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秀17篇)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秀17篇)

时间:2024-04-28 00:27:06 作者:纸韵

教案模板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用来规范和指导教师编写教案的一种工具。合理运用教案模板范文,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和课堂组织能力。

一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今天听了冯老师执教的《比的基本性质》一课。冯位老师围绕活动主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注重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效果良好。

优点:

1、课堂教学中都体现了类推的数学思想,转化的思想,开学伊始对分数基本性质、除法商不变性质的复习,在教学中,由最简分数到最简整数比,这些由旧知的复习到新知的引入与理解,充分体现了数学中的类推思想和转化思想,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2、教学中做到了分散难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了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利用学生课前阅读,各类判断题的判断(前项后项乘的数不同,前项后项运算不同,没有加上0除外等等),让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并在教学中,有效建立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的关系,分散了教学的难点,抓住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3、课堂容量大,冯老师的教学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堂教学容量大,将课堂教学看作是考试一样,引导学生在紧张、高效的情况下学习、了解、巩固、提高。

建议: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在判断中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但缺乏学生亲自动手化简的过程,如果让学生自己亲自去化简,会充分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11月25日,我有幸听了曾小豆名师工作室成员张xx老师的一堂复习课。张老师展示的是《圆的基本性质复习课》。

课上,张老师以“转”和“折”两个角度引出圆的旋转不变性和轴对称性。并以圆的`旋转性为出发点将弦与圆周角的问题抛出,让学生思考多种求解方法,从而简单的复习圆心角、弧、弦心距、圆周角、弦等知识点的联系以及垂径定理的运用。在老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基本性质的了解和认识。

本节课,张老师设计的综合型较强的圆与动点问题,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在给定的条件下,老师先让学生尝试性的出题,然后学生自己解决,课堂效果较好,学生乐学其中。最后老师出手,将难题抛出,学生独立思考并分析解决。整堂课,思路清晰,内容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另外,张老师的将圆的知识结构化,问题设计又充分体现着综合性,结合富有新意的板书,使人印象深刻。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数学六年级新教材第一章“分数”中的第二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试图突出以下两个特点:

(1)逐步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学生习惯于课堂上听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猜测、说理验证等学习环节,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教师作为指导者给予启发、点拨。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能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并且正在逐步形成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相互合作、严谨求实的品质。

(2)强调知识发生的过程,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由学生熟悉的给定理、做练习的数学课模式,转变为突出知识发生过程,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学习过程。通过给学生设置一个具体的情境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并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尝试说理验证。通过这样的数学学习过程,学生能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并从中体会科学探索的严谨品质,同时在要求学生说理验证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点的增长和迁移的特点。

在前一年我曾执教过六年级数学,通过这次的备课,我发现: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的教学安排中,新老教材对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的处理方法有较大的区别。据我个人的观点,老教材在引入时有针对性的复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之后通过类比来实现知识点的迁移和增长,这样的设计安排学生能较好的体会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的数学概念有较强的系统性;新教材则更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经过动手操作实践的过程,来获得亲身探究的直观感受和体验,之后再设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这样的设计安排突出的特点是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能留下强烈的直观感受,对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的良好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帮助。教学目标: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体验分数性质的“探究发现——说理检验”的学习过程,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一个分数变化为分母(或分子)不同而大小保持不变的分数。学会面对新问题时,敢于面对、积极探索、发现规律,并能从原有知识中找到理论依据,体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知识点的迁移和增长。通过数学课的学习活动,尽快熟悉新同学,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同学意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积极探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引导探索,猜测规律提出问题:一张涂色的纸,涂色部分占这张纸的3/4。请同学们分别用这样的纸折成不同等分的图案,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结论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可以发现:在这些大小相同、不同等分的纸中,涂色部分分别占纸的3/4、6/8、9/12、12/16,这些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即:3/4=6/8=9/12=12/16。由分数3/4的分子、分母分别同乘以2、3、4可得分数6/8、9/12、12/16。而分数12/16、9/12、6/8的分子、分母分别同除以4、3、2可得分数3/4。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由折纸这样具体的情境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又能真切的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安排动手操作的学习环节,之后通过观察和找规律来进行探究性学习,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折纸这样的操作虽然看似简单,其实能反映出很多数学问题,例如通过折纸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图形的翻折对称中隐含的图形特征和边角的数量关系。我们应该尽量挖掘类似的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手脑并用、轻松有趣。在探索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的环节,尤其是如何设问。

在此,我就提出几个设问仅供大家参考。双色纸上有几个小长方形?绿色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你能将它折成几个大小相同的小长方形?绿色部分分别占了几分之几?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这些分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说理过程中,会很自然的运用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就是前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印象还比较深刻,较易联想起来;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能学生一时之间不容易回想起来,但它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相似性极高。安排这样的说理环节,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到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点的迁移和增长过程。三运用性质,巩固提高例题1试举出几个与分数18/48大小相等的分数。教材上是“试举出三个与分数2/5相等的分数”。做改动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分子、分母不但可以同乘一个数而且可以同除一个数;二是不明确写几个,来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的分数可以写几个?例题2把2/5和8/60分别化成分母是15且与原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1)9/15=3×()/5×()。

(2)2×()/9×()=8/()。

(3)5×()/2×()=()/14。

(4)15÷()/20÷()=()/42。

试各写出三个与下列分数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1)1/4。

(2)5/7。

(3)4/6。

(4)10/43。

分别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分数1/2,2/4,4/8,你能得到什么结论?4把2/3和8/30分别化成分母是15且大小相等的分数。5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1/4=()/12。

(2)3/7=()/56。

(3)6/5=30/()。

(4)()/10=4/20。

(5)36/24=()/8。

(6)7/35=1/()。

(7)18/()=6/12。

(8)20/16=5/()。

四、课堂小结。

文档为doc格式。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1、把握新旧知识的链接点,如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让学生在联想、观察、类比、对比、类推等活动中,探讨比的基本性质。

2、题型设计针对性强,每个题都用心细腻,为课的开展埋下伏笔。如课前的“服从命令听指挥”,1/6除以2/9=(),要求被除数、除数变为整数,这些题既是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又将化简分数比、小数比的关键突破了。

3、放手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化简比,善于抓住学生暴露的真实问题,恰当的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使之成为教学的最佳资源。如:学生将化简比的形式写成了分数形式,教师及时发现,予以纠正,给了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

4、过渡自然,衔接顺畅,尤其是抓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点,进行对比教学。如:商不变的性质可使除法简算,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将分数化成最简分数,那么比的基本性质可以用来干什么。一下子将前后知识顺利的联系起来。

5、教师一改以往的.从性质中找出关键的字、词的做法,替代这一环节的是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在练中感悟、提炼、掌握性质中的每一个字、词,并且又通过反复的阅读中发现关键信息、有用的数学信息,体现了数学阅读的价值。

6、教师精明干练的教学状态,课堂氛围紧张、充实,教学中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板书设计再条理、清楚些更好。

1、把握新旧知识的链接点,如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让学生在联想、观察、类比、对比、类推等活动中,探讨比的基本性质。

2、就地取材,尊重学生,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自豪感,善于抓住学生暴露的真实问题,恰当的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使之成为教学的最佳资源。

3、学习方法引导准确、到位。如1:2=2:4=3:6教给学生如何观察:从左到右、从右往左,发现比的前项、后项是如何变化的。

4、在反复的阅读中发现关键信息、有用的数学信息,体现了数学阅读的价值。如仔细读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的相似之处,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另外,又从比的基本性质中,通过阅读,找出关键的字、词。

4、细节处理细。学生对于化简比的书写格式不太熟悉,教师通过板书规范书写,给予了学生正确的格式。

5、教师温文尔雅、亲切可人的状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1、板书1:2=2:4=3:6前、后项的变化时,应注意一一对应,尤其是箭头的方向。

2、练习设计结合冯老师的题型效果会更好。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比的基本性质的学习是学生在理解了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我先通过让学生回忆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让侯根据上节课学习的比的意义里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让学生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只是迁移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在讲解化简比的时候,还是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知道,一般情况都要用分数的最简形式表示结果,那么比是否也有最简形式呢?然后学生展开交流,小组合作,令我以外的是学生讨论的结果竟然是那么的恰当,节省我很多讲授的时间,也就给练习更多的时间。但是学生在总结上语言还是不够简练,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还是把控不够,不敢放手让学生探讨,教师扮演的角色时间过于多,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还需加强,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有些欠缺,备课时多学情还没备到位。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的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通分、约分、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而通分、约分又是分数计算的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与传统的概念教学相比,有很大的改进,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本节课中,李老师很好的为我们诠释了这句话。:老师为学生提供了有趣的故事情境以及大量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去观察、感悟,及时精辟的启发点拨,加上极具亲和力的自然交流。这些都体面了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中也看出李老师那种超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兴趣的是最好的老师,李老师充分的利用这一点,以一个精彩的智力故事:和尚分饼引入新课,直接为教学服务,给人以开门见山的感觉,给学生制造悬念,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在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在练习这一环节,李老师精心设计了由浅入深的题目,既巩固了新知有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不管多么完美的课堂,总会留有小小的遗憾,这也是我们不断探究的动力。在本节课中老师出示第二组分数时,如果让学生动手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可从中感知分数的基本性质。

李老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无可挑剔,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尽管是一堂旧教材的课,但在李老师设计的课堂中,却让人欣喜的发现新的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为旧教材与新理念的有机结合作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作用。下面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节课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同时感悟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节课以“商不变的性质”复习引入,通过一组练习题充分复习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

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得快乐,而且每个学生的个性也充分得到了发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李老师老师设计的练习题的也是由浅入深,形式多样。既复习了新知识,并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提升,组织学生自己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体现了自主学习。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比的基本性质》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学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有: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义务教材六年制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说教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组织练习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1、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教育学家布朗曾提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兴趣最好的老师”。

这样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1、小组合作,让学生用一张纸代替饼,试着分分看。经历验证猜想——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四个过程。

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呢?

生: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也就分子分母都乘了一个相同的数,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没有变。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大家给点掌声好吗?(出示课件)老师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4、让学生从右到左观察等式分子和分母又如何变化的呢?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小组讨论后,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小结规律,并请同学给予评价,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然后教师在课件中补充“或者除以”四个字,小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5、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一起做游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一位同学说一个分数,然后其他同学依次说出相等的分数,不能重复,看看谁又快又准。

结束游戏,教师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刚刚大家做游戏,有没有人使用了0呢?大家想一想0可以不可以呢?让学生回答: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我在课件中填上“零除外”三个红色的字,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6、教师引导:“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底有什么用呢?老师告诉你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就能变魔术一样,把一个分数变成多个跟它大小一样,分子分母却不同的新分数。下面就让我们来变个魔术。”接着让学生练习课本例题2,两名学生上台演板,其他学生点评。学生自己小结方法。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天地,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学生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不同的想法得到交流,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

三、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只有通过相应的练习,才能更好地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在练习的安排上我注重层次性,渗透多样性,让学生理解用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1、涂一涂练习14,第1、7题。

因为要给空格上色,所以答案并不唯一,通过这两题不仅能让学生回忆探究发现规律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2、说一说完成练习14,第8题。

我想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想一想:第5、9、10题(选择一题做为作业)。

在这我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四、畅谈收获,小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畅谈收获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整节课中,我力求做到始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充分体验、动手实践、积极创新,努力做到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注重合作交流,既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共进,又关注情感和体验的提高,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比的基本性质》

师:什么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呢?就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学生讨论后发言)。

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并用波浪线表出关键的词。

生甲:我觉得零除外这个词很重要。

生乙:我觉得同时相同这两个词很重要。

师:想一想为什么要加上零除外?不加行不行?

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讨论,为什么加零除外。

教师小结:以三分之一这个分数为例,它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零,行吗?不行,除数为零没意义。所以零要除外。同时乘以零呢?我们就会发现,分子分母都为零了,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里,分母又相当于除数,这样的话,除数又为零了,无意义。所以一定要加上零除外。(边讲边板书。)。

三、应用。

1.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底又什么用呢?老师告诉你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就能变魔术一样,把一个分数变成多个跟它大小一样,分子分母却不同的新分数。下面就让我们来变个魔术。

2.学生练习课本例题2,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做。

3.学生自己小结方法。

4.按规律写出一组相等的分数。

四、总结。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本课题属于“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中的原子、分子部分,教学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二单元“构成物质的微粒”中有关微粒的基本性质的部分。本课中的微粒知识要为第二单元物质的量和质量守恒定律等教学内容奠定基础,更是为了构建全面的、科学的微粒观做好准备。

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引导学生从变化的、不一样的角度看世界,通过常见的化学实验、实验现象去推理背后的性质,通过事物现象看本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考、分析、思辨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水的性质,如水的缔合性质,水溶液、乳浊液的知识打下伏笔,从微观角度来理解物理、化学变化,用微观理论来指导学习物质的转化。

学生已经在科学课中认识到了微观粒子的存在,在上海教育出版社《科学(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十一章“从宇宙到粒子”的第二节物质的粒子模型中,学习过物质的粒子构成相关内容。因此本节课在这些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微粒的一些基本性质。

同时学生具有一定化学用语及实验仪器的使用基础,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却很少从自身思考过“想观察什么、能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而往往都是照方抓药,教师怎么布置就怎么做,教师说要观察什么就看什么,有时候即使观察到不一样的现象也很快被当成实验失误而忽略过去,学生的思维往往停留在低阶思维活动。

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成六个等级,低阶思维活动三个等级:识记:背诵、默写;理解:用自己的话解释;应用:直接套用。高阶思维活动三个等级:分析:辨析、判断、推论;评价:讲自己的观点;创新思维活动:创思、创意、创作。教学目标对大多数的课来说还基本停留在低阶思维活动中。因此本节课中对于“微粒间的间隙”的这个教学环节中,并不是事先划好体积的标线,教师混合后提问:“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变化?”。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辨析,混合酒精与水后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有什么方法来观察,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的角度、使用的仪器不同会得到不同的推断结论。

由于初中的学生并没有进行选拔考试,同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往往较大,粗放的教学以所有学生为对象,只求完成任务,不顾学生差异,所以教学质量只维持在一般水平。精细的教学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采用差异教学对策,应对每位学生不同的需求。就要进行分层教学,学校分层、班内分层、教学分层、递进教学等,但在学校没有进行分层化的时候,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完成分层教学,光靠一位教师很难完成,差异教学对策除了分层递进教学中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本校首先尝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第二位教师即“双师制”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实验活动中在同一班级采用分组学习、复式教学之外,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小组交流、实验操作等等活动中去。以便教师更好地点拨,开展辨析、判断、评价、建构等活动,对学生的认知与思维进行修补或完善,从中培养智能。

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的教学目标,是短周期目标,在教学结束时可以检查其达成度;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长周期目标,需要由课堂里的“情绪体验”、“高阶思维活动”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所以要在课堂里伴随教学内容体现与关注,因此在本堂课中采用以上的教学设计方法,但要有明显效果是需要一段时间体验、积累的结果。

1、通过高锰酸钾与水混合的实验,掌握微粒的性质“动”、“小”的特点,同时能根据对比实验得出温度的变化对“动”的影响。

2、通过对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的辨析,得出微粒的其他性质“间隙”,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性拓展“微粒间的作用力”。

3、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的构成,为今后进一步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4、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分析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的方法在化学实验过程的作用,增强化学实验探究能力、体验化学实验过程。

从现象明显的实验开始观察,学生回忆起科学课学过的微粒知识,认识微粒的存在。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微粒在不停运动,并推测微粒很小。感悟设计不同的实验能帮助理解不同的性质。

从一堆手到其中一只手,再到不断被放大的手部皮肤,学生惊讶于照片中微观世界有别于宏观世界的景象,激发了学生学习微粒性质的积极性。

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

马赫质疑原子存在的精神。

介绍原子有多小。

人们看见原子到可以移动原子。

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史是曲折的,感受科学家严谨、执着的科学精神,体验现代科学创造的惊喜,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逐渐清晰,尊重之情油然而生。

通过形象的类比、生动的语言表述体会微粒到底有多小。

——微粒间存在间隙。

学生2人一组利用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来证明。

实验中,发现还能产生哪些思考?

由实验引发的其他思考。

课后讨论及习题布置。

引入“双师制”加强师生交流,及时点拨、反馈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打开思路,切身体会合适的实验仪器及实验方法对科学观察的重要性,学生在实验、发现、思考中体会探索化学奥秘的艰辛与快乐。

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经历预测猜想实验分析合情推理探究创造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或指定的分子做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为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是互相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到数学验证的思想,培养敢于质疑、学会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景引入。

好,既然大家都这么好奇,就张开小耳朵认真听。去年的中秋节呀,李奶奶家的孙儿小红、小明、小兵都来了,家里可热闹了。李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她拿出一个又大又圆的月饼,对孙儿们说:孩子们,奶奶给你们分月饼了。老大小红,奶奶分这块月饼的1/3给你,老二小明,奶奶分这块月饼的2/6给你,老三小兵,奶奶分这块月饼的3/9给你,(边讲边贴出名字和三个分数)你们同意吗?奶奶的话刚讲完,小红就嘟着嘴叫了起来:奶奶你不公平!分给小兵的多,分给我的少!小明连忙叫着:奶奶不公平,奶奶偏心!只有小兵在偷着乐。

同学们,你们觉得奶奶公平吗?现在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讨论完了请举手。

生甲:我觉得不公平,小红分得多。

生乙:我觉得小明分得多。

生丙:我觉得公平,他们三个分得一样多。

师:看样子我们班的同学也争论起来了,到底李奶奶的月饼分得公不公平,上完这一节课同学们就会明白了。

二、新授。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同学们请你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具袋,看看袋子里有些什么呢?(圆片)有几张?(三张)。

请你们把这三张圆片叠起来,比一比大小,看看怎么样?

生:三张圆片一样大。

1.师:下面我们就用三张一样大的圆片代替月饼,象李奶奶一样来分月饼了。

首先,请在第一张圆片上表示出它的1/3;

再在第二张圆片上表示出它的2/6;

然后在第三张圆片上表示出它的3/9。

好了,大家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

2.师:分完了的请举手?

老师跟你们一样,也准备了三张同样大小的圆片。(边说边操作,同样大)。

下面请哪位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把第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三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三分之一。

生:把第二个圆片平均分成六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它的六分之二。

师:那九分之三又是怎么得到的呢?大家一起说。

生:把这块圆片平均分成九份,取其中的三份,就是它的九分之三。

图1。

(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操作,分完后把圆片贴在黑板上。)。

3.师:同学们,观察这些圆的阴影部分,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原来三个圆的阴影部分是同样大的'。

师:现在再来评判一下,奶奶分月饼公平吗?为什么?(请几名学生回答)。

生:奶奶分月饼是公平的,因为他们三个分得的月饼一样多。

生甲:通过图上看起来,这三个分数应该是一样大的。

生乙: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

师:刚才的试验证明,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板书,打上等号)。

4.研究分数的基本规律。

师:我们仔细观察这一组分数,它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甲: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变了,大小没变。

师:那它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从左往右看。

第一个分数从左往右看,跟第二个分数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乙:它的分子分母都同时扩大了两倍。

师:跟第三个分数比,它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回答)对了,它的分子分母都同时扩大了三倍。

再引导学生反过来看,让学生自己说出其中的规律。(边讲边板书)。

学生发言。

小结:像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的这种有规律的变化,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板题)。

《比的基本性质》评课稿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例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1、分别出示每一个圆,让学生说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

(1)把这个圆看做单位1,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2)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3)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2、观察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

(1)从4幅图上看,阴影部分的大小怎么样?(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2)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3、分析、推导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1)4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那么,表示这4幅图的4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呢?(这4个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2)它们的大小相等,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4个分数用等号连起来)。

4、观察、分析相等的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观察转化成,的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的分子、分母都乘上了2或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2倍。)。

(2)观察例2:比较的大小。

1、出示图:我们在三条同样的数轴上分别表示这三个分数。

2、观察数轴上三个点的位置,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从数轴上可以看出:

3、观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三个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变化规律。

(1)这三个分数从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们实质上又都相等。(教师板书:)。

(2)你们分析一下,各用什么样的方法就都可以转化成了呢?

1、观察前面两道例题,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为什么要“零除外”?

3、教师小结: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基本性质”)。

4、谁再说一遍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字母公式:

1、请同学们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个知识相类似?(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相类似。)。

(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2)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进行除法简便运算,可以解决小数除法的运算。

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目的是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这一知识去解决一些有关分数的问题。

例3: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把下面各分数化成分母是6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的分子增加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几?你是怎样想的?

5、请同学们想出与相等的分数。规律:这个分数的值是,然后只要按自然数的顺序说出分子是1、2、3、4、……分母是分子的4倍为:4、8、12、16……无数个。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是学习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一定要掌握好。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是相等的还是不相等的。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是课改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的教学内容,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2、知识间的联系:

七册:商不变性质十册:分数的基本性质十二册:比的基本性质。

同时《分数的基本性质》也是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根据这一新的理念,我认为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的着眼点,不能只是规律的结论和应用,而应有意识地突出思想和方法。基于以上思考,本课让学生经历:旧知唤醒(复习商不变性质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新知猜想(分数中是否有类似的性质,如果有,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实践探究(看图分类)得出结论(研究卡)深化认识(对结论的理解,尝试练习,理解其中的变与不变,能用字母来表示式子)练习提高(基本题、综合题、加深题)数学建模(用字母来表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建立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的联系)。让学生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在数学的层面上有一个较为完整、清晰与明确的掌握。

三、学情分析。

前测:(问卷形式)。

问题1:你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吗?你是怎样理解的,试着举例说明。

2:试着做一做下面这些题比较大小:

4/7○2/71/2○2/43/5○9/15。

分析:暂无。

结论:暂无。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初步建立数学模型。

2、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为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等思维能力及(渗透变与不变)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解决策略:通过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实践练习这样的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的要点:什么是同时?方法是:乘或除以,要点:相同的数(0除外),最终:分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难点:

解决策略:通过初步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结论能够摆脱表象的依赖,即对具体事物或图例,从而从而成熟地思考、理解。

五、教法学法:

教法: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的思想,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

学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六、教学过程。

一、迁移旧知.提出猜想。

1回忆旧知。

活动:猜信封。通过猜信封中的数或算式,引导学生回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媒体演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

通过谁能说一道与23商一样的除法算式?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媒体出示: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2、提出猜想:

既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么紧密.除法有商不变性质,那分数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性质,请大家大胆猜想一下。学生汇报后投影出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二、验证猜想,建构新知。

环节1、看图分类。

下面是一组相等的正方形,请写出每个图形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并把相同的分数分在一起。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不仅明白它们相等,渗透它们是因为什么而相等的为后面的实验做好准备,避免学生出现盲目行动,同时也是为学生探究方法的多元化创造条件。

环节2、讨论方法。

师:你是怎么判断它们相等的?

师:它们相等,用算式可以怎么表示?

1/2=2/4=4/8。

通过让学生表述怎么判断它们相等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3、研究规律。

利用研究卡进行研究。

确定的研究对象。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

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得到的分数。

研究对象与得到的分数相等吗?

相等()不相等()。

猜想是否成立?

成立()不成立()。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揭示课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第二层:教师通过追问和简单的练习重点处理分数基本性质的关键词,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师:为什么要0除外?

师:对于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让学生互相讨论,并进行说明。)。

师:这里面什么变了,什么不变?(生:分子和分母变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分子与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环节4、质疑完善。

3/4=3()/4()。

师:括号中可以填哪些数?

预设:可以填无数个数。

师:如果只用一个数来表示,填什么数好?

预设:字母。

师:这个字母有什么特殊要求吗?(0除外)。

得到一个初级的数学模型。3/4=3x/4x(x0)。

让学生打开课本进行阅读、内化,并想一想还有什么问题吗?

通过这个环节的练习,进行第一次数学建构。

三、练习升华。

通过以下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初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为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5/6和1/4都化为分母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把2/3和3/4都化为分子为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把2/5的分子加上2以后,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多少?

5、和哪一个分数大,你能讲出判断的依据吗?

四、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学了什么?

师:如果一个分数为a/b,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a/b=ax/4x(x0)或a/b=ax/4x(x0)。

在这个环节中,数学的模型才真正的建立。模型一方面便于学生记忆,便于学生理解意义,而且数学化地表示数学也是高年级学生所必备的。

五、作业p87-1、2。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68。

34。

1216。

文档为doc格式。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四的第5~9题。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问:为什么这里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不能是0?(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

问:这道题的前项和后项都是什么数?怎样才能使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引导学生得出:这道题前项、后项都是整数,要把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就必须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最大公约数7)。

(2)。

问:这是一道分数比,怎样才能使它转化成整数比?(引。

导学生说出:要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才能转化成整数比。)。

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的整数比,还要应用(1)题的方法继续化简。

(3)。

问:这道是小数比,怎样化成整数比?(启发学生说出: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使它们转化成整数比。如果这时还不是最简整数比,要再除以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使它化为最简整数比。)。

3.小结:

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它的内容是什么?还学会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5、7、8题。

3.练习十四第9题。

提示:化简与求比值的得数有什么不同?(化简的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商,是一个数)。

四、作业。

1.练习十四第6、10题。

2.一列火车15小时行驶1200千米。

(1)写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求出这个比的比值,再说出这个比值的含义是什么?

《比的基本性质》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57页的内容及例1,完成“做一做”题和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3.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教学。

我们刚才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的前项也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

问:

引导学生得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就是。

问:(因为如果乘以0,比的后项就变成了0,没有意义。且0不能作除数,更不能同时除以0)。

2.教学化简比。

利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      。

问:(引导学生得出:这道题前项、后项都是整数,要把它化成最简整数比,就必须根据把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最大公约数7)。

(2)。

导学生说出:要根据,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才能转化成整数比。)。

化成整数比以后,如果不是最简的整数比,还要应用(1)题的方法继续化简。

(3)。

问:(启发学生说出:可根据,把它的前后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使它们转化成整数比。如果这时还不是最简整数比,要再除以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使它化为最简整数比。)。

3.小结:

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它的内容是什么?还学会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5、7、8题。

3.练习十四第9题。

提示:化简与求比值的得数有什么不同?(化简的结果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商,是一个数)。

四、作业 。

1.练习十四第6、10题。

2.一列火车15小时行驶1200千米。

(1)       写出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       求出这个比的比值,再说出这个比值的含义是什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1.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一、数的整除。

1.整除的意义:

教师:。想一想.“什么叫做整除?”指名回答,

教师进一步强调:。“整除中说的数是什么数?”(整数。)。

“商是什么数?”(整数。)“有没有余数?”(没有余数:)。

教师:“什么叫除尽?”。“两数相除.余数是0。)。

“整除和除尽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下表:

教师:“可以看出整除是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

2.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学们还记得吗冲指名说一说。然后提问:

“能被2、5整除的数,在判别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根据个位数进行判别。)。

“能被3整除的数。在判别方法上与能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不同?”(根据各个数值上的数之和进行判别。)。

教师:“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做偶数:”

“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约数和倍数:

教师:“据整除的概念可以得到约数和倍数的概念:什么叫做约数?什么叫做倍数?”指名就一说。(如果a能被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教师可以接着提问:

“能说6是约数.15是倍数吗:应该怎么说?”

教师说明:在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只指自然数,不包括0。

教师:“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有限的。)。

“其中最小的约数是什么数:最大约数是什么数?”(1.这个数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无限的。)。

“其中最小的倍数是什么数?”(这个数本身。)。

做练习十九的第:题。让学生直接做在书上。教帅可以说明做的方法:在含有约数2的数”下面写“2”,在3的倍数下面写“3”。在能被5整除的数下面写“5”,然后再进行判断。集体订正。

4.质数和合数。

教师指名说一说质数、合数的概念。可有意识地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教师:“怎样判断——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检查这个数约数的个数.或查质数表。)指名说—说30以内有哪些质数。

让学生进行判断:—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那么一定是合数。学生判断后,教师说明: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分解质因数。

指名说一说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含义。

做练习十九的第5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6。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1)复习概念。

教师:“什么叫做公约数?什么叫做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让学生举例说明。

“什么叫做公倍数?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数?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什么样的数叫做互质数/(公约数只有l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质数和互质数有什么区别:”(质数足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互质数是两个数.只有公约数1。)。

“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互质吗?”(两个不同的质数—定互质。)。

“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吗?”(不一定,如4和9互质,4,9都是合数。)。

(2)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九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

做练习十九的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教师根据前面的教学.整理出教科书第86页的概念联系图。也可以把该图变化成如下形式。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教材第50、第51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3、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推导化简比的方法,正确化简比。

难点:正确化简比。

教具学具。

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先完成下表。填表后再说一说比与分数、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有什么性质?商不变有什么规律?它们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指名学生发言)。

二教学实施。

1、猜想。

老师: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相当密切,那么,在比中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如果有,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会是怎样的。

汇报时,让学生说说猜想的根据,老师也可引导学生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上进行替换。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或者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验证。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验证一下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汇报。

3、小结。

经过同学们的验证,我们知道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并且经过补充使它更完整了,在比中确实存在这种性质。

4、化简比。

出示例1(1)。

老师整理情境中的信息:“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宽10cm,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问题是求这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分别是多少。

学生反复读几遍。

提问:你怎样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这个概念?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达成共识,最简单的整数比必须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而且前项和后项应该是互质数。

15∶10=(15÷5)∶(10÷5)=3∶2。

180∶120=(180÷60)∶(120÷60)=3∶2。

出示例1(2)。

学生尝试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老师强调:不管选择哪种方法,最后的结果都应该是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而不是一个数。

5、反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1页的“做一做”,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的第4题。

提问:题目要求你怎么理解?什么叫后项是100的比?后项是100,前项要怎么办?

(3)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的第5题。

(4)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的第6~8题。

让学生说明理由,注意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的条理性。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四思维训练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6∶73∶13∶85∶67∶54∶14∶510∶1。

2、(1)4∶5(2)3∶2(3)7∶4(4)5∶2。

思维训练。

板书设计。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化简比:前项和后项只有公因数1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把比化简成最简。

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

备课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联系学过的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基本性质,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相应的性质,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应用这个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通过让学生猜想―验证―应用,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性质化简比。

课堂设计说明。

我们知道,比与分数、除法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实质上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教学时,我们先回顾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想一想:比会不会也有自己的性质,启发他们用举例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简,可以使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更加简单、明了,便于学生分析一些事物现象。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教完“比的基本性质”后,我不停地在思考一个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已有知识,尤其对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在以前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尽管这些知识的获得有的来自于他人的帮助,有的来自于自身的感悟,但是不管怎样,不管其来源如何,既然学生已经掌握,就纳入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中,这些的确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并作为小学生已有知识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资源。《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小学生已有的知识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

其实,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已经有了许多相关的数学知识,很多教材中的“新知识”对于学生来讲并非“新知识”。正因为这样,我理解的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进行交互作用,进而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以前学习的“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和今天学习的“比的基本性质”相互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学生的已有知识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进而成为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一个庞大资源库。而这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教师如果能够注意到这些情况,并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科学合理进行利用,与学习数学新知互相结合起来,必将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是数学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更是数学学习所必需的。

相关范文推荐
  • 04-28 学校运动会闭幕词致辞(优质16篇)
    运动会是同学们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通过比赛可以互相观摩和借鉴对手的优秀表现。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成功参加运动会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
  • 04-28 建筑会计个人简历(热门19篇)
    在陈述个人工作经历时,应突出个人的职责和成就,以及在工作中展示出的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如果你对个人简历写作还有疑问,以下是一些个人简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
  • 04-28 书法教学总结三年级(优秀16篇)
    教学工作总结有助于形成更为系统和规范的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参考和借鉴。指导老师赵大胜。本期继
  • 04-28 我的烦恼与(实用17篇)
    优秀作文不拘泥于表面的华丽辞藻,而是注重用简练的语言、凝练的思想、深刻的内涵打动人心。优秀作文范文的积累对我们的写作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想成为太空中闪
  • 04-28 开学计划表小学生(热门20篇)
    范文范本是我们取得写作突破的法宝,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接下来将向大家介绍一些精选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暑假,暑假,你最之后拉!暑假,暑假,我等你很久拉
  • 04-28 单位工会活动策划方案(汇总18篇)
    策划方案是在各种工作和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详细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在制定策划方案时,可以借鉴一些经典的案例,提高自己的策划能力。二、活动时间:20xx年
  • 04-28 终止承包合同通知书(汇总18篇)
    承包合同中需要详细列出交付标准、工程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以确保合同目标的实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承包合同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致:公司名称尊
  • 04-28 家长会组长发言稿(精选21篇)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重要交流平台,可以促进家校合作。距离下一次家长会还有一段时间,小编在这里提供一些家长会的备忘录,希望能提前给家长们一些思考和准备的时间。
  • 04-28 私人买卖购房合同格式(热门18篇)
    购房需求的不断增加,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繁荣发展,如家居装饰、物业管理等领域。购房经验一:多看多比较,不要急于下手,对房源进行综合评估。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
  • 04-28 老师家长会发言稿家长发言(通用13篇)
    家长会是促进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桥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长会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各位家长:您们好!我是初二(3)班的政治教师,我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