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条据书信>家乡的风俗小学教案(通用18篇)

家乡的风俗小学教案(通用18篇)

时间:2024-02-20 01:44:02 作者:雨中梧

通过编写小学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整合教材资源,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希望大家能从小学教案范文中找到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灵感和方法。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我家乡的风俗也有很多,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要数九月重阳放风筝了。

重阳节风筝上市,每家店铺的门前都摆着各式各样的风筝,一清早就有许多人上街去买风筝了。孩子们更是和风筝结下深厚的情谊,在熙熙攘攘的.街,在人头串攒动的铺中,总能见到孩子们的身影。人们买上风筝,自然是到风筝场去放了。

我拿着新买的风筝——它是一只羽翼丰满、深褐色的老鹰风筝,跟看爸爸来到了风筝场。呵!风筝场上的壮观场面是我从未见到过的。天上五颜六色的风筝那是彩;地上人头攒动的人群那是江。我们挤入“江"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一片稍微宽阔的空地。我们坐到地上休息,消除身上的疲劳。

一位叔叔的身影映入了我们的眼前,只见他把蝴蝶风筝放到地上,右手拿着线轴,拉着长线,风一起,他立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向前奔跑,风筝“哗——”地一声飞上蓝天,随着线越放越长,风筝就越升越高了。它扭着长长的尾巴,在空中随风舞动……我们看得心痒痒的,顾不上疲惫了,也学着那位叔叔放起风筝。我们并不了解风向,只要有风一起,我们就向前跑。结果呢,飞上半空的风筝,就像一只无头苍蝇,这儿碰那儿撞的,最后干脆一头栽到了地上。经过无数次失败后,我的筝终于成功飞上天空了,因为我们都学会了如何看风向。

望着展翅高飞的老鹰风筝,我的心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黄昏已经慢慢的逼近,风筝场上的人群越来越少,天上的许多风筝也失去了踪影。我望着被夕阳染得通红的老鹰风筝,恋恋不舍的把它收回来,和这美丽广阔的风筝场告别了。

重阳节已经过去,可放风筝的经历让我记忆深刻。这个风俗给我带来无穷快乐,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

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东西。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飘亮的新衣服,出门在外的人赶紧回家团圆。到了晚上,人们都要吃年夜饭。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人们都要互相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新年快乐,全家平安幸福。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都非常开心,因为他们都可以收到压岁钱。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到处都张灯结彩的,整条街道都挂满了灯笼彩旗,非常好看,小孩子们都高兴地唱起来跳起来,高兴极了,家家户户也都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吃着汤圆。这都寓意着我们大家都团团圆圆。生活和和美美。晚上,大家有的放着美丽的烟花,有的在放许愿灯,美丽极了。

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这样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我们也开始认真的学习了。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小孩小孩你别馋……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放寒假了,我疯狂地写作业,终于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晚上写完了大部分的作业,开始开开心心的过年了。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吃完饺子,爸爸妈妈出去散步了,我们在屋里等待春晚开始,我呆在屋里,愿意看书就看书,愿意弹琴就弹琴,愿意听故事就听故事,若都不愿意,就是坐在那儿闭目养神,姐姐也不管,很快春晚就开始了,有趣的小品,我喜欢;搞笑的笑声,妹妹喜欢;悦耳的乐曲,姐姐喜欢;精彩的魔术,爸爸喜欢;优美的舞蹈,妈妈喜欢。我很困,但仍然坐在沙发上,因为我需要与窗户为伴,盆栽为群,靠枕为友,沙发为亲。暮宿沙发之上,夜游太空之中,我要守夜,我太难了!

我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看,想让自己不困,可渐渐的,我的眼神涣散了;渐渐的,我的眼睛被五零二胶水粘起来了;渐渐的,我的头歪在一边了。突然我努力的换了换头,让自己清醒一点,不到一分钟,我又重复了刚才的一套动作,十分钟,我已经重复了不下十次这套动作,突然姐姐嘟囔着:“终于到了。”什么?什么到了?难道是十二点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冲向姐姐,一个饿虎扑食扑到姐姐面前,姐姐疑惑不解地看着我:“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是不是12点了?”我满怀希望,“什么啊?我是说有一首歌要开始了。”姐姐哭笑不得。“啊!”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失望极了,垂头丧气的去看书了。

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回来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妈妈,“几点了?”“十一点半了”“太好了!”我满面春光,再等半个小时就可以睡觉了,我再也不困了,坐在沙发上,专心致志地看起电视,不时还哈哈大笑,又过了一会儿,终于十二点了,我冲向床,一跃而起,一陷而入,不到一分钟就睡着了,那一晚我睡得格外甜。

苦苦苦,不苦如何熬年夜?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我的家乡是温州,温州的海鲜是有名的。

以上10点是我们温州人在过年时会准备的事情。

23、腊月的最后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以上是我们家乡的节日与习俗。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新年里,我的家乡——河南,也有不一样的习俗。

在我的家乡准备过年时,家家到几里地外买年货,要准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大扫除了,家家都忙的不亦乐乎,将垃圾灰尘扫走后,就把买的吃的摆上桌,让客人和家人吃在这一天已经渐渐会有客人来做客了无论是隔一面墙的邻家亲戚,无论是百里相隔的朋友,都会赶来做客。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大,到处是海鲜与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儿。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这一夜在广场上会演潮剧,会有很多人前往观看。不仅如此,在广场上还有许多小孩子大人骑自行车赛跑像是开运动会似的,此时此刻,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门,因为都去看戏了。

正月初一与除夕截然不同,这一天大人们都在家中看看电视什么的,只有小孩儿偶尔去找朋友一起玩。

元宵来临,有一个高潮到了许多的人都蜂拥而至,三五成群到自己家亲戚家拜年,小孩子都应接不暇,嘴里不停地说着新年快乐等吉言,然后不停收着红包,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一眨眼新年就要过去了,在正月17,过去家乡的新年也就算过去了,学生们该去上学,去上学,大人们又去照常工作了。虽然新年过去了,但小孩儿还会放放鞭炮,还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来做客,大家都不舍得新年过去。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三月三,庙会场,熙熙攘攘人流淌……”每年的三月三,我的家乡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今年,我跟着爷爷参加了这个盛会。

来到庙会现场,但见人山人海,来来往往,年轻的姑娘三五成群,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小娃娃骑在爸爸的肩膀上……每个人都喜气洋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擀面、杂酱面、油泼面、担担面、刀削面、阳春面……”街道两边,一家家商贩一边娴熟地展示自己的技艺,一边声嘶力竭地叫喊着。爷爷紧紧拉着我的手,向庙会的中心走去。

“西山王母开盛会,摆下蟠桃请众仙。上八洞,下八洞,唯独没请孙悟空……”看,前面有位老匠人正在捏面人,他嘴里说着,手上不停地捏着,这次捏的是“孙悟空偷蟠桃”。只见老人拿了一些粉红色面团,一捏、一搓、一压、一挑,一个粉嘟嘟的大仙桃就做成了。接下来,他拿起一块五彩的面团,压扁,做成了一条虎皮裙。再拿起另一块,用手搓来搓去,做成了如意金箍棒。最后,他拿起身边的小人,给他穿上虎皮裙,插上金箍棒,抱起大蟠桃,嗬!一个抱着大蟠桃的孙悟空活灵活现地出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爷爷二话不说,掏钱买下了它。

我举着这个面人儿,跟着爷爷循着喧天的锣鼓声,来到了大戏台。戏台上的演员穿着色彩鲜艳的戏服,浓妆重彩,咿咿呀呀地唱着。可是,我听不懂他们唱了些什么,硬拽着爷爷走开了。

傍晚时分,我跟爷爷离开了庙会现场。然而,那琳琅满目的商品,那沁人心脾的`香味,那激荡云霄的笑声……却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没有散去。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冬日的夜晚,清冷寂寥,在宁波慈城的老宅里却人影攒动,灯火通明,一阵阵年糕的香气悠悠地飘然而出。宁波素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谚,到了冬天就有了打年糕的风俗。

打年糕的夜晚,街坊邻居们都会聚在一起,大人们在屋子里聊天、打牌,谈着自己今年的收获,小孩们玩着游戏,追逐着打闹着,就连门口的小狗也跟着这里跑跑,那里藏藏,别提多欢乐了!

院子里的柴火燃烧着,“噼里啪啦”地响,上面支棱起的大铁锅上的蒸笼里早已放上满满的糯米,冒着缕缕青烟,和着“滋滋”的响声。不一会儿,米蒸好了,隔壁的小爷爷赶忙把蒸笼从柴火上移开,当他掀开锅盖时,蒸汽和大米的香味一股脑儿地全部涌了出来,瞬时烟雾缭绕,宛如瑶琳仙境;香气扑鼻,好似蟠桃盛会。

小爷爷把蒸好的糯米倒入石臼中,小陆叔叔则拿出木锤开始捶打,爸爸挽起袖子在一旁帮忙添米,“咣”“咣”……随着一声声的捶打声,石臼中的糯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从稀松到紧实。

终于糯米被捶成了年糕团,奶奶用菜刀把年糕团切成了年糕条。剩下的年糕放在盆中,我们纷涌而上,拌上黄豆粉和白糖捏成团。这年糕团洁白如雪,柔软如棉,一口咬下去,甜而不腻,爽滑可口,极其美味。

最后,大伙把做完的年糕都打包起来。“你打包这么多?”“对呀!儿子出门在外,他想吃家乡的年糕,我这就给他快递过去!”“女儿下星期就要出国了,我给她带点去。”

年糕,家乡的味道,团圆的味道。我嚼着糯糯的年糕团,想着家乡暖暖的温情。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6月25日,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了。每当想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那位值得让人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写成了一首又一首诗,直到后来国家灭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为国投江自杀。这感人事迹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他们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建立了这个节日——端午节。

在端午节里,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香囊。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妈妈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乡建湖,这里的人们也都这样。端午节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叶,戴好了香囊。洒黄酒,驱害虫,把房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气洋洋地迎来端午节。

端午节时,我最爱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气可香啦!让人闻着心旷神怡。我也爱吃粽子,特别是那甜丝丝的蜜枣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让人吃了赞不绝口。

知识渊博的爸爸对我说,端午也叫端阳、重五划龙舟当时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我听了,才明白为什么要赛龙舟、投粽子了。

我爱家乡的粽子,爱家乡的香囊,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今年,我并没有回老家过年,而是在深圳过年,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在深圳过年。

小年,大街上可热闹了,人山人海的,小店、便利店和超市都挤满了人,大街上卖冰凉粉的、肉夹馍……各式各样的零食小摊,甚至还有卖花的,妈妈说这是“迎春花市”。

花市里什么样的花都有,有迎春花、菊花、紫罗兰、百合花、水仙花……等等,我觉得最好看的是迎春花,既好看又香。

除夕那天,花市还在。中午的时候家家炒菜,从窗户里飘进来各种味道,红烧味、油炸味、辛辣味,有肉的味道、有海鲜的味道,各种味道,就和我听说过的百家饭一样。虽然没有见过,但一想大概就是这种味道。

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里有各式各样的表演。我最喜欢看的是魔术——变幻莫测,神奇的表演让人好奇不已。

凌晨的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开着灯守岁,甚至有点像开派对,灯一会儿亮,一会儿黑,有节奏的开灯关灯,感觉这就是一场大型的灯花秀。

正月十六开学了,我有点舍不得,春节就这样过去了。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说起我的家乡呀,那真的是有许多特色呢。如盐水鸭、桂花糖芋苗等等一系列美食,说到这里,你一定猜到了吧,那就是南京,虽说南京的美食非常有特色,但是我们这里的节日风俗那就更有特色了。

其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每当这时,大人们都忙着包粽子,粽子的种类也很多,有白粽子、肉粽子、咸蛋黄粽子、红豆粽子等等。小孩们也不闲着,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做香包,据说香包能达到驱虫的效果。

去年,端午节的前一个星期,我们社区通知将在端午节期间组织一次包粽子,做香包的活动,要求社区的小朋友也要参加。看到这一通知我十分期待这天早日到来。

期盼已久的活动日子终于到了,我们来到社区,几位老爷爷和老奶奶已经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好了。活动开始了,先由一位大姐姐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再由一位奶奶给我示范了如何包粽子。现在该我们上场了,我按照老奶奶教我们的方法,首先,将两片粽叶拼在一起,把它们理平整;接着,把它们卷成一个带柄的漏斗;然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糯米和配料裹好,再拿一片粽叶封口;最后,用一根细细的棉线在粽子底部和封口处绕几圈扎紧。可是不管我怎么包,粽子都会漏米。这时,一位老奶奶看了之后就说:“你包的粽子米多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是米放多了。经过几次练习,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它像一只小号的靴子。等我包好五个粽子,已经满头大汗了。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做香包,就是用热熔枪将两片带有图案的布片的三边粘在一起,再往里面放入一些干花和中药材,最后把口封好,这样一个香包就做好了。

活动快要结束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会把我们包的粽子和做的香包送给社区里的孤寡老人。这时,我感觉家乡的风俗不仅给大家带来了快乐,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家乡的风俗我爱你,你带给我汗水和快乐。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极为重视的节日之一,它代表着团圆幸福平安。人们在春节这一天会有许多的讲究,这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

我的家乡在春节里也有着许许多多风俗习惯,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我的家乡在春节里的主要风俗吧。

吃饺子。在除夕晚上吃饺子是指“更年交子”或是指来年交好运。而在大年初一(春节)的早晨吃饺子是指一年交好运的意思。吃饺子更多是为了一家团圆,不光是吃的时候团聚在一起,还有做饺子的时候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念。做饺子时,一家人开开心心;吃饺子时,一家人快快乐乐。

拜年。春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活动,去亲朋好友邻居家里向他们祝贺新春,旧时指拜年。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是从家中开始的,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先向长辈拜年,长辈受拜后就把先前打算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做完之后,大人们就开始去给亲朋好友邻居们拜年了。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照阿拉宁波人的老规矩,过年从腊月中旬就开始了呢!老话说得好:“廿三祭灶,廿四掸尘,廿五做豆腐……三十晚上守岁”喜庆的气氛延续到元宵节。最让我们小孩子期待的是大年三十那顿热热闹闹、有滋有味的年夜饭啦!

年夜饭的准备,从大清早就开始了。瞧,各家各户去菜场进行大采购“鲳鱼,透骨新鲜。”“买点年糕,好做烤菜年糕嘞!”“看看咸蟹,看看这红膏……”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极了。购置完成后,打道回府。这时,阿拉宁波的厨房恐怕已经忙成一团,准备年夜饭了。

制作年夜饭时,小孩子能参与其中的,大概就是包汤圆了。据传,汤圆起源于宋代。现在,宁波最有名的招牌是缸鸭狗,还流传着“三点四点饿过头,猪油汤圆缸鸭狗”的顺口溜呢!一般来讲,传统的芝麻汤圆需要准备糯米粉团、猪油、黑芝麻馅材料,先把糯米粉团分成数十块,再把猪油馅和芝麻馅搓成小球,手指钻洞,把馅料放进去封口,揉搓成圆,就大功告成了。即便是脸上、手上沾满了白白的粉,我每次对包汤圆这事儿还是乐此不疲,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做一件事,家里充满欢声笑语。看着锅里寓示着“团团圆圆”的汤圆,我也满是自豪感。

瞧,一道道菜琳琅满目:热腾腾的暖锅讨了个新年的好彩头,蕴含着团圆红火的寓意;鲜爽嫩滑的咸菜黄鱼汤让人们不禁咋舌;年糕预示“年年高”,咀嚼着绵软的年糕,就像飞上了天般开心;清蒸鲳鱼、腌咸蟹、蒸鳗鲞干……最后每人一碗汤圆。全家围坐一起吃顿年夜饭,这一年的辛苦烟消云散,未来的一年充满期盼!

在阿拉宁波,春节洋溢着欢声笑语,不知此时的他乡,又是怎样一番热闹景象?

家乡风俗小学作文

我们家乡也没什么风俗,大概唯一不变的风俗就是春节打麻将了吧。

每逢新春佳节,普天同庆,家家户户都闹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火红的`鞭炮在空中翩跹起舞,火星落地生花。喜悦的气氛传遍了大街小巷,整个富阳都一派喜庆的氛围,好不热闹。

我的老家,临江,在春节有个奇特的习俗。当别村的人都在和家人团团圆圆的时候,村里的人们总是会零零散散三五成群地聚到一起打麻将。很多同学有疑惑,春节不是应该家人聚在一起共同欢乐度过的吗,怎么会出门打麻将呢?这恰好是我们村的特别之处了。打麻将在我们村寓意着团结合作,在来年富富贵贵,邻里之间和谐相处。每当春节的夜晚,我的邻居们都会聚集在麻将桌旁,共度春节。

每到那个时候,夜色朦胧,有时天空会飘起一点小雨,渲染着神秘的气氛。热腾腾的开水配上上等的安顶茶叶,飘散出浓醇的香气,沁人心脾。一声“胡了!”表达着村民多大的喜悦呀。

打麻将的传统虽然在我们这代年轻人这儿渐渐淡了下去,但是在老一辈那里却炉火纯青。这是我们村长久以来的习俗,却随着世事变迁而慢慢消逝在历史长河中,那是一种多么令人惋惜的结果啊。想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是啊,我们身边不断地有传统在无声无息地消失着,而我们却不懂得怎么去保护它们,那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啊。

传统值得我们珍惜,更需要我们传承。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一提起清明节的习俗,人们脱口而出的必定是“扫墓”、“祭奠”。可在我的家乡江苏,最热闹的还要属“撑会船”了!

按照我们江苏的规矩,在节日当天,家家户户的男人们会聚成一团,进行“撑会船”的大型活动。会船围绕着中间的三条主船进行赛跑,三条主船上悬挂着三角龙旗,这是当地会船上一个标志性的旗帜。每一条会船上,撑船的人是左右两排的,若仔细看,大家撑得竹篙篙头上绑着红色和绿色的彩绳,求个吉利。

“撑会船”这个习俗也有一番来历呢。相传,南宋时期,抗金英雄岳飞由楚州奔赴兴化,驻军于缩头湖相连的水荡中操练水军,并多次与来犯金兵激战于此,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不少英雄葬身于此。就这样,老百姓为祭奠身亡战士的英魂,每年清明节开展撑篙子船活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个习俗。

以前常常听爸爸给我讲撑会船的比赛现场,不过好在,我也亲眼看到过激烈的比赛现场。“咚……咚……”随着有力的鼓响,几十艘龙篙子船上百十个小伙子,立刻挥舞起那结实而粗壮的、赤裸着的胳膊,忘情地、没命地摆动着那细长的竹篙,使出浑身力量,打起百般精神。神采飞扬的小伙子们,每一个动作都整齐划一,每一声口号都动人心弦。刹那间,大家都成了粗狂豪迈的汉子,一个个涨红了脸,鼓起了腮帮子,全身积蓄的力量都喷发出来……一艘艘龙篙子船犹如一只只离弦的箭,飞速赶超着对手,在威风凛凛的“龙头”的带领下,摆动着龙尾,直冲终点。这时,观众们也不闲着,大家都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呐喊助威着,这此起彼伏的声音融成了一片。

一年一度的“撑会船”活动可真热闹!

家乡风俗的小学作文

在过年时,每家每户都会有自己过年的习俗,而我们的习俗——放鞭炮。

在今年春节前,我们买了许多烟花、鞭炮,准备到除夕夜开始放,买烟花时我一直对爸爸说,买最大的烟花。爸爸同意就给我买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放炮。终于,等到了12点,我立刻跑下楼放炮,可是我突然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放炮,于是我问了爸爸,他笑着回答说:“因为放炮是对新一年的美好向往。而且在古代只有鞭炮,没有烟花,所以有了一个关于鞭炮的传说,‘从前有个怪兽叫“年”,每到除夕就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后来有人知道了他的弱点——怕红、光、响,所以人们造出了鞭炮。’还发明了对联,留下穿红衣服,守更待岁的习俗。”

爸爸讲完后,我们便开始放烟花,爆竹。虽然烟花五彩缤纷,火树银花,但是我更喜欢鞭炮,因为每次放鞭炮都感觉年兽已经被赶走了。

放完烟花后,我查了一下爸爸给我讲得故事,原来那只是传说,关于鞭炮的来源—为了驱邪,一开始用鞭子抽地,后来有了火药,制作出爆竹,因为声音相似,就出现了鞭炮。

这次春节不仅玩得开心,还知道了关于鞭炮和春节的故事,真是一举两得。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意味着大地复苏,送来了新的气息。在这一天,我的家乡有一项很有趣的习俗——咬春。

传说有一年立春,一位老道士来到一个村庄,见村中静悄悄的,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心生疑惑,四下打听才得知许多村民都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四肢无力、头晕目眩,只能卧床休养。老道士观察了一会儿病人的症状,便开了一张药方给村民。药方上没有什么奇珍异草,只有一种极其普通的东西——萝卜。吃完萝卜的村民们果真好了许多,当村民们去感谢那位道士时,人已经不见了。于是,大家为了感谢与纪念老道士,每到立春之日,都会吃一些萝卜。

现在的“咬春”,已经不再局限于萝卜了,春饼、春卷、青菜面等等许多食物都成了“咬春”这天的主角。在我的家乡,春卷就是“咬春”最主要的食物。做春卷要准备好春卷皮、香干和荠菜。荠菜是一种能打开味蕾的草本植物,将它与香干组合在一起,就是一道春天特有的美味!

瞧,先将薄如蝉翼的春卷皮铺在手心,将拌好的馅均匀地铺成长方形,用手灵巧地将其裹好。春卷包好以后一排排放好,就像一个个小福袋。等油热了,小福袋们便带着浑身的福气向油锅奔去。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福袋们纷纷换上了金黄的衣裳,诱人的香气四溢,我的口水也止不住地流下来。一口咬下去,香干和青翠的荠菜就顺着筷子跑进了我的嘴巴,鲜香又美味,一种大自然独有的芬芳充斥了我的口腔,舌尖上绽放了一朵美丽的花!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份独特的风俗不仅仅只是一种习惯,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份祝福、一份期盼!

家乡的风俗小学作文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祖国是如此之幅员辽阔,民俗自然也种类繁多。东三省的面积虽不是很大,却占据了“鸡首”。在东北,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要吃饺子。

要吃饺子怎么办?上街买?不!在东北黑土地上生活的人家,都自己包饺子,韭菜馅儿的、芹菜馅儿的、萝卜馅儿的、白菜馅儿的、猪肉馅儿的‥.....一应俱全。

一天早晨起床后,我走出房间,一出门就看见姥姥、姥爷正在厨房准备包饺子用的食材。我仔细想了想,却算不出这天究竟是什么日子,耳朵里只有菜刀剁肉馅儿时碰撞砧板时发出的咚咚声。我走过去细细一瞧,只见姥爷正挥舞着手中的菜刀,卖力地剁着馅儿。手中的刀就似一条银龙,在屋外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转过身去,却见姥姥正揉搓着一个面团。面团已经变得白白胖胖,摸一摸,凉凉的,软软的,很舒服。

又过了一会儿,姥姥和姥爷都站到了餐桌前,两个人分工合作:一个揪面球、擀饺子皮;另一个放馅儿,把饺子包好。姥爷手持擀面杖,把刚揪下来的小面球放到身前的面板上,左擀擀,右擀擀,看似无章,实则暗藏玄机,只一眨眼地工夫就“变”出了一张薄厚均匀的饺子皮。姥姥接过饺子皮,拿起一把小勺,舀了点馅儿进去,紧接着便用手指把饺子皮“缝”了起来。不知为何,姥姥总能舀出适量的馅儿,还能把饺子皮包得似件精美的工艺品。我不禁赞叹起了姥姥、姥爷的手艺。

又是一转眼的工夫,午饭已经上桌,饺子的香气侵袭着我,我下意识地拿起了筷子,夹了一个饺子,蘸了点蒜泥,一口下去,齿颊留香。我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个,只记得午饭过后,我挺着圆滚滚的肚子,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了。

饺子是东北的一种美食,包饺子、吃饺子也是一种独特的风俗。一个元宝形的饺子中,蕴含了东北人民别具一格的民俗和家乡的味道。

家乡风俗小学生作文

寒假虽然比暑假要短很多,但是特别之处也很多。比如寒假里面有个重要的节日——春节。

春节有很多很多的习俗,它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独特的节日。春节里爸爸妈妈不仅会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可以陪我看电影,郊游,去书城。我还可以陪着爸爸妈妈准备春节的食物和去看望平时没空去看的亲人。但是这次的春节跟以往不同所以我要记录下来。那就是——我有属于自己的钱包了。

其实,收到压岁钱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据说,我一出身就有压岁钱收。只是那个时候,妈妈会帮我存起来。而今年,妈妈说我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对数字有了认识,所以妈妈就把一部分压岁钱给我,让我自己掌管。也就是说,我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钱了。想想真是开心,我可以想买什么买什么。

想知道我的压岁钱有多少吗?当然不能告诉你。其实后来去了超市看看价位表发现妈妈挺抠门的。给我支配的压岁钱也不能买什么。但是我很高兴,因为可以积少成多。以后妈妈生日的时候可以给他买个礼物咯。

相关范文推荐
  • 02-20 教学课堂案例研究心得体会(优质21篇)
    总结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我们的人生路径。这些心得体会或许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对生活中某个方面的深入思考和总结。
  • 02-20 礼仪客服工作总结(精选14篇)
    通过总结过去一个月的工作,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进展,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若是对于写月工作总结感到困难,不妨参考一下这些范文,或许能够为自己的写作带来
  • 02-20 建设美丽家园演讲稿(优秀16篇)
    演讲稿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来传递信息、表达观点或者呼吁行动的书面材料,它在各种场合都有重要的作用。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成功的演讲案例和技巧,希望可以对大
  • 02-20 最新房地产经济报告(模板16篇)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人才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房地产总结范文中有关销售策略、市场分析和客户满意度的数据和评估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 02-20 第四季度驻村工作总结大全(19篇)
    通过写月工作总结,可以让自己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工作表现和不足之处,为下一个月的工作做好计划和准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探索他们的写作
  • 02-20 挪威的森林心得感悟(汇总21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一种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改进自己。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们在写心得体会时运用了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希望能够给大
  • 02-20 幼儿园第一学期班务工作计划(优质18篇)
    幼儿园工作计划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因此需要精心设计。以下是幼儿园工作计划的案例分析,通过对不同幼儿园的工作计划进行比较和总结,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
  • 02-20 小班数学图形找家教案的大全(18篇)
    教案不仅是教学的计划工具,还是教师反思和研究的重要依据。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小班教案范文,大家一起来学习进步吧。1、学会按几何图形的2-3种特征进行分类,
  • 02-20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实用19篇)
    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更新,以适应职业市场的变化。现在,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职业规划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面对严峻的就业
  • 02-20 银行巡察工作总结范文(20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整体工作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机会,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