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演讲稿>比的认识教案设计(模板16篇)

比的认识教案设计(模板16篇)

时间:2023-12-28 09:37:07 作者:BW笔侠比的认识教案设计(模板16篇)

教案模板可以和其他教育资源结合使用,提供多样化的教学体验和学习机会。精心准备的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二、单元分析:“倍的认识”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一共三个例题,例题1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是以学生做教室清洁的为情境,根据所给的两个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单元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单元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五、单元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六、单元教学安排:

2、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练习十一3、4)。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题3,练习十一5、6)。

3、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练习十一7、8、9、10、11)。

教学内容:p50例题1,练习十一1、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

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难点:1、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建立“1”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一):说出图中有几个几?

生1:有2个3.

生2:有3个2.

生3:有1个6.

对于学生正确的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出示课件(二)先出示2个红苹果,再出示4个青苹果。

师:如果把2个红苹果看作“1份”,那么,青苹果就有这样的几份?有谁知道?

生1:青苹果就有这样的2份。

师:对,在数学上,我们也把这样的2份,叫做“2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倍”这个新朋友。

二、新授。

1、教师示范,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件出示p50图,学生看书上图,图上有什么?

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胡萝卜圈起来。

师: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红萝卜就有这样的几份?

生1: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

师:对,你能把它圈出来吗?

学生上台板演。

2、学生试着圈一圈,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白萝卜有10根,画黑板上,那10根白萝卜有几个2根呢?

先请一个同学来说说你准备怎样圈?

打开书,请大家用铅笔在书上圈一圈那10根白萝卜,并完成下方的填空。

同位互相检查,同时请一个学生上黑板圈一圈,集体订正。

从上面可以看出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为什么是5倍而不是3倍呢?

3、练一练。

做一做2,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要我们怎么摆,4倍是什么意思?

我们就在纸上第一行先画5竖线代表5根小棒,第二行怎么画?请你画一画,然后圈一圈。

三、拓展提高。

小黑板出示一朵红花,再出示一朵兰花。问:兰花是红花的几倍?

分析:如果把一朵红花看成1份,兰花就有这样的1份,那么兰花是红花的1倍。

继续出示2朵,3朵,4朵,5朵,6朵兰花,并指名学生回答兰花是红花的几倍?

提问:这些数与1存在什么关系?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小结:任何数与1都是倍数关系,这个数是几,他就是1的几倍。

通过练习,使学生理解“1”倍的概念。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个教学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含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倍”的概念是依据乘除知识中“份”的概念扩展而来,通过两个数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自主体会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明确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

学情分析。

因为在各种练习、测试卷中经常出现有关“倍”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但对于“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学生们都不明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看图说一说有几个几,12里面有几个3。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三、认识“倍”。

1、首次感知“倍”的含义。

老师揭示:把2朵蓝花看成1份,黄花有这样的3份,就可以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2、再次感知“倍”的含义。

减少2朵黄花,问学生,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再减少2朵呢?

3、老师再添上一朵蓝花,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通过这三个步骤,让学生明白,要回答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首先要先看蓝花有几朵为一份,再看黄花这样的几份,那么黄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4、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

5、按老师的要求动手摆小棒。

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圈一圈,填一填,说出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

2、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引导学生这样想:蓝花有2朵,红花有8朵,8朵里面有几个2朵,红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它其实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计算。再扩展开来,“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五、练习。

《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初步认识“倍”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经过自己探索,找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在认识“倍”的数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星星图让学生观察。提问:在美丽的夜空中,有什么?数数金星有几颗?(2颗)蓝星有几个2颗?(2个2颗)2个2是多少?你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2=4)再数数红星有几个2颗?(3个2颗)3个2颗是多少?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2=6)。

2、小结:求几个几相加得多少,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

3、谈话:这些星星这么美,想摘吗?只要你肯动脑筋,你就能摘下它。

二、学习新课。

1、教学“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3倍”。

(2)小朋友用蓝、黄花片进行操作。

(3)指名到黑板上摆。数一数,黄花摆了几个2朵?

(4)讲解: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这时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出示这句话,并让学生读。

(5)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1)谈话:小明有3本书,小红有2个3本,(出示图)这时我们可以说小红的书是小明的几倍?(学生回答,并说说为什么。)。

(2)谈话:妈妈买了4个苹果,草莓有4个4,(出示图)这时谁又能用“倍”来说一句话。(指名回答,并说说为什么。)。

3、教学计算黄花的朵数。

提问:要求黄花有几朵?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你怎么想到用乘法计算的?

4、教学计算红花的朵数。

(2)学生操作学具,同桌合作讨论,讨论好的打开书列算式。

(3)反馈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摆的',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看,又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小熊贝贝,它想出一道题目考考大家,愿意接受考验吗?把书翻到第83页,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检查。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自己摆道具,填括号,写算式。做完后,一人报结果,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4、拍手游戏。

请一位学生拍2下,教师拍6下,让该学生说说老师拍的是自己的几倍。然后采用教师说要求、学生拍手,学生说要求、教师拍手,同桌互拍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

5、数星星。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上的表现都很棒,看看哪些小朋友摘到了星星。上来排排队。

(1)数一数金星、红星、蓝星各有几颗。

(2)你会用今天学的“倍”说一句话吗?

三、课堂总结。

《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1.预习:在课前把老师即将教授的单元内容浏览一次,并留意不了解的部份。

2.专心听讲:。

(1)新的课程开始有很多新的名词定义或新的观念想法,老师的说明讲解绝对比同学们自己看书更清楚,务必用心听,切勿自作聪明而自误。若老师讲到你早先预习时不了解的那部份,你就要特别注意。

有些同学听老师讲解的内容较简单,便以为他全会了,然后分心去做别的事,殊不知漏听了最精彩最重要的几句话,那几句话或许便是日后测验时答题的关键所在。

(2)上课时一面听讲就要一面把重点背下来。定义、定理、公式等重点,上课时就要用心记忆,如此,当老师举例时才听得懂老师要阐述的要义。

待回家后只需花很短的时间,便能将今日所教的课程复习完毕。事半而功倍。只可惜大多数同学上课像看电影一般,轻松地欣赏老师表演,下了课什麼都不记得,白白浪费一节课,真可惜。

3.课后练习:。

(1)整理重点。

有数学课的当天晚上,要把当天教的内容整理完毕,定义、定理、公式该背的一定要背熟,有些同学以为数学注重推理,不必死背,所以什麼都不背,这观念并不正确。一般所谓不死背,指的是不死背解法,但是基本的定义、定理、公式是我们解题的工具,没有记住这些,解题时将不能活用他们,好比医师若不将所有的医学知识、用药知识熟记心中,如何在第一时间救人?很多同学数学考不好,就是没有把定义认识清楚,也没有把一些重要定理、公式“完整地”背熟。

(2)适当练习。

重点整理完后,要适当练习。先将老师上课时讲解过的例题做一次,然后做课本习题,学有余力,再做参考书或任课老师所发的补充试题。遇有难题一时解不出,可先略过,以免浪费时间,待闲暇时再作挑战,若仍解不出再与同学或老师讨论。

(3)练习时一定要亲自动手演算。很多同学常会在考试时解题解到一半,就解不下去,分析其原因就是他做练习时是用看的,很多关键步骤忽略掉了。

4.测验:。

(1)考前要把考试范围内的重点再整理一次,老师特别提示的重要题型一定要注意。

(2)考试时,会做的题目一定要做对,常计算错误的同学,尽量把计算速度放慢,移项以及加减乘除都要小心处理,少使用“心算”。

(3)考试时,我们的目的是要得高分,而不是作学术研究,所以遇到较难的题目不要硬干,可先跳过,等到试卷中会做的题目都做完后,再利用剩下的时间挑战难题,如此便能将实力完全表现出来,达到最完美的演出。

(4)考试时,容易紧张的同学,有两个可能的原因:

a.准备不够充分,以致缺乏信心。这种人要加强试前的准备。

b.对得分预期太高,万一遇到几个难题解不出来,心思不能集中,造成分数更低。这种人必须调整心态,不要预期太高。

5.侦错、补强:。

测验后,不论分数高低,要将做错的题目再订正一次,务必找出错误处,修正观念,如此才能将该单元学的更好。

6.回想:

一个单元学完后,同学们要从头到尾把整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回想一遍,特别注意标题,一般而言,每个小节的标题就是该小节的主题,也是最重要的。将主题重点回想一遍,才能完整了解我们在学些什麼东西。

《认识直角》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直角的过程,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去判断直角。2、在认识直角的过程中,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感知直角的特征;会画直角,判断直角、锐角、钝角;建立直角的表象。

教学准备:三角板、纸片、钟、多媒体。

教学过程:

1、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角,现在你知道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吗?(指名汇报)。

2、谈话:看看这个正方形,你能指出它的角吗?

(指名一生上前指角,指出有4个同样的角)。

在纸工袋上有几个这样大小的角?三角板上呢?

3、谈话:刚才我们找出的这些角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直角”。一般我们还要在直角上标上一个符号来表示直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直角。

二、折角。

1、谈话:那么你想自己来折一个直角吗?

(学生用圆形纸和不规则纸折角)。

2、提问:比较你折的两个直角,有什么发现?

再与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别比较后汇报)。

3、提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直角都是一样大小的)。

三、找角。

(学生找直角)。

2、提问:谁来交流一下,你找到的直角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的?(全班交流)。

3、谈话:小朋友真棒,找到了那么多的直角。其实啊,在我们经常看见的钟面上也有直角,你知道吗?(课件出示例1想一想)。

(学生交流,教师在钟面上拨一拨,并验证)。

(学生汇报,两种方法。)。

下面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到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学生活动)。

5、提问:你找到几个直角?谁来指一指?

(指名上前指一指)。

(同桌合作拼直角)。

指名汇报,并展示拼出的直角,另请生验证。)。

四、画角。

谈话:拼了角后,你想把直角画下来吗?

(学生在书本p68方格纸上画一个直角。

指名展示,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怎样验证?

教师在方格纸上示范画直角,学生再画一个直角)。

1、谈话:刚才我们折了直角,画了直角,并知道在生活中有许多直角。请你再看看这几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哪一个是直角呢?(图略)。

(指名上前指一指)。

六、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下面的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哪些是钝角?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5题。

照下面左图的样子标出其他各图形中的直角.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展示、汇报。

3、在下边的图形中,你能找到几个直角、几个锐角和几个钝角?(图略)。

七、总结。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比的认识》教案设计【】

(1)经历实践操作与观察,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一、猜谜语引入。

1、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学生猜谜得出:“钟表”

2、说说在日常生活中闹钟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闹钟的作用。

3、揭题:老师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钟表请大家一起看。在这些表中,其中这几个钟表上都有一个钟面,那么我们今天就先来一起认识钟面。

1(板书:认识钟面)。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请你们像名侦探柯南一样,仔细观察老师这儿的钟面,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学生观察钟面,也许会发现钟面上有两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细较长的是分针,有12个数字。

(二)认识整时。

1、[教师出示钟面]:请学生观察,现在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学生观察得出:现在表示2时。

2、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观察几个整时钟面得出:分针指向几。

3、照学生说的方法,让大家再说钟面上的时刻。学生操作。也许会有两种拨法:一种先拨时针,一种先拨分针。

4、教师利用大屏幕,再出示几个时刻,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学生独立说、同桌互说。

5、出示几个整时钟面,让学生观察整时时,分针指向几?

6、动手操作:在钟面上拨出几个整时。

(三)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有用分针时针表示时间外,还有另外一种表示时间的方法。你知道吗?让学生引出:电子表、电视机等上也能显示出时间。

2、教师追问:电子表怎么显示时间的?学生观察得出: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左边是几时,就表示几时,右边是几时,就表示几分。

3、联系生活实际:像电子表显示的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什么。

2地方见过?学生联系实际会说出电话显示器上、电视上、手机上等等。

4、让学生试写这种表示方法。

(四)掌握用上午、下午等词语表示时间。

1、根据桌上的这张图,马上写出这几学生独立试写,同桌相互观察,

反馈。个钟面显示的时间?学生独立试写。

2、小组内交流,你写的时间。学生交流,反馈。

3、观察你写的时刻,有什么发现?理由呢?学生也许会发现:有两个10时。因为一天中,时针要走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

4、教师小结: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两个10时,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用这些词语。引出:上午、下午等词。学生动手拨小闹钟,并用上午、下午等词语,表示时间说一句话。

5、实践操作: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七)全课小结。

《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

2、巩固“倍”的概念。

判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学生解答时,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3、教学例3。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有3个2,那么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2)师:如果只告诉我们第一行有2个圆片,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那么第二行有几个2?同学们会摆吗?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摆摆看。

(3)小组讨论:要求第二行有几个圆片,应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

(4)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课本第76页:“做一做”练习。

先让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列式计算。

2、课本第78页第1题。

学生练习时,多举一些实例,结合操作学具,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3、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知识?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一个卡通形象,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动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学生活动,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有3个女同学,男同学的人数有2个3,那么我们就说男同学的人数是女同学的2倍。”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二、借助直观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倍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倍”的概念。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整节课的教学,都能围绕“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的教学上,为了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第一行参照的数量都“2”,并且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通过直观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时,也是学生借助直观演示,再结合以前所学生的知识,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三、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时,让学生通过认真看、动手摆、积极说,使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初步的表象,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倍”的概念。

《认识直角》教案设计

《认识直角》这是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学生是在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来学习直角的初步认识的。作为同年级的老师,听了涂一静老师的《认识直角》这节课,我有如下的'一点点想法。

这节课整体上思路清晰,重难点都有加以强调攻破,老师上课的体态语言都满不错的。特别是在“谁能用手比划一下直角”这个环节,她借机教育学生举手要规范,把行为规范教育很好的融入到了数学教育中。但在这里我想着重说几点我有异议的地方。

在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哪里有直角的这个环节,涂老师让很多学生都起来说了说,我觉得她在这里用时过多,以至于后面的练习有些没做。

在让学生“在格子上画直角”这个环节,我觉得这里涂老师有点准备不足,这里最好让学生用水彩笔等有颜色的笔画起来效果更好,只用铅笔很难看清楚。

在巩固练习的动手折一折环节,我觉得老师没有必要把需要折几步折出直角告诉学生,应该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他们折出直角就可以,没必要一定是两步或三步。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直角时,如何把三角板的直角摆在直角上,我认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总体而言,涂老师的这节课是一堂成功的课,她准备的还是比较充分的,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中说一说、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让学生在做中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整堂课师生互动积极,课堂目标达成度较高。

《认识11~20》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68——70页。

教学目标:

a类:

能正确认识11—20各数并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

b类:

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

2、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c类:

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是本课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每人20根游丝每人2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2、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给大家提个问题吗?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几只海鸥?

先猜一猜有几只?

到底谁猜的对呢?

怎样才能数出准确的数呢?(学生说方法)。

教师说明,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只海鸥。

教师圈一只,学生摆一根。

数一数,你一共摆了多少根?(板书:11)。

你猜对了吗?恭喜你。

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地数出呢?

(学生汇报数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1根1根地摆。

2根2根地摆。

3根3根地摆。

5根5根地摆。

10根10根地摆。

(评价学生摆的方法,根据学生摆的情况进行反馈和引导。如果认为自己摆的方法是最好的,可以接着继续摆其他的20以内的两位数,在摆的过程中感受10根一捆最好数)。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是几个十?还有几根?大家看,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是11了。

(教师演示10根捆成一捆)。

说明:1就是1一个一。11里面有一个十和1个一。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板书:一个十(捆成一捆的小棒图)1个一(1根小棒图)。

2、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教师圈一只,学生摆一根小棒。

数一数,你摆了几根?

你摆的能让老师一眼就看出来吗?说说你的方法。(10根捆成一捆,还剩3根)。

教师边巡视边反馈。

问: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我们就说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板书:131个十3个一)。

3、解决:礁石上有几只海鸥?

边数边摆。摆完后问:你发现了什么?(20根能捆成2捆)。

有没有剩下的?

2捆是几个十?

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板书:202个十)。

4、小结:同学们,你们太棒了。没用老师教就知道了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两个十就是20。

我们认识了11、13和20。想一想,20以内我们还有哪些数没有学?

5、数数。

正数、倒数11——20。

6、填数练习:有的数字喜欢捉迷藏,悄悄藏了起来,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7、学习数位。

同学们,这些数还可以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借助计数器介绍数位:右边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拨11。(一个一个地拨,满10个后说明在计数器上10个可以进到十位上拨1,个位上是0,继续在个位上拨1)。

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写的时候,十位上是1对着十位写1,个位上也是1,我们对着个位写1。

拨13。

拨20。

说明:20的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写0。

师生互动,拨数。

小结:以前我们学习了0到10十一个数字,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0个新朋友。哪10个?(学生齐数,教师板书课题)。

你了解它们吗?

三、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圈“10”练习。

2、写一写,画一画。

3、填空。

四、课堂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11——到20十个新朋友。以后我们经常和它们打交道,一定要好好和它们相处啊!

板书设计:

认识蔬菜教案设计

1、了解常见的蔬菜的名称,了解粮食来之不易,爱惜劳动成果,做到不挑食的好习惯。

2、初步了解几种蔬菜的特点、作用,培养幼儿对蔬菜的了解及喜爱之情。

3、知道常见蔬菜的实用方法及营养价值。

重点:通过观察、交流,知道蔬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难点:熟悉各种蔬菜的外形特征,能正确的读出蔬菜的'名字。

1、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萝卜、土豆、茄子、青椒)若干(每人手里一份)。

2、魔术箱。

3、白菜奶奶头饰一份。

4、音乐。

一、开始部分。

1、导入:师幼做律动《小手拍拍》。

师出示魔术箱,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摸一摸,猜一猜。

(1)让幼儿猜猜箱子里面装的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述。

(2)请一名幼儿到前面的箱子里摸一摸,感受其蔬菜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能够说出常见蔬菜的名称,如:西红柿、黄瓜、萝卜、茄子、青椒等。

(3)师出示各种蔬菜,让每名幼儿亲手摸一摸,感受其形状特点(形状是圆的还是长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4)师向幼儿介绍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的好处,鼓励幼儿吃饭不挑食。

(6)让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喜欢吃哪种菜,不喜欢吃哪种菜,为什么?

三、结束部分。

1、小结:

游戏(1)师出示白菜奶奶头饰:“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啊?(幼回答)今天呀白菜奶奶过生日,我们挑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蔬菜做白菜奶奶的生日礼物好不好”?我们一起给白菜奶奶唱首歌吧,师放音乐《生日快乐》。

(2)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蔬菜,也知道了蔬菜非常有营养,所以小朋友以后不能挑食要多吃蔬菜,这样身体就不会得病了。

四、延伸环节。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各种蔬菜,懂得节约粮食,做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认识直角》教案设计

2、会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服务于生活”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法(折纸,用直角尺量,用眼观察)引导学生们初步认识直角,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测量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引出新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

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师出示一张彩纸和一个练习本,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问:

(1)彩纸的表面是什么图形?它上面有几个角?

(2)练习本封面是什么形状?它上面有几个角?

3、指名一个学生从几个折的角里挑出和练习本封面一样的角。

(4)教师用学生们折出的直角,与图形中的所有角比一下。生说这些角的有什么特点。

(5)师:像这样的角,就叫做直角。

教师用三角板在黑板上在画出一个大的直角。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直角。

板书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2、判断老师找的是不是直角。(课件出示)。

(1)让学生们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折出一个直角。

(2)用学生折出来的直角与黑板上画的直角比一比,再让学生用折出来的直角跟自己数学书上的角比一比。

4、观察三角板上的角。

(1)同桌比较三角板三个角的大小。

(2)指出三角板的哪个角是直角。

(3)用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和自己刚才折出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它们的大小是否相等。

(1)学生试画,师巡视指导。

(2)全班展示交流如何画直角。

第一步:先画一个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

第二步: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对齐图上的点,把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直直的线。

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从这点出发,向上画出这个直角的另一条边。

(3)学生画,可以边说边画。

(三)知识运用。

【基础练习】1、完成课本第41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2、做第42、43页的第4、5、6题。

【提高练习】数一数,每个图形有多少个角?多少个直角?

【拓展练习】下面圆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吗?你还能说说哪个时刻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请在方形钟上画一画。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画一画。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3)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

认识自我教案设计

高中时期是确立自我意识最为关键的阶段,对刚进入高一的新生特别重要。同时,高中生对他人也有了一定的关注意识,懂得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对高中新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1、让高一新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好高中阶段学习的思想准备。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应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机遇和挑战。

2、认识他人,才能理解,关怀他人,才能获得良好的友谊与增强自身的情商,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高一(11)班。

本班教室。

1、要求全体同学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想想自己做过哪些事情,准备几张白纸。

2、征求学生意见,将相对熟悉的学生每三个分为一组,注意男女结合。

(一)歌曲《突然的自我》引入,初步感悟。

(二)心理测试。

1、每个人拿出一支笔和一张白纸,在一分钟内写出你认为很重要的五个名词。

2、在二分钟内写出五个形容词。

(学生的结果可能会有积极的,可能会有消极的,在潜意识下所做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这个人最近的心理状况。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真实地认识自己。)。

(自我感知)。

(二)游戏。

1、每个人写出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时间限度为3—5分钟。写好后各人自己保管好。

(自我剖析)。

2、模拟“与镜子的对话”的方式,每三位同学分为一组,其中一位同学扮演找优点的镜子,另一位扮演找缺点的镜子,一齐找出第三位同学的优点和缺点,轮流循环。

(互助剖析)。

3、对照自己写的和同伴帮忙找的优缺点,交流。

九、小结。

认识物体教案设计

1.进一步学习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2.认识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3.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发展感知能力

棒棒糖许多个、蘑菇许多个、音乐磁带

一.运用听觉和触觉区别“1”和许多。

做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让幼儿运用听觉和触觉区别“1”和“许多”

二.实物操作,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1个棒棒糖,请幼儿集体、个别说出:“这是一个棒棒糖”,然后出示许多棒棒糖,启发幼儿说出“许多棒棒糖”。

2.请每个幼儿从盘子里拿出一个棒棒糖,拿时教师问幼儿:“你拿了几个棒棒糖?”要求幼儿说出:“我拿了一个棒棒糖”。拿完之后再问幼儿:“盘子里还有棒棒糖吗?(没有了)”。

教师小结:“刚才盘子里有许多棒棒糖,小朋友一个、一个……地拿走了,盘子里就没有棒棒糖了,我们可以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

3.小朋友们都喜欢吃棒棒糖,请你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好吗?启发幼儿将自己手中的棒棒糖送回盘子由教师暂时保管,边送边说:“我送了一个棒棒糖”送完后引导幼儿说:“现在盘子里有许多棒棒糖了。”

教师小结:“小朋友把手里的棒棒糖一个、一个……地放进盘子里,盘子里就有许多个棒棒糖了,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三.做游戏,进一步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做游戏:小白兔采蘑菇,练习将许多分成一个、一个……再将一个、一个……合成许多。

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在计算器上拨出:300、1000、35、600、48。

学生读一读,并且写出这些数。

2、出示4版、5条方块。

这个数你会写?学生尝试写一写、读一读。

二、新授:

1、直观认识:4版、5条方块。

学生汇报这个数是四百五十的理由:4版――4个百5条――5个十。

4个百和5个十和起来是四百五十。

板书:4个百和5个十和起来是四百五十。

写出450问4写在了哪个数位上?5呢?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

拨数写数:230、480、890。

3、完成“试一试”:

(1)同桌先互相数一数:一十一十地数,从370数到430。

师:把你们刚才数到的数填在书中的括号里。

(2)同桌相互一十一十地数,从890数到1000。

学生如果数得有困难,老师可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数一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2“想想做做”第1、2题。

独立看图填写,集体交流汇报。

2、完成p12“想想做做”第3、4题。

读数写数,做过这两题后你有什么想法?教育学生保护植物和野生动物。

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1.学生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引出倒数的意义,并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2.学习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及互为的含义。

2.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一)激发兴趣,引出概念。

1.投影。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谁说得快?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快吗?这两个因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这节课老师就要把这中间的奥秘告诉你们,相信你们得知后比老师说得还快。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倒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2.同学认真观察每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

3.你还能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你为什么说得这么快,有什么窍门吗?

生:两个数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就可以了。

师:说得好,因此我们把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把板书补充完整)。

4.举例说明,什么叫互为倒数?

师:3是倒数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你们说得对,谁能说出几组倒数?

同桌互相说,每人说两组。(指名说)。

问:怎样判断他们说得是否正确?

生:看这组数的'乘积是否是1。如果乘积是1,这两个数是互为倒数;如果乘积不等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认识11~20》教案设计

一、填空。

1、写出下面各数。

十一十三十七二十。

2、16的相邻数是和。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4、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是。

5、13后面的第4个数是。

6、20里面有个十。20里面有个一。

7、18里面去掉还剩10。

8、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

9、被减数和减数都是10,差是。

10、两个加数都是7,和是。

11、在12、8、15、17、11、19、10这些数中:

(1)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一共有个数。

(2)从左数,第4个数是;从右数,在第2个。

(3)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同的是。

(4)比15大,比19小的数是。

12、按要求写数。

写出1-20中的单数:、、、、、、、、、。

写出1-20中的双数:、、、、、、、、、。

1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582120151171820。

二、计算。

三、看图填()。

老虎在第一节车厢。

1.熊猫排在()。

2.松鼠排在()的前面。

3.猴子排在()的后面,在()的前面。

4.大象排在()的前面。

5.()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四、看图填()。

更多位置与顺序课后练习题和其他相关复习资料,尽在!请大家及时关注!

为了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小学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分类同步练习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1.想一想,有几种分法?

2.圈一圈,把下面的饼干分成三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
  • 12-28 社区活动项目计划书(模板16篇)
    计划书不仅可以给我们提供明确的方向,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案例,供大家学习和借鉴。今年是世界反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
  • 12-28 五年级稻草人读后感(实用18篇)
    读后感是读者在理解和吸收作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点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下面是一些精选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读后感时有所帮助。今天:我把我在图书
  • 12-28 婚前房产公证协议书(汇总19篇)
    婚前协议应当细致地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以保护双方的权益。以下是一些专家推荐的婚前协议模板,可供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修改和适应。__字第__号兹证明__(应写明姓
  • 12-28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优质24篇)
    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教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对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份文件,
  • 12-28 小草的小学生(优秀18篇)
    优秀学生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有效管理学习和生活,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学生的评价和表扬,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有的人喜欢粉红的桃花,
  • 12-28 红头文件通知通知的红头文件(精选15篇)
    通过通知,我们可以及时协调和安排各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如下是一些通知的常见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各部门及全体工作人员:。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
  • 12-28 公司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报告(实用15篇)
    在安全工作总结中,应该准确记录并分析发生的安全事故和不安全行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全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对这些范文的阅读,可以对写作安全工作
  • 12-28 宿管部申请书宿管部申请书(热门15篇)
    在撰写申请书时,注意使用积极、自信和有说服力的语言,使得读者对于你的申请印象深刻。要想写一份出色的更多申请书,就不妨看看下面的范文,它们可能会给你一些启示。
  • 12-28 农机干部心得体会农机工作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回顾和展望,通过总结和概括,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心得体会范
  • 12-28 军训每天心得(专业22篇)
    军训心得是对参加军训期间的所思所感所悟的总结和归纳,它能够让我们反思和回顾军训的过程。下面是一些同学们在军训结束后写的心得体会,值得我们一起学习和思考。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