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小班音乐摇篮曲教案(专业18篇)

小班音乐摇篮曲教案(专业18篇)

时间:2023-12-26 14:22:18 作者:MJ笔神小班音乐摇篮曲教案(专业18篇)

教案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和掌握知识。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小班教案的范文,相信会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小班音乐摇篮曲教案

在进行“我长大了”这一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班融入了“怀孕妈妈”等系列活动,使孩子初步体验到妈妈的辛苦和爱。活动中,有孩子谈到“在摇篮里如果我睡不着,怎么办?”这一问题,由此,我就想到了摇篮曲这一音乐体裁。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通过听赏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优美的特点。

1通过多种形式,欣赏感受《摇篮曲》轻柔、优美、舒缓的特点。

2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欣赏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活动难点:语言的表达。

课件、娃娃若干。

一、导入。

二.欣赏感受音乐。

1.月亮妈妈请来音乐姐姐帮忙。音乐姐姐带来一首神奇的摇篮曲,星星宝宝听着听着,很快睡着了。

2.摇篮曲的本领真大,我们一起请音乐姐姐也给我们听听,好吗?

3.(放音乐,旁白)蓝蓝的天空,是星星温暖的摇篮,它们顽皮地眨着亮亮的眼睛。月亮妈妈带来美妙的'摇篮曲,轻轻的,慢慢的,那么优美,那么温柔,满天的星星都闭上了眼睛,睡着了。

4.星星睡着了,音乐姐姐问:小朋友们,你听了觉得怎么样?

三.动作表演。

1.(婴儿的哭声)哎呀,小宝宝哭了。这可怎么办呀?

3.请你们来当爸爸妈妈,看谁最先使你的宝宝睡着。(动作轻轻的)。

4.幼儿随音乐自由动作。

四.延伸。

2.伴着音乐,幼儿进行表达。

一次活动的成功,并不代表了全部,要让孩子们真正有发展,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生活感受、艺术感受,教师有责任在天长日久的日常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让这种爱的教育价值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得以潜移默化的延续和升华。

《摇篮曲》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感受摇篮曲这类体裁的特点。

用声音动作表现。

录音、打击乐、各种毛绒玩具及彩笔。

一、聆听《摇篮曲》—女声独唱。

1、回忆自己小时候妈妈是怎么哄自己睡觉的?

(生:轻轻唱着歌,拍着我,摇摇篮)。

2、假如你来哄一个小宝宝睡觉,你会怎么做?

(学一学、做一做—提示摇篮曲的特点)。

3、(师):“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摇篮曲》是不是象我们刚才说的那样?”

4、初听乐曲,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并用语言,动作表现出来。

5、老师讲解摇篮曲的特点,它具有舒缓、优美、安静、抒情、中速(稍慢)力度稍弱的特点。

6、复听乐曲,并用动作表现了歌曲的情境。

7、用线条表示出歌曲的情绪。

(师):“刚才我们听的是一首德国作曲家他作的摇篮曲,你们想知道中国的妈妈怎样哄宝宝睡觉吗?嘘—你听……”

二、聆听并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并随音乐轻拍节拍。

2、对歌曲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情绪、力度、速度……)最后确定是属于摇篮曲。

(师):“下在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小宝宝睡着了》。”

3、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歌曲,学生仔细听,歌词中都写了些什么?

4、用听唱法,分乐句,学习歌曲的演唱。

5、在教唱的过程中,提示学生要演唱得连贯、轻柔、唱准音高(老师要随时纠正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不足)。

6、随老师的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边唱边体验摇篮曲所表现的意境。

7、分为4个小组,讨论一下结尾应怎样唱更好听(提示小宝宝渐渐的睡着了)。

8、展示自己设计的结尾(渐慢、渐弱),并进行表演。

9、自己设计为歌曲加入打击乐伴奏(自己讨论应怎样敲才符合歌曲情绪)。

10、出示教具—毛绒玩具,分组进行歌曲表演,

i唱ii。

演iii敲。

11、(师):“刚才我们用线条表示出了摇篮曲的情绪,低温否可以为这种体裁的音乐选择一下合适的颜色(浅色)—感觉柔和的。”

12、师生共同表演《摇篮曲》一课外的:老师唱—妈。

学生演—宝。

共同感受摇篮曲的意境。

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情况。

幼儿园小班音乐摇篮曲教案

1.感受摇篮曲的安静、温柔,能够在摇篮曲的情境中轻轻地哄宝宝睡觉。

1.人手一个布制玩具,一个摇篮。

2.《摇篮曲》、《黑猫警长》主题曲。

1.情境导入。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他是我的小娃娃。咦,小娃娃在说话:我要睡觉!我要睡觉!

师:小宝宝有点累了,要睡觉了。你们睡觉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么哄你们入睡的呢?(幼儿讲述并模仿)。

2.选择欣赏乐曲,通过比较理解摇篮曲的特点。

(1)播放两段不同的音乐,供幼儿选择。

老师这里有两首好听的乐曲,选哪一首呢?

(2)播放幼儿选择的音乐。

师:听一听这首乐曲合适吗?为什么?(根据幼儿的选择放乐曲。)。

师:我们再听一听另外一首怎么样?

师:我们应该选哪一个呢?

3.创设情景,完整欣赏乐曲。

师:好的,让我们就选这首安静、优美的摇篮曲给宝宝听吧。

教师抱娃娃进行表现,使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

4.根据幼儿讲述的感受,老师介绍摇篮曲的特点。

师:听了这首乐曲娃娃已经快睡着了。为什么娃娃听了这首乐曲就安静了,想睡觉了?

小结:这种很优美,很安静地音乐叫摇篮曲,摇篮曲是专门哄宝宝睡觉的曲子,你们小的时候,妈妈一定也唱着摇篮曲哄你们睡觉的。

5.幼儿跟音乐展开联想,进行表现。

师:在你们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是这样唱着歌哄你们入睡的。今天,我们也来做爸爸妈妈哄宝宝入睡吧。你们的宝宝都在小床上等你们呢。

宝宝们都睡着了吗?嘘,不要吵醒她们,轻轻把娃娃放到床上去,帮他们盖好被子吧。爸爸妈妈们都去外面吧,让宝宝好好睡觉吧。

《摇篮曲》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1、能辨别处于进行曲的不同之处,运用各种姿态表现对曲子的理解和感受。

2、让幼儿从音乐欣赏中体验到美的享受。

3、发展幼儿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表现静谧夜景的图片。布娃娃、摇篮、吊篮各一个。会打呼噜的小熊一个。布娃娃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摇篮曲的磁带一盒。外国摇篮曲中国民间摇篮曲、外国摇篮曲和进行曲的各一盒。

1、出示摇篮,提问幼儿:这是什么?摇篮是干什么用的?

2、出示晚上的图片,提问幼儿:这是什么时候?忽然传来哭的声音,出示布娃娃,让幼儿想一想小妹妹为什么哭啊?(要睡觉了)老师当妈妈拍着小妹妹唱着摇篮曲让她睡觉。

3、教师放摇篮曲导入课题。

4、教师弹唱“摇篮曲”让幼儿抱娃娃学一学妈妈是怎样用手当摇篮摇小妹妹睡觉的。

5、教师提问幼儿:歌曲里都是有谁?(晚风婆婆、月亮姐姐、小宝贝)。

6、教师讲解摇篮曲大多数都是6/8、3/4节拍的它的曲调优美,节奏缓慢,唱时委婉动听,是小弟弟小妹妹、小朋友最爱听的曲子。小朋友听摇篮曲能心情舒畅,安静地入睡。

7、教师告诉这首摇篮曲是6/8拍的,教师和幼儿一起打节奏。

8、出示小熊告诉幼儿:“小熊睡觉时也爱听摇篮曲”把小熊放在摇篮里边摇边齐唱摇篮曲,可请个别幼儿上来摇,唱完后小熊打呼噜睡得更香了。

9、教师简单介绍摇篮曲的来源:摇篮曲在我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曲调不同的摇篮曲。摇篮曲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请幼儿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和世界著名作曲家舒伯特的摇篮曲。幼儿边听边抱起娃娃用手作摇、拍等动作。

10、教师告诉幼儿:摇篮是能摇动的或能吊在高处的用藤条或线绳编成的,小弟弟小妹妹可以在上面睡觉的小筐或小篮子称为摇篮。

11、教师放音乐摇篮曲和进行曲请幼儿区别出来。并讲清这两首曲子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出示“小妹妹的梦”图画一张,请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美丽的梦,并让他们用彩笔画成一幅图画。

小班音乐教案《摇篮曲》

1、通过多种形式,欣赏感受《摇篮曲》轻柔、优美、舒缓的特点。

2、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欣赏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语言的.表达。

课件、娃娃若干。

二.欣赏感受音乐。

1.月亮妈妈请来音乐姐姐帮忙。音乐姐姐带来一首神奇的摇篮曲,星星宝宝听着听着,很快睡着了。

2.星星睡着了,音乐姐姐问:小朋友们,你听了觉得怎么样?

3.摇篮曲的本领真大,我们一起请音乐姐姐也给我们听听,好吗?

三.动作表演。

1.(婴儿的哭声)哎呀,小宝宝哭了。这可怎么办呀?

3.请你们来当爸爸妈妈,看谁最先使你的宝宝睡着。(动作轻轻的)。

4.幼儿随音乐自由动作。

四.延伸。

2.伴着音乐,幼儿进行表达。

摇篮曲音乐教案设计及反思小班

通过教学歌曲《摇篮曲》,使我感触颇深。他又一次使我深刻的体会到音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的教学过程能够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和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更充分的展示他们的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课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本节课教师就特别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想象和模仿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伴奏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所以,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听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

1.

2.

3.

4.

5.

小班音乐摇篮曲教案

1.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摇篮曲安静、轻柔、优美的'曲风。

2.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对摇篮曲的感受。

3.能够感受到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用心呵护。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1.布娃娃或毛绒动物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摇篮、被子1套。

2.《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与《摇篮曲》歌词内容相关的图片。

2.播放《摇篮曲》,请幼儿欣赏,感受歌曲安静、轻柔的曲风。

(1)第1遍播放歌曲,引导幼儿了解摇篮曲的主要特点。

提问:这是什么时候唱的歌曲?(这是哄小宝宝睡觉时唱的摇篮曲。)你听谁唱过摇篮曲?

(2)第2遍播放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轻柔、绵长的特点。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什么动作哄宝宝睡觉?

(3)第3遍播放歌曲,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歌词内容,感受爸爸、妈妈对宝宝的用心呵护。

小结:爸爸给宝宝盖上棉被,妈妈轻轻地摇着摇篮,哼着轻柔的摇篮曲。小小的摇篮像是大海里被微风吹拂着的小船,在柔柔的海浪中摇啊摇。宝宝很快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3.创设“哄宝宝睡觉”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现摇篮曲安静、轻柔、优美的特点。

(2)播放《摇篮曲》,请幼儿扮爸爸、妈妈,哄娃娃睡觉。

启发幼儿尝试用爱的眼神、真心的微笑、轻柔的动作表现爸爸、妈妈对小宝宝的爱。

在欣赏《摇篮曲》时,他们不仅能用安静柔和的嗓声演唱,而且能用动作表示对娃娃的关心:有的幼儿做拍娃娃的动作;有的幼儿做摇摇篮的动作;还有的幼儿做轻抚娃娃的动作,体现了美好的情感。这种生活经验的自然整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积极丰富的情感是幼儿终身收益、也是他们当前非常需要满足与发展的内容之一。

幼儿园小班音乐摇篮曲教案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改革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于是借助音乐活动《摇篮曲》。实现这一原则。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及亲子之情。运用幼儿已有的哄娃娃经验创设了“娃娃要睡觉”的情景,让幼儿感受到轻柔、优美的摇篮曲对娃娃的催眠作用,在反复欣赏摇篮曲的过程中,再创编出抱娃娃的不同动作;同时也使幼儿在哄娃娃、抱娃娃的过程中,体验关爱他人的责任感,学会将关爱他人的情感迁移到各自的娃娃身上。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长辈的呵护、知道娃娃哭了、困了,妈妈有好多哄娃娃的方法——抱一抱、拍一拍、亲一亲等等。

1、让幼儿在欣赏活动中感受摇篮曲的安静、优美,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2、学习表演歌曲,鼓励幼儿创编抱娃娃的简单动作。

1、录音磁带、娃娃人手一个、小床一张。

2、设置一个娃娃睡在摇篮里的情景。

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大意。

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性质。

一、幼儿抱娃娃进活动室。

2、幼儿讨论交流,请出个别幼儿来回答。

二、欣赏“摇篮曲”。

2、播放“摇篮曲”(第一遍),幼儿欣赏、感受。

4、师小结:娃娃睡觉的时候听的音乐轻轻的,柔柔的,很好听,这样娃娃很快就能睡着了,这种音乐我们叫它“摇篮曲”。

5、再次欣赏(第二遍),我们来听听摇篮曲里唱了些什么?

6、师提问:你们听到摇篮曲里唱了些什么?鼓励幼儿跟着一起哼唱。幼儿学习完整演唱“摇篮曲”,引导幼儿用轻柔、优美的歌声演唱,表现“摇篮曲”的安静、优美。

三、表演“摇篮曲”。

1、师播放“娃娃哭声”:哎呀!娃娃哭了,快把娃娃抱起来,我们一起哼着“摇篮曲”,摇着娃娃睡觉吧。

2、师:xxx的娃娃不哭了,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抱娃娃睡觉的。请出不同的抱娃娃姿势的幼儿来表演一下,鼓励其他幼儿模仿他们的抱娃娃动作。

3、集体完整地表演“摇篮曲”,娃娃睡着后(即歌曲结束后)提示幼儿把娃娃轻轻地放到小床上,盖好小被子,让娃娃安睡!

四、复习歌曲“不要妈妈抱”。

师:你们的娃娃还小,需要别人抱。我们小班的朋友们已经长大了,不要妈妈抱了对吗?

1、复习演唱歌曲。老师和幼儿一起跟着音乐自己创编简单的动作,边唱边做。

2、师:哦,我们小班的朋友们真的长大喽!(活动结束。)。

幼儿每人抱一个娃娃,边欣赏乐曲边摇娃娃睡觉,风起了,会给娃娃盖被子,体验父母的辛苦。教学活动在舒缓、优美的乐曲中结束。

幼儿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可见生活已有经验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尤其象音乐欣赏类型这种对小班幼儿而言相对较抽象的内容,更应顾及到他们的已有经验与需要。“摇篮曲”中妈妈与孩子的爱抚、关爱等正是小班幼儿特别需要、印象深刻的生活经验。由于小班的孩子们对父母的依恋很敏感,常常会有孩子想家,想爸爸、妈妈。幼儿认知、情感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活动中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更能理解音乐性质、乐意表现音乐。在欣赏《摇篮曲》时,他们不仅能用安静柔和的嗓声演唱,而且能用动作表示对娃娃的关心:有的幼儿做拍娃娃的动作;有的幼儿做摇摇篮的动作;还有的幼儿做轻抚娃娃的动作,体现了美好的情感。这种生活经验的自然整合,是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积极丰富的情感是幼儿终身收益、也是他们当前非常需要满足与发展的内容之一。

活动中创设了哄宝宝睡觉的场景。通过游戏,满足幼儿各种情感的需要与发展。如让幼儿扮演妈妈、爸爸。这样在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性质的同时,满足了幼儿非常想要模仿成人这类情感的需求。活动给予孩子的并非只是一首能哄宝宝睡觉的摇篮曲,更是一首让每样事物都入睡的舒缓、安静、优美的摇篮曲。这才是摇篮曲欣赏的更高价值。

但在引导幼儿创编抱娃娃动作的时候,如果能再给幼儿多一点拓展的机会的话,也许孩子们创编出来的动作也就更加贴近生活了。

一次活动的成功,并不代表了全部,要让孩子们真正有发展,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生活感受、艺术感受,教师有责任在天长日久的日常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让这种爱的教育价值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得以潜移默化的延续和升华。

幼儿园小班音乐摇篮曲教案

1、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摇篮曲》。

2、通过歌曲感受6/8拍动荡摇晃的感觉。

3、唱准歌曲中的第四乐句与第六乐句。

4、掌握《摇篮曲》结束句的情绪处理,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

多媒体课件、若干张贴图、手风琴。

1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情感铺垫:(欣赏图片)。

师:愉快的40分钟又开始了,老师精心准备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1)。

生:(欣赏)。

师:看了这些图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谁有关?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学生谈感受)。

师:是的,这些图片表达的就是一种亲情和母爱。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更要爱妈妈。

二、导入新课。

对比感受两种不同风格的乐曲引入新歌:

师:老师想把刚才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我这里有两首,不知道选哪一首了,同学们帮我选择一下吧!

生:听赏(第一首师引导学生拍手、走步、[这么令人振奋的乐曲让我们全体起立随着节奏原地踏步走一走。]第二首推摇篮、睡觉或身体随着音乐节奏前后左右晃动……)。

师:两首乐曲听完了,你选择哪首?请说说原因。

生回答。师纠正补充。

师:这两首乐曲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感受。第一首乐曲听起来强劲有力,令人振奋给人一种行进的感觉,这是进行曲的特点。第二首乐曲听起来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给人一种动荡摇晃的感觉,这就是摇篮曲的特点。摇篮曲是妈妈唱给小宝宝,哄小宝宝睡觉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乐曲就叫《摇篮曲》(出示课题)摇篮曲是唱给小宝宝听的,现在你们就是躺在摇篮里的小宝贝,我来当你们的妈妈,一起来听一听妈妈唱给你们的摇篮曲。

三、新歌教学。

1、师范唱(唱时要满怀感情,并到学生中去拍拍头,扶扶肩……)。

师:听完了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你来说……)。

生:小宝宝伴着妈妈的歌声在摇篮里荡来荡去睡得可真香啊!

师:你也来说说……。

生:歌曲很优美,有一种想睡觉的感觉……。

师:对,这首歌听起来亲切优美,特别是采用6/8拍,更能增强动荡摇晃的感觉,突出了摇篮曲的特点。

2、再次聆听。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摇篮曲带给我们的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的感受。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结束句中有几个快快睡。

生:四个。

师:那它们在演唱时有没有变化?什么变化?

生:速度渐慢,力度减弱。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生:小宝宝睡着了,不要吵醒他。

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希望你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能这样演唱。

3、学唱歌曲。

那我们一起来轻声学唱一下歌曲(提示学生声音要轻)。

可重复学唱一两遍。

师:同学们分析的真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把歌曲唱好吧。

四、练习歌曲。

分组演唱歌曲:分男女生,各一段。

五、课后延伸。

师:大家的表演很精彩,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摇篮曲》,知道摇篮曲具有轻柔舒缓、宁静优美、动荡摇晃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摇篮曲,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三首摇篮曲的音乐片段。先来听听女声独唱东北民歌《摇篮曲》,舒伯特的《摇篮曲》,我们再来听听由管弦乐队演奏,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作得《摇篮曲》。

生:听赏。

生:(1)(2)(3)(4)……。

六、小结。

师:是的,我们的妈妈真伟大,为了我们能够幸福的成长,她们可以无私的奉献自己。当你夜晚熟睡时,是妈妈为你盖好了踢开的棉被;当你发烧生病时,是妈妈彻夜未眠的守护着你。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也要怀着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孩子们努力吧!

《摇篮曲》音乐教案

一、活动目标:1.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2. 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乐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情感。二、活动准备:1. 乐曲:《采茶扑蝶》2. 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三 活动过程: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扑蝶》,说说听完之后的感觉。2.结合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3.示范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4.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如蝴蝶飞得高,蝴蝶停下来,蝴蝶有飞走了等)5.鼓励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 同5-6小节。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摇篮曲音乐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班上的孩子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经常几个孩子在一起扮演角色互动,根据幼儿的喜欢开设这节音乐课,让幼儿体会妈妈对宝宝的爱。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优美恬静的旋律和亲切深情的情感,体会其中包含的妈妈对宝宝的爱。

2、学习用轻柔的连贯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教学重点、难点。

孩子能够用优美的声音进行演唱,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活动准备。

1、自制大夜景图一张。

2、课件。

活动过程。

1、复习舞蹈《快乐的小猪》,调动幼儿愉快的情绪。

2、欣赏《摇篮曲》的旋律,初步感受歌曲性质。

刚才小朋友们跳的《快乐小猪》真好看,你们跳《快乐小猪》时是什么心情呀?(快乐,高兴)。

嘘:小朋友们听,谁在睡觉呢?

出示课件。

小宝宝在睡觉呢!小宝宝睡觉时要听到我们这么吵,一定睡不着了,那睡觉的时候应该听什么样的音乐呢?(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睡觉时应该听悠美的,恬静的,舒缓的音乐。

应该听《摇篮曲》。

幼儿欣赏《摇篮曲》,出示夜景图。

小结:这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

弱次强弱。

3、幼儿学唱歌曲《摇篮曲》。

请幼儿跟教师完整学说歌词一遍,跟着节奏说歌词一遍。

完整学唱歌曲,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5、音乐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欣赏感知《摇篮曲》。

改进:第一次范唱时拍手容易分散注意力,安静的听能记住歌词,带要求听。

个别幼儿没有关注到。

摇篮曲音乐教案

多通道参与原则,是当今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活动改革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原则,借助音乐欣赏《摇篮曲》来尝试、实现这一原则。通过听觉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如:唱歌、表演、绘画等相互的运用、融合,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及亲子之情。

1.知道摇篮曲是东北民歌。通过欣赏能听出歌曲的内容,进行母爱教育。

2.通过对歌曲的感受,能说出歌曲的性质(优美、缓慢)。知道这是妈妈摇宝宝睡觉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1.幼儿园教育活动音乐磁带。

2.设置一个娃娃睡在摇篮里的情景。

3.表现歌词内容的图片3幅。

4.幼儿人手一个娃娃和一块小毛巾。

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大意。

难点: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性质。

(一)感受《进行曲》。

1、幼儿听音乐《学做解放军》排队、踏步走进教室坐好。

2、让幼儿自己说说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幼儿自由发言,老师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

3、教师小结《进行曲》的性质和特点(欢快、有力、速度稍快)。

(二)肢体动作体验、感受。

用宝宝哭的声音引出《摇篮曲》。老师告诉幼儿:“刚才的《进行曲》力度太强了,把宝宝吵醒了,请小朋友帮我想一个好办法哄宝宝不哭。”幼儿自由回答(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每当幼儿想出一种办法,尤其是与别人不同的办法时,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夸奖孩子并和其他幼儿一起用动作体验摇一摇、抱一抱、亲一亲、拍一拍等,体验后让幼儿说说感觉(轻轻地)。

(三)感受《摇篮曲》。

1.老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想给宝宝唱首歌,可是不知道这首曲子行不行,请大家帮我听一听。”欣赏第一遍〈摇篮曲〉,要求幼儿仔细倾听。

2.欣赏完乐曲,组织幼儿说说感受(优美、缓慢)。老师:“这首曲子真美,宝宝睡着了,我们把她放进卧室去吧。”老师边唱边做拍手、拍腿动作,让幼儿感受2拍子。操作完毕,让幼儿说说是几拍子乐曲?(2拍子);哪一拍强?哪一拍弱?(拍手的一拍强、拍腿的一拍弱)顺势告诉幼儿2拍子强弱规律:强弱。

(四)结合〈摇篮曲〉深入进行肢体感受组织幼儿双手成摇篮状,倾听音乐、感受音乐(轻轻地、柔柔地)。

(五)运用倾听法,分段欣赏〈摇篮曲〉。

1.幼儿结合第一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一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一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2.幼儿结合第二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二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二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3.幼儿结合第三幅图片欣赏乐曲第三段,说说歌词内容,老师总结后再为幼儿演唱一遍第三段歌词(帮助幼儿加深和理解词意)。

4.为幼儿解释歌词中难以理解的词,如:“娘”。(过去的年代,把妈妈叫做“娘”)。

5.老师可着重讲解第二段歌词,让幼儿说说长大后自己的愿望是什麽?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表扬幼儿有志气)。

6.老师把歌曲整体为幼儿演唱一遍。

(六)介绍歌曲出处(是一首东北民歌,是妈妈摇宝宝时唱的歌,要慢而轻地唱)。

(七)进行母爱教育。

1.老师:“在我们小的时候,每天晚上是谁哄我们睡觉的?”幼儿集体回答(妈妈、爸爸)。向幼儿进行母爱教育:爸爸、妈妈很辛苦,每天要上班,下了班还要照顾我们,我们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烦爸爸、妈妈。

2.鼓励幼儿回家用一个动作来感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如:亲一下、抱一下、搂一下等),也可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

幼儿每人抱一个娃娃,边欣赏乐曲边摇娃娃睡觉,风起了,会给娃娃盖被子,体验父母的辛苦。教学活动在舒缓、优美的乐曲中结束。

(八)补充加深活动。

1)把课中所用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自己放乐曲,自己欣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体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2)以〈宝宝的摇篮〉为主题,设计几个小栏目,让幼儿描述、绘画,加深亲子之情。

摇篮曲音乐教案

通过学习歌曲,让幼儿感受摇篮曲温馨优美的意境,并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旋律的舒缓流畅,充分感受摇篮曲的美。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温馨优美的意境,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旋律的舒缓流畅。

2、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回忆小时候妈妈对自己的呵护,感受妈妈的爱。

3、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并填词哼唱表达感情。

活动难点。

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并填词哼唱表达感情。

难点剖析。

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是需要幼儿切身体验感受的,教师需要适时合理的引导,让幼儿感受到这样的情境。在填词方面可以让幼儿分段填唱,这样幼儿又容易掌握些。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教学。

策略创意说明。

一、欣赏音乐。

1、倾听音乐,说说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意境。

二、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1、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2、你的妈妈有没有给你唱过摇篮曲?是怎么唱的?

3、谁能跟着音乐来表演一下。

三、

扮演角色,合作表演。

1、幼儿自由结伴,分别扮演妈妈和宝宝,随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

2、用提问引导幼儿评价自己的肢体表现。

四、填词哼唱,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这是很生动形象的表现环节,除了表演角色外,同伴间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引导性的语言和行为对幼儿的表现很重要。

后续反思与调整策略。

摇篮曲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音乐体裁,很多的作曲家都写过许多优秀的摇篮曲,平时生活中也能接触到较多的摇篮曲。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对于幼儿说来不算陌生。在本活动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幼儿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幼儿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纲要》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幼儿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从情感体验入手,引领幼儿尽快入境。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再引导幼儿通过对乐曲情感的把握,通过自主参与的方式,使幼儿轻易地掌握了歌曲的难点,理解了歌曲的意境。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了乐曲理不清,斩不断的母爱之情。而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幼儿自主选择的新的教学模式,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中力求对幼儿表现出了应有的热情和宽容,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母爱关系,扩大了幼儿的音乐视野。

小班音乐欣赏《摇篮曲》

教学目的:

1、掌握歌曲的表演情绪。

教学难点:

1、体会摇篮曲温柔的曲风。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小的时候,最幸福的不过是在妈妈的怀里,听着优美的摇篮曲甜甜的入睡了,母爱是伟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妈妈嘴里哼唱的摇篮曲而已,同学们,你们听过的、了解的、熟悉的摇篮曲有几首?(提问)--------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看看勃拉姆斯用音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二、进入新课。

1、学们闭上眼睛,聆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改编的轻音乐,同时随着音乐的起伏,用手画出旋律线.

2、师生共议与归纳:《摇篮曲》最初为母亲抚慰孩童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来发展成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具有温暖、亲切、安宁的气氛。旋律平静、优美、舒缓,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充满了母亲对孩子深切的爱。由于摇篮曲细腻、柔美、贴近生活的音乐特征,这一体裁具有很强艺术性和欣赏性,不仅限于催眠和描写孩童入睡,而更多的是在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刻画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精神境界。

3、学们随着多媒体音乐,哼鸣《摇篮曲》的旋律。哼鸣时要求气息深沉、流动、徐缓,双唇略闭,口腔内有微微含水的感觉,去追求柔美、细腻的音色。

4、读词有感情的朗读。

5、再次收听范唱(带问题)。

-----------用怎样的情绪和速度来演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6、引导讨论与归纳: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仿佛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歌曲为大调式,单二段体。每一乐句的起音均从3/4拍的第三拍开始,作曲家巧妙的把节奏作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性格化作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词义。

要求:演唱时注意用轻柔、连贯、圆润的声音,随着旋律的起伏作自然的强弱变化,去体味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二、1、介绍作者: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一1897)德国作曲家。13岁就为生活而奔波。20岁到各地演出,结识了李斯特、舒曼等艺术家。舒曼称他为“有重要意义的后起之秀”。1862年,他迁居维也纳,担任合唱指导、乐队指挥。勃拉姆斯一生写有大量作品。其中,有四部交响曲,多部协奏曲及管弦乐曲等。

2、许多音乐家都曾写过摇篮曲,如莫扎特、舒伯特等。教师轻声演唱一段舒伯特的《摇篮曲》。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通过本课,我们了解了摇篮曲的演唱情绪与方法,体会到了勃拉姆斯这首摇篮曲的风格,我们被勃拉姆斯所做的这首细腻的歌曲所打动,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回去后,大家可以查找还有多少首摇篮曲,不妨找出来做做比较,看看他们的曲风有什么不同。

《摇篮曲》音乐教案

教学过程:

——读ruapo(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读,用方言读)

师:好了,刚才同学们,精彩的方言使我们知道了只要你敢想,只要你敢做,美梦一定会实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敢想、敢做音乐家——舒柏特。(师:上节课,我布置了让大家自己去搜寻关于舒柏特生平的事迹介绍,谁来说一下)

(生描述,师补充):舒柏特:十九世纪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1797——1828),出生于维也纳附近小学教师家庭。幼时在教堂唱诗班受音乐教育并任歌童,8岁随同父亲和哥哥学习提琴、钢琴14岁开始创作歌曲,16岁开始创作交响曲,17岁为歌德的诗篇谱曲。18岁完成第二、三交响曲,五部歌剧及一百四十多首歌曲。

舒柏特曾在本地小学任教三年,以后失业终生。他的一生非常贫穷受进了折磨,于1828年死于伤寒病。他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共写了十四部歌剧,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多首歌曲,九部交响曲,其中很有名气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鳟鱼五重奏”歌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等,他的歌流行七大洲,并且有很多首成为世界名曲。尤其是他创作的歌曲,有时一个早晨能写五、六首,并把遇见的每一件事都变成歌曲。他的歌曲常常被称为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被世界人民称为“歌曲之王”。其中他创作的“摇篮曲”流传渗广。体现了一种舒缓安详柔美的意境。

1、播放东北民歌“摇篮曲”与舒柏特的“摇篮曲”的录音。

(聆听感受歌曲舒缓、安逸的情绪,安详柔美的意境;柔和甜美的音色,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兴趣。)

2、个别提问听后感

导言:这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母爱都是伟大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舒柏特的“摇篮曲”

1、 教师范唱。(集体哼唱)

2、 出示歌曲(几拍子、几段歌词)

3、 个别提问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引入:关于这首歌曲的来历,有这么一个故事,你们想听不想听?

舒柏特19岁那年,有一天他十分饥饿,下意识地走进一家饭店,当服务员向他出示菜单时,他身无分文感到十分尴尬,他四下张望希望遇到一位熟人或朋友,可饭店里全是陌生人。当他低头失望时,忽然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克劳蒂乌斯的一首小诗,立即把这首诗谱成歌曲交给了店主,才换来一份土豆充饥,可是在他死后三十年,这首“摇篮曲”的手稿竟以四万法郎高价卖了出去。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讲这个故事就是向你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希望你们刻苦学习,将来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更多的财富来报效祖国,报答养育你的妈妈。

4、学生视唱,教师伴奏

导言:为了更好地理解、学习这首歌曲,请大家想象自己小时侯妈妈哄你入睡时的情景,心里怎么想?试着唱一唱(有表情的演唱)

5、 分析歌曲,指出重点难点

师:你能看出歌曲是由几个乐段组成的吗?歌曲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有两个乐句,节奏平稳而规律,充满温馨的气氛;第二乐段开始出现了一个附点四分音符,突出了“摇篮摇动”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的无限温存的柔情。另外,在演唱时要唱出节拍的强弱。声音要轻柔、甜美。

6、 教师伴奏,集体有感情地演唱

根据歌曲的旋律,分成小组自编歌词。(个别小组演唱)

7、 教师指挥,学生集体用口琴吹奏。

8、 好了,同学们,通过刚才歌曲的演唱与吹奏,我们了解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所以接下来在优美音乐声下,为自己的母亲写下一段话,来感谢母亲对你们的养育之恩,同时你也可以做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妈妈。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摇篮曲》,回去后给你妈妈唱一唱,让妈妈评价你唱得怎么样?然后问妈妈小时哄你入睡时都唱过那些《摇篮曲》,自己学一学。下节课,我让每个同学到台前来唱一唱,听谁唱得最有特点。好,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下课!同学们再见!

摇篮曲音乐教案

1.感受歌曲的温柔、宁静,学习安静、柔和地哼唱歌曲的旋律。

2.借助哄娃娃的轻柔动作和温柔的声音等,感受理解摇篮曲的性质。

活动准备。

2.课件:哭声。

3.布娃娃每人一个,把桌子布置成小床。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娃娃哭声。

教师:你们听什么声音?(哭声)谁在哭,哦!原来是这个小娃娃,小娃娃为什么要哭呢?

她一定是困了想睡觉,没有妈妈哄她,那我来做她的妈妈,给她唱首《摇篮曲》吧!

你们和她一起安静得听,别吵醒了小娃娃。

二、幼儿欣赏教师演唱《摇篮曲》。

1.教师清唱歌曲,边唱边轻摇摇篮中的娃娃,让幼儿初步感受。

教师: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好听、想睡觉、柔柔的、静静的)。

老师再来给你们唱一遍《摇篮曲》,你们再听一听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2.教师跟随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让幼儿欣赏,并伴随自然的动作。

教师:听着这首歌曲你们想干什么呀?

(教师可以用动作和语言启发、引导幼儿知道摇篮曲的特点:

《摇篮曲》是为哄宝宝睡觉唱的歌曲,它听起来温柔、优美、安静,很容易让宝宝进入梦乡。)。

三、用哄娃娃、敲碰铃、哼唱等方式帮助幼儿欣赏。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哄娃娃睡觉的动作。

教师:如果让你来哄娃娃睡觉,你想用什么动作呢?

(引导幼儿尝试做各种哄娃娃的动作。)。

老师发现幼儿园有很多娃娃没有爸爸、妈妈,谁来当他们的爸爸、妈妈呢?

2.幼儿选择自己的娃娃抱好,边欣赏歌曲录音边用轻柔的动作哄娃娃。

教师:你们也来做爸爸、妈妈,哄自己的小娃娃睡觉吧!注意哄娃娃的动作应该怎么样?

四、幼儿欣赏歌曲录音,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1.教师指导幼儿把娃娃放到四周的“大床”(桌子)上睡觉。

教师:你们真是好样的,把小娃娃都哄着了,快把他们放到小床上去睡吧!

2.教师扮演妈妈请幼儿做孩子,一起听《摇篮曲》的音乐自由表演。

并引导幼儿用轻柔的动作舞蹈,保持宁静的气氛。

教师:看到你们做爸爸、妈妈做得真好,老师也想当妈妈,那谁来当我的宝宝呢?

好!就请你们把小椅子当摇篮,听妈妈唱《摇篮曲》入睡吧!

摇篮曲的优美、温柔和宁静。)。

摇篮曲音乐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读ruapo(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读,用方言读)。

二、师:好了,刚才同学们,精彩的方言使我们知道了只要你敢想,只要你敢做,美梦一定会实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敢想、敢做音乐家——舒柏特。(师:上节课,我布置了让大家自己去搜寻关于舒柏特生平的事迹介绍,谁来说一下)。

(生描述,师补充):舒柏特:十九世纪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1797——1828),出生于维也纳附近小学教师家庭。幼时在教堂唱诗班受音乐教育并任歌童,8岁随同父亲和哥哥学习提琴、钢琴14岁开始创作歌曲,16岁开始创作交响曲,17岁为歌德的诗篇谱曲。18岁完成第二、三交响曲,五部歌剧及一百四十多首歌曲。

舒柏特曾在本地小学任教三年,以后失业终生。他的一生非常贫穷受进了折磨,于1828年死于伤寒病。他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共写了十四部歌剧,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多首歌曲,九部交响曲,其中很有名气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鳟鱼五重奏”歌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等,他的歌流行七大洲,并且有很多首成为世界名曲。尤其是他创作的歌曲,有时一个早晨能写五、六首,并把遇见的每一件事都变成歌曲。他的歌曲常常被称为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被世界人民称为“歌曲之王”。其中他创作的“摇篮曲”流传渗广。体现了一种舒缓安详柔美的意境。

三、感受聆听中外不同的“摇篮曲”

1、播放东北民歌“摇篮曲”与舒柏特的“摇篮曲”的录音。

(聆听感受歌曲舒缓、安逸的情绪,安详柔美的意境;柔和甜美的音色,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兴趣。)。

2、个别提问听后感。

四、学习新歌。

导言:这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母爱都是伟大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舒柏特的“摇篮曲”

1、教师范唱。(集体哼唱)。

2、出示歌曲(几拍子、几段歌词)。

3、个别提问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引入:关于这首歌曲的来历,有这么一个故事,你们想听不想听?

舒柏特19岁那年,有一天他十分饥饿,下意识地走进一家饭店,当服务员向他出示菜单时,他身无分文感到十分尴尬,他四下张望希望遇到一位熟人或朋友,可饭店里全是陌生人。当他低头失望时,忽然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克劳蒂乌斯的一首小诗,立即把这首诗谱成歌曲交给了店主,才换来一份土豆充饥,可是在他死后三十年,这首“摇篮曲”的手稿竟以四万法郎高价卖了出去。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讲这个故事就是向你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希望你们刻苦学习,将来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更多的财富来报效祖国,报答养育你的妈妈。

4、学生视唱,教师伴奏。

导言:为了更好地理解、学习这首歌曲,请大家想象自己小时侯妈妈哄你入睡时的情景,心里怎么想?试着唱一唱(有表情的演唱)。

5、分析歌曲,指出重点难点。

师:你能看出歌曲是由几个乐段组成的吗?歌曲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有两个乐句,节奏平稳而规律,充满温馨的气氛;第二乐段开始出现了一个附点四分音符,突出了“摇篮摇动”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的无限温存的柔情。另外,在演唱时要唱出节拍的强弱。声音要轻柔、甜美。

6、教师伴奏,集体有感情地演唱。

根据歌曲的旋律,分成小组自编歌词。(个别小组演唱)。

7、教师指挥,学生集体用口琴吹奏。

8、好了,同学们,通过刚才歌曲的演唱与吹奏,我们了解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所以接下来在优美音乐声下,为自己的母亲写下一段话,来感谢母亲对你们的养育之恩,同时你也可以做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妈妈。

五、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摇篮曲》,回去后给你妈妈唱一唱,让妈妈评价你唱得怎么样?然后问妈妈小时哄你入睡时都唱过那些《摇篮曲》,自己学一学。下节课,我让每个同学到台前来唱一唱,听谁唱得最有特点。好,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下课!同学们再见!

《摇篮曲》音乐教案

1、感受摇篮曲温馨优美的意境,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旋律的舒缓流畅。

2、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回忆小时候妈妈对自己的呵护,感受妈妈的爱。

3、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并填词哼唱表达感情。

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并填词哼唱表达感情。

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是需要幼儿切身体验感受的,教师需要适时合理的引导,让幼儿感受到这样的情境。在填词方面可以让幼儿分段填唱,这样幼儿又容易掌握些。

磁带,录音机。

教学策略创意说明。

一、欣赏音乐。

1、倾听音乐,说说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意境。

二、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1、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2、你的妈妈有没有给你唱过摇篮曲?是怎么唱的?

3、谁能跟着音乐来表演一下。

三、扮演角色,合作表演。

1、幼儿自由结伴,分别扮演妈妈和宝宝,随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

2、用提问引导幼儿评价自己的肢体表现。

四、填词哼唱,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这是很生动形象的表现环节,除了表演角色外,同伴间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引导性的语言和行为对幼儿的表现很重要。

摇篮曲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音乐体裁,很多的作曲家都写过许多优秀的摇篮曲,平时生活中也能接触到较多的摇篮曲。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对于幼儿说来不算陌生。在本活动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幼儿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幼儿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纲要》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幼儿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从情感体验入手,引领幼儿尽快入境。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再引导幼儿通过对乐曲情感的把握,通过自主参与的方式,使幼儿轻易地掌握了歌曲的难点,理解了歌曲的意境。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了乐曲理不清,斩不断的母爱之情。而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幼儿自主选择的新的教学模式,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中力求对幼儿表现出了应有的热情和宽容,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母爱关系,扩大了幼儿的音乐视野。

相关范文推荐
  • 12-26 阅读之星的评选方案(汇总15篇)
    计划书是一种对未来工作或活动的安排和规划,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达成目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划书模板,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参考和修改。为了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文
  • 12-26 年终个人绩效考核工作总结(汇总17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一份宝贵的经验积累,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你对写月工作总结感到迷茫,不妨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总结范文。为解决当下问题
  • 12-26 肺结核教案幼儿园(实用16篇)
    幼儿园教案能够提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详细指导,使教师有迹可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
  • 12-26 新疆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精选20篇)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社会实践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以下是一些社会实践总结的案例,欢迎大家一起分享交
  • 12-26 月日光棍节活动策划方案(通用14篇)
    在项目或活动的准备阶段,制定一个详细的策划方案是非常重要的。阅读策划方案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学科吧xx网站是长沙xx学院的学生门户
  • 12-26 幼儿园中班游戏工作计划总结(优质19篇)
    幼儿园工作计划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项目。幼儿园工作计划范文3:以情感教育为重点,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总结是在某一时期、
  • 12-26 汽车s店工作总结(热门22篇)
    在本月的工作总结中,我将回顾过去的工作,并总结出其中的成功和失败。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整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告别了20xx,
  • 12-26 安全员工作总结个人(模板13篇)
    安全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中的安全措施。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安全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20__年我进入了公司,时间如流水,一晃而过
  • 12-26 初中物理变阻器说课稿(优秀19篇)
    教案模板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模板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各位考官: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分享对
  • 12-26 高三英语教师学期工作总结(优质22篇)
    教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请大家阅读以下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方法。高三下学期,我担任了高三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