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化学教学研究论文大全(15篇)

化学教学研究论文大全(15篇)

时间:2023-12-24 16:01:09 作者:雁落霞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使我们的文章更加有创意和独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制度也在进行着改革和发展,在我国目前所提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下,如何打破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寻求适合当下国情以及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而情景教学便是其中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而将情景教学的理论运用到现实的教学活动的中,便是本文所需要讨论的问题所在。

因为化学知识所涉及分子等不可观察的范围,有许多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导致了化学教学的局限性,而在目前我国所进行的化学教学模式十分的单一枯燥,这样的教学困境导致了教学课堂的气氛十分压抑,学生对于化学的的兴趣不大,对于化学的课堂参与度也不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情景的设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化学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来,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理解知识。

与其他学科如语文,英语等相比较而言,化学学科的内容十分的抽象难以理解,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无法理解的地方时只能通过讲解以及想象来解决问题,这样会导致学生对化学产生抵触以及烦躁心理,从而阻碍了化学学习的进度以及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化学也是各个学科实验中比较危险的学科,这也导致了化学实验在范围、安全等问题上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知识的机会,使得化学教学偏向单一的理论讲解,让化学教学的形式更加单一化,整个化学学习内容也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2、情景教学感情不当。

化学的特点导致了其教学的枯燥性,而建立合适的情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但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合适的教学情景,不但需要考虑教学的内容安排,同时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若二者缺一,便会使教学情境显得十分的枯燥及单调。而目前在我国,教师都普遍存在着情感运用不当的现象,有些老师在创建情景时只关注形式,而忽略了情感,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于化学的不熟悉程度,导致情景教学没有作用。而另外部分教师了解到情感对于情景的重要性又过分渲染情感,导致情景脱离化学知识。因此在情景创建中情感运用十分需要注意。

3、情景创建质量不高。

部分教师对于自己的责任认识不够,只是在参加教学比赛或公开课时才会创建情景,又或者没有关注到初中学生对于化学的认知程度,以及当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仅仅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才会创建情景。这样的做法不并没有注意到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也没有关注到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的长久发展,这是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情景教学的运用。

1、联系知识,创建问题情景。

教师应当根据知识点,创建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的问题,尤其是有趣的问题,会使学生去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将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自发地寻求知识。这样的问题情景的创建,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增加课堂的效率。例如:学习关于水的性质时,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在介绍水的性质时,只是教师通过书本的文字,图画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十分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开始时,进行提问:“在电影《穿越火线》中,一位科学家被困在了完全密闭的密室里,而科学家在密室中通过遗留在密室中的收音机和一小滩水成功制造出了氧气,解救了自己,请问她是如何使水变成了氧气?”在此这个问题中,教师将电影激动人心的情节和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面对如此新颖的问题,学生也会在心中存有谜团,同时愿意自己寻找答案,增加了对于化学的兴趣。

2、联系实验,创建实验情景。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学习的知识的真实性、正确性。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理论和动手能力相结合起来,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和认同,并在实验过程在再一次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化;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化学实验的结果一般是肉眼可见的,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成为可以直观感受的图像,使得化学教学不再枯燥而变得丰富。同时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亲身经过了化学实验,才能体会化学的魅力以及化学的实用性,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建实践情景。例如:在讲解酸碱性的过程中,在进行酸碱性的实验时,学生可以自己用ph试纸进行酸碱性的测定。此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直接将学生身体的体液,如唾液等用安全科学的方式进行酸碱性的测定,体会化学实验的美妙,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的关系;或是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试剂,然后猜测试剂的酸碱性,然后再进行手动实验,亲自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将所测试出的酸碱性的不同的试剂进行混合,观察后续的实验结果,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将许多知识进行相互的交叉,使学生得到了更加丰富的知识。

3、联系生活,创建生活情境。

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跟我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知识的学习最终会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因此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增加化学和实际的联系。在初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寻找出跟现实生活的关联点,创建生活情境使化学的教学内容不再枯燥单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而在授课过程中,创建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白化学的实用性,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这样也消除学生对于化学的抵触情绪,提升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得进行化学的学习。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时,教师可以告诉同学们,二氧化碳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的空气中,同时我们的每次能呼吸就是将体内的二氧化碳置换成氧气;然后让学生们憋气,直接在学生呼出的气体中直接收集二氧化碳进行试验,这样直接将化学的教学直接与现实生活先联系起来。

三、总结。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化学的教学,而创建合适的教学情景,可以将化学的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实用性,改变了化学在学生心目中枯燥单调的形象。同时在课堂上的各种情景,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寓教于乐的目标。

作者:杨淑芳单位: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研究论文

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要把握智慧生成的制高点,课前精心预设,课中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

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课时,一上课我便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果不其然,学生们都“跌”了进去:我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事先将黄、白两种不同颜色的乒乓球分别放入8个箱内,让学生们分8个小组从箱子里把球摸出来,摸出黄球多者为胜。当都摸完后学生们“气愤”地发现,一些小组的箱子里全是白球,根本就不可能摸出黄球,而另外一些小组的箱子里却全是黄球。结果无论是赢的小组还是输的小组都觉得“太不公平”!

我见时机已成熟,就因势利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只放了黄球的箱子里去摸会怎样?”学生十分肯定地说:“只能摸出黄球!”“对,是‘一定’只能摸出黄球!那么能否摸出白球呢?”“不可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在只放了白球的箱子里去摸又会怎样呢?应该怎么说?在小组里说说看。”学生根据前面的说法:“在只放了白球的箱子里去摸,‘一定’只能摸出白球!‘不可能’摸出黄球!”接着我又将黄白球混合放到8个箱子里,这时再去摸,“猜猜看结果会怎样?”根本不用再去摸了,学生都知道“可能”摸出黄球,也“可能”摸出白球。到此,通过学生喜爱的摸球游戏活动,建构起了“概率”最基础的知识:“一定”、“不可能”和“可能”三个概念及它们出现的特定情况。

当然,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实现课堂智慧的引申,架设起师生、生生、生本互动的平台,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开创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境界。

2、善于捕捉课堂智慧的闪光点,成为动态生成的发现者。

动态生成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教师应发挥教学机智,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燃烧起来。

如在教学“射线和角”时,学生知道了射线的特征,教师让学生举例。师:我们可以把手电筒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看成是射线。你还能举出另外一些例子吗?,生:手电筒和太阳射出来的光线不是射线,是线段,因为被东西挡住了。头发是射线。(全班大笑。)师:你们有意见吗?(多数学生感到疑惑。)师:那我们来假定一下,假如你的头发都是朝着自己的方向笔直笔直地长,再假如你长生不老,而且永远不剪头发,那么你的头发就是射线。此时那位学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我想学生这一会心的笑来自于教师那幽默的两个“假如”,来自于教师的镇定自如和教学机智。面对教学中这一突如其来的真实问题。教师没有逃避,轻而易举地用了两个“假如”为孩子营造了轻松、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围,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举例的片面性,巧妙地化解了提出质疑的学生面临的尴尬局面,使全班学生受益,成功地做到了既“红了樱桃”,又“绿了芭蕉”。这样就把有可能变成教学遗憾的新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3、灵活把握课堂智慧的生长点,成为动态生成的创造者。

在动态生成的不可控制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与教师的课前预设不一致的情况,而这些情况的出现,往往正是新的课堂生成的契机,是课堂智慧的生长点。教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即时资源,站在宏观的角度选择重点进行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认识人民币”,当按照课前精心设计的环节进行教学时,发现学生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于是,教师果断地将原先设计的小步子的提问,调整为开放性的问题:“关于人民币,你知道些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不仅大致覆盖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而且还生成了许多新的课程内容。有的学生说5角、1元人民币上画有少数民族人物像;有的说人民币上还画有桂林山水、三峡风光等我们国家风景很美的地方;有的说拿一张人民币对着光可看到藏在里面的图案,那是防止坏人造假人民币用的;等等。这样一调整,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了系统化,还为学生展示在社会的.大课堂里获得的其他知识提供了舞台,让课堂教学变得既轻松愉快,又丰富多彩。

4、努力寻求课堂智慧的切入点。成为动态生成的开发者。

课堂的生成是复杂的、动态多变的,需要教师具有足够的创造性教学智慧。教师必须理智地对待突发的课堂生成,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课堂智慧的切入点,把即时生成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们在研究中发现:虽然圆柱和圆锥的侧面都是曲面,但它们的展开图却不一样,前者是长方形,而后者并不是三角形却是扇形;圆柱的纵截面是长方形,而圆锥的纵截面是三角形;圆柱的横截面是大小相同的圆,而圆锥的横截面是大小不相同的圆,所以圆锥的上底面可以看成半径为零的圆;圆柱、圆锥是由平面与曲面围成的,这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最大区别。当有人提出“圆柱和圆锥都有无数条‘高’,但圆柱的高都相等而圆锥的‘高’却不相等”时,立刻有人提出应该将“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确定为圆锥的高,并通过查阅课本得到证实。这些对比中的发现,是学生全身心投入探究活动的结果,它使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美妙。

反思这一意外的收获,正是因为教师及时放弃了“只研究圆柱特征”的预设方案而生成了“将圆柱、圆锥放在一起研究特征”的实施方案,顺应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需求,使学生探究的过程更加深入,探究的发现更加精彩。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数学教学要体现对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身为数学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从生命高度指导教学行为,使教学各要素、教学流程展现等方面发生彻底的变化,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的课堂,让动态的生成更真实有效,让学生的生命得以充分地舒展。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论文

虽然生物实验教学在初中阶段实施较早,但是当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课时不足,实验设计不够完善,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生物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实验经验不足,动手操作能力较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所以,要深入分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找出其中的问题。

1.1实验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观念落后。

现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模式多为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只重视对相关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论是教师的教学目的还是学生的学习目的都还是为了考试,往往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有老师将实验内容演练后,要求学生记录实验原理、步骤以及结果等,而动手操作的机会却很少,动手能力也难以提高。这种重知识轻技能的应试方式的教与学,并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也不有利于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发展。

1.2实验教学过分注重教师对实验演示。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下,过于注重演示实验,并将其当做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课程形式比较单一,而且老师对实验的演示然后再由学生自己操作,使得实验结果本身不具悬念,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失去了对于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失去了对于生物实验操作的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可见,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和生物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内容的探究。

1.3实验科考核模式不合理。

目前,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评定一般是有两部分组成,及生物学科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的评定,而且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对学生实际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考试形式多为笔答,而很少以实验操作为主,只要学生记住了实验的结果,基本就能通过实验课的考核。虽然这种形式的考核形式下,学生的生物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到了考察,但是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却不能获得提高。

2、如何改革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

针对上述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问题的分析,探究有效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提出下的改革建议:

2.1改革实验课教学内容,注重实验过程。

改革试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提高,将原有的实验课授课重点由演示实验转向实验过程,增加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探究机会,不以验证试验和证明已知的实验结果为实验课的目的,增加探究性质的实验课程,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老师的简单讲解和原有的实验原理的指导下,自主的完成实验,获得实验结果,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力。

2.2改革初中生物实验课程的考核模式。

对于初中学生的生物实验课程的考核要一改以前的重理论轻操作的模式,不以学生的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为确定成绩的标准,加强对实验操作能力的考察,例如以某一实验为统一考核实验,从学生对理论重点的掌握、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以及结果的合理性等角度考察学生的实验课程,其中实验操作所占分值比例要适当的增加,总之,要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

3、总结。

初中阶段一般是生物学科的重要教学起步阶段,学生在此阶段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将来对生物课程的学习,生物实验作为生物学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生物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因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究是一项值得进行的工作,只有在合理生物实验教学的指导下,才能有助于初中学生掌握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学生的生物实验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获得有用的实验经验,从而更加有助于今后的生物学习。

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高中化学教学也是如此。如何根据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特点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需要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从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研究的背景、具体实践两个方面出发,从课堂导入、知识点讲解、作业布置等角度肤浅地阐述了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整合,这是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要探究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感悟,对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工作展开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与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整合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积极倡导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师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展课堂教学容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在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既顺应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途径。

高中化学学科有其自身特点,相较于语文、历史等人文性学科来说,一方面高中化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逻辑性与抽象性特征,学生课堂探究兴趣不浓,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这些导致学生产生“高中化学枯燥、乏味”的感觉,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同时,结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特点,对于实验室不能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探究视频、图片等展示出来,就能解决实验室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研究是切实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必然途径。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的具体实践。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导入中的运用。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在对“氯气”性质的探究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堂导入:播放生活中氯气泄露的真实视频短片,提醒人们逃生的安全准则,当发生氯气泄漏时,周围人员必须尽快撤离,并向上风向安全地区转移,转移的过程中尽量用湿毛巾掩护住口鼻等重要部位;当到达上风向安全地带之后,人员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加剧中毒症状。除此之外,可遵照医嘱适当服用钙片、维生素c等,这些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氯气对人体呼吸道以及肺部等的严重损害。通过观看上述的视频短片,了解了氯气的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我们应如何形成结论?这样的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寻、查阅资料,进而加深对氯气的认识。

(二)高中化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一步步学习,这虽然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目标与进度,但从另一个层面上却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探究精神、自主探究能力等的提升,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如果尝试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如在探究有关“氯气”的性质时,教师不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有关氯气的阅读资料,其中包括自来水厂是如何进行消毒杀菌的?用自来水养小金鱼之前为什么要放置一段时间?工业上是如何制备氯化氢气体等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的阅读材料,引导他们感悟与体验高中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尝试以化学专业的角度去思考、分析与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作业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高中化学作业训练的形式大多数停留于化学公式、元素周期律、完成教材所规定的实验等几种常见的训练形式上,这让学生的作业训练枯燥、单调、无味,训练的效果不高。而根据作业训练的内容整合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作业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比如对于元素、原子、分子、化合价等概念较为抽象的训练内容,单靠教师课堂讲授是不够的,如果引导学生课后通过网络对元素、原子、分子、化合价等化学术语进行搜索、整理与概括,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抽象的化学概念,便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总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合理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能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师,必须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并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灵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紧随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指导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新模式,为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在高中化学课堂开展微课教学,教师要借助网络资源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化,建立微课系列,促进教学知识立体化,创建实验场景,确保化学实验直观化。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课程改革。

1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创新要求,以微课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型教学模式逐渐走进教学课堂。它通过创建一节较小的教学视音频,可以集中讲解和传授某个单一、具象化的教学主题。通过这些简短的教学课程,能够为学生创建“自助式”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和课后复习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研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微课模式,可以迎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将各种抽象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具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能充分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效率。

2微课的核心内容及其教学特点。

微课是由美国教学研究者在率先提出的教学理念,不仅集中于微型教学所建立的教学环境,更是通过解构主义来优化教学内容,建立微型、在线或者移动的教学环境。微课的核心内容微课的建立和创新点是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背景,它通过以视频、音频为主要教学载体来记录课堂教学内容或者教学重点、难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整宣导和有效构建,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促进化学学习的协同进步。在微课教学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视频,实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微课的教学媒介作用,突出微课教学中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内容多媒体化、教学引导媒介化,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实现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各个教学环节都能利用微课进行充分包装,展现给学生以结构清晰、主题鲜明和资源丰富的课堂教学小环境,实现从教学设计、素材整理、课件制作、课堂互动及教师评定等全方位的创新发展[1]。微课的教学特点微课教学的全部内容建立在微课视频这种教学工具上,而视频内容包括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难点解析、教学互动和教学评价等。1)微课的内容形式决定了教学内容。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干,一般教学视频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这种时间简短、结构鲜明的内容形式注定了微课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非常透彻,也需要微课的立题非常重要,需要认真规划;受众定位要求必须明确,必须满足绝大部分高中生的化学学习需要;情境定位必须明确,能够迎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需求。2)微课的授课形式决定了教学氛围。微课视频的授课形式与课堂实操、优秀教案讲解不同,它是通过ppt课件的形式来辅助教师的讲解,它的授课过程可以在备课阶段,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在课后复习巩固阶段。此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占了很大部分,而微课可以完整呈现实验教学内容、实验现象和实验成果[2]。因此,微课可以给课堂教学创造轻松愉悦、节奏感强的教学氛围。3)微课的功能特色决定了教学成果。微课教学的突出功能在于点式教学,它能够通过微视频独立教授一个化学知识点,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沟通需求创建个性化微视频。而在此基础上,配合课堂教学实操,再加上教师讲解,可以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完整展现在视频界面上,而录制的微视频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和回家后都能学习,并且可以反复观看。而这些功能特色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了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价值取向和教学引导,促进了课堂教学成果的转化。

3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由于教师对微课教学模式的理解和专业知识的欠缺,在应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把握好微课的应用范围微课是国内学者从国外的网络课堂中研究衍生出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属于一种舶来品,在以后才在国内学术杂志和教学期刊上被广泛探讨。目前,微课的教学模式和创新手段还在探讨摸索过程中,但是很多教师已经认为微课可以取代传统课堂。这种观点是不可取的。微课可以提高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也存在师生互动性不强,短暂的播放内容很难将课堂教学内容讲得面面俱到。而面对复杂综合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概括性知识,单纯运用微课教学就显得片面单薄了。没有充分理解教学与微课的辩证关系微课教学的核心环节和教学重点就是微课内容的制作,它是服务于教学的,而教学成果又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微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时候,需要认真了解课堂教学目标,仔细划分课堂教学环节,将每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浓缩成3~10分钟的视频教学内容,而录制的内容需要教师集合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学习体验和课堂教学流程,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重要知识点都加入微课视频的录制、剪接中。而面对微课实验教学和课余实践的需求,教师应该侧重加强微课视频的教学引导和分享交流的过程,可以将实验教学的过程和实践操作的结论制作成微课视频,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尚未建立完善微课教学的授课平台微课课堂教学的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平台,需要加强电脑、多媒体、信息平台和网络设备等硬件建设。而在微课教学视频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视频画面清楚稳定,图片构图合理,录制声音清晰准确,能够满足高中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录制微课视频片头时,应该注明教学标题、教学核心内容提示,方便学生在以后学习中查找和调取;在录制微课视频内容时,应该做到教学知识点的有效解析,满足教学目标的仔细划分,掌握授课平台的操作要领。这样才能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和录制教学内容,也方便化学教师利用微课这种教学媒介来串联课堂教学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演练,运用微课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示范工作。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推动微课教学的创新发展,需要借助网络资源,建立完整的微课系列,创建真实的实验情境,保证化学教学的全面有序开展。借助网络资源,促进课堂教学转化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学内容单调枯燥,教学环节很难衔接,教师在备课阶段即使投入大量精力,也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汲取到全部知识点。借助微课资源平台,可以极大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录制不同内容的微课视频,然后将微课视频上传到微课资源平台。学生在课前就可以搜索下载相关的微课视频,进行课前预习,也可以授课后反复观看,加强复习巩固。而对于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实现高中化学思维的有效转换。如在组织教学“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时,教师可以预先给学生发放问卷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兴趣点和知识层次,结合学生的综合状况,在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后,根据油脂、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概念制作微视频,上传到微课资源平台,组织学生下载学习。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知识掌握情况。建立微课系列,促进教学知识立体化当前,高中课堂教学必须服务于高考需要,而高中化学的考试习题和考点相对固定,充分利用微课视频建立微课系列,实现微课教学知识的立体和完善,建立完善的考试学习体系,将大量的课堂训练和模拟考试纳入微课视频系列中。这样有利于学生研习和巩固,实现平常的训练和测试都能有题可查,做到解题过程清晰明了,解题思路烂熟于心。而在微课系列的创建过程中,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将大量精力投入热门知识点的解析,做到选题简明、重点突出、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和形式新颖,将微课视频的技术规范纳入高中化学考试习题库的建设中来,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知识立体化。实验证明,相对于传统的纸笔训练而言,微课视频所带来的视觉、听觉和逻辑思维等多重冲击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通过反复播放微视频习题,就可以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化学知识点,促进考点立体化教学[3]。创建实验场景,确保化学实验直观化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的化学场景和化学反应如何直观反映,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成为阻碍学生化学逻辑思维提高的拦路虎。通过将微课视频应用到具体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复杂抽象的化学实验真实还原到学生面前,而学生通过拖动和等倍放大,可以快速、慢速和等倍距离放大观察化学反应,教师过去的言传身教转变成具体的视频讲解。这样可以最有效地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化学实验现象,增强化学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直观性。此外,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将失败的化学实验或者错误的化学实验操作录制成微课视频,将化学实验的错误原因和操作步骤完整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了解化学实验背后所蕴藏的化学原理,避免危险的化学实验操作。最重要的是,利用微课实验视频有助于学生深入化学实验的背后,了解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操作,培养良好的化学逻辑思维。

5总结。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还属于新鲜事物,它的教学特点和应用特征还在不断归纳和总结之中。教师应该抱着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吸取其教学优点,摒弃其教学缺点,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成果的有效转化,这才是采用微课教学的最大受益之处,应该加以足够的思考与反思。

参考文献。

[1]金国林,林肃浩.构建高中化学微课“生态”系统:以“化学反应的方向”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0):3-6.

[3]瞿正东.微课对高中化学教学减时增效的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5(26).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论文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有效地引发初中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进而产生对知识进行认知的需求,使初中生能够产生学习生物的心理倾向,激发初中生学习的动机。问题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是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方式方法,问题情境教学主要将问题作为载体,使学生能够在师问过程中以及生问过程中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必须要围绕整个教学目标开展,以便能够促进学生实施定向性学习,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实施教学必须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并且要具有一定的思维性跨度,在创设问题情境以后必须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促进初中生实施目标指引性学习,只有身为生物学习人员的初中生才能够正确并且清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形成,并且在初中生得到自身所期望的学习成果的时候,初中生的学习才能够是成功的学习。创设生活情境能够使初中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能对学生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甚至会引起初中生将某一个领域中的研究和分析看成是自己生活以及学习中的任务,进而使初中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明确目标。实施初中生物教学必须要有一个生活化场景,只有拥有生活化情境才能够将学生生活与生物教育教学的距离拉近,使初中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生物学。创设一个冲突的情境,营造一个知识建构的契机,在过去的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初中生形成一种自己对于各种现象的看法以及理解。

在生物学习过程中,课堂学习一直都是相对集中但是并不封闭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通过其态度以及语言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支持初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不同的意见或者建议,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要根据生物教材的内容和目标,采取一种讨论法、谈话法以及探究实验法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对其实施主动的发问。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为了解答疑惑而不耻下问。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具有目的性的设疑,要引导学生能够从无意识设疑转向有意识设疑。很多初中生物科学史十分生动、有趣,将其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实施情境创设,引入新知识和新课题,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引起学生对其进行注意,会使创造以及设疑能够有机结合起来。

初中生物课堂通过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学习进而达到学生自学的目的,经过学生自身的思考和体验,在初中学生个人进行探索这一个重要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见解发表出来。要鼓励学生开展讨论,互相纠正和补充,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总结和归纳指出本节生物课的内容。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充分利用鼓励以及肯定的形式满足学生想要成功的欲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生物教师还必须注重生物课堂的调控,培养学生对新知识和新内容进行小结和归纳的能力。学生自己预习而获得的知识是片面和零碎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常都是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并不能正确理解知识点的内涵,所以,初中生物教师要在学生知识归纳的过程中起到指导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课堂中具有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可以发挥的余地。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来实现多维教育的价值。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要实施问题情境教学、要营造和谐的生物课堂氛围以及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研究论文

对于实践性知识,有学者认为一般包括四个要素: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信念[3],并强调实践性知识的拥有者是教师本身。

3.1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的关键是要选出一些典型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能反映所包含的知识点且可以进行拓展的案例。选择案例时,首先要保证案例与所教学的内容是相关的,与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其次,案例要来源于真实的教育场景或是对真实教育事实的提炼,要让学生体验到案例的真实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再次,案例需具有典型性,能围绕所讲的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作为师范生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其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即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所以,所选案例要能含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可以去挖掘,对于每一节具体的内容,教师要能从已有的成熟案例中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必要时,还要能根据所讲概念、原理的需要,自己编写案例。案例可以是表现普遍问题的事件,也可以是反映教育教学中优秀的、值得学习的事件;可以选择一节完整的教学实录、也可以是一个短小的教学片断;可以是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还可以是师范生自己撰写的教案;还可以让师范生根据自己撰写的教案进行试教,并把试教内容当作一个案例,充分利用。这样的案例,由于是学生自己的真实实践,讲课者和听课者在知识水平上又属于同一层次,在讨论时,更容易引起共鸣。

3.2案例教学的运用。

案例教学时,可以遵循“情境创设———对话———反思———知识建构”的模式。此过程中,通过案例提供的教学情境,师生、生生合作对案例加以研究、分析、讨论,探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充实师范生的实践体验。

3.2.1案例的提出。

案例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接近于真实教育场景的情境,如可以由教师生动形象地对所选案例加以描绘;也可以由学生声情并茂地描述自己的一个学习或执教经历;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文本呈现案例等。

3.2.2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呈现出来后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时,教师可以采取“由例到理”或“由理到例”的模式。“由理到例”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之前要向学生介绍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再引导学习者运用这些概念、原理解释案例中的一些现象,通过分析、讨论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例到理”即是先给出案例,再由师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发现、理解相应的原理、概念。作为教师,指导学生案例讨论时,要注意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在学生讨论意见不能达到统一时,要引导学生搁置争议,不至于乱场,同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不要急于对于学生的结果给出肯定或否定评价。

3.2.3总结与评价。

为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要对案例教学的过程及学生的表现给予一个及时、科学、客观的评价。评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和结论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系统化,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进行回顾和分析,并加以整理,以进一步应用于以后的学习;讨论结束之后,针对讨论的核心问题,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这样学生就能对学习中所涉及的问题有一个系统的正确的导向,结合自己的认识,更好地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在案例学习过程的表现给予科学评价,以鼓励为主,内容可涉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思路是否清晰、是否科学应用了所学的理论、表述方式是否恰当、所得结果是否合理等,这种评价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案例库的建立与完善。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案例是否适合师范生直接影响案例的教学效果,但案例的准备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作为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整理所用到的案例,还要经常根据在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及时补充、修正、完善案例,要逐步和同行一起建立起案例库,以实现资源共享,对于所建立的案例库,也要及时进行丰富和更新。

4.2注意案例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及职责。

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案例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案例选择,理论引导以及对学生的点评。教师首先应履行自己的责任,选择恰当的案例提供给学生,同时应扮演好指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如何下手分析、思考、争辩,推动师生、生生讨论进一步加深,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生而言,要使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动的参与者,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在模拟的决策过程中受到训练。

4.3注重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顺利进行取得成效的保证,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积极思考,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及时反思,才能逐渐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尽可能实行小班授课,教师要注意关注所有的学生,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案例教学的活动。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以学生的参与性相对较高、教学内容体现实践性等特征深受教育者的欢迎。然而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案例教学,应该不断地去探索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融合,以更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

参考文献:。

[3]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10):36.。

高中多媒体化学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简要分析了几种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课堂有效性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主动性和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就要从这两个目标出发,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再利用短片、语言创设出美国人民当时饱受压迫和威胁的情境后,利用文章演讲中激昂的情绪和变化的语调来引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在特定背景下的重要意义。其次,教师可以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不仅能够利用演讲内容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书写能力,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阅读写作结合教学,加强写作教学效果。

写作教学是高中需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各种写作手法,如词句的使用、文章结构的安排、特定对象的描写手法等,不仅能够在现学现用的模仿中提高学生的写作熟悉度,也能够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文章中回忆的描写手法,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其中描写景色和情感表达的手法,提高学生作文的色彩饱满度。

三、增加游戏教学成分,点燃学生学习激情。

语文的学习是沉闷的.,长时间的学习难免让学生产生烦躁的心理,这时适当增加游戏教学,不仅能够重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这节课时时,教师在通篇的文言文学习中,可以加入“情景剧”,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来编排相应的剧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四、结语综上所述,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轻松、多变的环境中产生更多的学习激情;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能够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这些措施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是非常关键的。

参考文献:

[1]陈靖惠.浅谈新课程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02).

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情境教学的提出,国家更加注重情境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情境教学和小学音乐教学能够有效结合。根据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完善教学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音乐;探究。

一、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学科,但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要求并采用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的方式,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还会让学生对小学音乐学习产生厌恶感,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改变这种教育现状。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转变传统的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讲解的教学模式,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2.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不能积极地参与到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3.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能力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法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入一些生动形象或是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情境教学正好符合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小学阶段对周围事物的模仿能力较强,甚至有些学生通过对周围事物的模仿以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发展特点,在实施情境教学时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在教学《小红帽》时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将全班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并分别编号一组、二组和三组,然后让学生对小红帽与灰太狼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扮演,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一组学生在表演的时候还为小红帽找来了一顶红色的帽子作为道具,二组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对人物语言对话有所改进,三组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增加了一些灰太狼的语言,使表演的内容更生动有趣,学生能够通过对角色的扮演积极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当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实现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2.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生动形象的内容,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设备的时候首先应该搜集和教材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或是视频,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小雨沙沙》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与雨的视频、图片或是音频,让学生感受一下不同的雨有什么不一样的特征,然后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为学生播放并对学生说:“同学们,下面来听一下这段音频并告诉老师这应该是什么样的雨”,学生仔细听教师播放的音频,学生一突然站起来说:“老师,这应该是淅淅沥沥的小雨”,然后教师说:“那下面同学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看一看学生一回答是不是正确的”,说着教师就展示了一张小雨的图片,学生对小雨的特征产生了直观的印象,学生在学习《小雨沙沙》时,不仅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带入歌唱当中,还能充分参与到《小雨沙沙》的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聆听和观看有关小雨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情境教学的`环境中不断增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3.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这样实践的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能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某些理论知识的了解。教师在教学《理发师》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回想爸爸妈妈带着自己到理发店剪头发的情景,这样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理发师理发的工作,同时学生将在回忆的过程中得出的感悟带到音乐的学习当中,使音乐更有灵魂,更能表达内心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回忆理发店的情景,并在课堂上模仿理发师的动作、语言,让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当中,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并提高自己对音乐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的方式使情境教学与小学音乐教学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小学音乐的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雄智.中小学音乐教育及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j].音乐时空,(5).

[2]刘晓燕.小学音乐教学刍议[j].考试周刊,2014(7).

教学研究论文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教育论文,主要是关于二本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多,学生认真听课的少,思考的少。很多学生认为营销员的素质、技能需要在工作中磨炼,不相信课堂理论学习。不管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却反映了实践教学在营销人才的培养中作用很大。然而,在调查了一些高年级营销专业的在校学生和已经毕业工作的营销专业的学生后,发现当前地方二本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明显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实践性教学时间安排偏少,效果不佳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各主干专业课程都应该有相应的实践教学,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然而,从实践教学的安排时间看,占有25%的被调查学生反映只有少数课程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余下75%的学生则认为都是教师课堂理论教学。从实践教学的效果看,学生对各类实践性教学的平均评分都很低,均不超过30分(百分制),见表1。另外,从课程角度看,市场营销专业20门主干专业课程,调查显示每个班级平均仅有4至5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被学生认可,其他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效果被认为较差。上述情况表明了地方二本院校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时间安排明显偏少和效果不佳的事实。实践教学部分偏少直接导致了学生不清楚企业实际营销工作的要求,对营销工作环境缺乏了解,对自身素质信心不足等问题。例如,在被调查的学生中,56%的人对企业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认识较模糊。在关于营销员最重要的能力调查中,已工作的毕业生与在校学生存在多项认识不一致的情况。此外,大约有2/3的受访学生对自身的专业素质缺乏足够的信心等。

(二)教学方式单一,案例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实践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市场营销专业教师采用最多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案例教学,假如不考虑职业资格培训和毕业设计,超过50%的学生认同的实践教学方式有调查、策划等实践项目,上机演练,情景模拟(如礼仪实训)等,达不到各类教学方式总数的1/4,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在案例教学中,没有启发学生独立、开放性的思维,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少,老师也有事先准备不充分等情况,结果多数课程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说明滥用案例教学方式,质量无法保证。例如,课堂案例教学中,学生经常仓促地阅读案例材料,并从原文中找出有限的字句去回答老师的提问,很难给出完整的、令人信服的答案。营销课程中的案例是讲述企业及当事人实际遇到的事件,解决案例中问题需要纵观整个事件,还可能涉及其他章节、课程、学科的知识,以及个人切身的社会经验。因此,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以达到知识共享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重点不突出,培养目标不明确首先,表现在每门专业课程内部缺乏实践教学的重点,培养目标不明确。市场营销专业20门主干专业课程,每门课程都应该有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重点实践教学活动。例如,《营销策划》课程至少要让每位学生经历企业具体产品的4p设计,条件允许还可以让学生操作某项产品的实际营销活动。调查发现市场营销专业3/4的主干专业课程,没有针对课程的核心能力目标去开展一些重要的实践教学。其次,表现在没有突出重点课程的实践教学,一些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得不到实施等。调查发现在校学生得到最多的课程专题实践项目是:职业考证、毕业设计、市场调查分析、营销策划、礼仪实训等。然而,已毕业的学生则认为学校最有价值的实践教学方式是校外顶岗实习,最有价值的课程专题实践教学项目是市场调查分析、沟通谈判训练、客户关系管理、营销认知实训等。可见,存在一些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和课程专题实践活动没有被地方二本院校所重视。最后,一些已经开展的实践活动又无法保证质量。例如,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学生抄袭网络论文的现象较普遍,老师管控不严格。

(一)主观上实践性教学没有被教师重视最近几年,高校逐渐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实践教学的要求。任课教师开始制定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增加实践教学部分。然而实践教学并没有扎实开展,教学效果不好。主要原因在于任课教师主观上还不够重视实践教学,没有深入研究各种实践教学方式,对于各门专业课程可以开设哪些实践教学,以及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安排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任课教师认识有限。其结果是很多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采取了案例教学和学生自己组织的形式,老师参与少,指导不力。由本次调查可知,市场营销专业20门主干课程,仅有少数课程的实践教学被认为是有效的;当问及各门专业课为何不能“一边理论,一边实践”式教学,51%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实践教学研究不够,不能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任课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任课教师始终是问题的核心,教师事先一定要重视实践教学,花时间和精力去琢磨它。

(二)客观上实践性教学存在教师执行困难任课教师执行实践教学的困难表现在:(1)实践教学时间跨度长,计划准备工作多。例如,进行一次市场调查,就涉及从确定调查对象、制定调查问卷、组织调查活动、到最后得出调查结论,整个过程要用很长时间,中间还可能涉及调课,占用学生的课余休息时间,实施起来较麻烦,并且可能得不到学生的支持。还有一些专题实践教学活动甚至要用一个学期才能完成,成效更难控制。

(2)一些实践性教学的空间活动范围大。如参观企业与顶岗实习,都是在企业单位进行的,空间跨度较大,而且会发生一些费用。通常,学校对任课教师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没有经费支持,学生集体外出十分困难。(3)地方院校专业课教师工作量大,课时有限。通常每门专业课有十多章内容,而每学期只有40至50多个课时,扣除节假日后甚至更少。任课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课程讲完,课时已经很紧,没有多余时间安排实践教学和演练。(4)普通教师能够联络的企事业单位少。

普通教师人际交往范围有限,在没有校方帮助的条件下,他们通常没有能力将学生送到校外企事业单位去实训。

(三)实践教学缺少学校制度、设施与企业支持学校需要为实践教学制定相关制度,并提供设施和财力,最后还要对实践教学成果进行考核。但一些地方二本院校在实践教学上缺乏制度保障:(1)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投资普遍不足。一些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和机房数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专业课程没有配置模拟实训软件等,使课程无法精讲演示和学生上机演练。(2)校方没有积极地建立稳定的校企实习基地。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寻找实训企业和合作单位是学校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帮助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3)学校没有实践教学的检查和约束制度。学校要求教师编制实践教学大纲,但教师是否按照大纲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学校没有检查和约束机制,这样使课程实践教学部分无法保证执行。目前,就市场营销专业来说,由于销售岗位的离职率较高,人员不稳定,愿意与学校长期合作实训的企业较少,这需要企业和学校积极寻找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此外,学校没有为方便实践教学而提供灵活的调课制度,且缺少实践教学的经费支持。

总之,学校在实践教学领域,主要问题是投资不足,主动性不够,导致无法实施一些实践教学,最终又不能对任课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在本次调查中,61.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主动性不足,没有重视实践教学;63.2%的学生感叹学校没有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实践教学。

(四)学生管理工作宽松高校实践性教学成果的好坏不仅与学校、教师有关,还与学生有关。通常,任课教师安排的实践、实训的任务,学生总是很难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风气不端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就业压力较大,一些学生缺乏自信和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成绩好不一定就业顺利,于是在学习上也显得有些浮躁和不安,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和能力锻炼缺乏耐心;因个人兴趣的差异,一些营销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不适合做销售,打算未来从事其他工作,在专业课学习及实训中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这种情况女生较多;高校普遍采取的学生对老师考评制度,老师的教学质量主要由学生的评分决定,少数学生对老师不满会降低教师的在该学期的教学评分。老师担心被学生评“低分”,这样使老师在严格要求时有所顾忌。学生除了触犯法律和离校不归等严重原因之外,旷课、挂科、态度散漫等违纪行为通常不足以影响学生毕业。而教师若批评、惩罚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结果对自己不利。所以,当前教师对于维护校纪问题显得较为谨慎,学生自由散漫的态度难以扭转。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摘要: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我国已经是声名鹊起,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也促进了刑法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刑法学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每一位法学本科学生都必须认真学习研究的基本课程,其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方法改革。

探索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育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法学教育中教学方式的探索也是有必要的。

刑法学是法学科目中的核心课程,是高校法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整个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当电脑和网络技术被引进高等教育中时,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和探索刑法学教学方法既顺应了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提高刑法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我国传统上的法学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理解法律含义、传授法律知识为宗旨的教育模式”。

不可否认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的法学教育基本上以此种方式为主,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法律学科而言,此种方式是可取的,如宪法学、法理学等,而作为刑法,虽然其也具有相当的理论性,但是其更多的是实践应用,因此讲授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刑法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演讲式教学”,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缄默无语、寂静无声。

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较少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也很难表现出自己的能动性,发现自己的潜在力,只是在记录。

刑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学科,尽管也需要进行一些理论把握,但是理论研究主要是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的工作,大多数的法律院校在本科教育的过程中还是主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所以在刑法的本科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刑法的具体应用。

在司法实践中,任何一个刑事案件都是复杂的,它不可能像我们刑事法律规定的那样单一化,如果只是注重知识的基本掌握,而忽视灵活的掌握知识,则会导致学生在实践工作中无所适从的后果。

现行的法学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中心,学生是被授教的对象,教育的结果大多情况是以统一到教师的认识上为圆满。

学生较少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们害怕因自己的观点和教师的标准答案不同而不能通过考试。

久而久之,学生便习惯于服从教师给予的“标准”,而不去考虑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和变化性,他们习惯于被动地思考而不是主动地思考,习惯于寻找“标准答案”,而不会想到所谓的“标准”只是教师在自己的法学理论基础上给出的基本论断,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然随着法学教学方法的逐渐改观,在刑法的教学方法上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出现了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还有模拟法庭教学法等。

然而,由于习惯使然,有部分院校尽管在外在形式的授课方式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实质上依旧没有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理念,即: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法律原理和概念,知道法律条款的含义。

如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是以自己对法律的学理认识去影响学生,一般是依照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去选择合适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以达到统一认识为目标。

而事实上,在我国现代畅行法治的社会中,法律条文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增长,其修改和变化的速度也同样令人目不暇接。

在刑事法律方面也是如此,如果要把所有这些基于现行法律条文之上的知识都教授给学生,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和不必要的。

法学教育的真谛应当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使用法律,而不是单纯地灌输某种既定的、凝固的知识。

所以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实质意义上的改进而不是形式意义上的变化。

刑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渐进过程。

全国各大文科院校多数都在开设法律专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都各自有不同的要求,具体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根据各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改进程呈现了不同的状况。

作为基本专业课的刑法学在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中必定是位于前列,具体在教改中应该如何进行改进,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考虑。

本科《刑法学》的课程教学任务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根据,通过对刑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我国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各种原理、原则和制度,培养学生运用刑法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刑事案件中的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在刑法学授课过程中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

法律都是立法者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或对将来状况的合理预期,虽然目前的刑事法律规范比较完善,但是既成法律与一直处于绝对变动状态的社会生活相较而言,具有相对滞后性。

因此,面对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新情况、新问题,更需要提高对刑法规定和精神的理解,以应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必需。

因此,刑法学教学中应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除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外,应提倡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型的授课模式,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

首先,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刑法基本理论的讲述、解释、提问等方法唤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有关的法律规范、事实材料、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索的教学方式。

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牢靠、更加深入,并通过这种思考和分析,学到了法律思维的方法,获取了各种技能,并使其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改变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消极灌输模式。

其次,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刑法学专业知识和法律的实际运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来掌握并运用法律知识的教学方式。

对于刚刚接触到法学知识不久的青年学生,在讲解刑法基本理论时要注重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案例分析,包括分析和辩论,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再次,模拟式教学。

模拟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难易适当案例进行模拟法庭活动,在具体案件中由学生充当法官、检察官、原告、被告及证人等角色,模拟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教学方式。

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刑事审判的模拟演示,切身了解刑事司法的全过程,对其中的刑法问题有直观的体会。

(二)结合实际状况选择教学方法。

教材内容是教学方法的直接对象,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刑法学作为一门法学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是由总论和分论两个部分构成,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也和其他法学科目存在不同,其总论涉及原理,分论涉及具体应用,所以在教授方法上也应根据其课程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区别。

刑法总论是全部刑法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比较原则和概括化的内容,是学习刑法分论的基本起点,因此在总论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也要穿插相应的案件实例,以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把握理论的实质;刑法分论主要是应用刑法总论的理论来分析说明刑法分则规定中的具体罪刑规范的结果,刑法分论是对总论规定内容的具体化,其更为注意的是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定,适用性更强,因此在分论教学中应以互动式案例教学为主,讲授为辅,这样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能够锻炼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刑法分论中,因为涉及的具体罪名在客观行为上的表现具有特定的代表性,如:金融诈骗罪,其在具体行为上涉及金融领域的部分问题,其中对于集资、贷款、保险、金融凭证等问题也需要有所掌握,即在刑法分论学习过程中除了案例教学穿插外,还需要对罪名所涉及的经济法规、交通法规等相对应的条例进行相应的讲授,以利于学生对相关罪名的把握。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授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其自身的素质。

因此,任何学科和课程的教学方法都必须适合学生的需要。

地区不同的学生在主体上存在个体差异,来自不同地区,就必然会存在学习方式、思维模式、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样一来势必会存在接受能力的差异,所以应该因材施教,即对同一门课程,因为学生素质不同,在教学方法上应有所差异。

对于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班级在刑法总论方面加强理论性的挖掘,可以从更深远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法律理论的来源,并适当补充西方各国法学理论,在分论中则直接采取案例式教学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可以重点以启发式教学、讲解为主,谈论和分析为辅,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把握,适当加以案例穿插,这样慢慢提高其自身的法学素养,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根据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状况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的基本途径。

不同的教学环境所能提供的教学设施和资源也有所不同,则在教学方法上也要受到一定影响。

条件相对较差的只有普通教室,无法采用多媒体,图书资源也较匮乏,这样需要教师补充的太多,为节约课时教学方法则会受到影响,学生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方面必然会有限。

反之,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比较富足的学校,学生的接触范围较为广泛,新知识容易获取,眼界也比较开阔,能够掌握的知识点也会有所增加,能及时了解到法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也会及时接触到热点法律问题,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把握刑法的精神及刑事政策的走向,领会刑事法律的精髓。

有多媒体条件的.可以按教学需要进行组织,制作符合教学需要的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中提供的声音、图像等,创造一个关于社会问题的场景,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不仅用自己的理性在分析,也运用自己的感性在感受和体验,这样有利于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匮乏的学生提高对刑事法律问题的分析能力。

便捷的资源获取为进行模拟教学留下了充裕的时间,也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利空间。

“徒法不足以自行”。

如果只有法律规则,而没有适用规则的高素质人才,规则之治就仍然是座空中楼阁。

因此,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刑法学的教学方法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发展的趋势。

对于日益变化的社会实际而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深度和广度,也会让教师有新的体验,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为专业化的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翔雁.刑法学教学方法探析.教育与职业,2004年第23期.

[3]夏凤英.“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点和意义.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月.

[4]邓中文.浅谈刑法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教育与职业,2006年3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在我国高中化学课堂中,化学实验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在化学实验中融入趣味性,那么就会让高中化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为学生创造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下面,笔者将简述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引入趣味性实验的作用和在实践中的具体措施。

化学是一门典型的理工科学科,注重现实实验。而趣味实验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类型,因为其相对简单的操作、反应鲜明的化学现象,能够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进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改革也渗透到了高中,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刷新变革,有更多有趣的化学实验被应用到高中化学课堂上,为学生们带来了新的体验的同时,也让学生们更加热爱化学,喜欢化学课堂,并在自我实践中提高了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化学实验都是比较枯燥的,也没有太多的观赏性。而趣味化学实验则是不同的,因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们产生了好奇心。在教师进行演示和讲解的时候都能全神贯注地观看和聆听,很想知道这样的实验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也都跃跃欲试想自己亲自动手。对学生们来说,这样的趣味化学实验更像是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对化学这门课程产生了热爱,对化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也就更加顺畅。

(二)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高中阶段的学生是比较单纯的,所有的情绪都会表现在外面。当化学教师进行枯燥的讲解的时候,学生们就会表现出厌烦或是忍耐的神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就变得懒散而被动。如果化学教师将趣味实验引入课堂,学生们对化学课有了兴趣,也就愿意主动热情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互动,课堂气氛也就变得轻松活跃了。而在这样的气氛下,学生对教师的教诲和指导也更愿意去接受,课堂教学就能顺利进行,教学效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化学实验都需要既动手又动脑,有时候还需要同学之间配合才能完成。学生们亲自来做实验,需要学生自己擦拭试管,填装化学品,有时候还需要进行水中的操作,这就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亲自进行实验与课本上和老师课堂演示之间还有一些区别,一些看起来容易完成的操作,在亲自动手的时候就显得不那么简单了,学生要一边牢记老师的指导,一边自己动脑琢磨,这也就锻炼了学生们的动脑能力。大部分化学实验都比较复杂,一个学生不能够单独完成,而是需要两个学生或是更多的学生一起配合完成,学生们需要互相配合,通力合作,这样的实验也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协助能力。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从前的化学实验都是为了证明课本上的理论,只是一种重复性的演示实验,学生们提不起兴趣。例如:在讲到氢气的时候,教师一般会举氢气球中有氢气,电解水也可以释放氢气这样的例子,就会使教学显得单薄无趣。但如果与同学讲解利用金属锌和醋酸来制造氢气的实验,学生们就会马上产生兴趣。此时如果教师的演示实验仍不能让学生们满足兴趣,就可以安排学生们自己进行这项实验,学生们的热情被点燃,学习起来更加快乐,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变得轻松顺畅了。

(二)开展互动教学,拓展教学思维。

在进行趣味实验的时候,化学教师可以安排由几个学生一起完成同一个实验。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分清职务,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实验过程。例如:在进行“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的时候,就需要多个学生进行配合。有的同学负责清洗和切割海带,有的同学负责摆放点燃酒精灯和三脚架,有的同学负责给烧杯加入蒸馏水和搅拌,有的学生负责向滤液中滴入硫酸、过氧化氢,有的同学负责将滤液分离,有的学生负责对分离的滤液滴入淀粉溶液和氯化铁,有的同学负责写观察报告,还有的同学负责清理仪器等等。在这样的周密配合中,学生们得到交流合作的机会,还能促进同学感情。同学们在亲手操作的时候,观察实验的角度改变了,视野也就改变了,对化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思路也就开阔了。

(三)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能力。

除了化学教师的课堂讲解和演示实验之外,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进行趣味化学实验也是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要先进行演示实验,并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的讲解,对实验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反复的讲解,直到每个学生都掌握为止。这样细心的,不厌其烦的讲解,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过程的记忆和理解,也能保证学生在接下来的亲自实验中不会因为操作错误而造成实验失败。例如:对实验中可能出现危险的情况,如酒精的点燃和熄灭,硫酸液的存放要求,或是易碎的烧杯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式等等,化学教师要进行强调讲解,以保证学生不会出现危险。在实验的进行中,化学教师也要留心观察学生们的操作情况,对错误的操作进行及时的纠正,对学生们没有注意到的事项要进行及时的解释说明。在实验的最后,也要监督学生们进行实验器材的整理和清理工作,帮助学生们养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在亲手操作的趣味化学实验中,学生们又动手又动脑,还需要精细的观察和准备,同学间的交流沟通和配合也考验了学生们的协作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们在愉快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要想让化学课堂顺利进行,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先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化学实验变得富有趣味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化学知识学得更多,对化学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化学教师也要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更多的,更有趣的化学实验,以丰富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不断地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运用灵活即解答试题、习题和实际问题得心应手,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归纳、整理已学知识,使其形成系统,并在各系统中进行比较,提高灵活应变能力。在平时训练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并在训练程序上要有一定梯度。

教学研究论文

当前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改革,但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总结个人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坚持以掌握专业知识为首要目标;中英文授课比例适当;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广泛列举英文案例;督促学生课前、课后自我学习等,以期推动双语教学改革。

双语教学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为了适应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竞争力。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十门核心课程之一,该学科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一批归国学者自西方引入,因此开设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还有很强的必要性。以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使学生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专业词汇后,可以直接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教材和专业文献,接触到最前沿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让专业知识学习和英语学习相得益彰,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纷纷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工作。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丰富的教学成果,促进了国内外教育的接轨。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未能加以区别,实行统一教学,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授课时盲目追求英语的使用比例,部分学生难以理解,跟不上教学进度,对课程失去兴趣;教学中没有根据本课程特征和双语教学的特点合理调整授课内容,重点不突出;未根据双语教学难度大,课时紧的特点,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以期与同仁共飨。

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仍然是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方法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和外语实践能力。教学实践中要处处根据这个目标调整各项教学安排,不能不顾学生的接受状况,盲目强调英文使用比例,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舍本逐末。

由于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开设可以考虑先从选修课开始。同时开设双语班和中文班,由任课教师给出双语教学的要求与授课内容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实际需求及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为了鼓励学生们参加双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给予学分上的倾斜等。使学生们的双语课学习自觉自愿,从而显著提高学习效果。

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国内外有各种版本,选择面极宽。考虑到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且含有经济学模型和微积分计算,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选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同时也给学生推荐配套的中文教材,便于学生遇到难懂的地方反复对照学习,加强理解。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选择了萨缪尔森著的西方经济学,因为该书作为经典教材同时被西方高校广泛使用,全书对基本原理叙述清晰,逻辑性强,案例丰富,内容深度也较适合刚入门的本科生。我们同时推荐国内高鸿业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该书结构清晰,可以与萨缪尔森教材很好地对照学习。

在教学手段上,尽量采用现代化的ppt教学,以节省时间,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插入图表、短文,还可以插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录像,以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效果。考虑到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们的实际英语水平,ppt以英文为主,课程开始阶段和重点、难点部分制作中文对照ppt,便于学生理解。ppt一般在开学后即发给授课学生,便于学生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将本科阶段经济学知识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流派及经济学前沿理论。根据教学要求,三部分内容在课时安排,中英文授课比例上应有明显差异。

基本原理是经济学课程的基石,也是本科经济学教学的重点,包括基本概念、经济学模型、基本研究方法等,应占据全部教学的70%~80%,教学效果要求学生们理解透彻,熟练掌握。由于涉及较多专业词汇、图形,因此适宜制作成中英文对照ppt,便于学生们对照理解,授课时英文的比例也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由少及多逐渐增加,开始时约为30%~50%,如果学生们反馈接受良好,则继续讲授下一部分内容,并逐步增加英文比例。如果大部分学生表示理解困难,则用中文结合中文ppt再讲解一遍。少数实在难以理解的同学,推荐其课后仔细阅读中文教材,并对其单独辅导,力求不因双语教学降低教学质量。

经济学案例和宏观经济政策部分通俗易懂,可以全部使用英文讲授,少数难点部分加上中文ppt注释即可。

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前沿理论,是基本理论的扩展,学生对该部分内容了解即可,根据具体内容的实际难度,尽量使用英文讲授,难点部分则配合中文ppt,用中文再讲授一遍。

西方经济学原理在现实中应用广泛.教学中可以结合每章内容,授课前先用英语提出案例,让学生们带着思考去学习原理,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讲授差别定价时,启发学生们思索身边现象,如:机票的不同折扣,商场的换季打折促销,手机的各种收费套餐等。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学习宏观经济政策这章时,把学生们分成几组,分别代表不同的经济学流派,结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让学生们课前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先用英文阐述自己所代表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再分析这个流派为应对危机可能提出的经济刺激政策,各组学生间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并播放介绍当前各国经济刺激方案的英文短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热情参与,教学效果超出了预期。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还积极关注经济、政治事件,学会了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思考现实问题,同时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经济学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有限,难以面面俱到,详尽讲授。尤其是双语教学,学生使用原版教材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如果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初步了解内容,那么在课堂上就会对授课内容难以理解,难以把握重点。因此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是简单地布置几道题,而是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定课题,完成小论文。学生们首先需要透彻理解基本原理,然后从学术期刊网和互联网上搜索中、英文文献,仔细阅读、整理,形成思路,再设计结构,组织语言,最后完成论文。这样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为培养应用性人才打下了基础。

[1]彭先进等:双语教学必须规范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20xx,(3)。

[2]周华:经济学科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j].学术探讨,20xx,(3)。

[3]苑金茹:双语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xx。

[4]罗君丽:关于开展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与探索,20xx,(10)。

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不管是传统课堂还是创新课堂,导课是课堂教学的必须环节。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课,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现将初中课堂中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略作整理,与大家分享。

常用的几种化学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实验、练习、讨论和自学辅导等.

1.提倡以实验为主的“引导发现法”或“边讲边实验法”进行概念、理论知识的教学.

课堂上一般以实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以探究问题为学习动力,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进行分析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从而发现、形成概念.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由教师演示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然后由学生分组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通过多组学生的实验事实导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从微观去分析化学反应,揭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自然形成,学生学习起来兴趣高,学习内动力大,对理论问题认识清楚.

2.提倡采用“边讲边实验法”及“对比迁移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把一些实验引入课堂中,采用“边讲边实验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这种方法是教师在传授某种物质的性质时都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实物,教师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觉观察的积极性,并要求观察时认真细致,逐步培养观察能力.有条件的要在演示实验后,再让学生亲自做一遍实验.例如在“氧气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做好c,s,p和fe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学生认识氧气化学性质的关键.当教师演示实验后,可让学生把学生实验“氧气的性质”放在课堂上做,以增强感性认识.当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可用“对比迁移法”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

3.提倡用“讲练结合法”进行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的教学.

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化学用语和化学计算是初中的难点,教材在编排上注重难点的分散.因此对这些难点的教学适宜采用分散教学,宜采用教师精讲、学生勤练的“讲练结合法”,这种教学法避免教师“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教师精讲,提出练习任务,说明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并经常地让学生写每一个元素符号或化学方程式时要会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现象.在化学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讲明练习的方法并作出必要的示范,由学生独立练习,教师进行分别辅导,练习之后学生相互交流或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最后教师要在检查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纠正和讲解.另外化学计算的练习还要目的明确,题目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技能逐步完善.

4.提倡用以自学为主的“导读法”、“讨论法”进行叙述性内容的教学.

新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文字表述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且图文并茂,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自己学懂,对于这种类型的教材内容,采用以自学为主、阅读、讨论、演讲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事先编制自学提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学提纲自行阅读,读后解答自学提纲中提出的问题、练习题,然后学生互相讨论矫正,教师在学生自学时巡回辅导、重点指导、释疑解难、收集信息.在学生相互矫正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共性问题进行点拔、启发或讲解,最后也可让学生演讲、小结.这种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通过不断地培养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可得到逐步提高.

5.灵活处理“家庭小实验”和“选做实验”、“常识性介绍”和“选学内容”等内容.

由于学校及家庭的实际条件限制,使一些“家庭小实验”学生在家做时会产生困难.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采取课内、学生与家庭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了困难,充分发挥“家庭小实验”及“选做实验”的优势,又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相关范文推荐
  • 12-24 转正仪式领导发言稿范文(15篇)
    发言稿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以便能够有条理地展开发言内容。通过阅读一些成功人士的发言稿,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思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 12-24 酒店管理制度主要内容范文(18篇)
    规章制度是为了管理组织内部行为,确保工作秩序和员工权益的一系列规定和约束。在编写规章制度时,可以参考其他组织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改进。为加强公司印章的统一管理,凸
  • 12-24 美容培训学校招生方案(通用17篇)
    培训方案的制定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实际需求、岗位职责以及组织发展的目标。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培训方案实践,希望能给大家在培训设计和组织上提供一些思路。
  • 12-24 小学线上家访工作方案(模板19篇)
    工作方案的制定还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各方的意见得到充分考虑。以下是一份优秀的工作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通过学习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编写
  • 12-24 幼儿教师校本培训总结(通用19篇)
    幼儿教师应该注重身体素质的培养,保证他们能够胜任幼儿教育工作的身心要求。以下是小编为幼儿教师们精选的幼儿教育培训课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本学期我园根据上
  • 12-24 发言稿万能(优秀19篇)
    发言稿是一种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或讲话的文稿,用于传达特定的信息或表达某种立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发言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 12-24 县委巡察组组长动员会讲话内容(模板21篇)
    演讲稿的结尾应该有一个得体的总结和呼吁,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发观众的思考。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 12-24 内科工作计划安排(精选19篇)
    工作计划书是组织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实现预期的工作结果。针对不同行业和岗位的工作计划书可以有所差异,下面是一些具体领域的工作
  • 12-24 高处作业总结报告(优质15篇)
    报告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工作的总结,它有助于我们分析问题、查找不足、改进工作方式。通过阅读这些报告范文,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1、自20xx年以来,
  • 12-24 猎头公司行业报告(通用14篇)
    公司是由股东出资共同投资、共同承担经营风险、共同享有盈利的经济实体。以下是一些国内外知名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供大家参考借鉴。。1.介绍你自己这个问题通常是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