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用心灵去倾听大全(14篇)

用心灵去倾听大全(14篇)

时间:2023-12-27 09:26:24 作者:曼珠用心灵去倾听大全(14篇)

学习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写作时参考一下优秀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一些灵感和思路,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用心灵去倾听》读后感,课文《用心灵去倾听》读后感

课文主要讲了: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颗心走到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深厚情谊.让我感触最深的有这几处:

“一天,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非常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还疼,我拿起电话找到苏珊.”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作者最喜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作者不仅痛苦,同时也对死亡充满恐惧,苏珊巧妙地采用了更好的办法:他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听着这样的话语,作者心头的阴影定会乌消云散,快乐就会重新回到作者身边.

“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是啊,作者找到了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希望,把希望寄托在小精灵身上.

因为作者听到了小精灵温柔的声音,所以作者的心灵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

我觉着作者的哭既是伤痛带来的哭,也是孤独中找到希望的哭.作者还用“第二个母亲”形容苏珊,看得出作者对苏珊那浓浓的爱意.

我也看得出,苏珊对作者的爱,每天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和小作者一起聊天,作为问讯处的职工,除了苏珊,其他人很难办到.这一篇课文让我懂得了:不管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时,都要有耐心和爱心。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课文中的二类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3)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科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进而教育学生要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重难点、关键:

1.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课时划分:

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唯一的听众》,文中的老妇人用倾听给了我信心。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倾听的真情故事。

(1)指名读课题。

(2)理解“倾听”

二、读阅读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1.齐读阅读要求。

2.指名说要求。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1.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快速地读几遍。

2.扫清文字障碍。

3.理解词语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那些帮助?

四、精读课文,品词悟情。

1.课文的那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

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3.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1)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2)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3)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4)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

5.在课文中找出与这些句子相对应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总结全文。

六、拓展延伸: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七、作业布置:写一写,学了这篇课文你心中的感受。

读用心灵去倾听读后感

《用心灵去倾听》是一篇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一册课文课文,来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报》,中国《参考消息》翻译并刊登了本文,作者顾周皓。下面是有用心灵去倾听。

读后感。

欢迎参阅。

有的人就算认识十年、二十年,也不能成为朋友;有的人只要见一面,交流一会儿,就能成为对方的知己;还有的人,通过一台老旧的电话机,就能成为互相之间刻骨铭心的人。其实,大家都可以做到后者,只要我们用心灵去观察、感受和倾听。

我迅速地翻阅着脑子里的记忆。

还记得几天前,我在运动会上摔了一跤,有的同学跑过来扶我,有的同学过来安慰我,可其他同学却只看着我,我感到很委屈。现在回想起来,在他们的眼神中分明体现出了对我的问候、关心、呵护。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一个眼神,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观察。

一次,在上学的路上,我正在过马路。马路上汽车奔驰着,“呼呼”的声音不断地响。我看了一眼手表,哎呀,快迟到了!我眼睛盯着前方,加快脚步走。突然,一辆汽车飞驰过来,就在这时,一位阿姨及时拉住了我,汽车在我眼前开走了。我正要向那位阿姨道谢,结果一回头,她已经走了。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一个动作,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感受。

期末考试的成绩下来了,我没有考好,情绪十分低落。这时,好朋友卢嘉禾看见了,马上过来鼓励我,叫我不要灰心,还冲我笑了笑。在她微笑的背后,也是伤心,难过,因为她自己也没考好。听了她的话,我的心情一下子舒坦了许多。是啊,有的时候,真情只是几句话,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灵去倾听。

这时,我又想起了苏珊。苏珊在临死前写了一张纸条给“我”。我看出了苏珊对一个孩子的负责,即便这个孩子不是她自己的。

是啊,人与人之间,就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要吝惜自己的真情,哪怕只是一个眼神,哪怕只是一个动作,哪怕只是几句话语。

“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我可以体会到电话里那女人说完这句话后,汤米挂下电话后几分钟内无尽的失落感!那种嘟嘟声中的哀伤,就如失去一位母亲般痛苦。“你知道吗,这只可爱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这句曾经安慰过儿时汤米受伤心灵的话,再一次出现在这文中,一句把汤米和苏珊更紧密联结起来的话,一句对汤米有深刻影响的话,肯定无数次回响于汤米的脑中,也许那是多次伤感后他曾用来安抚自己心灵的良药。这句话只有汤米和苏珊知道,这也是他们的秘密,这是要用心灵去倾听的对话!

文章大篇幅的描写了两人的对话内容,儿时的汤米无知而可爱,天真地相信着苏珊是电话里的小精灵,可苏珊或许早已经默许了汤米是她心里所向往的那个小儿子。他们亲密无间,而他们一成不变的是他们的联系方式——电话。仅仅只是一个来电,一个求助的电话,善良的苏珊认真耐心的安抚着电话对面,那哭喊着的陌生小孩。在对方多次求助后,苏珊却不曾不耐烦过,却更加用心的“照顾”这位男孩。苏珊的心地如此善良,如此乐于助人。她坚守在这服务岗位上直到她死前那刻,或许她的最后的信仰转变成了汤米的一通电话,也或许她最后的愿望是希望能再多帮助一个像汤米一样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两人的故事短暂而充满幸福,他们互相感谢,只因为他们互相温暖了对方的心灵。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或许我无法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牵绊,可是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都拥有一种通往幸福的能力:用心灵去倾听他人的心声!

今天,我学习了一篇感人的文章:《用心灵去倾听》。

课文主要讲了,我独自在家,手指不小心被锤子砸伤了。我便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拨打了问讯处的号码,一个叫苏珊的女子接听了。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倾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苏珊教我怎样处理受伤的手指,我立刻照做,手指果然不疼了。从此以后,苏珊成了我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与第二个母亲。我每每遇到问题都会找苏珊,苏珊也总是耐心的解答我的问题。我的金丝雀死了,我在难过的时候找到了苏珊。苏珊用乐观的态度是我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及过于难过的心理,她告诉我“小鸟只是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了”。许多年后,当我想见一面苏珊的时候,苏珊却已经去世。她给我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作者在找到一个能倾听自己心声的人时,就是找到了一份希望。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苏珊身上,自己受伤的心里得以抚慰。由此可见,一个人在特殊情况下,能有一个用心灵去倾听自己的新生的人是多么重要。苏珊的耐心和爱心更值得我们赞颂。对于一个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总务谋面的孩子,苏珊却一直能以一位母亲的胸怀与风度耐心的为他解答,用乐观的态度去消除他对死亡的恐惧,安慰他稚嫩的心灵。在最后,苏珊对自己的去世也是笑着看待的。

生活中,不也有许多这样的人吗?他们用心灵去倾听我们的心声,为我们解忧,和我们分享快乐。他们,就是——朋友!我想,作者并不仅是把苏珊当做自己的母亲,也有把苏珊当做自己的一个知心朋友,信赖苏珊。

读用心灵去倾听读后感

当你在快乐的时候,伤心的时候,悲哀的时候,愤怒的时候,总希望有一个人能用心灵去倾听你的故事。

而《用心灵去倾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和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之间的故事。在这些年来,苏珊在电话里帮“我”解决了很多很多我心中的疑问,成了“我”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文中讲到,“我”年幼的时候,总是问苏珊一些幼稚、无聊的问题,但是苏珊每一次总是用自己的心灵去倾听“我”的声音,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从这里我可以看出苏珊的爱心。要换成是我们,可能早就不耐烦了,我看到了苏珊难得的爱心。就像平时我问爸爸妈妈问题:“妈妈,我为什么叫叶红果而不叫别的名字呀?“四季为什么总要变换不同的色彩呀?”爸爸妈妈也总能耐心解答。如果我还不懂,他们会一次次地重复给我听,引导我去书中或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尽管,有时我问的问题太幼稚了的时候,爸爸也总是笑笑,敲敲我的小脑袋,警告我不要问出与年龄不对应的问题。

在“我”心爱的金丝雀死去的时候,“我”把这件不幸的事情向苏珊倾诉。苏珊从“我”的声音中听出了“我”对死亡的害怕,所以她告诉我小金丝雀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了,这使“我”幼小的心灵得到了一丝安慰,她教会了“我”从小乐观面对死亡。是的,她能乐观得对待死亡,即便是她病逝之前,她仍把我记在心上,留下纸条告诉我:她,要到另外一个世界歌唱了。

导学案《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与作写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教学方法:教法:谈话法(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式(启发学生相象、感悟课文)。

学法:朗读法(整体感知课文)、想象(引导学生想象感知课文)、练习法(及时巩固所学内容)、背诵(积累语言、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等。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教师活动)。

1、教师:同学们都到医院里看过病,当你找不到看病门诊室、检查室、化验室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医院的问询处给患者带来了方便,这体现了医院对病患者的关爱。)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认真倾听”的真情故事。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去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学生活动)。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画下来。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讨感悟(师生活动)。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的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1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交流练笔。

(四)总结深化(教师活动)。

一要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的我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结构就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

(1)学会本课2个生字。

(2)能正确地搭配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精灵”苏珊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可敬的人,体会作者对苏珊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精灵”苏珊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可敬的人,体会作者对苏珊的感激之情。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上一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一位慈祥可敬的老人给予“我”信心的故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看“我”是如何与电话“小精灵”交往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我”是如何与“小精灵”开始通话的?

(2)“我”与“小精灵”都聊了哪些事情?

4.提出不懂的问题。

5.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1)学会本课2个生字。

(2)能正确地搭配词语。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精灵”苏珊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可敬的人,体会作者对苏珊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精灵”苏珊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可敬的人,体会作者对苏珊的感激之情。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上一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一位慈祥可敬的老人给予“我”信心的故事。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看“我”是如何与电话“小精灵”交往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我”是如何与“小精灵”开始通话的?

(2)“我”与“小精灵”都聊了哪些事情?

4.提出不懂的问题。

5.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我”长大后为什么想认识苏珊?

2.当“我”看到苏珊的留言时有什么感受?

3.假如苏珊一开始没有给“我”帮助,那这个故事的结局应该是如何的?

四、全班交流。

说一说最近令你感动的事情。

1.“我”长大后为什么想认识苏珊?

2.当“我”看到苏珊的留言时有什么感受?

3.假如苏珊一开始没有给“我”帮助,那这个故事的结局应该是如何的?

四、全班交流。

说一说最近令你感动的事情。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

教学目标。

3、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前后照应,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教学难点。

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预习题纲。

1、练习朗读课文,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一、导入新课。

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用心灵去倾听》(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说。

3、再读课文,了解苏珊给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4、集体交流。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这些语句划出来(提示: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

(1)“我”的手指受伤后向苏珊求助(36自然段)。

“我”为什么会对着话机放声大哭?苏珊是怎样帮助“我”的?

(2)“我”经常向苏珊求助(7自然段)。

从小精灵问题耐心地回答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看出什么?

(3)当可爱的小鸟死后,苏珊安慰“我”

苏珊为什么对“我”说:“这只可爱的小鸟,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从“我”的话里你听出什么时候?从苏珊的话中你可以看出什么?

听了苏珊的话后,“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2、“我”为什么称苏珊是未曾谋面却如同“我”的第二个母亲的人?

苏珊对我的印象又如何呢?(指名读相关内容)。

带着自己的感悟读读这一部分。

3、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用心灵倾听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四、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本文前后照应的句子有多处,找一找,划一划,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苏珊         我。

倾听帮助    感激怀念。

用心灵去倾听生命作文

第一大段:1~2主要写了“我”知道了“问讯处”的存在,认为它是一个小精灵。

第二大段3~11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和“问讯处”一次次的对话,知道了小精灵叫“苏珊”。(3~6主要写了“我”被砸伤了“小精灵”帮助我,从而我对她有了好感。7~11主要写了“我”的小金丝雀死了苏珊安慰我,我认她为我的第二个母亲。)。

第三大段:12~19主要写了“我”长大了,再一次拨通“问讯处”和苏珊谈了很多故事。

第四大段:20~25主要写“我”回到了故乡小镇,却知道苏珊已经去世了。

用心灵倾听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用心灵倾听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早晨,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照在我的脸上,静静的,暖暖的。我躺在床上正做着美梦。随着风的流动,一阵阵柔美的晨曲,飘飘幽幽地进入我的梦中,将我唤醒。每天早晨,我的晨曲使我一天的好心情都燃烧起来。鸟儿随着晨曲一起歌唱,树儿都随着晨曲翩翩起舞,太阳随着晨曲亲吻大地。晨曲的演奏者就是我邻居家的小妹妹。

可是以前,每天早晨,我都要离开我的房间,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去睡觉,因为那时候我家旁边每天都有噪音,鸟儿被惊跑了,树儿吓得直哆嗦,太阳也不情愿地上山,噪音的来源也是她——邻居家的小妹妹。

在她刚刚开始练琴的那几个月,我简直在痛苦之中煎熬。大清早她就开始练琴,还让不让人睡觉啊?每天都是哆、唻、咪……断断续续,不成曲调。我捂起耳朵,钻进被窝,可讨厌的`声音还是往我的耳朵里钻,像乌鸦站在枝头呜鸣,又像无数只蚊子在低声哭泣。

出乎意料的是我的妹妹却是她忠诚的粉丝。每天早晨,她都来到我房间倾听音乐。有一次她对我说:“对面那个小姐姐越弹越好听了。”我愕然,决定也细心地去听听那琴声。

第二天的早晨,我早早起来。音乐准时响起,渐渐飘进我的耳朵,我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起来。

从琴声中我听出了她的努力,看到了她流出的汗水,感受到了她那麻木的双手,这些全都刻在了那一曲曲歌谣中。每当一首曲子成功地演奏完毕,我似乎看见她灿烂的笑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信她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家。

又是美好的一天,她的琴声再次飘荡在城市上空,使大地上的一切都变得快乐。因此,我称她为:快乐女神。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教学方法】。

运用多种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自己不懂的字词。

2.课前让学生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耳朵都可以听到很多声音,飞机飞过的声音、下雨的声音、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现在,同学们可以听到老师说话。那么老师想请问同学们,这样的听是倾听吗?(提问学生,总结学生答案)。

师:倾听就是认真地听,仔细地听。但它还有什么更重要更深的含义吗?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倾听的力量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倾听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倾听的内涵,看看这次倾听又给谁带来了什么样的帮助?。

二、揭题解题。

2.读题:

师:请齐读课题,再齐读,再读。(同学们,在这个课题中,你们觉得关键词语是哪个?(总结学生答案,再叫学生齐读关键词语:心灵、倾听)。

三、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都预习过课文了吗?谁能告诉老师,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总结学生答案:苏珊和作者汤米。)。

师:那谁来和大家说说,是什么让苏珊和作者汤米联系在一起,从而发生了一段美好的故事?(总结答案:电话)。

师:这就和听有关了。那苏珊在哪里工作?(总结答案:问讯处。)。

师:问讯处是什么地方?(总结学生答案,介绍有关问讯处的小知识)。

师:回到我们的课文当中来,哪位同学能说说在问讯处工作的苏珊,她的听是什么样的听?心不在焉的?认真的?(总结答案:她的听是认真地听,倾听。)。

师:苏珊的倾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总结答案:用心灵在倾听)。

师:是的,倾听,不仅仅用耳朵,更用心灵。这就是倾听更深一层的内涵了。

2、理解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思考:

苏珊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使作者得到了什么?

3.发现课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进行体会。

五、总结深化。

1.理解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人感动,把感动你的语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六、布置作业:

1.如果你是汤米,你想对已年老的的苏珊说些什么?(小练笔)。

2、把感动你的语句摘抄下来。3.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一个有关倾听的美好故事。同学们知道吗,这其实是发生在西班牙的一个真实故事。希望同学们都能从两个主人公身上汲取到真情的力量,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懂得用心去倾听,真心去关爱,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该教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用教科书,该课为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第十二课。教学课程为《用心灵去倾听》。课文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这篇课文为自由阅读课文,文中只需要弄清楚一条主线即可(这条主线就是“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在文中主要注意,文中所描写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神态和环境等方面的写作手法。在第二组中的一篇阅读文章,首在歌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的美好品质,为本组文章中的收尾作品。教学大纲中对该类文章所提出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利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2、教学目标。

在阅读中了解抒情文章中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环境。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语文的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德育目标:启发学生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重点:能够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难点:让学生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确定依据:第三组课文要求,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以及学生能力和感情基础。学会略读是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这一组的课文都围绕着“人间真情”展开,此课的学习是对孩子已有知识的一种补充,是情感的再一次升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所以,整堂课我都“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情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二、教学策略。

1、教学手段。

基于内容特点,以及课文要求采用讨论法,利用几个大问题引导学生思路,让学生自己摸清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思想感情,给文章定下一个好的感情基调。阅读课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因此采用讨论法教学,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辅助学生学习。在课上主要采用提问式教学。

所用教具:教科书,粉笔,黑板,备课教案。

三、指导学法。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互助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在具体的课堂中的老师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课间采用一些和谐的语言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四、概说教学程序。

1、课前预习准备情况。放星期之前就布置预习,长达五天之久。学生对课文有充分的了解,对课文内容也还熟悉。教师准备充分,教案定成较好在本堂课的教学思路。

2、完整的教学程序。在上该课时,主要与该组课文所表达的一个共同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微弱的情感为基础。

3、教案。【教学过程】。

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我采用“自读-——交流——拓展”三大环节。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教师对前三篇课文简练的概括,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前三篇文章,对本课的学习和感悟人间真情做好情感铺垫。)。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谁“”倾听,倾听什么?)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引导学生解题质疑,直奔主题)。

二、统揽全文,理解大意。

1、认真研读课前自学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2、学生轻声反复读文,扫清字词障碍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主要培养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总结概括课文大意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突破难点。

1、默读课文,找到另自己感动的语句,并把感动自己的语句画下来。现在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学生交流另自己感动的语句,教师要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交流到的课文中前后对应的语句教师要给予点播,并尝试着运用于平时的写作之中。没有交流到的重点语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研读课文,还可以出示课件。(1)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独中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2)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苏珊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3)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

(4)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谋面”就是见面的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帮助,痛苦时予能安慰。)。

然纸上。板书:苏珊=我的第二个母亲。教师随着学生的思维走向来决定着课堂的走向,达到活而不乱。同时,小组合作交流也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引导学生抓重点语句体会苏珊美好的心灵:即用学心去倾听一个孩子的心声,给“我”安慰进而感受人间美好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重难点。)3.品读令自己感动的句子。(采用范读、品读、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达到情感的升华)。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心中的苏珊:(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细心、耐心、善良、乐观”教师随机板书)师导语:苏珊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工作中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苏珊像母亲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

5、那么你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吗?生活中你有过倾听的经历吗?(“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令自己最感动的词句来学习课文,感受苏珊的美好心灵,让孩子明白用心灵倾听能给他人带去帮助,教会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当一个倾听者。)。

四、总结拓展。

1、虽然苏珊是问讯台里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她能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此时,苏珊已经感动了我们所有人。但故事的结局不免让人有些伤感,“我”最终是没有见到这第二个母亲,让我们圆作者一个团圆梦吧。

(学生可以说一说、演一演他们相见时的场面,注重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这一环节的设计我认为是人性化的设计,我们都期待生活中减少遗憾,多一些圆满。这时,孩子的情感与主人公的情感达到共鸣。)。

读用心灵去倾听读后感

“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我可以体会到电话里那女人说完这句话后,汤米挂下电话后几分钟内无尽的失落感!那种嘟嘟声中的哀伤,就如失去一位母亲般痛苦。“你知道吗,这只可爱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这句曾经安慰过儿时汤米受伤心灵的话,再一次出现在这文中,一句把汤米和苏珊更紧密联结起来的话,一句对汤米有深刻影响的话,肯定无数次回响于汤米的脑中,也许那是多次伤感后他曾用来安抚自己心灵的良药。这句话只有汤米和苏珊知道,这也是他们的秘密,这是要用心灵去倾听的对话!

文章大篇幅的描写了两人的对话内容,儿时的汤米无知而可爱,天真地相信着苏珊是电话里的小精灵,可苏珊或许早已经默许了汤米是她心里所向往的那个小儿子。他们亲密无间,而他们一成不变的是他们的联系方式――电话。仅仅只是一个来电,一个求助的电话,善良的苏珊认真耐心的安抚着电话对面,那哭喊着的陌生小孩。在对方多次求助后,苏珊却不曾不耐烦过,却更加用心的“照顾”这位男孩。苏珊的心地如此善良,如此乐于助人。她坚守在这服务岗位上直到她死前那刻,或许她的最后的信仰转变成了汤米的一通电话,也或许她最后的愿望是希望能再多帮助一个像汤米一样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两人的故事短暂而充满幸福,他们互相感谢,只因为他们互相温暖了对方的心灵。

作者在找到一个能倾听自己心声的人时,就是找到了一份希望。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苏珊身上,自己受伤的心里得以抚慰。由此可见,一个人在特殊情况下,能有一个用心灵去倾听自己的新生的人是多么重要。苏珊的耐心和爱心更值得我们赞颂。对于一个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总务谋面的孩子,苏珊却一直能以一位母亲的胸怀与风度耐心的为他解答,用乐观的态度去消除他对死亡的恐惧,安慰他稚嫩的心灵。在最后,苏珊对自己的去世也是笑着看待的。或许我无法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牵绊,可是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都拥有一种通往幸福的能力:用心灵去倾听他人的心声!

用心灵去倾听生命作文

清晨,一片大雾笼罩了整个校园,一片寂静。

我漫步在校园中,以往舒畅的心情早已烟消云散,一丝淡淡的泪痕中充满着忧郁。我再一次陷入了学习的低谷。我为我的数学成绩下滑而伤心,为没有评上“三好生”而自责……我甚至在埋怨:“生活为什么总爱捉弄人?”

“丁零零……”早读该开始了,我急忙要赶往教室。正准备离开,几棵病歪歪的小树跃入眼帘,我似乎看到了小树悲痛的神情,微风吹拂,那带着“眼泪”的树叶摇摆着头,好像有说不尽的苦衷。

也许是本能吧,我忍不住地停了下来,看了看那棵小树,它们似乎活不下来了,但我很想帮它们,看着它们如此纤细的身子在风中摇晃,真是有些不忍心。

于是,我从门卫拿来了绳子和木棒。我轻轻地抚摸着它们的身躯,在旁边插上木棒,用绳子缠绕好,让它们不致倒下。我还提来了水,慢慢地“喂”着,那小树在欢快的畅饮,好像非常口渴。我看着它有滋有味地喝着水,心中如同波涛在汹涌。

我看着这获得重生的小生命们,心中真是又激动又高兴。它们在风中显得很活泼,一点也不像刚才那样瘦弱难堪。它们在风中摆动,似乎在对我表示谢意,是我赋予了它们生命,是我在它们生死攸关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是我给它们带来了新生。

由此,我也觉得心情好了许多,救了这些小生命们,我也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它们在我的扶助下,自己都很坚强,在最难熬的时候挺了过来,获得了重生。

他们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送上了一份虔诚的祝福。我常常想,如果他们不如此关爱生命,世界将变得多凄凉啊!

变得更美好!

用心灵去倾听生命作文

课文真实地纪录了“我”与声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脉络清楚。课文先写了“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然后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下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接着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和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最后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的怀念她。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说说什么是倾听?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地读课文,读准字音。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认读词语:苏珊、水槽。

交流。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悟。

(一)苏珊,一个普通的接线员,我还没见过她的时候,我已经把她当作(学生接读--我的第二个母亲)。

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亲近、最爱我们、可以依赖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主要的(描写言行的)句子,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谈感受。

1、我的手指被锤子敲了肿了,苏珊告诉我用冰块压在手指上止痛,我照着做果然不痛了。可以看出她的什么?(细心)。

出示句子: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我为什么放声大哭?除了手指的痛,还有什么原因?这是一个怎样的接线员?(温柔)齐读。

在我的哭声中,细心的她听出了恐惧、孤单、无助,用悦耳的声音指导我自救,获得了我的信任。

2、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什么问题?你看来这是一些怎样的问题?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耐心)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我和苏珊的感情与日俱增。

个别读,齐读。

3、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一起读“我”说的话。(生读)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老师再读“我”的话,你们用心听,看听出了什么?(师读“能告诉……一动不动了呢?”)是的。她是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那么,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乐观)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这句话。(男女生赛读)。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如何化解“我”心中的伤痛,不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呢?苏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二)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同学,不知你发现了没有?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齐读:读出苏珊的心声。

四、课文在描写苏珊这一位人物时,主要运用怎样的方法?(语言描写)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

五、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让我们用一首《爱的奉献》结束这一堂课。

板书:

苏珊=第二个母亲。

乐观。

耐心善良。

温柔、细心、(用爱心框起来)。

教学反思:

相关范文推荐
  • 12-27 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议的论文范文(17篇)
    范文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规范。4.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欣赏到一些优秀作品的风采,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
  • 12-27 八年级的我(汇总20篇)
    优秀的作文应该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和思考深度,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现在,我们来看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帮助。“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
  • 12-27 爱岗敬业心得体会爱岗敬业心得(模板17篇)
    爱岗敬业是一种坚守承诺,是对职业承诺和自我约束的体现。下面是一些关于爱岗敬业的实用技巧,希望对大家提高工作效率和个人发展有所启示。我是城管工作战线上的一名新兵,
  • 12-27 中小学校长国旗下讲话稿(专业18篇)
    在国旗下发表讲话是向国旗致敬、表达敬意和宣示立场的一种庄重仪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希望能够激发你的写作灵感和思考。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早
  • 12-27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收获(模板14篇)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当我参加一次小学数学公开课时,我不仅
  • 12-27 大班科学课教案(优质21篇)
    在大班教案中,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案例,供教师们参考和借鉴。
  • 12-27 合同审计总结(专业18篇)
    审计是对企业或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相关信息进行核查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具有重要意义。审计工作中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
  • 12-27 安全的学生演讲稿(模板18篇)
    学生演讲稿是学生表达自己见解、展示个人魅力的重要途径,我觉得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演讲稿的写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演讲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12-27 大学生辩论赛策划书(精选21篇)
    策划书是一种详细记录和规划活动策划思路、目标和执行计划的书面材料。以下是一些知名企业或组织在项目或活动策划方面的经验总结,供大家参考和借鉴。2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
  • 12-27 为自己奋斗读后感(汇总23篇)
    读后感不仅是对作品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对自我成长和思维发展的一种提升。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借鉴一下其中的观点和写作技巧,或许会对你的写作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