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高一年级生物教学总结报告人教版(专业15篇)

高一年级生物教学总结报告人教版(专业15篇)

时间:2023-12-24 22:53:07 作者:BW笔侠

通过写教学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总结的案例,希望能对大家写作教学工作总结提供些许启发和指引。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一、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幼根的生长。

1、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三、芽的结构。

1、芽轴——发育成茎。

2、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

4、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四、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一、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二、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三、传粉和受精。

看笔记。

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珠被——种皮。

五、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

1.通过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巩固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说出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说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指出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能力目标。

1.动手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归纳、突出细胞结构的共同结构特征,并区别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的重要概念。

2.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能熟练地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2.区别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认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的重要概念。

四、教学准备。

1.载玻片、盖玻片、消毒牙签、吸管、镊子、吸水纸、纱布、口杯、0.9%的生理盐水、稀释的碘液、显微镜。(补充多种动物细胞的永久制片)。

2.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消化和吸收。

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探究试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变化。淀粉是糖类,但没有甜味,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有甜味。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将馒头切碎是模拟牙齿的咀嚼,试管放进37℃温水中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功能。

3.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帮助初步消化淀粉。

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1)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2)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1)起始部分叫十二指肠,肝脏分泌的胆汁与胰腺分泌的胰液由此流入小肠。

(2)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3)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

4、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很长,5-6米;。

(2)内表面具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毛细血管的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多种消化酶。

5.食物的消化: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1)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营养成分未变化。

(2)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6.淀粉在口腔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消化,脂肪在小肠开始消化。最终全部在小肠中被消化完。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7.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口腔、咽、食道:不吸收。

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8.为病人静脉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被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进入细胞线粒体中分解提供能量。

9.有肝炎等肝病的人不喜欢吃油腻食物是因为其肝脏分泌的胆汁有异常,不利于脂肪的消化。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1.合理营养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1)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3)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取应当分别占30%、40%、30%。

3.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4.购买包装食品应关注。

营养成分、是否有“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失效日期)、生产厂家、厂家地址、是否有添加剂等。

5.绿色食品。

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的基础上,引出了人体是如何将食物消化并将其中的营养物质吸收的。在学习了生殖系统后进一步向学生巩固系统的概念,并逐步让学生理解系统中的器官是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某一功能的问题。是学生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基础。并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在上学期接触过系统的概念,但是没有系统的学习,对系统概念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在讲解消化系统时应对学生明确系统的概念。学生刚刚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可以在学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时进一步巩固食物中有哪些营养。

2.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对于消化系统的组成中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学生不易区分,容易将二者搞混,所以教师在教学应给予简单明确的分析。

3.分析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心理上,学生对生物课有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课的科学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明确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掌握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2.能力目标:

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预防与吸收有关的疾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讨论和交流,认同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教学难点:明确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什么?

3.消化主要场所在哪里?

二·推进新课。

1、学习任务一: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教师展示多媒体图片----小肠的结构。

(2)学生观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教师搭建平台学生交流展示。教师展示多媒体对讨论结果。

(4)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小结梳理展示知识体系。

2、学习任务二: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1)教师展示多媒体图片学生观察。

(2)讨论: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大肠还是小肠?

(3)教师搭建平台学生交流展示。教师展示多媒体对讨论结果该出恰当的评价。

(4)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梳理展示知识体系。

三.自觉练学巩固新知。

多媒体展示题目。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为下节课做铺垫)。

多媒体展示图片、题目。

1.为什么我吃那么少却还是长了这么胖呢?如此多的肥肉,唉!!

2.怎么我使劲地吃,却还是这么瘦啊?

六·作业布置:

练习册p13页16题。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二课时。

1.小肠适合吸收的结构特点。

2.吸收的定义。

3.消化道吸收部位吸收。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新课程理念,利用多媒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得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去领悟、去体验、去感知,使学生感受到小肠的重要,感受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明白病从口入的道理。

成功之处:学生自发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自主获取知识,达成共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不足之处:

第一,最大的失误还是备学生不足。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备课时,没有“吃透学生”,没有正确估计到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困难。探究式教与学的基本要求应该是要从学生“所在位置”出发,了解他们困难所在。事实上,由于自己不是专业教师,在备这一课时,为了先弄清楚消化系统结构及其功能,已经是翻阅了许多资料,花费了许多时间才算是做了胸有成竹。但在教学设计中,却高估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接受能力,错误估计了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以为只要通过一个简单的观察,学生便能轻而易举的理解小肠的功能。因此,当要学生复述小肠的功能时,就成了有些生拉硬拽的感觉了。

其次,探究教学过程略显僵化,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仍不够紧密。

探究式教学要使学生的学习基于他们自己的亲身在经验并发展他们好奇求知的天性。在这一课教学时所设计的故事情节虽然学生也容易理解,并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本质基本上还是“要我探究”,没能充分体现“我要探究”的主动性。课堂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如此,才激发教师们不断地反思、改进,在课堂教学中一步步成长。也以此勉励自己在反思中进步。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人教版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

2、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并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1)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脂肪是备用能源)。

4、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5、无机盐: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磷:缺乏导致厌食、肌无力、骨痛。

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

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6、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缺乏时,,夜盲症、

维生素b1:缺乏时,脚气病、

维生素c:缺乏时,坏血病,

维生素d: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促进钙磷吸)收。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及肠腺)。

2、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3、消化道的功能。

4、消化腺。

(1)、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内含消化淀粉酶、可以分解少量淀粉;胃腺能分泌胃液,内含盐酸和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2)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它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促进脂肪分解;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肠液是由肠腺分泌的,胰液和肠液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5、淀粉(糖类)经口腔,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经小肠,在胰、肠麦芽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可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其过程总结为:。

酶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7、脂肪经小肠,在胆汁的乳化、胰肠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器官):小肠。其消化过程为:。

胆汁酶。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8、蛋白质经胃、小肠,在胃蛋白酶、胰肠蛋白酶的作用下,

分解成可直接利用的氨基酸。

其消化过程为:酶。

蛋白质氨基酸。

9、成人的小肠一般5----6米长,小肠内表有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内表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10、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做到:(1)按“平衡膳食宝塔”进食;(2)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3)早中晚摄入能量分别占30%、40%、30%。

3、“平衡膳食宝塔”从塔基到塔顶:第一层谷类;第二层蔬菜、水果类;第三层肉类和蛋类;第四层奶类和谷类;第五层油脂类。

4、食品安全。

5、我国于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6、在我国,将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

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3、呼吸道的作用:。

(1)保证气体流通:有骨及软骨作支架。xkb1.com。

(2)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达到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鼻内生有鼻毛----清洁空气;鼻腔内有黏膜,可分泌黏液-----清洁和湿润空气;。

气管壁内有纤毛及腺细胞(纤毛摆动使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形成痰,通过咳。

嗽排除体外;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湿润,并能抵抗细菌、病毒等物质。)鼻腔内的毛。

细血管-----温暖空气。

6、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将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7、吞咽与呼吸的关系:食物和气体都要经过咽,通过咽后,食物进入食道,气体进入喉。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使气流畅通无阻。(边吃边笑时,会厌软骨抬起,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严重时使人致死。)8、声音的发声部位:喉部的声带震动所出。

9、咽:食物与空气的共同通道。喉:呼吸和发声的器官。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有节奏地吸气和呼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左肺二叶,右肺三叶。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吸气时各部状态:隔肌收缩,肋骨间肌肉收缩,隔顶部位置下降,胸廓上下、左右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体压力减小,外界气体压力比肺内气体压力大,于是气体被吸入。

(2)呼气时各部状态:隔肌舒张,肋骨间肌肉舒张,隔顶部位置上升,胸廓上下、左右径减小,胸腔容积减小,肺收缩,肺内气体压力增大,外界气体压力小于肺内气体压力,于是气体被呼出。

3、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目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被利用;同时组织细胞产生二氧化碳也通过血液循环透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4、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量。

第四章第一节流。

动的组织——血液。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骨髓能不断产生新的红细胞。

种类形态特点功能病症红细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运输氧的功能贫血胞胞核。

白细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发炎胞保护作用。

血小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板。

3、血液的功能: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白细胞和血小板有防御和保护功能)。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种类功能分布结构特点。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较深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较深或较浅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四肢静。

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脉内表面有防止血液静脉瓣。毛细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分布广,遍布管壁极薄,血流速度最慢血管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全身各器官组织。

2、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它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位于胸腔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由肌肉组成的中空的器官,内部有一道肌肉壁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每一部分各有两个腔,上面为心房,下面为心室。心脏由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构成。肺静脉连左心房,上、下腔静脉连右心房。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静脉内有静脉瓣。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x|k|b|1.c|o|m、心脏工作情况:?、心房收缩,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房室瓣关闭,心室收缩,血液2从心室经动脉进行体循环和肺循环;?、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流回心脏。3、血液循环途径: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体循环过程中,动脉血(含氧高,血鲜红)变静脉血(含氧低,色暗红)。(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过程中,静脉血变动脉血。

4、血压: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可以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量。常用“收缩压/舒张压”来表示血压。健康成人的收缩压为12—18.6千帕,舒张压为8—12千帕。血压达到或高于18.6/12千帕的是高血压,低于12/6.7千帕的是低血压。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1、成年人体内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一次失血量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昏、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一次失血量超过1200,1500毫升,就有生命危险,就要及时输血。输血时必须首先知道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

2、血型发现人: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

3、abo血型系统有a、b、ab、o四种血性。

4、输血原则: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xkb1.com。

5、异型输血: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的人,除可以输入o型血外,还可以接受少量的a或b型血。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6、成分输血:病人血液中缺乏什么成分补充什么成分。成分输血可以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避免了大量的血液浪费。

7、无偿献血制度: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一次失血量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所以,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

眼球壁中膜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

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玻璃体。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过程www.xkb1.com。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一定区域?形成视觉。

3、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高一生物教学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很久没写日志了,而今天又是20的最后一天,那就跟大家聊聊吧。

今天下午放了学,老大说,咱班外地的同学就聚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来迎接新年吧。我不想吃饺子,便去校外一饭店吃了份辣子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后,饱饱地来到了电脑前操作.

年,是特别的一年。高考,填志愿,暑假,考驾照。蓦地,就来到了成都,进了西航院。

军训期间的乐事还真不少。记得某天下午3:00,全体新生站军姿。虽然那天是多云的天气,可空气却是潮湿而又闷热,毛毛细雨飘飘落下,人群有点骚动起来了。主席台上的副总教官老张叫嚣:“同学们啊,你们多么幸福呀!尤其是男生们,毕竟咱们校区女多男少。在这浪漫的雨中,你们静静地站在一起,只差没牵牵女生的小手啦!想想103校区的男同胞吧,他们除了见到女老师,就是食堂的大妈了,他们多可怜!所以,你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保持安静!”

军训是辛苦的,20几天。刚来时,我每晚都睡得早,室友们陶醉于我的小夜曲。可两天后,点点爆发了,向我表示强烈抗议,我无奈,是吗?我高中三年寄宿都不曾有小夜曲啊!一周后,我睡觉终于恢复正常了。下一个问题是,有室友夜里冲动了。某日夜里,突然,a君说:“唔!唔!你们八个人都打不赢我!打不赢我.”并伴有拳打脚踢的动作,大家醒了,呆了,乐了.某日夜里,突然,b君说:“no,no,no,no,no.”(因为他当天看了电影《越光宝盒》,模仿曹操)。某日夜里,c君突然叫道:“哇,好大!”醒着的d君问道:“什么好大?”c君回答:“*好大!”梦中的b君却突然发出一声惨叫,醒着的人又乐了。

12月8日,是我19岁生日。记得18岁生日时我要上课,老爸老妈却还是给我做了份美味送到了学校。今年的生日,是我唯一没有父母陪伴的生日。那天上午的课间,我找到老大,想开中午的假条出去买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老大乐了,“你要想清楚啊,有这个必要吗?”我坚定地点了点头,“我想好了.”当天晚上的半小时班会,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大家居然给我办了一个生日parrty。我有收到同学们的祝福卡片以及现场祝福,有与老爸老妈的现场连线通话。当然,同学们有收到我的棒棒糖,几包湖南特产的熟食。可以说,那是咱班的一次前无古人的生日partty,我想我这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几天后,老大向我解释道,那天的准备工作是他在班会前十分钟弄成的,所以效果不足,唯一的遗憾是没把我弄哭在讲台上。我呵呵笑道,您的这良苦用心使我感动,同学们的这真挚友谊令我今生难忘,其实,我那急性子的老妈在会前就告知了我,您将为我准备庆祝活动,所以我有了心理准备,才没落泪。

12月14日,我主持班会。那是我有史以来,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嬉皮笑脸地,吊儿郎当地主持十几分钟。班会的主题是“由六班流行语引起的反思”,有一些趣味性可言,譬如说评出了“p得死”“遭不住”“什么~”“锤子”“呀嚯”“不要惊慌,不要失措”.可是,在台上出了点状况,感觉一下子没了,也就不了了之地结束了。惭愧惭愧.

再说说咱校的牛人吧。跆拳道的立正口令用韩语说是:“插柳”,由此,就有了“插柳”同学,他的动作实在是太可爱了。而跆拳道老师是有着180斤的含金量,他的口头禅是“你玩我啊?”普通话老师总爱说:“肃静!保持理智!”空乘概论老师很谦虚,“我在大韩航空公司工作两年,没见到特别多的什么大明星。只见过韩庚啊,ladygaga啊,甄子丹啊.”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副院长大人常说,“我们一定要提高同学们的自绞(觉)性.”我们寝室的点点不爱洗袜子,当袜子出了汗时,他就脱下袜子,拿着电吹风吹,吹干为止,边吹边问,“没味道吧?”“没有!”室友们回答完,就会以各种理由笑着散开去.某日,一外寝同学想借我们的电吹风吹洗干净了的袜子,点点不同意,那同学懊恼地走了,事后,点点笑道:“这寝室只准我用它吹,他小子算啥?”大家乐了.

哟,瞧我,话说了这么多!呵呵。夜凉了,夜深了,几小时后就跨年了,亲爱的朋友们,在通宵?在看跨年演唱会?在吃东西?.嘻嘻,我不知道。祝大家新年快乐!

回寝室啦。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公元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于西航大酒店三楼网吧七十五号机。

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本人今年担任高一年级18、19、20三班生物学科教学。第一次上高中教材,有很多的困难,最主要的是教材、教法的不熟悉。为了能更快的适应新工作岗位,把工作作好,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五部分。

具体内容分析:。

1、生命的物质基础,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2、生命的基本单-细胞部分在整个生物知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本部分内容是以细胞为主线,其中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以及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细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讲述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之后,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因为本部分内容大都微观而抽象,教学设计应注重训练和学法指导。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部分。是生物个体发育重要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内容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学细胞内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3、生物的新陈代谢部分是在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atp和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光合作用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析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而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在呼吸作用教学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弄清呼吸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产物,以及呼吸作用的两种类型的比较。结合生产实践,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生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和统一,新陈代谢,生殖和发育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都与生物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本部分内容较多,因此要注意理清脉络,搞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调节主题。

5、生殖和发育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完成的。在生殖过程中产生的新个体,经过一个阶段的生长和发育达到性成熟,接着又会产生自己的后代。次部分的教学重点是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的概念和意义;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受精作用的过程;教学的难点是有性生殖的意义、精子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3、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教学对策。

生物科学的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学习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实质,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课标的教学方向,使得学科教学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从宏观上把握生物教学内容,了解章节内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2、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准确地考查评定。生物科学是非常人文的一门学科,自己要认真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多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精心安排实验,想方设法开足开全教材中的实验,使学生学会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6、在教学上,注意向老教师取经学习,多听课,细心领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教学进度、安排。

绪论(2课时)。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3课时)。

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1课时)。

第二节细胞的化合物(2课时)。

实验一、生物糖类的种类组织中可溶性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1课时)。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2课时)。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7课时)。

实验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1课时)。

实验三观察细胞质的流动(1课时)。

第2节细胞的增殖(1课时)。

实验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课时)。

第3节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1课时)。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共15课时)。

第1节新陈代谢(1课时)。

实验五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催化效率(1课时)。

实验六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1课时)。

实验七探究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

第2节新陈代谢与atp(1课时)。

第3节光合作用(2课时)。

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课时)。

第4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1课时)。

第5节植物的矿质营养(1课时)。

第6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3课时)。

第7节内环境与稳态(1课时)。

第8节生物的呼吸作用(1课时)。

第9节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1课时)。

期中考试及期中总结(2课时)。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共8课时)。

第1节植物的激素调节(2课时)。

第2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生命活动的调节(4课时)。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5课时)。

第1节生物的生殖(3课时)。

第2节生物的个体发育2课时)。

期末复习迎考(13节)。

2

页,当前第。

2

1

2

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具体内容分析:

1、生命的物质基础,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2、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部分在整个生物知识体系中占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本部分内容是以细胞为主线,其中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3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atp和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光合作用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析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而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在呼吸作用教学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弄清呼吸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产物,以及呼吸作用的两种类型的比较。结合生产实践,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细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讲述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这部。

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之后,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因为本部分内容大都微观而抽象,教学设计应注重训练和学法指导。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部分。是生物个体发育重要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内容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学细胞内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个人和社会生活。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学习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实质,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课标的教学方向,使得学科教学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从宏观上把握生物教学内容,了解章节内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2、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准确地考查评定。生物科学是非常人文的一门学科,自己要认真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

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精心安排实验,想方设法开足开全教材中的实验,使学生学会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6、在教学上,注意向同老教师取经学习,多听课,细心领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走近细胞(3课时)。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课时)。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5课时)。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课时)。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课时)。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1课时)。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1课时)。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1课时)。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5课时)。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课时)。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2课时)。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2课时)。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课时)。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课时)。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课时)。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课时)期中考试及期中总结(6课时)。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9课时)。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3课时)。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课时)。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课时)。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3课时)。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5课时)。

第1节细胞的增殖(2课时)。

第2节细胞的分化(1课时)。

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课时)。

第4节细胞的癌变(1课时)。

期末复习迎考(12节)。

高一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是北师大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几部分。

具体内容分析:

1、生命的物质基础,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2、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部分在整个生物知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本部分内容是以细胞为主线,其中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3、生物的陈代谢部分是在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atp和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光合作用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析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而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在呼吸作用教学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弄清呼吸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产物,以及呼吸作用的两种类型的比较。结合生产实践,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细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讲述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之后,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细胞有丝x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因为本部分内容大都微观而抽象,教学设计应注重训练和学法指导。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容,了解章节内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2、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准确地考查评定。生物科学是非常人文的一门学科,自己要认真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精心安排实验,想方设法开足开全教材中的实验,使学生学会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6、在教学上,注意向同老教师取经学习,多听课,细心领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现有学习情况(基础技能、能力发展等)分析:通过上期的生物教学,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有较大的改善,具备一定的学习技能,对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其中有一批学习较优秀的学生,需要加强指导和培训,可望取得突出的成绩。但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后进面还较大,实验和学习的习惯较差,应对这些学生多关心、多指导、多督促,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抓紧教学落实,力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本学期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教育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

第2页可能产生的影响。

1、认真分析了解学生情况,熟悉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拟订教学计划。

2、采用多种措施,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多实施生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生物,主动地学习生物。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好实验课。课前教师要自己先做一次,熟悉实验操作,课上认真指导学生操作。使学生通过实验来体验探究过程,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4、上好探究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5、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

总结。

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出马上解决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6、每一章测验一次随时关注、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7、期中、期末认真组织学生复习,争取在考试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取得好成绩。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课时第二节消化与吸收2课时。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1课时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4页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1课时第六章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5页。

七年级生物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奉信“以生为本,言传身教”的准则,发扬奉献精神,热爱学校,团结同事,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在教学中灵活地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二、认真备课。

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三、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四、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总之,我正在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高一年级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俗话说有准备的人才会成功,教学也是如此。下面是高一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主要针对高一上学期生物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可实现的教学目标,同时还有详细的教学对策。这样全面详细的高一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才会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条不紊的进行,并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本学期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几部分。

具体内容分析:

1、生命的物质基础,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2、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部分在整个生物知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本部分内容是以细胞为主线,其中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3、生物的新陈代谢部分是在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atp和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光合作用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析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而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在呼吸作用教学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弄清呼吸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产物,以及呼吸作用的两种类型的比较。结合生产实践,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细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讲述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之后,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因为本部分内容大都微观而抽象,教学设计应注重训练和学法指导。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部分。是生物个体发育重要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内容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学细胞内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三、教学对策。

生物科学的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学习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实质,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课标的教学方向,使得学科教学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从宏观上把握生物教学内容,了解章节内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2、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准确地考查评定。生物科学是非常人文的一门学科,自己要认真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精心安排实验,想方设法开足开全教材中的实验,使学生学会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6、在教学上,注意向同老教师取经学习,多听课,细心领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生物学》下册仅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本单元的七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来。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技能训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个体发生和发育,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认同优生和优育。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这部分的教学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以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章重点是通过实例分析、模拟探究和拟定计划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本单元并不是单纯地讲人体生物学,而是在讲述人体的由来、人体结构和生理内容的同时,始终将有关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人体生理或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本单元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是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题展开的人类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环境生物学等科学的综合。

第一章人的由来从人类的起源讲到人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人口的调控,全部内容一线贯穿,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知识完整。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活动、sts教育及科学家的故事等活动,加上大量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提高,过程和方法的获取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是人体细胞物质和能量的来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被细胞利用,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力求将人的营养问题始终与周围环境相联系,以便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本章结合环境、社会去探讨有关营养的话题,而不是仅仅讲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章在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这些问题,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明白查阅资料、进一步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本章加大了探究的力度,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中,注重培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技能。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活动中,注重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鼓励学生在完成探究活动后,如果发现结论与其他人不一样,一定要分析原因。本章还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包括讨论、科学探究、观察、演示、评价等。

本章的资料分析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从教材里“部分食物一般营养成分表”中获得或者从教材的插图中获得。这就说明了获取资料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告诉学生图表、插图、数据等都可以作为资料运用在分析活动中。

本章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读图表和数据的能力,使解读图表及数据的能力的训练贯穿在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认同食物取自自然环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科学态度。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食物、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本章内容包括《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和《空气质量与健康》三节。第一节简要介绍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及各器官主要功能。第二节主要了解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问题。第三节则是主要明确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本章的2个资料分析,提供的资料都比较多,对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通过前面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人从生物圈中获取了食物和氧气。但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并被细胞利用呢?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是怎样运离细胞的呢?这就需要运输这些物质的结构基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材顺理成章地安排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同时,也为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作好了教学铺垫。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血液、血管、心脏和输血与血型4节,每节知识相对独立。血液有独特的组成成分和相适应的生理功能。血管和心脏都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这三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第四节还特意地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和血型作了介绍。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识,并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本章要求学生完成两个分组实验。第一个实验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第二个实验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尤其是第二个实验,在实验和观察技能上要求较高。此外,读懂血常规化验单,记录不同状态下的心率,为你的家人量血压以及调查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内容,都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血循环发现史,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虽不在教材正文之中,但都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些内容都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观念的良好素材,教学中要高度重视。

本章通过课外阅读资料,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知道与血液及血液循环有关的生命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有关科技知识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本章的探究活动和练习题都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章还通过问答题、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心家人身体健康,乐于挽救他人生命奉献爱心的高尚情感。还通过发现史、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有关社会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侧重于从尿液形成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方面安排教学内容。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是从生物圈角度引导认识人体产生的粪尿排入到周围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本章通过资料分析、数据处理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概括以及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解释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还通过课外阅读资料,给学生渗透关爱他人生命,自愿向某些患者捐献器官的情感教育。还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当地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建议,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本章的教学内容首先从人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然后才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最后介绍激素调节。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神经调节;第二部分是人体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激素调节。本章还通过课外阅读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知道与眼和视觉以及神经系统等有密切关系的医疗技术的新进展。本章还通过“探究活动”、“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资料分析”、“实验”等,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分析、推理、概括、综合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本章还通过练习题、课外阅读资料,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和态度。通过简介我国科学家率先合成牛胰岛素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其生存和发展一直与自然资源紧紧相依。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并且后两者的影响更大。本章并不是向学生介绍多少环保知识,而是特别注重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能方面的目标。

全章以三个明确的、系统的学生活动为主线贯穿。

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相关的事例,来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通过阅读“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材料,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2.请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并确认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生物真的有影响。这既培养了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安排学生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使学生在认识得到提高的基础上,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自参加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去。

本章在探究活动的要求上较前六章有了提高:一方面因为有酸雨、废电池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实验本身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并实施。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适时地对学生作出科学的、恰当的评价,鼓励其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此外,教师应结合教材给出的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引导并培养学生此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册最后编排了第四单元的“单元小结”,目的是协助学生在学习完本单元后清理本单元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整体要求,引导学生加深对有关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四、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知道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了解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着,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分析数据的技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结合科学发现史、科学家的故事和具体探究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如是否需要作出假设、如何作出假设、设置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五点取样法、数学推算法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科学实验的重大意义;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随着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观点出现;认同科学是实事求是的;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优秀品质;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五、教学策略:。

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分析,探究,实验,比较,归纳等方法。六、教学实施。

继续深入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

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有所创新和提高。

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教研教改,设计好教案,上好课,写好教学反思。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为探险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知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控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重视探究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建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让他们成为同学中的小老师,老师的得力助手。

教学中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科学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展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在教学中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者宜发挥优生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可以采取划分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学习竞赛,让优生更加出类拔萃,学困生迎头赶上,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水平的目的。因班上缺乏优生,且大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好玩,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者需要下一番苦功,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交流情感,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完成由厌学到爱学的思想转变,迎头赶上先进班级。

定期进行阶段考试,及时进行试卷分析和讲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确保教学效果。

正确评价学生。为了给每个学生有一个合理的评价。

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的教学计划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五部分。

具体内容分析:

1、生命的物质基础,介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这些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本部分内容中,糖类、蛋白质和核酸是重点内容,教学中要重点突出。由于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知识,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实验操作。

2、生命的基本单—细胞部分在整个生物知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本部分内容是以细胞为主线,其中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以及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细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讲述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之后,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征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因为本部分内容大都微观而抽象,教学设计应注重训练和学法指导。同时,要切实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部分。是生物个体发育重要的生理过程和生理现象。其中细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特征及细胞癌变的原因等内容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学细胞内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3、生物的新陈代谢部分是在学习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atp和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光合作用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析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而探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在呼吸作用教学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弄清呼吸作用的条件、场所、过程、产物,以及呼吸作用的两种类型的比较。结合生产实践,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生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和统一,新陈代谢,生殖和发育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都与生物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本部分内容较多,因此要注意理清脉络,搞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调节主题。

5、生殖和发育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完成的。在生殖过程中产生的新个体,经过一个阶段的生长和发育达到性成熟,接着又会产生自己的后代。次部分的教学重点是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的概念和意义;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受精作用的过程;教学的难点是有性生殖的意义、精子的形成过程。

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3、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生物科学的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学习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实质,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课标的教学方向,使得学科教学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从宏观上把握生物教学内容,了解章节内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2、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备课,认真上课,精心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准确地考查评定。生物科学是非常人文的一门学科,自己要认真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多用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要使教学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精心安排实验,想方设法开足开全教材中的实验,使学生学会生物学实验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6、在教学上,注意向老教师取经学习,多听课,细心领悟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绪论(2课时)。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3课时)。

第二节细胞的化合物(2课时)。

实验一、生物糖类的种类组织中可溶性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1课时)。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2课时)。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7课时)。

实验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1课时)。

实验三观察细胞质的流动(1课时)。

第2节细胞的增殖(1课时)。

实验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课时)。

第3节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1课时)。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共15课时)。

第1节新陈代谢(1课时)。

实验五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催化效率(1课时)。

实验六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1课时)。

实验七探究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选做)。

第2节新陈代谢与atp(1课时)。

第3节光合作用(2课时)。

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课时)。

第4节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1课时)。

第5节植物的矿质营养(1课时)。

第6节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3课时)。

第7节内环境与稳态(1课时)。

第8节生物的呼吸作用(1课时)。

第9节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1课时)。

期中考试及期中总结(2课时)。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共8课时)。

第1节植物的激素调节(2课时)。

第2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生命活动的调节(4课时)。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5课时)。

第1节生物的生殖(3课时)。

第2节生物的个体发育2课时)。

期末复习迎考(13节)。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很高,上学期生物的平均成绩整体成绩很理想,原因是爱学习的学生很多,因此,成绩很理想。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更大的提高。我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生物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生物课的学习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2、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5、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6、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7、描述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8、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的危害。9、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能从实践中获取资料。3、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关键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7、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做课外调查,培养兴趣。

四、教学内容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单元课题。

第1周2.16。

-2.23。

制定计划、完善三表一簿。

第14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

2课。

(1)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

(2)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3)举例说出常见的营养生殖种类。

(4)理解营养生殖的优势。

教学难点:无性生殖的原理;理解植物的组织培养原理。

第2。

周2.2。

4-3.2。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2。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过程。

(3)举例说出果实和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

教学重点:

1、通过对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认识来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2、果实和种子利于传播的特点及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描述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

第3周3.3。

-3.9。

第三节昆虫的生殖与发育。

第四节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

2课。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3)描述两栖类动物生殖与发育过程;

(4)举例说出两栖动的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教学重点:(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1)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特点。(2)描述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第4周3.10。

-3.16。

第五节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第22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课。

1、说出鸟卵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教学重点:1、鸡卵的结构,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2、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

3、遗传、基因的概念。

第5周3.17-3.23。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

第三节人的性别决定。

2课。

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4、描述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5、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教学重点。

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教学难点。

1、遗传性状、相对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2、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3、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

4、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第7。

周3.2。

4-3.30。

第四节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2课。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的危害4、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认同优生优育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5、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6、举例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2、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有近亲结婚的危害。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4、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5、正确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教学难点:1举例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2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第8。

周3.31-4.6。

第9单元:生物技术。

第23章:日常生活中的发酵技术。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2课。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

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发酵过程的控制(环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

第周4.7-4.113。

第二节:食品保存。

2课。

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4、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教学难点。

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第10。

周4.14-4.20。

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试卷讲评。

第1。

1周4.21-4.27。

第24章:现代生物技术。

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2。

1、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2、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

3、关注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区分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

教学重点。

1、基因工程及转基因技术的应用。2、细胞工程及克隆技术的应用。

教学难点。

1、转基因抗虫烟草培育过程。2、多利羊的克隆过程。

第1。

2周4.28-5.4。

第二节:关注生物技术。

第25章:疾病与免疫。

第一节:传染病2课时。

1、举例说出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的作用。2、掌握调查报告的书写方法。3、举例说明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因。4、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的作用。2、学习调查方法,学会书写调查报告。

3、伦理观、价值观的形成。4、举例说明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3周5.5-5.11。

第一节:传染病。

第二节: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2课。

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举例说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3.举例说出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

2举例说出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措施。

第1。

4周5.12-5.18。

第三节、免疫。

2课。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第1。

5周5.19-5.25。

第10单元:健康地生活。

第26章:珍爱生命。

第一节:远离烟酒2。

1.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教学重点。

1.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教学难点。

养成远离烟酒的良好生活习惯。

第16。

周5.26-6.1。

第二节、拒绝毒品。

2课。

1.说出常见毒品的种类和危害。2.举例说出我国的禁毒措施。

3.举例说出涉毒分子诱惑青少年吸毒的计量教学重点。

说出常见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教学难点。

形成“拒绝毒品”的观念。

第17。

周6.2-6.8。

第三节、关注健康2。

1.读懂药品使用说明书,举例说出常用药物及用药常识。2.明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这两个名词的意义。3.说出健康的意义,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读懂药品使用说明书,举例说出常用药物及用药常识。2.明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这两个名词的意义。3.说出健康的意义,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第18。

周6.9-6.15。

中考说明。

第19。

周6.16-6.22。

复习。

第20。

周6.23。

-6.29。

期末考试。

相关范文推荐
  • 12-24 物流管理论文(热门12篇)
    通过研究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总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希望这些范文范本对大家的写作提升有所帮助,祝大家写出优秀的作品。一般在写毕业论
  • 12-24 事业单位调动申请书(汇总22篇)
    一个优秀的单位不仅要注重业务能力的提升,还要关注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单位工作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尊敬**县人民政府领导:申请人
  • 12-24 高三下学期生物教学计划(精选18篇)
    制定学期计划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学习进程有清晰的了解,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计划。学期计划需要实际可行,以下是一些学生们的实用计划,大家可以借鉴一下。离高考还有一百多
  • 12-24 办公室半年工作总结提纲(模板17篇)
    办公室工作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为未来的个人发展规划方向。下面是一些成功的办公室工作总结案例,希望能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 12-24 幼儿园小班创意美术活动方案(实用18篇)
    在幼儿园小班,孩子们将开始接触各种基础知识,如认字、认数等。幼儿园小班总结范文:在幼儿园小班的学习中,孩子们收获了许多知识,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
  • 12-24 与书籍同行初中(优质21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体现,它能够启发读者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思想碰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书是我们人类的精
  • 12-24 电信服务协议条款(热门21篇)
    服务月不仅能够服务社区,还能够改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关于如何在服务月中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和有效沟通的经验和建议。特别提示:客户及其代理人
  • 12-24 幼儿园年度教师心得体会(专业20篇)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在实践中对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借鉴他人的经验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师心得体会。在这个学期,我和许老师各
  • 12-24 爱护环境演讲稿分钟(模板19篇)
    演讲稿范文是对各种不同类型演讲的样本,可以为我们提供启示,使我们的演讲更具个性和创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 12-24 第一粒扣子心得体会(模板19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和体验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下是一些通过写心得体会能够提高学习和工作效果的案例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执法作为一项特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