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汇总20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汇总20篇)

时间:2024-04-18 23:18:03 作者:雅蕊

教学计划是教师按照教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制的一份指导教学的详细计划。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掌握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2、在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极度热情,全力以赴,精彩展示,做最好的自己。

重点:掌握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析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掌握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补充之后由老师进行点拨,最后巩固知识。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39-p40页。

2、直接写出得数。

3、画线段图表示下面各数量关系,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1)、杨树比柳树少。

2)、柳树比杨树多。

二、合作探究:

例1、美术小组有25人,美术小组的人比航模小组多,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要求:1)、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2)、用方程和算术方法两种方法解答。

小结: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解题关键是:

要点提示:解答分数应用题,在找准单位“1”的同时,还要看清所要求的问题与单位“1”的关系。

三、学以致用:

1、想一想,填一填。

商店运来彩电150台,(),运来空调多少台?

1)、空调比彩电少,列式是()。

2)、150除以(1-),条件是()。

3)、空调比彩电多,列式是()。

4)、彩电比空调多,列式是()。

2、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是的,求这个数。

2)、与的积再除以,商是多少?

3)、的倒数的3倍减去,差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新课标第一网。

3)、一筐苹果的是16千克,吃去这筐苹果的,还剩多少千克?

新课标第一网。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数学园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106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的第4、6、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利用数据进行猜测与推理的能力;并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情感目标: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收集和分析试验数据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利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两个转盘、盒子、红球24个、蓝球6个、漂亮的卡通人物、硬币、多媒体课件,颜色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猜测。

1、听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1)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特意准备了一个《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想听吗?

(动画播放: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它看见玉米地里的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走着走着,来到桃树底下,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棒着几个桃子走到一个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它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多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2、猜测: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猴去追小兔,结果会是怎样呢?

学生猜测:它有可能追到小兔,也有可能追不到小兔。

师:那追到的可能性会……很小。

3、有些同学认为小猴不可能捉到小兔,有些同学认为小猴还有可能捉到小兔,只是可能性很小,看来,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可能性,而且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问题。

(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下面我们就通过摸球试验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验证。

1、试验准备。

(1)介绍试验材料。

师: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盒子,盒子里都有红球和蓝球。

(2)说明试验要求。

(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二)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小?

(3)提出注意事项。

师:最后还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摸球时不能用眼晴看,摸球试验结束后不要打开盒子哟,能做到吗?下面请小组长拿出记录表和统计图,就可以开始试验了。

2、合作试验、初步推测。

(1)各小组试验,教师巡视。

(2)观察、汇报。

师:谁把你们组的试验结果给大家汇报一下?

生汇报。

3、推理、验证、归纳。

(1)观察。

(集中展示各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6个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呢?

生发现: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小。

(2)思考。

师:这都是你们的推测,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师:好!莫老师数三声,我们就一起把盒子打开。

(红球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大,蓝球的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小。)。

师:也就说,在摸球试验中,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与球的数量有关。)。

师:如果让你在自己小组的盒子里再摸一次,你觉得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好,请六个小组长一起来摸摸看。

(3)归纳。

三、应用、拓展。

1、转转盘。(课本106页的“做一做”。)。

(生可能会选黄色)你为什么会选黄色格呢?

(因为黄色格的数量多,红色格的数量少,所以转到黄色的可能性大。)。

转转试试看?

不行,每次都是你们赢,我得换个转盘,这次如果你还是转到黄色格的话,我就送你一张更漂亮的图案,谁来转?(指名3名学生上台转)。

师:为什么只有()个同学拿到图案?

3、拓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转盘(出示幸运转盘)。

(因为一等奖的奖品很贵重,所以要让人们转到一等奖的可能性小,转到其它奖的可能性大。)。

师:你们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真是棒极了!

2、设计转盘。(练习二十第4题。)。

师:看了这个转盘,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这样有趣的转盘?

(1)课件出示设计要求。

请同学们在书本109页上涂一涂。

(2)谁想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作品)。

问:在设计转盘时你是怎样想的呢?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3)小结。

4、解决问题。

师:今天还有一位我们非常熟悉的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小猫扑蝴蝶)。

师:小精灵明明带着他的魔棒来了,还有谁来了?(小猫)。

(小猫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小猫是不是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课件演示小猫扑到了一只黄色的蝴蝶。)。

(天空中还有6只黄蝴蝶3只红蝴蝶,小猫随意扑一只,还是扑到黄色蝴蝶的可能性大。)。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小猫扑到了一只红蝴蝶。)。

师:(疑惑地)咦!不是说小猫扑到黄蝴蝶的可能性大吗?怎么会扑到一只红蝴蝶呀?

(因为天空中还有红蝴蝶,所以还是有可能扑到红蝴蝶的,只不过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小一点。)。

师: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小并不是说不可能扑到红蝴蝶。

听!小猫又有问题想问了:你能想办法让我扑到红蝴蝶的可能性大吗?(增加红蝴蝶的只数,让它的只数比黄蝴蝶多。)。

(师用课件演示:小精灵用它的魔棒增加了7只红蝴蝶。)。

5、猜一猜。(练习二十第10题。)。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这里有四个盒子,其中只有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个硬币,你来猜一猜,可能会在哪个盒子里?下面我们来统计一下,注意: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次;认为在一号盒子里的举手,认为在二号盒子的,三号盒子,四号盒子。

汇报:因为硬币只能在四个盒子中的一个,有三个盒子中没有,所以猜错的人数多,猜错的可能性就大。

师补充:虽然猜对的可能性小,但我们也是有可能猜对的。

四、总结、延伸。

1、延伸。

2、小结。

(3)师:刚才《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还没讲完,想听完吗?

出示录音:小兔子看到小猴追上来,马上串进草丛里不见了,这时太阳快下山了,小猴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

师:看了这个故事结果后,你们有话要跟小猴子说吗?

小朋友们,我们可不要像小猴那样三心两意哦!

五、板书设计。

可能性大小。

数量多可能性大。

数量少可能性小。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

学习目标:

1、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分数除法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推理能力。

3、极度热情,全力以赴,精彩展示,做最好的自己。

重点: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到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会分析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方法。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37-p39页。

思考: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2)、用算术法解除法应用题的关键。

2、填空。

1)、米是米的();米相当于()米。

2)、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把()看作单位“1”。

3)、一个数的是,这个数是()。

4)、一根卅绳长54米,剪去,还剩()米,把()看作单位“1”。

3、解方程。

二、合作探究:

例1、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小明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1)、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小明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要求:(1)、用两种方法解答。

(2)、画出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新课标第一网。

小结:(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2)、用算术法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

要求:1)、用两种方法解答。

2)、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小结:1)、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关键:

2)、分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方程解法:

算术解法:

三、学以致用:

1、画线段图表示下面各数量关系。

1)、鸡的只数是鸭的。

2)、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2、列式计算新课标第一网。

1)、一个数的是64,求这个数。

2)、12的与什么数的2倍相等?

3)、加上一个数的,和是1,求这个数。

四、解决问题:

1、小红看一本书,已看了76页,是未看页数的,这本书小红还有多少页未看?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数学园地

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的问题,感受我国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2、难点:在解决问题时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故事引入。

教师: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

出示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只?(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鸡兔同笼”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二)新授课程。

让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的结果。

(1)列表:

鸡876543。

兔012345。

脚161820222426。

因此,鸡就有8-5=3(只)。

(3)用方程解:

解;设鸡有x只,兔有(8-x)只。

根据鸡兔共有26只脚来列方程式。

2x+(8-x)×4=26。

2x+8×4x=26。

32x-26=4x-2x。

2x=6。

x=3。

8-3=5(只)。

2,小结解题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3,延伸与应用:

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下面分。

组研究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六年级38名少先队员划船活动,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人,大船能乘6人,小船能乘4人。这次活动租大船、小船个几条?(“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师: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这个“租船”问题转化成了一道‘‘鸡兔同笼”问题。

4,畅谈收获,全课结束。

师:今天的学习有趣吗?大家有哪些收获?

师:希望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解决更多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折扣教学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76页例2是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由于学生是初次学习进位,所以这里安排了一个数目较小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例子,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进位的道理。情境图引出了小精灵提出的问题:“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这道例题出现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只有一次进位的乘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和全班进行交流。应组织学生着重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先乘哪一位?再乘哪一位?使学生体会到应从个位乘起,否则遇到进位就很麻烦。二是遇到个位上的积满十应该怎么办?在竖式中,对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应尽可能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自己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还可以借助学具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情分析:

记在竖式十位的横线上。

在学生做过一些练习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探寻计算的规律:什么时候要进位?什么时候不进。

位?怎么知道该进几?怎么进位?启发学生得出: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四、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巩固乘法竖式的计算法则。

“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并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五、重点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巩固乘法竖式的计算法则,经历只含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并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是掌握笔算乘法中的进位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让学生自行观察、独立思考、自主实践,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七、课前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预习。

2、教师准备课件。

八、教学教程:

(一)、复习旧知。

a)用竖式计算。

32×2=321×3=431×2=。

最后一题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为进位乘法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主题图,

新年快到了,王老师准备给大家买一些连环画作为礼物,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学生看图口头表达图中所表示的意思。

2、探索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简要概括,并板书题目:

板书:王老师买了3套连环画,每套18本,一共买了多少本?

(1)可以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

(2)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出结果的?想好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

3、指导竖式算法。

(1)计算18×3,写成竖式该怎么写?先乘哪一位?(个位)结果是多少?(3×8=24)。

(2)个位上的积满十怎么办?(个位上的积满十应该向十位进位,个位积是24,4写在个位上,2写在十位上,写得小一点。)。

(3)再乘哪一位?(十位)。

(4)在竖式中,对进到十位上的数该怎么处理?(在竖式中,进到十位上的数应该加上)。

(5)指导看书: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两个竖式。

一个加法算式:18一个乘法算式:18。

18×3。

+182。

5454。

(6)找出异同点:相同点:结果一样,都有进位“2”。

不同点:竖式的写法不一样。

算理一样,乘法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过程的思考与探讨,发散思维。

(7)引导学生归纳笔算乘法的算法。

(8)练习反馈:

课本第76页的“做一做”。

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指名板演,说说计算方法。

反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通过练习,反馈存在的问题,特别抓住第3小题,指导学生领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相同。

4、小结归纳。

谁能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

引导学生回答、归纳: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探寻计算的规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18127。

×2×3。

26561。

(2)课本第77页第1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第2-4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先自己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四)拓展性练习。

你会用电脑打字吗?

每分钟你能打()个字,4分钟能()个字。

设计意图: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九、板书设计。

板书:王老师买了3套连环画,每套18本,一共买了多少本?

18×3=54(本)。

1818。

18×3。

+182。

5454。

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十、作业设计。

1、笔算。

31×3=12×4=243×2=312×3=。

2、交朋友,把积相同的算式连接起来。

39×2224×415×6。

18×56×13112×8。

3、解决下面问题。

(1)黄花有32朵,红花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多少朵?

(2)201班第一小组同学拍皮球,平均每人拍111下,6人一共拍了多少下?

教学反思:

十一、镇街交流意见。

十二、教师使用体会。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方面: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在前面几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中的一些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量角器、三角板、直尺、计算器等。结合本册的教学需要,介绍几种使用效果较好的教具和学具,以供参考。

1.圆形纸板作为演示分数计算以及认识圆的教具。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大小相同的圆若干个。拿其中的两个圆形纸板做成如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页介绍的教具,用来演示不同的分数。作为教师演示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作为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小一些。

2.圆规教学圆的认识时用。教师要准备可以在黑板上画圆的圆规。每个学生也要准备一套自己用的圆规。

3.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可以仿照教材第68页的图用纸板制作,供教师演示用。另外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同样的图,学生可以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4.方格作图纸学习位置时用。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几幅10×10的方格纸,可以让学生剪下来用。

5.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位置时在本地区的简易路线图上画上方格子作为教具;教学百分数时,可搜集一些含有百分数表示含量或性能的商品标签作为教具或学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数学思考

吴兴区学校(幼儿园)具体课时备课表(成熟型教师用)。

单元(章)主题百分数任课教师与班级。

本课(节)课题纳税第8课时/共9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

及设置依据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重点:税额的计算。

难点:税率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一、复习。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2.什么是税率?

二、新授。

1.阅读p98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20%表示什么?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5(课本99页)。

(2)理解:这里的5%表示什么?(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比。)。

(3)要求“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就是求什么?

(4)让学生独立完成?

4.看课本98页内容。读一读,什么是纳税?什么是税率?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三、练习。

1.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三第4题。(要点:5%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额,7%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税。)。

2.依据第5题,学生各自发表意见。

(有关税率的常识:由于不同行业的经营效果有差别,又由于国家为了保护和扶持某些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行业等,会减少这些行业的税率,因此消费税和营业税的税率会有很大差别。如例5中说到饭店的营业税率是5%,而审稿费的个人所得税率就是3%。)。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纳税。

应缴税款=应纳税金额×税率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学习、宣传税法知识。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折扣教学

执笔:周碧英执教:周碧英。

一、知识梳理。

教材分析:

总复习的安排要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系统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认识。把计算、概念、应用题和几何知识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分数乘除的意义、法则和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

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可以将分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他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四则混合运算和解答用题的能力,全面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复习步骤:

第一部分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算;

计算题要求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要求学生有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简便算法的能力。

第二部分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1)梨比苹果多1/4,

(2)苹果比梨少1/4,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多数没有注明用算术解法还是方程解答,有的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部分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

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圆的有关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的问题。

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四则运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难点: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课时安排: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2课时。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13课时。

圆和轴对称图形8课时。

综合训练7课时。

二、学情分析。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计算的错误主要出现在几个方面:

(1)数字抄写错误;

(2)运算符号抄写错误;

(3)约分后的结果抄写错误;

(4)计算粗心造成错误;

(5)计算结果没有化成最简分数;

(6)能够简算的没有进行简算。

2、学生对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还应进一步强化。

(1)找单位“1”的量易错的类型。

如:这个月节约电费7%。

由于题目中省略了单位“1”的量,学生容易出错。

(2)根据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准确确定解题方法,排除负迁移的影响。

由于以前学生做的题目通常是“现在比原来怎样”,“原来的”是单位“1”的量。而这道题是“原来比现在怎样”,“现在的”是单位“1”的量。不少学生因为没有仔细分析,按照惯性思维就会找错单位“1”的量,误认为“原来的”是单位“1”的量,误列式为:74.1×(1+14%)。

3、学生对有关圆的计算公式的正确运用应继续强化。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关圆的计算公式,但在具体使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很容易出错。因此,还应不断巩固练习。

(1)如:一个圆的直径是7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是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是有的学生会因为读题不仔细把7厘米当作是半径来做。

(2)学生易忽略单位换算。

如:一个圆的半径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因为题目本身很简单,学生放松了警惕性,极易忽略单位不相同的情况。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具体方法:1、复习分数四则运算时,让学生弄清计算法则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分数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计算法则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要抓好基本训练。

2、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算法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在动手做题之前,先要全面审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以后,再计算。做完以后,还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互相交流经验,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3、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重点仍要放在使学生分析和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上。

可以先复习一些简单的文字题。如结合练习三十五第10、15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已学的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的认识,分清用分数表示的量和分数的区别。如1/3米和1/3,1/3米是一个不变的数量,而1/3则是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相比的关系,所以要明确哪两个数相比。即把谁看作单位“1”。

对于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要通过题组的对比练习,使学生明确解答这些应用题,首先必须确定把谁看作单位“1”,其次是弄清题目中的基本关系。如:

(5)梨比苹果多1/4,

(6)苹果比梨少1/4,

可以在学生完成之后,进行分类。达到明确当单位“1”的量是已知量时,求对应量用乘法,当单位“1”的量是未知量时,用方程或除法。

还要特别强调借助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算法,正确地列式解答。如:在做上面这个题组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画图分析后,再解答。

4、复习圆、轴对称图形时,应注意多利用实物、图形,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图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得来的;不要死背计算公式,要根据题目中的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运用公式解答。

复习策略:

1、认真钻研教材,力争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2、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3、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思路开放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4、加强学生作业的批改,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5、注意加强学生的补差工作。采用教师集中补差和学生互助等形式进行。注意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6、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应注意抓住“单位1”进行复习。练习时应避免机械重复,以防学生思维僵化。

7、在复习中要结合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8、复习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9、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10、在复习整理时,对学得较好的学生可以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稍难的问题,多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对程度稍差的学生,要多帮助,可以让他们多回答一些稍容易的问题,多做一些基本题,把主要内容掌握好,使这些学生都能达到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

11、出一套复习题。[附后]。

四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发现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主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圆规画圆。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

学具准备:

1个圆形物体、圆规、白纸、直尺、图钉、线、2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1、找一找(多媒体出示平面图形)。

师:同学们,这些平面图形大家还认识吗?在这些平面图形中,有一个图形与众不同,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为什么?(学生说出弯曲的后多媒体演示)。

2、看一看。

师:古希腊有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下面请你欣赏。

2、说一说。

美不美啊?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你说说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学生举例)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的认识圆(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探索圆的特征。

1、画圆:同学们,圆这样美,想不想把它画下来?

师:请你借助老师提供的工具画一个圆。(小组合作)。

反馈:你是怎样画的?(学生回答后多媒体随即动画演示)。

(1)借助圆形实物画:你是这样画的吗?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2)借助图钉和线段画:你是怎样画的?

(3)借助圆规画:你是怎样画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了圆,但是通常我们会借助圆规来画圆。请拿出圆规。师简单介绍:圆规有2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脚可以随意叉开。那怎样用圆规画圆呢?谁能说一说?(然后老师边示范边讲解)。

(4)请你用圆规画一个圆。

2、体验:在画圆的过程中,你觉得圆是怎样的一个平面图形?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结合圆规画的圆(屏幕),师介绍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半径有什么特点?直径呢?

(2)学生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

看一看、比一比: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和半径的长度(同样长)。

(3)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多少)。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特征。

4、探索圆的特征。

(1)小组合作探索。

出示例3:在圆形小纸片上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思考下列问题。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同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2)交流。

(3)电脑演示,加深理解。(多媒体将学生验证的圆的特征运用了旋转、重合等手段,进行动态演示)这些都是圆的特征。多媒体出示::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d=2r,r=d/2)。

通过验证,你们发现的这些圆的特征正确吗?

质疑:那老师的圆的半径和你的圆的半径相等吗?(强调:在同一个圆内)。

(4)学生概括,总结特征。谁能把圆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概括一下。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指名说一说,说出理由)。

多媒体出示。

2、练习十七第1题:多媒体出示,学生口答。

3、判断题(指名说一说,说出理由)。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2)圆有无数条半径。

(3)通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4)画直径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

(5)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小。

4、练习十七第2题。

四、实际应用。

1、体育老师要画一个半径是3米的圆,怎么办?(商量商量,帮老师出出点子)学生交流后看动画演示,说明和圆规画圆的道理是一样的。(固定点就是圆心,绳子长就是半径)。

2、师:同学们,圆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设计成了圆形,比如: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车轴应装在哪里?(学生讨论)。

(多媒体播放车轮是圆形的行进动画)。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百分数的整理与复习》。“百分数”这一单元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以及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等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总复习时,应将复习重点放在百分数的应用方面,同时要注重与分数乘除法问题的对比,分析百分数问题与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在解题思路上的一致性,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促进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优化。通过总复习,既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也可借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设计理念】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发芽率、合格率等。所以同学们必须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才能轻松地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基础上,经历体验问题的形成和解决过程,引发学生对百分数问题的结构特征,解题策略和规律的深层次思考,克服学生消极接受的惰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构建自身知识体系。

【教学策略】

本节课通过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集体交流,小结方法等环节,引导学生自己对百分数应用题进行整理和复习,深化了学生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优化。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应重视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据、获取数学信息,并从中选取有用的信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生活化”、“数学化”得到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百分数单元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百分数问题。

2、在百分数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运用中使学生经历一个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3、在百分数单元复习的过程提升数学思考。发展学生思维,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4、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经历百分数的回顾和应用过程,体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乐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百分数的意义,以及与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找准量和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教学中的重点。

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教师谈话:我们上段时间学习的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板书:百分数的整理与复习)

1、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2、判断:“4/5=80%,4/5米=80%米。请同学们说明理由。(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比,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3、复习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相转化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小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分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简。

(二)根据信息,请同学们提出相关的百分数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

老师今年36岁,丁俊同学今年12岁。

问题:1、老师的岁数是丁俊同学的百分之几?

2、丁俊同学的岁数是老师的百分之几?

3、老师的岁数比丁俊同学的大百分之几?

4、丁俊同学的岁数比老师的少百分之几?

(三)复习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

我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问: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指名回答)

2、已知女生人数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单位“1”是已知的)

3、已知男生人数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单位“1”是未知的)

(四)复习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折扣、纳税、利息。

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

问:什么等于折扣?

2、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问:应纳税额等于什么?

3、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之间的比值叫做利率。

问:什么是利息?如何计算利息?在计算利息时要注意什么?

(五)综合练习:

2、昨天我们班有2人请假了,大家能计算出昨天我们的出勤率吗?

问:出勤率等于什么?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我们今后要用99%的努力+1%的灵感去创造100%的成功。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整理与复习

意义 互化 应用 找准单位“1”

单位“1”是已知(用乘法计算)

单位“1”是未知(用除法或方程计算)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单元知识进行概括,建立知识结构;。

2、会解决实际问题;。

3、归纳整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极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获得收获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归纳整理,形成知识脉络。

教学方法:引发矛盾,引入课题小组合作,归纳整理多元评价,建构知识应用实际,解决问题强化总结,拓展迁移。

教学过程:

一、引发矛盾,引入课题。

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少岁了?

猜这个谜语,我们需要哪些数学知识呢?

齐读课题,你想到什么?

那好吧,我们就开始复习。

二、梳理知识,形成脉络。

1、集中呈现。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按照你们的想法,把学过的数。

2、逐个梳理。

1)小组活动:请大家在小组中,每人挑1至2个名词说说意思。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提示随意在黑板上贴出各个名词)。

3)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在数的整除这部分首先学习的是整除,这是为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再推荐代表发言。(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讨论。

提示:整除是基础,整除前提下产生了约数与倍数,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逐步引出公倍数、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合数、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奇数、偶数等。)。

说得真好!这些知识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对于今天整理出来的数的整除脉络图,大家有什么想法?

通过整理,可以使这部分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

3、自学课本,看一看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

三、应用、解决问题。

1、填空题。

在1----20的自然数中,有()个奇数,有()个偶数,有()个质数,有()个合数,奇数中的()是合数,偶数中的()是质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是()。

2、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三位数是()。

3、选择题。

(1)一个合数的约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如果a和b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a)ab)bc)abd)1。

4、判断题。

(1)整除一定是除尽,除尽不一定整除。()。

(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互质。()。

(3)所有偶数都是合数。()。

(4)24分解质因数24=22231。()。

(5)一个自然数的最大约数一定等于它的最小公倍数。()。

5、把下面的数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两类,你能想到几种?

21581720。

四、强化总结,拓展迁移。

老师想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大家,大家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我联系,好吗?

老师的手机号码是11位数字,每一位数字依次是:

1)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最小奇数与最小质数的和;。

3)最小的自然数;。

4)质数中最小的两个数的和;。

5)既是质数,又是偶数;。

6)最小质数与最小合数的积;。

7)有约数2和3的一位数;。

8)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

9)最大约数与最小倍数都是7的数;。

10)所有自然数的约数;。

11)最大的一位数。

同学们以后有事需要老师帮忙,随时call我。

这节课上到这里可以吗?

六年级数学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理解并掌握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

教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5套,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5套、水槽5个,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认识圆柱(课件演示),并说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屏幕出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口算下列圆柱的体积。

(1)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6厘米,体积=?

(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10分米,体积=?

(3)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10分米,体积=?

3、认识圆锥(课件演示),并说出有什么特征?

二、沟通知识、探索新知。

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但是,对于圆锥的学习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有关圆锥的知识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去学习、去探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1、探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转化)------长方体。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借鉴这种方法,为了我们研究圆锥体体积的方便,每个组都准备了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你们小组比比看,这两个形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操作比较后,再用课件演示。

(1)提问学生:你发现到什么?(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教师: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用数学语言说就叫“等底等高”。

(板书:等底等高)。

(不行,因为圆锥体的体积小)。

教师:(把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是啊,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大小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指名发言)。

用水和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由小组同学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学们汇报,你们组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

(3)学生分组做实验,并借助课件演示。

(教师深入小组中了解活动情况,对个别小组予以适当的帮助。)。

a、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教师: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教学课件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并启发学生在小组内有条理地表述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板书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用字母表示一下?(指名发言,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教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在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需要倒三次才能倒满吗?(不需要)。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要倒三次才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教师给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进一步完善体积计算公式: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1/3。

=底面积×高×1/3。

v=1/3sh。

教师: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课件出示:

想一想,讨论一下:?

(1)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学生后讨论回答。

三、应用求体积、解决问题。

1、口答。

(1)有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

(2)有一个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

2、出示例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

a、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b、你是怎样想的和怎样解决问题的。(提问学生多人)。

c、教师板书:。

1/3×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

3、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4、出示例2: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3.14×(4÷2)2×1.2×1/3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

5、比较:例1和例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例1直接告诉了我们底面积,而例2没有直接告诉,要求我们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出圆锥体积;(2)例1是直接求体积,例2是求出体积后再求重量。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京实验版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存款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有关知识,能综合应用相关知识合理存款。

2、经历调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存款方式的利率和相关规定,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

教学难点:

能综合应用条件灵活解决问题。

综合实践《合理存款》。

一、确定问题。

问题分析:根据自学导案,归纳要解决的问题:怎样存款收益最大。明确本活动中存款的本金、可存期限以及这笔存款的用途。明确需要收集与该问题相关的信息。(通过对问题的简单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存款的三种方式,为下一步学生收集信息做基础)。

二、收集信息。

课外调查: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银行调查不同的存款方式的利率等信息,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或者直接到银行到银行调查存款的方式和相关信息,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这节课中教材主题图中所提供的存款利率是以前的利率,和现在的利率是不同的;国债利率也未明确给出。因此,通过课外调查让学生明确当前的存款利率等信息,并且,学生到银行调查是一次有价值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学习、体验的过程,可以有意识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经验、社会现实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有了这样一个过程使这一实践活动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效性。

三、方案设计。

根据学生调查的信息设计存款方案。

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设计方案,填写下表。

定期储蓄存款的方案可填在第第一张表格中。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储蓄存款方案以及买国债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张表格中。每一个具体方案都要求明确填出存期、到期利息、利息税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

六年级数学下教学设计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提出要求: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分别从差比和倍比的角度提出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多少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多少公顷”“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面积相当于实际的百分之几”等问题。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例1中的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提出要求:根据上面的讨论,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还可以怎样列式?

二、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

三、指导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并组织适当的交流。

四、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3题。

1、做练习一第1题。

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

2、做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

3、做练习一第3题。

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可提醒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五、全课小结。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4~35页例4~5、试一试和练一练,第37页练习六第1~5题。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

长方形纸、水彩笔。

一、创设情境。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4出现教材中的图形。

然后问:画斜线部分是的几分之几?又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由此明确:的是,的是。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求的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

求的呢?

师问: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书中的结果吗?

打开书p34完成。

提示:根据填的结果各自想想怎样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

学生进行讨论得出: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

2、教学例5。

(1)让学生说说×和×分别表示的几分之几?

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结论计算这两道题吗?

学生试做。

订正完后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呢?

(2)验证比较。

让学生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纸上先涂色表示。

再画斜线表示的和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看看操作的结果与你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学生观察比较。

3、归纳总结。

比较刚才计算的每个积的分子、分母与它的因数的分子分母,讨论有什么发现?

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练习。

1、完成的试一试。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在计算。

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四、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推广。

同学们,下面着几道题你回计算吗?

出示:

请同学们先完成p35的填空,提醒学生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来计算。

讨论: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1)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

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3)也可以整数与分数直接进行约分后再计算。这样更简便。

教师进行示范如p35。

2、练习。

完成p35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用直接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综合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2、做练习六的第3题。

说出错的原因。

3、做练习六的第4题。

看谁算的最快。

六、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七、作业。

练习六的第2、5题。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是多少。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

(1)32的是多少?

(2)120页的是多少?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算出它们的普及率”。

1、使学生能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计算出本班同学家庭的电话、电脑的普及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和估计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情景一:

师:同学们,老师昨晚想通知大家今天带计算器,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生1:可以打我们家的电话,或打爸爸、妈妈的手机。

生2:发电子邮件。我的e-mail是……。

生3:您只要通知我一个人,然后我去通知5个人,被通知的同学再分别通知5个同学,这样又快又好。

师:我班同学家里有电话的很多,有电脑的也不少。今天,我们来调查一下,我班谁家已安装了电话,谁家购买了电脑。

生1:老师,不用调查了。我这儿有全班同学家的电话。我班100%同学家里有电话。

生2:我们可以调查哪些同学家里有手机或小灵通这些移动电话,这样方便联系。

师:(生1)李××,你真是一个有心人。100%同学家里有电话,可以说成电话的普及率是100%。在我们的生活里,经常要计算和使用“普及率”。这节课,我们就来计算一些普及率。如家庭移动电话普及率、电脑普及率等。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能及时改变原来的教学预设,给了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其意义将是深远的。

情景二:

学生分组统计后汇报统计和计算的百分率结果。

师:我班同学家庭移动电话的普及率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移动电话的普及率是96.6%,就是求出已有移动电话的56个家庭数占全班58个家庭数的.百分之几。

生2:老师,我觉得应说“大约是96.6%”。

生3:我班同学家庭有电脑的是39户,普及率大约是67.2%。

师:你能根据计算的结果推算出本地区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大约是多少吗?

生1:我认为我们南通市居民的固定电话普及率接近100%,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大概是95%,电脑的普及率低一些,可能有60%。

生2:我不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不能认为我班同学家庭电话普及率是100%,就认为南通市居民的固定电话普及率接近100%,你要考虑到南通市还有比较贫困的地方。应该说,学田地区的电话普及率接近100%。

生3:我同意刚才同学的观点。因为我班同学大部分住在学田新村,如果要调查南通市居民的固定电话普及率,还应该到其他学校或新村去调查。

师:你想得真周到,你认为应怎样调查呢?

生3:我想在南通市的东西南北中各确定一个学校或新村去调查统计才准确。

师:也就是说,推算和估计普及率要考虑我班同学家庭的经济状况在南通地区处于什么水平。

评析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最为真实的思想,不必考虑教师希望他说什么,而在意“我”自己的观点,是否准确,是否独特,是否有自己的个性。教师的鼓励与反馈“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环境中,才能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

情景三:

师:通过这一次实践活动,你有哪些体会?

生1:我懂得了通过调查统计后,能求出某种东西的普及率。

生2:我知道电脑的普及率比电话的普及率低,我们可以把调查的结果反馈给电脑商,让他们加强宣传的力度,多搞促销活动。

生3:我知道了我们学习的统计和百分数的知识很有用。

生4:我觉得生活水平提高了,因为我奶奶说,以前人憧憬“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样的好日子,现在我们不但有了电灯电话,还有了电脑,有人家还有了私家车呢!

生5:……。

师:我们还可以进行哪些有意义的调查活动?

生1:我班同学戴眼镜的很多,可以调查我班的近视率,或全校的近视率,引起大家的重视。

生2:我经常看到有同学在校外的小摊买零食。我想调查一下我班同学每月零花钱的用法,到底有多少钱买学习用品,多少钱买零食。

生3:我想调查有多少人还知道张思德,现在许多同学知道“小燕子”赵薇,不知道英雄张思德了。

生4:我想调查南通市有多少贫困家庭。

生5:……。

评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凡是学生能操作的,能颔悟到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不刻意要求学生与教师思维一致;不刻意要求个别学生给出的答案对全班具有代表性。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发现、提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后安排的。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的思维正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不需要具体形象思维。数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对学生来说,如果始终是被动地接受,像成人一样地学习,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数学是索然无味的,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会渐渐地沉睡起来,他们会渐渐地疏远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重复性向创新性过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动有趣的实践感受使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枯燥。让儿童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探究数学,在探究中体验数学、享受数学。当数学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提倡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收获,而不是仅仅重复教师的讲授,面对着具有鲜活生命和灵动个性的学生,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应当给予积极的评价,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自己思想、表述自己观点、实现自己思维飞跃的舞台,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学习自信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欣赏者、支持者和引领者。

如何正确认识数学实践活动,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数学实践活动课以怎样的模式呈现,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感觉到这是极其新鲜而富有挑战性的。在探索中,我了解到实践活动是“做数学”的具体表现,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学生应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完整过程。这节课给我留下的启迪是:当你真正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行为时,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了解储蓄的有关知识,能综合应用相关知识合理存款。

2、经历调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了解各种存款方式的利率和相关规定,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

能综合应用条件灵活解决问题。

综合实践《合理存款》

问题分析:根据自学导案,归纳要解决的问题:怎样存款收益最大。明确本活动中存款的本金、可存期限以及这笔存款的用途。明确需要收集与该问题相关的信息。(通过对问题的简单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存款的三种方式,为下一步学生收集信息做基础)

课外调查: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银行调查不同的存款方式的利率等信息,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或者直接到银行到银行调查存款的方式和相关信息,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这节课中教材主题图中所提供的存款利率是以前的利率,和现在的利率是不同的;国债利率也未明确给出。因此,通过课外调查让学生明确当前的存款利率等信息,并且,学生到银行调查是一次有价值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学习、体验的过程,可以有意识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经验、社会现实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有了这样一个过程使这一实践活动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效性。

根据学生调查的信息设计存款方案。

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设计方案,填写下表。

定期储蓄存款的方案可填在第第一张表格中。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储蓄存款方案以及买国债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张表格中。每一个具体方案都要求明确填出存期、到期利息、利息税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1、通过搭积木比赛的游戏,从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和画出相应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2、能按照指定的从两个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

能正确辨认和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

能按照指定的`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用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立体图形。

电脑课件正方体木块若干。

谈话法情景引入发合作探究法。

一段:学什么。

知识回顾引入课题。

1、孩子们,看见大屏幕上的图片和黑板上的表格,你想到了什么呢?

对,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一场搭积木比赛。(板书题目)。

师: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你们一定会品尝到合作的愉快,成功的甘甜。

2、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相应的图形.

(2)能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二段我来学。

第一场比赛:(独立完成)。

1、课件出示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并板书(观察)。

3、学生在方格纸中画出图形。

4、汇报交流。(重点说明怎样画出从左面看到的?)。

5、课件演示。

第二项比赛(同桌合作完成)。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比赛,在第二项比赛中我们进行三个回和的较量。准备好了吗?

课件出示问题要求。

(1)同桌合作完成,看看哪桌搭的多?(两个方向)。

(2)指名汇报。

师:真是太棒了,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搭法。从两各方向观察,我们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那么,搭这个立体图想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呢?先猜一猜。

(3)验证(同桌合作)。

(4)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还原立体图形(三个方向唯一性)。

课件出示结论填空。

第三项比赛(小组合作完成)。

看谁搭的多。用六个小正方形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三段我来用。

1、学生完成答题卡。

2、指名汇报答案。

一思我来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的感受是什么?

师总结:我们平常观察物体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认真”二字,认真观察,再加上自己的想象,你就可以确定这些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形的样子,同时,我们的空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数学六年级教学设计:圆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如何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一、提出研究问题。(出示运动场运动员图片)。

1、小组讨论:田径场400m跑道,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终点相同,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条跑道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往前移。)。

2、各条跑道的起跑线应该向差多少米?

二、收集数据。

1、看课本75页了解400m跑道的结果以及各部分的数据。

2、出示图片、投影片让学生明确数据是通过测量获取的。

直跑道的长度是85。96m,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72。6m,每一条跑道宽1。25m。(半圆形跑道的直径是如何规定的,以及跑道的宽在这里可以忽略不计)。

三、分析数据。

学生对于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讨论明确一下信息。

1、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

2、各条跑道直道长度相同。

3、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

四、得出结论。

1、看书p76页最后一图。

2、学生分别计算各条跑道的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两个半圆形跑道的周长以及跑道的全长。从而计算出相邻跑道长度之差,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线。(由于每一条跑道宽1。25m,所以相邻两条跑道,外圈跑道的直径等于里圈跑道的直径加2。5m)。

3、怎样不用计算出每条跑道的长度,就知道它们相差多少米?(两条相邻跑道之间的差是2。5)。

五、课外延伸。

200m跑道如何确定起跑线?

相关范文推荐
  • 04-18 小学二年级安全班会教案设计(优质12篇)
    教案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之间的桥梁,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的二年级教案,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
  • 04-18 办公室文员每日工作总结范文(20篇)
    办公室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概括和总结的文档。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六月份我现在这个学校工作
  • 04-18 贷款承诺书属于银行(专业24篇)
    银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国际间的金融交流和合作离不开银行的参与和支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银行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借款人_____(身份证号:
  • 04-18 护士节演讲稿(优质18篇)
    护士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以便为病人提供全面而高效的医疗护理。护士总结范文旨在帮助护士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水平,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04-18 民政局离婚协议书版(优秀18篇)
    离婚协议的签署需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经过法律程序的确认。离婚协议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规定离婚夫妻之间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与探望、债务分担等问题的协议性文件。了
  • 04-18 员工婚礼领导致辞(优质19篇)
    在重要的会议、庆典、纪念活动等场合,致辞具有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作用,增强彼此的沟通和联系。接下来是一些优秀致辞的摘录,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 04-18 以租代售合同效力(优质18篇)
    在草拟合同协议时,应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风险,尽量做到全面、周密。如果您需要起草一份合同协议,以下是一份典型范本供参考。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
  • 04-18 艺术节学校领导讲话稿大全(13篇)
    领导讲话稿可以起到激励员工、传递政策、引导方向等作用,对于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领导讲话稿是组织内部沟通的桥梁,以下是一些经典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04-18 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计划(优秀22篇)
    安全工作计划是组织安排安全工作的基础,对于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份较为完整的安全工作计划,大家可以参考其中的做法和经验。安全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
  • 04-18 移民申请代理委托合同(热门17篇)
    代理可以在法律、商业、政府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各种交流和合作。大家可以了解以下代理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代理行为的合法性和安全性。甲方:_________(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