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精选19篇)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精选19篇)

时间:2024-01-10 09:38:04 作者:薇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精选19篇)

汽车的驾驶技巧和安全意识对于驾驶者来说非常重要,它决定了驾驶者的行车安全。查阅下面的汽车报告和消费者评论,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某款汽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四)新能源汽车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调查。

(五)新能源汽车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调查。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四)新能源汽车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预测。

(五)新能源汽车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研究。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情况分析。

(三)促销策略。

……。

项目运作立当地,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等立体方式的交通运输网。公路四通八达,境内有3条国道、2条省道,高速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公路运输条件,逐渐优化的交通条件有利于项目产品销售物流环节效率的提升,使得产品能够及时投放到销售目标市场。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1.厂址。

2.厂房建设内容。

3.厂房建设造价。

(二)土建规划总平面布置图。

(三)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1.项目占地。

2.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内容。

序号。

建设项目。

建筑结构。

建筑方式。

施工面积(m2)。

1办公楼框架结构多层建筑9011。

2展厅砖混结构单层建筑1802。

3公寓砖混结构多层建筑37847。

4餐厅砖混结构多层建筑2703。

51号车间轻钢结构单层建筑6308。

62号车间轻钢结构单层建筑7209。

73号车间轻钢结构单层建筑8110。

8后序处理、库房轻钢砖混结构单层建筑7209。

9锅炉房及其它辅助实施框架砖混结构单层建筑1802。

10小计80200。

11绿化设施5407。

12厂区硬化周围美化4506。

13总施工面积(m2)90112。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供暖工程。

4.通信工程。

5.其他。

第六部分新能源汽车项目新能源汽车、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一)项目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二)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三)项目环境保护评价。

(一)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标准。

(二)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定,节能需要单独列一章。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定,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以及其他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项目建设方都必须出具《节能专篇》,作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中的重要环节。项目立项必须取得节能审查批准意见后,项目方可立项。因此,对建设规模超过发改委规定要求的项目,《节能专篇》如同《环境评价报告》一样,是项目建设前置审核的必须环节。

(一)项目节能设计依据。

(二)项目节能分析。

(一)项目消防设计依据。

(二)项目消防措施。

(三)火灾报警系统。

(四)灭火系统。

(五)消防知识教育。

(一)项目劳动安全设计依据。

(二)项目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组织形式。

(二)工作制度。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

本项目采用“标准化培训”实施人员培训,所谓“标准化培训”指的是定岗前招聘、基本技能培训等由公司安排各部门技术骨干统一按照规定执行,力求使得员工熟悉公司业务和需要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经过标准化培训后,公司根据各人表现确定岗位,然后由各岗位的技术负责人针对岗位特有业务进行学徒式指导和培训。两种方式的结合既保证了员工定岗的准确性,也缩短了员工定岗后成为合格员工的时间,这对于节约人员培训成本和缩短培训时间都具有极好的效果。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亦可称为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五)其他应支出的费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能源发展前景和趋势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4]吴步军.未来中国能源多元化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10。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中国汽车业也进入发展新阶段。记者从工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处获悉,汽车业“十二五”规划(简称“规划”)正在制订中,未来五年,中国汽车业将从过去的做大规模转向做强实力。具体来看,一方面提倡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节能汽车;另一方面,提倡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来解决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

按照目前的规划草案,2017年,中国将促进汽车产业与关联产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从汽车制造大国转向汽车强国,预计2017年产销量达到250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将成为中国汽车业做大做强的基石。2017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将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国内份额超过40%。此外,中国汽车业将从依靠内需市场,转向大规模走出国门,2017年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产销量的比例超过10%。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大力扶持自主开发力度,鼓励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施品牌经营战略。2017年形成若干驰名的汽车品牌,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应具备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产品平台开发能力,骨干汽车企业应具备主导产品车身开发及底盘匹配能力、发动机等主要总成与关键零部件研主导能力。

此外,国家将大力扶持传统燃料的节能环保汽车、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及支持研究开发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汽车。具体包括:第一,2017年前,将大力扶持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的发展。在电机、电池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力争形成3至5家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骨干企业,产业集中度超过60%。第二,实现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力争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以上。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于付武表示,在鼓励中国汽车业做强做大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中国汽车产能存在结构性过剩问题。此前,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也对汽车产能过剩提出警告。

规划草案明确指出,将坚持市场为主导,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困难企业和落后企业,达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未来计划形成2至3家产销规模超过3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至5家产销规模超过15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带来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甚至有人认为锂离子电池将有可能代替铅酸电池成为电池的主流电池。虽然从事蓄电池行业企业众多,但品牌集中度和产能集中度相对较高,大部分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企业和少数产能种类上。随着国内电动车和电动汽车的发展,蓄电池行业也步入到飞速发展阶段。从整个行业的销售情况来说,超威、天能、风帆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整个行业也应该行动起来,以提高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国际地位。如果说电动车的普遍给蓄电池行业带来全新的活力,而电动汽车的日渐兴盛,则把这个行业推到一个新的分水岭。而风帆、天能也不可小觑,据了解,这两大企业目前也开始向新能源汽车发力,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源的重要供应商。有业内人士把蓄电池行业定义为近20年最有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的新型绿色能源体系,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明明认为,铅酸蓄电池虽然技术纯熟,但在低碳环保的理念下,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创新达到高性能低耗能零污染的目的,才能做大做强。据了解,在铅酸蓄电池有着不可撼动地位的超威已率先进入到新能源电池的开发和研究中。

从目前来看,以超威领头,天能、风帆、骆驼紧随其后的行业格局已然形成。虽然生产铅酸蓄电池的企业不少,但企业并没有均分一杯羹,主要市场份额仍旧集中在几家大企业,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上的差距。以铅酸蓄电池为主导、其它电池难成规模铅酸蓄电池以其成熟的技术、稳定的性能、低廉的价格、超高的性价比等优势,成为电池领域的主力军。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基地,铅消耗量每年达到230多万吨,已超过美国排在世界前列。形成大企业鼎立、小企业边缘化的市场格局和不少行业一样,蓄电池行业也形成了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的高品牌集中度现状。另外,超威已经和吉利、江淮、东风小康等20多家汽车厂家建立合作,汽车行业老大哥通用公司日前也表达欲与超威合作,将超威的主打产品铅酸动力电池应用在最新研发的新能源汽车上。雅迪、绿源、鸿尔达、奇蕾、三枪、永久、澳柯玛、倍尔捷、比德文等电动车企业都是超威的直接战略合作伙伴。而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类型的电池虽然有所发展,但步调太慢,并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不仅仅是铅酸蓄电池,各大类型的电池都存在此种情况。有众多知名品牌的后盾支持,超威成为老大哥地位也不难理解。

用环节上较铅酸蓄电池相差甚远,注定只能是配角地位。

湖北程力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销售洒水车、加油车、油罐车、垃圾车、吸粪车、吸污车、清障车、高空作业车、散装水泥车、消防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

汽车能源新能源发展前景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取得了重要突破,自主开发的产品开始批量化进入市场,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基础,具有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

自主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较强产品开发能力

我国政府着眼长远,超前部署,长期以来积极组织开展电动汽车的自主创新。“九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十五”、“十一五”期间电动汽车列入国家863计划。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坚持了政府支持,以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原则,确立了以混合电动汽车、纯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整车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为“三横”的研发布局,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电动汽车领域已获得专利1796项,其中发明专利达940项。

我国自主研制出容量为6ah-100ah的镍氢和锂离子动力电池系列产品,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接近国际水平,同时突破了安全技术瓶颈,在世界上首次规模应用于城市公交大客车;自主开发的200kw以下永磁无刷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电机重量比功率超过1300w/kg,电机系统最高效率达到93%;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先进,效率超过50%,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车用百千瓦级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制造以及测试技术的国家之一。

混合动力汽车在系统集成、可靠性、节油性能等方面进步显著,不同技术方案可实现节油10%-40%;纯电动汽车技术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纯电动客车实现了规模应用,小型纯电动轿车批量出口欧美;燃料电池汽车可靠性明显提高,无故障间隔里程与国外同步达到3000公里,燃料经济性国际领先。

示范运行持续深入,电动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从2003年起,北京、天津、武汉、深圳等7个城市及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小规模示范运行考核,累计投入运营车辆超过500辆,运营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平均故障间隔里程达到3500公里以上,出勤率达到95%以上。

在2017年北京奥运期间,集中投入了595辆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纯电动及燃料电池汽车,累计运行370多万公里,运送乘客440多万人次,实现奥运史上最大规模的电动汽车示范运行。

去年初,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四部门组织启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简称“十城千辆”工程),研究出台了专项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在北京、上海、重庆等13个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电动汽车,计划利用三年多时间示范推广6万辆电动汽车,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300亿元。

企业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显著增强,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汽车企业将电动汽车作为未来主流竞争型产品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奇瑞、比亚迪等都已制定了电动汽车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规划。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全面跟进,生产配套能力显著增强。近来,力神、比亚迪、比克、万向等动力电池企业投入数十亿资金加快产业化建设,上海电驱动、大郡、湘潭电机、南车时代等电机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积极完善产业链建设。在未来2-3年内,预计将形成20亿ah以上的动力电池和全系列驱动电机生产能力,能够满足100万辆电动汽车的配套要求。

标准法规与产品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为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截止目前,我国已制定电动汽车相关标准38项,其中国家标准34项、行业标准4项。形成了整车、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等相关检测评价和产品认证能力。同时,我国还积极进行了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条件、准入程序等研究。《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已于2017年11月发布实施,电动汽车正式纳入国家汽车新产品公告管理,为自主开发成果进入市场铺平了道路。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环境不断改善,营造了电动汽车发展的良好氛围

胡-锦-涛在去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汽车业发展的方向,也符合我们的国情。09年6月22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充分肯定了前期成果,并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和加快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对电动汽车产业寄予了厚望。09年8月5日,国务院副同志和部分中央老领导分别考察了我国电动汽车自主研发成果,对电动汽车发展问题做了重要指示。刘延东国务委员就发展电动汽车、建立战略性产业多次做出重要指示。09年5月30日,对国务院办公厅呈送的《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做出如下批示:“电动和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潮流,我国研发能力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并有一定的产业能力,如在政策上加以配套完善,从市场开发和产业规模上加以扶持,会有很好前景。”

《汽车能源新能源发展前景》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汽车电源管理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摘要: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于枯燥乏味且生涩难懂的抽象理论知识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适度增加一些教学视频,直观的实物模型,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深化了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电子教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答疑,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和互动。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给出一些简单的设计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理论设计,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检验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工业技术,教学管理。

课程教学重在能力培养,能力培养在于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考核也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考核方案应本着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原则,建立注重综合素质测试为中心的考核制度,既要测试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又要考核理论知识,并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的考核,以此来督促和激励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课。考核成绩总评采用百分制,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平时成绩,理论成绩采用试卷考核方式,检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实操成绩采用实训项目和实训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做出的实训作品、实验报告进行评分,加强平时实训实验课的考核,实训考试给出具体的实训要求,采用学生单人完成实操的方式进行考核,最后综合评定给出实操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侧重学生课堂表现,回答问题、师生互动等情况。

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为后续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做积极的思想准备和必要的理论和实践铺垫;宏观加微观的就业指导,为学生正确指引未来的就业领域及岗位,明确行业和岗位的需求并为之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和积淀。通过自身定位和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自身的转变,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大胆改革和创新,使课程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又能够突出专业特色,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注重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提高汽车类专业电工电子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的技能人才。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课程的学习仍然以理论讲授为主,实操后续进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且受课程安排的影响,理论与实践课程间隔长无法及时同步,进而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连贯,掌握不牢固。教材的设置和安排以灌输知识为主,对汽车专业的倾向性和针对性不十分明确,一味讲求全面和理论,重点不够突出明了,教学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职业院校因生源因素的影响,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职业院校生源学科参差不齐,文理基础差异较大,稍难的理论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有厌学情绪,学习中缺少积极主动性,动手操作能力也相对较差。

考核制度不能够充分体现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和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职业类院校学生自身职业规划和就业导引有待加强,自身定位和学习目标的模糊性和片面性,最终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也涌现了很多成功的方法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与时俱进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结合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应对和改革措施的贯彻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专业的需求,打破现有教材内容的束缚,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整合。把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合在实验实训之中,用汽车电子电路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将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与汽车专业知识迅速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专业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成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首先以实用为原则,将课程中与汽车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一些繁琐复杂的理论推导与计算进行适度删减,减轻学生负担,避免学生厌学现象,比如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rlc串联电路及串联谐振理论计算很强,但对汽车专业用处不大,直接进行删减,同时强化并注重电子电路集成的应用环节,对难度较大,求解过程复杂的例题、习题进行删减;其次针对不同内容,在讲授的时候要详略得当,比如二极管如何形成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情况,这些原理知识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教育可以简略,对于二极管、三极管的应用,二极管正负极的判断,三极管的标号及管脚判别,以及如何选择二极管、三极管的型号等内容上则应侧重讲解并强化实训,对于铁磁材料的内容作为常识性了解就足够了,压缩学时,重点介绍变压器、汽车上的点火线圈等知识,同时考虑到生活用电问题,增加一些安全用电知识;再次对于实训项目的设计,减少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多增加一些现象性实训,使学生在实验过程可以看到现象,用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最后,要突出专业特色,多引入一些与汽车专业结合紧密的实例,比如讲到直流电动机的使用时看一些汽车空调的风扇电机等一些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学习更具有倾向性和目的性;另外,在课程相关内容中增加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的新技术,既可以使学生提前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又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倡导由学生自己积极探索获得知识,根据具体知识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注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在介绍磁场的一些基本知识时,采用学生讲授,教师点评的方式互动教学,实现角色互换,督促学生学习;在讲授变压器是采用讨论式的方法,让学生先变压器的作用教师补充教学;对于二极管的检测采用图片和演示操作结合的方式教学,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演示操作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训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教师给出具体实训任务,让学生自己测试连接线路,最后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做出评定,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给学生一些探索的欲望和空间,做出一些具体的成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4]吴步军.未来中国能源多元化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10。

摘要: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的发展是人类作为世界上促进人类生存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上人类对绿色环保的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地扩大和增加,地球上的各种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快要完全枯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提高能源使用的质量和效率的绿色环保新能源。目前,新型绿色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其生产规模和利用的问题已经进一步的得到了来自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鼓励和实施支持新能源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绿色环保的政策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规模和生产使用的覆盖范围都正在进一步的增加和扩大。

我国的能源结构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以下主要的特征:

(1)我国的天然气和利用石油以及电力水电等清洁再开发利用再生能源所消费占的国民消费总值比重由1990年的19%、2%和4.8%分别迅速增长上升为2000年的20.94%、3.3%和9.64%。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其他能源可持续消费资源生产中的石油开采量所占比例长期都保持占百分之70以上。据当前的有关机构以及国家和能源部门的统计数据預测,到2005年,全国的石油和一次能源生产量大约为12.3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其中煤炭大约生产量为7.8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大约等于折合11亿吨的石油原煤),仍大约等于占63.8%。在21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当前的我国石油和一次能源的生产量结构中仍将可以继续地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

(2)以天然煤炭和水资源利用为主的新型替代能源结构,从其总量和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水能资源、煤炭资源、天然气和水资源分别为世界第2位、第12位和第24位。目前我国的天然煤炭资源中所蕴藏的天然气总量大约为5.6万亿吨,其中已公开的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万亿吨,占当前已公开和世界总自然资源可采储量的11%(其中已公开的石油和天气资源可采储量占2.4%,天然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占1.2%)。从人均的煤炭和天然可采储量的水平情况看,仅相当于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可采储量水平的1/2。据国务院能源部专家机构有关人士的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石油天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相对的短缺,人均的煤炭和天然水资源相对的储量不足。

新能源按照其直接利用形成和综合利用的电能来源不同可以被按其划分类别为多个清洁能源利用类别,我国的新能源一代清洁能源源在大体上的情况下是可以按其划分类别为:新型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规模水电、核能等。

2.1核电。

核能主要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预计中国的核电在建的装机规模将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在中国新建的核电机组30台,总在运核电的装机容量3281万千瓦,占全球装机容量仅次于全球的45.7;2020年中国在运大型核电的在建装机规模将在全球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三,达到5800万千瓦,在世界新建30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目前关于我国新一届政府的核电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每年的核发电装机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继续增建30座大型核电厂。

2.2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各地区得到较大程度和范围的推广使用,主要是体现在人为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研发和普及推广使用。在河北山东等全国各地,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正逐步得到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如太阳能动力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2.3水能。

水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早已充分开始使用并得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主要用途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水力发电。较早期的风力水电站主要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现在还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为促进了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和人民的社会发展建设了事业并且为人民提供了清洁能源的安全保障,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

2.4风能。

据世界和中国的近十年风电建设和综合利用发展研究的报告分别指出,如果充分的研究和深入开发,中国到2020年将已经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大规模风电的并网和装机容量,风电将远远的超过日本和美国的核电成为目前世界和中国第三大以利用风能为主力发电的风能综合电源。在目前我国四川和甘肃等西北盆地风能的综合利用发电和资源丰富的发达省份和边远地区有较大实力和规模的投资进行风电建设和应用。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的新能源,不管当前无论是从大力的节能和低碳减排,还是从大力发展了我国的节能和低碳绿色新能源实体市场经济,都被认为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一代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持续快速的发展对于各个新一代能源行业来说无疑都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机遇也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由于近年来利用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工业技术以及应用日益广泛,所以对于如何促进新一代能源的广泛使用安全性、制取与传输以及数据与存储等工业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水平提高事在必行,我们能源企业应该为此提前做好必要的规划和准备,希望在未来的利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中有所作为。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没有哪一种新的现代科学型能源技术或者是其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案,能够独立的研究和应用来解决整个的全球节约能源和碳排放的基础性问题,而是必须与全球的各个行业相互结合的先进技术,才能有效的使之可行。控制全球的能源消耗与推动全球实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相辅相成,因此积极的探索开拓、发展并加速对下一代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21年1-5月,全球广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306万辆。其中,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狭义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达到186万辆,同比增长165%。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世界份额在19年间达到了51%。但2020年,受政策环境和疫情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世界地位下降至41%,在欧洲的超越趋势明显。2021年1-5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86万辆,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全球份额为51%,表现优异。

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高的原因是碳排放的压力,而不是特斯拉的重大贡献。在海外疫情影响下,欧美新能源政策大力支持,2020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逐步复苏。2021年4-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全球47%,重回高位。中国回归世界的增量主要是由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向市场化的转变所驱动,形成了强大的内生增长动力。

商用车市场分析在这里故意抛出来,主要是因为全球新能源卡车和公交车基本都在中国,疫情过后新能源公交车在萎缩。虽然中国的份额增加了一点,但分析的意义不大。

一、世界新能源车走势。

从广义新能源汽车到狭义新能源乘用车分析。

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始于混合动力,随后逐渐进入电池化时代。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成为新能源真正的主要政策支持力量。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是从常见的混合动力配套公交车和卡车开始的补贴过程。随后公交车进入纯电动时代,混合动力公交车成为历史。

我们在这里分析的时候,不考虑乘用车和专用车,只考虑乘用车。原因是乘用车和专用车技术相对落后,近期在公交车、路权、小汽车等政策之外没有市场空间。因此,各国都把乘用车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点。

012年全球通用新能源乘用车158万辆,到2015年仅179万辆,增长缓慢。随着2016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2016年广义新能源汽车数量突破200万辆,2017年突破316万辆,2018年突破400万辆。2020年将达到515万台。2021年1-5月,广义新能源汽车306万辆,其中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占39%。

2018年至2021年,混合动力汽车占比持续下降至41%,份额逐步稳定。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占比从12年的93%逐渐下降到2015年的80%,之后混合动力汽车占比每年下降10个百分点。2019年,混合动力市场份额下降速度有所放缓,但2021年仍降至39%。2021年,混合趋势强劲。混合动力性能逐渐减弱,纯电动力相对稳定。

1、新政落地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下滑,为124.2万辆,较2018年下降2.20%。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9.5万辆,累计下降39.7%。

注:2016年产量增速为51.8%。

从销量来看,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降低4.0%。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时间与覆盖范围,将原计划于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同时,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也有所平缓,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9万辆,同比下降38.7%。

2、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更高。

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分车型来看,2019年,北汽新能源eu(参数|图片)(参数|图片)系列销量领先,并与第二名拉开较大差距。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为0.5%。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产能过剩等问题,从政策来看,《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家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1、新政落地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下滑,为124.2万辆,较2018年下降2.20%。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9.5万辆,累计下降39.7%。

注:2016年产量增速为51.8%。

从销量来看,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降低4.0%。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时间与覆盖范围,将原计划于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同时,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也有所平缓,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9万辆,同比下降38.7%。

2、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更高。

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分车型来看,2019年,北汽新能源eu(参数|图片)(参数|图片)系列销量领先,并与第二名拉开较大差距。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为0.5%。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产能过剩等问题,从政策来看,《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家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及趋势集合

1、新政落地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下滑,为124.2万辆,较2018年下降2.20%。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9.5万辆,累计下降39.7%。

注:2016年产量增速为51.8%。

从销量来看,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降低4.0%。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时间与覆盖范围,将原计划于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同时,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也有所平缓,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9万辆,同比下降38.7%。

2、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更高。

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分车型来看,2019年,北汽新能源eu(参数|图片)(参数|图片)系列销量领先,并与第二名拉开较大差距。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为0.5%。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产能过剩等问题,从政策来看,《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家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4]吴步军.未来中国能源多元化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10。

和核聚变能等。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有珠穆朗玛峰、西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辽东丘陵等,各种地形的具备使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新能源市场也比较广阔。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比较快、利用率比较高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风力发电是我国一项新的发电技术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是很早,但是风力发电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发电技术,风力能源的发展主要在我国新疆、甘肃的戈壁大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地区,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100多个风电场,2017年止,已安装了1450台风机,这样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了。

太阳能是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重点产业。由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再加上新能源自身的价格便宜、安全环保,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所以在近年来发展飞快,特别是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由于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区域中太阳能的利用情况比较充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应用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

生物质能技术在我国运用的较为广泛,其中我国是世界上开发。

沼气较多的国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薪材、秸秆、畜类等农业生物质能非常丰富,而这些物质都是发展生物质能的好原料,所以便可“就地取材”。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也极为重视,国家科委已连续在国家五年计划”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在如何发展生物质能上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也在发展当中。

二、以煤为代表的旧能源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今天,煤、石油等旧能源仍是我国所依赖的主要能源。

从经济上看,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达19亿吨汽油量,而价格比较便宜,能够大量的开采和使用。从科学技术上看,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新能源的发展也比较晚,在产品的质量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例如沼气运用不当产生爆炸。另一个是我国不少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性不足,例如太阳能技术中,不少光伏产品的核心技术是法国的。我国对新能源技术的运用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全国的开展,而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虽然煤资源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已发现的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精查储量少,用于规模建设的资源供给能力不足。而煤、石油等旧能源的消耗产生的大量污染气体,破坏生态环境和损害国人的健康。另外在国际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在2017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也曾郑重做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7年下降40%-45%。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煤、石油、天然气等旧能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从整个地球上看,各种旧能源很丰富,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开采,总有一天会消耗完,例如:按目前开采水平,世界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192年,而我国仅可供开采110年。

所以,新能源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相信中国的未来,旧能源的使用会不断地减少,而新能源会逐渐的发展,最终取代旧能源。

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家居这样一个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经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网络化、自动化等概念走进千家万户,也渗透到汽车工业的未来。如果无人驾驶汽车从设计到制造都是为了未来,那么新能源汽车凭借“起步晚”的优势,进入尖端技术领域的第一步。

摩托化标签越来越清晰。

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即使在续航能力、电池技术、维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仍有优于传统燃料汽车的优势。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将共存的市场,未来的发展标签仍将“摩托化”。

两极分化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深度受益,并开始迎来政策补贴。现在,补贴回落、准入门槛上浮、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多,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汽车价格相关的质量和技术体系如“硬件”的新一轮考验。

产业链主线。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肯定不会是一个主干到终点。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主要板块主要是汽车制造、电池系统和售后运营维护。今天,由需求发展带来的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了许多分支。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4]吴步军.未来中国能源多元化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1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对能源有着更大的需求。新能源的出现,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新能源有着更低污染、可再生、使用清洁高效等优势。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新能源前景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新能源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在寻求经济与能源平衡点的过程中,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污染少、可再生等优势,成为了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型经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新能源大致主要分成了六种,依次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太阳能的理论能源存储量大概为每年24000亿tcc(吨标准煤),66.6%的陆地年日照小时大于2200,每平方米收到的太阳辐射是6000兆焦;风能的能源储量为3.23tw(1太瓦=10亿千瓦),可以挖掘的隐藏陆地为250gw(1吉瓦=1百万千瓦),而近海为750gw;小水电的能源储量为19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1.28gw;海洋能的能源储量为26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50gw,当中潮汐能的能源储量为11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23gw;生物质能的能够挖掘潜力现在为3.17亿tcc,2050年将会达到9.75亿tcc;地热能源量为2000亿tcc,高温是6.5gw。

2.1我国太阳能目前的发展状况。

太阳能的应用方式往往是利用太阳自己创造出的热能通过正确的技术方式转变成电能系统,然后变成电能进行使用。我国拥有丰厚的太阳能资源[1],国内当前市场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相当快速,往往是针对光伏发电。我国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很广,包含了通信工业(占36%)领域、农村地区(4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4%)、其他商品占了17%。而市场化自行管控与政府政策性扶植的市场又分别占了一半。我国非常关注且加大了支撑大范围的地面光伏型发电站创建的力度。在今后的太阳资源发展目标中,增加了智能化电网构建,推行分布式屋顶光伏站的构建,如此做不但可以处理居民大量用电的需求,也可以很好的管控并降低在电力系统上的投资成本。

我国的风能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富有的。然而因为在很多方面受到了技术的限制与实际实施环境的约束,所以我国的风能源目前的开发使用领域较窄。努力的开发我国的风(力)能源,正确的使用它的资源优势,给资源环境保护带来实质性的帮助。风能源在某些程度中能够降低由于能源匮乏导致的能源紧缺,能够促使改进我国的资源产业构造,与相关的资源体系。风电发展的相对来说缓慢局面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规模、产业和核心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资金投入太高,同时没有相关的专业性优秀人才。风能源使用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这需要国家在相关政策与财政上予以支持与帮助。政府在风能源政策上的支持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对其实行贷款补助另外还要减少相关的风电税收。第二,在风电设施的创新与更新上加大财政的投入[2]。第三,我国将风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到相对的科技探究范围,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快速的协助企业获得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我国生物质能能源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了经济林、薪炭林、田间农作物秸秆与林业相关的资源和有机型垃圾物等等。我国的生物能资源储量相对富有,开采潜力较大。开发生物质能资源必须加大力度完成对能源基地的建造,确保拥有持久可观的燃料数目,同时创建完善的相应原材料管理体制[3]。我国现在的生物质工程高科技产业化的重点工程主要包含了:生物材料的应用、生物能源的应用和生物质原料的有效生产。

我国的铀资源和其资源相比是比较缺乏的,同时分布的比较散。阻碍了我国的核资源原材料的研发探究使用。然而核能源跟其他的能源又不相同,它拥有了无限再生和无污染的优势,某种程度可以促进改善社会资源发展的困难。构建商业聚变堆,研发核聚变能,使其在我国的能源构造改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调整今后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富有,但是现在开发程度较低,当前风电装机容量所拥有的比例较低,不及1%,即便是到了2020年我国的风电发展计划的3000万千瓦,所拥有的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例也只是3%左右,因此,要推广提高应用这一类洁净能源,一定要给风电一个宽阔的政策氛围,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依据我国电力科学院的预判,至2050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会是全国的电力装机的25%左右,当中光伏发电装机会是5%左右。预测至2020年荒漠光伏电站的累计装机会是205mw。我国拥有广阔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性沙漠,总计是110万平方公里左右。1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安置105mwp的太阳能电池,假如仅通过1%的沙漠面积来放置太阳能电池,那么可以安装1000gwp,是我国当前电力装机的两倍之多。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1年的信息数据,五类海洋能在理论上能够再生的总量为767亿千瓦,当中温差能会是400亿千瓦,盐差能为300亿千瓦,潮汐和波浪能又分别为30亿千瓦,海流能为6亿千瓦,但是很难将全部能量取出用于使用的。因此技术操作上可以使用的功率为65亿千瓦,当中盐差最多,能为30亿千瓦,温差能为25亿千瓦,波浪能为10亿千瓦。根据有关专家的预计判断,至2020年,国内的年生产生物燃油总量会是1950万吨左右,其中生物乙醇是1000万吨,生物柴油是900万吨。

由于我国新能源开发比较迟,所以在技术上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化石能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日益增加的经济发展要求了,所以,一定要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借鉴国外先进的开发技术,制定好相关的新能源发展政策等,才能够有利于新能源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王胜举,仝玉娟,姜陆洋.新能源汽车亮剑世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09).

[2]张程,张晶.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机会赶超世界[j].新财经,2008(12).

[3]李金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8(01).

 1、新政落地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下滑,为124.2万辆,较2018年下降2.20%。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9.5万辆,累计下降39.7%。

注:2016年产量增速为51.8%。

从销量来看,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降低4.0%。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时间与覆盖范围,将原计划于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同时,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也有所平缓,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9万辆,同比下降38.7%。

2、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更高。

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分车型来看,2019年,北汽新能源eu(参数|图片)(参数|图片)系列销量领先,并与第二名拉开较大差距。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为0.5%。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产能过剩等问题,从政策来看,《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家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4]吴步军.未来中国能源多元化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10。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了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中国自然也不例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从1993年就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50%以上,然而,寻找石油资源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因此,新能源的发展对中国来说更显迫切和重要。

第一,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

新能源一方面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

中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业化已初具规模。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

新能源作为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基础。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能源需求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为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中国政府正研究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未来将研究开征化石能源消费税,并实现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到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1亿吨标煤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一是大力发展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电池。在光伏发电方面,中国仍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但随着中国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发电成本会逐步下降,未来中国国内光伏容量将大幅增加。按照《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未来5年内中国太阳能屋顶电站装机规模将达现有规模的十倍。在太阳能电池方面,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也将成为使用太阳能的大市场。

二是大力发展风能。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并网风电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中国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也正式起步。“十二五”期间,中国风电产业仍将持续每年10,000兆瓦以上的新增装机速度,风电场建设、并网发电、风电设备制造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市场前景看好。

三是大力发展水能。目前,中国不但是世界水电装机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已逐步成为世界水电创新的中心。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是积极发展核能。发展核电是中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点之一,未来5~10年,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以每年5~8台的速度递增,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火车头。

五是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理论上生物质能资源达50亿吨左右。现阶段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通过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推广应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稳步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积极推进生物质气化工程,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到1,300万千瓦。

六是大力发展氢能。在氢能领域,中国着重要解决的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虽然这方面的技术已有突破,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对燃料电池产业化技术进行改进、提升,使产业化技术成熟。中国将加大对氢能研发的投入,以提高中国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方面的水平。

总体来说,中国未来新能源发展的战略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2010年,实现部分新能源技术的商业化。第二阶段到2020年,大批新能源技术达到商业化水平,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总量的18%以上。第三阶段是全面实现新能源的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到2050年在能源消费总量中达到30%以上。

21年1-5月,全球广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306万辆。其中,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狭义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达到186万辆,同比增长165%。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世界份额在19年间达到了51%。但2020年,受政策环境和疫情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世界地位下降至41%,在欧洲的超越趋势明显。2021年1-5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86万辆,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全球份额为51%,表现优异。

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高的原因是碳排放的压力,而不是特斯拉的重大贡献。在海外疫情影响下,欧美新能源政策大力支持,2020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逐步复苏。2021年4-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全球47%,重回高位。中国回归世界的增量主要是由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向市场化的转变所驱动,形成了强大的内生增长动力。

商用车市场分析在这里故意抛出来,主要是因为全球新能源卡车和公交车基本都在中国,疫情过后新能源公交车在萎缩。虽然中国的份额增加了一点,但分析的意义不大。

一、世界新能源车走势。

从广义新能源汽车到狭义新能源乘用车分析。

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始于混合动力,随后逐渐进入电池化时代。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成为新能源真正的主要政策支持力量。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是从常见的混合动力配套公交车和卡车开始的补贴过程。随后公交车进入纯电动时代,混合动力公交车成为历史。

我们在这里分析的时候,不考虑乘用车和专用车,只考虑乘用车。原因是乘用车和专用车技术相对落后,近期在公交车、路权、小汽车等政策之外没有市场空间。因此,各国都把乘用车作为新能源发展的重点。

012年全球通用新能源乘用车158万辆,到2015年仅179万辆,增长缓慢。随着2016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2016年广义新能源汽车数量突破200万辆,2017年突破316万辆,2018年突破400万辆。2020年将达到515万台。2021年1-5月,广义新能源汽车306万辆,其中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占39%。

2018年至2021年,混合动力汽车占比持续下降至41%,份额逐步稳定。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占比从12年的93%逐渐下降到2015年的80%,之后混合动力汽车占比每年下降10个百分点。2019年,混合动力市场份额下降速度有所放缓,但2021年仍降至39%。2021年,混合趋势强劲。混合动力性能逐渐减弱,纯电动力相对稳定。

 1、新政落地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下滑,为124.2万辆,较2018年下降2.20%。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9.5万辆,累计下降39.7%。

注:2016年产量增速为51.8%。

从销量来看,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降低4.0%。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时间与覆盖范围,将原计划于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同时,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也有所平缓,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9万辆,同比下降38.7%。

2、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更高。

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分车型来看,2019年,北汽新能源eu(参数|图片)(参数|图片)系列销量领先,并与第二名拉开较大差距。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为0.5%。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产能过剩等问题,从政策来看,《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家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摘要: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的发展是人类作为世界上促进人类生存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上人类对绿色环保的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地扩大和增加,地球上的各种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快要完全枯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提高能源使用的质量和效率的绿色环保新能源。目前,新型绿色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其生产规模和利用的问题已经进一步的得到了来自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鼓励和实施支持新能源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绿色环保的政策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规模和生产使用的覆盖范围都正在进一步的增加和扩大。

我国的能源结构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以下主要的特征:

(1)我国的天然气和利用石油以及电力水电等清洁再开发利用再生能源所消费占的国民消费总值比重由1990年的19%、2%和4.8%分别迅速增长上升为2000年的20.94%、3.3%和9.64%。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其他能源可持续消费资源生产中的石油开采量所占比例长期都保持占百分之70以上。据当前的有关机构以及国家和能源部门的统计数据預测,到2005年,全国的石油和一次能源生产量大约为12.3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其中煤炭大约生产量为7.8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大约等于折合11亿吨的石油原煤),仍大约等于占63.8%。在21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当前的我国石油和一次能源的生产量结构中仍将可以继续地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

(2)以天然煤炭和水资源利用为主的新型替代能源结构,从其总量和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水能资源、煤炭资源、天然气和水资源分别为世界第2位、第12位和第24位。目前我国的天然煤炭资源中所蕴藏的天然气总量大约为5.6万亿吨,其中已公开的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万亿吨,占当前已公开和世界总自然资源可采储量的11%(其中已公开的石油和天气资源可采储量占2.4%,天然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占1.2%)。从人均的煤炭和天然可采储量的水平情况看,仅相当于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可采储量水平的1/2。据国务院能源部专家机构有关人士的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石油天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相对的短缺,人均的煤炭和天然水资源相对的储量不足。

新能源按照其直接利用形成和综合利用的电能来源不同可以被按其划分类别为多个清洁能源利用类别,我国的新能源一代清洁能源源在大体上的情况下是可以按其划分类别为:新型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规模水电、核能等。

2.1核电。

核能主要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预计中国的核电在建的装机规模将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在中国新建的核电机组30台,总在运核电的装机容量3281万千瓦,占全球装机容量仅次于全球的45.7;2020年中国在运大型核电的在建装机规模将在全球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三,达到5800万千瓦,在世界新建30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目前关于我国新一届政府的核电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每年的核发电装机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继续增建30座大型核电厂。

2.2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各地区得到较大程度和范围的推广使用,主要是体现在人为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研发和普及推广使用。在河北山东等全国各地,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正逐步得到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如太阳能动力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2.3水能。

水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早已充分开始使用并得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主要用途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水力发电。较早期的风力水电站主要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现在还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为促进了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和人民的社会发展建设了事业并且为人民提供了清洁能源的安全保障,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

2.4风能。

据世界和中国的近十年风电建设和综合利用发展研究的报告分别指出,如果充分的研究和深入开发,中国到2020年将已经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大规模风电的并网和装机容量,风电将远远的超过日本和美国的核电成为目前世界和中国第三大以利用风能为主力发电的风能综合电源。在目前我国四川和甘肃等西北盆地风能的综合利用发电和资源丰富的发达省份和边远地区有较大实力和规模的投资进行风电建设和应用。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的新能源,不管当前无论是从大力的节能和低碳减排,还是从大力发展了我国的节能和低碳绿色新能源实体市场经济,都被认为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一代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持续快速的发展对于各个新一代能源行业来说无疑都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机遇也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由于近年来利用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工业技术以及应用日益广泛,所以对于如何促进新一代能源的广泛使用安全性、制取与传输以及数据与存储等工业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水平提高事在必行,我们能源企业应该为此提前做好必要的规划和准备,希望在未来的利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中有所作为。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没有哪一种新的现代科学型能源技术或者是其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案,能够独立的研究和应用来解决整个的全球节约能源和碳排放的基础性问题,而是必须与全球的各个行业相互结合的先进技术,才能有效的使之可行。控制全球的能源消耗与推动全球实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相辅相成,因此积极的探索开拓、发展并加速对下一代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和核聚变能等。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有珠穆朗玛峰、西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辽东丘陵等,各种地形的具备使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新能源市场也比较广阔。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比较快、利用率比较高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风力发电是我国一项新的发电技术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是很早,但是风力发电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发电技术,风力能源的发展主要在我国新疆、甘肃的戈壁大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地区,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100多个风电场,2017年止,已安装了1450台风机,这样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了。

太阳能是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重点产业。由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再加上新能源自身的价格便宜、安全环保,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所以在近年来发展飞快,特别是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由于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区域中太阳能的利用情况比较充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应用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

生物质能技术在我国运用的较为广泛,其中我国是世界上开发。

沼气较多的国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薪材、秸秆、畜类等农业生物质能非常丰富,而这些物质都是发展生物质能的好原料,所以便可“就地取材”。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也极为重视,国家科委已连续在国家五年计划”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在如何发展生物质能上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也在发展当中。

二、以煤为代表的旧能源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今天,煤、石油等旧能源仍是我国所依赖的主要能源。

从经济上看,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达19亿吨汽油量,而价格比较便宜,能够大量的开采和使用。从科学技术上看,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新能源的发展也比较晚,在产品的质量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例如沼气运用不当产生爆炸。另一个是我国不少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性不足,例如太阳能技术中,不少光伏产品的核心技术是法国的。我国对新能源技术的运用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全国的开展,而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分析

2001年,在石油能源严重紧缺、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 “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从这一点看,中国与世界是同步的。国内汽车厂商和科研机构虽然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热情高涨,但真正获准上市的车型寥寥无几,目前仍基本停留在样品和展品阶段,距离市场推广和商业化运作仍有很大差距。对此,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政策、技术、人才、配套、成本以及消费观念等6大困惑,严重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困惑一:政策

“十五”期间,我国在包括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氢动力车等在内的电动汽车研究方面共投入24亿元,政府直接投向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的资金就高达20多亿元,而就在不久前,风头正劲的乙醇燃料汽车由于出现“人车争口粮”的问题,作为原料的玉米要保证粮食食用需求,突遭国家发展改革委叫停,人车“争口粮”一时成为热议的话题。目前,国家相关部门虽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或规定,但是政策指向还不是很明确。单纯依靠消费者和企业自身的节能环保意识来推广昂贵的“绿色汽车”是远远不够的。有关专家认为,政府应建立系统的激励政策,通过购置税、一次性购买补贴的措施,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鼓励新能源汽车走大众消费路线。

困惑二:技术

目前,虽然全球汽车界在液化石油气汽车和压缩天然气汽车两个领域,已经成功从实验室走向了市场,混合动力汽车成为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但在醇类汽车、二甲醚汽车、气动汽车、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核心技术仍然是众多汽车企业必须突破的瓶颈。因为,很多新能源汽车仍然停留在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实验室阶段,真正要拿入规模化生产和制造,还需要一定时间,还需要等待应用技术的再次创新和突破。

困惑三:人才

中国汽车一直面临人才缺失的困惑。一些自主品牌汽车在人才问题上喜欢吸收“海归”,而“海归”习惯于系统化、组织化和细分化的管理模式和开发流程,而国内企业并不一定能适应这种管理方式,所以很多“海归”回国后纷纷出现“水土不服”,最终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汽车的生存问题。并且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的汽车相比,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人才的要求更高,这对于人才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国汽车来说,压力和挑战也更大。

困惑四:成本

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新能源汽车遭遇市场冷落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困惑五:配套

一款新能源汽车走向市场,市场可行性调查、新能源安全使用标准以及市场配套服务等都需要有完整的系统支持,否则不具有操作性,而这一点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短腿”。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地方在推广乙醇汽油时,连相应的加油站都很难找到;电动汽车都快上路了,却找不到一座充电站。因此,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工业配套系统,新能源汽车的前途是渺茫的。

困惑六:观念

多年来的汽车消费习惯导致人们对汽车新事物——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存在诸多偏见,例如价格太贵、性能不稳定、使用不方便和维修太贵等等。很多人甚至把新能源汽车当成“怪物”看待。据说某合资品牌混合动力车曾经一个月在全国只卖了5辆,面对惨淡的经营,人们不得不反思,是什么阻碍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呢?当然肯定有价格等一系列因素,但传统的消费观念也是重要因素。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汽车厂家都应该从各个方面去正确引导消费者,让他们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让汽车消费更加理性和科学。

新能源在国外的现状

在汽车工业相对发达的欧洲等国家,新能源汽车在政府和消费者的支持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下面我们对法国、美国以及英国等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保护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对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有所帮助和借鉴。

法国:为鼓励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法国政府对汽车经销有这样的政策:经销商每卖出5辆常规动力汽车,就必须卖出一辆清洁燃料汽车。与此同时,政府制定了清洁汽车减免税额的政策。无论是生产厂商,还是经销商,从经销环节和研发环节所产生的巨额成本,大部分被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所消化了,故而不会过多地转嫁给消费者。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汽车电源管理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时刻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危机。我国幅员辽阔,河流众多,径流丰沛,具有十分丰富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9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5.42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位,十分有利于水电的开发。水电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因为其环保、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认可。水电站作为开发水电能源的主体,其经营管理对于水电能源开发效率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图结合水电站管理的历史和现在,谈一谈水电站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水电站管理的历史和现状。

总管我国水电站管理的发展路程,大致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混乱到规范、从传统到现代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计划经济时期的.早期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阶段。

(一)早期管理模式。

一般而言,水电站都建在偏远山区,自然及社会条件都比较艰苦。水电开发作为一项具有社会和环境等综合效益的事业,水电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水电工程一般是由国家负责,集中资金和人力进行水电站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由于科技水平和管理理念的局限,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要发展水电站,就只有不断扩大水电站规模,导致水电站管理维护人员越来越多,机构越来越臃肿,管理成本越来越高,管理压力越来越大,管理效率自然也就越来越低。

(二)现代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大部分水电站在管理模式及管理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改革。随着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日益频繁,我国水电站管理也逐渐学习和引进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特别是90年代后,我国装机容量在100万kw以上的大型水电站相继投产发电,很多水电站开始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先进的管理方式,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并按照先进的组织机构,选拔招聘岗位人员,不仅缩小了用人数量,还有利于保障安全生产,水电站的高效率建设,科学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随着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水电站的管理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也会出现新的发展。年,我国原电力工业部颁发《关于水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若干规定(试行)》的文件,建议水电站逐渐朝着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管理模式发展。诸多水电站陆续朝着这一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并且已经初见成效。所谓“无人值班”,是指水电站内不需要再全天安排工作人员值班,可每日安排少许人在行政工作时间负责设备和环境的常规巡检、维护、清扫等工作,其余时间电站可以进行自动化运作,电站运行的一切如开停机组数据监视、操作控制、工况调整等工作都可通过远程控制系统由值班人员在远端集控中心统一完成。

要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集中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做好电站设计工作,提高电站设计质量。这是实现是水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集中控制”模式的前提。由于这一模式是建立在新的生产方式和运营方式上的,因此,设计单位在进行电站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电站各种新的不利因素,积极调整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实现电站运营安全。其次,要提高设备质量及安装水平。水电站的设备质量和安装水平是实现新模式的必要条件,要确保这一模式的顺利实施,在设备采购中,应尽量选择高质量的设备,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可以有效减少设备故障发生,还应该提高设备安装、调试水平,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其三,要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实现电站自动化运转。这是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集中控制”的关键。要实现电站的自动化运营,必须拥有以下技术设备:计算机监控设备,主要进行数据采集、辅助决策根据编写的程序进行运行操作及事故处理等;视频监视系统,主要负责实时观测大坝、发电机组、输电设备、水库等设备和环境的各种变化及电站现场生产情况;消防监控系统,主要负责火灾探测和火灾联动灭火;仿真培训系统,主要负责对运维人员进行概念性培训以及日常操作训练和事故演习,并进行事故分析和典型事故的演示等;信息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对电站生产过程中各类信息进行收集、汇总、统计、分析,以便管理人员做出周密的生产、经营、管理计划。

三、结束语。

当前,为了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提高水电站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发挥水电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刻不容缓。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水电站的管理模式也应朝着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管理理念的方向发展,积极实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新模式。从而使水能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电站潜力能够被最大限度挖掘,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大大减少,真正实现电站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本文在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在我国应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作者:张文娜作者单位: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江苏镇江,21刊名:科技风英文刊名:technologytrend年,卷(期):“”(1)分类号:u4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汽车电源管理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水利施工技术必将迎来全面的数字化以及信息化革命。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涵盖着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主要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遥感技术等;以及涵盖pc、图形工作站等硬件基本组成;另外囊括了光纤通信传输协议等通讯手段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未来水利系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将首先实现办公自动化,同时水情测报、水务管理和水资源管理以及灾情处置等都会实现信息联网,最终实现全面的水利施工信息化。

2.2水利施工现代化。

水利施工现代化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系统发展的宏观理论作为依托,并大量采用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制造设施、高性能的机械装置,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确化,高效化操作。随着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远程遥控技术,实时监测技术的发达,动态的水情、工情动态监测网络已经初具规模。未来水利施工现场一定会应用大量水利施工新技术,整个施工过程将迎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这是未来水利施工技术的又一发展趋势。

3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不再是传统的粗放型,而是向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发展。伴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其他领域新技术也开始逐渐应用到水利施工中,使得我国的水利施工技术不断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稳步前进。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新能源市场发展趋势怎么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能源资源日趋紧张,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各个国家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资源和国情制定自己的能源发展战略,寻求本国资源利用的同时从其他途径和地区来获取能源满足日趋膨胀的能源问题。在资源和能源紧张的现实前提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国家的推动下,行业加速发展,2020年新能源行业的营收规模超过4.5万亿元。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新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新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穿透生物质能。

当前,在双碳目标下,能源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合作的主要方向。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据了解,以沙特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是中国主要原油供应地区之一以及在西亚非洲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中阿在光伏、光热、风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和高层交流;加强技术创新合作。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我国和阿拉伯国家签约77个项目,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1346.7亿元,涵盖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产能合作、“互联网+医疗健康”、旅游合作等多个领域。仅是国家层面,就有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项目、沙特红海综合智慧能源投资类项目等,投资额达145.8亿元。

商务部数据显示,20**年,中阿之间贸易额达到2344亿美元,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2.5亿吨,占到进口总量的一半;阿拉伯国家从中国进口总额1229亿美元、同比增长2.1%,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到67.4%,同比分别增长6.1%和3.3%。

双向投资规模也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存量201亿美元,阿拉伯国家来华投资累计38亿美元,涵盖油气、建筑、制造、物流、电力等众多领域。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阿联酋哈利法港二期集装箱码头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成为新时期中阿经贸合作转型升级的标志性工程。

新能源市场产销规模分析。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7.5%;其中,水电装机3.2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149万千瓦)、风电装机2.3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952万千瓦。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新能源ne:也称为非常规能源。它是指除传统能源以外的各种形式的能源。指刚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聚变能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新能源市场发展趋势怎么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能源资源日趋紧张,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各个国家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资源和国情制定自己的能源发展战略,寻求本国资源利用的同时从其他途径和地区来获取能源满足日趋膨胀的能源问题。在资源和能源紧张的现实前提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国家的推动下,行业加速发展,2020年新能源行业的营收规模超过4.5万亿元。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新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新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穿透生物质能。

当前,在双碳目标下,能源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合作的主要方向。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据了解,以沙特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是中国主要原油供应地区之一以及在西亚非洲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中阿在光伏、光热、风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和高层交流;加强技术创新合作。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我国和阿拉伯国家签约77个项目,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1346.7亿元,涵盖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产能合作、“互联网+医疗健康”、旅游合作等多个领域。仅是国家层面,就有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项目、沙特红海综合智慧能源投资类项目等,投资额达145.8亿元。

商务部数据显示,20xx年,中阿之间贸易额达到2344亿美元,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2.5亿吨,占到进口总量的一半;阿拉伯国家从中国进口总额1229亿美元、同比增长2.1%,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到67.4%,同比分别增长6.1%和3.3%。

双向投资规模也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存量201亿美元,阿拉伯国家来华投资累计38亿美元,涵盖油气、建筑、制造、物流、电力等众多领域。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阿联酋哈利法港二期集装箱码头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成为新时期中阿经贸合作转型升级的标志性工程。

新能源市场产销规模分析。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7.5%;其中,水电装机3.2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149万千瓦)、风电装机2.3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952万千瓦。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对能源有着更大的需求。新能源的出现,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新能源有着更低污染、可再生、使用清洁高效等优势。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新能源前景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新能源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在寻求经济与能源平衡点的过程中,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污染少、可再生等优势,成为了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型经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新能源大致主要分成了六种,依次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太阳能的理论能源存储量大概为每年24000亿tcc(吨标准煤),66.6%的陆地年日照小时大于2200,每平方米收到的太阳辐射是6000兆焦;风能的能源储量为3.23tw(1太瓦=10亿千瓦),可以挖掘的隐藏陆地为250gw(1吉瓦=1百万千瓦),而近海为750gw;小水电的能源储量为19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1.28gw;海洋能的能源储量为26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50gw,当中潮汐能的能源储量为11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23gw;生物质能的能够挖掘潜力现在为3.17亿tcc,2050年将会达到9.75亿tcc;地热能源量为2000亿tcc,高温是6.5gw。

2.1我国太阳能目前的发展状况。

太阳能的应用方式往往是利用太阳自己创造出的热能通过正确的技术方式转变成电能系统,然后变成电能进行使用。我国拥有丰厚的太阳能资源[1],国内当前市场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相当快速,往往是针对光伏发电。我国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很广,包含了通信工业(占36%)领域、农村地区(4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4%)、其他商品占了17%。而市场化自行管控与政府政策性扶植的市场又分别占了一半。我国非常关注且加大了支撑大范围的地面光伏型发电站创建的力度。在今后的太阳资源发展目标中,增加了智能化电网构建,推行分布式屋顶光伏站的构建,如此做不但可以处理居民大量用电的需求,也可以很好的管控并降低在电力系统上的投资成本。

我国的风能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富有的。然而因为在很多方面受到了技术的限制与实际实施环境的约束,所以我国的风能源目前的开发使用领域较窄。努力的开发我国的风(力)能源,正确的使用它的资源优势,给资源环境保护带来实质性的帮助。风能源在某些程度中能够降低由于能源匮乏导致的能源紧缺,能够促使改进我国的资源产业构造,与相关的资源体系。风电发展的相对来说缓慢局面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规模、产业和核心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资金投入太高,同时没有相关的专业性优秀人才。风能源使用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这需要国家在相关政策与财政上予以支持与帮助。政府在风能源政策上的支持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对其实行贷款补助另外还要减少相关的风电税收。第二,在风电设施的创新与更新上加大财政的投入[2]。第三,我国将风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到相对的科技探究范围,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快速的协助企业获得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了经济林、薪炭林、田间农作物秸秆与林业相关的资源和有机型垃圾物等等。我国的生物能资源储量相对富有,开采潜力较大。开发生物质能资源必须加大力度完成对能源基地的建造,确保拥有持久可观的燃料数目,同时创建完善的相应原材料管理体制[3]。我国现在的生物质工程高科技产业化的重点工程主要包含了:生物材料的应用、生物能源的应用和生物质原料的有效生产。

我国的铀资源和其资源相比是比较缺乏的,同时分布的比较散。阻碍了我国的核资源原材料的研发探究使用。然而核能源跟其他的能源又不相同,它拥有了无限再生和无污染的优势,某种程度可以促进改善社会资源发展的困难。构建商业聚变堆,研发核聚变能,使其在我国的能源构造改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调整今后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富有,但是现在开发程度较低,当前风电装机容量所拥有的比例较低,不及1%,即便是到了2020年我国的风电发展计划的3000万千瓦,所拥有的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例也只是3%左右,因此,要推广提高应用这一类洁净能源,一定要给风电一个宽阔的政策氛围,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依据我国电力科学院的预判,至2050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会是全国的电力装机的25%左右,当中光伏发电装机会是5%左右。预测至2020年荒漠光伏电站的累计装机会是205mw。我国拥有广阔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性沙漠,总计是110万平方公里左右。1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安置105mwp的太阳能电池,假如仅通过1%的沙漠面积来放置太阳能电池,那么可以安装1000gwp,是我国当前电力装机的两倍之多。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1年的信息数据,五类海洋能在理论上能够再生的总量为767亿千瓦,当中温差能会是400亿千瓦,盐差能为300亿千瓦,潮汐和波浪能又分别为30亿千瓦,海流能为6亿千瓦,但是很难将全部能量取出用于使用的。因此技术操作上可以使用的功率为65亿千瓦,当中盐差最多,能为30亿千瓦,温差能为25亿千瓦,波浪能为10亿千瓦。根据有关专家的预计判断,至2020年,国内的年生产生物燃油总量会是1950万吨左右,其中生物乙醇是1000万吨,生物柴油是900万吨。

4结语。

由于我国新能源开发比较迟,所以在技术上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化石能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日益增加的经济发展要求了,所以,一定要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借鉴国外先进的开发技术,制定好相关的新能源发展政策等,才能够有利于新能源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王胜举,仝玉娟,姜陆洋.新能源汽车亮剑世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09).

[2]张程,张晶.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机会赶超世界[j].新财经,2008(12).

[3]李金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8(0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对能源有着更大的需求。新能源的出现,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新能源有着更低污染、可再生、使用清洁高效等优势。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新能源前景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新能源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在寻求经济与能源平衡点的过程中,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污染少、可再生等优势,成为了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型经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新能源大致主要分成了六种,依次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太阳能的理论能源存储量大概为每年24000亿tcc(吨标准煤),66.6%的陆地年日照小时大于2200,每平方米收到的太阳辐射是6000兆焦;风能的能源储量为3.23tw(1太瓦=10亿千瓦),可以挖掘的隐藏陆地为250gw(1吉瓦=1百万千瓦),而近海为750gw;小水电的能源储量为19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1.28gw;海洋能的能源储量为26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50gw,当中潮汐能的能源储量为11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23gw;生物质能的能够挖掘潜力现在为3.17亿tcc,2050年将会达到9.75亿tcc;地热能源量为2000亿tcc,高温是6.5gw。

2.1我国太阳能目前的发展状况。

太阳能的应用方式往往是利用太阳自己创造出的热能通过正确的技术方式转变成电能系统,然后变成电能进行使用。我国拥有丰厚的太阳能资源[1],国内当前市场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相当快速,往往是针对光伏发电。我国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很广,包含了通信工业(占36%)领域、农村地区(4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4%)、其他商品占了17%。而市场化自行管控与政府政策性扶植的市场又分别占了一半。我国非常关注且加大了支撑大范围的地面光伏型发电站创建的力度。在今后的太阳资源发展目标中,增加了智能化电网构建,推行分布式屋顶光伏站的构建,如此做不但可以处理居民大量用电的需求,也可以很好的管控并降低在电力系统上的投资成本。

我国的风能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富有的。然而因为在很多方面受到了技术的限制与实际实施环境的约束,所以我国的风能源目前的开发使用领域较窄。努力的开发我国的风(力)能源,正确的使用它的资源优势,给资源环境保护带来实质性的帮助。风能源在某些程度中能够降低由于能源匮乏导致的能源紧缺,能够促使改进我国的资源产业构造,与相关的资源体系。风电发展的相对来说缓慢局面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规模、产业和核心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资金投入太高,同时没有相关的专业性优秀人才。风能源使用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这需要国家在相关政策与财政上予以支持与帮助。政府在风能源政策上的支持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对其实行贷款补助另外还要减少相关的风电税收。第二,在风电设施的创新与更新上加大财政的投入[2]。第三,我国将风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到相对的科技探究范围,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快速的协助企业获得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了经济林、薪炭林、田间农作物秸秆与林业相关的资源和有机型垃圾物等等。我国的生物能资源储量相对富有,开采潜力较大。开发生物质能资源必须加大力度完成对能源基地的建造,确保拥有持久可观的燃料数目,同时创建完善的相应原材料管理体制[3]。我国现在的生物质工程高科技产业化的重点工程主要包含了:生物材料的应用、生物能源的应用和生物质原料的有效生产。

我国的铀资源和其资源相比是比较缺乏的,同时分布的比较散。阻碍了我国的核资源原材料的研发探究使用。然而核能源跟其他的能源又不相同,它拥有了无限再生和无污染的优势,某种程度可以促进改善社会资源发展的困难。构建商业聚变堆,研发核聚变能,使其在我国的能源构造改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调整今后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富有,但是现在开发程度较低,当前风电装机容量所拥有的比例较低,不及1%,即便是到了2020年我国的风电发展计划的3000万千瓦,所拥有的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例也只是3%左右,因此,要推广提高应用这一类洁净能源,一定要给风电一个宽阔的政策氛围,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依据我国电力科学院的预判,至2050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会是全国的电力装机的25%左右,当中光伏发电装机会是5%左右。预测至2020年荒漠光伏电站的累计装机会是205mw。我国拥有广阔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性沙漠,总计是110万平方公里左右。1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安置105mwp的太阳能电池,假如仅通过1%的沙漠面积来放置太阳能电池,那么可以安装1000gwp,是我国当前电力装机的两倍之多。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1年的信息数据,五类海洋能在理论上能够再生的总量为767亿千瓦,当中温差能会是400亿千瓦,盐差能为300亿千瓦,潮汐和波浪能又分别为30亿千瓦,海流能为6亿千瓦,但是很难将全部能量取出用于使用的。因此技术操作上可以使用的功率为65亿千瓦,当中盐差最多,能为30亿千瓦,温差能为25亿千瓦,波浪能为10亿千瓦。根据有关专家的预计判断,至2020年,国内的年生产生物燃油总量会是1950万吨左右,其中生物乙醇是1000万吨,生物柴油是900万吨。

由于我国新能源开发比较迟,所以在技术上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化石能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日益增加的经济发展要求了,所以,一定要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借鉴国外先进的开发技术,制定好相关的新能源发展政策等,才能够有利于新能源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王胜举,仝玉娟,姜陆洋.新能源汽车亮剑世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09).

[2]张程,张晶.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机会赶超世界[j].新财经,2008(12).

[3]李金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8(01).

化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深度受益,并开始迎来政策补贴。现在,补贴回落、准入门槛上浮、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多,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汽车价格相关的质量和技术体系如“硬件”的新一轮考验。

产业链主线。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肯定不会是一个主干到终点。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主要板块主要是汽车制造、电池系统和售后运营维护。今天,由需求发展带来的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了许多分支。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十五”计划的重要性在于这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将是我国加入wto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更是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以及人代会通过的《纲要》中,都把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真正实现“十五”计划的目标将很困难。

“十五”计划在肯定“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主要成绩的同时指出,“九五”期间农业农村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

农村城镇化进程的缓慢,对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困难。末,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是30.9%,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城镇化的水平达到了36.1%。从历史看,“九五”比前几个五年计划,城镇化进程要慢,从1978年到19我国平均每年城镇化水平提高0.67个百分点,而到“九五”前四年,每年提高的城镇化率只有0.4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过低,造成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既妨碍了农业效益的提高,也阻碍了农民收入增长。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部分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不足。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要占国土总面积的30%左右,并且每年还在扩大。每年由于水土流失,冲刷掉的地表土是50亿吨,含有的氮、磷、钾的有效成份达4000万吨,而每年全国施肥折合纯量也仅4100多万吨。水资源短缺比耕地面积短缺更严重,我国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由于缺水造成粮食损失400亿斤,棉花损失400万担。

农村科技进步缓慢,农村教育基础薄弱。从全国的平均水平看,“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是40%左右,发达国家则在70%以上。

农民收入增长面临极大的困难。从全国情况来看,出现自改革以来从未出现过的严峻局面。“九五”期间,有三年农业是绝对减收,人均减少34元,人均减少56元,年人均减少46元,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三年合计人均减少134元,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今年中央2号文件着重提到了农民收入问题,指出,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提高如果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来之不易的供求平衡局面就会发生逆转;农民购买力不提高,扩大内需的方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农民生活不改善,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加;农民的投入和积累能力不强,我国农业就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好形势就难以保持。

“十五”计划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指标:

到“十五”期末,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降到13%以下。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增加值下降是个必然趋势,但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会随之下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撑反而越来越大。今年一段时期面临的重要突出问题是,在农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过程中如何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到“十五”期末,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要提高到35%以上。发展畜牧业对于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扩大农业市场、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食物结构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十五”期间,再转移400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前几个五年计划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靠乡镇企业的发展,而现在则主要通过农民流动进城解决就业。

“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要增长5%。

这四个指标既论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农业的结构调整,还论述了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就业格局的变化,人民收入的增长问题,这四个指标涵盖量非常大,既让人感到振奋,难度也很大。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摘要: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的发展是人类作为世界上促进人类生存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上人类对绿色环保的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地扩大和增加,地球上的各种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快要完全枯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提高能源使用的质量和效率的绿色环保新能源。目前,新型绿色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其生产规模和利用的问题已经进一步的得到了来自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鼓励和实施支持新能源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绿色环保的政策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规模和生产使用的覆盖范围都正在进一步的增加和扩大。

我国的能源结构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以下主要的特征:

(1)我国的天然气和利用石油以及电力水电等清洁再开发利用再生能源所消费占的国民消费总值比重由1990年的19%、2%和4.8%分别迅速增长上升为2000年的20.94%、3.3%和9.64%。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其他能源可持续消费资源生产中的石油开采量所占比例长期都保持占百分之70以上。据当前的有关机构以及国家和能源部门的统计数据預测,到2005年,全国的石油和一次能源生产量大约为12.3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其中煤炭大约生产量为7.8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大约等于折合11亿吨的石油原煤),仍大约等于占63.8%。在21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当前的我国石油和一次能源的生产量结构中仍将可以继续地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

(2)以天然煤炭和水资源利用为主的新型替代能源结构,从其总量和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水能资源、煤炭资源、天然气和水资源分别为世界第2位、第12位和第24位。目前我国的天然煤炭资源中所蕴藏的天然气总量大约为5.6万亿吨,其中已公开的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万亿吨,占当前已公开和世界总自然资源可采储量的11%(其中已公开的石油和天气资源可采储量占2.4%,天然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占1.2%)。从人均的煤炭和天然可采储量的水平情况看,仅相当于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可采储量水平的1/2。据国务院能源部专家机构有关人士的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石油天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相对的短缺,人均的煤炭和天然水资源相对的储量不足。

新能源按照其直接利用形成和综合利用的电能来源不同可以被按其划分类别为多个清洁能源利用类别,我国的新能源一代清洁能源源在大体上的情况下是可以按其划分类别为:新型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规模水电、核能等。

2.1核电。

核能主要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预计中国的核电在建的装机规模将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在中国新建的核电机组30台,总在运核电的装机容量3281万千瓦,占全球装机容量仅次于全球的45.7;2020年中国在运大型核电的在建装机规模将在全球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三,达到5800万千瓦,在世界新建30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目前关于我国新一届政府的核电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每年的核发电装机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继续增建30座大型核电厂。

2.2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各地区得到较大程度和范围的推广使用,主要是体现在人为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研发和普及推广使用。在河北山东等全国各地,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正逐步得到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如太阳能动力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2.3水能。

水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早已充分开始使用并得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主要用途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水力发电。较早期的风力水电站主要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现在还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为促进了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和人民的社会发展建设了事业并且为人民提供了清洁能源的安全保障,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

2.4风能。

据世界和中国的近十年风电建设和综合利用发展研究的报告分别指出,如果充分的研究和深入开发,中国到2020年将已经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大规模风电的并网和装机容量,风电将远远的超过日本和美国的核电成为目前世界和中国第三大以利用风能为主力发电的风能综合电源。在目前我国四川和甘肃等西北盆地风能的综合利用发电和资源丰富的发达省份和边远地区有较大实力和规模的投资进行风电建设和应用。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的新能源,不管当前无论是从大力的节能和低碳减排,还是从大力发展了我国的节能和低碳绿色新能源实体市场经济,都被认为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一代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持续快速的发展对于各个新一代能源行业来说无疑都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机遇也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由于近年来利用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工业技术以及应用日益广泛,所以对于如何促进新一代能源的广泛使用安全性、制取与传输以及数据与存储等工业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水平提高事在必行,我们能源企业应该为此提前做好必要的规划和准备,希望在未来的利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中有所作为。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没有哪一种新的现代科学型能源技术或者是其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案,能够独立的研究和应用来解决整个的全球节约能源和碳排放的基础性问题,而是必须与全球的各个行业相互结合的先进技术,才能有效的使之可行。控制全球的能源消耗与推动全球实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相辅相成,因此积极的探索开拓、发展并加速对下一代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论文摘要:介绍了我国取得农药登记的生物农药分类及应用情况,分析当前我国生物农药在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展生物农药普及应用及推广工作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生物农药;类型;应用;存在问题;建议。

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抗生素和生物化学农药。我国每年需使用化学农药约25万t(以有效成分计),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环境污染、农作物及制成品农药残留、作物病虫害抗性等诸多问题,而生物农药因其具有毒性低、选择性强、高效低残留、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特点,起到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被称之为绿色农药、生态农药。目前,我国实现商品化并取得农药登记的主要生物农药有效成分品种为97个,占总有效成分品种的13.8%;产品近3100个,占注册登记农药产品的10.2%[1-3]。

1、我国生物农药类型及应用情况。

1.1植物源农药。

从植物中可分离出多种具有杀虫作用的有效成分。萜烯类、生物碱类等物质起抑制昆虫取食和生长发育作用。萜烯类存在于楝树,从川楝、印楝种核中分离出印楝素对多种昆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应用于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等,被列为无公害农业生产的指定农药品种。生物碱是通常存在于植物体或者动物体中的一类具有碱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我国目前已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藜芦碱、百部碱、烟碱等取得农药登记用于防治蚜虫、菜青虫、斑潜蝇、矢尖蚧等。除虫菊素提取自菊科菊属除虫菊亚属植物的花中,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开发应用,现已发现6种有效成分能起到触杀作用,主要加工成喷射剂、气雾剂、蚊香用于防治蚊、蝇、蜚蠊等卫生害虫。19世纪中叶我国已用鱼藤根制作杀虫剂,从中提取的鱼藤酮是一种强接触杀虫剂兼具有胃毒作用,残效期短,基本无残留,对作物安全,登记用于防治蚜虫、小菜蛾等。苦皮藤素存在于卫矛南蛇藤属苦皮藤的根部,具有胃毒作用,可用于防治仓储原粮的储粮害虫。

植物中的生物碱、糖苷、各种酚类、香豆精素、特种蛋白质具有杀菌或抗菌活性。大蒜素在植物病害防治中最先得到应用,1958年科学家发现其同系物乙基大蒜素具有杀菌作用,现已制成乳油、可湿性粉剂防治枯萎病、稻瘟病等。我国已经取得登记的植物源杀菌剂还有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儿茶素、混合脂肪酸、小檗碱、氨基寡糖素、低聚糖素、几丁聚糖、葡聚烯糖超敏蛋白、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在调节植物生长方面也得到应用,如氨基寡糖素加工为水剂或可湿性粉剂用于调节番茄生长和增收,超敏蛋白微粒剂用于烟草、番茄、辣椒等作物调节生长和增加产量。

1.2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指自然界存在的用于防治病、虫、草、鼠害的真菌、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被遗传修饰的微生物制剂。

苏云金杆菌(bt)是当今研究最多、用量最大的杀虫细菌。目前bt制剂广泛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棉铃虫、森林松毛虫、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等。真菌杀虫剂的研发已有近2历史,目前在病虫防治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国际生防组织使用黄绿绿僵菌防治沙漠蝗虫,我国利用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制剂防治松毛虫和玉米螟等的面积达到66.67万hm2以上。病毒杀虫剂主要有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是我国第1个商品化生产的病毒杀虫剂,斜纹夜蛾等蔬菜害虫的多个病毒产品已实现商品化,已取得登记的品种有菜青虫颗粒体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小菜蛾颗粒体病毒等。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以外的各种形式的能源。它一般是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聚变能等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摘要: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的发展是人类作为世界上促进人类生存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上人类对绿色环保的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地扩大和增加,地球上的各种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快要完全枯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提高能源使用的质量和效率的绿色环保新能源。目前,新型绿色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其生产规模和利用的问题已经进一步的得到了来自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鼓励和实施支持新能源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绿色环保的政策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规模和生产使用的覆盖范围都正在进一步的增加和扩大。

我国的能源结构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以下主要的特征:

(1)我国的天然气和利用石油以及电力水电等清洁再开发利用再生能源所消费占的国民消费总值比重由1990年的19%、2%和4.8%分别迅速增长上升为2000年的20.94%、3.3%和9.64%。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其他能源可持续消费资源生产中的石油开采量所占比例长期都保持占百分之70以上。据当前的有关机构以及国家和能源部门的统计数据預测,到2005年,全国的石油和一次能源生产量大约为12.3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其中煤炭大约生产量为7.8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大约等于折合11亿吨的石油原煤),仍大约等于占63.8%。在21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当前的我国石油和一次能源的生产量结构中仍将可以继续地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

(2)以天然煤炭和水资源利用为主的新型替代能源结构,从其总量和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水能资源、煤炭资源、天然气和水资源分别为世界第2位、第12位和第24位。目前我国的天然煤炭资源中所蕴藏的天然气总量大约为5.6万亿吨,其中已公开的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万亿吨,占当前已公开和世界总自然资源可采储量的11%(其中已公开的石油和天气资源可采储量占2.4%,天然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占1.2%)。从人均的煤炭和天然可采储量的水平情况看,仅相当于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可采储量水平的1/2。据国务院能源部专家机构有关人士的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石油天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相对的短缺,人均的煤炭和天然水资源相对的储量不足。

新能源按照其直接利用形成和综合利用的电能来源不同可以被按其划分类别为多个清洁能源利用类别,我国的新能源一代清洁能源源在大体上的情况下是可以按其划分类别为:新型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规模水电、核能等。

2.1核电。

核能主要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预计中国的核电在建的装机规模将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在中国新建的核电机组30台,总在运核电的装机容量3281万千瓦,占全球装机容量仅次于全球的45.7;2020年中国在运大型核电的在建装机规模将在全球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三,达到5800万千瓦,在世界新建30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目前关于我国新一届政府的核电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每年的核发电装机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继续增建30座大型核电厂。

2.2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各地区得到较大程度和范围的推广使用,主要是体现在人为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研发和普及推广使用。在河北山东等全国各地,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正逐步得到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如太阳能动力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2.3水能。

水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早已充分开始使用并得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主要用途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水力发电。较早期的风力水电站主要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现在还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为促进了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和人民的社会发展建设了事业并且为人民提供了清洁能源的安全保障,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

2.4风能。

据世界和中国的近十年风电建设和综合利用发展研究的报告分别指出,如果充分的研究和深入开发,中国到2020年将已经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大规模风电的并网和装机容量,风电将远远的超过日本和美国的核电成为目前世界和中国第三大以利用风能为主力发电的风能综合电源。在目前我国四川和甘肃等西北盆地风能的综合利用发电和资源丰富的发达省份和边远地区有较大实力和规模的投资进行风电建设和应用。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的新能源,不管当前无论是从大力的节能和低碳减排,还是从大力发展了我国的节能和低碳绿色新能源实体市场经济,都被认为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一代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持续快速的发展对于各个新一代能源行业来说无疑都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机遇也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由于近年来利用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工业技术以及应用日益广泛,所以对于如何促进新一代能源的广泛使用安全性、制取与传输以及数据与存储等工业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水平提高事在必行,我们能源企业应该为此提前做好必要的规划和准备,希望在未来的利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中有所作为。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没有哪一种新的现代科学型能源技术或者是其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案,能够独立的研究和应用来解决整个的全球节约能源和碳排放的基础性问题,而是必须与全球的各个行业相互结合的先进技术,才能有效的使之可行。控制全球的能源消耗与推动全球实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相辅相成,因此积极的探索开拓、发展并加速对下一代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还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面对能源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已成为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我国当前能源状况、能源结构做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中国能源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

1.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储备量大。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中国拥有的石化能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开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石化能源储量潜力大。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上蓄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资源较低,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且不足世界人均水平30%的耕地资源制约着生物能源开发。

2.能源生产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在众多能源资源中,我国众多的工农业发展都主要依靠煤。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并非我国电力建设滞后,而是能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消耗能源总量却高于全球1/10。我国单位产值所消耗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法的8倍,日本、瑞士的11倍。目前,美国装机容量8亿千瓦,但gdp是中国的10倍。到2020年,我国gdp预计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一半,但新装机容量要比美国现在装机容量多5亿千瓦时。我国能源系数总效率仅约10%,不及发达国家的1/2,另外90%的能源在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了,能源低效率利用造成我国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再加上“电荒”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造成的损失占我国gdp的10%,仅此两项,我国每年至少损失20000亿元。目前,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源效率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80%;钢铁、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鼓风机及水泵的能源利用也仅为国际水平的85%;国产电动机在产生相应动力的情况下,其电力消耗量比国际水平高5%―10%。

4.煤炭加大了环境压力。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亩耕地的安全,而燃煤发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每开采1吨煤就会破坏2.5亿吨地下水,煤炭开发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矽肺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大跨度,超负荷运输格局更加剧了运力紧张。

煤炭在我国储量大、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比较齐全。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水电的占7.9%。

从近二十年看,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有所提高。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6.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降为2000年的34.0%。清洁能源的迅速发展,优化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伊拉克战争、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都毫无疑问的说明能源、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与制约,世界终端能源结构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总的趋势为:通过管网输送的能源(电力、热、氢等)增多,固化能源(煤、生物质等)和液化能源(优质品、横成燃料等)比例下降。

1.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储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23亿吨,仅可供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

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亿计算,则需要26―28亿吨标准煤,由此可推测在2020年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但其消费比例中下降的部分会被新能源(水电、风能、何能等)所代替。

2.到2050年,人口按15―16亿计算,则需35―40亿吨标准煤,煤炭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求量,但是石油就主要依靠进口。新能源中水电,由于它是清洁能源而且我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近7亿千瓦时,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第二大能源资源。

可推测在2020―2050年间我国能源还是以煤为主,水电消费比例逐渐的排升到第二位,石油、天然气将逐渐被其他能源取代。

由于我国煤炭的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估计到2100年煤炭资源已贫缺。而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将更为普遍,更为高效,而且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能源开发的首选资源。我国2/3的国土属于太阳能丰富区,全国陆地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70300亿gj。

可预测在2050―210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会很大的调整,并能更好的完善,会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水能、风能、核能也会相继提升消费比例,而石化能源将逐渐被取代。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倪维斗.我国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n].科技日报.2007。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对能源有着更大的需求。新能源的出现,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新能源有着更低污染、可再生、使用清洁高效等优势。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新能源前景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新能源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在寻求经济与能源平衡点的过程中,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污染少、可再生等优势,成为了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型经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新能源大致主要分成了六种,依次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太阳能的理论能源存储量大概为每年24000亿tcc(吨标准煤),66.6%的陆地年日照小时大于2200,每平方米收到的太阳辐射是6000兆焦;风能的能源储量为3.23tw(1太瓦=10亿千瓦),可以挖掘的隐藏陆地为250gw(1吉瓦=1百万千瓦),而近海为750gw;小水电的能源储量为19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1.28gw;海洋能的能源储量为26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50gw,当中潮汐能的能源储量为11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23gw;生物质能的能够挖掘潜力现在为3.17亿tcc,2050年将会达到9.75亿tcc;地热能源量为2000亿tcc,高温是6.5gw。

2.1我国太阳能目前的发展状况。

太阳能的应用方式往往是利用太阳自己创造出的热能通过正确的技术方式转变成电能系统,然后变成电能进行使用。我国拥有丰厚的太阳能资源[1],国内当前市场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相当快速,往往是针对光伏发电。我国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很广,包含了通信工业(占36%)领域、农村地区(4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4%)、其他商品占了17%。而市场化自行管控与政府政策性扶植的市场又分别占了一半。我国非常关注且加大了支撑大范围的地面光伏型发电站创建的力度。在今后的太阳资源发展目标中,增加了智能化电网构建,推行分布式屋顶光伏站的构建,如此做不但可以处理居民大量用电的需求,也可以很好的管控并降低在电力系统上的投资成本。

我国的风能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富有的。然而因为在很多方面受到了技术的限制与实际实施环境的约束,所以我国的风能源目前的开发使用领域较窄。努力的开发我国的风(力)能源,正确的使用它的资源优势,给资源环境保护带来实质性的帮助。风能源在某些程度中能够降低由于能源匮乏导致的能源紧缺,能够促使改进我国的资源产业构造,与相关的资源体系。风电发展的相对来说缓慢局面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规模、产业和核心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资金投入太高,同时没有相关的专业性优秀人才。风能源使用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这需要国家在相关政策与财政上予以支持与帮助。政府在风能源政策上的支持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对其实行贷款补助另外还要减少相关的风电税收。第二,在风电设施的创新与更新上加大财政的投入[2]。第三,我国将风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到相对的科技探究范围,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快速的协助企业获得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了经济林、薪炭林、田间农作物秸秆与林业相关的资源和有机型垃圾物等等。我国的生物能资源储量相对富有,开采潜力较大。开发生物质能资源必须加大力度完成对能源基地的建造,确保拥有持久可观的燃料数目,同时创建完善的相应原材料管理体制[3]。我国现在的生物质工程高科技产业化的重点工程主要包含了:生物材料的应用、生物能源的应用和生物质原料的有效生产。

我国的铀资源和其资源相比是比较缺乏的,同时分布的比较散。阻碍了我国的核资源原材料的研发探究使用。然而核能源跟其他的能源又不相同,它拥有了无限再生和无污染的优势,某种程度可以促进改善社会资源发展的困难。构建商业聚变堆,研发核聚变能,使其在我国的能源构造改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调整今后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富有,但是现在开发程度较低,当前风电装机容量所拥有的比例较低,不及1%,即便是到了2020年我国的风电发展计划的3000万千瓦,所拥有的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例也只是3%左右,因此,要推广提高应用这一类洁净能源,一定要给风电一个宽阔的政策氛围,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依据我国电力科学院的预判,至2050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会是全国的电力装机的25%左右,当中光伏发电装机会是5%左右。预测至2020年荒漠光伏电站的累计装机会是205mw。我国拥有广阔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性沙漠,总计是110万平方公里左右。1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安置105mwp的太阳能电池,假如仅通过1%的沙漠面积来放置太阳能电池,那么可以安装1000gwp,是我国当前电力装机的两倍之多。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1年的信息数据,五类海洋能在理论上能够再生的总量为767亿千瓦,当中温差能会是400亿千瓦,盐差能为300亿千瓦,潮汐和波浪能又分别为30亿千瓦,海流能为6亿千瓦,但是很难将全部能量取出用于使用的。因此技术操作上可以使用的功率为65亿千瓦,当中盐差最多,能为30亿千瓦,温差能为25亿千瓦,波浪能为10亿千瓦。根据有关专家的预计判断,至2020年,国内的年生产生物燃油总量会是1950万吨左右,其中生物乙醇是1000万吨,生物柴油是900万吨。

由于我国新能源开发比较迟,所以在技术上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化石能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日益增加的经济发展要求了,所以,一定要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借鉴国外先进的开发技术,制定好相关的新能源发展政策等,才能够有利于新能源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王胜举,仝玉娟,姜陆洋.新能源汽车亮剑世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09).

[2]张程,张晶.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机会赶超世界[j].新财经,2008(12).

[3]李金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8(01).

和核聚变能等。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有珠穆朗玛峰、西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辽东丘陵等,各种地形的具备使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新能源市场也比较广阔。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比较快、利用率比较高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风力发电是我国一项新的发电技术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是很早,但是风力发电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发电技术,风力能源的发展主要在我国新疆、甘肃的戈壁大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地区,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100多个风电场,2017年止,已安装了1450台风机,这样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了。

太阳能是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重点产业。由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再加上新能源自身的价格便宜、安全环保,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所以在近年来发展飞快,特别是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由于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区域中太阳能的利用情况比较充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应用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

生物质能技术在我国运用的较为广泛,其中我国是世界上开发。

沼气较多的国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薪材、秸秆、畜类等农业生物质能非常丰富,而这些物质都是发展生物质能的好原料,所以便可“就地取材”。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也极为重视,国家科委已连续在国家五年计划”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在如何发展生物质能上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也在发展当中。

二、以煤为代表的旧能源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今天,煤、石油等旧能源仍是我国所依赖的主要能源。

从经济上看,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达19亿吨汽油量,而价格比较便宜,能够大量的开采和使用。从科学技术上看,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新能源的发展也比较晚,在产品的质量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例如沼气运用不当产生爆炸。另一个是我国不少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性不足,例如太阳能技术中,不少光伏产品的核心技术是法国的。我国对新能源技术的运用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全国的开展,而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虽然煤资源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已发现的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精查储量少,用于规模建设的资源供给能力不足。而煤、石油等旧能源的消耗产生的大量污染气体,破坏生态环境和损害国人的健康。另外在国际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在2017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也曾郑重做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7年下降40%-45%。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煤、石油、天然气等旧能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从整个地球上看,各种旧能源很丰富,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开采,总有一天会消耗完,例如:按目前开采水平,世界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192年,而我国仅可供开采110年。

所以,新能源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相信中国的未来,旧能源的使用会不断地减少,而新能源会逐渐的发展,最终取代旧能源。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了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中国自然也不例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从1993年就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50%以上,然而,寻找石油资源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因此,新能源的发展对中国来说更显迫切和重要。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

新能源一方面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

中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业化已初具规模。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

新能源作为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基础。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能源需求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为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中国政府正研究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未来将研究开征化石能源消费税,并实现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到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1亿吨标煤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一是大力发展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电池。在光伏发电方面,中国仍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但随着中国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发电成本会逐步下降,未来中国国内光伏容量将大幅增加。按照《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未来5年内中国太阳能屋顶电站装机规模将达现有规模的十倍。在太阳能电池方面,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也将成为使用太阳能的大市场。

二是大力发展风能。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并网风电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中国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也正式起步。“十二五”期间,中国风电产业仍将持续每年10,000兆瓦以上的新增装机速度,风电场建设、并网发电、风电设备制造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市场前景看好。

三是大力发展水能。目前,中国不但是世界水电装机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已逐步成为世界水电创新的中心。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是积极发展核能。发展核电是中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点之一,未来5~10年,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以每年5~8台的速度递增,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火车头。

五是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理论上生物质能资源达50亿吨左右。现阶段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通过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推广应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稳步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积极推进生物质气化工程,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到1,300万千瓦。

六是大力发展氢能。在氢能领域,中国着重要解决的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虽然这方面的技术已有突破,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对燃料电池产业化技术进行改进、提升,使产业化技术成熟。中国将加大对氢能研发的投入,以提高中国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方面的水平。

总体来说,中国未来新能源发展的战略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2010年,实现部分新能源技术的商业化。第二阶段到2020年,大批新能源技术达到商业化水平,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总量的18%以上。第三阶段是全面实现新能源的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到2050年在能源消费总量中达到30%以上。

1、新政落地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下滑,为124.2万辆,较2018年下降2.20%。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9.5万辆,累计下降39.7%。

注:2016年产量增速为51.8%。

从销量来看,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降低4.0%。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时间与覆盖范围,将原计划于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同时,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也有所平缓,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9万辆,同比下降38.7%。

2、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更高。

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分车型来看,2019年,北汽新能源eu(参数|图片)(参数|图片)系列销量领先,并与第二名拉开较大差距。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为0.5%。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产能过剩等问题,从政策来看,《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家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以外的各种形式的能源。它通常是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摘要: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的发展是人类作为世界上促进人类生存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世界上人类对绿色环保的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地扩大和增加,地球上的各种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快要完全枯竭,所以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提高能源使用的质量和效率的绿色环保新能源。目前,新型绿色能源的研究开发与其生产规模和利用的问题已经进一步的得到了来自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采取了积极的鼓励和实施支持新能源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绿色环保的政策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措施,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规模和生产使用的覆盖范围都正在进一步的增加和扩大。

我国的能源结构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以下主要的特征:

(1)我国的天然气和利用石油以及电力水电等清洁再开发利用再生能源所消费占的国民消费总值比重由1990年的19%、2%和4.8%分别迅速增长上升为2000年的20.94%、3.3%和9.64%。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其他能源可持续消费资源生产中的石油开采量所占比例长期都保持占百分之70以上。据当前的有关机构以及国家和能源部门的统计数据預测,到2005年,全国的石油和一次能源生产量大约为12.3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其中煤炭大约生产量为7.8亿吨的石油和二次标准煤(大约等于折合11亿吨的石油原煤),仍大约等于占63.8%。在21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当前的我国石油和一次能源的生产量结构中仍将可以继续地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

(2)以天然煤炭和水资源利用为主的新型替代能源结构,从其总量和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天然水能资源、煤炭资源、天然气和水资源分别为世界第2位、第12位和第24位。目前我国的天然煤炭资源中所蕴藏的天然气总量大约为5.6万亿吨,其中已公开的天然气储量大约为1万亿吨,占当前已公开和世界总自然资源可采储量的11%(其中已公开的石油和天气资源可采储量占2.4%,天然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占1.2%)。从人均的煤炭和天然可采储量的水平情况看,仅相当于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可采储量水平的1/2。据国务院能源部专家机构有关人士的分析,我国的自然资源石油天气和水资源可采储量相对的短缺,人均的煤炭和天然水资源相对的储量不足。

新能源按照其直接利用形成和综合利用的电能来源不同可以被按其划分类别为多个清洁能源利用类别,我国的新能源一代清洁能源源在大体上的情况下是可以按其划分类别为:新型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规模水电、核能等。

2.1核电。

核能主要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预计中国的核电在建的装机规模将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在中国新建的核电机组30台,总在运核电的装机容量3281万千瓦,占全球装机容量仅次于全球的45.7;2020年中国在运大型核电的在建装机规模将在全球继续居于目前全球第三,达到5800万千瓦,在世界新建3000万千瓦,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目前关于我国新一届政府的核电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每年的核发电装机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继续增建30座大型核电厂。

2.2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新型清洁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各地区得到较大程度和范围的推广使用,主要是体现在人为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研发和普及推广使用。在河北山东等全国各地,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正逐步得到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如太阳能动力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2.3水能。

水能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早已充分开始使用并得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主要用途之一最重要的就是水力发电。较早期的风力水电站主要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现在还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为促进了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和人民的社会发展建设了事业并且为人民提供了清洁能源的安全保障,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

2.4风能。

据世界和中国的近十年风电建设和综合利用发展研究的报告分别指出,如果充分的研究和深入开发,中国到2020年将已经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大规模风电的并网和装机容量,风电将远远的超过日本和美国的核电成为目前世界和中国第三大以利用风能为主力发电的风能综合电源。在目前我国四川和甘肃等西北盆地风能的综合利用发电和资源丰富的发达省份和边远地区有较大实力和规模的投资进行风电建设和应用。

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绿色的新能源,不管当前无论是从大力的节能和低碳减排,还是从大力发展了我国的节能和低碳绿色新能源实体市场经济,都被认为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一代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持续快速的发展对于各个新一代能源行业来说无疑都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机遇也甚至可以说本身就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由于近年来利用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工业技术以及应用日益广泛,所以对于如何促进新一代能源的广泛使用安全性、制取与传输以及数据与存储等工业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水平提高事在必行,我们能源企业应该为此提前做好必要的规划和准备,希望在未来的利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中有所作为。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没有哪一种新的现代科学型能源技术或者是其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案,能够独立的研究和应用来解决整个的全球节约能源和碳排放的基础性问题,而是必须与全球的各个行业相互结合的先进技术,才能有效的使之可行。控制全球的能源消耗与推动全球实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相辅相成,因此积极的探索开拓、发展并加速对下一代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本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了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中国自然也不例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石油需求不断增加,从1993年就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50%以上,然而,寻找石油资源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因此,新能源的发展对中国来说更显迫切和重要。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

新能源一方面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

中国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产业化已初具规模。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

新能源作为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基础。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能源需求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为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中国政府正研究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未来将研究开征化石能源消费税,并实现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到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1亿吨标煤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一是大力发展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电池。在光伏发电方面,中国仍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但随着中国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发电成本会逐步下降,未来中国国内光伏容量将大幅增加。按照《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未来5年内中国太阳能屋顶电站装机规模将达现有规模的十倍。在太阳能电池方面,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也将成为使用太阳能的大市场。

二是大力发展风能。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并网风电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中国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也正式起步。“十二五”期间,中国风电产业仍将持续每年10,000兆瓦以上的新增装机速度,风电场建设、并网发电、风电设备制造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市场前景看好。

三是大力发展水能。目前,中国不但是世界水电装机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已逐步成为世界水电创新的中心。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是积极发展核能。发展核电是中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点之一,未来5~10年,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以每年5~8台的速度递增,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火车头。

五是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理论上生物质能资源达50亿吨左右。现阶段可供利用开发的资源主要为生物质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通过合理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推广应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稳步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积极推进生物质气化工程,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到1,300万千瓦。

六是大力发展氢能。在氢能领域,中国着重要解决的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虽然这方面的技术已有突破,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对燃料电池产业化技术进行改进、提升,使产业化技术成熟。中国将加大对氢能研发的投入,以提高中国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方面的水平。

总体来说,中国未来新能源发展的战略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2010年,实现部分新能源技术的商业化。第二阶段到2020年,大批新能源技术达到商业化水平,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总量的18%以上。第三阶段是全面实现新能源的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到2050年在能源消费总量中达到30%以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对能源有着更大的需求。新能源的出现,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新能源有着更低污染、可再生、使用清洁高效等优势。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新能源前景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新能源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在寻求经济与能源平衡点的过程中,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污染少、可再生等优势,成为了我国发展低碳环保型经济、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新能源大致主要分成了六种,依次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太阳能的理论能源存储量大概为每年24000亿tcc(吨标准煤),66.6%的陆地年日照小时大于2200,每平方米收到的太阳辐射是6000兆焦;风能的能源储量为3.23tw(1太瓦=10亿千瓦),可以挖掘的隐藏陆地为250gw(1吉瓦=1百万千瓦),而近海为750gw;小水电的能源储量为19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1.28gw;海洋能的能源储量为26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50gw,当中潮汐能的能源储量为1100gw,能够挖掘的潜力为23gw;生物质能的能够挖掘潜力现在为3.17亿tcc,2050年将会达到9.75亿tcc;地热能源量为2000亿tcc,高温是6.5gw。

2.1我国太阳能目前的发展状况。

太阳能的应用方式往往是利用太阳自己创造出的热能通过正确的技术方式转变成电能系统,然后变成电能进行使用。我国拥有丰厚的太阳能资源[1],国内当前市场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相当快速,往往是针对光伏发电。我国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很广,包含了通信工业(占36%)领域、农村地区(4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4%)、其他商品占了17%。而市场化自行管控与政府政策性扶植的市场又分别占了一半。我国非常关注且加大了支撑大范围的地面光伏型发电站创建的力度。在今后的太阳资源发展目标中,增加了智能化电网构建,推行分布式屋顶光伏站的构建,如此做不但可以处理居民大量用电的需求,也可以很好的管控并降低在电力系统上的投资成本。

我国的风能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富有的。然而因为在很多方面受到了技术的限制与实际实施环境的约束,所以我国的风能源目前的开发使用领域较窄。努力的开发我国的风(力)能源,正确的使用它的资源优势,给资源环境保护带来实质性的帮助。风能源在某些程度中能够降低由于能源匮乏导致的能源紧缺,能够促使改进我国的资源产业构造,与相关的资源体系。风电发展的相对来说缓慢局面主要还是因为它的规模、产业和核心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资金投入太高,同时没有相关的专业性优秀人才。风能源使用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这需要国家在相关政策与财政上予以支持与帮助。政府在风能源政策上的支持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对其实行贷款补助另外还要减少相关的风电税收。第二,在风电设施的创新与更新上加大财政的投入[2]。第三,我国将风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到相对的科技探究范围,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快速的协助企业获得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了经济林、薪炭林、田间农作物秸秆与林业相关的资源和有机型垃圾物等等。我国的生物能资源储量相对富有,开采潜力较大。开发生物质能资源必须加大力度完成对能源基地的建造,确保拥有持久可观的燃料数目,同时创建完善的相应原材料管理体制[3]。我国现在的生物质工程高科技产业化的重点工程主要包含了:生物材料的应用、生物能源的应用和生物质原料的有效生产。

我国的铀资源和其资源相比是比较缺乏的,同时分布的比较散。阻碍了我国的核资源原材料的研发探究使用。然而核能源跟其他的能源又不相同,它拥有了无限再生和无污染的优势,某种程度可以促进改善社会资源发展的困难。构建商业聚变堆,研发核聚变能,使其在我国的能源构造改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调整今后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富有,但是现在开发程度较低,当前风电装机容量所拥有的比例较低,不及1%,即便是到了2020年我国的风电发展计划的3000万千瓦,所拥有的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例也只是3%左右,因此,要推广提高应用这一类洁净能源,一定要给风电一个宽阔的政策氛围,是非常重要与必要的。依据我国电力科学院的预判,至2050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会是全国的电力装机的25%左右,当中光伏发电装机会是5%左右。预测至2020年荒漠光伏电站的累计装机会是205mw。我国拥有广阔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性沙漠,总计是110万平方公里左右。1平方公里土地可以安置105mwp的太阳能电池,假如仅通过1%的沙漠面积来放置太阳能电池,那么可以安装1000gwp,是我国当前电力装机的两倍之多。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1年的信息数据,五类海洋能在理论上能够再生的总量为767亿千瓦,当中温差能会是400亿千瓦,盐差能为300亿千瓦,潮汐和波浪能又分别为30亿千瓦,海流能为6亿千瓦,但是很难将全部能量取出用于使用的。因此技术操作上可以使用的功率为65亿千瓦,当中盐差最多,能为30亿千瓦,温差能为25亿千瓦,波浪能为10亿千瓦。根据有关专家的预计判断,至2020年,国内的年生产生物燃油总量会是1950万吨左右,其中生物乙醇是1000万吨,生物柴油是900万吨。

由于我国新能源开发比较迟,所以在技术上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化石能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日益增加的经济发展要求了,所以,一定要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借鉴国外先进的开发技术,制定好相关的新能源发展政策等,才能够有利于新能源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王胜举,仝玉娟,姜陆洋.新能源汽车亮剑世界[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09).

[2]张程,张晶.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机会赶超世界[j].新财经,2008(12).

[3]李金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8(01).

和核聚变能等。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有珠穆朗玛峰、西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辽东丘陵等,各种地形的具备使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新能源市场也比较广阔。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比较快、利用率比较高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风力发电是我国一项新的发电技术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是很早,但是风力发电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发电技术,风力能源的发展主要在我国新疆、甘肃的戈壁大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地区,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100多个风电场,2017年止,已安装了1450台风机,这样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了。

太阳能是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重点产业。由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再加上新能源自身的价格便宜、安全环保,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所以在近年来发展飞快,特别是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由于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区域中太阳能的利用情况比较充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应用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

生物质能技术在我国运用的较为广泛,其中我国是世界上开发。

沼气较多的国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薪材、秸秆、畜类等农业生物质能非常丰富,而这些物质都是发展生物质能的好原料,所以便可“就地取材”。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也极为重视,国家科委已连续在国家五年计划”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在如何发展生物质能上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也在发展当中。

二、以煤为代表的旧能源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今天,煤、石油等旧能源仍是我国所依赖的主要能源。

从经济上看,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达19亿吨汽油量,而价格比较便宜,能够大量的开采和使用。从科学技术上看,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新能源的发展也比较晚,在产品的质量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例如沼气运用不当产生爆炸。另一个是我国不少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性不足,例如太阳能技术中,不少光伏产品的核心技术是法国的。我国对新能源技术的运用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全国的开展,而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虽然煤资源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已发现的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精查储量少,用于规模建设的资源供给能力不足。而煤、石油等旧能源的消耗产生的大量污染气体,破坏生态环境和损害国人的健康。另外在国际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在2017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也曾郑重做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7年下降40%-45%。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煤、石油、天然气等旧能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从整个地球上看,各种旧能源很丰富,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开采,总有一天会消耗完,例如:按目前开采水平,世界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192年,而我国仅可供开采110年。

所以,新能源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相信中国的未来,旧能源的使用会不断地减少,而新能源会逐渐的发展,最终取代旧能源。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范文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它指的是传统能源以外的各种形式的能源。指刚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聚变能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新能源市场发展趋势怎么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能源资源日趋紧张,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各个国家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资源和国情制定自己的能源发展战略,寻求本国资源利用的同时从其他途径和地区来获取能源满足日趋膨胀的能源问题。在资源和能源紧张的现实前提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国家的推动下,行业加速发展,2020年新能源行业的营收规模超过4.5万亿元。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新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新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穿透生物质能。

当前,在双碳目标下,能源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合作的主要方向。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据了解,以沙特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是中国主要原油供应地区之一以及在西亚非洲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中阿在光伏、光热、风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和高层交流;加强技术创新合作。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上,我国和阿拉伯国家签约77个项目,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1346.7亿元,涵盖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产能合作、“互联网+医疗健康”、旅游合作等多个领域。仅是国家层面,就有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项目、沙特红海综合智慧能源投资类项目等,投资额达145.8亿元。

商务部数据显示,20xx年,中阿之间贸易额达到2344亿美元,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2.5亿吨,占到进口总量的一半;阿拉伯国家从中国进口总额1229亿美元、同比增长2.1%,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到67.4%,同比分别增长6.1%和3.3%。

双向投资规模也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存量201亿美元,阿拉伯国家来华投资累计38亿美元,涵盖油气、建筑、制造、物流、电力等众多领域。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阿联酋哈利法港二期集装箱码头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成为新时期中阿经贸合作转型升级的标志性工程。

新能源市场产销规模分析。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9.34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7.5%;其中,水电装机3.2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149万千瓦)、风电装机2.3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5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952万千瓦。

1、新政落地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所下滑,为124.2万辆,较2018年下降2.20%。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9.5万辆,累计下降39.7%。

注:2016年产量增速为51.8%。

从销量来看,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较2018年降低4.0%。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2020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两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时间与覆盖范围,将原计划于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2年。同时,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也有所平缓,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9万辆,同比下降38.7%。

2、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更高。

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分车型来看,2019年,北汽新能源eu(参数|图片)(参数|图片)系列销量领先,并与第二名拉开较大差距。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结构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高。2019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6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为0.5%。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着补贴退坡、产能过剩等问题,从政策来看,《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国家将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研究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共同主导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和核聚变能等。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总体产业化程度不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有珠穆朗玛峰、西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辽东丘陵等,各种地形的具备使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新能源市场也比较广阔。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比较快、利用率比较高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风力发电是我国一项新的发电技术的发展。虽然起步不是很早,但是风力发电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发电技术,风力能源的发展主要在我国新疆、甘肃的戈壁大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地区,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100多个风电场,2017年止,已安装了1450台风机,这样的发展速度已经居世界第二位了。

太阳能是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重点产业。由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再加上新能源自身的价格便宜、安全环保,实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所以在近年来发展飞快,特别是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区,由于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在这些区域中太阳能的利用情况比较充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应用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

生物质能技术在我国运用的较为广泛,其中我国是世界上开发。

沼气较多的国家。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薪材、秸秆、畜类等农业生物质能非常丰富,而这些物质都是发展生物质能的好原料,所以便可“就地取材”。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也极为重视,国家科委已连续在国家五年计划”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国家在如何发展生物质能上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我国的生物质能技术也在发展当中。

我国是全球能源消费大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今天,煤、石油等旧能源仍是我国所依赖的主要能源。

从经济上看,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约达19亿吨汽油量,而价格比较便宜,能够大量的开采和使用。从科学技术上看,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新能源的发展也比较晚,在产品的质量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例如沼气运用不当产生爆炸。另一个是我国不少新能源产品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性不足,例如太阳能技术中,不少光伏产品的核心技术是法国的。我国对新能源技术的运用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全国的开展,而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虽然煤资源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已发现的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精查储量少,用于规模建设的资源供给能力不足。而煤、石油等旧能源的消耗产生的大量污染气体,破坏生态环境和损害国人的健康。另外在国际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在2017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也曾郑重做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7年下降40%-45%。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煤、石油、天然气等旧能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从整个地球上看,各种旧能源很丰富,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开采,总有一天会消耗完,例如:按目前开采水平,世界煤炭剩余储量可供开采192年,而我国仅可供开采110年。

所以,新能源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相信中国的未来,旧能源的使用会不断地减少,而新能源会逐渐的发展,最终取代旧能源。

相关范文推荐
  • 01-10 单位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专业19篇)
    一个好的工作方案可以提前预见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应对准备。掌握一些关于工作方案制定的技巧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20xx年是“”开局之年
  • 01-10 外架承包合同书(优质15篇)
    承包合同是一种双方约定的合同,主要用于规定工程项目的分工和协作方式。承包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规定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如何编写一份完善的承包合同是每
  • 01-10 六一文艺表演主持稿(模板20篇)
    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我将竭尽所能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活动。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一些有关主持流程和注意事项的重要信息。合:大家晚上好!女:时光匆匆,转眼间,
  • 01-10 驻村第一书记感谢信大全(17篇)
    感谢信是一种表达感激之情并向对方表示谢意的正式书信形式。在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感谢信范文,每一封信都表达了真挚的感激之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承诺书。根据本镇开展的
  • 01-10 大学生职业规划计划书(实用14篇)
    职业规划需要我们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职业。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职业规划的案例,让大家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和方法。目标:a.找份
  • 01-10 节约用水精彩发言稿(专业17篇)
    发言稿的撰写需要充分考虑观众的特点和需求,以便更好地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共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发言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大家一起来看
  • 01-10 展会感想总结(实用22篇)
    总结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和调整的一种手段。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写作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参考和指导。6月的展会马上就要到
  • 01-10 2024年会审工作报告会议记录(通用23篇)
    工作报告还可以作为与同事和上级交流的桥梁,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实现工作的高效进行。在阅读工作报告范文时,要注重思考其优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融入到自己
  • 01-10 产房实习报告大全(19篇)
    实习报告是在实习期间对所学习和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份重要文件,它能够帮助我们回顾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在网上搜索整理了一些实习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 01-10 父母慕课心得体会(优秀15篇)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提供宝贵的指导。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美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