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计划>拼音教学计划第二学期学前班(热门16篇)

拼音教学计划第二学期学前班(热门16篇)

时间:2024-02-21 22:38:04 作者:JQ文豪拼音教学计划第二学期学前班(热门16篇)

学期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在紧张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下更好地掌握时间,减轻焦虑和压力。希望以下的学期计划范文中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对大家制定自己的学期计划有所帮助。

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把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街接作为最紧追的任务,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治理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持续强化能力建设,努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

(一)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在前期已制定出台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和帮扶机制的基础上,对照国家和省文件要求,及时健全我县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村低收入群体监测和帮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发生。

(二)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聚焦搬迁安置区(点),从就业、产业和后续配套设施提升完善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升16个安置区(点)综合管理服务水平,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采取“劳务输出、本地岗位开发、技能培训”等方式,规范管理好乡村公益性岗位,确保脱贫劳动力多渠道实现稳岗就业,实现脱贫人口就业规模与上年度保持基本稳定的目标任务。

(四)积极应对后评估工作。中央已明确过渡期内每年评估一次,重点抓好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就业帮扶、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收入增长等评估重点内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着重关注分散供养五保户的房子和人居环境问题,居住高山人群的饮水问题,以及因病因残收入骤减和支出骤增户的返贫问题。

(五)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全县xx年到村扶贫项目共1140个,投入资金3.1266亿元。全面摸清扶贫资产底数、现状、收益、存续、管护情况,全面完成确权登记,分类健全资产管理台账,纳入“三资”管理平台。重点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项目,按照“一项目一方案”的要求逐一会诊制定整改措施,指导责任单位限时整改到位,确保扶贫资产效益持续发挥到位。

(六)强力抓好到村项目建设推进和到户政策落地见效。对中央、省、市下达到县的衔接资金,严格按照相应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实施程序,强力抓好项目建设推进和资金拨付管理。对下达到村的衔接资金项目,强力抓好督促指导,从严抓好过程监管,确保按时开工、按质完工。对到户制定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按照能快则快的要求,抓好调度和督促,强力推进,让脱贫人口,低收入人口早受益早见效。

(一)抓好政策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过渡期内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原有政策不退出、投入力度不减少、帮扶人员不撒离,确保政策不断档、工作不脱节。参照国家和省市出台的衔接政策,结合我县实际,配套制定出台县级相应的衔接政策,确保不搞急刹车。

(二)抓好工作衔接。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组织开展好“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的编制工作,深化细化具体举措,确保能够落地落实。聚焦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五大振兴总任务以及乡村建设行动等具体工作内容,科学谋划衔接资金项目库,为改善群众民生福祉,推动农村全面振兴打实基础。

(三)抓好力量衔接。参照省市要求,科学做好扶贫部门向乡村振兴部门的改制,明确好人员力量分工,理清工作具体内容,理顺工作推进机制,建立起协调配合,无缝衔接,高效运转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四)抓好机制衔接。持续加强重点工作周调度通报和常态化暗访督导机制,层层传导压力,严实工作作风,坚决杜绝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发生,不断推动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一)指导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20xx年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对有条件的村庄尽快编制村庄规划,对暂时没有编制规划的村庄,严格按照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用途管制和建设管理要求进行建设。

(二)重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开展农村户厕摸底,及时发现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提升农村改厕质量。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科学选用改厕技术和产品,20xx年完成改厕1000户以上。

(三)强化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置。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动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完善生态美超市,20xx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机制。推进“生态美超市”提质扩面。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

(四)打造美丽宜居村庄。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一批环境优、生活好、乡风美的美丽宜居村庄,充分激发乡村的主动性、创造性,20xx年新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18个。

(一)实出抓好重点区域治理。把易地搬迁安置点、城乡接合部作为乡村治理重点区域,着力加强社区治理、公共服务、基层党建、社会融入等工作,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重点区域治理体系。

(二)梯次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将全县182个行政村分为先行示范引领村、正常推进提升村、持续巩固攻坚村,做到先行示范引领村尽快突破,正常推进提升村自持续发力,持续巩固攻坚村奋力追赶,分类有序推进,确保如期实现乡村振兴。

(三)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机制。继续向45个出列村、2个示范村、2个后进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对任期已满的有序轮换,对新驻村的组织轮训。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街道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街道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省委组织部中共**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扎实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根据《**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市、示范镇(街)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通知要求,接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党关于“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市“七强”示范创建目标及主要任务,实施“七大”工程,深入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创建,实现“强村带组、整镇推进、整市提升”,力争经过三年持续努力,达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街道、示范社区标准。

二、创建目标聚焦**市提出“政治引领力强、头雁牵引力强、组织覆盖力强、队伍战斗力强、人才支撑力强、发展驱动力强、基层保证力强”的“七强”目标,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一)政治引领力强。

各党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经过政治引领、观念引领、政策引领、作风引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惠农政策进基层、进田间、进农户,凝聚全员推进乡村振兴的思想共识。

(二)头雁牵引力强。

推动社区党组织书记当好“领头雁”,发挥街道党工委乡村振兴“前沿作战部”作用,社区党组织乡村振兴战斗堡垒作用,牵引构建各部门协同、各层级联动的乡村振兴工作新格局。

(三)组织覆盖力强。

坚持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巩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织密建强,农村基层各类组织中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覆盖质量不断提升,党组织建设实现标准化、规矩化,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四)队伍战斗力强。

街道干部队伍数量充足、业务熟练、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社区“两委”干部队伍政治过硬、思路清晰、敢于担当、善于管理、清正廉洁;农村基层党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优化,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成效鲜明。

(五)人才支撑力强。

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工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健全一套乡村振兴人才统筹管理、孕育引进、评判鼓励、服务保证的机制,建设一批乡村振兴人才工作阵地,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

(六)发展驱动力强。

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余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美丽乡村数量稳步增加,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余富足目标逐步实现。

(七)基层保证力强。

关于农村基层投入逐步加大,基层建设的政策保证、资金保证、人力保证有效落实,基层治理服务逐步实现规矩化、便捷化、信息化,基层干部群众的实际困难得到有效解决。

三、主要任务(一)实施政治引领“凝心铸魂”工程1.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三会一课”、第一议题、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做到重要理论专题学、重要精神即时学、重要内容定期学,坚持不懈用党的科学理论凝心聚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聚强大思想动力。

2.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落实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任务清单,用好**市党员教育示范基地“云展馆”、追寻**红色征程等线上学习平台。建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展台账,落实闭环管理。基层党组织每年组织1次党章专题学习交流,开展关于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活动。街道党工委每年针关于若干重点难点、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将主题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3.丰富教育宣传载体。

坚持用好“四个日子”党日活动制度及“百千万”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入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注重创新“微党课”“微电影”“微手册”“书记大讲坛”“方言讲堂”“网格学堂”“田间课堂”等具有本地特色,党员群众喜闻乐见、易知易懂的形式载体,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惠农政策进入千家万户,传达到每一位党员、群众,持续提振全市党员群众奋战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二)实施乡村振兴“头雁领航”工程。

4.充分发挥党工委的领导作用。

严格落实街道、社区两级党组织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委的“前沿作战部”作用,每月至少专题研究1次乡村振兴工作,推动街道党工委书记全面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直接责任,当好“一线施工队长”。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实绩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依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赋予街道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优化和综合设置街道机构,为推进乡村振兴构建统一指挥、简约高效的管理体制。

5.实施农村“头雁”整体提质行动。

落实《**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教育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村(社区)“两委”干部人选资格县级联审制度,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履职清单管理、底线管理。定期开展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项表彰活动,建立镇(街)领导班子成员结关于“一肩挑”书记机制,依照省市规则专项招录优秀农村“头雁”进入镇(街)干部队伍,积极探索从优秀农村“头雁”队伍中招聘事业单位人员,进一步拓展农村“头雁”的发展空间。

6.落实“三进一建”措施。

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组织召开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交流会,压实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责任。

(三)实施基层组织“固本强基”工程7.强化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

巩固村级党组织书记“三个一肩挑”成果。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建立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和妇联等农村各类组织定期向村级党组织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完备以村级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整合投向农村基层的各级各类型资金、资源、项目,以村级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汇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8.织密农村基层三级党建网格。

网格等有机融合建设综合网格,实现网格内各类资源力量清单化管理,服务需求项目化落实。

9.常态化整顿后进村级党组织。

坚持每年常态化、递进式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实行动态管理、滚动整建,落实“四个一”举措,重点难点村由市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和街道党工委书记包村联系。完备整顿评估机制,关于工作滞后、解决问题不力的街道党工委书记即时约谈提醒;关于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缺失、整顿工作搞形式走过场的,严肃追责问责。

10.规矩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规矩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接受所在村级党组织或街道党工委领导。推动条件成熟的村民小组、经济联社、经济合作社、农村社会组织等建立党支部,推行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小组规矩化建设,逐步实现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中党员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一。完备强村带组工作机制,积极推行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村民小组等组织党支部负责人,加强规矩建设,健全发挥作用机制。

11.持续优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

制,推进村级巡察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关于社区“两委”成员监督监察全覆盖和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健全完备社区“两委”干部档案管理、资格联审、因私出国(境)审批制度,构建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街道每年关于社区“两委”干部特别是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1次综合分析,即时清理“四不”书记和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涉黑涉恶等问题的社区“两委”干部,保持队伍纯洁性和战斗力。

(四)实施党员干部“建功乡村”工程12.提升镇(街)干部队伍能力活力。

精准科学选配熟悉基层党建、乡村产业、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金融信贷、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人才进入镇(街)领导班子队伍,更好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坚持实绩导向,注重在乡村振兴一线培养考察锻炼干部,健全镇(街)干部关爱、鼓励、保证等机制。健全从“五方面人员”中选拔镇(街)领导干部机制。严格实行镇(街)编制“专编专用”,探索“市编镇用”方式推进市直部门人员编制向镇(街)倾斜,整合条线扶助人员由镇(街)统筹指挥调配。保持镇(街)干部队伍相关于稳定,推动现有空编缺员的镇(街)在2年内补齐人员,努力实现镇(街)机关空编率常态化控制在5%以下。

13.完备领导干部乡村振兴挂点制度。

街道党工委书记带头挂点乡村振兴任务最重的社区,推动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主动到乡村振兴一线了解掌握实情,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形成齐抓共管、执行有力的生动局面。

14.实施镇村党员干部能力提升行动。

加强镇街党校建设,建立镇街党校顾问制,针关于乡村振兴业务需求、知识短板开展“菜单式”“专题式”培训。街道党工委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市级以上培训。每年至少组织1次村级党组织书记全员培训,2022年9月前完成街道干部、社区干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全员轮训,其中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时间不少于56学时。街道党工委每年至少组织1次农村党员全员轮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抓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

15.用好用活驻镇驻村帮扶资源力量。

落实《关于做好**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管理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加强驻镇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生活保证,抓实有关人员年度考核和期满考核工作。创新驻镇帮扶党建联建共建载体,推动驻镇帮扶单位与所驻镇之间、第一书记派出单位与重点村之间组织共建、责任共担、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发展共促。

16.大举推动致富带头人互促互转。

发展一批青年致富能手、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党员,原则上每个社区每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街道每年新发展的35岁以下农村党员不少于50%;建立一套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档案,加强跟踪管理、重点培养;市、镇、村三级党组织鼓励导致党员创办领办一批示范致富项目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有关方面给予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支持;推动每个社区都有一批党员致富能手,每名党员致富能手至少结关于帮带1户群众;接合“双招双引”行动,擦亮商会党建品牌,动员外出党员服务家乡发展或返乡创业。

17.加强农村人才孕育。

开展“农技上门”活动,定期邀请专家人才到基层开展调研指导、专题培训。建立年度党员群众实用技能培训需求清单,依托市、镇两级党校、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及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等主体,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示范培训。持续推行实施“粤菜师傅”“**技工”“南粤家政”和“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孕育等工程。加大镇(街)站所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注重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关于口单位学习锻炼、培训研修。加强与**科贸职业学院的勾通合作,持续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提升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乡村人才。

18.大举推动人才下乡。

围绕推动驻镇帮镇扶村,开展人才“组团式”帮扶。定期举办人才交流会、专业研讨会、合作洽谈会、产销关于接会等活动,推进医疗卫生人才义诊、教育人才支教、产业人才支招、农技人才指导等帮扶工作。建立科教文卫体等部门业务人才“下乡”机制,定期组织一线技术指导、咨询服务等活动。发挥驻村选调生作用,每年开展“进家门、察实情、听民声”活动,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

(五)实施重大任务“提档升级”工程19.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强化市委统筹,镇(街)党(工)委和村级党组织引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组织党员、群众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和经营模式,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多形式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推进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化利用,促进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深入推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试点村要在2年内建成壮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并且产生实际经济效益。力争到2023年基本消除...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项目要求和省级建设指导标准,坚持“五位一体”统筹推进思路,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深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发展,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弘扬传承乡村文明,不断提升依法治理和基层党建水平,推动富民强村,丰富“三化五美”的内涵品质,进一步彰显放大示范效应,带动全域美丽乡村建设。

xx村是ts街道ts社区所属的一个自然村,总户数240户,人口746人,其中户籍人口720人,村民年人均收入约2.8万元。村庄面积约200亩,始建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属镇郊型村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xx村自然资源独特、山水资源丰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周边旅游景点众多,紧邻ts大遗址博物馆、古猿人洞、欢乐水魔方等著名景区;交通十分便捷,沪宁高速、s122省道穿村而过,ts环镇北路休闲慢道将xx村和紫清湖旅游度假区、汤家家温泉村串联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规划先行,合理布局。依据街道ts社区村庄及地形布局,科学确定村庄布局和规划,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合理布局各项用地。

有被列为中国四大疗养温泉之首的ts温泉、以阳山碑材为核心开发的南京郊县家4a级明文化村风景区、发掘有ts古猿人化石的国家遗址公园和蒋介石民国温泉别墅等著名景点,近年又建成紫清湖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南京欢乐水魔方水上主题乐园、省四星级旅游景点ts七坊,汤家家温泉村。历史人文资源底蕴极为丰厚,自然享赋具有独特的优势,旅游发展的优势明显,建设实施方案会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保护村庄地形地貌、自然肌理和历史文化,注重生态环境改善,突出乡村风情和自有特色。

(三)尊重民意,保障权益。充分尊重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保护村民权益,发挥村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组织村民积极参与特色样板示范村建设,加快建设美好ts。

(四)加强组织,有序推进。街道将把特色样板示范村建设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强化组织领导,以制度、人员、保障措施等确保有序推进,保证验收通过。

1、基础设施建设:

(一)改造村内道路:由于目前xx村道路只有约4米宽,随着私家车的增多,车辆出行已经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十分突出的问题,将利用特色样板示范村建设的机会,对进村主干道铺设沥青,全长1公里,宽6米。另外对村内道路铺装和整修。总建设费用为200万元。

(二)给水:自来水入户率百分之百,满足用水水量,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现已全部完成。

(三)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将利用示范村建设的契。

机,新建污水管网3公里,主管规格300mm,支管200mm,新建雨水管道2公里。管网集中连接到宁杭路市政主管网,最终连接到ts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由于村庄居民点房屋集中度大,污水管网铺设困难,管线长,预估污水管网铺设投资费用在300万元以内。

(四)实施居民点村口、道路两侧、农房前后的绿化工程以及“微田园”建设工程。建设居民点绿化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最美乡村、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实施这一工程,能够增加xx村的绿地面积,降低各种废气和扬尘对大气的污染,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选用具有地方特色、多样性、经济性、易生长、抗病害、生态效应好的品种.“微田园”建设工程是对xx村原有的菜地进行整合规划,用以种植有机蔬果,用于商业采摘,创造商业价值,让游客感受采摘的乐趣。绿化工程及“微田园”工程总建设费用为100万元。

(五)实施杆线下地。居民点内的村村通道路已经安装了统一太阳能路灯,能够确保村民白天出行有好路,夜行有路灯。下一步,为打造整洁、清爽的村庄环境,将把xx村内部分杆线移往地下,总投入约200万元。

(六)其他配套设施。拟在居民点内新建1座公厕,通水通电,达到三类水冲式标准,新建公厕投入费用在30万元以内。

2、环境及卫生整治。

(一)村口整治:新建两个村口,并设置景观与村口标识。在居民点周边采用植物造景与建筑空间结合的形式,达到自然、亲切、宜人的效果,体现出xx村最美的特色与标志性。植物造景与牌坊等形式要多样化,但不要搞得很夸张,力求新颖,简朴,归真,重点打造xx美丽乡村的村口环境,达到让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游客参观游览,总费用约30万元。

(二)环境景观整治:组织开展“山青水碧行动”,坚持“民生为先、统筹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方针,围绕“生态、智慧、田园、乐居、文化”的建设目标。继续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对特色示范村建设中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拆除或翻修村内破旧房屋、墙体,确保特色示范村的形象好,整体适合度高,力保到20xx年10月底前结束整治工作。

(三)卫生整治:对居民点的20处破旧披棚进行拆除,共整治乱堆乱放30处。使xx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庄环境更加整洁。总费用控制在20万元。

(出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四)农房建设:按照xx特色示范村建设的整体要求,为保持xx村地方特色的村庄整体环境,将统一进行外墙出新,出新面积共计6万平方米;统一进行庭院改造,改造户数200户,总投入约200万元。

3、公共服务建设:

(一)村委会:现已有,位于ts集镇,为三层砖混结构,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

(二)卫生室:就医在ts集镇医院。

(三)文化活动室:村内已建设有一个面积达3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一部分是多功能活动厅,居民可以免费读书看报。另外一部分是棋牌室,居民可以在此休闲娱乐,放松身心。为更好的服务群众,下一步将为文化活动室添加文化器材,总费用控制在5万元以内。

(四)幼儿园:幼儿上学在ts街道幼儿园。ts幼儿园紧靠社区,足够满足需求。

(五)便民服务中心:为更好的服务社区村民,方便群众办。

事,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村民、游客解决实际困难,将建设一处500㎡的旅客接待中心,为游客提供问询、接待服务。投入费用控制在100万元以内。

(六)农资超市:集镇农资超市紧靠xx村,村民可以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农资服务。

(七)其他:随着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私家车已经逐步成为村民交通工具,从村民及游客停车的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地点,在村庄的合适位置,建设1个1200平米的大型生态停车场,总投入费用控制在100万元以内。

4、社区产业发展:

20xx年,为积极响应美丽乡村的建设,ts街道和ts社区将规划建设xx民俗文化村,具体定位:将xx打造成具有民俗特色的休闲体验区。具体思路:利用xx村所具有的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聘请设计院对xx村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打造成民俗文化风格、田园农家生活体验的民俗村。投资1300多万元,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田园农家生活体验项目。出台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xx村民建设农家客栈项目、农家乐项目及休闲体验项目,吸纳紫清湖等周边景区的游客,以形成ts各旅游景区串联互动效应。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20__年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经局务会专题研究,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思想,负责包保__镇__村、__镇__村的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按要求规划先行、盯住关键、形成合力、真抓实干、夯实责任,全力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二、工作目标。

(一)谋划布局,制定方案(20__年1月-3月)。

(二)宣传发动,全员参战(20__年4月-6月)。

驻村工作队将和包保村一起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制。

定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等制度,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一起参与,做好春季栽花种草,搞好绿化美化工作。同时,确保村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发展、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补齐短板,积极推进(20__年7月-9月)。

这期间进行查漏补缺,对上半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

进行总结改进。积极谋划,推进下半年工作,开展秋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实施秋季花卉栽种工作。帮助村里做好“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的推进活动。

(四)真抓实千,实现目标(20__年10月-12月)。

加强文化建设,结合村屯历史禀赋,发掘文化内涵,将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之中,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常态化保洁与管护工作得以加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组长:__x。

副组长:__x。

成员:__x。

各村工作队负责包保村的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时间节点,突出工作重点,找准薄弱环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确保不出现反脏回潮现象。

(二)广泛宣传发动。

村工作队要与包保村一起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支部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落实责任,使乡村振兴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工作内容。

(一)产业项目发展。

____村:积极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__镇__村继续计划做好食用菌大棚种植、蓝莓种植、光伏发电收益收入。

__镇__村:积极帮助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__镇__村继续计划做好__村施工队、光伏发电收益收入。

(二)增加村集体收入。

____村:通过集体产业项目发展,争取在20__年经济收入__x万元的基础上,力争有所提升。

__镇__村:通过集体产业项目发展,争取在20__年经济收入__x万元的基础上,力争提升至__x万。

(三)乡风文明。

大力开展“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的创建评比活动,真正让干净整洁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

四、职责内容。

(一)局领导要主动到__镇和__镇包保村共同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加大资金帮扶力度。

(二)提高政治思想认识,夯实工作作风。落实好责任完成好任务,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工作队具体负责。

(三)积极组织实施春秋两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栽种花卉行动,落实好日常各项帮扶工作内容,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做好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完成材料报送工作。

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我办实际,结合区域特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为重点,坚持政策引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街道文化特色,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共同进步、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田园家园乐园全民共享,打造乡村振兴新局面。

20xx年,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扩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增强,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生活环境优美宜居、乡风民俗文明淳朴、乡村治理民主、农民生活富裕幸福的目标基本实现。

(一)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切实增强承载力、吸引力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原则。

二是推动环境综合治理。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

三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标准建设教育场所,

持续推进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实现农村优质教育全覆盖。

(二)全面深化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一是挖掘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立足街道深厚文化底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

二是提升乡村文明水平。

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乡风文明和文化建设两个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着力建设平安乡村。

(一)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落实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健全统一领导、办事处统筹负责、各部门单位全面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扎实推进抓促振兴,突出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各级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围绕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等,培育一批爱岗位、懂技术、善经营的本土新型职业农民。

(四)加强宣传引导。

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力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激发人民群众主体作用,营造全办上下全面支持,积极投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检查督办。

加强综合考评,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各村、涉农社区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仁同坪村位于仁和镇西南部,距县城64公里,距巴陕高速下两出口15公里,境内最高海拔1200米,最低海拔550米,幅员面积8.45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有651户2441人,其中稳定脱贫户93户365人、脱贫不稳定户1户2人、边缘易致贫户4户2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3人。村党总支部有党员63名,村社干部12人。全村硬化道路22公里,有堰塘12口,堰渠1条,有标准村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大包梁苗圃350亩。

近年来,仁同坪村在市、县、镇的坚强领导下,以苗圃产业为依托,苗圃种植面积达350亩,成功招引南江县三禾园林有限公司产业园落地,初步建成集樱花、桂花、康养、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围绕“大美仁和、和美善治”总体定位,实现美丽山村与景观农业深度协调、特色民宿与美丽人居有机结合,依托天马山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努力将仁同坪村打造成集观光、康养、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全县农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和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

(一)推进产业振兴。

1.强化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

改造提升500余亩核桃产业园(新植核桃100亩,丰产培育400余亩),种植优质粮油200亩、有机蔬菜450亩,养殖巴山土鸡5000只、土猪1500余头、稻田养鱼80亩、养虾40亩,发展“四小”产业300余户。培育新型家庭农场4个。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基础。

改造提升产业道路5公里,其中1社0.5公里,3社1公里,4社1.4公里,6社0.6公里,7社1.5公里。

(二)推进人才振兴。

1.储备干部2人,培育致富带头人5人。回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新型经营业主、大学毕业生回村创业,强化激励措施,激发致富带头人带富潜能,努力营造示范带动的良好环境,激发出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热情,并优先推荐致富带头人在村内任职,发挥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的引领作用。

2.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

3.专业技术培训。围绕核桃、黄羊等主导产业布局,组织科技专业人员和核桃、黄羊种养能手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通过技能培训,群众掌握实用的核桃、黄羊种养技术,提升群众的致富奔康技能水平。

(三)推进文化振兴。

1.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仁同坪村红色文化丰富,有苏维埃遗址,有红军战斗战壕,有红色标语。传统农耕文化,极具地方文化特色,下一步将深挖农耕文化,进一步丰富农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留住乡风乡愁。

2.培育文明村风。利用道德银行,常态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孝道之星等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家风、家教、家训”活动,积极争创市级文明村,制定并遵守村规民约,完善村文化活动室,培树文明、和谐、团结、淳朴新风尚。

3.新建农耕文化村史馆。依托体育文化活动中心,新建面积10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村史馆,集农耕史简介、农耕具展览、古迹遗址、新村新貌等于一体。

(四)推进生态振兴。

坚持生态宜居发展之路,将仁同坪村打造成集康养、旅游、休闲、观光、垂钓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1.村落宜居。垃圾处理:新建垃圾处理场1个,配置垃圾箱20个,配置垃圾运输车辆,实现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覆盖率100%。污水治理:生活污水处理池3个(配套管网设施),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70%以上。公共厕所:新建标准公共厕所2个。保洁员:选拔配备8名保洁员,实现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率100%。安保配套:设置监控3处,安装路灯30盏,新建入村标示牌3处。管网规范:改造村内供水管线5公里。停车场:新建停车场1个。绿化培植:生态修复150亩,村内环境美化100亩,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农业废弃物处置:建设农业废弃物回收站1处,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回收处置率85%以上。

2.庭院整洁。卫生厕所:新建农户卫生厕所62户、改造提升卫生厕所300户,实现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庭院环境:农户庭院环境综合整治423户。

(五)推进组织振兴。

1.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扎实抓好“三向”培养,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职业化,探索社长由产业发展大户、返乡创业人士担任,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和阵地建设,健全群众自治机制,全面推行“四议四调四评”工作法,健全村民大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务村务公开等运行规则,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村级治理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培养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集体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行为。

2.加强村级治理。村风民风养成:建立“四级矛盾调处”机制(院户亲情调、村规民约调、支部说事调、司法权威调),充分化解群众矛盾,有效降低信访指数,不断形成“自强创富、感恩奋进”的良好村风、民风。村民自治:不断培育民主意识、提高群众自我治理的能力,扩大群众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开发公益性岗位:创新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发展思路,大力开发集体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设置公益性岗位9个,村内保洁,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服务群众。

仁和镇仁同坪村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建设项目资金主要由财政资金、农户自筹资金和业主投入资金为主,预计项目投入资金550.1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452.71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农户自筹投入资金82.39万元。

(一)基础设施建设。预计项目投入资金425.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28.21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农户自筹资金82.39万元。

1.仁同坪村1、3、4、6、7社改造提升产业路5公里,预计项目投入资金310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6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50万元。

2.樱花园道路整治1公里,预计项目投入50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5万元,业主投入资金15万元。

3.实施全村农村厕所革命,新建农户卫生厕所62户、改建农户卫生厕所22户,农户安装3格式化粪池163户,预计项目投入65.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33.21万元,农户自筹投入资金32.39万元。

(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预计项目投入资金98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98万元。

1.农耕文化村史馆扩面100平方米,预计项目投入资金7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7万元。

2.新建公共厕所2座,预计项目投入资金16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16万元。

3.新建垃圾处理中转站1座,配置垃圾箱20个,预计项目投入资金7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75万元。

(三)产业方面。预计项目投入资金26.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6.5万元。

1.新植核桃100亩,丰产培育400余亩,预计项目投入资金22.5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22.5万元。

2.新型家庭农场4个。预计项目投入资金4万元,需求财政投入资金4万元。

(一)明晰责任,协同推进。成立以雷智同志为组长,张国斌、赵财贸、谢欣霖、刘竞同志为副组长,镇党建办、镇财政所、镇交管办、镇生态环境保护办、镇乡村振兴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仁同坪村村“两委”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乡村振兴办,主要工作职能为创建工作宣传发动、组织领导、方案制定、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相关事项,办公室主任由白弥同志担任,赵芳芳、邓鉴文同志具体负责日常业务。同时,成立仁同坪村乡村振兴县级示范村创建工作推进办和仁同坪村项目建设业主委员会,以此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强化引导,合力投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项目整合、信贷扶持、社会参与”与“基础设施政府投入为主、新居建设农户投入为主、产业发展业主投入为主”的建设机制,实现政府、社会、个人集约化投入,形成推进合力。加大政府投入引导,打捆叠加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能灌溉等各类涉农项目,实行集中投入。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群众投入,通过政府奖补引导、信贷支持等优惠政策,引导群众自主投入示范村建设。优化金融信贷环境,鼓励信用社、邮储银行、农行等金融机构推出各类金融产品,支持新村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新居、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及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新村建设。

(三)创新机制,激发动力。始终把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深入宣传发动,调动群众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激发建设新动力,创新发展新机制。

年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集合

为深入落实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近日农业银行印发《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做好2021年服务乡村振兴和“三农”县域业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打造县域领军银行目标任务,细化任务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全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落实落细。

根据《方案》,农业银行将突出服务引领,倾斜配置县域信贷计划,强化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考评,实现县域贷款投放“两高于”“两提升”“一稳定”目标;积极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金融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和乡村建设行动,确保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构建服务乡村振兴产品品牌体系,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拳头产品、精品产品,促进全行“三农”产品体系更加丰富多元。完善涉农行业信贷政策体系,建立差异化审查审批快办机制。

聚焦打造县域金融服务领军银行目标。

全力拓展县域核心市场。

农业银行将通过开展县域业务“提份额、增贡献、强基础”专项营销、“深耕乡村市场”零售业务营销、“进园区、进景区、进有贷户”营销、农民工群体营销等活动,提升县域市场服务能力;根据不同客群特点,构建推广源头获客、链式获客、“一产业一项目一方案”获客、场景金融获客等服务模式;按照百行标杆、千点示范的思路,打造县域领军银行标杆支行示范网点。

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

不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

农业银行将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基础上,研发全行统一的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县域掌银工程特色发展,研发推出掌银惠农专版;加快县域线上贷款扩面上量,推广“农户信息建档+全线上化运作”“惠农e贷”模式;开展县域场景营销竞赛,拓展县域场景金融;创新基于物联网全流程智能化的“三农”金融产品,在分行试点推出“物联e贷”、畜牧活体抵押贷款。

围绕渠道融合。

强化县域网点布局优化和线上渠道支撑。

农业银行将制定网点布局规划,加快全行网点向城乡结合部、县域乡镇地区迁建;加强线上线下渠道协同,提升惠农通服务点服务功能,开展掌银示范村建设,推动县域网点由业务操作中心向营销中心转变。

完善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三农金融事业部支持保障作用。

农业银行已在总分支行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深化“三农”县域业务“放管服”改革,为服务乡村振兴和“三农”县域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该行坚持党建统领服务乡村振兴和“三农”县域业务工作,在总行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各一级分行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小组,鼓励引导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融合互促。

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xx市2021年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推进方案》,加快推进我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按照组织统领、规划引领、改革驱动、示范带动、系统推动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和内容,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xx镇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xx市2021年乡村振兴达标村和示范村工作标准》完成创建二星示范村6个,一星示范村12个,达标村10个,全面彻底完成三年示范创建任务,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推进步骤及方法。

(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凝聚力量推进乡村振兴。

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认真贯彻“五星党支部”评选工作和“红分管理”日常工作。利用“五个一批”和“职业经理人外聘一批”选配机制,选优配强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效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基层治理物质基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健全农村“小微权利”规范化运行机制,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深化农村地区“最多跑一次”。健全民事村办、网格员代办制度,积极推动便民服务向村级下放延伸,打通基层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凝聚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力量,合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争取上级各类项目更多支持,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送服务等活动,把政府主导变成群众意愿,让农民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角。深入挖掘社会力量,鼓励和引导各行政村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制章程、建机制,全面调动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产业,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助推乡村振兴的合力。激活群众共建动力,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托“一元”约束、积分管理机制、文明户和五美庭院评选,将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和义务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二)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扶持发展xx继铭莲藕专业种植合作社、xx成志种植合作社、xx平安食用菌专业种植合作社等一批农民合作社,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特色产品商标注册。依托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发展林下种植经济。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达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的目的。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功能作用,确保正常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三)细化责任分工,逐项落实到人。

各行政村要认真研究乡村振兴相关材料,化责任分工,逐项落实到人。一是各行政村要对照目标任务,制定本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方案中要明确工作标准,把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具体干部,实现各项工作有人牵头、有成员参与、有目标要求、有完成时限,做到工作量化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各行政村要定期召开村乡村振兴工作周例会,按照责任分工,逐人汇报所分包工作开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并一起讨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方法。同时制定倒排工期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四)集中力量攻克重点项目,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1、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环保工作,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及村庄“清洁家园”行动。完善“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落实环境保洁全域覆盖要求,实施市场化保洁模式。重点对辖区内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清理道路两侧水沟渠道的堆积秸秆和生活、建筑垃圾,清除农户庭院内外、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规整院内堆放物品,进一步提升村庄整体环境。制定《xx镇卫生管理办法》建立长效卫生考核管理机制。严抓大气污染秸秆禁烧工作,将全年秸秆禁烧工作纳入各村年底综合考核,制定《xx镇秸秆禁烧村级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处罚标准和措施。全镇划分6个大网格和28个小网格,层层落实禁烧责任。

2、加快推进农村户厕改造。一是各行政村要加大改厕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氛围,推进改厕进度。要深入农户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农村居民破除传统的用厕习俗和不良卫生习惯,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激发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各行政村要深入推进厕所革命,达标村农户改厕率达到90%以上,一星级示范村改厕率达到95%以上,二星、三星级改厕率达到98%以上,制定本村要制定本村的改厕任务倒排工期表,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务必保证按时高标准完成本村改厕任务。

3、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是各行政村要明确本村污水治理相关工作目标,达标村支管网接通率达到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一星、二星级示范村支管网接通率达到70%以上。落实具体责任人,按照污水管网设计图纸,联系施工队,积极推进污水管网建设;二是严格施工标准,加强日常监督,保证按时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污水管网建设任务。

4、强力推进宅基地改革工作。一是各村要召开好广播会、党员会、群众会,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营造好浓厚的工作氛围。尤其每天要按时通过广播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相关内容,让群众了解相关政策,积极参与其中;二是严格实行分包责任制,村干部分包村内所有宅基地超占农户,按照分包名单,落实具体责任。村干部通过入户讲政策等方式督促宅基地超占户按时缴纳超占费或者退出超占部分。

5、全面改善村容村貌。一是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完成空闲地建成“四园”、庭院建成“五美”标准、d级危房拆除、有碍观瞻的建筑和临时性建筑拆除等创建任务;二是推进村庄绿化亮化,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在村庄主要街道两侧,文体广场、学校、村级活动场所等重要场所安装照明设施。完成村内主街道、廊道绿化率达标、居民庭院绿化率达标等创建任务。同时,稳妥推进农村地区清洁供暖,并继续鼓励实施“电代煤”“气代煤”等。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任务落实。实行班子成员包2个村,行政组长包1个村的分包责任制,包村干部入村督促指导并协助村里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村干部逐项分包乡村振兴具体验收项目,层层抓好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各村要成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进一步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我镇乡村振兴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明确责任分工,强力推进落实。各行政村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定倒排工期表,围绕各自的职责和分包任务,每日按照既定目标计划做好工作。同时,工作中既要相互配合,合力攻坚,又要充分履职,独挡一面。

(三)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各村要在9月底前完成目标任务。镇里将组织相关人员不定期督查指导,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的村将进行通报批评,并按相关规定严肃查处。各村村干部按照分包项目,认真开展工作,每天必须有进度,镇里将每周对各村乡村振兴工作进度进行一次通报,对完不成日均任务的村干部,第一次扣除绩效工资500元,第二次通报仍完不成任务的进行党政纪处分,第三次通报仍完不成任务的将停职待岗2天如还完不成的予以撤职或辞职,并停发工资。任务完成情况记入考核台账,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将按照《xx镇村级干部管理实施办法》中第四条第三项,贻误重点工作或中心工作的,由镇党委对该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诫勉谈话,直至按法定程序进行调整或罢免。同时,各包村干部要切实负起责任,每日入村督促指导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凡是到期完不成任务的村,对其包村干部记工作差错一次,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台账,并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金融系统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根本遵循。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有关要求,现就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市场运作和政策支持相结合,聚焦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完善农村金融资源回流机制,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现以下目标:

金融精准扶贫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以前,乡村振兴的重点就是脱贫攻坚。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要优先满足精准扶贫信贷需求。新增金融资源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力争每年高于所在省(区、市)贷款平均增速,力争每年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再贷款占所在省(区、市)的比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金融支农资源不断增加。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高于上年,农户贷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保持较快增速。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服务“三农”水平持续提升。农业保险险种持续增加,覆盖面有效提升。

农村金融服务持续改善。基本实现乡镇金融机构网点全覆盖,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得到有效普及。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持续改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在农村地区得到普及应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增信机制显著改善。

涉农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支农能力明显提升。涉农金融机构差别化定价能力不断增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推进,涉农贷款风险管理持续改进,确保涉农不良贷款水平稳定在可控范围,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商业可持续性明显改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中长期目标,到2035年,基本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适度竞争、有序创新、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到2050年,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政策体系、产品体系全面建立,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合理有序,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

(三)基本原则。

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和定价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运用低成本资金、增加增信措施等引导涉农贷款成本下行,推动金融机构建立收益覆盖成本的市场化服务模式,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定价能力。

以机构改革为动力。持续深化全国政策性、商业性涉农金融机构改革,增强中长期信贷投放能力和差别化服务水平。规范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促进服务当地、支持城乡融合发展,增加农村金融资源有效供给。

以政策扶持为引导。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差异化监管,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和风险分担机制,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作用,弥补农业收益低风险高、信息不对称的短板,促进金融资源回流农村。

以防控风险为底线。金融机构要坚持信贷投放和风险防控两手抓,探索与服务乡村振兴相适应的资本补充渠道、合理回报机制和风险资本管理模式,提高法人治理水平,关注贷款质量,完善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增强涉农业务风险防控能力,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

(四)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为乡村振兴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国家开发银行要按照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定位,充分利用服务国家战略、市场运作、保本微利的优势,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培育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农业发展银行要坚持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提高政治站位,在粮食安全、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薄弱环节发挥主力和骨干作用。

(五)加大商业银行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中国农业银行要强化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改革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体制机制,确保县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行平均水平,积极实施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工程,着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信贷渗透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发挥好网点网络优势、资金优势和丰富的小额贷款专营经验,坚持零售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以小额贷款、零售金融服务为抓手,突出做好乡村振兴领域中农户、新型经营主体、中小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小微普惠领域的金融服务,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运行机制,加大对县域地区的信贷投放,逐步提高县域存贷比并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和业务优势,突出重点支持领域,围绕提升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推动城乡资金融通等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打造综合化特色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

(六)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要坚持服务县域、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保持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积极探索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路径,理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明确并强化农村信用社的独立法人地位,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保障股东权利,提高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的独立性和规范化水平,淡化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在人事、财务、业务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职能,突出专业化服务功能。村镇银行要强化支农支小战略定力,向乡镇延伸服务触角。县域法人金融机构资金投放使用应以涉农业务为主,不得片面追求高收益。要把防控涉农贷款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积极发挥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他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有益补充作用,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

(七)不断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持力度,用好用足扶贫小额信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康复扶贫贷款等优惠政策,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创业、就业、就学等合理贷款需求。推动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融合发展,按照穿透式原则,建立金融支持与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挂钩机制。

(八)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做好国家粮食安全金融服务。以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土地整治的信贷支持力度,推进农业科技与资本有效对接,持续增加对现代种业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投入。结合粮食收储制度及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做好政策性粮食收储工作,探索支持多元市场主体进行市场化粮食收购的有效模式。

(九)聚焦产业兴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满足农田水利、农业科技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业、智慧农业产品技术研发推广、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及烘干等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发展节水农业、高效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联合体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掘地区特色资源,支持探索农业与旅游、养老、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模式,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民宿和农村康养等产业发展。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产村融合、产城融合发展。

(十)重点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金融服务,有效满足其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针对不同主体的特点,建立分层分类的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体系。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生产性托管服务等多种形式实现规模经营,探索完善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风险管理模式,增强金融资源承载力。鼓励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强化利益联结机制,依托核心企业提高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可得性。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实现农业节本增效。

(十一)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配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部署,加快推动确权登记颁证、价值评估、交易流转、处置变现等配套机制建设,积极稳妥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结合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进展稳妥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份等依法合规予以抵押,促进农村土地资产和金融资源的有机衔接。结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进展,加大对具有独立法人地位、集体资产清晰、现金流稳定的集体经济组织的金融支持力度。

(十二)积极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推动厂房和大型农机具抵押、圈舍和活体畜禽抵押、动产质押、仓单和应收账款质押、农业保单融资等信贷业务,依法合规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积极稳妥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探索创新抵押贷款模式。鼓励企业和农户通过融资租赁业务,解决农业大型机械、生产设备、加工设备购置更新资金不足问题。

(十三)创新金融机构内部信贷管理机制。各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单独制定涉农信贷年度目标任务,并在经济资本配置、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费用安排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完善涉农业务部门和县域支行的差异化考核机制,落实涉农信贷业务的薪酬激励和尽职免责。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推动分支机构尤其是县域存贷比偏低的分支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合理确定贷款的额度、利率和期限,鼓励开展与农业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业务。

(十四)推动新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广。规范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高涉农信贷风险的识别、监控、预警和处置水平。加强涉农信贷数据的积累和共享,通过客户信息整合和筛选,创新农村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模式,在有效做好风险防范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发放信用贷款的比重。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农村电商的专属贷款产品和小额支付结算功能,打通农村电商资金链条。

(十五)完善“三农”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完善绿色信贷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创新“三农”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支持污染防治、清洁能源、节水、生态保护、绿色农业等绿色领域,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绿色债券后续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十六)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等上市和挂牌融资,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加强再融资监管,规范涉农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避免资金“脱实向虚”。鼓励中介机构适当降低针对涉农企业上市和再融资的中介费用。在门槛不降低的前提下,继续对国家级贫困地区的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新三板挂牌、公司债发行、并购重组开辟绿色通道。健全风险投资引导机制,积极引导风险资金投早投小,加大对初创期涉农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起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推动农业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

(十七)创新债券市场融资工具和产品。鼓励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支持地方政府根据乡村振兴项目资金需求,试点发行项目融资和收益自平衡的专项债券。鼓励商业银行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加大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宣传力度,支持对优质涉农企业开辟注册发行绿色通道,在满足信息披露要求的前提下简化注册发行流程。

(十八)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分散功能。加快推动农产品期货品种开发上市,创新推出大宗畜产品、经济作物等期货交易,丰富农产品期货品种。积极运用期货价格信息引导农业经营者优化种植结构,完善农产品期货交易、交割规则。创新农产品期权品种,改进白糖、豆粕期权规则,加快推进并择机推出玉米、棉花等期权合约,丰富农业风险管理手段。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探索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权)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形成金融支农综合体系。

(十九)持续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科学确定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结合财力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拓宽财政补贴险种,合理确定农业经营主体承担的保费水平。探索开展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政策试点。落实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组建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扩大农业大灾保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引导保险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基层服务网点,下沉服务重心,实现西藏自治区保险机构地市级全覆盖,其他省份保险机构县级全覆盖。

(二十)在可持续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水平。大力推动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普及应用,鼓励和支持各类支付服务主体到农村地区开展业务,积极引导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全面向乡村延伸,推广符合农村农业农民需要的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产品。推动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规范可持续发展,鼓励支持助农取款服务与信息进村入户、农村电商、城乡社会保障等合作共建,提升服务点网络价值。推动支付结算服务从服务农民生活向服务农业生产、农村生态有效延伸,不断优化银行账户服务,加强风险防范,持续开展宣传,促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十一)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按照政府主导、人民银行牵头、各方参与、服务社会的整体思路,全面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发挥信用信息服务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功能。强化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推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稳步推进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企业等经济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多渠道整合社会信用信息,完善信用评价与共享机制,促进农村地区信息、信用、信贷联动。

(二十二)强化农村地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深入开展“金惠工程”、“金融知识普及月”等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实现农村地区金融宣传教育全覆盖。加大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的能力。规范金融机构业务行为,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畅通消费者投诉的处理渠道,构建农村地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二十三)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根据乡村振兴金融需求合理确定再贷款的期限、额度和发放时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再贷款台账管理和效果评估,确保支农再贷款资金全部用于发放涉农贷款,再贷款优惠利率政策有效传导至涉农经济实体。

(二十四)更好发挥财政支持撬动作用。更好地发挥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等政策的激励作用,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主要投放当地。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动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向市县延伸,扩大在保贷款余额和在保项目数量。充分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落实金融机构向农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措施支持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引导更多支付结算主体、人员、机具等资源投向农村贫困地区。

(二十五)完善差异化监管体系。适当放宽“三农”专项金融债券的发行条件,取消“最近两年涉农贷款年度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或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要求。适度提高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涉农贷款不良率高出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年度目标2个百分点(含)以内的,可不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

(二十六)推动完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配合乡村振兴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制定,研究推动农村金融立法工作,强化农村金融法律保障。结合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经验,推动修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有法可依。

(二十七)强化党对农村金融工作的领导。全面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要以***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切实加强党对农村金融工作的领导。各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由总行(总部)一把手直接抓乡村振兴,各级分支机构一把手切实承担起政策落实的第一责任,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十八)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加强乡村振兴领域贷款监测,在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定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统计,及时动态跟踪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进展。建立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制度,从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大方面对金融机构进行评估,定期通报评估结果,并作为实施货币政策、金融市场业务准入、开展宏观审慎评估、差别化监管、财政支持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十九)抓好推进落实和经验宣传。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会同银行保险监管、证券监管、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根据本意见细化辖区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和部门分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举措落地见效。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依照程序建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开展先行先试,加强典型经验宣传推广,确保政策惠及乡村振兴重点领域。

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实施计划是指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法、工作步骤等方面对工作进行全面、具体、明确安排的计划文件。这是一种应用写作风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庆市、xx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探索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振兴模式和经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xx村位于xx镇西南,距沪蓉高速xx互通2公里,距xx城区17公里,在建梁开高速公路在村内与沪蓉高速相接,xx河服务区北出口设在村内七涧河处;xx河、七涧河流经xx村,长度达6公里。全村幅员面积4.33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1149户、3617人,耕地面积3500亩,林地面积296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发展绿色蔬菜、优质粮油、经果、渔业等特色农产品的基础条件得天独厚。现有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5户,流转土地600余亩。已实现组组通公路,水、电、邮、讯全覆盖。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00元。村党总支部下设农村支部、营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支部和黄瓜支部,现有党员72名,其中女党员23名,大专以上学历4名。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全面推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到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0元;到2035年,农业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全面实现。

(一)实施xx河蔬菜公园建设工程,推动产业振兴。

重点打造有机蔬菜、优质粮油、生态鱼等产业项目,将xx村建设成为兴业的乐园。

1.全力配合建设xx河蔬菜公园,流转土地500亩,整合涉农资金近1亿元由xx丰瑞公司与山东寿光业主合作打造30万平方米的蔬菜大棚。着力叫响五彩椒、水果黄瓜、番茄等品牌蔬菜。

2.以xx公司为龙头,转型升级生态养、休闲钓、愉快吃为主营模式的渔业养殖基地270亩。

3.以xx萍江农作物合作社为龙头,实行粮油轮作,全程机械化,发展优质油菜500亩;投入资金80万元发展瓜蒌等中药材200亩、西瓜200亩。

4.对未流转的1000余亩土地争取区农业农村委立项投入资金600万元实施宜机化改造,打造高标准农田,引入业主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打造优质粮油基地。

5.依托xx河服务区与xx村小环道高度融合的契机,多渠道投入资金200万元打造蔬菜公园展示窗口。

6.在xx村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1个,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

(二)实施xx河流域治理工程,推动生态振兴。

1.投资1000万元建设xx村蔬菜公园核心区xx河流域4.8公里、1.6米宽彩色人行步道,配套建设座椅、路灯、标准公厕等。

2.在已改造新建265座卫生厕所的基础上,再新建改造卫生厕所800座。

3.投入1200余万元实施全村“一带二环”15公里道路拓宽油化改造;投入160余万元硬化组级断头路和入户道路3公里,让农户的小车都能开到自家大院。

4.对未改造的农村房屋300户进行风貌提升改造,在七涧河中桥、双河口、xx村桥头、xx村电商中心等处打造3-5家星级农家乐。

5.对已批准建设的38亩新农村用地进行规划建设。

6.制定xx村卫生考核奖惩办法,推行垃圾分类综合回收利用。对评比出来的卫生家庭、最美庭院给予奖励授牌。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设立五年过渡期的第一年。主要工作任务是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集中资源开展脱贫攻坚,转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中央、省、州有关决策部署和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1.健全防止返贫常态化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完善稳定脱贫“331”工作体系,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帮扶。结合农户主动申报情况,“尖刀班”每季度开展一次全覆盖入户走访排查,乡镇及时进行集中研判,行业部门同步开展信息比对,及时对监测发现的致贫返贫户建档立卡,由“尖刀班”对其按照脱贫攻坚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政策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确定“尖刀班”结对帮扶责任人,实行精准帮扶脱贫。(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

2.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将集中安置点纳入基层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全县25个200人以上的安置点设置管理中心或服务站,做到“五有”,即有专班专人、有管理制度、有运行机制、有办公场所、有经费来源。集中安置点道路、供电、自来水、垃圾污水处理、消防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根据需要建设卫生室、红白喜事专用场地、公墓等公共服务场所。实现xx个xx户以上安置点扶贫车间(扶贫工厂)建设全覆盖。利用扶贫车间、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公益性岗位、点对点服务等方式,加大小型安置点及分散安置户发展种养业和组织务工的力度。对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就业、创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稳定脱贫能力。(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3.完善兜底保障政策。农村低保向以农业生产或务工收入为主的家庭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的重病、重残和高龄老人等重点对象倾斜,向主要由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组成的家庭、一个劳动力养活多个家庭成员的家庭倾斜。调整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对农村低保、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农村低保家庭应及时退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家庭应及时纳入,加大对享受低保后生活仍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对象临时救助力度。(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妇联、县残联,各乡镇党委政府)。

4.强化扶贫产业基地后续管护。完善产业后续管护机制,引导市场主体、群众及时开展产业基地管护。开展乡镇领导到田块、农业技术人员到田块、“尖刀班”到田块、市场主体到田块、产业后续管护大比武活动的后续管护。对品种不适合的小水果、土壤偏碱不适宜种植茶叶的地块,及时改种、补种。新发展产业要引进良种,外引的品种要先试验再推广,不得盲目大面积发展。加强农业农村统计工作,配齐配强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人员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统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5.落实村级公益设施管护机制。加强农村道路、饮水、小型水利、消防、公厕、环卫、文体等公益设施管护,全面建立“谁受益、谁管护”的村民自主管护机制。设置一批基础设施管护公益岗位,细化管护责任,实行绩效考核和动态管理,优先安排本村返贫致贫或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就业。(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城管执法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6.强化驻村帮扶。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将精准扶贫“尖刀班”转化为乡村振兴“尖刀班”,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乡村振兴重点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的脱贫村,不属于脱贫攻坚期内的贫困村,但基础设施薄弱、工作基础较差的村由省、州、县直单位驻村帮扶,派驻不少于3人的工作队;帮扶两个村以上的县直单位,对其中帮扶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的脱贫村,至少选派1名驻村第一书记;只负责帮扶一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的县直单位,派驻不少于2人的工作队;其余村由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在至少保证每个村有1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的基础上派驻工作队。县直单位驻村个数由县指挥部办公室合理确定。县直单位派驻的工作队由乡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任工作队长兼任驻村第一书记、“尖刀班”班长,队员实行新老搭配、逐步轮换,每名队员驻村年限不低于2年。各单位新招录人员必须驻村,幼儿园、小学、初中和乡镇卫生院不再安排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继续实行“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按照脱贫攻坚期驻村工作队员保障政策落实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各项待遇。“尖刀班”要继续通过入户走访、组织群众座谈、召开群众会等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听取群众意见,掌握社情民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7.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重点村。统筹于县域经济全局,依靠城镇化,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思路,走“片区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之路,持续抓好牛洞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高标准建设江家村、朱砂土(茶庵寺)片区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强力推进36个县级乡村振兴重点村建设。合理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力争用五年时间,把州级示范村、县级重点村建设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美丽乡村示范村、乡风文明引领村、基层治理样板村、富裕富足幸福村”。要按照“xx标准、恩施特色、多规合一”要求,围绕“一年启动、两年见效、五年建成、辐射周边”目标,编制州级示范村和县级重点村乡村振兴规划。规划要立足重点村,辐射带动周边村;要对宅基地、强弱电线路、公墓、交通干线等设施用地进行合理布局,明确村庄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建筑风貌管控、乡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任务。规划要反复听取群众意见、踏勘现场、开展讨论,谋准建实项目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县直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8.全面提升主导产业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长江清江柑橘示范绿色岸线、巴野线和巫峡口茶叶示范绿色廊道、高山道地药材药业绿色山顶的“一岸线一廊道一山顶”产业格局。大力推进郡贡茶、特色柑橘、中药材和畜牧产业现代化产业园建设。建立茶叶、柑橘、药材、畜牧四条主导产业全产业链,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格局。加大茶叶、柑橘、药材、蔬菜等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管理力度,提升产品品质。持续提升“三品一标”建设水平,培育和引进特色产业优良品种,打造xx郡贡茶、xx椪柑、xx玄参等知名品牌。提升“茶叶、柑橘、药材、畜牧、蔬菜、烟叶、粮食、中蜂”产业化水平。继续执行产业以奖代补政策,扶持壮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供销社,各乡镇党委政府)。

9.继续实施“一村一品+”行动。立足茶叶、柑橘、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础,发挥政策、项目、科技、文化等优势,紧盯市场,优化布局,着力培育和扶持农业企业流转土地带动发展,推动形成村级高质量主导产业,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大力发展生猪、家禽等家庭养殖业,实现“养满养足”,全力增加农民收入。(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各乡镇党委政府)。

10.加快配套完善产业基础设施。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禁止破坏耕地行为。加强耕地修复改良,建设高标准农田4.04万亩、节水灌溉0.5万亩,实现旱涝保收。根据需求在主导产业基地配套建设温室、大棚等生产设施,清洗、分选、切片、烘干等产地初加工设施,气调库、冷藏库、储藏窖等仓储设施。重点完善官渡口神农新区农产品交易中心、溪丘湾茶叶交易中心、野三关中药材交易中心基础设施。以县城和乡集镇为中心,配套建设产品深加工、批发市场、冷链、物流等。(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11.全面推进融合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构建乡村旅游模块化、区域化体系,注重片区开发,优化全域乡村产业总体空间布局。重点打造“野三关花海、绿葱坡滑雪场+中药材观光园”、“巴野路、茶店驿站+xx郡贡茶体验馆”等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依托长江三峡(xx)纤夫文化旅游节、绿葱坡冰雪旅游节等特色活动,充分发挥乡村地域旅游资源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举办xx坪油菜花节等特色乡村游活动,不断推进xx康养民宿业、休闲旅游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快农村电商发展,积极探索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融合发展模式,有效对接城乡生产与消费,引导城镇居民下乡消费。利用互联网优势,发挥农村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作用,运用“三专一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方式,畅通销售渠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供销社,各乡镇党委政府)。

12.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摸排自20xx年以来改建的农村户厕问题,边排查边整改。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农村垃圾分、清、收、运等长效机制。出台《xx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开展12个农村聚居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大力开展村庄“四旁”、庭院植树、种草、栽花活动,引导农户畜禽圈养,房前屋后、室内室外扫干净、摆整齐,打造“绿树成荫、四季有花、春秋有别、韵味十足”的美丽庭院。(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xx分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13.推行乡村工程建设生态化。严格乡村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道路、桥梁、矿山开采等工程建设,严格落实环评审批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及时实施复绿复垦等生态修复措施。乡村建设尽量就地取材,弃土弃渣规范处置。建设风格与周边生态景观相协调,防止照抄照搬城市元素、硬质铺装过度、景观建设多余,避免损害乡村气质,破坏乡村生态和风貌。河道治理尽量维持河道原貌,减少混凝土成分,实施植被护坡护堤。(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xx分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14.从严保护农村生态资源。严格管控农业化学品使用,继续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推行配方施肥、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绿肥还田、轮作休耕等措施,继续保持化肥农药零增长,加强农膜、秧盘、遮阳网、果蔬套袋、农药袋(瓶)、化肥袋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实施无害化处置。实施总量减排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大力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全面实施林长制,加强古树名木和天然林保护,对80年以上的大树实行挂牌保护,严厉打击猎杀、捕捉、驯养、贩卖和烹食野生动物行为。严格落实长江、清江流域“十年禁渔”措施,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xx分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各乡镇党委政府)。

15.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快速推进普通公路“建养一体化”杨柳池至金果坪段改扩建工程建设,完成266公里“油返砂”,提档升级xx公里通畅公路,改造农村公路危桥xx座。实施集中居住10户以上村民小组硬化路补短板工程,试点推进入户路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围绕巴野公路、县城至溪丘湾乡等重点农村客运班线,创建农村客运文明示范线。提升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入户率。实施x个农村电网改造单项工程,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xx千米、低压线路xx千米、变压器xx台xx千伏安,全面消除农村“薄弱电”和“低电压”。持续开展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新出现的危房及时改造,做到“动态清零”。(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国网xx供电公司,各乡镇党委政府)。

16.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除因身体原因不能上学以外,适龄学生不得失学辍学。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落实农村医疗保障待遇。继续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实施乡村振兴“光明行”行动,推进“童伴妈妈”、农村养老互助中心建设,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实现信息管理无盲点,儿童主任、督导员配备全覆盖,加强重病重残患者、高龄独居老人、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困境孤残儿童等重点对象的探访和照护。(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医疗保障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各乡镇党委政府)。

17.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强化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新建及改扩建50个村级阵地,打造10个“红色驿站”,改善9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行“县乡村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将社保卡和社保待遇申领、养老金领取、生活缴费、户籍办理等高频服务事项的办理权限向基层延伸,实行网上办、上门办、马上办、全程代办。结合乡镇行政体制改革,采取“公益性岗位+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的方式,分层推进乡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乡镇实践所建设实现全覆盖,村实践站覆盖率达到90%;实践所每个月、实践站每半月开展1次文明实践活动,在职党员人均每年参与志愿服务5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20小时;推进县文化馆、县图书馆总分馆制和数字化建设,建立12个乡镇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持续推进全民阅读活动进农村、进农家,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经常性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支持各乡镇、村(社区)自办、自创“乡村春晚”等文艺展演活动。(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六、提升乡村风貌。

18.整治农村建房乱象。坚持规划先行,严格“一户一宅”规定,规范审批程序,加强用地建房过程管理,禁止非法倒卖集体土地建房,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现象。推行依山就势建房,严禁占用成片耕地、侵占河道蓝线、紧邻河边沟边、侵占公路控制线和规划区域外建房。加强农房建设风貌管控,突出传统建筑特色和民居建筑风格,由县住建局提供具有乡村特色、满足农村使用功能、不同梯次造价的农房设计图纸,无偿提供农民选择使用,由乡镇和“尖刀班”负责督促农民严格按图施工。(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19.整治标牌乱立、杆线乱设。按照清除废弃的、统筹必须的、规范现有的、控制新建的思路,治理农村各类标牌乱立和强弱电线“蜘蛛网”问题。坚持非必要不设立标牌,必须设立的须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批,杜绝形式主义标牌、破坏生态标牌、垃圾广告标牌等。规范高压、低压、弱电线路杆线设置,最大限度实行杆线公用,消除乡村视觉污染,确保整洁有序。(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立足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我镇实际,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重点,统筹推进宜居乡村、乡村基础设施、乡村产业就业、乡村投入保障等建设全面发展。

到2021年底,x镇乡村振兴取得较大进展,村级党组织更先进,生态更加宜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完善,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农民更加富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一)稳定现有帮扶政策,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2021年是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我镇将不断巩固和拓展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对相对贫困群体的兜底保障,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保持现有的各方面投入,保持驻村工作队工作力度不减。特别是做好我镇六个易地扶贫安置点的后续扶持工作和社区管理工作;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及时开展帮扶,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落实好兜底保障措施,确保基本生活不出问题。

(二)强化党建引领,做好组织保障。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成立一支战斗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党支部,切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此,我镇将以两委换届为契机,加强对各村两委干部候选人的考核,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献身基层、投身农村建设的优秀年轻干部选进村两委,让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培养农村后备干部,积极发展先进分子入党。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村务监督机制,推进“四议两公开”议事制度,发挥村务监督理事会的作用,推进基层民主管理,确保村务工作公开透明、合法合规,维护村集体利益和广大村民利益。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秀美乡村。

一是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开展垃圾分拣中心建设试点,促进废弃物有效利用。二是提升人居环境内涵品质。我镇将依托特色红色资源,着重打造“红色名村”。以x村、x村为基本单元开展建设,力争用半年左右时间,把“红色名村”建设成为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示范点、秀美乡村建设示范村、红色旅游先进村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优秀教学点。三是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保护利用山地、林草、农场等绿色生态环境,做大做强竹笋加工、竹木加工、滑雪滑草旅游、生态观光等绿色产业,形成环境美化与经济发展互促、美丽乡村与农民富裕并进的局面。

(四)积极探索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夯实乡村振兴法治基础。建设法治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我镇将不断探索完善“和安庭”调处机制,充分发挥x镇“和安庭”一、二、三庭在调处群众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把“和安庭”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与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相结合,积极鼓励相关村“法律明白人”骨干力量参与调处过程,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助推农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努力把“和安庭”打造成为我镇融德治、自治、法治于一体的基层矛盾“化解器”,切实营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格局。

(五)抓产业增就业,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巩固壮大特色农业。我镇茶叶、黄精、油茶、罗汉果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我镇将以现有特色农业为基础,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通过推动田间科学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发展农村电商等路径,解决好因疫情等原因造成的扶贫产品滞销难卖问题,让特色农产品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持续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二是推动扶贫车间稳定发展。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今年我镇将把扶贫车间带动群众就近就业作为创建“扶贫车间”的硬性指标,坚持带贫益贫导向,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努力做大做强带富龙头,保证“扶贫车间”长效运行发展。乡镇服务好承租企业、企业带动好本地就业,镇村制定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保障各方利益,实现多方共赢。三是依托旅游资源打造“诗和远方”目的地。以xx岭滑雪场为示范区,延伸景区体验内容,打造冬天滑雪夏天滑草春天赏花秋天露营的四季云游综合景区。同时,利用沿途空置房屋打造特色主题民宿,鼓励村民开办特色农家乐,解决旅游承载力、丰富旅游体验、增加村民经营收入。以乐普农场为城郊休闲节点,打造产学研一体的旅游休闲去处。加大与省内、x、x院校的对接力度,讲好秋收起义故事,传播客家淳朴文化,展现x风貌。丰富我镇文旅产品,挖掘秋收起义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内涵,创新打造景区特色纪念品、农副特产、小吃美食,兼顾市场需求,增加周边居民旅游收入。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设立五年过渡期的第一年。主要工作任务是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集中资源开展脱贫攻坚,转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中央、省、州有关决策部署和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1.健全防止返贫常态化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完善稳定脱贫“331”工作体系,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帮扶。结合农户主动申报情况,“尖刀班”每季度开展一次全覆盖入户走访排查,乡镇及时进行集中研判,行业部门同步开展信息比对,及时对监测发现的致贫返贫户建档立卡,由“尖刀班”对其按照脱贫攻坚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政策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确定“尖刀班”结对帮扶责任人,实行精准帮扶脱贫。(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

2.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将集中安置点纳入基层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全县25个200人以上的安置点设置管理中心或服务站,做到“五有”,即有专班专人、有管理制度、有运行机制、有办公场所、有经费来源。集中安置点道路、供电、自来水、垃圾污水处理、消防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根据需要建设卫生室、红白喜事专用场地、公墓等公共服务场所。实现xx个xx户以上安置点扶贫车间(扶贫工厂)建设全覆盖。利用扶贫车间、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公益性岗位、点对点服务等方式,加大小型安置点及分散安置户发展种养业和组织务工的力度。对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就业、创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稳定脱贫能力。(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3.完善兜底保障政策。农村低保向以农业生产或务工收入为主的家庭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的重病、重残和高龄老人等重点对象倾斜,向主要由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组成的家庭、一个劳动力养活多个家庭成员的家庭倾斜。调整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对农村低保、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农村低保家庭应及时退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家庭应及时纳入,加大对享受低保后生活仍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对象临时救助力度。(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妇联、县残联,各乡镇党委政府)。

4.强化扶贫产业基地后续管护。完善产业后续管护机制,引导市场主体、群众及时开展产业基地管护。开展乡镇领导到田块、农业技术人员到田块、“尖刀班”到田块、市场主体到田块、产业后续管护大比武活动的后续管护。对品种不适合的小水果、土壤偏碱不适宜种植茶叶的地块,及时改种、补种。新发展产业要引进良种,外引的品种要先试验再推广,不得盲目大面积发展。加强农业农村统计工作,配齐配强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人员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统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5.落实村级公益设施管护机制。加强农村道路、饮水、小型水利、消防、公厕、环卫、文体等公益设施管护,全面建立“谁受益、谁管护”的村民自主管护机制。设置一批基础设施管护公益岗位,细化管护责任,实行绩效考核和动态管理,优先安排本村返贫致贫或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就业。(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城管执法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6.强化驻村帮扶。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将精准扶贫“尖刀班”转化为乡村振兴“尖刀班”,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乡村振兴重点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的脱贫村,不属于脱贫攻坚期内的贫困村,但基础设施薄弱、工作基础较差的村由省、州、县直单位驻村帮扶,派驻不少于3人的工作队;帮扶两个村以上的县直单位,对其中帮扶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的脱贫村,至少选派1名驻村第一书记;只负责帮扶一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轻的县直单位,派驻不少于2人的工作队;其余村由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在至少保证每个村有1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的基础上派驻工作队。县直单位驻村个数由县指挥部办公室合理确定。县直单位派驻的工作队由乡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任工作队长兼任驻村第一书记、“尖刀班”班长,队员实行新老搭配、逐步轮换,每名队员驻村年限不低于2年。各单位新招录人员必须驻村,幼儿园、小学、初中和乡镇卫生院不再安排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继续实行“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按照脱贫攻坚期驻村工作队员保障政策落实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各项待遇。“尖刀班”要继续通过入户走访、组织群众座谈、召开群众会等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听取群众意见,掌握社情民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7.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重点村。统筹于县域经济全局,依靠城镇化,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思路,走“片区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之路,持续抓好牛洞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高标准建设江家村、朱砂土(茶庵寺)片区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强力推进36个县级乡村振兴重点村建设。合理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力争用五年时间,把州级示范村、县级重点村建设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美丽乡村示范村、乡风文明引领村、基层治理样板村、富裕富足幸福村”。要按照“xx标准、恩施特色、多规合一”要求,围绕“一年启动、两年见效、五年建成、辐射周边”目标,编制州级示范村和县级重点村乡村振兴规划。规划要立足重点村,辐射带动周边村;要对宅基地、强弱电线路、公墓、交通干线等设施用地进行合理布局,明确村庄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建筑风貌管控、乡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任务。规划要反复听取群众意见、踏勘现场、开展讨论,谋准建实项目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县直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8.全面提升主导产业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长江清江柑橘示范绿色岸线、巴野线和巫峡口茶叶示范绿色廊道、高山道地药材药业绿色山顶的“一岸线一廊道一山顶”产业格局。大力推进郡贡茶、特色柑橘、中药材和畜牧产业现代化产业园建设。建立茶叶、柑橘、药材、畜牧四条主导产业全产业链,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格局。加大茶叶、柑橘、药材、蔬菜等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管理力度,提升产品品质。持续提升“三品一标”建设水平,培育和引进特色产业优良品种,打造xx郡贡茶、xx椪柑、xx玄参等知名品牌。提升“茶叶、柑橘、药材、畜牧、蔬菜、烟叶、粮食、中蜂”产业化水平。继续执行产业以奖代补政策,扶持壮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供销社,各乡镇党委政府)。

9.继续实施“一村一品+”行动。立足茶叶、柑橘、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础,发挥政策、项目、科技、文化等优势,紧盯市场,优化布局,着力培育和扶持农业企业流转土地带动发展,推动形成村级高质量主导产业,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大力发展生猪、家禽等家庭养殖业,实现“养满养足”,全力增加农民收入。(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各乡镇党委政府)。

10.加快配套完善产业基础设施。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禁止破坏耕地行为。加强耕地修复改良,建设高标准农田4.04万亩、节水灌溉0.5万亩,实现旱涝保收。根据需求在主导产业基地配套建设温室、大棚等生产设施,清洗、分选、切片、烘干等产地初加工设施,气调库、冷藏库、储藏窖等仓储设施。重点完善官渡口神农新区农产品交易中心、溪丘湾茶叶交易中心、野三关中药材交易中心基础设施。以县城和乡集镇为中心,配套建设产品深加工、批发市场、冷链、物流等。(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11.全面推进融合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构建乡村旅游模块化、区域化体系,注重片区开发,优化全域乡村产业总体空间布局。重点打造“野三关花海、绿葱坡滑雪场+中药材观光园”、“巴野路、茶店驿站+xx郡贡茶体验馆”等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依托长江三峡(xx)纤夫文化旅游节、绿葱坡冰雪旅游节等特色活动,充分发挥乡村地域旅游资源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举办xx坪油菜花节等特色乡村游活动,不断推进xx康养民宿业、休闲旅游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快农村电商发展,积极探索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融合发展模式,有效对接城乡生产与消费,引导城镇居民下乡消费。利用互联网优势,发挥农村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作用,运用“三专一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方式,畅通销售渠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供销社,各乡镇党委政府)。

12.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摸排自20xx年以来改建的农村户厕问题,边排查边整改。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农村垃圾分、清、收、运等长效机制。出台《xx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开展12个农村聚居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大力开展村庄“四旁”、庭院植树、种草、栽花活动,引导农户畜禽圈养,房前屋后、室内室外扫干净、摆整齐,打造“绿树成荫、四季有花、春秋有别、韵味十足”的美丽庭院。(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xx分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林业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13.推行乡村工程建设生态化。严格乡村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道路、桥梁、矿山开采等工程建设,严格落实环评审批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及时实施复绿复垦等生态修复措施。乡村建设尽量就地取材,弃土弃渣规范处置。建设风格与周边生态景观相协调,防止照抄照搬城市元素、硬质铺装过度、景观建设多余,避免损害乡村气质,破坏乡村生态和风貌。河道治理尽量维持河道原貌,减少混凝土成分,实施植被护坡护堤。(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xx分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林业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14.从严保护农村生态资源。严格管控农业化学品使用,继续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推行配方施肥、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绿肥还田、轮作休耕等措施,继续保持化肥农药零增长,加强农膜、秧盘、遮阳网、果蔬套袋、农药袋(瓶)、化肥袋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实施无害化处置。实施总量减排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大力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全面实施林长制,加强古树名木和天然林保护,对80年以上的大树实行挂牌保护,严厉打击猎杀、捕捉、驯养、贩卖和烹食野生动物行为。严格落实长江、清江流域“十年禁渔”措施,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牵头单位:州生态环境局xx分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各乡镇党委政府)。

15.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快速推进普通公路“建养一体化”杨柳池至金果坪段改扩建工程建设,完成266公里“油返砂”,提档升级xx公里通畅公路,改造农村公路危桥xx座。实施集中居住10户以上村民小组硬化路补短板工程,试点推进入户路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围绕巴野公路、县城至溪丘湾乡等重点农村客运班线,创建农村客运文明示范线。提升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入户率。实施x个农村电网改造单项工程,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xx千米、低压线路xx千米、变压器xx台xx千伏安,全面消除农村“薄弱电”和“低电压”。持续开展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新出现的危房及时改造,做到“动态清零”。(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国网xx供电公司,各乡镇党委政府)。

16.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除因身体原因不能上学以外,适龄学生不得失学辍学。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落实农村医疗保障待遇。继续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严格执行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实施乡村振兴“光明行”行动,推进“童伴妈妈”、农村养老互助中心建设,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实现信息管理无盲点,儿童主任、督导员配备全覆盖,加强重病重残患者、高龄独居老人、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困境孤残儿童等重点对象的探访和照护。(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医疗保障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各乡镇党委政府)。

17.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强化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新建及改扩建50个村级阵地,打造10个“红色驿站”,改善9个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行“县乡村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将社保卡和社保待遇申领、养老金领取、生活缴费、户籍办理等高频服务事项的办理权限向基层延伸,实行网上办、上门办、马上办、全程代办。结合乡镇行政体制改革,采取“公益性岗位+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的方式,分层推进乡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乡镇实践所建设实现全覆盖,村实践站覆盖率达到90%;实践所每个月、实践站每半月开展1次文明实践活动,在职党员人均每年参与志愿服务5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20小时;推进县文化馆、县图书馆总分馆制和数字化建设,建立12个乡镇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持续推进全民阅读活动进农村、进农家,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经常性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支持各乡镇、村(社区)自办、自创“乡村春晚”等文艺展演活动。(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六、提升乡村风貌。

18.整治农村建房乱象。坚持规划先行,严格“一户一宅”规定,规范审批程序,加强用地建房过程管理,禁止非法倒卖集体土地建房,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现象。推行依山就势建房,严禁占用成片耕地、侵占河道蓝线、紧邻河边沟边、侵占公路控制线和规划区域外建房。加强农房建设风貌管控,突出传统建筑特色和民居建筑风格,由县住建局提供具有乡村特色、满足农村使用功能、不同梯次造价的农房设计图纸,无偿提供农民选择使用,由乡镇和“尖刀班”负责督促农民严格按图施工。(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19.整治标牌乱立、杆线乱设。按照清除废弃的、统筹必须的、规范现有的、控制新建的思路,治理农村各类标牌乱立和强弱电线“蜘蛛网”问题。坚持非必要不设立标牌,必须设立的须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批,杜绝形式主义标牌、破坏生态标牌、垃圾广告标牌等。规范高压、低压、弱电线路杆线设置,最大限度实行杆线公用,消除乡村视觉污染,确保整洁有序。(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庆市、xx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探索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振兴模式和经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xx村位于xx镇西南,距沪蓉高速xx互通2公里,距xx城区17公里,在建梁开高速公路在村内与沪蓉高速相接,xx河服务区北出口设在村内七涧河处;xx河、七涧河流经xx村,长度达6公里。全村幅员面积4.33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1149户、3617人,耕地面积3500亩,林地面积296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发展绿色蔬菜、优质粮油、经果、渔业等特色农产品的基础条件得天独厚。现有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5户,流转土地600余亩。已实现组组通公路,水、电、邮、讯全覆盖。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00元。村党总支部下设农村支部、营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支部和黄瓜支部,现有党员72名,其中女党员23名,大专以上学历4名。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全面推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到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0元;到2035年,农业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全面实现。

(一)实施xx河蔬菜公园建设工程,推动产业振兴。

重点打造有机蔬菜、优质粮油、生态鱼等产业项目,将xx村建设成为兴业的乐园。

1.全力配合建设xx河蔬菜公园,流转土地500亩,整合涉农资金近1亿元由xx丰瑞公司与山东寿光业主合作打造30万平方米的蔬菜大棚。着力叫响五彩椒、水果黄瓜、番茄等品牌蔬菜。

2.以xx公司为龙头,转型升级生态养、休闲钓、愉快吃为主营模式的渔业养殖基地270亩。

3.以xx萍江农作物合作社为龙头,实行粮油轮作,全程机械化,发展优质油菜500亩;投入资金80万元发展瓜蒌等中药材200亩、西瓜200亩。

4.对未流转的1000余亩土地争取区农业农村委立项投入资金600万元实施宜机化改造,打造高标准农田,引入业主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打造优质粮油基地。

5.依托xx河服务区与xx村小环道高度融合的契机,多渠道投入资金200万元打造蔬菜公园展示窗口。

6.在xx村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1个,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

(二)实施xx河流域治理工程,推动生态振兴。

1.投资1000万元建设xx村蔬菜公园核心区xx河流域4.8公里、1.6米宽彩色人行步道,配套建设座椅、路灯、标准公厕等。

2.在已改造新建265座卫生厕所的基础上,再新建改造卫生厕所800座。

3.投入1200余万元实施全村“一带二环”15公里道路拓宽油化改造;投入160余万元硬化组级断头路和入户道路3公里,让农户的小车都能开到自家大院。

4.对未改造的农村房屋300户进行风貌提升改造,在七涧河中桥、双河口、xx村桥头、xx村电商中心等处打造3-5家星级农家乐。

5.对已批准建设的38亩新农村用地进行规划建设。

6.制定xx村卫生考核奖惩办法,推行垃圾分类综合回收利用。对评比出来的卫生家庭、最美庭院给予奖励授牌。

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立足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我镇实际,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重点,统筹推进宜居乡村、乡村基础设施、乡村产业就业、乡村投入保障等建设全面发展。

到2021年底,x镇乡村振兴取得较大进展,村级党组织更先进,生态更加宜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完善,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农民更加富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一)稳定现有帮扶政策,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2021年是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我镇将不断巩固和拓展已经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对相对贫困群体的兜底保障,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保持现有的各方面投入,保持驻村工作队工作力度不减。特别是做好我镇六个易地扶贫安置点的后续扶持工作和社区管理工作;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及时开展帮扶,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落实好兜底保障措施,确保基本生活不出问题。

(二)强化党建引领,做好组织保障。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成立一支战斗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党支部,切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此,我镇将以两委换届为契机,加强对各村两委干部候选人的考核,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献身基层、投身农村建设的优秀年轻干部选进村两委,让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培养农村后备干部,积极发展先进分子入党。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村务监督机制,推进“四议两公开”议事制度,发挥村务监督理事会的作用,推进基层民主管理,确保村务工作公开透明、合法合规,维护村集体利益和广大村民利益。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秀美乡村。

一是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开展垃圾分拣中心建设试点,促进废弃物有效利用。二是提升人居环境内涵品质。我镇将依托特色红色资源,着重打造“红色名村”。以x村、x村为基本单元开展建设,力争用半年左右时间,把“红色名村”建设成为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示范点、秀美乡村建设示范村、红色旅游先进村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优秀教学点。三是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保护利用山地、林草、农场等绿色生态环境,做大做强竹笋加工、竹木加工、滑雪滑草旅游、生态观光等绿色产业,形成环境美化与经济发展互促、美丽乡村与农民富裕并进的局面。

(四)积极探索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夯实乡村振兴法治基础。建设法治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我镇将不断探索完善“和安庭”调处机制,充分发挥x镇“和安庭”一、二、三庭在调处群众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把“和安庭”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与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相结合,积极鼓励相关村“法律明白人”骨干力量参与调处过程,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助推农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努力把“和安庭”打造成为我镇融德治、自治、法治于一体的基层矛盾“化解器”,切实营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格局。

(五)抓产业增就业,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巩固壮大特色农业。我镇茶叶、黄精、油茶、罗汉果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我镇将以现有特色农业为基础,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通过推动田间科学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发展农村电商等路径,解决好因疫情等原因造成的扶贫产品滞销难卖问题,让特色农产品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持续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二是推动扶贫车间稳定发展。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今年我镇将把扶贫车间带动群众就近就业作为创建“扶贫车间”的硬性指标,坚持带贫益贫导向,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努力做大做强带富龙头,保证“扶贫车间”长效运行发展。乡镇服务好承租企业、企业带动好本地就业,镇村制定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保障各方利益,实现多方共赢。三是依托旅游资源打造“诗和远方”目的地。以xx岭滑雪场为示范区,延伸景区体验内容,打造冬天滑雪夏天滑草春天赏花秋天露营的四季云游综合景区。同时,利用沿途空置房屋打造特色主题民宿,鼓励村民开办特色农家乐,解决旅游承载力、丰富旅游体验、增加村民经营收入。以乐普农场为城郊休闲节点,打造产学研一体的旅游休闲去处。加大与省内、x、x院校的对接力度,讲好秋收起义故事,传播客家淳朴文化,展现x风貌。丰富我镇文旅产品,挖掘秋收起义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内涵,创新打造景区特色纪念品、农副特产、小吃美食,兼顾市场需求,增加周边居民旅游收入。

年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集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为全面落实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在我县有序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按照“政府主导、人行主抓、金融机构主办、多方参与、稳步推进、支农惠农”的思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以信贷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促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实现全县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通过全面试点推广,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工作,形成多合力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工作机制,多方式的风险分担、补偿和处置机制以及多层面的政策激励协调配合机制。试点期内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涉农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且涉农贷款余额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平均利率逐年下降。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增信机制逐步成型。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加大,助农取款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在农村地区得到普及应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得到持续推进。2020年-2022年,努力实现金融支农资源持续集聚、信贷投放持续增加、金融服务持续改善、金融环境持续优化,形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xx模式”。

(一)打造四个区特色品牌。

革命老区—围绕传承“红色”铁军精神,实行“项目化”融资模式服务。为加快新型小城镇、茶场、特色田园乡村、家庭农场集聚区等项目建设提供特色信贷支持。

2.全域文化旅游特色区—围绕坚持“绿色”持续发展,实行“商标品牌+经营权”融资模式服务。依托“xx龙虾”“xx龙虾香米”“鲍贡蟹”“xx水库鱼”“雨山茶叶”“xx西瓜”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推广“农业+文旅+度假”新型乡村产业经营业态,对示范乡村引进的新型产业实行优惠的金融政策。

3.西南岗等重点扶贫片区—围绕脱贫“青色”良性固守,实行“安居+乐业”融资模式服务。聚焦xx西南岗片区和xx革命老区整体开发,加快关键性工程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民生实事等项目的全面实施,尽早发挥效益,为当地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提供支持。

4.宁淮特别合作区—围绕打造“金色”融合链接,实行“智能支撑”融资服务模式。加强xx镇与宁淮产业园的融合发展,探索“智慧+应用”、“服务+共享”等协同发展模式,聚焦产业链,提供智能融合服务。

(二)推动五大建设。

1.以产业集聚推动“助推器”建设。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村新型业态发展,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新型信贷模式,围绕虾稻共生基地标准化建设,统筹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引导发展龙虾米加工企业,建立产业引导基金、编制产业项目目录,落实到具体银行对接帮办、重点支持。

2.以金融创新推动“新引擎”建设。围绕乡村振兴金融需求,创新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机制和金融产品,创新以农民住房条件改善为主的“安居贷”、以农村家庭为主的“一家贷”、以大数据信息共享并讲信守信为主的“信易贷”“快易贷”、以引进农村高端人才为主的“人才贷”、以农地经营为主的“农地贷”、以女企业家和创业女性为主的“巾帼荣誉贷”等,创新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发展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探索推动厂房、大型农机具、圈舍和活体畜禽抵押、水域滩涂养殖权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农业保单融资等信贷业务,推广“政银保”合作融资模式,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积极稳妥推广农地抵押贷款业务,继续完善确权颁证、价值评估、流转处置、风险补偿等配套制度建设。结合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进展,稳妥开展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结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进展,加大对具有独立法人地位、集体资产清晰、现金流稳定的集体经济组织的金融支持力度。

3.以正向赋能推动“信用户”建设。加大农民金融素养提升。加大信用宣传引导与培植。持续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依托江苏省农村经济主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全面采集农村经济主体信用信息,稳步推进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企业等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完善信用评价与共享机制,推进信用信息在信贷管理和社会管理中的综合应用。开展“百村千企万家”信用创建活动,建立信贷信用激励与约束办法,防范农村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4.以精准扶贫推动“造血池”建设。为打牢扶贫基础,防止出现新贫、返贫,对脱贫农民加大创业就业支持,加大农村消费信贷,加大投资理财服务。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引导信贷资金向西南岗、xx等重点片区叠加倾斜,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治理、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居民集中居住和村居生活环境改善,不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5.以普惠供给推动“便民点”建设。围绕“互联网+农村金融服务”,推动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普及应用,鼓励各类支付服务主体到农村地区开展业务。探索将支持助农取款服务、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与信息进村入户、农村电商、城乡社会保障等合作共建,不断拓展和提升服务站(点)的网络价值。强化现金服务示范区建设,指导涉农金融银行金融机构切实加大自助机具配置和维护,规范服务内容和形式,构建共享信息平台,统一服务标准,努力夯实农村地区银行金融金融机构提供优质高效现金服务的工作基础。

(三)建立六大机制。

1.建立金融服务“三农”贷款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实施产业基金引导和贷款担保倾斜,推行农村贷款保证保险。建立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设立涉农信贷再担保资金,不断完善信贷风险补偿办法,创新试点虾稻共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保险等。

2.建立平台服务机制。开发建设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完善农户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农村金融司法快速通道,探索建立县域不良资产统一处置平台,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机构体系等。

3.建立信用环境建设机制。创新传导渠道,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实行重点支持,以优惠的贷款利率投放涉农企业和农户贷款。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创新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方式方法。

4.建立差异化监管机制。上下联动,联合市银保监、市县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结合乡村实际,施行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5.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建立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统计指标监测体系,将涉农贷款、精准扶贫贷款以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等情况,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现金服务示范区建设、金融机构网点数、金融知识宣传等金融服务情况,资产质量、农业保险、农村信用创建、金融改革、金融产品创新等金融生态指标纳入监测评估体系。

6.建立结果运用机制。每季度跟踪反馈一次、每半年检查通报一次、每年考核评比和表彰总结一次。考核结果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宏观审慎评估、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央行综合评价、差别化监管、政府激励、财政支持等重要参考依据。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金融的副县长任组长,人行xx县支行、县政府办(金融办)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信用中心、各镇(街道)的分管负责人以及各银行机构和部分保险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在人行xx县支行,明确各单位联络员,建立工作职责、宣传引导、动态监测、考核激励、检查监督等相关工作制度。

(二)强化宣传引导。各镇(街道)、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认识其重要性,采取符合农业生产和生活特点的宣传方式和载体,普及相关政策和金融知识,宣传试点推广工作意义、重要性及目标要求,提高各方面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三)坚持试点原则。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工作,坚持以“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核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银行机构的整体联动,放大经济薄弱地区试点效应。

(四)明确工作责任。各镇(街道)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承担主体责任。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全县试点工作要求,出台相应的信贷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在绩效评价、资源配置、信贷授权等方面做好配套制度安排,并向人行xx县支行报备。同时,加大贷款利率、期限、额度、担保、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创新融资产品,切实满足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对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

(五)开展跟踪考核。县政府办(金融办)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点推广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纳入到全年金融考核中。人行xx县支行牵头建立统计监测制度,对试点工作进行跟踪、监督、指导和跟踪评估,按季进行动态监测和督查,并开展年度综合考评。

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配置,按照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巩固xx村扶贫成效,统一推进村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重点搞好特色产业发展、村落宜居建设、村风文明建设、村级综合管理、村民生活提升等工作。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原则,全面推进xx垭村乡村振兴建设。

(一)地理位置:xx村位于xx市东北部,距城市60.2公里,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属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区,是xx142个省定贫困村之一。

(二)人口状况:全村管辖8个村民组共356户944人,现有建卡贫困户72户225人,低保户4户7人,五保户7户8人,残疾人38人,劳动力501人,多年外出劳动者389人,党员30人。目前常住户180户,550户,学龄97户,60岁以上老人267户。

(4)产业发展现状:全村现有柠檬214.2亩,猕猴桃22.29亩,大雅柑100亩,红李46亩,构树20亩,青椒24.5亩养殖肉牛30头,林下养鸡5000只,1千瓦联村光伏发电站1处,年发电量达70万度。成立4家专业合作社,成立1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五)农民生活水平:全村72户225户贫困家庭消除贫困,20xx年人均收入超过360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16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万元。

(1)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设施,推动产业升级。

2、完善产业设施:增加现有3亩智能温室的电力设备和控制设备,使其能够正常使用,维护和修理44.5亩普通温室。整备柠檬园区160米崩溃的产业道路,新建柠檬园区产业道路2.92公里。加快xx小学冻库建设进度,确保8月底全面完成,同步推进柠檬初加工产业链建设。

3、产业升级质量: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推动作用,加强品牌意识,提高特色商标注册力度,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抓住省级机关合作的机会,通过各种农产品博览会、介绍会介绍我村特色农产品,积极整合村庄。

各种产业发展资源,集中规划、分步推广、定点销售,为便于村内产业的日常管理和对外展示拟定拆除xx3社老村委会旁移动板房,新建xx综合产业办公楼1座,该办公楼将集日常办公、员工食宿、产品展示、会议召开、技能培训于一体。

(二)夯实村级基础、改善人居环境、打造靓丽新村。

1、夯实村级基础:加大对全村现有村、社道路、便民道路进行日常管护、整治维修,切实做好对已建塘、堰、渠系的清淤疏通,增强其防洪排涝抗旱减灾能力,具体涉及以下项目的整治、新建:

(1)村道维修:维修1社牛场至操场边村道100米。

(2)社道维修:维修社道共计226米,其中1社25米、2社45米、3社10米、4社16米、6社40米、7社80米、8社10米。

(3)社道新建:新建社道1560米,受益农户120户390人,其中3社600米、5社、6社560米、7社400米。

(4)堰塘整治:整治堰塘3处,其中4社2处、5社1处;需安装护栏堰塘3处,其中3社1处、6社1处、6社1处。

(5)蓄水池新建:新建蓄水池6个,其中5社1个、6社2个、7社3个。

(6)渠系新建:新建渠系32处13.3公里,其中1社0.6公里、2社3.5公里、3社2.6公里、4社0.8公里、5社1.2公里、6社1.6公里、7社1.3公里、8社1.7公里。

2、改善人居环境:以“三大革命”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改善,营造出庭院洁美、卫生健康、生活便捷的人居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垃圾革命:加大对村内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排查整治力度,开展好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卫生习惯的养成相关知识的入户宣传,全村计划添置移动垃圾箱29个,建垃圾中转站1处(6社鲜家梁),配备垃圾清运车1辆。

(2)污水革命:对全村农户房前屋后、村级塘堰、沟渠进行全面摸排,采取疏通、打捞、清淤、覆盖等方式逐步消除村内黑臭水体,重点做好5社、6社新村聚居点污水、雨水分离,做好250户农户粪池、沿沟整治。

(3)厕所革命:对全村农户厕所、公共厕所进行全面摸排,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合理推进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发展需要、规模合理推进公厕改善工作。一是做好农户厕所治理工作,全村需新建厕所农户共计75户,其中1社11户、2社3户、3社9户、4社4户、5社12户、6社1户、7社10户、8社25户;需改建厕所农户7户,其中2社6户、3社1户。二做好公厕改善工作,在3社老村委原损毁厕所的基础上,新建公厕1处。对5社新村委会道路旁公共厕漏水化粪池进行维修,并对公厕内设施进行整治,使其能恢复正常使用。

3、打造靓丽新村:按照“六化”标准提升村容村貌,依据“六网”要求打造靓丽新村,积极推进农村住房改造行动,持续开展危房改造工作,逐步完善村内公益设施,搞好村级环境美化,加快旧村改造进程,挖掘村级旅游资源。

(1)消除危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加快对全村现有55处危房进行整治,其中1社6户、2社1户、4社5户、5社8户、7社8户、8社27户。

(2)完善设施:为提高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水平,需在xx村安装夜间照明路灯158盏,每盏间隔50米。

(3)环境美化:根据我村新村聚居点住房特色和xx村村级主干道农房风貌样式,结合当前实际规划在xx村1社沥青路至南阳坪村5社王新奎处道路两侧栽植3.5公里彩色林木,完成xx村无用垮塌房屋、私拉乱接电线的集中整治。

(4)旧村改造:抓住柠檬产业园冻库项目建设契机,同步开展对原xx小学的旧村改造,依托xx村产业发展规模,形成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业体验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将原xx小学打造成星级农家乐或民俗博物馆,争取将xx村创建为国、省旅游模范村。

(三)搞好乡村治理、聚集振兴人才、提升公共服务。

1、搞好乡村治理:加强以农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村民自治、厉行法治、民主监督“四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农村治理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四议两公开”村务监督等制度,持续开展好“三分类三升级”活动,推行好第一书记“五带五强”工作方法,举办好以提升公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核心的“五评比活动”。积极构建城乡一体防控体系,扩大“雪亮工程”覆盖面,联系市综治中心对现有村级雪亮工程进行排查、整修,新安装雪亮工程监控8处(柠檬产业园、猕猴桃产业园、养殖小区、大棚区、林下养鸡场、光伏电站、大雅柑产业园、xx小学)加大扫黑除恶工作力度,确保平安乡乡、平安村创建。

2、聚集振兴人才:依托xx村省级部门帮扶、西华师范大学对口扶持、专业合作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优势,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好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搞好劳务输出人员技能培训,其中培育职业新型农民50人、培育农业专业技术性人员20人、培育养殖大户10户、根据村级产业发展实际引进各类产业专业性人才各1名;开展好农业技术培训与就业技术培训,全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2场次,开展就业技术培训2场次;对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人才返乡创业,提供就业服务、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力争全年实现对外劳务输出500人以上。

3、提升公共服务:着力加强对村级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彻底解决群众办事难、学习难等问题,积极改善村容村貌、营造文明村风,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文娱设施完善:对xx老村委会群众文娱活动中心500平方米场地进行地面粉刷,建标准羽毛球场1处,更换2处篮球架篮板,安装大功率探照灯4组,方便群众业务活动开展。

(2)文娱设备添置:添置新村委会会议室led会标显示屏1个,添置高品质音箱1套,办公投影仪1套。

(3)宣传长廊打造:为进一步搞好基层组织党建、惠民政策宣传、农业技术推广,结合工作实际需新建2公里宣传长廊,安装1处大型led显示屏,以供产品推介、进度通报、成果展示等。

(一)组织保障:成立xx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副书记、乡长冯治平组长,负责对乡村振兴创建方案进行审定,对乡村振兴重大工作进行全局部署、调度;分管农业副乡长冉洪松、xx村村支部书记李天强任副组长,负责对乡村振兴具体工作进行细化,做好工作的分类,组建各项目工作小组;其他党委成员、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为成员,负责各自工作小组具体业务的承办、执行、汇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xx村第一书记担任,负责处理乡村振兴日常事务,重点做好资料收集、材料上报等工作。乡纪委全程介入xx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对工作进度、工作纪律进行全方位监督。

(二)进度保障:xx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将按照“属地管理、部门协作、定期汇报”的工作原则来确保工作进度,xx村村“两委”是xx村乡村振兴的主体,要主动作为、积极谋划,乡属各单位、各部门是本次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的业务指导单位,要分行业搞好对上衔接对下对接工作,确保相关项目的争取与实施精准到位。xx村乡村振兴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要每天向领导小组副组长汇报工作信息,做到一天一信息、一周一汇报、一月一排位。xx村驻村工作队要结合各自派出单位实际,多方争取资金、项目为本此创建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三)督查落实:乡纪委成立专项督查工作组全程参与xx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各工作组根据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总体时间进度,细化本小组工作任务到天,制成任务清单交乡纪委,乡纪委以周为期限,于每周末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并根据各自小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工作完成情况排位,对未如期完成任务的提出整改清单,限期完成工作任务。若整改期满仍然无法完成工作任务的,将进行通报批评,对通报批评后还是无法完成的,依据相关组织程序及干部管理权限进行追责、处理,处理结果将运用至年总考核、评优之中。

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现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就业帮扶方面。

1、稳定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助力脱贫人口增收。

进一步加强就业帮扶、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劳务对接,落实各类稳岗就业政策,确保脱贫劳动力、重点监测对象务工就业人数不低于3、7万人。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招商分局和创业者协会等作用,为外出务工相对集中地区人员提供就业援助,劳动力维权等服务,进一步完善“联胜”“震威”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让更多农民工就近就业。推进“帮扶车间+居家生产”“企业订单+居家生产”等就业模式,让更多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确保全区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数稳定,不出现断崖式下滑。

2、加强就业帮扶车间监管,助力更多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目前我区经人社、扶贫部门联合认定的就业帮扶车间30家,均正常运营。20__年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帮扶车间的服务、监督、管理,以就业帮扶车间为抓手,带动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无法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家门口就业岗位,助力无法外出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确保就业帮扶车间运营正常,带贫率不低于10%。

3、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就业兜底作用。

进一步加强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与管理,确保乡村公益岗位安置脱贫人数总体稳定,对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进行托底安置,积极面向弱劳力、半劳力以及无法外出的脱贫人口开发乡村公益性、辅助性就业岗位,力争全年乡村公益岗位开发不少于20__个,充分发挥乡村公益岗位就业兜底作用。

二、技能培训方面。

1、持续优化农村创业创新环境,加快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人才。

围绕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加大招商引智力度,鼓励引导各地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建设家乡、投资家乡、回报家乡。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创业力度,稳妥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农村创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强对创新创业人员在企业管理和生产等方面的培训。20__年,计划培育乡村创客20名、创业创新带头人170名以上。深入实施乡村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全区重点培育340名左右乡村企业家人才。

2、支持职业院校培养基层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继续支持脱贫户“两后生”接受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资助。鼓励农村转移劳动者、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和就业困难人员等接受免费职业培训。20__年,计划开展免费培训1500人次。

出台我区乡村振兴人才支持政策文件。组织开展乡村工匠培育工程,打造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积极支持乡村人才就业创业,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振兴专职队伍建设,配合组织部门开展村级乡村振兴专干招聘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四、社保帮扶方面。

1、开展社保宣传扩面工作。

积极加强与财政、扶贫办等部门沟通联系。依照省级统筹“降费率”的最新标准,及时调整全区参保基数。开展全区范围的宣传扩面工作,通过印发张贴公告、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短信提示等方式,鼓励全区各类群体积极参保,以社会保障帮扶困难群体。

2、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帮扶政策。

根据区委文件精神,继续落实对低保户、重度残疾(二级及以上)等特殊群体代缴城乡居保保费,符合条件未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作为参保扩面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应代尽代。加强与区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同,持续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五、“双包”工作。

1、进一步深化定点帮扶。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重点帮助帮扶村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干部走访重点监测户每月至少一次、脱贫户每两个月至少一次,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和关怀,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不断提升选派干部履职能力,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解决驻村工作后顾之忧。

2、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规模。

将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发展企业带动农户模式,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同时,整村推进,形成规模。努力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找准发展方向,激发内在动力,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探索,提升村集体经济途径。

3、完善兜底保障措施。

将加大政策扶持,采取项目扶持、干部帮扶、党员联帮、集中供养等形式实施帮扶,通过光伏收益分配、健康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等措施,带动发展,共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我办实际,结合区域特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为重点,坚持政策引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街道文化特色,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共同进步、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田园家园乐园全民共享,打造乡村振兴新局面。

20xx年,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扩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增强,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生活环境优美宜居、乡风民俗文明淳朴、乡村治理民主、农民生活富裕幸福的目标基本实现。

(一)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切实增强承载力、吸引力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原则。

二是推动环境综合治理。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

三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标准建设教育场所,

持续推进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实现农村优质教育全覆盖。

(二)全面深化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一是挖掘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立足街道深厚文化底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

二是提升乡村文明水平。

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乡风文明和文化建设两个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着力建设平安乡村。

(一)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落实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健全统一领导、办事处统筹负责、各部门单位全面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扎实推进抓促振兴,突出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各级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

(三)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围绕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等,培育一批爱岗位、懂技术、善经营的本土新型职业农民。

(四)加强宣传引导。

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力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激发人民群众主体作用,营造全办上下全面支持,积极投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检查督办。

加强综合考评,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各村、涉农社区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

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真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镇实际,我镇精心选择了x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x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背街小巷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建设绿色x,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并全面实施硬化、亮化工程,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农村。

基本原则: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现状分析。

2.主导产业。(1)养殖业:养猪大户九户,共年出栏量1500头,净利润1000元/头;养牛八户人家,年出栏量160头,净利润2000元/头。(2)运输业:土方工程车九辆,年净利50000元/辆;大拖挂运输车六辆,年净利200000元/辆;冷藏运输车5辆,年净利100000元/辆。(3)木材收购业:30余户,年净利60000元/户。(4)建筑业:建筑队2个,年净利150000元/队。建筑从业人数45人,年净利20000元/元。(5)家政服务业:30人,年净利20000元/人。

三、建设项目。

该项目共计划完成六项工程,总投资额187万元。具体工程项目内容如下:

1、村内主干路提升建设工程。新建村南道900米(包括路沿石衬砌、人行道铺设),巷道铺设220米长×5米宽×15条,预算投资400000元。

2、排水系统建设工程。新建排水沟3200米,巷道地下网管3500米,预算投资160000万。

3、村容村貌建设工程。村庄绿化4360平方米(包括中心街780平方米、新修村南道900平方米、南北路500平方米)、墙壁粉刷1500平方米、喷绘1000平方米、投放垃圾箱15个、路灯50盏、监控40个等村容村貌治理,预算投资350000元。

4、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升级改造文化广场1处,健身器材、活动设施配备,预算投资100000元。

5、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新建农家乐及厕所、池塘(占地3500平方米,深度5米)治理和四周硬化绿化美化,建设南北门两座仿古木门牌坊(南门:4米高×10米宽,北门:4米高×12米宽),预算投资260000元。

6、幸福苑建设工程。完善幸福苑建设(占地面积5亩),老人活动设施配备,广场硬化绿化,预算投资600000元。

四、村庄建设。

(一)基础设施配套。

1.实施硬化、亮化和排水工程。对村内未硬化的巷道,全面进行硬化、亮化,建设排水设施。

2.实施农村改灶工程。加快调整农村能源使用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秸秆还田、粮改饲,鼓励使用液化气、电磁灶等,逐步解决柴草做饭、烟熏火燎的问题。

3.完善幸福家园和健身广场建设。达到硬化好、绿化好、美化好、安置好。

(二)民居改造。

1.引导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尊重群众意愿,突出人文历史、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格局”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降低改造成本,对建筑物屋顶、门窗、墙体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形成格调一致的景观风格,尤其要对进村路和主巷道进行改造,为群众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2.稳步推进新民居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对村内年久失修及影响村容的房屋,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进行翻新重建。

3.加强文化保护工作。对村牌楼进行刷新,结合本村文化传统,大力发扬乡村文明,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召开首届精神文明表彰大会,表彰先进党员、优秀老干部、好婆婆、好媳妇、好人好事,树立榜样,杜绝一切歪风邪气。

五、村容环境。

(一)切实抓好卫生整治工作。

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刷白树木、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背街小巷及门前“三堆”,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所有卫生死角,使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二)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

加强对保洁队伍的管理,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背街小巷保洁责任路段,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日产日清”。村内各小组配备3名保洁员,负责日常保洁工作,村保洁员优先从低保户、特困户中聘用。保洁员工资主要通过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方式解决。

建筑垃圾由建房户自行清运到指定填埋场,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倒。

(三)建立完善各项制度。

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切实提升村级卫生规范化管理水平。

六、公共服务。

1.加强村民活动中心建设。在办公活动场所,建设集中办公、村务公开、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群众活动中心,使之成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同时设置宣传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按照“五个一”(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处文体广场、一所农家书屋、一面文化墙、一支农民文艺队伍)的要求,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加强农村医疗和教育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合作医疗标准化卫生室监管水平,建设标准化幼儿园,不断改善辖区居民就医、上学条件。

七、村务管理。

(一)基层组织建设。

1.健全村级基层组织,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村“两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得干群关系融洽。

2.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廉洁自律、作风民主、办事公道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二)规范化管理。

1.建立健全村庄建设、运行管理、服务等机制,规范管理程序,确保操作过程严谨无误。

2.对村内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

3.村务财务每月公开一次。

(三)平安建设。

1.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村民遵纪守法意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2.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组织,及时化解群众矛盾,避免发生村民纠纷。

3.建立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坚决杜绝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4.与村民签订取缔烟花爆竹责任状,确保村民依法生产、诚信经营。

5.实行阳光政务公开,建立畅通的信访工作机制。

八、预期建设效果。

1、社会效益。通过美丽乡村试点项目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解决农村突出的问题,有利于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加强村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利于加强资金和项目规范管理,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推动乡村平安建设,创建幸福宜居新农村。

2、生态效益。通过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监督意识,改变x村“脏、乱、差、散”状态,营造更加舒适、适宜的农村居住环境,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公共环境和投资环境。

3、经济效益。通过上级资金的支持,带动地方财政资金的投入,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充分发挥上级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益,真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村民看到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的效果及带来的效益,在改善农村环境状况的同时,为农民增加收入或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条件,实现资金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从而带动村镇经济发展。

九、保障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x村村“两委”会采取有力措施,明确职责分工,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资金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x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结合建设目标和内容,明确村小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承担的工作任务:

(1)抓好村小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垃圾池等卫生设施建设,清扫保洁及垃圾处理长效机制的建立,不断提升村级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2)实施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和新民居建设工作。

(3)实施道路硬化、亮化、排水等硬件设施建设,实施农村改厕工作。

(4)加强村活动中心建设、文体广场、农家书屋、农民文艺队伍建设。

(5)实施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改善教育设施建设、改善上学、就医条件。

3.落实村干部包组责任制。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当前村内的要事来办,对工作进度进行及时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二)典型带动。

组织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到优秀村镇处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先进经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

(三)资金保障。

1.充分利用帮扶资金。积极联系包联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资助美丽乡村建设,汇聚社会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整合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和整合移民、交通、农业、林业、卫生、文化等方面项目和资金,进行集中投入。

3.集体自筹资金。按照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建立村级卫生费用村集体自筹机制,用于村保洁员工资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四)建立督查检查机制。对各项任务实行每周抽查、每月检查、季度通报制度。以推动创建工作全面、健康、有序开展,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如期完成。

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一)第一组,调研xx区x村、x县x村、x县x村。

组长:xx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扶贫办主任。

副组长:xx市委副秘书长。

成员:xx市林草局副局长xx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

(二)第二组,调研xx区x村、x市x村、x县x村。

组长:x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x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成员:x市教育体育局二级调研员。

(一)调研内容。

采取现场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掌握各实验村建设取得成效和对“八大机制”探索情况,与中国农大专家、当地干部群众共同梳理提炼实验建设过程中的工作亮点和典型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理清下步工作思路。

(二)成果体现。

请各组根据调研情况,形成以下成果:

1、调研报告。包含但不限于村庄实验的目标定位,围绕“八大机制”的探索情况、成效经验、下步措施等内容。

2、问题清单。重点梳理围绕“八大机制”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政策缺失、政策冲突、机制矛盾、机制障碍等问题。

3、实验建设脉络ppt。以图片为主,包含前后对比图片、鸟瞰图、全景图、地标建筑、标志性景观等。

(一)请各组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调研时间,于2021年x月27日(星期二)前完成调研工作。

(二)请有关县(市)区做好本次调研的有关服务保障工作,组织中国农大专家、县、乡两级有关领导、部分村干部代表、驻村工作队员、乡村经营管理代表及农民群众代表(各2-3人左右)参加座谈会议。并请根据调研内容和提纲,准备包括有关照片在内的详实基础材料,做好总体情况汇报准备。参加人员请做好发言准备。

(三)本次调研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有关工作纪律要求,请有关县(市)区轻车简从,严格控制陪同人数。请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分别做好各组调研车辆保障工作。

(四)请各调研组明确1名主笔人、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负责各村调研报告、问题清单的撰写和ppt的制作。以上材料经各组长审核签字同意后于x月29日(星期四)前报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端口),由市委农办统一形成调研报告和ppt报市委领导。

(五)请有关县(市)区将联络员名单(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于2021年x月23日17:00前通过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报至市委农办。

相关范文推荐
  • 02-21 大学生职业规划(模板18篇)
    职业规划是一个综合考虑个人兴趣、能力和职业市场需求的过程,它能够帮助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在职业规划中,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从他们的经验中获
  • 02-21 司法局政法工作会议讲话稿报告(专业22篇)
    通过讲话稿,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语言,传递信息,引起听众的注意。大家可以看看这些范文,了解不同主题和表达方式下的讲话稿写作风格。同志们:这次政法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
  • 02-21 个人工作总结写作指南(优秀16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每个月工作过程进行回顾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明确下一步工作目标。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士撰写的月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和学习。眼下,正值辞旧迎新之
  • 02-21 三分钟演讲稿(通用21篇)
    三分钟,是一个精炼和凝练的过程,让我们更加专注和明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三分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今
  • 02-21 领导街道工作会议讲话稿(汇总23篇)
    讲话稿可以用于学校班会、演讲比赛、企业会议等各种场合。在下面的讲话稿范文中,你可以发现一些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有力的结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各位同志:今天我们在
  • 02-21 环境科学心得体会和感想(热门16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个领域中的体验和收获的总结和整理。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写心得体会的不同风格和思考方式。环境科学参观活动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
  • 02-21 演讲比赛的活动策划大全(23篇)
    活动策划需要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活动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活动策划需要有创新和独特性,以下是一些独特而成功的活动策划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 02-21 分享介绍一本书演讲稿范文(18篇)
    演讲稿是演讲者思考和准备的重要一步,通过书写演讲稿可以更好地梳理思路和准备演讲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 02-21 城管转作风树形象工作总结(专业19篇)
    我意识到这个月在某个环节上出现了疏忽,需要加以改进。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月工作总结,可以参考以下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灵感和启示。自xx月xx日以来
  • 02-21 青春爱国心得体会(优秀17篇)
    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进步以及遇到的挑战和困惑加以分析和思考。在这里,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