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汇总15篇)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汇总15篇)

时间:2023-12-28 16:18:04 作者:笔砚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汇总15篇)

读后感是一个人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产生的影响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

看的过程真的让我的心脏感觉要炸裂开来。恐怖,窒息。书里有描写到谁是无底的深渊,而这一切本就像一个深渊。

看到后来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施暴的李国华和钱一维是一边的男性,他们都有钱有势,也有着泯灭的变态人性,哦不,是永存的兽性;另一边是弱小的房思琪和许伊纹,就这么接受这一切,甚至有很大程度的甘愿,在她们认为的“美好”里面藏匿着无法对看似即使是知音的对方说出的绝望的痛苦。我不能理解这种甘愿和说服自己爱“他们”的行为,还有因为文学产生的任何一种崇拜和爱慕,甚至上升到爱,虽然这里的爱并不会被承认。而文学在这里面,简直是谜一样脆弱的联结。披着人皮的李国华在用这些迷倒着房思琪,房思琪也在因为这些继续沉溺。“我爱你”“是爱”一句一句谎话都恶心。钱一维也是,肆无忌惮地对伊纹施暴,却又是永远无法被满足的疯子,回头乞求伊纹的样子真的丑陋至极。还有里面的毛毛(毛敬苑)和小葵,都有一种相似的感觉,说不上来。

我所能看见的都是很表象的东西,但也是第一次看这种题材的小说,还是有一些很深刻的感受的。没有人应该去承受这些的。不过里面的语言给我的感觉是,不乏扭捏、不易理解,但是也很新颖。不过当然每本书每个作者都有他们的语言风格。

多希望世界上少一些伤害…。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

仿佛溺水者一般,难以挣脱,无力挣扎。

以前生活的地方一直是一片净土,至少在我眼里是这样。曾经听到“校园暴力”或者“抽烟打架”这样的字眼都会心里一颤,可能自己太过钝感,不曾察觉身边的异样,抑或所处之处真的是净土。

因为相信自己身在净土,所以也不愿看以外有些杂乱的世界。偶尔会在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只是难过和无奈,但也总是不能代入去思考。我总是回避,想把眼睛里的世界尽可能塑造的像童话,过滤掉所有的杂质。

而这本书文字里透露出的处境与心理让自己也不得不去掉那层叫美好的滤镜。看到的说法是林奕含把自己的经历分到了书中三个人物身上,房思琪、怡婷、伊纹,她们都是作者身在的处境。悲剧之所以真实,因为它本身就是内心。

不管有多少的理解与将心比心,旁观者这一角色还是容易的多,当事者的无助也是无法完全想象的。纵使更多人站出来,更多人声讨,更多人发声,破碎的难以拼接,撕烂的难以愈合,内心可以靠近,但永远不能代替。

只是去掉了滤镜,仍然有一层厚厚的壳。剧情以外的人依然是看客,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不知道正解是什么,只能暂且先把正视作为疗愈的上一步罢。

花了两三天看完。小说语言独特,有一种解离或梦呓般的感觉,酒醉迷幻的癫狂,可以说,小说成也因此败也因此,成功之处在于极尽修辞的玄妙搭配,使人耳目一新,陌生又惊喜,但也正因为过多的修辞,导致行文时很多本可清晰表达的感受变得滞涩阻隔,修辞在此时成了横亘在读者与文本感受间的鸿沟,难以跨越。

也可以看出,作者本人是位极爱电影的女生,整个文本的叙事正可与电影镜头相呼应,而叙事的时间与视角切换又如此自如。如果拍成电影,我觉得非杨德昌来拍不可,大台湾只有他能拍出静默下的暗潮汹涌。不过这也会涉及伦理问题,实操困难。

小说中思琪、怡婷和依纹三位女性角色其实是思琪的三种人生方向,一种是受迫害而发疯,一种是平静度日成为童年的幸存者,一种是成长为大人之后面临不幸婚姻的人,他们仨,一个是受害者本人,也就是现实的自己,一个是她所渴望的正常人生,一个是正常长大后的另一种不幸的延伸。

读完之后我总设法把自己带入思琪的角色中去,却又想起,我们不过是站在痛苦之外凝视痛苦。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字

最新一期《乘风破浪的姐姐》中邀请了著名主持人杨澜,黑色的西服与干练的短发,知性又大方。节目中,杨澜问了黄晓明一个问题。

“这个世界上评价男人和女人有时候标准不是那么一致,你觉得女人味是谁来定义的呢?”

做一个假设,100个男人里,当问他们喜欢什么类型的女性时,应该会有不少人会回答“女人味”这三个字。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所喜欢的女人味是什么味呢?是香香的味道?还是臭臭的?或者是酸酸的?在大多数人眼里,这种“中性”风格的女生是没有女人味的。

很多女生应该都遭遇过类似的情况,被男朋友嫌弃“没女人味”,被父母说“没女孩子的样子”,被同学朋友说“女汉子”。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弱小的十三岁女孩被qj,那是这个女孩子的错,德高望重的国文名师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呢?小小年纪就和老师谈恋爱,谁呀?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

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中,被男生s扰的金智英在另一个女子的帮助下逃脱后,反被骂“臭b子”,回到家后又被父亲指责“为什么偏要去那么远的补习班补习,为什么要跟陌生人说话,为什么裙子那么短……”

是的,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着要保守,行为要检点,时时刻刻做那个有”女人味“的乖乖女,危险的时间、危险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开,否则问题出在不懂得避开的人身上。

所以我没有没有达到你们心中所期望的”女人味“,你们就要批评我喽?在《单身时代》中有这样一段话:虽然人们用藐视、畏惧和同情的复杂眼光看待中国剩女,不过大家都普遍认为她们是时代的产物。她们生动地见证了过去30年间中国女性获得越来越多的教育和就业机会的现象,这使她们并不急于结婚,或者婚姻对于她们来说并不那么重要。这些女性都是独生女,但是大多数都受过良好教育,以事业为重。特有的生活经历和相对的经济独立性,使她们更清楚自己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伴侣。

为什么“中性风”现在这么流行?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自我?因为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觉醒了,与其在乎别人的眼光、迎合别人,不如走自己的路,做自己。

你敢说这种我行我素,不是一种女人味吗?蔡依林曾说过“感谢那些曾经不看好我的人。”

舆论始终没有放过她。后来,她变了。她开始唱“管你小众大众我呸”,她开始唱“看不见我的美是你瞎了眼”,她开始用歌声与这个世界喊话”审美的世界谁有胆说那么绝对“。神奇的是,当她不在意舆论评价时,舆论好像也放过她了。蔡依林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表现女性的力量,对于那些还在唱情情爱爱的歌手相比,高下立判。

从在意别人评价,躲在角落偷偷哭泣,到现在活出自我,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如今,蔡依林的气场早已修炼到了一米八开外,有点不好惹。包括《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宁静静静子,都是“不好惹”那一卦的。

可是,你能说这么”不好惹“的女性,没有女人味吗?ok,你可以说,这种女生都太强势了,老徐话说:太强势的女生容易吃亏。嗯?你怎么知道强势的女生,没有可爱的一面呢?难道女性只有“柔弱”这一个角色可以扮演吗?房思琪因为软弱最终自杀,金智英因为妥协患上人格分裂。

就像是每个王朝颠覆时,错的不是帝王昏庸无道而是红颜祸水。

房思琪在尝试向母亲求助时,母亲无意识的回复让房思琪决定不再提起这件事;金智英的婆婆口口声声说媳妇就是自己的亲闺女,却从来没把金智英当做闺女过;最终砍下美杜莎头颅的人,是女神雅典娜。

如果一个穿着性感的女性被侮辱了,肯定会有很多人评论是她的衣着打扮太招惹人的原因,而这其中肯定不乏一些女性也会这么去评判。

真的很嘲讽,关于女性身上的”枷锁“,很多是女性自己加上去的。

都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但是不同观念女性之间的对抗,更让人觉得悲凉。所以,中性、强势没有女人味,柔弱、性感又会有危险,到底怎样才能满足大众的喜好呢?这大约是一道无解的题。

那女性同胞们,既然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不如放飞自我,不去讨好他人的喜好,就做那个最特立独行的人,哪怕别人不理解、不看好,做自己,最好。

就像晓明哥哥的回答那般:每个女人,都应该由自己来定义自己的女人味。

同理,男人味也不是谁谁就可以随意评判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专属于自己的”味道“。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们可甜可盐,又美又飒,可娇柔魅惑,亦可上阵杀敌,做新时代女性,做最有”女人味“的自己,做最”硬核“的女人。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字

看完这本书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

它写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是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却又讳莫如深的事情。用最没有感情最客观的几句话好像可以把整本书描述完,补习班国学老师利用自身职权诱奸,强暴,性虐待女学生长达几年的故事。

但我真的不想用上面的简短的几句话去描述这本书。读完这本书以后内心是挣扎的。王小波说:“我活在这世上,无非是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儿有趣的事儿。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儿也不让你遇到。”

但如果遇到或听到的是这样的事儿呢?

作者在书中用精美的工笔或者记者访谈中极力强调这几年是有爱的。是女学生爱上国学老师诱奸犯的故事。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明明就是老师的谎言,用最美丽的文学语言掩盖他最惨暴的兽性行为。

只是,我们有为房思琪或者林奕含想过吗?

那些幸存下来的人过着怎样生无可恋的生活,只有当事人知道。那种无力感和羞耻感,也迫使女性闭上了自己的嘴,就像文中一句扎心的话:并不是你的错,痛苦却要你余生承担。

在她的书中或者她的访谈中都能感受到她深厚的文学功底,她用譬喻,她用修辞,她用无比美好的文字去描述这样一件事情,她真的想要挣扎地走出阴影。但这种痛苦,这种明明知道是错误的东西,却需要自己认为这就是爱,假如这种错误的感觉一直存在也行呀,但现实总是更加残忍地纰漏事实。正如书中另外一位人物小琪,她好不容易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接受丑恶,到最后连丑恶都要把她抛弃。

在房思琪看来,李国华老师即是她所向往的文学的集大成者,又是诱奸少女的强奸犯。当两种极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时,导致李国华的形象对于房思琪来说,一直是两极撕裂的。所以便有了因为爱,所以可以忍受甚至原谅。甚至哪怕房思琪可能想到李国华对自己就是玩弄不恭,就是用文学来作为施暴的借口,可能她自己出于对文学的信仰,外加自己高度敏感的自尊心,把自己的愚行看作为了文学而殉节献身,而这种殉节或献身维护的是她构建的、高度文艺化的“李国华”的形象。一旦房思琪承受的痛苦超过了阈值,或者干脆是领悟到其实一切都是自己贫乏无力的自我欺骗,那么等待她的,要么是崩溃,要么是幻灭。

林奕含写:

我宁愿大家承认人间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讨厌人说经过痛苦才能成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认有些痛苦是毁灭的,我讨厌大团圆的抒情传统,讨厌公主和王子在一起,正面思考是多么媚俗。

所以伊纹姐姐还对依婷说:

你也可以选择经历所有思琪曾经感受过的痛楚,学习所有她为了抵御这些痛楚付出的努力,从你们出生相处的时光,到你从日记里读来的时光。你要替思琪上大学,念研究所,谈恋爱,结婚,生小孩,也许会被退学,也许会离婚,也许会死胎。但是,思琪连那种最庸俗、呆钝、刻板的人生都没有办法经历。你懂吗?你要经历并牢牢记住她所有的思想、思绪、感情、感觉、记忆与幻想,她的爱、讨厌、恐惧、失重、荒芜、柔情和欲望,你要紧紧拥抱着思琪的痛苦,你可以变成思琪,然后,替她活下去,连思琪的份一起好好地活下去。

书中房思琪,刘依婷,和伊纹姐姐应该都是林奕含内在思想的体现,她真的有抗争过。

真正的悲剧,不是林奕含被诱奸后选择了自杀,而在于在她被诱奸后的里,依然没人能帮助她走出阴影,她想要努力活着,她和内心的自卑感抗争了13年,却还是失败了。

她的这本书好像古代的“死谏”,希望这本书真的可以帮助到一些人吧。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

故事的最后,得了精神癌的女孩成了禁忌,不小心提了就全场静寂。摆脱家暴离婚的女子即使提到也不能拥有姓名。而一切罪恶的源头,或在席上坐着,缅怀失去的爱人,或者还是受人敬重,毕竟能说出大家都不能懂得的话。

毛毛先生的爱,是这世上最温柔的爱意。会在心里默默问着伊纹姐姐,你怎么了你怎么了你怎么了。精心画的手稿在小钱先生挑选礼物时拿出觉得是这是最好的结局,是伊纹姐姐的她终于得到了。明明爱人就在眼前,脆弱的时刻是最好的机会,却也只在对方说出有很多房间时才留下。一个屋檐下相敬如宾。在沙发下翻出领带,一气之下离家,一会也还是带着买好的菜回来,即使心里难过,也还是责怪自己太贪心。这样温柔的男子,才是美丽坚强的伊纹姐姐的依靠啊。我愿用一切换取你看向他的深情眼神用来看向我。

饱读诗书的女子,为了爱人放弃学业,我是要嫁给像松木一样的男子。我特意查过这是最好的松树的一种,我是真的爱你啊一维。如此温柔的女子,被困在这象牙塔般的大楼里。还好在被毁掉前离开了。

享受更好的人生。不是有负担,是这样的度过更有意义的一生就好像你的孪生姐妹还在那样。希望未来这世上真的不再有伤害,如果有,期望那些女孩能够有晓奇的勇敢,将一切说出来,但是不要像晓奇那样受到更多的伤害。希望不要带着有色眼睛、带着刻意的偏见去看待事物,不要做面目可憎的成年人。希望每一个思琪能够遇到愿意倾听的伊纹姐姐,再遇到愿意能够理解她一直爱她的怡婷。希望这书里的悲剧就此停下。

作者是一个很温柔的人,那些难过和伤害还有愤怒,即使很浓烈却也很温柔。让人难过得有时候看不下去,想要问一句,老师,你当初怎么能够这样对她。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字

这是一本台湾出版的书。刚翻开第一章就看到那些太过直白的语言,有点震惊,思考着是不是发达点儿的地区性教育都是这么普遍。然而看完后发现完全不是这样。至少那时的台湾跟几年前的大陆没什么两样。

整个故事分了两条线,一条家暴,一条性侵。很多人评价这本书都说社会意义大于文学意义。可能是我太过冷漠,看书过程虽极其压抑,但也觉得事情走到最后她们自己也有责任,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这两个女生都长得很漂亮,大概因而也有一种别样的虚荣心和自尊心。

家暴线的女生(伊纹)已经是个大人了,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其中还牵扯到一个人结婚前后的反差如此巨大,谈恋爱的时候却什么都不去了解,罢了,这段暂且不提。男人每天抱着你说爱你,喝了酒就拳打脚踢,还打掉了自己的孩子。直到这时被伊纹才幡然醒悟早就应该离开。

无知的女生在爱情里的付出都是沉没成本,这是我对恋爱最深的感悟。自己付出时间精力爱情,得到一点甜头就会立刻自我催眠,他爱我。即便被冷热暴力相向,第二天男人痛哭流涕道歉,无知女生百分之八九十还是会原谅,这也是中国有这么多悲剧婚姻的原因。

所以家暴线走到这一步,我无法不说是她自己太懦弱太愚蠢。

性侵线是一场自我约束道德的博弈。人坏就要坏到极致,最怕不好不坏,每天用世俗那些道理折磨自己。这个原则放在这个故事也一样成立。被性侵的女生(房思琪)是被迫的,但是学着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已经这样的自己很重要。接受才能反抗,不接受只会一味的自我否定。

他插进来,而她为此道歉。

后期,思琪的道德感越来越强,知道自己跟老师李国华的关系不正常,她总认为她应该爱上李国华才能逃脱内心的指责,这种自我催眠,自我拷问,自我厌恶,自我洗脑最终导致她被自己的道德感和无法自我反抗的性爱逼疯了。

很多人看这本书都在替受害者惋惜,谴责社会环境和那些连狗都不如的牲畜。而我关注的点却在,我们要防患于未然,但若真的发生了,怎么才能让自己走出来。可能这一席话太过天真,但若本已伤痕累累,我绝不愿再给爱自己的人平添更多伤口,死了疯了是解脱,好好活着是另一种解脱。

作者已于自杀身亡,在她去世后,她的父母发表声明证实书中所写即是女儿13岁时遭补习班名师诱奸的真实记录。

希望她安息,希望她勇敢。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

不行,因为思琪很乖,她有一张犊羊的脸,她温驯,她不会拒绝长辈。为啥李老师不选刘怡婷,不止因为她丑,更因为她会和大人叫板,她不容易驯服。

也因为思琪很聪明,因为聪明,愈加敏感,就像她自己说,别人的痛苦在她身上,就会放大一百倍,所以她有更强烈的羞耻心和自尊心,不允许自己错了,不允许自己脏了,所以,她要继续去李老师那里,冠以“爱”之名。

更是因为,作为文学少女的骄傲,书中的文字过分雕琢过分譬喻,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自以为是。她读得懂陀思妥耶夫斯基,她超脱凡尘,她反过来怜悯自己遭遇的痛苦,甚至怜悯李老师,于是,她甚至主动跌入更深的深渊,上瘾似地沉迷其中,正如她所说她已经在13岁的时候死了。她的灵魂在体验着她的肉体的苦楚,期待获得升华。所以,当李老师最终丢掉她的时候,她彻底崩溃。肉体早已死去,当痛苦不再继续的时候,灵魂也会死去。

林奕含的写作那么的坦诚,那么的毫无保留,她试图通过书写,跟过去告别。但是,回顾这个过程,她愈发自我否定,否定那时的软弱,否定那时的自尊,甚至可能否定了自己热爱的文学。作为旁人,无法得知最终她决定离开的决心,正如她说,对旁人的痛苦我们总是缺乏想象力。

我自身也是一个特别敏感的人,曾经觉得敏感,让我更充分地去感受这个世界。但是现实告诉你,还是带点滤镜好。没有滤镜的现实,会让人很绝望。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

这本书传达出来的东西是强奸犯多么可恶,小女孩一辈子就完了多么惨,利用煽情代替思考。其实这种思想观念是没有太高价值的,它没告诉你们到底怎么保护自己,没告诉你即使遇到这样的悲剧你也同样干干净净活得精彩。主题依然囿于被侵犯者被毁掉是个十足的可怜虫。

她不是错了才被侵犯,而是被侵犯才犯了错,很多人不愿意提起她的错,不代表这个错误就不存在。当我们的不勇敢以及可怜的自尊心干扰了正常生活甚至发展成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时,那么我们的软弱和自尊就是仅次于侵犯者的一种错误。只有大胆面对这样的错才能减少犯同样错误的几率,而不是一有人接开这个伤疤就用一套“反被害者有罪论”或“男女对立论”互相攻击,比如李星星事件里很多人就容不得半点猜疑即使有着明确的证据。

施暴者固然可耻,固然要被严惩,但即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惩戒,在女孩自己已经认为自己失去所谓的清白变得肮脏不配被爱的前提下,他们的惩戒又有什么意义?全世界都把施暴者当做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严惩,并把被害女性当做无比可怜一辈子都毁掉的可怜虫,这并不是保护,这是让女性无法真正痊愈的原因,让女性忘不掉她们痛苦的经历。

我认为这本书意义所在是教会孩子以及家长要有防范意识,要小心身边每一个潜在危险分子不被外表欺骗,告诉这个世界的确有这种悲剧在某个角落发生,而不是一味强调共情,聚众呼喊侵犯者多么可恶,被侵犯者多么惨。小说的出版并不能减少李国华的诞生,这种煽情drama式的反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字

看这本书时的感觉犹如,我在山崖上看见黑暗一点,一个极其小的黑洞,黑洞外面是贯通天地与两级的大厦,形形色色,灯火通明,大厦里有许多的窗户,每个窗户里都是一种人生,而毫无力气的我还在被黑夜追逐,我终于丧失了所有力气,就坐在那,分不清是悲伤还是绝望,只是看着她们,我甚至不再幻想我以前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在此以后,无论我拥有多少财富,多少亲人朋友的陪伴,都如无物。我有自己感知快乐的方式,我的快乐不再分泌,因为无论正确的真实的我该怎么想,我已经失去了我以为的我。不是自怨自艾,伤时的感怀,是没有意义。

她觉得只要真心爱上了老师,那么这一切都是合理的,对师母她心存愧疚,她暗暗地觉得老师和她的恋爱是一种带有悲剧性的恋爱,在相爱之前已经有了阻隔这爱的身份栅栏。显然,她觉得可以说服自己的理由没有真正的说服她的思想,她想要把老师当作真正的恋人,她习惯了与老师做的每一件事情,甚至在她不该出露性的时候,已经不自觉地有了对性的渴望。

她选择收回火与光。她终于不再困囿于文学与爱的真实性,文学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工具,大多数时候,它被用作教化引导启蒙我们的工具,在另一些时候,它是一层带刺的伤痛的外皮,那刺令人想象成浑然天成玫瑰般的美。

贞洁的确不该与性挂钩。我觉得这是生理上的不可控的想法。很多人都明确的知道是处女与否不能当作评判一个女人是纯真还是廉价。很多受到侵犯的当事人也明确得懂得,但懂得不是钥匙,不是答案。为什么我受到了这种伤害?正如书中所言,没有人该被这样对待。在难以改变的思想中,性侵害一旦受到,这种羞痛无法弥补,继续生活下去的人是坚强的人,没有选择继续,沉溺在黑暗里的人不是不坚强的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一的思维,我们对外界的敏感度不同,我们思考的黑洞不同,枝枝节节,谁的思想延伸到哪棵树的枝桠上?每份伤痛都需要我们沉静的考究。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字

和大多数人一样,因为作者的缘故,很早之前便听说过这本书,但一直没有机会细读,直至前些日子花费两个晚上的时间坐在图书馆。读完整本书,无比的难受,仿佛书中的故事把你强行拉入了某个虚幻的情节,那种和真实世界巨大的割裂感,让人久久不能缓息。再次翻看这本书的扉页时,反复确认了那刺眼的七个大字:“改编自真人真事”。仿佛在告诉每一个读这本的人,在这个残酷的故事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幸存者。

书中主体故事共分为了三个部分,分别是“乐园”、“失乐园”以及“复乐园”,三个部分以时间为顺序将整个故事串联了起来。不太想过分回忆每一部分的内容,记录下标注的引人深思的文字,供大家共同思考。

李国华第一次侵犯女学生饼干后的心理活动:他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罪恶感是古老而血统纯正的牧羊犬。一个个小女生是在学会走稳之前就被逼着跑起来的犊羊。那他是什么?他是最受欢迎又最欢迎的悬崖。

思琪被侵犯后尝试和父母说起来这件事: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着她:"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思琪写在日记中的文字:其实我第一次想到死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人生如衣物,如此容易被剥夺。

房思琪被侵犯后面对男生的追求时心理活动:其实是我配不上你们。我是馊掉的橙子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个灯火流丽的都市里明明存在却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需要的北极星。那些男生天真而蛮勇的喜欢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感情。

房思琪面对伊纹姐姐被家暴以至流掉了一个孩子时的内心:为什么这个世界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所谓教养就是受苦的人该闭嘴?为什么打人的人上电视上广告看板?姐姐,我好失望,但我不是对你失望,这个世界,或是生活,命运,或叫它神,或无论叫它什么,它好差劲,我现在读小说,如果读到赏善罚恶的好结局,我就会哭,我宁愿大家承认人间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讨厌人说经过痛苦才成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认有些痛苦是毁灭的,我讨厌大团圆的抒情传统,讨厌王子跟公主在一起,正面思考是多么媚俗!可是姐姐,你知道我更恨什么吗?我宁愿我是一个媚俗的人,我宁愿无知,也不想要看过世界的背面。

在小说的结尾,伊纹对怡婷说:怡婷,你才十八岁,你有选择,你可以假装世界上没有人以强暴小女孩为乐;假装从没有小女孩被强暴;假装思琪从不存在;假装你从未跟另一个人共享奶嘴、钢琴,从未有另一个人与你有一模一样的胃口和思绪,你可以过一个资产阶级和平安逸的日子;假装世界上没有精神上的癌;假装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有铁栏杆,栏杆背后人人精神癌到了末期;你可以假装世界上只有马卡龙、手冲咖啡和进口文具。但是你也可以选择经历所有思琪曾经感受过的痛楚,学习所有她为了抵御这些痛楚付出的努力,从你们出生相处的时光,到你从日记里读来的时光。

你要替思琪上大学,念研究所,谈恋爱,结婚,生小孩,也许会被退学,也许会离婚,也许会死胎。但是,思琪连那种最庸俗、呆钝、刻板的人生都没有办法经历。你懂吗?你要经历并牢牢记住她所有的思想、思绪、感情、感觉,记忆与幻想、她的爱、讨厌、恐惧、失重、荒芜、柔情和欲望,你要紧紧拥抱着思琪的痛苦,你可以变成思琪,然后,替她活下去,连思琪的份一起好好地活下去。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怡婷,你可以写一本生气的书,你想想,能看到你的书的人是多么幸运,他们不用接触,就可以看到世界的背面。

特别是读到最后伊纹说给怡婷的话,感觉就像是作者说给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听一样。书中有很多引人深思的描述,比如最终让李国华决心走这一步的是房思琪的自尊心。一个如此精致的小孩是不会说出去的,因为这太脏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伤人伤己的针,但是在这里,自尊心会缝起她的嘴。比如思琪尝试着跟父母说家里缺乏性教育时,父母却告诉她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告诉妈妈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时,妈妈却说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

比如张太太明知钱一维打跑了几个女朋友,自己不舍得把女儿介绍给她,却仍然把伊纹推向了深渊。比如另一位被李国华糟蹋的少女郭晓奇选择了反抗,在网站上揭发李国华的丑行,没想到网络上的回复是那么的绝望,人们不是同情她,而是指责她。又比如当最后悲剧已经发生时,思琪疯了,李国华仍然和所有人一起其乐融融,大楼里的人们依然把这件事归咎于“读了太多文学”。

下面想简单从两个方面谈下自己读完这本书的感受:一是关于心理学,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自己作为一个心理学方面的爱好者,文中某些句子读起来不禁让人感觉脊背发凉,譬如李国华说过的:“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懂吗”、“你知道吗?你是我的,你喜欢老师,老师喜欢你,我们没有做不对的事情。这是两个互相喜欢的人能做的最极致的事情,你不可以生我的气。

你不知道我花了多大的勇气才走到这一步”、“你可以责备我走太远。你可以责备我做太过,但是你能责备我的爱吗?你能责备自己的美吗?更何况,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你是全世界最好的教师节礼物”。很难想象这些话从一个强奸犯的口中说出,而更让人心痛的是这些话的对象是一个尚未成年,心智并不健全小孩子。通过把弄文字来美化借口,合理化肮脏的行为,而让被侵犯者陷入一种疑似爱的漩涡,这种类似于洗脑的情感灌输或许比粗暴的侵犯本身更让人感觉恐怖。

当然,把这些句子单独摘出来之后可能很多人会联想到pua,一种包含了强迫、打压、控制的情感操纵术。特别是自从北大学生包丽自杀事件发生以后,网络上很多人对其口诛笔伐。可能很多人会以为pua离我们很远,但当我们深陷其中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察觉的。在一段感情中,任何时候,只要你觉得不舒服,你就可以选择离开,这样至少你可以保证,自己是安全的。

二是关于儿童性教育。在中国教育的传统观念中,多数家长都是谈性色变的,认为它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张北川曾说: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当然,也有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的地方尝试把儿童性教育纳入小学教育,但结果可想而知,在家长和媒体的舆论压迫下,被迫取消。

不过对于孩子来说,性真的是一件不能知晓的事情吗,当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儿童接触并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倘若没有家长和学校予以正确的引导,不是把它看成一种生理健康知识,甚至是刻意的回避,认为性是留给那些需要性的人,那么当孩子选择自主探索时,难免会被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误入歧途。你嫌性教育太早,坏人却不会嫌孩子太小。

总之,倘若以后我有了自己的小孩儿,若是女孩,我依然会鼓励她读文学,读史书,养成良好的教养,但同时也会教她明辨是非,勇敢说不;若是男孩,就像是知乎上所说的:男孩的性教育,从教他“不要掀女孩的裙子”开始。

发生在每个人都躲不开的师生关系的背景下,容易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心里阴影。

若是男孩,在青春期前后,予以正确的两性教育的同时,将这本书作为辅助读物,引导他思考和成长也未尝不可,毕竟书中对于家暴以及性侵的描写,对于男孩价值观的树立还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无论无何,对于我们整个社会的未成年教育来说来说,在告诉女孩好好保护自己的同时,更要教男孩不要伤害别人。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

终于懂得为什么我一直不想翻开这本书。确实一直不想翻开,知道读了会感到压抑。最终还是读完了,如愿以偿地压抑,但不止于此,还有愤怒。

思琪是一个美好的少女,正如现实中的林,但没有攻击性。不全是因为她的天性,也因为后天她的父母也只教她bealady。

没有攻击性,就没有生命力。再多的才华,再多的美貌,都好似脆弱的琉璃灯,不堪一击。这种攻击性当然是指对外的,匹夫尚且有一怒,不能把什么都忍下来,向内杀死自己。

当然,没有攻击性不代表她就活该被欺侮。我们的世界不是童话,不是有花香鸟语小仙女的粉红色水晶球,这个世界的珍贵就在于它很完整。恶也是自然存在的一部分。我们尽可能地消除恶,但恶永远存在。如果没有了恶,也就不存在善。既然如此,那么生为玫瑰花就必须长出刺来。才能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人。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字

这本小说,分别开始了三次才读完,每次开始都有不同程度的压抑,关于性、性暴力、爱扭曲等等。林奕含把自己的鲜血洒在了这本书上,一如她对文学深沉与热烈的爱和对这个世界的失望与遗撼。

性侵依旧是人们的话题,也说明了这类事件在不断的发生。自从上了大学看的书有很多都是电子版的,好处之一是可以随时划线写想法,这本书我写了11条笔记。之前读的电子书我也会写笔记,但点赞的提醒只是偶尔会有,有人回复评论却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可能是我看的书太小众了(是微信读书对我看的书的类型总的一个概括。),但这本书对我的笔记的点赞提醒是随着我看完这本书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并且有人会回复我的评论,说明这本书在看的人很多,关注的人也很多。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这本书几乎就是林奕含自身的经历,2012年2月,本书出版,同年4月林奕含在住处上吊自杀。

小说的本质是虚构,但虚构高出于实录,甚至比实录更真实,而艺术的真实比生活的真实更能反映出生活乃至人情人性的本质,才能给人审美和教育。文学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源于那补习教师从13岁开始对房思琪长达数年的性侵事实,而伊玟又是林奕含对自己如果能正常长大想象的形象,怡婷又是自我的另一种救赎的表现——房思琪跟怡婷是灵魂上的双胞胎,怡婷虽然不漂亮但她却是干净的。伊玟是房思琪对生的渴望,怡婷是她对生活的祝愿,可是这个世界却不是对每个人那么友好。房思琪疯了,林奕含死了。幸福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小说的最后,怡婷的妈妈在说自己的女儿对男朋友的挑剔,而房家搬走了。两家都是有钱人家,本该继续做着好邻居,一起过着上流社会奢侈的生活,两家的女儿依旧这么亲密。可是房家的痛,思琪的伤,永远不能补救、治愈。

文学与爱,爱失禁。当补习教师李国华对房思琪性侵后,告诉她:“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房思琪想:‘一个能背下整篇《长恨歌》的老师必定是有才华的也必定是不坏的。’她一直强迫自己去爱上自己的老师。但《长恨歌》的开头是“汉皇重色思倾国”。这篇爱情悲剧也暗示着这段畸恋必定以失败、房思琪的惨败告终。房思琪对文学的信仰、对老师的崇拜用错了方式、对错了人,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大祸。

在女儿多次向她发出求救信号时,她选择了对性的避而不谈甚至对以一种恶劣的态度迫使房思琪去不要去想这些不该想的事。房思琪对妈妈的求助信号再也不会亮起,取而代之的是走向深渊的步伐。

最后分享两句房思琪说的话:

1、今天雨大到像有个天神在用盆舀水洗身子。

2、写遗书就太像在演戏了。”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字

女孩,都是幸存者。看到《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想起小学里有个女生特别可爱,体育老师总是不理跑得更快的我,而喜欢和她聊天,甚至有时候会打她屁股。

回想起此后种种,就像路口遇到的无数个紧急刹车,很危险,可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通过了马路,顺利长大。非常非常幸运。幸运,但并不是完全免于...大概没有一个女孩子,可以完全免于“性”的伤害。01.小学初中都是在城里上的,家却在城乡结合部,好几年的每一天都是独自来回,家里人怕我受欺负,总是让我把头发剪得很短,打扮成男孩子。就这样,有一次骑车回家,竟然有一辆自行车和我并排,那个男人猥琐地笑着,摸住了我的胸。

我骂了他一句神经病,飞速地骑走了自行车。

很多年,回想起那件事,我都会想,是不是当时头发太短,短袖里面又穿着一件小背心,所以会让那个人对我的性别产生疑惑,产生了想要验证的冲动。

我26了才明白,那和我的外形,和我的一切都毫无关系。那一切只是因为,对方是个变态。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只是在为他掩饰,做更多的合理化而已。

02.大学之后,学会留长发和打扮,遇到了更多变态,但伤害终停留在可以承受,并且过几天就能变成玩笑的程度。

但仍然有一件事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忍不住回想“怎么会这样”?

一位系里年长的教授,主动加了我的微信,在一个暑假里,我们几乎日以继夜畅谈诗歌文学,当时我觉得是师长对一个还算有灵气的学生的欣赏(当时也的确在他的鼓励下读了很多书,发现很多欣赏的新角度)。

后来听说彼在花园和学妹接吻,又带了几个女学生去外地采风。想起他已经脱落无几的头发,以及学校里很多其他年迈教授与女学生之间风花雪月的故事。瞬间理解,你把他当成老师,他只把你当成一个“女人”。

什么“发乎情,止乎礼”,什么“传道受业解惑”,大概都只是一种用来包装和伪饰的猥琐。

03.有大概在几年前,谈了很久的ex带我去一次social,他的一位同学是某大学的辅导员,还管着一些食堂之类的差事。一路上,他们讲着黄段子(我对这其实并没有什么所谓)正巧看到一个过马路的空姐,他根本不认识生活里具体的空姐,就开始对她们的生活形态展开种种居高临下的评论(为了搞笑),再之后,几乎引申到所有从事文艺工作的女性。

整辆车陷入死寂,没有任何人和我对话。在他们眼里,可能我也就是个自以为是的傻逼。ex虽然没有批评我,但也在事后指出我那样让所有人都很尴尬,并不得体,以后他和他们相处也会很难。之后因为其他事情我提了分手,他觉得我毫不知足,痛陈xx(也就是车上那位男性)那些人都去找鸡,而他从来都不。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杞人忧天,这几天上有个浙大女博士自杀的帖子很火。她受到了博导的性骚扰,家人让她隐忍,因为差一点就可以毕业了,而相恋7年的男朋友因此和她分手了。

你看女孩子的身体会“脏”,所以我们必须要为了别人守护好自己。被害是污点,所以侵犯人的是李国华戴飞,而被骂、道歉的却是郭晓奇、房思琪。

这个世界,怎么会这么糊涂!?

05.也暗自庆幸,在一切的机缘巧合中,但凡有一些事情稍微发生偏差,可能就会发展出完全不一样的故事。

被骗炮,被占便宜,遇到露阴癖,被家暴,被pua,"被小三"……凡此种种,大概也可以写一个《9x年生的xxx》,例数一个普通女孩在长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伤害。所有这些词,哪怕每一个单拎出来都会让一个成年女性感到崩溃。而女孩子却可能从小就要独自面对这些没有人告诉她过的坑。

感谢林奕含,用如此疼痛的方式诉说了自己身上的伤痛,于是当我们再讲起李星星的案子,只要说,她经历了房思琪那样的事,就可以解释很多。浙大女博士以死明志,也会让更多女孩警惕,让更多隐秘的狼师收起手来。

可是可是,为什么死的总是女孩?在她们死后,坏人却继续被机构保护,转身化名,重新做人。不,不要这样!我们当然应该义愤填膺地让所有色狼和王八蛋都下地狱,但是当我们发现了风险的普遍,就要拿出母大虫的气势,让自己也变得粗糙一点。允许自己做个不完美的普通人,不迷恋伤痛,说出来,忘记他,更放过自己。

不要通过爱情来寻觅传奇,先强悍地活下来,让坏人去死才对。

林奕含真的很棒你也清楚吧人生其实有很多光明和浪漫的地方,比如怡婷和思琪学法语,对彼此说“我爱你”到笑翻,还有毛毛先生的“我愿意堕入面团地狱里,生生世世擀面皮。用一辈子擀一张你可以安稳走在上面饿了就挖起来吃的面皮。”

另也要提醒自己除非从我做起,我们的梦想就不可能实现。要努力守护认识的不认识的女孩!希望我们都能平安顺遂地长大。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

道貌岸然的李老师自视清高,这样一个变态,人渣,内心的扭曲令人毛骨悚然,简直比凶杀案的嫌疑人来的还要恐怖,可是人渣不就是这样吗?永远也想不到他们内心有多恶心,有多肮脏。怡婷跑去找李国华的时候真的让人心痛,同样的痛苦也在我身上发生吧,请让我和她一起承担。我想,如果思琪当时立即告诉了怡婷又会怎样呢。

自尊心这种东西让人渺小又卑微我想世界上最美好的样子应该是伊紋姐姐那样的吧,她善良勇敢有涵养,可为什么要让那所谓的“教养与忍耐”丢失了自我,这是悲哀的。我想,毛毛先生和怡婷的存在可能是她们还能活下去的动力了。社会真的悲哀,家庭也让人心寒,性侵与亲情之间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因为性侵而无法活下去,选择死亡。

还是说因为亲情,甚至于任何一种感情能支撑着你活下去?性侵是社会的悲哀,是社会性的原因,那些人冷漠无情的人千万不要忘记自己干过什么。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读后感

毫无疑问诱奸未成年少女的老师是禽兽不如的败类。但是遇到败类,赶紧跑!头也不回的跑!既然环境险恶,没有人可以帮忙,那就跑啊!

当时太小,不明白不要紧,没有能力反抗不要紧!爸妈不帮忙不要紧!长大了,再跑也不晚啊!打不过就跑!现在跑不了就以后跑!文学不仅有那些幽幽怨怨的作品,也有《水浒传》,也有海明威。

不要一与“性”相关,就想得太梦幻、太神秘、太肮脏。就把它当成是一个如何面对困难、灾难的问题。就当自己断了一只手。就当自己断了一条腿。就当你是被鲨鱼咬掉一条腿。鲨鱼咬掉你一条腿。你不跑。

你悲伤,难过,无法接受。还要去让鲨鱼继续咬你。鲨鱼没把你咬死,你还要自杀。那谁还能救得了你?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会遇到什么灾难,但是怎么面对灾难,永远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我个人非常同情作者,以及她的遭遇。她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孩子。对她实在不忍苛责。她没有伤害任何人,除了她自己。

相关范文推荐
  • 12-28 平等的演讲稿分钟(汇总15篇)
    演讲稿范文是演讲比赛中的必备材料,它可以让参赛者更有准备地进行演讲。接下来是一些成功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为大家的演讲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每个人都渴望自由,包括动
  • 12-28 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大全(19篇)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类型作文的结构和写作思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1]陈军.防范资金风险与资金管理研究[j]
  • 12-28 教师节超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12篇)
    策划方案应该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避免冗长的文字描述和繁琐的流程。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策划方案范文中的经验和方法,实现更好的工作效果。2、树立好又多购
  • 12-28 家委会发言稿校长(专业17篇)
    发言稿还可以提前准备好问题的回答,使演讲者在问答环节更加从容和自信。发言稿是一种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或讲话的文稿,用于传达特定的信息或表达某种立场。在各种场合中,
  • 12-28 红领巾中国梦的爱国演讲稿(优质17篇)
    爱国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对祖国河山和文化传统的深情厚意。通过阅读这些爱国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爱国精神的真谛和力量。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优美
  • 12-28 作风教育组织生活会内容(汇总20篇)
    范文范本能够为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结构,使我们的作品更加规范和有条理。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根据市委教育实践活动领
  • 12-28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心得(精选12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的总结。通过阅读别人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了解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和经验。。前几天,我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开放日的活
  • 12-28 网络调查报告做(模板14篇)
    调查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的观点、态度和行为,以及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到的一些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
  • 12-28 时间的流逝(热门17篇)
    优秀作文要求语言精准、结构严谨,能够将作者的思想完整表达出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样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一个老人,坐在温暖
  • 12-28 我身边的雷锋演讲稿(优秀17篇)
    演讲稿范文是演讲者思考、准备和演讲的重要基础,它能够引导整个演讲过程的流畅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尊敬的各位领导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