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热门18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热门18篇)

时间:2024-01-18 18:19:02 作者:琉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热门18篇)

范文是一种可以供人们借鉴和模仿的文学作品,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我想我们需要一些范文来作为参考吧。以下是一些范本作品的摘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写作方面的参考和启迪。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

敬爱的党组织:。

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为实现制订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也不可能为它的发展设计一个固定的途径和模式。只有从现实国情出发制定现阶段的纲领,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完成每个阶段的最低纲领,才能有效地推进事业。

我们既要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每一项工作,都是运动的组成部分。

我们*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阶段论者,又是社会主义、事业各个发展阶段的统一论者,既要胸怀实现崇高理想,矢志不移,又要从现实实际出发,把奋斗目标置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我们的事业。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从现阶段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员的远大理想,要落实到这里;衡量一个员信念是否坚定,着眼点也要放在这里。

指出的:“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

展望未来,前景无限。只要我们在坚持前进方向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对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在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而奋斗上,把远大理想置于为实现党的各项工作任务中,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够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大跨越心得体会

小的时候,总是认为共产党都是好人,国民党都是坏人,国民党欺负人民,而共产党帮助人民,所以人民要推翻国民党,拥护共产党,建立一个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幸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渐渐长大了,视野也开阔了,才逐渐发现,其实国民党也没有那么坏,国民党也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国民党也为中国做了很多有重大意义的贡献,而且,当初的国民党要远远比共产党强大,可为什么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呢?我想,自然是共产党能够好的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做的比国民党要好很多。所以说,没有中国的民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新中国,这是我们最大的民意。当那么多人参加这一队伍的时候,当那么多小推车全力以赴地支持这支军队战斗的时候,人民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态度,做出了选择。选票是一种支持方式,行动更是一种支持方式。

读完金一南的《苦难辉煌》后,想想自己以前的想法,虽然不是全错,但是就像井底之蛙,一知片解。这不仅仅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事情,而是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更是全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以前我只是仅仅看到了结果,可整个历史的错综复杂,历史上的偶然、无奈、抉择、机遇和艰辛而产生的现在的结果,我只有震撼,思绪万千,却又不知该怎么总结,我就像是个刚出生的小孩子,用无知的眼神第一次看到世界一样,惊喜又害怕,不知所措。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已经出场了,除了内心道不明的感慨,还有一些即时的认识和感悟,作为读完本书的总结,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我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感悟和想法。

现在,大家都在讲全球化,其实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我们全球化的进程已不可避免。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奋斗至今,从制定政策到选择道路,都与国际因素关系极大。以前的党史,人们过多集中于党的内部,实际上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到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它是在全球大势之下,东方各种力量挤压、碰撞、较量的结果。中国革命的成功,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夹缝中求生存。历史给国民党很多机会,却只给共产党很少机会,但是共产党人抓住了这仅有的机会,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但是百折不挠却早已昭示了他们的光明前途和未来,才有了60年前新中国扬眉屹立在世界东方。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光芒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是在共产党人最困难的时候,在前景最黑暗这种情况下,共产党人还是坚守自己的信仰。像红军20师师长胡天陶被俘,让国民党方大吃一惊的是一位红军师长在冰天雪地中身上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始终只有一个字“不!”这就是共产党的信仰,这样的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他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什么能让我们感动?我们有没有忘掉战胜艰难险阻的法宝?我们怎样在一脉相承的事业中与时俱进?中国的崛起已经举世公认,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实现我们的坚守和完成我们的责任,需要汲取多方面的营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追赶时代发展潮流。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正因为有无数的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士的鲜血奋然前行,把个人的一切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和人民,我们才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正因为集合着无数为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工作的优秀党员,在苦难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缔造一个不屈民族的伟岸形象,赋予一个古老国家以现代的品质,才有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只有探寻这些历史,才能让我们真正聆听生命的真谛,汲取前进的动力。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历史是相对的,辨证的。过去相对现在是历史,现在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金一南说:”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我一定要写出这批真人。他们不爱财,不为官,不怕死,就为这个事业,为心中的主义。今天一些人可能觉得事业和主义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了,但当年的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主义,始终抱有不变的信仰,所以我特别想写这批真人。他们之中,很多人没有看到胜利这一天,没有机会评功评奖、授衔授勋,也没有机会返回家乡光宗耀祖。但这批人是我们这个军队、这个党、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他们当中很多人已不为今天的人们所知,我只想把他们写出来,让他们永志史册。当然,这批真人不限于共产党的队伍,国民党里也有真人,否则他们不可能使北伐战争变得犹如摧枯拉朽。”我想,这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信仰,正是这样的信仰,让他们可以抛弃一切,只为中国的未来。其实,中国自古就有这样的信仰,而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崇敬这样的信仰至今,例如我们每年都纪念的屈原,可是在清朝时期,清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少数人统治全中国的梦想,对全中国人进行了奴役和精神的洗礼,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正是这个时候开始堕落的,我们闭关锁国,安于现状,人民不敢创新,统治者把人的所有的尊严和权利都剥夺了,官场腐败,不堪一击。而清朝灭亡后,中国人的思想才开始解放,我们开始看到世界的舞台,才有轰轰烈烈的人民解放战争。大家都津津乐道康熙、乾隆年间的盛世,却羞于谈论中国近代的屈辱,科技、经济落后,人民麻木,政府腐败,东亚病夫…等等,直到现在,很多中国人仍在国际交流上抬不起头,仍毫不犹豫地崇洋内外,但事实上,这段大多数人认为屈辱的历史,在我心中,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在我眼中的它,是那么的坚强、那么地自信勇敢、那么地不拘一格,又那么可爱的像个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无论是共产党人,还是国民党人,都认认真真的,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奋斗。而康熙、乾隆年间的盛世,才是中国近代史的罪魁祸首,他们不居安思危,他们高傲,迂腐,与世隔绝断送了自己的王朝。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心得体会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论断有着内在的逻辑,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特点。

以弄清“主义”和坚持党的领导为导向,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先进性。明确提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其他别的什么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四个”历史经验总结和弄清“两个历史时期”关系为依据,全面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优越性。首次从社会主义的500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寻梦的170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60年、改革开放探索的30年四个不同视角的历史方位和历史经验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价值,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中国梦为目标,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新要求和行动纲领,明确指出要“继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论断思想深刻、内涵丰富。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真理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南引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以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为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最新认识水平为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指明道路、条件和进程。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的历史总结和最新飞跃;是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寻梦170年的历史总结和承传;是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建设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总结和最新成果。历史事实告诉人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吮吸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中风光独好,中国道路更是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和昭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心得体会范文

《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面对奋斗征程中的坎坷与挫折,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人世遭逢的巨大自然灾难,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一代代的中国人,怀揣着梦想,追逐着梦想,挺直了脊梁,憋足了一股劲,胼手胝足,顽强奋斗,走出苦难,走向辉煌。“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发表重要讲话。xxxx所说的话字字铿锵有力,句句饱含深情,不仅道出了我们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经历的苦难与辉煌,更是道明了中国亿万同胞满怀一颗颗赤诚的中国心,共筑最深层次、最核心的“中国梦”。

回首中华民族经历的百年沧桑巨变,总书记将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分别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精辟表达。这三句气势磅礴而富有诗意的概括,引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

“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遭受着深重苦难的中华民族在历经艰难险阻的中华儿女的不断奋起抗争下,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他们抛洒热血,鞠躬尽瘁,探索奋斗,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国梦”从此充满希望,光明无限。

“人间正道是沧桑”。现今的中国,是一条腾飞中的巨龙。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党紧紧联系人民、依靠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历经多少荆棘、多少曲折,多少灾难、多少奋斗,终于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梦”从此永不停歇,绝不更替。

“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有辉煌的历史,更有广阔宏伟的未来。纵观国际国内大局,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这是中华民族强大的保证,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这个梦。励精图治的中国共产党,正带领着中国人民朝着这个目标“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梦”从此继往开来,终将实现。

把中国梦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在这个“圆梦”的征程上,我们要不断加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惧风险,不畏干扰,走好路,走对路,走正路。以坚定的信念朝着“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个伟大梦想鼎力前进。

祖国富强是我们的梦想,人民幸福是我们的向往。让我们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伟大的“中国梦”。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作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三个一百年”浓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为践行初心使命而不懈奋斗的历程,包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救国、兴国、富国和推进强国建设四项任务。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了为什么要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这一重要时刻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其中之一是“树立正确党史观”,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二是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三是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之后,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历程,是光荣辉煌的一百年,也是艰苦卓绝的一百年;是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并提出“引导干部群众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的要求。

怎样来学习党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经历了很多事情,怎样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段话非常鲜明地概括和指出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付出巨大牺牲,面对曲折、修正错误,最后攻克难关想要做成的一件事,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基于这一判断,我想分三大部分来阐述党的百年历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第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部分是从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中的五个重要节点明确使命担当;第三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和使命担当。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华民族对现代化的追求与历史选择。

1840年,中国封闭的大门被打开,面对列强的船坚炮利、“奇技淫巧”,封建地主、资产阶级改革派和农民阶级的思想家都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但没有奏效。1919年的“五四运动”进一步冲击了封建思想,西方思想纷至沓来,涌入中国。从西方的民主主义到国家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到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各种信仰的社会团体应运而生,政治主张五花八门,“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工读主义”“新村主义”“联省自治”“好人政府”,不一而足。一时间,“本现代思潮的精神,谋社会之改造”成为中国思想界最热闹的话题。

在探索的过程中,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梦想因政治腐败而“英雄气短”;农民阶级的两大运动因自身的局限而功败垂成;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努力因制度腐朽而望洋兴叹;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因软弱和妥协而饮恨京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因自身局限而望“袁”兴叹。面对这些努力,我们在今天回望历史时,党的十九大对这段历史作出了评价:“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在哪里?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建立现代化国家的使命究竟由谁来担当?人们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要有新的阶级来领导,必须要有科学的先进思想理论来指导,这个新的阶级就是工人阶级,这个新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总结:“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没有先进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牺牲,中国人民就无法打败压在自己头上的各种反动派,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的国家就无法团结统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富强。”这段话很好地阐明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由中国共产党来担当。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并自觉担当起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作出概括:“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这段话中有几处地方我觉得非常精简、明确又深刻,比如说“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应运而生”的内涵就是中国共产党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各阶级探索和追求现代化无果的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它产生的价值就是让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华民族的各个阶级为了追求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作出了探索和表达,但这些奋争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让中华民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让中国人民对现代化的追求由被动转为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这个“理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一直指引、推动、鼓舞、激励着我们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接着说:“尽管他们也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此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正所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觉担负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而历史和人民也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来完成这一重任,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有很多学习资料,其中一本是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会儿我们会谈到。

首先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亡之时,一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就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二大宣言明确提出“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任务。虽然今天我们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加突出强调党的十八大之后,但其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已经把这个重任自觉扛在肩上,早在党的二大时就已经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作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赢得民族独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从中国共产党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和中共二大宣言、党的十三大报告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从很早就开始了。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作出了明确概括和表述,并且这一表述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放在了一起。党的十八大刚结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他用三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并且明确指出: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这些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调和对其内涵的阐明,激励着中华优秀儿女目标明确地去奋斗。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集中、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建党百年之际回看党的报告、文献,当读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时我们应该非常有感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并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这是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阐释、指引。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把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重要讲话作为开篇统领全书,该讲话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题目,就是想说明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程只有一个目标指向,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百年党史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史是统一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谁来完成、担当、引领、推动?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从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中的五个重要节点明确使命担当。

(一)把握百年党史的宏观框架。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程艰难曲折,该怎样来评价、理解、掌握?为了让大家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可以把百年党史的宏观架构概括为“四个时期、五个节点、一个指向”。

百年党史可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救国大业,可谓是开天辟地。第二个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兴国大业,可谓是改天换地。第三个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富国大业,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四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中国人民在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谓是惊天动地。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在四个历史时期完成了四件事:救国、兴国、富国和推进强国建设。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把握这四个历史时期,我选取了五个富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节点: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诞生;屹立东方——新中国成立;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继往开来——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奋进新时代——党的十八大至今,通过对五个节点的解读来突出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中的关键和重点,来说明“一个指向”,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百年党史的线索和主题。

(二)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中的五个重要节点。

五个重要节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价值和意义。但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中间往往隔着很长时间,很难用一两句话讲明白。比如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其间有28年的浴血奋斗,有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优秀中华儿女为新中国成立献出了宝贵生命。所以在讲述过程中,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会在重要节点之下描述一些历史细节,让大家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同时突出这个重要节点的价值。

重要节点之一: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三个“深刻改变”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秘密召开,最初是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一座砖木小楼内,当时出席大会的有13人。会议在白色恐怖之中举行,7月30日,会场突然遭到巡捕的侦察。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由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再从狮子汇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岛,最后转登王会悟预订的游船继续会议。在船上,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庄严成立。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注定要担负起带领工农大众完成民族独立与解放,进而建立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

今天我们在书本上用“三个深刻改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来形容中共一大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当时的实际情形却是像胡乔木所写的“‘一大’开过了,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连报纸上也没有一点报道”。新的革命火种就这样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被点燃,中国的伟大事变开始了。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或政治组织不同,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为中华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它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救国大业,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让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卷入世界现代化洪流转为主动追求现代化,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时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的自觉担当者,民族复兴进程的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从成立之日起到之后的28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成立到召开遵义会议,党从幼年逐渐走向政治成熟。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经历了初创时期、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5月至1927年4月12日)、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

在这五个时期里,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无数胜利,也经受了无数考验。其中有两次突出的严峻考验,一次是大革命失败,另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面对挫折,中国共产党没有气馁、放弃,而是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星火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党的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1000余人,到达井冈山地区的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中国革命从此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1928年6月,根据中央指示,中国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1933年秋,红军和苏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在大革命失败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转战井冈山,有人质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毛泽东同志为批判党内存在的悲观思想写下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在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的实践中,毛泽东同志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力挽狂澜:遵义会议召开。

湘江惨胜之后,红军转战遵义,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也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召开的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我们经受了太多考验,但任何时候都不曾放弃。

灯塔指引:党的七大召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共召开七次代表大会,其中中共六大和中共七大之间间隔了十七年。

中共七大是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早在1941年,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长子李葆华就抵达了延安。李葆华当时是中共晋察冀边区委员会组织部长、常委,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他那么早去延安就是为参会做准备,包括审议、审核代表的资格等。在冒险赴延安的过程中,他和他的战友都遭遇了日军的伏击,一名代表坠入深沟壮烈牺牲。时隔62年,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已经满头华发的李葆华回首往事深情地说:“为了开党代会,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无法想象。”因为今天已经是和平年代了。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共有755名代表出席,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才20多岁。从中共七大之前有十七年没有开党代会可以看出当时党所面临的恶劣环境,遭到围追堵截,连开会都没有地点。所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这样的大事”是什么?就是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就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中国共产党付出了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全国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这仅是有案可查的人数,战争年代,还有多少人没能记录在案?所以说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

进京“赶考”: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次全会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以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做了充分准备。毛泽东同志在大会上作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的必要性,同时提醒全党要防止骄傲自满情绪,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人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内,一些人已经离开。下午2点30分左右,毛泽东同志从住了10个月的小院里走出来,正好碰到迎上来的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关切地问:“主席,休息好了没有?”毛泽东同志望着远处连绵雄伟的太行山,意味深长地说道:“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周恩来同志答道:“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同志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进京”意味着执政,“赶考”是要接受考验,巩固政权、建设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赶考”究竟考什么?考信念,考精神,考作风,考能力。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平山县西柏坡参观,面对历史和未来,他指出:“‘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重要节点之二:屹立东方——新中国成立。

经历了多次考验,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非常重要。如果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我们追求中国现代化有了主心骨,在精神上由被动变为主动,那么新中国的成立则为中国现代化创造了先决条件。

恩格斯在1882年2月7日给卡·考茨基的信中指出:“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国著名现代化问题专家钱乘旦先生认为:民族国家的出现是现代化的起点,民族国家也就是现代化的载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根本转型都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这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支架,没有这个支架,现代化就不能发生。

回望历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是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的深刻表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艰辛探索:党的八大召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党的八大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意义重大。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党和国家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国家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重要节点之四:继往开来——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

我们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既然是“转折”,从哪里转,又转到哪里去?它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具体怎么转,1978年之后,我们又有一段时间的思考。

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历史性命题,此后逐渐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有两个重大贡献。一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二是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十三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同时将它写入了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

从1982年到2012年,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八大,我们通过30年的努力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才有了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自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历次党代会的主题从来没落下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走来,我们党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在旗帜上,经受了很多考验。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阐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锐意推进改革,全力扩大开放,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平均每8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改革开放的40多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重要节点之五:奋进新时代。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走了很多路,经受了很多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提醒:“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义现代化国家”。

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战略性安排,从2018年到2020年,这短短三年我们应对的各种挑战、考验证明,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一判断是正确的。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指日可待,但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这30年不容易,我们要对目标保持向往,继续奋斗,继续追寻。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照搬别人走过的路没有出路,必须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其实就是推动、担当、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历程。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和使命担当。

中国从一穷二白、山河破碎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

2018年4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概括,也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世界情怀和国际担当的政党。

回溯历史,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党的最高纲领。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不是就一国来说的,而是就国际社会而言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对于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响应和认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的搭建,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胸怀和担当。

怎样为世界谋大同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样子的?其核心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再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进行阐明。

2018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总体性、全方位的深刻阐明。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进行了深入阐发,向世界政党发出了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的美好倡议。他指出,我们要建立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他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句话既强调了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可以实现的。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在变局中看到机遇和挑战。“两个大局”是对中国和世界未来走向的回答,也是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一个精辟论述,表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会为世界经济发展、国际格局演变乃至国际秩序的变革和完善提供重要动能。同时,它也是对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坐标的精准定位。

早在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最后我想用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课程: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心骨,复兴重任的担当者、推动者和建设者。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百年历程,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不断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以弄清“主义”和坚持党的领导为导向,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先进性。明确提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其他别的什么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四个”历史经验总结和弄清“两个历史时期”关系为依据,全面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优越性。首次从社会主义的500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寻梦的170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60年、改革开放探索的30年四个不同视角的历史方位和历史经验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价值,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中国梦为目标,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新要求和行动纲领,明确指出要“继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真理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南引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以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为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最新认识水平为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指明道路、条件和进程。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的历史总结和最新飞跃;是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寻梦170年的历史总结和承传;是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建设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总结和最新成果。历史事实告诉人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吮吸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中风光独好,中国道路更是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和昭示。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未来挑战应对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备无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倒逼式改革、供给侧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战略”布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必先治党、从严治党,都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时代问题的积极回应,为如何“继续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了攻坚克难的准备。“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革命前辈习仲勋说:我们党讲党性,实事求是最大的党性。今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百年艰辛辉煌的风雨历史。我们知道这百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这百年是我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领导中国人民突破重大难关,夺取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百年,这百年是党和祖国一起呼吸命运,战胜了一百年的困难,在这场血与火的淬火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长和成长的呢?-那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善于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以探索新道路、建设新中国、继续写新篇章为时间轴线,以典型事例讲述我党如何实事求是、善于学习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

第一部分:探索新的道路。

十月革命一炮而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把十月革命经验当作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唯一正道,坚信这种斗争形式也一定能在中国取得成功。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都以城市为中心。但是,这些起义相继失败,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经验教训中意识到十月革命的经验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开始面对中国的实际,考虑中国人应该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走中国革命之路。

中国共产党人以毛泽东为核心,实事求是分析中国国情,总结出农村攻城略地,武装夺政权这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之路,中国革命之路深刻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学习先进理论,同时结合实际不断修正自己,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胜利。

第二部分:建设新中国。

1949年3月,我们党去北京建立新中国,毛泽东的兴趣被称为进京考试。共产党南征北战斗了20多年,终于取得了胜利,难道不是闯王李自成霸道吗?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再次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学习的本色。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经历了大跃进、文化革命等挫折和绕道,在重要节点,我们伟大的党表现出实事求是、善于学习、勇于自我修正的魄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乱七八糟,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使深圳、珠海等特区如雨后竹笋般发展成为今天繁荣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党善于学习、坚持事实、与时俱进的伟大成就。

第三部分:继续写新篇章。

倾听时代的声音,反映实践的要求,习近平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现代中国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善于学习,甘于超越。我们的天眼、北斗系统、5g技术、深海蛟龙、中国高速铁路证明了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

今天郑州紧跟祖国的发展步伐走在追梦的道路上,如火如荼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机场经济综合试验区、中欧班列、轮电商服务构成了天上、地上、网上三条新线路,郑州逐渐向国际综合枢纽迈进。

关于实事求是,习总书记说:如果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起党的兴国。违反实事求是,就会误解党的误解。关于学习习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到今天,必须依靠学习到未来。建党百年之际,我们依然坚持事实,善于学习,勇于开拓创新进取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不仅要在大会上学习,还要认真写笔记,进入大脑的学习,不要停留在表面上,要深入研究,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如建设美丽的中国章节,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日常教育中给学生示范,提倡保护环境,保护动物,不要随意践踏草坪等,相信每个人都会行动,美丽的中国愿望一定会实现。

第二,在实践中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力量感染身边的朋友。例如,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章节中,改善民生一直是党和国家关心的话题,作为教师,应该积极进入大众,理解他们的需求,以我的居民为例,我发现他们只依赖土地,冬天闲暇时什么也做不了。我鼓励男主人在农闲时外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实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容。

第三,最后作为党员教师,在武装头脑的同时,做好自己的工作,教育人员,为国家培养支柱,实行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谈四个方面。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自己更懂。核心是坚持两项维护,加强四项意识,成为政治理解者。

第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自己更有信心。

核心是加强四大信心,增强定力。

第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自己更加冷静。核心是积极面对四大危险、四大挑战,保持冷静。

第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自己更有力量。

核心是实行行动自觉,实现忠诚清洁负责。

第一,为什么要学习?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指导思想、行动指南、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行动指南。

第二,学习什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个组成部分。

首先是党的领导思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先一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内政国防外交、党治国治军。

然后是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学习上述内容,还要学习立场、观点、方法。

立场是为了谁的问题。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取利益。

观点是古典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更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实事求是法、联系大众法。

第三,你是怎么学习的?

本来(吃透要求),结合实际(找到差距和问题),重点执行(解决问题,解决新问题)。

端正学风。学习理解,通融,做实事。重要的是实际使用,学习几个词挂在嘴上是不够的,内化到心,外化,立场观点方法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心得体会

辉煌乐章,伟大征程撼天动地;壮丽凯歌,复兴基业激奋人心。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之际,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中华民族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华民族外遭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主义压迫,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了改变受压迫受奴役的屈辱地位和悲惨境遇,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但都没有成功。在民族存亡续绝之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昭示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总结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党内外、国内外所关注的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开宗明义做出了鲜明回答——“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解放思想,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发展。道路开启征程。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也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全体中华儿女应当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汇聚在民族复兴旗帜下,砥砺奋斗精神,努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的历史贡献,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我们充满信心。

《复兴之路》是宣言书,是奋斗史,是强国路,是近代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它激励着14亿中华儿女,激励着全国人民,激励着63岁的祖国,它的激励之心永在,我们的奋斗永远不息,社会主义事业永远向前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进的坚强决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心得体会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论断有着内在的逻辑,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特点。

以弄清“主义”和坚持党的领导为导向,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先进性。明确提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其他别的什么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四个”历史经验总结和弄清“两个历史时期”关系为依据,全面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优越性。首次从社会主义的500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寻梦的170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60年、改革开放探索的30年四个不同视角的历史方位和历史经验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价值,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中国梦为目标,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新要求和行动纲领,明确指出要“继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论断思想深刻、内涵丰富。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真理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南引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以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为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最新认识水平为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指明道路、条件和进程。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的历史总结和最新飞跃;是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寻梦170年的历史总结和承传;是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建设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总结和最新成果。历史事实告诉人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吮吸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中风光独好,中国道路更是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验和昭示。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未来挑战应对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备无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倒逼式改革、供给侧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战略”布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必先治党、从严治党,都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时代问题的积极回应,为如何“继续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了攻坚克难的准备。“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生作文

很多人一听到复兴中华这几个字眼就感觉离自己很遥远。都是当兵的事,都是政府要做的。其实“复兴中华”就是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每个人都要做一个有责任的人,这对社会来就可能是小小的一步,但对“复兴中华”可是一大步。因为有了责任,人才会用心责任有了责任,才会让人们感到自己身上十分重要。

“午休安静!”中午一进到班级就可以看见同学在台上管理,听到同学在管纪律。我先做下来,看到同学都十分安静,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写作业。大家都很安静,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而讲台上的同学呢?她满头大汗,头上的汗珠一滴一滴地流下来。嘴角边泛起一丝丝微笑,好像看到同学安静,心里十分开心。

我的心里涌出一阵佩服之情。虽然我也是班干部(管早读)。但是,都没能向她一样这么认真。也是没能看仔细。而洪仪呢?她可不马虎,睁大了双眼看着台下的同学不许发出任何的声音。她每天都早早地到班级,一到班级就开始管。把每个午休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让人一看见她就十分舒畅。

不管她几点来,她都尽职尽责的管着午休,不管同学怎样的觉得她多管闲事她都毅然决然的,坚持管午休。就这样,她帮助我们班的午休安静下来,许多爱讲话的同学也乖乖的闭上了嘴巴,看起了课外书,那些不爱说话的同学,还是像往常一样,帮忙着。就这样,每当老师路过我们班门前看到安静的午休,和那午休管理员,都眉开眼笑,对陈老师说:“你们班的午休真好啊!那个管理员真认真啊!”不过她听到了怎样的表扬,还是管理的井井有序,一点都不让人担心。

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她这样,认真负责,那复兴中华就在眼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文

我们的祖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也许压得祖国太沉重了。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祖国将再一次崛起,而复兴中华,也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

中国是一个经历了太多苦难的国家。因为我们的落后,其他强国都欺负我们。所以,要复兴中华,必须让祖国强大起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只有努力念书,学习更多的知识,长大之后才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建设祖国。

除了使祖国的科技发达起来之外,人民的道德品质也很重要。一个国家之所以称之为国家,是因为它有人民。一个国家里有好的道德品质的人民,这个国家一定会被其他国家所尊敬的。

而现在人们的道德品质着实让人担忧。各种不文明现象还在陆续不断地出现,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还是有许多道德品质优秀的人出现,如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等等等等。他们的美不仅体现在外表,更是体现在内心。

我们青少年更是应该向他们学习。每一天做一件好事并不难,困难的是如何坚持下去。

其实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孝开始。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父母是我们这辈子最亲近的人,我们有空应该多陪陪他们,和他们聊聊天。不要嫌老人家烦,因为这正是他们爱你的表现。

我们不仅要关心、爱护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关心、爱护那些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空余时间还可以做做义务劳动。尽自己的努力,让世界上的人多感受到一点点温暖,也能让祖国在世界人民眼中多一点点光芒。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随着祖国的飞速发展,许多大城市越来越国际化,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我们的祖国。我们应该在外国人面前做好东道主的职责,让他们对我们祖国有一个难忘的好印象。

复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所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文

在读过这本书后,我懂了要关心国家大事,正如题目所说《复兴中华,从我做起》。

第一个是“楷模在我心中”这一课让我悟到了一句话:在生活中美丽占三分之二,丑陋占三分之一。这句话并不是凭空武断的我是经过了两件事情说出的:其中一个是一位叫做张丽莉的“80”后女教师为了让两位即将让校车撞到的学生安全的脱离而导致让小车撞倒使腰椎骨折,骨盆骨折,双下肢软挫伤,双下肢毁灭伤,并伴有视觉性休克,一看到这些字眼就让人为之一振。

一个是有一位司机名字叫吴斌,虽然自己身受重伤,但还是硬挺着做了一切安全警示后,稳定了乘客情绪这一切只用了一分钟。虽然他一生只度过了48岁,但是我们因该为这个司机引以为荣,因该学习这种精神!

我喜欢的还有“阳光少年”,我从这个部分中读出了应乐观向上,不断完善自我。像书中说的一句话:如果生命是一条河流,那么岁月就是其中最晶莹,最灿烂的浪花;如果说生命是一列快车,那么有阳光的岁月就是窗外变化无穷的美丽风景。同样,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感觉就像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例如我看感人的事就会泪流满面;看高兴的事就会感觉分外兴奋。

所以在“楷模在我心中”让我知道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美,但美有惊天动地,有小如尘土,只是你们不仔细的观察。我从“阳光少年”中知道了;天天做一个‘阳光少年’乐观向上,改正缺点,改进优点。

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要知国家大事,要发现生活美,要做阳光少年。我要做,大家都要做。多看这本书吧!我相信你们一定和我一样收获甚多!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文

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20**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可歌可泣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恰逢建党百年,青年干部要带头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

知党史,培养“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党爱国情怀。100年的党史,是无数共产党人用血肉、汗水和泪水换来的,这其中饱含着苦难与曲折,也蕴含着胜利与辉煌。从五四运动唤醒民众,到酝酿建党、各地响应,从一穷二白、风雨飘摇到国富民强、蒸蒸日上,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知党史,知会青年干部在和平发展的年代同样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姿态;知党史,知会青年干部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做到敬业守责、尽心尽力是每个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使命;知党史,知会青年干部要知行合一,更好推动当前工作、谋划未来工作,真正发挥学党史的作用,达到学党史的目的。

学党史,锤炼“为万世开太平”的敢于担当品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中华民族面对侵袭、国家面对危难之时,无数英雄烈士变法图存,马革裹尸,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自由奔走呼告,流血牺牲,他们用自身的担当来寻求真理、救国救民。青年干部要带头学好学深党史,培养担当品格。要将学党史作为一项行动自觉,融入会议集中学、主动开展日日学,从中吸收成长的养分、明确奋斗的方向、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学党史中铭初心、守初心,用党史浇灌信仰之树,用党史把好信念之舵。

悟党史,汲取“力思报效向衰年”的立身兴国力量。古语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青年干部领悟党史可以学习先行者们治国理政的思路,提炼立国兴国的智慧,运用到自身岗位中造福群众。做好党史的领悟,要避免走入形式和惰性的误区,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自认为看了几本党史书籍就觉“义务”已尽;不能班门弄斧,为学而学,自认为熟知了几段党史故事就觉“谈资”已够。要用好“学思践悟”,增进对共产党发展和奋斗历程的深层次认识,更要在历史中明晰事物发展的规律、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出个人处事的技巧,悟出感概,悟出境界,悟出力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文

在那古老的东方,生存着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他就是我的家,中国。中华的文明源远流长,尤其是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以及无数个世界首创,有力推动着人类文明进化。在历经数次磨难后,中国以自强不去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而歌唱。

我的家是一个有着波涛起伏的朝代更替的国家。秦朝是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当时,嬴政是皇帝,他被称为“秦始皇”。而随后也有着许许多多的朝代,唐朝是我国的鼎盛时期,那时可以称得上是“政通人和,百姓和乐”。清朝时我的祖国的最衰败的时代,当时闭关锁国,成为一个落后的国家。

所以我们不能够骄傲自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文

今天放假了,一篇文章从我眼前掠过“咦?水火箭?”我不禁疑惑道,“这是怎么回事?我还是亲手试试吧!”按照书上的步骤,应在矿泉水瓶盖上刺一个洞,这谈何容易,“笔尖、牙签”“轮番上阵”可瓶盖毫发无损,只好拿起小刀,可谁知一刮,瓶盖就裂开了一道口子,书上说洞大小只能容得橡皮管,又失败了。我只好再开一个,这次我就十分小心了,先用缝衣针刺进去,周围再扎几个,连接起来。最难的部分已经搞定,现在只要装半瓶水,准备发射。

首先将橡皮管与打气筒连接,接着不断打气,一开始还没有变化,渐渐的,瓶子上出现了一块白色的东西,接着慢慢变多,然后瓶子凹下去的地方鼓起,瓶底变圆,似乎撑不住了,只听“呯”地一声,瓶子向前飞去,横冲直撞,一会儿飞上天,一会儿弯来弯去,突然来到我的头上“嗞——”喷了我一脸水。第一次试飞虽然有些狼狈,但毕竟成功了。

我不禁疑惑不解,这样小的瓶子,怎么可以飞行这么远?我上网一查,原来是橡皮管使瓶子成为密闭空间,打气使气压增大,空气没地方去,只好将橡皮管“推”出去,于是。就形成了水火箭。

我的“火箭”升天了!看着地上的狼籍,我不禁想:火箭载去的还有我的刻苦钻研,以后要努力学习期待着实现长大后的飞天梦----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文

祖国的今天,是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成果。来之不易啊!我们要建设祖国的明天,为祖国明天更美好哦,人民更幸福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世界上,我们的国家虽然不算落后,但是其他国家的实力也不可小看。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有危机感,要有责任感。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召唤我们,民族在召唤我们,人民在召唤我们,我们有责任为祖国的复兴而努力!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

今天我们要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必须凝结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我们每个学生在家要孝顺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节约开支,反对浪费。在社会上,我们要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关爱他人,为人民服务;在学校,我们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认真读书学习,成为复兴中华的栋梁。

我们共同努力吧,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文

***总书记20**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话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实现中国梦,就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

每个中共党员在入党时都紧握拳头向党旗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一句誓词表达的就是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和理想。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人各取所需、人人自由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异,实现这一伟大理想的道路不尽相同。比如我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所以党的任务就是进行民主主义革命,*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主要的任务也就成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尽管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分阶段的过程,中国现阶段社会的性质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但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基本路线,就一定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四大发明就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汉唐帝国是当时世界上大的国家之一。但近代中国落伍了,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翻开近代史,每当看到中国战败后的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杀戮中国人民,攫取中国财富宝藏,心中气愤之情久久难以平息,尤其看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暴行,满腔怒火不由燃烧起来。

世界就是这样,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两次国内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中国在经济上还比较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力增强、科技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稳定。***总书记说:“现在,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今后一段时间崇高的理想和责任。

毛**曾经说,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自己利益的,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总书记讲,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民族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也是我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作为中国人民中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要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最主要的就是要干好本职工作,要学习、要创新、要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雄鹰展翅,红旗飘扬,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五四青年节。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看着爱国抗日纪录片,我一直以为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离我很遥远,但步入初中后,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学习历史知识,关注国际时事,渐渐地了解我们国家如何从过去的贫穷封建发展至如今富强民主。国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发展就是因为先烈们舍生忘死,艰苦奋斗的精神,离不开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甚至付出宝贵生命的爱国英雄。

在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中,我最为感动的是五四运动。它承载并引领着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及最为质朴醇厚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也是怀揣着热血与青春的那一代人们共拓开拓的一场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张扬、理想与激情并进,祖国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像你们那样无私无畏的英雄,才有今天展现于世界的辉煌。祖国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洗礼,已经成长为世界大国,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青,是富有生机的颜色,是阳光拂过麦田的颜色;春,是成长的季节,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季节;青春也就是我们青少年阳光下那灿烂的笑脸。成长的路上不会风平浪静,20_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冠肺炎牵动了世界人民的心,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国家和政府做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政策。国家不惜财力,物力人力很好的控制了这次疫情,在这场全球性的灾难面前,中国做到了国民一心。共同对抗疫情,让世界都感叹中国的能力。

为了梦想与追求,正是青春朝阳的我们要像小草一样破土而出。像河流一样勇往直前,像松柏一样傲然挺立。现在是我们学习奋进的时刻,让我们展翅高飞乘风远航。

时间是一条永不停止的河流,无法从中分割出一个截然的段落。此时我伫立在时代的沙堤上,纵观历史,举目未来,于百年征程中体味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那些筚路蓝缕的艰辛岁月。

一百年风雨兼程,沧桑几度。党的诞生是黑暗中的炬火,照亮风雨如晦的中国;党的发展是荒芜大地上的星星之火,有着掀起燎原之势的雄壮气魄。百万雄师的长江之歌久已远去,但声威犹存;风吼马嘶的黄河颂已经过去,但依然回响。新中国的建立,揭开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篇章;蘑菇云平地升起,见证了中国科学家的孜孜不倦,上下求索;八面来风、四方纳容的新局面;一带一路新设想蕴藏着传统文化中调和乾坤的气度胸襟。这每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无不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正是有了这样的初心,这样的坚守,才有了中国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时刻。

抚今追昔,峥嵘岁月;百年初心,历久弥新。九州由苍茫风雨行至而今的黻蔀黼纪,这段蜕变的历史,每一帧都有中国共产党的身影。一百个风雨春秋,一百年奋斗不息。我们,生在红旗下,沐浴着党的雨露,度过幸福的童年;又乘着改革的春风,畅游于幸福生活的海洋。

一轮鲜红的太阳,从未有过今天的辉煌;一代又一代的掌舵人,开辟的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线,把我们的航程永远指向太阳的方向。新的百年,新的起点;又一轮征程,又一度辉煌。在下一个百年奋斗中,党必将引领我们一道踏荆棘,乘风浪;看前途似海,看来日方长。

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她象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象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神州大地就有了一群引路人,中华民族就有了更加挺拔的脊梁骨,这个坚强、光荣的集体在黑暗的灰烬中爆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九十五个风雨春秋,九十五年的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探索、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又历经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共产党一次次面临历史的重要关头,又一次次实现历史性的抉择。不管是雪山草地大渡河的霏霏雪雨,还是井冈山太行山的腥风血雨,不管是延安窑洞的斜风细雨,还是改革开放的惊风急雨,中国共产党同全国人民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与中国命运的脉搏一起跳动,从单薄走向厚实,从年轻走向成熟,从二十年代走来,驶向一个新的世纪。

我,生在红旗下,沐浴着党的雨露,度过幸福的童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进知识的海洋,党把我从一个无知的乡村孩童,培养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孩提时代,我心目中的党是神圣而伟大,可亲又可爱。我学会唱的第一支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支歌伴随我长大,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能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当我从一名少先队员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时,共产主义成为我的理想信仰,她犹如心灵的翅膀,催我奋进。加入共产党成为我的人生路标,她犹如夜航的明灯、天空的星斗引导我走向理想的彼岸。

我默默地为之努力,我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涓流,无以成江河”。只有信仰,能使生命充满意义,唯有奋斗,才使生活更加充实。1989年4月,在我研究生即将毕业前夕,我终于站在党旗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此刻,我心中无比激动,无比自豪。我想起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想起了慷慨悲歌、从容就义的吉鸿昌,想起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周恩来,想起了蜡炬成灰、春蚕到死的蒋筑英……这一刻我也陡然意识到了为什么要把党比作母亲?因为这一生我将和她同荣辱、共命运。

我们的党哺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儿女,也曾牺牲了无数的优秀儿女,才使“日月变新天”,如今我们母亲生息之地的繁荣昌盛,我们儿女义无反顾,责无旁贷。真正的党员,要挣挣铁骨,耿耿正气;真正的党员,要先天下忧、后天下乐。

从这一刻起,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就象一滴水融入了长江、大河,去奔向浩翰的大海。在共产党的大集体中奋斗,心灵获得充实,生命变得更有价值。毕业后,我来到上海电力学院社科部工作,站在三尺讲台上,为党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在这个优秀分子辈出的海洋里,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因追求进步而来,是为追求进步才来。裹足不前就意味着落后,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唯有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国兵器内蒙古一机集团,将“围绕主责主业,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做到防护与生产经营两不误,在这次疫情大战大考的紧要关头,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在发挥军工企业聚焦主责主业,牢记强军首责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主导作用。

危难面前肩负央企使命。

中央企业始终有着坚定的信念:急难险重,勇挑重担,首当在先。2月10日,公司复工当天,在全力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科研与生产经营两不误,全力打赢疫情阻击战。公司所属各二级单位,广大干部职工立刻行动起来,全力推动公司恢复生产正常运转,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实行24小时实战化运转,明确各自职责,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积极投入到防护与生产两手抓,为抗击疫情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在各生产现场,为确保政令畅通,公司结合当前生产经营形势,系统下达了涉及思想政治工作、部署、督办、落实、反馈、火灾防控、防疫等要求,对所有场所及时委派专人负责,发放消毒液、酒精、喷雾气和各类口罩用品等必需品,公司党委还划拨了党费80万元,用于各单位防控物资采购,多惜并举、齐抓共管,依法、规范及时掌握监管消防情况,進一步指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科学有序做好防疫保障工作。同时,按照生产任务节点、分类、分项目、有序复产时段化、精准化,确保重点产品的交付,坚决做到有任务必到岗,当天任务当天完。

复工以来,公司各生产单位生产经营运行平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北创公司c70e型通用敞车有序招标,桥箱公司销产两旺,合同订货额同比增长79.08%,产量同比增长28.30%。其中机加、焊接、装配、喷漆等各条生产线,完成某产品106台件,整桥自制件2747件零部件的加工,为后续车桥总成销售提供了保障。三分公司复工后累计完成34台份胶轮任务,完成合同额近300万元。富成锻造公司累计生产扭力件670件,幅板300余件,协作件800件,差壳3500件,确保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十分公司从复工至今,连续炼钢167炉,完成冶炼106.18吨,浇注毛坯83吨,为下道工序产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障。

敢于挑战攻坚克难显担当。

疫情暴发以来,公司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疫情防控为前提,生产防控两不误”的总体思路,采取错峰、弹性、轮班、网络办公等方式开展工作,加大采购力度,及时发放各类消毒用品,加强对生产现场等重点区域的消毒,有效确保了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

同时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经营大局,在急、难、险、重关键部位,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加大生产组织协调力度,多层面、全方位组织干部在夜班期间轮流值班,加大生产现场安全监管力度,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开展破窄口、抓进度、抢急项等生产突击任务,以实际行动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与时间竞速、与病魔赛跑。

在复工的第13天,圆满完成了首批两台份抗击疫情医疗负压救护车交付地方使用。该批负压医疗舱配置车载负压系统,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将车内空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出,过滤效率对粒径0.3um微粒气溶胶滤出率大于99.97%,同时,空气至上而下流动,大幅度减少在救治运转过程中病人与医护人员交叉感染概率,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地方的疫情防疫保障作出了贡献。截止到3月5日,公司先后研制生产的20余台负压式救护车快速投入到内蒙古12个盟市进行疫情防护之中。这是继第一批4台份交付包头市120急救中心后的又一次集中交付投入使用,随着负压救护车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对救护车所出环境人群的有效保护,充分彰显了军工企业的使命和担当。

战“疫”当前发挥产业独特优势。

自2月12日,该公司接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紧急口罩生产任务后,要求在短时间内从制造重型装备转型到民用产品生产,这对于企业来说,同样充满着诸多挑战,这也意味着一切工作需要从“零”开始,为了节省试制时间,提升生产效率,公司所属精密设备维修公司、宏远电器公司、科研所等单位,积极组织配合协调,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立产品研发技术团队,24小时不间断,实行“白+黑”倒班制度,对全部投入自制的框架、主操作台灯零部件进行图样消化吸收、制订加工方案、工具工装准备等工作,全员展开与时间赛跑的“加速度”工作状态,进行医用产品的准备、配件采购、生产安排等工作,研发技术人员保证在4天内消化400张各类图样,编制300余本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试制,在6天完成633项自制件生产,短短10天之内,确保了口罩机等293项外购件和418项自制件的全部到位,为下道工序开展赢得了宝贵时间。从2月23日到3月4日,企业克服诸多生产上的困难,不间断进行口罩机零部件装配,争分夺秒与各外协厂家联系,把所需物资的型号、数量、发货周期仔细核实到位,确保物资按节点按时到位,有效确保了试生产如期进行,并同步开展了机械联合调试,各项性能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为后续生产顺利组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3台医用口罩机已交付使用,已陆续进行批量化试生产,有力扩充了医疗物资保障能力。这也是包头市首条医用防疫物资生产线成功下线,每年可投放一次性防护医用口罩2600多万只,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有效满足防疫物资市场供应贡献出一机人的力量,展现出一机人的作为,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和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彰显出军工企业的使命和担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战大考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和意志品质。面对武汉疫情严重,医护人员紧缺告急的情况下,公司职工医院也在第一时间内紧急动员出征,充分组织动员党员干部,选派精兵强将,争当先锋、勇做表率,无数青年党员干部积极主动请愿,积极递交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请战书,全力支援湖北医疗救助。1月28日,由7名医护工作者组成的首批救援队,包括2名医师、5名护士,分别前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京山医院承担重症监护和护理工作,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牢记使命职责,用坚定的执念、忠诚和担当赤子之心,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用行动践行和书写了“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彰显了国有企业的使命和应尽义务。

企地联合,共战疫情。抗击疫情如救水火,必须要与时间赛跑,招必至,战必胜,由于包头市青山区社区疫情防控告急,疫情防控人员严重不足,面对同样疫情防控疫情形势和企业自身生产经营严重紧张局面,公司立刻组织了100余名青年志愿者奔赴街道各社区,协助进行疫情防控、布控等工作,为社区安全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用实际行动履行了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荆楚内外同悲喜,风雨兼程见初心。国有企业的迎难而上,在这次大战大考中,发挥了大国重器的顶梁柱作用,为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不仅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强保障,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也为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平稳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驾护航作用。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从激昂雄壮的《国际歌》,到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起来”、“起来”、“起来”,唱出了全世界无产者的共同心声,唱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来,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到繁荣发展的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发展作为矢志不渝的“初心”,带领中华民族不断地起来、起来、起来,前进、前进、前进。

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在封建旧制下,人民群众地位卑微、生活困苦、尊严沦丧,中国人民仍承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重压,遭受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般的屈辱。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把人民利益放首位,打败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各种反动势力,打土豪、分田地、当家做主人,改写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中国人民真正挺直腰杆站了起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完成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彻底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党带领人民“富起来”。新中国是在一片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其时经济瘫痪、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艰难,同时还面临资本主义的封锁和围堵。在内外交困、一贫如洗、举步维艰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审时度势、解放思想,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改善,社会安定有序,民族团结进步,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群众过上了有里有面、有滋有味的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党带领人民“强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这些新变化新机遇新挑战,以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中国这个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增强。

一、缘起。

“本真演奏”这一思潮可分为起始期与在争议中不断发展的三阶段。发端在1829年门德尔松复兴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之后便起起落落,争议不断。而几组牵涉本真演奏思潮的“名人”间的矛盾,让人格外印象深刻。多尔梅奇说“我们再也不允许任何人站在我们和作曲家之间”,关键人物兰多夫斯卡则说:“现代人怎么能自以为是地相信,我们感觉并奏出的,正好和巴赫、库普兰及他们的前辈一样?”;阿多诺将古乐复兴运动贬低为“虚弱无力的乡愁”,而美国作曲家欣德米特则保留了相对宽厚的态度,虽然他同样不赞同百分百重建历史,“象征与它的原型不可能完全吻合地制作”,可是他依旧指挥着古乐团并从事古乐教育;霍格伍德(christopherhogwood)的旗帜恐怕就更鲜明一些,他在1984年的采访里说:“我对文艺复兴音乐的兴趣已经耗尽,因为我们必须用很多“感觉”,而非足够确实的基础去做它们”,哈农库特(nikolausharnoncourt)在九十年代也议论过“原真性”理念——“那只是一种有着欺骗性的概念”。朗作为西方音乐学界百科全书型人物,在《音乐学与音乐表演》一书中认为本真性这一概念存在模糊性,一味的追求本真性,无疑是“自掘坟墓”,不仅不利于古乐的复兴,反而会使音乐艺术抽象化。为此他从音乐本体,音乐受众等多维度力证了他的观点,认为本真主义者完全追求本真性具有很大的误导性,他建议尽量避免使用这个概念不清的词藻。至于古乐复兴到底是该偏向历史的复制,还是应该走向审美,朗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音乐作品的“本真性”

大名鼎鼎的本真主义指挥家哈农库特曾明确表示,要竭尽所能地回到历史中去,符合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所以他指挥的作品在选择上只相信历史文本,原始手稿,不接受任何现当代的评注版本。但获取“原汁原味”的历史版本可能只是“乌托邦”式的美好愿景。莫扎特曾把亨德尔的作品重新编排,再往后门德尔松曾润色巴赫的作品;柏辽兹曾删改格鲁克的歌剧;马勒曾重新谱写韦伯的作品;无数伟大的音乐大师都有篡改历史的嫌疑。在巴洛克歌剧中,这个问题就变得更加明显。在那个时代,从作曲到作品的首演间隔常常只有几个星期,重复使用令人欢迎的咏叹调选段就成为作曲家的看家法宝。如果有新的歌手想要参加表演,作曲家就必须要尽快做各种改动,调换,甚至重写。所以这些改写数量特别大。评注性的文本有助于我们分清出主次,更贴近符合作曲家的目标唱段,而不是历史文本的“毫无保留“。那恐怕会造成无组织的混乱。

朗也认为这一追求所谓音乐作品“本真性’的最好武器便是人们的审美,而不是死扣历史文本。用演奏者自身的审美去理解作曲家,用时代审美倾向去捕捉作曲家的艺术构想,而不是纸葫芦画瓢的机械形而上学的“恋古癖”。打着“本真性“这一令人澎湃的战斗号角,可能只是纸上谈兵。我们仍可能处在篡改历史的危险之中,即便是有手稿,资料和结论,作品的还原关系也比想象复杂的多,有些手稿已经消失,更何况大多数音乐演奏家并不是专门研究古谱的专业研究人员。所以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断力去追求“本真性”。如果一味提倡诠释古乐的过程中绝对服从“本真性“,并依赖档案的准确性,就很有可能违背作曲家在艺术上的意图。

每一部音乐作品牵扯并存在着独一无二的历史语境,“女性不入唱诗班”这一过去时代的产物早已被废除,由于时代的进步,我们再无可能违背人的主观意志让阉人歌手重现往日雄风。过去器乐,声乐的表演不应该呈现与当代实践和当代价值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而是需要一些灵活的变通和弹性。朗认为本真主义表演者不顾审美体验,沿袭这些不自然的做法,是“食古不化”的行为,更是时代的一种倒退。伟大的作曲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具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艺术雄心和眼光,应该把历史的文本作为一个参照物,来揣摩作曲家的真正艺术向往。而不是用历史文本来局限框定作曲家。朗认为古乐表演不同于为动物标本塞满填充物(taxidermy),但是如今大多数本真主义者所做的“本真性装饰“像玻璃眼珠和塑料舌头那样假。

从受众的角度看,过去的听众与现在的听众都不同,现在的人们无法与其它时代人共处一个社会语境,因为音乐的技术,聆听习惯,以及乐器的音色,音高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听众都是过去“塔梅拉塔“会社的知识分子,也不能要求聆听音乐会的听众同属社会的某个阶层,作曲家、表演者、观众三者间是相互作用的。朗又稱“历史就在我们身上,我们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过去不在我们身后,我们的生命力取决于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并乐意认识过去,着重过去且植根于我们所想要捕捉的过去。”笔者认为朗这一言论充分体现了他对审美价值导向以及“时代关怀“的着重,视其为一个过滤杂质的”过滤网“,即这个过滤网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朗的观点很明显,一方面要合理卷入当代人的,经过历时性建构而形成的审美风尚,一方面要用自身的审美来果断去除有悖于感性体验的杂质,这样古乐复兴才真正有意义。三、器乐演奏的“本真性”

历史本真主义者认为音乐表演实践的最基本原则是使用作品所处的时代乐器,不能使用现代制造的乐器,这一观念的始作俑者便是瑟斯顿·达特(thurstondart),达特认为:表演应该符合历史的“惯例”(乐器)以及“风尚”(stylish时代的趣味、潮流),即唯有在古乐演奏中使用古乐器并符合那个时代的演奏机制,才能企及原汁原味的古乐音响。哈农库特也是古乐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并支持达特的观点,撰写了大量文章来推动“古乐复兴”运动,认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存在着一些难以捉摸的细节和特殊的演奏效果,这些要素是现代乐器不能诠释的,如果不能回顾历史,追随历史的脉搏,就根本无法表现出作曲家赋予音乐作品的内涵。最好的回顾历史的方法就是使用古乐器演奏,一定要用当时的演奏方式来演奏古乐器。朗则认为理性使用古乐器是较为稳妥的方法,即带有局限性来使用古乐器,而不是照单全收。历史本真主义者通过演奏当时的古乐器,或仿制的古乐器企图重现演奏之景、演奏之声。古乐器的仿制牵涉到极具复杂的工艺问题,而这些所谓的工艺并不只是跃然纸上,涉及到制作大师的“独具匠心”,而这更是如今车床流水线所不能取缔的。可以说现有的科技可以无限接近当时的古乐器,轻松的完成乐器所有外部外貌的仿制。但“细节”往往存在于“内部”,去肢解仅存的“斯特拉迪瓦里”也不能获得超越原始乐器的“斯塔拉底瓦里”加强版。笔者认为用仿古乐器去演奏古乐本身就带有迷惑性,所谓的贴近当时乐器音色很可能就是幻想出来的概念,所谓运用当时“先进”科技无非就是在外型上加以更精细化打磨,但这种所谓的仿制根本不治本。更严重的是,由于探究不清乐器史与乐器学,所仿制的对象存在高度模糊化,所花费的所有努力也就前功尽弃。

朗考察了古乐器在鼎盛时期所表现出的声音特点。著名的维奥尔琴大师卢梭在他写于1689年的一篇专论中写道管乐器的首要条件是“模仿美妙的人身所能发出的声音“匡茨(quantz)在他发表于1752年的《长笛演奏法论稿》中提到”每一个声音都必须以它所能发出的最完美的形式呈现…….杰米尼亚尼(geminani)在它发表于1751年的《小提琴演奏艺术》中也表示“所有音乐家都在追求响亮,和谐,调音更好的乐器。”这与本真主义者所提倡的完全使用古乐器演奏古乐是相互矛盾的,无共振,无颤音,不但不美,甚至刺耳。如果说使用古弦乐器勉强能在现代的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那么古管乐器就没那么幸运。在贝多芬的时代之前,管乐器没有精确的音准,他们的某些音区甚至比其他音区还要微弱,每件乐器的个体差异性极大,音孔不是按精确的音响要求而造的,更没有现在所谓的先进车床工艺,这就使得演奏音准变得极为糟糕。伯尼曾今在他的日记中对“曼海姆乐队“的表示赞赏,但他认为美中不足,乃至可惜的地方在于管乐器的音准。可想而知,在当时管乐器走音是自然现象,作曲家也对管乐器无可奈何,听众更不必多说。而且制约管乐器音准,音色的要素众多,我曾经学习过单簧管和萨克斯风。笛头和哨卡的装法,以及哨片的制作工艺、摆放位置,笛头在嘴部包含的多少,湿润程度都会影响音色与音准。当时这些变量是如何控制的,如何演奏诸如类似的相关文献是很难获得的。本真主义者提倡的严格使用古乐器而排斥现代乐器,往往只说利而不考虑弊。虽然古乐器有不同于现在惯用乐器独特的音色质感,能够清晰的从音乐中表达古代的遗风,但笔者认为一定要基于美的表达。如果使用古代乐器音准不可控制,或是难以控制出符合当时作曲家审美的音响,时常带有破音,这一定不是作曲家想要的,也一定不是符合当时听众审美的,必须用现代的乐器加以替代。

四、启示与反思。

不难看出朗对于“本真性”这一态度的激烈,他认为“本真性“这一概念存在模糊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被过度放大,并呼吁在古乐复兴的表演中加入感性维度。朗犀利的文风和卓越的文采让人印象深刻,他列举病象探囊取物,引经据典如数家珍,回溯历史行云流水,点评利害则一针见血。笔者认为朗似乎过低评价了追求本真性所带来的进步成果。但朗或许是阿多诺,查尔斯罗森(charlesrosen),基维这类坚决反对效忠历史的同路人,但朗的观点又与基维的观点不同,他的观点带有浓厚的“时代关怀”,也没有将历史本真至上者信奉的单一风格或表演传统才能称之为“正宗”或“经典”的”单维本真性”拔高到相对温和宽容的”多样本真性“上,而是浅尝辄止。朗在论本真性的文末看似终结了这个话题,认为这一概念存在固有的模糊性,一方面是因为“authentic”一词在英语中的用法极为混乱。不仅特指某种表演方式(如historicallyauthenticperformance“历史本真表演”),还常用来表达对表演的高度赞赏(所谓的“权威”或“正宗”)。笔者更斗胆认为,朗似乎已经料到了“个人本真性”,“多样本真性”这一概念所带来的更多模糊界定问题,即在作品中可能带入过多的个人诠释从而胜过对历史文本的准确考量。但笔者认为不能因为概念存在模糊或者概念难以被证实就认为这种概念探求就是“自掘坟墓”。朗的观点很明确,一方面要钻研历史文献,努力把握古乐的历史情境,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卷入当代人的,经过历史性建构而形成的审美风尚,果断去除那些有悖于感性体验的成分。朗看似偏右的想法,其实质是中性的。

在中国,如何诠释西方的古乐?如何实现古乐复兴?也成为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热议话题,笔者认为杨燕迪先生和孙红杰先生的概念非常符合时下中国的西方音乐表演实践,尤其是西方古乐的演奏,演奏古乐的同时需不断强化“文化之耳”聆听作品的“文化泛音”从而演奏接近于时代作曲家内心向往的最强“文化之音”“文化之耳”即每一位音乐聆听者的“耳朵”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其“听力”是在其所处的特定文化母体中“孕育”,并经由后天之文化氛围所“浸染”,文化体制的建构所慢慢形成的。这意味着聆听者总能听到与其自身文化修养有“感应”的东西。中国音乐表演培养模式不同于西方,中国人拥有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之耳”这同样是优势也是劣势。就更需要演奏者全方位的了解西方作曲家的文化语境,人文内涵,把握历史脉搏,而不是单单割裂的看待几个局部的音乐作品。“文化泛音”与“文化之耳”存在互文关系,拥有好的“文化之耳“是聆听“文化泛音“的前提。我们在演奏古乐的同时需要感应音乐中“文化因子”的共振,而这种“文化因子“是所有伟大音乐作品都存在的成分,即”文化泛音“。当一个演奏者的“文化之耳”足够强大,他便可以捕捉“文化泛音”。当“文化泛音”积累到一定的量,便会形成质变。一条通向音乐家所处历史时代的桥梁,驶向作曲家内心愿景的必经之路就此形成。

朗最终点明了他对音乐表演的建议,即演奏者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音乐中,领悟到众多音符中的某种组合是属于作曲家的个人告白(文化泛音),强化符合作曲家愿景的“文化之耳”,这样他将企及表演者和作曲家精神相融合的难以言喻的境界,即演奏过去作曲家所向往的,并仍符合當代审美所接受的音乐,即“文化之音”。总之,朗在论本真性这一话题中发表了自己的独特洞见,不能被学者们所忽视。哪怕他的观点有所偏激,也值得细细聆听与回味。

参考文献。

[2]于阳雪.“回归巴洛克”[d].吉林艺术学院,2011.

[6]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

乡村振兴是祖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性措施。通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在农村地区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1、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1)产业升级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以基础性农产品生产为主,对农产品缺乏深度的加工。很多农产品知识停留在初级产品加工供应方面,导致农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的整体效益。很多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值都要超出农业产值数倍。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农产品加工产值是农产品产值的5倍。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产值还有待提升。以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为例,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发展二三产业会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因此,很难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再加之我国农业产业化层级偏低,使得我国难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进而更加不能打造出国际知名的品牌。

(2)科技化程度不足。

目前,我国比较缺乏农业科技专业人员,导致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较低,这给我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较多,例如,日本的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人数的比例为5:10000;德国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人数的比例为13.5:10000;美国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人数的比例为7.2:10000。在我国,这一人数比例仅为2.81:10000,显然我国农业科技人员数量较少。而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我国也落后于发达国家,日本和德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可以达到80%,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则为50%。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正在推广农业机械化,而日本与美国早在20世纪中叶便已经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目前,德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发展十分迅速,已经从农业生产机械化向农业生产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在农业生产方式上也落后于发达国家。

(3)资源与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虽然自然资源总量较高,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导致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在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资源比较紧缺,再加之我国农业人口数量众多,导致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以耕地为例。我国更低面积占世界的7%,这些耕地分配给庞大的农业人口,会直接导致人均耕地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除此之外,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不够先进,这会导致农业基础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甚至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例如,发达国家对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系数可以达到0.8,而我国只为0.5。另外,我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化肥的应用量也十分巨大,平均每公顷应用的化肥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倍。这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会对土壤以及环境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威胁人们的食品安全与身体健康。

2、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措施。

(1)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农业工作之中,需要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来抓,同时要以提升农业供给质量为中心,结合市场导向,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进行生产。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深度,转变农产品低水平供需平衡的状况,向农产品高水平供需平衡方向发展。结合地区特色,加强对科技的应用,确产业发展方向,实现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战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使我国农业产业能够高质量的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需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其更加优化。要结合地区农业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并且技术先进、协调发展、符合市场需求并且结构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加强对新型科学技术的应用,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现代物质装备的推广与应用,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与装备水平。除此之外,还需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使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更加完善。同时还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的对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支持与帮助,促进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的完善。

(3)拓展农村产业发展空间。

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空间,要突破传统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发展趋势,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基础,同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商贸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收益。除此之外,要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农耕体验、旅游观光以及乡村手工艺等,扩大农业经济覆盖面,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拓展农村产业发展空间,还要注重对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通过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打造品牌农业。还要加大对农业农村资源的开发,鼓励创新,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

(4)增加农村有效制度供给。

要接触要素下乡的制度限制,促进城乡人才资源的双向流动,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要繼续深化农业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农业一体化管理服务水平。开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既要为政策性金融供给提供保障,也要促进金融制度的创新,推动村镇银行的发展,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农村信贷业务范围,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为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持,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拓展农村产业发展空间,同时要为其提供多方面的保障,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明确提出: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可见午睡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不仅能让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还能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成为小班老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班幼儿午睡习惯自理能力。

对小班初入园的幼儿来说,午睡时段是幼儿最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情绪的时段,但午睡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儿童睡眠不足,会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那怎样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呢?我们准备从以下三个环节做起,开启小班幼兒的美梦行动。

1美梦准备中。

1.1环境创设。

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的午睡环境。在床上张贴图示及小标志,让幼儿容易找到自己床的位置。

其次,做好睡前的准备。睡前十分钟,告诉孩子我们要准备午睡了,使孩子有心理准备,同时用轻柔的音乐来暗示幼儿,提醒每一位幼儿入厕。

最后,让幼儿舒服地午睡。发夹、皮筋等放置在一个框里便于幼儿自由取放物品;汗多的幼儿垫上汗巾;穿连衣裙的幼儿换睡衣等。

1.2榜样示范。

初步感受良好午睡习惯养成。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哥哥姐姐的午睡室,也可以把幼儿睡觉时的照片拍下来制作成ppt,让幼儿欣赏。

1.3方法指导。

趣用儿歌、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穿脱外套、鞋子、裤子的方法。如穿衣服:抓领子,戴帽子,小老鼠转洞洞。穿裤子:先找到小袋子或小标记,一列火车开出来,又一列火车开出来。

对于能力特别弱的孩子,老师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逐步教会孩子正确的方法。

1.4睡前运动。

睡前运动也就是幼儿的饭后散步环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散步是为了让紧张和放松有所交替。小班幼儿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更容易被吸引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既没有过强的体力运动,也没有无所事事,更有利于入睡。

2美梦进行时。

2.1引导入睡。

2.1.1听故事、音乐。

“孩子们我们的故事会又开始了,请你闭上小眼睛小嘴巴、小手放好,我们安静地听故事。”当老师一个故事讲好以后一部分幼儿已经入睡,其他幼儿发现同伴睡了也会悄悄地入睡,也可以放一些摇篮曲,音量不能太大,可以起到安神静心的作用,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入睡。

2.1.2约定悄悄话。

班中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迟迟不肯入睡或假装睡,这时教师、保育员要对他们多加关注,如“你可以睡觉了,等下小红花会和你做朋友的”,等幼儿睡着以后把小红花贴在他的床边。当他们醒来以后一定会感到惊喜,同时为下一次午睡做好铺垫,积累更多的信心。

2.1.3加强个别教育。

对于个性化的孩子,要进行跟踪观察,及时提醒和引导。有些孩子会有一些不良的午睡习惯(咬被子、拉草席),老师可以轻轻地坐到他边上,拉拉他的手,让他明白你在提醒他,这种情况用行动提醒优于语言提醒。一些要老师陪着睡觉的幼儿,慢慢抚摸他的背,轻轻和他说,你先睡等下老师过来。

2.2检查睡姿。

幼儿入睡后,教师、保育园巡视检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可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提高睡眠质量。不正确的睡姿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脏、血液循环、肺部、脑部等机能的良好发育,要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侧卧姿势。在一日活动中以故事、游戏等形式使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鼓励幼儿运用正确的睡姿,纠正其睡觉的不良习惯。

2.3提高警惕,关注特殊幼儿。

幼儿身体不适或生病时一般会反映在睡眠上,如有的幼儿高烧会引起惊厥,感冒咳嗽引起异物堵塞器官等。老师、保育员要善于观察发现,随时认真地巡视午睡情况,防止幼儿在被窝里玩小物件,如珠子、发夹、积木等。灵活管理午睡,对个别早醒的幼儿可以安排一些安静的活动。

3梦醒整理中。

3.1引导幼儿自主盥洗。

快起床时要提前关上窗户,拉开窗帘。早醒的孩子可以先起床,避免过一会儿盥洗室拥挤。为女孩子梳好头发。最后让孩子喝水吃点心。

3.2关注每个孩子。

起床后,老师逐一检查并帮助整理他们的衣服、鞋带,多数孩子很乐意与老师进行短暂的接触,幼儿会很开心,因此不能忽视这个环节。同时也能让你了解孩子是否尿床,如果尿床了,老师要悄无声息地帮他换好衣服,孩子们都不希望大家知道他的那点事。观察幼儿情绪是否有异常,了解异常情况的原因,如果身体不适及时和家长联系。

3.3家园合作。

利用家园联系栏,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午睡对孩子的重要性,教师给予家长合理的建议和指导方法,使幼儿在家中能坚持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孩子喜欢午睡,午睡是快乐的,老师管理是轻松的。这就要求老师有更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充实自我,也要求家长的观念和意识不断改变和更新。

[摘要]乡村振兴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措施。然而,由于农村区域广阔,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农村公共设施和基础条件落后,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部分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因此,乡村振兴面临新的课题。本文对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希望对于拓宽乡村振兴思路有所帮助。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础建设支柱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要走出现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必须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乡村实际做好发展统筹规划。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村经济实力不足,乡村基础条件较差,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缺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硬件资源,乡村建设资金不足,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乡村人员外流较多。部分乡村出现“空心户”“空心村”现象,因此,必须增强乡村吸引力,重视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现阶段,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扩张明显,一些大中型城市建设表现突出,与广大农村形成鲜明对比,建设资源和公共资源向城市聚集,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相差明显。现阶段,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乡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乡村范围广阔、受众面广,能够改善的环境条件相对有限[1]。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农村与城市差异逐渐扩大,原因在于乡村农业生产的特殊性,由于广大农村条件千差万别,大部分农村仍然依靠手工为主以户为单元的家庭劳作方式,使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存在较大难度。乡村人居环境因乡村规划滞后呈现无序状态,乡村环境状况堪忧。三是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由于公共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如小学、中学撤并使部分农村孩子就近上学难;乡村医院医疗条件较差、待遇差,难以留住医护人员,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居民就近就医难。

第二,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大部分乡村经济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经济是社会管理较为特殊的对象,它是以乡村管理为主体的治理单元,由此导致乡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障碍,特别是许多乡村没有发展规划,排除在统一的城镇建设规划之外,乡村建设处于自发状态。加上政策对于农村土地利用的限制,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性质,除了土地流转之外,不能进行其他开发活动,影响农村利用土地发展经济的步伐,导致大部分乡村以农业经济为主,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发展缺少必须的资金来源,乡村发展后劲不足。以村为单元的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空心化。承包制和农村税费政策改革后,村集体缺少了以收取提留为主的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呈现空心化。大部分乡镇经济实力较差,投入建设改善基础设施的能力不足,难以吸引到优势项目和优势企业入驻,经济发展缺少动力[2]。

第三,乡村吸引力功能弱化,乡村人员外流现象严重。由于社会优势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吸引力明显下降,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十分明显。部分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值守的人员只有老人和孩子,出现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部分家庭举家外迁,只留下空房子,成了“空心户”,由此出现了部分“空心村”。在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大部分乡村中老年人成为农业劳动的主体,从事简单的农事劳作,甚至部分出现了农田荒芜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家庭的田亩少,农业投入成本高,农业收益低,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劳动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由此导致乡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二是新一代农村居民的乡村观念淡薄,缺少传统乡村文化价值观念吸引,在城市环境熏陶下对乡村依赖性减弱,选择离开乡村,而乡村吸引力差,没有可以补充的人力资源回流;三是现阶段城镇化与乡村建设脱节导致乡村人员外流增加,使乡村发展缺少劳动力,而且有加剧趋势。

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发展环境参差不齐,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按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选择好乡村振兴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乡村基础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现阶段,要消除城乡差别,必须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倾斜,针对各个区域内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推进,有序进行乡村治理。一是做好区域内乡村建设规划,促进乡村建设有序开展。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因为发展状况和区位差别形成的经济条件悬殊,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有序开展。要充分重视大部分乡村发展缺少规划的问题,以县域为单位编制乡村发展规划,纳入全域發展范围,统筹运行;要将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乡村环境的整体改善。二是加大乡村农业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进行乡村道路规划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城镇化改变乡村分散难管的状况,从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四是做好乡村公共配套服务措施。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方面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做好乡村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优化乡村资源条件,提升乡村宜居指数[3]。

第二,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促进农村支柱产业发展。乡村经济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支柱经济,因此,要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改变乡村经济状况,促进乡村支柱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现代乡村农业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各地要根据区位特点,寻找并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品,集中开发农户单个的土地,实行农业产业园管理,推广“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集中耕作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二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田园经济。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必须考虑农业经济效益,对传统的种粮种菜模式进行改革。比如,针对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向往需求,有条件的乡村可以从发展休闲农业入手,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在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娱乐需求的同时,提升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又比如,可以让部分少地居民体验田园生活,组织他们从事乡村田园管理,从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三是发展乡村工商业。振兴乡村经济,必须加大乡村招商力度,做实乡村发展基础,壮大乡村经济实力,使乡村发展有资金保障。

第三,重视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增强乡村吸引能力。人是发展的决定因素,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乡村人员发展,因此,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现阶段,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针对乡村实际,增强乡村吸引力,使乡村人员流动保持在合理范围,优化村级结构,进行乡村、村组间的合理布局,有效节约与利用农村土地资源,防止空心村的出现。一是要加强乡村人文建设,培育本土乡村文化,让乡土文化价值观能够吸引新一代的农村居民,使他们增加对乡村的留恋,从而愿意投身到乡村建设。二是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发挥乡村各级组织的凝聚作用。要选用有号召力愿意投入乡村建设的人士充实到乡村各个岗位,发挥他们的影响作用,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回归乡村、热爱乡村,投入乡村发展。三是加强乡村社会管理,促进乡村和谐发展。要在乡村培育文明新风,改善乡村公共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丰富乡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生活幸福指数。

由于我国乡村范围广,发展条件千差万别,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要改变乡村落后面貌,防止人员外流,必须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应加强乡村基本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培育乡村支柱产业,做好乡村社会治理,提升乡村幸福指数,从而吸引乡村人员回归,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管程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7.

丹桂飘香,金秋送爽,龙岩一中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体育节和文化节,为了迎接“双节”的到来,作为龙岩一中的一份子,我们不仅要在学习方面做到奋发图强。同时,我们也要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九月十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了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题的讲话。其中,他强调了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古今中外,涌现过许许多多以“全能”闻名的人。旷世全才达芬奇,是一位绝无仅有的人文主义画师,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科学家、生物学家;“时代巨人”爱因斯坦,是提出相对论的科学泰斗,也是热爱小提琴的犹太少年;民国才女林徽因,是沉醉四月天的多情诗人,也是投身于横梁卯榫的建筑大师。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的人格充实绚烂,他们用自己的“全面”带给了世界不一样的精彩。

但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高分低能”和“教育工厂”等贬义词却频繁出现。随着它波及的范围逐年扩大,所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小觑。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个人前途会受到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令人担忧。为了减少这种“君子不器”的现象,新高考改革正是国家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体现之一。新高考制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每个学生发展特长方面提供了可能性,鼓励了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取其所长,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出大量的具有个性化的创新型人才,这也刚好迎合了素质教育的倡导,是对核心素养的充分表达。

斗转星移,岁月流金。2018年,我们学校迎来了她的第115个秋天。百余年沐风栉雨,喜迎桃李满天下;数十载筚路蓝缕,竟得春晖遍四方。学校创办至今,培养了三万多名优秀学子。国务院原副总理邓子恢、中共福建省委首任书记陈明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卢衍豪、郭柏灵、林鹏等“两院”院士,胡道杨、游卫东等新时期烈士英模,北京奥运冠军张湘祥,央视节目主持人谢颖颖等体艺新星,都在这里接受良好教育后,挥洒出人生的辉煌。他们是不同领域的带头人,也是全面发展、不懈追求的一中学子的优秀代表。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乡村现代化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政策导向,其基本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当前农村宅基地闲置和粗放利用,使得农村大量的土地资源被浪费,因此“盘活”这些潜在土地资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可以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入乡村,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合理发展。因此,乡村振兴中宅基地制度改革要找到宅基地有序流转、有偿使用和有偿退出等方面的突破口,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宅基地制度改革;三权分置;有偿退出。

城乡二元化体制和城市优先发展战略,使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大量向城市流动,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乡村的转型。现如今,乡村大部分年轻劳动力选择到大城市打拼,大量的农村宅基地处于闲置状态,加剧了农村社会的衰落。农村宅基地制度作为乡村基础性制度之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障了农民的居住需要和相关的福利,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极为重要的政治制度。然而,现行宅基地制度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这使得农村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场所。新时代背景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创新真正需要指向的目标应是突破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构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振兴乡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1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概述。

1.1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产业兴旺的关键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由此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农业经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生态宜居是指美化乡村环境,发展绿色产业链,使得乡村成为农民宜居、城市人向往的“宝地”;乡村文明是指要发扬优秀的乡村文化,并将传统的农业文明与现代的文明结合到一起,增强乡村的文化软实力;治理有效关键在于基层民主的建设和科学的决策机制的创新;生活富裕的关键是减少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战略意在解决农村凋敝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全方位的振兴战略。

1.2我国宅基地制度发展历史与现状。

1.2.1历史回顾。中华人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文

复兴中华,坚定的信念不可缺少。信念引领我们成长。

复兴中华,需要各个民族,所有的中国人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作为中国公民的我们,热爱祖国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政治美德。

热爱祖国,捍卫国家尊严,为国争光。

这样一个小细节,带来的却是无限的感动。可谓“甚小细微之举动,捍卫国威之雄心”。这样细小的举动,不但是维护祖国尊严,捍卫国威,更是为国争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百年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下是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共发展;第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新时代的新征程;第三,中共百年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一)中华民族的艰难对抗。

由于封建王朝腐败无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痛苦。从1840年到1920年,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背景。

从几个大方面来看,首先是清朝政府的自助运动。洋务运动,派留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先进,打开国门看世界。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了解了西方,但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戊戌变法,终于失败了,依然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但给子孙留下了唯一的成果,也就是说成立了京师大学堂。后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也试图解决上述问题,最后以失败告终。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引来八国联军,最终也失败了。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取得了巨大成果,推翻了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没有实现救亡图。

因此,封建主义无法进行,洋务运动、农民起义、资产阶级革命无法进行,最后中国陷入连续的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民众无聊。1917年,俄罗斯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了各种地方共产党组。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胜利国之一参加了巴黎和会,但没有得到胜利国应有的待遇,会议反而将德国在山东获得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于是,五四运动爆发了。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28年的艰苦奋斗。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终于成立。毛泽东同志说:十月革命一炮而响,送我们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终于诞生了,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思想、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1840年到1920年的80年间,中华民族的命运没有改变,西方列强在中国横冲直撞,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处于水深热中,苦难的中华民族没有希望,没有出路。中国共产党一旦成立,就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从1921年到1949年,中共花了28年的时间,解决了前80年未解决的问题,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

28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的奋斗。1931年,日本侵华东北,国民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到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宣战日本,国民政府正式宣战日本。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央革命依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的宣言。

百团大战以后,日本实行三光政策,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中共和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向敌后挺进,开辟依据地,打出中共精神,打出中华民族精神。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夺取胜利果实,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群众和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夺取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我国结束了在外国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地位,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那么,下一个国家富裕,如何富裕呢?从1949年到1978年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此期间,我们实现了许多技术突破和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许多成果,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奠定了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从1840年到1921年,中华民族经历了艰难的抗争,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28年的艰苦奋斗,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人民的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出现了许多民族英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农民的优秀代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新时代的新旅程包括两个大部分内容:第一,从1978年到党的十八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巨大成果,从党的十八大到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脱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第二,未来30年的发展规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想的路线图。

(一)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果。

在中共领导下,

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中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中国发展实现了两个历史性跨越。一是跨越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靠天吃饭、靠土地吃饭;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制造业大国,过去几千年都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二是跨越了西方国家两三百年的历史。用几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后期的转变,在很多领域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跨越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2020年,我国gdp突破一百万亿元大关,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

具体来讲,有九个方面的成就:

第一,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波折,只有中国共产党坚持下来,并不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尤其是在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斗争中,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道路的优势充分彰显出来,赢得了全世界进步人士的赞赏。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同时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进行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就是我们的成就,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我们的创新很多,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

第二,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20年100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2020年的17%左右,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

第三,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日益完善,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样,掌握着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现出气吞山河的强大力量!

在法治建设方面,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积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同心力、凝聚力、战斗力。

第四,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文化艺术日益繁荣,网信事业快速发展,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我们兴建了很多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各类博物馆;各种文化作品,尤其是网络文化创作丰富多彩。老百姓过得很开心,生活中满满的正能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注重增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能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老百姓的精神食粮越来越丰富。各种文化设施、文化主题公园、街道街心的文化标识,帮助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五,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我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同心同德,才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当然,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如***总书记所讲,还有短板。我们要加大在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力度,要在养老问题上有新作为,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全方位地体现出来。

第六,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积极参与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确实走过弯路,以前在一些方面认识不到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污染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要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发展理念。地方政府采取各项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老百姓关心生态建设问题,积极响应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加快,节能环保法律和制度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科学。

在治理方面,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一是投入大量资金、启动重大项目,复修过去被破坏的生态问题。比如我们在大江大河的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就很大,我们在环保企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二是健全对破坏环境的处罚机制。加强对空气质量以及河流水质的监测等。三是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坚定履行《巴黎气候协定》。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碳排放量增加,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对此,***总书记提出绿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主动作出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北京已带头进行垃圾分类,这是环保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包括国家级生态公园建设、森林生态恢复、在一些大城市划“红线”等。

第七,我们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人民军队实现革命性重塑,武器装备取得历史性突破,治军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显著增强,成为保卫人民幸福生活、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牢不可破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出一系列战略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提出要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第八,我们始终坚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和主动权。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大大增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意志更加坚强!

第九,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们实现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现在已经取得越来越大的共识;在“一带一路”发展的问题上,我们的道路也越走越宽广。大国外交,彰显中国的大国形象。

总之,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的自豪感、光荣感、成就感、幸福感越来越强,中国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再用十五年的时间,我们将从全面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实现强国目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再用三十年时间,我们要实现强起来的目标。为此,我们也要发挥自身优势,解决面临的一些问题。

1.要发挥几大优势。

一是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不能动摇,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保持国家稳定、社会稳定,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国有企业主导地位,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

二是市场优势。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因此中央提出双循环战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就是我们的市场优势。

三是人才优势。中国的教育发展迅速,每年会为社会培养大量毕业生。2020年,全国范围内有8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发展要靠年轻一代,这是我们的人才优势。

四是空间优势。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同时,作为一个基建大国,我们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2.要解决一些问题。

一是要注重能源战略问题,要把能源问题主动权控制在自己的手上。

二是发展方式转型的问题。

三是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要按照***总书记的部署,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四是要建立抗风险机制,不犯颠覆性错误。

五是要保持和平发展。中国不是好战的国家,和平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中国的国防是为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

发挥好自身的优势,解决好面临的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历程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连在一起的。

(一)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这是我们党取得如此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当然,我们也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一是要解决好党内的问题,比如作风问题、腐败问题、纪律松散问题;要推进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二是要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增强八个方面的执政本领。2020年,***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明确要求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这要求我们增强知识储备,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领导水平、执政本领。在政治建设方面,***总书记多次强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判断力,即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犯方向性的错误。政治领悟力,即要对党中央精神深入学习、融会贯通,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执行力,即要排除各种阻力和障碍,提高执行能力。

(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一条重要的执政规律。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总书记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

老百姓为什么支持中国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希望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人们有什么烦恼,我们就解决什么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获得最大的人心。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的新期待。前几年我们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必须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老百姓的疾苦、收集老百姓的呼声,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另外,我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有效践行。

(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严密而完整,是科学性与革命性高度结合起来的学说。中国共产党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永葆生机活力。

(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分析具体问题,解决特殊矛盾,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五)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具体包括: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

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我们要将其坚持好、发扬好,并不断完善我们的制度。

(六)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全面的发展,谈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关于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规划中已经作出布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不是单兵突进,而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各方面齐头并进。要补齐短板,对于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要进行自我发展,自我研究,要全力解决各种“卡脖子”“拖后腿”问题。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总之,在发展的问题上,不能含糊。不发展就会落后,毛泽东同志讲过,“落后就要挨打”。

(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既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我们在更加开放的状态下,才能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总书记所言: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

(八)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党是我们的“发动机”,是我们的“火车头”,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问题解决好。

第一,政治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只有保持定力,团结一心,才能对抗任何世界上的风险,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第二,思想建设。一是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耳,使之成为干部思想自觉。创新学习方式、学习新载体,使年轻人喜欢党的理论,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其次,要同错误思想作斗争。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要敢于向错误认识、错误思想、错误观点亮剑。再次,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

第三,组织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推进党的队伍建设。关于选拔人才、领导干部方面,我们有各种制度来进行考核。

第四,作风建设。要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第五,纪律建设。

第六,制度建设。

总之,不断创新、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使我们党成为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伟大的党,从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领导能力角度来看,空间是很大的。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它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有联系的,联系是有规律的,因此,我们要去研究规律,研究方法论。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才能看得比较准确。马克思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推动人民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推动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要突破各种问题、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抓住主要矛盾、自觉提高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既要坚持改革的蓝图,要在改革中发展,同时也要解决好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稳定问题是压倒一切的,如果不解决好稳定问题,那不稳定因素就会影响发展与改革。因此,发展要注意稳定问题,改革也要注意稳定问题。“十四五”规划当中将“安全”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的发展要注意安全,包括国家安全、人民安全、经济安全、产业体系安全,等等。发展和安全相统一,发展中注意安全,在安全中发展。不能故步自封,一旦出现问题就不改革了,不发展了;改革中出了问题,也不能否定改革、否定发展,认为问题都是发展带来的,而是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处理这些问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确实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我相信,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吸取经验教训,真抓实干,脚踏实地,一定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聪明才智,做出更好的业绩,迎接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的诞辰。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文

翻开我国近百年的历史,涌现出无数气贯长虹、光耀人间、感动中国、激励后代的优秀儿女,他们是顶天立地、流芳百世的道德楷模,他们是建设祖国,复兴中华的民族英雄!

“最美老师”张丽莉用柔弱的身躯谱写一曲英勇奉献的大爱之歌。张丽莉老师对学生像妈妈一样的慈爱,她在关键时刻舍生忘死救学生。如今张丽莉的付出,让我们坚信着师德之尚在,爱之无私和伟大,“最美司机”吴斌生前非常平凡,开了十年长途大巴,每天上班默默无闻;生死一分钟,他承受着达到极限的剧痛,左手扔牢牢地抓住方向盘。那一瞬间,他成为二十四位乘客的守护神……平凡人的责任担当演绎着奉献之美,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担负着社会的责任。他们便是我们的楷模。

开模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都应该向身边的楷模学习。让他们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偶像,用他们的精神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用他们的力量来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促进个人的发展。没有楷模的世界是不完整的,楷模立足于现实生活,用自己的行为塑造时代的道德生活,为人们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

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历史,始终有一种无穷的力量民族精神作为支柱和坚壁。向身边的楷模学习是民族精神的闪光点,它始终活跃着,无论是过去还是在将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光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它依然掩盖不住它的光芒,它是一个不落的太阳。他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民族一样,高挂在东方普照在每个人的心中。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点滴小事做起,奉献爱心,关心他人;弘扬他们的精神,向他们那样为国家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

相关范文推荐
  • 01-18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模板22篇)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有效地提升职场竞争力。最后,职业规划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
  • 01-18 中国魂的演讲稿高中(通用18篇)
    演讲稿范文是演讲过程中必备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掌握时间和表达思想。对于想要提升演讲技巧的人来说,阅读优秀的演讲稿范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 01-18 船舶安全事故报告(优质16篇)
    在撰写报告范文时,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以支持我们的观点和结论。在阅读以下报告范文时,大家可以关注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思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 01-18 美丽中国主持词(精选19篇)
    大家好!我将担任今天的主持人,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愉快的活动体验。主持词的成功在于能够与观众建立共鸣,下面是一些成功案例,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各位教师、同学们,大家
  • 01-18 放射科医生年终总结(优秀17篇)
    通过年终总结,我们可以回顾过去一年的成绩与不足,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在这里,我们为您提供一些精选的年终总结案例,供您参考和借鉴。一年来,在院指导的正确指导下,
  • 01-18 电商活动策划心得体会总结(实用24篇)
    活动总结是一种对活动收获和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过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活动总
  • 01-18 职工贷申请书(实用17篇)
    职工的辛勤付出和贡献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下面,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优秀职工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尊敬的领导:我很遗憾自己
  • 01-18 领导座谈会心得体会总结(通用14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整理。这里有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场新领导座谈
  • 01-18 食药局培训心得及报告(通用14篇)
    写一份培训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加强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下是大家在培训中撰写的一些感悟和收获,不妨一读,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时间过得很快,为期
  • 01-18 保育员培训心得感想(模板15篇)
    写培训心得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效果,以及对培训的反馈和建议。接下来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培训心得,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帮助。作为一个刚刚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