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墨梅教学设计(专业19篇)

墨梅教学设计(专业19篇)

时间:2023-12-29 06:01:08 作者:MJ笔神墨梅教学设计(专业19篇)

教学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以及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请大家参考下面的教学计划范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计划。

《墨梅》教学设计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训练,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指导实践,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课堂中,我逐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句品读,随机搭建朗读擂台,调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客观地相互评价,使得学生朗读情深意切,十分投入。随着对诗句的感悟,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体验不仅使他们感悟了教材,促进了朗读,而且丰富了教材的内涵,是对教材的提升和发展。从这堂课的切身体验和课后的深入反思中,我认为新课标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牵着老师走。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所做,作者以梅喻人,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气节与人品。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浅显易懂,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读时琅琅上口,全诗共有4句话,可以说是短小精悍却富有哲理。

三、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

2.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背诵并默写古诗。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感受诗情画意。

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五、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示范朗读法、分角色朗读。

六、教学策略:分角色朗读、引读等。

七、教学课时:一课时。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大家喜欢梅花吗?老师带来了几张漂亮的梅花图,一起欣赏,好吗? 。

2.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解读诗题,自主质疑。

1.同学们看这个题目,从字面上看,谁能告诉我“墨梅”是什么意思呢?(黑色的梅花)。

2.我们知道世间有红色的、白色的梅花,怎么还有黑色的梅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古诗)下面请个同学来读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他的声音怎么样,字音准不准。(指名读。)。

4.齐读。

(四)赏画品诗,感悟诗意。

1.【出示墨梅图】这就是墨梅。欣赏一下,你看,墨梅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说说自己的感觉。

预设:

(我觉得看起来它的颜色淡淡的,不像我们平时所看的梅花是粉红色的、白色的特别漂亮。它只是平平淡淡的灰色和黑色。)那么这首诗,在吟诵墨梅,你说他在吟诵墨梅的什么呢?看出来了吗?找找关键字。

2.指导朗读:

就是一种很淡雅的感觉。这是一种美,只不过这种美不俗气,是一种脱俗的美。谁能把这种淡雅的感觉读出来?头两句自己练一练,读出淡雅的感觉来。(生读)。

3.引读:

是啊,看着画上的墨梅,王冕情不自禁地吟道:“吾家洗砚——”。男生读。

看着这画上的墨梅,妻子情不自禁地轻轻吟道:“吾家洗砚——”。女生读。

王冕的朋友们看到画上的墨梅,也情不自禁轻轻吟道:““吾家洗砚——”。齐读。

(五)了解作者,体会品格。

过渡:诗人如此钟爱梅花,他想借梅花表达什么呢?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来认识一下诗人王冕。

2.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关于王冕的小故事,想不想听?想不想?那可要听仔细了!看看故事中的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出示故事)。

3.故事中的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洁身自好)。

5.你还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他?老师也想到了一些成语来形容王冕!(出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淡泊名利、高风亮节)。

6.透过这首诗,诗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流露出了诗人的心思?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情怀?

7.引读:

王冕他洁身自好,不就像他写的《墨梅》当中的(引读前两句)――。

王冕他卓尔不群,不就像他写的《墨梅》当中的(引读后两句)――。

8.现在你能说说,这里的清气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回答是肯定的,这香气还指诗人的正气、傲气、骨气)。

9.同学们,王冕特别爱梅花,听说他在他的屋子周围种了一千多棵梅花树,到处都是,他给他的屋题名为“梅花屋”。下面同学们闭上你的眼睛,让我们在音乐中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你在梅林,在小道上,在洗砚池边,在梅花树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交流)。

小结:诗句有了想象,诗句就有了形象,有了情感,有了分量。

(六)再读背诵,感悟诗情   。

【出示】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你们欣赏王冕的做人态度吗?佩服他吗?那就试着读出你的敬佩之情吧!

引读:

王冕喜爱梅花――(指读前两句)。

我们敬佩王冕,他――(指读后两句)。

想把这么好的古诗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吗?那就把它背下来吧!

【设计意图: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七)回顾全诗,总结升华。

1.很高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题画诗――《墨梅》,知道诗人王冕画梅,吟诗,不仅仅因为他――喜爱梅花,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梅花表达他的高贵品质――洁身自好。相信大家已经牢牢记住了王冕的这首题画诗吧!(齐背――《墨梅》)。

2.我们喜欢梅花,就要学习梅花,像梅花一样——洁身自好!像墨梅一样——只流清气满乾坤!

(八)布置作业:

课后希望同学们自己动手画一画梅花,把它做成书签,题上你喜欢的一首梅花诗,把它自己的好朋友!

板书设计:

《墨梅》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千锤万凿焚烧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墨梅》名师教学设计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二、作者。

1、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他徒步漫游过很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作品有《白桦树》《修墙》,诗集《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

2、1912年弗罗斯特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一重要的'人生选择。

三、朗读诗歌、感悟内容。

四、合作探究。

1、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那条路更好些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2、为什么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

诗人虽然写了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原因有二:人生的道路有许多条可供人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选择的路,才更让人想念和留恋,此其一。未选择也就是一种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已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此其二。诗人重点写未选择的路,是对人生的真实写照,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引人深思。

3、诗中“路”有什么深刻含义?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诗人表面上似乎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

悟出的道理有: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只能选择一条,必须慎重;人生的选择,要深思、慎取,忌草率、盲从;路靠自己去走,越是荆棘丛生的道路,越能令人想念,也越能磨炼人。

五、探究主旨。

1、诗人为什么把诗题定为“未选择的路”?

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与不可逆转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2、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抉择,更要慎重对待。

六、比较阅读。

1、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比较乐观积极,《未选择的路》则有些忧郁惆怅。

2、这两首诗可能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两首诗都饱含哲理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教人笑对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则以其深沉的感叹,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两首诗歌,我们或许对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我们只有从不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活泼的性格,进而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愿大家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墨梅》。

2.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积累关于梅的诗句,感受古人对梅的情结。

理解古诗的词语,并说说诗句意思。

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贞节自守的感情。

1.(幻灯出示课题,播放音乐《梅花三弄》)伴随着这首古朴典雅的古筝曲《梅花三弄》,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墨梅》。

2.作者王冕,简介作者。(幻灯)。

3.一读:自由读诗,反复读,要做到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指名读,讲解生字读音“砚”,“乾坤”

二读:光把诗的字音读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再指名读,注意速度。

三读:师生合作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读。味道出来了。再换读。

老师读题目,作者,生读全诗。

2.质疑: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介绍题画诗。)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抒发作者的感情,咏叹画面的意境。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比较熟悉的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一首题画诗,只不过这是苏轼描绘的是惠崇和尚的画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这株墨梅的?

读一二句。在哪儿?理解“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边练习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而成“洗砚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浓妆艳抹,没有鲜艳的色彩)“痕”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极点,简直若有若无,使人对其产生了轻灵飘逸的感受。

读三四句,说意思。“清气”“乾坤”

说全诗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诗里,再诗读,是不是诗味更浓了?

板书:墨痕——淡(清雅素淡)清气——满。

2.(幻灯回《墨梅图》)《墨梅》中的梅花个个清雅素淡、冰清玉洁,可有人却说:“王冕,你不去画娇艳的荷花,只画这素淡的梅花,哪里还会有人喜欢你,还会喜欢你的画呀!”于是王冕就给这画题上了诗,也给了回答,你能找到吗?(为什么不画富贵的牡丹、艳丽的挑花和丰腴的海棠花?为什么不画粉色白色红色的梅花?)。

3.为什么不画得鲜艳夺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梅的颜色好不好看?我们来看一看。

再看曹雪芹的。(有好颜色却刻意不画,墨梅与那些红梅、白梅相比,显得多么与众不同,她不靠鲜艳的颜色来取悦别人,她只想让——清新的香气充盈在天地之间)。

(2)与墨痕的淡相对的,是清气的——(满)。

拓展写“香”的诗:爱梅的诗人多,赞梅花之香的诗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现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来——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只不过暗香一词也并非词作者原创)。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山园小梅》(在靠山的花园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纷纷飘落,这时,园中的梅花却依次开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独占花园。青山脚下,小园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见底,潭边有梅一簇,梅枝横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辉。每当夜幕降临,月洒青辉,晚风袭来,梅香四溢,满园芬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3)这么多人钟情于梅花的清香?在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仅仅是香气本身吗?香气还代表什么?(继续出示诗句:坚强品格、高贵气节、勤奋、刻苦、高洁、脱俗)。

为什么不两全其美?

(色——外表,气——内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独爱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弃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泽,而选择以“淡墨痕”来画梅,目的是为了突出——香气,清香。

4.感受“人”

同学们,王冕一生写了无数咏梅的诗,以这首《墨梅》最为有名。他笔下的墨梅有着它独特的淡雅和清香。

(自喻,他不在乎“颜色好”,一指梅的颜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来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暗指名誉、钱财、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溢在天地之间,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这种借助事物表达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你还知道这样的诗吗?(石灰吟、竹石)。

5、小结:就是由于王冕这种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这素净淡雅超凡脱俗的墨梅。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读出梅花的高洁,读出王冕的高洁。

四、拓展延伸,追溯“梅”文化。

1、梅花,不畏严寒,冰肌玉骨,人们喜爱它的形态,更敬佩它的精神,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梅花的诗。现在我们来追溯一下梅文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多的性格和含义,梅花的大红大紫是从宋朝开始的,当时有所谓的“咏梅两千卷”。当然,捧红梅花最不遗余力的就算林和靖了,梅妻鹤子。在古诗中,以梅为题的诗作很多,情感走向也是多方面的。

(一)借梅叹国恨。

古往今来,国家兴亡,民族荣辱,百姓悲欢,最牵动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这种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发伤感之情的桥梁。南宋诗人刘因的'《观梅有感》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

前两句写东风把战场上的灰尘吹落了,意思是说南王朝已被元军消灭,战争已经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隐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实际怀念的是南宋朝廷。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南宋灭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乡,自古闻名,苏杭更是封建时代的繁华都市,晚唐诗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句。但现在国家已经灭亡,江南当年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战争所带来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没有闲情逸致欣赏梅花了。

刘因是跨越宋元两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兴亡、江南兴衰的过程,他在《观梅有感》中,以梅为载体,抒发自己对江南的怀念和对南宋的悼念之情。

(二)以梅喻人如本诗,陆游。

(三)以梅寄闲情。

(四)借梅诉乡情。

1.课外自学《竹石》。

2.自由组合,出一期“梅花赞”的手抄报。

古诗《墨梅》教学设计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

千锤万凿。

焚烧。

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墨梅》的教学设计

为了让学生从“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这句品读作者的品质,于是我上网搜寻了关于王冕的资料及晚年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并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于是学生才真正从“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中体味到了作者那种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可见,教师只有在备课时深入解读文本,多层次、立体化的解读文本,不仅要利用好教参,还应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充分利用课外资源,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才能真正丰满课堂,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诗先在一、二行描绘墨梅的形象,然后在三、四两行写墨梅的志愿,一个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内在气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在21世纪,王冕生活在遥远的元朝时期,虽然学生和诗人有距离,但人性是相同的,人的心灵的情弦就是对话的平台。在学生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关键词“淡”、“满”,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借助文本和资料自读、自悟,让教师、学生和作者三者的心灵和谐交融,情感达到共鸣。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3.在诗画的感染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音乐、资料。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赞颂梅花的诗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元朝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王冕的作品。还记得《王冕学画》这篇课文吗?回忆一下。(板书作者、诗题。读课题)。

2.墨梅指什么?猜一猜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吗?

3.咱们赶紧去读一读古诗吧。

二、初读诗歌。

放声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看看读完古诗后你会有什么疑问。(多读几遍)。

(一)朗读:1、指名读,正音:乾坤2、齐读。

(二)质疑:

1、读完诗歌后,你有什么疑问?

三、品读解疑。

咱们静下心来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自己用多种方法弄懂诗句的意思,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还可以和同桌小声讨论一下,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就作上记号。

(一)一、二行诗。

1、解词。

(1)指名读一、二行诗句。

这两行诗里有没有不懂的字词?

洗砚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传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2)理解诗句:谁能说说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板书:淡)。

(3)感受意境:再读读诗,边读边想像:在这小小的洗砚池边会是什么样的美景?指名说。

2.看课件赏画。师叙述:这幅《墨梅图》画的是横向折枝墨梅,枝干舒展挺秀,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新俏丽,生气盎然。虽然只用了淡淡的墨色轻染“淡墨痕”,却把梅花含笑娇俏的样子生动地刻划出来。

3.指导朗读(“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师点评。男生、女生读。

(二)三、四行诗。

诗人为什么特别爱这朴素淡雅、端庄秀美的梅花呢?指名读三、四行诗句,师引读。

1、释句: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

是啊,它并不希罕人们夸奖它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师小结并板书:满)。

齐读整首诗。

2、梳理质疑:王冕在自己屋子的周围种了一千多棵梅树,题为“梅花屋”。他为什么这样喜爱梅花,这样喜欢画墨梅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得走近王冕。

(1)课件介绍王冕资料。

(2)此时,读了后两行诗,你有什么感受?议一议,读一读。

(预设:或体会到他对统治者无情的讽刺;或体会到他考进士屡试不中,满怀愤郁;或体会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又或品悟出他归隐家园、怡然自得的那份闲逸……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师小结:诗中,一个“淡”字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分外的耀眼!“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卓尔不群、淡泊名利。(板书:卓尔不群)。

(3)同学们,超凡脱俗的梅、坚贞不屈的竹和傲然挺立的松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爱思考的你们想一想岁寒三友象征着什么呢?赶紧再去读一读书,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

(4)有同学会背了吗?那我们和上音乐吟诵一下,配乐背诵。

四、拓展积累诗句。

1、说起梅花,人们赞颂它的诗句太多太多,老师摘录了一些。

齐读。

2、你最喜欢哪句诗,能大声读给我们听一听吗?

五、书写。

这首诗言美、情美、意境美。现在我们就工工整整地把这首诗抄写下来,让我们在优美的文字和音乐中,感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吧!

六、欣赏学生作品,点评。

教学反思:

一、古诗教学中的人性光辉。

此诗语言凝练而优美,意境深遂。诗句的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的情感。我力图挖掘古诗中蕴含的美好人性,以此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情感。借助资料、画面让学生感受诗人与梅花风格的统一。

二、古诗教学中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王冕的了解谈对诗句可能不一样的感受,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三、古诗教学中的美的体验。

学生纵情品读古诗后,这里让他们静下心来抄写古诗。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形成一个落差,变大声读出情感为静心体验情感。此时,学生的心理情态是一种迫不及待地想书写、想抒发。以此教师将情感的渲泄与语言的积累融为一体。

评析:

教师立足人性,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借助文本和资料自读、自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读中抒发,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体现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更是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课堂,教师在教学此诗时,让学生通过注释和资料加深对诗人王冕的认识,交流自己所品出的诗人的内心情感,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和学生进行着对话,这里的对话,是师生都敞开心扉,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评判,是学生张扬个性的一种自我超越,这是智慧碰撞、情感相融的结果,教学因此而涌动着生命的灵性。有着特殊体载与题材的古诗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qing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才能在吟诵、赏画、积累、书写当中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墨梅》教学设计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需要别人夸艳丽的颜色、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赏诗中描绘之梅、悟作者心中之梅、体会诗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呢?教学中、我设计个三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多角度的诵读中进行不同层次的品味。

一、认识梅花。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与学生聊梅花、交流收集到的梅花资料、给学生呈现出梅花洁白、坚韧的第一印象。

二、了解咏梅诗句。课外的资料搜集与课内学习相结合是我这堂课的一个主要特点。我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种与梅花有关的资料。由于有了上学期的基础、学生也基本掌握了搜集资料的要点、搜集到的资料内容丰富。这也给进一步的课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而这也我学完这首诗以后最想达到的目的之一。

四、小结全诗、铭记“国魂”。根据板书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文本加深印象、巧用梅花“国魂”的美誉、将梅花坚韧的形象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心里。

上完这首《墨梅》、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最大的感触是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还很肤浅。

一、当有学生提出“淡墨痕是否就是指王冕家的梅树被洗砚池里的墨汁染成墨色?”这一问题时、我的引导显得粗略、模糊。教学过后才通过资料了解到“洗砚池”是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王冕家是否就有这么个“洗砚池”、无从考究、但可以明确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如此精彩有趣的典故、若当时能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教学便会更充实一些、厚实一些。

二、自己对题画诗的了解还不够、没有抓住题画诗的特点来为教学服务。教学时如果能借助“画与诗的结合”来理解诗意、特别在带领学生品读理解“朵朵花开淡墨痕”这句诗时、若能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回到画中去、由画即诗、教学效果肯定也会上一台阶。

三、在突破“诗人借梅自喻、抒发高尚情操”这一教学难点时、仅仅只是为学生呈现一个简单的故事、预想从故事中就能体现诗人品质的方式显得太肤浅。其实、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类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并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摒弃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以作画为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课堂中、我就没有涉及到诗人如此坎坷的生平、错过了很好的利用教学资源的机会。

教学确实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整节课还有许多缺失。但通过执教《墨梅》一课、我也深刻地体悟到教师只有深入解读文本、多层次、立体化的解读文本、充分利用各种可用资源、才能使课堂真正丰满、使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使教学更为有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

一、赏读结合。对于梅花,孩子是比较不了解的,因此,我原本想找一段“梅花开放”的动画片断,让学生对梅花有一个直观而清晰的了解。但由于时间有限,这一设想最终没能实现。后来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几幅梅花图画,再通过后面学诗时引导学生不断地朗读诗歌,希望能借助“赏”与“读”的结合,让学生对梅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诗画结合,王冕的这幅墨梅图真正做到了这一点,而这个单元的三首诗也都是题画诗,因此,这一主题单元我主要借助“画与诗的结合”来理解诗意。特别在带领学生品读理解“朵朵花开淡墨痕”这句诗时,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回到画中去,观察画中的梅花: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最后回到诗中来,这就是诗人想表达的“朵朵花开淡墨痕”。

一、赏读结合。对于梅花,身处南方的孩子是比较不了解的,因此,我原本想找一段“梅花开放”的动画片断,让学生对梅花有一个直观而清晰的了解。但由于时间及渠道有限,这一设想最终没能实现。后来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几幅梅花图画,再通过后面学诗时引导学生不断地朗读诗歌,希望能借助“赏”与“读”的结合,让学生对梅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中国的诗歌文化有着千年的历史,要把它上好,我自觉有点力不从心,但我愿意尝试,因为我知道有努力就有回报,哪怕是失败,这对我来说也是最好的收获了。希望今后还有机会上这样的公开课,让我继续摸索着前进。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所做,作者以梅喻人,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气节与人品。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浅显易懂,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读时琅琅上口,全诗共有4句话,可以说是短小精悍却富有哲理。

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的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墨梅》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墨梅》。

2、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积累关于梅的诗句,感受古人对梅的情结。

理解古诗的词语,并说说诗句意思。

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贞节自守的感情。

一、会读诗。

1、(幻灯出示课题,播放音乐《梅花三弄》)伴随着这首古朴典雅的古筝曲《梅花三弄》,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墨梅》。

2、作者王冕,简介作者。(幻灯)。

3、一读:自由读诗,反复读,要做到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指名读,讲解生字读音“砚”,“乾坤”

二读:光把诗的字音读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再指名读,注意速度。

三读:师生合作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读。味道出来了。再换读。

老师读题目,作者,生读全诗。

二、读懂诗。

2、质疑: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介绍题画诗。)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抒发作者的感情,咏叹画面的意境。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比较熟悉的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一首题画诗,只不过这是苏轼描绘的是惠崇和尚的画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这株墨梅的?

读一二句。在哪儿?理解“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边练习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而成“洗砚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浓妆艳抹,没有鲜艳的色彩)“痕”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极点,简直若有若无,使人对其产生了轻灵飘逸的感受。

读三四句,说意思。“清气”“乾坤”

说全诗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诗里,再诗读,是不是诗味更浓了?

三、悟梅魂。

板书:墨痕——淡(清雅素淡)清气——满。

2、(幻灯回《墨梅图》)《墨梅》中的梅花个个清雅素淡、冰清玉洁,可有人却说:“王冕,你不去画娇艳的荷花,只画这素淡的梅花,哪里还会有人喜欢你,还会喜欢你的画呀!”于是王冕就给这画题上了诗,也给了回答,你能找到吗?(为什么不画富贵的牡丹、艳丽的挑花和丰腴的海棠花?为什么不画粉色白色红色的梅花?)。

3、为什么不画得鲜艳夺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梅的颜色好不好看?我们来看一看。

再看曹雪芹的。(有好颜色却刻意不画,墨梅与那些红梅、白梅相比,显得多么与众不同,她不靠鲜艳的颜色来取悦别人,她只想让——清新的香气充盈在天地之间)。

(2)与墨痕的淡相对的,是清气的——(满)。

拓展写“香”的诗:爱梅的诗人多,赞梅花之香的诗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现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来——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只不过暗香一词也并非词作者原创)。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山园小梅》(在靠山的花园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纷纷飘落,这时,园中的梅花却依次开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独占花园。青山脚下,小园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见底,潭边有梅一簇,梅枝横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辉。每当夜幕降临,月洒青辉,晚风袭来,梅香四溢,满园芬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3)这么多人钟情于梅花的清香?在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仅仅是香气本身吗?香气还代表什么?(继续出示诗句:坚强品格、高贵气节、勤奋、刻苦、高洁、脱俗)。

为什么不两全其美?

(色——外表,气——内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独爱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弃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泽,而选择以“淡墨痕”来画梅,目的是为了突出——香气,清香。

4、感受“人”

同学们,王冕一生写了无数咏梅的诗,以这首《墨梅》最为有名。他笔下的墨梅有着它独特的淡雅和清香。

(自喻,他不在乎“颜色好”,一指梅的颜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来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暗指名誉、钱财、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溢在天地之间,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这种借助事物表达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你还知道这样的诗吗?(石灰吟、竹石)。

5、小结:就是由于王冕这种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这素净淡雅超凡脱俗的墨梅。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读出梅花的高洁,读出王冕的高洁。

四、拓展延伸,追溯“梅”文化。

1、梅花,不畏严寒,冰肌玉骨,人们喜爱它的形态,更敬佩它的精神,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梅花的诗。现在我们来追溯一下梅文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多的性格和含义,梅花的大红大紫是从宋朝开始的,当时有所谓的“咏梅两千卷”。当然,捧红梅花最不遗余力的就算林和靖了,梅妻鹤子。在古诗中,以梅为题的诗作很多,情感走向也是多方面的。

(一)借梅叹国恨。

古往今来,国家兴亡,民族荣辱,百姓悲欢,最牵动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这种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发伤感之情的桥梁。南宋诗人刘因的《观梅有感》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

前两句写东风把战场上的灰尘吹落了,意思是说南王朝已被元军消灭,战争已经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隐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实际怀念的是南宋朝廷。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南宋灭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乡,自古闻名,苏杭更是封建时代的繁华都市,晚唐诗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句。但现在国家已经灭亡,江南当年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战争所带来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没有闲情逸致欣赏梅花了。

刘因是跨越宋元两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兴亡、江南兴衰的过程,他在《观梅有感》中,以梅为载体,抒发自己对江南的怀念和对南宋的悼念之情。

(二)以梅喻人如本诗,陆游。

(三)以梅寄闲情。

(四)借梅诉乡情。

五、作业。

1、课外自学《竹石》。

2、自由组合,出一期“梅花赞”的手抄报。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需要别人夸艳丽的颜色、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赏诗中描绘之梅、悟作者心中之梅、体会诗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呢?教学中、我设计个三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多角度的诵读中进行不同层次的品味。

一、认识梅花。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与学生聊梅花、交流收集到的梅花资料、给学生呈现出梅花洁白、坚韧的第一印象。

二、了解咏梅诗句。课外的资料搜集与课内学习相结合是我这堂课的一个主要特点。我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种与梅花有关的资料。由于有了上学期的基础、学生也基本掌握了搜集资料的要点、搜集到的资料内容丰富。这也给进一步的课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而这也我学完这首诗以后最想达到的目的之一。

四、小结全诗、铭记“国魂”。根据板书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文本加深印象、巧用梅花“国魂”的美誉、将梅花坚韧的形象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心里。

上完这首《墨梅》、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最大的感触是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还很肤浅。

一、当有学生提出“淡墨痕是否就是指王冕家的梅树被洗砚池里的墨汁染成墨色?”这一问题时、我的引导显得粗略、模糊。教学过后才通过资料了解到“洗砚池”是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王冕家是否就有这么个“洗砚池”、无从考究、但可以明确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如此精彩有趣的典故、若当时能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教学便会更充实一些、厚实一些。

二、自己对题画诗的了解还不够、没有抓住题画诗的特点来为教学服务。教学时如果能借助“画与诗的结合”来理解诗意、特别在带领学生品读理解“朵朵花开淡墨痕”这句诗时、若能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回到画中去、由画即诗、教学效果肯定也会上一台阶。

三、在突破“诗人借梅自喻、抒发高尚情操”这一教学难点时、仅仅只是为学生呈现一个简单的故事、预想从故事中就能体现诗人品质的方式显得太肤浅。其实、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类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并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摒弃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以作画为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课堂中、我就没有涉及到诗人如此坎坷的生平、错过了很好的利用教学资源的机会。

教学确实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整节课还有许多缺失。但通过执教《墨梅》一课、我也深刻地体悟到教师只有深入解读文本、多层次、立体化的解读文本、充分利用各种可用资源、才能使课堂真正丰满、使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使教学更为有效。

《墨梅》教学设计

1.学习古诗,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尝试根据图文,正确、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

1.梅花图片,墨梅图。

2.课件。

(一)出示梅花图片,认识梅花,激发孩子的兴趣。

教师: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许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二)欣赏墨梅图,了解作者与古诗名字含义。

1.了解古诗题目含义。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墨梅图,你知道为什么叫墨梅图吗?墨梅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2.了解古诗作者。

教师: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

(二)欣赏图文课件,理解古诗内容,学习古诗。

1.幼儿欣赏课件。

教师:原来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画的一幅墨梅题的诗。

2.尝试根据图文,学习古诗。

教师: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分别说说每幅图都说了什么?

4.解释古诗意思。

教师:你现在站在小溪头,鼻翼间却有香气飘逸;你现在来到了林间,那香气依然追随。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

5.感受古诗意境。

教师:你闻到的是怎样的梅香?请小朋友闭起眼睛想象做了一个深呼吸,闻到那香气了吗?

(三)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吟诵、演唱古诗词。

1.教师根据图谱有感情的朗诵古诗一遍。

2.幼儿多形式朗诵古诗。

3.集体完整吟诵古诗。

区域活动:在美术区进行墨梅画。

《墨梅》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是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1、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

2、制作好课件。

一课时。

课前请一学生介绍一下本首诗的作者王冕。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钱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

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四、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钱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

五、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钱老师要表扬他们。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钱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

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墨梅》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拓展学生知识面,了解其他描写梅花及托物言志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诵读古诗,体会情感,感受美感,领悟方法。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冬天里,许多花都凋零了,唯有蜡梅花傲放枝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梅花图,请看——出示《墨梅图》,这是一位画梅高手的代表作,是他为朋友良佐画的。你觉得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花,用一两个词语来说说。

老师送你们几个词语,读,出示:枝干挺秀朴素淡雅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师:同学们,我们要上课了,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有关梅的诗,板书:梅,这梅花可不是一般的梅,它很特别,叫墨梅。(板书:墨)(生跟老师一起写,指导写法:上面一个黑,下面一个土)齐读课题。

2、解诗题。(墨梅就是用水墨不用颜料画成的梅花。)。

(指着《墨梅图》)这首诗就写在刚才那幅画上,我给它取个题目叫。

“题画诗”。(板书:题画诗)。

3、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对,就是著名的书画家——王冕。(板书:王冕)。

4、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近王冕,走进这首《墨梅》。

1、要学好诗必须先要读好诗。请大家将诗好好地读上几遍,做到字正腔圆,通顺流畅,读出节奏,读出诗味来。

2、谁来把诗读准确?指名读。

相机指导“吾”的读音,跟老师多读几遍。理解“吾家”就是“我家”

“乾坤”的读音,理解“乾坤”就是“天地,人间”

评价学生:你能把每一个字读准确。

评价学生: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

评价学生:字正腔圆,你读出了节奏!

标出节奏,再齐读。

3、你读得有板有眼,你读出了节奏,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好这首诗。(齐读)。

(1)给学生时间思考。

(2)练说,指名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一)预设1:长在我家的洗砚池边,读“吾家洗砚池头树”。

预设2:我看到了整棵梅树上的花都开放了,淡淡的花朵怒放枝头。(抓住淡墨梅)。

评价:是的,这是一株颜色很淡的梅树。你来读出这墨梅的`颜色淡。(生读)。

预设3:我看到梅树上花开放了而且开得很茂盛,很多。(抓住“个个”)。

评价:此时的梅花不仅颜色淡,还很多啊。你来读出花多的样子。

预设4:这是一棵枝干挺秀,穿插有致,花朵朴素淡雅的梅树。

评价:仿佛让我看到了一棵姿态优美,朴素淡雅的梅树。好,你来读。

师总结引说:花开时那花儿的颜色(不浓艳),就像(用含着许多水的墨汁点染上去)一样。既没有(桃花那样娇艳),也没有(杏花那样如霞般粉红)。它就是这样的朴素淡雅。(板书:色淡)。

这淡淡的梅花就是这样生长着,师引读。

(二)在三九严寒的季节里,梅花依然怒放枝头,读:(出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但这朴素淡雅的梅花,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5、质疑:人们所谓的好颜色是怎样的颜色?

(生说:粉红、鹅黄、玫瑰红、五彩斑斓等)。

(在交流中理解“清气”,那种淡淡的、幽幽的、静静的特点,并能用“清”来组词,如“清幽、清淡、清雅”等来形容梅香。)。

师:你来把自己闻到的感觉,读出来。(生读后两句)。

评价:好一株气清的梅树呀,梅花的香气把你也深深地吸引了!(板书:气清)。

评价:真不错!这种梅香,在王安石的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读王安石的《梅花》出示)。

7、这清幽淡雅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一个“满”字就把香气无处不在的感觉写了出来。(在对话中体会“满乾坤”中无处没有,无人不知的意蕴。)。

(读——只流清气满乾坤)。

8、同学们,交流到现在,谁来说说这株梅是一株怎样的梅?(色淡、气清)读出这株梅。

(三)小结:同学们,王冕笔下的墨梅有着它独特的淡雅和清香。此时此刻,墨梅肯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让我们把它背出来吧。

9、背诵古诗。

过渡:王冕笔下的墨梅虽没有红梅的俏丽,也没有白梅的冷艳,但它色淡、气清,梅香充满人间,此时你又觉得这墨梅怎样?(低调、不张扬)。

2、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与“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预设生:王冕不虚荣,不追求名利……。

评价语言:是的,王冕就像梅花一样不追名逐利,孤芳自赏,一身正气。

3、王冕就像梅花,他把名利看得很淡,很淡。板书:淡。

4、在这首《墨梅》中,诗人王冕也已经很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态度。引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要别人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这就叫——“洁身自好“。

因此后人这样来评价他,读——“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

6、此时此刻,你眼中的“清气”,还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

“气”是气节,气度,骨气。

清气是怎样的气节(板书: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7、你知道吗?书上原来用的是“留”,现在用“流”,你觉得用那一个比较好?为什么?

流是流芳百世的志向。

你能当一回王冕,把情怀把志向咏出来吗?

8、这首诗表面写墨梅,其实讲述的是自己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板书:言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这正是王冕一生追求的志向,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

9、同学们,在王冕的另一首诗中,也流露出了他的这种品质。自由读一读《白梅》。

出示《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生读,齐读。

师:从诗中哪一句,你体会到了他的这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气节。

生:不同桃李混芳尘。

师:春天繁花似锦,许多花都在争奇斗艳,而唯独梅花宁愿让自己置身于冰天雪地的林木枝头,而不愿意像桃李那样混杂在春天的百花之中。最后,飘散零落,成为尘屑。好,一起读《白梅》。

9、让我们把冰清玉洁的墨梅,淡泊名利,傲骨铮铮的王冕深深刻在心中。

(全体起立,配乐)吟诵《墨梅》。

其实,像这样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的诗还有很多的。比如这一首;

出示:《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还有,出示:《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积累关于梅花的诗和托物言志的古诗。

《墨梅》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是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

2制作好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请一学生介绍一下本首诗的作者王冕。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钱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

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四、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钱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

五、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钱老师要表扬他们。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钱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

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梅》教学设计

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样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

2.能借助工具书自身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能借助工具书自身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一、导入新课。

梅花历来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一二年级时,我们读王安石的《梅花》(齐读)五年级时我们读《雪梅》(齐背)这节课,我们读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说到王冕,他还是我们家乡人呢?(同学补充注释处的内容)。

你对这个诗题“墨梅”是怎么理解的?

王冕一生喜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他曾在自身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而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王冕画过许多幅墨梅,画家不只喜欢画画,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一首诗,几句话,以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诗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画的诗。

二、初读古诗,读准古诗。

1.齐读,读准确。

2.指读,读准确。

3.再读,读出节奏来。

4.读出平仄变化来。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解释古诗。

1.王冕画中的这株梅花长在哪里?

2.为何把池子称为“洗砚池”呢?(补充: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3.读着这首诗,想着画中的梅花,你看到这株梅花了吗?喜欢这株梅花吗?

4.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诗:

“朵朵花开淡墨痕”

朗读表示花开色淡如墨痕的样子。

“只留清气满乾坤”

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想象你此刻身在何处,闻到那香气了吗?(在对话中体会“满乾坤”中无处没有,无人不知的意蕴。)可这样设置对话:你现在站在小溪头,鼻翼间却有香气飘逸;你现在来到了林间,那香气依然追随。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

朗读,表示梅花的香气到处都是的情景。

我想问问大家,你闻到的是怎样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气”,联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栀子花的香,比较体会其中那种淡淡的、幽幽的、静静的特点,并能用“清”来组词,如“清幽、清淡、清雅”等来形容梅香。)。

这种梅香,在王安石的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读王安石的《梅花》)。

朗读表示梅香清雅的特点。

小结:这梅,色淡、气清。

“不要人夸好颜色”

知道句中的“颜色”指梅花的色彩。

体会梅花品格的高贵、高洁,不在意他人的夸耀,更不需要他人的奉承。

5.朗读,读出梅花的特点,读出自身对梅花的喜爱。

6.背诵古诗。

四、深入体会诗意。

2.交流,知道王冕喜欢的是梅的高洁、清雅,不计名利的品格。

3.补充王冕的生平资料。(详见和件)。

4.读着这些王冕的生平简介,你是否对王冕,对这墨梅有了更深的体会?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与“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6.所以同学们,王冕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示梅花的淡雅高洁的品性吗?(不是的,他更是为了通过这首诗来表述自身的胸怀,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洁、流露了自身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赏的性格。)。

7.这首诗讲述的其实是自身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

8.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贵品性来。

五、安排作业:

默写古诗。

写一段评价梅花或王冕的话。

《墨梅》教学设计

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出示课题,导入。

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

千锤万凿。

焚烧。

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墨梅》教学设计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3、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1、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并体会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在教学《墨梅》这首诗时,我准备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在理解古诗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诗句中重点词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理解整首诗句的意思。

(一)导入古诗,激发诵读的情趣。

1、同学们,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诵读过许多古诗,大家可以随意地吟出一两句吗?

2、在刚才同学们吟颂的古诗中,诗人或是借物抒怀,或是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感情、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古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诗言志,歌咏怀。”在古诗中就有不少以诗言志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3、请一位同学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借助课后生字表和工具书朗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2、出示两首古诗,请学生朗读,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1)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下列词语:洗砚池、乾坤。

(2)注意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正确地停顿,体会古诗的音律美。

3、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和古诗方面的书籍资料自学这首古诗,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注解,标注在书上空白处。

(2)同桌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大致说说古诗句的意思。

可以把有困难的地方,做上记号。

4、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教师重点检查对“乾坤”意思的理解。

5、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学生再朗读古诗。

(三)品析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怀。

1、学了这首诗,你还有什么疑问?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梳理学生的质疑。

3、提问:诗人赞美了墨梅怎样的品格?他又借此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怀呢?

出示《墨梅图》:画面上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画上题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画相配。

(1)看了图画上的墨梅,你知道了“淡墨痕”与“颜色好”的意思了吗?

(2)再读读诗,看看画,你闻到了墨梅的气息了吗?

(3)对“清气”一词,你是如何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你知道的“清气”有哪些?

(4)那么,王冕借墨梅表达了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清气”呢?

5、三首古诗,三位诗人,你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了吗?

6、你最为欣赏的是什么?再用诵读的方式来表达表达。

(四)出示古诗,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托物言志的古诗,请同学来背诵。

2、你们还知道这样的古诗吗?出示几首托物言志的古诗作为欣赏和积累。教师诵读。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寒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有兴趣的同学可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诗人所言的志向是什么。

《墨梅》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品格。

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常听人说起岁寒三友这个词,谁愿意告诉老师岁寒三友具体指什么?

2、你们见过梅花吗?(出示图片)。

3、都说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4、板书课题。(出示古诗)。

二、初次朗读诗歌,解决生字新词。

1、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讨论交流,自学字词。

3、出示字词,检查自学情况。

三、熟读诗歌,理解诗文。

1、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学生交流后老师点击重点问题学生读一遍)。

2、好,带着这些疑问大声朗读诗歌。

3,小组讨论古诗意思。

4,汇报交流诗意。

5、引导分析墨梅特点及精神。

6、诗人真是光赞美梅花吗?他为什么要做这首诗呢?出示作者的资料,学生读一读。交流做诗的原因及目的。

7、认真欣赏图画,说说你对他的理解。

8、再读诗歌,体会感情。

四、回顾反思:

1、“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明确:“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机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2、请学生说说“岁寒三友”对自己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积累与梅花有关的古诗。

相关范文推荐
  • 12-29 兼职劳务的简单合同(精选19篇)
    劳务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人收入的增加,还体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以下是一些劳务关系案例,它们的处理方式可能对您有所启发。甲方:乙方:_____________
  • 12-29 信用社的员工个人总结(精选18篇)
    个人总结是一种重要的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价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和提出改进的方法。在下面的范文中,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
  • 12-29 社区读书的活动策划方案(实用19篇)
    在现代社会中,策划方案是各种工作和活动的基础,它能够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划。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精选的策划方案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20xx年十月――
  • 12-29 工程管理个人实习报告(实用21篇)
    实习报告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对实习单位和导师进行评估,以便提供实施改善的建议与意见。接下来是一些实习报告的写作示例,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方法。
  • 12-29 专题组织生活会个人自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大全(16篇)
    范文范本是对一类文体或题材进行典型案例的归纳和整理,以便我们借鉴和模仿其中的优点和经验。下面是一些范文范本的例子,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一些写作技巧和经验。
  • 12-29 参观烈士陵园后的心得感悟(优秀21篇)
    编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学习和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思维模式的培养。下面是一些真实的心得体会,记录了作者在工作和学习中的思考和体验。2021年3月31日,在
  • 12-29 七一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选15篇)
    党课是组织党员进行理论学习、思想交流和经验分享的重要场所。最后是一份党课学习小组的活动计划,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党内重要法规政策颁布后,上级党组织经常发出学习
  • 12-29 永远在希望的路上范文(17篇)
    优秀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与感悟。优秀作文是在一篇纸上展现出的智慧与才华的结晶,它能够感动读者,引发共鸣。写一篇较为完美的优秀作文,首先要明确
  • 12-29 在办公室全体会上的讲话(优秀15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的文本形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所获得的经验和成果。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样例,供大家参考学习
  • 12-29 一件奇怪的事(实用21篇)
    作文是一种表达自己思想和个性的方式,我们应该积极去挖掘自己的创作潜力。优秀作文是在大量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反复修改而成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的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