市农业机械化进程。

二、突出重点,加快提升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关于今年的农业机械化工作,要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总体要求,创新思路,突出重点,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全面提升我市农机化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努力实现“在全省当龙头、在全国创一流”的目标。

一是要全力抓好示范基地建设。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不同农作物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优势农产品、优势示范工程和示范区域的发展。尤其要进一步充实、完善、提高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全力抓好“十大农机示范基地”建设,搞好不同作物、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技术研究和机具的实验示范工作。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既搞好高新技术的引进,又注重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我市农机化发展水平。

二是要创新农机服务模式。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组合农机作业项目,形成农业种植户、农机户、养殖户“三大户”+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3+1”的农机经营模式。要加强对农民特别是对农机大户的培训,扶持和培养一批农机中介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大户和农机专业公司,充分发挥他们的龙头作用,带动农机产业化的发展。要积极推进农机信息化,逐步建立市、区市、乡镇三级信息网络,为我市农机化的发展提供快捷、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

三是要加快推进农机“两大工程”。实施小麦秸秆机械打捆、玉米机械化青贮“两大工程”,既能把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又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应大力推广。各级农机部门要继续抓好“两大工程”服务品牌创建工作,积极推进跨区域作业发展,确保实现跨区作业1万台(次)、为农民增收1亿元的“两个一”目标。

四是要继续创建农机服务品牌。服务是农机部门的立业之本。要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内容,提高农机服务水平。要在去年已形成的“明星机组”、“明星服务队”、“一条龙服务”等品牌的基础上,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创建更多的农机服务新品牌。尤其要以跨区机收、机作为服务纽带,进一步拓宽农机服务领域,把农机服务拓展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农机“一条龙”服务,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五是要进一步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机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构筑宣传教育、源头管理、监督检查三道防线。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安全生产法》、《农业法》及农机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使农机安全生产法规深入到村到户。要严厉打击农机造假活动,查找隐患,堵塞漏洞,坚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要继续搞好创建“星级文明农机市场”和“星级文明农机销售企业”活动,规范农机市场。要开展农机安全“十、百、千”活动,树立正面典型,带动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水平。

农技推广信息篇二

20xx年,我县为部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县,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立足前几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攻坚克难,奋力爬坡,做到服务多样化、运转市场化、技术多元化,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截止10月30日,全县新增插秧机104台(其中高速机8台),育秧流水线8套,育秧硬盘12.3万张,完成机插秧作业面积19.5万亩,圆满完成了市政府、县政府下达的工作指标。

为了做好今年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县政府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准备充分,部署有力。以全政[2011]34号文件形式,安排落实了今年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任务,要求各镇各部门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切实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落实到议事日程,做到“认识不减、力度不减、扶持不减”,“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每个镇必须建立3个面积在500亩以上的示范片,要落实到田头、机头、人头。今年,县政府再次把水稻育插秧工作列入农村工作综合考评中,并设立水稻育插秧推广工作单项奖。提出四点要求:1.抢抓机遇,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工作打造成各级组织的社会事业和参与者的人生事业;2.狠抓关键,不断创造、培植、支持水稻育插秧工作的载体、平台和着力点,推动此项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3.健全机制,促进工作常态发展,成就“三农”伟业;4.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为做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各镇政府会后相继成立了机插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出台了奖惩措施,落实了示范片,工作开展有序。

在育插秧关键时间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曾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组织召开各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协调会、调度会,实行每日汇报制:各镇将每天育插秧进度反馈到农机局,农机局汇总后上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县农村工作组领导;技术人员对示范点做到一天一巡查、一天一总结、一天一汇报。期间由督查局牵头,农机、农艺等部门参与督查各镇育插秧进度。分管县长杨勇多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机插秧工作,亲自解决在机插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为了激励农民购买插秧机、运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鼓励农机服务合作社从事机插秧作业,县财政安排了70万元用于此项工作,各镇政府都相应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购置插秧机补贴、作业奖励等。

1.县财政对规范化合作社,2011年机插秧面积达3000亩以上的,给予每社20000元的资金扶持,2011年机插秧面积达2000亩以上的,给予每社10000元的资金扶持。

2.对购置机械育秧硬盘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每张1.5元的资金支持。

3.对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购置插秧机继续实行优先支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安排。

4.各镇在中央、省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对推广好的典型,根据作业面积进行奖励,有的镇对购置育秧流水线给予3000元/套补贴,有的镇对机插秧农户提供种子补贴(5—15元/斤)、育秧软盘补贴(10—20元/亩,有的无偿提供软盘)、作业补贴(机插秧10—20元/亩)等。

农民对水稻育插秧技术的使用,往往取决于他们的`接受程度。为了加快我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让更多的农民了解、接受、实施这项新的水稻种植技术,我们充分利用农民赶庙会、上街下集等机会,支起桌子、摆上资料、竖起牌子,向过往的群众宣传机插秧技术。并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举办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详细讲解育秧技术、大田耕整技术、大田管理技术和机插秧操作技术。有时为了方便群众,总是利用下雨天、晚上,深入到农村,组织几个村民组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播放宣传光碟、散发技术资料、讲解育插秧技术。今年全县共散发技术宣传资料2800份,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农民420人。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需要农机农艺做到紧密结合,两者缺一不可。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农委安排专门技术人员与农机局安排的农机技术人员组成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指导小组,在农机部门对农民进行插秧机操作培训时,给农民上课,讲解水稻的有关知识、大田水肥管理、水稻病虫害防治等;和农机人员一起走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选种、指导农民育秧,并及时帮助解决机插户遇到的问题。农机、农艺的紧密结合,让农户感到有了技术保障,增强了他们运用技术的信心。

“市场运作”是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一家一户的小农作业,必将被专业化服务所替代。我们在推广服务过程中,不放弃一亩地、一台机的星星之火,同时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发展规模化作业上,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积极引导农机专业服务公司、合作社发展壮大。育秧流水线配套硬盘进行育秧作业,效率高、秧苗均匀、省工、省时。今年县政府在地方财政叠加补贴中,特别增加了硬盘补贴。目前全县已成立的22个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拥有插秧机135台(其中高速机14台),育秧流水线12套,硬盘180000张,成为机插秧作业的主力军和领头羊。同时我们积极帮助种粮大户和土地流转大户与机插秧公司、农机服务合作社对接,为大户找机械、为合作社找市场。今年农机服务组织与农户签订机插秧服务合同35000亩,作业收入达450多万元。

今年水稻机插秧工作我们顺应农村发展趋势,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流转,坚持扶持农机服务组织抓大户、建大片、发展机械化流水线育秧,服务对象由过去的零散农户向承包大户作业方向转移,今年全县建立500亩以上的作业片56个,比去年增加了11个。

(一)推广力量单薄。推广站只有4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人还要留守办公室,而镇农机管理员由于被镇政府其他工作束缚,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农机工作上。另外,机插秧涉及很多农艺方面的知识,而农机人大多是外行,加强推广队伍的知识培训,更显必要。(二)发展不平衡。各镇由于自然条件,领导重视程度,农民的积极性存在差异等因素,机插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三)插秧机价格偏高。尽管农民在购置插秧机时已经享受了一半以上的政府补贴,但一台机械依然要拿出八、九千元,高速机几万元,居高不下的价格,直接影响着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四)法律不完善。叠加补贴后的插秧机仍有流失现象。目前没有过硬的强制措施,应逐步完善相关法律,予以重拳出击整治。

20xx年工作打算

1、立足当前工作基础,摸索创新示范推广工作新模式;

5、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确保培训质量,提高机手素质;

6、做好镇村宣传发动工作,加速整村推进、成片发展。

农技推广信息篇三

一、高平农机公司现状

1、高平市坤鑫商贸

高平市坤鑫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1日,经营地址为高平市新华街1号,注册资金为人民币壹千万元,公司法人代表是:杨荷叶,本公司经营范围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矿山机电设备及配件、钢材、建材、农用汽车等。公司员工为20人,大学生5名,中专生8名;获取专业技术职称的为10名。

我公司本着诚信经营,科学发展的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从2015年开始至今被山西省农机局认定为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定点经销单位。并多次获得省、市农机局颁发的优秀企业证书,工作得到了各界的认可。

公司内部下设业务科、售后服务科、财务科、办公室等三科一室。所有员工都对工作尽心尽职,积极努力的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同时公司经营的农业机械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业绩逐年上升。销售范围覆盖五县一区:高平、泽州、沁水、陵川、晋城城区。经营品种也灵活多样很好的满足了顾客的需要。

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拓展,在政府以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思想为目标的引导下公司为全省三农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利益。

2、农业机械的竞争状况

在我市范围内的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经销企业分别是:晋城市城区新锦润工贸有限公司,晋城市世纪风工贸有限公司,高平市坤鑫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阳城县富康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沁水县城镇兴隆农机营销总汇,陵川县建陵农机超市。 其中晋城市城区农机局负责监管晋城市城区新锦润工贸有限公司,泽州县农机局负责监管晋城市世纪风工贸有限公司,高平市农机局负责监管高平市坤鑫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阳城县农机局负责监管阳城县富康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沁水县农机局负责监管沁水县城镇兴隆农机营销总汇,陵川县农机局负责监管陵川县建陵农机超市。

3、公司的发展前景

评,得到了政府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在当地树立起了良好的公司品牌,多次获得“优秀经销商”等荣誉称号;同时,该企业为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定点单位,在该区域内有一定的市场地位,企业年销售额稳步上升,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二、国家的政策和高平的农业机械市场

1、宏观政策扶持--为农机行业发展提供长期保障

我国在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阶段,全民阿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国家加大扶持“三农”政策,使农业机械化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农业机械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1)由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2001年开始,中央连续多个“一号文件”强调“农民、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性,其中多次提到农业机械化对稳定农村工作、提高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的重要性。自200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正式实施以来,中央财政及各级地方财政支持的一些列强农惠农政策,使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获得了强大的成长动力,广大农民和农村合作组织购买农机等生产工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2)有法律保障

国家颁布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确立了农业机械化的法律地位。

(3)有市场需求

自2004年到2015年的连续六个“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年内工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购买农机局予以补贴”、“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的政策,给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构建了一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农机化发展投入机制,农民购机热情和粮食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机市场需求剧增,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日益增多、产销两旺。

2、内外因的强力推动并加速高平农机化进程

(1)外因拉动

随着国家推进建设现代农业的脚步加快,连续几年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翻番的增长,2015年更实在2015年40亿补贴额度的基础上一举突破130亿元的历史性总量,农机购置补贴制度的实施也多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农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内因驱动

搞农业”的局面。这也预示了我国将有劳动力供给过剩向结构性短缺的时代转变;二是农业机械化升级带来的新挑战,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才刚跨过40%的门槛,距2020年达到65%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上述两力驱动必将迎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期,同时也是加快高平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机遇。

三、农机市场趋势预测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我国总体上开始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是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我国对农业和农机的重视、支持、保护力度在加大。农业生产要素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运用现代生产要素改革传统生产要素,增机减人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核心问题。城镇化进程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民收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与规模发展。从国家紧急实力和财政能力看,国家具有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支持的基础和条件。随着政策法制环境的改善和国民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在调整和反哺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聊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1、农民对农机化投入加大,投机意识有所提高

过去农民一直认为发展农计划投入资金达,回收期限长,投资热情不高。但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以及土地适度的集中,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

2、农民科普意识强,渴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

以前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过去对科普宣传的难度大,农民对科普知识抱有怀疑的态度。随着新机具、新技术的不断推广,现在农民一把科普作为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一项基本途径,农民渴求新机具、新技术的到来。

3、农机作业服务越来越受欢迎

过去农民购买机具示威了种好自家的田,农闲时节搞运输枕垫零花钱。而现在农民购买机具不仅满足了本家、本村的需求,而且还逐步走了出去,为周边农户服务,成了专职农机服务户,农机作业服务越来越受欢迎。

四、高平农业机械的营销策略

1、零售终端网络布局

发展零售终端网络是核心战略方向。多,通过重组与联合,实现行业内优秀人才和网络资源的同步整合,不断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大零售终端的网络建设。

2、连锁经营模式

成功将连锁经营模式引入农机流通领域,一方面积极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优势,另一方面借助专业化分工优势,经过较短的时间公司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农机流通行业中最大的专业农机连锁类销售企业。

3、专业技术服务

随着现代农业装备的普及和产品技术的不断更新,对农业装备的维修及售后服务需求将越来越大,技术要求将越来越复杂,因此,市场对具备相当规模和技术能力的专业型农机销售和售前、售后服务型公司的需求日益强烈。

4、注重管理

连锁经营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在于管理,坚持“和谐共生、互助共赢”的管理理念,通过股权开放与分享,牢牢吸引和控制了管理团队和核心管理人员,并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应立足于人才本土化战略,已经建立灵活的岗位人才复合培养机制与内外培训相结合的技能培训体系,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

5、建立品牌

在农机流通行业经营多年,在连锁化、规模化、服务多元化战略的稳步推进发展中,得到了农机主管部门、农机制造商和用户的高度认可,形成独有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农机展销会、推广演示会、发机仪式,长期不懈地推广、宣传与良好的售后服务。同时,随着销售规模稳步 增长、向上游客户及时回款,与农机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品牌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和提升。

一、农机质量好坏不一、数量不够

机械指标不过关。就收割而言,我市现有联合收割机32台及部分老式链轨收割机,2015年全市机收割水稻面积16万亩,跟我市66.7万亩水田面积相比,机收割面积比例不大,原因是老式链轨收割机质量不过关、联合收割机数量太少。

二、农民负担重、投入机制不健全

就插秧机而言,“延吉牌”插秧机市场价11300元,购买一台农民需支付5650元,“东洋牌”插秧机市场价16000元,购买一台农民需支付6400元。就联合收割机而言,市场价23.5万,购买一台农民需支付16.45万。在政府已大量投入的情况下,上述插秧机、收割机在购买中农民支付比例较高。在投入机制上,单存依靠政府、个人,没有社会其他方面的投入,投入机制不健全。

三、农机使用知识不普及、使用效率不高

农机使用需要有各级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机手,我市目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缺少、操作机手很少,导致使用效率不高。各家各户各自为战,仅插秧、收割时节短暂使用,并且大部分为农机所有户自用,农机闲置时间很长,使用效率低下。

四、农机推广使用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我市广大水稻生产区,农机户、农民、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缺少由政府搭建的联系平台,联系程度不够,生产服务有局限性,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的服务手段单一,缺乏多样性,导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链条缺失。

五、农机和农艺的分离影响推广

农机化的发展程度与农艺是息息相关的,以水稻生产为例,其生产过程是连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水稻产量。水稻生产中的插秧过程最能体现农机和农艺结合的重要性,比如说插秧机械技术已经过关,但千家万户如何按标准去育秧就成了制约机插水平提高的瓶颈,但现实的农业生产中,农机和农艺存在较严重的分离现象,影响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针对上述状况,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解决:

一、加强农机科研、开发、引进和推广工作

建立市、市(县)区、乡镇农机科研、推广网络体系。加强农机科研、推广基础建设,增强农机科研开发、引进、推广和科技创新能力,确保农机质量、提高农机维修水平。逐步建立健全农机科研、推广投入机制,在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新型农机具的研发和推广,同时淘汰老式农机,从根本上改变农机科研、开发、创新、推广资金严重不足的状况。要制定农机科研创新和研发政策,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对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研制开发出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民需要的农机新产品,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推出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科研成果。通过努力,使农机质量过关,数量增加。

二、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完善农机投入机制

发展的力度。一要积极争取中央、省项目和资金投入,包括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和节本增效等国家、省有关部门立项的项目,并保证资金的使用效果。二是市、市(县)区、乡(镇)各级政府对国家项目要给予大力支持,保证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各市(县)区都要相应增加对本地区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三是应通过政策和国家资金调控,引导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民向农机化投入,并逐步成为农机化发展的投入主体。

三、加强农机培训,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农机新技术的覆盖率

“十一五”期间,全市要搞好各级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机手的培训工作,争取用两年时间,把所有技术人员和机手培训一遍,使其逐步适应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农机新技术的覆盖率,全面提高全市农业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以水稻插秧机为例,要引导、鼓励水稻插秧机的跨区作业,提高水稻插秧机的利用率,实现农机资源有效配置,为参加跨区作业机手免费办理《插秧机跨区作业证》,保证农机跨区作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创新

赁公司、农机协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构筑以民营为主体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新框架。大力开拓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重点建设农机作业、销售和维修三大市场,积极开展农业机械化作业和技术服务,支持和鼓励农业机械进行跨区作业,提高机械利用率,增加农机户收入。大力发展经纪、咨询、信息等多种中介服务,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的监管体系。

五、进一步做好农机和农艺的配合工作

农机和农艺的配合工作在水稻的各个生产过程中都有体现,以插秧过程为例,插秧机械化必须与品种、茬口、栽培方式密切配合,因此,要采取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办法,认真听取农艺专家的意见,切实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做到整地要适合插秧机作业,育苗要满足插秧机要求。要吸纳农艺人员积极参与水稻机插技术示范推广,充分发挥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技术优势,共同做好水稻品种选择、育秧、植保以及大田管理等技术服务,要指导好农户育秧,做好详实的对比试验、分析和整理工作,要注重可操作性,要历经专家提炼,逐步形成适合我市水稻生产的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

农技推广信息篇四

今年的农机化推广工作我们遵照自治区农机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在主管局的领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农机农艺融合水稻机插秧对比试验和技术培训,利用实施自治区《水稻全程机械化》项目这个平台,借助宣传落实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这一惠农政策,大力推广各种先进适用农机具。

1、积极做好宣传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工作,并以此促进各项农机化推广工作的开展。到农机经销商处和部分乡镇宣传国家的购机补贴直补政策,发放宣传资料3500多份;向农户宣传大中型拖拉机、高速插秧机等各种先进新型农机;成立了农机技术人才服务小组和党员志愿服务小组,下乡开展义务技术指导和维修服务;督促相关厂家做好“三包”等售后服务工作,让农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无后顾之忧。

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在推广机械育插秧技术过程中,以面向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田大户、农机大户为主。农业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也积极主动地向农民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引导农民使用机械插秧,农机农业部门共同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促进我市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3、认真做好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工作,做好现场技术培训和演示,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今年xx月xx日和xx月xx日,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示范区招开了贺州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现场会,现场会上举办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现场培训,进行水稻高速插秧机插秧演示,和新型水稻收割机收割作业演示,完成贺州市农机局下达的举办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现场会的工作任务。

4、我站还与县(区)农机推广站联合举办了水稻育插秧现场技术培训会和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着重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促进我市的农机化水平的发展。xx月xx日,我站单独举办了一期水稻插秧机操作技术培训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插秧机基本操作要领与维修保养技术等,参加培训的人员有本站干部职工和贺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等共20人;今年我站派出了农机推广技术人员深县区(管理区)指导农机化工作,并结合实际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办到田间地头,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全站干部职工、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成员、农机手等200多人参加了农机化技术培训,并发放农机技术宣传资料3800多份,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5、项目工作,马蹄机械收获项目工作已初步确定技术方案,正在进行样机的准备,在今年马蹄收获季节开展收获试验。稻谷烘干机械技术推广项目获市本级科技项目立项,已初选推广机型和技术。

1、做好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宣传工作。xx月xx日上午,我站参与了在贺州灵峰广场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咨询服务活动。为了配合做好此次宣传服务活动,我站在服务现场设立了“3〃15”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咨询点和出版了一版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宣传栏,同时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亲临现场指导,为前来参观的农民提供农机质量投诉咨询服务,切实履行质量监督为农机消费者服务的职能。在为期半天时间里,累计共接待农民群众咨询600多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00多份。通过普及农机真假鉴别和科学使用农机基本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维权意识和能力,依法推介优质放心农机产品。

2、开展农机产品打假专项整治活动,我站联合八步区、平桂管理区等农机质量投诉监督部门开展了农机产品打假专项整治活动,组织了8名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执法人员到城区和部分乡镇,共派出执法车辆2台,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0多份,先后检查农机经销商和绡售网点(挂点)6家,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机产品质量、农机产品登记证或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鉴定证书、质量合格证等,在检查过程中未发现有假冒伪劣农机产品、零配件销售现象,有效地维护了农机户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农机经营秩序。

3、开展农机鉴定证章检查和方向盘拖拉机质量调查,完成自治区农机局和自治区农机鉴定站下达的任务。

20xx年xx月xx日

农技推广信息篇五

20xx年,我县为部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县,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立足前几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攻坚克难,奋力爬坡,做到服务多样化、运转市场化、技术多元化,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截止10月30日,全县新增插秧机104台(其中高速机8台),育秧流水线8套,育秧硬盘12.3万张,完成机插秧作业面积19.5万亩,圆满完成了市政府、县政府下达的工作指标。

为了做好今年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县政府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准备充分,部署有力。以全政[20xx]34号文件形式,安排落实了今年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工作任务,要求各镇各部门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切实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落实到议事日程,做到“认识不减、力度不减、扶持不减”,“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每个镇必须建立3个面积在500亩以上的示范片,要落实到田头、机头、人头。今年,县政府再次把水稻育插秧工作列入农村工作综合考评中,并设立水稻育插秧推广工作单项奖。提出四点要求:1.抢抓机遇,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推广工作打造成各级组织的社会事业和参与者的人生事业;2.狠抓关键,不断创造、培植、支持水稻育插秧工作的载体、平台和着力点,推动此项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3.健全机制,促进工作常态发展,成就“三农”伟业;4.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为做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各镇政府会后相继成立了机插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出台了奖惩措施,落实了示范片,工作开展有序。

在育插秧关键时间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曾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组织召开各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协调会、调度会,实行每日汇报制:各镇将每天育插秧进度反馈到农机局,农机局汇总后上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县农村工作组领导;技术人员对示范点做到一天一巡查、一天一总结、一天一汇报。期间由督查局牵头,农机、农艺等部门参与督查各镇育插秧进度。分管县长杨勇多次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机插秧工作,亲自解决在机插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为了激励农民购买插秧机、运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鼓励农机服务合作社从事机插秧作业,县财政安排了70万元用于此项工作,各镇政府都相应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购置插秧机补贴、作业奖励等。

1.县财政对规范化合作社,20xx年机插秧面积达3000亩以上的,给予每社20000元的资金扶持,20xx年机插秧面积达20xx亩以上的,给予每社10000元的资金扶持。

2.对购置机械育秧硬盘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每张1.5元的资金支持。

3.对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购置插秧机继续实行优先支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安排。

4.各镇在中央、省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对推广好的典型,根据作业面积进行奖励,有的镇对购置育秧流水线给予3000元/套补贴,有的镇对机插秧农户提供种子补贴(5―15元/斤)、育秧软盘补贴(10―20元/亩,有的无偿提供软盘)、作业补贴(机插秧10―20元/亩)等。

农民对水稻育插秧技术的使用,往往取决于他们的接受程度。为了加快我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让更多的农民了解、接受、实施这项新的水稻种植技术,我们充分利用农民赶庙会、上街下集等机会,支起桌子、摆上资料、竖起牌子,向过往的群众宣传机插秧技术。并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举办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详细讲解育秧技术、大田耕整技术、大田管理技术和机插秧操作技术。有时为了方便群众,总是利用下雨天、晚上,深入到农村,组织几个村民组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播放宣传光碟、散发技术资料、讲解育插秧技术。今年全县共散发技术宣传资料2800份,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农民420人。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需要农机农艺做到紧密结合,两者缺一不可。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农委安排专门技术人员与农机局安排的农机技术人员组成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指导小组,在农机部门对农民进行插秧机操作培训时,给农民上课,讲解水稻的有关知识、大田水肥管理、水稻病虫害防治等;和农机人员一起走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选种、指导农民育秧,并及时帮助解决机插户遇到的问题。农机、农艺的紧密结合,让农户感到有了技术保障,增强了他们运用技术的信心。

“市场运作”是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一家一户的小农作业,必将被专业化服务所替代。我们在推广服务过程中,不放弃一亩地、一台机的星星之火,同时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发展规模化作业上,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积极引导农机专业服务公司、合作社发展壮大。育秧流水线配套硬盘进行育秧作业,效率高、秧苗均匀、省工、省时。今年县政府在地方财政叠加补贴中,特别增加了硬盘补贴。目前全县已成立的22个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拥有插秧机135台(其中高速机14台),育秧流水线12套,硬盘180000张,成为机插秧作业的主力军和领头羊。同时我们积极帮助种粮大户和土地流转大户与机插秧公司、农机服务合作社对接,为大户找机械、为合作社找市场。今年农机服务组织与农户签订机插秧服务合同35000亩,作业收入达450多万元。

今年水稻机插秧工作我们顺应农村发展趋势,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流转,坚持扶持农机服务组织抓大户、建大片、发展机械化流水线育秧,服务对象由过去的零散农户向承包大户作业方向转移,今年全县建立500亩以上的作业片56个,比去年增加了11个。

(一)推广力量单薄。推广站只有4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人还要留守办公室,而镇农机管理员由于被镇政府其他工作束缚,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农机工作上。另外,机插秧涉及很多农艺方面的知识,而农机人大多是外行,加强推广队伍的知识培训,更显必要。(二)发展不平衡。各镇由于自然条件,领导重视程度,农民的积极性存在差异等因素,机插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三)插秧机价格偏高。尽管农民在购置插秧机时已经享受了一半以上的政府补贴,但一台机械依然要拿出八、九千元,高速机几万元,居高不下的价格,直接影响着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四)法律不完善。叠加补贴后的插秧机仍有流失现象。目前没有过硬的强制措施,应逐步完善相关法律,予以重拳出击整治。

20xx年工作打算

1、立足当前工作基础,摸索创新示范推广工作新模式;

2、宣传工作上增加手段,加大力度,使机插秧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5、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确保培训质量,提高机手素质;

6、做好镇村宣传发动工作,加速整村推进、成片发展。

农技推广信息篇六

一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xx年、20xx年、20xx年连续三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了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高农机安全监管能力的要求;最近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又提出了强化农机安全使用监督管理,加强基层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和监管能力,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的要求。省政府最近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农机部门继续开展农机安全“十百千”示范活动,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公安机关和农机部门合作机制,结合不同农时的农机作业特点,定期或不定期对在乡村道路上行驶的无牌无证、违法载人、未检未审拖拉机及驾驶人进行检查处理。这既为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也进一步明确了农机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

二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法律依据得到逐步健全。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省出台了《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修改了《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农业部发布了一系列配套规章。这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发布实施,构建了统一、完整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法规体系,这既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也对农机监理部门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发展基础得到充分保证。近年来,随着购机补贴力度的逐步加大,我市农机化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农机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农机装备水平实现了新突破,全市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0多万台,农机化发展速度加快、领域拓宽,这既为抓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农机安全监督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加。

提高认识,明确网格化管理的目标任务

为适应新的形势,切实抓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扎实推进平安农机建设,根据市安委会《关于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的意见》和《20xx年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推进方案》的有关要求,7月22日,市农机局与市安监局联合下发文件,决定在全市全面推行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最早应用于城市管理领域,是将基层执法单位管辖范围按一定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根据网格内工作量大小,配备适量的管理人员和装备,由网格队员全面行使各项管理职能。这种管理形式的意义在于将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

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健全监管体系,完善运行机制,规范基层管理,优化治理结构”的指导思想,以“一格三网九定”为总体框架,将网格化管理引入农机安全生产领域,旨在通过逐级地定责、立制和考核评价,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把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涵盖到农机生产、销售、培训、使用、维修等各个领域,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构建覆盖全市、责任到人、职能到位、流程规范、运转灵活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形成各司其职、相互联动、综合监管的工作格局,使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促进农机“三率”水平的稳步提升,降低农机事故率,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农技推广信息篇七

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粮理论研讨,这项工作很有必要,对推进粮食部门依法行政理论创新和推动粮食执法工作深入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府每年都把这项工作列入依法行政考核内容。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下力气做出一些成果。

(一)充分认识理论研讨工作的重要性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事物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粮迫切需要依法行政理论的支撑和指导。《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市的粮食执法实践进步很快,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面对当前粮食执法中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创新还有明显的不足,如何在制度上、体制上、机制上和工作方法上提高粮食依法行政能力、依法管粮能力,都需要我们花大力气积极探索。因此,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研究,推进粮食执法理论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推进粮食执法工作、提高粮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的一项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加强依法行政理论研究,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不断繁荣发展,必须遵循理论研究的自身规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探索新理论,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理论源于实践,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只有同实践相结合,理论才有生命力。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研究,必须紧紧围绕我市的粮食执法实践,总结粮食行政管理工作和粮食执法工作经验,研究粮食部门在依法行政、粮食执法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现实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契机。即墨粮食局的论文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把实际执法过程中难点、风险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很有实际意义,值得我们在执法中参考学习。

(三)坚持立足我市实际情况,参考并借鉴兄弟地区的经验和做法

粮食执法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一个地区的粮食执法工作总是与其经济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联系的。不同地区的粮食执法实践千差万别,根据这些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就不一样。这就决定了我们研究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要从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有我市自身特点的理论成果。但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必然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共同之处。因此,进行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理论创新,应当大胆研究、借鉴兄弟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在研究、借鉴兄弟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时,一定要注意分析这些经验和做法的理论是在什么地区、什么经济条件下、什么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哪些我们可以借鉴,哪些不能借鉴,必须进行认真分析,决不能只看是什么,而不研究为什么。总之,一定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发展,积极创造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新理论。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