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4年中国现代化道路范文(20篇)

2024年中国现代化道路范文(20篇)

时间:2024-01-11 14:15:03 作者:雁落霞2024年中国现代化道路范文(20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写作规范和要求,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评分。接下来是一些范文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中国特色法制现代化道路浅议

(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2)、作用:一五计划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考点二】理解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

(1)、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考点三】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1、“大跃进”的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上不切实际的高速度。

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农村公有化程度高、集中管理、大锅饭。

【考点四】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早是1978年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

【考点五】了解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加企业的活力,把企业搞活。

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立海南省,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中江苏的有南通和连云港.

3、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4、1990年浦东开发,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考点十】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xx大的主要决定。

1、1992年,十四大召开,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

思想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写进党章。

文档为doc格式。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需要把握的几对重要关系【精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x******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在不懈奋斗中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谱写了现代化发展图景的中国篇章。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时代背景,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必须走好走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科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要准确把握贯穿这条新道路的几对重要关系。

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而成功探索出来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的开创,有赖于作为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和作为主体力量的中国人民。x******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组织、调动、凝聚广大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最根本政.治保障,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才能迈入快速发展的正确之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最有力依靠和最大底气,.党.对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和宏伟规划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广泛实践和智慧创造才能实现。

守正与创新。

历史地看,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是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内外因素的新生与重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不同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历史积淀与人民现实创造相结合的建设性产物。百年来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求索昭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与此同时,这条新道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基础上,又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新的内涵焕发强大生机活力。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x******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守正”就是坚持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人民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现代化发展夙愿,就必须坚守社会主义之“正”,在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牢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创新”就是不断为现代化建设注入理论和实践的活力,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创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从来都是在打破教条束缚、坚持实事求是中前进的。作为一种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我们自主提出并推进改革开放,在经济机制、政.治体制、社会运行、文化建设及生态发展上不断推陈出新,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理论,应对并解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断灌注创新活力。

普遍性与特殊性。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所以能够开创并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既遵循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又立足和遵从现实国情的特殊需要,在发展中实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就普遍性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首先是一条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因而尊重和符合客观规律是其首要前提。就特殊性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x******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揭示了中国社会变革之路的原创性特点。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把握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一方面,遵循现代化建设以工业化为基础的普遍规律,努力吸收借鉴一切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力戒急于求成、盲目躁进的心理,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扎实实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变“后发优势”为发展优势、“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不断夯实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坚定走自己的路的信心和勇气,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中国内涵、中国气度、中国风范。

全面性与协调性。

从确立“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到提出建设“小康之家”的设想,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标志着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都达到了崭新高度。这一新道路所指向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鲜明特点在于全面性与协调性的有机统一。

调性的关系。“全面”的目的在于获取现代化发展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就实践层面而言,就是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个领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部署,为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条件。“协调”的目的在于找准现代化发展的最优结构。就实践层面而言,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在现代化建设中处理好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特别是要直面制约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以及各方面建设的现实情况,充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兼顾推进的速度、力度和强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在把握平衡、综合施策中寻求现代化的最优结构。

民族性与世界性。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基础上开辟的,同时也是在与世界现代化整体图景的交融互动中、在不断回应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六足中国国情着重应对和解决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面临的实际问题,其底色是中国实践、中国经验,因此其“版权”是中国的、民族的。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作为其重要价值取向,效用和意义超出了民族、国家的边界,具有鲜明的世界历史意蕴。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把握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其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不依靠、不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前提下获得了巨大成功,破除了现代化话语中的西方中心主义,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模式占主导地位并垄断话语权的格局,充分说明现代化没有固定模式,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是多元而非一元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拓展了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通往现代化的路径,为那些既希望实现现代化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道路选择,激励发展中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其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可以在共存中互为“他山之石”,相互取长补短、互融互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可以借鉴西方现代化的有益经验用于自身的发展,西方世界也应当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案例中反思和审视自身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不足。其三,“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化进程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理应为构建共同繁荣的全球现代化图景作出更为重要的贡献。我们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责任。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紧密团结在以x同志为核心的.党.***周围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实现新的历史伟业奠定坚强有力的路径基石。

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心得范文范文

从属性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救了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发展了中国。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创造世界经济奇迹、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命脉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概括为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步达到发达社会标准的过程。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五个前置词,对应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我们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演变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累加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打开了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政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精神文化现代化是深度的精微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标准。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出社会健康发展中的和谐、互容与共享。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最好诠释,是生态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命运与共、再造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层面的本质要求。

从世界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体现为一个不断向世界开放的过程。人类文明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现代化需要中国积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就必然包含对“世界将向何处去”、“人类将向何处去”的回答。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与对外开放是相统一的,这就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促使我们不断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努力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对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以资本为中心,走扩张掠夺殖民的现代化老路,而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坚持胸怀天下,用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置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之中,既立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重大突破,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应以更加自信、自豪的心态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青年干部心得体会

“要加强能力提升,让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最清晰的脚印,踩在最泥泞的路上。人类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时代的精神就是青年的精神。”新时代基层青年干部在完成学业后毅然决然走向了最艰苦、最复杂、最吃劲的岗位,务必要铭记初心、坚定信念,不惧困难、直面挑战,勇于突破、锐意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断用“青春之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汇聚“信念如初岂可渝”的坚定力量,以“信仰之力”托举“中国式现代化”的顽强不屈之志。“心有所信,方能远行。”党的__以来,__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并提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从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创作《建国方略》,到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再到当下“盛会召开”的中国全面崛起,华夏儿女走过了千山万水,至今还在奋勇攀登。“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干部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务必要坚持以__为指导,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坚定信念道路方向,把坚定理性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业的“压舱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夯实人生成长和事业进步的坚实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汇聚“追风赶月莫停留”的奋进力量,以“实干之力”托举“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拼搏之志。“不畏寒苦,自得其芳。”__在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如果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新长征,前方必然还有数不胜数的“娄山关”“腊子口”,更有很多“雪山”“草地”有待翻越。“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广大青年干部要深深扎根基层,在面对基层种种复杂的挑战、艰险的困难中,绝对不能低头、不能畏缩,更不能打退堂鼓,要敢于在泥泞的道路中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砥砺坚毅品格,练就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过硬本领。

汇聚“江山代有才人出”的革新力量,以“突破之力”托举“中国式现代化”的锐意创新之志。“生逢盛世,恰如其时。”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十年非凡变革中,我们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穿越历史、现实和未来,__的话语愈加自信豪迈:“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满眼生机转化均,天工人巧日争新。”新时代基层青年干部要顺应时代趋势,充分利用青年的创新思维和学识胆量,增强创新自觉和创新本领,勇于破除教条、敢闯善试,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青春奇迹。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__。”回望来路,广大青年靠“青春之力”创造了辉煌历史。眺望前路,我们还要靠“青春之力”开辟美好未来,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时代,在越走越宽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向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心得体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我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的购买力影响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人逐渐远离那个需要粮票购买物质匮乏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也随之提高。中国游客出国真相购物的新闻经常报道。在法国,中国游客争相在某著名的百货公司购物,在韩国,中国游客争相在护肤品店里购买护肤品,在日本,中国游客争相购买电器……如此报道屡见不鲜,几乎每一个国家都能看见中国人的身影。中国的购买力不断提升,以此拉动世界经济总水平发展。因此,中国的购买力不断影响世界。

除了中国人的购买力影响世界外,中国的文化也在影响世界。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的文化不断走出国门,影响世界。近几年来,汉字热,诗词热席卷多个国家,孔子的仁礼思想传到海外,国内小学生朗诵的人之初性本善,在国外也被大力推行,为国外学生所朗诵,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五岁的独生女,也用中文申请并茂的朗诵三字经。并且,中国的茶文化,功夫文化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海外人民所喜爱。此可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断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不断影响世界,影响海外人民的思想观念,乃至生活方式。因此,可以说,中国文化时时刻刻并且深刻的影响着其余世界的文化。

中国除了在经济文化领域影响世界外,在各个方面领域也在影响世界。如何巩固和发展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力,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认为,大到国家层面,找到个人都应该参与到影响力保卫战中来。

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应当实施积极的对外政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每个角落。国家还可以利用新传播方式来传播文化。以个人的层面看,个人出国旅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国家形象,如央视广告言:你是什么样子,中国便是什么样子。所以,个人要注意行为举止,用正确的方法传播中国的文化,发挥购买力。这样才不会让其他人对我们有小瞧的情绪。

让我们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看中国如何影响世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典理论【精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前无古人的创举,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十个明确”中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时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首先要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在何处。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在于符合中国实际。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伴随着因自身孱弱而饱受西方列强殖民掠夺的民族危机。但无论是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还是以“改制”为目标的戊戌变法,乃至高呼“德先生”“赛先生”的新文化运动,都不可能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希望。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获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才开启了自主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篇章。中国近代以来一个多世纪的求索历程告诉我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归根到底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仅要汲取西方现代化的成就和经验,而且还要克服西方现代化无法克服的弊端,完成对西方现代化的历史超越,实现从落后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跨越。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在于有别于西方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是依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实现的。马克思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但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具有难以克服的弊端:由于社会大部分物质生产力以资本的形式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生产目的不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少部分人、少部分国家的发展以大多数人、大多数国家的欠发展为条件,这种现代化不可能成为全体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西方发达国家顺序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串联式”发展过程改造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发展方式,让科技发展由“跟跑”逐步转向“并跑”和“领跑”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互利共赢;

等等。

1881年,马克思给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查苏利奇复信时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也就是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用于自身,同时又能避免资本主义的苦难。今天,在世界的东方,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能够行得通、走得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来,人们就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什么、“新”在何处、从哪里来、向何处去、有什么意义等进行了探讨。要正确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确定好解读的合理视域和科学维度是关键。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域可知,这条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所开创出来的一条道路。要科学理解这条新道路,就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基本维度。

时空维度: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第一个“新”,就在于它的时空属性,即它是立足中国国情、切合中国实际、符合时代潮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新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实践的再版,也不是西方现代化道路的翻版,而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版现代化道路。把握了这个“新”,就能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苏联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区别开来。

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有着浓郁的民族性;

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有着突出的时代性;

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经验教训,有着鲜明的世界性。因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融传统性和现代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为一体的现代化道路。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离开了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就无法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来龙去脉,就无法弄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化根基、历史底蕴、现实基础、时代价值、发展逻辑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第二个“新”,就在于它的理论属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制度属性,即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实践的产物。把握了这个“新”,就能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基于西方现代化理论、依附论等的现代化道路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西方现代化理论本质上是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非西方社会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但西方现代化理论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提出发展中国家只有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然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它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因而绝非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模版。依附论则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体系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受着处于中心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压迫、剥削,这是其落后的根源所在。只有摆脱这种依附,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实践证明,前者易导致发展中国家失去独立自主,后者易导致发展中国家闭关自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源于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和依附论的批判和反思,它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既保持了独立自主,又实现了快速发展,因而是对二者的扬弃和超越。它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唯一性的神话,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而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一种全新选择,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所以正确,就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就无法弄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外延、实质等,就无法从根本上驳斥和澄清各种误解、误读。

主体维度: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第三个“新”,就在于它的主体属性,即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自主式”的现代化道路。把握了这个“新”,就能从阶级立场、价值取向等方面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其他各种现代化道路区别开来。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中国人民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向往是道路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道路护航的有力保障,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道路践行的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追求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和平发展,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表达了中国人民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的决心,也彰显了对其他国家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和意愿的尊重。它突破了“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以及“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等思维方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根本成就。离开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无法弄清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就无法把握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力量。

上述三个基本维度既各有侧重,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实现了高度统一。坚持三个基本维度的有机统一,就能抓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本质规定性,就能牢牢掌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解读的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接续奋斗,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提出“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清醒认识到:“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强调“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上世纪80年代,我们党提出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确立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划。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的基础上,我们党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安排,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过持续奋斗,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坚持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要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体现,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努力。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方略,就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中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要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历经党和人民百年求索、百年奋斗,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走出了一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也走出了一条超越西方国家现代化既定模式的新道路。这一现代化新道路,使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实现了后发赶超。

从科技创新看,能够提供催生创新创造的丰沃土壤,从而成为我国加快现代化的持续动力和不竭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两极分化是私有制的产物,特别是以资本与劳动对立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由于利润的增加比工资的提高更为迅速,导致社会生产力越是发展,工人群众的贫困化和财富两极分化就越是加深,这是西方国家现代化无法解决的顽瘴痼疾。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来,西方国家社会贫富悬殊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兴起的美国“占领华尔街”、法国“黄背心”抗议运动等就是生动缩影。据统计,2020年3月至12月,美国亿万富翁们的财富增加了1.1万亿美元,但同时美国却有800万人返贫,2000万人失业,1000万人陷入饥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年6月警告称,全球收入不平等成为“这个时代最明显的挑战”,发达经济体的贫富差距达到数十年来最大。法国总统马克龙坦承:“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为中产阶级提供了进步机会,但这个体系如今已经破败。”中国式现代化则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作为重要的政治原则,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郑重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目标。可以说,有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14亿多人民奋斗实干,有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方针政策,就一定能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人类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从唯物史观看,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现代人精神层面的体现,是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荒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预言“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可以坚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中国式现代化也一定能够克服西方现代化滋生精神危机的先天弊病。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人类现代化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从生态角度看,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也是一部对自然环境肆意征服和疯狂破坏的历史。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西方生态环境问题的总根源。这种以追求利润为前提、以无限扩张为基础的掠夺式生产方式,加上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社会“支配自然”、“征服自然”的观念,将自然看成是资源的“水龙头”和废弃物的“污水池”,滋生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甚至导致生态危机。在短短几代人的时间里,美国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变:数以千万计的各种动物濒临灭绝,大片原始森林消失殆尽,导致土壤盐碱化、水土严重流失和新物种不断入侵,直至发生20世纪30年代西部大草原沙尘暴。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绝不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定不移贯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美国贩卖和奴役非洲黑人,屠杀印第安部落,实施种族灭绝。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将始终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出了一条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西方国家依靠侵略扩张实现崛起和“国强必霸”的老路,为世界提供了通向现代化的新选择。这是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发展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能够超越西方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根本在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新征程上,我们将义无反顾沿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社会谋和平与发展中,不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可谓源远流长,其根底之牢固、蕴藏之丰富、规模之宏大、影响之深远,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奋斗中扭转命运、铸就辉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文化资源,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和代代传承,演绎了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和滋养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根脉和文化精神,并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存在形态,支撑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代创造和历史选择。

中华文明坚定着我们走自己的路的志气。建党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不懈奋斗,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向世界生动呈现了中华文明欣欣向荣的万千气象。所有这些,无不展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的宏大格局,无不展现着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中华文明不啻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来源,仿佛一条神奇的精神纽带,凝聚人民追求、汇聚民族力量,形塑了世界上一个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中华文明的开创性决定中国不能改变选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这些折射着中华文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内在气质的哲学箴言,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把握现代世界的基本方式。

中华文明提供了我们走自己的路的底气。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而且也给“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性线索,让世界在中华文明的独特观照中看到了人类未来的希望。我们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有这些,无不彰显中华文明的强大包容和海纳百川的精神力量。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无不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从深层次考察,中华文明所孕育的人类文明形态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本质上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关注。

历史和现实证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积极主动地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融入人类文明发展共通共荣大势,推动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列车稳健地行驶在既合乎规律性又合乎目的性的正确轨道上,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和世界之问,提供了中国答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根基和魂魄。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提供文化资源,由此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断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重大时代意义,更好地回应讲述中国、展现中国,进而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这一重要时代命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时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简称“中国制度优势”)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性因素。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第十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从制度优势视角探查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益于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论述的学理化研究,坚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制度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重视发挥制度优势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论述的一个核心观点和鲜明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汲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共产党宣言》等经典文本中阐发的制度优势因何而立、如何恒久等宝贵精神财富,继承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发挥制度优势的宝贵历史经验,全面深刻论述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发挥制度优势、要发挥什么样的制度优势、如何发挥制度优势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多次强调“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极大增进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历史自信和制度自信。

中国制度能够在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通过科学阐述中国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性、先进性、实践性,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在新时代树立制度自信。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等新提法,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制度优势的理论意涵,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制度自信,坚定了全党全国人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

在方式方法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国内既要明晰制度优势,“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又要加强制度自信教育,“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还要“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使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相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国际上“要积极创新话语体系、提升传播能力,面向海内外讲好中国制度的故事,不断增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只要我们以“任凭风浪起,我自岿然不动”的历史自觉继续发挥中国制度优势,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顺利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甫一发表,便引起理论界广泛关注。其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论断,理论界尤为关注。个中缘由,在于它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根本成就及其历史贡献的最高概括,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含量、研究与解释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上,提出了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三大论断。精准研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就会发现,这三大论断是历史逻辑上步步递进,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上不断丰富的关系。

在道路问题上,要把“中国自己”确立起来;

在中国道路问题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历史结论,旨在破除中国道路问题上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与独断主义、拿来主义。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说把“中国特色”转换为“中国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为现代化道路,同时又突出了“新”。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指向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也指向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还指向世界现代化道路。

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主要为资本家特殊利益集团谋利益的现代化;

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贫富悬殊的现代化;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单边主义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涵义的重要论述都是在坚持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着眼于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他指出: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除“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外,其他四种涵义都是对接“新时代”的,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致力于实现强起来的道路。第二,从历史上看。当年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加个“新”字有其深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础上逻辑地发展起来的。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是逐步深化的。1979年,邓小平在分析西方现代化发展成就、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之后指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又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论述表明,这里的中国式主要是强调适合中国情况,即“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这一点我们党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同样如此。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是要在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发展了过去所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总体上还处于未发展起来的阶段,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综合国力不强,人民生活水平也不高,因而相对注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步入发展起来以后新的历史方位,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基础上,就更加强调共享发展,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加突出地把推动共同富裕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习近平总书记也把中国式现代化看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二是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过去实践上相对注重物质财富增长和基本需求满足是一种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尽管我们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然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使我们在实践上还是相对注重基本需求满足与物质生产、经济增长,发展的不协调性相对突出。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我国发展更加注重其协调性,更加突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协调发展”“美好生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等,就是如此。三是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绿色发展,超越了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地方那种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四是更加注重走和平发展道路,更加强调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注入新动力,更加强调参与全球治理,以求“以中国发展贡献于世界”,促进合作共赢。这对改革开放初期相对注重“在维护世界和平中谋求国内发展”来说是一种推进与发展。上述四个方面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那些既希望较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世界现代化道路问题上的“西方神话”,也蕴含“世界有我”的意义。如果说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对注重中国国情,那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已经成为世界历史且影响世界历史的场景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更加突显其“新”及其世界意义,即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又高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现代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就中国与世界关系而言,它注重平等互利,即走和平发展道路,注重中国与世界、世界各国之间的平等发展、合作共赢。基于这种理论范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4大支柱,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政党谋强大。

(6)世界维度上,它确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道路上的“定和”。不走和平发展道路,就难以实现确定的奋斗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强起来。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念兹在兹的历史宏愿、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接续奋斗的强大动力、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担当,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史上的奇迹。在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化进程,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将更好发展自身、造福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潮流,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现代政党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等,集中而鲜明地体现在其领导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上。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深刻把握非凡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何以能在一百年里从衰败凋零走向欣欣向荣、书写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答案要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百年奋斗中去找寻,从中华民族对现代化的苦苦求索中去探究。

欲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诉诸革命。对此,毛泽东同志说得很清楚:“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封建势力的腐朽统治,就像沉重的枷锁,紧紧束缚住中国现代化的脚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中国推进现代化扫清了障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在现代化征程上艰辛探索、砥砺前行。中国选择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青年干部心得体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稳”字当头,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百年沧海桑田,历史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中国人民从流离失所到安康富足,使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使中国人民从受奴役压迫到站起来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了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民之路,指引着中华民族从贫困潦倒走向伟大复兴,短短百年历程,中华大地日新月异,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历史和实践不断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是中国人民最值得信赖的执政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民族战胜一切苦难、走向辉煌的根本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对党忠诚,始终将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将自己的命运时刻与基层群众的命运连在一起,时刻不遗余力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美好明天而不断努力奋斗,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稳”中求进,毫不动摇主动担当作为,让“中国式现代化”扎根泥土、遍地开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中国人民从来都不惧怕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冲锋在前、敢做先锋的勇气,坚定主动担当作为的信念,坚持做表率、争先锋,以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斗争精神,为党和人民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思为民之路、常怀为民之心,坚持让“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成果转变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力量,为党的__精神指引乡村振兴发展铺平基层道路。

“稳”扎稳打,毫不动摇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汲取文化营养。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富含智慧,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从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展现全新的中国式现代化新成果。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不断探索借鉴文化传承中的优秀做法,并把他们灵活运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积蓄文化力量,最终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农村现代化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

对于世界来讲,或者准确地说,对于西方世界来讲,中国就是一个异类。因为他们总能发现,似乎套用的大历史的规律,无法很好的匹配中国的大历史。

现代化,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就像那首诗说的: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顾城的诗道出了一种境界,就是我们对现代化这个词的若即若离之感。

曾几何时,我们被课本里面的“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召唤所激动着,这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它永无止境。

现代化包含过去,无法分割。

现代化的模式多种多样,我们无法说得清。

现代化,是我们终将面对的大路。

本书作者试图通过比较近代史的中国,与已经走向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化进程来找出使得现代化得以进行下去的共同条件。

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过程,是一个前途光明道路坎坷的路程。

现代化,是一场人类大历史的深刻革命,它极大影响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人类的一些习性特点。

大树分割线。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青年干部心得体会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章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跟随“掌舵领航人”的步伐,以实际行动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而团结奋斗。

“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循着党旗的方向,让“滚烫红心”印证“如磐初心”。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的领导是我们克敌制胜、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一代代海内外中华儿女握指成拳,牢牢凝聚在党旗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从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血泪史诗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轰轰烈烈的伟大壮举,从和平年代里和谐、和睦、和平的发展环境到联谊同胞、共克时艰的暖心之举,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有团结凝聚的核心,才能朝着正确政治方向阔步前进,才能焕发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实践验证真知,历史见证价值。”步入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的步伐,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自觉做__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拥戴核心落实在担当实干的具体工作中,把捍卫核心体现在履职尽责的实际成效上,让“对党绝对忠诚、与党同心同德”成为精神主旋律。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汇聚人民的力量,让“昭昭民心”印刻“勠力同心”。大海,在涓涓细流一点一滴中汇聚而成;史诗,在亿万人民一笔一画中奋力书写。从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到创造辉煌开辟未来,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人民至上”始终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初心与坚守。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命之基、动力之源。滚石上山走向“强起来”的十年背后,离不开亿万中国人民的汗水浇灌与智慧凝结。从脱贫攻坚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到疫情防控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豪迈誓言,再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深情表露,在__心中,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就是“国之大者”,而一张张满载深情的选票,也写满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民心凝聚民力。迈向赶考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唯有坚定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我们才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踵事增华行致远,云程发轫谱新篇”,辉映奋斗的征途,让“万众齐心”印出“复兴信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眼下,我国已经迈入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阳光也有风雨,有险阻也有通途,长期以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新形势下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仍在涌现,面对未知与不确定,唯有勇于探索实践、务实踏实肯干才能在时代浪潮中踏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牢牢掌握复杂局势中的话语权、主动权。眺望前方奋斗路,历史大潮奔涌向前,复兴伟业责重于山。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广大党员干部要善用全局眼光,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以工作合力扎扎实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管根本的工作,积极构建维护新形势统一战线,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注重把握“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潜绩和显绩、原则性和灵活性、团结和斗争”等重大关系,积力之所举,切实消弭分歧、增进共识,形成牢不可破的真团结,创造性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形成全党上下一齐动手、有关方面协同联动的工作局面,为党和人民事业汇聚奋斗正能量、画好最大同心圆。

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心得范文

毫无疑问,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财富,包括传统文化、精神文明的精髓,。在上个世纪之初轰轰烈烈开展地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封建的、愚昧的理学和落后的礼教发起进攻是正确的,但是此过程中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摒弃却是不够明智的。此后,直到现在,将近一百年过去了,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才发现儒家思想、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没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变得野蛮、愚昧,缺少了对传统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将变得浅薄、无知。但是在现代中国人的身上随着一代一代更替,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特别是蕴含了丰富古典哲学,那些简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圣贤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利益。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与我们大社会,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孔子非常注重仪容礼节,把看作为人处事的重要一面。其实我们不论对任何人都十分注意行为规范养成良好教育,所以,我们首先是做人,其次才是学习其他知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这样说:“千教万教,学做真人”。意思是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人做人。另外,传统文化中强调严教齐贤,见贤思齐。在传统的伦理文化中,以严字当头,强调以进德修身,反对溺爱、宠爱。

通过我院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离我们很远,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是指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民族小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智慧。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我的心开朗了许多,就像突然遇见了太阳。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养性!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样的书?怎样才算修身养性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在探索。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徒劳。这样的人于社会于他人也将是无所益处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好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信息化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位教育教学服务。

特别喜欢《易经》中的那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经常用这句话去勉励自己,交给我们怎样去做一个人,做好一个强者、智者。我经常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两句就会是一个圣人,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精深的文化随便精研点就受用终生了。

现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专心的去学习一些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来安静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

不敢说自己是个有智之人,但至少在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知道一个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我要寻找我的快乐的精神家园。只要肯于学习,勤思考,相信,总有一天可以达到我想要的的境界。

多读书养智气,重情义养人气,能忍辱养大气,温处事养和气,讲责任养贤气,系苍生养底气,淡名利养正气。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体生命的自由、尊严,讲得不够。更多的是帝王的权利,而不是百姓的权利;在发展道路上,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人情和集权。没有人情,便办不成事。各种事情的解决,如评职称,重大课题立项,各种评奖,均离不开人情。人情是这个社会得以运转的万金油。集权,即大权独榄,什么事都由有关领导说了算。结果只能是脱离民意,自行其是,乃至以公家之权谋个人之私。这必然使民心受挫,社会正常秩序遭破坏。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这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是谁也难以阻挡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国际上对外交往的增多,我们的胸怀将更开阔,我们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将认识得更深刻,各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将逐渐被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必将大大加快。

因此,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将文化精华化为我们的良知、理性、美感等主体存在的一部分。还应该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判断、文化心理中自觉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宽厚仁爱、有创新意识的中国人。

农村现代化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

众所周知,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从博大精深的宇宙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使自身保持生命的活力。但是,哲学就其本质而言,它是属于一种精神活动及其成果,传达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因此哲学问题总是浓缩着时代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从已有的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来看,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就是要求中国哲学站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结合自身特色和西方哲学发展趋势,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正像冯友兰先生所说,哲学总是在给自己制造麻烦,硬要言说不可言说的东西,硬要思考不可思议的东西。那下面就几个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中国哲学现代化所面对的哲学困境。

诚然,中国哲学是对人生的反思,它肩负着对痛苦、复杂而又深邃的生命命题的思考。但是中国哲学的发展确有着非常艰难的历史过程,虽然陷在一片质疑声中,中国哲学依托我们强大的中华文化,走出了哲学的困境,而以生机勃勃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如何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国文化潜在的生机与活力,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在这个不断求索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融贯中西的国学大师,他们以中国固有思想文化为本位,充分重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力求融汇中西,实现中国的本位文化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转变。但是,法国当代哲学学者德里达在访问上海时的一句“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再次引发了国人对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文化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哲学更是对生活的一种高层次、高境界的精华提取,它最根本的源泉也是生活。中国哲学事实上早就已经存在了,它只是没有“哲学”这种特定称谓而已。翻阅中国文献,中国古代也很早就有“哲人”的表述,只是中国哲学所述不能达到哲学本身所要求的深度,没有对杂糅在中国文化中的.哲学做一些深刻的挖掘和提取,因而思想性是有所缺乏的。另外中国哲学对内涵、质不能充分的表达,没有形成自己国家的特色,更准确的说是缺乏一种特殊性的存在感。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呢?反观我们的历史,不难看出21世纪的中国与传统的中国相比,一个根本的不同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百年间受到了西方文化体系全方位的冲击,使得中西方之间发生各种碰撞和摩擦。中国文化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外在冲击之后,必然会有所选择。然而,这个选择、吸收、创新的过程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倾向是一个大的趋势,只有依托着我们强大的中华文化和国人的集体智慧,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既要保留优秀传统思想,又要积极创新,这样,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才能走得更加平坦,才能更加稳固。

二、对中国哲学现代化发展现状的追问。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问题在最近成为一个非常热点的问题被屡次提出。这个问题被不断提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发展遇到一些瓶颈,我们现在还无法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参与一般的世界哲学对话。纵观当今哲学发展,今天的世界哲学舞台基本上被西方哲学话语所统治,所以,中国哲学若想在世界哲学论坛上有所言说并有人听,必须用别人听得懂的话向他们说,同时又不因此而失去自我,这才是中国哲学现代化所要做的重大任务。中国哲学习惯于用整体的思维方式去把握认知对象,而西方哲学更习惯以一种理性的方式去处理他们所认知的对象,所以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滞后是中国哲学步入现代化道路艰难的主要原因。

我们大家都知道,思维方式及观念的更新是一个非常缓慢和艰难的过程。我们展望世界,不难发现,全球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它已经如空气般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马克思告诉我们,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现如今,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之下,中国整个文化体系正不断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各种冲击和挑战,如何有的放矢的处理好中国哲学现代化所面临的这样一个瓶颈而且又不失我们中国本土的特色成为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

三、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的反思而采取的行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一步步崛起,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如果想在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无论在任何方面,我们都要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所以,要想走向世界性,实现现代化,必须对中国哲学进行重建。

“重建”一词包含了很多的含义,我觉得首先是对中国哲学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以及诚恳的信心,否则,就不可能掌握中国哲学的精神和坚持中国哲学的立场。中国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瑰宝,中国哲学的研究一定要从中国文化中深刻挖掘,对中国哲学树立信心,相信中国哲学一定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再者,就是必须使中国哲学在广泛的学术讨论中具备可以了解或沟通的内容与形式。哲学若是画地自限或自鸣清高,拒绝与其他学问或传统沟通,是难以产生共鸣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媒介,必然要将中国哲学逐渐大众传播化,利用多种媒体,透过通俗的文字和观念加以介绍和分析,同时也要与其他学科沟通,提出问题和意见,使哲学的价值与功能受到普遍的认识和重视。最后一点,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问题意识。俯瞰我们中国社会历史,不难发现从早期的“李约瑟之谜”到“钱学森之问”、“钱理群之忧”的提出,再到每年的“诺贝尔奖纠结”,社会各界无不广泛讨论中国的社会“为什么不能培养顶尖人才”的深层次原因。很多人把这些问题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教育。其实,纵观整个社会,中国人所缺乏就是这种问题意识,这在中国哲学中更是彰显的淋漓尽致。所以,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中,一定要逐步克服这个严重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哲学才能在世界哲学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有更多的话语权。

今后的哲学不但会从专业技术研究的胡同走出来,同时也从一个飘渺高远的境界中走下来,走向社会大众,缔造人类社会的另一次新的突破,促使人类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均能获得满意的出路和解决。因而,我们始终要保持高度自信,相信中国哲学必定能在这方面作出巨大的贡献。

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摘要]中国改革的成功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作为私有制经济,经历了限制、改造和最后取消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破除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我国现阶段发展私有制、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在发展私有制经济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必须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关键词]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合法私有财产。

一、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关于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及其特征的科学预测中,对社会主义所有制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或一些理论构想。关于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研究和批判中发现并科学论证的。由于马克思毕生所关注的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什么必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关系,马克思自然从总的方面认为二者是对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一,对私有制的批判,构成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起点。马克思在他所作的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尝试《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著作中,力图以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的剖析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主题,提出要“从私有财产同真正人的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说明作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的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显然,马克思是把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提出来的,认为,未来社会生产资料是“社会的财产”,这种生产资料占有方式是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方式的直接否定。

第二,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里,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概括了共产党人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与无产阶级的对立。

第三,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做了科学探讨。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中,马克思认为,“个别人占有生产条件不仅表现为一种不必要的事情,而且表现为和这种大规模生产不相容的事情”,“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被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代替,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四,建立未来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经之路,是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的幻想”,即试图不通过社会的革命转变,依靠资产阶级国家帮助建立社会主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驳斥杜林把暴力看作绝对的坏事的荒谬观点时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这就深刻地说明,从资本主义私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经过暴力革命。

第五,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马克思在对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的比较中,设想未来社会“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这些是马克思所揭示的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显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

二、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与实践中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

1、列宁过渡时期理论和新经济政策理论中有关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

列宁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将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付诸于俄国的具体实践,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也进行了艰难探索,在公有制和私有制关系上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个国家的过渡时期在经济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因为“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征。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这就是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可以既有资本主义成分也有社会主义成分,既有私有制也有公有制。

第二,俄国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就明确地把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作为苏维埃政权的一项重要任务。相继采取了对私有制的大中小企业和地主庄园分别实行没收、赎买、改组和联合的办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之后,又提出“由继续剥夺资本家这个极简单的任务转到一个更复杂和更困难得多的任务,就是要造成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生产的条件。”可见,过渡时期结束之日,就是私有制变成公有制之时,这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实现的。

第三,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允许农民的自由贸易和私人商业的发展。列宁指出:“既然国际国内的全部经济政治条件给我们造成了这样一种经济现实,即不是商品交换而是货币流通变成了事实,……。”那么,“只有经过这条道路我们才能恢复经济生活。必须恢复正常的经济关系体系,恢复小农经济……。”这是列宁总结了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的教训提出来的,实际上已经立足于资本主义关系,允许个体私有制存在。

2、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的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制这两种公有制形式。这一观点在斯大林直接领导编写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样,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在所有制上采取的是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即以国有经济为代表的公有制。这种模式曾一度成为“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效仿或流行的模式。

3、前苏联东欧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社会中公有制与私有制关系的探讨。

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国家一度流行的“苏联模式”的弊病日益显露,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评。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对公有制和私有制关系进行了新的探讨。他们在设计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时,不主张把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所有制理解为单一的结构,相反,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在所有制结构的选择上,他们探讨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可不可以允许私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问题,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可不可以兼容一定形式的非公有制?对此,波兰经济学家兰格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除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外,还存在着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例如农民、工匠和小规模企业家的个人所有制。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充分肯定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在社会主义中的地位。捷克经济学家锡克认为,集体所有制应当和公司合营、私有制形式相并存。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由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两大部分构成,非国有经济包括私营经济。匈牙利改革的一个重要成就是私有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实践,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改革的成功也为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尤其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破除了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是对立的,私有制经济经历了限制、改造直至取消的过程。这在理论上有马克思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做科学依据,在实践上符合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新中国建国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的社会性质,使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1919~1949年);第二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49~1956年)。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就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过程。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留下来的多种不同性质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为了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就需要对这些私有制经济成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有制性质不同,改造的方式也不同。具体途径是:无偿没收大资本,建立全民所有制;和平赎买中小资本,壮大全民所有制;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集体所有制。这样,到1956年底,私有制基本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确立,过渡时期结束。我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改革开放后,允许发展私有制,但绝不是放弃公有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之一就是突破了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经济的旧观念的束缚。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前,公有制经济比重过高,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使得生产关系某些方面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因而,对当时的很大一部分公有制经济来说,它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要调整和改革,使这部分公有制经济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在改革过程中,当公有制经济退出的份额将要达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要求的最低界限的时候,必然会发生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争论。其实,发展私有制决不等于放弃公有制。

首先,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统一关系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内的统一。改革开放30年中,非公有制经济逐渐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由对立的关系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平等竞争的统一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重大突破起始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命题,并指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两个毫不动摇”相提并论。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了宪法。其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有两处重要修改。第一,进一步明确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第二,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36条》)。这些方针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其次,国家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为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已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到前沿。2003年,国务院公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条例》指出:“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定本条例”。2007年,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2008年,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资产法》指出:“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制定本法。”这些法律都是与《宪法》所规定的“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基本法律相一致的经济法律。它们与“两个毫不动摇”方针一道,共同维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济的主导作用,更有效地支配着国家的主要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国民经济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对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到重要保证和领导作用。

四、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60年中,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从消灭私有制―允许发展私有制一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但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私有制、保护合法私有财产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至于现阶段为什么允许发展私有制,要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上解释,要坚持“生产力标准”。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所有制形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调整和变革所有制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不能把所有制本身是公是私,是这种形式还是那种形式,作为目的去追求。到现在为止,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未达到消灭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程度。相反,我国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具有多层次性,非公有制经济更有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和私有制不是对立关系。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是私有制。关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被认为是对立的同时,他们也认为,私有制与其他所有制一样都是历史的,最终会灭亡,但这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样,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所认为的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对立只是性质上的对立,他们并未对公有制与私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并存进行预测。而在他们去世以后这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使私有制形式不断变化;社会主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情况,个体、私营等具有私有制性质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同时存在。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现阶段暂时消灭不了,它既在世界上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存,也在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存。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的弱点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后允许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历史较短,其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也较低。从生产力方面看,我国非公经济的产业分布较广,其中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商业、运输等服务业,以及进入障碍比较低的制造业。从管理水平上看,有的非公企业低水平重复投资,追求短期化目标、违法经营、家族治理等。所有这些亟待国家依法实施监督和管理,将其引导到现代企业制度上来,从而得到健康发展。

第四,法律形态的所有制要反映现实形态的所有制。研究所有制,首先要研究现实形态上的所有制,这是第一性的。而法律形态的所有制则是第二性的,它反映现实形态的所有制。法律形态的所有制即财产所有权或“产权”。马克思认为,产权是财产所有关系的法律表现,或“财产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我国现实形态的所有制既有公有制又有私有制,那么,在法律形态上就既有公有产权又有私有产权。国家法律在保护公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同时,必须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恰恰是由现实形态的所有制决定的,或者说反映了现实形态的所有制。

第五,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和公民私有财产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大多落到其从业者,即个体、私营业主身上,他们的合法权益很大程度上由其合法非劳动收入构成的合法私人财产体现。其他公民的私有财产除合法劳动收入构成的生活资料外,还包括由合法非劳动收入构成的各种物业资产租赁的收益,以及储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收益。这些都属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就是说,私有财产的内涵不仅包含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形式的所有制,还包括公民或私人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它比私有制具体形式宽广得多。我国未来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即将步入小康社会的公民的最大的保护,就是保护他们的合法私有财产,让他们有一定的财富积累,更快地奔向小康。宪法如果不在强调“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明确“保护私有财产”,那就不仅意味着宪法没有反映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而且意味着人们努力追求和创造财富的行为失去激励和保护。因此,为了实现小康,有必要从法律上明确保护私有财产。

五、结语。

社会经济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我们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必须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不断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这就不能排斥非公有制经济,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但不能搞私有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以便不断地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地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关键是要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这就是我们在现阶段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关系时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也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不能搞私有化和单?公有制的辩证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2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63。

[7]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57。

[8]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9]斯大林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51。

[10]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78,57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8,9。

责任编辑:黎贵才。

中国现代化的心得体会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xx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中国

20世纪是东西文化碰撞、冲突和交汇的时代。21世纪将是世界上各种文化碰撞、冲突和交汇的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将是21世纪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华文化也必将融入这一世界化的文化发展浪潮中,并向世界全面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旗帜,将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内在动力。21世纪已经到来,构建既适应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又适应中国现代化要求的中华文化体系,是我们今天首要的也是迫切的任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对党忠诚、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斗争、艰苦奋斗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激励我们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认真学习领悟这些精神财富,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行动自觉,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鼓起迈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经历思想上的“大彻大悟”,持续推进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以党史为媒介,凝聚信仰的力量,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中国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为荣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和精神支柱。虽然近代的中国落伍了,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的转换和发展,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就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我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指我国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物质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指风俗习惯、心理道德、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它瞬时间的巨大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德鲁克认为管理是而且应该是受文化制约管理也是文化。更有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当今现代化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是一种推动生产力的强大要素,它是一种来自文化的力量,也叫文化力,是一个企业的凝聚力和精神支柱,即企魂。要研究中国企业的管理就必须先研究中国企业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企业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至今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企业文化置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中。

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它涵盖了丰富的具有规矩性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不仅是现代企业文化形成的深厚基础,而且能够与市场经济相融。中国是最早提出人本主义,并初步建立起以仁爱、贵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体系的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人本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重建。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汲取精华,弃其糟粕,为现代化企业管理重建属于本民族、同时代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为我所用,是当务之急。

二、中国传统文化包涵于企业人才管理中。

现代企业人才管理,即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我们现在所说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指将人力作为企业资源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是对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人才规划一定要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才会具有预见性,它是一种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儒家提出守正原则,即不要过犹不及,做事看待问题的观点偏激,办事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过了头超越客观形势,冒犯进错误;不及于形势又错过时机,流于保守。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强调了规划策略的重要性,说明在治军、治国、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的活动中,都必须统筹谋划。研究对策有两个要点:预测、运筹。有备无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事无备则废。中国古代有许多系统运筹成功的实例。如三国时代的孙权、刘备对曹操的赤壁之战,诸葛亮的空城计,孙膑的减灶骄敌,都是运用战略策略以弱胜强的典范。这些古代的传统思想对当今人才规划中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强调规划的重要,对现代人才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于人才招聘中。

人才规划是使企业稳定的`拥有一定质量的和必要数量的人力,以实现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该目标而拟订的一套措施,从而求得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匹配。人才规划是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决策,中国古代关于人才规划的思想。人才招聘是按照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招聘进企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现代的人才招聘相当于古代的识人和用人,要通过各种方法选拔出适合岗位的人才,充分发挥其潜力。古代的识人之道通过观察、分析和实验验证等方面选拔,即现代人力招聘中的面试。内心所积蓄的,往往表现在面色上,即使想掩盖,内心也不能完全顺从。

四、企业文化建设要强调法制精神。

依法治国、依法治企是人类文明标志的体现,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人治轻法治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必须依法治企并加强制度化建设,追求科学管理,它必然要求企业从习惯的人治向现代的科学的法治转变,并将人治与法治二者关系处理好。

以人为本,铸造和谐,诚信为基,创新为魂,打造特色,彰显个性,积极引导,逐步推进这将是我国未来企业管理工作者沿着方向,也是工作的根本出路,只有这样,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者,管理者在践实力行的基础上,定能将我国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在各个发展阶段披荆斩棘,在不同历史时期迎难而上,跨越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在既定的奋斗征程中马不停蹄“接力”赛跑,呈现出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现代化宏壮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有特征,即“走中国自己的路”。其涵义是: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要依据中国国情,我们走的是中国自己的路,不是他国的路,尤其不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在道路问题上,要把“中国自己”确立起来;在中国道路问题上,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的历史结论,旨在破除中国道路问题上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与独断主义、拿来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自己的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党和人民在走自己的路问题上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源于走自己的路,又发展了走自己的路。内涵是:走中国自己的路;赋予走自己的路以新的具体实践和理论内涵,即中国特色之路,中国特色本身具有丰富内涵;在走自己的路的历程中,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基本经验,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也要适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这条道路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与发展、提升与概括角度讲的,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内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源,是基础;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说把“中国特色”转换为“中国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为现代化道路,同时又突出了“新”。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

时间镌刻崭新年轮,岁月书写时代华章。回首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众志成城、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民生得到有效保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历史,往往需要经过岁月的风雨才能看得更清楚。101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73年前,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今天,神州大地自信自强、充满韧劲,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我们清醒地看到,任何奋斗目标都不会轻轻松松实现,前进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必须认识到,这只是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砥砺奋进,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道路决定命运,我们步伐坚定。73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强大的领导力和执政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不移沿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中国

中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拓和深入,是关于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划时代创造;展现在世界面前的一个现代化中国的蓝图,是对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大贡献。在面向21世纪的新的时代背景下,“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进一步提升了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的自觉性。深入探讨现代化的一般意义和演进规律,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的实现道路和正确方向,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在21世纪中叶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是十分重要的。

世界现代化进程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战后以来,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和深化,随着世界在冷战与竞争中压力加剧,现代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在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得到了强烈表现,并在实践上演化为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不息浪潮。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不仅发达国家为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而继续把现代化推到战略高度,许多欠发达国家也提出了拒绝落后、注重发展的现代化目标和方案。现代化在实践上构成席卷全球的壮观景象,在理论上形成广阔的研究领域。

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现代化的认识更加深刻。应该说,仅从经验上感受现代化,还不能掌握其实质,只有从理论上把握这一概念,才可能避免实践上的偏移。关于现代化的概念虽然存在千百种表述,其内涵也不尽相同。但从理论上形成对于现代化的一般认识,是有必要的。

一般来说,现代化是以近代工业和科技进步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及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和层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和历史主体的深刻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发生在其中的主要特征,被称为现代性。现代性实际上构成了现代化运动的阶段性结果。从目前对现代化的'理解来看,现代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生产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和标志,而生产社会化所表示的一定高度的生产力即现代生产力,是区别传统的以小农、分散的生产及其水平的。它是现代化过程中最根本的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其他方面进步的第一位因素。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生产力发展尺度上,又区分为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不同水平。

——经济市场化。现代经济是一种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经济类型,其基本模式必然是对社会资源实行市场配置,即市场经济。当然,由于其实际形成中的特点,以不同国度相区别的市场经济形式存在种种具体的差异,但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市场化(并且是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则是其实质的东西。

——城市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移,传统的乡村或逐步建成现代城市,或为城市化所改造,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不仅是居住地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工业化过程所造成的物质生产方式延伸到社会生活、直至精神生活方面的一系列转变过程。

——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社会的物质技术和经济结构的进步,亦将在上层建筑领域引起相应变化,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一步步提上现代社会的建设日程,并成为现代社会的制度规范。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社会将更加重视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且在制度文明建设中推进。

——历史活动的主体化。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现代化运动的最后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应当是人向其本质的回归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物质技术上、经济结构上,还是社会与政治层面上,现代化的目的都在于人的现代化,或人的解放,即人在历史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在现代化过程中,人民群众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历史活动的主体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却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

如上所说“经典的现代化理论”在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得到了总结和证实,但在其继续发展中也把这一理论抛到了后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工业比重已经超出发达国家,而其现代化程度却低于发达国家,这是“经典的现代化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中国现代化道路演讲

现代化是一个中国未来的蓝天,我们在努力着,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因为在那片天下面,我们,或许我们的子孙才能更加幸福的活着,那里有安定的农村,有文明的都市,有成功的教育,有服务于民的权力,有着让人们踏踏实实幸福生活的民生......

农民生活安定和谐了。农民工、留守儿童......这些字眼被人们淡忘在脑后了,他们有的成为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有的拥有自己的产业链,从种植到加工,到农村合作社;有的经营自己的农家乐,绿色食品成为特色;有的在自己村的产业基地工作,用技术挣钱........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一方面全面推广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使农民学会了上网,懂得了信息的重要性。大力推进信息化在农业农村各领域的建设与应用,使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的新跨越。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农业农村的机械化建设,使农民们懂得了用科学技术生产的应用性。机械化不仅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例如推广机械化种植等。此外,现代在推广的大棚蔬菜,反季节水果,机械播种、收割,科学育种等更让农民感觉到科学文化的神奇。

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首次对农业科技进行了全面部署,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的步伐。20世纪80年代,农业生产力获得解放,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出现超常规增长。同时通过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使农民休养生息,重点强调农民增收,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中国农业和农村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最直接的表现是农民人均收入进入较快增长期。

农村的现代化不仅仅是这些,它蕴含了更多农民的价值,更多农民的汗水,更多农民的心血......

二、城市的现代化。

城市的现代化是国际的、节约的、艺术的、科学的集合体:一个个开放现代文明的都市,一坐坐富有艺术性的建筑,一条条被绿色植被环绕的马路........

都市生活愈加舒适。烧油的汽车已经落伍,路上跑的是电动汽车;宽敞的马路,文明的驾驶,少了交通事故,少了堵车;优美的环境看不见了白色垃圾,看不见了乱扔的纸屑,多了环保的垃圾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提示;工作再也不用无节制的加班,老板榨取劳动力剩余价值要受到法律惩罚的;见不到城中村,见不到拆迁房.......

都市文化愈加浓重。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说:“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更快地向哪里转移。”在现代化的都市里,无论城市中的每一个角度都彰显着它独特的文化特色,以文化论输赢,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力的竞争,而且是文化力的竞争。处于“文化沙漠”中的城市永远不是人类居住的理想家园。

城市的现代化不仅仅是这些,它富含了更多的平等,更多的机会......

三、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开放文明的、个性多样的:一座座教学楼整齐漂亮,一位位求知者笑容拂面......

学习更加快乐了。现代化的教育,少了压力,多了开心。没有了应试的考试,求知者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更多的是为了获得知识来自觉、主动的求知;没有了地区的限制,,谁也不能把谁拒之门外没个人在教育面前都是平等的,谁也没有资格限制谁;没有了农民工子弟学校,在哪个学校上学都是一样的,谁也不能乱收费。

学到的知识为我所用,为社会所用。现代化的教育打破了“教育是非生产部门”的陈腐观念,从教育到专门劳动力的投入再到产出这一关系的角度来把握,把教育纳入社会再生产体系的内容结构之中,现代化的教育使教育生产出人的劳动能力。

与社会,与企业信息更加疏通,开放系统走向有序化。现代化教育向全体劳动者开放,打破小学--中学--大学这种单一纵向的学校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更多地向企业、向社会招生,更多地通过纵横交织的渠道来扩大教育场。

教育的现代化不仅仅是这些,它突出了教育的本质,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四、民生的现代化。

民生的现代化是全范围的、持续的、平等的:全民的养老保险体系、医疗保险体系、食品安全体系.......

“老有所养”。在现代化的中国,不会再有老人没有养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养老保险,保障自己最低的生活需求,所以现代社会中,不需要什么低保,不需要划分“穷”与“富”,没有人再利用关系领个低保,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资格来享受养老保险。

“病有所医”。在现代化的中国,不会有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病就医,不会再有种地攒了一辈子的积蓄,却连自己的病都治不起的问题。医院体制更加的健全,不会再有医生收回扣的问题,也不会再有什么假药。

食品安全。在现代化的中国,不会再有地沟油、问题奶粉、黑作坊....市场监督惩罚体制更多的完善;地沟油已经回收了,被回收利用到了工业里,作为新的能源;更多的人在思考:“我也是人,也需要吃东西,这样的食品我吃了怎没办?”

民生的现代化也不仅仅只这些,它填满了整个现代化的社会,它就是幸福安康。

五、公共权力的现代化。

公共权力的现代化是规范的、统一的、民生的:每个合法的公民真正的成为政府的监督者,每个合法的公民都有权力实施自己的合法权益;每个拥有执法权力的人民服务者都廉洁奉公,不再被贪污受贿,权为我所用而乱为。

程序是简易的。老百姓办事少了低三下四,少了用种地的钱买烟送礼,而是理所当然的去按照程序办事,没有烟,没有酒,没有饭桌上的恭维话,照样可以按程序办事,这才是正常的,现代化的。

权力的公开。网上少了贪污犯的报道笑料,更多的是哪个公务员在岗位上无私奉献;公务员的权力更加公开化,工作也需要写工作总结,也需要写周总结,更要把每笔款的去向写清去哪了。

公共权力现代化也不仅仅只这些,它会充斥一切与人民作对的黑暗,它会体会到百姓的难处,它就是现代化建设的阳光!

相关范文推荐
  • 01-11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家长寄语报告大全(17篇)
    家长寄语是对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鼓励和期许的一种文字表达,它承载着家长对孩子的爱与期望。学会自律和自我管理,掌握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成为一个有条理的人。我认为自我能用
  • 01-11 七年级语文工作计划(优质16篇)
    工作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评估当前的工作状况,确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工作计划书可以是团队合作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协同合作和工作效能。
  • 01-11 文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全(12篇)
    通过写社会实践报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社会,改进我们的行动和决策,为未来的实践积累经验和启示。以下是一些优秀社会实践报告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
  • 01-11 小学生十四五的心得体会(通用15篇)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过去的经历,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值得参考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 01-11 秘密这本书的读后感(优质16篇)
    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一本书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书中内容进行总结和表达的一种文学形式。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阅读的启示。
  • 01-11 项目前期工作报告(实用15篇)
    工作报告的撰写需要准确描述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工作状况。借助下面的工作报告实例,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为自己的报告撰
  • 01-11 疫情期间捐赠物资事迹材料(通用13篇)
    在写事迹材料时,需要全面准确地描述事件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展示其鲜明的特点。以下是一些令人感动的事迹材料范文,一起来看看这些温暖人心的故事吧。20xx年,xx
  • 01-11 冬奥会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精选14篇)
    优秀作文是对学习成果的一次完美展示,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文采和思维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上的灵感。2月4日晚八点,在北京鸟巢举
  • 01-11 班主任论坛总结发言(优质19篇)
    在重要会议上,发言稿是我们展示自己专业素养和表达能力的机会,因此写好发言稿至关重要。接下来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发言稿案例,希望能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
  • 01-11 基础课程构成心得体会(热门16篇)
    心得体会是在个人学习、工作或实践过程中,对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