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学生数学课反思(精选15篇)

学生数学课反思(精选15篇)

时间:2024-01-08 06:17:24 作者:笔舞学生数学课反思(精选15篇)

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优秀的写作示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要领。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备受赞誉和认可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之路提供一些指引。

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

尊敬的:

昨天,因为我作业没写,怕我被老师罚,于是说谎话说写了作业,忘记带了。

我从开学到现在很少不写作业,只有昨天,我真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在前一天晚上把好好把作业写了放在书包里,更为严重的是,我还撒了谎。

大脑里曾经闪过一个念头:我说我没带不就行了吗?但我转念又想:如果我这样做,就有违背一个学生的道德。

学生行为规范中有这麽一条:作业按时交,犯错主动承认,不撒谎。但我后来还是没有理智地承认没写而是选择了撒谎。我的成绩还可以,在老师心中的形象也不错,我很担心自己在老师心目的形象会变坏,所以我会用自己的努力,抹掉这次的污点,让我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变好。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一个人犯了错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勇于承担错误,接受应有的惩罚。”“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朱熹这样说过,我一定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少犯这样的错误,不让它出现在我的生活中。

我保证这是第一次犯这种错误,也是最后一次。请老师看我的行动吧。

检讨人:

x年xx月xx日。

学生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听讲效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各种能够吸引学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由翱翔,借助情境吸引学生认真听讲;其次,设计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边玩边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听想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

康托尔指出:“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好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我在教学《普查人口》一课时是这样进行教学的。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更大数的计数单位和个级的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大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读数的方法指导上。我让学生认真地看书,看书后“说说大数的读数的方法是什么?(四一班的问题)”学生似乎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无从下手。在老师的启发下才逐步总结出读数的'方法,而且耗时也较长,占用了练习的时间。通过思索,在四二班上课时,我改变了所提的问题:“你们发现今天这些大数的读法与以前的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吗?”学生们都纷纷举起了手,其中一个学生说:“就是按个级的读法读,只需在读完亿级之后加个‘亿’字,读完万级之后加个‘万’字就行了。”另一个学生说:“以前学的数只有个级,而今天学的数,除了有个级外,还有万级和亿级。应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学生很快就说出了答案。在学生说出大数的读法与之前所学的数的读法的不同时,其实已经总结出大数的读数方法。这样就节约了不少的时间可用来练习,提高了课堂效率。此时,我深有感触:读懂教材,设计的有效的课堂问题是多么重要啊!

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

《认识时钟》是大班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特点,本活动从了解钟面结构入手,把认识整点作为重点,是幼儿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认识半点”、合理利用时间的教学奠定基础。幼儿学习认识整点的时候,最好是从1点整、2点整、3点整……这样以此类推,让幼儿充分体会到“分针走了一圈,时针才走了一格”这个概念,在幼儿熟悉后教师可以说几个具体时间,让幼儿在自己的“自制钟”上拨一拨,认一认,巩固对整点的认识。首相通过谈话活动导入“钟”,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数字,以及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而且这12个数字分成了12格。重点让幼儿知道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些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教师借助实物,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紧接着就结合课件开始认识整点。将分针拨一圈,让幼儿观察分针、时针有什么变化(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格),引导幼儿说出时针指向“1”就是一点钟。就这样依次拨2点,并小结:几点钟时,分针总是指在数字12上。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要想知道几点钟,首先看时针。教会幼儿与老师一问一答知道几点整。

最后以“钟点配对表”,巩固对整点的认识。体会时钟与一日生活的联系,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要是带个实物钟让孩子去尝试拨一拨,体验分针和时针之间的关系,那样孩子会更投入。

小学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生数学教学反思

利用mp-lab操作平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建构的研究定位为提供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促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有不同的理解,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并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为广泛的迁移,帮助学生完成活动性学习、观察性学习、符号性学习的过程,从而进行数学知识建构。

以我所上的《图案设计》一课为例,mp_lab教学平台使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突破了教学难点。传统教学中,如果是手动旋转图形,学生很难发现“绕中心点旋转”这一关键,运用mp_lab的操作,可以在短时间内经历“图形a绕着o点旋转90°得到图形b”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借助工具真正体验和亲历知识形成的建构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得到的结果。

其次,mp_lab教学平台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传统教学中,学生对“基本图形的旋转”这一知识点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并且不能体会到图形旋转的一些过程。运用mp_lab课堂学习,学生可以将自己想要变换的基本图形设立成图件库,从而更便捷的设计不同图案。学生对于图形的变换在平台的控制下也没有了随意性,因为mp_lab的动画录制模式,使他们很直观的得到图形的动态的生成过程,并针对各自的需要反复播放,反复构建知识,这一知识点的运用上,mp_lab凸显了其更科学、更具数学性的特点。

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学习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创新的精神。在《图案设计》一课,让学生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后,学生们在mp-lab这个平台上,综合运用今天所学的平移、旋转、作轴对称的知识,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不同的图案。这样的过程不但感受到来图形世界的神奇,也在互相评价、相互欣赏中得到共同的提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有两位数加减法算理的基础上学习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学生已经懂得了相同数位才能相加减的道理,可以说这部分内容不是很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本想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熟悉整百、整千数从而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减法的算理之上进入新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可以轻易的进入状态让他们觉得新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在他们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就可以解决打消他们惧怕学习疑虑消除心理恐惧。

《新课标》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内在联系,研究与分析问题的表象,选择解决问题的决策与方法,能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去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提倡学生在知识的分解过程中迁移。而这种迁移和推理体现在许多知识点上。在计算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计算法则也有着十分相似或十分密切的联系。有的还可以统一起来。在教学新的计算法则时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类推出新的知识方法。本课中我想帮助学生建构知识间的联系,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然后类比推出其他相同的计算方法。当学生探讨出1000+20xx=3000的算法时,让学生发1+2=3和1个千加2个千之间的联系,1+2=3这种方法来解决我们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在学生汇报完算法后,老师进一步的追问,是否还有别的计算方法,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路,知道一题多解的算法和思想。同时让学生体会各种算法的思想,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这样不仅使他们明白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去思考,而且通过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比较容易记忆。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1、本节课的引入处理不当,没有能让学生感觉到,从旧知到新知的自然性,因为引入时应该是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新知,而我是在开始就呈现课题,违反了自然过渡的原则。

2、由于我在语言的组织方面的基础功不够扎实,不够精炼,所以很难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性,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够,导致课堂气氛不太令人满意。

3、对于课堂的时间方面把握不够,导致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一堂课的教学所具备的环节。

1、应该充分理解和分析教材,合理的备好课;

3、注意自己的语言组织,加强语言方面的修炼;

4、多听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多向他们学习和交流,多做反思。

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学生家庭及学生智力存在差异,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数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掌握规律还不是很明了,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不够理想。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要做到:

一、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小医生等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

二、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要认真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为学好数学迈出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要做到: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样就能改变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短处。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要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使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这样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可能。

3、批改作业。

要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进行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要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可给满分,要养成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要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4、注理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度卷中,要增加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要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法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以期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三、参加教育教研活动: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走出去,请进来”。到其他学校听课,自己上公开课,大家交流、讨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

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因此,应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

解决策略:

1、想办法让学生对探究合作学习产生需要。

2、营造探究、合作学习的人际氛围,鼓励独立思考、交流、质疑、共同讨论,激发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

3、探究学习良好情境,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有具有挑战性、具有价值的探究合作学习的问题。

4、在“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分组原则基础上,实行动态编排小组,打破组内长期形成的——有的人起控制作用,有的人则处于从属地位状况,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树立形象,给每个人提供发展进步、改变自我的机会。

小学生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都是在具体情景中进行教学的,特别是认识人民币,更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情境,他们需要在活动中体验、认识、了解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所以本节课就通过创设生活中购买杂志这个情境引入。

人民币中的解决问题主要使学生理解,并初步学会使用尝试调整策略和罗列策略。尝试调整策略主要是:先随便选两本算一算,再根据结果调换调整。罗列策略主要是:先任选一本,再有顺序的试算。

例题设计了四种杂志,单价分别是:5元一本、6元一本、8元一本、7元一本。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学生对“正好”是什么意思,说的很明白,正好就是买了两种杂志后,钱没有多余,全部用完。但由于课本中的四个数字都非常小,数量关系简单,学生一眼就能看出6+7=13,8+5=13,知道选那两种合适。

这样一下就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并调动了学生想表现,想帮助他人的的积极性。这样他们就不再认为下面教的两种策略多此一举了,就会认真的跟老师的思路走了。

先教尝试调整策略,明明先任选两本,选单价是6和8的两种杂志,一算,14元,比13多了,怎么办?学生很快知道,得把其中的一本换成便宜的。究竟换哪种呢,学生说先定一本,把另一本换成便宜的。通过学生的帮助,明明调换好杂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道,当总数大于13时,这两个数都选大,了,肯定得把其中一个数换成一个小一点的数。尝试调整策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灵活的解决问题,并且间接的巩固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罗列策略在这里主要是有序的“试算”,体现的思想主要是有序的思考。教学罗列策略时,我说:兰兰也想去帮助明明,她对明明说:可以先选定一本,然后按顺序一本一本试。随后学生和兰兰一起感受罗列策略的运用。

学生经过这两种策略的学习,对于难于解决的问题就可以用尝试调整和有序思考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当数据较大时会非常有效。

初中学生数学反思范文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

一、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误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司空见惯的。在这种惧怕心理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而不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害怕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只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改不对。持这种态度的教师只关心学生用对知识而忽视学生会用知识。例如,在讲有理数运算时,由于只注重得出正确的结果,强调运算法则、运算顺序,而对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注意不够,但后者对发展学生运算能力却更为重要。总之,这种对待错误的态度会对教学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二、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

学生顺利正确地完成解题,表明其在分析问题,提取、运用相应知识的'环节上没有受到干扰或者说克服了干扰。在上述环节上不能排除干扰,就会出现解题错误。就初中学生解题错误而言,造成错误的干扰来自以下两方面:一是小学数学的干扰,二是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

三、减少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方法。

由上所述,学生不能顺利正确地完成解题,产生解题错误,表明其在解题过程中受到干扰。因此,减少初中解题错误的方法是预防和排除干扰。为此,要抓好课前、课内、课后三个环节。

(一)课前准备要有预见性;(二)课内讲解要有针对性;(三)课后讲评要有总结性。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其间正确与错误交织,对错误正确对待、认真分析、有效控制,就能够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能力逐渐提高。

学生数学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习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数学生命化的课堂反思

学生不是学习机器,教师应合理科学安排.改变超强度、大题量、机械训练,用时间加汗水提高成绩的陈旧做法,要提倡精讲精练.只讲思路、讲方法、引导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把学生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培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如教学“一个钝角中去掉一个锐角,剩下的是什么角”就不能固定一个答案.再如估算“390×15”答案可以是7800,也可以是8000.凡事不可一概而论,要学生灵活掌握及运用.而实际生活中如“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大约准备多少钱?”算式49×104这里49看作50,但104则看作110不能看作100,这样才合理更实际.

面对应用题不得死板硬套,应掌握方法,有些题有多种解法.有的题可从问题着手,有的题则从已知条件着手.只有掌握了方法,举一反三,就可做到轻轻松松学好数学.

2.幽默课堂,充满活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反思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陈旧的模式中,师声问答沿袭成一个固定框架,学生只能循着教师的思路前行。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极为不利。为此,我在课堂上倡导学生大胆质疑,师生、生生间平等地交流数学思想,讨论并共同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看到了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交流、争辩,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真正实现全体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共同发展,构建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节课中在探究连减时,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我看到了学生在热烈地讨论、质疑、交流,把自己真正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在合作中领悟、发现了新知识。稚气小脸上透露出成功的喜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学习,积极情感得到了发展,意志品质得到了体现。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相互质疑,共同讨论,把原本需要教师完成的工作由小组合作完成,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的基础上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互相质疑、释疑的情景中自主探索,教师只是适时地引导,更多的是于学生一起探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索,主动发言的习惯,又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数学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科学探索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善于观察和发现。中班幼儿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

数字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而且孩子们每天都会和数字打交道,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字,然而大部分的孩子几乎都没有注意到生活中数字的存在。本次活动我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数字作为内容,通过综合化的形式、生活化的内容、经验化的拓展、游戏化的延伸,让幼儿发现、了解生活中的数字,并在生活中运用数字。

活动开始,首先投放了与幼儿一起朗读有趣的数字儿歌,对数字有个初步的概念。

接着,我准备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物,如:有数字t恤衫、时钟、尺子、鞋子、食品袋等幼儿身边物,让幼儿发现数字的存在,知道不同的数字在不同的物品上表示着不同的意思。

然后,我采用ppt课件的方式,引导幼儿在经验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数字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现数字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方便。并通过小组讨论,发现数字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最后,以师幼共同编有趣的电话号码结束活动,体验玩数字的乐趣。

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就是活动的重难点,我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将整个社区生活搬到课件中,在各个场景中,孩子们很快地发现了秒表、地铁公交站、机场屏幕、各种仪器、温度计、信号灯、身份证、股票、电话、门牌、海报等等生活物中的数字,大家不禁感慨:啊!数字真是太奇妙了。纷纷打开思维,畅谈了很多生活中不同用途的数字。

多媒体课件的充分利用,让我的活动开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反思

“认识角”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先让学生在情境图中找角同时将角抽象出来(初步认知角的),接下来摸角(感受角),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造出角(创造角),其次再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最后让学生找找教室周围的角。找角是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教师画角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认角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怎样才是一个角;做角是让学生在组长的安排下选择自己的材料动手做角,最后通过操作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其实我也在准备这一节课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其实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目的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虽然教学想法及教学思路还好,比如用老师的大三角板和学生的三角尺比较大小,为了证实角的大小和角两条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但学生回答大的三角板角大。后来在另一个班我立即作了调整,放手让学生来比较任意两个角的大小,学生有的用重叠的方法比(顶点和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再出示钟面上两个相差不多的两个角,引导学生直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有的学生借用一个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也就是借用其它的角来用重叠的方法比。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我先用实物剪刀做示范,把剪刀张开,角变大了,合起角变小了,剪刀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变。接着,我把黑板上画的一个角的一条边沿长,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没有变,再把另一条边延长,体会角的大小还是没有变。然后学生思考:如果把两条边缩短呢,这个角的大小会不会变?通过演示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还有学生提出,如果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有关,那剪刀的两条边就一会儿变长,一会儿变短,那是魔法剪刀了。我体会很深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习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

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实践化,真正体现数学的魅力。当然这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努力,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代论文教学的基本思想。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改为主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我认为,数学预习有以下四个优点: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自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水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精彩。

经过预习后,有些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解决,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设置情境让学生解决。在单位时间内,解决三个问题与解决两个问题,哪个更有效率?不言而喻。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对自己疑惑的问题肯定会倍加关注。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经教师的点拨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教师来说,间接实施了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易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如果没有预习,学生的大脑会一片空白,不能及时与旧知识链接,会毫不批判的无条件接受。预习后,当认知发生冲突时,及时反思学习成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由于学生生活得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对同样的知识构建的途径必然也是多样的。但因课本编排的局限,不可能将各种想法全部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借鉴课本想法的基础上,展现多样化的见解,撞击出思维的火花。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运用自己的智慧填补课本的空白点,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构建自己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

诚然,小学生年龄小,还不知道如何去预习,这就需要教师有步骤的分阶段进行辅导。对于刚刚起步的家访记录小学生(如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结束时流出5分钟时间来一起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为他们在家如何预习给予示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和意识。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来促进学生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
  • 01-08 拆迁款拨款申请书版(精选12篇)
    无论是申请大学还是申请工作,一封优秀的申请书都能够给自己的申请增加竞争力。借助以下的申请书样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xx市人民政府:x路街道办事处成立
  • 01-08 八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热门16篇)
    通过写教学工作总结,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就
  • 01-08 作风宣讲心得体会(通用13篇)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可以深化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理解和领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示。读完这些范文,你可能会从中找到
  • 01-08 感受文化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心得体会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形成的体会和认识。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样例,希望对大家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有所帮助。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历
  • 01-08 燃气申请补贴报告范文(20篇)
    报告范文是一种对某一事件、问题或主题进行详细描述、分析和阐述的一种书面材料。这是一份集结了多种风格和内容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报告写作有所帮助。尊敬的领导:你
  • 01-08 工伤调动申请书范文(19篇)
    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多申请书成为人们争取机会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一些申请书范文,它们是经过精心撰写和修改的,希望能够给每位申请者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 01-08 康复治疗讲座的心得体会(热门18篇)
    在总结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可以系统化地整理和梳理自己的思路和经验。7.这次研讨会让我对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见解。
  • 01-08 心得体会句子标题(实用18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概括性总结。下面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启示。心得体会,是人们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的一种感
  • 01-08 包钢精神心得体会(专业13篇)
    写心得体会不仅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的方式,可以获得更多的启发和帮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01-08 学校琴房申请书(模板15篇)
    在学校里,我们不仅仅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下面是一些学校经验和心得总结,希望对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所帮助。尊敬的校团委领导:你们好!现今各式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