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农民致富事迹材料(汇总21篇)

农民致富事迹材料(汇总21篇)

时间:2023-12-26 15:16:20 作者:紫薇儿农民致富事迹材料(汇总21篇)

事迹材料是通过描述具体事例来展示个人或团体在某个领域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事迹材料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农民致富事迹材料

肖,从昔日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成为今日白城市膨润土厂的厂长。十几年来,他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凭借勇气和诚信,在商海中奋战搏击,闯出了一条利民裕家的致富路。

1967年,年仅16岁的肖,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迈进了中学的大门。可是,就在初中第一个学期结束,第二个学期还没有开学时,他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艰难的决定——辍学务农。是什么原因迫使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呢?就在他上初中的那年,他看到过年包饺子时,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白面从袋子里倒出后,把口袋翻过来,又仔仔细细的扫两遍,当饺子端上桌来,父母看着他们兄妹六个高兴地吃着,而自己却舍不得动筷时,他的心像针刺一般地难受,他再也吃不下。当他抬头看见父母额头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时,他体味到了父母的艰辛,作为长子,他感到自己应该为父母分担家庭的重担,于是,他决定辍学务农。辍学后,肖回到平安三甲村当了一个“半拉子”,虽然每天只拿一半的工分,但他终于能用自己年少的肩膀为父母分担一些生活的重负!这份责任感,让年少的他多了一种动力。在生产队里,为能早日不当“半拉子”,什么活他都抢着干,干什么,学什么,学一样,精一样。干活时,别看他年纪小,可他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干什么都要抢个头,占个先。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赞赏,1969年,刚满18岁的肖便当上了生产队长,从此,他的肩上又多了一分责任。在队上,别看他年纪轻,可处理起事情来,却显得少年老成,透着一种精练。干活时,他总是把重活、脏活留给自己;队上有什么好事,他总是想着别人;平时无论对老对小,他都以诚相待,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他都主动帮助解决,用他的话说:“一家有难,大家都伸伸手,难关也就过去了。如果有难的是自己,没人来帮,你想想那是什么滋味。”凭着自己的吃苦和为人,肖很快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威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1973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虽然他工作积极,努力向上,但由于家里人口多,劳力少,又加上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他家生活过得依然十分清贫,一年到头要为一家人的生计忙碌苦干。但16岁务农,18岁当生产队长的经历,却磨练出了他的才干和胆识,为他日后的发展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6年,时任三甲村村主任的肖,由于工作出色,被镇党委调到镇建材厂任厂长。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自己一没抓工业的经验,二没搞经销的经验,要经营管理好一个刚刚起步的工厂,其难度可想而知,但他靠不服输的劲,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摸索,积累各种生产、销售经验。为了抓好生产,他吃住在厂子,同工人一道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为了产品销售,他风里来雨里去,亲自跑市场。用户不了解他们的产品,他就耐心的向人家宣传。他把产品赊给人家,靠他的诚信,市场慢慢的打开了,产品销售有了门路。经过他两年多的苦心经营,建材厂共创利17万元。1988年,建材厂的生产经营刚刚步入正常轨道,他又被调到镇办植物油厂任厂长。又得一切从头来,4年下来,共创利60多万元。1993年,他又被调到镇办企业白城市特种耐火材料厂任厂长。当时,耐火材料市场萎缩,产品的销路不畅。他上任后,根据所做的市场调查,做出停止生产其它产品,专攻市场前景看好的膨润土生产的决定,通过朋友的帮助,他与膨润土的使用大户长山化肥厂建立起了供货关系,经过几年努力,到1997年,膨润土的销量突破了两千吨,工厂有了良好的收益。1997年,他荣获了“白城市质量管理十佳厂长”称号。十年的商海闯荡,肖家里的日子有了一定的好转,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经历,让肖眼界更开阔了,胆识更大了,才干增强了。

1998年,镇集体企业实行改制,镇政府决定用以资抵债的形式,将特种耐火材料厂通过竞拍的方式卖给个人经营,经营者通过分期分批替镇政府及镇办企事业偿还群众的集资款及利息的办法,取得经营权和所有权。当时特种耐火材料厂被竞拍到137万元,有两个城里人竞拍成功。不料,办交接关系的那天,债权被转到特种耐火材料厂的200多户群众,来了一多半,将厂子的大门堵住,不让办理交接手续,并说还是让老肖来经营,我们放心,他是本乡本土的人,靠得住,别人我们信不过。竞得经营权的人一看这阵势也撤走不干了。但企业改制是大势所趋,必须进行,于是,镇党委当晚召开党委会,研究解决的办法,并派人征求肖意见,看他想不想接过手来经营。让肖把刚刚好转的企业交给别人经营,他还真是从心里往外的舍不得,这工厂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倾注过他的心血,他怎能忘记,自己在机器旁边同工人一起研究如何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又怎能忘记带着方便面与销售人员一同跑市场,找销路。现在,大家想让他来接手这个厂子,镇党委也有这个意思,他还真动了心。镇领导找到他,让他把厂子接过去经营,但要再多为镇里还20万元的债。他深知,这157万元的本金加利息多达234万元,对刚刚好转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包袱。但作为有一定经营经验的企业经营者和党员,他感到这也许是一个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绝佳机会,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可以为镇里减轻负担,尽一个党员的职责。经过反复思量,肖决定接管经营耐火材料厂。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全新的个人创业的道路。厂子是接过来了,但要偿还234万元的债务,不扩大生产不行,不上新产品不行,不开发新的市场不行,而这一切都要钱,不踢好这头三脚,厂子就没有前途,所说的一切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徒劳。面对这一切,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向亲戚朋友借了30万元,对原来的生产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又购置了一套输送带、一台翻斗车,两台四轮车,新建了4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的两个新库房,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和库存能力。经过改建和扩建,工厂的膨润土年产量可达4000吨。生产中,他更加注重抓产品质量,使产品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所产膨润土在2019年被省质量万里行评为省级质量放心产品。为了给产品找到销路,打开市场,他一方面加强与老用户长山化肥厂的关系,帮助化肥厂在三甲村搞了三年的化肥试验,使农民认识了长山多元素复合肥,使化肥厂在当地打开了销路,在他的建议下,长山化肥厂在当地建了一个年收益100多万元的化肥分厂。为了增加膨润土的销售量和加快资金的周转,他又主动提出以货易货的建议,用生产的膨润土换回多元素复合肥,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农民。这样,他不但帮助化肥厂增加了销量,也让自己的产品有了更稳定的销售渠道和销量,加快了资金周转,又让群众买到了质优价廉的放心肥。同时,他又根据化肥厂的需要,上了生产硅钙镁的项目,现在年可生产销售硅钙镁600吨。另一方面,他不断的开拓新市场,由于在铸造、防水、钻井、型煤生产等上都需要大量的膨润土,他亲自到白城市的五个县(市、区)、突泉和通辽等地的膨润土用户处,推销产品,让人家免费试用,一次不行,就再去,直到用自己的诚意打动对方。只要用户有用货的需要,不论用量的大小,他都保证按时送到,逐渐的,他在用户中树立起了良好的信誉,用户们与他建立起了信任。现在,这些地方都有他稳定的老客户,他用诚信建立起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占有了市场。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偿还了167万元的债务,自己的固定资产也增加了50余万元。

肖在努力经营,搏击商海的同时,没有忘记养育了自己的这方土地和与他朝夕相处的邻里乡亲,更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谁有个大事小情,只要他知道,他都会尽力去帮助解决。

在工厂用工方面,他一方面处理好原厂职工的就业问题,一方面注意吸纳农村剩余劳力和贫困户子女。现在,共从本乡镇招工18人,其中14人来自贫困户。他每月都按时为每名工人发放500至600元的工资。哪个工人家里困难,他都主动帮助解决。老工人潘贵财的房子不行了,他拿了一万多块砖,出工出资帮助他重新建了三间砖房,老潘激动地说:“这辈子我都没敢想能住上这样的好砖房,这全仗着肖厂长啊!”贫困职工郑庆武的父亲病了,是肖借给郑庆武4000元钱,帮他给老父亲看好了病,并说:“钱,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还。”工厂女工呼兰英两口子没有房子住,是肖借了3000元给她在镇上买了房子,去年,他还出工出料帮助她家重新维修了房子。

对职工是这样,对贫困户和公益事业他同样十分热心。2019年,平安村刘占海家,没钱买化肥,眼看着种不上地了,肖听说后,给送去了价值2400元钱的化肥;2019年,给平安村的贫困户宋宝军送去了价值1100元的化肥;2019年,给三甲村的杨春林解决了1400元的化肥……几年来,他累计为贫困户无偿解决化肥14吨。2019年,镇敬老院搞维修,他为敬老院更换了所有的照明灯具,并为一对新结合的老人购买了一套高级席梦思床垫。2019年,他又捐资2600元,购进10吨水泥,为镇中学硬化了篮球场,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体育锻炼的场地。

肖,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在商海中奋力搏击,以进取为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人生道路上不懈追求,以奉献为荣。在他身上体现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

农民先进事迹材料

xx是xxx药业的一名农民工,19个春秋,她以公司为家、以事业为重,立足本职岗位,艰苦拼搏,不断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企业的经济增长、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奉献。经全国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审查评定,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最近,亲自前往北京参加“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领奖。

1990年,出生于桂平市中沙镇一个偏僻山沟里的xx,初中毕业后不久,正值xxx药业开始创建、招工,xx义无反顾报名应聘,获吸收录用,自此她在xxx药业扎下了根。

从进入xxx那一天起,她就爱上公司安排的工作,不论是药液灌装、打包装,还是搬运材料、产品,她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去做,并且用心做好,在公司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1992年春被任命为车间主任。公司领导的信任,使她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面对手下60多名职工时,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做好工作,对职工负责、对公司负责。

她利用工余时间认真研读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有关书籍和企业管理知识,同时虚心向上级领导、同事以及有经验的老职工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在她的带领下,她所在车间创造了全员劳动生产率60万元的奇迹,并且没有发生过产品质量事故。那时候,肤阴洁药品灌装还是半机械半手工操作,生产效率比较低,同时单瓶装量难控制,经常出现药液溢出,造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她与同事们经过认真分析、讨论,提出改进灌装设备的方案,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技术攻关,在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技术人员的积极努力下,药品灌装设备改造取得成功。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药液灌装自动化,班产150ml肤阴洁复方黄松洗液由650箱提高到800多箱,增产23.08%,同时降低了药品单瓶装量的误差率,有效避免了药液溢出造成浪费,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30多万元。

xxx药业职工中70%是女工,为加强对女工的领导,关心女工的成长,调动女工的积极性,20xx年,公司任命xx为女工委员会副主任,20xx年提升为女工委员会主任。任职以来,她一直把职工特别是女工的事挂在心上,经常深入职工家庭问寒问暖、调解家庭矛盾,热心帮助困难职工排忧解难。

20xx年,一次意想不到的交通事故,使女工李超夫妻双双受重伤被送玉林市骨科医院手术治疗,需先交1万元入院费。李超一家五口人,平时吃、穿、住以及三个孩子上学,全靠李超在公司上班的工资收入和爱人帮别人干些杂活挣钱来维持,这时他们最小的孩子才上小学,最大的也只不过上中学,要拿出1万元交入院费简直比登天还难!xx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与女工委几位领导商量、研究,发动和组织了“生命不能等待,有爱才有生命”的捐款活动,xx首先带头捐款,全公司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大家你20元、我50元,不到一个上午,便收到捐款6300元,使李超夫妇得到及时入院抢救。多年来,她先后发动和组织职工捐款16次,捐款10万多元,帮助困难职工及社会困难户36人。

药品是“人命关天”的特殊商品,车间卫生管理十分重要,每天必须提前30分钟打开灭菌灯杀菌消毒,待职工下班后再把灯关掉,这意味着每天必须早出晚归。这项工作不是一般人都能够做到的,公司领导把这个工作任务交给xx。她每天上午七点多钟就从家里出来上班,下午要到六点多钟职工下班走完才能离开,七年如一日,从来没有过半句怨言,也没有伸手要过加班补助。

19年的辛勤耕耘,铸就了不少光荣与梦想。她所带的车间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她本人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突出女能手、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团干。

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村贫困户农民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xx,中共党员,xx市xx区xx镇党委副书记、经济技术开区统筹城乡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挂职);20xx年4月担任xx镇党委副书记并兼任经开区农办副主任以来,主要负责整个经开区的脱贫攻坚工作。该同志工作踏实认真,参加工作以来多次受到上级表彰,特别是在20xx年的扶贫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领导的认可。

xx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98户,贫困人口2737人,其中有贫困村1个位于xx工作办xx村,其余户分布在xx镇、xx工作办的19个普通行政村当中。其中xx镇有贫困户832户、2168人,xx工作办有贫困户166户、569人,贫困村xx村计划20xx年脱贫摘帽。截至20xx年底全区已完成脱贫困难群众551户,1555人,尚有447户,1182人困难群众还未脱贫;20xx年全区脱贫攻坚任务405人(其中xx镇脱贫320人,xx工作办脱贫85人)。

20xx年4月该同志任xx镇党委副书记并兼任经济技术开发区农办副主任,主要负责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和xx镇脱贫攻坚工作。该同志任职以来,一是组织全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实现了从粗到精的转变,通过建档立卡再次“甄别”活动,组织乡处办对建档立卡对象进行全面的甄别核查,剔除不符合条件和新增困难群众100余人,实现了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员精准。二是由于xx经开区行政身份限制,部分业务部门设置不齐全,部分行业脱贫攻坚政策落地滞后;他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了解和学习脱贫攻坚相关各类政策,积极联系我区相关业务部学习研究制定富有经开区特色的脱贫攻坚政策地。通过委属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各业务部门的大力配合,经开区脱贫政策实现了从少到全的转变,各业务部门均出台了针对性强、可操作强的配套政策。如民政与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政策兜底占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56%,提供340个的针对全区贫困户的公益性岗位和五个班350人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技能培训,通过“走基层,送温暖”为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送去了棉被和大衣;交运部门加大贫困村和其他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建、扩建道路13公里,(特别是xx村到纵二路的致富路修建工程);党群部落实了“五个一”帮扶力量并对委属各部门都结对帮扶有脱贫任务的贫困村,并完成了村级征地建设别的是贫困村xx村办公室的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局完成了我区入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学杂费”的全部减免工作,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保入院报销比例达到90%。财政局完成了全区贫困人口199户,400余万小额金融扶贫贷款,推动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脱贫解困。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帮助下,20xx年xx经济技术开发区圆满完成了938人脱贫攻坚任务。

xx工作办xx村是开发区唯一的贫困村,该村拟定20xx年脱贫摘帽,怎样才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让贫困村脱贫摘帽,摆在了他的眼前。xx同志多次到该村现场实地考察,通过与驻村工作、第一书记座谈了解困难群众主要致贫原因,掌握了第一手资料。20xx年的7月骄阳似火,35度的高温和酷暑炙烤着大地,他组织xx工作办、xx村第一书记在田间小道规划了xx村水系的整治方案,并督导相关部门及时落实了整治行动,通过xx村的水系整治,现xx水环境得到了大力的提升,以前的黑臭水体再也没有了,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多次与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召开联席会,研究贫困村产业发展如何找出路;最后大家研究决定发展集体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川椒产业。通过争取上级资金20余万元整理贫困村土地100余亩用于发展川椒,现xx村川椒长势喜人,一片片火红的辣椒挂满地头,群众见了是嬉笑颜开,预计xx村今年可以实现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全村贫困户通过入股合作社发展川椒预计可增加收入300元以上,实行了贫困户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情系农村,情系农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是xx同志奋斗目标和永远追求。他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献爱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在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幸福生活的进程中,时刻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真正本色。

农民致富事迹材料

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农民致富。

供大家参考借鉴。

徐,山东省莘县古云镇徐庄村村民,现年52岁,被当地群众评为“养鸭致富能手”。工作中,他务实创新,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热爱集体,无私奉献;是新时代里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梦想,如何启程?一个农民的梦想,又如何实现?徐给了我们一个最生动、最完美的回答。

过去,徐依靠传统种地方式种植小麦和玉米,不少投资也不少流汗,增产不增收,难以发家致富。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聊城日报》上看到了一条致富信息:养鸭投资少、成本低、设备简单、鸭舍要求不如鸡舍高、加之生长发育快、见效快,收益大。说干就干,筹建资金建设养鸭场,自此开启了他的养鸭事业和致富梦想。

2019年刚开始的时候,他四处筹措资金,购买了2019只雏鸭,准备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一场鸭瘟使雏鸭一下死去一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徐并没打退堂鼓,而是通过冷静的反思,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吃了不懂科技的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此后,徐主动地参加了农民科技培训养鸭培训班,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到稻田养鸭、饲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雏鸭防疫,成鸭防病等实用技术。他严格按照所学的养鸭技术喂养,定期为雏鸭进行疾病防疫。在不断地实践中徐总结出了科学养殖的五大原则:优良的品种、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营养和整洁的环境。同时徐抓住机会,与朝城天天食品公司和莘县立信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所有的雏鸭有这两家公司提供,养殖40天就销售至市场,第一年养鸭净赚2万余元。先如今他又扩大了养殖规模,建设80米长的养鸭棚2个,养鸭数量高达6500只,一年平均养鸭六茬,年收入高达10万元。

徐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秉承“带头致富,带领集体共同致富”的理念,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在自己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徐看到其他养鸭户因为养鸭观念落后、设施条件不好、市场信息不灵、盲目跟风饲养等导致养鸭效益不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聘请养殖专业解救这些人在养殖技术上的难题,还专门去外地学习先进的养殖经验,以此来提高全村养殖户的水平。在他的带领下,村内的养鸭户也逐渐多了起来,目前村内养殖专业户有8家,向社会提供无公害肉食鸭3万余只,创利100万余元,户均收益5万余元,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每当提起徐这个人时,村民都会数起大拇指,夸口称赞。他在农民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莲~山。

课件。

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

男33岁中共预备党员**市**镇**村农民。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从2019年开始带头建造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开办酿酒坊发展无公害蔬菜。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他先后获得“**市科技致富带头人”、“**镇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大山里。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经过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自己的理想在大山里是难得实现的,他不甘心同其他村民一样过着那种面朝黑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与家人商量后举家移居到**村。

**村在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为了早日还上搬家时所欠下的外债,使家庭生活能宽裕一些,又借资8000余元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跟着其他人一起跑运输,几年下来不仅还上了外债,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按理说,家里没有了饥荒,生活也说得过去,妻子有事做,自己有车开,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深入到祖国的广大农村,给亿万农民带来了致富机遇。2019年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建造沼气池。当时,“沼气池”这个词汇对农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非常陌生,大多数有条件的农民对此事都不感兴趣,无论政府怎么动员和举办培训班,结果群众还是不认可,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点,唯有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农民就应该大胆地探索,勇敢地创新,他认为建沼气池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既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林业,又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也可以说利己利民又利国。于是,在多数人的观望下,他敢为人先,是**镇第一个申报建设沼气池的人,从此踏上了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创业之路,开始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上有父母,下有上学的孩子,生活上虽说不算困难,但并不富裕。在建沼气池的整个过程中,他和家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意想不到的来自方方面面的许多困难和挑战都摆在他的面前,资金短缺、生活费用问题都重重压在他的头上。他没有被这么多的困难所压倒,他认为开弓没有回头箭,创业成功的先例都经历过坎坷不平的路。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眼前的困难,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他从此坚定了信心,白天外出打工挣钱,雨天和晚上同家人建池,一干就是半夜,累了就地歇上三五分,腰疼吃上止痛片。上百立方的池土他硬是一锹一镐地清除到池外。从2019年7月开始到2019年5月经过近一年的时间,他投资2万元的沼气池在市农业局、镇委、镇政府的帮助下终于建成,经技术测试合格后投入使用。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当我们问他的创业经历时,他告诉我们说他流过血流过汗就是没有流过泪。

创新才有发展,所建的20立方米生态沼气池是**市农户中最大的沼气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农业局组织全市乡镇街道的领导在这里召开了**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当地的农民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农民络绎不绝地到他家来参观学习。问他建这么一个沼气池,怎么能致富。他耐心地给农民朋友算细账,生产沼气,每年可以节约生活用柴近2万斤,如果用沼气酿酒可以节省烧柴10万斤左右,那么每户人家一年的生活用柴可以节省200万斤薪炭林的烧柴,这是第一省;用沼气酿酒,就可以卖钱,酒渣可以喂猪,可以通过深加工的转化过程,成倍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粮食价格,这是第二省;沼气酿酒养猪,猪钱除了成本是净赚,猪粪可以继续做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渣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上等肥料,这都是白捡白赚得沼气项目钱。在场的群众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终于悟出了这里的致富经,许多农民朋友对沼气有了兴趣,开始建造沼气池。

为了使沼气尽早地发挥作用,尽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19年秋,到2019年春他又自筹资金9000多元先后建起了家庭小型酿酒坊和同时能容纳50头猪的育肥猪舍。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了总有回报,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沼气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每天酿出的纯粮精品小烧白酒在当地就供不应求,远近闻名。42头育肥猪膘肥体壮。每年在沼气酿酒、养猪上就可以创收2万元以上,现在正在酝酿实施利用20立方米的沼气池来发展10亩地的无公害蔬菜,降低沼气建设、酿酒、养猪的成本,形成一条沼气—粮食—酒—猪—猪粪—废渣—蔬菜良性大循环,高效益的产业链,既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也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在创业的历程中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在2年多的时间里接待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200多人,每次接待不管自己有多忙,总是腾出时间来把自己所学到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大家。2019年4月的一天接到远在西岗村一农户的电话,希望他能亲自去一趟他家,帮助解决在建沼气池中遇到的难题,二话没说放下自己一天能挣上百元的活,搭车向西岗村驶去。西岗村坐落在海拔近千米的岗顶上,距**村有30多公里,而且山高路窄,车只能送到山脚下,10多公里的山路只能靠步行,面对眼前的情况,完全可以坐车返回,但他没有那样做,他望着眼前的羊肠小路和一眼看不见顶的山岗,依然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去西岗村的路。当他走到半山腰时,天又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路越来越滑,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雨伴随着4月的冷风吹打在他的脸上,衣服也很快地湿透了,冷风刺透了他的湿衣。他义无反顾地前行,终于到了西岗村这位农户家,稍坐一会,了解情况后,就亲自帮助他安装、调试和解决沼气的一些其他问题。在此过程中,他手把手的教,认真仔细地讲,很快安装调试完毕,故障排除,其他一些问题也解决了,在休息期间又传授了一些自己学到的沼气技术和实践中的经验,使这位农户非常感激。临走时,农户拿出100元钱作为他的辛苦费。他硬是不收,他说:“我能为大家做些能做的事情,我感到很高兴,希望大家和我一样通过建沼气池来致富,帮助大家共同致富这是应该做的。”不仅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已有32户相继建起了沼气池,并都按他的模式设计建造,同时发展养猪业和无公害蔬菜,不同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了这些建沼气池的农户在建造中少走弯路,他不知多少次深入到各户进行指导,使一户又一户的农民朋友顺利地建成,他的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行为和精神深得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他不仅是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典型的新型农户代表,而且还是难得的进步青年。他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特别是在。

先进性教育。

活动期间,他虽然只是一名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可他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及时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能够认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党支部鉴于他的一贯表现吸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

2019年至2019年,他先后受到了市、镇两级政府的表彰。

肖,从昔日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成为今日白城市膨润土厂的厂长。十几年来,他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凭借勇气和诚信,在商海中奋战搏击,闯出了一条利民裕家的致富路。

1967年,年仅16岁的肖,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迈进了中学的大门。可是,就在初中第一个学期结束,第二个学期还没有开学时,他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艰难的决定——辍学务农。是什么原因迫使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呢?就在他上初中的那年,他看到过年包饺子时,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白面从袋子里倒出后,把口袋翻过来,又仔仔细细的扫两遍,当饺子端上桌来,父母看着他们兄妹六个高兴地吃着,而自己却舍不得动筷时,他的心像针刺一般地难受,他再也吃不下。当他抬头看见父母额头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时,他体味到了父母的艰辛,作为长子,他感到自己应该为父母分担家庭的重担,于是,他决定辍学务农。辍学后,肖回到平安三甲村当了一个“半拉子”,虽然每天只拿一半的工分,但他终于能用自己年少的肩膀为父母分担一些生活的重负!这份责任感,让年少的他多了一种动力。在生产队里,为能早日不当“半拉子”,什么活他都抢着干,干什么,学什么,学一样,精一样。干活时,别看他年纪小,可他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干什么都要抢个头,占个先。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赞赏,1969年,刚满18岁的肖便当上了生产队长,从此,他的肩上又多了一分责任。在队上,别看他年纪轻,可处理起事情来,却显得少年老成,透着一种精练。干活时,他总是把重活、脏活留给自己;队上有什么好事,他总是想着别人;平时无论对老对小,他都以诚相待,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他都主动帮助解决,用他的话说:“一家有难,大家都伸伸手,难关也就过去了。如果有难的是自己,没人来帮,你想想那是什么滋味。”凭着自己的吃苦和为人,肖很快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威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1973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虽然他工作积极,努力向上,但由于家里人口多,劳力少,又加上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他家生活过得依然十分清贫,一年到头要为一家人的生计忙碌苦干。但16岁务农,18岁当生产队长的经历,却磨练出了他的才干和胆识,为他日后的发展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6年,时任三甲村村主任的肖,由于工作出色,被镇党委调到镇建材厂任厂长。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自己一没抓工业的经验,二没搞经销的经验,要经营管理好一个刚刚起步的工厂,其难度可想而知,但他靠不服输的劲,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摸索,积累各种生产、销售经验。为了抓好生产,他吃住在厂子,同工人一道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为了产品销售,他风里来雨里去,亲自跑市场。用户不了解他们的产品,他就耐心的向人家宣传。他把产品赊给人家,靠他的诚信,市场慢慢的打开了,产品销售有了门路。经过他两年多的苦心经营,建材厂共创利17万元。1988年,建材厂的生产经营刚刚步入正常轨道,他又被调到镇办植物油厂任厂长。又得一切从头来,4年下来,共创利60多万元。1993年,他又被调到镇办企业白城市特种耐火材料厂任厂长。当时,耐火材料市场萎缩,产品的销路不畅。他上任后,根据所做的市场调查,做出停止生产其它产品,专攻市场前景看好的膨润土生产的决定,通过朋友的帮助,他与膨润土的使用大户长山化肥厂建立起了供货关系,经过几年努力,到1997年,膨润土的销量突破了两千吨,工厂有了良好的收益。1997年,他荣获了“白城市质量管理十佳厂长”称号。十年的商海闯荡,肖家里的日子有了一定的好转,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经历,让肖眼界更开阔了,胆识更大了,才干增强了。

1998年,镇集体企业实行改制,镇政府决定用以资抵债的形式,将特种耐火材料厂通过竞拍的方式卖给个人经营,经营者通过分期分批替镇政府及镇办企事业偿还群众的集资款及利息的办法,取得经营权和所有权。当时特种耐火材料厂被竞拍到137万元,有两个城里人竞拍成功。不料,办交接关系的那天,债权被转到特种耐火材料厂的200多户群众,来了一多半,将厂子的大门堵住,不让办理交接手续,并说还是让老肖来经营,我们放心,他是本乡本土的人,靠得住,别人我们信不过。竞得经营权的人一看这阵势也撤走不干了。但企业改制是大势所趋,必须进行,于是,镇党委当晚召开党委会,研究解决的办法,并派人征求肖意见,看他想不想接过手来经营。让肖把刚刚好转的企业交给别人经营,他还真是从心里往外的舍不得,这工厂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倾注过他的心血,他怎能忘记,自己在机器旁边同工人一起研究如何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又怎能忘记带着方便面与销售人员一同跑市场,找销路。现在,大家想让他来接手这个厂子,镇党委也有这个意思,他还真动了心。镇领导找到他,让他把厂子接过去经营,但要再多为镇里还20万元的债。他深知,这157万元的本金加利息多达234万元,对刚刚好转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包袱。但作为有一定经营经验的企业经营者和党员,他感到这也许是一个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绝佳机会,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可以为镇里减轻负担,尽一个党员的职责。经过反复思量,肖决定接管经营耐火材料厂。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全新的个人创业的道路。厂子是接过来了,但要偿还234万元的债务,不扩大生产不行,不上新产品不行,不开发新的市场不行,而这一切都要钱,不踢好这头三脚,厂子就没有前途,所说的一切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徒劳。面对这一切,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向亲戚朋友借了30万元,对原来的生产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又购置了一套输送带、一台翻斗车,两台四轮车,新建了4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的两个新库房,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和库存能力。经过改建和扩建,工厂的膨润土年产量可达4000吨。生产中,他更加注重抓产品质量,使产品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所产膨润土在2019年被省质量万里行评为省级质量放心产品。为了给产品找到销路,打开市场,他一方面加强与老用户长山化肥厂的关系,帮助化肥厂在三甲村搞了三年的化肥试验,使农民认识了长山多元素复合肥,使化肥厂在当地打开了销路,在他的建议下,长山化肥厂在当地建了一个年收益100多万元的化肥分厂。为了增加膨润土的销售量和加快资金的周转,他又主动提出以货易货的建议,用生产的膨润土换回多元素复合肥,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农民。这样,他不但帮助化肥厂增加了销量,也让自己的产品有了更稳定的销售渠道和销量,加快了资金周转,又让群众买到了质优价廉的放心肥。同时,他又根据化肥厂的需要,上了生产硅钙镁的项目,现在年可生产销售硅钙镁600吨。另一方面,他不断的开拓新市场,由于在铸造、防水、钻井、型煤生产等上都需要大量的膨润土,他亲自到白城市的五个县(市、区)、突泉和通辽等地的膨润土用户处,推销产品,让人家免费试用,一次不行,就再去,直到用自己的诚意打动对方。只要用户有用货的需要,不论用量的大小,他都保证按时送到,逐渐的,他在用户中树立起了良好的信誉,用户们与他建立起了信任。现在,这些地方都有他稳定的老客户,他用诚信建立起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占有了市场。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已经偿还了167万元的债务,自己的固定资产也增加了50余万元。

肖在努力经营,搏击商海的同时,没有忘记养育了自己的这方土地和与他朝夕相处的邻里乡亲,更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谁有个大事小情,只要他知道,他都会尽力去帮助解决。

在工厂用工方面,他一方面处理好原厂职工的就业问题,一方面注意吸纳农村剩余劳力和贫困户子女。现在,共从本乡镇招工18人,其中14人来自贫困户。他每月都按时为每名工人发放500至600元的工资。哪个工人家里困难,他都主动帮助解决。老工人潘贵财的房子不行了,他拿了一万多块砖,出工出资帮助他重新建了三间砖房,老潘激动地说:“这辈子我都没敢想能住上这样的好砖房,这全仗着肖厂长啊!”贫困职工郑庆武的父亲病了,是肖借给郑庆武4000元钱,帮他给老父亲看好了病,并说:“钱,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还。”工厂女工呼兰英两口子没有房子住,是肖借了3000元给她在镇上买了房子,去年,他还出工出料帮助她家重新维修了房子。

对职工是这样,对贫困户和公益事业他同样十分热心。2019年,平安村刘占海家,没钱买化肥,眼看着种不上地了,肖听说后,给送去了价值2400元钱的化肥;2019年,给平安村的贫困户宋宝军送去了价值1100元的化肥;2019年,给三甲村的杨春林解决了1400元的化肥……几年来,他累计为贫困户无偿解决化肥14吨。2019年,镇敬老院搞维修,他为敬老院更换了所有的照明灯具,并为一对新结合的老人购买了一套高级席梦思床垫。2019年,他又捐资2600元,购进10吨水泥,为镇中学硬化了篮球场,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体育锻炼的场地。

肖,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在商海中奋力搏击,以进取为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人生道路上不懈追求,以奉献为荣。在他身上体现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

农民致富事迹材料

徐,山东省莘县古云镇徐庄村村民,现年52岁,被当地群众评为“养鸭致富能手”。工作中,他务实创新,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活中,他乐于助人,热爱集体,无私奉献;是新时代里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梦想,如何启程?一个农民的梦想,又如何实现?徐给了我们一个最生动、最完美的回答。

过去,徐依靠传统种地方式种植小麦和玉米,不少投资也不少流汗,增产不增收,难以发家致富。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聊城日报》上看到了一条致富信息:养鸭投资少、成本低、设备简单、鸭舍要求不如鸡舍高、加之生长发育快、见效快,收益大。说干就干,筹建资金建设养鸭场,自此开启了他的养鸭事业和致富梦想。

2019年刚开始的时候,他四处筹措资金,购买了2019只雏鸭,准备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一场鸭瘟使雏鸭一下死去一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徐并没打退堂鼓,而是通过冷静的反思,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吃了不懂科技的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此后,徐主动地参加了农民科技培训养鸭培训班,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到稻田养鸭、饲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雏鸭防疫,成鸭防病等实用技术。他严格按照所学的养鸭技术喂养,定期为雏鸭进行疾病防疫。在不断地实践中徐总结出了科学养殖的五大原则:优良的品种、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营养和整洁的环境。同时徐抓住机会,与朝城天天食品公司和莘县立信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所有的雏鸭有这两家公司提供,养殖40天就销售至市场,第一年养鸭净赚2万余元。先如今他又扩大了养殖规模,建设80米长的养鸭棚2个,养鸭数量高达6500只,一年平均养鸭六茬,年收入高达10万元。

徐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秉承“带头致富,带领集体共同致富”的理念,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在自己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徐看到其他养鸭户因为养鸭观念落后、设施条件不好、市场信息不灵、盲目跟风饲养等导致养鸭效益不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聘请养殖专业解救这些人在养殖技术上的难题,还专门去外地学习先进的养殖经验,以此来提高全村养殖户的水平。在他的带领下,村内的养鸭户也逐渐多了起来,目前村内养殖专业户有8家,向社会提供无公害肉食鸭3万余只,创利100万余元,户均收益5万余元,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每当提起徐这个人时,村民都会数起大拇指,夸口称赞。他在农民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莲~山课件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

村贫困户农民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西山后村位于文登区米山镇西部,全村263户、630人,党员35名。近年来,村党支部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村党支部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发展路径,促进资源利用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资产滚动收益最大化,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广大群众收入,努力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先后荣获“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旅游扶贫村”“山东省文明村”“山东省传统村落”“山东省森林村居”“威海市农村党建工作示范点”“威海市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威海市乡村振兴示范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2014年,西山后村被确定为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村集体经济薄弱、班子软弱涣散,村集体负债30多万元。米山镇党委深刻认识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首先要打造一个坚强有力的好班子,否则村里的各项工作都难以开展,脱贫攻坚更无从谈起。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党员聚力,不断夯实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从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入手,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通过深入走访村民,了解到在外经营塑料厂的村民于建福同志能力强、素质好,是村干部的合适人选。在镇党委的动员下,于建福同志回村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在镇党委的指导帮助和全村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一)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精准“造血”

2016年上级给予米山镇西山后、南郑格、南崮头、新发庄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每村3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西山后村党支部通过到南方考察,结合母猪河畔沙质土壤的优势,决定上红心火龙果项目。虽然有30万元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但想要成规模、见效益,这些资金远远不够。为此,镇党委牵头整合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120万元的扶贫资金集中建设,经逐户征求贫困户意见、村级民主评议、公开公示、镇党委审核等程序形成项目方案。在建设过程中,西山后村党支部书记于建福同志拿出290万元积蓄给村集体使用。最终,成功建起了20个冬暖大棚,并由村集体牵头成立了威海市特秀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运营。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每个大棚包括火龙果苗、地面附着物等设施在内总价值30多万元,为每个贫困村确权一个红心火龙果大棚,然后出租给威海市特秀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管理,每年分别给予每个贫困村3万元的收益。

西山后村在20个冬暖大棚的基础上,规划设计了一个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1050亩的综合性园区。2016年,新建特秀山拓展训练基地,高空断桥、空中单杆、合力桥、毕业墙等多种设备齐全,聘请专业的教练进行日常管理,可同时为100余名学员提供吃、管、训、教一条龙服务。2017年,西山后村又充分利用4个村的扶贫资金,采取与2016年同样的模式,按照生态园的统一规划,4个贫困村通过公开采购的方式购买建设用沙,每村确权1.1万方,建成滑沙滑草项目。

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2018年西山后村党支部吸引客商黄来裕教授和本地行业协会入驻园区,建设占地1000平方米的“两岸一家亲凤梨馆”,设立凤梨酥加工制作等体验式工厂,并探索黑小麦、红薯等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准备打造农业种植、畜牧养殖、产品加工三位一体的产业架构,实现精准扶贫与农业休闲旅游的结合。市派第一书记孙鹏超到村任职后,积极帮助引进拓展训练项目、吸引社会参观团队,并争取派出单位帮扶资金支持生态园建设。大学生村官孙海琳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从事城市规划的经验,编制了“一中心一中轴三片区”的村庄整体规划,节省了数十万元的规划咨询费。

搞建设快,选项目难。每年西山后村都用大量的时间制定发展策略、研究产业项目。短短五年的时间,已经建成十几个项目,年收入200万元——虽然这些收入不多,却是曾经贫穷的村庄不敢想的事情,真正实现了产业“造血”。

(二)抓住监管运营,用改革“活血”

扶贫项目往往建起来快,长期管起来难,西山后村党支部通过“基地领办、集体、股份经营”的方式,壮大扶贫基地规模,同时开展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促扶贫基地规模扩大化、运营规范化、收益长效化。

一是扩大基地规模,集体发展、合作经营。按照“基地领办”的思路,推行股份制改革,通过村民购股、集体参股等方式实现了集体购股、合作社入股、生态园集资,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确保“集体发展、合作经营”。2017年在上级指导下,西山后村党支部配合镇党委开展了生态园的公司股份制改革,经过第三方机构评估后,镇、村集体投资以及外来资金全部量化确股,根据各个投资方的投资金额比重设置股份,按照股份进行分红。其中,四个省定贫困村投资额共计248万元;西山后村村民合作社投资额263万元,米山镇19个经济薄弱村补助资金入股190万元,保障扶贫资金股份占比的同时增加了村集体和群众的占股比例,进一步扩大了产业项目的受益面。

二是科学规范运营,注册公司、专业管理。为了实现扶贫项目管理科学化、收益长效化,注册成立公司、聘用专门的财务和管理人员,建立起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村党支部、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园区的整体监管和运营工作,在项目建设、人员招聘、账目管理中发挥作用。

三是确保扶贫收益,扶贫优先、长效分红。为了更好地保证扶贫项目具有稳定的收益,通过公司章程确定了扶贫村、村集体、其他入股资金的收益分配顺序,以正规化的方式优先保障了扶贫项目利润分配,确保项目收益首先用于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实现扶贫工作稳定推进。

一是就地务工、拉动就业。要想让“贫困户”真正脱贫,就必须提升贫困人口的自主发展能力。在生态园的建设和运营中,西山后村党支部给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提供建筑工程、农业管理、治安管理等就业岗位,优先录用贫困户到基地务工,提供长期雇佣岗位20多个,其中贫困户2人,每人每年增收2万多元;季节性用工岗位近100个,其中贫困人口20多人,每人年增收5000元。通过雇佣村民循环务工就业这种方式,有效缓解了贫困人口务工问题,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脱贫。

二是扶贫分红,精准增收。村党支部坚持把带动群众增收、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发展方向,积极带动村民和周边村集体双增收,共享发展成果。将周边4个省定贫困村和19个经济薄弱村专项资金和补交党费补助资金入股生态园,按照出资占比进行收益分配,建立“资金整合、投资入股、分红返利”的集体经济兜底保障机制,走出了一条“基地领办、辐射发展”的新路子。基地仅2018年就为四个省定贫困村分红24.85万元,为威海科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股份分红共计26.8万元,为19个经济薄弱村分红19万元,形成了强有力的带动效应。

三是借力金融、信贷帮扶。借助文登区扶贫办推广“富民农户贷”这一政策,特秀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申请富民生产贷800万元,在助推企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全区160户贫困户、全镇5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有效借助金融手段,运用信贷帮扶的方式,拓宽了贫困户增收的渠道。

四是改善民生,普惠兜底。为了实现贫困村“五通十有”,西山后村党支部整合政策性扶贫资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硬化村路2.5万平方米、通水改电260户、整治连村河道,以往村庄南北互不来往的局面得到转变,更是解决了汛期的防洪压力,实现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大幅提升。在2019年,西山后村党支部新建门球场和日间照料中心,目前为49名老人免费提供一日三餐,缓解村内老年人餐饮、洗浴等难题,村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高。

西山后村可以在短短几年内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走上致富的路子,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点:一是得益于建设了一个坚强有力的支部班子,选出一个好的带头人,带领村集体及村民脱贫致富;二是得益于发改、旅游、团委等行业部门的帮助与支持,各项资金政策得以在园区汇集,项目种类、规模逐年扩增,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三是得益于建立了“四权”分置的管理模式,建立权责清晰、可持续运营的长效管理机制。下一步,西山后村还要继续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努力打造成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村贫困户农民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张xx,男,现年65岁,在家务农,妻子xxx62岁,在家务农,儿子xx现年26岁,在西安务工。2015年以来,由于缺乏技术,生活过的比较困难,被识别为贫困户。

xxx他虽作为一名普通群众,但是政治立场坚定,能坚决拥护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信谣,不传谣,能积极参加村集体建设,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

脱贫攻坚以来,他人穷志不穷,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虽年纪较大但仍每天劳作不息,种地,打零工,但苦于没有什么技术,收入仍是微薄,更重要的是他儿媳患有尿毒症,他还得资助儿媳看病。他,没有被生活重担压倒,珍惜扶贫政策,积极发展家庭经济,自主创业;2016年以来,通过镇村对政策的宣传,他主动参加了镇上组织的xxx加工培训,在县委、县政府出台的xx加工利好政策扶持下建立了家庭手工挂面加工作坊。开始,由于技术掌握不到位,好几次都没做成功,但是夫妻二人没有气馁,专门跑到高家塄村手工挂面加工熟练户那里又加强了学习,最后,根据老师傅所教加上自己的认真学以及摸索领悟终于掌握了手工挂面加工这项技艺,夫妻二人越做技术越好,逐渐打开了销售门路,自销以及订单生产销售,看着每月鼓起的腰包,夫妻二人高兴的就想着党的好政策让受苦人能过上了好日子,终于通过手工挂面加工这门传统手艺实现了脱贫致富。

他不光自己脱贫致富,还能积极带动周围贫困户脱贫,主动学习脱贫攻坚政策,通过自己享受的优惠政策,现身说教,积极向其他群众宣传扶贫政策以及党给人民带来的福祉,他的大儿子xxx由于妻子患有重病,需照料,基本无法外出务工,在父亲xxx的说教下,也加入了xxx加工这条致富门路上。

他保持了传统优良品质,勤俭节约,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能与左邻右舍和谐相处,他自立自强,不等不靠,在脱贫攻坚路上起到了自强脱贫模范带头作用,值得诸多贫困户学习。

村贫困户农民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西山后村位于文登区米山镇西部,全村263户、630人,党员35名。近年来,村党支部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村党支部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发展路径,促进资源利用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资产滚动收益最大化,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广大群众收入,努力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先后荣获“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旅游扶贫村”“山东省文明村”“山东省传统村落”“山东省森林村居”“威海市农村党建工作示范点”“威海市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威海市乡村振兴示范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2014年,西山后村被确定为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村集体经济薄弱、班子软弱涣散,村集体负债30多万元。米山镇党委深刻认识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首先要打造一个坚强有力的好班子,否则村里的各项工作都难以开展,脱贫攻坚更无从谈起。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党员聚力,不断夯实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从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入手,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通过深入走访村民,了解到在外经营塑料厂的村民于建福同志能力强、素质好,是村干部的合适人选。在镇党委的动员下,于建福同志回村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在镇党委的指导帮助和全村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一)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精准“造血”

2016年上级给予米山镇西山后、南郑格、南崮头、新发庄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每村3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西山后村党支部通过到南方考察,结合母猪河畔沙质土壤的优势,决定上红心火龙果项目。虽然有30万元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但想要成规模、见效益,这些资金远远不够。为此,镇党委牵头整合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120万元的扶贫资金集中建设,经逐户征求贫困户意见、村级民主评议、公开公示、镇党委审核等程序形成项目方案。在建设过程中,西山后村党支部书记于建福同志拿出290万元积蓄给村集体使用。最终,成功建起了20个冬暖大棚,并由村集体牵头成立了威海市特秀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运营。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每个大棚包括火龙果苗、地面附着物等设施在内总价值30多万元,为每个贫困村确权一个红心火龙果大棚,然后出租给威海市特秀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管理,每年分别给予每个贫困村3万元的收益。

西山后村在20个冬暖大棚的基础上,规划设计了一个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1050亩的综合性园区。2016年,新建特秀山拓展训练基地,高空断桥、空中单杆、合力桥、毕业墙等多种设备齐全,聘请专业的教练进行日常管理,可同时为100余名学员提供吃、管、训、教一条龙服务。2017年,西山后村又充分利用4个村的扶贫资金,采取与2016年同样的模式,按照生态园的统一规划,4个贫困村通过公开采购的方式购买建设用沙,每村确权1.1万方,建成滑沙滑草项目。

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2018年西山后村党支部吸引客商黄来裕教授和本地行业协会入驻园区,建设占地1000平方米的“两岸一家亲凤梨馆”,设立凤梨酥加工制作等体验式工厂,并探索黑小麦、红薯等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准备打造农业种植、畜牧养殖、产品加工三位一体的产业架构,实现精准扶贫与农业休闲旅游的结合。市派第一书记孙鹏超到村任职后,积极帮助引进拓展训练项目、吸引社会参观团队,并争取派出单位帮扶资金支持生态园建设。大学生村官孙海琳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从事城市规划的经验,编制了“一中心一中轴三片区”的村庄整体规划,节省了数十万元的规划咨询费。

搞建设快,选项目难。每年西山后村都用大量的时间制定发展策略、研究产业项目。短短五年的时间,已经建成十几个项目,年收入200万元——虽然这些收入不多,却是曾经贫穷的村庄不敢想的事情,真正实现了产业“造血”。

(二)抓住监管运营,用改革“活血”

扶贫项目往往建起来快,长期管起来难,西山后村党支部通过“基地领办、集体、股份经营”的方式,壮大扶贫基地规模,同时开展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促扶贫基地规模扩大化、运营规范化、收益长效化。

一是扩大基地规模,集体发展、合作经营。按照“基地领办”的思路,推行股份制改革,通过村民购股、集体参股等方式实现了集体购股、合作社入股、生态园集资,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确保“集体发展、合作经营”。2017年在上级指导下,西山后村党支部配合镇党委开展了生态园的公司股份制改革,经过第三方机构评估后,镇、村集体投资以及外来资金全部量化确股,根据各个投资方的投资金额比重设置股份,按照股份进行分红。其中,四个省定贫困村投资额共计248万元;西山后村村民合作社投资额263万元,米山镇19个经济薄弱村补助资金入股190万元,保障扶贫资金股份占比的同时增加了村集体和群众的占股比例,进一步扩大了产业项目的受益面。

二是科学规范运营,注册公司、专业管理。为了实现扶贫项目管理科学化、收益长效化,注册成立公司、聘用专门的财务和管理人员,建立起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村党支部、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园区的整体监管和运营工作,在项目建设、人员招聘、账目管理中发挥作用。

三是确保扶贫收益,扶贫优先、长效分红。为了更好地保证扶贫项目具有稳定的收益,通过公司章程确定了扶贫村、村集体、其他入股资金的收益分配顺序,以正规化的方式优先保障了扶贫项目利润分配,确保项目收益首先用于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实现扶贫工作稳定推进。

四、取得成效。

一是就地务工、拉动就业。要想让“贫困户”真正脱贫,就必须提升贫困人口的自主发展能力。在生态园的建设和运营中,西山后村党支部给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提供建筑工程、农业管理、治安管理等就业岗位,优先录用贫困户到基地务工,提供长期雇佣岗位20多个,其中贫困户2人,每人每年增收2万多元;季节性用工岗位近100个,其中贫困人口20多人,每人年增收5000元。通过雇佣村民循环务工就业这种方式,有效缓解了贫困人口务工问题,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脱贫。

二是扶贫分红,精准增收。村党支部坚持把带动群众增收、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发展方向,积极带动村民和周边村集体双增收,共享发展成果。将周边4个省定贫困村和19个经济薄弱村专项资金和补交党费补助资金入股生态园,按照出资占比进行收益分配,建立“资金整合、投资入股、分红返利”的集体经济兜底保障机制,走出了一条“基地领办、辐射发展”的新路子。基地仅2018年就为四个省定贫困村分红24.85万元,为威海科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股份分红共计26.8万元,为19个经济薄弱村分红19万元,形成了强有力的带动效应。

三是借力金融、信贷帮扶。借助文登区扶贫办推广“富民农户贷”这一政策,特秀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申请富民生产贷800万元,在助推企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全区160户贫困户、全镇5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有效借助金融手段,运用信贷帮扶的方式,拓宽了贫困户增收的渠道。

四是改善民生,普惠兜底。为了实现贫困村“五通十有”,西山后村党支部整合政策性扶贫资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硬化村路2.5万平方米、通水改电260户、整治连村河道,以往村庄南北互不来往的局面得到转变,更是解决了汛期的防洪压力,实现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大幅提升。在2019年,西山后村党支部新建门球场和日间照料中心,目前为49名老人免费提供一日三餐,缓解村内老年人餐饮、洗浴等难题,村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高。

村贫困户农民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2013年的时候,**可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有人家,靠养猪赚了不少钱,是全村人羡慕的对象。2014年**将家里几十万存款全部用来养猪,但事与愿违,由于流行病没有预防到位,几百头猪病的病、死的死,剩余的也买不上好价钱,一下子亏了20多万,看着几年辛苦挣来的钱全部打水漂,巨大的落差让**心里苦不堪言,从此一蹶不振,靠妻子打理农活挣点钱勉强度日。2015年因线路老化,**家中突发大火,烧毁了家中所有的生活用品及仅剩的一点财务,房子也成了危房,幸得无人员伤亡,突如其来的大火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全家心灰意冷,一度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得知家中突发的状况,街道办领导干部、村干部、村第一书记立即前往了解具体情况,通过群众评议、镇村审核将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关心下,贫困户**积极调整心态、重拾信心、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生活现状。2017年**通过申报易地搬迁项目,全家人从危房中住进了蒲城县祥安小区75平米的经适房,同时,为了确保在城里“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他通过申请3万元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购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以贩卖瓜果蔬菜为主。为了确保瓜果蔬菜的新鲜和价格优势,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去附近的批发市场批发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赶早上六点到县城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去销售。

他卖的水果从不缺斤少两,价格还公道,生意越来越好,收入也一天比一天高。“在我万念俱灰的情况下,党和政府雪中送炭,让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不但有新房住、有生意做、还发了5000元的产业扶持金让我发展种植业,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日子越过越红火。”**笑着说。久违的笑容出现在这个50多岁男人脸上,是他对新生活的憧憬,是炎炎夏日最美的一道风景线。**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也成为村里贫困户争相学习的脱贫致富榜样。

农民致富事迹材料

男33岁中共预备党员**市**镇**村农民。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从2019年开始带头建造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开办酿酒坊发展无公害蔬菜。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他先后获得“**市科技致富带头人”、“**镇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大山里。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经过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自己的理想在大山里是难得实现的,他不甘心同其他村民一样过着那种面朝黑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与家人商量后举家移居到**村。

**村在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为了早日还上搬家时所欠下的外债,使家庭生活能宽裕一些,又借资8000余元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跟着其他人一起跑运输,几年下来不仅还上了外债,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按理说,家里没有了饥荒,生活也说得过去,妻子有事做,自己有车开,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深入到祖国的广大农村,给亿万农民带来了致富机遇。2019年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建造沼气池。当时,“沼气池”这个词汇对农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非常陌生,大多数有条件的农民对此事都不感兴趣,无论政府怎么动员和举办培训班,结果群众还是不认可,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点,唯有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农民就应该大胆地探索,勇敢地创新,他认为建沼气池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既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林业,又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也可以说利己利民又利国。于是,在多数人的观望下,他敢为人先,是**镇第一个申报建设沼气池的人,从此踏上了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创业之路,开始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上有父母,下有上学的孩子,生活上虽说不算困难,但并不富裕。在建沼气池的整个过程中,他和家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意想不到的来自方方面面的许多困难和挑战都摆在他的面前,资金短缺、生活费用问题都重重压在他的头上。他没有被这么多的困难所压倒,他认为开弓没有回头箭,创业成功的先例都经历过坎坷不平的路。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眼前的困难,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他从此坚定了信心,白天外出打工挣钱,雨天和晚上同家人建池,一干就是半夜,累了就地歇上三五分,腰疼吃上止痛片。上百立方的池土他硬是一锹一镐地清除到池外。从2019年7月开始到2019年5月经过近一年的时间,他投资2万元的沼气池在市农业局、镇委、镇政府的帮助下终于建成,经技术测试合格后投入使用。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当我们问他的创业经历时,他告诉我们说他流过血流过汗就是没有流过泪。

创新才有发展,所建的20立方米生态沼气池是**市农户中最大的沼气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农业局组织全市乡镇街道的领导在这里召开了**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当地的农民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农民络绎不绝地到他家来参观学习。问他建这么一个沼气池,怎么能致富。他耐心地给农民朋友算细账,生产沼气,每年可以节约生活用柴近2万斤,如果用沼气酿酒可以节省烧柴10万斤左右,那么每户人家一年的生活用柴可以节省200万斤薪炭林的烧柴,这是第一省;用沼气酿酒,就可以卖钱,酒渣可以喂猪,可以通过深加工的转化过程,成倍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粮食价格,这是第二省;沼气酿酒养猪,猪钱除了成本是净赚,猪粪可以继续做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渣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上等肥料,这都是白捡白赚得沼气项目钱。在场的群众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终于悟出了这里的致富经,许多农民朋友对沼气有了兴趣,开始建造沼气池。

为了使沼气尽早地发挥作用,尽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19年秋,到2019年春他又自筹资金9000多元先后建起了家庭小型酿酒坊和同时能容纳50头猪的育肥猪舍。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了总有回报,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沼气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每天酿出的纯粮精品小烧白酒在当地就供不应求,远近闻名。42头育肥猪膘肥体壮。每年在沼气酿酒、养猪上就可以创收2万元以上,现在正在酝酿实施利用20立方米的沼气池来发展10亩地的无公害蔬菜,降低沼气建设、酿酒、养猪的成本,形成一条沼气—粮食—酒—猪—猪粪—废渣—蔬菜良性大循环,高效益的产业链,既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也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在创业的历程中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在2年多的时间里接待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200多人,每次接待不管自己有多忙,总是腾出时间来把自己所学到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大家。2019年4月的一天接到远在西岗村一农户的电话,希望他能亲自去一趟他家,帮助解决在建沼气池中遇到的难题,二话没说放下自己一天能挣上百元的活,搭车向西岗村驶去。西岗村坐落在海拔近千米的岗顶上,距**村有30多公里,而且山高路窄,车只能送到山脚下,10多公里的山路只能靠步行,面对眼前的情况,完全可以坐车返回,但他没有那样做,他望着眼前的羊肠小路和一眼看不见顶的山岗,依然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去西岗村的路。当他走到半山腰时,天又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路越来越滑,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雨伴随着4月的冷风吹打在他的脸上,衣服也很快地湿透了,冷风刺透了他的湿衣。他义无反顾地前行,终于到了西岗村这位农户家,稍坐一会,了解情况后,就亲自帮助他安装、调试和解决沼气的一些其他问题。在此过程中,他手把手的教,认真仔细地讲,很快安装调试完毕,故障排除,其他一些问题也解决了,在休息期间又传授了一些自己学到的沼气技术和实践中的经验,使这位农户非常感激。临走时,农户拿出100元钱作为他的辛苦费。他硬是不收,他说:“我能为大家做些能做的事情,我感到很高兴,希望大家和我一样通过建沼气池来致富,帮助大家共同致富这是应该做的。”不仅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已有32户相继建起了沼气池,并都按他的模式设计建造,同时发展养猪业和无公害蔬菜,不同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了这些建沼气池的农户在建造中少走弯路,他不知多少次深入到各户进行指导,使一户又一户的农民朋友顺利地建成,他的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行为和精神深得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他不仅是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典型的新型农户代表,而且还是难得的进步青年。他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他虽然只是一名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可他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及时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能够认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党支部鉴于他的一贯表现吸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

2019年至2019年,他先后受到了市、镇两级政府的表彰。

十佳农民事迹材料

5月26日,沿汉江旁鱼紫公路紫阳段行驶一个多小时,记者来到大巴山深处紫阳县“养鸡状元”龙伦增的养鸡场,见到了这个朴实的小伙子。在交谈中,一连串的来电让他的手机响个不停。一会儿是四川的老板打电话订货,一会儿是西安的客商咨询价格,一会儿是某个酒店经理要到养殖基地考察,总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冲他养殖的土鸡来的。

龙伦增,这位1988年出生的农家娃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安、天津的商贸公司上班,月薪都在4000元以上。然而,故土难离,在外漂泊的日子更坚定了龙伦增回乡做“新农人”的决心。2014年5月,带着在外揽下的第一桶金回到家乡,龙伦增申请了8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通过镇政府流转林地1000亩,建起了鸡舍,引进首批土鸡苗5000只,开办林下生态养鸡场,当上了“鸡司令”并注册了公司。

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他一边通过书籍、网络寻求解决办法,一边向养殖大户、县上及镇上的农技专家请教。在苦心经营养殖场的日子里,龙伦增集老板、技术员、工人于一身,又要给鸡喂食,又要寻找销路,还要请工人师傅维护养殖场设施,整天围着鸡仔转,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土鸡的出栏,成品鸡销往西安、安康及四川等地。因为是生态养殖,龙伦增也与这些老板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去年,四川一位客商看好放养的土鸡肉质纯正、味道好,将现存栏的5000只盘厢河土鸡全部购买。于是,龙伦增决定扩大生产,追加投资50余万元,建起了两个2000平方米的新圈舍,完善了育雏室、饲料仓库、消毒通道、围栏、大门等设施,又补栏1万只盘厢河土鸡,依旧销售火爆。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返乡创业一直是我的梦想。我相信做农业是有前途的,我要给乡亲们做个表率”,龙伦增说,“下一步,我准备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自己的品牌,延长产业链,走生态农业、公司加农户、‘互联网+’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广大青年一起创业,带领乡亲们和周边农户共同致富,让盘厢河土鸡走向各大超市、餐馆酒店,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产业融合促进脱贫。

在紫阳县高桥镇,李远权算是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能人。他从初中毕业就开始涉足商海,帮父亲在镇上经营商店、开旅馆。后来又带领乡亲们外出打工,从采矿到包矿,一度将队伍扩展到上千人。

紫阳有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李远权时常琢磨,如果在这块富硒宝地上建厂建园建社区,带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尽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岂不是一桩美事?用他的话说,就是想在家乡干一番事业。

2012年,李远权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公司。起初,他抓住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园区的机遇,在高桥镇建成了融农业生产、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紫阳县开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公司成立以来,李远权围绕“硒”字做文章,逐渐发展成为以开发富硒特色农产品、富硒食品,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的龙头企业。

园区以农户种植玉米和本土黑猪养殖为载体,将原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道路。其农业园区、产业联合社、订单农业,都成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依托。通过移民安置、土地流转、玉米种植、黑猪养殖、工厂上班、园区务工6种方式,带动高桥镇10个村的群众共奔小康。

这两年,李远权及团队通过调研和考察,经过技术攻关,还自主研发了“紫阳味道——深磨坊玉米营养餐”系列产品,目前可年产“黄金米”5000吨、“黄金米线”200吨、冲调饮品5000万杯,年产值达到两亿元。

目前,200余名农民成为公司员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同时,李远权还与6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玉米订单收购协议,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谈到今年的发展规划,李远权不紧不慢地说:“新增的两条玉米加工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中,投产后将与全县5万农户签订玉米生产订单协议,覆盖贫困户两万户。”

带头致富事迹材料

20xx年前是**村村委会主任,20xx年春夏之交**村与**村合并为**村,合并后全村人口2800人,耕地面积5700亩,在支部换届选举中被选举为新合并村支部书记。合并前两村的经济情况差距较大,特别是作为小型村村干部领导一个新的大村,对他来说一个巨大的挑战。

上任伊始,他着手制定了针对两委干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村务政务公开制度,两委民主议事制度,并且带领遵守执行,加快了该村农民主化进程,向群众展示了一个清正廉洁的两委班子形象,为两委各项工作打下群众基础。

二、加强支部党建进程,党委支部各项建设。

法规的培训,使全村党性近一步加强,使党员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职权充分发挥,把支部建设真正落在了实处。

带头与生活有困难的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有43名党员在帮扶结对子活动中发挥余热,在群众中树立了党的光辉形象。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平衡村民贫富差距。

合并前两个村经济上各有特色,原许家村的棚菜生产为主导产业,原**村以养殖业为致富项目,两村都以水田为大田种植业支柱。20xx年开始,带领群众在全村新建千头仔猪繁育场2个,半自动鸡舍3栋,年平均肉产量2万斤,蛋产量1万斤,鸡产量5000斤。

全村新打电井24眼,新发展水稻田400亩,生姜种植200亩,全年裸地菜产量突破10000斤。20xx年全村新建大棚47座,近70亩,全村蔬菜产量8万斤以上。

全村充分发挥运输业强劲势头,继续占领绥中运输业市场份额,目前全村有大货车105辆。

广泛开展劳务输出和剩余劳力就业的引导和安置,逐步清除村屯经济不平衡现象,减轻人民群众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产生的负面压力。

四、加强新农村建设,改善村民文化生活质量。

在集体经济好转后,带领两委成员修建了标准化支部,对村屯路面进行整修,全村村通油路达3公里,有线电视覆盖率达70%以上,全村电话普及率达85%,30%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有定点诊所2个,小学一所,80㎡以上标准化超市2个。

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村是六股河干渠最早受益村,全村水田达900余亩,自20xx年干渠用水不足,一边多方筹措资金,一边到上级水利部门争取援助水泵、管带等设备,同时带领群众打井耕田,使全村水田及时插秧耕种,受到了广大群众和上级领导广泛的认可。

20xx年,**村历史遗留的机动地承包到期和一些历史原因造成承包户和广大群众的矛盾一触即发。配合镇政府干部逐户做工作,调节各个矛盾,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最终双方和解,避免了群访事件的发生和矛盾的扩大与激化。

几年来,清正廉洁,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他把一个面貌相对落后的村逐步打造成**镇中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人民生活相对富裕,社会相对稳定的村,他舍己为人,努力工作。为我镇农村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xxx,女,汉族,1965年5月出生,20xx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城郊镇堡子村的一个农村家庭的普通农村子弟,却凭自己良好的素质和惊人的胆识,搏击风云,以他不平凡的人生奋斗轨迹充分展示了白手起家创业致富的风采。

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身的价值,除了有过人的胆识外,就是要能敏锐的觉察到创业的时机和善于利用自身的资源。认识到在创业初始阶段,寻找一个良好的创业项目是成功的关键。1995年,在工程队打工的丁华,敏锐的观察到,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承包工程为代表“包工头”如雨后春笋般在河州的大地上涌现,丁华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他产生了以承包房屋翻新、新建为主的小型工程的想法,但是,在最初的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找活,为了找活丁华想了很多办法。由于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以及诚信待人和他工程队工作的几年中结交了大量的朋友,这些“熟人经济”中蕴藏着巨大的金矿,只要善于挖掘、巧于利用、长于合作,就会创造出双赢的良好局面,就能为自己带来巨大的收益。只有巧妙地利用各种条件来发展壮大自己,借外在的力量完成自己的目标,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创造最佳的机遇,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利润。在他的大力说服下,很多亲戚朋友为他介绍工程,顺利的`解决了没活干难题。

在当时对于丁华来说搞工程就是出力气但并不难,如果想搞出个名堂,却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为了在群众中树立好的口碑,增加收益,丁华多方获取资料,深入研究房屋建筑知识。由于他吃苦、善钻研,慢慢的找他承包工程的人越来越多,他也成为了一个小队长,他以工地为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他的时间表里,没有星期天、节假日,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不知干了多少个通宵。在施工过程中,他白天于施工人员一起干活严把工程每一关,晚上加班整理资料,工程质量被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有了致富路,应该带领乡亲一起走。为此,丁华带领更多的乡亲搞起了承包工程。有了带路人,乡亲们就少走了很多弯路。“丁华人很热心,口才也好。对于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他总是及时帮助我们解决。”

创业如浪中行舟,要坚定信心,矢志不移,果敢地搏击冲浪,就能到达成功彼岸,这是丁华对创业的感悟。风雨几载,始终锐意向前,虽然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创业成果却令人欣慰,也让人刮目相看,成为当之无愧的致富带头人。用他的话说:“我以我的成功作为示范,把经验和理念传授于人,让大家一同致富,是我理所应当的义务。”

致富家庭事迹材料致富家庭事迹材料

石柱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县,辣椒、黄连、马铃薯等产品已发展起了一条条产业链。但由于经济发展程度有限,石柱人想做大生意,缺启动资金是很普遍的难题。

曾经,土地使用权证、林地使用权证、农民住房产权证是农民必不可少、又闲在家中抽屉里的三件“废物”,但通过“三权抵押贷款”的方式,它们变“废”为“宝”,为一户又一户带来了甘泉。

而已实施3年多的“三权抵押贷款”,已初步成了帮助农户增收、脱贫致富的新模式,得到了不少掌声。石柱县农委表示,以后还将拓展多种模式,助推贷款规模,解决资金难题。

十多亩草莓。

让他圆了老板梦。

石柱县龙沙镇石岭社区位于石西路旁,距县城17公里,交通方便。47岁的马培贵是石岭居委石岭组人,文化程度只有初中学历,以前只能外出打工,后来,回到家乡种了10多亩草莓,并由此成为了带动附近10多户邻居增收的小老板。

由于市场好,马培贵就筹划着扩大规模。,他用自己两楼一底、500多平方米的农房住宅,向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做农户抵押贷款,得到了13.8万元的资金,草莓地扩大到了25亩。

自创新品牌。

他要研究自酿草莓酒。

日前,记者在马培贵的现代农业草莓园,见到了他。

马培贵说,一年大概有7万余斤的量,主要是供自驾游的游客自采,一小部分可以卖到忠县、万州、重庆重客隆等。一年下来,草莓长得好的话,纯收入能有35万元。

马培贵还与重客隆石柱商场签订了鲜草莓投放超市项目。他还精心设计,专门制作了草莓礼品包装盒,打造草莓品牌。“其实,我自己还研究出了个新产品,就是我自酿的草莓酒”,马培贵说得甚是高兴,梅子可以酿梅子酒,葡萄可以酿葡萄酒,很多水果都可以酿成酒,草莓为什么不可以?为此,马培贵开始研究自酿草莓酒,“在出售鲜草莓的同时,草莓酒是延伸产品,这就延长了草莓的价值期”。

但要做这个事,现在的种植规模根本无法满足,马培贵说,他打算再向银行申请贷款,再次扩大规模,到增加到65亩。

解决资金难。

石柱将拓展多种模式。

像马培贵这样,把闲置的“死资产”变为“活资产”,成为致富“助推器”,在石柱县不在少数。根据石柱县增收办的数据,截至目前,石柱县共发放“三权”抵押贷款65055万元,其中农房抵押贷款8232万元,林权抵押贷款56472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351万元,直接帮助3345农户(个体民营企业)起步创业,间接推动近3万农户实现增收。

石柱县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行三权抵押贷款,增加了农户融资有效渠道,破解了农贷抵押难的瓶颈;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问题,实现了双赢;也解决了农村专业大户、经济能人因资金周转困难,而无力更好发展的难题。

石柱“三权抵押”贷款助农增收致富模式得到了不少掌声。石柱县农委表示,以后还将拓展多种模式,助推贷款规模,解决资金难题。

而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到,全市“三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抵押融资1000亿元,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2000个,此举无疑给农民增收又带来了更多机会。

十佳农民事迹材料

他是中共预备党员,市镇村农民。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从开始,带头建造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开办酿酒坊,发展无公害蔬菜。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他先后获得“市科技致富带头人”、“镇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大山里。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经过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自己的理想在大山里是难得实现的,他不甘心同其他村民一样过着那种面朝黑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与家人商量后举家移居到村。

村在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为了早日还上搬家时所欠下的外债,使家庭生活能宽裕一些,又借资8000余元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跟着其他人一起跑运输,几年下来不仅还上了外债,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按理说,家里没有了饥荒,生活也说得过去,妻子有事做,自己有车开,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深入到祖国的广大农村,给亿万农民带来了致富机遇。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建造沼气池。当时,“沼气池”这个词汇对农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非常陌生,大多数有条件的农民对此事都不感兴趣,无论政府怎么动员和举办培训班,结果群众还是不认可,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点,唯有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农民就应该大胆地探索,勇敢地创新,他认为建沼气池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既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林业,又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也可以说利己利民又利国。于是,在多数人的观望下,他敢为人先,是镇第一个申报建设沼气池的人,从此踏上了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创业之路,开始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上有父母,下有上学的孩子,生活上虽说不算困难,但并不富裕。在建沼气池的整个过程中,他和家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意想不到的来自方方面面的许多困难和挑战都摆在他的面前,资金短缺、生活费用问题都重重压在他的头上。他没有被这么多的困难所压倒,他认为开没有回头箭,创业成功的先例都经历过坎坷不平的路。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眼前的困难,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他从此坚定了信心,白天外出打工挣钱,雨天和晚上同家人建池,一干就是半夜,累了就地歇上三五分,腰疼吃上止痛片。上百立方的池土他硬是一锹一镐地清除到池外。从7月开始到5月经过近一年的时间,他投资2万元的沼气池在市农业局、镇委、镇政府的帮助下终于建成,经技术测试合格后投入使用。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当我们问他的创业经历时,他告诉我们说他流过血流过汗就是没有流过泪。

创新才有发展,所建的20立方米生态沼气池是市农户中最大的沼气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农业局组织全市乡镇街道的领导在这里召开了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当地的农民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农民络绎不绝地到他家来参观学习。问他建这么一个沼气池,怎么能致富。他耐心地给农民朋友算细账,生产沼气,每年可以节约生活用柴近2万斤,如果用沼气酿酒可以节省烧柴10万斤左右,那么每户人家一年的生活用柴可以节省200万斤薪炭林的烧柴,这是第一省;用沼气酿酒,就可以卖钱,酒渣可以喂猪,可以通过深加工的转化过程,成倍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粮食价格,这是第二省;沼气酿酒养猪,猪钱除了成本是净赚,猪粪可以继续做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渣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上等肥料,这都是白捡白赚得沼气项目钱。在场的群众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终于悟出了这里的致富经,许多农民朋友对沼气有了兴趣,开始建造沼气池。

为了使沼气尽早地发挥作用,尽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秋,到春他又自筹资金9000多元先后建起了家庭小型酿酒坊和同时能容纳50头猪的育肥猪舍。功夫不忘初心人,付出了总有回报,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沼气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每天酿出的纯粮精品小烧白酒在当地就供不应求,远近闻名。42头育肥猪膘肥体壮。每年在沼气酿酒、养猪上就可以创收2万元以上,现在正在酝酿实施利用20立方米的沼气池来发展10亩地的无公害蔬菜,降低沼气建设、酿酒、养猪的成本,形成一条沼气—粮食—酒—猪—猪粪—废渣—蔬菜良性大循环,高效益的产业链,既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也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在创业的历程中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在2年多的时间里接待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200多人,每次接待不管自己有多忙,总是腾出时间来把自己所学到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大家。4月的一天接到远在西岗村一农户的电话,希望他能亲自去一趟他家,帮助解决在建沼气池中遇到的难题,二话没说放下自己一天能挣上百元的活,搭车向西岗村驶去。西岗村坐落在海拔近千米的岗顶上,距村有30多公里,而且山高路窄,车只能送到山脚下,10多公里的山路只能靠步行,面对眼前的情况,完全可以坐车返回,但他没有那样做,他望着眼前的羊肠小路和一眼看不见顶的山岗,依然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去西岗村的路。当他走到半山腰时,天又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路越来越滑,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雨伴随着4月的冷风吹打在他的脸上,衣服也很快地湿透了,冷风刺透了他的湿衣。他义无反顾地前行,终于到了西岗村这位农户家,稍坐一会,了解情况后,就亲自帮助他安装、调试和解决沼气的一些其他问题。在此过程中,他手把手的教,认真仔细地讲,很快安装调试完毕,故障排除,其他一些问题也解决了,在休息期间又传授了一些自己学到的沼气技术和实践中的经验,使这位农户非常感激。临走时,农户拿出100元钱作为他的辛苦费。他硬是不收,他说:“我能为大家做些能做的事情,我感到很高兴,希望大家和我一样通过建沼气池来致富,帮助大家共同致富这是应该做的。”不仅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已有32户相继建起了沼气池,并都按他的模式设计建造,同时发展养猪业和无公害蔬菜,不同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了这些建沼气池的农户在建造中少走弯路,他不知多少次深入到各户进行指导,使一户又一户的农民朋友顺利地建成,他的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行为和精神深得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他不仅是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典型的新型农户代表,而且还是难得的进步青年。他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他虽然只是一名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可他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及时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能够认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党支部鉴于他的一贯表现吸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

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

xxx,女,大学文化程度,1970年9月生于xx县拼茶镇,现任xx农村商业银行公司业务部经理。42岁的她,成熟而睿智,热情而不失严谨,身上洋溢着xx农村商业银行人特有的开拓豪气和创新胆魄。秉承长期积淀的职业道德修养,发扬一贯的专业专注精神,她在农村金融世界里演绎着别样的精彩。

作为一名中小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时刻不忘服务三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她靠着一股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农村金融领域服务了近二十年,为辖区内广大创业者默默无闻奉献。

致富女能手事迹材料

xx在自己的生产生活劳动中,清晰的认识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光靠苦干是不够的,更需要巧干,必须用科学指导生产。因此,她积极参与市、镇妇联举办的“绿证班”、“一专多能”短训班和养殖知识学习及农技方面的培训课程,为了学习种养殖管理技术,她还订阅了多种农技报刊杂志以便第一时间掌握农技知识。此外,她还在妇联和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20xx年到20xx年期间,两次赴京参加中国农博会,在农博会上她认识了来自各地的种养女能手,相互交流养殖经验和心得。xx认为通过参加这类型的农博会,不仅能增长见识、学到新技能,还大大增强了继续把事业壮大发展的信心。

致富家庭事迹材料致富家庭事迹材料

宁海县城关镇桥头胡管理区金牛山村村民陈茂良怎么也没想到,村边那些曾让祖辈们辛勤耕耘了几十个春秋而只能自给自足的土地,经他的拼搏变成了一个聚宝盆。大棚草莓与水稻轮作创出“一亩田超万斤粮超万元钱”的模式,受惠的村民和他一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1995年,以传统种植模式经营着1.2亩耕地的陈茂良已感到了经济的压力,一年收入只能维持一家3口的温饱。天生一股闯劲的他并不想拘泥于现状,在改革春风吹拂和农办人员的帮助下,立即去奉化尚田、山东等地取经。到实地一看,看到他们那儿日益富裕起来的农民,过着小康生活,此时他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了。

一回到家,他便筹划着在自己的承包田上建大棚,为了降低成本,他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木桩、毛竹资源。近十几天的辛勤劳动,终于建成了5只占地2.5亩的大棚,当年便种植了草莓,由于当时我县市场上草莓还很少见,因而十分畅销。最好的草莓8只就卖了18元钱。收后一结算,平均每亩受入可达1.2万元。他尝到了甜头,此刻在他的心中盘算着如何扩大种植规模。,他用每亩500斤粮食的租金从别人手里租来耕田,面积扩大到7.5亩。为了加强科技知识的学习,他积极参加管理区举办的各类农函大的学习,并和县农业局开展二氧化碳施肥试验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只有35户农户、95亩耕地的金牛山村,全村现已种植草莓75亩,种植大棚草莓已日益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仅这一项就为每户增加收入万余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致富家庭事迹材料致富家庭事迹材料

成人玩具吧可以为顾客提供各类成人玩具,如:立体四子棋、单身贵族、收割机、华容道、德国迷题、笼中取宝、伤脑筋十二块、狐狸与鹅、九人毛利舞、孔明锁、似水流年、抽木棒、吓一跳、勇敢者的游戏、平面迷宫、伦敦塔之迷、搬家等上百种成人智力玩具,可令顾客一玩爱不释手、留连忘返。

成人玩具吧的经济效益分析。平均每天可售出成人玩具3件,每件可获利润20元,则日营业额为60元;按每天仅有15位顾客来店玩成人玩具,每位收费20元,则日可获利300元,两项合计日营业额为360元,月收益12000元,年毛利为15000元。除去年店面租金,年员工工资总额,水、电费,年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年可获纯利12000元,月平均收益10000元以上,投资回收期为3个月左右。

带头致富事迹材料

近年来,为了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县农业局通过各种培训渠道,大力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全面提升我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涌现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现将我县部分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的事迹介绍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们学习交流,借鉴先进经验,选准致富项目,尽快走上小康之路。

发展食用菌生产带领众乡亲致富。

现年49岁的刘银柱,是河南省武陟县小董乡磨庄村人,高中文化。他从事食用菌生产栽培二十余年,1999年他了解到食用菌中的稀有品种--白灵菇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就开始从事白灵菇生产,初步获得一定效益。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确保产品顺利销售成为头等大事,在农业局信息中心大力帮助下,他毅然投资8000元购置了电脑、传真机等设备,开展了食用菌网上购销业务,拓宽了销售渠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xx年,以他为主创建的小董乡食用菌生产基地获得省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认定,20xx年他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20xx年初,在他的发起下成立了小董乡磨庄村食用菌生产合作社,合作社打算今年新上一条白灵茹罐头生产线,以抵御和降低社员的产品市场风险,从而实现食用菌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发展。目前,该村的食用菌种植户已达600余户,占全村人口的70%,食用菌年总收入达250万元,占该村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人均增收800余元。(联系电话:0391-7441135)。

发展苗木花卉生产开创利国利民事业。

郭颂东,男,现年51岁,高中文化,系河南省武陟县龙源镇祝徐店村人。他从1991年开始率先尝试苗木繁育生产,规模逐年扩大。1995年注册了"河南省武陟县东华园艺场",并与北京林业大学签订合作育苗协议,引进三倍体毛白杨种条和技术,与中国果树研究所、泰安果树研究所建立了长期业务合作关系。他的种植规模由1991年的5亩地发展到现在的1000余亩,由当初的1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的150个,产值也由10万元发展到了500万元。产品销到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内蒙等全国十几个省、市。郭颂东致富不忘众乡邻,积极引导和带领周边村民发展苗木繁育事业,无偿为乡邻进行育苗技术指导,并多次赊销给困难户种苗,帮助大家共同致富。截止目前,加盟郭颂东公司的农户已达250户,育苗面积6000余亩,出圃苗木5000余万株,产值3000余万元。(联系电话:)。

科技进步结硕果致富不忘众乡邻。

荆国斌,男,现年38岁,汉族,高中文化,系武陟县嘉应观乡东营村农民。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和县、乡农业部门的帮助下,他积极从粮食生产自身找出路,瞄准优质粮广阔的发展前景,依托科技进步,发挥黄河滩区土地肥沃,耕地比较集中的优势,承包1200余亩黄河滩地,引种优良品种,购买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等农机具20余台,走科技化、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之路,累计销售各类优质粮食3800余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带动当地百姓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为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20xx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十大种粮标兵”荣誉称号。(电话:)。

情系蔬菜生产带领群众致富。

王长武,男,现年37岁,汉族,初中文化,武陟县圪当店乡邢庄村人。1982年就跟着村里的菜农学习种植蔬菜。20xx年6月开始从事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生产,20xx年他积极参加了县农业局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者岗位培训,系统学习了节能日光温室建造、茬口安排、温光气热调控、病虫害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及蔬菜生产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回去后他将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从育苗、嫁接、到大田生产,严格按照操作要领去做,当年就取得了明显成效。一茬春黄瓜就卖了9000多元,加上秋季棚内外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达到120xx元。同时,他还带领广大菜农引进了一批先进生产技术如新型紫光膜、eva膜,遮阳网、防虫网以及配方施肥技术、co2施肥技术、安全间隔期产销技术等,增加了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改善了品种质量,提高了蔬菜产量,增强了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为邢庄蔬菜大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十辛苦不白费养鸡带来高效益。

李长兴,男,现年40岁,高中文化,系武陟县北郭乡北郭东村人。1993年春开始从事养鸡业,但由于经验和技术欠缺,蛋鸡产蛋率低,死亡率较高。一年下来,不仅没有赚到钱,还亏了近1000元的本钱。1998年春,他通过学习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养鸡科学技术。从此养鸡厂就像滚雪球一样,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发展到占地6660平方米的四幢鸡舍、存栏商品蛋鸡6000只、后备鸡4000只的养殖规模,蛋鸡病死淘汰率在5%左右,产蛋率95%以上可达半年之久,年利润可达到八、九万元。在李长兴的帮助和带动下,一些村民也开始发展蛋鸡饲养,从中获取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使乡邻的生活得到了切实改善。

致力怀药求发展,小康路上领头雁。

李火金,男,现年43岁,高中文化。系武陟县西陶镇古凡村人。高中毕业后靠种菜、卖菜维持生计,但由于经营者太多,收益甚微。1992年,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发展当地优势药材品种“四大怀药”前景看好,当即将自家的4亩承包地全部种上了怀药,并购买书籍学习种植技术,还多次到省中药研究所、河南农大等地请教咨询专家教授,他的辛苦没有白费,当年获利1500元。20xx年,在河南省中药研究所和河南农大有关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下,李火金又成立了占地200亩的武陟县沁怀四大怀药研究所,专门从事培育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和怀菊花四大怀药新品种,组建了研究培育四大怀药的基地。他投资380万元研制的无硫加工设备,年加工无硫四大怀药2800吨,他的沁怀四大怀药研究所以高产量、高品质赢得了河南、山西、山东等地药农的信赖。产品不仅销售到北京同仁堂、东阿阿胶集团、汇仁集团,还远销到韩国、日本等国家,深受世界友人的好评,为我县“四大怀药”的发扬光大做出了突出贡献。

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百亩果园显身手。

李保,男,现年60岁,高中文化,系武陟县阳城乡布庄村人。他曾是武陟县乡镇企业局下属公司的业务经理,1994年主动辞职,在布庄村承包了原属集体所有的100亩苹果园,但因品种不对路、品质不优良而收效甚微。1995年他审时度势,大胆调整品种结构,把老苹果园改为优质杂果园,栽种“稀少、优精”的红枣、石榴等品种。为了克服资金、品种、技术三大难题,他四处奔波,求亲拜友,筹措资金、寻求技术,先后到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向专家、教授请教咨询,购买各种果树管理书籍、杂志200多本,并多次到郑州、南阳、山东、安徽等地实地考察,根据专家建议和当地实际,引进栽种了泰山红石榴、大王枣、冬枣、早中晚、熟油桃等优质果木,建立了拥有7大品种、30个品系的优质小杂果园,年收入8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村又发展小杂果200多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农民增收致富典型材料

xxx乡xxx村辖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70户,人口1830人,耕地2100亩,村两委成员10 名,党小组9个,党员38人,村民代表32人。近年来,xxx村针对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和农民增收的新路子,把发展蔬菜种植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一、主要做法

1、思想上高度重视。该村坚持把发展蔬菜、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党支部的强村富民的目标来抓,充分利用广播、公告、明白纸等方式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群众深刻领会到发展蔬菜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绝经,调动群众认可、支持、参与蔬菜种植的积极性。

3、规划上着眼长远。在蔬菜发展中与坚持与村总体规划有机结合、配套跟进,按照“规划思维超前,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推进 “三个一体化”:即发展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使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投资资金50万元,修建道路3公里,改善了生产基础条件;投资60万元,新打机井40眼,疏浚路沟2000米;投资50万元用上了地埋线,形成了田成方、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良好格局,为蔬菜基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避市场风险。提供全程疫病监测服务,邀请省、市、县蔬菜专家对种殖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为种殖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5、政策上予以支持。在发展蔬菜中该村用足用好上级有关部门出台的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对发展蔬菜种植户,优先解决用地,租金为现行市场最低标准。同时明确规定,凡来该村投资从事蔬菜种殖的农户,除享受规定的优惠政策外,为菜农提供5000元的启动、3000元的发展资金,并可在贷款、生产经营、生活居住、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从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物资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为群众发展蔬菜创造基础条件。

二、取的成效

1、探索了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加强党支部对蔬菜种植的领导,有效破解了资金、土地等资源统筹难题,架起了党支部联系和服务群众致富的新桥梁,把党支部活动渗透到蔬菜发展的各个环节,扩大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在产供销环节政府“包”不了、村组“统”不了、农民“办”不了的矛盾。在蔬菜种植中,群众有了困难,党支部出面帮助克服,党员出面协调解决,打造了“党建服务蔬菜发展、蔬菜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良好局面。

二是搭建了创先争优的平台。通过组织引导党员带头种植 3

蔬菜、出售优质无公害产品、维护产品品牌声誉,做到新技术党员带头学、新品种党员带头试、新设施党员带头用,营造了党员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在全村结对帮扶活动中,党员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200多条,传授技术10多项,解决各种疑难问题100多个。

8000亩、大棚温室500座,而且带动了蔬菜运输、流通等相关产业发展,拓宽了增收领域,使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成为xxx的重要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该村先后被评为“新乡市先进党支部”、 “原阳县五好村党支部”、“原阳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先进村”。

目前,该村正在建设全县一流的高标准蔬菜温棚,总占地200余亩,所需整地及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大棚建设正在施工。基地建成后,年可生产蔬菜100万公斤,实现利润130多万元。

《农民增收致富典型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相关范文推荐
  • 12-26 合作开发技术协议(通用15篇)
    合作可以让不同的个体凝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集体的力量。以下是一些团队合作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合作有所启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
  • 12-26 学期高三班班级工作总结(实用18篇)
    通过班级工作总结,我们可以看到班级工作在各个方面的进展和成果,同时也可以找到不足并加以改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班级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
  • 12-26 教师违法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在教师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挫折经历,给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启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
  • 12-26 安全教育月升旗仪式讲话(热门12篇)
    演讲稿的撰写需要提前充分准备,梳理清晰的思路和建立有力的论证。下面是一些不同风格和主题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和创作能力。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 12-26 节目主持词结束语(优秀18篇)
    您的到来使得今天的活动更加精彩,我真诚地向各位表示感谢和欢迎。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奉上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女2:奋斗与拚搏,谱写了一曲腾飞的
  • 12-26 档案员个人工作计划幼儿园(汇总18篇)
    幼儿园工作计划中要体现家园合作的理念,通过家长参与活动和交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幼儿园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够给教师们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 12-26 教师节前国旗下讲话稿(优质18篇)
    在国旗下发表讲话是一项庄重而庄重的仪式,我们应该认真准备,以充分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旗下讲话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
  • 12-26 运动会新闻稿大学(热门18篇)
    运动会是一种展示体育运动成果和竞技精神的活动,参与其中的运动员会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和技术水平,它可以增强参与者的体质和意志品质,让人们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因
  • 12-26 幼儿园托班班主任班务计划(专业16篇)
    班级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注重量化和细化,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如果你正在编写班级工作计划,以下是一些范文和写作技巧,希望能帮到你。班级概况:本班幼儿共计13
  • 12-26 信息技术教师教学个人工作总结(专业14篇)
    在教学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思考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以下是关于教学工作总结的一些实用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