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调查分析(优质16篇)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调查分析(优质16篇)

时间:2024-01-10 19:23:02 作者:飞雪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调查分析(优质16篇)

阅读范文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兴趣,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优秀的作品。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我校做了一次随机调查,由于时间有限,学院有限,有些学院的男女比例太大,接受问卷调查的只有60人,其中包括男生30人,女生30人,而且,正在谈恋爱的人和没有在谈恋爱的人在思想上是有差别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事情必须身临其境才有答案。不过我们相信此次调查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1,帮助大学生顺利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数据如下:

目前在大学生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恋爱是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如果你在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那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恋爱的大潮中去,而且越发表现得十分投入与公开。在教室、在食堂、在操场、在行人道等各种公共场所勾肩搭背者有之、拥抱接吻者有之,抚爱触摸者有之,卿卿我我,旁若无人,其行为令人惊诧。这种投入的程度,可以说自恢复高考以来达到白热化程度,使清静的校园变成待月西厢,使大学管理者无所适从,使大学风气难以言说。大学生对恋爱的如此投入,究竟还有多少精力学习,这种现象实际就是恋爱至上主义的表现,是社会上利益至上主义在校园中的思想折射。

当前,大学生谈恋爱出现了低年化趋势,一些人的观点是“进校后的首要任务是抓紧时间谈恋爱,否则优秀的则被他人抢先一步,就轮不到我了”。于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进校就下手,以至于现在大学生的恋爱是“年龄小、胆子大、热情高、速度快、敢实践”。这种恋爱低年化的倾向,危害极大,它充分表现了一些人的人生价值判断,万事悠悠,唯恋爱之唯大,只追求两个人的世界,必然导致对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人类的疾苦的冷漠和淡忘。

在恋爱动机上,大学生对此并没有很清晰的目的。种种迹象表明,不少在校大学生恋爱似乎是一种时髦,只是一种对恋爱情结的满足;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实际是在调侃爱情,把恋爱当成打发业余生活的方法和排解孤独感的渠道。在对“你认为在大学里谈恋爱或者你在大学里谈恋爱最初动机是什么?”的回答中,67%的学生选择“寻找精神寄托”,还有部分选择其他,而以“将来建立家庭”为恋爱目的的只占很少一部分,相当部分的人是:

(1)为爱而爱。这部分同学为了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他们的情感大于理智的成份。一旦有爱的心声在召唤,则犹如“寂寞梧桐”般从心底发出幸福的回应。他们的信仰是“不要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或者是“只求曾经拥有,更求物质占有”,只注重恋爱的过程而不考虑恋爱过后能得到什么。

(2)为满足虚荣心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大学期间没人追求或追求不到对象,则是自身价值不高、低人一等的象征,心里产生自卑。只有追求到了或被追求了,才能显示出与其他同学是平等的或高出他们一等。

(3)为摆脱孤独寂寞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大学读书是苦行僧,非常寂寞孤独,只有谈了恋爱,才能解决临时的困难。这种恋爱被称之为“寂寞期恋爱”。

(4)为追求金钱、名誉、地位而爱。这部分同学认为在市场经济社会里,青春、爱情也只不过是一种商品而已,只要能换取金钱、名誉、地位,爱情就可以付出。只讲感情不讲条件,那是在真空中生活,爱的感情里还应该有面包和咖啡,因此各种畸形爱情频频产生。

(5)为做试验而爱。这部分同学在校谈恋爱好比是做试验、种试验田,取得第一手资料,成功则已,不成功则取得经验。他们认为趁现在年轻不学几招,将来到社会上翻了船可不得了。

一是女生的生理和性心理成熟早,加之有较强的依赖性,因而她们对"感情港湾"和性爱的需求程度要强于男生;二是女大学生的绝对数小,占在校生的比例低于男生,所以在"对偶式"的爱情世界中,女生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优势地位。只要自己愿意,自身条件不占优势的女生同样会找到钟情的知音,而素质较差的男生在校园"情场"上则要相对受冷落。

由于在校大学生男、女生比例悬殊。一般情况下,男生只有自己主动出击才能找到心仪的恋人。相对来讲,女生就可以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恋人。

主要表现为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由于许多同学恋爱凭的是一时的冲动,对未来的事考虑的不是很清楚,通常是在交往一段时间后发现有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人,于是马上分手,接着找另一个。恋爱中的“短平快”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一个特征。成功率低,有少数大学生把在大学里恋爱视为在经营“实验田”,“恋爱专业户”也出现了。

由于恋爱随意性大,在校期间成功率就低,另外,大学毕业后不能在一起工作,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恋人分手的只要原因。每年的五六月份,是毕业的季节,也是分手的季节。

日前上海大学研究生工作团委和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针对学校研究生婚恋观现状作了调查,对在校研究生读书期间结婚这一做法,有29.6%的学生明显表示赞同,32.7%的受访者表示从爱情到婚姻最大的阻力是无经济基础;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近6成学生认为“性是个人行为,自己负责就行了”。据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对待婚前性行为看法的调查中:20xx年表示同意的为50%,20xx年表示同意的为65%。从数字看,这是一个增长的趋势。大学生谈恋爱,受到学生身份的限制,因而许多人认为此时的恋爱应该保守一些,但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恋爱方式。在关于恋爱行为尺度调查中有5种恋爱行为,分别是拉手、接吻、爱抚、进行性行为、同居。半数以上男生选择了“同居”这一项,而女生普遍认为接吻或爱抚都是很正常的行为。

据调查统计,有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谈恋爱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满足自己的需要。现在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爱情体验,及时行乐,借以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解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只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的毛概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下面是一篇关于当代大学生的毛概实践调查报告,欢迎参阅!

人生,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动人心弦、最引人深思的话题。每一个时代的大学生,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于人生的思考。人生道路、人生目标的选择,都是以一定的人生思考为前提,以一定的社会时代发展为背景。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想体系,对人生的思考有着不同的起点,不同的轨迹,不同的深度。有什么样的人生思考,就会有与之相应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人生道路和人生内容。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时代,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在这个大背景下,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了国富民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主旋律。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的人生追求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以及未来国际竞争的大格局。做这样的调查研究,从当代大学生的角度而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以便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可以使得他们的引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也直接的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乃至将来的发展状况。他们是在国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在这个任何事物都飞快发展的时期,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间有西方开放的人生观念的传入,和我国80--90年代大学生的几次思潮运动,而我们的教育体制又是在传统的品德教育下进行的,必然导致当代大学生人生共同追求的不确定性。如果能够加以分析引导为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国家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活动采用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本次所用的调查问卷采用以固定答题为主,有关大学生共同追求并与之相关的内容包括:一部分是围绕专业是怎么确定的,大学的主要目标,现在的在校状况,旨在了解被调查者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另一部分是围绕大学生的共同追求与追求的认识的问题,了解学生对共同追求的理解和关注;最后一部分是关于影响大学生共同追求的因素,了解是什么影响了大学生的共同追求。

调查分析:在这个问题面前,太多的人犯难了,也许是国家的概念并没有时时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但长期的传统教育让我们做出了选择。人并不是时时都能知道真理的。在一些大学生看来,提倡集体主义就是泯灭个性、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要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集体主义、转变思想,首先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几十年对集体主义的宣传和解释上的偏颇之处,让大学生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西南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3、调查时间为20xx年10月。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1、在已恋爱的的男女生中,觉得自己有理想恋人的男生占2/3,而女生只有1/10,这说明在对待恋爱对象的态度上,男生比较实际,而女生比较倾向于理想化。

2、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这说明在大二的学生这个群体里面,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成熟的心态。

3、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爱欲望比女生要强,而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6、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爱情里,男生比女生豁达、大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相信爱情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理想的爱情,而不相信爱情或自信不足的人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熟的路上了。

大三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多半已经恋爱,但恋爱的人近60%是男生。这可能跟师范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恋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类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较浪漫,认为自己能与恋人走到永远,换句话说在爱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调查也显示,大三学生比较现实,21人有17人表示没有网恋经历。对于异地恋,男生显得比女生更理性点,不看好异地恋,并认为大学生恋情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会发展成为婚姻。

针对男女生的许多不同,做了对比的记录。70%表示是否恋爱无关紧要,只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少数人(以女生为主)把爱情看得很重;在恋爱时间上,女生把恋爱时间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业;有60%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部分表示不会表白(女生居多)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

总而言之,本校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大都能在爱情中面对现实,但现实没有抹掉他们的纯真,他们对爱情仍有美丽的向往。

大四学生共有20人参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13人。大四的学生在问卷调查表中表现了一下几个特点:

1、只有25%的人认为恋人是原来所理想的人,75%的人认为不是。

2、对于是否与恋人走到永远的问题上,认为可以的只有7人。

3、对于大学爱情是否成为婚姻,则所有人认为是不可能的。

4、对于恋爱与学习,12人表示同等重要,4人表示恋爱重要。

5、对于分手后的态度,有6人表示会伤心欲绝,大多数人表示可以再找。

6、对同居的态度,不赞成的有7人,其他人则持不反对态度。

从以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大四学生的想法更为现实。也许是经历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务实。大多数人的恋人并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现实的实际接触后才确立的。绝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网络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更多的人不相信也不会网恋。对于大学的恋爱能否变成婚姻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悲观的认为是不可能的,可见在大学生看来,大学恋爱是有花无果的事情。也许是彼此接触的时间久了,对于相处的时间,大四的`学生觉得彼此腻在一起太长时间反而会暴露出更多的缺点,也许距离真的会产生美。对于恋爱的花费,也许aa制是最好的消费方式,毕竟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实际稳定的经济来源,如果只是一个人来承担恋爱开支,那么是很吃不消的,所以选择aa制是最现实的方式。大学生是否可以同居呢?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人并不反对,采取了开明的态度。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对于婚前的性行为已经不再是那么保守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排斥婚前性行为。虽然大四的学生对于恋爱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现实了,可是他们对于恋爱所要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完全认识清楚,许多人都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去恋爱的。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自己与对方更大的伤害。所以,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懂得对他人,也是对自己负责。

综合上述四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恋爱观,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现实。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开始觉得原来爱情也有苦涩的味道,但还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进入大三后,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最后到大四的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恋爱,恋爱观趋向成熟。

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

nbsp;

1、因为空虚而爱。调查显示,6、7%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4、不注重恋爱的后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5、道德观念淡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6、爱情与事业定位不当。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爱情和学业的时候,往往是把爱情放在首位,认为只要有爱情,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爱情与学业从其内涵是两个不相联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论,就算是有联系,也不可能耽误学习,因为在学习的时候心理根本没有爱情的存在。大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恋爱与学习没有关系,互不影响。

7、物质至上。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是建立在对方的家庭、社会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条件优越为背景作为双方感情的基础,传统上认为女性依赖性强,大多数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将来托付给一个即可靠、又安稳的人身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在女性身上。当代大学生男女功利性、权利性的色彩都明显越来越多起来,越来越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对方身上。当然,这种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观形成也与社会就业压力、主观个人心理上的成熟有关系。

针对上述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特提出以下一些对策与建议。首先学校和社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主要谈谈作为大学生自身应该怎样做。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在一个人的身边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无论你到哪里、无论你有多大,只有白头到老,结发夫妻会最牵肠挂肚,也只有爱情会给人无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恋爱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三角恋、多角恋油然而生,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性行为逐渐增多,未婚先育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学校园外的旅店、日租房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怎样能与道德无关呢?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

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着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确实,在大学生中,存在爱情与事业“双丰收”,但比率相当低,“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因为在鲜花、美言的背后,恋爱双方要看清你所爱的人的“真伪”那是相当难的。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运落在你的身边,你一定要识别它的“真伪”,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当代大学生随着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识期的到来,在没有了各方面压力下,在充满美丽幻想的大学校园里,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序曲。但由于人生的经历、生活阅历的缺少,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爱的同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想法。影响着两个人的感情发展,甚至引发痛楚事件。

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从根本上说,是与时代同步的,是历史的必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灵魂和勾画的未来发展蓝图,与当代大学生所崇尚的理想追求,与自身的成才发展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这是大学生政治上日趋成熟、理性的时代成因。但随着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使得当前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实现,有些价值取向也向着偏离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进行。

通过对河北高校四百个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从社会公共服务、职业修养、家庭教育还有大学生自身素质状况方面对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做了统计分析,总体状态是健康向上的。大学生对于社会公德规范大都是支持的态度,也对社会不良的行为表示反感。结果显示,有61.2%的学生参加过“捐款”、“扶贫活动”、“希望工程”等各种公益活动,要求自动献血的同学达35.7%以上;89.3%的同学都能在乘坐公交车时给老弱病残者和孕妇儿童让座;64.1%的同学在餐厅等公共场所都可以自觉保持安静。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道德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社会公德方面。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社会道德出现的某种混乱与无序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其道德行为体系造成冲击与影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要系统的分析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其相应的策略。“人,本身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道德问题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这几个方面的密切配合来进行综合治理,此外,对大学生自身素质教育同样也不能忽视。只有这样,问题才能解决的彻底和巩固。”

(一)社会层面。

1.要学会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实事求是。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明白离开实事求是的所谓解放思想只能是胡思乱想。要主动认真地去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更多的懂得辩证唯物主义,从而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抓紧宝贵的青春,让它在人类社会主义事业中放射出炽热的光焰。

总之,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建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正确处理好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环境,全社会共同致力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好的影响;使他们在道德实践活动中经受磨练,更好的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规范道德行为。

注释:

参考文献:

[1]刘明华.文化多元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北京:商务印书馆..

[3]原嘉菲.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道德问题.河南:郑州大学..

[4]阎保辅.青年学生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9).

[5]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论文

如今,发达的网络、电视媒体为现代人提供了许多生活的便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了解到世界各地的资讯,而一些新闻中所报道的明星之间的感情生活也在不断地影响着当代青年的恋爱观。类似娱乐新闻常出现“小三成功上位嫁入豪门”“当红男星背后的女富豪”,甚至爆出《非诚勿扰》节目中马诺的经典语录:“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在自行车后笑”等。实际上,许多都是娱乐圈中明星为了取得知名度的宣传,但却对现如今“90后”大学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现如今的大学生90%的新闻资讯来自于网络和电视,其中他们最关注的话题便是娱乐圈的八卦新闻(笔者所在学校属于文科师范类学校,女学生人数所占比重较大)。相关调查显示,90年代出生的人同“70、80后”的人都同样具备着自己的时代特点,不同于70、80年代出生的人,90年代出生的人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并且非常善于模仿。在这样的一些不良新闻影响下,许多大学生的恋爱观受到了负面因素的影响,网恋、物质至上、“恋爱向钱看”等错误的恋爱观充斥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情况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或是谋杀等恶性事件。由此可见,如何正确塑造大学生的恋爱观,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校园,面对不同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会经历一段时间的迷茫期,再加上大学生大都处在青春期的年龄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恋爱的需求,这一阶段加强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塑造。

(一)鼓励学生扩大交际面。

扩大学生的交际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进学生更加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恋爱观,但现如今,提高学生这方面能力的问题比较严峻。就多年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来看,现如今的大学生交际面普遍来说太过于狭窄,许多大学生三年或者四年毕业之后连自己班里的同学都认不全,只与自己宿舍同学熟悉。再加上现如今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更新,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低头族”(“低头族”为现如今对手机一族的统称,该类人群在走路、吃饭、睡觉前、等车前后等时候都在低头看手机,故称之为“低头族”)的行列。在网络上与他人沟通自如毫无障碍,到了现实生活中一言不发,与他人交际困难。这类学生在认识新鲜事物以及与其他人相处方面太过于欠缺,如果长此下去,对该类学生恋爱观的形成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在校期间,要注重积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首先,学生干部方面,组织和开展各类学生活动、班会时,辅导员和专业老师要悉心培养学生干部组织和协调的能力,教会其领导和交流沟通的能力。这类学生通过多种活动的组织锻炼,可以更加丰富自己的人格魅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其次,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来扩大学生的交际面。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点选择相关的校园社团来参加各项活动,这样有效的第二课堂活动既能巩固自己的学业,而且能有效地扩大自己的交际面。例如,在大学里加入话剧社,学习戏剧、电影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便可通过加入话剧社的各项活动来提高自己编剧、表演、舞美、场务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实践,并且能够在活动中结识更多的同学;再比如,在大学里加入英语类的社团,学生可以在社团中练习英文发音,并可以同时结交各个院系的同学等。最后,大学校园中学生的交往普遍单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畅所欲言,促进学生扩大自己的交际面,对其自身的发展以及将来的就业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与学生家长共同关注。

现如今,网络上有一个笑话讲出了现如今青年一代的心声,大意是许多家长禁止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谈恋爱,等孩子毕业之后又发愁孩子的结婚问题。这则笑话看似荒诞,但却道出了现如今的普遍现象。绝大部分大学生家长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恋爱,希望自己的孩子把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其实,这样做对青少年大学生恋爱观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首先,大学生家长们要认识到,现在大学生处在20岁左右的年纪,正是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年纪,在这个时候压抑学生与异性的交往对其今后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一部分大学生听从父母的安排,在大学期间排斥与异性交往,走进社会之后迟迟解决不了自己的婚姻问题,就像之前网络上笑话所说的那样;还有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瞒着家长、老师与异性偷偷摸摸交往。这样在他的成长阶段没有人为其提供有利的帮助,对其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大学生的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与异性交往。中国大部分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恋爱问题都选择责备或者避而不谈的态度,这样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恋爱观塑造的。应正面引导自己的孩子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在这类问题上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培育起孩子的责任感和信任感。

最后,大学生的家长要配合学校老师给自己的孩子传输正确的性教育。相关数据显示,在大学中90%的恋爱大学生都发生过性行为,有相当一部分的女学生曾经做过流产手术。作为学生家长和老师,这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加强大学生青春期性教育刻不容缓。作为家长不能想当然觉得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而掉以轻心,或是觉得自己孩子年纪小而忽视这方面的教育。

(三)正确面对感情挫折。

失恋对于心智介于成熟与幼稚的过渡期的大学生来说,是人生最难承受的一种心理创伤。在这个阶段,学生往往感到强烈的失落和痛苦感。感到痛苦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如果学生一味地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许多大学生因此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所以,一定要在此鼓励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失恋。失恋只是一种选择的结果,它只是对彼此合适性的否定,不是对恋爱双方人格、能力和相貌的否定。并且,一次失恋不等于整个爱情生命的结束,人还是会再恋爱的。鼓励学生减少独处时间,将课余生活投入到丰富的学生社团或者学生会活动中,或者是在图书馆里研究专业知识,确定自己的人生规划,让自己的生活逐渐充实起来。

其次,鼓励学生多与他人交流。失恋之后,许多学生变得非常自闭,有的甚至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拒绝一切学生活动和沟通,终日只靠打游戏度日,最终荒废了学业;更有甚者患上忧郁症,逐渐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在这一时期,辅导员老师和专业老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对这类学生倾注更多的关心,鼓励该类学生参与各项学生活动,重新营造学生的自信心。

三、结语。

面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培养问题,大学辅导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高校的辅导员要时时刻刻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由于大学校园学生住校的特殊性,辅导员在学生中担任着家长和老师的双重职责,不但要留心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对学生生活思想方面加倍关心。在平日的工作中要和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的充分信任,第一时间关注学生在恋爱方面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可以利用便捷的互联网,如qq空间或者微信朋友圈与学生轻松交流,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利用各种途径来塑造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第一个在民族学校使用本民族语言授课的自治区。建国以后,民族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区37所普通高校中有17所开设了101个蒙语授课专业,在读学生24968人,有25所开设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班和民族班,在读学生4600人。蒙语授课大学生主要是从小接受蒙古语言教学的蒙古族学生,也有少数的达斡尔、鄂温克族学生。他们进入大学后,大多数学生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蒙语授课班学习。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宗旨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这对蒙语授课大学生的成长来讲同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大多数蒙语授课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仍有少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反应冷淡,学习态度消极被动。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蒙语授课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牧区的蒙古族学生。他们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与汉族学生不同。经过长期的实际考察和相关测试,都证明了蒙语授课学生的认识、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与一般的汉语授课学生相比没有显示出悬殊的差异。可是,与汉语授课生的学业成绩比较却存在一定的差距。蒙语授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求知欲望方面远不如同等层次汉族学生。似乎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派生于、从属于“外在”的动机。而这种外在动机的结果——目的一旦难以实现时,作为其简单谋生手段的准备——学习,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最近几年,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的不乐观,严重影响了蒙语授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下降。

引导蒙语授课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蒙语授课班学生的学习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笔者对呼和浩特市的5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总计发放1700份,回收问卷1653份,其中内蒙古师范大学610份、内蒙古大学244份、内蒙古农业大学180份、呼和浩特市民族学院356份、内蒙古医学院263份,回收率为97%。问卷调查既考虑到了不同级别的高校,又兼顾了不同年级的`学生,大一学生707人,占总人数的42.7%,大二542人,占总人数的32.7%,大三396人,占总人数的23.9%,大四11人,占总人数的0.7%。调查问卷是2017年10月至12月,笔者及课题组成员到以上几所学校,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记名的形式由被调查者自主填写完成,因此,问卷具备很强的代表性及说服力。

二、蒙语授课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分析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可度

蒙语授课大学生是自治区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生长在农村、牧区,从小受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民族心理影响较深。进入大学环境后,接触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思想信息,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边远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表现的尤为突出。蒙语授课大学生以上的特征也充分地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和接受过程当中。调查显示,在回答你觉得有必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吗?这一问题时,21%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有必要;6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13%的同学选择了一般。根据以上数据,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很有意义,但由于农村牧区相对落后的环境造成蒙语授课大学生从农村牧区来到城市后,面对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个别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

在回答你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态度?这一问题时,回答很努力学习的占44%、为考试学习的占51%、不理会的占5%。以上数据说明,大多数蒙语授课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行为比较自觉,但也有部分学生持考试而学习的态度,认为60分万岁,多一份浪费。在对思想政治课的出勤情况的调查中,从没旷课的占57%、偶尔旷课的占39%、经常旷课的占4%。由于蒙语授课学生人数少、竞争力相对小,没有学习的紧迫感,再加之从小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较低,因此,虽然一半以上的学生坚持上课,但总体旷课率比汉语授课学生高,课堂旷课现象时有发生。

(三)对老师授课方式以及教材的态度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政治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握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现状是进行政治观教育的前提。通过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揭示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政治取向功利化和政治信仰冷漠化的缺陷,大学生在政治观方面表现出的矛盾性与功利性等特征,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为当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提供了依据。

在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强化的新世纪里,各种思想文化与民族文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兼容、整合乃至发生激烈的冲突。西方经济强国凭借经济和科技优势,推行强权政治,力图使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西化”、“美化”。我国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也必然是伴随着政治的冲突、矛盾和斗争的过程,必然会引起大学生思想观念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更新和发展。所以,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政治观的教育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从构成大学生政治观的结构层面上看,主要有政治心理和政治理论。而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又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三个要素构成。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是大学生对政治实施与政治现象的一种主观反映。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是大学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阐述的对政治事实与政治现象的一种内心体验。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则是在上述两种心理基础之上产生的,通过对政治事实与政治现象的评价来体现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反应(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政治观总体上是健康稳定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1.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基本正确,认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前途和趋势普遍看好,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表示认同,77.5%大学生认同“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历史进程是世界社会主义的局部受挫”;93.2%的大学生认同“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胜利”;67.1%的大学生认同“我国应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51.2%的大学生认同“我国正从人治向法治社会发展”;56%的大学生认同“我国的民主现状有进步”。但是,在调查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还没有从情绪转为理智,即对中国目前发展的现实,很多学生是情绪上的认可,还缺乏理性的认同,这可以通过大学生政治事实性认识水平优于价值性认识表现出来。事实性认识是“死认知”,凭记忆就可以掌握的知识,价值性认识是“活认知”,需要分析、理解才能掌握的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能正确地回答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国情常识等有客观答案的“死”的政治知识,对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活”的政治知识,答案则十分分散。例如,56%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的民主状况有进步”,但是让他们说出民主化进程的则寥寥无几;51.2%的大学生认为“我国正从人治向法治社会发展”,但对于如何实现法治社会,回答则五花八门,错漏百出。大学生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的认知还是偏重于事实认知,事实认知准确,而对价值认知存在着太多的差异和模糊,无法形成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高度认同”。

2.大学生政治情感趋于理性,饱含爱国主义情怀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政治情感理性色彩浓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改革进程,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对改革开放成绩”的情感取向上,80.2%的大学生认为“改革开放20多年的成绩很大”,9.1%的大学生认为“改革开放的成绩一般”,也就是说几乎90%的大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成就给予肯定;在“如何看待工农群众”情感取向上,53.7%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是“弱势群体”,26.2%的大学生认为是“国家的主人”,15.1%的大学生认为是“社会最底层”,还有7.6%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在“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利益群体”敏感问题上,18.3%的大学生选择“工农”,11%的大学生选择“知识分子”,7.6%的大学生选择选择“工商(私营)企业主”,20.4%的大学生选择“官员”,43.2%的大学生选择“各个阶层”;在“对腐败问题”的情感取向上,19.2%的大学生认为“中央反腐举措只打苍蝇,不打老虎”,19.5%的大学生认为“党内腐败一年比一年严重”,22.9%的大学生认为“党内腐败分子仅是少数,大多数党员是好的”,33.8%的大学生却认为“多数党员干部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败,近年腐败蔓延现象得到了控制”;在“作为中国公民,你是否感到满意”情感取向上,56%的大学生选择“满意”,22%的大学生选择“基本满意”,二项相加,选择“满意”的达78%,表明了国家、民族在大学生心中占据神圣的地位。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与自己有切身利益的问题思考较多,其中不乏有见地。例如,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多数党员干部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败”,这和我们平时舆论所宣扬的“党内腐败分子仅是少数,大多数党员是好的”说法不同。近年“审计风暴”接二连三地揭露出金融系统、粮食系统、国家电力公司、体育总局等高层腐败,让很多大学生认为“腐败的面在基层,腐败的根在高层”,上梁不正下梁歪。反腐力度虽在加大,但缺乏监督制约的贪官依然是前“腐”后继,络绎不绝。近七成的大学生认为工农群众已是“弱势群体”,工人下岗、“三农”问题严重、农民遭受歧视,大学生有切肤之痛,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他们认为改革相当程度上恶化了“工农”的生存环境,损害了“工农”群体的利益。有的大学生尖锐地说,“官员”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现在已经从改革开放的支持者变成了保守者,甚至反对者。当改革的锋刃革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既得利益者已丧失改革的勇气,本能地反对当初倡导的革命。即使这种偏激的看法缺乏足够的理性,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切切关心,饱含爱国主义情怀。

3.大学生政治态度比较明确,对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信心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比较鲜明、积极,敢于对政治抒发自己的见解,针砭时事。例如,在问及“你对现在的政治制度的态度”时,36.5%的大学生认为“弊端很多”,53.8%的大学生认为“是好的,但要完善”,3.7%的大学生认为“沿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在问及“你对目前中国人权状况的态度”时,80.7%的大学生选择“逐步好转”,10.9%的大学生选择“状况恶化”,5.6%的大学生选择“无人权可言”;在问及“你是否有当人大代表的想法”时,46.4%的大学生表示“有”,53.5%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在问及“你对我国能否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42.8%的大学生选择“充满信心”,45.1%的大学生选择“较有信心”,也就是说,87.9%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表示肯定。

当代大学生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是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节拍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青年,他们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了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巨变中,当代大学生比他们的前代更为理性,他们逐渐学会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看待问题,审视国内外的形势,肯定党的领导和改革开放的成就,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总之,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主流应该给予肯定。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观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有了一个立体、客观的认识,他们的政治观主流健康发展、积极向上。但是,今天的大学生已不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听话的乖孩子”,在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中,他们的政治观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1.政治理论缺乏,政治取向出现功利化趋势现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党的方针政策缺乏系统的学习和钻研,说得尖锐一些,相当多的大学生缺乏理论素养,对政治理论认识不深刻,甚至不正确。例如,在问及“你对邓小平理论的看法”时,29.9%的大学生选择“实用主义”,9.5%的大学生选择“说不清或者不构成新的理论体系”,也就是几乎有40%的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看法有偏差;在问及“你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看法”时,64.2%的大学生选择“这是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其余35%的大学生不赞成这种观点,有的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已过时”,有的认为“不宜在指导思想上搞马克思主义一元化”;在问及“你认为‘三个代表’思想”时,53.5%的大学生认为是“科学理论”,30.6%的大学生认为是“一种理论宣传”,有11.1%的大学生认为“没有现实意义”,甚至还有4.7%的大学生认为是“个人崇拜的表现”;在问及“你对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差别已在逐渐缩小,世界正慢慢走向大同”时,只有19.2%的大学生认为“不正确”,10.8%的大学生“同意这种观点”,出人意料的是67.6%的大学生认为该观点“有一定道理”。

他们急功近利,发财心切的心理。缺乏理论修养和理论思维,容易被假象所蒙蔽,再加上功利心切,更容易陷入极端,误入歧途。

2.政治参与热情降低,政治信仰出现冷漠化倾向现在的高等教育由往日的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使得大学生的优越感、成就感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现实,使得当代大学生不再像他们的前代那样激进狂热、豪情万丈,充当“社会精英”的角色。在问及“你是否有当人大代表的想法”时,46.4%的大学生选择“有”,41.2%的大学生选择“没有”,12.3%的大学生选择“从来没有”;在问及“你是否喜欢参加各种类型的选举活动”时,7.5%的大学生选择“喜欢”,28.6%的大学生选择“比较喜欢”,34.7%的大学生选择“不太喜欢”,8.5%的大学生选择“很不喜欢”,22.3%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从调查中得知,当代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在整体上趋于降温,在政治上“不出头”,在政治上做“平常人”,只有36%左右的大学生对政治活动积极参与。伴随着政治理论的缺乏和政治参与热情的下降,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不容乐观,出现了“冷漠化”倾向。调查中,在问及“你的政治信仰”时,48.2%的大学生选择“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有29%的大学生选择“个人主义”,22.8%的大学生选择“宗教或其它”。曾几何时,共产主义被人们视为社会主义的“圣经”,人人以信仰共产主义为荣,但是现在,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却并不信仰它。在访谈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即使是选择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些学生,政治认知与政治行为也是脱节的,“我知道共产主义是人间天堂,非常美好。但天堂路途太遥远,我们永远到达不了”,假如是这样的心态信仰“共产主义”,讲起来头头是道,行动起来可能是另外一套,这样的政治信仰不是真正的信仰,而是对信仰的淡化和弱化。面对只有12.5%的大学生把信仰共产主义作为入党动机的严峻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政治信仰冷漠化倾向的确是令人忧心的客观事实。

三、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特征大学时期是人生旅途上的黄金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日益成熟的重要阶段。当代大学生在政治观念、政治思想上表现出的多样性与个性化的特点,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呈现出这个时代的特征。

生机和活力的表现,但大学生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却存在否定性评价;大学生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普遍认同,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做出的正确选择,能够做出这种选择其本身已经证明党具有驾驭中国社会发展的能力,但大学生对党的执政能力、反腐能力却信心不足。大学生政治观的矛盾性还表现在其观念和行为的错位。他们唾弃别人的贪婪,却宽容自己的放纵;他们指责社会的不公,却回避自己的责任;他们赞同呼吁改革,但改革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又斤斤计较,纷纷表示:“无论怎么搞,都不能让我们吃亏。”矛盾性是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最重要的特征。

2.政治观的功利性当代大学生无论理想还是行为都趋于务实,显示出浓厚的功利性。在进行政治评价、价值衡量的时候,总是以利益作为标尺来衡量。例如,在入党动机上,有64.5%选择“为个人发展获取资本”,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入党是为了个人荣誉或就业方便为目的。在政治活动的参与上和对反腐败态度上,也是先考虑自己能否获利,不参加活动是否利益受损,是否有风险。大学生在观察问题、处理事务时,更多地采用功利原则,而不是是非原则标准。前些年校园里讨论这样一个案例:一个银行的出纳员为保护2300元的公款,献出年轻的生命。很多大学生说,这个出纳员傻,2300元与宝贵的生命不可同日而语。这个例子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学生讨论张华为了救落水的老农而牺牲的事件如出一辙。如果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的国家刚刚拨乱反正,人们思想、觉悟处于彷徨茫然之中,讨论有助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但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还在重复20多年前的老话题,争论“公德孰大孰小”,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现在的大学生做事太实际,功利心太重,他们不再热衷于坐而论道,理想空谈,他们注重现实,所有的一切都是以对我有用为基准。究其原因,也是“实用”心态在作怪,“功利”思想占上风。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原则在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体现着。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假如任由“功利性”泛滥,崇尚物质力量、轻视精神力量,追逐物质创造,轻视政治价值的倾向将愈演愈烈。功利性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政治观一个明显的特征。

3.政治观的自主性随着年龄、资历、教育等情况的变化,大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具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逐渐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品格,其主体意识也明显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了较大的自主性。他们开始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不满足成人和书本上的结论,敢于大胆发表个人意见,喜欢质疑、猎奇。这种自主性集中表现为自主认知、自主选择、自主思维、自主控制和自主完善等方面(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遇到问题往往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出评判,但他们毕竟对复杂的社会实践了解不多,接触不深,当他们把认为正确而同实际并不完全符合的认识坚持下去时,就会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政治情感的波动性、政治态度的随意性和政治行为的从众性。

4.政治观的可塑性。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一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大学生处于成长期,各方面尚未定型。就社会而言,他们是教化、塑造的重点对象;就青年大学生自身来说,他们具有可以塑造的内在条件和需要。从青年大学生的条件来看,与少儿相比,随着身心发展,无论是智力水平、思维能力还是知识储备、经验积累都已有了相当的可以塑造和施教的基础;而与成年人相比,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不成熟和不成型正是社会塑造和教化的有利条件。伴随着青年大学生知识层次的提升,他们的思维方式从形式逻辑思维扩大到辩证逻辑思维,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政治问题。一些大学生喜欢探讨社会热点,并常常为此争论得面红耳赤。他们欢迎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的演说、报告。校园里精彩的讲座总是座无虚席,而那些具有鼓动性和诱惑力的政治理论书刊,大学生也会有所涉及,一些正确的和错误的观点都被他们吸收、接纳。这说明成长中的大学生还是呼唤着真理,渴求精神支柱。可见,尽管大学生在多元化的世界中具有选择的自主性,存在着对社会塑造与教化的某种逆反心理,但就本质来说,大学生仍然是具有极强的“可输入性”、“可塑造性”的群体(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页),他们的政治观也就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5.政治观的不成熟性一般说来,成年人的政治观由于经过了多年认识上的深化,情感意识的不断强化和实际行动中的反复验证,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以这种既有的政治观去评价和看待各种政治现象与政治问题,而很少去对这种已有的政治观进行调整,政治观相对比较稳定、深刻,不易发生变化。而青年大学生则不然,他们的政治观正处于由不成熟迈向成熟的阶段,并且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稳定的观点体系,再加上他们思想敏锐,头脑中的旧框框较少,受已有观点的影响较小,因而在政治观形成过程中,他们总是不断地吸纳各种思想、观点来充实、深化或调整自己已有的观念。正是由于这种海纳百川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的政治观更容易受所处社会与时代的影响,并且体现出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轨迹。

然而,由于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尚不丰富,理论思维不够成熟,再加上他们所面对的世界又是如此纷繁复杂、瞬息万变,使他们在政治评价与判断上带有明显的不成熟的特征。问卷调查中,有38.5%的大学生同意“社会主义一定能战胜资本主义”,21.7%的大学生对此说法“不同意”,38.2%的大学生则表示“说不清”;与此同时,又有78.4%的大学生倾向于“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别已在逐渐缩小,世界正慢慢走向大同”的观点,对同一问题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既是大学生理论上的不足,也是实践磨练缺乏导致。实地访谈中,不少大学生对政治问题是模糊的态度,存在着大量的“说不清”,不明朗、摇摆不定,今天同意这一观点,明天就可能转移,政治情感不稳定,政治理论不确定。人生征途上种种坎坷和曲折,都会引起大学生政治观的动荡和反复,青年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不是直线式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日渐成熟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政治观的现状和特征,是高校顺利开展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前提基础。高校政治观教育也只有立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深化传统理论教育,拓宽社会实践教育,引导他们政治观上的矛盾性和功利性,完善他们政治观上的可塑性和不成熟性,预防他们政治观出现盲目冲动性,培养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政治立场,从而把当代大学生造就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接班人。

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构建乡镇和谐交通管理执法环境。

心得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民方便的原则,与每一个行人、驾驶员和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对人的生命尊重、对守法公民的尊重以及对交通执法人滥用职权的惩戒,为整个社会构建了一个完善的交通安全防范体系,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保障,然而,自2004年5月1日实施以来,在实际贯彻过程中,不少基层的民警却反映由于新法处罚幅度的提升,受处罚违法行为人意见较大,尤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农村道路,执法难度更大,执法民警与违法行为人冲突现象时有发生,执法“难”问题日益突出。

条有效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办法。

一、充分摸清辖区交通安全状况,建立台帐,掌握第一手材料?要建立和谐的交通管理执法环境,首先要摸清辖区的交通情况及其特点,充分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所要掌握的辖区交通情况包括:辖区人口数,辖区总面积,道路总长度(包括等级道路及非等级道路)、名称和等级,行政村及自然村数量,各种车辆型号、数量,专业驾驶员人数,分布规律(即每个村有多少部车辆及驾驶员),这些车辆主要从事何种营运,其运输时间、路线呈何规律,该辖区的客流、物流有何特点等等,充分掌握这些第一手资料后进行整理,制订详尽的台帐,掌握了这些材料将为创造和谐的执法环境奠定坚定的基础。

二、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方式,为构建和谐的执法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的高低、是否理解并支持决定着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而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虽然大部分是取决于自身文化素质,但是也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宣传工作紧密相连的。近年来,我队非常重视乡镇交通安全宣传,废除以往形式单一老一套做法,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以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吸引广大农村群众接受教育。在近年的工作实践中,我队。

总结。

出以下行之有效的宣传途径:

伍本身就是很好的“交通安全宣传牌”,在执法过程中最忌讳的是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喝斥违法行为人等等行为,这样就会令群众对公安交通部门产生排斥感,自然就“敬而远之”了。我队特别注重执法解释工作,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时先进行交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指出违法行为人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及其所存在安全隐患,对自身及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哪些危害,违反了交通法规具体条款等等,让违法群众心服口服,自觉自愿接受处罚,交通管理工作自然顺利展开。

(二)新闻媒体宣传。新闻媒体具备了群众接受率高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民警经常抱怨工作又累,群众又不支持,从事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吃力不讨好”等等,这与新闻媒体利用率少,缺乏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是分不开。我队充分利用抚松电视台遍布各乡镇、农村,收视率高的特点,在抚松电视台警务报道专题节目中开辟专栏,将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交通案例及经验教训、民警在开展交通管理工作中的苦与累镜头分类系列播出。让人民群众全面了解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拉进民警与群众的距离;让人民群众了解交通安全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人民群众了解参与交通活动时要遵守的交通规则,如何避免不安全的因素造成的危害;……久而久之,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与交通文明意识也得到提高。

通安全知识竞赛、播放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碟片、上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制作交通安全宣传栏等各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坚持把交通安全知识送进村、厂、校。通过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充分提高了这些地区交通参与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使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四)举办交通安全教育展示厅。交通违法行为人之所以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通常是因为他们不懂其行为违反了相关交通法律法规或者虽然知道交通违法了但心存侥幸心理,不懂其行为会造成相应的危害。我队在各中队设立一个交通安全教育展示厅,悬挂交通安全知识、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挂图,播放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光碟。在查获每起交通违法行为,准备对其进行处罚前首先要求违法人接受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交通安全教育。通过教育让违法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危害性,自觉接受处罚,且促进其在今后参与交通活动时会更注意交通安全了,这比起“重处罚轻教育”的效果要好很多。

赠,那还有什么“理由”不戴头盔呢?丰富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经常开展,让辖区群众受到经常性的交通安全教育,久而久之,安全意识也会有所提升。此外,在一些人流聚集地开展交通安全图片展、播放交通安全教育碟片、散发交通安全传单等等活动也能收到很好宣传教育效果。

三、实行人性化管理,尽量化解被处罚人的抵触情绪?在不少群众眼里,交通民警就等同于“罚款的警察”,为了消除这种误解,除了大力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极力提高辖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外,很关键的一点是要强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人性化管理措施。作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尽量减少交通违法行为、遏制交通事故。安全是“目的”,“手段”未必要罚款。

为改变以往在群众眼里公安交警“以罚为主”的交通管理方式,大、中队经常性的开展交通安全劝导活动,对驾驶两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车辆违法停放、闯禁行路线等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在被查获后不再进行罚款,而是让交通违法人参与交通执勤劝勉其他人遵守交通法规、协助维持交通秩序来代替处罚,这既扩大了交通管理人员队伍,也改变了以往在群众眼中以罚为主的公安交警形象,既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又能够适应农村经济落后的民情,也能增强对交通违法人的交通安全教育,以教育代罚款,达到减少交通违法行为、改善交通秩序的目的。

四、调动群众主动参与交通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开展“群防群治”

(一)成立各类型车辆“协会”自治。我队分片划区在农村基层鼓励各种类型的车辆驾驶人员成立协会等组织开展自治管理。目前,抚松全市按乡镇划分成立了客运车队、货运车队、农用车队等13个,在协会的内部再根据区域(我们管辖的区域——各乡镇——各行政村)的划分成立了相应的分支机构(即“分会”),层层而下,形成了一个类似“金字塔”型的管理机构,这些协会的“管理者”直接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负责签订安全责任状、定期组织交通安全教育等等,协会的管理章程里也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如:严禁非法载客上路,严禁未无证驾驶无牌车辆等等,他们拥有了充分“自治权”,并相互监管。不仅节省了警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让这些驾驶人员有了“自治”的感觉,调动其参与交通管理的工作积极性。

(二)组织交通安全义务巡逻队。各中队与辖区团组织联合召集优秀青年组成道路交通义务巡逻队,负责各辖区的交通安全工作,开展对占道晒粮、路边堆放砂石建筑材料、乱摆摊设点、非法载客等行为进行劝导,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创造良好的交通执法环境。

(三)组织联勤执法队、各部门齐抓共管。交通管理工作并非仅仅交警部门的“独角戏”,交通管理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尤其在乡镇基层,警力少、管理线路长,单靠交警一部门只会出现心有余力不足的现象,政府与各职能部门的支持起着关键性作用。争取当地政府、党委的支持,联合各职能部门组建一个联勤执法队,齐抓共管交通安全工作,开展社会化交通管理,不仅可以相应解决乡镇基层中队警力不足的问题,还可以相互弥补职能的欠缺,效果尤佳。

五、延伸各种业务到基层,真正做到便民利民?农村基层之所以存在大量的无牌无证车辆,很大原因上是因为地处边远,进城培训驾驶证、车辆挂牌不方便,所以虽然很多乡镇基层中队大力强强整治,但是仍然治标不治本,很多车辆还是在被处罚后不及时参加培训驾驶证、车辆挂牌,而交通管理工作也很容易陷入一种僵局——整治力度大却收获小,辖区的交通违法率仍居高不下。抚松交警我队自2003年开展“贯彻十六大,全面奔小康,公安交警怎么办”大讨论以来,开展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延伸车管、驾管业务到基层,组建流动车管站、驾驶证培训班,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乡镇为边远地区群众挂牌、年检、培训驾驶证让正规购买的车辆方便挂牌,让愿意参加驾驶证培训的驾驶人员方便培训,这样一来便可以使辖区的无牌证车辆大大减少,不仅赢得群众对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便民利民措施的肯定,促进和谐交通管理环境的建设,同时也可以降低辖区的交通违法率。

一些群众“不理解”的责问时,这些代表便会发挥作用,对这些群众解释我们的工作目的等等,消除误会,使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与群众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建立廉政监督机制、开展民主评议行风等有利于强化警民关系的活动,不仅可以加强警民的沟通,更关键的是也给自己树立一面“镜子”,通过廉政监督,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工作开展中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即使改正或补救,以利于和谐执法环境的构建。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综合调查与分析

在现代市场经济当中,品牌已被公认为是企业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其价值甚至远远超过企业的有形资产,消费者熟知的“可口可乐”这一品牌,其价值高达760亿美元,是世界上价值最高的品牌。“万宝路”其价值亦高达331亿美元。此外,“柯达”、“摩托罗拉”、“雀巢”这些知名品牌都价值不菲。这些品牌之所以价值百万,是因为它们已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稳固而持久的良好形象。消费者只要看到这些品牌,内心充满激情,真想马上拥有这些品牌的商品。因此,树立并维持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就等于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在现实生活中,品牌与消费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时刻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这是由于在消费者接受的外部刺激中,商品是最具直接意义的刺激物,而品牌作为商品特性的综合、抽象体现,能以其鲜明的标志或口号、匠心独具的设计、对自身外观及内在功用的阐释加强对消费者的刺激,激发其购买欲望。当消费需求发生时,品牌的提示作用,促使消费者做出相应的反应,产生对需要选取品牌商品的购买行为。

品牌对于消费行为还具有强化的心理功能,这一功能可以向两极发展。一个形象鲜明、富于想象力、声誉卓著的品牌能够吸引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指向,促使其产生购买冲动,并坚定购买行为;相反,一个与消费者心理不符,甚至相悖或使其产生厌恶的品牌,会强化消费者在选购时对其商品的拒绝行为。

营造消费者对品牌的良好印象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生产使消费者信赖的产品,创造名牌产品,使品牌立于商品质量和企业信誉的坚实基础上。另一是生产系列产品或进行产品更新换代、改进商品外观、通过广告宣传使品牌深入人心,引起消费者的注意,继而对其产生良好印象。以上两种方法通常都为企业商家所使用,就前者而言,主要是以企业“硬实力”――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为基础的;而后者相对就是可以存在巨大差异和相对不易量化的“软实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优质商品逐渐占据主要市场,劣质商品被淘汰,不同产品间质量的绝对差距被消除,呈现“同质化”的趋势,通过广告营造良好品牌形象,以赢得在销售中的优势成为企业相互竞争中的重要一环。

大学生,作为青年消费群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各类商品销售争相竞逐的对象。本研究试图通过相关调查,以了解并分析当代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以及对不同商品品牌对其造成的心理效应的确定。

本研究用的问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大学生品牌心理特点:(1)品牌标志的设定。

本研究挑选了三类最能反映大学生消费心理状态,也是大学生最主要购买对象的商品: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洗发露,对年龄在20~22岁之间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为:

(1)在手机产品中,最受欢迎的品牌依次是诺基亚(45.3%)、摩托罗拉(24.1%)、三星(17.3%)、索爱(9.7%)其余品牌占3.6%。大学生最青睐的品牌形象特点主要是:诚信质量有保证、技术含量高、时尚。而他们最不满意的品牌形象特点主要是:没有独特风格、不够人性化、不够时尚和缺乏男/女性气质。而在大学生眼中,最完美的手机品牌形象是诚信、技术含量高、人性化。大学生最认可的手机代言人是娱乐明星和成功人士。

大学生获知手机品牌的最主要途径是电视广告(45.6%)、从朋友或同学处得知(34.2%)、和网络广告(13.4%)。

在购买手机时,大学生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是性能(35.3%),其它依次为:潮流时尚(26.7%)、产品知名度(21.3%)、价格(14.1%)。产品是否国产这一因素几乎不被考虑到(1.3%)。

(2)在笔记本电脑当中,最受青睐的品牌依次是ibm(36.8%)、索尼(21.1%)、联想(19.3%)、惠普(14.7%),其余品牌占8.1%。大学生最青睐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形象特点主要是:技术含量高、诚信质量有保证、人性化。而他们最不满意的品牌形象特点主要是:生硬不够可爱、不能彰显身份和不够时尚。而在大学生眼中,最完美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形象是蕴涵尖端科技、有良好信誉。

大学生最认可的笔记本电脑代言人是娱乐明星、成功人士和学者专家。

大学生获知笔记本电脑品牌的最主要途径是电视广告(45.6%)、从朋友或同学处得知(34.2%)、和网络广告(13.4%)。

在购买笔记本电脑时,大学生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是性能(52.6%),其它依次为:信誉(28.9%)和价格(15.7%)。产品是否国产这一因素亦几乎不在考虑范围之内(2.3%)。

(3)在产品中,最受青睐的品牌依次是海飞丝(31.2%)、飘柔(23.7%)、潘婷(19.3%)、伊卡璐(17.9%),其余品牌占7.9%。大学生最青睐的洗发露的品牌形象特点主要是:有独特风格、体现男/女性气质和时尚。而他们最不满意的洗发露品牌形象特点主要是:不够可爱、过于大众化和缺乏男/女性气质。而在大学生眼中,最完美的洗发用品品牌形象是体现男/女性气质和时尚。

大学生最认可的洗发用品代言人是娱乐明星。

大学生获知洗发露品牌的最主要途径是电视广告(69.2%)、从朋友或同学处得知(16.1%)、时尚杂志(13.7%)。

在购买洗发露时,大学生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产品知名度(47.3%),其次为潮流时尚(43.9%)。产品是否国产这一因素同样几乎不在考虑范围之内(1.1%)。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调查分为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对年级的不同进行结果说明: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30人,男生16人,女生14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6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6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81%的大一学生都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8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22%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7%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4%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75%的学生选择“很小”。

2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70人,男生36人,女生各34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相信爱情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理想的爱情,而不相信爱情或自信不足的人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熟的路上了。

大三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5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3人。在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多半已经恋爱,但恋爱的人近60%是男生。这可能跟师范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恋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类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较浪漫,认为自己能与恋人走到永远,换句话说在爱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调查也显示,大三学生比较现实,25人有17人表示没有网恋经历。对于异地恋,男生显得比女生更理性点,不看好异地恋,并认为大学生恋情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会发展成为婚姻。

针对男女生的许多不同,做了对比的记录。71%表示是否恋爱无关紧要,只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少数人(以女生为主)把爱情看得很重;在恋爱时间上,女生把恋爱时间限定在62%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业;有61%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部分表示不会表白(女生居多)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

总而言之,本校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大都能在爱情中面对现实,但现实没有抹掉他们的纯真,他们对爱情仍有美丽的向往。

大四学生共有10人参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3人。大四的学生在问卷调查表中表现了一下几个特点:

1、只有24%的人认为恋人是原来所理想的人,76%的人认为不是。

2、对于是否与恋人走到永远的问题上,认为可以的只有3人。

3、对于大学爱情是否成为婚姻,则所有人认为是不可能的。

4、对于恋爱与学习,6人表示同等重要,3人表示恋爱重要。

5、对于分手后的态度,有2人表示会伤心欲绝,大多数人表示可以再找。

6、对同居的态度,不赞成的有2人,其他人则持不反对态度。

从以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大四学生的想法更为现实。也许是经历的事情多3了,看法也就更加务实。对于大学的恋爱能否变成婚姻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悲观的认为是不可能的,可见在大学生看来,大学恋爱是有花无果的事情。也许是彼此接触的时间久了,对于相处的时间,大四的学生觉得彼此腻在一起太长时间反而会暴露出更多的缺点,也许距离真的会产生美。虽然大四的学生对于恋爱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现实了,可是他们对于恋爱所要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完全认识清楚,许多人都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去恋爱的。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自己与对方更大的伤害。

综合上述四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恋爱观,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现实。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开始觉得原来爱情也有苦涩的味道,但还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进入大三后,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最后到大四的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恋爱,恋爱观趋向成熟。

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4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3.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4.不注重恋爱的后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5.道德观念淡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针对上述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特提出以下一些对策与建议。首先学校和社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主要谈谈作为大学生自身应该怎样做。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5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二)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在一个人的身边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无论你到哪里、无论你有多大,只有白头到老,结发夫妻会最牵肠挂肚,也只有爱情会给人无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恋爱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三角恋、多角恋油然而生,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性行为逐渐增多,未婚先育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学校园外的旅店、日租房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怎样能与道德无关呢?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

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四)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确实,在大学生中,存在爱情与事业“双丰收”,但比率相当低,“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五)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因为在鲜花、美言的背后,恋爱双方要看清你所爱的人的“真伪”那是相当难的。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6灿烂的花环。

总之,当代大学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围环境影响的同时,必须培养自身道德,法律规范的修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助于大学生寻求自我真正的爱情,盛开幸福的爱情之花。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每一个人都对恋爱观有了新一步的认识,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校园里的爱情是最纯洁的,最真诚的,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要含蓄文明,举止文雅,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用含蓄、谦恭至羞涩的态度,而决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我们要做自己感情的主人,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使起恰到好处。

要理智和宽容,恋爱中的失恋是难免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修养、有道德的大学生,在失恋时,首先要作到失恋而不失态,我们应该明白失恋是一件很正常的是,没什么大不了的,要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态。其次,还要作到失恋而不是志,爱情是美好的,但不是一个人的唯一,生活中有很多更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不要一蹶不振,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应该转移注意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再次,要作到失恋而不失德,爱情不在友情在,要理智和宽容,想到对方的难处,这才是一个大学生较高素质的表现。

本次调查活动中,我们经过分组分工完成了问卷调查、数据处理、分析总结,总结报告,最终报告成型。

在此次调查报告中,我们从中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大学生的不同的恋爱观的问题,我们从这些问题中,进行了总结,从中总结出了存在的原因,并且以事实为依据找出许多解决问题。比如说他们爱情观的发展和变化,了解到其中很多大学生对待爱情态度和以及独特的见解,找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爱情盲点,找出了对不正确的、消极的爱情观的解决办法等等。

同时,在拟写调查报告的时候,我们还查找了很多相关资料,见识到了更加全面系统,更加新颖的恋爱观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丰富我们的见识和今后遇到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分析问题、处理数据的能力。

总之,经过此次调查报告,我相信对恋爱观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丰富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也使我们在处理类似问题不在生涩。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附录:

小组成员:组长:李泽鸿。

副组长:胡新海。

成员:王磊。

迟新帅。

黄昱民。

穆洪蕾。

2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问卷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1.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桂林理工大学在校大一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5份,回收45份,有效率为100%。

3.调查时间为3月。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45人,男生17人,女生28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9人,男女单生居多,照比例本学校男生恋爱居多,女生恋爱的极少,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女:27人男:18人。

你现在是否谈恋爱。

a、是男:6女:3。

b、否男:12女:24。

据调查男女单身居多,照比例本学校男生恋爱居多,女生恋爱的极少。

2.得什么时候谈恋爱才算合理。

a、初中男:1女:0。

b、高中男:10女:2。

c、大学男:6女:11。

d、毕业后男:1女:14。

男生大部分觉得在高中恋爱更为合理。

女生大部分更倾向越晚谈越好,更多的希望毕业后再谈。

3.在大学前是否谈过恋爱。

a、是男:9女:13。

b、否男:9女:14。

大学前后谈恋爱的男女都持平,一半在大学前就谈过。

一半没有,说明初恋还保留的人还是占了大多数。

4.长对你谈恋爱的看法。

a、鼓励男:2女:2。

b、不管不问男:10女:10。

c、反对男:6女:15。

家长对孩子谈恋爱鼓励极少,但还是有存在的现象。

5.否赞同伟大的毛主席的恋爱观点(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a、是男:5女:13。

b否男:12女:14。

对于毛爷爷的这一论点男生表示更为不屑,女生的专情显得更为在乎爱情过后的果实,更渴望将来,然而也有将近一半的女生对此表示并不在乎,可能这也是90后女生看的开的一点吧。

6.异地恋的是否看好。

a、一定成男:1女:0。

b、一般男:7女:10。

c、不一定男:7女:12。

d不可能男:1女:5。

对于异地恋,坚信能成功的在调查中只有寥寥一个人,而且还是男的可能是调查范围小的缘故,但是还是可见大部分人对异地恋充满怀疑的态度,大部分人都会觉的有可能后者不一定,单女生完全不相信异地恋的人大有人在,这也体现女生一多疑的性格,但我相信那个相信异地恋的男生一定是个专情的好孩子。

7.得那种方式开始的恋爱更好(多选)。

a、一见钟情男:4女:2。

b、日久生情男:13女:24。

c、患难真情男:7女:15。

男生比女生更在乎见钟情,女生则对日久深情更抱有好感,毕竟对彼此的了解才能让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5

8.面种种恋情你最不接受哪一种a、师生恋男:3/5女:3/10。

b、姐弟恋男:4/8女:2/9。

c、同性恋男:13/3女:13/2。

d、三角恋男:3/5女:12/2。

e、隔代恋男:5/3女:9/2。

姐弟恋男生和女生普遍接受一点,三角恋和隔代恋女生相比男生来更为讨厌。

从师生恋这方面,由于女生对于成熟男人的偏好,也广受支持,姐弟恋也还勉强,可能在生活中真的有不少姐弟恋的存在吧。

9.得谈恋爱时的花费应该是怎样分配。

a、aa制男:8女:21。

b、有男生承担男:4女:1。

c、生活费合并男:6女:5。

现在的女生都十分的独立自主了些很少愿意男生独自出费这也是女权的地位越来越高的原因吧。对于生活费合并,有好处也有坏处,这样做的人也不在少数。

10.为在大学谈恋爱对学习的影响是好还是坏。

a、有帮助男:2女:3。

b、无影响男:6女:14。

c、不太好男:9女:10。

d、严重影响学习男:1女:0。

觉得有帮助的人寥寥无几,女生大部分觉的毫无压力一点也不会影响学习,男生则更觉的会多多少少有些影响,毕竟男生在这方面付出的比女生要多那么一些。

你想不想谈恋爱。

想()男:6女:8。

不想()男:12女:17。

顺其自然男:女:2。

从调研结果来看,周围的人还是对于大学恋爱这门课程不是很感冒,大部分的人不是很想谈恋爱可能有种种方面的原因,个方面的压力造成的这一现状,也可能是大家才刚入学不就,对各自不是太了解,可能到了大二大三会友一定的改善,毕竟在大学这么一个良好的恋爱环境,谁也不想就这么白白错过了,我们应该好好把握机会在抓出他,在人生的路上锻炼自己,为了将来少走弯路。

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急于求成的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空虚而爱。调查显示,6.7%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5.观念淡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6.与事业定位不当。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爱情和学业的时候,往往是把爱情放在首位,认为只要有爱情,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爱情与学业从其内涵是两个不相联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论,就算是有联系,也不可能耽误学习,因为在学习的时候心理根本没有爱情的存在。大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恋爱与学习没有关系,互不影响。

7.至上。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是建立在对方的家庭、社会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条件优越为背景作为双方感情的基础,传统上认为女性依赖性强,大多数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将来托付给一个即可靠、又安稳的人身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在女性身上。当代大学生男女功利性、权利性的色彩都明显越来越多起来,越来越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对方身上。当然,这种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观形成也与社会就业压力、主观个人心理上的成熟有关系。

四、树立合理恋爱观。

针对上述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特提出以下一些对策与建议。首先学校和社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主要谈谈作为大学生自身应该怎样做。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二)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在一个人的身边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无论你到哪里、无论你有多大,只有白头到老,结发夫妻会最牵肠挂肚,也只有爱情会给人无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

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四)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确实,在大学生中,存在爱情与事业“双丰收”,但比率相当低,“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五)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因为在鲜花、美言的背后,恋爱双方要看清你所爱的人的“真伪”那是相当难的。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运落在你的身边,你一定要识别它的“真伪”,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当代大学生随着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识期的到来,在没有了各方面压力下,在充满美丽幻想的大学校园里,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序曲。但由于人生的经历、生活阅历的缺少,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爱的同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想法。影响着两个人的感情发展,甚至引发痛楚事件。

总之,当代大学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围环境影响的同时,必须培养自身道德,法律规范的修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助于大学生寻求自我真正的爱情,盛开幸福的爱情之花。

胡新海:爱情就像水,看不清摸不透猜不准,还得自己亲身体会……。

迟新帅:君子恋爱十年不晚。

王磊:爱情就像双面胶,时间总会让一面变得松动。

黄昱明:信任是爱情基础,互相信任,才能互相幸福。

穆红蕾:先有事业,再有爱情,没有金钱神马都是浮云。

李泽鸿:女人就像书,然后呢!你懂得……。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调查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生活的基本看法及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言行表现。

一个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对他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是至关重要的。本调查研究以宿迁学院为对象,共发放问卷770份,回收有效答卷670份,回收率位87.0%。问卷调查共设24个问题,其中单选题21个,多选题3个。

当代大学生的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_暑假已经到来,许多的学生放假在家。他们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参加各种补习班,或外出旅游等等。假期本就是一个放松的时间,可以随心所欲。

二、问题的提出。

轻松愉快的暑假是每一个中小学生所向往的。那么,在暑假期间学生们又在做些什么呢?他们是在家复习功课,和父母出门旅游,还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培养自己的特长等等。中小学生的暑假还存在哪些问题?学生们的暑假究竟该怎样度过?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对当地的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进行了调查。

三、正文。

现在多数的家庭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时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可到了暑假,学生常常是自己在家。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看管,这些未成年人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吗?处在这样一种无组织、无规律的生活之中,学生的人身安全是的隐患。

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超过6成的学生在暑假期间是独自在家,没有父母或其他大人的照看。他们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看电视,什么时候出去玩,什么时候参加课外的补习班……尽管每个学生的暑假生活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内容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网吧是多数学生打发假期时间zui常去的地方,另外,暑假天气炎热,很多学生为了避暑去野浴,这都是很危险的行为。据调查,本市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学生,整天泡在网吧或是游戏厅里,给孩子们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也给家长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如家住本市湘北市场姓王的同学,今年14岁,暑假的第一天进游戏厅玩耍,另一个姓杨的同学上前找王要游戏币,王不肯,杨便操起椅子向王猛砸,尔后又用木棒打其后背,将王打得鲜血直流,晕倒在地,终因抢救不及时,流血过多而死亡。又如一姓胡的孩子暑假在家无所事事,便和几个同学去附近农村的坝里游泳,胡本来还会游几下,但由于水草缠身,一时慌张,弄不清方向,他拼命地往深水处挣扎,终因体力不济而活活淹死。其年近七十的奶奶突闻噩耗,一时支持不住,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而死亡。

如果这些学生有大人的照看,有人来管理他们的生活,这些惨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但既然已经发生,我么就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时间的再次发生。

暑假的时间很长,很多家长并不放心把孩子单独放在家里。于是,家长为孩子报学习班,既希望能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又能让学生的生活有些规律,毕竟学习班里有老师看着学生,情况会好些。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32%的中小学生在暑期中参加了课外辅导班,但喜欢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孩子数只占6%。数据显示,家长在孩子学费上的支出占所有支出的65%,学习科目主要集中在英语、计算机、数学、文艺等方面。其中,28%的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参加暑期活动来提高学习成绩,26%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提高学习兴趣。

所以在暑假期间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学生背着书包坐公交车到各各学习班上课。商家也看准这个时机,开设各类的补习班招揽生意。

作为“假日经济”的一种延伸,长达两个月的暑期成为不少商家获得经济效益的“黄金时期”。这对有些孩子而言,假期却十分难过,他们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又会给他们报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特长班,对此,家长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一)商家办班很积极。自实行“素质教育”以来,特别是高考改革,实行“3+_”制以后,对学生的能力和全面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商家看准时机,利用暑期推出形形色色的培训、补习、家教,打出“能力与应试并重”、“文化与特长并举”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标语,吸引广大中小学生前来报名。据调查,常德市自6月底开始,商家就在市城区开展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数不胜数的“培训中心”看得人眼花缭乱。市内规模比较大的培训中心有“剑桥少儿英语培训中心”、“新世纪暑期英语培训中心”等。

他们在全市各地设有咨询处,并设立多个报名点和教学点,形成了“连锁”点。有的培训中心,如常德市阳关琴行、师院的暑期中小学生培训中心,都是综合性的培训中心,既有文化培训又有特长培训。文化方面有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特长方面有音乐、美术、书法、体育运动等。这些成规模、成气候的培训部一般采取办班的形式,进行集体教学,有比较严格的组织。另外,不少商家和中介机构还向中小学生提供家教服务,推荐一批大专院校的学生给需要家教的人。与遍布大街小巷的家教“游击大军”一样,他们主要是针对小学、初高中各门功课,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为中小学生查漏补缺或让其超前学习课本知识。

(二)学生家长更踊跃。对于各种培训和家教补习,家长似乎更为热情。早在暑期前夕,许多家长就开始精心设计孩子的暑期生活,到处收集有关培训的广告、打听其教学质量、观望别人参加那些培训;还有的家长四处托人寻找本科、研究生当家教,经过面试和筛选,《www.》留下zui满意的,来给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补习。参加培训、请家教几乎形成了一种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风气。家长之所以热衷于送孩子进班学艺原因有:一是学生升学的形势严峻。中小学生都希望进入市内重点学校,但人多名额少,向重点中学进军不仅是“文化成绩大战”,更是“特长大比拼”。

激烈的竞争不仅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也使望子成龙的家长焦虑非常。因而让孩子利用暑假多“充电”,以期考上理想的学校。二是对部分家庭而言,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不放心,的办法便是送去参加培训班。三是学特长可以为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好基础。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需要“全才”,多一门特长便多一门谋生的本领。四是英语、电脑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基础技能,如果不从小就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将来会很难适应。因此,如常德市内的少儿英语培训、电脑培训生意兴隆、人满为患。

(三)学生减负愿望落空。对常德市城区随机抽样30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暑期参加培训班表示愿意的占22%;可以接受的占40%;有的愿意有的不愿意的占21%;不愿意的占17%。暑期参加一种培训班的有6人,参加二种培训班的14人,参加三种培训班的有8人,参加四种培训班的有2人。少部分学生自主意识较强,有参加培训或请家教的要求,能主动选择自己想参加的培训班。但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培训和补习是带有抵触情绪的。由于年龄小,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或是害怕家长,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所以一般只要家长有这方面的要求、做出参加培训或请家教补习的安排,他们也就接受。但如果压力太大,他们有时也会发泄心中的不满。如本市紫桥小学上三年级的陈同学,暑假期间每天要学两个小时的英语,1个小时的古筝,1个小时的钢琴。回家后还要做暑假作业、读英语、练琴。小女孩常向妈妈抗议说:“无聊”、“比读书还紧张”,并强烈要求出去旅游。12岁的郑同学在本市中学(长怡)读初一,她不仅成绩好,而且多才多艺。暑假里她有四门课程:英语、手风琴、书法、舞蹈。虽然平时很自觉,但辛苦久了,有时也忍不住想出去玩,偶尔还会来个“先斩后奏”,先玩一两天再说。可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7月中旬常德市气温高达39度,室外气温有的高达42度,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看见几个,但大多数是赶着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孩子们。

(四)暑期乱办班、乱收费现象较为严重。暑假补习班众多,但补习质量参差不齐,收费与办班质量相比悬殊。如:本市东方红小学,几位家长为了管好孩子,同时又解决小孩假期学习知识,一并请了一位自称是富岳外国语学院的老师,给孩子们辅导英语。学期一个月,学费每位220元,头几天教得还算满意,于是家长们都很乐意地交了钱,但之后几乎天天迟到。一位家长直言不讳地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重要的,你这样天天迟到怎能给学生作表率呢?”这位老师不仅未改正,而是撒手一去不复返了。使得这几位家长互相责备,而却又无奈之至。暑期乱办班、乱收费现象较为严重。

据调查,目前除少数培训班比较正规、有执照外,大部分都是短期的经营,没有办理营业执照,有些培训班教学水平的高低、师资力量的强弱无从知晓,培训市场因而良莠不齐。常德市文化培训每期时间一个月收费从200元到400元不等,特长培训班则还要高,如有些游泳班10天一期,也要300元;如果请家教,价格会更高,而且浮动也大。一般情况下,家教是每小时10元,但有些自身水平较高的本科生、研究生每小时15元、20元甚至更高;市内某些特长方面的名师如果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每小时收费则高达50元、80元。今年常德市各种暑期培训班收费标准均比去年同期上涨,有的上涨幅度高达100%,如:某英语培训班去年同期每期(30天)为200元学费,而今年同样的天数收费却高达400元。

关于上面提到的问题的几点建议:对于暑期形形色色的培训、补习、家教班,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规范措施,清理整顿,严格审批程序,明确收费标准,坚决制止乱办班、乱收费现象。教育主管部门还可以组织“名师巡回讲演团”替代现存的形形色色的“培训、补习、家教”等班类,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公安部门、城管部门加大网吧的管理和监督,与吧主签订协议,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也希望家长不要在不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下盲目地投资,让孩子去学习并不适合自己的各种科目,导致孩子倍感压抑和疲劳,不仅加重了自己和孩子的负担,更容易错过孩子发展的机遇,耽误了他们的前途。

为了让学生们充分利用假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和提高素质,学校应成立暑期领导小组,对中小学生进行暑期安全和法制教育。制定假期工作计划,落实活动内容,做到各项活动均有专人负责,防止出现人身伤亡事故。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可引导学生利用假期深入调查城乡的历史变革、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挖掘家乡的文化内涵等活动。建立学生暑期科普活动基地?熏开展大型暑期科普活动,举办中小学生暑假读书动手小制作、小发明作品展览。组织学生参加拥军优属活动,为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做好事。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增强学生自立、自强、自律能力。

各街道办事处、图书馆、科技馆等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拓展学生视野为宗旨的音、体、美、劳、电脑、航模兴趣活动、读书演讲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小交警、军事训练等)等各项活动。有条件的单位,在暑期可为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各种娱乐室。

总之,用有益的活动挤走“空虚、无聊、孤独、没劲”,让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愉快、充实、安全又有意义的假期。

四、结语。

综上可看到,暑假不仅仅是学生们放松休息的时间,还是培养自己的特长,陶冶情操的好时机。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很多有意义的事,不仅限于完成老师的家庭作业。学生应当学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假期时间来主动地学习,自主学习的效率远比被动学习的效率高得多。

同样暑假也是也是一些商家赚钱的好时机,开设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不仅能让暑假在家的学生有一个再次学习的地方,而且也能丰富当地的文化氛围,可谓一举多得。只要是合法、教学质量优秀的补习班,政府应给予一定得支持。

这次的社会调查,让我感触颇多。虽说有些累,但收获还是不小的。大学生只有多接触社会,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既学会调查的方法,又学会待人接物……所以说社会实践是一举多得的活动。我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五、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江城日报。江城日报社。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诚信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口头承诺别人很容易,在行动上就不见得能付诸实行。信义是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落伍的观念,这是立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在早期没有强制力的完善法制背景下,论语当中就有许多这样的精神,信义;可大可小,见微知著。这不只可以是个人可以奉行的信念,更可以是一个企业精神。在许多问题上,若不是处理方式有问题就是没有遵守原则。

生活中,无论是谁,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交往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要想拥有更多的朋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讲诚信。诚,是真诚、诚实,信是信用、守信,讲诚信,既是立身处世之道,也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己的尊重。

做人离不开诚信。我们常说为人要真诚老实,说实话,办实事。诚实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制定了一张表,列出550个描写人的形容词。他让大学生们指出他们所喜欢的品质。研究结果明显地表现出,大学生们评价最高的性格品质是“真诚”。在八个评价最高的形容词中,竟有六个(真诚的、诚实的、忠实的、真实的、信得过的和可靠的)与真诚有关。而评价最低的品质是说谎、装假和不老实。

面,这使得大学生的命运更加坎坷。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大学生应对这种急剧变化的情况的素质能力受到自身社会阅历的'限制,在诚信方面容易出现偏差。近几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大学生诚信状况开展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主观愿望实在行为中表现出诚实守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表现出知行不一。

人与人相处,朋友之间交往,要建立相互信任,诚实是最起码的要求。心与心交流、情与情融合,只有拆除了心作的篱笆,才能达到。当一个人怀着一腔真情、捧出一颗真心,敞开心扉给别人看的时候,谁都不希望面对的是一副虚伪的面孔。

真诚待人,恪守信义,拥有诚信,你就容易获得他人的信赖、理解,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合作,获得更多的成功机遇。这就是用真诚换来真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以诚待人,就会在可以信赖的人们之间架起心灵之桥,通过这座桥,打开对方心灵的大门,消除彼此的隔阂,并在此基础上并肩携手,合作共事。以诚待人,就能够获得人们的信任,发现一个开放的心灵,争取到一位用全部身心帮助自己的朋友。

常之一,是人的一种美德。在现代社会,更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基本社会公德。人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信用。守信是取信于人的第一方法。信任是守信的基础,也是取信于人的方法。

诚信不仅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还是一种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种种诱惑,经受种种考验,金钱、名利、利益等等,当坚守诚信和追求个人利益发生矛盾,需要我们做出唯一选择时,我们就不得不认真思考,作出决定,人与人之间修养高低的差别也就区分开来。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人们对诚信的追求依然如故,诚信的种子到处开花结果。“人无信不立”,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不仅会使自己的名誉受损,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四处碰壁。社会需要诚信,人们呼唤诚信。做一个讲诚信的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实心实意待人。生活中,一定能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也一定会获得更多更好的机遇,取得事业的成功。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调查

现代社会中,人类健康不仅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环境、人口与文明程度。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持久性、积累性和交互性作用的特点,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防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等,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关系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一、社会经济与健康。

(一)经济发展与健康。

经济是满足社会人群基本需要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卫生工作,卫生工作也同样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两者具有双向互动作用。

1、经济发展对人群健康的促进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群健康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明显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须以人群健康为条件,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健康问题。

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的污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违反自。

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非绿色gdp的增长,势必诱发工业的后发劣势。这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伴随问题,但本质上是人类生产劳动失控的结果。

2)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要健康问。

题已不再是来自营养不良等疾病,而是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如酗酒、吸毒、性瘾乱、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引起的疾病。

3)心理健康问题的突显: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和生。

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和紧张程度逐渐增加,心理健康问题也越加明显,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4)社会负性事件的增多:伴随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增多。同。

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使暴力、犯罪事件增多。

5)流动人口的增加:人口流动对居民健康造成的影响程度及性。

质取决于社会因素、自然条件和人口特点。人口流动可促进经济发展,但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卫生问题。

3、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劳动力水平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则平均寿命的延长,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智力水平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智力水平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的促进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突出。

3)资源消耗减少。

健康水平的提高可以节省大量的卫生资源。

(二)营养状况与健康。

居民营养状况可以间接地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营养状况对经济的影响是潜在的,但却是巨大的。

1、评价指标及全球营养变化趋势。

评价居民营养状况包括居民摄入热量及食物的营养结构。摄入热量是衡量人群的食物能否维持基本生命功能而营养结构则是分析摄入食物中各种营养素比例的合理性。

2、我国营养状况与健康。

在我国,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也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

3、小康社会需要合理膳食的引导与干预。

进入小康社会后,更需要合理膳食的引导与干预,教育国民学会自我保健,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三)社会阶层与健康。

社会阶层是重要的社会因素之一。所谓社会阶层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相对于他人的地位或称为社会经济地位,它反映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健康状况存在着差异,较低社会阶层者的总体健康水平比社会阶层较高者差,且死亡率以及各种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也较高。

(四)社会发展与健康。

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网络、社会凝聚力等不仅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且被看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资本,已成为西方公共卫生学和社会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1、社会制度与健康。

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研究社会制度的作用,既要分析现有的社会制度对医疗卫生工作和健康的作用,又要预测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对人群健康将带来的深远影响。

2、社会关系与健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维护健康的基本单位。通过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可使人口数量得以控制,且能保证人口质量,降低人群发病率。家庭成员和睦相处,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可保证生活质量,增强体质,减少疾病。

3、社会人口与健康。

重环境污染,对健康造成威胁。

4、卫生事业发展与健康。

卫生保健服务是指卫生部门向社区居民提供适宜的医疗、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等服务。在卫生保健服务中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德和医疗作风等,对人群健康可产生重要影响。

二、社会文化与健康。

文化因素包括教育、科学、艺术、道德、信仰、法律、风俗习惯等。

(一)文化的含义与类型。

广义的文化是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文化,包括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法律、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教育、科学技术等。社会医学主要是从狭义的文化概念出发,来研究文化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二)文化诸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文化教育与健康。

思想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世界观,其确定人们的其他观念。人的观念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实践,另一方面来源于社会观念的影响,从而使思想观念具有个别性和社会普遍性。因此,由某种观念带来的健康问题也表现出个别性和社会倾向性。不良的社会道德和观念可带来社会病态现象和健康问题——社会病。

2、风俗习惯与健康。

风俗习惯是历代相沿的规范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人。

们的行为,从而对健康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不良的风俗习惯可导致不良的行为,将直接危及和影响人群健康。

3、宗教信仰与健康。

宗教信仰主要是通过教义、教规、仪式等形式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三、社会心理与健康。

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分析个性心理特征、心理活动过程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一)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

1、气质与疾病。

气质是表现在情绪和行为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来说,气质类型并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2、性格与疾病。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情绪与健康。

在面对任何事物刺激、任何有意识的行为后面都伴有一定的情绪发生。这是心理活动的过程。而情绪既有积极和消极的,也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所谓积极情绪包括:乐观满意、平和、爱等;消极情绪包括:忧郁、焦虑、悲伤、不安、惊慌、不满、暴怒。

(三)应激与健康。

1、应激的概念。

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这些刺激因素称为应激原。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的最直接表现即精神紧张。

2、应激源的类型。

应激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在此按应激源的内容可分为三种,分别是环境应激源、职业性应激源和心理性应激源。

(四)社会心理因素致病的作用机制。

心身疾病:是指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病、发展、治疗、预防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常见的心身疾病有癌症、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和冠心病等。

四、社会和谐与健康。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1、提高应对国际社会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能力。

2、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3、有利于解决国内各种社会矛盾。

4、有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构建和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

健康不和谐是指当前中国人民健康水平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其他系统的发展不协调,人民健康状况发生分层,呈现区域性或城乡间不和谐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投资与经济发展不和谐,政府的公共卫生支出“缩水”;其次,健康水平与社会发展不和谐,部分健康危机困扰人们;最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失衡,人民健康状况呈现分层。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

1、建立有效的社会控制系统。

2、构建完善的社会风险管理体系。

3、完善弱势群体的保护机制。

4、缩小社会阶层间的差距。

(五)和谐社会卫生观。

和谐社会卫生观是在卫生事业的发展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卫生事业与社会;卫生事业内部子系统;卫生政策主体与客体处于一种互动共生的观念。和谐社会卫生观的基本内涵是:有序、平衡、协调、良性运行与发展。和谐社会卫生观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在卫生领域,是一种卫生观。

1、和谐社会卫生观的功能---有序性。

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向有序的方向发展。

2、和谐社会卫生观的目的---平横性。

平衡性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平衡,自然、社会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卫生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平衡,卫生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

3、和谐社会卫生观的手段---协调性。

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制定和调整卫生政策来实现其过程,靠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法规来协调卫生事业。

4、和谐社会卫生观的过程---卫生事业良性运行与发展。

作为和谐社会卫生观,就是要建立更公平、合理的卫生资源分配制度,既要提高效率,又要注意提高公平性,促进卫生事业向着良性运行和与协调发展的方向发展。

马克思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你不知道向左还是向右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的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没有为我们具体指明向哪个方向走,但是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其诞生以来就对无数的人们产生着非凡的作用,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广大青年在改造自己的主客观世界上、改进人与人的关系上、探求救国救民的理念上以一种启明灯的姿态不断前行。同时它也不断和其所处的时代相结合,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而在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在指导我们大学生成长上闪烁着耀人的光芒。

我们都知道,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祖国与党的期盼和重任。因此,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小组提出了“马克思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这个调查课题。期待从我们身边的大学生身上了解马克思及其思想在各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从而了解他们心目中真正的马克思,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提供事实依据与理论支持,同时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给予充分的重视。

此次调查,我们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本次问卷调查通过以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并采用分小组在自习室、宿舍、校园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以此所采集到的调查结果为真实、全面地反映马克思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而且,从对被调查人的统计可以看出,被调查人来自不同年级,不同院系,不同民族,这也同样为保证统计数据所反映出来的结果能更加接近现实状况。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85份,回收率为96.25%,其中有效问卷为260份。访谈采用的是抽样式,为的是能够较为深入的对某些问题做针对性的研究,有助于本次调查目的的实现。

问卷部分:

我们这张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卷1—5小题,有标准答案,主要是为了了解同学们对马克思基本情况的了解状况;第二部分为问卷6—14小题,没有确定答案,为了调查马克思主义对同学们日常生活、工作、思想等方面的影响,以此来分析马克思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现将问卷题目做出简要分析。

第一部分:同学们对马克思基本情况的了解状况

当代大学生的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目前武汉市居民的幸福感。

调查时间:2015年暑期。

调查地点:武汉市居民区。

调查内容:居民的幸福感。

调查方式:问卷。

调查对象:武汉市居民。

前言: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影响这种感受的主观因素有很多种,例如:收入,职业,健康状况,居住环境,政治环境,医疗环境,家庭环境,文明程度等等。

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因而,幸福、幸福生活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永恒目标和持久追求。因此,进行幸福感的调查是符合人类生存目标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本人利用暑假时间,对武汉市的居民进行了幸福感调查。作为暑期社会实践。本次调查发放问卷及采访人数共200人。

本次调查采用的问卷如下(选项后的数据为该选项的选择情况):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这次问卷调查。我是武汉工程大学的一名在校大学生。需要对我市居民幸福感进行一项调查,希望您能够抽出一点点时间,协助我完成这份问卷。感谢您的参与、合作!

1、您和你的家人目前的住房条件怎么样?

a.我家住房条件非常好2%。

b.我家住房条件比较好14%。

c.我家住房条件一般63%。

d.我家住房条件比较差13%e.我家住房条件非常差5%。

2、您和家人的关系怎么样?

a.非常融洽33%。

b.比较融洽51%。

c.一般,有些小矛盾14%。

d.关系比较紧张1%e.关系非常紧张0%。

3、您和邻居之间的关系怎样?

a.经常来往35%。

b.偶尔来往38%。

c.很少来往,只是见面打打招呼23%。

d.互不往来,和邻居都不熟悉2%。

4、您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怎样?

a.非常融洽16%。

b.比较融洽69%。

c.一般,有些小矛盾13%。

d关系比较紧张1%e.关系非常紧张0%。

5、您对自己目前的收入满意吗?

a.非常满意1%。

b.比较满意22%。

c.说不清19%。

d.比较不满意37%e.非常不满意19%。

6、总体来讲,您对生活的态度怎样?

a.非常乐观5%。

b.比较乐观56%。

c.没感觉23%。

d.比较悲观13%。

e.非常悲观1%。

7、您觉得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大吗?

a.非常大14%。

b.比较大47%。

c.比较适中33%。

d.比较小3%。

e.没有压力1%。

8、您的业余生活?

a.丰富多彩1%。

b.比较丰富12%。

c.一般69%。

d.枯燥无味16%。

9、当您想到我市的房价时,满意度如何?

a.非常满意0%。

b.比较满意2%。

c.说不清8%。

d.比较不满意27%。

e.非常不满意61%。

10、你认为自己的生活幸福吗?

a.非常幸福1%。

b.比较幸福12%。

c.还可以53%。

d.比较不幸福22%。

e.非常不幸福10%。

11、您所在城市社会治安状况怎么样?

a.治安非常好1%。

b.治安比较好19%。

c.治安还过得去46%。

d.治安有点儿乱25%e.治安非常乱7%。

12、您觉得城区的出行方便吗?

a.非常方便1%。

b.比较方便11%。

c.还可以45%。

d.比较不方便30%。

e.路远车堵,很不方便11%。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武汉市居民的幸福感总体而言并不令人满意。

实事连接:

由新华社等发起的2010年中国(大陆)最具幸福感城市日前评出,杭州、成都、长沙、昆明、南京等10个城市榜上有名。其评价体系20项指标涉及人情味、交通状况、医疗条件、教育质量、自然环境、房屋价格、物价水平等,且委托专业调查机构零点集团完成了30多万次独立入户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

针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我认为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原因导致武汉市居民的幸福感不够高。

(一)住房价格居高不下。

房价状况:

高房价已经成为中国普通百姓面临的严峻问题,为此中央政府不得不试图通过各种形式的住房限购令来严控房价。2011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八条房地产调控措施,重点是限购,被业界称为“新国八条”。紧接着,北京、上海和深圳等30多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省会城市也闻风而动,纷纷出台住房限购令。在诸多版本的限购令中,北京的限购令最为严格。根据北京市的规定,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及无法提供北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以上在北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北京市户籍居民家庭,均暂时不能购买新的住房。目前,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90%的城市都实行了限购令。

尽管限购令来势汹涌,但是效果只能算差强人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4月份数据,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56个城市的环比房价仍然在上涨,只有9个城市的房价在下降,而其余5个城市的房价持平。耐人寻味的是,尽管中央派出了房价督查组,但是多数地方政府对控制房价的表态仍然非常暧昧,它们用外交式的语言说要让房价“稳中有降”。看来,地方政府对于调低房价并无信心,实际上我们认为它们也没诚意。理论上,降低物价的通常做法应该是增加供给,但是这次中国政府居然采取了控制需求的方式,看上去这一招有点“釜底抽薪”的意图。遗憾的是,在限购令与高房价的pk中,限购令首战未捷。

(二)物价上涨。

物价情况:

农产品价格变动的最新迹象是蔬菜价格出现反弹。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7月下旬以来,部分叶类菜价格涨势明显,与7月20日相比,8月28日全国菠菜、油菜、生菜分别上涨31.2%、20.8%、27.3%。进入8月份后,四季豆、黄瓜、茄子、豇豆、苦瓜、大蒜价格也出现涨势。

另据商务部上周发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监测数据,8月15日至21日,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结束4月份以来的一路下跌,首次较前一周环比上涨,涨幅达到2.1%。其中生菜、大白菜和油菜等叶类蔬菜价格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5.1%、14.1%和11%。

粮油产品方面,粮食价格稳中有涨,食用油价格则继续走高。国家统计局24日发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数据显示,8月中旬花生油和大豆油在粮油类产品中涨幅最大,较上旬分析上涨了2.3%和1%。

(三)交通拥堵,出行不便。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武汉市光谷地域已经成为文化、教育、经济等发展的中心,因此,人流量、车流量不断上升,给该区域内的交通造成较为严重的拥堵。尽管在鲁广建有较为庞大的环形交叉路口,但仍然缓解不了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究其主要因素在于周边的支路没有起到疏通交通的作用,我们仔细查看就不难发现,虽说驶出鲁广环形交叉路口的道路南北向有民族大道,东西向有珞瑜路和卓豹路,看似交通状况四通八达,但实质上还是承载不了巨大的车流量,仍然存在着交通拥堵的问题。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很容易发现,鲁广周边的支路建设实在是不可恭维,根本没有起到贯通整个交通网的作用。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只是我们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社会问题之一。解决好我市市区城市交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要我们的公共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能够采取配套的措施,加强市区交通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我市市区交通的管理能力,就一定能够解决目前我市市区的交通拥堵问题。

(四)医疗保健让人忧。

实事连接:

送往离饭馆一街之隔的武汉市第三医院就诊。经过大约50分钟手术后,一名医护人员走出手术室交给他一张单子,要求去交费,共计1830元,但他身上仅带了1000元。交费处因金额不够不予办理,回到手术室外向那名医护人员提出,希望能先垫付1000元,剩余的第二天补上,遭到对方拒绝。此时,手术已经完成,但现场有医护人员说:“要么交钱,要么拆线!”最后,医生把石膏和缝线拆除。武汉市第三医院当班医护人员的做法,实在令人发指。

医院本来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医生本来是妙手仁心的职业。时下,一些医院和医护人员所以医德医风严重滑坡,陷入了“向钱看”的怪圈,固然医院和医护人员难辞其咎,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医疗体制的问题。本来具有公益性质的医疗机构被推向市场后,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式管理,医院不千方百计创收,拿什么搞基础设施建设、购臵医疗设备和给医护人员发工资?因此,要让医护人员重塑白衣天使形象,让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回归,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五)城市绿化不够好。

在武汉市内几乎没有屋顶花园,显然武汉的绿化程度是不令人满意的。

知识连接:

屋顶花园不但降温隔热效果优良,而且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还能丰富城市的俯仰景观,能补偿建筑物占用的绿化地面,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屋面形式。

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总结:在这次社会实践调查过程中,我通过对汉市民的幸福感状况的调查,了解到武汉市居民的生活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过我相信有关政府部门最终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确保人民能够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社会环境之中。

相关范文推荐
  • 01-10 度考核个人总结(热门19篇)
    在个人总结中,我们不仅要客观地总结事实,还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思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反思。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精彩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 01-10 气象万千心得体会及收获(优质20篇)
    编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和梳理思路,对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进行提升。参考他人的心得体会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和提高写作水平。第一段:引言,说明
  • 01-10 心得感悟大学职业规划书(通用18篇)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领域。以下是一些职业规划专家的建议和指导,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有益的建议。
  • 01-10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报告(模板21篇)
    范文范本是对一段时间内某个主题或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文本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现在,让我们跟随小编的步伐,来看看范文范本是如何
  • 01-10 金蝉脱壳教案目标(汇总22篇)
    教学工作计划还可以为教师的教学评估提供依据,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及实施情况的案例分析,一起来看看吧。1、认识本课10个
  • 01-10 年度组织生活会方案(模板21篇)
    再过几天就要迎来新年了,是时候回顾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成长了。下面是一篇精选的年度总结范文,涵盖了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多个方面,非常值得一读。根据《中共xx县委组织部
  • 01-10 保险年终述职报告范文(16篇)
    撰写述职报告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从中找到写作的灵感和技巧。(一)撰写了论文《财产保
  • 01-10 船艇租赁合同(精选16篇)
    租赁合同的签订,既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也确保了租赁关系的顺利进行。以下收集的租赁合同样本,可以为您提供租赁交易中合同的参考。甲方(出租方):乙方(承租方):甲
  • 01-10 警体课心得体会报告范文(21篇)
    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不仅可以加深对自己的理解,还能为他人提供有益的借鉴。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我们可以对心得体会的写作方式和技巧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 01-10 一国和两制心得体会报告(优质15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把零散的思绪整理出来,形成有序的观点和见解。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始写心得体会,可以先参考一下下面的范文,也许会有所帮助。中国的“一国两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