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筷子的活动教案中班(汇总5篇)

2023年筷子的活动教案中班(汇总5篇)

时间:2023-09-23 20:24:03 作者:文锋2023年筷子的活动教案中班(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筷子的活动教案中班篇一

随着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和高层住宅的增多,孩子们大多时间都是孤独地面对电视机、陪伴着电动玩具,与同伴的交流合作的机会也减少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有的孩子性格任性、霸道,常常与同伴发生冲突,或者不愿意、不善于与同伴交往等。

幼儿社会性中的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开展社会活动《我的新朋友》其目的就是帮助幼儿学习交朋友的方法,增进与人互动的良好关系;激发幼儿交新朋友的愿望,感受新朋友的快乐;能大胆地介绍自己,与同伴分享、合作。活动开始为了唤起幼儿认识新朋友的欲望我以“猜猜我是谁”游戏导入,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了。然后我们小朋友带着各自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图书来到中二班,先由中二班小朋友轮流介绍自己的名字,然后我班孩子轮流介绍自己的名字,通过与邻班老师、小朋友的介绍,使幼儿了解交朋友的正确方法。

介绍完后让幼儿自由找朋友,亲身参与交朋友的活动中,互换玩具、交流。在活动中,孩子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有的是孩子以前就认识的,有的是通过本次活动才认识的。在交朋友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大胆地介绍自己,与同伴分享、合作,感受到结识新朋友的乐趣。本次活动是一次班际间的交流活动,通过此活动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行为都有一定的发展。但在活动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孩子性格不开朗,不会进行交往,没有认识到新的朋友,有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只是跟新朋友拉拉手,没有问新朋友的姓名等等,我想交往新朋友的活动有待在平时多多进行交流与互动。

文档为doc格式

筷子的活动教案中班篇二

设计意图:

瓶子在宝宝的生活中多处可见,我们常见到宝宝抱瓶子、滚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们对用各式各样的瓶子玩游戏青睐有加。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我挖掘了瓶子对宝宝的教育价值和潜能,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验,感受玩瓶子所带来的乐趣。

2让幼儿乐于参与操作游戏等活动,能大方地与同和老师交往,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活动准备:

1音乐:歌曲《照镜子》《大猫和小猫》《小老鼠和小花猫》。

2各种透明瓶子人手1个,瓶盖上贴2~4个五角星,玉米、蚕豆、花生等自然物若干。

3粘贴“老鼠”用的眼睛、胡子、尾巴。

4小猫胸饰每人1个。

活动过程:

(一)瓶子操。

1宝宝扮小猫随《照镜子》音乐抱着瓶子(没有瓶盖)做操:变高、变矮、变胖、变瘦。2宝宝们互相比较瓶子的大小、高矮、胖瘦、长短。(二)盖瓶盖1世无双请宝宝仔细看看瓶子上缺了什么?并进一步引导宝宝认识瓶盖的`各种颜色(红黄绿蓝白黑)。

2要求宝宝给自己的瓶子找个合适的瓶盖。

3数数瓶盖上点子的多少,并互相比较多与少。

4喂瓶娃娃吃东西,引导能力强的宝宝注意将五角星与食物数量相匹配。

(三)瓶乐会

1餐让瓶子来唱歌:宝宝摇晃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与声音大小的关系。

2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并用瓶子乐器演奏,提醒宝宝用力的大小要与歌词相匹配。

(四)瓶老鼠

1提问:小猫喜欢吃什么?

2观察瓶老鼠:引导宝宝用好听的语言描述老鼠的眼睛胡子和尾巴,如尖尖的圆溜溜的等。

3制作瓶老鼠:在瓶子上粘贴眼睛胡子和尾巴。

4音乐游戏“猫捉老鼠”:把瓶子口的线拉开,宝宝牵着线走听到猫来了,快速逃跑。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是可继续玩这个游戏。

2鼓励幼儿玩出更多有关瓶子的游戏,如"绕瓶子""赶瓶子"等。活动反思:

瓶子是宝宝喜欢的东西,宝宝对瓶子可以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宝宝眼里,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我针对儿童这个特点展开了活动。我为宝宝准备了充足的学具,让宝宝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表达,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从本次活动中可以看出,宝宝是不断地在动中学,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

筷子的活动教案中班篇三

1.让幼儿了解筷子的本领,探索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增强"我长大了的"自豪感。

1.每人准备一双了筷子。每人一个小盘。

2.老师为幼儿准备花生米、(或豆子)橘子、苹果。

3.《幼儿画册》上学期一第23页。

小朋友我们都听过《小河马吃饭》的故事,小河马为什么没吃到饭呢?我们的小手懒不懒呢?对了,我们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们用学过的儿歌来夸夸它吧。

我有一双小小手,它是我的好帮手,能洗脸,能刷牙,穿衣服,会梳头,扫屋地,擦桌子,做手工,拍皮球。我爱我的小小手,它是我的好朋友。

2.总结拿筷子和使用筷子的方法:

两根筷子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的中间(准许个别幼儿习惯用左手),大拇指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中指、拇指尖夹住外面一根筷子,无名指和拇指内侧抵住里面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的下面。

3.组织幼儿讨论:使用筷子是要注意什么?

老师:筷子可以帮我们用来夹菜、夹鱼等食物,在使用筷子时要注意安全,以防戳到自己或周围的小朋友;还要注意文明卫生,做到不敲打桌碗,不乱翻菜。

1.练一练--我要吃水果。(教师指导幼儿用筷子,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看谁的小手本领大。比赛夹豆子看谁往自己的小盘里夹的多。

3.奖励幼儿,吃豆子。

4.做练习《幼儿画册》。

5.游戏结束,儿歌《小筷子》

小筷子本领大吃饭夹菜全靠它,我用小手紧紧拿,不乱翻,不乱扒,不让饭菜满地撒。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使筷子,还增强了自己要动手的勇气和信心,使幼儿在比赛中增强了动手的乐趣和会用筷子的自豪感。

筷子的活动教案中班篇四

师:“小面馆开业啦!我的面条细又长,我的面条香又香。 (教师一边说一边把剪好的面条下到点心店的锅中,开始煮。)这么好吃的面条出锅了,可是……(让孩子们发现没有筷子捞不到面条)怎么办呀?”

小结:没有筷子,面条捞不起来,没法吃呀。小朋友,你们帮帮面馆师傅的忙好吗?

二、欣赏筷子

师:“要捞出面条来要怎样的筷子呢?”

师:“我们用的长长的筷子是怎么样的呢?弯弯的还是直直的?粗粗的还是细细的?”

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用的筷子是什么样的? (出示平时使用的筷子进行观察。)

三、制作筷子

1.师:“我们来请我们的剪刀朋友来帮忙吧!”

通过儿歌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一下如何运用剪刀剪纸。

“小剪刀,嘴巴尖,身后长了两个圈。五指兄弟来帮忙,兄弟碰碰头,张嘴咬一口,兄弟碰碰头,张嘴咬一口……”(教师带幼儿边念儿歌中“张嘴咬一口”这一句,边练习剪纸的动作。)

2.幼儿练习剪筷子,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左手拿纸,把纸放在剪刀的“嘴巴”里,右手拿剪刀沿着画好的直线剪,剪下一根纸条放在塑料碗里,再剪另一根。

3.幼儿操作时提醒他们使用剪刀注意安全,不要剪到手,也不要让剪刀碰到身体。指导他们正确地使用剪刀,鼓励他们将纸条剪直、剪长、剪光滑。

四、作品展示

请幼儿将剪好的筷子和大碗小碗放到一起,一起拿筷子吃吃面馆大师傅的面条。

教师点评:“这样面馆师傅店里的生意可好了,他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给我们小朋友每人一朵小红花。”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学计划

筷子的活动教案中班篇五

筷子是由中国人发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那么大家会使用筷子吗?今天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我会用筷子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于幼儿在家中娇惯吃饭让大人喂,生活自理能力弱多依赖家长,为了培养幼儿自己吃饭习惯,我决定教幼儿使用筷子。让幼儿感到自己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儿自己做,以及长大了的自豪感。

 

1.让幼儿了解筷子的本领,探索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增强"我长大了的"自豪感。

 

1.每人准备一双了筷子。每人一个小盘。

2.老师为幼儿准备花生米、(或豆子)橘子、苹果。

3.《幼儿画册》上学期一第23页。

 

一.导入--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

小朋友我们都听过《小河马吃饭》的故事,小河马为什么没吃到饭呢?我们的小手懒不懒呢?对了,我们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们用学过的儿歌来夸夸它吧。

我有一双小小手,它是我的好帮手,能洗脸,能刷牙,穿衣服,会梳头,扫屋地,擦桌子,做手工,拍皮球。我爱我的小小手,它是我的好朋友。

二.幼儿自由探讨使用筷子的方法。

2.总结拿筷子和使用筷子的方法:

两根筷子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的中间(准许个别幼儿习惯用左手),大拇指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中指、拇指尖夹住外面一根筷子,无名指和拇指内侧抵住里面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的下面。

3.组织幼儿讨论:使用筷子是要注意什么?

老师:筷子可以帮我们用来夹菜、夹鱼等食物,在使用筷子时要注意安全,以防戳到自己或周围的'小朋友;还要注意文明卫生,做到不敲打桌碗,不乱翻菜。

三.游戏活动 1.练一练--我要吃水果。(教师指导幼儿用筷子,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2.看谁的小手本领大。比赛夹豆子看谁往自己的小盘里夹的多。

3.奖励幼儿,吃豆子。

4.做练习《幼儿画册》。

5.游戏结束,儿歌《小筷子》

小筷子本领大吃饭夹菜全靠它,我用小手紧紧拿,不乱翻,不乱扒,不让饭菜满地撒。

四、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使筷子,还增强了自己要动手的勇气和信心,使幼儿在比赛中增强了动手的乐趣和会用筷子的自豪感。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