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舆情防范应对和舆情处置方案(模板21篇)

舆情防范应对和舆情处置方案(模板21篇)

时间:2024-01-11 18:18:02 作者:温柔雨舆情防范应对和舆情处置方案(模板21篇)

范文范本是写作的参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语言和结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方案范文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水平,有效应对和快速化解网上舆论危机,支持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占领各种网络信息传播载体,形成学校网络舆情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机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严格贯彻落实呼伦贝尔市教育党工委《关于加强全市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上出现的对学校社会声誉、教学秩序、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学校师生生活、工作、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

1.统一领导原则。将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校应急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2.预防为主原则。学校所有教师应做好网络舆情突发的预防工作。

3.协同一致原则。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处置好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重大网络舆情发生后,应立即成立校网络舆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室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一)研判预警。学校教导处对本校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如有必要需将材料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沟通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面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按照信息内容的不同,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需按以下不同办法分类处置:

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学校相关人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学校主要领导和学校网络信息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当日回复处理意见并告知回复处理结果具体时日。

2.属对学校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及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请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3.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如属于学校内部人员,以说服教育为主,情节恶劣者按学校相关校规校纪给予处罚,如属于校外人员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4.属对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积极意义类的,要积极采纳建议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四)动态跟踪。学校要落实专人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学校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一)善后处置。

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指导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二)总结分析。

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会同参与处置的相关人对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预案。

对玩忽职守、造成严重损失的,要报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学校党支部。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实施方案范文

实施计划是指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法、工作步骤等方面对工作进行全面、具体、明确安排的计划文件。这是一种应用写作风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宣传、监督、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东海县检察院根据当前涉检网络舆情发展特点,研究出台了《东海县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涉检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实施方案》,以进一步创造有利于检察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处置等具体工作。成员由各部门抽调,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

二是健全长效机制。建立网络舆情研判制,网络舆情研判组根据存在舆情内容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升级趋势组织分析研判。建立舆情分类处置制,将舆情分为一般舆情、重大舆情、特大舆情三个等级,并明确规定责任部门和审核程序。建立舆情处置跟踪监督制,重、特大舆情处置后,由网络舆情协调组负责关注事件进展情况,做好跟踪、监督和协调,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建立舆情处置责任追究制,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在舆情处置过程中应负的责任,对擅自以检察机关名义或口吻发帖、跟帖的、执行不力等情况,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应责任。

三是严格处置程序。抓“常”,即加强与宣传、通信、公安、网媒等的沟通联系,由办公室负责日常网络舆情监控和舆情处置备案工作,技术部门协助配合。抓“快”,即在接到舆情报告后,办公室应迅速向领导小组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相关情况,在领导小组作出决策后,由网络舆情协调组负责具体指令的落实。抓“巧”,即网评员在对舆情进行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回复时,要注重讲事实、摆道理,及时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控制舆情的进一步扩散。

四是提升网评员应对网络舆情的水平。打造一支政治敏感性高、检察业务扎实、网络操作水平高的网评员队伍,通过专业培训和系统培训,确保网上舆情引导队伍更加知识化、专业化。

为切实加强公司日常工作中舆情突发事件处理与信息发布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舆情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掌握引导舆情的主动权,及时、有效的处理客户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和谐、稳定的供用电环境,特制定本预案。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舆情事件发生后,首先与市公司新闻中心取得联系,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布有利于公司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宣传同步启动、同时落实,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部门密切配合舆情发布工作,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公司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日常工作中发生的舆情,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市**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经理虞忠凯、党委书记刘佳华担任,副组长由营销副经理迟晨林、生产副经理李春文、纪检书记王超、物资副经理闫铁君担任,综合部、生产部、经营部、安监部、党群工作部、客服中心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群工作部,负责舆情的评估、预警、分析和报告。

工作职责:

1、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部门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审定舆情控制与信息发布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3、对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4、依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责任单位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交相关部门处理。

5、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舆情应急,应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1、各部门、各班组要密切注意舆情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司主要领导报告,由各部室负责人集体对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舆情应急处置工作会议。

2、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汇报后,召开应急会议,有针对性地布置处置工作,形成新闻通稿并组织宣传报道。

3、工作领导小组将舆情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市公司新闻中心,及时上报事件有关信息,并与新闻媒体及时保持信息沟通。

4、做好突发公众舆论事件的24小时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声像记录工作。

1、建立信息反馈常态机制。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加强工作调度,认真做好信息反馈,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

2、建立舆情监控体系。

积极应对于媒体舆情,如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的舆情信息,要加强监测监控力度,设专人进行监控,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应对、早处置。

3、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3度消除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促进事态向良性方面发展。

4、完善信息摸排机制。

针对用户对公司工作的不良言论、片面认识或错误倾向,要第一时间做出反映,集体研究、集体协商、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情况,向用户作出解释说明,让用户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充分体现社会的法制性、民主性和公平性。

为进一步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及时回应网民关切问题,有序化解网络舆论危机,有效预防、缩小和消除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结合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1、属地管控,各负其责。局党组、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对本部门本单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首要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处置工作。

2、快速反应,妥善处置。要第一时间发现、研判、处置网络舆情。要坚持“双处置”,即网下网上同步处置,网下治本、网上治标,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妥善做好社会舆论层面的回应。要按照“三同步”的原则,切实做到事情应急与新闻应急同步部署、处置工作和对外发布同步研究、处置授权与发布授权同步安排。

3、分级响应,有序应对。根据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大小,针对不同等级的舆情,坚持分级应对的原则,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提高效率,注重效果。

(一)领导机构。

成立嘉祥县城市管理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曹桂生同志任组长,分管副局长牟勇任副组长,科室、执法大队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综合执法局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马殿华同志担任,王复健同志担任舆情管理员,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提出处置建议。

(二)主要成员单位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审定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考核有关单位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局办公室:参与网络舆情的检测、研判,统筹协调各镇办和区直部门处置相关敏感网络舆情。

局属单位、机关各股室:负责具体处置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网络舆情。

(一)应对原则。

1、黄金24小时法则。力争第一时间发现伤舆情,赢得话语权。第一时间上报县网信办。

2、信息公开原则。根据网民的质疑和提出的问题,及时引导民众舆论。

3、主动处置原则。突发事件中,主动与民众沟通,并适时进行权威讨论,通过释疑赢得公众。

(二)重要措施。

1、建立舆情发布机制。选择具有丰富的经验的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根据必要性,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发布会,或者联系媒体接受专题采访等方式主动回应。

2、发挥舆论影响力。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及时发布专业、权威、客观的评论性内容,引导负面情绪趋于平和与理性。

3、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员制度。县城管局各执法大队配备一名舆情信息员,实时监控舆论发展动向,负责舆情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同时及时回应处置县网信办的工作指令任务。

(三)具体方法。

1、迅速调查核实,及时上报,积极沟通。迅速组织调查,核查事实,及时上报党组和上级部门,并报送县网信办。

2、适时跟贴回应。着重观察负面舆论的发展动向,发现舆论发酵的苗头,及时主动应对,由涉事主体迅速组织人员,统一口径,放大正面声音,稀释负面影响。

3、快报事实,慎填原因,重报进展。即在着重解决线下现实问题的同时,第一时间告知事实。不仅基于严格、全面和深入的调查,还要注重原因公布的时间选择,过早易引发群众的不信任感。阶段性公布调查和解决实况,助推舆论平复。

4、对不实贴文,即刻函告相县网信办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控,消除负面影响。同时,邀请主流媒体采访,正面回应网民关切。

5、对诽谤、造谣等涉嫌违法违规信息,报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6、主动设置议题。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认真分析研判,紧扣网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设置相关议题,组织网络宣传,化解网上疑虑,有序引导网络舆论。

结合实际,整合资源,互动融合,灵活处置,有效化解舆情危机。

(一)全面监测。

采取人工和技术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领域、重要人物、重大事件进行24小时检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舆情。

(二)研判预警。

对发现的舆情,各涉事主体迅速对舆情走势、风险级别进行评估,及时报告党组、上级部门和县网信办。特别重大舆情务必2小时内上报,重大舆情务必3小时内上报,较大和一般舆情酌情适时上报。

(三)分级处置。

1、一般网络舆情。指网民在网络论坛/社区、微博、维权网站等平台对某项政策或某类问题进行询问、提出质疑、表达诉求,未有主流媒体(电视、报刊)介入报道,评论量也是零星分布,由涉事主体及时解决网民诉求,回应网民关切。

2、较大网络舆情。指涉及有损我局系统的敏感信息在不同网站出现的且负面声音有所上升,发酵趋势明显的舆情。由涉事主体密切关注,及时调查核实,及时跟帖回应,妥善处置。

3、重大网络舆情。指涉及重点领域、重要节点、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敏感信息迅速发酵,或有主流媒体(电视、报刊等)介入报道,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舆情。

4、特别重大网络舆情。指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舆情。在县网信办的统一协调下,分级响应,及时有效处置。

(四)舆论引导。

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认真回应质询议题,适时进行权威评论、积极开展民意互动。

本实施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2021年,为及时监测和稳妥处置可能出现的重要网络舆情,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明确纪律要求,加强信访和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反馈和引导工作,提高信访和网络舆情监测和危机化解能力,形成突发事件舆情处理合力、提高处置成效,维护稳定大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政府与群众、政府与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有效引导网上热点问题,按照“统一领导、把握重点、讲究方法、正面引导”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论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为实现与网民的沟通和良性互动,服务乡的稳定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一)坚持事件处置与信访、舆情处置并重的原则。充分认识信访、舆情处置是事件处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始终坚持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引导处置“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做好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处置工作。

(二)坚持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信访、舆情处置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按照“事件处置主体是信访、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明确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舆论引导工作第一责任人。强化各村(社区)作为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主要负责人应自觉担当起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三)坚持协调联动加强舆情处置合力的原则。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信访、舆情处置工作,在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形成信访、舆情处置合力。

领导小组及成员务必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扎实有效地做好舆情监测报送处置工作。

(一)领导小组。全面部署、统筹协调重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协调督促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形成应对合力,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舆情进展和处置结果;负责指导信访和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重大信访和网络舆情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深入探索信访和网络舆情变化规律,研究有效引导管理信访和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应对信访和网络舆情的预见性、针对性与有效性;根据舆情的发生、发展、演变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审定舆情应对和处置方案,确定新闻发布口径和接受采访对象;落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信访和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报送和跟踪等日常工作,及时掌握舆情热点和社会动态,了解社情民意,便于回应疑问、改进工作,并根据舆情发展趋势,适时对舆论进行正面引导。

(三)事件处置单位。指定1名负责人和1名联络员负责舆情应对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配合宣传部门工作,协助做好现场采访记者的接待;指定专人(原则上是分管工作负责人)按照统一口径接受记者采访。

(四)新闻发言人。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党委副书记为网络新闻发言人,党政办工作人员为联络员。

(一)加强舆情监控。信访和网络舆情信息员要每天浏览热门热点论坛,发现舆情在第一时间报送至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并监测舆情发展动向。要在热门热点论坛中注册,取得发贴资格,同时要对热门热点论坛的帖子实施监控。

(二)快速核查应对。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舆情后,立即根据责任范围将舆情联系单传送至有关信息员。舆情涉及的有关村、单位要在第一时间对舆情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制定舆情处置方案或工作实施计划,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基本材料。一般在收到舆情联系一天内要有个情况核实结果返回给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拟定对外处理情况说明,报领导小组组长审定,重大事件按照要求报上级有关部门审定,统一对外引导口径。对恶意攻击、散布谣言、严重影响本地形象的有害信息,及时向县委宣传部、政法委及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反映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根据舆情的发展情况,适时启动正面引导机制,在网络上使舆论的导向得到扭转。

(三)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对于观点偏颇、反映事实失实或恶语中伤,但影响不是很大的网络舆论,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跟帖等方式正面引导,以正视听。对那些以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出现反映澡溪的信访和网络舆情,有可能引发热点的重要舆论和敏感话题,发现后要及时上报乡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网络新闻发布和政务微博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抢占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加强风险研判,有效引导网上热点,着力保持网上意识形态积极健康向上。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新途径、开展宣传教育的新渠道、强化群众监督的新手段,各村(社区)要提高认识,落实专人强化舆情信息收集渠道,加强舆情信息综合分析,主动开展舆论引导,为乡各项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

(二)做好舆情监测研判。密切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的网上舆情,梳理舆情潜在风险点,加强舆情监测、研判、报送。

(三)解析引导,注重时效。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做到主动引导、精准引导、有效引导。精心设置议题,加强对经济增速、实体经济、国企改革、环境保护、金融热点、就医就业就学等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防止负面舆论集中爆发,防止具体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慎重稳妥把握涉藏、涉法、涉诉等敏感问题,不炒作不渲染。舆论引导要统一口径,讲究策略,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疏导和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主动权。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加强监测预警研判,及时调控热度,加强权威信息发布,防止出现大的意识形态和舆论漩涡。

(四)上下联动,快速处理。针对网络上反映的问题,在网下要快速核实,如确实是工作做得不到位的事情,要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及时在网上公布。如一时还不能处理的要说明原因,给出时间表,要给网民一个合理的答复。

(五)及时总结,提高水平。加强对信访和网络舆情评论员的培训,提高舆情评论员的政治敏锐性、舆情收集技巧、舆论引导能力和舆情研判能力。对每件重大舆情应对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分析问题,查找不足,以提高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水平。

(一)做好应急值守。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24小时全天候值守,保证通讯畅通。

(二)强化信息报送。发现有关重要舆情,第一时间向镇有关领导报告,根据领导要求,及时协调沟通、依法处置。重要舆情即时报送,每天下午17时汇总报送当天信息。舆情统一报至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格式为“标题+链接地址”,要确保沟通渠道顺畅稳定、保持紧密联系、共享重要信息、会商重要舆情。

(三)严明工作纪律。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守工作岗位,完成工作任务。严守工作秘密,不得泄露相关信息。出色履职尽责,坚持做好记录,做到有案可查。对迟报漏报、失职渎职、失密泄密的人员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第一条为提高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明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应对的组织机构和程序,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澄清事实,引导舆论,制订本预案。

第二条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1.及时主动,准确把握。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发布准确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把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2.强化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网络舆情的新闻宣传有利于审计工作大局,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

3.突出导向,分类处理。对于影响较大的审计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敏感问题,由局办公室提出新闻处置建议预案并报局主要领导批准后,统筹安排宣传报道工作。

第四条组织机构。

成立网络舆情处置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其他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股室负责人担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对涉及工作的网络舆情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处理与媒体的相关事宜;

2.根据需要确定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新闻发言人;

5.向相关领导和部门及时上报信息。

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处置、预警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设在局办公室,由各相关人员组成,其中办公室负责协调和处理与网监、网宣部门及媒体的关系,收集、跟踪境内外舆情,及时向有关单位、部门通报情况,各股室负责提供情况材料并进行核实、分析。

第五条舆情预警体系。

办公室指定专门舆情评论员负责文字及宣传工作,收集舆情动态,发现涉及审计工作的舆情及时上报,并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引导舆情。

舆情评论员及时收集舆情危机事件及其苗头动向,分析评估态势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对发现的舆情,须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提出舆情处置建议并根据情况需要逐级上报。在报告的同时及时跟帖,确保正确引导舆论走向,有条不紊地开展舆情处置工作。

第六条舆情引导机制。

舆情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按照“确认事实,快速反应,妥善处理”总体要求,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当网上出现涉及审计工作的负面报道后,应坚持积极正面引导,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及跟帖,以正视听。有重大影响的舆情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以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等形式迅速反应,协调主流媒体,推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第七条舆情处置预案。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基本要求,及时了解舆情出处,对引发该舆情的不实之处进行澄清。同时组织舆情评论员,从普通网民的角度对提出的负面质疑进行反驳,引导舆情的正面发展。

当负面影响增大时,领导小组应有意识地选择重要信息,有侧重地在主流媒体公布信息内容,维护审计部门的形象。

第八条舆情应对方法。

1.明确态度。应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快讲事实,慎讲原因,表示对事件的关注和重视。

2.提高速度。要迅速与有关单位和媒体取得联系,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封堵删除与事实不相符的不良信息。

3.统一尺度。要及时拿出统一的解释口径,一时拿不出完整的调查结论时,应考虑梯度发布信息,分阶段降低流言的影响。

4.规范法度。在消除负面报道危害时,要有的放矢,方法得当,分清轻重缓急,密切关注媒体动态,防止事态反复。

5.调整角度。对确属工作失误的情况,应将着眼点放在事后的处理、原因的调查及责任的追究上,举一反三,落实整改。

第九条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与宣传、通信、公安等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联系,定期沟通,及时了解网络舆情的最新动态,学习、提高网络舆情应对的科学方法。

第十条责任奖惩办法。

将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体系,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股室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网络舆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其他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行为的,或擅自发布有关信息或报道虚假情况,导致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对有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校园舆情应对处置方案范文

为快速妥当处置舆情,有序引导舆论,有效预防、减少和重大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媒体的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组织实施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舆情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四)服务发展,防止危机。立足于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采取法律、管理、技术、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效防止舆情危机发生。

二、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xxx、xxx、xxx、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各班主任。

成立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校委会成员、工会主席及各年级主任为成员,负责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有效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主要成员单位职责。

学校办公室:统筹、协调有关科室落实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各科室即各级部: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舆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

对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

发现重大舆情后,相关科室或各级部应立即向学校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一般问题,1小时内反馈情况;重大问题,30分钟内反馈情况。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事件处置进展和可能衍生的新情况。紧急情况下,可电话口头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并在24小时内报送书面信息。在重大舆情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

社区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方案范文

通常来说,由涉事主体说是最为常见的。此外,也可以邀请一些第三方,如公关公司、权威媒体牵头,涉事主体参与其中。关键是要明确主体,做到有的放矢。

信息从最初的滋生到传播发酵这一过程,存在一定时间差。因此可运用一些专业的大数据舆情监控平台,如识微商情,达到对自身舆情的实时全面监测,确保随时随地掌握舆情,然后充分利用这一时间差,在事件尚未发酵前以最快速度介入并有效引导舆论,将有力助推舆情平息。

首先,自上而下要达成共识,统一口径,避免左右言语的现象发生,防止节外生枝。其次,对于舆论的关注问题有必要展开集中式回应,尤其不要推诿和隐瞒,要坚持有一说一。第三,需要畅通舆情应对口径,主要是打通涉事主体与网友、媒体等对外的互动平台,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且确保交流平等坦诚。最后则是需要拓宽说的口径,主要指的是借助多方媒体之力来化解舆论的质疑。

具体的态度不作过多介绍,不外乎就那么几点,如态度诚恳的回应、实事求是的解答、逻辑严谨的澄清、主动承担责任的担当等。

在以上的正确舆情应对口径形成后,最后一步就是选择具体的传播渠道。一般来说,官方微博、官方网站、新闻媒体、官方视频号是可供参考选择。但是,一定要明确的是,每个渠道并不是单独的存在,它们之间是可以形成联动的。如需了解哪种渠道的传播力更强、传播范围更广、传播趋势是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样可以借助前文提到的大数据舆情监控平台识微商情,对舆情的传播全过程进行24小时追踪,提供决策参考。

社区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方案范文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1.加大学校网站,包括各部门分网站、易班等专题性教育服务网站的建设力度,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加强对校内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处理平台报送,党委宣传部进行文字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校保密办、党办、校办审核。

3.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在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互动类网站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本校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除负面影响。

4.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网上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贴。及时发布正面观点,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5.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贴,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一旦发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学校应根据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部门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审定网络舆情应对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网络舆情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进行处置。遵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责任单位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具体应对机制如下:

1.建立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机制。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处应确定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反映机敏、熟悉网络的师生担任网络舆情监控信息员,对涉及上海电力学院的网络舆情实行监控和引导,特殊时期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和应对。重点加强对学生、家长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论坛的实时监控,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监测舆情发展动向。

2.建立快速报告机制。各单位舆情监控信息员发现有关学校的不良舆情信息后要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提出处置意见,并在1小时内向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经批准后,根据事件进展情况适时采取应对措施。

3.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要通过跟踪分析,把握舆论发展走向,分析判断突发及重大舆情的程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党委宣传部汇总上报的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会议和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

4.建立快速查核机制。对网络反映的情况,需要调查的,要迅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与网络抢时间,并注重周密谋划,妥善处置、严控因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经查证属实,并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与事实不符或者出入较大的,及时予以澄清。对恶意造谣、干扰学校正常学习生活开展的,依法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5.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加大在学校网站、党务公开网站及电视媒体公开有关热点事件的进展情况,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形成权威、畅通的信息发布渠道。如发生舆情突发事件,党委宣传部会同党办、校办迅速拟定新闻发布内容和方案,经领导小组审定后,按照统一的口径,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布,并组织媒体进行报道,让正面信息先声夺人,为网民提供权威声音,营造有利舆论。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不论是网络舆情初步形成,还是网络舆论已成热点,都主动澄清事实真相,争取网民理解支持。

6.建立舆论引导、疏导机制。抢占网络“沙发”,主导舆论发展,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在网上及时跟帖、发帖,甚至“灌水”,运用网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引导网上热点,努力掌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导、新闻记者撰写评论文章,进行专家解答,以权威的、专业的信息赢取网民的信任。

7.学校档案馆要做好舆情突发事件的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材料、声音、影像的记录和保存保管工作。

社区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方案范文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隐密性的特点,在网络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对网络事件发表言论、表明态度、参与争辩,这使得网络舆情的传播呈现出载体的多样化,最常见的有网络新闻评论(跟帖、转帖)、论坛、个人博客、播客、微博、qq群、微信等,同时,新的传播手段和方式还不断涌现,网络舆情传播表现出“海量、迅猛、不可预料”的特点,所以,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和应对网络舆情是从更高层次上减少负面信息的关键,要积极收集舆情,正视问题,理性应对,在网络舆情即将成为众多网民热议的焦点时,必须掌握相关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启动网络舆情应对程序。

为了保证对涉检网络舆情研判的全面、准确、及时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设置网络监督员。在互联网上设置网络监督员,不断培养熟知网络、技术专业、经验丰富的监督员队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控。

二是发动群众。在一些行业或者社会上聘请兼职的网评员,搜集、整理与监狱机关工作相关的网络舆情,定期汇报网络舆情信息。

三是与有影响网站的管理机构或管理员建立相对稳定的联系。联系有影响的重点网站的管理员,定期召集开会,加强沟通,保证事件发生后,对一些网站的帖子能做到及时应对、妥善处理。

四是建设网络舆情搜集平台,通过论坛、电子信箱、微博、微信等方式让群众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过来,尽量不要将其扩散到社会上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五是强化与各主流网络媒体和公安、监察院网监等的交流沟通,建立起信息共享互通机制,以协作互补。

六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特别是应该将监测的重点放在本地网站和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门户网站涉及本地的相关信息上。

七是要对舆情统筹全局、综合考虑,全面了解舆情发生的大背景和深层次原因,从而形成对舆情的预判,同时与舆情直接关联人加强沟通,全面掌握舆情详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形成对舆情的实际察知。

八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咨询团,共同参与舆情研判,确保对舆情现状、特点、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一)建立网络舆情值班制度。

1、监狱信息化管理部门设置专人(网络管理员)值班,及时捕捉信息,分析研判汇总。

2、在工作时间每天浏览查看与监狱相关的监控网站至少三次以上,并做好有害信息的记录情况。记录应包括:有害信息的网址、主题、发布时间、发现时间、上报时间、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

3、建设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实时搜集网络信息,并定期编写舆情报告,制定舆情疏导方案。

(二)建立网络舆情报告制度。

网络管理员要认真整理各类舆情,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备份,并报宣传部门处理。特殊情况,直接向分管领导汇报。如发现包含以下内容信息的,及时报告;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及时上报公安机关。

1、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2、损害国家机关声誉的;

3、煽动分裂国家、破环国家统一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6、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教唆犯罪的;

7、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恶意攻击他人的;

8、损害党委政府声誉,影响我县安全稳定的;

9、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三)建立网络舆情引导制度。

1、通过新闻发布、狱务公开、调查处理等方式引导其舆情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

2、做好网络舆情疏导工作,利用网络管理员和宣传部门作为网络“写手”,将舆论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疏导,同时积极与相关网站联系进行删除或冷处理。

(四)建立网络舆情协作制度。

1、信息化部门和宣传部门负责搜集舆情信息,由宣传部门进行处理。

2、固定管理人员,培训网络“写手”。

3、做好信息备份,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4、对违反网络安全法规或传播有害信息的人员,情节严重的交予公安部门查处。

(五)建立网络保密制度,预防内部信息泄露。

1、内外网必须进行物理隔离。

2、内外网u盘必须分开使用,不得将内网文件在互联网计算机上尽心处理。

3、内外网计算机必须安装杀毒、防木马软件。

4、内网禁止使用无线设备。

5、网络管理员必须定期对内网服务器进行安全漏洞检测,升级服务器系统,安装必要的系统补丁,预防网络安全漏洞。

6、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提高警察保密意识。

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方案范文

为扎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与群众、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网络舆情监控人员实行24小时网络在线值班,加强对节假日、突发事件、重大时间节点的全网全时监测,加强对各大论坛、网站、微博、微信等涉及本辖区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信息的监控、收集、核实、整理、汇总、报送、跟踪等工作,及时接收、处置、应对县网信办转交的网络舆情信息,切实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二)及时网络舆情报告。发现舆情要及时、报告舆情要及时,按照分级预警机制要求先报送镇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舆情情况镇领导小组要及时按程序报县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在处置完接收的舆情信息后,要及时总结分析,查找问题不足,并将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处置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三)认真进行分析研判。接收舆情后,领导小组要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对涉及脱贫攻坚、社会稳定、民生民利、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便民服务、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深入调查了解,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和新的发展动态,请教上级专家,积极制定出舆情信息处置方案和具体有力的措施。需要多方联动处置的舆情信息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四)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认真处置所接收的网络舆情信息,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网络新闻发布、微信和微博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发布权威信息、公布处置结果,抢占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对短期内不能处置的舆情信息要说明原因,要给群众和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一)分级负责。党政办为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组织牵头部门,机关各部门负责对相关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负责。

(二)合力联动。镇机关各部门对各类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要积极联动,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会商,及早对舆情趋势、影响范围做出研判并及时处置。

(三)资料归档。舆情处置整个过程的材料要及时整理,定期归档。主要包括舆情件、回复材料和媒体的相关报道等。

随着网络舆情事件的频发,为了能够及时止损,将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因此而受到重视。为此,接下来下面识微科技为大家整理了一份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置解决方案,可供参考。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与群众、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网络舆情监控人员实行24小时网络在线值班,加强对节假日、突发事件、重大时间节点的全网全时监测,加强对各大论坛、网站、微博、微信等涉及本辖区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信息的监控、收集、核实、整理、汇总、报送、跟踪等工作,及时接收、处置、应对县网信办转交的网络舆情信息,切实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二)及时网络舆情报告。发现舆情要及时、报告舆情要及时,按照分级预警机制要求先报送镇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舆情情况镇领导小组要及时按程序报县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在处置完接收的舆情信息后,要及时总结分析,查找问题不足,并将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处置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三)认真进行分析研判。接收舆情后,领导小组要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对涉及脱贫攻坚、社会稳定、民生民利、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便民服务、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深入调查了解,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和新的发展动态,请教上级专家,积极制定出舆情信息处置方案和具体有力的措施。需要多方联动处置的舆情信息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四)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认真处置所接收的网络舆情信息,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网络新闻发布、微信和微博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发布权威信息、公布处置结果,抢占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对短期内不能处置的舆情信息要说明原因,要给群众和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工作要求。

(一)分级负责。党政办为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组织牵头部门,机关各部门负责对相关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负责。

(二)合力联动。镇机关各部门对各类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要积极联动,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会商,及早对舆情趋势、影响范围做出研判并及时处置。

(三)资料归档。舆情处置整个过程的材料要及时整理,定期归档。主要包括舆情件、回复材料和媒体的相关报道等。

随着网络舆情事件的频发,为了能够及时止损,将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因此而受到重视。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实施方案范文

为及时听取和吸纳广大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学校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我园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推动学校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快速反应、及时回复、强抓落实”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教育工作全面、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教育工作质量。

组长:张晶晶副组长:靳丽董平组员:任治奇郝瑞网络舆情兼职工作人员:姚新新。

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我校的良好形象。

(一)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

(二)工作要求。

1.进一步建立完善网上社情民意工作机制。

-1-。

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做到责任到人,确保网络舆情工作落到实处。

2.严格网上社情民意办理时限要求和工作质量。

(1)明确办理时限。各抓级领导、年级组必须在发现网民发帖时起后5小时内,对网民反映的相关问题予以回应(含休息日、节假日);对能够迅速解决的一般问题,要在网民发帖后24小时内作出正式解答;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在回复中说明情况并承诺办理时限,但办理时限最长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须报主要领导审定。

(2)规范回帖内容。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涉及我校教育方面的问题,要通过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学校抓级领导要加强对回复内容的审查,确保相关回复内容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同时坚决杜绝在回复内容中出现错字、别字以及语意不通等问题。回复重在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注意用语艺术,做到态度诚恳,讲理不失礼。要增强回复内容的针对性,确保回复内容既一语中的,又切实可行,坚决杜绝用应付式、程式化语言回帖或含糊其辞的现象。对于蓄意散布虚假信息,恶意诋毁教育的言行,予以有礼有节的应对,并做好解释沟通,矛盾化解工作。重大舆情处置后,要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

要加强与系统内相关学校的沟通,特别是网民提问涉及交叉管理的内容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即网络舆情涉及年级、科组作为牵头单位,确保在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牵头落实办复责任,并按照规定的办复时限完成网络舆情办复工作。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实施方案范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与群众、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网络舆情监控人员实行24小时网络在线值班,加强对节假日、突发事件、重大时间节点的全网全时监测,加强对各大论坛、网站、微博、微信等涉及本辖区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信息的监控、收集、核实、整理、汇总、报送、跟踪等工作,及时接收、处置、应对县网信办转交的网络舆情信息,切实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二)及时网络舆情报告。发现舆情要及时、报告舆情要及时,按照分级预警机制要求先报送镇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舆情情况镇领导小组要及时按程序报县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在处置完接收的舆情信息后,要及时总结分析,查找问题不足,并将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处置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三)认真进行分析研判。接收舆情后,领导小组要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对涉及脱贫攻坚、社会稳定、民生民利、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便民服务、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深入调查了解,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和新的发展动态,请教上级专家,积极制定出舆情信息处置方案和具体有力的措施。需要多方联动处置的舆情信息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四)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认真处置所接收的网络舆情信息,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网络新闻发布、微信和微博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发布权威信息、公布处置结果,抢占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对短期内不能处置的舆情信息要说明原因,要给群众和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一)分级负责。党政办为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组织牵头部门,机关各部门负责对相关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负责。

(二)合力联动。镇机关各部门对各类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要积极联动,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会商,及早对舆情趋势、影响范围做出研判并及时处置。

(三)资料归档。舆情处置整个过程的材料要及时整理,定期归档。主要包括舆情件、回复材料和媒体的相关报道等。

随着网络舆情事件的频发,为了能够及时止损,将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因此而受到重视。为此,接下来下面识微科技为大家整理了一份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置解决方案,可供参考。

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方案

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舆论资讯信息,监测舆情的最好方式主要是通过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平台来实现。如果是人工来做,一方面无法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像在节假日、周末、下班时间等这样的非工作时段就不能及时的进行监测。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人工筛选、过滤、分析、总结等,工作量十分庞大。

因而,借助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平台是企业最好的选择。下面以识微商情这样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平台为例:

1.可完成对全网舆论舆情信息的实时监测以及指定网站平台的定向监测,助力用户及时且全面的掌握与己相关的动态。

2.可自动识别敏感、负面等用户需要重点关注的信息,并支持通过微信、短信、邮件、客户端等方式告警,提醒延迟最快可在30秒内,助力用户抢占危机处置先机。

3.可对监测到的舆情信息、重点事件、敏感事件等进行回溯寻找舆情源头;跟踪舆情传播过程,进行传播趋势、传播情感、传播媒体分析和统计,分析图表简报同步生成,并支持一键导出,供舆情公关的处置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1.舆情处理原则: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避;宜全不宜偏;宜软不宜硬;宜缓不宜急。

2.舆情处理步骤:全面掌握情况、理性分析是非、客观陈述事实、公正表达立场、提出解决方案。

3.舆情处理方法:首先,需要尽量在第一时间发布对外声明,赢得话语权。其次,进行舆情监测收集,了解各大网站、媒体平台上的舆论动态,掌握事件的真相,并且对舆情信息的真实性、来源、证据、意见等都做好编号存储。第三,根据舆情具体情况做出相应处理,如做好弥补措施、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等,同时做好后续反馈发声工作。第四,关注舆情处置后舆论导向、建立预防机制。

纪检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实施方案范文

近年来,借力中央高层惩治打击腐败所展示的决心,网络反腐势头强劲,一批“老虎”、“苍蝇”因网络举报而落马。网络反腐已经成为一些网民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和参与反腐的新利器。在新形势下,能否及时、规范地应对和处置网络涉腐舆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工作,关系到我党反对腐败、建设清廉政府的成败。

(一)直接性强,网络扩散速度快。较之传统模式下的涉腐举报,网络舆情通过微博、论坛、新闻跟帖、qq群和网站等网络媒体渠道传播,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尤其是近年来手机网民的快速增加,微信等新的交流互动平台的出现,使得舆情发布更加多样化,传播更加方便快捷,扩散速度也更快。

(二)复杂性强,真假情况辨别难。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发言者身份的隐蔽性,加之缺少网络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网民发布的内容较为广泛,往往鱼目混杂,难以辨识实情。从求证实践看,部分网络举报是真实的,但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也有部分网友出于吸引眼球、打击报复等目的,其发布举报线索的真实性、可靠性并不能保证,一定程度影响了反腐的严肃性。

(三)互动性强,网民关注程度高。网络事件之所以能成为舆论焦点,就在于网络本身开放式的环境,让大范围、大规模网民能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交流,赞成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同时出现,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甚至出现意见交锋,从而快速推动网络事件白热化,给应对工作造成巨大冲击。同时,近年来,网络涉腐舆情有“不达目的不罢手”的态势,在要求问责违规违纪行为干部的同时,公众力图通过网络实现问政权利。这种“网上”倒逼“网下”的方式,迫使政府处于消除负面影响的考虑,对举报案件立查立办。也正是如此,使近年来网络举报现象越来越多。

(四)突发性强,有效监控难度大。从实践层面看,大多数网络舆情发生之初并不起眼,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然而却在短时间内在一定范围形成巨大舆论力量,引发网络舆情危机。这种发泄也好、真实举报也好,都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大大超出了相关部门的可控制范围。目前技术手段层面,单纯通过网站删贴的形式,往往会激化举报人的情绪,造成网络舆情的进一步升级和扩大化,给有效监控带来更大难度。

(五)实效性强,解决诉求成本低。当前,我国的网络环境处于高度开放的状态,除去一些高度敏感的政治词汇外,网络上发出的各种信息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更不像通过报纸、电视等发布信息经过层层审核,也不必象现实上访那样耗费人力、精力和财力。通过网络举报,几乎不花费任何成本,举报人只要在某个网站、论坛等新媒体发表相关信息,就可能会吸引大批网友聚集,发表意见或者广泛转发传播,形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和社会舆论热点。

应对和处置涉腐网络舆情工作是一件新工作,没有十分成熟的现成模式可以仿效,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各地纪检部门在应对和处置涉腐败网络舆情上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保障措施不到位。其一,一些纪检监察单位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网络舆情不关注,将舆情信息工作与纪检监察其他业务工作相分离,就办信而办信,就查案而查案,对可能引发的网络热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网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缺乏预判能力。其二,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研究分析少、工作部署少、检查落实少,往往事件在网上热炒,形成社会热点、焦点话题了,才去应对。另外,一些单位在网络舆情应对和处置上,没有专门机构、没有专职人员、没有专项资金。机构、人员和资金的缺乏难以保障涉腐舆情处置的规范性,以致处置不及时、回复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最早出现的“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表哥”杨达才等事件,虽然最终处理结果满足了群众的心理需求,但应对和处置机关的被动应付显然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敏感性不强,反应处置不及时。有些单位领导认为出现网络舆情是极个别的事情,所以当成是虚事,缺乏应有的敏感性,很少花费精力、时间去了解网络涉腐舆情的特点和规律,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力估计不足,甚至对网络舆情听之任之,采取回避的方式,结果导致事件逐步发酵、无法控制。在回应媒体时不是积极地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而是躲躲闪闪,认为只要堵住源头,阻止媒体报道和网民跟帖,就能解决问题。有的还想方设法找人拉关系甚至花钱删帖。由于对网络舆情处置不及时,使得网民质疑声音高涨,使政府陷于被动。

(三)制度建设滞后,运行机制不规范。目前,我国现有的网络舆情管理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权威性和系统性,缺乏对网络的救济制度。立法滞后带来的是网络信息发展的无序和信息传播管理的混乱。针对当前网络涉腐舆情存在的侵权、诽谤和无序现象,并没有严厉的法律法规惩处,而对于涉腐舆情的后续追踪也往往是不了了之,缺乏相应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无论是网民和服务运行商,甚至是被举报的网络涉腐人员,在涉及相关责任追究时,很少根据法律法规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四)部门联动不力,协调机制不健全。在处理网络涉腐舆情过程中,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与当地宣传、公安、督查等部门的协同合作不够、系统性不强,应对时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网络应对和处置资源浪费。有些单位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严重滞后,没有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操作流程机制、处置引导机制,没有制定出台专门规范网上举报、网络监督、网上反腐的规章制度,使得舆情应对工作不规范、处置效果不够好。

近年来,漯河市纪委监察局把网络涉腐舆情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不断提升网络涉腐舆情信息收集、研判、处置和引导工作,发挥政务微博等新兴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是构建了五项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保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纪委成立由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常委任副组长,机关各部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网络舆情工作形势,会商重大网络舆情处置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宣传部,明确专人作为网络舆情应对的具体责任人,负责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研判与处置工作。二是打造“三员”队伍。网情搜集员采取人工浏览搜索与搜索引擎搜索相结合,进行实时网络普遍监控,进入各个重点网站进行重点监控;网络舆情员采取撰写评论文章和跟帖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引导网上舆论,形成正面舆论强势,为反腐倡廉建设服务;微博管理员在网络上发布权威信息,解答网民疑惑,疏导网民情绪,引导正确舆论导向。

(二)着眼发现舆情,构建监控机制。制定网络舆情监控和舆情搜集、分析、上报制度和办法,对主流门户网站、本地网站的新闻信息和互动类网络社区、论坛等实施24小时监控,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始终保持对舆情事件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同时,与网络舆情、网评工作捆绑互动,借助微博管理平台,要求全市200余个官方微博的300余名微博管理员对涉腐网络舆情进行全方位监控。通过组织发帖、跟帖等方式,引导、释放正能量,从源头上及时甄别虚假信息、阻止流言蔓延、有效处置舆情。比如,今年6月份,一位网友在某论坛发现一条谩骂省委巡视组的不实信息后,立即转给@清风漯河,管理员迅速协调处置,第一时间清理了有害信息。今年5月份,微信上发布市区某学校女教师性侵女学生的谣言,我们指导教育局政务微博迅速发布、扩散真实信息,澄清网络谣传,不足24小时成功辟谣,树立了“不缺席、求速度、讲事实”的正面形象。

(三)强化四级响应,构建预警机制。建立敏感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根据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和紧急程度,将网络舆情划分并制定特别严重(红色预警)、严重(橙色预警)、较重(黄色预警)、一般(蓝色预警)四级预警响应机制。同时,划定了等级标准:蓝色级代表网民关注度低,传播速度慢,影响范围小,没有转化为行为舆论的可能;黄色级代表关注度较高,传播速度中等,没有传统媒体介入,无转化为行为舆论的可能;橙色级代表关注度高,传统媒体开始关注,传播速度快,评论量大,影响扩散到了很大范围,有转化为行为舆论的可能;红色级代表关注度极高,媒体高度关注,评论量较大,网络媒体转载和传播速度非常快,影响扩大到了整个社会,舆情即将转化为行为舆论。蓝色级舆情由廉舆情网络信息办公室掌握处置;黄色级舆情报至分管常委;橙色级舆情报至纪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红色级舆情报至市委。2013年以来,共向中纪委、省纪委搜集上报各类网络舆情信息5000多条;向本级领导上报舆情快报54期,其中省纪委主要领导批示2次、市纪委领导批示14次。

(四)优化工作方法,构建应对机制。我们积极顺应“自媒体”时代潮流,建立以@清风漯河为龙头、覆盖县区、乡镇的纪检监察政务微博群,做到网上、网下宣传工作同步确保,完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升网络舆情管控力。对于舆情热点事件,清风漯河微博主动出击,成为吸引、疏导、化解舆情的重要渠道,赢得了网络舆论权威发布的话语权。按照“网民诉求全回复”的要求,实行“一督、二疏、三@”工作法。“督”,即对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易形成舆情的违规违纪问题,启动联动督办机制解决问题,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目前,清风漯河已经成为有效吸引舆情和案件线索的重要渠道。“疏”,即针对党员干部违法乱纪举报、涉法涉诉、信访遗留等问题,主动私信网友,真诚沟通,引导其通过信访、司法等途径解决。“@”,即针对网友政策咨询、求助等信息,给相关单位微博直接作出回应。截止目前,共转发交办此类问题160余件,诉求人满意率100%。

(五)整合部门资源,构建联动机制。建立由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信访局、市公安局、漯河日报社、市工信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等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工作“信息互通、引导互动、处置互助”的协调机制。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互通信息,分析当前舆论形势,解决存在问题,提出下步工作对策。出现重大舆情时,及时上报、请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统一安排部署舆情应对处置,切实避免纪检监察机关“单打独斗”,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实施、多部门共同配合的反腐倡廉舆情应对处置机制,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舆论环境。比如,今年5月份,中央电视台报道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某拖欠贷款一事引起舆论热议,我们迅速召开联席办公会议,通报情况,并向市委主要领导提出舆情研判报告和应对建议,迅速促成对该事件的公开回应,短时间内平息了舆情。

社区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方案

为扎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与群众、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网络舆情监控人员实行24小时网络在线值班,加强对节假日、突发事件、重大时间节点的全网全时监测,加强对各大论坛、网站、微博、微信等涉及本辖区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信息的监控、收集、核实、整理、汇总、报送、跟踪等工作,及时接收、处置、应对县网信办转交的网络舆情信息,切实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二)及时网络舆情报告。发现舆情要及时、报告舆情要及时,按照分级预警机制要求先报送镇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舆情情况镇领导小组要及时按程序报县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在处置完接收的舆情信息后,要及时总结分析,查找问题不足,并将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处置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三)认真进行分析研判。接收舆情后,领导小组要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对涉及脱贫攻坚、社会稳定、民生民利、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便民服务、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深入调查了解,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和新的发展动态,请教上级专家,积极制定出舆情信息处置方案和具体有力的措施。需要多方联动处置的舆情信息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四)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认真处置所接收的网络舆情信息,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网络新闻发布、微信和微博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发布权威信息、公布处置结果,抢占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对短期内不能处置的舆情信息要说明原因,要给群众和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一)分级负责。党政办为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组织牵头部门,机关各部门负责对相关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负责。

(二)合力联动。镇机关各部门对各类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要积极联动,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会商,及早对舆情趋势、影响范围做出研判并及时处置。

(三)资料归档。舆情处置整个过程的材料要及时整理,定期归档。主要包括舆情件、回复材料和媒体的相关报道等。

纪检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实施方案范文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各种意愿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表达方式相对自由开放的特征,使得网络舆情影响力正在逐渐变大,网络舆情像一张“晴雨表”,时刻反映着人们的情绪和思想变化。互联网巨大的影响力使得网络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越来越受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视。涉腐网络舆情拓宽了社会公众参与反腐倡廉的渠道,如何积极回应和妥善处置涉腐网络舆情成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

  1、隐蔽性强,举报成本低。传统的举报方式,例如电话举报、信件举报、上访等往往需要举报人和被举报人对质,有时因碍于情面、尴尬难堪而有所保留,举报人因身份暴露常常受到被举报人的打击报复。加之个别单位工作人员推诿扯皮,使得一些涉腐信访件迟迟得不到解决,造成越级访和重复访,群众感情受到伤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也受到损害。网络举报可以以匿名方式举报,不易受打击报复。网络举报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必在现实中耗费精力和财力上访,任意时间在某个公共网上实名或匿名发表信息,就会有一批对此感兴趣的网友将意见在网上聚集,进而引起纪检监察部门的关注,以达到网络举报的目的。

  2、公开透明,信息受众面广。据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4.5亿,占到全球网民总数的23.2%,预计到“十二五”末期,网民数量可能增至6亿至7亿。网上发布涉腐信息,不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不受部门利益驱动,公开透明,及时便捷,很受网民欢迎。而反腐倡廉是最受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涉腐事件和人物一旦曝光,各大网站以最快速度传播,网民纷纷浏览跟帖,点击率高,受众面广。

  3、程序快捷,案件查办迅速。传统举报方式一般要经过“上门—登记—反映情况—受理”等一系列程序,受理过程长,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网络举报是“点对点”的沟通和反映,涉腐事件经网络媒体交汇碰撞后,会产生一种舆论上的“蝴蝶效应”,对基层组织的公共权力,尤其对“一把手”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人们之所以青睐网络举报,主要是因为网络能够吸引眼球,形成舆论压力,“迫使”有关部门快速作出回应,相比传统的信访举报,网络举报的效果无疑迅速了许多。无论是重庆市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在其不雅视频曝光后63小时被免职并立案调查,还是山东省农业厅原副厅长单增德因“离婚承诺书”,在12小时后被立案调查,引来喝彩的“秒杀贪官”背后,是相关部门对网络举报线索的高度重视和快速反应。

  4、影响巨大,警示效果显著。近几年群众关心的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教育医疗等问题一次又一次被网络推到风口浪尖。这些问题的曝光虽然给当地造成了负面影响,但很多问题正是借助网络的力量,而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并最终得以解决。2012年,“表哥”“房叔”等网络反腐事件,又向人们展示了网络在反腐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网络和媒体对腐败案件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报道,无疑给领导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使大家感到自己时时刻刻置身于网友的监督之下,问题官员迫于舆论压力也会对自己的腐败行为有所收敛。互联网公开透明和广泛传播的特点在无形中扩大了教育范围,增强了警示教育效果。

  1、网民自律意识淡薄,意向表达情绪化。我国的网民24岁及以下的人数占近51%,近80%来自社会下层,74%的网民收入在2000元以下。年轻、不富裕、社会地位不高等特点使他们无法成为社会的主导者,但他们又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愿望,有时会站在主流或主导形态的另一面。当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聚合成群体的时候,就会出现“感情的强化”和“理性的缺失”现象。网民的网络反腐热情高涨,但是缺乏自律意识,不能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意向表达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非理性表达,为了吸引公众眼球,经常使用“雷人”的语言,甚至捕风捉影不负责任地发布信息,夸张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放大腐败面,煽动社会情绪,造成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二是急于求成,有些网民对于网络公布的消息,一时见不到结果,就进一步制造更大的网络舆论,向纪检监察机关施加压力,甚至从网络走进现实生活,组织公众与政府对立,这既影响网络反腐的效果,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2、信息真假难以甄别,容易泄露反腐机密。网络只是反腐败的一种工具和载体,本身无法辨别是非曲直,更不能甄别事情的真伪。所以,网上流入的海量信息真伪并存,真实性、可靠性没有保证,久而久之就会容易出现“狼来了的现代版童话”,造成反腐功能的弱化和“喜剧化”、“闹剧化”,如果纪检监察机关甄别不准、处理不当,那些虚假的、非理性的信息就会借机在网络滋生蔓延,给网络监督和网络反腐带来不少问题。网络舆情最大特点是公开透明,但有相当一部分网民由于在公共网上大张旗鼓地公开信息,容易泄露反腐机密,一些举报信息让被举报人知道后,问题官员会有所准备、会串供甚至出逃,导致很多事情查不实也无法查实,给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带来困难。一些举报存在夸大事实的情况,一些无中生有的错误信息则是对纪检监察力量的浪费。

  3、侵犯他人隐私权利,网络暴力逐渐蔓延。一些网站建有“人肉搜索”引擎,利用网络社区聚集广大网民的力量,追查某些事情或人物的真相与隐私,并把这些细节曝光。2008年周久耕“天价烟”案、2012年“表哥”杨达才案的曝光,都是“人肉搜索”的成功案例。由于网络反腐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制度化程度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起规范和引导作用的法律法规还处于空白状态,这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网民若滥用“人肉搜索”,不但会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同时也容易侵犯公民的隐私权。有些网友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已经把搜索官员绯闻当成一种游戏,动不动就以人肉搜索相威胁,动不动对官员的房产、穿戴品头论足,造成政府官员人人自危的地步。有的网民造谣诽谤、人身攻击,网络暴力事件频发,给当事人造成物质、精神上的伤害,这与传统的暴力事件危害十分接近。

  4、技术安全存在隐患,因对机制不健全。目前许多纪检监察机关用于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方面的经费严重不足,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科技手段落后,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存在隐患,一旦遇到舆情危机事件,难以及时有效获取更深层次的网络舆情信息,经常造成舆情危机事件处置工作的被动局面。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严重滞后。一是组织机构不健全。没有专门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机构,加之缺少必要的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技巧培训,有效应对涉腐舆情的能力不足。二是工作机制不健全。没有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操作流程机制、处置引导机制,舆情应对工作不规范、效率不高。三是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出台专门规范网上举报、网络监督、网上反腐的规章制度。

  1、统一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面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们既不能盲目乐观,过分夸大网络监督的作用,也不能因为网络监督是一种软监督而忽视其积极作用,更不能因为目前网络监督还存在缺陷而因噎废食,一概加以排斥。我们不能因为网络反腐中出现过不实的案例,就要取消网络反腐;不能因为出现过诋毁公权部门形象,造成过社会负面影响,就关闭反腐网站;不能因为发生过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就要求“人肉搜索入罪”。网络反腐是大势所趋,简单地采用“围、堵、封、盖”的办法只会适得其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开放的、平等的和互信的态度对待网络反腐,不能囿于封闭的视野、僵化的思维和强硬的管制方式,不能对网络监督的发展熟视无睹,更不能凌驾于网络社会之上,而要平等地对待网络监督,从中听取意见建议、发现信息线索、提高监督实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始终把科学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不断加强对新形势下网络反腐工作的研究,准确掌握网络运行规律,切实提高网络舆情甄别、研判和处置能力。为加强对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议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迅速成立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监测组、网络舆情调查组、网络舆情反馈组等机构,明确专人开展网络舆情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工作,切实做到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协调有序。

  2、丰富载体,增强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网络反腐是一柄双刃剑,利弊共生,关键在于如何引导。针对目前廉政网站数量少、更新慢、功能单一、水平参差不齐、内容“千网一面”难以吸引读者等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硬件建设,优化软件服务,为网络反腐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要加大对信息弱势群体和不发达地区的投入,提高电脑网络普及率,普及网络知识,使网络民意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增强网络反腐的广度和深度,扩大网络反腐主体;要加强廉政网站建设,提高网站的质量和水平,积极丰富网站内容,创新举报方式,把廉政网站打造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廉政文化教育警示平台;要采取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一支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的网络评论员队伍,网络评论员要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为主,聚集网络反腐正能量,围绕网民关心的反腐倡廉热点问题撰写高质量的网络评论文章,对那些不利于甚至诋毁反腐倡廉工作的错误言论,要坚决给予驳斥。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既保证导向正确又富有吸引力的新型管理模式,培养一批“意见头领”,及时跟帖,主动引导,使主流观点在与其他各种观点的交锋碰撞中主导网络舆论,让主流声音压倒噪音和杂音。

  3、加强培训,提高网络舆情鉴别能力。日益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要求纪检干部不仅面对舆论压力要有承受能力,更要提升应对水平;不仅要使信息公开成为常态,更要学会主动研判网络舆情。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在纪检干部业务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定期开展舆情培训,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通过专门培训,提高纪检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提高网络舆情的敏锐性,确保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通过网络这个载体,拉近纪检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使老百姓可以直接向纪检监察机关建言献策、表达诉求。网络反映的问题,有些不完全准确,有些偏颇过激,这需要纪检干部具有清醒的判断力,从诸多信息中甄别、筛选有价值的案件线索。

  4、整合资源,提升网络舆情收集能力。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准确及时收集反腐倡廉舆情信息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我们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多方力量,努力打造网络舆情工作的整体优势。探索建立一套网络涉腐涉纪舆情收集处置机制,纪检、检察、公安等部门联合应对,凡是涉腐涉纪的舆情信息统一报送纪委处置,收集涉腐涉纪和群众关注的问题等舆情信息,有效收集涉腐涉纪舆情。一要有应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专门机构,解决工作人员问题。二要有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内外协调的工作合力。三要建立健全保障制度、考核督查制度、激励创新制度等,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5、创新方法,增强网络舆情处置能力。网络舆情信息产生成本低、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一些反腐倡廉方面的信息尤其吸引网民关注。因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高度重视并切实增强处置网络舆情信息的能力。要把握处置时机,经调查确认真实的信息,及时公布处置情况,防止不良情绪蔓延;对反映有误的虚假信息,要及时公布真实情况,防止舆情扩大造成连锁反应;对需要时间调查核实的信息,要按照程序公布处置进程,建立沟通反馈机制。要做到处置有度,对于网络舆情信息的可信度、扩散范围和关注程度有正确研判,并作出适当的处置。要讲究处置效果,针对已发生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对网站、论坛、个人博客和微博的监管。

  6、完善机制,强化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科学应对涉腐网络舆情的根本举措。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定相关应对预案。同时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快速应对机制,积极探寻内在规律。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对涉及本地且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要强化正面疏导,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及预见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置;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要做好风险评估,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要依照舆情反映的对象是否具体、线索是否详实、情节是否严重、后果是否值得关注等诸多变量仔细研判,做好风险评估,确立舆情危机等级,启动与之相对应的反应机制。要充分利用公众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实施方案范文

实施计划是指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法、工作步骤等方面对工作进行全面、具体、明确安排的计划文件。这是一种应用写作风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进一步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及时回应网民关切问题,有序化解网络舆论危机,有效预防、缩小和消除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结合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1、属地管控,各负其责。局党组、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对本部门本单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首要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处置工作。

2、快速反应,妥善处置。要第一时间发现、研判、处置网络舆情。要坚持“双处置”,即网下网上同步处置,网下治本、网上治标,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妥善做好社会舆论层面的回应。要按照“三同步”的原则,切实做到事情应急与新闻应急同步部署、处置工作和对外发布同步研究、处置授权与发布授权同步安排。

3、分级响应,有序应对。根据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大小,针对不同等级的舆情,坚持分级应对的原则,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提高效率,注重效果。

(一)领导机构。

成立嘉祥县城市管理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曹桂生同志任组长,分管副局长牟勇任副组长,科室、执法大队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综合执法局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马殿华同志担任,王复健同志担任舆情管理员,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提出处置建议。

(二)主要成员单位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审定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考核有关单位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局办公室:参与网络舆情的检测、研判,统筹协调各镇办和区直部门处置相关敏感网络舆情。

局属单位、机关各股室:负责具体处置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网络舆情。

(一)应对原则。

1、黄金24小时法则。力争第一时间发现伤舆情,赢得话语权。第一时间上报县网信办。

2、信息公开原则。根据网民的质疑和提出的问题,及时引导民众舆论。

3、主动处置原则。突发事件中,主动与民众沟通,并适时进行权威讨论,通过释疑赢得公众。

(二)重要措施。

1、建立舆情发布机制。选择具有丰富的经验的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根据必要性,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发布会,或者联系媒体接受专题采访等方式主动回应。

2、发挥舆论影响力。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及时发布专业、权威、客观的评论性内容,引导负面情绪趋于平和与理性。

3、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员制度。县城管局各执法大队配备一名舆情信息员,实时监控舆论发展动向,负责舆情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同时及时回应处置县网信办的工作指令任务。

(三)具体方法。

1、迅速调查核实,及时上报,积极沟通。迅速组织调查,核查事实,及时上报党组和上级部门,并报送县网信办。

2、适时跟贴回应。着重观察负面舆论的发展动向,发现舆论发酵的苗头,及时主动应对,由涉事主体迅速组织人员,统一口径,放大正面声音,稀释负面影响。

3、快报事实,慎填原因,重报进展。即在着重解决线下现实问题的同时,第一时间告知事实。不仅基于严格、全面和深入的调查,还要注重原因公布的时间选择,过早易引发群众的不信任感。阶段性公布调查和解决实况,助推舆论平复。

4、对不实贴文,即刻函告相县网信办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控,消除负面影响。同时,邀请主流媒体采访,正面回应网民关切。

5、对诽谤、造谣等涉嫌违法违规信息,报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6、主动设置议题。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认真分析研判,紧扣网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设置相关议题,组织网络宣传,化解网上疑虑,有序引导网络舆论。

结合实际,整合资源,互动融合,灵活处置,有效化解舆情危机。

(一)全面监测。

采取人工和技术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领域、重要人物、重大事件进行24小时检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舆情。

(二)研判预警。

对发现的舆情,各涉事主体迅速对舆情走势、风险级别进行评估,及时报告党组、上级部门和县网信办。特别重大舆情务必2小时内上报,重大舆情务必3小时内上报,较大和一般舆情酌情适时上报。

(三)分级处置。

1、一般网络舆情。指网民在网络论坛/社区、微博、维权网站等平台对某项政策或某类问题进行询问、提出质疑、表达诉求,未有主流媒体(电视、报刊)介入报道,评论量也是零星分布,由涉事主体及时解决网民诉求,回应网民关切。

2、较大网络舆情。指涉及有损我局系统的敏感信息在不同网站出现的且负面声音有所上升,发酵趋势明显的舆情。由涉事主体密切关注,及时调查核实,及时跟帖回应,妥善处置。

3、重大网络舆情。指涉及重点领域、重要节点、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敏感信息迅速发酵,或有主流媒体(电视、报刊等)介入报道,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舆情。

4、特别重大网络舆情。指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舆情。在县网信办的统一协调下,分级响应,及时有效处置。

(四)舆论引导。

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认真回应质询议题,适时进行权威评论、积极开展民意互动。

本实施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为切实加强公司日常工作中舆情突发事件处理与信息发布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舆情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掌握引导舆情的主动权,及时、有效的处理客户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和谐、稳定的供用电环境,特制定本预案。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舆情事件发生后,首先与市公司新闻中心取得联系,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布有利于公司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宣传同步启动、同时落实,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部门密切配合舆情发布工作,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公司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日常工作中发生的舆情,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市**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经理虞忠凯、党委书记刘佳华担任,副组长由营销副经理迟晨林、生产副经理李春文、纪检书记王超、物资副经理闫铁君担任,综合部、生产部、经营部、安监部、党群工作部、客服中心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群工作部,负责舆情的评估、预警、分析和报告。

工作职责:

1、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部门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审定舆情控制与信息发布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3、对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4、依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责任单位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交相关部门处理。

5、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舆情应急,应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1、各部门、各班组要密切注意舆情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司主要领导报告,由各部室负责人集体对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舆情应急处置工作会议。

2、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汇报后,召开应急会议,有针对性地布置处置工作,形成新闻通稿并组织宣传报道。

3、工作领导小组将舆情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市公司新闻中心,及时上报事件有关信息,并与新闻媒体及时保持信息沟通。

4、做好突发公众舆论事件的24小时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声像记录工作。

1、建立信息反馈常态机制。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加强工作调度,认真做好信息反馈,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

2、建立舆情监控体系。

积极应对于媒体舆情,如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的舆情信息,要加强监测监控力度,设专人进行监控,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应对、早处置。

3、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3度消除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促进事态向良性方面发展。

4、完善信息摸排机制。

针对用户对公司工作的不良言论、片面认识或错误倾向,要第一时间做出反映,集体研究、集体协商、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情况,向用户作出解释说明,让用户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充分体现社会的法制性、民主性和公平性。

为及时听取和吸纳广大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学校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我园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推动学校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快速反应、及时回复、强抓落实”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教育工作全面、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教育工作质量。

组长:张晶晶副组长:靳丽董平组员:任治奇郝瑞网络舆情兼职工作人员:姚新新。

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我校的良好形象。

(一)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

(二)工作要求。

1.进一步建立完善网上社情民意工作机制。

-1-。

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做到责任到人,确保网络舆情工作落到实处。

2.严格网上社情民意办理时限要求和工作质量。

(1)明确办理时限。各抓级领导、年级组必须在发现网民发帖时起后5小时内,对网民反映的相关问题予以回应(含休息日、节假日);对能够迅速解决的一般问题,要在网民发帖后24小时内作出正式解答;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在回复中说明情况并承诺办理时限,但办理时限最长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须报主要领导审定。

(2)规范回帖内容。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涉及我校教育方面的问题,要通过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学校抓级领导要加强对回复内容的审查,确保相关回复内容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同时坚决杜绝在回复内容中出现错字、别字以及语意不通等问题。回复重在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注意用语艺术,做到态度诚恳,讲理不失礼。要增强回复内容的针对性,确保回复内容既一语中的,又切实可行,坚决杜绝用应付式、程式化语言回帖或含糊其辞的现象。对于蓄意散布虚假信息,恶意诋毁教育的言行,予以有礼有节的应对,并做好解释沟通,矛盾化解工作。重大舆情处置后,要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

要加强与系统内相关学校的沟通,特别是网民提问涉及交叉管理的内容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即网络舆情涉及年级、科组作为牵头单位,确保在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牵头落实办复责任,并按照规定的办复时限完成网络舆情办复工作。

2021年,为及时监测和稳妥处置可能出现的重要网络舆情,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明确纪律要求,加强信访和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反馈和引导工作,提高信访和网络舆情监测和危机化解能力,形成突发事件舆情处理合力、提高处置成效,维护稳定大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政府与群众、政府与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有效引导网上热点问题,按照“统一领导、把握重点、讲究方法、正面引导”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论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为实现与网民的沟通和良性互动,服务乡的稳定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一)坚持事件处置与信访、舆情处置并重的原则。充分认识信访、舆情处置是事件处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始终坚持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引导处置“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做好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处置工作。

(二)坚持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信访、舆情处置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按照“事件处置主体是信访、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明确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舆论引导工作第一责任人。强化各村(社区)作为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主要负责人应自觉担当起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三)坚持协调联动加强舆情处置合力的原则。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信访、舆情处置工作,在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形成信访、舆情处置合力。

领导小组及成员务必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扎实有效地做好舆情监测报送处置工作。

(一)领导小组。全面部署、统筹协调重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协调督促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形成应对合力,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舆情进展和处置结果;负责指导信访和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重大信访和网络舆情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深入探索信访和网络舆情变化规律,研究有效引导管理信访和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应对信访和网络舆情的预见性、针对性与有效性;根据舆情的发生、发展、演变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审定舆情应对和处置方案,确定新闻发布口径和接受采访对象;落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信访和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报送和跟踪等日常工作,及时掌握舆情热点和社会动态,了解社情民意,便于回应疑问、改进工作,并根据舆情发展趋势,适时对舆论进行正面引导。

(三)事件处置单位。指定1名负责人和1名联络员负责舆情应对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配合宣传部门工作,协助做好现场采访记者的接待;指定专人(原则上是分管工作负责人)按照统一口径接受记者采访。

(四)新闻发言人。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党委副书记为网络新闻发言人,党政办工作人员为联络员。

(一)加强舆情监控。信访和网络舆情信息员要每天浏览热门热点论坛,发现舆情在第一时间报送至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并监测舆情发展动向。要在热门热点论坛中注册,取得发贴资格,同时要对热门热点论坛的帖子实施监控。

(二)快速核查应对。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舆情后,立即根据责任范围将舆情联系单传送至有关信息员。舆情涉及的有关村、单位要在第一时间对舆情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制定舆情处置方案或工作实施计划,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基本材料。一般在收到舆情联系一天内要有个情况核实结果返回给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拟定对外处理情况说明,报领导小组组长审定,重大事件按照要求报上级有关部门审定,统一对外引导口径。对恶意攻击、散布谣言、严重影响本地形象的有害信息,及时向县委宣传部、政法委及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反映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根据舆情的发展情况,适时启动正面引导机制,在网络上使舆论的导向得到扭转。

(三)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对于观点偏颇、反映事实失实或恶语中伤,但影响不是很大的网络舆论,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跟帖等方式正面引导,以正视听。对那些以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出现反映澡溪的信访和网络舆情,有可能引发热点的重要舆论和敏感话题,发现后要及时上报乡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网络新闻发布和政务微博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抢占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加强风险研判,有效引导网上热点,着力保持网上意识形态积极健康向上。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新途径、开展宣传教育的新渠道、强化群众监督的新手段,各村(社区)要提高认识,落实专人强化舆情信息收集渠道,加强舆情信息综合分析,主动开展舆论引导,为乡各项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

(二)做好舆情监测研判。密切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的网上舆情,梳理舆情潜在风险点,加强舆情监测、研判、报送。

(三)解析引导,注重时效。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做到主动引导、精准引导、有效引导。精心设置议题,加强对经济增速、实体经济、国企改革、环境保护、金融热点、就医就业就学等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防止负面舆论集中爆发,防止具体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慎重稳妥把握涉藏、涉法、涉诉等敏感问题,不炒作不渲染。舆论引导要统一口径,讲究策略,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疏导和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主动权。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加强监测预警研判,及时调控热度,加强权威信息发布,防止出现大的意识形态和舆论漩涡。

(四)上下联动,快速处理。针对网络上反映的问题,在网下要快速核实,如确实是工作做得不到位的事情,要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及时在网上公布。如一时还不能处理的要说明原因,给出时间表,要给网民一个合理的答复。

(五)及时总结,提高水平。加强对信访和网络舆情评论员的培训,提高舆情评论员的政治敏锐性、舆情收集技巧、舆论引导能力和舆情研判能力。对每件重大舆情应对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分析问题,查找不足,以提高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水平。

(一)做好应急值守。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24小时全天候值守,保证通讯畅通。

(二)强化信息报送。发现有关重要舆情,第一时间向镇有关领导报告,根据领导要求,及时协调沟通、依法处置。重要舆情即时报送,每天下午17时汇总报送当天信息。舆情统一报至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格式为“标题+链接地址”,要确保沟通渠道顺畅稳定、保持紧密联系、共享重要信息、会商重要舆情。

(三)严明工作纪律。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守工作岗位,完成工作任务。严守工作秘密,不得泄露相关信息。出色履职尽责,坚持做好记录,做到有案可查。对迟报漏报、失职渎职、失密泄密的人员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宣传、监督、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东海县检察院根据当前涉检网络舆情发展特点,研究出台了《东海县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涉检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实施方案》,以进一步创造有利于检察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处置等具体工作。成员由各部门抽调,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

二是健全长效机制。建立网络舆情研判制,网络舆情研判组根据存在舆情内容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升级趋势组织分析研判。建立舆情分类处置制,将舆情分为一般舆情、重大舆情、特大舆情三个等级,并明确规定责任部门和审核程序。建立舆情处置跟踪监督制,重、特大舆情处置后,由网络舆情协调组负责关注事件进展情况,做好跟踪、监督和协调,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建立舆情处置责任追究制,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在舆情处置过程中应负的责任,对擅自以检察机关名义或口吻发帖、跟帖的、执行不力等情况,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应责任。

三是严格处置程序。抓“常”,即加强与宣传、通信、公安、网媒等的沟通联系,由办公室负责日常网络舆情监控和舆情处置备案工作,技术部门协助配合。抓“快”,即在接到舆情报告后,办公室应迅速向领导小组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相关情况,在领导小组作出决策后,由网络舆情协调组负责具体指令的落实。抓“巧”,即网评员在对舆情进行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回复时,要注重讲事实、摆道理,及时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控制舆情的进一步扩散。

四是提升网评员应对网络舆情的水平。打造一支政治敏感性高、检察业务扎实、网络操作水平高的网评员队伍,通过专业培训和系统培训,确保网上舆情引导队伍更加知识化、专业化。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与群众、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网络舆情监控人员实行24小时网络在线值班,加强对节假日、突发事件、重大时间节点的全网全时监测,加强对各大论坛、网站、微博、微信等涉及本辖区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信息的监控、收集、核实、整理、汇总、报送、跟踪等工作,及时接收、处置、应对县网信办转交的网络舆情信息,切实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二)及时网络舆情报告。发现舆情要及时、报告舆情要及时,按照分级预警机制要求先报送镇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舆情情况镇领导小组要及时按程序报县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在处置完接收的舆情信息后,要及时总结分析,查找问题不足,并将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处置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三)认真进行分析研判。接收舆情后,领导小组要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对涉及脱贫攻坚、社会稳定、民生民利、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便民服务、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深入调查了解,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和新的发展动态,请教上级专家,积极制定出舆情信息处置方案和具体有力的措施。需要多方联动处置的舆情信息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四)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认真处置所接收的网络舆情信息,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网络新闻发布、微信和微博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发布权威信息、公布处置结果,抢占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对短期内不能处置的舆情信息要说明原因,要给群众和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一)分级负责。党政办为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组织牵头部门,机关各部门负责对相关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负责。

(二)合力联动。镇机关各部门对各类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要积极联动,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会商,及早对舆情趋势、影响范围做出研判并及时处置。

(三)资料归档。舆情处置整个过程的材料要及时整理,定期归档。主要包括舆情件、回复材料和媒体的相关报道等。

随着网络舆情事件的频发,为了能够及时止损,将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因此而受到重视。为此,接下来下面识微科技为大家整理了一份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置解决方案,可供参考。

第一条为提高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明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应对的组织机构和程序,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澄清事实,引导舆论,制订本预案。

第二条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1.及时主动,准确把握。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发布准确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把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2.强化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网络舆情的新闻宣传有利于审计工作大局,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

3.突出导向,分类处理。对于影响较大的审计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敏感问题,由局办公室提出新闻处置建议预案并报局主要领导批准后,统筹安排宣传报道工作。

第四条组织机构。

成立网络舆情处置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其他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股室负责人担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对涉及工作的网络舆情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处理与媒体的相关事宜;

2.根据需要确定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新闻发言人;

5.向相关领导和部门及时上报信息。

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处置、预警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设在局办公室,由各相关人员组成,其中办公室负责协调和处理与网监、网宣部门及媒体的关系,收集、跟踪境内外舆情,及时向有关单位、部门通报情况,各股室负责提供情况材料并进行核实、分析。

第五条舆情预警体系。

办公室指定专门舆情评论员负责文字及宣传工作,收集舆情动态,发现涉及审计工作的舆情及时上报,并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引导舆情。

舆情评论员及时收集舆情危机事件及其苗头动向,分析评估态势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对发现的舆情,须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提出舆情处置建议并根据情况需要逐级上报。在报告的同时及时跟帖,确保正确引导舆论走向,有条不紊地开展舆情处置工作。

第六条舆情引导机制。

舆情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按照“确认事实,快速反应,妥善处理”总体要求,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当网上出现涉及审计工作的负面报道后,应坚持积极正面引导,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及跟帖,以正视听。有重大影响的舆情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以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等形式迅速反应,协调主流媒体,推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基本要求,及时了解舆情出处,对引发该舆情的不实之处进行澄清。同时组织舆情评论员,从普通网民的角度对提出的负面质疑进行反驳,引导舆情的正面发展。

当负面影响增大时,领导小组应有意识地选择重要信息,有侧重地在主流媒体公布信息内容,维护审计部门的形象。

1.明确态度。应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快讲事实,慎讲原因,表示对事件的关注和重视。

2.提高速度。要迅速与有关单位和媒体取得联系,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封堵删除与事实不相符的不良信息。

3.统一尺度。要及时拿出统一的解释口径,一时拿不出完整的调查结论时,应考虑梯度发布信息,分阶段降低流言的影响。

4.规范法度。在消除负面报道危害时,要有的放矢,方法得当,分清轻重缓急,密切关注媒体动态,防止事态反复。

5.调整角度。对确属工作失误的情况,应将着眼点放在事后的处理、原因的调查及责任的追究上,举一反三,落实整改。

第九条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与宣传、通信、公安等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联系,定期沟通,及时了解网络舆情的最新动态,学习、提高网络舆情应对的科学方法。

第十条责任奖惩办法。

将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体系,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股室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网络舆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其他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行为的,或擅自发布有关信息或报道虚假情况,导致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对有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舆论资讯信息,监测舆情的最好方式主要是通过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平台来实现。如果是人工来做,一方面无法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像在节假日、周末、下班时间等这样的非工作时段就不能及时的进行监测。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人工筛选、过滤、分析、总结等,工作量十分庞大。

因而,借助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平台是企业最好的选择。下面以识微商情这样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平台为例:

1.可完成对全网舆论舆情信息的实时监测以及指定网站平台的定向监测,助力用户及时且全面的掌握与己相关的动态。

2.可自动识别敏感、负面等用户需要重点关注的信息,并支持通过微信、短信、邮件、客户端等方式告警,提醒延迟最快可在30秒内,助力用户抢占危机处置先机。

3.可对监测到的舆情信息、重点事件、敏感事件等进行回溯寻找舆情源头;跟踪舆情传播过程,进行传播趋势、传播情感、传播媒体分析和统计,分析图表简报同步生成,并支持一键导出,供舆情公关的处置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1.舆情处理原则: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避;宜全不宜偏;宜软不宜硬;宜缓不宜急。

2.舆情处理步骤:全面掌握情况、理性分析是非、客观陈述事实、公正表达立场、提出解决方案。

3.舆情处理方法:首先,需要尽量在第一时间发布对外声明,赢得话语权。其次,进行舆情监测收集,了解各大网站、媒体平台上的舆论动态,掌握事件的真相,并且对舆情信息的真实性、来源、证据、意见等都做好编号存储。第三,根据舆情具体情况做出相应处理,如做好弥补措施、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等,同时做好后续反馈发声工作。第四,关注舆情处置后舆论导向、建立预防机制。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实施方案

为快速妥当处置区司法局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有序引导网络舆论,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区司法局被国内外网络媒体登载有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本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的应对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网络信息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四)服务发展,防止危机。立足于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采取法律、管理、技术、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效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三、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成立区司法局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xxx、局长xxx任组长,党组成员xxx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审定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有关科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研判“网络问政”形势,有序引导网络监督。

四、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对本单位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发现重大网络舆情后,要按照应急管理规定时限和逐级报告、双重报告等要求,及时将情况报告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于发现后三小时内以单位或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名义跟帖依法依规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或答疑释惑,及时、有效控制事态,正面、有序引导网络舆论。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按以下办法分类处置: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相关职能科室位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负责人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发现当日内回复处理意见并在办结之日内回复处理结果。2、属对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3、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网民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并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4、属对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积极意义类的,要积极采纳建议并按要求予以回复。

(四)动态跟踪。落实专人对突发重大舆情及处置后的事态实行动态跟踪,适时采取应对处置措施,坚决防止网络舆情危机发生。

(五)总结评估。在网络舆情被消除或趋于平稳后,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并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纪检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实施方案范文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在2012年发生的陕西“表哥”事件、重庆“雷政富”事件等一系列涉腐舆情事件中,网民们通过舆论的力量,使得一些官员违法乱纪行为被曝光,并最终使其受到党纪政纪处理,都凸显了网络涉腐舆情的积极推动作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报告指出:要加强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做好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应对处置和引导工作。积极研判、回应网络舆情,提高应对网络涉警舆情事件的能力与水平,已经成为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积极回应和妥善处置涉腐网络舆情成为我们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1)传播快。由于互联网络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各种类型的信息几乎能实时发送并接收,信息传播速度相当快,信息传播范围广。网络交互性的特点,满足了民众的信息需求,成为群体性事件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很多涉腐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常常因某论坛的一个帖子、某网站的一个博客、一则新闻而引起网友的关注,继而上升一些网络媒体的头版头条,其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以雷政富事件为例,从照片公布到各大网站关注,仅用了不到一天时间。

(2)关注高。由于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的不满,加上纪检监察机关本身的重要性、敏感性和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等特点。导致涉腐舆情事件往往相对于一般舆情所涉及的信息敏感度更高,也更加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涉腐网络舆情事件极易形成网络舆情甚至网络群体性事件。由于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常常被媒体无限的放大,事件的影响在短时间内爆发式膨胀,引发公众和舆论的激烈评议,这也是网络传播迅速的特点之一。在“表哥”事件中,新浪网上一则相关新闻所引发的网民跟帖,就多达25000余条,整个新闻点击量、发帖量当时都高居榜首。

(3)难控制。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不同,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跨地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难以进行有效控制。网络舆情形成快、传播广,给适时采取措施、有效加以控制带来了难度。同时从技术手段来看,虽然能够将内容进行部分过滤和删减,但并不能保证所有的网站、论坛不出现类似的言论或内容。

(4)易偏离。在网络世界,每个网民都可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这容易使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状态下,在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一些缺少自律意识的网民在发表言论时采取偏激的态度,进行个人情感宣泄,并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一些非理性的、偏激的言论在网络广泛传播。在对党政机关和传统媒体不信任,在叛逆心理和怀疑精神的影响下,民众容易倒向网络媒体一边,使这种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情绪化言论很容易得到众人的响应,从而引发有害舆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官方舆论的“失语”,或政府信息得不到民众的信任,一些网民对网络所发布的信息,不去质疑其真实性,随意改编、传播,又形成新的流言,偏离事件的真相,从而形成影响巨大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纪检监察干部面对网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预见性,对一些激烈评论,不作深层思考,盲目乐观。一些领导干部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违纪违法案件和不正之风的网络舆论不够重视,或置之不理或回避压制,积极应对手段少,以我为主、抢占先机的意识不强。

二是监管不到位。目前,多数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未设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队伍进行网络监测管理,缺少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技巧的训练,网络舆情收集和分析工作滞后,网络舆情的信息掌握不够,网络舆情理论研究贫乏,造成及时反映、有效应对涉腐重大舆情的能力不强,使得网络舆情管理举步维艰。

三是应对不到位。一些地方没有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各种网络舆情危机情况不能进行科学预测,分析和引导,没有一套完整的预防网络舆情危机的具体策略和工作规程。因此,面对涉及腐败和影响稳定的网络信息,往往被动出击,手忙脚乱,缺乏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的能力,对舆情研判也是仓促上阵,判断分析结果相对不太成熟。目前,纪检监察机关的网络评论员队伍不专,业务不熟,大多是身兼数职,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好网络引导工作,不能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四是技术不到位。网络舆情监测,少不了及时有效的信息搜集、处理、研判、反馈、决策,这就需要雄厚的资金保障和强有力的技术系统支撑。大部分纪检监察机关却没有与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相匹配的科技手段,在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难以及时有效获取深层次、高质量的网络舆情信息,经常造成舆情危机事件处置工作的被动。

五是共享不到位。目前,各地各部门对本地区出现的不利舆情信息,处置大多采取单一作战的局面,以最快的速度加以遮掩和封锁,缺乏上下级和部门间的相互联动,给信息研判和利用带来一定难度。

一是提高认识。据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44.1%,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群体,纪检监察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始终把科学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不断加强对新形势下网络反腐工作的研究,准确掌握网络运行规律,切实提高网络舆情甄别、研判和处置能力。

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

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置;

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

三是资源共享。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准确及时收集反腐倡廉舆情信息要求我们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多方力量,努力打造网络舆情工作的整体优势。必须建立一套网络涉腐涉纪舆情收集处置机制,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专门机构,形成内外协调的工作合力。纪检、检察、公安等部门联合应对,达到资源的共享。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实施方案

各中小学、幼儿园,局各科室:

为强化全县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及时回应网民关切问题,有序化解网络舆论危机,有效预防、缩小和消除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县教育系统各类敏感网络舆情的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属地管控,各负其责。局挂包领导,各科室、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首要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处置工作。

(二)快速反应,妥善处置。要第一时间发现、研判、处置网络舆情。要坚持“双处置”,即网下网上同步处置,网下治本、网上治标,积极妥善做好社会舆论层面的回应。

(三)分级响应,有序应对。根据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大小,针对不同等级的舆情,坚持分级应对的原则,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提高效率,注重效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领导机构。

成立xxx县教育体育局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舆情领导小组),由县教育体育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位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为成员。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网络舆情办),网络舆情办隶属教育宣传中心,挂牌设立在局211室,由张志锐同志负责网络舆情办的日常工作。

(二)主要成员单位职责。

舆情领导小组:负责审定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网络舆情办:具体负责全县教育系统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提出处置建议,参与网络舆情的检测、研判,统筹协调各科室和中小学、幼儿园处置相关敏感网络舆情;督导、考核有关单位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并负责和县网信办的直接联系,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各科室、中小学、幼儿园:服从舆情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接受网络舆情办的业务指导,负责具体处置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网络舆情。

(一)应对原则。

1、即时处置原则。力争第一时间发现负面舆情,一小时内措施到位,赢得话语权。第一时间上报。

2、信息公开原则。根据网民的质疑和提出的问题,及时公布事实真相,引导民众舆论。

3、主动处置原则。突发事件中,主动与民众沟通,并适时进行权威发布,通过释疑赢得公众话语权。

(二)具体措施。

1、建立舆情发布机制。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根据必要性,有计划分阶段地主动公布事件处置进展情况,或者联系媒体主动回应。

2、发挥舆论影响力。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及时发布专业、权威、客观的评论性内容,引导负面情绪趋于平和与理性。

3、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员制度。各科室、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一名舆情信息员,在突发事件应对时实时监控舆论发展动向,负责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舆情信息采集上报工作,同时及时回应处置县网信办、局网络舆情办的工作指令任务。

(三)工作方法。

1、迅速调查核实,及时上报,积极沟通。迅速组织调查,核查事实,及时根据舆情等级将情况说明上报舆情领导小组或网络舆情办,并由网络舆情办统一报送县网信办。

2、及时跟贴回应。着重观察负面舆论的发展动向,及时主动应对,由涉事主体迅速组织人员,统一口径,放大正面声音。

3、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多报进展。即在着重解决线下现实问题的同时,第一时间告知事实。不仅基于严格、全面和深入的调查,还要注重公布调查和解决实况,助推舆论平复。

4、对不实贴文,即刻函告县网信办、县公安局网安大队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控,消除负面影响。同时,邀请主流媒体采访,正面回应网民关切。

5、对诽谤、造谣等涉嫌违法违规信息,报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6、主动设置议题。在舆情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认真分析研判,紧扣网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设置相关议题,组织网络宣传,化解网上疑虑,有序引导网络舆论。

五、严格落实考核。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各学校、各科室年终考评。对因处置不力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单位和科室取消年终评优评先资格;对因处置不力、拖延瞒报等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年终县局将对在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考核工作,由局网络舆情办牵头。

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方案

20--年,为及时监测和稳妥处置可能出现的重要网络舆情,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明确纪律要求,加强信访和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反馈和引导工作,提高信访和网络舆情监测和危机化解能力,形成突发事件舆情处理合力、提高处置成效,维护稳定大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政府与群众、政府与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有效引导网上热点问题,按照“统一领导、把握重点、讲究方法、正面引导”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论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为实现与网民的沟通和良性互动,服务乡的稳定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一)坚持事件处置与信访、舆情处置并重的原则。充分认识信访、舆情处置是事件处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始终坚持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引导处置“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做好事件处置和信访、舆情处置工作。

(二)坚持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信访、舆情处置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按照“事件处置主体是信访、舆论引导第一责任人”的原则,明确事发单位和事件处置部门为舆论引导工作第一责任人。强化各村(社区)作为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主要负责人应自觉担当起信访、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人的角色。

(三)坚持协调联动加强舆情处置合力的原则。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信访、舆情处置工作,在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形成信访、舆情处置合力。

领导小组及成员务必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扎实有效地做好舆情监测报送处置工作。

(一)领导小组。全面部署、统筹协调重要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协调督促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形成应对合力,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舆情进展和处置结果;负责指导信访和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对重大信访和网络舆情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深入探索信访和网络舆情变化规律,研究有效引导管理信访和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应对信访和网络舆情的预见性、针对性与有效性;根据舆情的发生、发展、演变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审定舆情应对和处置方案,确定新闻发布口径和接受采访对象;落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信访和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报送和跟踪等日常工作,及时掌握舆情热点和社会动态,了解社情民意,便于回应疑问、改进工作,并根据舆情发展趋势,适时对舆论进行正面引导。

(三)事件处置单位。指定1名负责人和1名联络员负责舆情应对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配合宣传部门工作,协助做好现场采访记者的接待;指定专人(原则上是分管工作负责人)按照统一口径接受记者采访。

(四)新闻发言人。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党委副书记为网络新闻发言人,党政办工作人员为联络员。

(一)加强舆情监控。信访和网络舆情信息员要每天浏览热门热点论坛,发现舆情在第一时间报送至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并监测舆情发展动向。要在热门热点论坛中注册,取得发贴资格,同时要对热门热点论坛的帖子实施监控。

(二)快速核查应对。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舆情后,立即根据责任范围将舆情联系单传送至有关信息员。舆情涉及的有关村、单位要在第一时间对舆情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制定舆情处置方案或工作实施计划,经分管领导审批后,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基本材料。一般在收到舆情联系一天内要有个情况核实结果返回给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拟定对外处理情况说明,报领导小组组长审定,重大事件按照要求报上级有关部门审定,统一对外引导口径。对恶意攻击、散布谣言、严重影响本地形象的有害信息,及时向县委宣传部、政法委及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反映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根据舆情的发展情况,适时启动正面引导机制,在网络上使舆论的导向得到扭转。

(三)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对于观点偏颇、反映事实失实或恶语中伤,但影响不是很大的网络舆论,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跟帖等方式正面引导,以正视听。对那些以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出现反映澡溪的信访和网络舆情,有可能引发热点的重要舆论和敏感话题,发现后要及时上报乡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网络新闻发布和政务微博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抢占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加强风险研判,有效引导网上热点,着力保持网上意识形态积极健康向上。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新途径、开展宣传教育的新渠道、强化群众监督的新手段,各村(社区)要提高认识,落实专人强化舆情信息收集渠道,加强舆情信息综合分析,主动开展舆论引导,为乡各项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

(二)做好舆情监测研判。密切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的网上舆情,梳理舆情潜在风险点,加强舆情监测、研判、报送。

(三)解析引导,注重时效。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做到主动引导、精准引导、有效引导。精心设置议题,加强对经济增速、实体经济、国企改革、环境保护、金融热点、就医就业就学等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防止负面舆论集中爆发,防止具体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慎重稳妥把握涉藏、涉法、涉诉等敏感问题,不炒作不渲染。舆论引导要统一口径,讲究策略,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疏导和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主动权。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加强监测预警研判,及时调控热度,加强权威信息发布,防止出现大的意识形态和舆论漩涡。

(四)上下联动,快速处理。针对网络上反映的问题,在网下要快速核实,如确实是工作做得不到位的事情,要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及时在网上公布。如一时还不能处理的要说明原因,给出时间表,要给网民一个合理的答复。

(五)及时总结,提高水平。加强对信访和网络舆情评论员的培训,提高舆情评论员的政治敏锐性、舆情收集技巧、舆论引导能力和舆情研判能力。对每件重大舆情应对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分析问题,查找不足,以提高信访和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水平。

(一)做好应急值守。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24小时全天候值守,保证通讯畅通。

(二)强化信息报送。发现有关重要舆情,第一时间向镇有关领导报告,根据领导要求,及时协调沟通、依法处置。重要舆情即时报送,每天下午17时汇总报送当天信息。舆情统一报至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格式为“标题+链接地址”,要确保沟通渠道顺畅稳定、保持紧密联系、共享重要信息、会商重要舆情。

(三)严明工作纪律。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守工作岗位,完成工作任务。严守工作秘密,不得泄露相关信息。出色履职尽责,坚持做好记录,做到有案可查。对迟报漏报、失职渎职、失密泄密的人员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搭建好与群众、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网络舆情监管。网络舆情监控人员实行24小时网络在线值班,加强对节假日、突发事件、重大时间节点的全网全时监测,加强对各大论坛、网站、微博、微信等涉及本辖区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信息的监控、收集、核实、整理、汇总、报送、跟踪等工作,及时接收、处置、应对县网信办转交的网络舆情信息,切实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二)及时网络舆情报告。发现舆情要及时、报告舆情要及时,按照分级预警机制要求先报送镇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舆情情况镇领导小组要及时按程序报县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在处置完接收的舆情信息后,要及时总结分析,查找问题不足,并将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处置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三)认真进行分析研判。接收舆情后,领导小组要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对涉及脱贫攻坚、社会稳定、民生民利、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便民服务、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深入调查了解,及时掌握事实真相和新的发展动态,请教上级专家,积极制定出舆情信息处置方案和具体有力的措施。需要多方联动处置的舆情信息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

(四)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统一口径”的原则,认真处置所接收的网络舆情信息,通过论坛发帖、留言回复、网络新闻发布、微信和微博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正确引导,发布权威信息、公布处置结果,抢占正面信息发布的先机,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对短期内不能处置的舆情信息要说明原因,要给群众和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工作要求。

(一)分级负责。党政办为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组织牵头部门,机关各部门负责对相关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工作负责。

(二)合力联动。镇机关各部门对各类舆情监控及媒体应对要积极联动,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会商,及早对舆情趋势、影响范围做出研判并及时处置。

(三)资料归档。舆情处置整个过程的材料要及时整理,定期归档。主要包括舆情件、回复材料和媒体的相关报道等。

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推动学校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快速反应、及时回复、强抓落实”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教育工作全面、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教育工作质量。

组长:张晶晶副组长:靳丽董平组员:任治奇郝瑞网络舆情兼职工作人员:姚新新。

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我校的良好形象。

(一)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

(二)工作要求。

1.进一步建立完善网上社情民意工作机制。

-1-。

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做到责任到人,确保网络舆情工作落到实处。

2.严格网上社情民意办理时限要求和工作质量。

(1)明确办理时限。各抓级领导、年级组必须在发现网民发帖时起后5小时内,对网民反映的相关问题予以回应(含休息日、节假日);对能够迅速解决的一般问题,要在网民发帖后24小时内作出正式解答;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在回复中说明情况并承诺办理时限,但办理时限最长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须报主要领导审定。

(2)规范回帖内容。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涉及我校教育方面的问题,要通过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学校抓级领导要加强对回复内容的审查,确保相关回复内容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同时坚决杜绝在回复内容中出现错字、别字以及语意不通等问题。回复重在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注意用语艺术,做到态度诚恳,讲理不失礼。要增强回复内容的针对性,确保回复内容既一语中的,又切实可行,坚决杜绝用应付式、程式化语言回帖或含糊其辞的现象。对于蓄意散布虚假信息,恶意诋毁教育的言行,予以有礼有节的应对,并做好解释沟通,矛盾化解工作。重大舆情处置后,要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

要加强与系统内相关学校的沟通,特别是网民提问涉及交叉管理的内容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即网络舆情涉及年级、科组作为牵头单位,确保在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牵头落实办复责任,并按照规定的办复时限完成网络舆情办复工作。

相关范文推荐
  • 01-11 颠球技巧与心得体会(热门21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请大家一起来阅读以下这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并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思考方式。从古至今,佩戴珠宝的习惯在人类文
  • 01-11 理货员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写心得体会有助于加深对学习和工作过程的认识,提高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的总结,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灵感和思路。不一样的经历总是给人不一样
  • 01-11 依法执教的心得体会总结(汇总18篇)
    总结是我们对过去的回顾,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真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担负着教
  • 01-11 半生雪歌曲主持串词(实用21篇)
    在座的各位,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为大家主持今天的活动。以下是一些主持人常用的互动环节,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创意。1、对不起我的最爱串词:甲:一次次孤单的等待;
  • 01-11 最新教育差距与不足的研究报告(精选18篇)
    范文范本是学习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模仿和借鉴范文,我们可以逐渐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范文范本是学习和借鉴的宝库,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优秀的写作技巧和创作方
  • 01-11 领导能力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
    通过对培训心得的总结,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找到了优化的方法。要写一篇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先参考下面这些范文,了解一下别人的写作思路。
  • 01-11 公司变废为宝心得体会总结大全(22篇)
    写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整理思绪,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方式。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启发。每个人都会在生活
  • 01-11 护士科室鉴定指南范文(24篇)
    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负责照料和关心病患的生活起居。以下是一些护理伦理决策的参考范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伦理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从前很喜欢看影视节目中
  • 01-1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优质14篇)
    调查报告是通过对特定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的一种书面形式。调查报告是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
  • 01-11 试用期的个人工作总结(优质14篇)
    在这个月里,我努力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质量。总结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自我检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表现,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