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市场监管局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模板19篇)

市场监管局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模板19篇)

时间:2024-02-22 18:12:03 作者:书香墨市场监管局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模板19篇)

在工作中进行汇报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可以及时向上级、同事和团队分享工作进展。有关工作汇报的更多范例和案例,可以参考以下资料和链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县教育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局通过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营商环境走访调研,推进简政放权,坚持放管结合,优化财政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企业服务、民生事业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地方经济发展成绩喜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八步区财政通过稳固重点税源,努力挖掘潜力,多方组织收入,成绩喜人,提前一季度完成全年财税收入任务。xx年第一季度,全区组织财政收入xxx万元,完成年初预算xxx万元的xxx%,同比增长率xxx%。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xx万元,完成年度预算数的xxx%,同比减少xx万元,下降xxx%。

(二)清理财政部门对外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项目。经过全面梳理清理,财政局目前没有对外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项目,在政务中心窗口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

(三)加强园区建设项目投资工作。我区积极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园区产业升级。xxx年一季度,201x年一季度,本级财力资金支出耕地占用税补助粤桂经济示范区xx元。

(四)加大对非公经济扶持力度。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增加八步区税收,我区制定了《xxx市八步区201x年度企业废旧物资利用财政奖励实施方案的通知》,研究制定对外来投资的企业给予财政扶持奖补政策,按照企业缴纳税款八步区所得部分的xx%,201x年一季度,拨付广西鑫之源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财政补助金xx万元。

(五)规范高效使用财政资金。为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和各项财政政策的落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20xx年我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部门xx个,占全区xx个一级预算单位总数的xx%(其中武装部和机要局是保密机构,不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所有非涉密区直一级部门都编制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六)强化非税收入管理。依据《xxx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做好减缴、免缴、缓缴政府非税收入等工作,xx年一季度,八步区政府非税收入完成xxx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xxx%,比去年同期增加xx万元,同期相比上升xx%。

(七)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经统计,xxx年,八步区政府采购登记备案项目共xx个,比上年度减少xx个;政府采购预算xxx万元,同比增加xx万元,增幅为xx%;实际完成采购金额xx万元,同比增加xx万元,增幅为xx%;节约财政资金xx万元,节约率为xxx%,其中:货物类采购节约率3.07%、工程类采购节约xxx%、服务类采购节约率xx%。

(八)加大投资评审力度。通过采取委托评审、联合评审、独立评审等方法强化财政资金节流增效,拓宽评审领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潜力,促进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全面开展。xxx年一季度,共审核项目xx个,送审工程造价送审总造价为xxx亿元,审定造价为xxx元,核减造价为xx亿元,核减率为15%。

(十)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信贷指标百日攻坚行动进展顺利。由于我区财政局(金融办)职能受制约,因此该项工作由市财政局(金融办)和市人民银行负责承担与辖区各银行金融机构对接和办理,即便如此,我区财政局(金融办)一直全力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并跟踪其工作进展,目前,获得信贷指标百日攻坚行动正按“xxx”工作目标和制定的方案努力推进,在市财政局(金融办)强力推动下,不动产登记硬件设备的采购、申报材料、和办理时间以及数据的连接都在按工作方案和目标有顺操作和办理。

二、存在的问题(一)财政投资评审结果决定了招标上控价,牵动了施工企业和评审中介的利益,投资评审风险大,但投资评审专业人员欠缺。

(二)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有待加强,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力度不够,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处于探索阶段,八步区本级“政采云”平台尚未完善。

三、工作规划(xx年-xxxx年)(一)以粤桂示范区、古柏生态科技园区为平台,突出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围绕新型建材、商贸旅游和林产品精深加工业、引进一批对八步区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如纯一建材陶瓷物流配送仓储中心、新型环保日用及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xx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的建设。

(二)巩固脱贫摘帽成效,探索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增强脱贫群众后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乡村旅游,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完善八步区路网工程,确保城乡物流畅通,服务八步区经济社会发展。

(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抓好八步街道城中村改造、旧街综合整治,加快大钟山环山休闲跑道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应急管理局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集合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近年来,我局通过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营商环境走访调研,推进简政放权,坚持放管结合,优化财政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企业服务、民生事业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地方经济发展成绩喜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八步区财政通过稳固重点税源,努力挖掘潜力,多方组织收入,成绩喜人,提前一季度完成全年财税收入任务。xx年第一季度,全区组织财政收入xxx万元,完成年初预算xxx万元的xxx%,同比增长率xxx%。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xx万元,完成年度预算数的xxx%,同比减少xx万元,下降xxx%。

(二)清理财政部门对外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项目。经过全面梳理清理,财政局目前没有对外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项目,在政务中心窗口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

(三)加强园区建设项目投资工作。我区积极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园区产业升级。xxx年一季度,201x年一季度,本级财力资金支出耕地占用税补助粤桂经济示范区xx元。

(四)加大对非公经济扶持力度。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增加八步区税收,我区制定了《xxx市八步区201x年度企业废旧物资利用财政奖励实施方案的通知》,研究制定对外来投资的企业给予财政扶持奖补政策,按照企业缴纳税款八步区所得部分的xx%,201x年一季度,拨付广西鑫之源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财政补助金xx万元。

(五)规范高效使用财政资金。为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和各项财政政策的落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20xx年我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部门xx个,占全区xx个一级预算单位总数的xx%(其中武装部和机要局是保密机构,不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所有非涉密区直一级部门都编制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六)强化非税收入管理。依据《xxx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做好减缴、免缴、缓缴政府非税收入等工作,xx年一季度,八步区政府非税收入完成xxx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xxx%,比去年同期增加xx万元,同期相比上升xx%。

(七)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经统计,xxx年,八步区政府采购登记备案项目共xx个,比上年度减少xx个;政府采购预算xxx万元,同比增加xx万元,增幅为xx%;实际完成采购金额xx万元,同比增加xx万元,增幅为xx%;节约财政资金xx万元,节约率为xxx%,其中:货物类采购节约率3.07%、工程类采购节约xxx%、服务类采购节约率xx%。

(八)加大投资评审力度。通过采取委托评审、联合评审、独立评审等方法强化财政资金节流增效,拓宽评审领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潜力,促进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全面开展。xxx年一季度,共审核项目xx个,送审工程造价送审总造价为xxx亿元,审定造价为xxx元,核减造价为xx亿元,核减率为15%。

(十)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信贷指标百日攻坚行动进展顺利。由于我区财政局(金融办)职能受制约,因此该项工作由市财政局(金融办)和市人民银行负责承担与辖区各银行金融机构对接和办理,即便如此,我区财政局(金融办)一直全力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并跟踪其工作进展,目前,获得信贷指标百日攻坚行动正按“xxx”工作目标和制定的方案努力推进,在市财政局(金融办)强力推动下,不动产登记硬件设备的采购、申报材料、和办理时间以及数据的连接都在按工作方案和目标有顺操作和办理。

二、存在的问题(一)财政投资评审结果决定了招标上控价,牵动了施工企业和评审中介的利益,投资评审风险大,但投资评审专业人员欠缺。

(二)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有待加强,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力度不够,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处于探索阶段,八步区本级“政采云”平台尚未完善。

三、工作规划(xx年-xxxx年)(一)以粤桂示范区、古柏生态科技园区为平台,突出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围绕新型建材、商贸旅游和林产品精深加工业、引进一批对八步区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如纯一建材陶瓷物流配送仓储中心、新型环保日用及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xx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的建设。

(二)巩固脱贫摘帽成效,探索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增强脱贫群众后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乡村旅游,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完善八步区路网工程,确保城乡物流畅通,服务八步区经济社会发展。

(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抓好八步街道城中村改造、旧街综合整治,加快大钟山环山休闲跑道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2020年,我县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系列讲话精神,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中心,利用专项行动求实效。

1、强化了《条例》学习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后,县委、县政府带头,各乡镇、园区和部门均组织开展了《条例》的学习宣传活动,让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扎根全县党员干部的心中。2月20日,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了县发改局起草的《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针对《条例》条款进行了具体的责任分工,明确了任务、时限。

2、开展了现行政策专项清理。2月20日至3月17日,全县各乡镇、园区和县直单位对涉及营商环境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文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共清理营商环境有关文件25个,均未发现违反《条例》有关条款的内容,其中保留文件18个,启动修订文件4个,废止文件3个。

3、推广借鉴先进地区经验。3月16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发改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复制推广借鉴京沪两地改革举措推动我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通知》,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复制推广借鉴京沪两地改革举措的专项行动,现文件要求全国复制推广的13项改革举措已基本完成;供全国借鉴的23项改革举措,大部分已基本完成,剩余6项正在推进中。

4、组织开展了营商环境大优化行动。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印发〈益阳市营商环境大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后,我县积极行动,由县发改局及时起草了我县的《营商环境大优化行动方案》,4月8日经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4月13日印发到全县各单位,对22项工作任务列出了《重点任务清单》,进行了具体的责任分工,明确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细化了责任落实分工。同时,由县纪委监委牵头起草,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印发了桃江县《“作风建设大提升,营商环境大优化”活动实施方案》。5月份,县纪委、县委办、县组织部、县政府办、县发改局联合开展了专项督查,从督查情况反馈,两项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提升主动服务理念,努力做到“有求必应”。

1、努力营造复工复产兴业环境。

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桃江县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二条政策意见》(桃政发(2020)1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定职工队伍、同时在企业社保等方面减轻企业负担,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县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指导复工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提示》和《关于选派疫情防控工作联络员协助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出了复工复产企业的“十二个有”工作要求,推出了“专员指导,现场解决”的新举措。明确对每家申请复工的企业派出3名干部、规模企业派出1名副科级指导员,共选派154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坐镇173家企业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帮助企业处理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各乡镇企业办联合各村(社区)帮助用工企业物色本地健康的劳动力,开具健康证明,组织员工前往企业了解各项防控措施,并对外地员工单独建档,不安排在聚集性车间,安排单独的食宿,以这种既不耽误工作,又不影响疫情防控的方式完成14天隔离。2月18日下午,由县人社局组织,通过桃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桃江新闻网、桃江融媒手机客户端、官方微信、fm105.2无线调频广播和农村广播“村村响”等六大平台,以网络直播形式举办了2020年“春风行动”招聘会,协助企业招揽人才,共计为全县86家企业招聘员工2660名。

落实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干货”政策。今年1-3月,各项税费减免合计2972万元;除高耗能行业外,现执行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电价、大工业电价的电力用户按原到户电价水平优惠5%;工商业用户2月底至4月共用气21万立方,每立方气价优惠0.4元,为企业节省成本84000元;1-5月为275家参保企业阶段性减免养老保险费1571万元;减免工伤保险费710余万元;失业保险所有参保企业已落实1%费率,目前38家企业已全部申报2019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截止5月底,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我县11家企业申请缓缴,缓缴金额达232万元;授信企业复工复产贷款2.47亿元,发放工业企业贷款36笔1.18亿元;“助保贷”为企业提供贷款额度60%的信用增信,不收取费用,累计发放贷款68笔、4.72亿元。

同时,我县还在有限的防疫物资储备中协调出部分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为企业疫情防控提供物资支持,为复工企业消除后顾之忧。

截至3月上旬,全县198家规模工业企业、10家规模服务业企业、161家商贸流通企业、15家农业龙头企业全部复工复产;22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复工。

2、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坚持以制度管事,把权力关进笼子。今年我县修改完善了《窗口服务绩效考核办法》,首次将乡镇和分中心政务服务工作质量纳入考核范畴,以全面提升服务理念,改善政务服务环境。在全市率先出台《桃江县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方便投资者和群众办事,目前已公布首批容缺受理事项81项,涉及17个部门。推行《桃江县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将“好差评”制度落实情况纳入个人和窗口服务绩效考核范畴。

强化教育培训。县政务服务中心将《营商环境条例》及其解读、中心出台的各项制度挂到桃江县政务服务旗舰店,组织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和学习;编印《便民服务手册》4000本和《政务服务通联挂图》1000份,发放到各乡镇、村(社区)、医院、学校,让企业群众能利用app等现代工具网上办事、呆在家里问询所办之事。

开通绿色服务通道,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材料清单减了再减。今年3月,我县所有进驻窗口又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应提交材料清单开展了地毯式排查,在法规、文件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仍有城管执法、人社等8个部门从方便群众实际出发,减掉了15个事项的23项应提交材料。对所有“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实行相同材料只需提交一次。办结时限缩了再缩。针对全县重点项目,对涉及的每个事项办结时限在承诺时限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次压缩。如不动产登记、抵押对重点项目承诺缩减至3个工作日;办理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事项,对重点项目承诺缩减至8个工作日;市场主体设立登记、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都改为了即办。在实际办理过程中,则比承诺时限还要提前,如入园的高胜模架项目办理项目核准、用地规划许可实际用时仅2个工作日,比法定时限提前了87.5%。办事流程优了再优。把多个事项当成一件事来办,对一件事只设定受理、审查、办结三个环节,县政务服务中心共确立“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213项。针对重点项目,还按照工业投资类、商贸物流类、旅游文教类制定了分类告知书,项目业主可自主选择需办的所有事项组成一个套餐,县政务服务中心则予以一次性受理,分头派件,“串联”审批、“并联”审批相结合,以最简的程序、最短的时效来为企业服务。开展全程帮代办服务。县政务服务中心主动与园区、乡镇、重点项目落地单位对接,开展服务认领活动,对各认领项目开展全程帮代办服务,提供延时、预约、证书邮寄、上门等服务。

加强考核监督。县发改局开展了行政效能监管工作,及时提醒各单位临期办件,行政效能电子监管系统运行以来,我县无一件逾期办件(除因系统技术原因外)。县政务服务中心坚持“一月一评”“一季一通报”,加强对窗口业务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了特聘监督员制度,让更多的眼光监督政务服务工作,更多的“金点子”促进政务服务工作。

3、部门深入园区企业问需解难。

4月21日,县优办、县司法局主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在桃江经开区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专项法治宣传活动暨“法治体检”座谈会,现场为企业答疑解难。

5月13日,市生态环境局桃江分局在园区组织召开了桃江工业园区91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登记培训会,上门指导企业申报。桃江经开区联系了多家中介公司,通过竞争性谈判,为企业降低中介服务收费50%以上。

县人社局、县税务局也深入园区为企业宣讲了复工复产有关税费、社保优惠政策。

4、组织开展履约践诺专项督查。

5月份,县优办联合县纪委开展了政府履约践诺专项督查,发现惠企政策兑现不到位问题3个:

《桃江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办法》设立的搬迁费补贴暂未到位;

《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八条政策措施》设立的工业企业财税增长奖未落实;

《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二条政策意见》规定的贷款政策未完全落实。

上述问题已上报县“作风建设大提升、营商环境大优化”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处理。

5、及时办理营商环境咨询投诉。

及时处理了营商环境相关投诉咨询和上级交办事项。上半年受理营商环境咨询投诉10起,均已及时调查并回复,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对市优办交办的国南矿业用电增容问题及市优办测评、座谈收集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整改和回复。

(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管,力争实现“无事不扰”。

1、落实了涉企检查备案制度。4月17日,县优办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涉企检查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涉企检查单位按时上报年度涉企检查计划和分次检查备案相关事项。截止5月底,已有14家行政执法单位上报了涉企检查计划,3家单位进行了分次备案。

2、加强了行政执法监督。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聚焦行政执法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切实增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备案审查制度。二是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行县、乡两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抽查情况、查处结果全面公开。三是加大涉及民营企业行政复议维权力度。畅通行政复议受理渠道,对涉及民营企业的行政复议案件及时受理、抓紧审理、尽快办结,并做好释法工作。县司法局还印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通知》,要求执法单位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减轻行政执法对企业的影响。

3、开展了重点企业营商环境整治。县公安局对聚众扰乱企业秩序、寻衅滋事、封门堵路、敲诈勒索、欺行霸市、非法阻工、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破坏市场秩序、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了严厉打击。今年已对损害营商环境的刑事案件立案2起,查处行政案件5起,行政拘留2人。

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发挥示范作用,突出抓住局党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学习纳入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每月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二是按照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制度要求,包括局党委成员在内的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职工都要参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集体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自学活动。三是坚持创新形式,深化学习效果。除了开展集体学习、自主学习外,我局结合实际,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行解读,开展了主题讨论、实地参观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先后共组织开展集中学习3次,自学5余次;以“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为主题,联合国能集团宁鲁煤电任家庄煤矿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派员参加市直机关以“强素质树形象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四重四联学习教育活动;走进xx智慧宫文化产业集团观摩学习其优秀经验。四是结合今年的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悬挂宣传横幅、印发宣传手册,借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关内容。

(一)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严格贯彻落实清单之外不得另设门槛和隐性限制的要求,根据全市统一安排部署,开展影响公平竞争专项清理,经清理,我局未制定不利于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同时,为确保我局制定的政策措施符合公平竞争审查的要求,防止出现排除、限制竞争的情况,我局印发了《xx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了局内公平审查机制,明确了审查范围、审查程序、审查主体和审查标准,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印发规范性文件前必须经过公平竞争审查。

(二)规范行政许可程序。对我局承担的行政许可事项和自治区应急厅委托事项,进一步规范了许可流程,编制了《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印发了《xx市应急局规范完善行政审批有关流程的通知》,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明确了许可依据、申请所需提交材料、办理流程等内容。结合集中行政许可改革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针对由三个业务科室分别受理行政审批初审材料的情况,改为由市民大厅代理窗口集中统一受理,统一制作规范的审批流程图、有关表格样表等格式文书,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压缩办理时限50%以上,为企业办理证照提供规范化、高效化、优质化、便民化的服务。

(三)明确安全生产监管规则。为建立健全事权清晰、权责明确、上下协调、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安全监管工作机制,适应安全监管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根据《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了《xx市应急管理部门事权划分意见的通知》,明确我局与各县(市)区涉及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确认等事项的事权划分,规范了安全生产监管对象和事项边界,规范了涉企检查行为。

(四)强化安全生产领域监管。全面启动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构建了“1+2+9+7+4”的方案框架,从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应急值守、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工作队伍、强化风险管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发力,确保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印发了《xx市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xx市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公示实施细则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时限开展执法活动,优化和改进行政执法方式,减少不必要执法事项,推行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行政执法依据、方案、人员、行政处罚等有关信息及时公示,畅通行政执法监督渠道,开通了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投诉电话,加大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

(五)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信用建设。市应急管理局、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xx市安全生产信用“红名单”“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银应急规发〔2019〕2号),制定了安全生产信用“黑名单”认定程序及联合惩戒措施,建立了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同时,制定了《xx市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制度》,建立了全市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保障失信主体权益。为进一步有效解决涉企现场检查多、频次高等问题,我局起草了《安全生产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办法》,下一步将在审查讨论通过后正式印发。

一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政府信息公开不全面不及时偶有发生,规划计划、行政许可(审批)、重大项目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等方面的信息还有欠缺。

二是事中事后监管有待提高。由于审批、备案项目涉及的市场主体数量太多,监管人员数量过少,日常监管难度大、任务重,受专业限制,双随机抽查实施困难,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xx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继续坚持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流程、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服务事项提升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服务优化升级,在“放管服”工作中取得好成绩。

(一)继续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切实提升部门形象。充分认识信息公开对构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内容和xx市有关信息公开的文件,真正把信息公开做到细致。

(二)继续优化办事流程,切实提高审批服务能力。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创新审批方式。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对于取消核准事项,按照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相关要求做好后续监管;对于下放审批事项,正确行使行政审批权力。

(三)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定期对市场主体行为检查,加大抽查频次。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举报受理、处理和反馈机制,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

(四)加强便民服务意识,切实提高社会满意度。严格按照“减证便民”“最多跑一次”要求,全面清理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各类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实现群众少跑路、不跑路,提升群众满意度。做好政策解读和咨询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全心全意为群众搞好业务指导服务。同时,加大大厅窗口服务能力和水平,优化窗口办事环境,提升窗口人员服务态度,规范窗口服务标准,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及时回应反馈意见。

根据批示要求,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查摆梳理问题,聚焦教育营商环境优化,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具体工作举措,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是精神状态方面。仍然存在思想守旧不愿为的情况。体现在: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缺少新思路、新举措,存在“路径依赖”。个别干部缺乏危机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红瓦绿树综合症”。对标深圳、广州等南方教育发达城市,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现代化程度上还有差距。工作中存在拙于创新不善为的情形。比如,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职融通、城乡教育全域统筹、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成果不够多。在主动顺应教育工委成立新形势,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一体化,构建统筹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大教育格局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实在的成果。

二是工作作风方面。缺少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行力。体现在:存在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比如关于加强公办、民办大、中、小学、幼儿园党的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但从调查研究的反馈情况看,在基层落实得不够好。深入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调查研究少,对基层反映的意见勇于担当不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在审批服务方面,对跨部门的民办学校审批登记事项尚未实现一链办理。

三是民办教育方面。民办教育是优化教育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目前制约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或关键问题,土地征用方面,因近几年公办学校建设任务繁重,土地资源有限,自2015年以来,市、区市两级划拨的教育用地,全部用于公办学校建设,民办没有享受到与公办同等的土地政策。规划方面,由于城市规划有关法规规定无法突破,民办学校利用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进行办学,在规划变更、消防验收等方面得不到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优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凤岐模式说到底是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问题,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为更好地做好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将作风建设作为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建立四项机制,强素质、提能力、正风气、树形象,主动担当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建立“三个一”学习机制,提高思想认识。举办“青岛教育大讲坛”,开展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每季一考“三个一”活动,推动干部开阔视野、提升修养、增强能力,做善学、善谋、善做、善成的典范。

二是建立“三多”调研机制,掌握第一手资料。把2019年作为调查研究年,机关全员参与期初调研视导工作,强化机关干部联系中小学、市教育局服务在青高校等制度的实施,促使机关干部“多下基层、多到一线、多联系群众”,深下去、沉下去,察实情、办实事,更好地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三是建立“三抓”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将优化工作方式作为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全面强化“抓重点、抓落实、抓质量”的意识和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创新点、亮点,解决关键问题,突破核心环节,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建立“四项”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益导向,全面推行“台帐管理、清单管理、项目管理和精细管理”四项管理,并将2019年全局工作梳理出创新工作、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三项清单,分别对应38项创新工作、91项重点工作和58项常规工作;根据市委要求确定了攻山头、推典型工作清单,每一项工作均明确责任人、成果形式、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督任务、考进度、看成效,推动各项工作高标准、高效率完成。

(二)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一次办好”政策措施。

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推进方式创新、流程再造、服务优化,围绕“简政放权、主动服务、简化程序、规范管理和效能提速”,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环节最优、审批时限最短、服务对象更满意”的工作效果,不断提升审批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一次办好,群众满意”。

一是标准先行,优化准入服务。在全面落实2018年新修订《青岛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基础上,制定新一轮《青岛市教育局民办学历学校设置标准》;统一区市办事指南及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落实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制度。

二是共享互通,推进审批服务资源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成全市教育证照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建成全市教育行政审批信息库,积极参与实现全市部门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互认共享。根据上级部署,探索开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开发普通高考网上信息确认系统,深度实施“互联网+”,在已经全面实现网上审批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政务服务网上办事范围、提升网上服务水平。

三是部门协作,提升教育审批“一链办理”水平。完善民办学校审批和校车使用许可“一链办理”,努力实现跨部门的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一链办理”,并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四是流程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政务服务事项“应进、能进”的都进入市行政审批大厅办理,市教育局新入驻大厅政务服务事项5项,做好事项入驻交接,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三)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结合公办学校经费拨款水平,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同步建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保障教师待遇和专业发展经费、补助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逐步完善差额补助、定额补助、项目补助、奖励性补助等多元化的公共财政资助体系。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和待遇。协调争取各级国土等部门应将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的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明确一定的比例。为鼓励对存量土地挖潜,民间资本投入教育建设项目利用原有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用于教育设施用地,由规划部门出具同意临时改变功能的规划意见,办理用地、消防等手续。

三是鼓励探索多元化投资办学模式。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形成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举办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大幅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鼓励大中型企业以职业学校为重点投资办学。鼓励优质公办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民办学校办学。对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投资建校、政府支持师资、收费保障运转、部门协调监管、资产学校所有”的民办教育发展体制。

四是建立青岛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学习借鉴重庆市经验,以青岛教育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全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确保民办学校的学费、捐赠、财政补助奖励等收入,分别记帐,流向分明。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会计制度、财物管理制度和资本运作监管机制,确保民办学校资金、财物等事项阳光透明,最大限度降低办学风险,同时也确保政府投入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最大化。

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相关精神宣传到位,把有关政策督查落实到位,不断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做出贡献。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守夜人”。企业家坦荡真诚与党政干部接触交往,做强实业、做大主业,成为地方发展的增长极、强引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生态圈”已形成。截至目前,全县各类民营企业共有xx家,其中工业企业xx家,占比xx%,建筑类企业xx家,占比xx%;三产服务业企业xx家,占比xx%;农业企业xx家,占比xx%。

(一)抓好政策扶持这一关键措施。不断完善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xx县发展的意见》《关于落实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十余个文件,大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逐步增加财政投入,支持鼓励全民创业和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企业负担;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助推企业发展。在2018年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对缴纳税金贡献突出的xx等x家企业,亩均纳税额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新建项目、技改扩规表现突出的xx等4家企业,争创品牌方面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给予表扬奖励,对在企业税费、就业带动、产业拉动等方面贡献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给予xx余万元的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最高的达xx余万元,极大激发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近期,围绕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全县集中开工了xx工程、xx集团xx工业园等x个项目,总投资xx亿元,涵盖了新能源、生物科技、新材料制造、休闲旅游、扶贫产业等领域,为新一轮跨越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二)抓好改革创新这一根本动力。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xx家,xx个“三强”企业税收增长xx%;县经济开发区被列入全省第二批机制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xx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鼎力合作,总投资x亿元的粉煤气化二期工程一次点火成功,粉煤加压气化炉、空分、净化等关键装置均为全国同类最大规模,增效降耗成效明显,在全国化肥百强企业中跃升至第x位。xx集团多功能纸和高速纸机生产线技术装备领先同行业x年以上,被评为省“工业绿动力”计划示范项目;xx集团综合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位。创新有亮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xx家、科技型中小企业xx家,新增研发平台x家,引进创新型人才x名。2017年,全县新增中国驰名商标x个、xx名牌产品x个;xx装备获得“省优秀节能成果”称号。二是创新现代投融资模式。坚持“财政+基金+金融”投融资模式,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扩大产业直投基金规模,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企业发展。不断加大解决企业资金瓶颈力度。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利用股权出质、商标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新型融资手段,盘活静态资产,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与企业成功对接资金xx亿元,xx集团获得x亿元的产业直投资金,为企业扩规增效打下坚实基础。加快金融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优化了全县金融生态环境,有效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认真落实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建立企业转贷应急机制,组建xx万元的转贷应急资金,帮助暂时资金周转困难的xx多家企业渡过续贷难关,建立贷款利息补贴机制、担保补贴机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等,2018年为企业贴息xx余万元。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启动xx孵化园区建设。三是加快园区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园区聚集生产要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载体作用,坚持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走向一致、与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原则,持续完善管理体制、用人分配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引导推动县经济开发区、xx新区向“区管村居”“区街合一”“区镇共建”方向发展,不断创新优化内部管理体制,积极推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完善服务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了园区动力、活力和承载力。积极引导各乡镇依托传统历史条件、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建设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制度活而新的综合性特色小镇,目前,全县已经建成xx影视特色小镇、xx生态旅游小镇等x个特色小镇。

(三)抓好环境优化这一重要保障。一是营造务实高效的营商环境。出台实施《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行政审批做“减法”、市场监管做“加法”、公共服务做“乘法”,有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启动实施五大行动xx项改革,调整县级行政权力事项xx项。推出xx大项xx小项“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xx%。继续取消下放一批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试点推进“证照分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和诚实守信的服务环境。二是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持续开展“法治xx”建设,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月活动,结合“七五”普法,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努力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教育引导企业家依法诚信经营、公平公开竞争。政法机关协调配合、密切沟通,依法惩处侵害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积极预防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三是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法机关牵头开展“政法护企”“企业宁静日”等专题活动,深入实施“一企一警”包保制度,加大政法机关服务企业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推进“平安企业”建设。将每年的元旦定为全县“安全生产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队督导检查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成为惯例。建立完善风险科学预判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全县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全县各级安全生产理念,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构建起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四)抓好躬身践行这一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把新型政商关系精辟而深刻地概括为“亲”“清”二字,言简意赅,思想深邃,既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廓清边界、干净干事提供了重大方法论,也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一是始终践行“亲”“清”政商关系。县委、县政府引导各级持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总书记提出的“亲”“清”要求作为为官从政的终身追求,作为经商兴业的根本遵循。建立企业县级领导包保制度,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包保xx家企业,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发展规划、包企业运营、包项目建设、包难题破解、包目标完成“五包”责任,将每月xx日定为企业工作日,各包保领导带头深入企业座谈交流,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破解运行难题,增强发展信心。全面实行县政府经济顾问制度,坚持每年选聘3至5名优秀企业经理担任县政府经济顾问,落实兑现经济顾问待遇,激发了企业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二是始终坚守宽阔正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守商规、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成立了工业联合会(联盟),为实现政府、企业间良性沟通和企业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积极开展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上自信、发展上自强、守法上自觉。深入开展“同心扶贫攻坚行动”、党外代表人士结对帮扶活动,发动企业继续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特别是加大对未脱贫贫困人口及省市级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全县企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xx多个。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和慈善事业,帮助相关部门管理运营了慈善扶贫超市,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三是切实履行职责使命。坚持以“亲”为先,始终秉持亲商爱商富商的理念,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坚持以“清”为要,在同民营企业家交往时做到一清二白、公私分明,不掺杂私心杂念,不乱搞权钱交易。同时,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增强政务服务透明度;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家经常性联系沟通机制,及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帮助支持。

1、“辨”而不“准”。在对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度”的把握上,由于当前“不能”“不得”的禁止性规范出台多,“可以”“应该”的指引性规范出台少,导致干部和企业家之间横亘着无形的“隔离门”和“玻璃门”。对干部来讲,一些干部搞不清与企业交往的分寸,担心“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对企业来讲,一些企业负责人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瞻前顾后,遇到困难不敢去找相关单位和领导,甚至影响到企业正当权利的获取,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企业信心。对大局来讲,政企之间沟通受阻,联络渠道变窄,双向互动遭遇“冰点”,产生了隔阂,导致“背对着背”现象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清”而不“亲”。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有的领导干部担心做多错多担责多,处处以政策、纪律为借口,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在不敢为上,有的干部只怕不“清”,不怕不“亲”。不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对企业家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在不愿为上,有的干部以消极态度对待企业家,到企业调研少了,与企业家联系少了,为企业发展谏言献策的更少了;有的干部对企业家表面上客客气气,但对企业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不关心、不回应、不拍板,打“太极拳”。在不作为上,由以前的“脸难看、门难进”,变成了“饭不吃、礼不收、事不办”,不能担当,急难险重“撂挑子”,掩盖问题,欺上瞒下“捂盖子”。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极为不利。

3、“亲”而不“清”。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长期存有一种思想误区,认为做生意必须与干部搞好关系。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形势下,仍有部分企业家“信权不信法、信人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习惯于“剑走偏锋、绕过规则”。在信权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片面认为政治权力决定经济利益,赢到政治权利的支持就等于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千方百计向政治权利靠拢,多方面疏通关系。在信人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习惯于与干部“搞人情”“圈圈子”“交兄弟”,认为在行政领域有自己所谓的“朋友”“熟人”,可以在关键时刻帮自己一把,特别是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的干部成为“首选”。在信钱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为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背地里仍然存在“请客吃饭、走夜路”的现象,依靠丰厚的经济优势,谋取不正当利益。

1、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将政府行政之手从微观经济领域撤回,由事前监管转为事后监管,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下力气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从公正平等对待非公有制企业、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加强和改进投资促进工作、依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方面统筹发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进一步改善政企关系、重塑政企信心。

2、积极打造“诚信型”企业。以守法诚信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扎实开展案例剖析和警示教育,增强企业家法治意识,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恪守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坚守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引导企业家树立市场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守法经营、依法治企、公平竞争,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企业形象。同时,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3、积极打造“过硬型”组织。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政治责任,把权力、责任、担当对应统一,紧盯扶贫攻坚、资金审批、土地审批、资源开发等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着眼细节持续开展廉政教育、约谈提醒、督查考评、党风廉政巡察、重大项目督查等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监管约束机制,不断构建“不能腐”的监管体系。对为官不为者,坚决打板子、挪位置、摘帽子。

市政府督考办:

按照大政督[2017]133号通知要求,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区软办结合《大连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实施方案》、《大连市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内容,对我区今年以来营商环境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区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将2017年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全区各部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紧锣密鼓抓推进,凝心聚力促发展,叫响“123”(即坚持稳中求进一个总基调,牢固树立“精品和引领两大意识”,着力推进“三抓三创造”)工作思路,筑牢营商环境堡垒,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提早谋划,开好新春第一会。

新春伊始,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区优化营商环境年暨2016年度纳税百强企业座谈会,区四大班子领导、区委常委、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出席会议;区百强纳税企业60位企业董事长,40名集团公司ceo、行政总裁、总经理参加会议;区14个部门和9个街道,**区首批聘请的8名经济智库专家,全国15家媒体记者受邀参加会议。会议发布了**区“招商、安商、暖商、富商”十项承诺,推动了政府与企业,以及纳税百强企业与银行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标志着**区正式启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二)制定方案,对症下药求提升。

立足**区实际,结合省市关于营商环境推进的相关文件,对标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评价的10条标准,制订了《**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提升城区品质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创新、完善服务保障为重点,细化20条目标任务,聚焦营商环境“痛点”、“堵点”和“难点”,拿出硬招数,打出组合拳,着力打造务实高效政务环境、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开放包容招商环境、严肃公正法治环境、温馨和谐社会环境,为建设大连品质立市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三)组织保障,全力推进抓落实。

为进一步推进《方案》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我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各副区长任副组长,各街道及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为优质高效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供政治保障。同时,成立由区委督查部门、区政府督查部门、区经信局、区监察局组成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小组,督查方案落实,查处与营商环境相关的作风建设及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背政府承诺的行为,确保《方案》落实不走样,工作开展有实效。

市区方案发布以来,全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区关于营商环境整改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在全区大兴务实之风,大行实干之举,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营商环境建设浓厚氛围。

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在本地新闻、各大平面媒体、v**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优化营商环境宣传。“鸡年上班第一天撸起袖子加油干,**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更优营商环境,锻造更强总部经济”、“畅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等专题采访在大连新闻栏目播发;《**区多维度营造营商环境》、《**区:发挥金融要素优势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文章在本地全媒体刊发;“优化营商环境**区是认真的”、“大连龙商与**区携手前行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加急’注册令检验大连**区营商环境”等文章通过v**和各类网络平台发布。同时,各部门还充分利用**区政府门户网站、各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群发平台、楼宇大厦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积极做好营商环境建设宣传推广。此外,为了增进各单位关于营商环境工作经验交流,从6月份开始,我区每月定期刊发“营商环境工作动态”,现已刊发两期。目前,全区上下已逐渐形成“人人是营商环境、时时是营商环境、事事是营商环境、处处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顶层设计,打造务实高效政务环境取得实效。

1.加速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目前,区属14个部门89项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区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受理,彻底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利,大厅之外无审批”。

2.压缩审批时限,提升工作效率。按照能简则简、能优则优原则,将194项公共服务和审批事项中的171项承诺办理时限平均压缩60.8%。对审批事项发生频率较少的部门,采取综合窗口受理模式,将每个审批事项形成标准件,实现行政审批标准一体化受理。

3.加强智慧政务建设顶层设计,开创“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加速推进“一张网、一个窗口、一个平台”建设,按照《大连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内容,编制《**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并进行任务分解。同时,创新开展智慧管理平台建设,通过规范化联动预案梳理,打造标准化政府服务流程,推动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互联互通,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企业四处找”为“部门协同办”,服务群众和企业无死角,推进“指尖上的**”逐渐成为现实。

(三)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为企服务,打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取得实效。

1.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召开**区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主体准入机制促进营商环境建设会议,解读关于加快改革完善机制促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专项整治和监督、投诉举报等工作机制,确立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分解落实具体推进措施,有力助推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开展。认真推进“五证合一”、“先照后证”、“证照分离”工作,推行证照办理“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开展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实行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整合,为推动营业执照信息集成化、电子化奠定坚实基础。

2.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按照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由企业登报公告改为网上公告,省略清算组备案登记程序,不再收取股东会决议、清算报告等申请材料,市场主体退出程序更为简便、退出成本有效降低、退出机制更为完善。

3.深化“服务企业暖心工程”,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完善“走企业解难题”长效机制,在去年区领导带队走访企业300余户、解决问题300余件的基础上,持续开展“走企业解难题”活动。对东港商务区项目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配套滞后问题、个别项目施工与城市建设冲突问题等,与市级相关部门持续协调,持续跟踪,直至提出解决办法。为及时解决楼宇内企业关于工商注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问题,在52座大厦建立“楼宇经济服务站”。采用“互相进驻”方式,在国、地税大厅设置受理窗口,让企业“进一家门,办两家事”;联合开展辖区纳税企业税收政策辅导会,让企业“进一家门,听两家课”,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积极走访科技企业,促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地生根,帮纳税人“造血”,为纳税人“壮骨”,助纳税人“强身”。各部门积极履职,主动作为,在共筑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项目服务体系,打造开放包容招商环境取得实效。

1.强化全民招商意识,扩展招商领域。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采用地块招商、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主题招商、以商引商等手段,充分利用商会、校友会资源,营造全民招商氛围。为更好推进楼宇招商,对辖区内建筑面积5000平以上的楼宇进行全面普查,建立楼宇资源数据库,为企业落户提供一手资源。制定《**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的高端服务业,在企业落户、高管人才引进、以商招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全面提升城区竞争优势。

2.全面落实区级领导包重点项目、包市容工作。区委、区政府印发《2017年区级领导干部联包重点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调整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包片督导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区委书记、区长率先垂范,各区级领导快速响应,在抓好各自工作的同时,对照“双包”责任清单,把项目建设和市容环境整治作为自己工作的“责任田”,针对企业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及时给予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及时同区委、区政府反馈,召开联席会议,综合研究解决方案。

(五)规范行政执法检查,严格依法行政,打造严肃公正法治环境取得实效。

1.加强依法行政事项督查整治。按照《辽宁省“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方案》、《辽宁省破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准入门槛专项工作方案》、《辽宁省清查审批和认证暨行政收费等专项工作方案》精神,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实际情况,积极为企业减负。按照国家要求,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取的“预防性体检费”,将为企业年均减负约5万元。

2.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各执法部门和执法机构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探索跨部门联合执法体系,合并、减少对企业的行政检查,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目前,全区12个行政执法机关已完成双随机抽查“一单、两库、一细则”建立工作。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区环保局实行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批准、登记制度,并及时在大连市环保局官网“污染源监管信息”栏目中进行公示。

3.建立规范有序的司法运行体系。通过开展法治宣传、加强法律援助、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助力良好司法环境建设。已在全区所有街道和社区,实现司法援助绿色通道全覆盖,并建立“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大调解服务工作网络。通过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目前,已排查企业类纠纷220余次,预防纠纷100余件,调处纠纷120余件,书面调解协议书80余份,涉及金额50余万元。

(六)深化平安**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打造温馨和谐社会环境取得实效。

1.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着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发改、环保、城建、安监、执法等多部门联合,通过召开协调会、现场指导等多种途径,加强企业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在今年“达沃斯”会议等重要节点期间,以及接受中央环保督察期间,营造了企业依法施工、安全施工、环保施工的良好氛围。

2.维护安定有序治安环境。区公安分局全力营造“无缝隙、无干扰、无死角”的安商护商优质环境,强化企业周边治安整治,建立巡、查、控三位一体护商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企业安全经营。区交警大队大力治理违停乱象,对15条主干路街进行整治,规范道路停车秩序。开展马路市场“退路进厅”,形成干净整洁、证照齐全、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

3.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在全市率先试点“居站分离”制度,将社区服务性工作和行政性工作,按类别划归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分别负责,让社区回归自治功能。同时,积极引导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构建居家养老“1+1+n”服务体系,即:建立1个老年人需求数据库;成立1个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协调推进机构;提供若干个服务项目,包括签约医生等7个基本项目及财务托管等7个创新项目。力争三到五年全区实现“1+1+n”模式全覆盖。为向辖区企业提供优质的劳动争议调解服务,我区大力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在18个大厦内设立劳动争议调解所,在6个大厦成立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站,定期聘请律师指导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成立全市第一家“调解工作室”,促进企业和员工劳动关系和谐。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为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市政府督考办:

按照大政督[2017]133号通知要求,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区软办结合《大连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实施方案》、《大连市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内容,对我区今年以来营商环境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区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将2017年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全区各部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紧锣密鼓抓推进,凝心聚力促发展,叫响“123”(即坚持稳中求进一个总基调,牢固树立“精品和引领两大意识”,着力推进“三抓三创造”)工作思路,筑牢营商环境堡垒,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提早谋划,开好新春第一会。

新春伊始,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区优化营商环境年暨2016年度纳税百强企业座谈会,区四大班子领导、区委常委、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出席会议;区百强纳税企业60位企业董事长,40名集团公司ceo、行政总裁、总经理参加会议;区14个部门和9个街道,**区首批聘请的8名经济智库专家,全国15家媒体记者受邀参加会议。会议发布了**区“招商、安商、暖商、富商”十项承诺,推动了政府与企业,以及纳税百强企业与银行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标志着**区正式启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二)制定方案,对症下药求提升。

立足**区实际,结合省市关于营商环境推进的相关文件,对标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评价的10条标准,制订了《**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提升城区品质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创新、完善服务保障为重点,细化20条目标任务,聚焦营商环境“痛点”、“堵点”和“难点”,拿出硬招数,打出组合拳,着力打造务实高效政务环境、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开放包容招商环境、严肃公正法治环境、温馨和谐社会环境,为建设大连品质立市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三)组织保障,全力推进抓落实。

为进一步推进《方案》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我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各副区长任副组长,各街道及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为优质高效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供政治保障。同时,成立由区委督查部门、区政府督查部门、区经信局、区监察局组成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小组,督查方案落实,查处与营商环境相关的作风建设及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背政府承诺的行为,确保《方案》落实不走样,工作开展有实效。

市区方案发布以来,全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区关于营商环境整改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在全区大兴务实之风,大行实干之举,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营商环境建设浓厚氛围。

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在本地新闻、各大平面媒体、v**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优化营商环境宣传。“鸡年上班第一天撸起袖子加油干,**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更优营商环境,锻造更强总部经济”、“畅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等专题采访在大连新闻栏目播发;《**区多维度营造营商环境》、《**区:发挥金融要素优势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文章在本地全媒体刊发;“优化营商环境**区是认真的”、“大连龙商与**区携手前行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加急’注册令检验大连**区营商环境”等文章通过v**和各类网络平台发布。同时,各部门还充分利用**区政府门户网站、各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群发平台、楼宇大厦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积极做好营商环境建设宣传推广。此外,为了增进各单位关于营商环境工作经验交流,从6月份开始,我区每月定期刊发“营商环境工作动态”,现已刊发两期。目前,全区上下已逐渐形成“人人是营商环境、时时是营商环境、事事是营商环境、处处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顶层设计,打造务实高效政务环境取得实效。

1.加速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目前,区属14个部门89项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区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受理,彻底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利,大厅之外无审批”。

2.压缩审批时限,提升工作效率。按照能简则简、能优则优原则,将194项公共服务和审批事项中的171项承诺办理时限平均压缩60.8%。对审批事项发生频率较少的部门,采取综合窗口受理模式,将每个审批事项形成标准件,实现行政审批标准一体化受理。

3.加强智慧政务建设顶层设计,开创“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加速推进“一张网、一个窗口、一个平台”建设,按照《大连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内容,编制《**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并进行任务分解。同时,创新开展智慧管理平台建设,通过规范化联动预案梳理,打造标准化政府服务流程,推动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互联互通,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企业四处找”为“部门协同办”,服务群众和企业无死角,推进“指尖上的**”逐渐成为现实。

(三)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为企服务,打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取得实效。

1.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召开**区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主体准入机制促进营商环境建设会议,解读关于加快改革完善机制促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专项整治和监督、投诉举报等工作机制,确立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分解落实具体推进措施,有力助推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开展。认真推进“五证合一”、“先照后证”、“证照分离”工作,推行证照办理“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开展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实行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整合,为推动营业执照信息集成化、电子化奠定坚实基础。

2.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按照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由企业登报公告改为网上公告,省略清算组备案登记程序,不再收取股东会决议、清算报告等申请材料,市场主体退出程序更为简便、退出成本有效降低、退出机制更为完善。

3.深化“服务企业暖心工程”,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完善“走企业解难题”长效机制,在去年区领导带队走访企业300余户、解决问题300余件的基础上,持续开展“走企业解难题”活动。对东港商务区项目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配套滞后问题、个别项目施工与城市建设冲突问题等,与市级相关部门持续协调,持续跟踪,直至提出解决办法。为及时解决楼宇内企业关于工商注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问题,在52座大厦建立“楼宇经济服务站”。采用“互相进驻”方式,在国、地税大厅设置受理窗口,让企业“进一家门,办两家事”;联合开展辖区纳税企业税收政策辅导会,让企业“进一家门,听两家课”,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积极走访科技企业,促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地生根,帮纳税人“造血”,为纳税人“壮骨”,助纳税人“强身”。各部门积极履职,主动作为,在共筑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项目服务体系,打造开放包容招商环境取得实效。

1.强化全民招商意识,扩展招商领域。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采用地块招商、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主题招商、以商引商等手段,充分利用商会、校友会资源,营造全民招商氛围。为更好推进楼宇招商,对辖区内建筑面积5000平以上的楼宇进行全面普查,建立楼宇资源数据库,为企业落户提供一手资源。制定《**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的高端服务业,在企业落户、高管人才引进、以商招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全面提升城区竞争优势。

2.全面落实区级领导包重点项目、包市容工作。区委、区政府印发《2017年区级领导干部联包重点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调整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包片督导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区委书记、区长率先垂范,各区级领导快速响应,在抓好各自工作的同时,对照“双包”责任清单,把项目建设和市容环境整治作为自己工作的“责任田”,针对企业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及时给予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及时同区委、区政府反馈,召开联席会议,综合研究解决方案。

(五)规范行政执法检查,严格依法行政,打造严肃公正法治环境取得实效。

1.加强依法行政事项督查整治。按照《辽宁省“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方案》、《辽宁省破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准入门槛专项工作方案》、《辽宁省清查审批和认证暨行政收费等专项工作方案》精神,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实际情况,积极为企业减负。按照国家要求,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取的“预防性体检费”,将为企业年均减负约5万元。

3.建立规范有序的司法运行体系。通过开展法治宣传、加强法律援助、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助力良好司法环境建设。已在全区所有街道和社区,实现司法援助绿色通道全覆盖,并建立“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大调解服务工作网络。通过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目前,已排查企业类纠纷220余次,预防纠纷100余件,调处纠纷120余件,书面调解协议书80余份,涉及金额50余万元。

(六)深化平安**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打造温馨和谐社会环境取得实效。

1.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着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发改、环保、城建、安监、执法等多部门联合,通过召开协调会、现场指导等多种途径,加强企业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在今年“达沃斯”会议等重要节点期间,以及接受中央环保督察期间,营造了企业依法施工、安全施工、环保施工的良好氛围。

2.维护安定有序治安环境。区公安分局全力营造“无缝隙、无干扰、无死角”的安商护商优质环境,强化企业周边治安整治,建立巡、查、控三位一体护商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企业安全经营。区交警大队大力治理违停乱象,对15条主干路街进行整治,规范道路停车秩序。开展马路市场“退路进厅”,形成干净整洁、证照齐全、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

3.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在全市率先试点“居站分离”制度,将社区服务性工作和行政性工作,按类别划归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分别负责,让社区回归自治功能。同时,积极引导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构建居家养老“1+1+n”服务体系,即:建立1个老年人需求数据库;成立1个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协调推进机构;提供若干个服务项目,包括签约医生等7个基本项目及财务托管等7个创新项目。力争三到五年全区实现“1+1+n”模式全覆盖。为向辖区企业提供优质的劳动争议调解服务,我区大力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在18个大厦内设立劳动争议调解所,在6个大厦成立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站,定期聘请律师指导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成立全市第一家“调解工作室”,促进企业和员工劳动关系和谐。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为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我区营商环境工作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目前推进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营商环境推进工作抓手上,载体还不够多,内容还不够新颖;二是将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与本部门工作推进有机结合做得还不够深入;三是倾听企业呼声方面有待于加强,还没有彻底摸清企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区将采取四个“进一步”以不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自查自纠工作;各部门各街道要对本单位营商环境工作开展进行深入自查,及时纠正不利于营商环境推进的行为。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严肃工作纪律;各部门各街道,特别是直面企业和居民的窗口单位,要把机关作风建设和严肃工作纪律作为抓好营商环境工作的突破口。三是要进一步丰富营商环境工作内涵;各部门各街道要立足本单位工作职责积极设计并开展推进营商环境的有效载体和活动,努力做到本职工作推进与营商环境提升有机结合,无缝衔接。四是进一步广开言路,倾听企业呼声;各部门各街道要与辖区企业积极沟通,上门听取营商环境推进意见和建议,做到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五是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小组将通过明察暗访、问卷调查、召开企业和投资者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建立多方参与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及时发现问题,深入了解实情,严厉追责问责,以确保我区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扎实开展。

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按照《xx县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教育局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强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责任意识,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确保行动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成立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指导推进、督促检查等工作。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一是加大学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在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集体学习等形式,学习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

二是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转作风、优环境、勇担当”活动。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在机关内部持续开展干部职工上班纪律、岗位履职、工作效能的专项治理。在各中小学持续开展师德师风、规范办学行为等专项治理。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培训会、开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教育,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转变行风教风,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及时下拨民办教育公用经费。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协调争取供电、供水等部门落实民办学校雨公办学校同等待遇,截至目前,部分民办幼儿园水电暖均为商业用途,教育局正积极协调为民用水电暖。

三是做好民办教育机构申办审批和服务工作。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是民办教育机构审批事项进驻政务大厅,防止审批事项“体外循环”。二是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工作流程。根据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高教育审批的效率,规范申请材料清单,确保行政许可申请人所需办理事项“只减不增”。

(三)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

一是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完善学前教育网络,截至目前,我县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1所。

二是稳步实施校网布局整合优化工程,推进公立幼儿园建设,2020年,撤销了乡镇9个附设幼儿园,成立了12所公立幼儿园。建强配齐班子成员,选拔了5名幼儿园班子成员,乡镇幼儿园园长由乡镇小学校长兼任。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8月份,严格按照程序公开招聘了143名幼儿园教师。截至9月份,12所幼儿园已经开园招生,领导班子及新招聘教师已经到岗。第四幼儿园、空港幼儿园项目已完成立项、设计招标工作,正在办理土地手续。

建设。

(四)切实解决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积极做好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同等入学政策,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统筹安排在指定公办学校就读。进一步做好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将在校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同等享受各项资助。

(五)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是做好权责清单梳理和动态调整工作。做好权责清单梳理基工作。已报县司法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审查完成后将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布;编制完成了2020年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政府网站公布后,权责事项将常态化动态管理。

二是持续推进权力瘦身,“三减一增”工作。认真推进“三减一增”工作。截至目前,依申请六类事项,由法定时限239个工作日,压缩到承诺时限34个工作日,压缩时限比例为85.77%;环节数原为42个,现压缩为28个,压缩比为33.3%;材料数原为36个,现材料为21个,压缩比例为41.66。

三是持续推进“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认真落实“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推动教育局人员进驻政务大厅,授权到位。成立了审批办。在“一网”方面,事项纳入政务一体化平台,基本实现“应接尽接”。二是完成了“一体化”平台事项认领工作。基本实现“应领尽领”、“应上尽上”。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3项。“网上办”事项1项。

县教育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首先,非常欢迎和感谢市考核组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为方便各位领导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现在我把区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审批服务事项10692多件,现已全部办结,群众满意率100%。

按照国家和省市改善营商环境的要求,今年以来,由物价部门牵头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价格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一是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凡国家、省市明令取消和暂停的,予以取消和暂停;凡国家、省市有上下限幅度的收费标准一律执行下限标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区开展了“价格服务面对面活动”,主动送价格政策到企业、基层。组成专门工作组,宣传涉企收费政策,征求企业对涉企收费单位意见建议,受理企业咨询举报。二是严格涉企社会团体会费收取标准。由主管部门严格把关,涉企社会团体只准收取合理会费,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须经会员大会半数以上表决通过。三是密切配合抓好监管。严格实行涉企违规收费责任追究制度,由物价、财政、监察、纠风、审计等部门联合执法,切实加大对涉企执收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从9月份开始,组成两个检查组,开展了全区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对项目不公开、政策不透明、标准不落实,擅自多收费、乱收费的违规行为,公开曝光并严肃处理。同时,畅通涉企收费投诉举报渠道,更新完善了两级价格举报中心,接入国家价格举报网络,配齐配强了价格举报机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登录价格举报平台或直接拨打“12358”价格举报服务电话进行投诉举报。并及时受理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同时,为打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我区进一步完善了入企检查联合会审制度,严格入企检查审批,坚决取消可查可不查、无检查依据的入企检查。今年以来批准的入企检查单位减少到只有区国税局、区住建局2税局按照省市局关于对重点税源企业检查的通知要求,结合区实际,拟选47家企业进行检查,并报送了检查计划,实际检14家,如期报送了检查情况汇报。区住建局下属单位xx区污水处理费征收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报送了入企征收污水处理费的申请,申请检查9家,实际检查9家,按时间要求如期报送了入企收费情况回复。经过严格落实涉企检查备案制度,控制涉企检查次数,杜绝重复检查、多头检查,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开展的作为行政审批受理条件的有偿服务,全部纳入清理范围,包括各类技术审查、论证、评估、评价、检验、检测、鉴定、证明、审查报告、培训、设施设计、咨询等。二是部门联动,严格审核。由区编办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成审核组,联合办公、集中审核,依据《行政许可法》有关要求,对部门上报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逐项逐条审核与反馈。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xx省市区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有关事宜的通知》(x政办字„2015‟x号)公布的区级行政许可通用目录,凡未列入通用目录相对应的中介服务收费项目,一律不列入清单;凡不属于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部门规章规定的中介服务收费项目,一律不列入清单。9月份编制完成《区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清单》,共清理出15直部门的38项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项目,43个部门(单位)零报告。三是全面公开公示。印发了《xx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清单的通知》(x政发„2015‟x号),同时,在区政府网站和区机构编制网站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

    积极引进涉及企业“六评一审”的中介组织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对入驻的中介组织设置了窗口,并在窗口显要位置摆放了桌牌,公布了联系人、联系电话和业务范围。

今年以来,我区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在此,恳请考核组各位领导为我们留下宝贵指导意见,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机制,抓好贯彻落实,努力营造快捷、高效、公平、开放的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报告是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市政府督考办:

按照大政督[2017]133号通知要求,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区软办结合《大连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实施方案》、《大连市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内容,对我区今年以来营商环境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区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将2017年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全区各部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紧锣密鼓抓推进,凝心聚力促发展,叫响“123”(即坚持稳中求进一个总基调,牢固树立“精品和引领两大意识”,着力推进“三抓三创造”)工作思路,筑牢营商环境堡垒,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提早谋划,开好新春第一会。

新春伊始,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区优化营商环境年暨2016年度纳税百强企业座谈会,区四大班子领导、区委常委、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出席会议;区百强纳税企业60位企业董事长,40名集团公司ceo、行政总裁、总经理参加会议;区14个部门和9个街道,**区首批聘请的8名经济智库专家,全国15家媒体记者受邀参加会议。会议发布了**区“招商、安商、暖商、富商”十项承诺,推动了政府与企业,以及纳税百强企业与银行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标志着**区正式启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二)制定方案,对症下药求提升。

立足**区实际,结合省市关于营商环境推进的相关文件,对标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评价的10条标准,制订了《**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提升城区品质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创新、完善服务保障为重点,细化20条目标任务,聚焦营商环境“痛点”、“堵点”和“难点”,拿出硬招数,打出组合拳,着力打造务实高效政务环境、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开放包容招商环境、严肃公正法治环境、温馨和谐社会环境,为建设大连品质立市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三)组织保障,全力推进抓落实。

为进一步推进《方案》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我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各副区长任副组长,各街道及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为优质高效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供政治保障。同时,成立由区委督查部门、区政府督查部门、区经信局、区监察局组成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小组,督查方案落实,查处与营商环境相关的作风建设及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背政府承诺的行为,确保《方案》落实不走样,工作开展有实效。

市区方案发布以来,全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区关于营商环境整改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在全区大兴务实之风,大行实干之举,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营商环境建设浓厚氛围。

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在本地新闻、各大平面媒体、v**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优化营商环境宣传。“鸡年上班第一天撸起袖子加油干,**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更优营商环境,锻造更强总部经济”、“畅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等专题采访在大连新闻栏目播发;《**区多维度营造营商环境》、《**区:发挥金融要素优势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文章在本地全媒体刊发;“优化营商环境**区是认真的”、“大连龙商与**区携手前行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加急’注册令检验大连**区营商环境”等文章通过v**和各类网络平台发布。同时,各部门还充分利用**区政府门户网站、各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群发平台、楼宇大厦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积极做好营商环境建设宣传推广。此外,为了增进各单位关于营商环境工作经验交流,从6月份开始,我区每月定期刊发“营商环境工作动态”,现已刊发两期。目前,全区上下已逐渐形成“人人是营商环境、时时是营商环境、事事是营商环境、处处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顶层设计,打造务实高效政务环境取得实效。

1.加速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目前,区属14个部门89项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区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受理,彻底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利,大厅之外无审批”。

2.压缩审批时限,提升工作效率。按照能简则简、能优则优原则,将194项公共服务和审批事项中的171项承诺办理时限平均压缩60.8%。对审批事项发生频率较少的部门,采取综合窗口受理模式,将每个审批事项形成标准件,实现行政审批标准一体化受理。

3.加强智慧政务建设顶层设计,开创“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加速推进“一张网、一个窗口、一个平台”建设,按照《大连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内容,编制《**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并进行任务分解。同时,创新开展智慧管理平台建设,通过规范化联动预案梳理,打造标准化政府服务流程,推动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互联互通,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企业四处找”为“部门协同办”,服务群众和企业无死角,推进“指尖上的**”逐渐成为现实。

(三)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为企服务,打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取得实效。

1.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召开**区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主体准入机制促进营商环境建设会议,解读关于加快改革完善机制促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专项整治和监督、投诉举报等工作机制,确立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分解落实具体推进措施,有力助推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开展。认真推进“五证合一”、“先照后证”、“证照分离”工作,推行证照办理“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开展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实行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整合,为推动营业执照信息集成化、电子化奠定坚实基础。

2.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按照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由企业登报公告改为网上公告,省略清算组备案登记程序,不再收取股东会决议、清算报告等申请材料,市场主体退出程序更为简便、退出成本有效降低、退出机制更为完善。

3.深化“服务企业暖心工程”,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完善“走企业解难题”长效机制,在去年区领导带队走访企业300余户、解决问题300余件的基础上,持续开展“走企业解难题”活动。对东港商务区项目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配套滞后问题、个别项目施工与城市建设冲突问题等,与市级相关部门持续协调,持续跟踪,直至提出解决办法。为及时解决楼宇内企业关于工商注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问题,在52座大厦建立“楼宇经济服务站”。采用“互相进驻”方式,在国、地税大厅设置受理窗口,让企业“进一家门,办两家事”;联合开展辖区纳税企业税收政策辅导会,让企业“进一家门,听两家课”,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积极走访科技企业,促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地生根,帮纳税人“造血”,为纳税人“壮骨”,助纳税人“强身”。各部门积极履职,主动作为,在共筑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项目服务体系,打造开放包容招商环境取得实效。

1.强化全民招商意识,扩展招商领域。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采用地块招商、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主题招商、以商引商等手段,充分利用商会、校友会资源,营造全民招商氛围。为更好推进楼宇招商,对辖区内建筑面积5000平以上的楼宇进行全面普查,建立楼宇资源数据库,为企业落户提供一手资源。制定《**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的高端服务业,在企业落户、高管人才引进、以商招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全面提升城区竞争优势。

2.全面落实区级领导包重点项目、包市容工作。区委、区政府印发《2017年区级领导干部联包重点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调整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包片督导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区委书记、区长率先垂范,各区级领导快速响应,在抓好各自工作的同时,对照“双包”责任清单,把项目建设和市容环境整治作为自己工作的“责任田”,针对企业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及时给予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及时同区委、区政府反馈,召开联席会议,综合研究解决方案。

(五)规范行政执法检查,严格依法行政,打造严肃公正法治环境取得实效。

1.加强依法行政事项督查整治。按照《辽宁省“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方案》、《辽宁省破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准入门槛专项工作方案》、《辽宁省清查审批和认证暨行政收费等专项工作方案》精神,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实际情况,积极为企业减负。按照国家要求,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取的“预防性体检费”,将为企业年均减负约5万元。

2.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各执法部门和执法机构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探索跨部门联合执法体系,合并、减少对企业的行政检查,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目前,全区12个行政执法机关已完成双随机抽查“一单、两库、一细则”建立工作。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区环保局实行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批准、登记制度,并及时在大连市环保局官网“污染源监管信息”栏目中进行公示。

3.建立规范有序的司法运行体系。通过开展法治宣传、加强法律援助、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助力良好司法环境建设。已在全区所有街道和社区,实现司法援助绿色通道全覆盖,并建立“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大调解服务工作网络。通过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目前,已排查企业类纠纷220余次,预防纠纷100余件,调处纠纷120余件,书面调解协议书80余份,涉及金额50余万元。

(六)深化平安**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打造温馨和谐社会环境取得实效。

1.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着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发改、环保、城建、安监、执法等多部门联合,通过召开协调会、现场指导等多种途径,加强企业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在今年“达沃斯”会议等重要节点期间,以及接受中央环保督察期间,营造了企业依法施工、安全施工、环保施工的良好氛围。

2.维护安定有序治安环境。区公安分局全力营造“无缝隙、无干扰、无死角”的安商护商优质环境,强化企业周边治安整治,建立巡、查、控三位一体护商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企业安全经营。区交警大队大力治理违停乱象,对15条主干路街进行整治,规范道路停车秩序。开展马路市场“退路进厅”,形成干净整洁、证照齐全、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

3.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在全市率先试点“居站分离”制度,将社区服务性工作和行政性工作,按类别划归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分别负责,让社区回归自治功能。同时,积极引导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构建居家养老“1+1+n”服务体系,即:建立1个老年人需求数据库;成立1个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协调推进机构;提供若干个服务项目,包括签约医生等7个基本项目及财务托管等7个创新项目。力争三到五年全区实现“1+1+n”模式全覆盖。为向辖区企业提供优质的劳动争议调解服务,我区大力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在18个大厦内设立劳动争议调解所,在6个大厦成立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站,定期聘请律师指导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成立全市第一家“调解工作室”,促进企业和员工劳动关系和谐。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为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我区营商环境工作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目前推进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营商环境推进工作抓手上,载体还不够多,内容还不够新颖;二是将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与本部门工作推进有机结合做得还不够深入;三是倾听企业呼声方面有待于加强,还没有彻底摸清企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区将采取四个“进一步”以不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自查自纠工作;各部门各街道要对本单位营商环境工作开展进行深入自查,及时纠正不利于营商环境推进的行为。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严肃工作纪律;各部门各街道,特别是直面企业和居民的窗口单位,要把机关作风建设和严肃工作纪律作为抓好营商环境工作的突破口。三是要进一步丰富营商环境工作内涵;各部门各街道要立足本单位工作职责积极设计并开展推进营商环境的有效载体和活动,努力做到本职工作推进与营商环境提升有机结合,无缝衔接。四是进一步广开言路,倾听企业呼声;各部门各街道要与辖区企业积极沟通,上门听取营商环境推进意见和建议,做到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五是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小组将通过明察暗访、问卷调查、召开企业和投资者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建立多方参与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及时发现问题,深入了解实情,严厉追责问责,以确保我区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扎实开展。

根据批示要求,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查摆梳理问题,聚焦教育营商环境优化,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具体工作举措,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是精神状态方面。仍然存在思想守旧不愿为的情况。体现在: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缺少新思路、新举措,存在“路径依赖”。个别干部缺乏危机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红瓦绿树综合症”。对标深圳、广州等南方教育发达城市,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现代化程度上还有差距。工作中存在拙于创新不善为的情形。比如,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职融通、城乡教育全域统筹、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成果不够多。在主动顺应教育工委成立新形势,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一体化,构建统筹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大教育格局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实在的成果。

二是工作作风方面。缺少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行力。体现在:存在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比如关于加强公办、民办大、中、小学、幼儿园党的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但从调查研究的反馈情况看,在基层落实得不够好。深入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调查研究少,对基层反映的意见勇于担当不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在审批服务方面,对跨部门的民办学校审批登记事项尚未实现一链办理。

三是民办教育方面。民办教育是优化教育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目前制约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或关键问题,土地征用方面,因近几年公办学校建设任务繁重,土地资源有限,自2015年以来,市、区市两级划拨的教育用地,全部用于公办学校建设,民办没有享受到与公办同等的土地政策。规划方面,由于城市规划有关法规规定无法突破,民办学校利用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进行办学,在规划变更、消防验收等方面得不到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优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凤岐模式说到底是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问题,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为更好地做好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将作风建设作为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建立四项机制,强素质、提能力、正风气、树形象,主动担当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建立“三个一”学习机制,提高思想认识。举办“青岛教育大讲坛”,开展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每季一考“三个一”活动,推动干部开阔视野、提升修养、增强能力,做善学、善谋、善做、善成的典范。

二是建立“三多”调研机制,掌握第一手资料。把2019年作为调查研究年,机关全员参与期初调研视导工作,强化机关干部联系中小学、市教育局服务在青高校等制度的实施,促使机关干部“多下基层、多到一线、多联系群众”,深下去、沉下去,察实情、办实事,更好地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三是建立“三抓”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将优化工作方式作为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全面强化“抓重点、抓落实、抓质量”的意识和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创新点、亮点,解决关键问题,突破核心环节,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建立“四项”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益导向,全面推行“台帐管理、清单管理、项目管理和精细管理”四项管理,并将2019年全局工作梳理出创新工作、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三项清单,分别对应38项创新工作、91项重点工作和58项常规工作;根据市委要求确定了攻山头、推典型工作清单,每一项工作均明确责任人、成果形式、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督任务、考进度、看成效,推动各项工作高标准、高效率完成。

(二)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一次办好”政策措施。

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推进方式创新、流程再造、服务优化,围绕“简政放权、主动服务、简化程序、规范管理和效能提速”,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环节最优、审批时限最短、服务对象更满意”的工作效果,不断提升审批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一次办好,群众满意”。

一是标准先行,优化准入服务。在全面落实2018年新修订《青岛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基础上,制定新一轮《青岛市教育局民办学历学校设置标准》;统一区市办事指南及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落实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制度。

二是共享互通,推进审批服务资源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成全市教育证照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建成全市教育行政审批信息库,积极参与实现全市部门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互认共享。根据上级部署,探索开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开发普通高考网上信息确认系统,深度实施“互联网+”,在已经全面实现网上审批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政务服务网上办事范围、提升网上服务水平。

三是部门协作,提升教育审批“一链办理”水平。完善民办学校审批和校车使用许可“一链办理”,努力实现跨部门的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一链办理”,并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四是流程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政务服务事项“应进、能进”的都进入市行政审批大厅办理,市教育局新入驻大厅政务服务事项5项,做好事项入驻交接,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三)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结合公办学校经费拨款水平,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同步建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保障教师待遇和专业发展经费、补助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逐步完善差额补助、定额补助、项目补助、奖励性补助等多元化的公共财政资助体系。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和待遇。协调争取各级国土等部门应将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的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明确一定的比例。为鼓励对存量土地挖潜,民间资本投入教育建设项目利用原有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用于教育设施用地,由规划部门出具同意临时改变功能的规划意见,办理用地、消防等手续。

三是鼓励探索多元化投资办学模式。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形成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举办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大幅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鼓励大中型企业以职业学校为重点投资办学。鼓励优质公办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民办学校办学。对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投资建校、政府支持师资、收费保障运转、部门协调监管、资产学校所有”的民办教育发展体制。

四是建立青岛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学习借鉴重庆市经验,以青岛教育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全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确保民办学校的学费、捐赠、财政补助奖励等收入,分别记帐,流向分明。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会计制度、财物管理制度和资本运作监管机制,确保民办学校资金、财物等事项阳光透明,最大限度降低办学风险,同时也确保政府投入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最大化。

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相关精神宣传到位,把有关政策督查落实到位,不断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做出贡献。

按照《xx县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教育局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强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责任意识,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确保行动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成立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指导推进、督促检查等工作。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一是加大学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在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集体学习等形式,学习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

二是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转作风、优环境、勇担当”活动。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在机关内部持续开展干部职工上班纪律、岗位履职、工作效能的专项治理。在各中小学持续开展师德师风、规范办学行为等专项治理。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培训会、开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教育,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转变行风教风,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及时下拨民办教育公用经费。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协调争取供电、供水等部门落实民办学校雨公办学校同等待遇,截至目前,部分民办幼儿园水电暖均为商业用途,教育局正积极协调为民用水电暖。

三是做好民办教育机构申办审批和服务工作。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是民办教育机构审批事项进驻政务大厅,防止审批事项“体外循环”。二是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工作流程。根据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高教育审批的效率,规范申请材料清单,确保行政许可申请人所需办理事项“只减不增”。

(三)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

一是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完善学前教育网络,截至目前,我县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1所。

二是稳步实施校网布局整合优化工程,推进公立幼儿园建设,2020年,撤销了乡镇9个附设幼儿园,成立了12所公立幼儿园。建强配齐班子成员,选拔了5名幼儿园班子成员,乡镇幼儿园园长由乡镇小学校长兼任。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8月份,严格按照程序公开招聘了143名幼儿园教师。截至9月份,12所幼儿园已经开园招生,领导班子及新招聘教师已经到岗。第四幼儿园、空港幼儿园项目已完成立项、设计招标工作,正在办理土地手续。

建设。

(四)切实解决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积极做好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同等入学政策,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统筹安排在指定公办学校就读。进一步做好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将在校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同等享受各项资助。

(五)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是做好权责清单梳理和动态调整工作。做好权责清单梳理基工作。已报县司法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审查完成后将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布;编制完成了2020年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政府网站公布后,权责事项将常态化动态管理。

二是持续推进权力瘦身,“三减一增”工作。认真推进“三减一增”工作。截至目前,依申请六类事项,由法定时限239个工作日,压缩到承诺时限34个工作日,压缩时限比例为85.77%;环节数原为42个,现压缩为28个,压缩比为33.3%;材料数原为36个,现材料为21个,压缩比例为41.66。

三是持续推进“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认真落实“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推动教育局人员进驻政务大厅,授权到位。成立了审批办。在“一网”方面,事项纳入政务一体化平台,基本实现“应接尽接”。二是完成了“一体化”平台事项认领工作。基本实现“应领尽领”、“应上尽上”。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3项。“网上办”事项1项。

近年来,我局通过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营商环境走访调研,推进简政放权,坚持放管结合,优化财政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企业服务、民生事业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地方经济发展成绩喜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八步区财政通过稳固重点税源,努力挖掘潜力,多方组织收入,成绩喜人,提前一季度完成全年财税收入任务。xx年第一季度,全区组织财政收入xxx万元,完成年初预算xxx万元的xxx%,同比增长率xxx%。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xx万元,完成年度预算数的xxx%,同比减少xx万元,下降xxx%。

(二)清理财政部门对外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项目。经过全面梳理清理,财政局目前没有对外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项目,在政务中心窗口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

(三)加强园区建设项目投资工作。我区积极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园区产业升级。xxx年一季度,201x年一季度,本级财力资金支出耕地占用税补助粤桂经济示范区xx元。

(四)加大对非公经济扶持力度。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增加八步区税收,我区制定了《xxx市八步区201x年度企业废旧物资利用财政奖励实施方案的通知》,研究制定对外来投资的企业给予财政扶持奖补政策,按照企业缴纳税款八步区所得部分的xx%,201x年一季度,拨付广西鑫之源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财政补助金xx万元。

(五)规范高效使用财政资金。为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和各项财政政策的落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20xx年我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部门xx个,占全区xx个一级预算单位总数的xx%(其中武装部和机要局是保密机构,不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所有非涉密区直一级部门都编制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六)强化非税收入管理。依据《xxx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做好减缴、免缴、缓缴政府非税收入等工作,xx年一季度,八步区政府非税收入完成xxx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xxx%,比去年同期增加xx万元,同期相比上升xx%。

(七)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经统计,xxx年,八步区政府采购登记备案项目共xx个,比上年度减少xx个;政府采购预算xxx万元,同比增加xx万元,增幅为xx%;实际完成采购金额xx万元,同比增加xx万元,增幅为xx%;节约财政资金xx万元,节约率为xxx%,其中:货物类采购节约率3.07%、工程类采购节约xxx%、服务类采购节约率xx%。

(八)加大投资评审力度。通过采取委托评审、联合评审、独立评审等方法强化财政资金节流增效,拓宽评审领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潜力,促进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全面开展。xxx年一季度,共审核项目xx个,送审工程造价送审总造价为xxx亿元,审定造价为xxx元,核减造价为xx亿元,核减率为15%。

(十)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信贷指标百日攻坚行动进展顺利。由于我区财政局(金融办)职能受制约,因此该项工作由市财政局(金融办)和市人民银行负责承担与辖区各银行金融机构对接和办理,即便如此,我区财政局(金融办)一直全力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并跟踪其工作进展,目前,获得信贷指标百日攻坚行动正按“xxx”工作目标和制定的方案努力推进,在市财政局(金融办)强力推动下,不动产登记硬件设备的采购、申报材料、和办理时间以及数据的连接都在按工作方案和目标有顺操作和办理。

二、存在的问题(一)财政投资评审结果决定了招标上控价,牵动了施工企业和评审中介的利益,投资评审风险大,但投资评审专业人员欠缺。

(二)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有待加强,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力度不够,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处于探索阶段,八步区本级“政采云”平台尚未完善。

三、工作规划(xx年-xxxx年)(一)以粤桂示范区、古柏生态科技园区为平台,突出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围绕新型建材、商贸旅游和林产品精深加工业、引进一批对八步区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如纯一建材陶瓷物流配送仓储中心、新型环保日用及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xx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的建设。

(二)巩固脱贫摘帽成效,探索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增强脱贫群众后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乡村旅游,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完善八步区路网工程,确保城乡物流畅通,服务八步区经济社会发展。

(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抓好八步街道城中村改造、旧街综合整治,加快大钟山环山休闲跑道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守夜人”。企业家坦荡真诚与党政干部接触交往,做强实业、做大主业,成为地方发展的增长极、强引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生态圈”已形成。截至目前,全县各类民营企业共有xx家,其中工业企业xx家,占比xx%,建筑类企业xx家,占比xx%;三产服务业企业xx家,占比xx%;农业企业xx家,占比xx%。

(一)抓好政策扶持这一关键措施。不断完善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xx县发展的意见》《关于落实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十余个文件,大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逐步增加财政投入,支持鼓励全民创业和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企业负担;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助推企业发展。在2018年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对缴纳税金贡献突出的xx等x家企业,亩均纳税额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新建项目、技改扩规表现突出的xx等4家企业,争创品牌方面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给予表扬奖励,对在企业税费、就业带动、产业拉动等方面贡献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给予xx余万元的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最高的达xx余万元,极大激发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近期,围绕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全县集中开工了xx工程、xx集团xx工业园等x个项目,总投资xx亿元,涵盖了新能源、生物科技、新材料制造、休闲旅游、扶贫产业等领域,为新一轮跨越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二)抓好改革创新这一根本动力。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xx家,xx个“三强”企业税收增长xx%;县经济开发区被列入全省第二批机制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xx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鼎力合作,总投资x亿元的粉煤气化二期工程一次点火成功,粉煤加压气化炉、空分、净化等关键装置均为全国同类最大规模,增效降耗成效明显,在全国化肥百强企业中跃升至第x位。xx集团多功能纸和高速纸机生产线技术装备领先同行业x年以上,被评为省“工业绿动力”计划示范项目;xx集团综合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位。创新有亮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xx家、科技型中小企业xx家,新增研发平台x家,引进创新型人才x名。2017年,全县新增中国驰名商标x个、xx名牌产品x个;xx装备获得“省优秀节能成果”称号。二是创新现代投融资模式。坚持“财政+基金+金融”投融资模式,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扩大产业直投基金规模,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企业发展。不断加大解决企业资金瓶颈力度。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利用股权出质、商标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新型融资手段,盘活静态资产,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与企业成功对接资金xx亿元,xx集团获得x亿元的产业直投资金,为企业扩规增效打下坚实基础。加快金融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优化了全县金融生态环境,有效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认真落实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建立企业转贷应急机制,组建xx万元的转贷应急资金,帮助暂时资金周转困难的xx多家企业渡过续贷难关,建立贷款利息补贴机制、担保补贴机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等,2018年为企业贴息xx余万元。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启动xx孵化园区建设。三是加快园区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园区聚集生产要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载体作用,坚持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走向一致、与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原则,持续完善管理体制、用人分配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引导推动县经济开发区、xx新区向“区管村居”“区街合一”“区镇共建”方向发展,不断创新优化内部管理体制,积极推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完善服务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了园区动力、活力和承载力。积极引导各乡镇依托传统历史条件、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建设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制度活而新的综合性特色小镇,目前,全县已经建成xx影视特色小镇、xx生态旅游小镇等x个特色小镇。

(三)抓好环境优化这一重要保障。一是营造务实高效的营商环境。出台实施《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行政审批做“减法”、市场监管做“加法”、公共服务做“乘法”,有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启动实施五大行动xx项改革,调整县级行政权力事项xx项。推出xx大项xx小项“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xx%。继续取消下放一批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试点推进“证照分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和诚实守信的服务环境。二是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持续开展“法治xx”建设,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月活动,结合“七五”普法,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努力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教育引导企业家依法诚信经营、公平公开竞争。政法机关协调配合、密切沟通,依法惩处侵害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积极预防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三是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法机关牵头开展“政法护企”“企业宁静日”等专题活动,深入实施“一企一警”包保制度,加大政法机关服务企业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推进“平安企业”建设。将每年的元旦定为全县“安全生产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队督导检查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成为惯例。建立完善风险科学预判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全县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全县各级安全生产理念,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构建起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四)抓好躬身践行这一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把新型政商关系精辟而深刻地概括为“亲”“清”二字,言简意赅,思想深邃,既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廓清边界、干净干事提供了重大方法论,也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一是始终践行“亲”“清”政商关系。县委、县政府引导各级持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总书记提出的“亲”“清”要求作为为官从政的终身追求,作为经商兴业的根本遵循。建立企业县级领导包保制度,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包保xx家企业,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发展规划、包企业运营、包项目建设、包难题破解、包目标完成“五包”责任,将每月xx日定为企业工作日,各包保领导带头深入企业座谈交流,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破解运行难题,增强发展信心。全面实行县政府经济顾问制度,坚持每年选聘3至5名优秀企业经理担任县政府经济顾问,落实兑现经济顾问待遇,激发了企业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二是始终坚守宽阔正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守商规、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成立了工业联合会(联盟),为实现政府、企业间良性沟通和企业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积极开展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上自信、发展上自强、守法上自觉。深入开展“同心扶贫攻坚行动”、党外代表人士结对帮扶活动,发动企业继续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特别是加大对未脱贫贫困人口及省市级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全县企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xx多个。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和慈善事业,帮助相关部门管理运营了慈善扶贫超市,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三是切实履行职责使命。坚持以“亲”为先,始终秉持亲商爱商富商的理念,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坚持以“清”为要,在同民营企业家交往时做到一清二白、公私分明,不掺杂私心杂念,不乱搞权钱交易。同时,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增强政务服务透明度;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家经常性联系沟通机制,及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帮助支持。

1、“辨”而不“准”。在对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度”的把握上,由于当前“不能”“不得”的禁止性规范出台多,“可以”“应该”的指引性规范出台少,导致干部和企业家之间横亘着无形的“隔离门”和“玻璃门”。对干部来讲,一些干部搞不清与企业交往的分寸,担心“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对企业来讲,一些企业负责人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瞻前顾后,遇到困难不敢去找相关单位和领导,甚至影响到企业正当权利的获取,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企业信心。对大局来讲,政企之间沟通受阻,联络渠道变窄,双向互动遭遇“冰点”,产生了隔阂,导致“背对着背”现象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清”而不“亲”。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有的领导干部担心做多错多担责多,处处以政策、纪律为借口,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在不敢为上,有的干部只怕不“清”,不怕不“亲”。不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对企业家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在不愿为上,有的干部以消极态度对待企业家,到企业调研少了,与企业家联系少了,为企业发展谏言献策的更少了;有的干部对企业家表面上客客气气,但对企业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不关心、不回应、不拍板,打“太极拳”。在不作为上,由以前的“脸难看、门难进”,变成了“饭不吃、礼不收、事不办”,不能担当,急难险重“撂挑子”,掩盖问题,欺上瞒下“捂盖子”。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极为不利。

3、“亲”而不“清”。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长期存有一种思想误区,认为做生意必须与干部搞好关系。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形势下,仍有部分企业家“信权不信法、信人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习惯于“剑走偏锋、绕过规则”。在信权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片面认为政治权力决定经济利益,赢到政治权利的支持就等于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千方百计向政治权利靠拢,多方面疏通关系。在信人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习惯于与干部“搞人情”“圈圈子”“交兄弟”,认为在行政领域有自己所谓的“朋友”“熟人”,可以在关键时刻帮自己一把,特别是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的干部成为“首选”。在信钱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为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背地里仍然存在“请客吃饭、走夜路”的现象,依靠丰厚的经济优势,谋取不正当利益。

1、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将政府行政之手从微观经济领域撤回,由事前监管转为事后监管,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下力气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从公正平等对待非公有制企业、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加强和改进投资促进工作、依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方面统筹发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进一步改善政企关系、重塑政企信心。

2、积极打造“诚信型”企业。以守法诚信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扎实开展案例剖析和警示教育,增强企业家法治意识,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恪守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坚守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引导企业家树立市场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守法经营、依法治企、公平竞争,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企业形象。同时,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3、积极打造“过硬型”组织。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政治责任,把权力、责任、担当对应统一,紧盯扶贫攻坚、资金审批、土地审批、资源开发等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着眼细节持续开展廉政教育、约谈提醒、督查考评、党风廉政巡察、重大项目督查等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监管约束机制,不断构建“不能腐”的监管体系。对为官不为者,坚决打板子、挪位置、摘帽子。

2020年,我县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系列讲话精神,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中心,利用专项行动求实效。

1、强化了《条例》学习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后,县委、县政府带头,各乡镇、园区和部门均组织开展了《条例》的学习宣传活动,让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扎根全县党员干部的心中。2月20日,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了县发改局起草的《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针对《条例》条款进行了具体的责任分工,明确了任务、时限。

2、开展了现行政策专项清理。2月20日至3月17日,全县各乡镇、园区和县直单位对涉及营商环境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文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共清理营商环境有关文件25个,均未发现违反《条例》有关条款的内容,其中保留文件18个,启动修订文件4个,废止文件3个。

3、推广借鉴先进地区经验。3月16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发改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复制推广借鉴京沪两地改革举措推动我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通知》,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复制推广借鉴京沪两地改革举措的专项行动,现文件要求全国复制推广的13项改革举措已基本完成;供全国借鉴的23项改革举措,大部分已基本完成,剩余6项正在推进中。

4、组织开展了营商环境大优化行动。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印发〈益阳市营商环境大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后,我县积极行动,由县发改局及时起草了我县的《营商环境大优化行动方案》,4月8日经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4月13日印发到全县各单位,对22项工作任务列出了《重点任务清单》,进行了具体的责任分工,明确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并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细化了责任落实分工。同时,由县纪委监委牵头起草,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印发了桃江县《“作风建设大提升,营商环境大优化”活动实施方案》。5月份,县纪委、县委办、县组织部、县政府办、县发改局联合开展了专项督查,从督查情况反馈,两项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提升主动服务理念,努力做到“有求必应”。

1、努力营造复工复产兴业环境。

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桃江县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二条政策意见》(桃政发(2020)1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定职工队伍、同时在企业社保等方面减轻企业负担,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县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指导复工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提示》和《关于选派疫情防控工作联络员协助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出了复工复产企业的“十二个有”工作要求,推出了“专员指导,现场解决”的新举措。明确对每家申请复工的企业派出3名干部、规模企业派出1名副科级指导员,共选派154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坐镇173家企业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帮助企业处理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各乡镇企业办联合各村(社区)帮助用工企业物色本地健康的劳动力,开具健康证明,组织员工前往企业了解各项防控措施,并对外地员工单独建档,不安排在聚集性车间,安排单独的食宿,以这种既不耽误工作,又不影响疫情防控的方式完成14天隔离。2月18日下午,由县人社局组织,通过桃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桃江新闻网、桃江融媒手机客户端、官方微信、fm105.2无线调频广播和农村广播“村村响”等六大平台,以网络直播形式举办了2020年“春风行动”招聘会,协助企业招揽人才,共计为全县86家企业招聘员工2660名。

落实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干货”政策。今年1-3月,各项税费减免合计2972万元;除高耗能行业外,现执行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电价、大工业电价的电力用户按原到户电价水平优惠5%;工商业用户2月底至4月共用气21万立方,每立方气价优惠0.4元,为企业节省成本84000元;1-5月为275家参保企业阶段性减免养老保险费1571万元;减免工伤保险费710余万元;失业保险所有参保企业已落实1%费率,目前38家企业已全部申报2019年度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截止5月底,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我县11家企业申请缓缴,缓缴金额达232万元;授信企业复工复产贷款2.47亿元,发放工业企业贷款36笔1.18亿元;“助保贷”为企业提供贷款额度60%的信用增信,不收取费用,累计发放贷款68笔、4.72亿元。

同时,我县还在有限的防疫物资储备中协调出部分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为企业疫情防控提供物资支持,为复工企业消除后顾之忧。

截至3月上旬,全县198家规模工业企业、10家规模服务业企业、161家商贸流通企业、15家农业龙头企业全部复工复产;22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复工。

2、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坚持以制度管事,把权力关进笼子。今年我县修改完善了《窗口服务绩效考核办法》,首次将乡镇和分中心政务服务工作质量纳入考核范畴,以全面提升服务理念,改善政务服务环境。在全市率先出台《桃江县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方便投资者和群众办事,目前已公布首批容缺受理事项81项,涉及17个部门。推行《桃江县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将“好差评”制度落实情况纳入个人和窗口服务绩效考核范畴。

强化教育培训。县政务服务中心将《营商环境条例》及其解读、中心出台的各项制度挂到桃江县政务服务旗舰店,组织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和学习;编印《便民服务手册》4000本和《政务服务通联挂图》1000份,发放到各乡镇、村(社区)、医院、学校,让企业群众能利用app等现代工具网上办事、呆在家里问询所办之事。

开通绿色服务通道,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材料清单减了再减。今年3月,我县所有进驻窗口又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应提交材料清单开展了地毯式排查,在法规、文件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仍有城管执法、人社等8个部门从方便群众实际出发,减掉了15个事项的23项应提交材料。对所有“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实行相同材料只需提交一次。办结时限缩了再缩。针对全县重点项目,对涉及的每个事项办结时限在承诺时限的基础上进行了再次压缩。如不动产登记、抵押对重点项目承诺缩减至3个工作日;办理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事项,对重点项目承诺缩减至8个工作日;市场主体设立登记、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都改为了即办。在实际办理过程中,则比承诺时限还要提前,如入园的高胜模架项目办理项目核准、用地规划许可实际用时仅2个工作日,比法定时限提前了87.5%。办事流程优了再优。把多个事项当成一件事来办,对一件事只设定受理、审查、办结三个环节,县政务服务中心共确立“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213项。针对重点项目,还按照工业投资类、商贸物流类、旅游文教类制定了分类告知书,项目业主可自主选择需办的所有事项组成一个套餐,县政务服务中心则予以一次性受理,分头派件,“串联”审批、“并联”审批相结合,以最简的程序、最短的时效来为企业服务。开展全程帮代办服务。县政务服务中心主动与园区、乡镇、重点项目落地单位对接,开展服务认领活动,对各认领项目开展全程帮代办服务,提供延时、预约、证书邮寄、上门等服务。

加强考核监督。县发改局开展了行政效能监管工作,及时提醒各单位临期办件,行政效能电子监管系统运行以来,我县无一件逾期办件(除因系统技术原因外)。县政务服务中心坚持“一月一评”“一季一通报”,加强对窗口业务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了特聘监督员制度,让更多的眼光监督政务服务工作,更多的“金点子”促进政务服务工作。

3、部门深入园区企业问需解难。

4月21日,县优办、县司法局主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在桃江经开区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专项法治宣传活动暨“法治体检”座谈会,现场为企业答疑解难。

5月13日,市生态环境局桃江分局在园区组织召开了桃江工业园区91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登记培训会,上门指导企业申报。桃江经开区联系了多家中介公司,通过竞争性谈判,为企业降低中介服务收费50%以上。

县人社局、县税务局也深入园区为企业宣讲了复工复产有关税费、社保优惠政策。

4、组织开展履约践诺专项督查。

5月份,县优办联合县纪委开展了政府履约践诺专项督查,发现惠企政策兑现不到位问题3个:

《桃江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办法》设立的搬迁费补贴暂未到位;

《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八条政策措施》设立的工业企业财税增长奖未落实;

《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二条政策意见》规定的贷款政策未完全落实。

上述问题已上报县“作风建设大提升、营商环境大优化”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处理。

5、及时办理营商环境咨询投诉。

及时处理了营商环境相关投诉咨询和上级交办事项。上半年受理营商环境咨询投诉10起,均已及时调查并回复,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对市优办交办的国南矿业用电增容问题及市优办测评、座谈收集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整改和回复。

(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管,力争实现“无事不扰”。

1、落实了涉企检查备案制度。4月17日,县优办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涉企检查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涉企检查单位按时上报年度涉企检查计划和分次检查备案相关事项。截止5月底,已有14家行政执法单位上报了涉企检查计划,3家单位进行了分次备案。

2、加强了行政执法监督。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聚焦行政执法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切实增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备案审查制度。二是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行县、乡两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抽查情况、查处结果全面公开。三是加大涉及民营企业行政复议维权力度。畅通行政复议受理渠道,对涉及民营企业的行政复议案件及时受理、抓紧审理、尽快办结,并做好释法工作。县司法局还印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通知》,要求执法单位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减轻行政执法对企业的影响。

3、开展了重点企业营商环境整治。县公安局对聚众扰乱企业秩序、寻衅滋事、封门堵路、敲诈勒索、欺行霸市、非法阻工、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破坏市场秩序、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了严厉打击。今年已对损害营商环境的刑事案件立案2起,查处行政案件5起,行政拘留2人。

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根据批示要求,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查摆梳理问题,聚焦教育营商环境优化,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具体工作举措,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是精神状态方面。仍然存在思想守旧不愿为的情况。体现在: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缺少新思路、新举措,存在“路径依赖”。个别干部缺乏危机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红瓦绿树综合症”。对标深圳、广州等南方教育发达城市,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现代化程度上还有差距。工作中存在拙于创新不善为的情形。比如,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职融通、城乡教育全域统筹、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成果不够多。在主动顺应教育工委成立新形势,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一体化,构建统筹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大教育格局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实在的成果。

  二是工作作风方面。缺少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行力。体现在:存在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比如关于加强公办、民办大、中、小学、幼儿园党的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但从调查研究的反馈情况看,在基层落实得不够好。深入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调查研究少,对基层反映的意见勇于担当不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在审批服务方面,对跨部门的民办学校审批登记事项尚未实现一链办理。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优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凤岐模式说到底是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问题,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为更好地做好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将作风建设作为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建立四项机制,强素质、提能力、正风气、树形象,主动担当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建立“三个一”学习机制,提高思想认识。举办“青岛教育大讲坛”,开展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每季一考“三个一”活动,推动干部开阔视野、提升修养、增强能力,做善学、善谋、善做、善成的典范。

  二是建立“三多”调研机制,掌握第一手资料。把2019年作为调查研究年,机关全员参与期初调研视导工作,强化机关干部联系中小学、市教育局服务在青高校等制度的实施,促使机关干部“多下基层、多到一线、多联系群众”,深下去、沉下去,察实情、办实事,更好地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三是建立“三抓”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将优化工作方式作为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全面强化“抓重点、抓落实、抓质量”的意识和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创新点、亮点,解决关键问题,突破核心环节,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建立“四项”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益导向,全面推行“台帐管理、清单管理、项目管理和精细管理”四项管理,并将2019年全局工作梳理出创新工作、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三项清单,分别对应38项创新工作、91项重点工作和58项常规工作;根据市委要求确定了攻山头、推典型工作清单,每一项工作均明确责任人、成果形式、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督任务、考进度、看成效,推动各项工作高标准、高效率完成。

  (二)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一次办好”政策措施。

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推进方式创新、流程再造、服务优化,围绕“简政放权、主动服务、简化程序、规范管理和效能提速”,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环节最优、审批时限最短、服务对象更满意”的工作效果,不断提升审批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一次办好,群众满意”。

  一是标准先行,优化准入服务。在全面落实2018年新修订《青岛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基础上,制定新一轮《青岛市教育局民办学历学校设置标准》;统一区市办事指南及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落实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制度。

  二是共享互通,推进审批服务资源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成全市教育证照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建成全市教育行政审批信息库,积极参与实现全市部门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互认共享。根据上级部署,探索开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开发普通高考网上信息确认系统,深度实施“互联网+”,在已经全面实现网上审批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政务服务网上办事范围、提升网上服务水平。

四是流程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政务服务事项“应进、能进”的都进入市行政审批大厅办理,市教育局新入驻大厅政务服务事项5项,做好事项入驻交接,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三)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结合公办学校经费拨款水平,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同步建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保障教师待遇和专业发展经费、补助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逐步完善差额补助、定额补助、项目补助、奖励性补助等多元化的公共财政资助体系。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和待遇。协调争取各级国土等部门应将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的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明确一定的比例。为鼓励对存量土地挖潜,民间资本投入教育建设项目利用原有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用于教育设施用地,由规划部门出具同意临时改变功能的规划意见,办理用地、消防等手续。

  三是鼓励探索多元化投资办学模式。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形成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举办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大幅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鼓励大中型企业以职业学校为重点投资办学。鼓励优质公办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民办学校办学。对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投资建校、政府支持师资、收费保障运转、部门协调监管、资产学校所有”的民办教育发展体制。

  四是建立青岛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学习借鉴重庆市经验,以青岛教育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全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确保民办学校的学费、捐赠、财政补助奖励等收入,分别记帐,流向分明。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会计制度、财物管理制度和资本运作监管机制,确保民办学校资金、财物等事项阳光透明,最大限度降低办学风险,同时也确保政府投入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最大化。

  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相关精神宣传到位,把有关政策督查落实到位,不断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做出贡献。

县教育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

情况报告是向上级反映临时情况或事故的报告。情况报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标题、主要发送机构、正文和签名。实事求是、事实准确、分析有根据、细节恰当是写好形势报告的关键。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20-年以来,大元边境经济合作区从健全机制、夯实基础、优化流程、专项整顿等几个方面入手,采取有力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动园区内审批服务等重点工作的开展,园区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具体情况如下:

截至20-年底,园区内含有福建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大元沙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福建大元兴荣食品有限公司和福建大元汇隆食品有限公司等45家企业进驻,较去年同期增长137%,总投资额约18亿元人民币,总注册资本约135万元人民币,企业从业人员约5000人,用工满员达到90%以上。外资企业有两家,包括福建越香园乳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中越合资股份制企业)、香港祥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余均为内资企业的有限责任公司。为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抱团取暖,降低用地成本,有6家企业签订协议租用大元-福满贸易加工区东区标准厂房,2家企业租用西区标准厂房进行生产建设,4家企业租用园区内丰源肥业公司厂房进行生产建设,主要生产体育用品、纺织服装、门锁执手等产品。

(一)创新服务,推行“代办”制度。大元边合区不断加强园区企业服务,创新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在园区内大力实施企业、项目“代办制”,在企业备案、签约、注册、入园审批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推进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的公共服务事项,以优质的服务吸引企业入驻,例如,在引进兴荣食品加工项目和汇隆食品加工项目时,大元边合区落实专门人员前往工商部门办理相关入园审批备案手续,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总计为企业办理手续5项,节省50%的人力,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

(二)抢抓机遇,推动企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充分利用大元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结合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强烈心理,进一步深化就业扶贫协作,帮助更多当地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企业在招工用工方面优先录用当地符合用工条件的贫困户,招聘的岗位涵盖了普工、厨工、保安、保洁员等20多个工种,提供的就业岗位近20个,月薪均在2000-3000元左右,且多为包吃包住,大大减轻了应聘人员的生活负担。例如,福建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成功招聘3名贫困户普工,福建大元安派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招聘5名贫困户普工,八人均为中石户口。其他企业也在招录当地贫困户,预计有30名贫困户在园区内务工。

(三)联手联动,推动企业生产信息化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智能化、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微信、qq等智能化管理手段,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为企业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零成本增加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项目尽快完成建设。如在越南酸奶乳制品项目中,面临着产品销售淡季、产品积压的问题,大元边合区通过建立微信、qq群,拓宽网上销售渠道及朋友圈,传达销售信息,积极调动一切能调动的资源,推动了公司销量大幅增长。

(四)积极探索,协助缓解企业用工紧缺问题。充分用好用足跨境务工管理等相关办法,借助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设立的境外边民务工管理服务中心等平台优势,探索为园区内企业聘用境外边民务工提供入境务工业务“一站式”服务,边民出入境证、中国临时居住证、务工证等证件办理。截止20-年底,已累计为园区办理跨境务工手续300多人次,为园区口岸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缓解了当地用工紧缺问题。

(一)用地指标存在不足问题。

20-年以来,园区以实施项目建设落地年为号角,大打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一批重大项目已经陆续开工建设,但目前存在着建设用地和林地指标受到限制等问题。由于大元、福满建设用地存量少,城市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内可供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非常有限,严重制约项目推进。另外,有些项目建设用地还涉及基本农田问题以及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土地指标缺乏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制约园区扩大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园区产业优势不明显。

为红木加工园区,受市场因素影响大量红木加工厂房因无力继续开发而导致闲臵,目前闲臵的红木厂房23家,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此外,一些从事农副产品初加工的企业仅停留在仓储、分选、包装等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加工业效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无大型或支柱工业支撑,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仍需加快。

二是边贸加工业规模小。通道经济特点较为突出,本地加工制造发展明显滞后,进出口商品落地加工能力较弱,加工贸易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能力亟待提高。截止20-年底,我园区积极推进的边贸加工业项目共13家,其中仅4家已建成投产。受整个经济形势影响,园区现有的工业企业扩大生产的不多,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中,鹏源食品、金正食品、果然美项目在开工建设后迟迟不能竣工投产,大元-福满贸易加工区西区红木加工项目大部分已建好厂房闲臵多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新开业的福建越香园乳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因技术及设备调试问题,于9月初才正式投产。兴荣坚果加工、汇隆坚果加工、山东沙土坚果加工、恒标变性淀粉加工等项目投产时间推后,影响工业指标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

(三)发展环境不够优化。

一是投资环境不够优化。目前边境经济合作区仍沿用20-年《关于规范和促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意见》中的10项优惠政策,已滞后于国发„20-‟72号文件、“一带一路”等优惠政策。受政策的制约,园区发展速度缓慢。同时,大元-福满贸易加工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优惠政策只能套用大元市和福满县两地政府政策,因地方政策、园区发展方向专注点存在差异,出现政策多却不适用的状况。

二是厂房竣工验收手续繁杂。厂房竣工验收所需资料和手续过于繁琐,厂区企业有时因不了解相关办证手续问题,重复工作,耽误太多时间,影响企业投入生产,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一)对园区项目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

一是协调加快批复土规调整,增加用地指标,同步办理用地预审工作。协调国土、农业等相关部门,解决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调整臵换难题。

二是协调军事部门、供电部门、通信部门等大力支持军事设施、国防光缆、光纤线缆迁改的难题,进一步加快迁改速度、降低迁改费用,确保项目加快落地。

三是指导申报各类专项资金,以拓宽贸易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以支持贸易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建议国家对边境经济合作区企业在扩大企业投资、项目用地、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政策支持,尤其在跨境劳务需求等方面适当给予政策性放宽支持,通过更加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企业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建议省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环境。建议省鼓励企业在与校企合作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以发挥当地职校、院校资源,由针对性的培养技术人员,拓宽用工渠道。

首先,非常欢迎和感谢市考核组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为方便各位领导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现在我把区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审批服务事项10692多件,现已全部办结,群众满意率100%。

按照国家和省市改善营商环境的要求,今年以来,由物价部门牵头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价格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一是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凡国家、省市明令取消和暂停的,予以取消和暂停;凡国家、省市有上下限幅度的收费标准一律执行下限标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区开展了“价格服务面对面活动”,主动送价格政策到企业、基层。组成专门工作组,宣传涉企收费政策,征求企业对涉企收费单位意见建议,受理企业咨询举报。二是严格涉企社会团体会费收取标准。由主管部门严格把关,涉企社会团体只准收取合理会费,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须经会员大会半数以上表决通过。三是密切配合抓好监管。严格实行涉企违规收费责任追究制度,由物价、财政、监察、纠风、审计等部门联合执法,切实加大对涉企执收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从9月份开始,组成两个检查组,开展了全区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对项目不公开、政策不透明、标准不落实,擅自多收费、乱收费的违规行为,公开曝光并严肃处理。同时,畅通涉企收费投诉举报渠道,更新完善了两级价格举报中心,接入国家价格举报网络,配齐配强了价格举报机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登录价格举报平台或直接拨打“12358”价格举报服务电话进行投诉举报。并及时受理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同时,为打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我区进一步完善了入企检查联合会审制度,严格入企检查审批,坚决取消可查可不查、无检查依据的入企检查。今年以来批准的入企检查单位减少到只有区国税局、区住建局2税局按照省市局关于对重点税源企业检查的通知要求,结合区实际,拟选47家企业进行检查,并报送了检查计划,实际检14家,如期报送了检查情况汇报。区住建局下属单位xx区污水处理费征收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报送了入企征收污水处理费的申请,申请检查9家,实际检查9家,按时间要求如期报送了入企收费情况回复。经过严格落实涉企检查备案制度,控制涉企检查次数,杜绝重复检查、多头检查,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开展的作为行政审批受理条件的有偿服务,全部纳入清理范围,包括各类技术审查、论证、评估、评价、检验、检测、鉴定、证明、审查报告、培训、设施设计、咨询等。二是部门联动,严格审核。由区编办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成审核组,联合办公、集中审核,依据《行政许可法》有关要求,对部门上报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逐项逐条审核与反馈。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xx省市区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有关事宜的通知》(x政办字„2015‟x号)公布的区级行政许可通用目录,凡未列入通用目录相对应的中介服务收费项目,一律不列入清单;凡不属于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部门规章规定的中介服务收费项目,一律不列入清单。9月份编制完成《区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清单》,共清理出15直部门的38项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项目,43个部门(单位)零报告。三是全面公开公示。印发了《xx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清单的通知》(x政发„2015‟x号),同时,在区政府网站和区机构编制网站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

积极引进涉及企业“六评一审”的中介组织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对入驻的中介组织设置了窗口,并在窗口显要位置摆放了桌牌,公布了联系人、联系电话和业务范围。

今年以来,我区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在此,恳请考核组各位领导为我们留下宝贵指导意见,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机制,抓好贯彻落实,努力营造快捷、高效、公平、开放的一流营商环境。

根据批示要求,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查摆梳理问题,聚焦教育营商环境优化,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具体工作举措,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是精神状态方面。仍然存在思想守旧不愿为的情况。体现在: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缺少新思路、新举措,存在“路径依赖”。个别干部缺乏危机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红瓦绿树综合症”。对标深圳、广州等南方教育发达城市,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现代化程度上还有差距。工作中存在拙于创新不善为的情形。比如,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职融通、城乡教育全域统筹、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成果不够多。在主动顺应教育工委成立新形势,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一体化,构建统筹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大教育格局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实在的成果。

二是工作作风方面。缺少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行力。体现在:存在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比如关于加强公办、民办大、中、小学、幼儿园党的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但从调查研究的反馈情况看,在基层落实得不够好。深入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调查研究少,对基层反映的意见勇于担当不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在审批服务方面,对跨部门的民办学校审批登记事项尚未实现一链办理。

三是民办教育方面。民办教育是优化教育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目前制约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或关键问题,土地征用方面,因近几年公办学校建设任务繁重,土地资源有限,自2015年以来,市、区市两级划拨的教育用地,全部用于公办学校建设,民办没有享受到与公办同等的土地政策。规划方面,由于城市规划有关法规规定无法突破,民办学校利用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进行办学,在规划变更、消防验收等方面得不到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优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凤岐模式说到底是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问题,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为更好地做好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将作风建设作为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建立四项机制,强素质、提能力、正风气、树形象,主动担当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建立“三个一”学习机制,提高思想认识。举办“青岛教育大讲坛”,开展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每季一考“三个一”活动,推动干部开阔视野、提升修养、增强能力,做善学、善谋、善做、善成的典范。

二是建立“三多”调研机制,掌握第一手资料。把2019年作为调查研究年,机关全员参与期初调研视导工作,强化机关干部联系中小学、市教育局服务在青高校等制度的实施,促使机关干部“多下基层、多到一线、多联系群众”,深下去、沉下去,察实情、办实事,更好地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三是建立“三抓”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将优化工作方式作为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全面强化“抓重点、抓落实、抓质量”的意识和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创新点、亮点,解决关键问题,突破核心环节,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建立“四项”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益导向,全面推行“台帐管理、清单管理、项目管理和精细管理”四项管理,并将2019年全局工作梳理出创新工作、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三项清单,分别对应38项创新工作、91项重点工作和58项常规工作;根据市委要求确定了攻山头、推典型工作清单,每一项工作均明确责任人、成果形式、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督任务、考进度、看成效,推动各项工作高标准、高效率完成。

(二)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一次办好”政策措施。

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推进方式创新、流程再造、服务优化,围绕“简政放权、主动服务、简化程序、规范管理和效能提速”,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环节最优、审批时限最短、服务对象更满意”的工作效果,不断提升审批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一次办好,群众满意”。

一是标准先行,优化准入服务。在全面落实2018年新修订《青岛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基础上,制定新一轮《青岛市教育局民办学历学校设置标准》;统一区市办事指南及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落实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制度。

二是共享互通,推进审批服务资源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成全市教育证照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建成全市教育行政审批信息库,积极参与实现全市部门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互认共享。根据上级部署,探索开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开发普通高考网上信息确认系统,深度实施“互联网+”,在已经全面实现网上审批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政务服务网上办事范围、提升网上服务水平。

三是部门协作,提升教育审批“一链办理”水平。完善民办学校审批和校车使用许可“一链办理”,努力实现跨部门的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一链办理”,并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四是流程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政务服务事项“应进、能进”的都进入市行政审批大厅办理,市教育局新入驻大厅政务服务事项5项,做好事项入驻交接,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三)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结合公办学校经费拨款水平,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同步建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保障教师待遇和专业发展经费、补助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逐步完善差额补助、定额补助、项目补助、奖励性补助等多元化的公共财政资助体系。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和待遇。协调争取各级国土等部门应将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的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明确一定的比例。为鼓励对存量土地挖潜,民间资本投入教育建设项目利用原有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用于教育设施用地,由规划部门出具同意临时改变功能的规划意见,办理用地、消防等手续。

三是鼓励探索多元化投资办学模式。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形成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举办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大幅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鼓励大中型企业以职业学校为重点投资办学。鼓励优质公办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民办学校办学。对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投资建校、政府支持师资、收费保障运转、部门协调监管、资产学校所有”的民办教育发展体制。

四是建立青岛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学习借鉴重庆市经验,以青岛教育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全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确保民办学校的学费、捐赠、财政补助奖励等收入,分别记帐,流向分明。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会计制度、财物管理制度和资本运作监管机制,确保民办学校资金、财物等事项阳光透明,最大限度降低办学风险,同时也确保政府投入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最大化。

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相关精神宣传到位,把有关政策督查落实到位,不断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做出贡献。

近年来,我局通过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营商环境走访调研,推进简政放权,坚持放管结合,优化财政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企业服务、民生事业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地方经济发展成绩喜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八步区财政通过稳固重点税源,努力挖掘潜力,多方组织收入,成绩喜人,提前一季度完成全年财税收入任务。xx年第一季度,全区组织财政收入xxx万元,完成年初预算xxx万元的xxx%,同比增长率xxx%。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xx万元,完成年度预算数的xxx%,同比减少xx万元,下降xxx%。

(二)清理财政部门对外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项目。经过全面梳理清理,财政局目前没有对外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项目,在政务中心窗口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

(三)加强园区建设项目投资工作。我区积极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园区产业升级。xxx年一季度,201x年一季度,本级财力资金支出耕地占用税补助粤桂经济示范区xx元。

(四)加大对非公经济扶持力度。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增加八步区税收,我区制定了《xxx市八步区201x年度企业废旧物资利用财政奖励实施方案的通知》,研究制定对外来投资的企业给予财政扶持奖补政策,按照企业缴纳税款八步区所得部分的xx%,201x年一季度,拨付广西鑫之源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财政补助金xx万元。

(五)规范高效使用财政资金。为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和各项财政政策的落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20xx年我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部门xx个,占全区xx个一级预算单位总数的xx%(其中武装部和机要局是保密机构,不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所有非涉密区直一级部门都编制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六)强化非税收入管理。依据《xxx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做好减缴、免缴、缓缴政府非税收入等工作,xx年一季度,八步区政府非税收入完成xxx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xxx%,比去年同期增加xx万元,同期相比上升xx%。

(七)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经统计,xxx年,八步区政府采购登记备案项目共xx个,比上年度减少xx个;政府采购预算xxx万元,同比增加xx万元,增幅为xx%;实际完成采购金额xx万元,同比增加xx万元,增幅为xx%;节约财政资金xx万元,节约率为xxx%,其中:货物类采购节约率3.07%、工程类采购节约xxx%、服务类采购节约率xx%。

(八)加大投资评审力度。通过采取委托评审、联合评审、独立评审等方法强化财政资金节流增效,拓宽评审领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潜力,促进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全面开展。xxx年一季度,共审核项目xx个,送审工程造价送审总造价为xxx亿元,审定造价为xxx元,核减造价为xx亿元,核减率为15%。

(十)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信贷指标百日攻坚行动进展顺利。由于我区财政局(金融办)职能受制约,因此该项工作由市财政局(金融办)和市人民银行负责承担与辖区各银行金融机构对接和办理,即便如此,我区财政局(金融办)一直全力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并跟踪其工作进展,目前,获得信贷指标百日攻坚行动正按“xxx”工作目标和制定的方案努力推进,在市财政局(金融办)强力推动下,不动产登记硬件设备的采购、申报材料、和办理时间以及数据的连接都在按工作方案和目标有顺操作和办理。

二、存在的问题(一)财政投资评审结果决定了招标上控价,牵动了施工企业和评审中介的利益,投资评审风险大,但投资评审专业人员欠缺。

(二)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有待加强,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力度不够,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处于探索阶段,八步区本级“政采云”平台尚未完善。

三、工作规划(xx年-xxxx年)(一)以粤桂示范区、古柏生态科技园区为平台,突出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围绕新型建材、商贸旅游和林产品精深加工业、引进一批对八步区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如纯一建材陶瓷物流配送仓储中心、新型环保日用及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xx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的建设。

(二)巩固脱贫摘帽成效,探索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增强脱贫群众后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乡村旅游,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完善八步区路网工程,确保城乡物流畅通,服务八步区经济社会发展。

(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抓好八步街道城中村改造、旧街综合整治,加快大钟山环山休闲跑道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按照《xx县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教育局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强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责任意识,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确保行动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成立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指导推进、督促检查等工作。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一是加大学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在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集体学习等形式,学习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

二是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转作风、优环境、勇担当”活动。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在机关内部持续开展干部职工上班纪律、岗位履职、工作效能的专项治理。在各中小学持续开展师德师风、规范办学行为等专项治理。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培训会、开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教育,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转变行风教风,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及时下拨民办教育公用经费。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协调争取供电、供水等部门落实民办学校雨公办学校同等待遇,截至目前,部分民办幼儿园水电暖均为商业用途,教育局正积极协调为民用水电暖。

三是做好民办教育机构申办审批和服务工作。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是民办教育机构审批事项进驻政务大厅,防止审批事项“体外循环”。二是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工作流程。根据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高教育审批的效率,规范申请材料清单,确保行政许可申请人所需办理事项“只减不增”。

(三)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

一是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完善学前教育网络,截至目前,我县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1所。

二是稳步实施校网布局整合优化工程,推进公立幼儿园建设,2020年,撤销了乡镇9个附设幼儿园,成立了12所公立幼儿园。建强配齐班子成员,选拔了5名幼儿园班子成员,乡镇幼儿园园长由乡镇小学校长兼任。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8月份,严格按照程序公开招聘了143名幼儿园教师。截至9月份,12所幼儿园已经开园招生,领导班子及新招聘教师已经到岗。第四幼儿园、空港幼儿园项目已完成立项、设计招标工作,正在办理土地手续。

建设。

(四)切实解决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积极做好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同等入学政策,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统筹安排在指定公办学校就读。进一步做好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将在校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同等享受各项资助。

(五)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是做好权责清单梳理和动态调整工作。做好权责清单梳理基工作。已报县司法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审查完成后将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布;编制完成了2020年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政府网站公布后,权责事项将常态化动态管理。

二是持续推进权力瘦身,“三减一增”工作。认真推进“三减一增”工作。截至目前,依申请六类事项,由法定时限239个工作日,压缩到承诺时限34个工作日,压缩时限比例为85.77%;环节数原为42个,现压缩为28个,压缩比为33.3%;材料数原为36个,现材料为21个,压缩比例为41.66。

三是持续推进“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认真落实“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推动教育局人员进驻政务大厅,授权到位。成立了审批办。在“一网”方面,事项纳入政务一体化平台,基本实现“应接尽接”。二是完成了“一体化”平台事项认领工作。基本实现“应领尽领”、“应上尽上”。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3项。“网上办”事项1项。

按照《xx县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教育局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强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责任意识,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确保行动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成立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指导推进、督促检查等工作。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一是加大学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在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集体学习等形式,学习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

二是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转作风、优环境、勇担当”活动。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在机关内部持续开展干部职工上班纪律、岗位履职、工作效能的专项治理。在各中小学持续开展师德师风、规范办学行为等专项治理。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培训会、开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教育,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转变行风教风,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及时下拨民办教育公用经费。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协调争取供电、供水等部门落实民办学校雨公办学校同等待遇,截至目前,部分民办幼儿园水电暖均为商业用途,教育局正积极协调为民用水电暖。

三是做好民办教育机构申办审批和服务工作。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是民办教育机构审批事项进驻政务大厅,防止审批事项“体外循环”。二是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工作流程。根据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高教育审批的效率,规范申请材料清单,确保行政许可申请人所需办理事项“只减不增”。

(三)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

一是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完善学前教育网络,截至目前,我县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1所。

二是稳步实施校网布局整合优化工程,推进公立幼儿园建设,20-年,撤销了乡镇9个附设幼儿园,成立了12所公立幼儿园。建强配齐班子成员,选拔了5名幼儿园班子成员,乡镇幼儿园园长由乡镇小学校长兼任。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8月份,严格按照程序公开招聘了143名幼儿园教师。截至9月份,12所幼儿园已经开园招生,领导班子及新招聘教师已经到岗。第四幼儿园、空港幼儿园项目已完成立项、设计招标工作,正在办理土地手续。

三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新建xxx幼儿园、xxx幼儿园,目前,两所幼儿园已经完成基础建设。新建xxx小学食堂及宿舍,宿舍建筑面积400平方米,食堂建筑面积12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82万元。现在该工程已经完成基础和墙体建设。

(四)切实解决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积极做好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同等入学政策,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统筹安排在指定公办学校就读。进一步做好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将在校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同等享受各项资助。

(五)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是做好权责清单梳理和动态调整工作。做好权责清单梳理基工作。已报县司法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审查完成后将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布;编制完成了20-年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政府网站公布后,权责事项将常态化动态管理。

二是持续推进权力瘦身,“三减一增”工作。认真推进“三减一增”工作。截至目前,依申请六类事项,由法定时限239个工作日,压缩到承诺时限34个工作日,压缩时限比例为85.77%;环节数原为42个,现压缩为28个,压缩比为33.3%;材料数原为36个,现材料为21个,压缩比例为41.66。

三是持续推进“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认真落实“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推动教育局人员进驻政务大厅,授权到位。成立了审批办。在“一网”方面,事项纳入政务一体化平台,基本实现“应接尽接”。二是完成了“一体化”平台事项认领工作。基本实现“应领尽领”、“应上尽上”。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3项。“网上办”事项1项。

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守夜人”。企业家坦荡真诚与党政干部接触交往,做强实业、做大主业,成为地方发展的增长极、强引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生态圈”已形成。截至目前,全县各类民营企业共有xx家,其中工业企业xx家,占比xx%,建筑类企业xx家,占比xx%;三产服务业企业xx家,占比xx%;农业企业xx家,占比xx%。

(一)抓好政策扶持这一关键措施。不断完善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xx县发展的意见》《关于落实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十余个文件,大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逐步增加财政投入,支持鼓励全民创业和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企业负担;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助推企业发展。在2018年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对缴纳税金贡献突出的xx等x家企业,亩均纳税额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新建项目、技改扩规表现突出的xx等4家企业,争创品牌方面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给予表扬奖励,对在企业税费、就业带动、产业拉动等方面贡献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给予xx余万元的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最高的达xx余万元,极大激发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近期,围绕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全县集中开工了xx工程、xx集团xx工业园等x个项目,总投资xx亿元,涵盖了新能源、生物科技、新材料制造、休闲旅游、扶贫产业等领域,为新一轮跨越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二)抓好改革创新这一根本动力。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xx家,xx个“三强”企业税收增长xx%;县经济开发区被列入全省第二批机制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xx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鼎力合作,总投资x亿元的粉煤气化二期工程一次点火成功,粉煤加压气化炉、空分、净化等关键装置均为全国同类最大规模,增效降耗成效明显,在全国化肥百强企业中跃升至第x位。xx集团多功能纸和高速纸机生产线技术装备领先同行业x年以上,被评为省“工业绿动力”计划示范项目;xx集团综合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位。创新有亮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xx家、科技型中小企业xx家,新增研发平台x家,引进创新型人才x名。2017年,全县新增中国驰名商标x个、xx名牌产品x个;xx装备获得“省优秀节能成果”称号。二是创新现代投融资模式。坚持“财政+基金+金融”投融资模式,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扩大产业直投基金规模,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企业发展。不断加大解决企业资金瓶颈力度。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利用股权出质、商标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新型融资手段,盘活静态资产,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与企业成功对接资金xx亿元,xx集团获得x亿元的产业直投资金,为企业扩规增效打下坚实基础。加快金融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优化了全县金融生态环境,有效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认真落实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建立企业转贷应急机制,组建xx万元的转贷应急资金,帮助暂时资金周转困难的xx多家企业渡过续贷难关,建立贷款利息补贴机制、担保补贴机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等,2018年为企业贴息xx余万元。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启动xx孵化园区建设。三是加快园区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园区聚集生产要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载体作用,坚持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走向一致、与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原则,持续完善管理体制、用人分配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引导推动县经济开发区、xx新区向“区管村居”“区街合一”“区镇共建”方向发展,不断创新优化内部管理体制,积极推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完善服务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了园区动力、活力和承载力。积极引导各乡镇依托传统历史条件、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建设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制度活而新的综合性特色小镇,目前,全县已经建成xx影视特色小镇、xx生态旅游小镇等x个特色小镇。

(三)抓好环境优化这一重要保障。一是营造务实高效的营商环境。出台实施《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行政审批做“减法”、市场监管做“加法”、公共服务做“乘法”,有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启动实施五大行动xx项改革,调整县级行政权力事项xx项。推出xx大项xx小项“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xx%。继续取消下放一批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试点推进“证照分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和诚实守信的服务环境。二是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持续开展“法治xx”建设,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月活动,结合“七五”普法,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努力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教育引导企业家依法诚信经营、公平公开竞争。政法机关协调配合、密切沟通,依法惩处侵害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积极预防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三是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法机关牵头开展“政法护企”“企业宁静日”等专题活动,深入实施“一企一警”包保制度,加大政法机关服务企业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推进“平安企业”建设。将每年的元旦定为全县“安全生产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队督导检查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成为惯例。建立完善风险科学预判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全县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全县各级安全生产理念,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构建起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四)抓好躬身践行这一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把新型政商关系精辟而深刻地概括为“亲”“清”二字,言简意赅,思想深邃,既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廓清边界、干净干事提供了重大方法论,也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一是始终践行“亲”“清”政商关系。县委、县政府引导各级持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总书记提出的“亲”“清”要求作为为官从政的终身追求,作为经商兴业的根本遵循。建立企业县级领导包保制度,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包保xx家企业,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发展规划、包企业运营、包项目建设、包难题破解、包目标完成“五包”责任,将每月xx日定为企业工作日,各包保领导带头深入企业座谈交流,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破解运行难题,增强发展信心。全面实行县政府经济顾问制度,坚持每年选聘3至5名优秀企业经理担任县政府经济顾问,落实兑现经济顾问待遇,激发了企业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二是始终坚守宽阔正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守商规、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成立了工业联合会(联盟),为实现政府、企业间良性沟通和企业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积极开展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上自信、发展上自强、守法上自觉。深入开展“同心扶贫攻坚行动”、党外代表人士结对帮扶活动,发动企业继续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特别是加大对未脱贫贫困人口及省市级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全县企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xx多个。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和慈善事业,帮助相关部门管理运营了慈善扶贫超市,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三是切实履行职责使命。坚持以“亲”为先,始终秉持亲商爱商富商的理念,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坚持以“清”为要,在同民营企业家交往时做到一清二白、公私分明,不掺杂私心杂念,不乱搞权钱交易。同时,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增强政务服务透明度;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家经常性联系沟通机制,及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帮助支持。

1、“辨”而不“准”。在对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度”的把握上,由于当前“不能”“不得”的禁止性规范出台多,“可以”“应该”的指引性规范出台少,导致干部和企业家之间横亘着无形的“隔离门”和“玻璃门”。对干部来讲,一些干部搞不清与企业交往的分寸,担心“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对企业来讲,一些企业负责人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瞻前顾后,遇到困难不敢去找相关单位和领导,甚至影响到企业正当权利的获取,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企业信心。对大局来讲,政企之间沟通受阻,联络渠道变窄,双向互动遭遇“冰点”,产生了隔阂,导致“背对着背”现象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清”而不“亲”。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有的领导干部担心做多错多担责多,处处以政策、纪律为借口,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在不敢为上,有的干部只怕不“清”,不怕不“亲”。不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对企业家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在不愿为上,有的干部以消极态度对待企业家,到企业调研少了,与企业家联系少了,为企业发展谏言献策的更少了;有的干部对企业家表面上客客气气,但对企业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不关心、不回应、不拍板,打“太极拳”。在不作为上,由以前的“脸难看、门难进”,变成了“饭不吃、礼不收、事不办”,不能担当,急难险重“撂挑子”,掩盖问题,欺上瞒下“捂盖子”。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极为不利。

3、“亲”而不“清”。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长期存有一种思想误区,认为做生意必须与干部搞好关系。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形势下,仍有部分企业家“信权不信法、信人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习惯于“剑走偏锋、绕过规则”。在信权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片面认为政治权力决定经济利益,赢到政治权利的支持就等于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千方百计向政治权利靠拢,多方面疏通关系。在信人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习惯于与干部“搞人情”“圈圈子”“交兄弟”,认为在行政领域有自己所谓的“朋友”“熟人”,可以在关键时刻帮自己一把,特别是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的干部成为“首选”。在信钱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为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背地里仍然存在“请客吃饭、走夜路”的现象,依靠丰厚的经济优势,谋取不正当利益。

1、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将政府行政之手从微观经济领域撤回,由事前监管转为事后监管,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下力气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从公正平等对待非公有制企业、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加强和改进投资促进工作、依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方面统筹发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进一步改善政企关系、重塑政企信心。

2、积极打造“诚信型”企业。以守法诚信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扎实开展案例剖析和警示教育,增强企业家法治意识,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恪守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坚守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引导企业家树立市场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守法经营、依法治企、公平竞争,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企业形象。同时,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3、积极打造“过硬型”组织。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政治责任,把权力、责任、担当对应统一,紧盯扶贫攻坚、资金审批、土地审批、资源开发等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着眼细节持续开展廉政教育、约谈提醒、督查考评、党风廉政巡察、重大项目督查等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监管约束机制,不断构建“不能腐”的监管体系。对为官不为者,坚决打板子、挪位置、摘帽子。

根据批示要求,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查摆梳理问题,聚焦教育营商环境优化,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具体工作举措,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是精神状态方面。仍然存在思想守旧不愿为的情况。体现在: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缺少新思路、新举措,存在“路径依赖”。个别干部缺乏危机意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红瓦绿树综合症”。对标深圳、广州等南方教育发达城市,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现代化程度上还有差距。工作中存在拙于创新不善为的情形。比如,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职融通、城乡教育全域统筹、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成果不够多。在主动顺应教育工委成立新形势,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一体化,构建统筹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大教育格局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实在的成果。

二是工作作风方面。缺少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行力。体现在:存在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的现象,比如关于加强公办、民办大、中、小学、幼儿园党的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但从调查研究的反馈情况看,在基层落实得不够好。深入贫困地区、薄弱学校调查研究少,对基层反映的意见勇于担当不足,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在审批服务方面,对跨部门的民办学校审批登记事项尚未实现一链办理。

三是民办教育方面。民办教育是优化教育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目前制约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或关键问题,土地征用方面,因近几年公办学校建设任务繁重,土地资源有限,自2015年以来,市、区市两级划拨的教育用地,全部用于公办学校建设,民办没有享受到与公办同等的土地政策。规划方面,由于城市规划有关法规规定无法突破,民办学校利用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进行办学,在规划变更、消防验收等方面得不到支持。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优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

凤岐模式说到底是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问题,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为更好地做好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将作风建设作为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建立四项机制,强素质、提能力、正风气、树形象,主动担当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建立“三个一”学习机制,提高思想认识。举办“青岛教育大讲坛”,开展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每季一考“三个一”活动,推动干部开阔视野、提升修养、增强能力,做善学、善谋、善做、善成的典范。

二是建立“三多”调研机制,掌握第一手资料。把2019年作为调查研究年,机关全员参与期初调研视导工作,强化机关干部联系中小学、市教育局服务在青高校等制度的实施,促使机关干部“多下基层、多到一线、多联系群众”,深下去、沉下去,察实情、办实事,更好地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三是建立“三抓”工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将优化工作方式作为提升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全面强化“抓重点、抓落实、抓质量”的意识和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创新点、亮点,解决关键问题,突破核心环节,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建立“四项”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益导向,全面推行“台帐管理、清单管理、项目管理和精细管理”四项管理,并将2019年全局工作梳理出创新工作、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三项清单,分别对应38项创新工作、91项重点工作和58项常规工作;根据市委要求确定了攻山头、推典型工作清单,每一项工作均明确责任人、成果形式、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实行“挂图作战”,督任务、考进度、看成效,推动各项工作高标准、高效率完成。

(二)深化改革,全面落实“一次办好”政策措施。

市教育局将进一步推进方式创新、流程再造、服务优化,围绕“简政放权、主动服务、简化程序、规范管理和效能提速”,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环节最优、审批时限最短、服务对象更满意”的工作效果,不断提升审批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一次办好,群众满意”。

一是标准先行,优化准入服务。在全面落实2018年新修订《青岛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基础上,制定新一轮《青岛市教育局民办学历学校设置标准》;统一区市办事指南及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根据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落实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制度。

二是共享互通,推进审批服务资源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成全市教育证照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建成全市教育行政审批信息库,积极参与实现全市部门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互认共享。根据上级部署,探索开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开发普通高考网上信息确认系统,深度实施“互联网+”,在已经全面实现网上审批的基础上,持续扩大政务服务网上办事范围、提升网上服务水平。

三是部门协作,提升教育审批“一链办理”水平。完善民办学校审批和校车使用许可“一链办理”,努力实现跨部门的教育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一链办理”,并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四是流程优化,完善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政务服务事项“应进、能进”的都进入市行政审批大厅办理,市教育局新入驻大厅政务服务事项5项,做好事项入驻交接,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三)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结合公办学校经费拨款水平,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同步建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保障教师待遇和专业发展经费、补助学校教学科研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逐步完善差额补助、定额补助、项目补助、奖励性补助等多元化的公共财政资助体系。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的土地使用政策和待遇。协调争取各级国土等部门应将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的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并明确一定的比例。为鼓励对存量土地挖潜,民间资本投入教育建设项目利用原有闲置的厂房、医院、商业设施等存量土地和用房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后用于教育设施用地,由规划部门出具同意临时改变功能的规划意见,办理用地、消防等手续。

三是鼓励探索多元化投资办学模式。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渠道,形成不同投资主体、不同举办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大幅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鼓励大中型企业以职业学校为重点投资办学。鼓励优质公办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民办学校办学。对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积极探索建立“社会投资建校、政府支持师资、收费保障运转、部门协调监管、资产学校所有”的民办教育发展体制。

四是建立青岛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学习借鉴重庆市经验,以青岛教育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建立全市民办教育资金管理平台,确保民办学校的学费、捐赠、财政补助奖励等收入,分别记帐,流向分明。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会计制度、财物管理制度和资本运作监管机制,确保民办学校资金、财物等事项阳光透明,最大限度降低办学风险,同时也确保政府投入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最大化。

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把相关精神宣传到位,把有关政策督查落实到位,不断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做出贡献。

市政府督考办:

按照大政督[2017]133号通知要求,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区软办结合《大连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实施方案》、《大连市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内容,对我区今年以来营商环境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区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将2017年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全区各部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紧锣密鼓抓推进,凝心聚力促发展,叫响“123”(即坚持稳中求进一个总基调,牢固树立“精品和引领两大意识”,着力推进“三抓三创造”)工作思路,筑牢营商环境堡垒,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提早谋划,开好新春第一会。

新春伊始,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区优化营商环境年暨2016年度纳税百强企业座谈会,区四大班子领导、区委常委、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出席会议;区百强纳税企业60位企业董事长,40名集团公司ceo、行政总裁、总经理参加会议;区14个部门和9个街道,**区首批聘请的8名经济智库专家,全国15家媒体记者受邀参加会议。会议发布了**区“招商、安商、暖商、富商”十项承诺,推动了政府与企业,以及纳税百强企业与银行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标志着**区正式启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二)制定方案,对症下药求提升。

立足**区实际,结合省市关于营商环境推进的相关文件,对标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评价的10条标准,制订了《**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提升城区品质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创新、完善服务保障为重点,细化20条目标任务,聚焦营商环境“痛点”、“堵点”和“难点”,拿出硬招数,打出组合拳,着力打造务实高效政务环境、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开放包容招商环境、严肃公正法治环境、温馨和谐社会环境,为建设大连品质立市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三)组织保障,全力推进抓落实。

为进一步推进《方案》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我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各副区长任副组长,各街道及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为优质高效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供政治保障。同时,成立由区委督查部门、区政府督查部门、区经信局、区监察局组成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小组,督查方案落实,查处与营商环境相关的作风建设及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背政府承诺的行为,确保《方案》落实不走样,工作开展有实效。

市区方案发布以来,全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区关于营商环境整改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在全区大兴务实之风,大行实干之举,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营商环境建设浓厚氛围。

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在本地新闻、各大平面媒体、v**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优化营商环境宣传。“鸡年上班第一天撸起袖子加油干,**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更优营商环境,锻造更强总部经济”、“畅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等专题采访在大连新闻栏目播发;《**区多维度营造营商环境》、《**区:发挥金融要素优势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文章在本地全媒体刊发;“优化营商环境**区是认真的”、“大连龙商与**区携手前行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加急’注册令检验大连**区营商环境”等文章通过v**和各类网络平台发布。同时,各部门还充分利用**区政府门户网站、各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群发平台、楼宇大厦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积极做好营商环境建设宣传推广。此外,为了增进各单位关于营商环境工作经验交流,从6月份开始,我区每月定期刊发“营商环境工作动态”,现已刊发两期。目前,全区上下已逐渐形成“人人是营商环境、时时是营商环境、事事是营商环境、处处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顶层设计,打造务实高效政务环境取得实效。

1.加速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目前,区属14个部门89项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区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受理,彻底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利,大厅之外无审批”。

2.压缩审批时限,提升工作效率。按照能简则简、能优则优原则,将194项公共服务和审批事项中的171项承诺办理时限平均压缩60.8%。对审批事项发生频率较少的部门,采取综合窗口受理模式,将每个审批事项形成标准件,实现行政审批标准一体化受理。

3.加强智慧政务建设顶层设计,开创“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加速推进“一张网、一个窗口、一个平台”建设,按照《大连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内容,编制《**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并进行任务分解。同时,创新开展智慧管理平台建设,通过规范化联动预案梳理,打造标准化政府服务流程,推动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互联互通,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企业四处找”为“部门协同办”,服务群众和企业无死角,推进“指尖上的**”逐渐成为现实。

(三)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为企服务,打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取得实效。

1.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召开**区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主体准入机制促进营商环境建设会议,解读关于加快改革完善机制促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专项整治和监督、投诉举报等工作机制,确立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分解落实具体推进措施,有力助推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开展。认真推进“五证合一”、“先照后证”、“证照分离”工作,推行证照办理“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开展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实行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整合,为推动营业执照信息集成化、电子化奠定坚实基础。

2.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按照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由企业登报公告改为网上公告,省略清算组备案登记程序,不再收取股东会决议、清算报告等申请材料,市场主体退出程序更为简便、退出成本有效降低、退出机制更为完善。

3.深化“服务企业暖心工程”,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完善“走企业解难题”长效机制,在去年区领导带队走访企业300余户、解决问题300余件的基础上,持续开展“走企业解难题”活动。对东港商务区项目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配套滞后问题、个别项目施工与城市建设冲突问题等,与市级相关部门持续协调,持续跟踪,直至提出解决办法。为及时解决楼宇内企业关于工商注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问题,在52座大厦建立“楼宇经济服务站”。采用“互相进驻”方式,在国、地税大厅设置受理窗口,让企业“进一家门,办两家事”;联合开展辖区纳税企业税收政策辅导会,让企业“进一家门,听两家课”,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积极走访科技企业,促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地生根,帮纳税人“造血”,为纳税人“壮骨”,助纳税人“强身”。各部门积极履职,主动作为,在共筑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项目服务体系,打造开放包容招商环境取得实效。

1.强化全民招商意识,扩展招商领域。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采用地块招商、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主题招商、以商引商等手段,充分利用商会、校友会资源,营造全民招商氛围。为更好推进楼宇招商,对辖区内建筑面积5000平以上的楼宇进行全面普查,建立楼宇资源数据库,为企业落户提供一手资源。制定《**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的高端服务业,在企业落户、高管人才引进、以商招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全面提升城区竞争优势。

2.全面落实区级领导包重点项目、包市容工作。区委、区政府印发《2017年区级领导干部联包重点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调整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包片督导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区委书记、区长率先垂范,各区级领导快速响应,在抓好各自工作的同时,对照“双包”责任清单,把项目建设和市容环境整治作为自己工作的“责任田”,针对企业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及时给予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及时同区委、区政府反馈,召开联席会议,综合研究解决方案。

(五)规范行政执法检查,严格依法行政,打造严肃公正法治环境取得实效。

1.加强依法行政事项督查整治。按照《辽宁省“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方案》、《辽宁省破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准入门槛专项工作方案》、《辽宁省清查审批和认证暨行政收费等专项工作方案》精神,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实际情况,积极为企业减负。按照国家要求,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取的“预防性体检费”,将为企业年均减负约5万元。

2.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各执法部门和执法机构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探索跨部门联合执法体系,合并、减少对企业的行政检查,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目前,全区12个行政执法机关已完成双随机抽查“一单、两库、一细则”建立工作。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区环保局实行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批准、登记制度,并及时在大连市环保局官网“污染源监管信息”栏目中进行公示。

3.建立规范有序的司法运行体系。通过开展法治宣传、加强法律援助、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助力良好司法环境建设。已在全区所有街道和社区,实现司法援助绿色通道全覆盖,并建立“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大调解服务工作网络。通过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目前,已排查企业类纠纷220余次,预防纠纷100余件,调处纠纷120余件,书面调解协议书80余份,涉及金额50余万元。

(六)深化平安**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打造温馨和谐社会环境取得实效。

1.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着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发改、环保、城建、安监、执法等多部门联合,通过召开协调会、现场指导等多种途径,加强企业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在今年“达沃斯”会议等重要节点期间,以及接受中央环保督察期间,营造了企业依法施工、安全施工、环保施工的良好氛围。

2.维护安定有序治安环境。区公安分局全力营造“无缝隙、无干扰、无死角”的安商护商优质环境,强化企业周边治安整治,建立巡、查、控三位一体护商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企业安全经营。区交警大队大力治理违停乱象,对15条主干路街进行整治,规范道路停车秩序。开展马路市场“退路进厅”,形成干净整洁、证照齐全、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

3.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在全市率先试点“居站分离”制度,将社区服务性工作和行政性工作,按类别划归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分别负责,让社区回归自治功能。同时,积极引导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构建居家养老“1+1+n”服务体系,即:建立1个老年人需求数据库;成立1个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协调推进机构;提供若干个服务项目,包括签约医生等7个基本项目及财务托管等7个创新项目。力争三到五年全区实现“1+1+n”模式全覆盖。为向辖区企业提供优质的劳动争议调解服务,我区大力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在18个大厦内设立劳动争议调解所,在6个大厦成立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站,定期聘请律师指导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成立全市第一家“调解工作室”,促进企业和员工劳动关系和谐。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为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我区营商环境工作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目前推进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营商环境推进工作抓手上,载体还不够多,内容还不够新颖;二是将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与本部门工作推进有机结合做得还不够深入;三是倾听企业呼声方面有待于加强,还没有彻底摸清企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区将采取四个“进一步”以不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自查自纠工作;各部门各街道要对本单位营商环境工作开展进行深入自查,及时纠正不利于营商环境推进的行为。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严肃工作纪律;各部门各街道,特别是直面企业和居民的窗口单位,要把机关作风建设和严肃工作纪律作为抓好营商环境工作的突破口。三是要进一步丰富营商环境工作内涵;各部门各街道要立足本单位工作职责积极设计并开展推进营商环境的有效载体和活动,努力做到本职工作推进与营商环境提升有机结合,无缝衔接。四是进一步广开言路,倾听企业呼声;各部门各街道要与辖区企业积极沟通,上门听取营商环境推进意见和建议,做到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五是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小组将通过明察暗访、问卷调查、召开企业和投资者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建立多方参与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及时发现问题,深入了解实情,严厉追责问责,以确保我区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扎实开展。

近年来,我局通过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营商环境走访调研,推进简政放权,坚持放管结合,优化财政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企业服务、民生事业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地方经济发展成绩喜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八步区财政通过稳固重点税源,努力挖掘潜力,多方组织收入,成绩喜人,提前一季度完成全年财税收入任务。xx年第一季度,全区组织财政收入xxx万元,完成年初预算xxx万元的xxx%,同比增长率xxx%。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xx万元,完成年度预算数的xxx%,同比减少xx万元,下降xxx%。

(二)清理财政部门对外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项目。经过全面梳理清理,财政局目前没有对外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项目,在政务中心窗口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

(三)加强园区建设项目投资工作。我区积极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园区产业升级。xxx年一季度,201x年一季度,本级财力资金支出耕地占用税补助粤桂经济示范区xx元。

(四)加大对非公经济扶持力度。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增加八步区税收,我区制定了《xxx市八步区201x年度企业废旧物资利用财政奖励实施方案的通知》,研究制定对外来投资的企业给予财政扶持奖补政策,按照企业缴纳税款八步区所得部分的xx%,201x年一季度,拨付广西鑫之源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财政补助金xx万元。

(五)规范高效使用财政资金。为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和各项财政政策的落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20xx年我区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部门xx个,占全区xx个一级预算单位总数的xx%(其中武装部和机要局是保密机构,不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所有非涉密区直一级部门都编制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六)强化非税收入管理。依据《xxx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做好减缴、免缴、缓缴政府非税收入等工作,xx年一季度,八步区政府非税收入完成xxx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xxx%,比去年同期增加xx万元,同期相比上升xx%。

(七)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经统计,xxx年,八步区政府采购登记备案项目共xx个,比上年度减少xx个;政府采购预算xxx万元,同比增加xx万元,增幅为xx%;实际完成采购金额xx万元,同比增加xx万元,增幅为xx%;节约财政资金xx万元,节约率为xxx%,其中:货物类采购节约率3.07%、工程类采购节约xxx%、服务类采购节约率xx%。

(八)加大投资评审力度。通过采取委托评审、联合评审、独立评审等方法强化财政资金节流增效,拓宽评审领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潜力,促进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全面开展。xxx年一季度,共审核项目xx个,送审工程造价送审总造价为xxx亿元,审定造价为xxx元,核减造价为xx亿元,核减率为15%。

(十)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信贷指标百日攻坚行动进展顺利。由于我区财政局(金融办)职能受制约,因此该项工作由市财政局(金融办)和市人民银行负责承担与辖区各银行金融机构对接和办理,即便如此,我区财政局(金融办)一直全力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并跟踪其工作进展,目前,获得信贷指标百日攻坚行动正按“xxx”工作目标和制定的方案努力推进,在市财政局(金融办)强力推动下,不动产登记硬件设备的采购、申报材料、和办理时间以及数据的连接都在按工作方案和目标有顺操作和办理。

二、存在的问题(一)财政投资评审结果决定了招标上控价,牵动了施工企业和评审中介的利益,投资评审风险大,但投资评审专业人员欠缺。

(二)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有待加强,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力度不够,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处于探索阶段,八步区本级“政采云”平台尚未完善。

三、工作规划(xx年-xxxx年)(一)以粤桂示范区、古柏生态科技园区为平台,突出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围绕新型建材、商贸旅游和林产品精深加工业、引进一批对八步区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如纯一建材陶瓷物流配送仓储中心、新型环保日用及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xx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的建设。

(二)巩固脱贫摘帽成效,探索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增强脱贫群众后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乡村旅游,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完善八步区路网工程,确保城乡物流畅通,服务八步区经济社会发展。

(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抓好八步街道城中村改造、旧街综合整治,加快大钟山环山休闲跑道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市场监管局年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我局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工作机构,明确了工作责任。一是成立了监管领导小组。负责全局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行政"一把手"任组长,分管理副局长具体负责,股室负责人为成员。二是层层落实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逐级明确责任分工。三是不断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强化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全面落实各单位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任。与各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要求各相关单位要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做到了依法生产,安全生产。

将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贯穿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全过程,以“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生产咨询日”等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增强了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意识,营造食品安全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对药品经营企业,搭建了全县药品经营单位参与的qq群;二是要求各食品经营单位制作食品安全管理公示栏;三是进行大规模现场宣传咨询。热心解答群众咨询,并向群众发放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手册、宣传页、画报、食品安全知识玩具扑克等宣传资料。累计出动宣传人员13人次,设置了4个咨询台,并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2条;四是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加强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力度。实现管理制度上墙,信息收集及时,现已编发食品药品安全信息16期。

扎实开展药械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旅游点餐饮服务集中整治等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5人次,执法车辆4台次,检查药品零售药店63余户次,各类医疗机构17余家次。突出抓好餐饮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着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将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纳入政府绩效管理,重点加强食品添加剂、餐厨废弃油脂、一次性餐用具等重点品种监管,深化学校食堂、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治理。先后在县电视台播放《专项整治非正常死畜及其肉类制品通告》,全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场会新闻。共出动执法人员40余人次、执法车辆12台次,全面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四是有效抓好食品安全保障。有效保障了端午、中高考等重要节假日、重要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我县地域广大、人员居住分散,食品药品监管线长面广,监管人员缺少仍然是食品药品监管的薄弱环节。广大群众总体消费水平较低,文化水平不高,价格因素往往成为其购买食品药品的主要衡量标准,缺少基本的食品药品安全鉴别知识,没有养成较强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不强,对食品药品消费随意性大,存在一定的习惯性安全隐患。为搞好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在今后工作中需要加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各企业的法律意识,加强部门携作,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全局总体工作进行部署。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将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落实。

按规定权限组织或参与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监督管理全县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人员、作业人员资格资质;

检查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领导指示的宣传贯彻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二)特种设备监管持续加强。目前,全县共有特种设备相关单位71家,特种设备129台(不含气瓶),其中电梯115台,承压蒸汽锅炉5台,起重机械4台,压力容器5台,压力管道11.83km,另有气瓶34374只(其中报废10930只)。对全县所有特种设备进行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同时开展节假日特种设备安全检查专项整治行动6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33家次,在行动过程中,针对各类安全隐患,共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4份,要求限期整改,已经完成整改34份。在执法过程中,深入开展“依法治县,法律进企业”活动,强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签订《县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书》71份。印制宣传册、宣传单500余份,重点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在10月组织全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专业培训,参加人员100余人,有力的促进特种设备的监管力度和安全使用。

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移动检查平台推广使用,目前已经将全县所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及设备信息录入了特种设备移动检查平台app,建立健全了全县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台账,运用app进行特种设备现场监督检查。

(四)制定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按照方案开展特种设备信息普查专项行动,完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实施电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强化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公共聚集场所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强化久马高速等施工场地起重机安全专项整治。强化特种设备安全基础能力提升,召开了2020年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专业培训会。

召开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会议,对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各成员单位的任务和责任。对2019年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目标绩效考评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开展了非洲猪瘟日常检查,要求所有流入县市场的外来猪肉都必须两证两章齐全,同时必须有非洲猪瘟检疫合格章,有县查理检查站的检查备案章。

开展了食品安全经营环节食品安全风险评级工作,完成率达75%以上;

参与学校食堂布局设计2次;

做好。

(八)强化食品抽检。先后完成省级州级食用农产品抽样48批次,县级食用农产品抽检95批次。对抽检结果不合格的食品或食用农产品,及时送达了抽检报告,开展核查处置。针对县本地面食和肉制品、果蔬、小食品等开展抽检2次,计47批次,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3批次,都及时进行了核查处置。

(九)办理食品抽检一般程序案件2件、食品一般程序案件16件,罚没款17.28万元。

一年来,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000人次、执法车辆600台次,检查流通企业3115家次,检查各类冻库155家次。

一是强化培训宣传工作,合力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利用会议、led等形式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营造“强化安全、关注生命、关爱生命”的社会氛围。二是严格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加强对办公场所管理,落实管理措施,对外来人员及车辆进行登记,特别是疫情期间,加强测温和登记,确保机关工作环境安全。

同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6年9月,挂牌成立。根据三定方案,不设内设机构,只设派出机构3个,分别为尕巴松多市场监督管理所、河秀市场监督管理所、唐谷市场监督管理所。在编干部职工共有22人(其中行政编制14人,工勤人员2人,事业编制6人),临聘人员共有10人。全县共登记注册市场主体4391户,其中各类企业843家,个体工商户3548户,药店11家,学校食堂67个。全县电梯用户有23家,共33部,疫情期间在用6家10部;全县压力容器有4家8台,均在用;锅炉有3家6台,在用3台。

(一)复工复业情况。

根据省、州关于做好复工营业的通知精神,我局严格按省、州、县委要求,研究制定我县经营户有序开业的方法,动员经营户有序开业。一手抓好疫情科学防控,一手扎实推进各类经营户复工复业,确保疫情防控、经营商户复业两不误、两促进。截止3月29日,同德县开工开业市场主体总数3312家,开业率75%。大中小型商超及小商店848家,农贸(集)市场2家(市场内经营者139家)、餐饮店196家、药店11家、理发店21家、小摊位56家、洗车和修理店65家、手机店23个、民族用品62家,服装店138家,其他1753家(家庭牧场、合作社、宾馆、百货店、建材店、馍馍铺、企业等)。其他经营商户正在有序复业开业中。

(二)监管执法工作情况。

严格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强化监督检查和市场巡查,对擅自复工复业的,进行劝导教育;对违规违法复工复业的,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加大对已复工复业企业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守好安全底线。第一季度我局共立案10起,正在办理当中。

农(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监管方面:要求各经营户在入口处张贴温馨提示(入场人员戴口罩);每天消毒至少2次以上,做好消毒记录;并要求从业人员上班期间必须按要求佩戴口罩。要求农贸市场、超市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对入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有体温异常的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和上报措施。疫情期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700人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500多家。

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方面:对开业的11家药店进行检查,所查零售药店销售的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均渠道合法,票帐货相符、供货资质齐全,未发现抬高药品、口罩及消杀用品价格的情况;未发现存在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医疗器械行为。并要求药店建立买药人员登记表。

餐饮服务监管方面:我局对复工营业的餐饮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要求经营者落实对经营场所进行“搬家式”卫生清扫,消毒消杀等各项防控要求,与经营者签订了《2020年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承诺书》200多分。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方面:我局组织执法人员对海南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同德县第一民族中学、同德县第二民族中学、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学校开展了疫情期间食品安全全覆盖排查摸底专项检查工作。要求学校食堂切实做好餐厅、操作间环境、设施设备、索证索票、餐用具消毒等关键环节准备工作;做好从业人员健康、个人防护等工作;建议实行盒饭制等分散就餐形式,杜绝学生就餐时人员聚集。

野生动物市场监管方面:为深入贯彻上级部门指示批示精神,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疫情期间野生动物违规交易行为,我局联合农牧水利局、森林公安等部门,开展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50人次,联合检查集贸市场、大型商超、餐饮单位及电商平台(网站)等,均未发现宰杀、加工、销售野生动物,销售活禽的行为。

特种设备检查方面:对各校的锅炉房、开水房、货运电梯进行了专项检查。主要针对学校特种设备是否定期检验、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开展检查,并要求学校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全面自查自纠,要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要定时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确保安全“零”事故发生。检查前我局还开展了“法律三进”活动,深入宣传贯彻《特种设备安全法》,加大了现场安全检查和安全执法力度。此次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2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家。

(三)人员信息掌握情况。

为切实掌握住我县外省籍经营户返县情况的动态信息,尤其是切实掌握住对38户湖北籍经营户返县动态,我局开展了摸底排查行动,工作人员对外省籍经营户逐个打电话联系情况,并在还未返县的店铺门口张贴《温馨提示》,提醒经营户在返县后第一时间内联系我单位工作人员,切实掌握信息,持续做好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此次摸排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90余人次,排查个体工商户558户。

(四)宣传动员情况。

根据省、州关于做好复工营业的通知精神,我局迅速制定印发《关于我县经营户从业人员做好复工复业疫情防控工作的温馨提示》,签订《经营户经营承诺书》2000多份,《食品安全承诺书》700多份,《诚信计量承诺书》20余份,加强复工复业防控政策宣传和市场监管力度。

一是基层机关人少事多的问题依然突出。尽管通过政府聘用、单位临聘人员等方式充实了监管队伍,但监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现有监管力与市场主体监管任务仍不匹配;二是执法车辆年久失修,其中最好的执法车辆也是于2008年调拨使用,下基层执法路途遥远,执法车辆无法正常使用,基层用车困难问题突出,基层监管设施匮乏。三是检验检测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所还未建设,乡镇监督检查仍停留在外观检查和证照、台帐等核查上。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0年,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和要求,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强化服务、优化环境,围绕提高群众满意度这个中心,严防严控严管市场安全风险,提升整体监管能力,严把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每一道防线,不断提高全县市场安全保障水平。一是加强价格监管。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宣传引导、价格提醒、检查巡查、监测价格等多项措施,严查严处哄抬物价、不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确保市场价格平稳和商品供应充足。二是深化改革,持续优化准入环境、竞争环境、消费环境,努力实现市场环境更加改善优化,力争新增个体工商户310户、中微型企业15家,不断增强创新创业活力;三是强化监管,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坚持日常监管常抓不懈,全力保障安全底线更加牢固可靠;四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推行重点领域监管,强力推行信用监管,积极推动监管手段更加科学有效;五是进一步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工作机制,做到办事零障碍、服务无缝隙、承诺全到位,狠抓质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全面推动发展战略更加高质量实施;六是加大重点领域执法检查力度,加大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传销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强化网络监管工作。七是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做好商标品牌培育工作,加大农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力度,强化牦牛、绵羊、青稞等产业集群等涉农品牌服务指导,用好、用足政府政策和奖励资金,做好创牌、用牌、护牌三篇文章。

市场监管局开展损害营商环境干部作风问题自查自纠报告集合

该报告被广泛使用。根据上级的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都要向上级写一份报告,反映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工作愿景。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了贯彻执行县委办《关于开展以“转风强效能,维稳保xx”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整顿实施意见》,我们城建监察大队专门召开整改动员大会,这次会议对我的启发很大、教育很深。正确认识此次整风活动的严肃性、紧迫性与重要性,扎实推进作风整顿工作,树立“廉洁、高效、团结、务实、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已经迫在眉睫。尤其是在*大队“7.03”事件发生之后,已经暴露出我们个别执法人员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法制观念浅薄,工作思路封闭,工作方法强硬,人性化管理缺失,科学化执法滞后,在突发事件面前不能保持冷静、理智的态度,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没有全局观念,不能承受克制,以至于发生不应该发生的事件,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民内部的团结。我作为城建执法单人员也心感身受在这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夯实思想基础,强化工作理念,努力做到文明执法、依法执法、人性执法。因此,我更应该积极参与作风整顿,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一、认真学习了省、市有关在xx期间维持稳定的文件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公务员法》、《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和县委办《关于开展以“转风强效能,维稳保xx”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整顿实施意见》。特别是结合*队“7.03”事件,深刻反思,认真盘查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端正执法理念,提高思想认识。

二、认真学习建设局组织召开的有关会议精神。首先要以先进党员为榜样,以身作则、现身说法,把自己的思想经验和心理历程向同事详尽介绍,以便相互交流学习。同时还要认真学习时事政治,学习各级党委、政府的相关文件,时刻更新思想观念,及时补充新鲜血液。

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立足于本职岗位,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查漏补缺,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内省”与“慎独”。

四、积极参与“作风整顿”的大讨论,抓住重点,扣住焦点,瞄准热点,紧根难点,把存在的问题揭摆出来,把分析问题的思路展现出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出来,提升自己的理论高度与思想水平。

五、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规划执法职责,诚恳接受领导督查指导和群众监督,及时总结汇报自己的思想状况、工作表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思想、工作的“双丰收”。

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种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的勇气和态度,正是这次“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教育活动查摆问题,自我分析阶段所提倡的不怕丑、不护短、不怕痛的精神。在这次活动中,我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上级要求相比,还相差甚远。为警示自己,修正错误,鉴知未来,以利工作,就本人在各方面存在问题自我分析如下:

(一)大局意识淡薄。

平时只顾忙着尽力去做好本职工作,不太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对与自己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事还不够热心、不够主动,也没能更热情更主动地关心群众,与其他老师交流不够,没能热心地帮助周围的同志有针对性地去想办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二)工作求稳怕乱。

对待工作有时只满足于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任务,常常只是根据学校布置的工作,说一步走一步,开拓意识还不够,常常。由于自己思想不够解放,就谈不上敢想、敢试、敢闯、敢冒,缺乏知难而上、排难而进的工作态度和果敢精神。对自己的要求不够高,认为工作那么忙、事情那么多,时间总不够用,自己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就不错了。

(三)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有时思想深处有些“份内份外”的东西在作崇,存在“闲事少管,能推不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就算是自己份内的工作,在安排处理上离各级领导的要求有时相差很大。干工作难免有主观性、局限性、片面性,想得不远,站得不高,思想境界没有提到更高的层次,宗旨观念不强,自身定位不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付诸实践。作为管理者,没有以人民公仆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范围内、某些事情上等同于普通群众。

(四)服务意识不强。

自己总感到教学工作繁忙,但必须起到先锋作用;班级管理琐碎,但不能落后;学校管理工作复杂,但必须兼顾,任务重,压力大,因此面对级部老师们的问题关心不够,不能及时掌握老师们的思想状况,服务意识不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得不够。缺乏领导艺术和领导的科学性。

(五)纪律要求不高。

工作上自己以为做到了基本不请假,并且早到晚退就足够模范了,但反思过去,自己还有好多方面存在自由主义,自身纪律要求不够高。对待学生虽然做到了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但回顾过去,也有好多时候对孩子们的关心不够,爱心不足。

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我将从思想深处查找原因,在身体力行上下功夫,迅速整改,早日见效,力求在政治上有明显提高,思想上有明显进步,做好工作。

1、进一步坚定“责任没有借口”的工作理念。要通过这次“作风建设年”活动,系统学习上级的有关文件和规定,牢固树立“责任没有借口”的工作理念和“执行力看工作能力”的工作态度,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争取工作上有一个大的突破。

2、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针对自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在自身上面下功夫,找根源,下猛药,带头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带头贯彻上的各项规定,在教师中建立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和检验。

3、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终身的学习理念,坚持学与用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但提高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决心,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辜负上级领导的信任,不辜负师生的期望,不辜负一方老百姓的托付。

总之,在这次活动中,通过学习,加上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自己在思想深处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决心以此为契机,,提倡"从我做起"的精神,不去强调客观,高标准、严要求地从眼前做起,从自身做起,真抓实干,改进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按照开展作风建设年相关文件要求,对照我办提出的“四个能力”、“三项任务”结合自己日常的学习、工作,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具体汇报如下:

1、理论水平低,学习研究不够深入。对于理论知识学习只满足于看过听过就算,很少深入学习、钻研。对党的政策、方针掌握不全面,在业务学习方面也仅限于自己份内的工作,头脑比较懒惰,失去了学习研究的积极性。

2、创新能力、工作执行能力、综合协调能力欠缺。存在自我满足现象,面对一项任务只是完成而已,比较懒散,不想动脑筋,个别工作甚至是到了最后时刻才勉强完成,根据谈不上创新与高水平的执行。思想僵化,安于现状,很少与同志们沟通交流,本职工作之外的处里事务了解太少,综合协调能力低。

3、未能对照先进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组织纪律的标准降低,有工作时间玩游戏、电话聊天、早退现象。

1、思想上出现了松懈的情况,要求自己不严格,贪图安逸,在工作上存在依赖性,认为领导会有指示,不用自己多想,多干多出错,少干、不干不出错。

2、进取心不强,安于现状。思想守旧,不善交流,习惯于按部就班,遇到困难问题就有畏难情绪。

3、以自我为中心,大局意识欠缺,责任感不强。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行动上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科学理论的学习,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纪律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克服思想僵化,不思进取的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开拓进取,乐于奉献,踏实做事,提升工作执行能力,要针对工作的性质不断加强学习,工作中多动脑筋,讲究方法,注重实际效果,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工作执行能力;加强与同志们的思想交流,提升综合协调能力。

3、加强自我思想改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守工作纪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积极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实现人防事业新跨越做贡献。

近日学习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从内心感到颇受教育,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现将我学习整篇《规定》后自查自纠总结如下。

我在村累计工作时间超过20年,并连续两届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我感受到了时代的紧迫性,作为一个年近花甲的人我感觉到了接受新事物缓慢带来的压力,学习能力的下降也导致自我更新能力下降,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不够果断。针对这项弱点我自觉加压,多读书、多看报,多关心时事政治,多与年轻人打交道,多向优秀同志学习。与此同时我还抓紧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严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工作制度,用明确的规定约束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责和,严惩违法乱纪的行为。

在工作中处理事务时我时常缺乏一种大局意识,缺少与其他村干部之间的沟通,导致工作不利。通过学习《规定》我明白了在处理村级务时要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多与村干部和代表们沟通,并做好相关会议记录,及时公开会议结果接受村民的监督。要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了解党员、群众的思想和需求,听取他们对村级事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财务管理上要经常与会计沟通了解财务状况,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违规使用发票、白条顶库、截留等财务问题,如有问题要找相关责任人、经手人了解情况,及时追缴,不让村集体资产遭受损失。

由于村内居住人口较多,外来人员混杂,造成管理不善,给村内环境卫生和治安防护带来的隐患。近半年村内治安情况屡屡出现问题,村民反映强烈,对我的工作能力提出质疑。针对这个问题我经过半个多月的下村走访和排查,得到了一手情况,把情况和问题拿到班子会上讨论,听取两委的意见建议,最终制定了一套治安处理执行标准,从而稳定村部安全,经过开会研究决定安排专人在村内巡逻并协同派出所的民警加强防范力度,严肃打击犯罪分子和邪教组织。

以上是我学习《规定》后的自查,我也知道学习的不够深、不够透,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要不断加强学习,把《规定》内容学深、学透,带领班子成员为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做工作,执行完成好上级党委政府交代的任务,努力为村民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提高幸福指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干部宗旨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全面整顿干部作风,根据中共xx委、xx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中央办公厅督查组反馈意见整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和中共xx委办公室、xx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整治干部作风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按照x委统一部署安排,我x认真开展了干部作风集中整顿,现将自查情况上报如下:。

x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按照文件精神,成立了以x党工委书记x为组长、管委会主任x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干部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夯实责任基础。召开干部作风专题会议,研究出台了《关于整治干部作风工作方案》文件并下发各村和机关单位。召开了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动员会,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围绕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工作、制度等方面,通过“自。

己找、群众帮、社会评”的方式,深入查找突出问题。一是利用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群众、召开讨论会的形式,多方征求意见,对征求到的意见,认真梳理汇总并及时反馈。二是由领导干部带头,扩展到普通干部进行自我剖析,不怕揭短亮丑,深挖自身作风存在问题。三是召开民主评议会,党员干部互评,针对个人作风方面提出实质问题。

根据《hhh市2014“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指导意见》的安排,查摆问题阶段要按照讲主观不讲客观,讲自己不讲别人,讲问题不讲成绩的“三讲三不讲”精神,我认真思考,反复斟酌,经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围绕以下7个方面就个人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原因,并制定出初步整改的措施。

(一)理想信念方面。作为一名党员,经过党多年的教育,我始终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但是面对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潮流,我在自觉地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到对社会主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还不善于经常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在思想上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在新形势下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缺乏一定的认识和经验。面对在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在学习和自觉运用先进的政治理论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还不强,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还不足。

(二)宗旨意识方面。我能够自觉地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认识高度和感情投入上还有距离。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缺乏细致的思考和研究,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服务意识还不强。

(三)理论学习方面。首先是不够深入,不够系统。自己虽然注重政治和业务学习,在学习上也从来没有放松过,但总感到在学习的深入性和系统性上还有很大不足,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致使自己对新知识、新思维掌握不多,了解不透。这说明自己在学习上还存在“懒”的思想,还缺乏“挤”和“钻”的刻苦精神,缺乏深学苦读的恒心韧劲,缺乏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境界的自觉行动。其次在学习的态度上,存在着实用主义的倾向。只满足于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学习,就学习而学习,缺乏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学习缺乏计划性,工作中与本职岗位有关的就学一点,与本职岗位联系不紧的就不去学或者很少涉猎,有许多东西往往学后就丢,浅尝辄止,钻得不深,用得不透,这种学习上的实用主义态度,带有功利性,是一种对自己、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造成理论素养比较浅薄,知识结构单一,把握形势、了解大局不深不透,不善于研究思考问题,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四)工作作风方面。上下联系少,主动沟通不够。长期以来,只注重于埋头工作,围着工作团团转,缺少对事物的思考和人际的沟通,缺乏思想的敏锐性,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没有注意到事物的本质。()平时养成闷头思考问题、完成任务的习惯,深入调查不够细致,联系工作不够踏实,主动沟通的时候不多,因此出现有些问题考虑不周全的毛病。工作起来也只管工作,而缺少与大家交流,特别是与领导和同事们的沟通少。

(五)工作效能方面。主动性欠缺,开拓精神不够。往往有工作任务了,迎头就上,事先工作策划不细致,责任分解不清晰。在具体工作中,有时强调客观条件和困难多,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少,开拓意识还不强,求稳怕乱。

(六)廉洁自律方面。近几年来,我能够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用党的纪律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从未利用职权谋取过个人私利。在日常工作中有公车私用的现象。这些都说明自己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中,工作还不够过硬,没有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查摆,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长期在一个单位,见识短浅,视野不开阔,思想闭塞,许多在别人都干了,并且证明都是成功的经验,但到了自己这里前怕狼后怕虎,缩手缩脚;二是从主观上找原因还是有些畏难情绪,老好好思想在作祟,更多的是懒惰情绪在延伸;三是在外部环境的打造上,缺乏手段和办法,这是造成史志办知名度低的原因所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史志工作方面还有漫漫长路。

(三)克服顽症,提高效能,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克服“四大顽症”、执行力衰减和效能低下的问题。

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两个品牌,其中的一个品牌就是河洛文化传承。打造河洛文化品牌史志部门必须要有更大担当和作为。只有作风转变,敢打硬仗,才能为hhh文化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收到市政府《关于做好营商环境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后,我局高度重视,局党组书记、局长xx立即签批意见,要求深入查找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现将自查自纠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了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工作部署,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推进“放管服”各项改革工作,不断在简化企业开办时间上做文章,创新监管方式,不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和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改革认识不到位、沟通协调不畅通、机制建立不健全等问题,导致营商环境的部分“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依然存在。

1.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除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明确规定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和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外,公司制企业都可以选择以认缴方式出资成立。此项改革工作于201x年落地见效。

2.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制度。除涉及公共安全等前置审批事项的,一律先办理营业执照,后办理相关许可证件。对涉及后置审批的事项的,建立“双告知”制度,实行工商登记注册同时自动向各相关许可机关推送“先照后证”登记信息。此项改革工作于201x年落地见效。

3.实施登记住所负面清单制度。201x年10月,代拟并执行《xx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暂行办法》(x政办法〔201x〕x号),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进一步扩大住所登记条件,释放住所资源。此项改革工作于201x年落地见效,并常态化实施。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水清沙自洁,官贤弊自绝”。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基层各项工作的落实,关系到基层领导干部能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我想以干部作风整顿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促进自身作风的转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围绕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进行深刻反思,查摆自身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并制订整改措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平时虽然比较注重各种文件精神的学习,但总是投入的时间有限,与业务相关的内容就关注得多,与业务无关的涉猎较少,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掌握的不够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作还有差距。对于政治理论学习方面只是大体领会,不够深入细致。

二、思想解放不够,没有形成超前意识。在开展本职工作过程中,虽然也有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激情的勇气,但是面对工作中很多新问题和新关系,做的还都是层面上的事情,生怕出现新状况,工作上畏前畏后,工作放不开手脚,没有做到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不能从尽善尽美,时时处处争一流的标准上去严格要求自己。

经常性自我感觉良好,没有时时刻刻把群众装在心中,对群众中出现的各种邻里纠纷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耐心和换位思考精神。抱着一种不出大事就没事的和稀泥态度。没有挖掘到基层矛盾的根源和对策。初到基层,联系群众的时间少,还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能深切地各层面地了解群众的内心世界和需求。

针对以上自我剖析的情况,在以作风整顿建设为主题的学习过后,进行了认真对照和整改,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一、深刻体会。

时代在发展,世事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不学习是无法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的,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就谈不上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我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胡*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走党指引的道路,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将工作不断推向高质量。

二、求真奉献。

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大局意识,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私奉献社会。进一步转变作风,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脚踏实地、扎实苦干,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群众关心的的问题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三、勇于进取。

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充分认识创新才有生命力、才会对开创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潜能,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司法和综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以上几个方面就是我在干部作风整顿建设过程中自查到的问题,或许还有我自己都没有及时察觉的缺点,需要同志们在进一步学习讨论中发现和改进。我愿在大家的关心和带领下一道在开拓中前进,在前进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始终保持积极的进取状态,恪尽职守,奋发图强,以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根据市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从2012年1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关于整顿“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速、环境大优化”的机关作风整顿教育活动,2月9日,我局召开了动员大会,会上传达了省市局关于开展作风集中整治活动的会议精神,学习了张正新局长在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并以股室为单位,采取集中和自学的方式,先后组织大家进行了深入地学习。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自集中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活动效果,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纪律作风整治。一是组织机关干部通过填写个人问题自查自纠表,深刻剖析自身在责任意识、敬业意识、纪律意识等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找出问题产生根源,并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二是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通过发放意见建议征求表,在群众中征集对我局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推进业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设立了征求意见箱,并公布了电子邮箱。这些意见和建议为各站所改进工作作风,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了参考。三是召开座谈会,组织干部群众代表、服务对象代表等有关人员召开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座谈会,面对面虚心听取座谈对象对本单位改进纪律作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民主生活会紧紧围绕“强化纪律,改进作风”为主题,坚持“八不开”原则,即征求意见不广泛不开、走访谈心不到位不开、查摆问题不具体不开、发言材料不深刻不开、督导组不参加不开、未经督导组同意不开、列席人员不到场不开、参会人员不到齐不开。会前我局党委组织各科室、班子成员深刻撰写发言材料,在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召开此次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局党委班子成员一一作了发言,结合会议主题,结合自己的工作,找出问题,深刻剖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言结束后,县纪律作风整顿督导组领导做了总结发言,首先,肯定了南樊镇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是成功的;其次,他要求,参会人员要以召开这次民主生活会为契机,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吸取经验教训、自觉改进提高。各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问题出发,切实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不断改进,为南樊镇转型跨越发展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开展,查找出我局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态度不够端正,认识片面,片面地自我满足,自认为工作好,表好现,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自查自纠。

2、学习不够全面,不能认真贯彻制定的学习制度,对局党委安排的学习计划不能按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笔记虽然记的很详细,但学习体会不够深刻、细致,不能做到学习致用,用理论指导实践,虽然学习了胡锦涛书记“七一”讲话,仅仅停留在理论角度,为了学习而学习,不能深入思考,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意识。

3、工作落实中存在“中梗阻”现象,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意识不强,没有“畏危者安,畏亡者存”的意识,工作中存在“赖、散”现象,深入基层不够,没有真正俯下身子去贴近群众,做群众工作还不够细致。电话联系多,躬身力行少,有时村里有了问题不是下村去解决问题,而是让村干部回镇来解决问题。

4、工作被动应付多,主动超前意识差,工作中经常是奉命行事,落实任务、上级安排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不能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也不能及时汇报,心里想着走过场。

5、各别干部对自身建设要求不严,没有按照党员干部纪律作风整顿中提出的标准要求自己,廉洁自律意识不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攀比思想经常在头脑中存在,艰苦奋斗作风和过紧日子的思想淡化,比如在客饭上铺张浪费,严重损害了我局机关干部形象,对此局机关党政班子会议,研究制定了严格的客饭制度,规定标准,任何人都不得越制度办事。

对于我局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

1、学习方面,通过局党组班子会议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学习制度,在局机关内部开展“一二四六”读书活动。目前已购买书籍名著共20余本,保证人手一本,并发放学习笔记本,要求每周一作为集中学习日,其余时间自学,要认真做好笔记,以科室为单位,科长为总负责人,各科以值班日为讨论学习日,采用讨论方式,共同探究学习内容,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对工作中出现的“中梗阻”现象,我局负责人认为只有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把铁的纪律作为管人管事的“紧箍咒”,才能形成威慑,要让机关干部心存“不换状态就换人”的意识使干部“行要守责”做到“不尽责就问责”,经局党组班子成员研究决定充分发挥纪律监查委员会作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干部作风问题责任制,要求纪律监查委员会成员要以敢抓敢管的勇气和胆识,毫不畏惧的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做到对损害和影响镇经济发展环境的条件,发现一起,上报一起,整治一起,决不姑息。

3、振奋精神,务实创新,彻底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接受新思想、新信息,建立了岗位目标量化考核机制,年终进行考核、评比,奖惩分明,督促工作落实,改进工作方式。

4、加强规范干部公务办理制度,开展文明用语“五查找”活动,即在工作中不允许以下言语,即:绝不容许干部口中说出“我不管,你爱找谁找谁”“不服,愿哪告哪告去”“没办法,等着去”“我不知道,你找别人去”“活该自找的,哪来哪去”,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干部的工作行为。

特此报告。

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

根据区、镇人大的工作安排,镇人大将在茶店镇就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我所开展专项监督和述职评议工作,我所既是这次镇人大**团专项监督的单位,也是述职评议的单位。在此,我代表高新区市场监管所就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向**团的各位委员、人大代表作工作汇报,并诚恳希望您们在下一步的监督、评议工作中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开展监督评议工作,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有效途径。接受人大监督评议是政府部门应尽的义务,这既是一次促使我们改进工作、转变作风、提升形象的良好契机,也是对我们全体干部队伍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公仆意识的一次集中检验。当前,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地方兴衰成败的关键。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远期还是靠环境。营商环境越优的地方,经济发展也越快。作为与市场主体联系最紧密、服务最广泛的职能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是我们的份内之责。自去年机构改革组建市场监管局以来,我所根据镇党委、政府和区市场监管局的决策部署,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市场主体的发展工作中,开展创新工业园及个独企业网上办理260家;办理其他各类市场经营主体180家。全年度,我所开展各项打假、打劣、打欺违法行为和维权宣传活动共30余次;开展市场专项检查80次,查处过期变质食品、药品及劣质产品共计6种,价值10万余元,受到立案处罚的55起;充分发挥12315平台作用,积极接受群众的消费投诉150余件,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大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着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打造市场稳定、经营有序、公平公正的新型市场环境。

我们将以此次镇人大**团的专项监督评议为契机,做到思想认识有提升、配合措施有落实、工作责任有监督,主动积极、虚心诚恳地接受镇人大**团对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的评议。

根据镇人大**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方案》的安排,此次涉及我所监督评议的工作重点在五个方面:一是贯彻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市区印发的《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以及镇党委、政府下发的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二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三是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四是进一步优化职能服务;五是加强执法工作。针对这五个方面的重点,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继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落实;推进营业执照办理提速;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推进食品经营许可制度改革。

2、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维护良好秩序。加强和推进部门协同监管;完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对重点领域实行重点监管。

3、进一步优化职能服务,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加强公共服务领域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监督检查;整治规范涉企收费行为。

此次镇人大**团对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专项监督评议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我所全体干部将时刻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接受监督评议,坚持自查自纠,边评边改,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变被动监督为主动接受监督,力求以评促改,积极配合监督组开展的实地调研、明查暗访、视察调查和公开评议等各项工作。对照要求,我所下一步工作具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重点抓好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市区印发的《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的学习,把优化营商环境的精神吃透,任务弄清。

二、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省、市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宽准入、降成本、优环境的政策,坚决兑现与企业有关的各类优惠政策,包括对项目的特殊政策,确保不失信于企、失信于民。

三、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把市场主体当衣食父母,弘扬服务市场主体“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增强服务意识;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改进服务态度;办事流程能简则简,速度能快则快,切实提升服务效率。

四、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敢于和企业打交道,主动为企业服务,大胆为企业“站台”,想尽一切办法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感到安全、舒心和温暖。

五、进一步抓好工作统筹结合。要把接受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评议工作与当前我们正在开展的四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禁渔禁捕、执法办案、作风整顿等重点工作充分结合,既要统筹兼顾,也要分清主次,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推动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逐一销号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各位委员、代表,我所全体干部在镇人大**团的各位领导和各位委员、代表的监督支持下,以开诚布公的态度迎接评议,以严肃认真的姿态抓好整改,以精益求精的作风改进工作,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市场监管局年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全局总体工作进行部署。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将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落实。

按规定权限组织或参与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监督管理全县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人员、作业人员资格资质;

检查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的执行情况。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领导指示的宣传贯彻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二)特种设备监管持续加强。目前,全县共有特种设备相关单位71家,特种设备129台(不含气瓶),其中电梯115台,承压蒸汽锅炉5台,起重机械4台,压力容器5台,压力管道11.83km,另有气瓶34374只(其中报废10930只)。对全县所有特种设备进行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同时开展节假日特种设备安全检查专项整治行动6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33家次,在行动过程中,针对各类安全隐患,共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4份,要求限期整改,已经完成整改34份。在执法过程中,深入开展“依法治县,法律进企业”活动,强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签订《县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书》71份。印制宣传册、宣传单500余份,重点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在10月组织全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专业培训,参加人员100余人,有力的促进特种设备的监管力度和安全使用。

推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移动检查平台推广使用,目前已经将全县所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及设备信息录入了特种设备移动检查平台app,建立健全了全县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台账,运用app进行特种设备现场监督检查。

(四)制定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按照方案开展特种设备信息普查专项行动,完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实施电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实施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强化危险化学品相关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公共聚集场所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强化久马高速等施工场地起重机安全专项整治。强化特种设备安全基础能力提升,召开了2020年阿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专业培训会。

召开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会议,对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各成员单位的任务和责任。对2019年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目标绩效考评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开展了非洲猪瘟日常检查,要求所有流入县市场的外来猪肉都必须两证两章齐全,同时必须有非洲猪瘟检疫合格章,有县查理检查站的检查备案章。

开展了食品安全经营环节食品安全风险评级工作,完成率达75%以上;

参与学校食堂布局设计2次;

做好。

(八)强化食品抽检。先后完成省级州级食用农产品抽样48批次,县级食用农产品抽检95批次。对抽检结果不合格的食品或食用农产品,及时送达了抽检报告,开展核查处置。针对县本地面食和肉制品、果蔬、小食品等开展抽检2次,计47批次,对检测结果不合格的3批次,都及时进行了核查处置。

(九)办理食品抽检一般程序案件2件、食品一般程序案件16件,罚没款17.28万元。

一年来,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000人次、执法车辆600台次,检查流通企业3115家次,检查各类冻库155家次。

一是强化培训宣传工作,合力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利用会议、led等形式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营造“强化安全、关注生命、关爱生命”的社会氛围。二是严格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加强对办公场所管理,落实管理措施,对外来人员及车辆进行登记,特别是疫情期间,加强测温和登记,确保机关工作环境安全。

市场监管局开展损害营商环境干部作风问题自查自纠报告

根据市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从2012年1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关于整顿“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速、环境大优化”的机关作风整顿教育活动,2月9日,我局召开了动员大会,会上传达了省市局关于开展作风集中整治活动的会议精神,学习了张正新局长在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并以股室为单位,采取集中和自学的方式,先后组织大家进行了深入地学习。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自集中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活动效果,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纪律作风整治。一是组织机关干部通过填写个人问题自查自纠表,深刻剖析自身在责任意识、敬业意识、纪律意识等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找出问题产生根源,并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二是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通过发放意见建议征求表,在群众中征集对我局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推进业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设立了征求意见箱,并公布了电子邮箱。这些意见和建议为各站所改进工作作风,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了参考。三是召开座谈会,组织干部群众代表、服务对象代表等有关人员召开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座谈会,面对面虚心听取座谈对象对本单位改进纪律作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民主生活会紧紧围绕“强化纪律,改进作风”为主题,坚持“八不开”原则,即征求意见不广泛不开、走访谈心不到位不开、查摆问题不具体不开、发言材料不深刻不开、督导组不参加不开、未经督导组同意不开、列席人员不到场不开、参会人员不到齐不开。会前我局党委组织各科室、班子成员深刻撰写发言材料,在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召开此次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局党委班子成员一一作了发言,结合会议主题,结合自己的工作,找出问题,深刻剖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言结束后,县纪律作风整顿督导组领导做了总结发言,首先,肯定了南樊镇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是成功的;其次,他要求,参会人员要以召开这次民主生活会为契机,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吸取经验教训、自觉改进提高。各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问题出发,切实加强自身作风建设,不断改进,为南樊镇转型跨越发展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开展,查找出我局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态度不够端正,认识片面,片面地自我满足,自认为工作好,表好现,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自查自纠。

2、学习不够全面,不能认真贯彻制定的学习制度,对局党委安排的学习计划不能按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笔记虽然记的很详细,但学习体会不够深刻、细致,不能做到学习致用,用理论指导实践,虽然学习了胡锦涛书记“七一”讲话,仅仅停留在理论角度,为了学习而学习,不能深入思考,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意识。

3、工作落实中存在“中梗阻”现象,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意识不强,没有“畏危者安,畏亡者存”的意识,工作中存在“赖、散”现象,深入基层不够,没有真正俯下身子去贴近群众,做群众工作还不够细致。电话联系多,躬身力行少,有时村里有了问题不是下村去解决问题,而是让村干部回镇来解决问题。

4、工作被动应付多,主动超前意识差,工作中经常是奉命行事,落实任务、上级安排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不能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也不能及时汇报,心里想着走过场。

5、各别干部对自身建设要求不严,没有按照党员干部纪律作风整顿中提出的标准要求自己,廉洁自律意识不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攀比思想经常在头脑中存在,艰苦奋斗作风和过紧日子的思想淡化,比如在客饭上铺张浪费,严重损害了我局机关干部形象,对此局机关党政班子会议,研究制定了严格的客饭制度,规定标准,任何人都不得越制度办事。

对于我局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

1、学习方面,通过局党组班子会议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学习制度,在局机关内部开展“一二四六”读书活动。目前已购买书籍名著共20余本,保证人手一本,并发放学习笔记本,要求每周一作为集中学习日,其余时间自学,要认真做好笔记,以科室为单位,科长为总负责人,各科以值班日为讨论学习日,采用讨论方式,共同探究学习内容,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对工作中出现的“中梗阻”现象,我局负责人认为只有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把铁的纪律作为管人管事的“紧箍咒”,才能形成威慑,要让机关干部心存“不换状态就换人”的意识使干部“行要守责”做到“不尽责就问责”,经局党组班子成员研究决定充分发挥纪律监查委员会作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干部作风问题责任制,要求纪律监查委员会成员要以敢抓敢管的勇气和胆识,毫不畏惧的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做到对损害和影响镇经济发展环境的条件,发现一起,上报一起,整治一起,决不姑息。

3、振奋精神,务实创新,彻底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接受新思想、新信息,建立了岗位目标量化考核机制,年终进行考核、评比,奖惩分明,督促工作落实,改进工作方式。

4、加强规范干部公务办理制度,开展文明用语“五查找”活动,即在工作中不允许以下言语,即:绝不容许干部口中说出“我不管,你爱找谁找谁”“不服,愿哪告哪告去”“没办法,等着去”“我不知道,你找别人去”“活该自找的,哪来哪去”,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干部的工作行为。

特此报告。

按照开展作风建设年相关文件要求,对照我办提出的“四个能力”、“三项任务”结合自己日常的学习、工作,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具体汇报如下:

1、理论水平低,学习研究不够深入。对于理论知识学习只满足于看过听过就算,很少深入学习、钻研。对党的政策、方针掌握不全面,在业务学习方面也仅限于自己份内的工作,头脑比较懒惰,失去了学习研究的积极性。

2、创新能力、工作执行能力、综合协调能力欠缺。存在自我满足现象,面对一项任务只是完成而已,比较懒散,不想动脑筋,个别工作甚至是到了最后时刻才勉强完成,根据谈不上创新与高水平的执行。思想僵化,安于现状,很少与同志们沟通交流,本职工作之外的处里事务了解太少,综合协调能力低。

3、未能对照先进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组织纪律的标准降低,有工作时间玩游戏、电话聊天、早退现象。

1、思想上出现了松懈的情况,要求自己不严格,贪图安逸,在工作上存在依赖性,认为领导会有指示,不用自己多想,多干多出错,少干、不干不出错。

2、进取心不强,安于现状。思想守旧,不善交流,习惯于按部就班,遇到困难问题就有畏难情绪。

3、以自我为中心,大局意识欠缺,责任感不强。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行动上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科学理论的学习,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纪律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克服思想僵化,不思进取的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开拓进取,乐于奉献,踏实做事,提升工作执行能力,要针对工作的性质不断加强学习,工作中多动脑筋,讲究方法,注重实际效果,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工作执行能力;加强与同志们的思想交流,提升综合协调能力。

3、加强自我思想改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守工作纪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积极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实现人防事业新跨越做贡献。

近日学习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从内心感到颇受教育,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现将我学习整篇《规定》后自查自纠总结如下。

我在村累计工作时间超过20年,并连续两届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我感受到了时代的紧迫性,作为一个年近花甲的人我感觉到了接受新事物缓慢带来的压力,学习能力的下降也导致自我更新能力下降,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不够果断。针对这项弱点我自觉加压,多读书、多看报,多关心时事政治,多与年轻人打交道,多向优秀同志学习。与此同时我还抓紧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严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工作制度,用明确的规定约束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责和,严惩违法乱纪的行为。

在工作中处理事务时我时常缺乏一种大局意识,缺少与其他村干部之间的沟通,导致工作不利。通过学习《规定》我明白了在处理村级务时要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多与村干部和代表们沟通,并做好相关会议记录,及时公开会议结果接受村民的监督。要经常召开民主生活会,了解党员、群众的思想和需求,听取他们对村级事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财务管理上要经常与会计沟通了解财务状况,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违规使用发票、白条顶库、截留等财务问题,如有问题要找相关责任人、经手人了解情况,及时追缴,不让村集体资产遭受损失。

由于村内居住人口较多,外来人员混杂,造成管理不善,给村内环境卫生和治安防护带来的隐患。近半年村内治安情况屡屡出现问题,村民反映强烈,对我的工作能力提出质疑。针对这个问题我经过半个多月的下村走访和排查,得到了一手情况,把情况和问题拿到班子会上讨论,听取两委的意见建议,最终制定了一套治安处理执行标准,从而稳定村部安全,经过开会研究决定安排专人在村内巡逻并协同派出所的民警加强防范力度,严肃打击犯罪分子和邪教组织。

以上是我学习《规定》后的自查,我也知道学习的不够深、不够透,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仍要不断加强学习,把《规定》内容学深、学透,带领班子成员为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做工作,执行完成好上级党委政府交代的任务,努力为村民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提高幸福指数。

为了贯彻执行县委办《关于开展以“转风强效能,维稳保xx”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整顿实施意见》,我们城建监察大队专门召开整改动员大会,这次会议对我的启发很大、教育很深。正确认识此次整风活动的严肃性、紧迫性与重要性,扎实推进作风整顿工作,树立“廉洁、高效、团结、务实、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已经迫在眉睫。尤其是在*大队“7.03”事件发生之后,已经暴露出我们个别执法人员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法制观念浅薄,工作思路封闭,工作方法强硬,人性化管理缺失,科学化执法滞后,在突发事件面前不能保持冷静、理智的态度,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没有全局观念,不能承受克制,以至于发生不应该发生的事件,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民内部的团结。我作为城建执法单人员也心感身受在这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夯实思想基础,强化工作理念,努力做到文明执法、依法执法、人性执法。因此,我更应该积极参与作风整顿,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一、认真学习了省、市有关在xx期间维持稳定的文件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公务员法》、《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和县委办《关于开展以“转风强效能,维稳保xx”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整顿实施意见》。特别是结合*队“7.03”事件,深刻反思,认真盘查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端正执法理念,提高思想认识。

二、认真学习建设局组织召开的有关会议精神。首先要以先进党员为榜样,以身作则、现身说法,把自己的思想经验和心理历程向同事详尽介绍,以便相互交流学习。同时还要认真学习时事政治,学习各级党委、政府的相关文件,时刻更新思想观念,及时补充新鲜血液。

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立足于本职岗位,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查漏补缺,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内省”与“慎独”。

四、积极参与“作风整顿”的大讨论,抓住重点,扣住焦点,瞄准热点,紧根难点,把存在的问题揭摆出来,把分析问题的思路展现出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出来,提升自己的理论高度与思想水平。

五、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规划执法职责,诚恳接受领导督查指导和群众监督,及时总结汇报自己的思想状况、工作表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思想、工作的“双丰收”。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水清沙自洁,官贤弊自绝”。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基层各项工作的落实,关系到基层领导干部能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我想以干部作风整顿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促进自身作风的转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围绕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进行深刻反思,查摆自身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并制订整改措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平时虽然比较注重各种文件精神的学习,但总是投入的时间有限,与业务相关的内容就关注得多,与业务无关的涉猎较少,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掌握的不够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作还有差距。对于政治理论学习方面只是大体领会,不够深入细致。

二、思想解放不够,没有形成超前意识。在开展本职工作过程中,虽然也有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激情的勇气,但是面对工作中很多新问题和新关系,做的还都是层面上的事情,生怕出现新状况,工作上畏前畏后,工作放不开手脚,没有做到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不能从尽善尽美,时时处处争一流的标准上去严格要求自己。

经常性自我感觉良好,没有时时刻刻把群众装在心中,对群众中出现的各种邻里纠纷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耐心和换位思考精神。抱着一种不出大事就没事的和稀泥态度。没有挖掘到基层矛盾的根源和对策。初到基层,联系群众的时间少,还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能深切地各层面地了解群众的内心世界和需求。

针对以上自我剖析的情况,在以作风整顿建设为主题的学习过后,进行了认真对照和整改,具体整改措施如下:

一、深刻体会。

时代在发展,世事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不学习是无法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的,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就谈不上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我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胡*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走党指引的道路,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将工作不断推向高质量。

二、求真奉献。

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大局意识,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私奉献社会。进一步转变作风,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脚踏实地、扎实苦干,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群众关心的的问题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三、勇于进取。

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充分认识创新才有生命力、才会对开创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潜能,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司法和综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以上几个方面就是我在干部作风整顿建设过程中自查到的问题,或许还有我自己都没有及时察觉的缺点,需要同志们在进一步学习讨论中发现和改进。我愿在大家的关心和带领下一道在开拓中前进,在前进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始终保持积极的进取状态,恪尽职守,奋发图强,以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根据《hhh市2014“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指导意见》的安排,查摆问题阶段要按照讲主观不讲客观,讲自己不讲别人,讲问题不讲成绩的“三讲三不讲”精神,我认真思考,反复斟酌,经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围绕以下7个方面就个人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原因,并制定出初步整改的措施。

(一)理想信念方面。作为一名党员,经过党多年的教育,我始终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但是面对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潮流,我在自觉地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建立到对社会主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还不善于经常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在思想上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在新形势下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缺乏一定的认识和经验。面对在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在学习和自觉运用先进的政治理论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还不强,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还不足。

(二)宗旨意识方面。我能够自觉地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认识高度和感情投入上还有距离。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缺乏细致的思考和研究,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服务意识还不强。

(三)理论学习方面。首先是不够深入,不够系统。自己虽然注重政治和业务学习,在学习上也从来没有放松过,但总感到在学习的深入性和系统性上还有很大不足,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致使自己对新知识、新思维掌握不多,了解不透。这说明自己在学习上还存在“懒”的思想,还缺乏“挤”和“钻”的刻苦精神,缺乏深学苦读的恒心韧劲,缺乏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境界的自觉行动。其次在学习的态度上,存在着实用主义的倾向。只满足于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学习,就学习而学习,缺乏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学习缺乏计划性,工作中与本职岗位有关的就学一点,与本职岗位联系不紧的就不去学或者很少涉猎,有许多东西往往学后就丢,浅尝辄止,钻得不深,用得不透,这种学习上的实用主义态度,带有功利性,是一种对自己、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造成理论素养比较浅薄,知识结构单一,把握形势、了解大局不深不透,不善于研究思考问题,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四)工作作风方面。上下联系少,主动沟通不够。长期以来,只注重于埋头工作,围着工作团团转,缺少对事物的思考和人际的沟通,缺乏思想的敏锐性,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没有注意到事物的本质。()平时养成闷头思考问题、完成任务的习惯,深入调查不够细致,联系工作不够踏实,主动沟通的时候不多,因此出现有些问题考虑不周全的毛病。工作起来也只管工作,而缺少与大家交流,特别是与领导和同事们的沟通少。

(五)工作效能方面。主动性欠缺,开拓精神不够。往往有工作任务了,迎头就上,事先工作策划不细致,责任分解不清晰。在具体工作中,有时强调客观条件和困难多,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少,开拓意识还不强,求稳怕乱。

(六)廉洁自律方面。近几年来,我能够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用党的纪律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从未利用职权谋取过个人私利。在日常工作中有公车私用的现象。这些都说明自己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中,工作还不够过硬,没有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查摆,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长期在一个单位,见识短浅,视野不开阔,思想闭塞,许多在别人都干了,并且证明都是成功的经验,但到了自己这里前怕狼后怕虎,缩手缩脚;二是从主观上找原因还是有些畏难情绪,老好好思想在作祟,更多的是懒惰情绪在延伸;三是在外部环境的打造上,缺乏手段和办法,这是造成史志办知名度低的原因所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史志工作方面还有漫漫长路。

(三)克服顽症,提高效能,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克服“四大顽症”、执行力衰减和效能低下的问题。

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两个品牌,其中的一个品牌就是河洛文化传承。打造河洛文化品牌史志部门必须要有更大担当和作为。只有作风转变,敢打硬仗,才能为hhh文化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以来,河东派出所在分局党委正确领导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紧紧围绕分局党委制定的《伊美公安分局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工作目标,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工作首位。河东派出所结合当前辖区发展形势要求全体民警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刀刃向内”的勇气和“雷厉风行”的作风,迅速凝聚起优化发展环境的思想共识,汇集起“安商护商惠商”的强大攻坚能力,坚决在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打头阵、走前列、争先锋。

自东升镇成立以来旱厕改造、自来水惠民工程、道路两侧绿化、筑防洪坝、扩建林都机场(全省百大工程)等项目,纷纷在辖区落地施工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河东派出所除担负着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群众工作等主要任务外,派出所更是担负起“保障民生、服务企业”的重要使命,把服务辖区百姓生活、企业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活动,全力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河东派出所创新服务方式,做到在重要时间点提高警惕,在企业有困难时迅速反应,在安全重地未雨绸缪的标准,为辖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自2019年7月东升镇开展惠民工程为东升镇居民免费安装自来水,在施工过程中“因多占了谁家的土地;施工中无意将谁家的栅栏损坏;为什么自来水线路不走他家院子,偏偏奔我家走,等等一些纠纷”使得施工方与居民矛盾激增,据统计,仅去年7月至8月一个月内双方因施工问题报警25次。

案例一:4月28日18时许,河东派出所接到自来水惠民工程施工队报警称,有人阻止施工。经了解,村民刘志东因自来水施工队在铺设管道时要挖开自家门口的巷道,担心施工挖土沟布管线,将多年夯实的土路碰坏,给自己出行带来不便,施工方解释这是惠民工程,得保障工程进度,保证施工后恢复原样,但是刘某某就是不相信,双方多次商谈不妥,挡在挖掘机前面阻碍施工。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及东升村义务矛盾纠纷调解员同时到达现场,耐心向其讲解这是政府的惠民工程,对村民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经协调施工队确定承诺完工后,一定将道路恢复原样,既然是这样村民刘志东仍然是不相信不同意施工,后经多方劝说,派出所出面保证即使施工队撤走了,道路出现什么问题我们民警义务帮你把门前的道路铺平,做出这样的承诺后刘志东的顾虑才彻底被打消了,矛盾被彻底化解,最终得以顺利施工。

案例二:东升镇长征村李某某家因地势低洼多年涨水,河道清淤项目施工的钩机要从他家自己铺设的涵管路面上通过才能施工,因李家害怕钩机太重把涵管压裂不同意通行,施工方和李家僵持不下,后来邻居提议让派出所来当个见证人,施工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跑到派出所求助,为打造营商环境,服务企业,避免施工进度受到影响,派出所民警联系长征村矛盾纠纷调解员迅速到达现场,当面保证如果施工方将涵管压坏负责更换,李某某说我就相信派出所,有他们做保证我才放心,可以通行,民警到达现场后仅用短短几句话就化解了分歧,为企业施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像这样的案例很有很多。

在旱厕改造过程中,东升镇的百姓用惯了以往的旱厕,很难接受新鲜事物,虽然说不要钱但是在改造中也遇到了不少阻力,有些百姓不让入户安装,也有些群众安装了室内卫生间却不让拆除以往的旱厕,这也产生了许多纠纷。这几年国家比较重视农村环境问题,而“厕所革命”成为重要整改工作,看似一个小厕所而它包含的却是大民生问题。

河东派出所处警时既要保证政府民心工程顺利施工,又要保障群众的合理诉求,将损失降到最低。河东派出所动脑筋、想为法,因人施策摆事实、讲道理,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例如:如果自来水安装后有道路与栅栏被破坏,派出所民警可以帮助进行修复;城里孙子回来了,就嫌弃农村上厕所不方便,如果改造了孩子每年多回来好几次;改造厕所能保证自己的居住环境,还能预防一些疾病等等。截止目前在河东派出所努力下双方矛盾纠纷化解率为100%,无一例群众因施工诉求问题发生集(个)体信访,无一起过激案件发生,即让百姓满意的吃到了自来水、改造了旱厕,又全力保障工程队高效施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河东派出所在服务群众工作中,结合派出所的实际情况,所长王欣要求民警接待群众态度和蔼,主动热情,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现象。

2020年3月29日,河东派出所民警在走访过程中得知辖区自来水施工队,外地工人有办理居住证需求,但因施工紧张,一直没有时间到派出所来办理。派出所得知情况后,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与企业对接,为不耽误工人施工民警利用中午时间办理居住证6张。派出所的热情服务,深深感动了自来水施工项目负责人,第二天委派专人为河东派出所送来一面锦旗,感谢民警对他们的帮助,为企业解决了难题。

为有效提高派出民警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消防监督执法水平,发挥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职能和优势,更好地履行消防监督职能。12月27日上午,河东派出所邀请伊春区消防大队参谋杨某某对派出所民警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开展消防业务培训。在培训会上,杨某某参谋首先从派出所常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条款讲起,随后又重点针对“九小场所”派出所如何开展消防监督检查、消防行政处罚等开展培训,在培训中派出所民警与杨天宇参谋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会后河东派出所又与伊春区消防大队对辖区凯森门业、姜家酒坊、八方客超市等企业进行联合检查,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份。通过开展此次联合检查,不仅仅有效地提高了派出所民警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大的是排除了企业的安全隐患,帮助企业增加了防范意识,提高了企业抗灾能力,助力企业安全生产。

河东派出所结合辖区的治安环境和生活特点,积极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对突出民生安全问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文化宣讲、与安全检查活动,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卫能力。2019年12月6日,河东派出所走进伊美区城乡敬老院,根据当前新兴的电信、网络诈骗案、售卖养生保健品等在老年群体多发的情况,民警向大爷大妈们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售卖养生保健品成因,预防此类案件有效方法。民警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形象生动的身边案例,针对“冒充儿女、亲属”、“冒充公检法人员”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与“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亲爹、亲妈称呼式套近乎”售卖保健品的常用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讲解,受到了老人的热烈欢迎。

疫情期间河东派出所积极响应分局党委的号召,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方面。2020年4月11日河东派出所走进林都机场,在这里落地了省“百大工程”扩建林都机场的项目。河东派出所先对工地的生活区进行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检查,并向在生活区居住的工人讲解防火、防盗的知识。然后所长王某某与工地负责人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了解企业生产、建设状况,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表示河东派出所将及时协调推动解决施工面临的问题,排查化解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纠纷,帮助引导企业依法依规解决。最后民警又到施工现场用扩音器对正在作业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提示,只有在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才能保障工程顺利完成。

河东派出所在践行“枫桥经验”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优化窗口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良性发展,营造安全、稳定、健康、有序的迎商环境,用派出所的“辛苦指数”,提升辖区群众、企业的“幸福指数”。

市场监管局年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

我局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工作机构,明确了工作责任。一是成立了监管领导小组。负责全局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行政"一把手"任组长,分管理副局长具体负责,股室负责人为成员。二是层层落实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逐级明确责任分工。三是不断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强化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全面落实各单位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任。与各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要求各相关单位要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做到了依法生产,安全生产。

将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贯穿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全过程,以“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生产咨询日”等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增强了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意识,营造食品安全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对药品经营企业,搭建了全县药品经营单位参与的qq群;二是要求各食品经营单位制作食品安全管理公示栏;三是进行大规模现场宣传咨询。热心解答群众咨询,并向群众发放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手册、宣传页、画报、食品安全知识玩具扑克等宣传资料。累计出动宣传人员13人次,设置了4个咨询台,并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2条;四是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加强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力度。实现管理制度上墙,信息收集及时,现已编发食品药品安全信息16期。

扎实开展药械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旅游点餐饮服务集中整治等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5人次,执法车辆4台次,检查药品零售药店63余户次,各类医疗机构17余家次。突出抓好餐饮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着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将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纳入政府绩效管理,重点加强食品添加剂、餐厨废弃油脂、一次性餐用具等重点品种监管,深化学校食堂、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治理。先后在县电视台播放《专项整治非正常死畜及其肉类制品通告》,全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场会新闻。共出动执法人员40余人次、执法车辆12台次,全面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四是有效抓好食品安全保障。有效保障了端午、中高考等重要节假日、重要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我县地域广大、人员居住分散,食品药品监管线长面广,监管人员缺少仍然是食品药品监管的薄弱环节。广大群众总体消费水平较低,文化水平不高,价格因素往往成为其购买食品药品的主要衡量标准,缺少基本的食品药品安全鉴别知识,没有养成较强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不强,对食品药品消费随意性大,存在一定的习惯性安全隐患。为搞好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在今后工作中需要加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各企业的法律意识,加强部门携作,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市场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

根据区、镇人大的工作安排,镇人大将在茶店镇就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我所开展专项监督和述职评议工作,我所既是这次镇人大主席团专项监督的单位,也是述职评议的单位。在此,我代表高新区市场监管所就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向主席团的各位委员、人大代表作工作汇报,并诚恳希望您们在下一步的监督、评议工作中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开展监督评议工作,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有效途径。接受人大监督评议是政府部门应尽的义务,这既是一次促使我们改进工作、转变作风、提升形象的良好契机,也是对我们全体干部队伍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公仆意识的一次集中检验。当前,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地方兴衰成败的关键。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远期还是靠环境。营商环境越优的地方,经济发展也越快。作为与市场主体联系最紧密、服务最广泛的职能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是我们的份内之责。自去年机构改革组建市场监管局以来,我所根据镇党委、政府和区市场监管局的决策部署,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市场主体的发展工作中,开展创新工业园及个独企业网上办理260家;办理其他各类市场经营主体180家。全年度,我所开展各项打假、打劣、打欺违法行为和维权宣传活动共30余次;开展市场专项检查80次,查处过期变质食品、药品及劣质产品共计6种,价值10万余元,受到立案处罚的55起;充分发挥12315平台作用,积极接受群众的消费投诉150余件,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大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着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打造市场稳定、经营有序、公平公正的新型市场环境。

我们将以此次镇人大主席团的专项监督评议为契机,做到思想认识有提升、配合措施有落实、工作责任有监督,主动积极、虚心诚恳地接受镇人大主席团对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的评议。

根据镇人大主席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方案》的安排,此次涉及我所监督评议的工作重点在五个方面:一是贯彻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市区印发的《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以及镇党委、政府下发的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二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三是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四是进一步优化职能服务;五是加强执法工作。针对这五个方面的重点,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继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落实;推进营业执照办理提速;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推进食品经营许可制度改革。

2、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维护良好秩序。加强和推进部门协同监管;完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对重点领域实行重点监管。

3、进一步优化职能服务,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加强公共服务领域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监督检查;整治规范涉企收费行为。

此次镇人大主席团对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专项监督评议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我所全体干部将时刻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接受监督评议,坚持自查自纠,边评边改,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变被动监督为主动接受监督,力求以评促改,积极配合监督组开展的实地调研、明查暗访、视察调查和公开评议等各项工作。对照要求,我所下一步工作具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重点抓好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市区印发的《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的学习,把优化营商环境的精神吃透,任务弄清。

二、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省、市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宽准入、降成本、优环境的政策,坚决兑现与企业有关的各类优惠政策,包括对项目的特殊政策,确保不失信于企、失信于民。

三、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把市场主体当衣食父母,弘扬服务市场主体“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增强服务意识;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改进服务态度;办事流程能简则简,速度能快则快,切实提升服务效率。

四、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敢于和企业打交道,主动为企业服务,大胆为企业“站台”,想尽一切办法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感到安全、舒心和温暖。

五、进一步抓好工作统筹结合。要把接受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评议工作与当前我们正在开展的四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禁渔禁捕、执法办案、作风整顿等重点工作充分结合,既要统筹兼顾,也要分清主次,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推动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进一步做好监督评议整改落实后期工作。针对镇人大主席团监督对我们指出的不足和问题,我们要深刻剖析原因,主动查找为企业、为群众办事全流程的痛点、堵点、难点,制定整改措施,逐一销号,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各位委员、代表,我所全体干部在镇人大主席团的各位领导和各位委员、代表的监督支持下,以开诚布公的态度迎接评议,以严肃认真的姿态抓好整改,以精益求精的作风改进工作,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关心支持下,我局紧紧围绕全区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截至2020年x月市场主体总数达xx户,是20xx年市场主体总数的xx倍。下面,我就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如下:

20xx年区市场监管局实现三局合并,承接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相关职能,营商环境方面主要承担全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许可,事中事后监管,质量标准与认证、商标品牌等政策扶持工作,同时指导区民营经济协会开展工作。20xx年转隶组建后,整合区知识产权局、区物价局等相关职能,公司注册登记职能划转至区行政审批局,保留个体户登记注册、食品药品许可职能。职能划转后我局对公司注册等职能进行代管,共划转行政编制干部xx名、窗口辅岗人员xx名;划转x类xx条行政审批事项,20xx年1月1日完成正式交接,并建立协调机制,确保两局业务衔接平稳。

(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为个体注册提供优质服务。

职能划转后,我局重点抓好个体户注册登记服务。一是实现服务窗口全覆盖。在xx个街道设有个体工商户登记窗口的基础上,新设xx个登记窗口,确保xx个街道(园区)实现个体登记服务窗口全覆盖。二是施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推行网上登记、个体工商户手机app登记,手机注册审核通过申领下发个体工商户电子营业执照,同时试点营业执照自助打印一体机线下自助打印。今年以来,我区个体户手机app登记办件量达到xx件,登记率达到xx%以上,稳居全市第一。三是推行“证照联办”改革。在食品经营许可证、药品医疗器械许可证办理过程中,我局与区行政审批局密切配合,开展网上集中政务服务方式,为开办企业打通全流程服务各环节,实现“一窗通办”。

(三)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局对惠企政策资金进行梳理,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2019年,我区获得质量强市优秀区,xx获得xx省质量奖(全市两家,省政府每家奖励xx万元),玻纤院获得市长质量奖(全市三家,市政府每家奖励50万元);完成有效发明专利xx件(每家奖励xx元),pctxx件(市政府每家奖励xx万元,区政府每家奖励xx万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xx%和xx%。2019年,我局还促成了xx区民营经济协会的成立,并带领民营企业到青海大通开展扶贫工作,苏宁易购集团为其提供电商精准扶贫服务,机关三支部与苏宁xx连锁平台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今年以来我局积极打造“党建315”品牌,组织开展“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主题党日活动,为企业送去急需的政策和法律服务,扫清发展障碍。

(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

推进企业年报工作,首创“机器人+年报”模式,全区企业年报率以xx%居全市第二名。强化企业信用监管工作,加大“僵尸”企业清理吊销力度,国家总局信用监管司前来调研。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2019年共开展xx类不定向抽查和x个定向抽查任务。今年,我局还将牵头全区xx个部门开展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做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

(五)转变监管执法理念,建立企业容错纠错机制。

实行依法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相统一,针对辖区内创业创新企业的一些广告违法行为,采取行政约谈、行政指导的方式帮助企业整改。2019年,我局共办理减轻处罚案件xx件,不予处罚案件xx件。对已被处罚的企业主动纠正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满一年后,可以实施信用修复,不再对外公示行政处罚信息。

(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初始,全局上下深入一线督促药店、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做好防控工作。疫情进入第二阶段,企业开始复工复产,我局先后牵头制定了x防办〔2020〕x号和x防指〔2020〕x号文件,牵头做好餐饮复工,上线餐饮复工微信小程序,实现“一小时”的“指上复工”,截至目前全区餐饮服务单位已复工xx家,恢复堂食xx家,央视多频道报道我区餐饮复工做法。开通“备案直通车”,助力防疫物资、药品生产企业复工。开设“知识产权微课堂”,强化线上动产抵押融资服务,抵押登记额xx万元。协调辖区企业为省中医院援鄂医疗队火速捐赠防护面罩,携手xx金创开展疫情防控物资捐赠。联合区财政局对存在困难的农贸市场补贴x万-x万元。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惠企政策精准投放难。市场监管局由多部门合并,服务职能相对较分散,虽然我局开展大量培训走访,但政策精准投放度仍需增强。

二是信息不能有效共享。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多部门信息共享程度较低,难以建设全方位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难以构建联合惩戒机制。

三是市场监管与行政审批存在脱节。区行政审批改革并不彻底,选择性的职能划转导致设立登记“碎片化”,“谁审批谁监管”变成了部门之间的体外循环,在虚假注册等方面仍然存在争议。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目前全区营商环境相对较好,“双创”示范基地被国务院通报表扬。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综合运用市场监管政策和手段,结合当前机构改革,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主动服务。

一是积极适应市场监管新角色。当前企业注册登记职能已全部划转,我局将主动沟通协调,配合开展虚假注册调查等工作。同时随着街道集成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局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服从全区统一安排。

二是高位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充分发挥区质量发展委员会作用,积极组织各级质量奖申报评定工作,培育树立质量标杆。推进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标准制定。

三是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加强政策引导,修订《xx区知识产权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高奖励额度,确保全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xx件,pct专利申请量xx件。

四是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区民营经济协会桥梁纽带作用,上线民营经济协会微信小程序,强化扶企政策、非公党建等服务。依托局“党建315”品牌,加大企业走访力度,整合各条线力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是全面加强信用监管。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依托“机器人+年报”模式,不断提高企业年报率,对长期停业不经营的企业开展清理吊销。各位领导,《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722令)已正式实施。我局将以此为契机,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意识,积极履职尽责,为全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希望区人大各位领导多莅临指导,人大代表多建言献策,共同营造全区优质可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营商环境各项工作部署,坚持立足职能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持续强化工作保障。一是组织制度到位。及时调整成立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起草制定市局《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优化全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主体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任务和责任分解》和企业开办、企业注销、市场监管以及知识产权提升方案升级版等制度文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学习传达到位。先后组织召开市局党组会议、全市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专题会和营商环境评价工作部署会等会议,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要求,总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安排部署优化营商环境、电视问政等重点工作任务。三是宣传引导到位。在市局网站开辟专栏,及时公布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发布市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动态,切实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宣传。推出市局“十不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四是工作落实到位。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年度工作要点等要求,围绕上级关于营商环境工作的部署要求、通报精神和反馈的问题等,强化工作部署,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和整改工作。

(二)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企业开办、注销提升行动,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推进企业开办“六个一”体系建设。完善综合服务窗口,建设完成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系统,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完成。市场主体加速增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万户,总量达**万户。设立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退出效率。今年以来,全市注销企业**万户。优化审批服务,出台《优化生产经营主体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对相关企业的申办、变更等行政许可事项,在适用范围内实行告知承诺,取消发证前现场检查或者实行先批后查。根据政务服务网阜阳分厅公示的行政许可(备案)事项“承诺时限”,持续压减办理时限、环节,对不需现场检查的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办理环节减少为2个环节。

(三)全面提升监管效能。深入开展市场监管提升行动,出台《2021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2021年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计划》等文件,确保日常监管“双随机”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市**家单位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累计抽查市场主体**家。实施跨部门协同监管,制定《部门联合抽查实施办法》等,督促市直各部门按照抽查清单事项相连相近、监管互补和业务实际需求等,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有效对接,合理确定随机联查部门以及随机联查的事项、发起方式、抽查比例等。

(四)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工作。落实《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和知名品牌,2021年,全市新申请发明专利**件,获发明专利授权件.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共有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全市商标注册申请量1**件,新核准注册商标**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件。推动专利商标混合质押,办理专利、商标质押**笔(件),融资金额**亿元。

(五)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工作,开展政策宣讲**场次,调研企业**家。全面推进“个转企”工作,累计完成“个转企”**户。做好市级领导调研走访“四送一服双联”企业复工复产和包联项目推进情况的联络、协调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四送一服双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组织质量管理和检验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到包联企业开展“质量提升”帮扶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是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操作性、稳定性仍需进一步完善。二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力度应进一步加大。三是我市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知识产权工作发展不平衡。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市场监管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持续开展企业开办和企业注销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规定,统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减环节、压材料、降成本、提效率,完善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系统平台。围绕破解企业注销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简化普通注销登记程序,切实破解企业注销难题。二是持续开展监管提升行动。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确保到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部门全覆盖、抽查事项全覆盖、部门联合抽查常态化。严格监督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抓好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共享。三是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提升行动。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率,夯实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基础。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保持商标注册持续稳步增长。积极推进商标、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提升。四是持续强化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持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评价工作的政策措施。认真梳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原因和症结,完善工作措施,及时补缺补差,确保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有序开展、确定实效。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营商环境各项工作部署,坚持立足职能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强化工作保障。一是组织制度到位。及时调整成立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起草制定市局《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优化全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主体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任务和责任分解》和企业开办、企业注销、市场监管以及知识产权提升方案升级版等制度文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学习传达到位。先后组织召开市局党组会议、全市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专题会和营商环境评价工作部署会等会议,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要求,总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安排部署优化营商环境、电视问政等重点工作任务。三是宣传引导到位。在市局网站开辟专栏,及时公布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发布市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动态,切实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宣传。推出市局“十不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四是工作落实到位。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年度工作要点等要求,围绕上级关于营商环境工作的部署要求、通报精神和反馈的问题等,强化工作部署,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和整改工作。

(二)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企业开办、注销提升行动,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推进企业开办“六个一”体系建设。完善综合服务窗口,建设完成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系统,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完成。市场主体加速增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万户,总量达**万户。设立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退出效率。今年以来,全市注销企业**万户。优化审批服务,出台《优化生产经营主体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对相关企业的申办、变更等行政许可事项,在适用范围内实行告知承诺,取消发证前现场检查或者实行先批后查。根据政务服务网阜阳分厅公示的行政许可(备案)事项“承诺时限”,持续压减办理时限、环节,对不需现场检查的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办理环节减少为2个环节。

(三)全面提升监管效能。深入开展市场监管提升行动,出台《2020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2020年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计划》等文件,确保日常监管“双随机”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市**家单位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累计抽查市场主体**家。实施跨部门协同监管,制定《部门联合抽查实施办法》等,督促市直各部门按照抽查清单事项相连相近、监管互补和业务实际需求等,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有效对接,合理确定随机联查部门以及随机联查的事项、发起方式、抽查比例等。

(四)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工作。落实《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和知名品牌,2020年,全市新申请发明专利**件,获发明专利授权件.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共有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全市商标注册申请量1**件,新核准注册商标**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件。推动专利商标混合质押,办理专利、商标质押**笔(件),融资金额**亿元。

(五)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工作,开展政策宣讲**场次,调研企业**家。全面推进“个转企”工作,累计完成“个转企”**户。做好市级领导调研走访“四送一服双联”企业复工复产和包联项目推进情况的联络、协调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四送一服双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组织质量管理和检验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到包联企业开展“质量提升”帮扶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操作性、稳定性仍需进一步完善。二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力度应进一步加大。三是我市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知识产权工作发展不平衡。

三、下一步工作。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市场监管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持续开展企业开办和企业注销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规定,统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减环节、压材料、降成本、提效率,完善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系统平台。围绕破解企业注销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简化普通注销登记程序,切实破解企业注销难题。二是持续开展监管提升行动。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确保到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部门全覆盖、抽查事项全覆盖、部门联合抽查常态化。严格监督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抓好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共享。三是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提升行动。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率,夯实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基础。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保持商标注册持续稳步增长。积极推进商标、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提升。四是持续强化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持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评价工作的政策措施。认真梳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原因和症结,完善工作措施,及时补缺补差,确保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有序开展、确定实效。

今年我中心扎实开展了“提升效能、改进作风、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发展环境优化年活动,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制发了《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争创“五型”机关,推行“五零”服务,积极开展了“五自查”整改再提高、“六查六看”自查整改等活动,同时网络媒体将活动内容对外公开承诺。

首先,非常欢迎和感市考核组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为方便各位领导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现在我把区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今年以来,为全面营造快捷、高效、规、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推动经济加快发展,我区从健全机制、夯实基础、优化流程、专项整顿等几个方面入手,全力推动审批服务、涉企收费和检查、中介组织清理等重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年初经济工作会后,区政府主要领导专门组织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切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组织,健全机制。我区充实调整了由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并分别明确区编办、政务服务中心、物价局、党风政风监察室为牵头部门,分别牵头做好优化审批服务、规涉企收费和检查、清理中介组织三项重点工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提高工作实效。先后开展了行政审批事项集中清理、入.

企联合会审检查、涉企收费专项检查、为企业服务专项治理、权力清单公开制度等集中整治活动,全区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三项重点工作具体开展情况如下:

一是完成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编制工作。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去年9月份,由区编委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政府权力清单编制工作。区政府57个部门共保留行政权力事项3997省市下放权力事项),其中行政审批322项,行政处罚2876行政强制197项,行政征收44项,行政给付40项,行政裁决10项,行政确认48项,行政奖励34项,行政监督240他权力186项。今年3月10日,以区政府文件(**发〔2015〕3号)进行公布,并在区政府进行公开。二是完成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编制工作。根据全省统一部署,今年**月份,由区编委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编制工作。全区40个部门共梳理主要职责330条、厘清部门职责边界144条、制定事中事后监管制度330条、明确公共服务事项147条。今年7月23日,以区政府文件(**发〔2015〕16号)进行公布,并在区政府进行公开。三是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开展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编制工作。8月22日区编办下发了《关于做好编制和的通知》(**编办发〔2015〕11号),明确编制容和围、原则要求和时间安排。为确保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编制的规性、有效性,组织召开了全区推.

进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编制工作业务培训会,向各部门、各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和具体负责编制工作的人员详细讲解了《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编写规》和《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指南编写规》。截至目前,全区所有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已编制完成,并在上进行公示。为健全目录管理制度,搞好上级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衔接落实工作,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动态管理制度,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调整或变更的,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搞好衔接落实,实时更新目录信息。截止目前,共承接上级下放至区级部门审批事项34项,对应上级部门取消事项31项,各部门(单位)都已落实到位。四是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为切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管理由重视事前审批转为严格事中事后监管上来。我区印发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意见》(**政办字〔2015〕34号),明确了监管容、监管措施、监管程序等容,特别是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取消的审批事项、承接下放的事项,督促部门(单位)积极出台相应监管制度,逐项编制具体的监管方案,搞好后续监管工作。同时,将监督举报在网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截至目前我区各部门、单位都已制定了符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的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方案。五是是积极实施“两集中两到位”。区政务中心已进驻部门(单位)21个,窗口35个。已进驻的审批服务项目全部在大厅办理,各窗口均有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审批流程,凡进入中心的收费项目全。

部在中心收取。为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办事效率提速50%以上,全年办理审批服务事项10692多件,现已全部办结,群众满意率100%。

凡国家、省市有上下限幅度的收费标准一律执行下限标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区开展了“价格服务面对面活动”,主动送价格政策到企业、基层。组成专门工作组,宣传涉企收费政策,征求企业对涉企收费单位意见建议,受理企业咨询举报。二是严格涉企社会团体会费收取标准。由主管部门严格把关,涉企社会团体只准收取合理会费,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须经会员大会半数以上表决通过。三是密切配合抓好监管。严格实行涉企违规收费责任追究制度,由物价、财政、监察、纠风、审计等部门联合执法,切实加大对涉企执收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从9月份开始,组成两个检查组,开展了全区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对项目不公开、政策不透明、标准不落实,擅自多收费、乱收费的违规行为,公开曝光并严肃处理。同时,畅通涉企收费投诉举报渠道,更新完善了两级价格举报中心,接入国家价格举报网络,配齐配强了价格举报机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登录价格举报平台或直接.

拨打“12358”价格举报服务进行投诉举报。并及时受理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同时,为打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我区进一步完善了入企检查联合会审制度,严格入企检查审批,坚决取消可查可不查、无检查依据的入企检查。今年以来批准的入企检查单位减少到只有区国税局、区住建局2税局按照省市局关于对重点税源企业检查的通知要求,结合区实际,拟选47家企业进行检查,并报送了检查计划,实际检14家,如期报送了检查情况汇报。区住建局下属单位xx区污水处理费征收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报送了入企征收污水处理费的申请,申请检查9家,实际检查9家,按时间要求如期报送了入企收费情况回复。经过严格落实涉企检查备案制度,控制涉企检查次数,杜绝重复检查、多头检查,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根据市纪委、市监察局《关于加强中介机构防治腐败工作的意见》要求,为促进中介机构规化、法制化发展,我区按照“清理、整顿、规、发展”的工作原则,结合工作实际,突出“四个到位”,从9月15日开始,在全区围开展中介机构专项清理整顿,全面规中介机构经营行为,切实解决中介机构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问题,有效维护健康、公平、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一是开展了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项目清理摸底工作。由区编办、监察局、物价局、财政局、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等部门联合.

凡不属于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部门规章规定的中介服务收费项目,一律不列入清单。9月份编制完成《区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清单》,共清理出15直部门的38项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项目,43个部门(单位)零报告。三是全面公开公示。印发了《xx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清单的通知》(x政发〔2015〕x号),同时,在区政府和区机构编制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四、积极引进中介组织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引进涉及企业“六评一审”的中介组织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对入驻的中介组织设置了窗口,并在窗口显要位置摆放了桌牌,公布了联系人、联系和业务围。

今年以来,我区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在此,恳请考核组各位领导为我们留下宝贵指导意见,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机制,抓好贯彻落实,努力营造快捷、高效、公平、开放的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营商环境各项工作部署,坚持立足职能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持续强化工作保障。一是组织制度到位。及时调整成立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起草制定市局《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优化全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主体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任务和责任分解》和企业开办、企业注销、市场监管以及知识产权提升方案升级版等制度文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学习传达到位。先后组织召开市局党组会议、全市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专题会和营商环境评价工作部署会等会议,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要求,总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安排部署优化营商环境、电视问政等重点工作任务。三是宣传引导到位。在市局网站开辟专栏,及时公布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发布市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动态,切实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宣传。推出市局“十不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四是工作落实到位。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年度工作要点等要求,围绕上级关于营商环境工作的部署要求、通报精神和反馈的问题等,强化工作部署,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和整改工作。

(二)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企业开办、注销提升行动,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推进企业开办“六个一”体系建设。完善综合服务窗口,建设完成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系统,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完成。市场主体加速增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万户,总量达**万户。设立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退出效率。今年以来,全市注销企业**万户。优化审批服务,出台《优化生产经营主体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对相关企业的申办、变更等行政许可事项,在适用范围内实行告知承诺,取消发证前现场检查或者实行先批后查。根据政务服务网阜阳分厅公示的行政许可(备案)事项“承诺时限”,持续压减办理时限、环节,对不需现场检查的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办理环节减少为2个环节。

(三)全面提升监管效能。深入开展市场监管提升行动,出台《2020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2020年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计划》等文件,确保日常监管“双随机”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市**家单位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累计抽查市场主体**家。实施跨部门协同监管,制定《部门联合抽查实施办法》等,督促市直各部门按照抽查清单事项相连相近、监管互补和业务实际需求等,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有效对接,合理确定随机联查部门以及随机联查的事项、发起方式、抽查比例等。

(四)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工作。落实《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和知名品牌,2020年,全市新申请发明专利**件,获发明专利授权件.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共有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全市商标注册申请量1**件,新核准注册商标**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件。推动专利商标混合质押,办理专利、商标质押**笔(件),融资金额**亿元。

(五)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工作,开展政策宣讲**场次,调研企业**家。全面推进“个转企”工作,累计完成“个转企”**户。做好市级领导调研走访“四送一服双联”企业复工复产和包联项目推进情况的联络、协调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四送一服双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组织质量管理和检验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到包联企业开展“质量提升”帮扶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是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操作性、稳定性仍需进一步完善。二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力度应进一步加大。三是我市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知识产权工作发展不平衡。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市场监管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持续开展企业开办和企业注销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规定,统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减环节、压材料、降成本、提效率,完善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系统平台。围绕破解企业注销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简化普通注销登记程序,切实破解企业注销难题。二是持续开展监管提升行动。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确保到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部门全覆盖、抽查事项全覆盖、部门联合抽查常态化。严格监督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抓好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共享。三是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提升行动。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率,夯实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基础。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保持商标注册持续稳步增长。积极推进商标、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提升。四是持续强化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持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评价工作的政策措施。认真梳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原因和症结,完善工作措施,及时补缺补差,确保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有序开展、确定实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

根据区、镇人大的工作安排,镇人大将在茶店镇就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我所开展专项监督和述职评议工作,我所既是这次镇人大主席团专项监督的单位,也是述职评议的单位。在此,我代表高新区市场监管所就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向主席团的各位委员、人大代表作工作汇报,并诚恳希望您们在下一步的监督、评议工作中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开展监督评议工作,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有效途径。接受人大监督评议是政府部门应尽的义务,这既是一次促使我们改进工作、转变作风、提升形象的良好契机,也是对我们全体干部队伍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公仆意识的一次集中检验。当前,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地方兴衰成败的关键。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远期还是靠环境。营商环境越优的地方,经济发展也越快。作为与市场主体联系最紧密、服务最广泛的职能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是我们的份内之责。自去年机构改革组建市场监管局以来,我所根据镇党委、政府和区市场监管局的决策部署,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市场主体的发展工作中,开展创新工业园及个独企业网上办理260家;办理其他各类市场经营主体180家。全年度,我所开展各项打假、打劣、打欺违法行为和维权宣传活动共30余次;开展市场专项检查80次,查处过期变质食品、药品及劣质产品共计6种,价值10万余元,受到立案处罚的55起;充分发挥12315平台作用,积极接受群众的消费投诉150余件,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大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着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打造市场稳定、经营有序、公平公正的新型市场环境。

我们将以此次镇人大主席团的专项监督评议为契机,做到思想认识有提升、配合措施有落实、工作责任有监督,主动积极、虚心诚恳地接受镇人大主席团对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的评议。

根据镇人大主席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方案》的安排,此次涉及我所监督评议的工作重点在五个方面:一是贯彻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市区印发的《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以及镇党委、政府下发的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二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三是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四是进一步优化职能服务;五是加强执法工作。针对这五个方面的重点,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继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落实;推进营业执照办理提速;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推进食品经营许可制度改革。

2、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维护良好秩序。加强和推进部门协同监管;完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管”;对重点领域实行重点监管。

3、进一步优化职能服务,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加强公共服务领域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监督检查;整治规范涉企收费行为。

此次镇人大主席团对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专项监督评议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我所全体干部将时刻履职尽责,全力以赴接受监督评议,坚持自查自纠,边评边改,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变被动监督为主动接受监督,力求以评促改,积极配合监督组开展的实地调研、明查暗访、视察调查和公开评议等各项工作。对照要求,我所下一步工作具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重点抓好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市区印发的《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的学习,把优化营商环境的精神吃透,任务弄清。

二、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省、市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宽准入、降成本、优环境的政策,坚决兑现与企业有关的各类优惠政策,包括对项目的特殊政策,确保不失信于企、失信于民。

三、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把市场主体当衣食父母,弘扬服务市场主体“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增强服务意识;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改进服务态度;办事流程能简则简,速度能快则快,切实提升服务效率。

四、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敢于和企业打交道,主动为企业服务,大胆为企业“站台”,想尽一切办法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感到安全、舒心和温暖。

五、进一步抓好工作统筹结合。要把接受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评议工作与当前我们正在开展的四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禁渔禁捕、执法办案、作风整顿等重点工作充分结合,既要统筹兼顾,也要分清主次,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推动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进一步做好监督评议整改落实后期工作。针对镇人大主席团监督对我们指出的不足和问题,我们要深刻剖析原因,主动查找为企业、为群众办事全流程的痛点、堵点、难点,制定整改措施,逐一销号,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各位委员、代表,我所全体干部在镇人大主席团的各位领导和各位委员、代表的监督支持下,以开诚布公的态度迎接评议,以严肃认真的姿态抓好整改,以精益求精的作风改进工作,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以来,河东派出所在分局党委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紧紧围绕分局党委制定的《伊美公安分局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工作目标,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工作首位。河东派出所结合当前辖区发展形势要求全体民警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刀刃向内”的勇气和“雷厉风行”的作风,迅速凝聚起优化发展环境的思想共识,汇集起“安商护商惠商”的强大攻坚能力,坚决在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打头阵、走前列、争先锋。

自东升镇成立以来旱厕改造、自来水惠民工程、道路两侧绿化、筑防洪坝、扩建林都机场(全省百大工程)等项目,纷纷在辖区落地施工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河东派出所除担负着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群众工作等主要任务外,派出所更是担负起“保障民生、服务企业”的重要使命,把服务辖区百姓生活、企业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活动,全力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河东派出所创新服务方式,做到在重要时间点提高警惕,在企业有困难时迅速反应,在安全重地未雨绸缪的标准,为辖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自2019年7月东升镇开展惠民工程为东升镇居民免费安装自来水,在施工过程中“因多占了谁家的土地;施工中无意将谁家的栅栏损坏;为什么自来水线路不走他家院子,偏偏奔我家走,等等一些纠纷”使得施工方与居民矛盾激增,据统计,仅去年7月至8月一个月内双方因施工问题报警25次。

案例一:4月28日18时许,河东派出所接到自来水惠民工程施工队报警称,有人阻止施工。经了解,村民刘志东因自来水施工队在铺设管道时要挖开自家门口的巷道,担心施工挖土沟布管线,将多年夯实的土路碰坏,给自己出行带来不便,施工方解释这是惠民工程,得保障工程进度,保证施工后恢复原样,但是刘某某就是不相信,双方多次商谈不妥,挡在挖掘机前面阻碍施工。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及东升村义务矛盾纠纷调解员同时到达现场,耐心向其讲解这是政府的惠民工程,对村民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经协调施工队确定承诺完工后,一定将道路恢复原样,既然是这样村民刘志东仍然是不相信不同意施工,后经多方劝说,派出所出面保证即使施工队撤走了,道路出现什么问题我们民警义务帮你把门前的道路铺平,做出这样的承诺后刘志东的顾虑才彻底被打消了,矛盾被彻底化解,最终得以顺利施工。

案例二:东升镇长征村李某某家因地势低洼多年涨水,河道清淤项目施工的钩机要从他家自己铺设的涵管路面上通过才能施工,因李家害怕钩机太重把涵管压裂不同意通行,施工方和李家僵持不下,后来邻居提议让派出所来当个见证人,施工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跑到派出所求助,为打造营商环境,服务企业,避免施工进度受到影响,派出所民警联系长征村矛盾纠纷调解员迅速到达现场,当面保证如果施工方将涵管压坏负责更换,李某某说我就相信派出所,有他们做保证我才放心,可以通行,民警到达现场后仅用短短几句话就化解了分歧,为企业施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像这样的案例很有很多。

在旱厕改造过程中,东升镇的百姓用惯了以往的旱厕,很难接受新鲜事物,虽然说不要钱但是在改造中也遇到了不少阻力,有些百姓不让入户安装,也有些群众安装了室内卫生间却不让拆除以往的旱厕,这也产生了许多纠纷。这几年国家比较重视农村环境问题,而“厕所革命”成为重要整改工作,看似一个小厕所而它包含的却是大民生问题。

河东派出所处警时既要保证政府民心工程顺利施工,又要保障群众的合理诉求,将损失降到最低。河东派出所动脑筋、想为法,因人施策摆事实、讲道理,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例如:如果自来水安装后有道路与栅栏被破坏,派出所民警可以帮助进行修复;城里孙子回来了,就嫌弃农村上厕所不方便,如果改造了孩子每年多回来好几次;改造厕所能保证自己的居住环境,还能预防一些疾病等等。截止目前在河东派出所努力下双方矛盾纠纷化解率为100%,无一例群众因施工诉求问题发生集(个)体信访,无一起过激案件发生,即让百姓满意的吃到了自来水、改造了旱厕,又全力保障工程队高效施工。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河东派出所在服务群众工作中,结合派出所的实际情况,所长王欣要求民警接待群众态度和蔼,主动热情,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现象。

2020年3月29日,河东派出所民警在走访过程中得知辖区自来水施工队,外地工人有办理居住证需求,但因施工紧张,一直没有时间到派出所来办理。派出所得知情况后,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与企业对接,为不耽误工人施工民警利用中午时间办理居住证6张。派出所的热情服务,深深感动了自来水施工项目负责人,第二天委派专人为河东派出所送来一面锦旗,感谢民警对他们的帮助,为企业解决了难题。

为有效提高派出民警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消防监督执法水平,发挥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职能和优势,更好地履行消防监督职能。12月27日上午,河东派出所邀请伊春区消防大队参谋杨某某对派出所民警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开展消防业务培训。在培训会上,杨某某参谋首先从派出所常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条款讲起,随后又重点针对“九小场所”派出所如何开展消防监督检查、消防行政处罚等开展培训,在培训中派出所民警与杨天宇参谋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会后河东派出所又与伊春区消防大队对辖区凯森门业、姜家酒坊、八方客超市等企业进行联合检查,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份。通过开展此次联合检查,不仅仅有效地提高了派出所民警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大的是排除了企业的安全隐患,帮助企业增加了防范意识,提高了企业抗灾能力,助力企业安全生产。

河东派出所结合辖区的治安环境和生活特点,积极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对突出民生安全问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文化宣讲、与安全检查活动,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卫能力。2019年12月6日,河东派出所走进伊美区城乡敬老院,根据当前新兴的电信、网络诈骗案、售卖养生保健品等在老年群体多发的情况,民警向大爷大妈们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售卖养生保健品成因,预防此类案件有效方法。民警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形象生动的身边案例,针对“冒充儿女、亲属”、“冒充公检法人员”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与“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亲爹、亲妈称呼式套近乎”售卖保健品的常用方法和手段进行了讲解,受到了老人的热烈欢迎。

疫情期间河东派出所积极响应分局党委的号召,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方面。2020年4月11日河东派出所走进林都机场,在这里落地了省“百大工程”扩建林都机场的项目。河东派出所先对工地的生活区进行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检查,并向在生活区居住的工人讲解防火、防盗的知识。然后所长王某某与工地负责人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了解企业生产、建设状况,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表示河东派出所将及时协调推动解决施工面临的问题,排查化解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纠纷,帮助引导企业依法依规解决。最后民警又到施工现场用扩音器对正在作业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提示,只有在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才能保障工程顺利完成。

河东派出所在践行“枫桥经验”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优化窗口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良性发展,营造安全、稳定、健康、有序的迎商环境,用派出所的“辛苦指数”,提升辖区群众、企业的“幸福指数”。

首先,非常欢迎和感市考核组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为方便各位领导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现在我把区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市场监管局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自查自纠整改工作台账

经营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进入、生产经营和退出过程中所涉及的政府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等相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自今年3月以来,怀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强化部门联动,深入县市区督查指导,驻局纪检监察组大力支持并全程参与,努力构建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大整治格局,为推动怀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助力怀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行业作风保障。

据悉,整治内容涵盖政令畅通、行政审批、执法监管、公共服务和廉洁从政五大方面二十五条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重点整治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不遵守行政审批法定事项、条件、程序、时限,不依法公开公示、违规收费和政策不透明的问题;不依法行政和滥用职权侵害企业合法权益问题;公共服务效能和作风突出问题;违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规定和不廉洁的问题。

党组书记董伟、局长吴富金牵头局党组成员,结合“3·15”活动、疫情常态化防控和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重点工作,通过对怀化城区企业和市进口冷冻食品集中监管仓走访调查,征询行风监督员对市场监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排查损害营商环境问题,深入城区各登记注册窗口调研指导,大力整治服务效能既存问题和不足,认真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着力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推动行政许可事项“一网办理”、企业注销“一网服务”。牵头设立了“企业开办专区”,资料齐全情况下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抓实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线上办理占比达68%以上。

怀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董伟告诉记者,专项整治分四个阶段进行:今年1月20日至1月31日是制定方案、全面部署阶段,聚焦整治内容,及时自查自纠,形成问题清单,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整治工作方案。2月1日至5月30日是明确责任、集中整治阶段,对自查发现的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台账式管理、挂单式集中整治,切实做到一个一个突破、一件一件销号,狠抓整改落实,确保问题清零。市县两级大力开展“六个一”活动,即通过公布一个电话、征集一批线索、查办一批案件、开展一次测评、开辟一个专栏(线上线下)、组织一次活动,推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5月30日至6月15日是督促检查、汇总信息阶段,突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督促各县级局把整治工作逐项落实到位。6月15日至6月30日是总结经验、建章立制阶段,市县两级将完善统一、高效、便捷的企业和群众咨询、服务和投诉平台,畅通投诉渠道;建立常态化为企业解决问题的机制,按职责权限及时有效对企业反映投诉的问题全面梳理销账,形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常态和长效;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强经验总结,大力推广专项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从而达到进一步巩固落实整治成果的好效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行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根据省局《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市局《深入开展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深入开展“转作风严执法优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我局于2021年1月16日召开局党组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东安县市场监督管理系统“深入开展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1月18日召开了东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开展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部署会,2月8日和3月1日,东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现将我局“深入开展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

自1月份开始,我局在全县市场监管系统开展“深入开展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唐青松和局长文铁兵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下设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文圣爱兼任办公室主任。我局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围绕政令畅通、行政审批、执法监管、公共服务、廉洁从政等方面,深入查摆问题,倾听群众意见,回应企业诉求。通过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反映强烈和集中的作风顽疾,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促进全县市场监管系统行风持续好转、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监管行业作风保障。

二、坚持多措并举,工作扎实推进。

(一)坚持政治引领。正确处理好严格监管与发展大局的关系,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县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抓住转变作风、严格执法、优化环境、很抓落实等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促进市场监管干部队伍作风纪律进一步转变。

(二)坚持问题导向。正确处理好严格监管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关系,聚焦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以铁的纪律和优良作风坚决杜绝“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切实为群众和企业减负、纾困、解难,以作风推动监管、以监管体现作风。

(三)坚持依法依规。正确处理好严格监管与公正执法的关系,一方面要依法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依法严厉查处各类市场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执法纪律、规范执法行为、促进公正执法,坚决纠正和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等行为。

(四)坚持廉洁从政。正确处理好严格监管与廉政建设的关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强化对行政审批、日常监管、检验检测和执法办案等权力集中的领域和部门的监督,压减权力寻租的空间,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二、整治重点。

(一)政令畅通方面。

1、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及上级机关关于“放管服”改革等相关政策文件战略部署等学习宣传解读不及时、贯彻落实不到位。

2、消极抵触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制度规定,执行打折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二)行政审批方面。

1、无法定依据擅自设立审批事项,或者不执行国家、省、市、县有关取消、下放审批事项规定,擅自扩大审批职权和范围。

2、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违规增设审批条件,或者要求申请人提交法律法规规定外的申请材料,增加申请人义务,提高审批门槛。

3、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违规增设审批程序,或者不执行国家、省、市、县已出台的优化审批程序有关规定。

4、无正当理由超出法定(承诺)时限办理审批事项,或者不执行国家、省、市、县已出台的精简审批时间有关规定。

5、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或者除法定审批中介服务外,强制、变相强制市场主体接受中介服务,或者将需要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技术服务的服务费用转嫁给市场主体。

6、不按“证照合一”改革要求公开审批依据、审批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项目标准、审批结果等。

7、违规收取费用。

8、政策不透明,对管理服务对象提出的政策咨询,不能明确予以答复,“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

(三)执法监管方面。

1、粗暴执法、随意执法、有案不查或选择性执法,不公平公正对待所有市场主体,办“关系案”“人情案”。

2、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随意检查、多头检查、重复处罚,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3、“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不到位,抽查检查事项未纳入年度抽查工作计划,随意开展抽查检查。

4、重处罚、轻服务,滥用职权,侵害企业合法权益。

5、对本部门工作人员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监管不严、包庇护短、隐瞒不报、有责不追。

(四)公共服务方面。

l.推进“一站式”服务不力,不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和告知承诺制,让企业群众多头跑、重复跑。

2、要求提供“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

3、不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把应办事项转给他人又没有跟踪落实。

4、工作不担当、不作为,上推下卸、回避矛盾。

(五)工作作风方面。

对上级机关“转作风严执法优环境”专项整治督查交办的问题,不按要求整改、不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不对相关市场监管责任人员追责问责到位。

(六)廉洁从政方面。

1、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会员卡,索贿受贿、违规占用企业财物、接受利益输送等。

2、要求企业无偿或者廉价提供劳务以及无偿占用企业财物;向企业索要赞助或借用企业资金。

3、其他违反廉洁从政的行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集中整工治到位。今年以来,根据各方面反馈的情况、市局、县优化办交办的问题、座谈会企业等提出的意见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我们以引起高度重视,对收集到问题线索、交办督办的问题、查摆出来的问题、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分类梳理建立台帐聚焦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挂单集中整治,对存在问题做到一个一个突破、一件一件销号。要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真查真改,改到位,改出实效,清除病根。坚决做到问题没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彻底不放过、问责不到位不放过、监管对象不满意不放过。同时开展“六个一”活动,即通过公布一个电话、征集一批线索、查办一批案件、开展一次测评、开辟一个专栏(线上线下)、组织一次活动,推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

2.行纪衔接到位。我局主动加强与县纪委监委和驻局纪检监察组的沟通汇报,探索行政执法与纪检监察监督衔接工作机制,推进行政执法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同,对市场监管系统具有行政处罚职责的部门可能发生的执法风险、廉政风险,做好关口前移,以强监督促强监管,有利于做好预警预防;强化对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的管控,行政许可等重点环节的梳理,基层监管所、执法办案工作人员等重点对象的教育,提升对严格行政执法监督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预防失职渎职等违纪行为的发生。同时,严管就是厚爱,行纪衔接是扬在头上的“铁鞭子”、响在耳边的“报警器”、隔离“病毒”的“防火墙”,督促我们依法监管执法,就不至于从违反一般工作纪律滑向严重违纪甚至违法的深渊。目前我局已对有违纪行为的1人进行立案查处,1人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3.督促检查到位。局专项整治办公室将对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达不到目标任务要求、整治措施不力、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要开展再自查、再整治,坚决克服搞形式、走过场,切实保证专项整治工作成效。

4.建章立制到位。要完善统一、高效、便捷的企业和群众咨询、服务和投诉平台,畅通投诉渠道;建立常态化为企业解决问题的机制,按职责权限及时有效对企业反映投诉的问题全面梳理销账,形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常态和长效;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专项整治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进行推广,进一步巩固落实整治成果。

5.宣传报道到位。 整个专项整治工作在局里的工作群、东安县食品药品监管网及东安县广播电视台进行了跟踪报道,并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让全社会来了解、监督、参与我局的专项整治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纪委监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行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根据《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湘市监党〔2020〕66号),结合全区市场监管系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围绕政令畅通、行政审批、执法监管、公共服务、廉洁从政等方面,深入查摆问题,倾听群众意见,回应企业诉求。通过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反映强烈和集中的作风顽疾,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推进全区市场监管系统行风持续好转、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为推动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行业作风保障。

(一)政令畅通方面。

1.对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区委政府及上级机关关于“放管服”改革等相关政策文件战略部署等学习宣传解读不及时、贯彻落实不到位。(责任领导:刘岳生,责任单位:办公室)。

2.消极抵触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制度规定,执行打折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责任领导:方亚平,责任单位:登记注册股)。

(二)行政审批方面。

3.无法定依据擅自设立审批事项,或者不执行国家、省有关取消、下放审批事项规定,擅自扩大审批职权和范围。(责任领导:方亚平,责任单位:登记注册股、各基层所)。

4.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违规增设审批条件,或者要求申请人提交法律法规规定外的申请材料,增加申请人义务,提高审批门槛。(责任领导:方亚平,责任单位:登记注册股、各基层所)。

5.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违规增设审批程序,或者不执行国家、省市区已出台的优化审批程序有关规定。(责任领导:方亚平,责任单位:登记注册股、各基层所)。

6.无正当理由超出法定时限办理审批事项,或者不执行国家、省市区已出台的精简审批时间有关规定。(责任领导:方亚平,责任单位:登记注册股、各基层所)。

7.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或者除法定审批中介服务外,强制、变相强制市场主体接受中介服务,或者将需要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技术服务的服务费用转嫁给市场主体。(责任领导:方亚平,责任单位:登记注册股、各基层所)。

8.不按规定公开审批依据、审批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项目标准、审批结果等。(责任领导:方亚平,责任单位:登记注册股、各基层所)。

9.违规收取费用。(责任领导:方亚平,责任单位:各股室队所)。

10.政策不透明,对管理服务对象提出的政策咨询,不能明确予以答复,“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责任领导:方亚平,责任单位:登记注册股、各基层所)。

11.监督不公开,未按照要求公开投诉举报方式和电话,或对外公布的办公、咨询、投诉举报等服务电话不畅通。(责任领导:刘岳生,责任单位:办公室)。

(三)执法监管方面。

12.粗暴执法、随意执法、有案不查或选择性执法,不公平公正对待所有市场主体,办“关系案”“人情案”。(责任领导:曹岳君、刘建平,责任单位:各办案机构)。

13.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随意检查、多头检查、重复处罚,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责任领导:曹岳君、刘建平,责任单位:各办案机构)。

14.“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不到位,抽查检查事项未纳入年度抽查工作计划,随意开展抽查检查。(责任领导:刘岳生,责任单位:信用监管股、各相关单位)。

15.重处罚、轻服务,滥用职权,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责任领导:曹岳君,责任单位:法制股)。

16.对本单位工作人员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监管不严、包庇护短、隐瞒不报、有责不追。(责任领导:姜越胜,责任单位:政工人事股)。

(四)公共服务方面。

17.推进“一站式”服务不力,不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让企业群众多头跑、重复跑。(责任领导:方亚平,责任单位:登记注册股、各基层所)。

18.要求提供“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责任领导:方亚平,责任单位:登记注册股、各基层所)。

19.不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把应办事项转给他人又没有跟踪落实。(责任领导:方亚平,责任单位:登记注册股、各基层所)。

20.工作不担当、不作为,上推下卸、回避矛盾。(责任领导:方亚平,责任单位:各股室队所)。

(五)廉洁从政方面。

21.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收受礼品礼金、有价证券、会员卡,索贿受贿、违规占用企业财物、接受利益输送等。(责任领导:姜越胜,责任单位:政工人事股)。

22.要求企业无偿或者廉价提供劳务以及无偿占用企业财物;向企业索要赞助或借用企业资金。(责任领导:曹岳君、刘建平,责任单位:各办案机构)。

23.其他违反廉洁从政的行为。(责任领导:姜越胜,责任单位:政工人事股)。

专项整治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方案,全面部署(2021年3月20日—3月25日)。各单位按照方案要求迅速部署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局面。要聚焦整治内容,及时开展本部门自查自纠,形成问题清单,明确整治重点,细化整治措施,落实整治责任,建立集中整治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

(二)明确责任,集中整治(2021年3月26日—5月30日)。各单位要聚焦问题,进行挂单集中整治,对存在问题做到一个一个突破、一件一件销号。开展“五个一”活动,即通过公布一个电话、征集一批线索、查办一批案件、开展一次测评、组织一次活动,推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举报电话:0730—8418711、8471315、8416326。

(三)督促检查,汇总信息(2021年5月30日—6月15日)。领导小组将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查,对达不到目标任务要求、整治措施不力、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开展“回头看”、再整治,保证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同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专项整治工作信息报送,按月向市局整治办报送有关情况。

(四)总结经验,建章立制(2021年6月15日—6月30日)。要完善统一、高效、便捷的企业和群众咨询、服务和投诉平台,畅通投诉渠道;建立常态化为企业解决问题的机制,按职责权限及时有效对企业反映投诉的问题全面梳理销账,形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常态和长效;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熊安大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方亚平任常务副组长,派驻纪检监察组长付华东、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队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专项整治办公室、监督问责办公室,专项整治办公室设登记注册股,登记注册股股长王金霞任主任,负责综合协调、信息汇总等有关工作;监督问责办公室设政工人事股,政工人事股股长何永红任主任,负责监督检查、通报问责等工作。

(二)营造整治氛围。全方位、多形式、多角度对专项整治进行宣传报道,将专项整治工作全程置于阳光下,发动群众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意见征集、问题整治、满意度评价等活动中来,达到实时互动交流、随时问需于民、及时接受监督的目的。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一批先进典型,也要毫不留情地曝光一批反面典型,通过激励惩戒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

(三)强化监督检查。要采取联合巡查、一案一督、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全局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问题解决不深入、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低的部门和单位,由派驻纪检监察组、政工人事股启动调查、通报、问责程序。

(四)加强统筹协调。要做好专项整治的统筹协调工作,加强工作调度,建立情况通报机制,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定期归纳总结。各单位要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汇报范文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守夜人”。企业家坦荡真诚与党政干部接触交往,做强实业、做大主业,成为地方发展的增长极、强引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生态圈”已形成。截至目前,全县各类民营企业共有xx家,其中工业企业xx家,占比xx%,建筑类企业xx家,占比xx%;三产服务业企业xx家,占比xx%;农业企业xx家,占比xx%。

(一)抓好政策扶持这一关键措施。不断完善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xx县发展的意见》《关于落实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十余个文件,大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逐步增加财政投入,支持鼓励全民创业和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企业负担;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助推企业发展。在2018年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对缴纳税金贡献突出的xx等x家企业,亩均纳税额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新建项目、技改扩规表现突出的xx等4家企业,争创品牌方面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给予表扬奖励,对在企业税费、就业带动、产业拉动等方面贡献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给予xx余万元的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最高的达xx余万元,极大激发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近期,围绕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全县集中开工了xx工程、xx集团xx工业园等x个项目,总投资xx亿元,涵盖了新能源、生物科技、新材料制造、休闲旅游、扶贫产业等领域,为新一轮跨越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二)抓好改革创新这一根本动力。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xx家,xx个“三强”企业税收增长xx%;县经济开发区被列入全省第二批机制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xx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鼎力合作,总投资x亿元的粉煤气化二期工程一次点火成功,粉煤加压气化炉、空分、净化等关键装置均为全国同类最大规模,增效降耗成效明显,在全国化肥百强企业中跃升至第x位。xx集团多功能纸和高速纸机生产线技术装备领先同行业x年以上,被评为省“工业绿动力”计划示范项目;xx集团综合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位。创新有亮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xx家、科技型中小企业xx家,新增研发平台x家,引进创新型人才x名。2017年,全县新增中国驰名商标x个、xx名牌产品x个;xx装备获得“省优秀节能成果”称号。二是创新现代投融资模式。坚持“财政+基金+金融”投融资模式,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扩大产业直投基金规模,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企业发展。不断加大解决企业资金瓶颈力度。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利用股权出质、商标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新型融资手段,盘活静态资产,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与企业成功对接资金xx亿元,xx集团获得x亿元的产业直投资金,为企业扩规增效打下坚实基础。加快金融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优化了全县金融生态环境,有效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认真落实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建立企业转贷应急机制,组建xx万元的转贷应急资金,帮助暂时资金周转困难的xx多家企业渡过续贷难关,建立贷款利息补贴机制、担保补贴机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等,2018年为企业贴息xx余万元。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启动xx孵化园区建设。三是加快园区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园区聚集生产要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载体作用,坚持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走向一致、与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原则,持续完善管理体制、用人分配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引导推动县经济开发区、xx新区向“区管村居”“区街合一”“区镇共建”方向发展,不断创新优化内部管理体制,积极推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完善服务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了园区动力、活力和承载力。积极引导各乡镇依托传统历史条件、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建设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制度活而新的综合性特色小镇,目前,全县已经建成xx影视特色小镇、xx生态旅游小镇等x个特色小镇。

(三)抓好环境优化这一重要保障。一是营造务实高效的营商环境。出台实施《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行政审批做“减法”、市场监管做“加法”、公共服务做“乘法”,有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启动实施五大行动xx项改革,调整县级行政权力事项xx项。推出xx大项xx小项“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xx%。继续取消下放一批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试点推进“证照分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和诚实守信的服务环境。二是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持续开展“法治xx”建设,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月活动,结合“七五”普法,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努力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教育引导企业家依法诚信经营、公平公开竞争。政法机关协调配合、密切沟通,依法惩处侵害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积极预防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三是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法机关牵头开展“政法护企”“企业宁静日”等专题活动,深入实施“一企一警”包保制度,加大政法机关服务企业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推进“平安企业”建设。将每年的元旦定为全县“安全生产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队督导检查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成为惯例。建立完善风险科学预判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全县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全县各级安全生产理念,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构建起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四)抓好躬身践行这一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把新型政商关系精辟而深刻地概括为“亲”“清”二字,言简意赅,思想深邃,既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廓清边界、干净干事提供了重大方法论,也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一是始终践行“亲”“清”政商关系。县委、县政府引导各级持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总书记提出的“亲”“清”要求作为为官从政的终身追求,作为经商兴业的根本遵循。建立企业县级领导包保制度,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包保xx家企业,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发展规划、包企业运营、包项目建设、包难题破解、包目标完成“五包”责任,将每月xx日定为企业工作日,各包保领导带头深入企业座谈交流,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破解运行难题,增强发展信心。全面实行县政府经济顾问制度,坚持每年选聘3至5名优秀企业经理担任县政府经济顾问,落实兑现经济顾问待遇,激发了企业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二是始终坚守宽阔正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守商规、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成立了工业联合会(联盟),为实现政府、企业间良性沟通和企业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积极开展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上自信、发展上自强、守法上自觉。深入开展“同心扶贫攻坚行动”、党外代表人士结对帮扶活动,发动企业继续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特别是加大对未脱贫贫困人口及省市级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全县企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xx多个。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和慈善事业,帮助相关部门管理运营了慈善扶贫超市,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三是切实履行职责使命。坚持以“亲”为先,始终秉持亲商爱商富商的理念,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坚持以“清”为要,在同民营企业家交往时做到一清二白、公私分明,不掺杂私心杂念,不乱搞权钱交易。同时,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增强政务服务透明度;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家经常性联系沟通机制,及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帮助支持。

1、“辨”而不“准”。在对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度”的把握上,由于当前“不能”“不得”的禁止性规范出台多,“可以”“应该”的指引性规范出台少,导致干部和企业家之间横亘着无形的“隔离门”和“玻璃门”。对干部来讲,一些干部搞不清与企业交往的分寸,担心“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对企业来讲,一些企业负责人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瞻前顾后,遇到困难不敢去找相关单位和领导,甚至影响到企业正当权利的获取,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企业信心。对大局来讲,政企之间沟通受阻,联络渠道变窄,双向互动遭遇“冰点”,产生了隔阂,导致“背对着背”现象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清”而不“亲”。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有的领导干部担心做多错多担责多,处处以政策、纪律为借口,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在不敢为上,有的干部只怕不“清”,不怕不“亲”。不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对企业家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在不愿为上,有的干部以消极态度对待企业家,到企业调研少了,与企业家联系少了,为企业发展谏言献策的更少了;有的干部对企业家表面上客客气气,但对企业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不关心、不回应、不拍板,打“太极拳”。在不作为上,由以前的“脸难看、门难进”,变成了“饭不吃、礼不收、事不办”,不能担当,急难险重“撂挑子”,掩盖问题,欺上瞒下“捂盖子”。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极为不利。

3、“亲”而不“清”。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长期存有一种思想误区,认为做生意必须与干部搞好关系。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形势下,仍有部分企业家“信权不信法、信人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习惯于“剑走偏锋、绕过规则”。在信权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片面认为政治权力决定经济利益,赢到政治权利的支持就等于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千方百计向政治权利靠拢,多方面疏通关系。在信人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习惯于与干部“搞人情”“圈圈子”“交兄弟”,认为在行政领域有自己所谓的“朋友”“熟人”,可以在关键时刻帮自己一把,特别是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的干部成为“首选”。在信钱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为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背地里仍然存在“请客吃饭、走夜路”的现象,依靠丰厚的经济优势,谋取不正当利益。

1、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将政府行政之手从微观经济领域撤回,由事前监管转为事后监管,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下力气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从公正平等对待非公有制企业、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加强和改进投资促进工作、依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方面统筹发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进一步改善政企关系、重塑政企信心。

2、积极打造“诚信型”企业。以守法诚信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扎实开展案例剖析和警示教育,增强企业家法治意识,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恪守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坚守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引导企业家树立市场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守法经营、依法治企、公平竞争,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企业形象。同时,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3、积极打造“过硬型”组织。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政治责任,把权力、责任、担当对应统一,紧盯扶贫攻坚、资金审批、土地审批、资源开发等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着眼细节持续开展廉政教育、约谈提醒、督查考评、党风廉政巡察、重大项目督查等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监管约束机制,不断构建“不能腐”的监管体系。对为官不为者,坚决打板子、挪位置、摘帽子。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守夜人”。企业家坦荡真诚与党政干部接触交往,做强实业、做大主业,成为地方发展的增长极、强引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生态圈”已形成。截至目前,全县各类民营企业共有xx家,其中工业企业xx家,占比xx%,建筑类企业xx家,占比xx%;三产服务业企业xx家,占比xx%;农业企业xx家,占比xx%。

(一)抓好政策扶持这一关键措施。不断完善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xx县发展的意见》《关于落实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十余个文件,大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逐步增加财政投入,支持鼓励全民创业和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企业负担;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助推企业发展。在2018年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中,对缴纳税金贡献突出的xx等x家企业,亩均纳税额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新建项目、技改扩规表现突出的xx等4家企业,争创品牌方面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给予表扬奖励,对在企业税费、就业带动、产业拉动等方面贡献突出的xx等x家企业,给予xx余万元的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最高的达xx余万元,极大激发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近期,围绕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全县集中开工了xx工程、xx集团xx工业园等x个项目,总投资xx亿元,涵盖了新能源、生物科技、新材料制造、休闲旅游、扶贫产业等领域,为新一轮跨越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二)抓好改革创新这一根本动力。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xx家,xx个“三强”企业税收增长xx%;县经济开发区被列入全省第二批机制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xx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鼎力合作,总投资x亿元的粉煤气化二期工程一次点火成功,粉煤加压气化炉、空分、净化等关键装置均为全国同类最大规模,增效降耗成效明显,在全国化肥百强企业中跃升至第x位。xx集团多功能纸和高速纸机生产线技术装备领先同行业x年以上,被评为省“工业绿动力”计划示范项目;xx集团综合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位。创新有亮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xx家、科技型中小企业xx家,新增研发平台x家,引进创新型人才x名。2017年,全县新增中国驰名商标x个、xx名牌产品x个;xx装备获得“省优秀节能成果”称号。二是创新现代投融资模式。坚持“财政+基金+金融”投融资模式,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扩大产业直投基金规模,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企业发展。不断加大解决企业资金瓶颈力度。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利用股权出质、商标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新型融资手段,盘活静态资产,拓宽融资渠道,金融机构与企业成功对接资金xx亿元,xx集团获得x亿元的产业直投资金,为企业扩规增效打下坚实基础。加快金融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优化了全县金融生态环境,有效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认真落实涉企扶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建立企业转贷应急机制,组建xx万元的转贷应急资金,帮助暂时资金周转困难的xx多家企业渡过续贷难关,建立贷款利息补贴机制、担保补贴机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等,2018年为企业贴息xx余万元。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启动xx孵化园区建设。三是加快园区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园区聚集生产要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载体作用,坚持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走向一致、与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原则,持续完善管理体制、用人分配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引导推动县经济开发区、xx新区向“区管村居”“区街合一”“区镇共建”方向发展,不断创新优化内部管理体制,积极推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完善服务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了园区动力、活力和承载力。积极引导各乡镇依托传统历史条件、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建设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制度活而新的综合性特色小镇,目前,全县已经建成xx影视特色小镇、xx生态旅游小镇等x个特色小镇。

(三)抓好环境优化这一重要保障。一是营造务实高效的营商环境。出台实施《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行政审批做“减法”、市场监管做“加法”、公共服务做“乘法”,有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启动实施五大行动xx项改革,调整县级行政权力事项xx项。推出xx大项xx小项“零跑腿”和“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xx%。继续取消下放一批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试点推进“证照分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和诚实守信的服务环境。二是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持续开展“法治xx”建设,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月活动,结合“七五”普法,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努力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教育引导企业家依法诚信经营、公平公开竞争。政法机关协调配合、密切沟通,依法惩处侵害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积极预防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三是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法机关牵头开展“政法护企”“企业宁静日”等专题活动,深入实施“一企一警”包保制度,加大政法机关服务企业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推进“平安企业”建设。将每年的元旦定为全县“安全生产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队督导检查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成为惯例。建立完善风险科学预判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全县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全县各级安全生产理念,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构建起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四)抓好躬身践行这一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把新型政商关系精辟而深刻地概括为“亲”“清”二字,言简意赅,思想深邃,既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廓清边界、干净干事提供了重大方法论,也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一是始终践行“亲”“清”政商关系。县委、县政府引导各级持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总书记提出的“亲”“清”要求作为为官从政的终身追求,作为经商兴业的根本遵循。建立企业县级领导包保制度,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包保xx家企业,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发展规划、包企业运营、包项目建设、包难题破解、包目标完成“五包”责任,将每月xx日定为企业工作日,各包保领导带头深入企业座谈交流,及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破解运行难题,增强发展信心。全面实行县政府经济顾问制度,坚持每年选聘3至5名优秀企业经理担任县政府经济顾问,落实兑现经济顾问待遇,激发了企业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二是始终坚守宽阔正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守商规、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成立了工业联合会(联盟),为实现政府、企业间良性沟通和企业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积极开展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上自信、发展上自强、守法上自觉。深入开展“同心扶贫攻坚行动”、党外代表人士结对帮扶活动,发动企业继续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特别是加大对未脱贫贫困人口及省市级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全县企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xx多个。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和慈善事业,帮助相关部门管理运营了慈善扶贫超市,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三是切实履行职责使命。坚持以“亲”为先,始终秉持亲商爱商富商的理念,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坚持以“清”为要,在同民营企业家交往时做到一清二白、公私分明,不掺杂私心杂念,不乱搞权钱交易。同时,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增强政务服务透明度;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家经常性联系沟通机制,及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帮助支持。

1、“辨”而不“准”。在对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度”的把握上,由于当前“不能”“不得”的禁止性规范出台多,“可以”“应该”的指引性规范出台少,导致干部和企业家之间横亘着无形的“隔离门”和“玻璃门”。对干部来讲,一些干部搞不清与企业交往的分寸,担心“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对企业来讲,一些企业负责人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瞻前顾后,遇到困难不敢去找相关单位和领导,甚至影响到企业正当权利的获取,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企业信心。对大局来讲,政企之间沟通受阻,联络渠道变窄,双向互动遭遇“冰点”,产生了隔阂,导致“背对着背”现象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清”而不“亲”。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有的领导干部担心做多错多担责多,处处以政策、纪律为借口,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在不敢为上,有的干部只怕不“清”,不怕不“亲”。不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对企业家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在不愿为上,有的干部以消极态度对待企业家,到企业调研少了,与企业家联系少了,为企业发展谏言献策的更少了;有的干部对企业家表面上客客气气,但对企业的合理诉求和合法权益不关心、不回应、不拍板,打“太极拳”。在不作为上,由以前的“脸难看、门难进”,变成了“饭不吃、礼不收、事不办”,不能担当,急难险重“撂挑子”,掩盖问题,欺上瞒下“捂盖子”。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极为不利。

3、“亲”而不“清”。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长期存有一种思想误区,认为做生意必须与干部搞好关系。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形势下,仍有部分企业家“信权不信法、信人不信法、信钱不信法”,习惯于“剑走偏锋、绕过规则”。在信权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片面认为政治权力决定经济利益,赢到政治权利的支持就等于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千方百计向政治权利靠拢,多方面疏通关系。在信人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习惯于与干部“搞人情”“圈圈子”“交兄弟”,认为在行政领域有自己所谓的“朋友”“熟人”,可以在关键时刻帮自己一把,特别是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的干部成为“首选”。在信钱不信法上,有的企业家为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背地里仍然存在“请客吃饭、走夜路”的现象,依靠丰厚的经济优势,谋取不正当利益。

1、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将政府行政之手从微观经济领域撤回,由事前监管转为事后监管,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下力气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从公正平等对待非公有制企业、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加强和改进投资促进工作、依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方面统筹发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进一步改善政企关系、重塑政企信心。

2、积极打造“诚信型”企业。以守法诚信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扎实开展案例剖析和警示教育,增强企业家法治意识,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恪守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坚守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引导企业家树立市场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守法经营、依法治企、公平竞争,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企业形象。同时,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3、积极打造“过硬型”组织。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政治责任,把权力、责任、担当对应统一,紧盯扶贫攻坚、资金审批、土地审批、资源开发等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着眼细节持续开展廉政教育、约谈提醒、督查考评、党风廉政巡察、重大项目督查等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监管约束机制,不断构建“不能腐”的监管体系。对为官不为者,坚决打板子、挪位置、摘帽子。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落实省委优化营商环境“30条”和**市委“32条”,主动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强化任务落实。现将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打造标准化体系,建设政务服务“新高地”。一是“四办”服务“优”先实现。积极推进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马上办的“四办”服务,促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集成融合,实现“多门”变“一门”。二是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行清单管理,1364个依申请事项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了唯一固化。设立8个综合受理窗口,对审批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三是大力推行“一网通办”。坚持“网办是原则,不网办是例外”,目前市直部门“最多跑一次”340个事项、“零跑动”1000个事项和乡镇村4383个事项均可通过省政务服务网进行办理,网上可办率达98%。

(二)打造宽松市场环境,助力企业发展。一是实行企业开办“5210”标准。设立企业开办专区、企业办照自助服务区、企业导办帮办综合窗口,已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申领发票、社保登记5个事项合并为“一件事”一日办结。设立登记环节只要材料齐全、网络平台运行正常,0.5天可办结,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申领发票三个环节实现同步审批0.5天办结,推出免费复印、免费双向快递等服务。二是实现不动产登记321标准。不动产一般登记控制在3个工作日以内,抵押登记控制在2个工作日以内,手续齐全的小微企业登记即来即办,对抵押注销、查封、更正、异议、换证等登记即时办结。三是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非禁即入”。拟定了《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工作指引,强调严格规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负面清单公开、清单动态调整等机制。

(三)打造工改加速度,提高服务效能。住建局组织召开住建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积极探索建立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相适应的审批监管体系,推进落实联合图审(平台搭建已完成)、数字化图审工作机制。推进工程建设项目806040标准,运用工程建设项目“864”审批平台,重塑审批流程,促进跨部门、跨层级、全过程审批服务和监督管理协调统一、深度融合。

(四)打造简易高效程序,提升获得水电气便利度。一是进一步提升办电服务效能。推行极简客户报装服务,充分利用拍照录像、条码扫描、电子签名等功能,实现客户资料电子化采录收集、现场勘察信息自动上传、供电方案线上审核确认。二是用水报装环节,一般用水用户报装可直接通过自来水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报装,报装后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用户后进行上门踏勘做施工方案,进行接水报装。三是燃气报装环节,中燃公司派专人到政务中心燃气窗口安装了收费系统,“中燃慧生活”网上报装程序基本完成,已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网上报装业务培训。

(五)打造“减负升级”模式,大力推进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全市金融机构共争取专项再贷款向5家防疫重点企业发放优惠贷款4650万元。**农商银行、xx银行、村镇银行等共向我市278家企业发放支农支小贷款利率4.55%,优惠贷款4.61亿元,完成率达到177.31%。**农商银行发放贷款利率5.5%,优惠贷款近1.5亿元。今年元—7月全市累计实现减税降费11392万元,其中:2020年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5867万元、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2020年继续实施形成的减税降费5525万元。

(六)打造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全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推进各类业务专网与政务服务网对接连通,确保“应进必进”、“宜统尽统”。加快大数据运营中心建设步伐,目前数据建设已完成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基础库框架搭建。加快电子身份应用。提高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中的应用度。

(七)打造司法公平保障,着力构建完善监管体系。一是关于“执行合同”。截止7月底,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480件,旧存43件,结案351件,执结率73.13%,在**法院系统总执结率排名第二。其中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0.64%;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合格率达100%。二是推进互联网+监管。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全市涉及到的29个职权部门共梳理监管事项893大项(含子项3411项),填报检查实施清单924条,认领率和填报率均达到100%;归集各类监管数据60000余条,涉及28个目录,数据覆盖面与归集量居**第一。

(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但少数部门和部分干部对此没有清醒认识,还存在不愿为、不敢为、不善为的问题。一些职能部门没有真正树立起用户思维、“店小二”意识,为企业和群众办事设置门槛过多,增加了办事难度。容错纠错机制运用不够,有的干部固守法律条款,对企业“清”而不“亲”怕犯错,怕担责。有的不敢较真碰硬,特别是在处理一些难点堵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上,底气不足,能力不强,办法不多,存在畏难情绪。

(二)政务服务效率还不够高。虽然“一网通办”平台已经建立,但由于省级平台与市级平台对接不够,市级各部门之间大数据标准不统一,连通不到位、整合不彻底,在人员、法人信息等关键基础要素数据上仍然存在“信息壁垒”“信息孤岛”,无法实现全标准、全归集、全贯通、全在线的共享,政务服务效率不够高,企业和群众办事网办率不高,获得感不强。

(三)数据整合、信息共享难。一是房产数据整合难。我市中心城区共有1.6万宗土地、8万户房产数据,通过不动产登记中心四年来的日常登记数据整合,完成了约30%的房地数据的整合,但还有70%的土地和房屋未进行挂接整合。二是不动产登记中心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不能共享。目前虽有税务、民政部门婚姻登记信息共享,但不能满足不动产登记的需要,离上级要求的信息全覆盖还有很大的距离。

(四)联审机制未形成、工改系统未真正完善和运行。联合图审因宣传和告知环节还未真正完善,很多施工企业仍然依照按惯例将施工图与消防、人防设计图纸分别设计,分时段、分机构审核,导致消防、人防设计审查备案环节受阻,人防设计与施工、消防设计阶段脱离,影响施工许可审批时效。

(五)银行难贷款,企业贷款难。一方面辖内企业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不高、财务报表不透明现象,并且与金融部门审核口径不统一,银行采信度较低,很难正确判断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导致银行不敢轻易放贷。另一方面企业缺乏规范化管理、财务状况不透明,抵押物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导致新增信贷融资难度加大。

(六)“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推进迟缓。一是各成员单位重视不够,认识不高,没有把“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抓。二是联席会议成员各单位对此工作不熟悉、不主动,部分成员单位对监管平台的操作流程还不熟练,有的甚至不会运用。

(七)法治环境有待提升。企业法治意识淡薄,企业诚信意识、契约意识、规则意识不强。对于一些没有明文法律依据予以取消的事项,没有大胆突破,减轻企业负担。

(一)进一步提供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事联办”,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加强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巩固“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成效。提升“一站式”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一窗受理”全覆盖。拓展服务方式,实行集约服务、套餐服务,在事项标准化、颗粒化的基础上,推行场景化、引导式政务服务,改善企业群众网上办事的体验感。

(二)加快大数据运营中心建设步伐。一是统筹指导协调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的整合应用和共享开放,同时承担**对电子证照和数据共享日常考核工作。督办市直部门及时、准确上传电子证照信息和数据。二是加快大数据运营中心建设,并督促城管、卫健、人社、民政、公安等数据并入大数据运营中心,实现统一调度。

(三)深入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加快实现公安、市场监管、住建、税务、司法、民政等部门信息与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集成,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集成业务流程,整合房屋交易、税务、不动产登记部门窗口,设立“一窗办理综合服务窗口”,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建立不动产登记工作督办调度机制,重点解决阻碍改革推进的堵点难点问题。

(四)持续深化银企对接机制。建立担保体系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增强融资担保实力,加快推进与省政府融资担保、**大正担保公司战略合作进程,构建多元化担保体系,切实解决“不敢贷”的问题。积极推动企业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牢固树立诚信经营发展理念,帮助中小企业更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率,改善财务状况,提高信用等级;加大“银税互动”“银电互动”等信用信贷产品投放力度,切实解决“贷不到”的问题。

(五)实现联合图审。建立“事前介入”管理制度,实行窗口“一次性告知”。确定联审的单位和部门,明确联审的内容及规模分类,拟定会审机制,明确各单位审查时限,定期通报结果。人防工程建设监管纳入日常监管、全程监管,有效杜绝“未批先建”“逾期不建”“批建不符”等顽症,确保在建工程达标,验收时效缩短。

(六)提供司法服务保障,改善法治环境。坚持把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抓准点、定好位,制定《关于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清单,以提高合同执行效率和提升破产办理质效为重点,把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贯彻到司法办案的各个领域。下一步,及时梳理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用活用好司法建设手段,帮助相关企业强化管理、改善经营。发挥司法审判工作职能,开庭涉企案件立审执快速通道,最大限度缩短办案周期,降低企业诉讼成本。

按照《xx县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教育局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强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责任意识,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确保行动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成立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指导推进、督促检查等工作。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一是加大学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在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集体学习等形式,学习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

二是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转作风、优环境、勇担当”活动。持之以恒整治“四风”,在机关内部持续开展干部职工上班纪律、岗位履职、工作效能的专项治理。在各中小学持续开展师德师风、规范办学行为等专项治理。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培训会、开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教育,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转变行风教风,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及时下拨民办教育公用经费。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协调争取供电、供水等部门落实民办学校雨公办学校同等待遇,截至目前,部分民办幼儿园水电暖均为商业用途,教育局正积极协调为民用水电暖。

三是做好民办教育机构申办审批和服务工作。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是民办教育机构审批事项进驻政务大厅,防止审批事项“体外循环”。二是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工作流程。根据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高教育审批的效率,规范申请材料清单,确保行政许可申请人所需办理事项“只减不增”。

(三)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

一是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完善学前教育网络,截至目前,我县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1所。

二是稳步实施校网布局整合优化工程,推进公立幼儿园建设,2020年,撤销了乡镇9个附设幼儿园,成立了12所公立幼儿园。建强配齐班子成员,选拔了5名幼儿园班子成员,乡镇幼儿园园长由乡镇小学校长兼任。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8月份,严格按照程序公开招聘了143名幼儿园教师。截至9月份,12所幼儿园已经开园招生,领导班子及新招聘教师已经到岗。第四幼儿园、空港幼儿园项目已完成立项、设计招标工作,正在办理土地手续。

建设。

(四)切实解决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积极做好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同等入学政策,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统筹安排在指定公办学校就读。进一步做好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将在校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同等享受各项资助。

(五)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是做好权责清单梳理和动态调整工作。做好权责清单梳理基工作。已报县司法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审查完成后将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布;编制完成了2020年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政府网站公布后,权责事项将常态化动态管理。

二是持续推进权力瘦身,“三减一增”工作。认真推进“三减一增”工作。截至目前,依申请六类事项,由法定时限239个工作日,压缩到承诺时限34个工作日,压缩时限比例为85.77%;环节数原为42个,现压缩为28个,压缩比为33.3%;材料数原为36个,现材料为21个,压缩比例为41.66。

三是持续推进“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认真落实“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推动教育局人员进驻政务大厅,授权到位。成立了审批办。在“一网”方面,事项纳入政务一体化平台,基本实现“应接尽接”。二是完成了“一体化”平台事项认领工作。基本实现“应领尽领”、“应上尽上”。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3项。“网上办”事项1项。

市政府督考办:

按照大政督[2017]133号通知要求,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区软办结合《大连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实施方案》、《大连市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及《**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内容,对我区今年以来营商环境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区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将2021年确定为“优化营商环境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全区各部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紧锣密鼓抓推进,凝心聚力促发展,叫响“123”(即坚持稳中求进一个总基调,牢固树立“精品和引领两大意识”,着力推进“三抓三创造”)工作思路,筑牢营商环境堡垒,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提早谋划,开好新春第一会。

新春伊始,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区优化营商环境年暨2016年度纳税百强企业座谈会,区四大班子领导、区委常委、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出席会议;区百强纳税企业60位企业董事长,40名集团公司ceo、行政总裁、总经理参加会议;区14个部门和9个街道,**区首批聘请的8名经济智库专家,全国15家媒体记者受邀参加会议。会议发布了**区“招商、安商、暖商、富商”十项承诺,推动了政府与企业,以及纳税百强企业与银行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标志着**区正式启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二)制定方案,对症下药求提升。

立足**区实际,结合省市关于营商环境推进的相关文件,对标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评价的10条标准,制订了《**区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以提升城区品质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创新、完善服务保障为重点,细化20条目标任务,聚焦营商环境“痛点”、“堵点”和“难点”,拿出硬招数,打出组合拳,着力打造务实高效政务环境、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开放包容招商环境、严肃公正法治环境、温馨和谐社会环境,为建设大连品质立市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三)组织保障,全力推进抓落实。

为进一步推进《方案》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我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各副区长任副组长,各街道及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为优质高效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供政治保障。同时,成立由区委督查部门、区政府督查部门、区经信局、区监察局组成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小组,督查方案落实,查处与营商环境相关的作风建设及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背政府承诺的行为,确保《方案》落实不走样,工作开展有实效。

市区方案发布以来,全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区关于营商环境整改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在全区大兴务实之风,大行实干之举,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营造营商环境建设浓厚氛围。

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在本地新闻、各大平面媒体、v**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优化营商环境宣传。“鸡年上班第一天撸起袖子加油干,**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更优营商环境,锻造更强总部经济”、“畅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等专题采访在大连新闻栏目播发;《**区多维度营造营商环境》、《**区:发挥金融要素优势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文章在本地全媒体刊发;“优化营商环境**区是认真的”、“大连龙商与**区携手前行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加急’注册令检验大连**区营商环境”等文章通过v**和各类网络平台发布。同时,各部门还充分利用**区政府门户网站、各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群发平台、楼宇大厦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积极做好营商环境建设宣传推广。此外,为了增进各单位关于营商环境工作经验交流,从6月份开始,我区每月定期刊发“营商环境工作动态”,现已刊发两期。目前,全区上下已逐渐形成“人人是营商环境、时时是营商环境、事事是营商环境、处处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顶层设计,打造务实高效政务环境取得实效。

1.加速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目前,区属14个部门89项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区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受理,彻底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利,大厅之外无审批”。

2.压缩审批时限,提升工作效率。按照能简则简、能优则优原则,将194项公共服务和审批事项中的171项承诺办理时限平均压缩60.8%。对审批事项发生频率较少的部门,采取综合窗口受理模式,将每个审批事项形成标准件,实现行政审批标准一体化受理。

3.加强智慧政务建设顶层设计,开创“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加速推进“一张网、一个窗口、一个平台”建设,按照《大连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内容,编制《**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并进行任务分解。同时,创新开展智慧管理平台建设,通过规范化联动预案梳理,打造标准化政府服务流程,推动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互联互通,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企业四处找”为“部门协同办”,服务群众和企业无死角,推进“指尖上的**”逐渐成为现实。

(三)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化为企服务,打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取得实效。

1.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召开**区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主体准入机制促进营商环境建设会议,解读关于加快改革完善机制促进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专项整治和监督、投诉举报等工作机制,确立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分解落实具体推进措施,有力助推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开展。认真推进“五证合一”、“先照后证”、“证照分离”工作,推行证照办理“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开展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实行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整合,为推动营业执照信息集成化、电子化奠定坚实基础。

2.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按照国家、省、市工作部署,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由企业登报公告改为网上公告,省略清算组备案登记程序,不再收取股东会决议、清算报告等申请材料,市场主体退出程序更为简便、退出成本有效降低、退出机制更为完善。

3.深化“服务企业暖心工程”,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完善“走企业解难题”长效机制,在去年区领导带队走访企业300余户、解决问题300余件的基础上,持续开展“走企业解难题”活动。对东港商务区项目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配套滞后问题、个别项目施工与城市建设冲突问题等,与市级相关部门持续协调,持续跟踪,直至提出解决办法。为及时解决楼宇内企业关于工商注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问题,在52座大厦建立“楼宇经济服务站”。采用“互相进驻”方式,在国、地税大厅设置受理窗口,让企业“进一家门,办两家事”;联合开展辖区纳税企业税收政策辅导会,让企业“进一家门,听两家课”,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积极走访科技企业,促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地生根,帮纳税人“造血”,为纳税人“壮骨”,助纳税人“强身”。各部门积极履职,主动作为,在共筑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项目服务体系,打造开放包容招商环境取得实效。

1.强化全民招商意识,扩展招商领域。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采用地块招商、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主题招商、以商引商等手段,充分利用商会、校友会资源,营造全民招商氛围。为更好推进楼宇招商,对辖区内建筑面积5000平以上的楼宇进行全面普查,建立楼宇资源数据库,为企业落户提供一手资源。制定《**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以总部经济为龙头的高端服务业,在企业落户、高管人才引进、以商招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全面提升城区竞争优势。

2.全面落实区级领导包重点项目、包市容工作。区委、区政府印发《2017年区级领导干部联包重点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调整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包片督导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安排的通知》,区委书记、区长率先垂范,各区级领导快速响应,在抓好各自工作的同时,对照“双包”责任清单,把项目建设和市容环境整治作为自己工作的“责任田”,针对企业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及时给予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及时同区委、区政府反馈,召开联席会议,综合研究解决方案。

(五)规范行政执法检查,严格依法行政,打造严肃公正法治环境取得实效。

1.加强依法行政事项督查整治。按照《辽宁省“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方案》、《辽宁省破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准入门槛专项工作方案》、《辽宁省清查审批和认证暨行政收费等专项工作方案》精神,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实际情况,积极为企业减负。按照国家要求,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取的“预防性体检费”,将为企业年均减负约5万元。

2.积极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各执法部门和执法机构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探索跨部门联合执法体系,合并、减少对企业的行政检查,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目前,全区12个行政执法机关已完成双随机抽查“一单、两库、一细则”建立工作。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区环保局实行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批准、登记制度,并及时在大连市环保局官网“污染源监管信息”栏目中进行公示。

3.建立规范有序的司法运行体系。通过开展法治宣传、加强法律援助、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助力良好司法环境建设。已在全区所有街道和社区,实现司法援助绿色通道全覆盖,并建立“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大调解服务工作网络。通过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目前,已排查企业类纠纷220余次,预防纠纷100余件,调处纠纷120余件,书面调解协议书80余份,涉及金额50余万元。

(六)深化平安**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打造温馨和谐社会环境取得实效。

1.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着力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发改、环保、城建、安监、执法等多部门联合,通过召开协调会、现场指导等多种途径,加强企业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在今年“达沃斯”会议等重要节点期间,以及接受中央环保督察期间,营造了企业依法施工、安全施工、环保施工的良好氛围。

2.维护安定有序治安环境。区公安分局全力营造“无缝隙、无干扰、无死角”的安商护商优质环境,强化企业周边治安整治,建立巡、查、控三位一体护商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企业安全经营。区交警大队大力治理违停乱象,对15条主干路街进行整治,规范道路停车秩序。开展马路市场“退路进厅”,形成干净整洁、证照齐全、规范有序的经营环境。

3.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在全市率先试点“居站分离”制度,将社区服务性工作和行政性工作,按类别划归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分别负责,让社区回归自治功能。同时,积极引导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构建居家养老“1+1+n”服务体系,即:建立1个老年人需求数据库;成立1个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协调推进机构;提供若干个服务项目,包括签约医生等7个基本项目及财务托管等7个创新项目。力争三到五年全区实现“1+1+n”模式全覆盖。为向辖区企业提供优质的劳动争议调解服务,我区大力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在18个大厦内设立劳动争议调解所,在6个大厦成立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站,定期聘请律师指导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成立全市第一家“调解工作室”,促进企业和员工劳动关系和谐。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为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我区营商环境工作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目前推进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营商环境推进工作抓手上,载体还不够多,内容还不够新颖;二是将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与本部门工作推进有机结合做得还不够深入;三是倾听企业呼声方面有待于加强,还没有彻底摸清企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区将采取四个“进一步”以不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自查自纠工作;各部门各街道要对本单位营商环境工作开展进行深入自查,及时纠正不利于营商环境推进的行为。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严肃工作纪律;各部门各街道,特别是直面企业和居民的窗口单位,要把机关作风建设和严肃工作纪律作为抓好营商环境工作的突破口。三是要进一步丰富营商环境工作内涵;各部门各街道要立足本单位工作职责积极设计并开展推进营商环境的有效载体和活动,努力做到本职工作推进与营商环境提升有机结合,无缝衔接。四是进一步广开言路,倾听企业呼声;各部门各街道要与辖区企业积极沟通,上门听取营商环境推进意见和建议,做到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五是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督查小组将通过明察暗访、问卷调查、召开企业和投资者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建立多方参与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及时发现问题,深入了解实情,严厉追责问责,以确保我区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扎实开展。

2020年,我县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系列讲话精神,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中心,利用专项行动求实效。

1、强化了《条例》学习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后,县委、县政府带头,各乡镇、园区和部门均组织开展了《条例》的学习宣传活动,让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扎根全县党员干部的心中。2月20日,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了县发改局起草的《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针对《条例》条款进行了具体的责任分工,明确了任务、时限。

相关范文推荐
  • 02-22 环卫工作特色亮点总结(专业20篇)
    范文范本是书写技巧和对应内容的典型示范,通过模仿和学习范本,我们可以提高写作水平。阅读范文范本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
  • 02-22 建筑安全员个人工作总结(汇总21篇)
    安全工作总结应当客观真实,全面细致,对存在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工作总结样本,以供参考。本人以“建筑安全员”身份参加
  • 02-22 大学生职业规划(优秀21篇)
    优秀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能够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学习。下面是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笔记,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步入了大三的行列,同时也进入
  • 02-22 2024年党员个人自评表填写(精选18篇)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文学知识和阅读欣赏的重要参考资料。接下来是一些范文范本的精华部分,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本学期,我结合学校的工作重点和自我学习实践,
  • 02-22 错别字的调查和研究报告范文(12篇)
    通过撰写报告范文,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释问题,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信息和观点。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的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 02-22 中医科门诊实习心得体会(汇总13篇)
    实习心得体会是对在实习期间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文章。以下的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中,可以看到实习生们不同的成长和变化。第一段:介绍实习门诊的背景和重
  • 02-22 工作总结成长感悟(实用19篇)
    月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总结和解决,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借鉴一些成功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总结能力和写作水平。
  • 02-22 货物往来款协议书(通用21篇)
    合同协议的签署是企业之间合作的必要步骤,它有助于增强合作伙伴之间的互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同协议模板,根据你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合你的合同模板来起草你的合同协议。
  • 02-22 水泥厂安全培训心得(通用19篇)
    培训心得是对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所感所悟进行反思和总结的机会。请大家看看以下精选的培训心得范文,相信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思路。转眼间,春天又迈着轻快的步伐向我们
  • 02-22 教师整理心得体会(热门15篇)
    通过教师心得体会的撰写,教师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以下是一些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作为一位教师,我们每天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