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2024年因材施教的论文大全(15篇)

2024年因材施教的论文大全(15篇)

时间:2024-01-15 12:32:02 作者:梦幻泡2024年因材施教的论文大全(15篇)

阅读范本总结可以帮助我们积累一些词汇和句型,提高写作的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尝试论文

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考试至上的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着考试至上的主义,因而教学模式也就成了考试引导教学的模式,考试几乎成为了考核与评价教师的唯一手段。学生考试成绩一分一分的计较着,教师的教学成效似乎也仅止于考试成绩的表现,关于那些兴趣、情意的态度,成了旁枝末节的`事,导致语文教学急功近利,偏于传授技术而非培养语文能力。

2、课程时数的紧缩,导致教师们每天疲于赶课。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学习更多,便补充许多,但教学时数却又不足,因而不停地赶课,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也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此恶性循环,高中语文教学便失去了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现场中确实能够感受到这样的窘境。

二、因材施教在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1、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于语言的学习都有直接且显著的影响,情感如同一个过滤器,当学习者的心理情绪是积极的、愉悦的,过滤器便是打开的状态,因此,学习的内容与知识便会通过过滤器让学习者能够有效地吸收;反之,如果学习的心理状况是消极被动的,过滤器便会呈现闭合或是半开的状态,使得学习内容被阻挡,无法进入过滤器中。因此,在游戏学习中,学习者的心情是愉悦的,态度是积极的,自然能够建构出一个有利学习者学习的情境,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教学对象乃班上全体同学,因此所设计的游戏自然不可以只独爱一人,只有少数学生可以参加的游戏将失去游戏的魅力,无法引发学生的认同与喜爱,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从学习动机的主导地位不同,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远景性学习动机相关联,是指主导学生学习的动机,也就是学生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辅助性学习动机则与近景性学习动机相关,是指学习上辅助、引导学生产生动机,例如教师的鼓励、同学的合作学习。这两类的动机可以并存且交互作用,好的辅助性学习动机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主导性学习动机,但若是不良的辅助性学习动机,则有可能会使主导性学习动机完全被抑制,甚至消失,例如教师一味的批评与高压政策,使学生丧失自信,进而否定自我的价值等等。

3、改变学生对环境与学习的知觉与体验。

学生的意志力、毅力、价值观等等都会在教学过程中因种种因素而得到增强或是减弱。依据时间的连续性,每个教学顺序可以分为初始、展开和结束阶段。在学习初始阶段可以使用的动机策略为态度与需要,态度是学生对环境的知觉、学习的期望和过往经验结合现今所学所形成的一种学习信念,诸如所学内容、教师、学习环境等等。学习需求是学生愿意朝学习目标努力的内在动力,包括自信、兴趣、认可等等。在学习的展开阶段,学生沉浸在所学习的内容与成果中,教师可以利用刺激与情感因素增强学生持续的学习动机。意即利用各种方式改变学生对环境与学习的知觉与体验,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习富有趣味,维持学生的学习。而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体认到学习的意义,并且认知学习与自身是习习相关的,促使学生能够持续参与、保持学习兴趣与热忱,提高学习效果。

在学习的后期阶段,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且强化这种能力,而教师可以利用此时,进一步的引导学生产生新的态度和需要。意即在学生获取学习知能且转化为自身能力之后,可以提升学生的程度,透过教师的鼓励赞美、学生满意自身学习成就等方式,使其对下一次的学习产生动机与积极的态度情感,再一次展开学习。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以张扬。

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尝试论文

孔子说:“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和爱好。可见,以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为前提来对其进行教育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所一贯崇尚的。对教育者来说,“因材施教”的意义就在于根据人的不同资质而施行相应的教育。

语文应该怎样“因材施教”呢?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依据“因材施教”的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叛逆之“材”——对症下药,设计其学习语文的方案。

前苏联的苏霍姆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允许不同个性的学生存在,充分尊重不同学生不同个性的发展是因材施教的第一要务。对于学生出现的个性特征差异,一个聪明的教师,绝不会因其不同而立即否认抹杀,而是注意随时抓住契机,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因。

进入青春期后的孩子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他们好表现、喜欢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力量,但也处处怕失面子,怕在生人面前被揭短,怕在公开场合挨批。这种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应当不少见到。对于这种叛逆之“材”,倘若老师以硬碰硬,最终的后果往往可能是“两败俱伤”。对语文学科来说,基本上不存在有学生上课“听不懂”的情况,这也是语文课的独特优势。叛逆之“材”对语文的某些知识往往有所关注却不深入,这时,教师需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合理之处,抓住其可行性进行鼓励。

曾经带过一个学生,他给笔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很傲慢的学生,学习成绩很不好,却总是喜欢“挑战”老师。对于语文课,他一般是不听的,语文作业自然也不常做。有一次我上课提问他背课文。按规定要背完一整篇文章,可是他一字不会。笔者很生气,课下把他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他很坚定地说,这篇文章的背诵重点在最后一段,掌握这一段就够了,为什么非要全篇背诵呢?本来笔者想给他看教学大纲,想给他具体解释这一篇文章要求背诵的原因。但又转念一想,对于这样一个学生,只背诵一段又有何妨?于是,笔者试着换了一种温和的语气告诉他说,你的观点是对的,最后一段是这篇文章的重中之重,你确实独具慧眼啊!我看到他两眼闪现出一丝喜悦。后来,我经常向他“请教”文章的学习重点,偶尔还会和他辩论,有时候他为了说服笔者还在课下主动翻阅资料、做笔记。慢慢地,笔者发现这个学生敌视教师的态度基本消失了,语文学习的劲头也明显提高,后来,他居然养成了给自己制定学习目标的好习惯。

当然,叛逆之“材”也不尽相同,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设计的不同方案。每个人的个性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家庭生活中形成的,学生也是这样。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予以适当的引导,循循善诱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对于上面提到的“傲慢”类型的学生,就是利用其好面子的特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二、狂热之“材”——因势利导,寻找其与语文学习的契合点。

有些学生对功课以外的其它领域,有独特的喜好和近乎“狂热”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在那些领域还有较高天赋。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主要体现在业余时间上。有的学生甚至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自己关注的某一事物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三百名学生,就会有三百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教育者的明智,就在于能从似乎“差不多”的学生中,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特有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志趣,大胆地让每一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门学科。鉴于语文自身的这种优势,如果能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语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中不知不觉地去学习语文,那么也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学生的这些兴趣爱好中或许就蕴涵着丰富的语文资源。

笔者不止一次发现一个叫王帅的学生上课聚精会神地看《体育报》,有时看到兴奋处还笑出声来。后来,经过笔者“明察暗访”,笔者了解到王帅酷爱足球,最喜欢“曼联”“皇马”两支球队。他还在班里组建了两支足球队,也叫“曼联”、“皇马”,并自封为“皇马”队长,每周末两支球队都要大战一场。了解这些情况以后,笔者恶补了一下关于足球的知识和有关这两支足球队的资料,找了个机会和王帅大侃一通。笔者抓住机会说,听说咱班组建了足球队,每周还要比赛。老师太想观战了,可是没有时间。要不你把每次比赛的精彩之处写下来吧。他很乐意去写。后来,笔者把他写得精彩的片段拿到班里读给学生听,因为写的是班里的活动,班上的同学也很喜欢,笔者不失时机地引领着大家对他的文章进行点评,通过这种形式,王帅的写作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同时,笔者还是以“没时间”为由,让他把《体育报》中的一些新闻用简短的语言压缩概括,以此来训练其阅读能力。从后来的成绩来看,这种方式在王帅身上的确是切实有效的。

总之,对于狂热之“材”,如果语文老师能因势利导,寻找其与语文学习的契合点,那么,兴趣不仅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催化剂,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力量。

三、整体培养,关注集体的学习习惯特点。

“因材施教”的“材”既是指个体的学生,也可以理解成“一批相近的学生”。我国从近代开始以来推行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班级授课制一方面有利于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可以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但另一方面,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最容易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固定而独特的整体特质。班级特质是一个无形的客观存在的场。它与班级成员之间产生动态的交互关系,影响着每一个人。一个结构稳定,关系和谐,富有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的班集体,会在潜移默化中激励每个学生在学业和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去追求真、善、美。反之,一个结构松散,关系混乱,缺乏凝聚力和拼搏精神的班集体,则会对每个成员的健康发展带来伤害,进而影响整体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班级的性质,扬长避短,细心、合理地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而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是语文老师身上担负的艰巨责任,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比如有的班级的学生活泼,有的班级学生沉闷。很多老师能觉察到一个集体的语文学习习惯,但很多老师却表示很无奈。这时,“以点带面”,整体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杜威先生说:“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只有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才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我们的职责是培养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94—295.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32—133.

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尝试论文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强劲的春风的吹拂下,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方兴未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尤为重要,而关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和实施因材施教,这被不少的教育工作者误解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笔者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对语文课班级授课中的因材施教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众所周知,因材施教是由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他的私学中首倡并实施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它产生于个别教学中。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它为满足现代化大工业产的需要而产生的,以提高教学效率的优势而存在。但是在它优势的背后,也有其缺点,也就是把所有的学生都整齐化一、“一刀切”,这就给因材施教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班级授课制是按年龄层次、智力水平、受教育的程度来编班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但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似乎更注重年龄层次,而忽视了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受教育的程度。将同一年龄层次的孩子分到一个年级,用同样的书本、方法、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在这种统一标准下,课堂就像一个实施流水作业的产品加工厂,学生是被加工的产品,教师就成了流水加工的工人,每个具有不同特点、个性的学生被加工成一个个外形、规格一致的产品。而内在的表现则是:智力水平高,接受能力强的孩子吃不饱,反之,则吃不消。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班级授课中搞好因材施教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宽松、愉快的语文学习环境。

语文教学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它们都是以文本为载体的艺术品,对艺术品的`品鉴离不开宽松愉快的环境。生动美丽的教学语言,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带领学生走近梦幻的语文世界。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所用的语言应是生动美丽的。如在教授《三峡》这篇课文时,讲到三峡的奔放美时,我用“夏季的三峡水流涨速,交通阻断,淹没了丘陵,犹如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狂奔,有大浪滔天之势”,学生能立即感受到三峡的雄壮与奔放,有到三峡一游的迫切愿望,不知不觉地就走进了语文课堂。另外,体态语言的运用也十分重要。走进课堂,教师脸上总是带着亲切温和的微笑,目光中包含鼓励和期望并及时与学生进行交谈,用体态语言向学生传递强有力的信息。这样的体态语言和亲切自然的语气相互配合,显出极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在这种气氛里,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发了,想象的翅膀被张扬了,创新意识有了,特长得到发挥了,个性得到张扬,这是多么高兴的事情。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做到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并随时注意摒弃自己的陈规陋习,解除学生的束缚,与学生积极互动,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自觉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体验性、探究性不断发展和提升。做到利用各个教学环节,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并注意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及时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教师还应注意观察学生流露表情,观察学生心理活动,控制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尽可能得到最大的提高。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我们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生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实行鼓励性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加以指责,而是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找出答案。在进行提问时,注意做到因人而异,如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想方设法教给他们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方法,使他们变苦为巧学;对性情活泼、兴趣广泛的学生。在教学形式上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光荣感、成就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尽可能做到教给学生深化知识、夯实基础的方法,使其变浅学为深学;对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学生,教给他们博学多思、扩大知识面的方法,使其变学m为学而知不足,对基础薄弱、自卑感强的学生,尤其注意引导他们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给他们制定目标、改进策略的方法,使他们能变厌学为愿学。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教师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决不能用一种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应允许学生和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分组讨论和质疑问难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活他们的思维,展现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后,分别给予积极的精当的评价,能构成师生的直接交流,因材施教就蕴含其中了。同时,在布置课堂练习时,我还经常设计几道附加题,鼓励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比如在讨论第15课《孔子语录》中“温故而知新,不亦说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时,学生朱希就提出“孔子为什么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作为一段独立的语录?”结果学生讨论热烈,各抒己见,有的说“孔子把学习中获得新感受等同于老朋友从远方来相会,都是令人愉快的。”有的说“孔子认为有朋友来与他一起分享获得新知的快乐,这是一件愉快的事。”还有的说“孔子认为用新知识来结交新朋友,这是天下第一美事”,真是众说纷纭,精彩粉呈。这时我就对这些见解分别作了点评,在求知、交友、修身养性等方面作了不同的阐述,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拓展了知识面,同时有效地进行了因材施教。

总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要对每个学生负责,我们应该认识到:转化一个后进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我们一定要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

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尝试论文

1、多层次的学生群体要求因材施教。

遗传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的研究结果都指出,人的资质千差万别,这是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造成的。人先天的资质(天赋)的形成与其遗传基因有密切的关系,人的有些方面才是与生俱有,这种天赋就决定他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如有人天生对色彩敏感,有人天生节奏感强,有人天生有一副好嗓子,有人天生长于计算,有人天生有适于运动的身体结构等,此外,不同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教育,使人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行为习惯,情感表达,审美观和生活观念等等,这就是后天形成的材,可见人的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材,这两项本身就千差万别,因而由其构成的人的资质也就千差万别,所以对如这样一个复杂的学生群体,我们的教学显然不能整体划一,简单机械,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法。

2、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因材施教。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种日趋势繁杂的分工,必然需要有不同特长的人来完成。要培养出这些不同特长的人,我们必须“因材施教”。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对教育必然带来深刻的变革,只有服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教育的产业才能快速发展,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为社会尽快和尽可能多的培养人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资质,因材施教。

3、“因材施教”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具体落实的重要措施。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就是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成才。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尊重人的个性、理想和愿望,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尽量满足人的教育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展挥教育“关照和促进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功能。

4、因材施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素质教育。其核心是提高民族素质,也就是要极大地、最有效地使人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和发展,使人在人格、道德、智力、身体等诸方面健康发展,成为符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适应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高素质的人。可是人的素质不是可以“硬”造出来的,而是在先天具有的资质和后天自然、半自然中形成的材的基础上,由教育者去开发、引导、培养或孵化出来的。即教育是生长生成而不是制造或铸造,就是说教育应使受教育者能够充分地自由地生长发展。由此可见素质教育与教育的实质完成吻合,与“因材施教”根据人的资质进行相应的教育也是一致的。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立足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兴趣爱好进行挖掘。

由于家庭生活、教育、社会环境等的不同,学生个体也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在语文教学方面则为班级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参差不齐。形态不一的树根如果按照统一的方法加工成木材,不过是普通的木材;而如果在根雕家的手中,根据树根形状的不同因材施教地加以雕琢,则可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工艺精品。由普通木材到工艺精品的转变,正在于因材施教。教学如同根雕,初中语文教师面对的学生也是各不相同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充分尊重,在作业、交流及观察等各种途径下对学生进行了解,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挖掘其兴趣爱好,针对学生兴趣爱好来设计初中语文课堂,在立足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

二、在初中语文课程预习和新课研析中实施因材施教。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预习是学生对新课认识的开始。面对学生不同的预习特点和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给学生布置层次不同的预习作业。通过分层次预习,学生的预习过程将会更加轻松、愉悦,以分层来推进学生循序渐进地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体、课型的不同对不同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加以选择。如在《观沧海》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诵读与赏析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初步感受。然后指导学生对诗人笔下景物特征做出描述并对该首诗的构思加以赏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个人抒发空间,仅在最后时候做好总结工作,发挥学生主导作用,给学生营造宽松自在,可展示各自才能的教学氛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业是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形成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在对作业进行布置时教师应与学习目标紧扣起来,且作业布置可由易到难根据学生当前学习能力分层递进。学生则可根据各自的学习情况,对布置的习题自主选择。教师将必须做的习题与可自由选择的习题明确罗列出来,使学生确定哪些是必做题。这样一来不仅与素质教育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要求一致,而且能促使学生愉快地按时完成作业,还能使优秀学生发展自身的个性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尝试论文

在本科药学专业课程中,药剂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内容繁多,不同专业要求掌握的内容和学习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何满足不同生源和专业的教学效果,基于创新教学的理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近年来教学中的体会和思考。

1药剂学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的侧重点。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技术科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现代药剂学除了基础药剂学以外,还包括有生物药剂学、物理药剂学、化学药剂学,分子药剂学、工业药剂学和医院药剂学等。而一般本科院校药剂学的基本课程内容主要有药剂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药物剂型与辅料知识,制药设备;药物代谢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理论,药物制剂稳定性理论,给药系统理论等;近十年来药剂学发展迅速,新技术和新剂型,如固体分散物技术,微球、微囊技术,脂质体技术等;新剂型包括缓控释制剂(骨架型、渗透泵、膜控释靶向制剂(磁性微球、微乳、基因靶向等),经皮吸收制剂,生物技术制剂(长效注),射微球、口服纳米粒等)知识和内容也成为药剂学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1-2]。药剂学课程作为本科院校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等均作为专业必修课,分别在高年级阶段开设药剂学课程;由于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不同,对于药剂学和其相关课程的开设时间也有所不同[3];如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学生对于药剂学课程的掌握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药学专业熟悉和掌握的内容份量和程度比中药学专业更多和更深,药学专业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设药剂学,而中药学专业一般开设课程时间为大三上学期;制药工程专业与药学专业对于药剂学课程内容的重点要求也有所差别,制药工程专业对于药剂学学习更多侧重于制剂及其设备的开发和技术,因此对于该专业开设药剂学课程时间主要集中在大三阶段,而且该专业学生前期已经学习了药剂学相关的课程,如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4-5]。因此针对此类学生的课堂教学重点以增强学生对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的了解和掌握,熟悉掌握药物制剂的新技术和新剂型,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2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近几十年来药剂学发展极为迅速,药剂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更新周期短。而本科药学专业的药剂学课程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普通药剂学也即药物剂型概论,主要是讲述各普通剂型的特点、质量标准以及制备工艺等,使学生掌握普通药剂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生物药剂学,主要介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等,使学生掌握生物药剂学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这部分内容在生物药剂学和药理学教学内容中均有交叉。高等药剂学,主要内容包括物理药剂学、制剂工程、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的基本理论。这部分的内容既有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也即是物理药剂学的主要内容;也包括了药物制剂的新技术和新剂型。这三部分的内容从理论上来说由浅入深,与有些相关课程内容又有交叉[6-7]。如何提高学生掌握药剂学课程的学习效果,我们思考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对于药剂学课程内容的第一部分,推行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展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自学与授课结合、围绕学生重点关注的实际问题进行开放式教学手段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药剂学课程的后两个部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重心,通过采用让学生提取预习相关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以本学科相关老师的研究方向为导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在前一次课程结束之前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教学内容,并介绍本学科老师在该方向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成果,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下一次课程的课题教学中,在讲述相关理论和主要内容之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相关老师的研究方向以及与本节学习内容的结合点,最后采用老师总结的方式强化该章节的学习内容。我们发现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强化了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技术的掌握程度。同时我们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方面将学到的知识与项目进行有机的结合,另外一方面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训练加强了与专业老师的交流沟通,也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校药剂学专业的研究生入学成绩一直在药学学科名列前茅,生源质量良好,学生素质逐年提高,可能与本学科对于药剂学课程的教学思考和改革有一定的关联性。

3因材施教的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体会。

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性的本科院校,药学专业已经创办了近四十年,培养了大量的药学专业人才,在本省乃至全国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近十年来,药学专业在以招收高中毕业四年制本科生为主的基础上,每年还承担了为地方培养两年制的专升本的药学专业人才。而最近几年我校药学专业的招生划入一本招收,学生的入学成绩普遍提高,学生的数理化基础也较为扎实,但这类学生在药剂学课程授课以前,除了相关的药剂学基础课程学习以外,对药剂学的课程内容了解不多。我校招收的专升本学生,部分来源于本校的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毕业生,还有部分生源是本省高职高专的药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少量学生是以化学为主要方向的师范类专科生,还有极少数是其他来源的专科毕业生;学生来源不同,专业背景也不同;而我校药剂学课的授课老师一般情况下承担本科药学专业的学生教学,但我校也有药物分析专业专科学生,有些老师承担了专科生的药剂学课程教学。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做好不同生源的本科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教学工作值得思考。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我们初步形成了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授课模块、不同阶段方式的创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我们的思路是对于专升本的学生,根据这类学生大多数具有专科阶段的药剂学相关知识学习的基础,在专科阶段对于药剂学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各种制剂的基本理论和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和质量评价,以及制剂制备的基本实验技能,因材施教,以其具有基本药剂学的概念和理论及实验基础,我们在药剂学第一部分的模块化教育过程中,指导学生以自学为主,老师辅导为辅;每一次课程尝试让学生讲述课程内容的形式,其他学生补充,老师点评的教学模式;而在课程内容的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内容涉及到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和新技术新剂型,这部分内容涉及到很多关于物理化学、胶体化学、化学动力学等与物理学基础、化学基础以及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而专升本学生的数学及物理学基础比四年制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此模块的教学过程中,讲授内容采取督促学生提取预习,授课时请学生首先提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老师再将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介绍,在授课时针对理论性的内容及公式推导等难点及重点环节,采取反复强调,逐步阐述的方式,同时课后布置练习题强化对学习内容的领会和掌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学习成果。而对于四年制本科药学专业的学生,这类学生的数理化基础普遍较好,前期的课程中也学习了药剂学的一些相关内容。根据这样的背景情况,我们采用以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为主的学习模式,通过同步性的实验教学和引导性的科研教学为导向,提倡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传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将药剂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的内容结合到模块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专业名词的英文也要求学生熟悉掌握,为学生阅读专业论文以及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这种模式的教学,要求老师必须掌握课程教材之外的前沿动态,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授课安排上,内容讲授进度和顺序编排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和掌握程度,交叉穿插糅合。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发现学生学习药剂学的兴趣提高,不少学生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药剂学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教学效果也有所改善。

4结论。

如何培养药学专业学生成为专业性和技术型的复合专业人才,药剂学科在其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因此,在药学专业药剂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并不能固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互动互学,教学相长;根据不同的学生背景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均有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践效果;同时也对任课老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得到了相得益彰的良好体会。

参考文献:

因材施教作文

班级:一年级李醒。

教育是教与学的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分不开的,针对个性化的学生和个性化的家长我们实行不同的教导...,这就是因材施教。

下面我讲述一下我个人教学中对反应灵敏的学生的一个成功例子及一点心得体会:

皮扬爽是我班的一名的学生,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但作为一名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下他不得不学,但被动学...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他头脑反应灵活,记忆力好,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告诉他学习就是要学不会的东西,而不是学一加一等于二,首先做该同学的思想工作,另外在每次考试前都给他讲述一些题,并让他必须把它弄懂,因为每次月考都考的是最近学的东西,所以每次考试都有一两道题是他做过或见过类似的题,考完试后他经常会对我说"老师这次考试那道题咱们做过,那道题和咱们什么时候做的题类似""老师这次考试最后的大题只有我和我们班谁谁做对了"虽然那时他的成绩不算很高,但一道题的成就感会大大提高他对语文的兴趣,别人不会做的题他会,就使他产生一种成就感,使他对语文产生了兴趣,自主的去学习语文来保持他曾得到的成就感,信其道,则亲其师,他逐渐对我的话深信不疑,对语文更是兴趣浓厚。

对于这类反应灵敏的学生,我们应该先给他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建立他的自信,使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他信其道,亲其师。

但是在我们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学生的了解,要先从班主任和家长口中去了解学生的兴趣、成绩、特长、爱好等、再仔细、细心的去观察、发现学生的特点,以便于我们分析,评价学生,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2、对课本知识、考试考点的了解,我们要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分清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做题的...、技巧等,以便于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讲的难易知识不同。

3.对计划实施过程的注意,即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材在变,题型在变,但知识不变,我们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且计划要根据学生情况不断修正完善。

4、多鼓励、不批评、讲道理,绝不放弃,绝不抛冷水。

5、人性化的关怀,发现学生的需求,投其所好的奖惩办法。

6、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与家长加强沟通交流。

2013年3月。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尝试论文

分层练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练习“一刀切”,过难或过容易,缺少层次,不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尤其是差生与优生的发展。练习是强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是数学学习的必要环节。因学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在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1.课堂练习分层次:坚持“两做三层”的原则。“两做”是指练习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即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直接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部分;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第三层次为综合题,可作为选做题。这样即达到学习的最基本要求,还能发展智力和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

2.抓好反馈测评。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每章进行一次“章末测试”,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注意面向全体,逐层分化,针对测评结果,对“学困生”进行及时补救,尽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评价分层。

把智力水平不同、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很显然是不科学也是不平等的。这种评价方式会让基础差的学困生永远抬不起头,也让成绩出色的学生高高在上,产生优越感。我的方法是分层评价。我把班上成绩接近的学生按4人或5人分为一组,小组内的同学从作业、平时测验、上课回答问题等方面来进行竞争。

因为同组的同学实力相当,所以竞争也非常激烈。一个月评选一次,加以奖励。这样成绩中下等的学生拥有同样获胜的机会,也能得到奖品,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成绩非常好的学生,由于同组的实力都很大,也会失败,更加激起他们的斗志,让他们知道,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时刻都有紧迫感。

探讨气质类型与因材施教的论文

能力是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任何活动都需要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能力。例如,从事外交工作,要具有灵活而敏捷的思维、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从事管理工作要具备一定的组织、交往、说服能力等。只有能力过硬,才能胜任工作,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

能力可分为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两类。基本能力指单因素能力,即主要由大脑和身体的某一部分完成的一种心理或生理活动,如感知力、记忆力、平衡力、爆发力等。综合能力是基本能力的结合,例如数学能力、驾驶能力、管理能力等。在我们实际的求职中,综合能力往往比基本能力更重要。

任何一个人的能力,都是由遗传性能力和获得性能力两大部分综合构成的。

遗传性能力与人的先天气质有关。气质是与个人神经过程特性相关系的行为特征。由气质类型决定的能力具有稳定性和规律性。一般来说,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活动,虽然各种活动的内容千差万别,他的气质特征却可以得到同样的表现。由气质类型决定的能力表现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多血质(活泼型)。

2.胆汁质(兴奋型)。

其主要的能力表现是: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好猛干,但往往粗枝大叶,反应敏捷而迅速,情绪较难控制,行为外倾向性明显,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难以学会。

3.黏液质(兴奋型)。

其主要的能力表现是:有精力,沉着平稳,行为反应迟缓,不灵活,不敏捷,情绪易受控制,行为的内倾向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易。

4.抑郁质(抑郁型)。

其主要的能力表现是: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体验深刻、有力、持久,特别敏感多疑,精力较不足,胆量小,行为反应细心谨慎但迟疑缓慢,情绪易波动且持久,行为内倾向性严重,对行为改造较难。

获得性能力是个体后天通过学习和实践所获得的能力,它受到先天遗传性能力的影响和限制。当某种获得性能力的活动要求符合个体的遗传性能力时,或者说个体的遗传气质对他获得某种获取性能力有促进作用时,该项能力就容易形成和发展,反之能力就较难形成和发展。

摘自《做自己的职业教练》,姜莹/著,中信出版社12月出版。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因材施教之教本身是为了不教的启发诱导,也就是依材诱其趋向自主学习;反过来,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基于学生的天赋潜能与内心倾向之材,并在引导学习者不断体验收获快乐和好奇心得以保护的基础上生发的,所以,因材施教与自主学习内在相合,具有本质同一性。依据学生的个人潜质与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借助自主学习氛围的营造和泛在学习资源的提供,则可以逐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为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从而让人趋向学习、生活、工作、娱乐四位一体的幸福境界。

关键词:因材施教;自主学习;学习兴趣;个性化;

因材施教之教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也不是导向特定教育目标的学生的批量化生产,而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以自己独有的格调和进程获得良好的发展和属于自己的学业成就。所以,真正的因材施教不是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措施和投入程度使不同天赋、智力的学生朝着同样的目标发展或取得一致的学业成就,而是以发现并承认学生天赋潜能和兴趣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及其价值为前提,引导学生沿着自己的天赋、兴趣自主发展,最终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独有的成功,成为最好的自己,发挥他们为人在世的最大价值。

(一)因材施教之教是启迪学生主动思考的适时点拨与引导。

人的理性是在自我认知与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趋向完善的,不能强迫,只能适当引导。所以,教育不是灌输,不是强迫,而是一种基于学生特点和兴趣的引导,其目的就是导向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2]前言每个人生而为人都有自己内在的发展需要与倾向,这也是人们自主发展的最大动力。而教育就在于通过激发生命,充实生命,让人的潜在动力焕发出来,协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激情形成自觉或专注的良好品质。因此,只有人的自主自发的活动才能使他们获得发展,而知识灌输式的强迫学习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呆滞的思想”,不能促进他们的文明化,不能让他们享有更加充实幸福的生活,只能越发将他们推向被动的地位并最终变成没有自我的工具人。

教育活动只有深入到人的情感中去,引导他们全身心投入,才能激发生命,洗涤心灵。所以,教育给人的感受应该是宽松自由的,而不是有外在的压力驱策或者强迫的。恰如一棵蕴藏着成长为参天大树巨大潜力之幼苗的发展,只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它便能朝着自己的自然倾向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成长同样需要教师以真爱加以引导而不是强迫。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具有选择权和发展权与独立人格的人,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3]基础教育阶段的首要意义并不在于所学知识的多寡,而在于帮助学生在试误和探究式实践经验丰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获得越来越多学习中的愉悦体验,积聚越来越强烈的学习欲望。当教师真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独特的基调与节奏,以真爱浇灌学生的心灵时,每一个学生的成功自会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之教应当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帮助学生趋向自主学习的启发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理性认知能力、理性认知兴趣和理性认知模式进行探究、学习,教师更多地是在一旁指导、协调、鼓励、监控。[4]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之“材”,要了解学生的天赋才能、认知模式、认知能力以及认知兴趣等独特之处。其次,因材施教应致力于引导学生兴趣的发展,使有兴趣者能够持续地自主学习,为无兴趣者提供各种机会使每个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内心的倾向,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并形成学习动力。一般而言,学生浓厚的兴趣都生发在天赋潜质较高的领域,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潜质。赫尔巴特认为,以兴趣为基础建构的课程论可以将人的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等;对应这些兴趣,他提出了相应的学科划分,并建构出了以学生的兴趣状态为基础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所以,任课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通过寻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或兴趣与所教学科的匹配点,唤起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衍生出持续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形成他们自主探究的习惯和不断学习的欲望。

(二)因材施教之教的目的与根本取向是把学生引向自主学习。

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2]1,所以,因材施教的“教”是为了不教,为了最终导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具有了基本认知能力后,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自主探究式和体验式学习方式为主,由自己或在教师引导与启发之下制定目标,安排学习计划,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评价的学习。不教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强调转变传统的以灌输和强迫为主的教学方式,解放教师大量课堂讲授的时间,转向课前以备学生、备学情、备学法、备学案、备可能生发之事之理之物为主,课中以观察和引导学生为主,课后以回顾反思为基础研究学生需求的满足度和学习动力与兴趣的激发度。所以,因材施教的不教主要是解放教师的口和教师原来用作知识灌输的时间,调动教师的眼睛、专注之心和大脑,要求教师更多地投入精力关注学生以发现细微的教育契机。这也提高了对教师基本素养、指导能力、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的要求。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动力有三种,即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即学生为满足家长或教师期望,满足外在的奖赏而进行学习的动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学生为获得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或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而学习的动力;认知内驱力是学生为满足对知识的渴望,满足好奇心而进行学习的动力。前两种驱动力都是外在的、不稳定的,只有认知内驱力才是内在的、持久的、不断强化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大部分学生都是由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驱动的,这主要源于考试以识记考察为主、各方力量一起聚焦应试成绩的客观现实,以及功利化倾向极其强烈的社会环境;相反,因材施教所导向的自主学习则是以认知内驱力驱动为主,由学生自我发起、自我组织、自我反思与评估为基本特征的基于兴趣内生的自主学习。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将灌输转为引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将生活还给学生,将生命回归鲜活,使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脱出来,从单调的知识传递回归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式自主学习与生命尊重,在此前提下以兴趣为突破点发展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有了因材施教之教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快乐体验基础和基本的学习动力,才可能引向人的自主学习。所以,自主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是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又会强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促成人的个性化发展。

(一)自主学习的潜质需要适切的因材施教之教去呵护与唤醒。

如前所述,自主学习习惯需要学生在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之下,借助即时产生的快乐体验和不断生发的成就感逐步加强,并最终成为自觉。所以,自主学习潜质的激发需要适时而恰当的早期引导,因材施教式的引导与唤醒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良方。

1.因材施教之教可以从婴儿时期开始持续保护学习者的好奇心。

正确引导之下的好奇心可以诱发无数创新,也可以变成无穷的发展动力。这种巨大的财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与生俱来的,但却因为很多人的好奇心没得到很好的保护而致使他们“泯然众人矣”。婴儿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对身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究欲;当他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主体之后,更是急于四处去探索和认识这个世界,因为他又经历了一年左右想去哪里却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煎熬;在经历咿咿呀呀无法正常交流难以让成人明白的焦躁之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到可以正常交流的时候,他们总会有无穷无尽的“是什么或为什么”的疑问。实际上,这些都是幼儿对周围世界本能产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保护与引导好他们的好奇心,便是对他们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最大的帮助,便是对他们真正的爱与关注。但是,现实世界中却常常由于家长或教师自己缺乏对孩子好奇心的足够重视与必要认知,加上缺乏解答孩子问题的能力与技巧,转而责备孩子添乱或对孩子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在这种不断的消退作用下,幼儿便失去了强烈的探索世界的热情,逐步趋向机械和木讷。保护学习者的好奇心,采用因材施教之教把他们引向符合学习者潜能发展的方向,就是在帮助他们生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也是他们幸福生活的起点和成功人生的开端。所以,家长和教育者要用百倍的耐心去观察和理解孩子,去认识他们的发展潜力,去和他们一起研究好奇心驱使下无穷无尽的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生发基于潜能方向越来越强烈的探究欲。

2.因材施教之教依据学生兴趣引导学习者不断体验收获的乐趣。

幼儿自学会走路起就有用不完的精力不断地去活动,其原因就在于在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获得新的体验与新的发现,并生成新的认识。通过生命最初阶段的感觉运动,幼儿不断发现各种物体的特性,了解空间关系、物与物的关系等。这是幼儿作为一个主体与环境客体不断发生交互作用并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理解的过程,不断生发的新体验和新发现为幼儿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或者称为由认知内驱力驱动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这一过程不应有强迫、压制、说教和灌输,而应在适时引导下,让幼儿相对独立地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所以,要想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就需要因材施教之教适时而适切地引导他们不断有新的体验与发现,使他们不断保有对新鲜事物和内在规律或道理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热情与激情,让不断生发的热情触动他们的兴奋点,点燃他们的激情,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快乐体验和越来越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终身性自主学习状态的养成需要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

终身性自主学习的状态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更不是天然而成的,它需要通过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不断强化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能力与欲望,并逐步形成学习自觉和学习自为。

1.终身性自主学习需要借助因材施教之教趋向生命潜质的激发和人文素养的涵养去实现。

可以说儿童天生具有探究的欲望,具有学习的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良好的发散思维品质。但是,具有这些潜质和能力并不等于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等于可以自然而然地进入以自主自觉学习为基本特征的终生学习状态。正如夸美纽斯所言:“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自然地深植在我们身上。”[5]但是,“千万要谨慎,一时一刻也不要认为,放任儿童撒野,不予监督,不予教养,就能培养出伟大人物。”[1]19儿童身上只是存在着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这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不可或缺的种子而已,种子的生根、发芽与茁壮成长还需要教育像土壤、阳光和雨露一样去滋养才能实现。所以,作为自然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力与可塑性,只是没有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是很难自然而然地进入终生性自主学习状态的。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个千姿百态静待花开的鲜活个体,需要教育者用赏识的眼光去鼓励、激发、静候与引导,需要教育者用人文关怀和悉心呵护去滋养学生的心田,否则便不可能精彩绽放。要生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向终身性的自主学习,除了教师的引导与人文教育滋养,还需要家长从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允许孩子依照兴趣实现个性化发展,“并依据每一个孩子独特的,与生俱来的设计来抚育他们成长”[6]。

2.终身性自主学习习惯是在依据学生个性特点逐步增强其学习自觉性的过程中养成的。

(一)在个人潜质与兴趣得到激发的过程中趋向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每个孩子先天遗传素质和家庭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他们在天赋潜能、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儿童天生会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和倾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所以,成人不能代替儿童去做选择而扼杀他们兴趣得以明确和强化的机会,而应以一种静待花开的心态安静地观察和倾听儿童的自主成长之妙,通过儿童自己所做的自由选择实现他们个性潜能的最大化发展和幸福生活的获得。

1.依据学生多样化的天赋与兴趣,引导每个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多元智力视阈下,每个学生的智力组合方式和组合结构各不相同,即,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智力差异,都具有个性化潜质。这种特点客观造就了学生千差万别的潜质与兴趣,也决定了只有因材施教才可能导向每一个人潜能的激发,并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取向人本化的社会普遍认为,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成为一名具有一定精神内涵而有益于社会的人。[13]现实生活中,少数学生可能对一些学习科目毫无兴趣,但大多数学生并不是对所学科目都毫无兴趣,只是对各科兴趣有强弱之分,即便是没有任何兴趣的学生也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比如个别学生对学习科目本身没兴趣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具有过人的天赋,语文教师就可以请他带领学生分析《水浒传》《红楼梦》等类似文学作品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激发他对这类学习内容的兴趣。如此坚持下去,只要沿着每个个体感兴趣的方向善加引导,便会对学生的自我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力,并逐步产生更强烈的发展欲望与乐观情绪。再如,有些学生文笔好爱写作,任何科目的教师都应该为他提供基于自己学科的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应该像郑渊洁之父对待儿时的小渊洁一样,而不是像开除郑渊洁的教师那样因为片面的认识就对一个很具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进行“死刑判决”。

总之,兴趣是后天逐步彰显出来或者在强化中逐步形成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并依据学生个人的潜质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日益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循着兴趣的发展和发展特长的需要逐步拓展探究面,培养适合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习惯,最终走向基于个性解放的全面发展。

2.依据学生的智力水平与认知方式差异,鼓励学生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节奏。

由于学生智力水平和认知基础与经验基础的差异,他们在接受信息的速度,消化信息的程度、范围和深度等方面都有所区别。所以,教育者或其他参与教育指导的成年人不能对不同的学生做完全相同的要求或希望他们整齐划一地前进。在正常的学习生活里,每个孩子都希望按照自己独特的学习节奏去学习并获得乐趣,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小心呵护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尊重他们的学习节奏。在孩子早期的阅读观察中,研究者普遍认可孩子天生具有良好的阅读品质,因为孩子们在早期阅读时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实施身心融合式阅读活动。他们会把自己置身阅读内容之中,去亲历、去体验、去互动,只是他们或快或慢,或进或停,节奏各异。在此阶段,只有坚持做好对孩子们早期教育的耐心引导与静候,他们才可能真正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逐步趋向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阶段。不尊重儿童内在节奏的教育,必然导致儿童自信心的挫伤,对遥远的教育目标望而却步,过早地失去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动力。教育的基本功能与目的,正是协助不同孩子找出最适合的发展与学习模式,鼓励他们乐于持续前行,以马拉松的跑法不断调整步伐找到适合自己的速率和节奏。[14]所以,幼儿园阶段不应该出现教材,而只有多样化的幼儿图书供应;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材应该以诚实、责任、爱与互助等为核心建构基本的教学参考资料,并辅之以大量的自由阅读资料,给孩子较多的自由学习空间和较多的实践活动机会与时间;之后虽然要逐步增加共用的教学参考资料,但是,应该实现多元化,允许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喜好且鼓励各自的特长,在基本认知能力建构过程中,帮助学生强化兴趣与学习能力,在尊重他们自己学习节奏的前提下逐步趋向多样化自主学习状态养成。

(二)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为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

在当前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如果仅仅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而没有机会得到应有的引导和强化,则可能在过重的学习压力及单调的学校生活下逐渐丧失原有的兴趣,演变为机械应付式的学习。所以,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通过自主化学习环境创设和个性化资源获取途径建构,营造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和强化功能的学习氛围,逐步唤醒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质和个性化学习兴趣;并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观察和研究给予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把模糊的兴趣和基础的自主学习动机明确化、坚定化,最终引向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和基于个性解放的全面发展。

1.需要通过动机激发、成功体验、方法选择和空间营造来创设利于自主学习的学校环境与氛围。

第一,应该借助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导向学生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兴趣与动机相伴而生,互相促进,教育者只要清楚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借助学生兴趣设计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并逐步扩展这种学习动机驱使下的探究面,通过相关性和支撑性,帮助学生沿着兴趣在某一方面学习的深入,衍生日益广泛的相关知识需求和技能支持需要,这样,学生就可以沿着兴趣的需求将片面的学习动机迁移到其他方面,最终将个性化学习兴趣转变为全方位的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

第二,应该积极举办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启迪思想催生智慧的比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校环境和心理氛围,给予不同爱好和天赋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平台。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教育必须日益关注所有儿童和青年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是提供能够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条件。”[15]学校有义务创设条件促使学生在某一领域获得阶段性的成功,帮助他们及早在某一方面反复体验成功的滋味,并伴随这种成功体验的丰富化,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和积极态度的形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迁移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由于儿童自我监控意识发展程度尚处于低级阶段,不能够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也不能合理监控并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兴趣与爱好之后,给予他们逐步的引导,帮助他们制定目标,监控和调节他们的学习过程,评价他们的学习结果。在学生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第四,积极创造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存在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叠加起来占用学生太多时间,学生经常是屈服于教师的权威而去应付机械劳动式的作业,这种学习方式会逐步吞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主动而彻底地转变观念,通过个性化、开放性、多样化的探究与实践作业布置,把学生从枯燥而沉重的识记式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让他们有精力去关注学习的质量以及自我评价学习的结果,有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时间、空间和机会。

2.引导学生学会善于利用校内外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使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泛在学习资源。[16]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可以随时随地检索自己需要的任意学习资源,这为教育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机遇与挑战,为每个人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条件和更大的可行性。多样化的通信方式和高性能的通信途径使学习者能够很容易地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资源、工具和方式。[17]面对网络世界爆炸性信息的冲击,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不良信息,依据个性化兴趣和爱好收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使网络为自我个性化发展服务,将学生引入终身性自主学习的状态。

第一,教师应该在为学生提供资源获取之便利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基础知识学习类问题,并引向内在道理与实践创新的深层探究。在一些课程的课前准备中,教师应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资料。比如在美术、历史等课程中,并没有很多需要教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讲解的概念与理论,教师可以在课前以问题的形式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究,继而引向对人的人文素养提升高度去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二,教师应该和学生合作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体验式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感知中生成知识,在体验与感觉中丰富心灵。比如阅读或悦读的多样化感觉追求,不同交际方式的舒适度或厌恶度对比感受等。

第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制定个性化目标并实施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控。自我反思可以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有效地进行自我监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习惯性的自觉自为的终身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北京:文汇出版社,2012.

[3]王红梅.论如何塑造班主任的人格魅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149—150.

[4]张广君,张琼.当代“因材施教”: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15(4):37—43.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释[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1.

[6]查尔斯·博伊德,等.因材施教的艺术[m].刘萍,译.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6.

[7]孙刚成.教育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20—122.

[8]伊·谢·科恩.自我论[m].佟景韩,范国恩,许宏治,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407.

[9]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2004(11):27—30.

[10]蒙台梭利.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5.

[1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350.

[12]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9(11):87—91.

[13]胡庆芳.六大国教育趋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2.

[14]陈之华.成就每一个孩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9.

[15]布鲁姆.教育评价[m].邱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5.

[16]孙刚成,王莹,杨眉.泛在学习视域下的个性化学习取向[j].教学与管理,2011(21):132—134.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超越因材施教”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因材施教”传统教育教学原则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它不是因材施教的对立面或反面,而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升华,不仅强调因材施教的正确实施,而且是对因材施教进行纠偏和超越,旨在通过教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走心”教育教学。比如对自己的工作有忠诚热爱之心、真心对待自己的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带着情感和温度教书育人、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等。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并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把自身潜能转化为显能,逐步实现超越性的发展,不仅超越他们自身的原有水平和层次,还要超越教师的水平和层次。

关键词:超越因材施教;产生依据;蕴含厘清;实施要求;

“超越因材施教”可以说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因材施教”传统教育教学原则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其具体的产生依据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看。

(一)理论上看,严格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根本难以实现。

严格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应该是完全依据学生之“材”进行有针对性地“教”,从而学生有针对性地“学”的过程,要一步不差地完成这个过程,对“材”“教”“学”方面必然有严格要求。但仅通过逻辑思考就会发现,严格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根本难以完全准确无误地实现。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师难以完全准确判别学生之“材”。一方面,教师有主观性,因而在判别学生之“材”时难免会带有个人的主观意志和偏见,很难做到绝对客观公正。不同教师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主观性,因而即使面对同一学生不同教师也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材”之判断结果,很难说清谁的判断更为准确。另一方面,学生有发展性,他们的“材”会随时间的推移发展变化,教师即使一开始能够尽可能客观判别其“材”,但最初形成的印象极易刻板化,很难跟上学生之“材”发展变化的步伐,因而对学生之“材”的判别未必能够始终保持准确。

第二,教师难以十分有效开展因材施“教”过程。理论上看,即使教师能够相对准确把握学生之“材”,但施教过程的开展不可能仅仅只依据学生之“材”,还会受到国家和社会规定的教育制度、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条条框框的限制,因而很难或根本不可能完全因“材”而“教”。即使教师能够发自内心不顾一切外在约束因“材”而“教”,但因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教的效果也并不好界定;即使有一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教的效果也未必“十分”有效,可能只有“九分”“八分”甚至更少的效果。

第三,学生“所学”与教师“所教”难以实现完全一致。理论上看,假使不考虑一切消极因素,假设教师真正开展了因“材”施“教”,但因为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和主体性,在他们将“教”转化为“学”的过程中依然会不由自主地出现某种偏差,导致“所教”未必能够完整准确地转变成“所学”,因而难以实现二者的一致。例如,假设教师所教是“abc”,学生所学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ab”,或者发生偏离变成相似的“abo”,但一般不会变成完全不同的“xyz”。这个假设一方面说明学生“所学”与“所教”之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师“所教”可能刚好成为了学生的“受限”,使其难以超越出这个“天花板”。

(二)实践上看,因材施教存在严峻的现实困境及偏离。

如果说从理论上责备因材施教难以真正开展实施是一种苛刻,那么因材施教在实践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偏离就是其面临的真实挑战,也是其实效性差、屡屡受挫的原因所在。

因材施教面临的最严峻困境,就是当今“一对多”班级授课制盛行的现实与“一对一”因材施教愿望之间存在的悖论。由夸美纽斯最先提出的班级授课制,作为极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在当今社会广为流行,但它以一位或几位教师对应多位学生的做法,本意上与因材施教强调的“一对一”是根本背离的。每位教师都要面对数倍于己的学生,再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家庭负担,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根本不可能去仔细琢磨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之“材”,从而谈何因“材”施教?这是当今因材施教面临的客观现实困境,也是现时期几无改变可能的情况。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和众多教师依然在高呼实施“因材施教”,却导致出现了很多误区和偏离,主要表现在:

第一,“材”的偏离。因材施教之“材”本为学生天赋、资质、兴趣、爱好、性格、思想状况等,但现实中却将“材”泛化为“教材”“分数”“财富”等,因而出现了快慢班之类的现象,虽冠以因材施教的名号,但其实是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并没有真正照顾到学生的内在需求,使一些个性凸显有特殊才能的真人才被压制、埋没或修理成常人,没有了个性,没有了特长,没有了独立思想,更没有了创新意识,有的只是对试题的应对,对分数的追逐,根本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第二,“教”的偏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存在打着因材施教旗号却出现各种偏离的情况。就教学目标看,因材施教固然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这并不能成为对学生放任自流的理由,也并没有因此否认社会化教育的意义,学生只有成为社会化的人才能使其个性为社会所容纳和需要。但现实教育中却存在一些为了个性而个性、为了个性而标新立异的偏离现象,也存在一些以“爱才”“护才”之名而行“纵容”“包庇”之实的现象,还存在一些只重学生之“材”的发展而忽略其健康成长的基本教育甚至导致非常消极后果的现象。就教学内容看,因材施教强调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以道理,促进良好情感、意志、人格、个性的养成。但在现实教育中,教师一般都会针对不同的学生教以不同的知识,把学生仅仅当作知识的接收器,对情感、体验等非智力因素及非知识性内容的教育却难以受到重视,即使有所涉及实效性也总是欠佳。当然,这里不是要否认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基础知识教育绝对有必要占据主导地位,但要反对那种只重智育而忽略其他教育的态度,尤其是在学生打下读书识字基础之后,更应重视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的训练。就教学形式看,因材施教强调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但现实实践中,多数教师往往只侧重于用认知性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有部分教师能辅以实践教学形式等,但几乎都忽视了教师还可以并且应该通过自身行为示范作用开展教育,严格意义上说这也是因材施教在“教”上的一种偏离。

第三,“学”的偏离。由于“材”和“教”的偏离,自然就会导致“学”的偏离。因材施教之下的学生本来应该更多地从教师那里获得情感领悟、意志培育、思维锻炼、创新养成等方面的启发和指导,但事实是学生被教的是知识,所学的也就只有知识了。并且,学生受限于教学的时空,缺乏自我发挥的自由,受限于教师所教,缺乏创新扩散的自觉,所培养的学生即使不是流水线上出来的模式化产品,也是缺乏精气神和创造性的个体。

为了把困境中的因材施教解救出来,为了把偏离的因材施教拉回正轨,“超越因材施教”应时而生。“超越因材施教”这一提法本身十分精确,因为它基于因材施教又对其有目的有根据而非盲目地进行超越,但在对“超越因材施教”新原则进行研究论证时,却容易陷入“美好愿望”的陷阱,使其只是“看上去很美”。要使“超越因材施教”原则得到真正贯彻实施,必须在思想上厘清几种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准确把握其内在蕴含。

第一,“超越因材施教”不是因材施教的反面或对立面,而是肯定基础上的升华。“超越”意指超出、越过,是在原有层次和水平上的提高和增强,因而要以“原有”为基础,对“原有”进行扬弃和超越。所以,“超越因材施教”是对因材施教进行的超越,它并不意味着对因材施教进行简单否定甚至全盘否定,而意在以原有因材施教为基础,对因材施教的合理内核和精神实质进行积极肯定,同时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批判和否定,在此基础上超出、越过原有因材施教的层次和水平,进行超越性扬弃,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扬弃。可见“超越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内在地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对因材施教进行纠偏,把偏离的因材施教拉回正轨,另一方面对因材施教进行超越,使其更加契合现实需要,更好提升教育实效。

第二,“超越因材施教”强调因材施教的正确实施。“超越因材施教”本质上赞同并重视因材施教的基本精神,但强调因材施教一定要真正开展并正确实施,尤其是要对现实中的偏离现象进行及时地纠偏。比如: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学生之“材”,将“材”定位于学生超越一切民族、国家、地位、身份的天赋、资质、兴趣、爱好、性格、思想状况等,而不对其进行随意扩展和泛化;要以学生之“材”为依据进行灵活有针对性富有实效地“教”,不仅教以知识,更教以道理,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健康活泼地成长;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切合自身特征有个性化地“学”,除了给予他们必要的“规定动作”之外更乐于善于放权,使他们在自由的氛围里自主发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的方式和内容,真正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等等。

第三,“超越因材施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指教师在发现学生之“材”、因“材”而“教”、因“材”导“学”的过程中要尽力而为,做出最大努力,保证教育实效。“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真的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而是强调在改变能改变的基础上接受不能改变的,不要强迫做无用功,通过“无为”达到一种“无不为”的效果。之所以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是因为在当今社会,班级授课制的盛行给因材施教的实施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这一事实困境面前,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只能坚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原则,做好能力范围内的事,尽力对因困境导致的因材施教偏离现象进行纠正和整改,将偏离的因材施教拉回正轨,以此为基础超越原有层次和水平。从另一层面看,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超一流的创新型人才是刻意塑造培养出来的,教师如果能给学生尽可能提供宽松、宽容、自主、自在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给予指导但不做过多无效干预和干扰,或许就能使教师的“无为”成就学生的最大“有为”,滋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第四,“超越因材施教”的核心在于通过教师的“走心”教育,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其实现超越性的发展。“超越因材施教”要求摒弃以往教育中一般只为职责所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心态,更加强调教师在工作中的上心、用心、尽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开门弟子”或“关门弟子”来看待,在发现学生之“材”的过程中,在“教”的过程中,又或者是在促“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帮助学生获取所需、健康成长。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要求所有的教师大公无私忘我地一心扑在学生身上,而只是要求教师在工作时要更多地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用心去做事,用情去感人,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教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并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把自身潜能转化为显能,逐步实现超越性的发展,不仅超越他们自身的原有水平和层次,还要超越教师的水平和层次。

教育本身是一项极复杂的活动,既要坚持原则性,也要把握灵活性,才能实施真正有效的教育。同时,教育需要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结果,但又不应局限于这个结果,如果一味放大结果,必然会忽略过程中的很多体验。所以,“超越因材施教”作为新时期新的教育教学原则,不是响亮的口号,不是美妙的空谈,而要切实为教育目标和过程服务,真正为教师所用,落到实处才是有意义的。如何确保“超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作为施教者的教师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便主要探寻当今社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贯彻落实“超越因材施教”而亟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总体而言就是要尽可能做到“走心”,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忠诚热爱之心。教师是一门职业更是一项事业,教育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享受。教师不应只单纯用自己的大脑、依赖技术去工作,而要用真心对待工作,要超越仅仅将工作作为自己谋生手段的态度,真正将其作为一种神圣的职责和使命,真正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位教师都要年复一年地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学生,因而现实中有很多教师会觉得教书育人只是自己用来养家糊口的一份职业,拿了工资做好本职就可以了,在工作岗位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很多教师尤其是从教多年教师的心声,相较于敷衍工作误人子弟的部分教师来说已算是不错,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教育行业不同于一般的行业,教师岗位也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岗位,作为塑造人精神与灵魂的师者,入了行就意味着责任和使命,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和称呼,就要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就要至始至终树立和维护师者形象,行为世范,为人师表;就要远离名利场,自觉抵制外界诱惑,不为金钱财富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扰。

第二,教师要真心对待自己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相信和欣赏学生。要让学生敞开心扉,教师须放下面子,放下虚荣,自己先打开心门,以真心对人,并要变得柔软,甚至可适度示弱,不让学生感到害怕、厌烦,而要感到亲近、可信任。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打开心门。教师只有超越以往成见,发自内心地将学生作为自己“交流”的对象,而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从身份、地位、人格等各方面去尊重学生,才能反过来被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才能奠定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的基础。此外,教师还要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容忍缺点,不苛求完美,并尽可能从学生身上发现和挖掘向善向美的本性,用正向激励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信心。

第三,教师要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外界的环境必须通过内在的心灵的震动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基础上相互聆听,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就能促使师生彼此相融,将效果未知的“教育”转变为可预见良好效果的有爱的“互动”和“交流”。要实现这一美好的境界,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话说到学生心里去,让学生知道教师关心他们,真正地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难处,了解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以此触动学生心灵,使他们获得深刻感悟。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须善待每一位学生,不斤斤计较于他们的分数和排名,避免学生沦为分数和排名的奴隶,而是去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是否健康向上、活泼自由、全面发展。因为人的发展之道本就是模糊混沌的,不能以单一的分数去定量衡量,也不易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学生,要坚信学生各美其美,让每一个学生像小草一样都享受到教师爱的露珠的滋润,虽不能人人成为栋梁之才,但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

第四,教师要带着情感和温度教书育人。相较于冷冰冰或淡如白开水的教育教学,当然是充满情感、带着温度的教育教学更易俘获人心,更能提升教育教学实效。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用适宜的温度温暖学生内心,并给学生以更多的情感体验,着力培养情感丰富的有用之人。首先,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人都有七情六欲,但教师向学生传导的情感最好是积极正面的',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控制消极情绪并培养自己心平气和的心境,在教育教学中尽量避开自己情绪状况不好的时候,尤其不能因消极情绪而迁怒学生。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做真实的情感交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尽可能与学生进行心声交流、思想碰撞和情感共振,使教育教学蕴含更多人性和真情,并且还能通过融入了情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传递精神正能量,唤醒学生的丰富情感和体验,激发学生向善向美之心,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再次,教师要给学生创造释放情感的机会。情感丰富是一种美,但丰富的情感有时候也需要释放,而传统教育中总是缺乏释放情感的方式,如中国学生在毕业之际容易自发创造一些不雅方式如集体撕书来发泄压抑、释放情感,就是没给他们提供理性的释放情感方式所导致的。对此教师完全可以有所作为。最后,教师要用适宜的温度温暖学生内心。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棵待长的小苗,高温和寒冷都不能让其健康成长,给予这棵小苗的只能是和煦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教师要用内心蓄满的热能,温暖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心中洒满阳光和雨露,并且必须把握好度,既要避免过分的热情,也不能冷酷无情;既不能也不可能一直亢奋,也不能三分钟热度;既不能内冷外热,也不能内热外冷。

第五,教师还要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成长是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过程,是一种人生修炼,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不可替代,却并非无能为力、无可作为,教育就可以对人的成长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这种教育必须是遵从生命成长发展规律的真教育,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对人产生好影响。但现今社会存在诸多违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教育现象,如强制性“摁着牛头吃草”的行为,教师以自己认为的“为学生好”为标准开展的教育活动等,不仅学生累,还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而且教师也累,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要减少甚至杜绝这类“吃力不讨好”的现象,教师能做的就是要把握并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给予学生张弛有度的必要指导和引导,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为规律的作用发挥营造最适宜的条件,而不做徒劳无益甚至揠苗助长的事,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里自由成长、勇于追求、主动学习,成为最好的自己。

总之,“超越因材施教”原则之下的教师不像是园丁,更像是农夫,依然要担负浇水、施肥的职责,但又不再完全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想法去修剪枝杈,不再将学生修理成自己脑中预设的满意模样,而要把学习的权利、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在教师走心用情的指导引领之下更自由、更快乐、更自主地健康成长,不断超越自身,也超越教师。

参考文献。

[1]林格.回归教育本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陈心想.让教育多一点理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卢晓东.超越因材施教[j].教育学术月刊,2014(10).

[4]袁征.“因材施教”的真实困境[j].教育发展研究2015(6).

[5]张旸.因材施教:困境及超越[j].教育科学研究,2009(10).

因材施教论文

摘要:“超越因材施教”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因材施教”传统教育教学原则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它不是因材施教的对立面或反面,而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升华,不仅强调因材施教的正确实施,而且是对因材施教进行纠偏和超越,旨在通过教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走心”教育教学。比如对自己的工作有忠诚热爱之心、真心对待自己的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带着情感和温度教书育人、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等。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并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把自身潜能转化为显能,逐步实现超越性的发展,不仅超越他们自身的原有水平和层次,还要超越教师的水平和层次。

关键词:超越因材施教;产生依据;蕴含厘清;实施要求;

“超越因材施教”可以说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因材施教”传统教育教学原则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其具体的产生依据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看。

(一)理论上看,严格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根本难以实现。

严格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应该是完全依据学生之“材”进行有针对性地“教”,从而学生有针对性地“学”的过程,要一步不差地完成这个过程,对“材”“教”“学”方面必然有严格要求。但仅通过逻辑思考就会发现,严格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根本难以完全准确无误地实现。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师难以完全准确判别学生之“材”。一方面,教师有主观性,因而在判别学生之“材”时难免会带有个人的主观意志和偏见,很难做到绝对客观公正。不同教师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主观性,因而即使面对同一学生不同教师也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材”之判断结果,很难说清谁的判断更为准确。另一方面,学生有发展性,他们的“材”会随时间的推移发展变化,教师即使一开始能够尽可能客观判别其“材”,但最初形成的印象极易刻板化,很难跟上学生之“材”发展变化的步伐,因而对学生之“材”的判别未必能够始终保持准确。

第二,教师难以十分有效开展因材施“教”过程。理论上看,即使教师能够相对准确把握学生之“材”,但施教过程的开展不可能仅仅只依据学生之“材”,还会受到国家和社会规定的教育制度、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条条框框的限制,因而很难或根本不可能完全因“材”而“教”。即使教师能够发自内心不顾一切外在约束因“材”而“教”,但因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教的效果也并不好界定;即使有一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教的效果也未必“十分”有效,可能只有“九分”“八分”甚至更少的效果。

第三,学生“所学”与教师“所教”难以实现完全一致。理论上看,假使不考虑一切消极因素,假设教师真正开展了因“材”施“教”,但因为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和主体性,在他们将“教”转化为“学”的过程中依然会不由自主地出现某种偏差,导致“所教”未必能够完整准确地转变成“所学”,因而难以实现二者的一致。例如,假设教师所教是“abc”,学生所学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ab”,或者发生偏离变成相似的“abo”,但一般不会变成完全不同的“xyz”。这个假设一方面说明学生“所学”与“所教”之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师“所教”可能刚好成为了学生的“受限”,使其难以超越出这个“天花板”。

(二)实践上看,因材施教存在严峻的现实困境及偏离。

如果说从理论上责备因材施教难以真正开展实施是一种苛刻,那么因材施教在实践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偏离就是其面临的真实挑战,也是其实效性差、屡屡受挫的原因所在。

因材施教面临的最严峻困境,就是当今“一对多”班级授课制盛行的现实与“一对一”因材施教愿望之间存在的悖论。由夸美纽斯最先提出的班级授课制,作为极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在当今社会广为流行,但它以一位或几位教师对应多位学生的做法,本意上与因材施教强调的“一对一”是根本背离的。每位教师都要面对数倍于己的学生,再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家庭负担,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根本不可能去仔细琢磨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之“材”,从而谈何因“材”施教?这是当今因材施教面临的客观现实困境,也是现时期几无改变可能的情况。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和众多教师依然在高呼实施“因材施教”,却导致出现了很多误区和偏离,主要表现在:

第一,“材”的偏离。因材施教之“材”本为学生天赋、资质、兴趣、爱好、性格、思想状况等,但现实中却将“材”泛化为“教材”“分数”“财富”等,因而出现了快慢班之类的现象,虽冠以因材施教的名号,但其实是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并没有真正照顾到学生的内在需求,使一些个性凸显有特殊才能的真人才被压制、埋没或修理成常人,没有了个性,没有了特长,没有了独立思想,更没有了创新意识,有的只是对试题的应对,对分数的追逐,根本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第二,“教”的偏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存在打着因材施教旗号却出现各种偏离的情况。就教学目标看,因材施教固然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这并不能成为对学生放任自流的理由,也并没有因此否认社会化教育的意义,学生只有成为社会化的人才能使其个性为社会所容纳和需要。但现实教育中却存在一些为了个性而个性、为了个性而标新立异的偏离现象,也存在一些以“爱才”“护才”之名而行“纵容”“包庇”之实的现象,还存在一些只重学生之“材”的发展而忽略其健康成长的基本教育甚至导致非常消极后果的现象。就教学内容看,因材施教强调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以道理,促进良好情感、意志、人格、个性的养成。但在现实教育中,教师一般都会针对不同的学生教以不同的知识,把学生仅仅当作知识的接收器,对情感、体验等非智力因素及非知识性内容的教育却难以受到重视,即使有所涉及实效性也总是欠佳。当然,这里不是要否认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基础知识教育绝对有必要占据主导地位,但要反对那种只重智育而忽略其他教育的态度,尤其是在学生打下读书识字基础之后,更应重视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的训练。就教学形式看,因材施教强调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但现实实践中,多数教师往往只侧重于用认知性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有部分教师能辅以实践教学形式等,但几乎都忽视了教师还可以并且应该通过自身行为示范作用开展教育,严格意义上说这也是因材施教在“教”上的一种偏离。

第三,“学”的偏离。由于“材”和“教”的偏离,自然就会导致“学”的偏离。因材施教之下的学生本来应该更多地从教师那里获得情感领悟、意志培育、思维锻炼、创新养成等方面的启发和指导,但事实是学生被教的是知识,所学的也就只有知识了。并且,学生受限于教学的时空,缺乏自我发挥的自由,受限于教师所教,缺乏创新扩散的自觉,所培养的学生即使不是流水线上出来的模式化产品,也是缺乏精气神和创造性的个体。

为了把困境中的因材施教解救出来,为了把偏离的因材施教拉回正轨,“超越因材施教”应时而生。“超越因材施教”这一提法本身十分精确,因为它基于因材施教又对其有目的有根据而非盲目地进行超越,但在对“超越因材施教”新原则进行研究论证时,却容易陷入“美好愿望”的陷阱,使其只是“看上去很美”。要使“超越因材施教”原则得到真正贯彻实施,必须在思想上厘清几种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准确把握其内在蕴含。

第一,“超越因材施教”不是因材施教的反面或对立面,而是肯定基础上的升华。“超越”意指超出、越过,是在原有层次和水平上的提高和增强,因而要以“原有”为基础,对“原有”进行扬弃和超越。所以,“超越因材施教”是对因材施教进行的超越,它并不意味着对因材施教进行简单否定甚至全盘否定,而意在以原有因材施教为基础,对因材施教的合理内核和精神实质进行积极肯定,同时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批判和否定,在此基础上超出、越过原有因材施教的层次和水平,进行超越性扬弃,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扬弃。可见“超越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内在地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对因材施教进行纠偏,把偏离的因材施教拉回正轨,另一方面对因材施教进行超越,使其更加契合现实需要,更好提升教育实效。

第二,“超越因材施教”强调因材施教的正确实施。“超越因材施教”本质上赞同并重视因材施教的基本精神,但强调因材施教一定要真正开展并正确实施,尤其是要对现实中的偏离现象进行及时地纠偏。比如: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学生之“材”,将“材”定位于学生超越一切民族、国家、地位、身份的天赋、资质、兴趣、爱好、性格、思想状况等,而不对其进行随意扩展和泛化;要以学生之“材”为依据进行灵活有针对性富有实效地“教”,不仅教以知识,更教以道理,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健康活泼地成长;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切合自身特征有个性化地“学”,除了给予他们必要的“规定动作”之外更乐于善于放权,使他们在自由的氛围里自主发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的方式和内容,真正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等等。

第三,“超越因材施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指教师在发现学生之“材”、因“材”而“教”、因“材”导“学”的过程中要尽力而为,做出最大努力,保证教育实效。“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真的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而是强调在改变能改变的基础上接受不能改变的,不要强迫做无用功,通过“无为”达到一种“无不为”的效果。之所以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是因为在当今社会,班级授课制的盛行给因材施教的实施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这一事实困境面前,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只能坚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原则,做好能力范围内的事,尽力对因困境导致的因材施教偏离现象进行纠正和整改,将偏离的因材施教拉回正轨,以此为基础超越原有层次和水平。从另一层面看,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超一流的创新型人才是刻意塑造培养出来的,教师如果能给学生尽可能提供宽松、宽容、自主、自在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给予指导但不做过多无效干预和干扰,或许就能使教师的“无为”成就学生的最大“有为”,滋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第四,“超越因材施教”的核心在于通过教师的“走心”教育,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其实现超越性的发展。“超越因材施教”要求摒弃以往教育中一般只为职责所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心态,更加强调教师在工作中的上心、用心、尽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开门弟子”或“关门弟子”来看待,在发现学生之“材”的过程中,在“教”的过程中,又或者是在促“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帮助学生获取所需、健康成长。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要求所有的教师大公无私忘我地一心扑在学生身上,而只是要求教师在工作时要更多地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用心去做事,用情去感人,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教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并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把自身潜能转化为显能,逐步实现超越性的发展,不仅超越他们自身的原有水平和层次,还要超越教师的水平和层次。

三、“超越因材施教”的实施要求。

教育本身是一项极复杂的活动,既要坚持原则性,也要把握灵活性,才能实施真正有效的教育。同时,教育需要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结果,但又不应局限于这个结果,如果一味放大结果,必然会忽略过程中的很多体验。所以,“超越因材施教”作为新时期新的教育教学原则,不是响亮的口号,不是美妙的空谈,而要切实为教育目标和过程服务,真正为教师所用,落到实处才是有意义的。如何确保“超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作为施教者的教师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便主要探寻当今社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贯彻落实“超越因材施教”而亟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总体而言就是要尽可能做到“走心”,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忠诚热爱之心。教师是一门职业更是一项事业,教育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享受。教师不应只单纯用自己的大脑、依赖技术去工作,而要用真心对待工作,要超越仅仅将工作作为自己谋生手段的态度,真正将其作为一种神圣的职责和使命,真正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位教师都要年复一年地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学生,因而现实中有很多教师会觉得教书育人只是自己用来养家糊口的一份职业,拿了工资做好本职就可以了,在工作岗位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很多教师尤其是从教多年教师的心声,相较于敷衍工作误人子弟的部分教师来说已算是不错,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教育行业不同于一般的行业,教师岗位也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岗位,作为塑造人精神与灵魂的师者,入了行就意味着责任和使命,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和称呼,就要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就要至始至终树立和维护师者形象,行为世范,为人师表;就要远离名利场,自觉抵制外界诱惑,不为金钱财富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扰。

第二,教师要真心对待自己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相信和欣赏学生。要让学生敞开心扉,教师须放下面子,放下虚荣,自己先打开心门,以真心对人,并要变得柔软,甚至可适度示弱,不让学生感到害怕、厌烦,而要感到亲近、可信任。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打开心门。教师只有超越以往成见,发自内心地将学生作为自己“交流”的对象,而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从身份、地位、人格等各方面去尊重学生,才能反过来被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才能奠定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的基础。此外,教师还要以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容忍缺点,不苛求完美,并尽可能从学生身上发现和挖掘向善向美的本性,用正向激励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信心。

第三,教师要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外界的环境必须通过内在的心灵的震动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基础上相互聆听,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就能促使师生彼此相融,将效果未知的“教育”转变为可预见良好效果的有爱的“互动”和“交流”。要实现这一美好的境界,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话说到学生心里去,让学生知道教师关心他们,真正地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难处,了解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以此触动学生心灵,使他们获得深刻感悟。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须善待每一位学生,不斤斤计较于他们的分数和排名,避免学生沦为分数和排名的奴隶,而是去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是否健康向上、活泼自由、全面发展。因为人的发展之道本就是模糊混沌的,不能以单一的分数去定量衡量,也不易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学生,要坚信学生各美其美,让每一个学生像小草一样都享受到教师爱的露珠的滋润,虽不能人人成为栋梁之才,但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用之才。

第四,教师要带着情感和温度教书育人。相较于冷冰冰或淡如白开水的教育教学,当然是充满情感、带着温度的教育教学更易俘获人心,更能提升教育教学实效。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用适宜的温度温暖学生内心,并给学生以更多的情感体验,着力培养情感丰富的有用之人。首先,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人都有七情六欲,但教师向学生传导的情感最好是积极正面的,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控制消极情绪并培养自己心平气和的心境,在教育教学中尽量避开自己情绪状况不好的时候,尤其不能因消极情绪而迁怒学生。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做真实的情感交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尽可能与学生进行心声交流、思想碰撞和情感共振,使教育教学蕴含更多人性和真情,并且还能通过融入了情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传递精神正能量,唤醒学生的丰富情感和体验,激发学生向善向美之心,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再次,教师要给学生创造释放情感的机会。情感丰富是一种美,但丰富的情感有时候也需要释放,而传统教育中总是缺乏释放情感的方式,如中国学生在毕业之际容易自发创造一些不雅方式如集体撕书来发泄压抑、释放情感,就是没给他们提供理性的释放情感方式所导致的。对此教师完全可以有所作为。最后,教师要用适宜的温度温暖学生内心。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棵待长的小苗,高温和寒冷都不能让其健康成长,给予这棵小苗的只能是和煦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教师要用内心蓄满的热能,温暖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心中洒满阳光和雨露,并且必须把握好度,既要避免过分的热情,也不能冷酷无情;既不能也不可能一直亢奋,也不能三分钟热度;既不能内冷外热,也不能内热外冷。

第五,教师还要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成长是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过程,是一种人生修炼,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不可替代,却并非无能为力、无可作为,教育就可以对人的成长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这种教育必须是遵从生命成长发展规律的真教育,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对人产生好影响。但现今社会存在诸多违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教育现象,如强制性“摁着牛头吃草”的行为,教师以自己认为的“为学生好”为标准开展的教育活动等,不仅学生累,还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而且教师也累,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要减少甚至杜绝这类“吃力不讨好”的现象,教师能做的就是要把握并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给予学生张弛有度的必要指导和引导,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为规律的作用发挥营造最适宜的条件,而不做徒劳无益甚至揠苗助长的事,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里自由成长、勇于追求、主动学习,成为最好的自己。

总之,“超越因材施教”原则之下的教师不像是园丁,更像是农夫,依然要担负浇水、施肥的职责,但又不再完全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想法去修剪枝杈,不再将学生修理成自己脑中预设的满意模样,而要把学习的权利、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在教师走心用情的指导引领之下更自由、更快乐、更自主地健康成长,不断超越自身,也超越教师。

参考文献。

[1]林格.回归教育本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陈心想.让教育多一点理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卢晓东.超越因材施教[j].教育学术月刊,(10).

[4]袁征.“因材施教”的真实困境[j].教育发展研究2015(6).

[5]张旸.因材施教:困境及超越[j].教育科学研究,(10).

因材施教论文

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儒家经典中的核心著作,虽篇幅不长,却涉及到很多的内容。在《论语》当中体现了很多儒家的教育方法,如“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循循善诱”等。而其中“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又成为重中之重。它是以孔子为代表的整个儒家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教育方法。

第一,针对于学生的学识水平进行差异教育。

孔子在《雍也》篇当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对于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有的学者认为这句话是孔老夫子强调人性的差异的论断,说人与人的差别是由天性决定的。对此笔者对这句话有着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这句话当中的“中人”是有中等学识水平的人,而不是由于先天素质所决定的“中人”,它是指人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具备的中等水平的能力。那也就是说孔子说这话的实质意思是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学识能力和学识水平对其实施不同的知识传授。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关注这样的一个问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具体施教。如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就要有难易的等级层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加到这样的课堂学习之中。

第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

孔子非常善于观察学生的性格特征,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每一个学生采取不同的施教方式。孔子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差异,针对于此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同一个问题要有不同的回答方式。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吗?’您回答说‘有父兄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吗?’您回答‘听到了就行动’。我被弄糊涂了,敢问为什么。”孔子说:“冉求退缩,所以鼓励他前进;仲由好胜,所以让他后退。”

由此,我们看出孔子充分的分析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同一个问题,同样的教学内容却给出了不同教学回答。这对于塑造学生的个性人格和整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着重大的作用。

几年的教学生涯,使我对学生也有着一些了解,也总结了他们的一些个性特征。其中有四类学生使我的印象最深刻。开朗多动型,沉默抑郁型,胆小逃避型,偏执社会型。这四种性格特征的学生,都有其利弊。那么针对于他们的这种个性特征,我想运用《论语》中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最正确不过的了。对于第一种开朗多动型的我认为老师要正面的劝说甚至要严厉的指正,帮他们改正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去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学业。而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学生,老师首先要做到非常的有耐心和谨小细微。要找到形成他们这种性格的问题根源,针对于形成原因循循善诱的去引导。并且引导这种类型的学生周围的同学(例如说前后桌,与他同一个地方的同学)多多的融入他们的生活中,帮他们从这种性格中走出来,去寻求更好的发展。而对于第三种胆小逃避型的,我认为就是要让他们更加独立,自主的去面对事情(例如把某些事情交给这类学生去处理),以改掉这一毛病。对于第四种所谓的.“问题学生”老师一定要与他们多交流,多引导,用自身的魅力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拥有一个难忘的高中生活。

第三,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志趣爱好,重点施教。

我们看,在这段记载当中就表明了当孔夫子带弟子去游览山水时,就会在其中与他们切磋讨论,最后以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点,做以不同的评价和总结。通过这种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那这也就启迪着我们当代的一些老师要多多给自己的学生上课外鉴赏课,让自己的学生在祖国山河的陶冶中获得心智的陶冶。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历经千年依然换发着勃勃的生机,为我们今天教育教学提供着生生不竭的源泉。

因材施教论文

摘要: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具有向某种积极个性品质或消极个性品质发展的可能性,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施教,帮助其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抑制其消极的品质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从四种气质类型入手,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和尝试,以便更好地结合学生的气质特征,发挥气质之优势。

关键词:气质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古已有之的一大教育原则,其含义是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需要因材施教。正如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它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材”就包含着学生气质的不同特点。因此,作为教师,应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观察,并结合气质的测量来确定一个学生所具有的气质特征,进而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一、气质的概念。

日常生活当中所讲的气质即是指人们常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心理学中所讲的气质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讲的气质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心理学中所讲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它是人们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表现为我们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言语的快慢、思维的速度)、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耐心等)和指向性(内向或外向)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这些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人的日常活动带有一定的色彩,形成一定的风貌。诸如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安静沉稳等。

气质类型的划分方法众多,但以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的分类和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分类最有影响和生命力。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内含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有机体的状态决定于这四种体液的多寡搭配。后经不断演化,气质形成按体液特性可以划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的体液学说。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种基本特性。根据这三种特性的差异组合,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而这四种类型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的分类恰好相对应,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人的气质的生理基础。这两种类型相吻合,人的气质可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见下表)。

我国学者曾利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我国城乡儿童的气质分布情况,发现我国儿童的气质除了上述四种型典型的气质类外,还有相当部分的混合气质类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的气质都能归入上述某一典型的气质类型当中。除一半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之外,有一半人都偏向于混合型,也就是说,他们较多地具有某一种质类类型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它气质类型的一些特点。据《中国青少年气质分布与发展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人数占一半稍多一点,而主要的混合型气质中以胆汁-多血质为最多,占12%-21%,多血-抑郁质为最少,占3%。

二、不同气质类型特征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总和,它是人们典型的、稳定的行为色彩。这些特点一般不受个人活动的目的、动机、内容等的影响。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一)气质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人的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具有容易使人形成积极的性格特征,也具有容易使人形成消极的性格特征的一面。

(二)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进行气质特征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成了时代发展的自然要求,个体通过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气质优势,克服自己气质特征中消极的一面。

(三)气质在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1、由于气质特点不同,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产生的教育效果不同。这就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气质有可塑性,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气质中积极的一面,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类型中的消极影响。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在组织协同工作时,教师要注意尽可能选择不同气质的人互相搭配。

苏联心理学家鲁萨洛夫(1982)研究发现,在两个人的协同活动中,气质类型不同的两个人相配合比气质类型相同的两个人相配合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气质类型及教育措施。

事实证明,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态度与策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不同的。

(一)胆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学生表现为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感体验强烈,情绪发生快而强,易冲动但平息也快,直率爽快,开朗热情,外向,但急躁易怒,往往缺乏自制力,有顽强的拼劲和果敢性,但缺乏耐心。概括起来,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主要特征,整个心理活动充满着迅速而突变的色彩。《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脾气暴躁、气力过人、为人耿直、忠义烈性、思想简单、行为冒失,就属于这种气质类型,有人把这类人喻为“夏天里的一把火,一点就着”,“一场雷阵雨,来去匆匆”。

对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教育时,要注意加强在耐心、沉着和自制力等方面的心理修养。进行教育时,教师要先讲明道理,然后耐心说服,态度要平静、安详、严格,使其多干细致的事,并用时间来约束,以便磨练和培养耐心细致的习惯。要多进行检查和鼓励。及时提醒这部分学生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随便发脾气,防止任性、粗暴。注意培养其沉着、坚持到底的精神和有自制力的品质。

(二)多血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学生表现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思维灵活;注意力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易适应环境,喜欢交往,做事粗枝大叶,表情丰富、外向,易动感情且体验不深,往往不求甚解,华而不实,粗枝大叶为特征。《水浒传》里的“浪子燕青”聪明过人,灵活善变,使枪弄刀、弹琴吹萧、交结朋友等无所不会,属于多血质的典型代表。

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加强在刻苦钻研、有始有终、严格要求,耐心细致等方面的心理修养,教师要着重培养其刻苦精神,使他们养成踏实、认真细心、有始有终的习惯,克服轻率、浮躁、华而不实的行为。做事时,先由简单的事做起,逐渐变为复杂,要求他们做的事一定要坚持到底,耐心细致地做完。要严格要求,帮助其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等。

(三)粘液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学生表现为安静、沉着、反应较慢,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不灵活,不易转移注意。心平气和,不易冲动,态度持重,自我控制能力和持久性较强。不易习惯新工作,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但易因循守旧,不易改变旧习惯去适应新环境。坚韧、执拗、淡漠。概括起来,以稳重但灵活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主要特征。《水浒传》里的“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被逼上梁山,真是这种类型人的典型代表。

这种气质就象冬天一样,无艳丽色彩装点而“冰冷耐寒”缺乏生气,给人以“冷”的感觉,很象外凉内热的“热水瓶”。这种人容易形成勤勉、实事求是的精神,但也可能发展为萎靡、迟钝、消极、怠惰等不良品质。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要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鼓励并诱导他们接受新事物,主动探索,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引导他们与外界交往,带领他们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注意培养其敏锐的反应、办事果断的作风及集体合作的能力。

(四)抑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敏锐稳重,聪明而富于想象,自制力强,情感体验深刻、持久、少流露,行动迟缓,胆小、孤僻,不善交往,生活比较单调,多愁善感,内向,谨慎小心,遇困难或挫折易畏缩。有较强的敏感性,具有内倾性,容易体察到一般人不易觉察的事件,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真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这种气质给人以“秋风落叶”般的无奈、忧愁的感觉。这种人容易形成自制力强,体验深刻、善解人意等积极的心理品质,但也容易形成伤感、沮丧、忧郁、悲观绝望等不良的心理特征。

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时需要特别注意,具有这种气质的学生,平时敏感而多心,注意不要轻易在公开场合批评他(她)们,且批评不可过于严厉,否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以便增强适应能力,克服孤僻、敏感。多做户外活动和快乐的活动(游戏)。对待他们应采取耐心启发的方法,对他们的要求要逐渐提高,不可操之过急,使他们认识自己行为中对成长发展不利的一面。要多加关心和鼓励,培养其自信心。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发展成不良个性品质的可能性,也有发展成优良个性品质的可能性,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认识自己气质特征中的优势和不足,善于驾驭自己的气质,充分发挥气质的优势,克服消极的一面。教师只有将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使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乐于学习、且学的轻松效率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达到自我实现,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佐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优化生活,卓越发展。

2.孟昭兰.北京大学出版社.普通心理学。

3.王静.结合学生气质特征,发挥气质之优势.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4.王振宇.心理学教程.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5.韩永昌,杨治良.心理学.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杨玲.兰州大学出版社.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因材施教论文

音乐教育在儿童音乐心理发展上具有主导作用。现代教育强调教育内容、方法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要求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研究学生音乐心理的发展,旨在充分了解个体音乐审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选择有针对性的前后连贯的教育内容、目的和方法。音乐审美心理发展包括异常丰富的内容,诸如音乐感知、音乐想象、音乐联想、音乐情感、音乐评价、音乐表现、音乐创造等。而音乐教师应遵循学生的音乐心理发展规律做到以下几点:

一、施教要有“序”

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决定了他们音乐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有共性,都具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音乐教育教学要掌握施教的分寸,以创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儿童有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针对学生好玩的特点,要增加学习的情趣性;针对学生好动的特点,要注意律动性,让音乐以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强弱有序的力度、缓急有致的速度以及各种不同的感情变换,激起学生形体动作的反应,使他们在律动中形成良好的乐感;针对学生好奇的特点,要提倡探索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音乐的奥秘,进一步发展成对音乐稳定的态度、兴趣;针对学生好胜的特点,要注意激励性,发挥学生不甘落后的心理优势,采取某些竞赛性的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音乐教育要抓住每个年龄阶段音乐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童年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游戏的时期,也正处于探索生活的时期,所以音乐教育教学要提倡探索性。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周围世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是新奇、神秘、富有吸引力的。柏拉图说过:“好奇者,知识之门。”好奇是学习知识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不断向学生提供新的刺激,以引起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这是培养具有创造思维能力的开拓型人才的基础。为了做到有序施教,音乐教师必须加强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素养,以掌握教学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从而做到施教有“序”。

二、施教应知“导”

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趣味变异很迅速,以致丧失审美判断能力,容易成为各种“新潮”的趋奉者,从而形成了某些人热衷流行音乐的心理倾向。

对于这种音乐偏爱,我们当然不能迁就、迎合、放任自流,使之形成不良的定势反应,也不应采取讽刺、嘲笑、硬性禁止的态度和做法,关键在于引导,也就是要做到对学生的逆反心理善于疏导。

比如,可以充分运用课内外音乐活动的机会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各种各样的审美趣味,让他们接触多种题材、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启发他们进行思考、比较、评价,使他们在比较中增强分辨能力,提高鉴赏水平。其次,应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去学习和研究自己不熟悉的音乐世界。鼓励他们:“耐心听,好的还在后面呢!”通过艺术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比较鉴别,帮助学生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从狭隘的音乐从属关系转到理解音乐的本质上来,放弃“我们的”、“你们的”、“他们的”音乐的.观点,克服对艺术音乐的抵触和排斥情绪,成为欣赏高雅音乐艺术的一员。再者,教师应该努力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音乐艺术的影响。最后,还可以发挥群体效应的作用,使大家的情绪相互感染,提高审美情趣,自然而然地对高雅的音乐艺术产生强烈的兴趣和爱好。

三、施教要有“乐”

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非常活跃的因素,但是学习兴趣又需要引导和诱发。小学阶段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兴趣,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学习,兴趣也在欢乐中高涨。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发挥群言效应的作用,开展激发学生情趣,让学生质疑、求异、解疑的活动。教学过程贯穿着一条求索链:生疑――质疑――再生疑,运用好这根链条,对强化群言效应大有裨益。课堂教学上的“群言”,使教学信息多元化,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求异性,适应了程度不同的学生需要的针对性,效果是很好的。“群言”还可以表现在听取学生的意见,适当选择他们喜欢的曲目学习、评价上。教学还应创造舒畅自由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要利用他们喜欢嬉戏、害怕拘束的特点,创造一种顺其自然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使他们高兴学、主动学,这样学业才能日新月异、有所长进;反之,如果强迫他们,只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日渐减退,犹如霜打一般。

学生的音乐心理发展具有差异性和可塑性。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使每个人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第一,关心体贴。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他们的感情和情绪为转移的,在教学中,要以亲切、平等、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形成一种温暖的、关心的、情感上的支持所造成的良好气氛。第二,保护自尊。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成功的种子,教师要向学生表明,对他们抱有高度的期待,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和感染学生。第三,注重反馈。教师对他寄予期望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指导学习,给予启发性回答。第四,真挚鼓励。对学生做出的反应应给予真挚的鼓励,尤其是要清除音乐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的定势心理,善于从他们身上捕捉闪光点,及时加以鼓励和引导,使其增强学习信心。第五,目标适度。音乐教学制定的学习目标要适度,形成一种可望而经过努力又可及的状态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的期望和要求,既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又要让学生明白,必须为成功做出较大的努力。

因材施教论文

摘要:因材施教之教本身是为了不教的启发诱导,也就是依材诱其趋向自主学习;反过来,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基于学生的天赋潜能与内心倾向之材,并在引导学习者不断体验收获快乐和好奇心得以保护的基础上生发的,所以,因材施教与自主学习内在相合,具有本质同一性。依据学生的个人潜质与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借助自主学习氛围的营造和泛在学习资源的提供,则可以逐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为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从而让人趋向学习、生活、工作、娱乐四位一体的幸福境界。

关键词:因材施教;自主学习;学习兴趣;个性化;

一、因材施教之教旨在基于天赋潜能和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因材施教之教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也不是导向特定教育目标的学生的批量化生产,而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以自己独有的格调和进程获得良好的发展和属于自己的学业成就。所以,真正的因材施教不是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措施和投入程度使不同天赋、智力的学生朝着同样的目标发展或取得一致的学业成就,而是以发现并承认学生天赋潜能和兴趣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及其价值为前提,引导学生沿着自己的天赋、兴趣自主发展,最终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独有的成功,成为最好的自己,发挥他们为人在世的最大价值。

(一)因材施教之教是启迪学生主动思考的适时点拨与引导。

人的理性是在自我认知与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趋向完善的,不能强迫,只能适当引导。所以,教育不是灌输,不是强迫,而是一种基于学生特点和兴趣的引导,其目的就是导向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2]前言每个人生而为人都有自己内在的发展需要与倾向,这也是人们自主发展的最大动力。而教育就在于通过激发生命,充实生命,让人的潜在动力焕发出来,协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激情形成自觉或专注的良好品质。因此,只有人的自主自发的活动才能使他们获得发展,而知识灌输式的强迫学习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呆滞的思想”,不能促进他们的文明化,不能让他们享有更加充实幸福的生活,只能越发将他们推向被动的地位并最终变成没有自我的工具人。

教育活动只有深入到人的情感中去,引导他们全身心投入,才能激发生命,洗涤心灵。所以,教育给人的感受应该是宽松自由的,而不是有外在的压力驱策或者强迫的。恰如一棵蕴藏着成长为参天大树巨大潜力之幼苗的发展,只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它便能朝着自己的自然倾向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成长同样需要教师以真爱加以引导而不是强迫。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具有选择权和发展权与独立人格的人,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3]基础教育阶段的首要意义并不在于所学知识的多寡,而在于帮助学生在试误和探究式实践经验丰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获得越来越多学习中的愉悦体验,积聚越来越强烈的学习欲望。当教师真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独特的基调与节奏,以真爱浇灌学生的心灵时,每一个学生的成功自会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之教应当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帮助学生趋向自主学习的启发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理性认知能力、理性认知兴趣和理性认知模式进行探究、学习,教师更多地是在一旁指导、协调、鼓励、监控。[4]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之“材”,要了解学生的天赋才能、认知模式、认知能力以及认知兴趣等独特之处。其次,因材施教应致力于引导学生兴趣的发展,使有兴趣者能够持续地自主学习,为无兴趣者提供各种机会使每个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内心的倾向,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并形成学习动力。一般而言,学生浓厚的兴趣都生发在天赋潜质较高的领域,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潜质。赫尔巴特认为,以兴趣为基础建构的课程论可以将人的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等;对应这些兴趣,他提出了相应的学科划分,并建构出了以学生的兴趣状态为基础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所以,任课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通过寻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或兴趣与所教学科的匹配点,唤起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衍生出持续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形成他们自主探究的习惯和不断学习的欲望。

(二)因材施教之教的目的与根本取向是把学生引向自主学习。

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2]1,所以,因材施教的“教”是为了不教,为了最终导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具有了基本认知能力后,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自主探究式和体验式学习方式为主,由自己或在教师引导与启发之下制定目标,安排学习计划,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评价的学习。不教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强调转变传统的以灌输和强迫为主的教学方式,解放教师大量课堂讲授的时间,转向课前以备学生、备学情、备学法、备学案、备可能生发之事之理之物为主,课中以观察和引导学生为主,课后以回顾反思为基础研究学生需求的满足度和学习动力与兴趣的激发度。所以,因材施教的不教主要是解放教师的口和教师原来用作知识灌输的时间,调动教师的眼睛、专注之心和大脑,要求教师更多地投入精力关注学生以发现细微的教育契机。这也提高了对教师基本素养、指导能力、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的要求。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动力有三种,即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即学生为满足家长或教师期望,满足外在的奖赏而进行学习的动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学生为获得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或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而学习的动力;认知内驱力是学生为满足对知识的渴望,满足好奇心而进行学习的动力。前两种驱动力都是外在的、不稳定的,只有认知内驱力才是内在的、持久的、不断强化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大部分学生都是由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驱动的`,这主要源于考试以识记考察为主、各方力量一起聚焦应试成绩的客观现实,以及功利化倾向极其强烈的社会环境;相反,因材施教所导向的自主学习则是以认知内驱力驱动为主,由学生自我发起、自我组织、自我反思与评估为基本特征的基于兴趣内生的自主学习。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将灌输转为引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将生活还给学生,将生命回归鲜活,使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脱出来,从单调的知识传递回归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式自主学习与生命尊重,在此前提下以兴趣为突破点发展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二、自主学习离不开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

有了因材施教之教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快乐体验基础和基本的学习动力,才可能引向人的自主学习。所以,自主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是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又会强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促成人的个性化发展。

(一)自主学习的潜质需要适切的因材施教之教去呵护与唤醒。

如前所述,自主学习习惯需要学生在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之下,借助即时产生的快乐体验和不断生发的成就感逐步加强,并最终成为自觉。所以,自主学习潜质的激发需要适时而恰当的早期引导,因材施教式的引导与唤醒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良方。

1.因材施教之教可以从婴儿时期开始持续保护学习者的好奇心。

正确引导之下的好奇心可以诱发无数创新,也可以变成无穷的发展动力。这种巨大的财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与生俱来的,但却因为很多人的好奇心没得到很好的保护而致使他们“泯然众人矣”。婴儿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对身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究欲;当他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主体之后,更是急于四处去探索和认识这个世界,因为他又经历了一年左右想去哪里却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煎熬;在经历咿咿呀呀无法正常交流难以让成人明白的焦躁之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到可以正常交流的时候,他们总会有无穷无尽的“是什么或为什么”的疑问。实际上,这些都是幼儿对周围世界本能产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保护与引导好他们的好奇心,便是对他们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最大的帮助,便是对他们真正的爱与关注。但是,现实世界中却常常由于家长或教师自己缺乏对孩子好奇心的足够重视与必要认知,加上缺乏解答孩子问题的能力与技巧,转而责备孩子添乱或对孩子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在这种不断的消退作用下,幼儿便失去了强烈的探索世界的热情,逐步趋向机械和木讷。保护学习者的好奇心,采用因材施教之教把他们引向符合学习者潜能发展的方向,就是在帮助他们生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也是他们幸福生活的起点和成功人生的开端。所以,家长和教育者要用百倍的耐心去观察和理解孩子,去认识他们的发展潜力,去和他们一起研究好奇心驱使下无穷无尽的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生发基于潜能方向越来越强烈的探究欲。

2.因材施教之教依据学生兴趣引导学习者不断体验收获的乐趣。

幼儿自学会走路起就有用不完的精力不断地去活动,其原因就在于在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获得新的体验与新的发现,并生成新的认识。通过生命最初阶段的感觉运动,幼儿不断发现各种物体的特性,了解空间关系、物与物的关系等。这是幼儿作为一个主体与环境客体不断发生交互作用并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理解的过程,不断生发的新体验和新发现为幼儿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或者称为由认知内驱力驱动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这一过程不应有强迫、压制、说教和灌输,而应在适时引导下,让幼儿相对独立地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所以,要想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就需要因材施教之教适时而适切地引导他们不断有新的体验与发现,使他们不断保有对新鲜事物和内在规律或道理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热情与激情,让不断生发的热情触动他们的兴奋点,点燃他们的激情,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快乐体验和越来越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终身性自主学习状态的养成需要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

终身性自主学习的状态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更不是天然而成的,它需要通过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不断强化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能力与欲望,并逐步形成学习自觉和学习自为。

1.终身性自主学习需要借助因材施教之教趋向生命潜质的激发和人文素养的涵养去实现。

可以说儿童天生具有探究的欲望,具有学习的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良好的发散思维品质。但是,具有这些潜质和能力并不等于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等于可以自然而然地进入以自主自觉学习为基本特征的终生学习状态。正如夸美纽斯所言:“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自然地深植在我们身上。”[5]但是,“千万要谨慎,一时一刻也不要认为,放任儿童撒野,不予监督,不予教养,就能培养出伟大人物。”[1]19儿童身上只是存在着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这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不可或缺的种子而已,种子的生根、发芽与茁壮成长还需要教育像土壤、阳光和雨露一样去滋养才能实现。所以,作为自然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力与可塑性,只是没有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是很难自然而然地进入终生性自主学习状态的。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个千姿百态静待花开的鲜活个体,需要教育者用赏识的眼光去鼓励、激发、静候与引导,需要教育者用人文关怀和悉心呵护去滋养学生的心田,否则便不可能精彩绽放。要生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向终身性的自主学习,除了教师的引导与人文教育滋养,还需要家长从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允许孩子依照兴趣实现个性化发展,“并依据每一个孩子独特的,与生俱来的设计来抚育他们成长”[6]。

2.终身性自主学习习惯是在依据学生个性特点逐步增强其学习自觉性的过程中养成的。

三、由因材施教之教导向终身自主学习的路径。

(一)在个人潜质与兴趣得到激发的过程中趋向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每个孩子先天遗传素质和家庭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他们在天赋潜能、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儿童天生会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和倾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所以,成人不能代替儿童去做选择而扼杀他们兴趣得以明确和强化的机会,而应以一种静待花开的心态安静地观察和倾听儿童的自主成长之妙,通过儿童自己所做的自由选择实现他们个性潜能的最大化发展和幸福生活的获得。

1.依据学生多样化的天赋与兴趣,引导每个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多元智力视阈下,每个学生的智力组合方式和组合结构各不相同,即,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智力差异,都具有个性化潜质。这种特点客观造就了学生千差万别的潜质与兴趣,也决定了只有因材施教才可能导向每一个人潜能的激发,并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取向人本化的社会普遍认为,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成为一名具有一定精神内涵而有益于社会的人。[13]现实生活中,少数学生可能对一些学习科目毫无兴趣,但大多数学生并不是对所学科目都毫无兴趣,只是对各科兴趣有强弱之分,即便是没有任何兴趣的学生也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比如个别学生对学习科目本身没兴趣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具有过人的天赋,语文教师就可以请他带领学生分析《水浒传》《红楼梦》等类似文学作品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激发他对这类学习内容的兴趣。如此坚持下去,只要沿着每个个体感兴趣的方向善加引导,便会对学生的自我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力,并逐步产生更强烈的发展欲望与乐观情绪。再如,有些学生文笔好爱写作,任何科目的教师都应该为他提供基于自己学科的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应该像郑渊洁之父对待儿时的小渊洁一样,而不是像开除郑渊洁的教师那样因为片面的认识就对一个很具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进行“死刑判决”。

总之,兴趣是后天逐步彰显出来或者在强化中逐步形成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并依据学生个人的潜质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日益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循着兴趣的发展和发展特长的需要逐步拓展探究面,培养适合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习惯,最终走向基于个性解放的全面发展。

2.依据学生的智力水平与认知方式差异,鼓励学生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节奏。

由于学生智力水平和认知基础与经验基础的差异,他们在接受信息的速度,消化信息的程度、范围和深度等方面都有所区别。所以,教育者或其他参与教育指导的成年人不能对不同的学生做完全相同的要求或希望他们整齐划一地前进。在正常的学习生活里,每个孩子都希望按照自己独特的学习节奏去学习并获得乐趣,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小心呵护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尊重他们的学习节奏。在孩子早期的阅读观察中,研究者普遍认可孩子天生具有良好的阅读品质,因为孩子们在早期阅读时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实施身心融合式阅读活动。他们会把自己置身阅读内容之中,去亲历、去体验、去互动,只是他们或快或慢,或进或停,节奏各异。在此阶段,只有坚持做好对孩子们早期教育的耐心引导与静候,他们才可能真正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逐步趋向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阶段。不尊重儿童内在节奏的教育,必然导致儿童自信心的挫伤,对遥远的教育目标望而却步,过早地失去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动力。教育的基本功能与目的,正是协助不同孩子找出最适合的发展与学习模式,鼓励他们乐于持续前行,以马拉松的跑法不断调整步伐找到适合自己的速率和节奏。[14]所以,幼儿园阶段不应该出现教材,而只有多样化的幼儿图书供应;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材应该以诚实、责任、爱与互助等为核心建构基本的教学参考资料,并辅之以大量的自由阅读资料,给孩子较多的自由学习空间和较多的实践活动机会与时间;之后虽然要逐步增加共用的教学参考资料,但是,应该实现多元化,允许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喜好且鼓励各自的特长,在基本认知能力建构过程中,帮助学生强化兴趣与学习能力,在尊重他们自己学习节奏的前提下逐步趋向多样化自主学习状态养成。

(二)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为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

在当前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如果仅仅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而没有机会得到应有的引导和强化,则可能在过重的学习压力及单调的学校生活下逐渐丧失原有的兴趣,演变为机械应付式的学习。所以,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通过自主化学习环境创设和个性化资源获取途径建构,营造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和强化功能的学习氛围,逐步唤醒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质和个性化学习兴趣;并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观察和研究给予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把模糊的兴趣和基础的自主学习动机明确化、坚定化,最终引向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和基于个性解放的全面发展。

1.需要通过动机激发、成功体验、方法选择和空间营造来创设利于自主学习的学校环境与氛围。

第一,应该借助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导向学生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兴趣与动机相伴而生,互相促进,教育者只要清楚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借助学生兴趣设计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并逐步扩展这种学习动机驱使下的探究面,通过相关性和支撑性,帮助学生沿着兴趣在某一方面学习的深入,衍生日益广泛的相关知识需求和技能支持需要,这样,学生就可以沿着兴趣的需求将片面的学习动机迁移到其他方面,最终将个性化学习兴趣转变为全方位的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

第二,应该积极举办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启迪思想催生智慧的比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校环境和心理氛围,给予不同爱好和天赋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平台。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教育必须日益关注所有儿童和青年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是提供能够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条件。”[15]学校有义务创设条件促使学生在某一领域获得阶段性的成功,帮助他们及早在某一方面反复体验成功的滋味,并伴随这种成功体验的丰富化,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和积极态度的形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迁移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由于儿童自我监控意识发展程度尚处于低级阶段,不能够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也不能合理监控并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兴趣与爱好之后,给予他们逐步的引导,帮助他们制定目标,监控和调节他们的学习过程,评价他们的学习结果。在学生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第四,积极创造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存在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叠加起来占用学生太多时间,学生经常是屈服于教师的权威而去应付机械劳动式的作业,这种学习方式会逐步吞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主动而彻底地转变观念,通过个性化、开放性、多样化的探究与实践作业布置,把学生从枯燥而沉重的识记式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让他们有精力去关注学习的质量以及自我评价学习的结果,有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时间、空间和机会。

2.引导学生学会善于利用校内外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使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泛在学习资源。[16]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可以随时随地检索自己需要的任意学习资源,这为教育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机遇与挑战,为每个人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条件和更大的可行性。多样化的通信方式和高性能的通信途径使学习者能够很容易地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资源、工具和方式。[17]面对网络世界爆炸性信息的冲击,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不良信息,依据个性化兴趣和爱好收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使网络为自我个性化发展服务,将学生引入终身性自主学习的状态。

第一,教师应该在为学生提供资源获取之便利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基础知识学习类问题,并引向内在道理与实践创新的深层探究。在一些课程的课前准备中,教师应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资料。比如在美术、历史等课程中,并没有很多需要教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讲解的概念与理论,教师可以在课前以问题的形式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究,继而引向对人的人文素养提升高度去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二,教师应该和学生合作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体验式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感知中生成知识,在体验与感觉中丰富心灵。比如阅读或悦读的多样化感觉追求,不同交际方式的舒适度或厌恶度对比感受等。

第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制定个性化目标并实施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控。自我反思可以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有效地进行自我监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习惯性的自觉自为的终身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北京:文汇出版社,.

[3]王红梅.论如何塑造班主任的人格魅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8):149—150.

[4]张广君,张琼.当代“因材施教”: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15(4):37—43.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释[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51.

[6]查尔斯·博伊德,等.因材施教的艺术[m].刘萍,译.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6.

[7]孙刚成.教育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20—122.

[8]伊·谢·科恩.自我论[m].佟景韩,范国恩,许宏治,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407.

[9]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11):27—30.

[10]蒙台梭利.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5.

[1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350.

[12]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9(11):87—91.

[13]胡庆芳.六大国教育趋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2.

[14]陈之华.成就每一个孩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9.

[15]布鲁姆.教育评价[m].邱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5.

[16]孙刚成,王莹,杨眉.泛在学习视域下的个性化学习取向[j].教学与管理,(21):132—134.

相关范文推荐
  • 01-15 单位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2篇)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过去的经历,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
  • 01-15 我心中的老师心得体会(模板18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是一种对自己的反思和思考,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己。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身成长过程的总结和评估,它可以帮助我们发
  • 01-15 党员教师学条例体会(优质19篇)
    范文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结构和段落的参考,使我们的总结更加简洁明了。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并提供了一些写作技巧和建议。
  • 01-15 大学职业规划书(精选22篇)
    职业规划需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因素,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规划。接下来是一些职场明星的职业规划经验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鼓励。
  • 01-15 固定资产清查报告(专业22篇)
    通过模仿范文的写作方式,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按照公司及公司工会资
  • 01-15 理想照亮未来教师心得体会大全(20篇)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和思考,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的《开学第一课》迎着秋天凉爽的微风,
  • 01-15 军训基地总结范文(14篇)
    总结范文的撰写不仅要注重客观事实的描述,更需要加入个人的思考和感悟,以便更好地反映个人的观点和理解。以下总结范文涵盖了学习、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适合不同人群的
  • 01-15 大学职业规划书(精选18篇)
    一个好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可以实现的、科学合理的,并能够兼顾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职业规划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指导。学好英语和计算
  • 01-15 个人保密工作总结(精选15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下是一些经过整理和归纳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些许写作上的灵感和思路。作为一名保洁员
  • 01-15 离婚协议书负债如何分割大全(20篇)
    离婚协议的编写过程需要慎重对待,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以下是一些在实际离婚案例中使用的离婚协议片段,供大家参考并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取舍。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