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机器人竞赛报告(通用23篇)

机器人竞赛报告(通用23篇)

时间:2024-02-23 16:59:03 作者:笔尘

范文范本的撰写需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写作功底,同时也要注重独特性和创新性。推荐给大家一些经典的范文,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写作技巧。

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已经不是创业的热土,如果放在2008年以前,那时物价低,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都低的情况下,可能中国遍地是黄金,你只要有好的项目和一股永不灭的热血投身创业这条路,或许成功的几率非常大。

但是世事变迁,过去的黄金时期已经结束,从笔者的经历来看,这年代创业要想实现盈利是很难的,因为投入与产出比已经被延的很长。从笔者周围的一些机器人创业者朋友的情况分析,投入与产出比至少被延长了三年以上。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如果你立项一个项目去实施,准备一年不寻求回报,现在起码要准备三年以上。

当然,讲实话可能又要被机器人行业的同仁说闲话,说笔者又在泼行业的冷水,所以笔者要换一种说法,对于初创公司而言,特别是机器人产业链上的企业,有没有可能在两年内实现盈利,当然是有可能的。

汽车行业:规模大、体系完整。

在汽车行业,我拿到了两家车企的offer,分别是长城汽车(保定)和中国重汽(济南)。

也许看在老乡的份上,长城汽车很快就给我这个河北保定人发了offer,但是了解到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方面并没有优势,我也更希望先在大城市闯荡磨炼,所以拒绝了长城汽车。

中国重汽最大的诱惑在于月薪10000,并且保证双休,很少加班,而唯一不符合自己心意的是其不愿让我担任研发岗位,理由是我非车辆工程专业,所以我最终也拒绝了。

纵观汽车制造业,在中国已经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些车企的特点是规模大,有着较完善的公司体系,同时薪资福利可观,我有的同学选择了东风汽车,也有同学选择了中国重汽。这些优势是国内大多数机器人公司难以满足的。

家电与工程机械行业:五百强企业聚集。

我还参加了美的集团和徐工集团的招聘会,并进入面试。以美的集团的面试经历举例,其采取一对多的面试形式,除了自己以外,其他面试者都为985院校毕业生,不出意外,我在第一轮面试后就被淘汰了,虽然我并不了解其薪资待遇,但不可否认的是,美的集团这样的家电巨头对于应届毕业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家电行业和工程机械行业都属于传统制造业,中国的这两个行业在全球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多家企业位居全球五百强行列,包括家电行业的美的、格力,工程机械行业的徐工集团、三一重工等。

这些企业同样具备与汽车行业类似的优势:规模大,平台高,拥有完善的管理和薪酬体系。因此,更多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国机器人企业,自然很难与这些五百强大企竞争人才。

国有企业:平台高,工作稳定,福利优越。

我还应聘了一部分国企,这些企业关乎国计民生,也多属于全球五百强企业,例如中船重工、航天科技,国机集团等。这些企业及其下属子公司和研究所每年也会招聘大量的控制和结构方向的应届毕业生。

以我面试过的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研究所为例,研究所主要从事航天器地面机电设备、航天器机构件、结构件和卫星应用产品研制。我没有拿到其offer,我一个舍友与其成功签约。

事实上,我的许多同学都与航天科技、中船重工的下属研究所签订了三方协议。这类企业虽然工资不会太高,如我舍友的底薪仅为4000元,但由于企业的平台足够高,工作稳定,福利优越,所以也会受到一大批同学的青睐。

互联网行业:人工智能浪潮下的风口。

互联网行业不愧为时下中国非常火的行业,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应届毕业生可以选择算法、视觉、深度学习等方向。相比之下,互联网企业比机器人企业更愿意开出更高的工资。由于自身研究方向的限制,我没有向互联网公司投递简历,但是我的一位同学拿到了百度年薪30万的offer。以小见大,至少在薪资方面,机器人行业还无法与互联网企业抗衡。

以阿里、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国家名片,其缺点是加班严重,正如近期热议的996工作制,但是其平台高,薪资高,因此进入互联网行业依然是很多同学孜孜以求的。

当然,我同样考虑机器人行业。如文章开头提到的,中国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发展期,即使国内发展比较好的机器人企业,大部分依然处于创业期,存在盈利困境。

以阿童木机器人和珞石机器人为例:阿童木机器人,在2018年国产并联机器人企业出货量排前列,但是企业员工却不到100人,于2019年3月5日完成了b1轮融资;珞石机器人,位列此前ggii公布的“2018年度中国国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排行榜top10”之中,员工200多人,于2018年9月20日完成b轮融资。

显然,机器人公司以现有的平台高度、公司体系、薪酬等条件,想招聘到优秀的毕业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1、转行要趁早当你萌生要转行的想法时,在考虑清楚的前提下,一定要趁早。

因为你在一个行业积累的经验越久,你转行付出的沉默成本就越大,你会越没有勇气。16期学员吴同学表示:当初之所以这么坚决的确定转行本质上也是因为我毕业才一年多,还是一张白纸,转行对我来说成本还算是很小的。

2、转行不一定是靠着兴趣。

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从事的是自己喜欢、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那是最幸福的事。

很多人转行的目的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喜欢现在这个行业,自己更喜欢x之类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可能只是借口,本质原因可能是因为你做的不够好。

很多时候,你对一件事情的兴趣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长时间的慢慢接触中产生的,而且把这件事做的越好,回报越大,你会越有成就感,自然也会越来越感兴趣。

3、转行尽量选择高技术含量的行业转行分很多种,比如有的人觉得现在的工作很辛苦,自己转行去做餐厅服务员、外卖员也是一种转行,(这里并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举个例子。)餐厅服务员、外卖员技术含量较低,谁都可以做,这种转行哪怕你说是你喜欢的也不建议,建议转行选择高技术含量的行业,高技术含量意味着稀缺,回报以及未来的潜力都不一样。如果你从事的是流水线工作,那么建议早点转行,因为这没有体现出你的价值,每天重复的工作你消耗的是最宝贵的时间,应该考虑转行到专业技能型。你可以参考下近几年的行业趋势,选择一个热门行业,比如工业机器人。之前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360行,行行到机器人”,现在经济形态不好,很多互联网行业工作难找,工资也低,很多应届毕业生费尽心思找到的工作工资也少的可怜!

犀灵机器人目前已培养近3000名工程师,培训学员包括机器人工程师、学校教师、企业人员等。学员基础知识扎实,广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百分百,入职岗位大多为机器人助理研发工程师、工业机器人工程师、机器人应用工程师,就业平均薪资达7500元!工作经验丰富和技术精湛的,一般月薪达到1万+甚至更高!

因为转行到很成熟、很传统的行业(例如it),跟那些已经工作很长时间的人比,你没有什么优势,如果可以选择一个新兴产业,那么大家起跑线差不多,自己劣势没有那么大。

4、选择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过渡很多人一想到转行,第一时间就辞职了,想着全职在家学习,不学会不罢休。这个不推荐这种形式。因为一是很可能转行只是你暂时的决定,也许一时头脑发热说不定,二是,即使是你经过慎重考虑的,人的学习热情是有限的,上学读书的时候每天没什么事,也没见你一天到晚都在学习。零基础选择自学,可行吗?对于网上那些自学会学得很好说法,要有自己一个理智的判断;工业机器人技术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困难,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你作为一个零基础的小白,自学了几个月之后,就能轻松掌握相关知识并找到一份相关的工作,那有些大学生为什么在大学里还要主修机械自动化专业?为何市面上又会出现这么多工业机器人职业培训机构?因此,小白自学能学好的论点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正确的。

同样,100个没有自动化相关基础的小白,自学成功的概率不会超过5%,如果你有很多时间,那么可以尝试。

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犀灵机器人建议你要谨慎,毕竟,毕业的头几年是黄金时间。因此,对于大多数小白来说,选择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学校是进入这一行业的最佳途径。

服务机器人调研报告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2019年12月,工信部苗圩部长在全国服务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智能制造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关键。2019年1月,省经信委徐一平主任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探索智能制造生产方式,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服务生态体系。朱市长对发展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高度关注,多次指示加快进行产业培育,积极争取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我委认真落实市领导要求,全面开展产业调研、规划编制、企业培育、平台创建、示范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初步形成镇江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思路。

1.加强产业研究,加快规划编制。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对具有服务机器人制造、配套能力的企业进行全面调研,摸清我市产业基础、研发平台、配套潜力、应用现状,形成镇江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重点企业库,目前入库企业20家。排定2019年全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13.2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5亿元。二是连续邀请国内著名的服务机器人产业专家、我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各辖市区发改经信委分管领导进行交流座谈,汇集各方智慧,广泛征求建议,制定出台了《镇江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19)》。

2.建立产业联盟,加强协作配套。建立健全有利于产业发展、创新激励、推广应用的良好环境。2019年12月,我委组织成立镇江市服务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全市首批30家涉足服务机器人和有智能化技改需求的企业加盟,联盟成立将对现有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联合创新研发,成为我市服务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3.积极向上争取,加大政策扶持。一是我委积极向省经信委汇报争取,推荐镇江企业列入省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及项目。截至2月底,先后组织江苏安德信超导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江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制造商;威凡智能电气高科技等4家企业申报江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服务商;江苏首控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经信委智能制造(机器人制造)诊断项目。二是1月份,以市政府办名义正式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实施专业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以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工程,推进智能制造型技术改造,对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技术设备投资额超过500万元(按国税系统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额计算),并符合项目核准或备案要求,在项目竣工投产或主体设备到位后,按实际技术设备购置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助。

4.推进技术改造,引导“机器换人”。我们围绕“机器换人”、智能成套装备制造、“智能工厂”建设、嵌入式软件应用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开展以更新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为主导的技术改造。大全集团、仅一包装、艾科半导体、强凌电子、东方电热等一批重点企业成功开展“机器换人”,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化生产线。巨宝精密加工、盛邦家俱、荣嘉精密机械、泛凯斯特铸造、中电电气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国内外先进服务机器人,极大降低用工需求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强烈的示范带动效应,企业“机器换人”热情高涨,步伐加快。

5.扶持重点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集中力量对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进行叠加扶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帮助江苏天宏机械服务公司机器人异形工件表面精整机成功争取2019年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并进入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大装备产业化类项目。部分骨干企业已经与国内外知名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品研发。

(一)推进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具有较强的零部件配套和研发能力。我市是苏南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可为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良好配套及研发支撑。2019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1063亿元,“海陆空”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智能电气等优势特色产业板块。制造业拥有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3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5家,拥有国家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智能成套电器工程技术中心等。在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我市逐步形成了天宏机械、江苏首控制造技术、九劲智能机械、慧明智能科技、中化聚氨酯服务设备等机器人制造企业及大力液压件、希西维轴承、威凡智能电气等配套企业,可生产搬运、取放、精整等自动化整机装备及零部件,2019年全行业实现销售约45亿元。

2.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服务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嵌入式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占到服务机器人成套设备造价的36%;同时,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对厂房布局、生产流程、经营管理都有更高的要求,可带动3倍左右服务设计、系统工程等配套服务发展。我市软件信息产业总量在全省位列第四,主要得益于智能电气和船舶智能化的发展对嵌入式软件的需求,选择服务机器人作为我市先进制造业突破方向,既可以有效提高全市装备制造水平,也可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总量,更能加快镇江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3.“机器换人”形成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经济处在服务化中后期阶段,人口老龄化速度是发达国家的2倍,人力成本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用工难、用工贵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因素之一。而服务机器人购买和使用成本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还能在恶劣、危险以及重复等特殊环境中工作,替代人工的综合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进一步扩大企业对于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需求,汽车、物流、化工、造纸、纺织、航空航天等应用行业需要更新大量的服务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在建的北汽华东(镇江)产业基地项目、航天晨光镇江专用汽车、公务机整机制造等在建项目将大量采用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化装备,主要集中在焊接、打磨、喷涂、切割、码垛、搬运、上下料、分拣、包装等环节,强劲的市场需求将有力拉动产业快速发展。

4.具有较强的科研优势和产业化能力。江苏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是省级重点,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江苏科技大学在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系统、机器人焊接研究、海洋机器人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同时,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高专和周边南京、常州等地大学均有机械自动化相关专业,我市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既可以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留住和吸引高端人才在镇江就业、创业。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起步较慢,与先进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缺乏核心功能部件和关键系统集成企业,现有企业规模较小。二是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影响力弱,推广难度大,尚未形成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体系。三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等还不健全。四是国内多地上马服务机器人项目,建设服务机器人制造园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重复建设隐忧显现。

(一)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在产业高端升级中的支撑与牵引作用,以扩大产业规模,培育竞争优势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利用镇江现有的产业、技术、人才、应用等综合优势,加强关键环节和基础共性技术突破,坚持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引导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加速形成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建立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19年,镇江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亿,约占全省规模的10%,年均增长30%。初步形成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集成应用为一体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1.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知名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龙头企业。形成3-5家主机生产企业,10-20家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带动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售后服务、嵌入式软件、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

2.核心技术。到2019年,在全市范围内形成20家左右服务机器人创新研发平台,申报专利100项。通过科技攻关、引进购买、合作生产等模式,全面掌握高性能精密减速器、专用伺服系统、传感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形成较强的拓展集成应用能力,研制供多种领域使用、具备专用功能、运行可靠、成本合理的中高端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3.示范应用。紧跟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服务革命,超前对接“服务4.0”,推动“机器人+物联网”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普及。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绿色化工、船舶海工、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行业组织实施100个“机器换人”项目,推广服务机器人及智能生产线成套装备,建设20家左右的“数字工厂”和“智慧车间”。到2019年,在重点应用领域,服务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

4.两化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融合应用,实施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及全流程的集成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到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的比重达到90%以上。

5.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到2019年,力争形成2-3个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园区,园区企业集中度达到60%。

(三)重点任务。

1.梯次培育重点企业。采用招商引资和本土培育相结合方式,培育重点企业,快速扩大产业规模,集聚配套企业。一是以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为目标,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利用我市区位优势、配套优势等重点引进一批核心零部件及集成组装项目和研发设计机构。二是实施服务机器人企业跟踪培育计划,加大对天宏机械等本土机器人生产企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扩大品牌效应,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引导我市具有配套能力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主动开发服务机器人主机及配套产品,衍生出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2.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提升自主创新及集成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研发平台和技术储备,支持和引导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和应用单位合作攻关,利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缩短技术及应用差距。重点突破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系统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嵌入式软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3.加速构建产业链条。形成高低搭配的优势产品和服务体系,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的装配、焊接、搬运、包装等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品。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竞争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等环节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内产业良性互动。引导主机和集成企业围绕设计创新和产品功能升级,实施远程运行维护、检测维护、功能拓展等服务。积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服务机器人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共平台发展,减轻中小企业购入机器人所需的资金负担。

4.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目前以配套能力较强的丹阳市、扬中市、镇江新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将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列为各园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加速引进和实施一批重点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加快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先推进标准厂房、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展示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成熟时,单独设置镇江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进一步扩大产业影响。

5.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水平,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加快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品,攻克环境感知、服务物联网、服务大数据等共性关键技术。促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智能协作,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智慧物流等新型模式。推广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研发平台设计,建立及时响应、持续改进、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发展智能化生产制造和流程,推动制造装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6.加快示范推广应用。针对各行业特点制定应用指导方针和技术解决方案,挖掘潜在应用市场。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数字工厂”、“智慧车间”、机器人生产线,从市场应用端拉动产业发展。鼓励本地主机企业从中低端市场起步,分行业、分需求细分市场,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及服务,提升服务机器人的质量可靠性及使用经济性。积极探索服务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商业推广和营运模式,激活产品应用市场,放大市场需求,拉动产业发展。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机器换人”,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7.完善协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镇江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作用,完善产业链上下游联络机制,加强主机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配套对接;加强主机厂商、集成企业、用户企业的信息交流和产品改进。依托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优势,建立机器人基础研究、仿真设计、试验检测、人才培训中心,夯实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8.促进高端人才聚集。利用我市人才优惠政策20条等相关政策,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军人才及团队进行定向引进。依托我市已有的机器人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广泛开展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加快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专业化培养,着力培养高技能蓝领工人,充分吸纳储备各层次专门人才。

9.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推行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等多元化投入模式,促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每年选排一批技术先进、带动性强的企业和项目向金融机构进行推介。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强化用地保障,各先进制造业园区要预留土地,优先保障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项目。

10.聚焦叠加政策扶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服务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争取高端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利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研发费用加计抵扣、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等政策加快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安排市级专项引导资金,扶持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

工业机器人调研报告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20xx年12月,工信部苗圩部长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智能制造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关键。20xx年1月,省经信委徐一平主任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探索智能制造生产方式,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业生态体系。朱市长对发展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高度关注,多次指示加快进行产业培育,积极争取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我委认真落实市领导要求,全面开展产业调研、规划编制、企业培育、平台创建、示范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初步形成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思路。

1.加强产业研究,加快规划编制。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对具有工业机器人制造、配套能力的企业进行全面调研,摸清我市产业基础、研发平台、配套潜力、应用现状,形成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重点企业库,目前入库企业20家。排定20xx年全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13.2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5亿元。二是连续邀请国内著名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专家、我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各辖市区发改经信委分管领导进行交流座谈,汇集各方智慧,广泛征求建议,制定出台了《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xx-2017)》。

2.建立产业联盟,加强协作配套。建立健全有利于产业发展、创新激励、推广应用的良好环境。20xx年12月,我委组织成立镇市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全市首批30家涉足工业机器人和有智能化技改需求的企业加盟,联盟成立将对现有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联合创新研发,成为我市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3.积极向上争取,加大政策扶持。一是我委积极向省经信委汇报争取,推荐镇企业列入省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及项目。截至2月底,先后组织苏安德信超导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制造商;威凡智能电气高科技等4家企业申报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服务商;苏首控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经信委智能制造(机器人制造)诊断项目。二是1月份,以市政府办名义正式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实施专业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以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工程,推进智能制造型技术改造,对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技术设备投资额超过500万元(按国税系统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额计算),并符合项目核准或备案要求,在项目竣工投产或主体设备到位后,按实际技术设备购置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助。

4.推进技术改造,引导“机器换人”。我们围绕“机器换人”、智能成套装备制造、“智能工厂”建设、嵌入式软件应用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开展以更新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为主导的技术改造。大全集团、仅一包装、艾科半导体、强凌电子、东方电热等一批重点企业成功开展“机器换人”,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化生产线。巨宝精密加工、盛邦家俱、荣嘉精密机械、泛凯斯特铸造、中电电气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国内外先进工业机器人,极大降低用工需求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强烈的示范带动效应,企业“机器换人”热情高涨,步伐加快。

5.扶持重点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集中力量对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进行叠加扶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帮助苏天宏机械工业公司机器人异形工件表面精整机成功争取20xx年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并进入苏省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大装备产业化类项目。部分骨干企业已经与国内外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品研发。

(一)推进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具有较强的零部件配套和研发能力。我市是苏南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可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良好配套及研发支撑。20xx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1063亿元,“海陆空”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智能电气等优势特色产业板块。制造业拥有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3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5家,拥有国家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智能成套电器工程技术中心等。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我市逐步形成了天宏机械、苏首控制造技术、九劲智能机械、慧明智能科技、中化聚氨酯工业设备等机器人制造企业及大力液压件、希西维轴承、威凡智能电气等配套企业,可生产搬运、取放、精整等自动化整机装备及零部件,20xx年全行业实现销售约45亿元。

2.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工业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嵌入式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占到工业机器人成套设备造价的36%;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厂房布局、生产流程、经营管理都有更高的要求,可带动3倍左右工业设计、系统工程等配套服务发展。我市软件信息产业总量在全省位列第四,主要得益于智能电气和船舶智能化的发展对嵌入式软件的需求,选择工业机器人作为我市先进制造业突破方向,既可以有效提高全市装备制造水平,也可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总量,更能加快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3.“机器换人”形成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经济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人口老龄化速度是发达国家的2倍,人力成本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用工难、用工贵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因素之一。而工业机器人购买和使用成本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还能在恶劣、危险以及重复等特殊环境中工作,替代人工的综合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进一步扩大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需求,汽车、物流、化工、造纸、纺织、航空航天等应用行业需要更新大量的工业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在建的北汽华东(镇)产业基地项目、航天晨光镇专用汽车、公务机整机制造等在建项目将大量采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化装备,主要集中在焊接、打磨、喷涂、切割、码垛、搬运、上下料、分拣、包装等环节,强劲的市场需求将有力拉动产业快速发展。

4.具有较强的科研优势和产业化能力。苏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是省级重点,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苏科技大学在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系统、机器人焊接研究、海洋机器人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同时,苏大学、苏科技大学、镇高专和周边南京、常州等地大学均有机械自动化相关专业,我市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既可以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留住和吸引高端人才在镇就业、创业。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起步较慢,与先进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缺乏核心功能部件和关键系统集成企业,现有企业规模较小。二是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影响力弱,推广难度大,尚未形成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体系。三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等还不健全。四是国内多地上马工业机器人项目,建设工业机器人制造园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重复建设隐忧显现。

(一)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在产业高端升级中的支撑与牵引作用,以扩大产业规模,培育竞争优势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利用镇现有的产业、技术、人才、应用等综合优势,加强关键环节和基础共性技术突破,坚持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引导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加速形成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建立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xx年,镇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亿,约占全省规模的10%,年均增长30%。初步形成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集成应用为一体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1.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龙头企业。形成3-5家主机生产企业,10-20家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带动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售后服务、嵌入式软件、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

2.核心技术。到20xx年,在全市范围内形成20家左右工业机器人创新研发平台,申报专利100项。通过科技攻关、引进购买、合作生产等模式,全面掌握高性能精密减速器、专用伺服系统、传感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形成较强的拓展集成应用能力,研制供多种领域使用、具备专用功能、运行可靠、成本合理的中高端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3.示范应用。紧跟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超前对接“工业4.0”,推动“机器人+物联网”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普及。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绿色化工、船舶海工、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行业组织实施100个“机器换人”项目,推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生产线成套装备,建设20家左右的“数字工厂”和“智慧车间”。到20xx年,在重点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

4.两化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融合应用,实施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及全流程的集成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到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的比重达到90%以上。

5.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到20xx年,力争形成2-3个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园区,园区企业集中度达到60%。

(三)重点任务。

1.梯次培育重点企业。采用招商引资和本土培育相结合方式,培育重点企业,快速扩大产业规模,集聚配套企业。一是以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为目标,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利用我市区位优势、配套优势等重点引进一批核心零部件及集成组装项目和研发设计机构。二是实施工业机器人企业跟踪培育计划,加大对天宏机械等本土机器人生产企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扩大品牌效应,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引导我市具有配套能力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主动开发工业机器人主机及配套产品,衍生出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2.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提升自主创新及集成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研发平台和技术储备,支持和引导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和应用单位合作攻关,利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缩短技术及应用差距。重点突破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系统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嵌入式软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3.加速构建产业链条。形成高低搭配的优势产品和服务体系,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的装配、焊接、搬运、包装等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品。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竞争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等环节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内产业良性互动。引导主机和集成企业围绕设计创新和产品功能升级,实施远程运行维护、检测维护、功能拓展等服务。积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工业机器人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共平台发展,减轻中小企业购入机器人所需的资金负担。

4.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目前以配套能力较强的丹阳市、扬中市、镇新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将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列为各园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加速引进和实施一批重点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加快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先推进标准厂房、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展示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成熟时,单独设置镇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进一步扩大产业影响。

5.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水平,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加快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品,攻克环境感知、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等共性关键技术。促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智能协作,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智慧物流等新型模式。推广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研发平台设计,建立及时响应、持续改进、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发展智能化生产制造和流程,推动制造装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6.加快示范推广应用。针对各行业特点制定应用指导方针和技术解决方案,挖掘潜在应用市场。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数字工厂”、“智慧车间”、机器人生产线,从市场应用端拉动产业发展。鼓励本地主机企业从中低端市场起步,分行业、分需求细分市场,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及服务,提升工业机器人的质量可靠性及使用经济性。积极探索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商业推广和营运模式,激活产品应用市场,放大市场需求,拉动产业发展。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机器换人”,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7.完善协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镇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作用,完善产业链上下游联络机制,加强主机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配套对接;加强主机厂商、集成企业、用户企业的信息交流和产品改进。依托苏大学、苏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优势,建立机器人基础研究、仿真设计、试验检测、人才培训中心,夯实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8.促进高端人才聚集。利用我市人才优惠政策20条等相关政策,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军人才及团队进行定向引进。依托我市已有的机器人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广泛开展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加快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专业化培养,着力培养高技能蓝领工人,充分吸纳储备各层次专门人才。

9.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推行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等多元化投入模式,促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每年选排一批技术先进、带动性强的企业和项目向金融机构进行推介。开拓多元化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强化用地保障,各先进制造业园区要预留土地,优先保障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项目。

10.聚焦叠加政策扶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争取高端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利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研发费用加计抵扣、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等政策加快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安排市级专项引导资金,扶持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

工业机器人调研报告

中投顾问在《20__-20__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在政府的引导以及中国企业自身成长压力的推动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近年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__年中国市场销售36560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销售量的五分之一,同比增幅达60%,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__年我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__——20__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平均增速达到了58.9%。20__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2050台,同比增长26.2%,而20__——20__年的复合增长率则高达44.6%。

中投顾问在《20__-20__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按照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数据,20__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共生产销售22257台,同比增长31.3%,自主品牌保持了比外资品牌更快的增长速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__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包括外资品牌),同比增长21.7%。20__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同比增长19.9%。

一、核心零部件厂商。

这些企业原来是生产数控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或伺服电机等自动化零部件的厂商,依靠着对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的了解及丰富的客户资源进行销售。相关上市企业如汇川技术、新时达、华中数控、秦川发展。非上市企业如:南京埃斯顿、雷赛智能、广州数控、深圳固高、苏州绿的、南通振康等企业。

二、行业系统集成商。

大多数为依靠高校背景或行业积累成长起来的系统集成企业,相关上市公司有:新松机器人、博实股份、天奇股份、华恒焊接、华昌达等。还有在某些行业如焊接、轮胎或食品加工领域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和了解,在项目中应用自己的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如:软控股份、巨轮股份等。

三、完全的新进入者。

这些企业是从不相关的领域跨入机器人市场,拟通过国内外机器人公司合作,依靠原有业务领域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和了解在自身行业推广工业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如:慈星股份、锐奇股份、亚威股份等。还有拟通过国内外机器人零部件公司合作进入核心零部件研制的公司,比如:上海机电。

这些企业依靠对终端需求及工艺的充分了解,从原先机器人的用户转为生产机器人的厂商。相关公司如:安徽埃夫特、雷柏科技。

机器人社五一活动报告

活动的名称:。

在我院的团委的领导下,在院领导的领导下,为了提高我们社团的影响力,扩大宣传力,发挥我们的优势,利用我们的资源,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传播校园文化,所以我们同心协力搞了这个活动,让我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我们社团精心策划了这次活动在娱乐同学们的同时也会大大提高同学们对话剧的兴趣.二活动目的:

鼓励同学积极踊跃参加群众性集体活动,旨在锻炼同学们的胆量和鼓舞同学们的勇气,给每一学生一个倾诉心声挥洒青春展示自我光辉的人生舞台.

三.活动主体。

活动地点:

活动时间:。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四.活动负责人:陈社长。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话剧社。

邀请单位:各个团体。

(一)宣传。

1由话剧社的宣传部和外联部一起宣传。

(二)外联。

负责联系一些商家,更大范围的宣传我们话剧社。

拉到些赞助。

六.活动开展。

1活动的会场布置;组织部负责会场装饰。

2活动的司仪;由何梦圆学姐负责主持括弧笑。

3活动的会场服务,包括会场的秩序维持工作;全体干事负起责任4活动的流程。

(1)(2)(3)(4)。

(5)男女生搭档情歌大比拼.将气氛推向高潮.

七.资金预算。

1舞台布置:。

2彩球:。

3小礼品:。

合计:。

文档为doc格式。

机器人的设计报告

服务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服务机器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xx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量再创新高。日本、欧洲等地区的厂商加速规模扩张和技术创新。20xx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服务机器人市场,国内服务机器人产业园区建设持续升温,领军企业积极开展核心技术的攻关及其产业化应用。但是,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产业基础薄弱、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未来,我国应加强服务机器人产业规划、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强化配套支撑、推动自主品牌机器人的市场化应用。

服务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装备。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服务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产品迅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电子电气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等领域。不同的组织和机构对服务机器人的定义不完全相同,但均体现了服务机器人可编程、仿人功能、通用性的特点。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服务机器人定义为一种自动的、位置可控的、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操作机。iso8373进一步解释,服务机器人具有自动控制、再编程和多用途功能,有多个可编程轴,在服务自动化应用中可以固定或移动。

美国机器人协会(ria)认为,服务机器人是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等可再编程的多功能机械手,通过调用不同程序来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的特种装置。

日本机器人协会(jara)认为,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记忆装置和末端执行器的、能转动并通过自动完成各种移动来代替人类劳动的通用机器。

服务机器人的产品分类方式多种多样。按臂部运动形式的不同,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四种:直角坐标型只有移动关节;圆柱坐标型有移动关节和一个转动关节,可做升降、回转和伸缩动作;球坐标型有移动关节和两个转动关节,可以回转、俯仰和伸缩;关节型有多个转动关节。按应用领域的不同,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弧焊机器人、电焊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码垛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检测机器人和其他机器人等。此外,按受控方式的不同,还可以分为点位控制型和连续控制型等。

目前,我国企业主要销售坐标型机器人,属于低端服务机器人产品,占国内企业销售量的40%以上。国外企业在我国市场主要销售多关节型机器人,属于当前国际市场的主流产品,占外国企业在我国销售量的80%以上。

服务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制造、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和行业应用等部分。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制造是服务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三部分。

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在系统集成环节具有相对优势,而核心零部件制造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以精密减速器为例,欧洲和日本均已实现了减速器的自主化生产,减速器仅占国际品牌服务机器人单体成本的1/6。而国产减速器技术工艺相对落后,高价进口减速器约占成本的1/3,大幅高于国际品牌。

工业机器人调研报告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12月,工信部苗圩部长在全国服务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智能制造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关键。201月,省经信委徐一平主任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探索智能制造生产方式,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服务生态体系。朱市长对发展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高度关注,多次指示加快进行产业培育,积极争取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我委认真落实市领导要求,全面开展产业调研、规划编制、企业培育、平台创建、示范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初步形成镇江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思路。

一、近期推进产业发展开展的主要工作。

1.加强产业研究,加快规划编制。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对具有服务机器人制造、配套能力的企业进行全面调研,摸清我市产业基础、研发平台、配套潜力、应用现状,形成镇江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重点企业库,目前入库企业20家。排定年全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13.2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5亿元。二是连续邀请国内著名的服务机器人产业专家、我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各辖市区发改经信委分管领导进行交流座谈,汇集各方智慧,广泛征求建议,制定出台了《镇江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19)》。

2.建立产业联盟,加强协作配套。建立健全有利于产业发展、创新激励、推广应用的良好环境。2019年12月,我委组织成立镇江市服务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全市首批30家涉足服务机器人和有智能化技改需求的企业加盟,联盟成立将对现有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联合创新研发,成为我市服务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3.积极向上争取,加大政策扶持。一是我委积极向省经信委汇报争取,推荐镇江企业列入省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及项目。截至2月底,先后组织江苏安德信超导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江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制造商;威凡智能电气高科技等4家企业申报江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服务商;江苏首控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经信委智能制造(机器人制造)诊断项目。二是1月份,以市政府办名义正式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实施专业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以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工程,推进智能制造型技术改造,对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技术设备投资额超过500万元(按国税系统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额计算),并符合项目核准或备案要求,在项目竣工投产或主体设备到位后,按实际技术设备购置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助。

4.推进技术改造,引导“机器换人”。我们围绕“机器换人”、智能成套装备制造、“智能工厂”建设、嵌入式软件应用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开展以更新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为主导的技术改造。大全集团、仅一包装、艾科半导体、强凌电子、东方电热等一批重点企业成功开展“机器换人”,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化生产线。巨宝精密加工、盛邦家俱、荣嘉精密机械、泛凯斯特铸造、中电电气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国内外先进服务机器人,极大降低用工需求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强烈的示范带动效应,企业“机器换人”热情高涨,步伐加快。

5.扶持重点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集中力量对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进行叠加扶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帮助江苏天宏机械服务公司机器人异形工件表面精整机成功争取2019年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并进入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大装备产业化类项目。部分骨干企业已经与国内外知名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品研发。

二、产业发展基础及存在问题。

(一)推进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具有较强的零部件配套和研发能力。我市是苏南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可为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良好配套及研发支撑。2019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1063亿元,“海陆空”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智能电气等优势特色产业板块。制造业拥有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3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5家,拥有国家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智能成套电器工程技术中心等。在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我市逐步形成了天宏机械、江苏首控制造技术、九劲智能机械、慧明智能科技、中化聚氨酯服务设备等机器人制造企业及大力液压件、希西维轴承、威凡智能电气等配套企业,可生产搬运、取放、精整等自动化整机装备及零部件,2019年全行业实现销售约45亿元。

2.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服务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嵌入式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占到服务机器人成套设备造价的36%;同时,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对厂房布局、生产流程、经营管理都有更高的要求,可带动3倍左右服务设计、系统工程等配套服务发展。我市软件信息产业总量在全省位列第四,主要得益于智能电气和船舶智能化的发展对嵌入式软件的需求,选择服务机器人作为我市先进制造业突破方向,既可以有效提高全市装备制造水平,也可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总量,更能加快镇江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3.“机器换人”形成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经济处在服务化中后期阶段,人口老龄化速度是发达国家的2倍,人力成本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用工难、用工贵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因素之一。而服务机器人购买和使用成本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还能在恶劣、危险以及重复等特殊环境中工作,替代人工的综合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进一步扩大企业对于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需求,汽车、物流、化工、造纸、纺织、航空航天等应用行业需要更新大量的服务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在建的北汽华东(镇江)产业基地项目、航天晨光镇江专用汽车、公务机整机制造等在建项目将大量采用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化装备,主要集中在焊接、打磨、喷涂、切割、码垛、搬运、上下料、分拣、包装等环节,强劲的市场需求将有力拉动产业快速发展。

4.具有较强的科研优势和产业化能力。江苏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是省级重点,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江苏科技大学在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系统、机器人焊接研究、海洋机器人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同时,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高专和周边南京、常州等地大学均有机械自动化相关专业,我市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既可以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留住和吸引高端人才在镇江就业、创业。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起步较慢,与先进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缺乏核心功能部件和关键系统集成企业,现有企业规模较小。二是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影响力弱,推广难度大,尚未形成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体系。三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等还不健全。四是国内多地上马服务机器人项目,建设服务机器人制造园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重复建设隐忧显现。

三、下阶段发展思路、目标及任务。

(一)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在产业高端升级中的支撑与牵引作用,以扩大产业规模,培育竞争优势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利用镇江现有的产业、技术、人才、应用等综合优势,加强关键环节和基础共性技术突破,坚持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引导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加速形成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建立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19年,镇江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亿,约占全省规模的10%,年均增长30%。初步形成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集成应用为一体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1.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知名的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龙头企业。形成3-5家主机生产企业,10-20家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带动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售后服务、嵌入式软件、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

2.核心技术。到2019年,在全市范围内形成20家左右服务机器人创新研发平台,申报专利100项。通过科技攻关、引进购买、合作生产等模式,全面掌握高性能精密减速器、专用伺服系统、传感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形成较强的拓展集成应用能力,研制供多种领域使用、具备专用功能、运行可靠、成本合理的中高端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3.示范应用。紧跟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服务革命,超前对接“服务4.0”,推动“机器人+物联网”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普及。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绿色化工、船舶海工、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行业组织实施100个“机器换人”项目,推广服务机器人及智能生产线成套装备,建设20家左右的“数字工厂”和“智慧车间”。到2019年,在重点应用领域,服务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

4.两化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融合应用,实施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及全流程的集成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到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的比重达到90%以上。

5.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到2019年,力争形成2-3个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园区,园区企业集中度达到60%。

(三)重点任务。

1.梯次培育重点企业。采用招商引资和本土培育相结合方式,培育重点企业,快速扩大产业规模,集聚配套企业。一是以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为目标,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利用我市区位优势、配套优势等重点引进一批核心零部件及集成组装项目和研发设计机构。二是实施服务机器人企业跟踪培育计划,加大对天宏机械等本土机器人生产企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扩大品牌效应,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引导我市具有配套能力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主动开发服务机器人主机及配套产品,衍生出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2.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提升自主创新及集成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研发平台和技术储备,支持和引导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和应用单位合作攻关,利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缩短技术及应用差距。重点突破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系统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嵌入式软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3.加速构建产业链条。形成高低搭配的优势产品和服务体系,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的装配、焊接、搬运、包装等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品。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竞争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等环节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内产业良性互动。引导主机和集成企业围绕设计创新和产品功能升级,实施远程运行维护、检测维护、功能拓展等服务。积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服务机器人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共平台发展,减轻中小企业购入机器人所需的资金负担。

4.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目前以配套能力较强的丹阳市、扬中市、镇江新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将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列为各园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加速引进和实施一批重点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加快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先推进标准厂房、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展示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成熟时,单独设置镇江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进一步扩大产业影响。

5.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水平,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加快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品,攻克环境感知、服务物联网、服务大数据等共性关键技术。促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智能协作,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智慧物流等新型模式。推广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研发平台设计,建立及时响应、持续改进、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发展智能化生产制造和流程,推动制造装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6.加快示范推广应用。针对各行业特点制定应用指导方针和技术解决方案,挖掘潜在应用市场。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数字工厂”、“智慧车间”、机器人生产线,从市场应用端拉动产业发展。鼓励本地主机企业从中低端市场起步,分行业、分需求细分市场,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及服务,提升服务机器人的质量可靠性及使用经济性。积极探索服务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商业推广和营运模式,激活产品应用市场,放大市场需求,拉动产业发展。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机器换人”,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7.完善协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镇江市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作用,完善产业链上下游联络机制,加强主机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配套对接;加强主机厂商、集成企业、用户企业的信息交流和产品改进。依托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优势,建立机器人基础研究、仿真设计、试验检测、人才培训中心,夯实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8.促进高端人才聚集。利用我市人才优惠政策20条等相关政策,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军人才及团队进行定向引进。依托我市已有的机器人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广泛开展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加快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专业化培养,着力培养高技能蓝领工人,充分吸纳储备各层次专门人才。

9.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推行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等多元化投入模式,促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每年选排一批技术先进、带动性强的企业和项目向金融机构进行推介。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强化用地保障,各先进制造业园区要预留土地,优先保障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项目。

10.聚焦叠加政策扶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服务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争取高端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利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研发费用加计抵扣、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等政策加快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安排市级专项引导资金,扶持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

工业机器人调研报告

中投顾问在《2019-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在政府的引导以及中国企业自身成长压力的推动下,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近年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市场销售36560台服务机器人,占全球销售量的五分之一,同比增幅达60%,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服务机器人市场。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市场共销售服务机器人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服务机器人市场。2019——2019年我国服务机器人销量平均增速达到了58.9%。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产量为12050台,同比增长26.2%,而2019——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则高达44.6%。

中投顾问在《2019-20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按照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数据,2019年自主品牌服务机器人共生产销售22257台,同比增长31.3%,自主品牌保持了比外资品牌更快的增长速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服务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包括外资品牌),同比增长21.7%。2019年一季度,我国服务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同比增长19.9%。

服务机器人市场主体分析。

一、核心零部件厂商。

这些企业原来是生产数控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或伺服电机等自动化零部件的厂商,依靠着对服务机器人零部件的了解及丰富的客户资源进行销售。相关上市企业如汇川技术、新时达、华中数控、秦川发展。非上市企业如:南京埃斯顿、雷赛智能、广州数控、深圳固高、苏州绿的、南通振康等企业。

二、行业系统集成商。

大多数为依靠高校背景或行业积累成长起来的系统集成企业,相关上市公司有:新松机器人、博实股份、天奇股份、华恒焊接、华昌达等。还有在某些行业如焊接、轮胎或食品加工领域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和了解,在项目中应用自己的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如:软控股份、巨轮股份等。

三、完全的新进入者。

这些企业是从不相关的领域跨入机器人市场,拟通过国内外机器人公司合作,依靠原有业务领域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和了解在自身行业推广服务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如:慈星股份、锐奇股份、亚威股份等。还有拟通过国内外机器人零部件公司合作进入核心零部件研制的公司,比如:上海机电。

这些企业依靠对终端需求及工艺的充分了解,从原先机器人的用户转为生产机器人的厂商。相关公司如:安徽埃夫特、雷柏科技。

工业机器人实训报告总结

实习工作:

在第一天实习过程,我与张龙永同学完成了控制点的选点和部分地区高程测量的立尺工作,我完成了控制点的数据计算。在碎步测量工作中,我与张龙永同学对看不见的区域及细小地区进行了皮尺测量,我参加了1天的数据处理工作,参与了不到半数点的立尺和棱镜工作,完成了草图的绘制工作。并对纸质大图和cad图进行了检核,完成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并参加撰写小组实习总结。参加了测设工作。在实习过程中我没有进行过观测与读数工作,这样我感觉到一些遗憾。在绘图过程中由于我在平面图上一个控制点的选取有一些偏差,导致我们组耽误了2-3个小时的进度,这也是我感到很抱歉的地方。

测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技术总结分析:

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我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导线测量,平面图绘制,测设等等等在这次测量后我都有了一种与刚学会书本知识不同的感受,切切实实的将测量的步骤熟记于心的感觉。有些东西书本上学到了是一回事,切实的参加到实际工作则是另一回事。安置仪器、定向、立尺、观测、记录、计算、绘图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都有着不同的工作的智慧。又比如在学习中,我们只是粗浅的学习到了误差的概念和解决方法,但在测量工作中,由于操作的不严格,不规范等原因所产生的误差在解决起来让我们对书本上的只是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们学会了自己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解决办法并与书本相互认证,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

实习体会与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许多东西,首先巩固和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印象,学会了灵活的运用书本知识,现在我们都可以很流畅的使用水准仪和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另外,由于整体测量工作很繁琐,在整个过程当中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才能圆满的完成了这一次的测量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培养了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培养了不怕起早贪黑,炎炎烈日,笨重仪器,不畏雨天的勇气。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细心耐心恒心。总之,此次实习锻炼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付出就有回报。感谢测量实习,感谢巩慧老师,感谢每位可爱的组员。

实习建议:

我建议实习开展在平时的学习中,这样能更好的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相信这样的话每个同学在期末成绩也一定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文档为doc格式。

工业机器人调研报告

中投顾问在《20xx-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在政府的引导以及中国企业自身成长压力的推动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近年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xx年中国市场销售36560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销售量的五分之一,同比增幅达60%,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xx——20xx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平均增速达到了58.9%。20xx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2050台,同比增长26.2%,而20xx——20xx年的复合增长率则高达44.6%。

中投顾问在《20xx-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按照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数据,20xx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共生产销售22257台,同比增长31.3%,自主品牌保持了比外资品牌更快的增长速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xx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包括外资品牌),同比增长21.7%。20xx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同比增长19.9%。

这些企业原来是生产数控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或伺服电机等自动化零部件的厂商,依靠着对工业机器人零部件的了解及丰富的客户资源进行销售。相关上市企业如汇川技术、新时达、华中数控、秦川发展。非上市企业如:南京埃斯顿、雷赛智能、广州数控、深圳固高、苏州绿的、南通振康等企业。

大多数为依靠高校背景或行业积累成长起来的系统集成企业,相关上市公司有:新松机器人、博实股份、天奇股份、华恒焊接、华昌达等。还有在某些行业如焊接、轮胎或食品加工领域有一定的项目和了解,在项目中应用自己的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如:软控股份、巨轮股份等。

这些企业是从不相关的领域跨入机器人市场,拟通过国内外机器人公司合作,依靠原有业务领域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和了解在自身行业推广工业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如:慈星股份、锐奇股份、亚威股份等。还有拟通过国内外机器人零部件公司合作进入核心零部件研制的公司,比如:上海机电。

这些企业依靠对终端需求及工艺的充分了解,从原先机器人的用户转为生产机器人的厂商。相关公司如:安徽埃夫特、雷柏科技。

工业机器人调研报告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20__年12月,工信部苗圩部长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智能制造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关键。20__年1月,省经信委徐一平主任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探索智能制造生产方式,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业生态体系。朱市长对发展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高度关注,多次指示加快进行产业培育,积极争取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我委认真落实市领导要求,全面开展产业调研、规划编制、企业培育、平台创建、示范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初步形成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思路。

一、近期推进产业发展开展的主要工作。

1.加强产业研究,加快规划编制。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对具有工业机器人制造、配套能力的企业进行全面调研,摸清我市产业基础、研发平台、配套潜力、应用现状,形成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重点企业库,目前入库企业20家。排定20__年全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13.2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5亿元。二是连续邀请国内著名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专家、我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各辖市区发改经信委分管领导进行交流座谈,汇集各方智慧,广泛征求建议,制定出台了《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__-20__)》。

2.建立产业联盟,加强协作配套。建立健全有利于产业发展、创新激励、推广应用的良好环境。20__年12月,我委组织成立镇市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全市首批30家涉足工业机器人和有智能化技改需求的企业加盟,联盟成立将对现有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联合创新研发,成为我市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3.积极向上争取,加大政策扶持。一是我委积极向省经信委汇报争取,推荐镇企业列入省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专项及项目。截至2月底,先后组织苏安德信超导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制造商;威凡智能电气高科技等4家企业申报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服务商;苏首控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经信委智能制造(机器人制造)诊断项目。二是1月份,以市政府办名义正式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实施专业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以及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工程,推进智能制造型技术改造,对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技术设备投资额超过500万元(按国税系统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额计算),并符合项目核准或备案要求,在项目竣工投产或主体设备到位后,按实际技术设备购置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助。

4.推进技术改造,引导“机器换人”。我们围绕“机器换人”、智能成套装备制造、“智能工厂”建设、嵌入式软件应用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开展以更新自动化、智能化装备为主导的技术改造。大全集团、仅一包装、艾科半导体、强凌电子、东方电热等一批重点企业成功开展“机器换人”,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化生产线。巨宝精密加工、盛邦家俱、荣嘉精密机械、泛凯斯特铸造、中电电气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国内外先进工业机器人,极大降低用工需求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强烈的示范带动效应,企业“机器换人”热情高涨,步伐加快。

5.扶持重点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集中力量对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进行叠加扶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帮助苏天宏机械工业公司机器人异形工件表面精整机成功争取20__年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并进入苏省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大装备产业化类项目。部分骨干企业已经与国内外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品研发。

二、产业发展基础及存在问题。

(一)推进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具有较强的零部件配套和研发能力。我市是苏南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可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良好配套及研发支撑。20__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1063亿元,“海陆空”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船舶与海洋工程、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智能电气等优势特色产业板块。制造业拥有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3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5家,拥有国家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智能成套电器工程技术中心等。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我市逐步形成了天宏机械、苏首控制造技术、九劲智能机械、慧明智能科技、中化聚氨酯工业设备等机器人制造企业及大力液压件、希西维轴承、威凡智能电气等配套企业,可生产搬运、取放、精整等自动化整机装备及零部件,20__年全行业实现销售约45亿元。

2.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工业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嵌入式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占到工业机器人成套设备造价的36%;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厂房布局、生产流程、经营管理都有更高的要求,可带动3倍左右工业设计、系统工程等配套服务发展。我市软件信息产业总量在全省位列第四,主要得益于智能电气和船舶智能化的发展对嵌入式软件的需求,选择工业机器人作为我市先进制造业突破方向,既可以有效提高全市装备制造水平,也可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总量,更能加快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3.“机器换人”形成巨大的潜在市场。中国经济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人口老龄化速度是发达国家的2倍,人力成本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用工难、用工贵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因素之一。而工业机器人购买和使用成本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还能在恶劣、危险以及重复等特殊环境中工作,替代人工的综合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进一步扩大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需求,汽车、物流、化工、造纸、纺织、航空航天等应用行业需要更新大量的工业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在建的北汽华东(镇)产业基地项目、航天晨光镇专用汽车、公务机整机制造等在建项目将大量采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化装备,主要集中在焊接、打磨、喷涂、切割、码垛、搬运、上下料、分拣、包装等环节,强劲的市场需求将有力拉动产业快速发展。

4.具有较强的科研优势和产业化能力。苏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是省级重点,多次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苏科技大学在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系统、机器人焊接研究、海洋机器人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同时,苏大学、苏科技大学、镇高专和周边南京、常州等地大学均有机械自动化相关专业,我市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既可以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留住和吸引高端人才在镇就业、创业。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起步较慢,与先进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缺乏核心功能部件和关键系统集成企业,现有企业规模较小。二是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影响力弱,推广难度大,尚未形成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体系。三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等还不健全。四是国内多地上马工业机器人项目,建设工业机器人制造园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重复建设隐忧显现。

三、下阶段发展思路、目标及任务。

(一)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在产业高端升级中的支撑与牵引作用,以扩大产业规模,培育竞争优势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利用镇现有的产业、技术、人才、应用等综合优势,加强关键环节和基础共性技术突破,坚持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引导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加速形成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建立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到20__年,镇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亿,约占全省规模的10%,年均增长30%。初步形成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集成应用为一体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1.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龙头企业。形成3-5家主机生产企业,10-20家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带动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售后服务、嵌入式软件、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

2.核心技术。到20__年,在全市范围内形成20家左右工业机器人创新研发平台,申报专利100项。通过科技攻关、引进购买、合作生产等模式,全面掌握高性能精密减速器、专用伺服系统、传感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形成较强的拓展集成应用能力,研制供多种领域使用、具备专用功能、运行可靠、成本合理的中高端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3.示范应用。紧跟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超前对接“工业4.0”,推动“机器人+物联网”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普及。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绿色化工、船舶海工、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行业组织实施100个“机器换人”项目,推广工业机器人及智能生产线成套装备,建设20家左右的“数字工厂”和“智慧车间”。到20__年,在重点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

4.两化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融合应用,实施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及全流程的集成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到20__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的比重达到90%以上。

5.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到20__年,力争形成2-3个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园区,园区企业集中度达到60%。

(三)重点任务。

1.梯次培育重点企业。采用招商引资和本土培育相结合方式,培育重点企业,快速扩大产业规模,集聚配套企业。一是以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为目标,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利用我市区位优势、配套优势等重点引进一批核心零部件及集成组装项目和研发设计机构。二是实施工业机器人企业跟踪培育计划,加大对天宏机械等本土机器人生产企业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扩大品牌效应,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引导我市具有配套能力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主动开发工业机器人主机及配套产品,衍生出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2.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围绕两化深度融合,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提升自主创新及集成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研发平台和技术储备,支持和引导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和应用单位合作攻关,利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缩短技术及应用差距。重点突破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系统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嵌入式软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3.加速构建产业链条。形成高低搭配的优势产品和服务体系,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的装配、焊接、搬运、包装等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品。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竞争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等环节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内产业良性互动。引导主机和集成企业围绕设计创新和产品功能升级,实施远程运行维护、检测维护、功能拓展等服务。积极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鼓励工业机器人租赁公司或租赁公共平台发展,减轻中小企业购入机器人所需的资金负担。

4.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配套紧密的产业集群和制造园区。目前以配套能力较强的丹阳市、扬中市、镇新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将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列为各园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加速引进和实施一批重点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加快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先推进标准厂房、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展示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成熟时,单独设置镇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进一步扩大产业影响。

5.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水平,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加快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产品,攻克环境感知、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等共性关键技术。促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智能协作,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智慧物流等新型模式。推广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研发平台设计,建立及时响应、持续改进、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发展智能化生产制造和流程,推动制造装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6.加快示范推广应用。针对各行业特点制定应用指导方针和技术解决方案,挖掘潜在应用市场。大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数字工厂”、“智慧车间”、机器人生产线,从市场应用端拉动产业发展。鼓励本地主机企业从中低端市场起步,分行业、分需求细分市场,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及服务,提升工业机器人的质量可靠性及使用经济性。积极探索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商业推广和营运模式,激活产品应用市场,放大市场需求,拉动产业发展。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机器换人”,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7.完善协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镇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联盟作用,完善产业链上下游联络机制,加强主机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配套对接;加强主机厂商、集成企业、用户企业的信息交流和产品改进。依托苏大学、苏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优势,建立机器人基础研究、仿真设计、试验检测、人才培训中心,夯实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8.促进高端人才聚集。利用我市人才优惠政策20条等相关政策,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军人才及团队进行定向引进。依托我市已有的机器人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广泛开展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加快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专业化培养,着力培养高技能蓝领工人,充分吸纳储备各层次专门人才。

9.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推行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等多元化投入模式,促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每年选排一批技术先进、带动性强的企业和项目向金融机构进行推介。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强化用地保障,各先进制造业园区要预留土地,优先保障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项目。

10.聚焦叠加政策扶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争取高端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利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研发费用加计抵扣、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等政策加快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企业装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安排市级专项引导资金,扶持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

软体机器人报告心得体会

软体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机器人技术,具备灵活性和可塑性的特点,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软体机器人报告中,我深入了解了软体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并了解了它在医疗、教育、制造等领域的重要性。通过报告,我对软体机器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以下是我对此次报告的心得体会。

首先,软体机器人的灵活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传统刚性机器人相比,软体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变化和复杂形状的工作场景,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柔韧性。报告中提到了软体机器人在救援任务中的应用,它可以进入狭小的空间,灵活地探测和执行任务,提高了救援效率。这让我深刻地领会到软体机器人的多功能性和应用前景。

其次,软体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潜力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报告中提到了软体机器人在手术、康复和辅助治疗等方面的应用。相比传统手术器械,软体机器人可以更好地适应手术区域的形状和压力,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同时,在康复和辅助治疗方面,软体机器人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和疗法,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这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软体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是我在报告中学到的重要知识。软体机器人可以作为教学助手,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知识。它们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实验环境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报告中还提到了软体机器人在少儿编程教育中的应用,通过编程软体机器人,学生可以从小培养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技能。这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我对软体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机器人的需求增加,软体机器人在未来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报告中提到了软体机器人在制造、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前景,这些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随着软体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其成本也将逐渐下降,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和使用软体机器人。这将进一步推动软体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软体机器人报告为我展开了一扇了解未来技术的窗户。通过报告,我对软体机器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认识到了它的灵活性、多功能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软体机器人的发展将推动医疗、教育、制造等领域的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机遇。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软体机器人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写报告机器人作文

今天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回到家,我赶紧吃完饭,拿起书包,飞奔到书房努力工作。

写了一段时间,感觉手很酸痛,于是开始想象如果有一个机器人帮我做作业,知识会自动输入到我的大脑。是的,为什么我不来做这样的机器人?我说了就做。我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白纸,用剪刀剪成两半,一张是机器人的头,一张是他的身体。我把半张纸对折,然后摊开,在四个角上折四个三角形,三两下就完成了机器人的头部。然后,我把纸的另一半做成圆筒,然后把圆筒折叠成长方形,最后把头低下。这样,一个方头机器人就准备好了。他叫什么名字?他什么都能做,就叫他万能吧。我半信半疑,不知道他会不会说话。师傅,我会说话。我跳了一大步。他真的会说话,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我还没来得及说话,万能的上帝说:帮你完成作业,小菜一碟。说完,唰唰地写,很快就写完了。

xx!狮子怒吼把我叫起来,我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什么?已经10点了?啊,我的作业!

软体机器人报告心得体会

软体机器人是一种具有柔软、可变形能力的机器人,它不仅可以模拟生物的柔软结构,还可以自主地改变形状适应不同环境。最近我参加了一场关于软体机器人的报告会,从中我收获了很多有关软体机器人的知识,并对其深入了解。下面我将就此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报告中我了解到软体机器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与传统机器人相比,软体机器人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形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需求。这是由于软体机器人采用的柔性材料和结构设计使其具有形状可变的特性。这一点使得软体机器人在承担特殊任务时表现出更高的适应能力,比如在狭窄的空间中作业,或者在不规则地形中行进。这个特点给软体机器人的应用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也使其成为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二,在报告中我还了解到软体机器人在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软体机器人具有柔软的特性,可以与人体组织有效地接触并完成精确的操作,因此它在手术辅助、康复治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在微创手术中,软体机器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可塑性和灵活性进入到患者的体内,并在受限的空间内完成手术操作,从而减少病人的创伤和恢复时间。在康复治疗方面,软体机器人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自身形状,准确地进行物理训练和康复治疗。这些应用前景使我对软体机器人的医疗应用前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第三,软体机器人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在报告中,讲者提到了软体机器人的控制问题和缺乏标准化的设计和测试方法。由于软体机器人的可变形特性和材料的非线性行为,其控制变得更加复杂。目前,对于软体机器人的控制算法仍然存在挑战,如何实现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控制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缺乏标准化的设计和测试方法也限制了软体机器人的发展。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提高软体机器人的性能和可靠性,并促进其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第四,软体机器人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交叉创新。在报告中,我了解到软体机器人的发展需要来自力学、材料学、控制工程等多个学科的支持。只有通过多学科的合作和交叉创新,才能从材料、结构到控制的多个层面实现软体机器人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这使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研究的多学科性质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工程学专业的学生,我深感责任重大,将来愿意为软体机器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在报告中,我对软体机器人的未来展望充满信心。软体机器人作为一种具有柔软变形特性的新型机器人,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可以在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应用于灾害救援、智能制造等领域。虽然软体机器人在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不断的研究努力,相信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软体机器人将为人类带来更多惊喜和便利。

总之,通过参加软体机器人报告会,我对软体机器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认识到软体机器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在医疗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挑战与问题以及多学科的合作和交叉创新的重要性。我对软体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信心,并愿意为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器人技术报告心得体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机器人技术报告,对于机器人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收获了一些体会。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在报告中,我了解到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工业领域,还包括医疗、军事、家庭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医疗领域,机器人技术为手术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仅能提高手术的精度和效率,还能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

机器人技术虽然已经在各行各业地发挥作用,但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报告中提到,未来机器人技术将会在农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缓解人口对于食品的需求。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机器人将会更加智能化,甚至取代部分人类的工作。

机器人技术优势在于其高速、高精度、高效率等特性,能够替代一些危险或重复性比较高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机械的判断能力有限,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难以克服的问题。

机器人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为人类带来很多便利,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同时,也将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例如影响就业现状、引发社会伦理问题等。因此,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需要在其应用前对于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总之,机器人技术在未来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其未来将会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同时也需要我们对于其进行深入研究,引导其向着对社会负责的方向前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技术将能够给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以上就是我的机器人技术报告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听报告,我不仅了解到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更重要的是对于这种高科技技术的未来前景认识更加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技术将会在各个领域创造更多的奇迹。

工业机器人心得体会报告

工业机器人一直是现代制造业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执行各种重复性、危险性、繁琐性的工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在使用工业机器人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总结体会,感受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现代制造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可改进之处。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工业机器人具有很广泛的应用,最常见的就是在制造业领域中。如汽车制造、电子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等行业,工业机器人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工业机器人除了在制造业中应用,还可以在危险区域、高温高压、有辐射等工作环境下发挥作用。例如,在医院手术室中,工业机器人可以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减少病人的风险。

工业机器人有很多优点,最明显的就是生产效率提高。由于机器人是自动化的,它可以持续工作,比人更快、更准确。同时,机器人不受人类行为因素的影响,不会出现疲劳、失误等情况,因此,企业可以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产品的一致性。另外,工业机器人在危险和有害的生产环境下执行任务,不仅可以保障人员的安全,也能减少人力成本和保障产品质量。

尽管工业机器人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工业机器人需要大量的初期支付和安装费用,因此对于初创企业和小企业来说,它们可能并不是首选的方案。其次,工业机器人不能像人一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们不能适应生产线的变化,需要重新编程和调整。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来解决的,例如,增强机器人的智能能力和编程技能,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控制系统等。

第五段:结论。

总之,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在使用工业机器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发挥其优点,克服其不足之处,让它在现代制造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会越来越智能化、灵活化、精细化,带来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机器人竞赛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机器人竞赛越来越受到广大年轻人的热爱和关注。机器人作为一种人工智能产品,它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大,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技进步的发展。在竞赛中,我们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技术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和竞争的乐趣,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机器人科技的发展和未来前景。因此,我觉得机器人竞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体验和有价值的思考。

二、竞赛教会了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机器人竞赛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团队成员需要充分理解比赛要求,在协调分工的同时还要互相帮助,找出不足之处并不断进行改进。如此才能在竞赛中发挥真正的实力。在我的队伍中,我们意识到了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迅速适应新的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升了我们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总结,我们的团队更加协调,整个团队变得更加有信心,团队的整体实力也有所提升。因此,我相信与团队协作相关的技能将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竞赛锻炼了我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器人竞赛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仔细思考,需要我们在进行基础工作的同时,能够灵活地应对突发情况。我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模拟和调试,需不断尝试和失误,直到找到最优的方案并且使机器人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发展出了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我能够在无法找到出路的情况下去寻找新思路,总结对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这种思考反应于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地帮助我在处理一些复杂的难题时更好地思考和决策。

四、竞赛让我体验到竞争的快乐。

机器人竞赛不仅让我在技术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竞争中所隐藏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是来自于奋斗的过程,来自于交流比赛经验、分享技术的过程,还来自于自己和对手之间的竞争。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比赛经验和技术特长,通过比较和相互竞争,可以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和专业技能。

五、结论。

机器人竞赛不仅是一项有趣的活动,同时也是学习和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竞赛,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锻炼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加上竞争的乐趣,希望能够引起更多青年学生的关注,加入到这个快乐的队伍中,共同探索机器人科技未来的无限可能。

工业机器人心得体会报告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现代化的生产装备,在今天的现代化制造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工业机器人的了解和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个人的职场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因此,通过对工业机器人的学习和掌握,我的收获也越来越多。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自动操作的机器设备,可以取代人力完成一些重复性、危险或精密度高的工作,如零件搬运、焊接、喷涂等。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装备,工业机器人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目前,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感知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使得其对人类生产力的提升贡献更大。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和掌握工业机器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例如机械、电气、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有必要重点掌握机器人动力学、运动轨迹规划、传感器技术等基础理论,并且熟练掌握机器人编程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等实际应用方面的操作技能。在实践中,要注意机器人的安全使用,保障机器人的运行稳定性和人员的安全性。

从学习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科技进步带来的改变是如此巨大,而我们所认为的“未来”已经不再遥远。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运用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还可以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这一切都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同时,工业机器人在某些领域的应用也真正地解放了人类的创作灵感和创造力,实现了更高效的生产。

第五段:总结。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个人来说,学习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知识和技术可以为职业发展和个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企业而言,引入工业机器人的运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从个人和企业角度出发,学习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知识和应用技术,是促进自身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机器人技术报告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涌现,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通过对机器人技术报告的学习和思考,分享了我对机器人技术的看法和体会,希望能为读者们带来一些启示。

第二段: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250字)。

机器人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出现了最早的数字计算机和控制技术。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口普查局开发了第一代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线上的物料搬运和组装。之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机器人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21世纪,随着机器人技术进入第四次产业革命,人们开始看到机器人对未来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人们开始将机器人技术应用到医疗、农业、金融等各个领域,这将是未来机器人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

第三段: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领域(300字)。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机器人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多个领域,如:工业生产、军事、医疗、教育等。在工业生产方面,机器人已经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可以代替人工完成一些重复性、危险性工作。在医疗方面,机器人手臂和传感器等技术的应用使医疗操作更加准确和安全。机器人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进行实践操作。

第四段: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300字)。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未来也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为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使机器人增加了感知、认知和智能等能力,使其可以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其次,机器人技术的成本也将会逐渐降低,这将为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但是,目前机器人技术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机器人人机交互的问题,安全问题等。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也将会逐渐得到解决。

第五段:总结(200字)。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从第三产业转向第四产业的标志,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也将会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强大和智能化,不断向人类社会提供着更大的帮助。但是,在技术的进步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机器人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影响。在未来,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也将更加密切,需要我们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探索。

机器人专业实训报告

服务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服务机器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13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量再创新高。日本、欧洲等地区的厂商加速规模扩张和技术创新。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服务机器人市场,国内服务机器人产业园区建设持续升温,领军企业积极开展核心技术的攻关及其产业化应用。但是,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产业基础薄弱、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未来,我国应加强服务机器人产业规划、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强化配套支撑、推动自主品牌机器人的市场化应用。

服务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装备。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服务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产品迅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电子电气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等领域。不同的组织和机构对服务机器人的定义不完全相同,但均体现了服务机器人可编程、仿人功能、通用性的特点。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服务机器人定义为一种自动的、位置可控的、具有编程能力的多功能操作机。iso8373进一步解释,服务机器人具有自动控制、再编程和多用途功能,有多个可编程轴,在服务自动化应用中可以固定或移动。

美国机器人协会(ria)认为,服务机器人是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等可再编程的多功能机械手,通过调用不同程序来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的特种装置。

日本机器人协会(jara)认为,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记忆装置和末端执行器的、能转动并通过自动完成各种移动来代替人类劳动的通用机器。

服务机器人的产品分类方式多种多样。按臂部运动形式的不同,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四种:直角坐标型只有移动关节;圆柱坐标型有移动关节和一个转动关节,可做升降、回转和伸缩动作;球坐标型有移动关节和两个转动关节,可以回转、俯仰和伸缩;关节型有多个转动关节。按应用领域的不同,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弧焊机器人、电焊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码垛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检测机器人和其他机器人等。此外,按受控方式的不同,还可以分为点位控制型和连续控制型等。

目前,我国企业主要销售坐标型机器人,属于低端服务机器人产品,占国内企业销售量的40%以上。国外企业在我国市场主要销售多关节型机器人,属于当前国际市场的主流产品,占外国企业在我国销售量的80%以上。

服务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制造、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和行业应用等部分。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制造是服务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三部分。

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在系统集成环节具有相对优势,而核心零部件制造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以精密减速器为例,欧洲和日本均已实现了减速器的自主化生产,减速器仅占国际品牌服务机器人单体成本的1/6。而国产减速器技术工艺相对落后,高价进口减速器约占成本的1/3,大幅高于国际品牌。

机器人技术报告心得体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已经得到了大大的发展,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次我有幸参加了机器人技术报告会,并深受启发,我将结合报告中所提到的内容,分享我的感悟。

在报告中,我们可以得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展示出的一些卓越成就。现在的机器人已经在许多领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在医疗领域中,机器人手术已经成为了一项常见技术。同时机器人在汽车工厂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例如在生产线上完成装配、搬运等任务。此外,还有机器人在火灾现场等危险的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类的安全保驾护航。

虽然机器人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机器人技术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例如,机器人已经在一些制造岗位上取代了人工,这可能导致一些中低技能工作人员的岗位流失,进一步削弱了人力资源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如果机器人出现故障,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报告还分享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其中涉及到了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机器人与人类互动的进一步增加。这使得机器人具备了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如在智能家庭中,机器人可以配合人类实现更高效、便捷的生活。在未来,我们还可以期待更多的机器人技术应用于交通、物流等领域,极大提升交通和物流的效率。

报告再次提到了培养机器人技术人才的重要性。而机器人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其涉及到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机器人技术时,不仅仅要掌握相关单科知识,还需要了解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具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此外,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接触新技术,自己才能成为机器人技术的专业人才。

第五段:自我感悟。

在报告中,我看到了机器人技术对人类带来的便利和潜在威胁,也接触到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需要培养机器人技术人才的重要性。从中,我想到了自己应该抓住机器人技术的机会,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在未来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机器人技术报告中,我感受到机器人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积极面对机器人技术带来的挑战,并抓住机遇,积极培养自己成为机器人技术的专业人才,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工业机器人心得体会报告

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从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于1961年投产以来,工业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中的使用已经飞速地发展。作为一个机器人使用者,这段时间以来,我有了深刻的体会和心得。

工业机器人有很多优点,其中一个最显著的优点是它们可以完全替代人们进行繁重、危险、重复和高压力的工作,如焊接、喷涂、装配等。这能够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率。此外,工业机器人还可以应对复杂的生产流程,能够精确执行各种生产操作,且不会出现误差。这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避免错误的发生。

尽管工业机器人具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一些挑战需要面对。首先,工业机器人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此外,机器人的维护和维修也需要高端技术,这对于许多小型工厂可能会是一大问题。其次,由于缺乏合适的机器人指示技术,机器人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正确执行任务。这需要对机器人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开发,以提高机器人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第四段:将来的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前景也将无限大。城市化进展、老龄化、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都将促使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和普及。自动化生产的拓展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因此,未来的工业机器人仍将是一个炙手可热的投资领域和市场机会。

第五段:结论。

总的来说,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探索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它们在提高生产率、增加产品品质的同时,还能保护工人的普遍利益,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最大化。在未来,我们有理由对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保持乐观,并在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方面不断加强投资和调整。这是生产力优化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的价值将不断被挖掘和发挥,成为走向未来的有效管理利器。

机器人竞赛的心得体会

机器人竞赛是现代科技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其中。笔者也有幸参加了一次机器人竞赛,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了机器人竞赛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段:竞赛带来的收获。

在机器人竞赛中,我学习到了很多有关机器人制作和控制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在赛前的准备中,我们要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分工,每个队员都要负责的分工明确合理。在比赛中,我们要密切配合,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这一系列的训练让我更加自信和成熟,也学会了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三段:竞赛中的挑战。

在机器人竞赛中,我们不仅会遇到来自对手的挑战,也会面对来自机器人自身的问题。机器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停止工作,甚至可能出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迅速发现和解决问题,维护机器人的安全和正常运转。

第四段:竞赛中的经验教训。

在机器人竞赛中,我们吸取的教训和经验非常宝贵。第一,我们要尽可能了解比赛规则和场地情况,减少意外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第二,我们要对机器人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调试,确保机器人复杂的系统在比赛中不会出现故障。第三,通过比赛中的不断调整和反思,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机器人控制与程序设计的重要性。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五段:结论。

机器人竞赛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和意义的活动,它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技术和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这次经历,我对机器人领域的未来和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机器人竞赛会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成为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

相关范文推荐
  • 02-23 幼儿园配班工作计划书(优质19篇)
    总而言之,幼儿园工作计划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们精心制定和实施,以确保幼儿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与成长。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优秀的幼儿
  • 02-23 初中英语观摩课观摩心得体会实用大全(17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同时也能够推动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进步。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
  • 02-23 年会获奖感言分享(热门24篇)
    在获得这个奖项之前,我曾经历过无数的辛勤付出和不断努力,所以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接受大家的掌声,我感到无比自豪。请看以下获奖感言范文,希望它们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 02-23 解除劳动合同仲裁申请书(实用15篇)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参与职业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文件。以下是一些劳动合同样板,希望对您的劳动合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_
  • 02-23 群众抗击疫情心得体会(优质16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不断提升自己。小编整理了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写作形式。
  • 02-23 中学校长个人总结报告示例范文(15篇)
    总结范文有助于我们分析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过程,找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出生于xxxx年
  • 02-23 九年级读书心得大全(17篇)
    读书心得是反映个人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的重要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写作思路。这是一部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是哈佛大
  • 02-23 教师双培养心得体会(汇总20篇)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与同行分享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借鉴的桥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吧。
  • 02-23 护士交警教育心得体会(热门1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事物深入思考和探索后的得出的结论和认识。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护理是一份具有挑战性的职业,需要护士具备高度的专
  • 02-23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汇总24篇)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高素质人才成为我国紧缺的人力资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和机会。但是,世界劳动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