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热门13篇)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热门13篇)

时间:2023-12-23 18:34:46 作者:JQ文豪

通过学习和模仿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我们跟随下面这些范文范本一起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吧。

“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方面不是很完善,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够考虑周全,甚至是经过课堂的三分之二的时间之后就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的现象,导致语文课堂的低效率。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是尤为恰当的,合作学习小组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能够集中注意力,在进行讨论的时候还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到满意的答案。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很好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设定特定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初中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初中生在情境教学的参与中能够提高语文成绩,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比如,在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再别康桥》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起来朗读,这样能够让学生从课本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进行很好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教学能够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掌握教学知识,也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把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于初中语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教师的自身文化修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模式以及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这几个方面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合作学习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法,利用责任分工的方法,发挥出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集体智慧,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核心是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完成学习任务这一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合作。

2.1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英语知识和英语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英语学习的喜爱,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然而,实施合作学习,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沟通、讨论、协作,每个学生都拥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表看法的机会,这就增加了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大胆问出想知道的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合作学习将以往学生间的个人竞争转变为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的竞争模式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2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中心理论之一,合作学习就是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在课堂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学习主体的身份。在活动中,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既有对英语知识的认知,也有对英语知识的时间;既有外在的实际操作,也有内在的心理思维;既有个人独立的学习,也有集体互相的交流。此外,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身份平等,这种平等的身份使得学生在合作交流之中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更为容易。在合作中,学生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使得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在合作中“以人为镜”,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口语学习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多说,而我国学生平时基本上没有英语交流的机会,合作学习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在合作小组中,小组成员间互相用英语进行交流,对各自的用语问题相互纠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把教学任务发放到每个学习小组,再由小组中的各个成员自己分配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任务去使用教学工具,收集教学资料。最后通过小组成员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互相了解对方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掌握文章基本内容的同时也了解到了讨论问题的基本要领。

高考英语试题改革后,加大了作文分值所在比例。传统的英语作文教学中,一般是教师规定写作题目,学生写作,最后教师批改。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但是仅用这种方法来进行作文教学,对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升来说,还犹显不足。我们何不尝试放手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完成作文任务,教师将作文布置下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作文的题目和写作要求进行讨论,阐述各自观点,充分激发每个人的写作思路。在写作完成后的作文批改上,我们可以采用小组间互相批改的形式,在文章的批改中,学生可以通过批改他人的文章,从中发现文章中的亮点和不足,对亮点进行采纳,以便今后的运用;对不足进行分析,以利于以后的改善。在这样的互相批改中,增强了学生改错的能力,增加了学生的英语好词佳句积累,同时也增进了小组的凝聚力。

3、结语。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有利于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深入贯彻合作学习精神;如何改良合作学习方法;如何拓展合作学习领域,任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

专业课互动式教学研究与探索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网络相关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大.传统教学方式对中职学校学生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情景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思维变得更有活力,对所学的知识记忆更深刻,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应对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作者:丁晶作者单位: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广西,南宁,530022刊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enterpriseeducation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71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情景教学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摘要:合情推理分为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三种形式.学习合情推理方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数学具有促进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层次挖掘教材内容,贯彻合情推理理念,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数学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通过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合情推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学实践表明,可以将合情推理分为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三种形式.学习合情推理方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数学具有促进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层次挖掘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一、深层次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概念.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初中数学教材在编排上,体现出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深层次挖掘教材内容,从教材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和学习教材内容,对学生形成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例如,在讲“有理数的加减法”时,学生探索加减法法则的过程实际就是归纳过程,可以实现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目标.

二、贯彻合情推理理念,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对单纯传授教学知识思想的转变,不仅要重视教学知识的结论,还需要重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将合情推理的教学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目标.

三、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实现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由生活案例中增强学生的推理意识,形成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保障.例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引入例题:两个人握一次手,若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则:3个人共握几次手,4个人共握几次手,5个人共握几次手,n个人共握几次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学生猜想—推理的过程,可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从而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作者:殷学民单位:江苏东台市实验中学。

探索主体性教学模式构建课堂教学新理念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用模式探索。

摘要:课堂模式是教师必须掌控的教学方法,从三方面入手为教师打造现代高中化学课堂提供思路。主要有建立相应学习模型、开展有效的实验课、拓展学生课外平台等。这些能对教和学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学习模型;实验课;参与;平台。

课堂教学依然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高中化学而言,学生接触少,既是弊端,又是优势,可能学生经验比较少,但教师的引导作用却可能更有作用,因此,合理的课堂设计和模式方案尤为重要。

一、注重学科引导,建立对应学习模型。

1.做好初高中的学科衔接。

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化学学习是完全不同的。首先,从辅助因素做好过渡。一是教材的过渡。初中教材涉及基础知识比较多,理论性不强,基本没用抽象因素。高中教材则深广度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因此,要在教授时由浅入深,慢慢让学生适应。二是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缺乏学生能力的培养;高中教师更注重能力,对学生接受能力了解不够。这样,两者要合理协调。

2.用丰富的课堂内容强化学生的学科兴趣。

对于高中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很强烈的两边倒,有的学生兴趣很浓,有的学生则了无兴趣。原因很简单,就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科学引导。因为化学本身有足以吸引学生的内容,比如,一些化学反应现象、颜色和物质的变化,往往让学生好奇,但化学也有枯燥的地方,化学分子式、方程式、众多的物质特性,会让人觉得烦躁。一节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课会让学生兴趣浓郁,相反会让课堂死气沉沉。

二、将实验课开展得有声有色。

实验室自然科学的本源,而化学可更是如此。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化学的实验课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一定要将试验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而不是仅仅引导学生入门;其次,学生应该在实验中悟到自己的东西,包括爱好;最后,高中阶段的实验科目应该不局限于课本,而应该有新的选择。

1.高效率地开展实验课。

很多学校对实验的态度是错误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开出率都很低,形式也都停留在“教师演,学生看”的阶段,学生动手机会少。这要从几方面入手解决。首先在实验室设备、实验员编制等方面分析,教师要尽量在这方面满足学生需求。其次,师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集中精力提高成绩,忽略了各种实验。还有,个别教师惧怕实验不成功,不甘于真实演示,而是靠说教,免去了很多麻烦,当然还有很多学校过多考虑安全因素,取消了一些实验。这些都需要教师一一克服,打消传统思想和为难情绪。

2.引导学生热情参与。

对于实验,有的学生乐于参与,但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动手,抵触实验,而有些实验是只有通过自己动手才能掌握要领、熟悉步骤,体会到其中的原理和结果的,所以,一定要鼓励学生全面参与。比如,在提问时,要照顾全面;在提问时,要注意方式,有效提醒学生关注课堂。

3.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实际教学要吻合。

教师对实验的主旨一定要在教学中体现,并且达到教行统一。()比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主要强调实验课教学效果,不能让学生分心,比如,过分强调实验仪器注意事项,提及与试验无关的学校规定等。另外,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既要细心,又要大胆,不能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不少学生做实验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实验。

三、将课堂作为能力提高的平台。

化学课确实可以成为学生跨入化学殿堂的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第一次接触化学天地,可以更加喜欢上这门科学。这就要求教师打造好课堂,一方面,让课堂既有质量,又有气氛,内容丰富,适合学生,教师可以精简文本,整合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加信息量,了解外面的世界,能用化学科学的眼光看待自然,看待现代科学。

参考文献:

[2]王风虎。化学实验的课堂实践。天津实验中学学报,2007(09)。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衡东第二中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课互动式教学研究与探索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立足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写作能力,以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写作技能为出发点,精讲多练。课堂以学生为本,重视发挥学生个体的创造意识和群体的带动作用,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整个作文教学,将训练作文和学会做人有机统一起来,落实素质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将听、说、读、写全面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写作水平。

本教学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体现了如下内在特点:

(一)借鉴郭沫若先生创作理念:“无法求其法,得法求其化。”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各种文章,特别是美文、时文的积累,指导学生先“求其法”,待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后,引导学生“求其化”,变通出新,创造出新。

(二)厚积薄发,自主互动:平时语文教学,注重字、词、句、篇的积累,注重生活观察的积累,注重写作练笔的积累,注重写作素材和技巧的积累,注重对个人事、身边事、家庭事、社会事、天下事的积累。通过积累,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写作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材料,一旦有机会表达,他就会将之灵活生动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拥有了“车薪”自然容易煮开“杯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不是为老师写,不是为完成任务写,更不是应付差事而写,学生体会到写作并非难事,更不是苦事,而是一件乐事,是“以我手写我心”抒发内心情感,展示自己才华的大好事。这样,课堂上师生互动,使教与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本作文教学法,其外在表现形式是“课内打基础,课外下功夫”。

(一)“课内打基础”强调说写结合:课内实行“语文值日生”天天更换制,每位值日生在课前精心准备,写好演讲稿,课上作五分钟演讲并主持语文百花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华得到展示,能力得到锻炼。作文课上学生进行作文点评和互评,发表意见,共同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相互批改,写出旁批和总批;写出优秀习作的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构思和感受,以及素材的积累技巧的运用,使其他学生受到启发。这改变了以往老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的静止局面,课堂上学生真正动起来,参与到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成为“导演”。

2、强调读写结合,课外下功夫:,学生人手一个剪贴本,把教师每天向学生推荐的优秀文章积累起来,每天阅读,并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点评。每位学生都有一个记录本,把每天语文百花园的内容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学以致用”,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能力。每位学生还有一个练笔本,随时练笔,只要心中有话想说,有事想写,就动笔记下来。

本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以学生“动”为主体,以教师的“导”为媒体,以课堂反馈为载体,教师学生形成“环”式交流。上课多以小组讨论推选中心发言人为模式,使作文训练形成层次性和阶梯性的“链”状结构。

这种教学法,上课有三种不同的课堂形式:

第一种:“作文点评课”。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下:课前指导学生对每天下发的优秀作文进行认真点评,或摘录优秀句子,或在每段内容旁边写旁批,或写出自己阅读的感受和见解,或对全文做总批,或对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个人的修改意见,或模仿优秀作文的评语进行点评。课上则通过教师的示范点评和即兴点评,对学生进行引导,教给学生点评的角度、点评的方法、点评的技巧,作学生的榜样;然后让学生点评同学的习作和自己的作文。点评时用学生自己设计的“习作点评表”,方法灵活,形式多样。既可书面点评,写出点评意见,也可口头点评,结合文章边欣赏边点评;既点评自己的文章,总结长处、找出不足,也点评同学的习作,从中借鉴他人的写作成功之处;可学生上台宣读点评意见,也可介绍自己写作成功的构思过程、选材方法、立意思考。同学之间交流互动,互相点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比老师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这为下一步批改作文和写出优秀作文做了铺垫。

第二种:“作文引导课”。作文引导课的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从老师的引导中,明白如何审题、如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去选择写作材料和立意构思,明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在作文引导课上着重培养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和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先出题让学生口头作文,然后出示题目,交给学生独立思考,拟出作文提纲,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与交流,老师再从另外的角度写出不同的作文提纲,最后抽查一两名学生即兴口头作文,教师加以指点,课下出题目或学生自己命题,写出作文。

第三种是“作文批改课”。每次习作,我都精批细改,让学生从老师的批改中学会从结构、语言、观点、思想感情、文风等方面批改文章。指导学生批改作文时,除用传统的“删、增、调、换”等方法外,还教学生学会旁批,指导学生运用说明式、评述式、提示式等方法。目前我的作文批改采取“学生相互批改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讲明自己批改作文的意义,使学生主动评改、乐于评改,认识到批改作文对自己大为有益。第二步、印发批改示范文章和修改常用符号,让学生学有样板。第三步、教批改步骤,指导学生阅读全文,把握文意,动手修改,复查阅读,评分,写评语。第四步、将批改好的作文返回学生手中,批改者和被批改者交流。以肯定长处为主,眉批、旁批、总批要有针对性,从批改中,得到教益。

我指导学生改文时,从十个方面入手: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卷面是否整洁;三看有无错别字;四看有没有病句;五看标点符号有没有明显错误;六看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集中;七看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八看文章的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九看表达方式是否恰当;十看语言是否简练准确生动形象。一篇作文,由学生当场修改,当场能完成。其好处:一是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把握写作的基本要求,而且其理解越来越深刻。二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多名同学作文,发现别人的长处、短处。三是学生批改作文,轮流进行,每次换人,使批的同学有新鲜感,有兴趣。学生之间的研究风气更浓厚了。反复修改,使文章水平大为提高。学生通过“作文评改课”,作文能力得到大面积提高。

“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读写作文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使作文训练系列化:平时积累打基础,“作文评点课”让学生“动”起来,相互评点,互动促进;“作文引导课”教师巧于引导,善于开拓学生思维;“作文批改课”发挥学生的作文主体意识,让作文的“静”态批改变成“动”态流程。

从“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法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教法灵活,启发点拨引导到位。教学节奏快,容量大,每位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均有表现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均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法以写促读,学生的写作能力正迁移,积累的知识正得到运用和消化,阅读能力同步提高。通过系列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

“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外语课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又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缺少必要的发言机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老师们苦口婆心、滔滔不绝的讲课过程中一点点地流失。为了给学生创造相对多一些的开口机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成为许多英语教师们的首选。

关键字:分组合作精神模式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喜迎着一件件的国际大事――加入wto、成功申办奥运会、申办世博会再次成功等等,把中国进一步推向世界,世界也更迫切地需要了解中国。作为交流工具之一的英语在我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民重视,而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社会所需要的是有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合作精神的社会型外语人才。对高素质的外语人才的需求使得外语教学改革有了坚实的社会依靠,同时也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对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义务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学习,为真正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正是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中小学教学开始越来越重视分组合作教学模式。那么究竟什么是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分组合作教学适合我国教学现状吗?分组合作究竟该如何操作?在实践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呢?本文试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英语教学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一些看法。

一、分组合作教学的涵义及其在我国的现状。

所谓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研究和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学生分组,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由原来的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真正转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它更侧重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监控,而不仅仅关注其学习目标,学生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因为老师的“放手”,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最大机会得到发展。

学生间的“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orcl)是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合作学习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源美国,后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主要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英语教材大规模改革之后,开始在各地推广应用合作学习的。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地方因为教学观念落后等原因,沿用着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无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或者是有些地方初试合作教学,因为指导不当而没有取得相应成果便放弃进一步的尝试;有的老师只是在公开课时才用到合作学习,但是由于平时师生都缺少类似的训练,开课时的使用效果当然也不尽人意。学生对groupwork,pairwork等要求反应迟缓或惘然或自顾自解决问题,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老师所给题目不适合小组活动,无开拓性;其二,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合作学习的实践。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组合作教学的必要性。

为了改变这种“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教学情况,把传统上课时只有少数学生才有的排序式的发言机会平行分散给更多的学生,给每位学生创造相对多一些的开口机会,让他们更多地体会语言学习的魅力,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成为许多英语教师们首选。

三、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分组合作教学尝试,发现合作教学比起传统教学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合作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由于丰富多样的小组活动的展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体验到学习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无疑又会激发和促进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合作学习给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学生的知识源由原来的“老师”这一单一渠道转为“老师、同学和多样化的活动本身”等多重渠道。抛弃了“老师是唯一权威”这一阻碍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旧的教学思想,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合作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虽然我们多年来一直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它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老师仍在唱主角。合作教学模式把老师的身份由原来的“既导且演者”转为单纯的“导演”,学生的身份由原来的“观众”或偶尔参与的“群众演员”转变为积极参演的“主要演员”,教学关系和方式得到质的转变。

3、合作教学非但不会扼杀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相反会促进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辨能力。在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长时间地听老师讲课,而是通过成员间的商量、讨论、角色表演、辩论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于青少年学生增强好胜的心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尽量地创造性地想出一些新点子,这样,一方面使自己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在求同存异的大前提下,各小组成员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的可迁移性,当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任务时,这种能力会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完成任务。whatchildrencandotogethertoday,theycandoalonetomorrow.(letvygotsky,1962)。

4、对小组合作的正确指导和恰当评价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正确的评价机制的引导下共同体验着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体验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学生时期所养成的这种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四、分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性操作。

合作学习在我国毕竟才十多年的历史,对于具体如何操作许多教师也有比较困惑的地方,例如分组究竟该依据什么来分?小组以几人为最佳?如何促进小组活动的顺利进行等等都是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探讨的问题。

1、分组方式:为了比较科学地创立各起始组,使各组在今后的活动中更有可比性、竞争性,本人先按四次摸底考试的平均成绩初步将班级成员分成好中差三个档次,然后通过电脑选择分别按“好中中差”组成四人一组的预备组。为了排除某一次考试的不公正性,至少应以三次或更多次考试成绩做为参照;但成绩不是分组的唯一参考,同时也要考虑到英语教学的特点,为了使各个小组活动能比较顺利地运作,每小组必须有一两位性格相对外向的同学来带动。因此,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该根据平时的观察,有意识地把这种可以带动他人活动的“活跃分子”进行适当调配,不至于使有些小组过于活跃,而有些小组过于沉闷,活动开展不了;最后,教师对各组的男女生比例也要客观地调整一下,只要教师指导启发得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俗语在学生活动中也是适用的。即分组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使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为他们今后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为了方便小组活动,老师可以按组为单位排座位。

2、至于各小组究竟以多少人数为宜,并无最佳选择。合作学习倡导者认为小组人数越少越好,2至6人效果为佳。组内分设组长和记录员两职。组长负责召集启动落实每次的活动,记录员记录每次活动的要求和活动情况。为避免组长、记录员代劳、其它成员不参与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锻炼每位成员的组织能力,组长和记录员之职实现每周轮换。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或成绩差而较自卑的同学轮值时,教师要不露声色地进行适当的指导。而对于不肯开口的同学,教师除了做其思想工作使其解除思想包袱之外,还要将这一任务交给本组性格外向些的同学,让同学间的相互影响和督促来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

3、评价方式:采用对小组评价和对组内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以点概面,或以小组代替个人的评价方式。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本来就注重的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监控,评价机制也就自然而然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科学。评价形成宜结合学生自评、组员互评、组间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多重评价,重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及参与度的评价,务求科学公正全面地评价各小组及成员在各阶段所学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交际能力、参与意识等多方面的进步。尤其对组内成员的评价,由于基础不同等原因,不应对其进行绝对评价,而要以其在成绩、参与、表达等方面的相对进步进行评价,尽量多用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来激励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应引导同学间的积极评价来相互激励、共同进步。正确科学的评价是推动小组活动的法宝。

五、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正确指导。

在分小组前,教师有必要将小组活动的目的明确,分小组活动是为了使小组成员之间更好地互相帮助、互相影响,而不是为了搞小团体。各小组与小组之间是友好竞争关系,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引导,避免组与组之间的不和而影响班级的整体氛围。

2、小组活动任务可操作性要强。

小组活动教学只是教学的形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形式,有些任务需要学生去独立思考完成,那就不要为了形式而形式,教师应该把哪些需要合作学习,哪些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纳入备课范围,明确合作的目的和要求,避免小组操作性不强的、给题范围过窄或过大的任务,要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

3、避免个别学生撑场面。

个别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好、性格外向等原因常常成为组内的积极分子,更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也更易经常被教师叫起来汇报小组活动情况,但老师不能因此而不自觉地让这类同学独撑场面。在保护好这类同学的积极性的同时,一定要通过恰当的引导使这类同学的参与积极性辐射给其他成员,调动整个小组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4、评价时避免以小组评价代替个人评价,也不能因为小组活动而抹杀了学生个体的潜力和个性。

在对小组进行整体评价的时候,不能忽视了对组内成员的个别评价,以免有的同学产生依赖性,将小组成绩视为个人成绩,从而产生团体依赖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指导者,还应成为一个好的观察者,注意去发现每位小组成员的潜力和独特个性。学生不是统一生产线下的产品,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学生的个性应该得到最充分的绽放。

5、注意对过程的监控,避免学生过于追求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和方式。常有这样的情况,有时学生为了快速完成教师布置的小组任务,在活动时干脆用母语交流,而忽视了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其它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将这一观念转输给学生,即小组一起完成任务的活动过程才是个人个人习得语言知识、锻炼语言技能的过程,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活动过程比活动结果更重要。

总之,分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教学模式,它既符合任务教学的基本工作原理,也考虑到了以往一向被忽视的生生资源的科学利用。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的主体,为现代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把英语教学建立在人际交流的真实背景下,使得语言教学更具实义;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教学效果也具有重大意义。但分组合作教学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小组活动更具实效、形式更加丰富,如何进一步完善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等等是我们英语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实践摸索的课题。

参考书目:

2.《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第1版。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0第2期。

课堂教学模式

2003年秋季,眉县全面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使用好新教材,革新教学方式,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活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具有县域特点的“生态创生模式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构建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做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二、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要改革陈旧的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要革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为学生课堂教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而“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为保证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根据数学学科特点,由此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的学习模式转变,并以学生的学习模式主导课堂活动。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从学科本身和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获得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数学探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课题,引导学生以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活动,通过质疑、探究、讨论、交流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创设情境旨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自然、生活和社会有密切联系,使数学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参与程度。

1、以实际问题创设情境。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的“平面图形的密铺”时,引导学生观察及思考城市建设中的地板图案,然后提出相关的平面镶嵌问题。

2、以游戏创设情境。

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时先让学生任意写一个两位数,然后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得到新的两位数,然后又求新的两个两位数和,再除以原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之和,由老师猜其结果,学生觉得很奇怪。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参与学习。

3、以学生动手操作,探求规律的活动创设情境。

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时,先让学生用棋子摆成如图的“小屋”,然后提问第n个图需要多少枚棋子?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4、以数学故事创设情境。

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时,结合课后阅读材料,讲述了古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同学们都被故事迷住了,此时我问:象棋发明者要求国王奖给他多少颗麦粒?学生列出式子,欲得出结果时,我又告诉他们,这些麦粒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10cm,厚8cm的大道,这时学生更加急不可待了。这种新异情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产生解决问题冲动。

(二)探究交流,深化认知。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的心理进入“愤”“悱”状态时,才能激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最佳效果。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让学生体会到人类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人类的智慧是如何发展的,而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丰富的情境中,让学生思考探索,获取知识。如在负数的引入、同类项的合并、代数式的加减、视图的画法、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的获取上,经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活动自己“发现数学结论,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这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应该学习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前人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这样坚持下去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只有培养出学生创新能力时,教育才有活力,才具有发展性,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教育。

(三)交流、反思与评价,深化认知。

经过自主探究活动后,学生有了活动的经验,充分利用教材上的部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对获得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与评价,学生主要阐述知识是如何发现的,有什么经验教训,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对相关活动进行评价,对已有知识进一步认知。

例如在学生发现“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后,让学生进行交流,由他们说出是怎样“发现”的,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法则,再与“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进行类比,形成知识体系。

(四)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后,教师再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并用题组进行巩固练习。同时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探究,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探究,不但力求一通百通,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应用的过程,实则是转化的过程,将所获得的知识转化到“用数学”这一高度,以便让学生掌握好“数学模型”这一工具,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思维方式的应用等,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广泛应用数学的方向发展。教学中,师生形成共识: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会不会用知识和怎样用知识,是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重要标志,重视知识的应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学充满活力的重要表现。

(五)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试一试”、“读一读”、“课题学习”等材料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引伸与拓展,并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历史名题,如:“三等分角问题”、“七巧板问题”,介绍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及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信念。例如在学完“完全平方公式”后,先让学生动手试一试(a+b+c)2、(a+b)3、(a+b)4等的结果,再让学生阅读“杨辉三角”,教师再作适当补充。

一节课的结束,不应是学习的结果,而应是学习的继续。在教学之末,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从“理解”上升为“掌握”,从“掌握”上升为“应用”,并进一步从“应用”上升为“延伸”,从而形成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用习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参与数学实验与实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数学教学应该是以知识教学为基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个性教养为肯綮的三维结构。因此,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当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教学资源,构建符合实际的、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逐渐走向开放,使我们的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其结构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训练”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出题,学生做;教师阅卷,学生改错”的状况。

1.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适宜的手段,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们要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借助于多媒体的声、色、光等丰富的媒体优势,给学生以形、色、声、体等的直感,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与启发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想学、能学、巧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2、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学习情境,使他们从探究数学知识的奥妙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学有所获,练有所成。

3、合作交流。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型合作教学理念。合作交流即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围绕共同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具有明确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成效的途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用土豆做学具,让学生在切土豆的过程中感受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这样,学生在观察、思考中轻松地把握了长方体的三个知识点,理解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恰当的探究形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自己“发现”数学结论,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妙,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感受数学探究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有了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也才会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

4、拓展训练。

让学生在巩固、应用认知成果的同时,促进愉悦检验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将巩固、应用和拓展、延伸相结合。适当融入一些与之密切联系,有利于扎实基础、开阔视野、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把活动与课外活动、社会生活衔接起来,打破封闭的教学格局。如:在教学“确定方位”时,课后我布置学生分小组观察了解学校四周围的建筑物,并以学校为观测点,说一说这些建筑物在学校的所在位置。这样,让学生在实际应用、拓展和延伸过程中进一步尝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知识的丰富性、趣味性和价值性,使愉悦情感检验得到升华。

在《教育学》一书中指出:“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能力、习气,就没有教育。”教育就是引导学习,“授予”训练,基本技能“导航”开窍。“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训练”这一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课堂呈现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就会不断取得成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到进步和发展。实现人与人的沟通,分享信息和成果的团体精神。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步:独学。要求:找出问题。

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的导入。

1.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是否需要检查,或者检查哪些内容和哪些学生,可依照上节课导学案整理过程中和达标测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或学习组长反馈上来的情况而定。

2.新课导入。导入虽然不作为课堂的一个基本步骤来看待,但它“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独学。高效课堂下的学生独学,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标注,带入对学、群学中解决。需要说明的是,独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独学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而发展的即时感受大多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所以教师在巡视时应留心观察学生独学的状态是否投入,是否入情入境,入心入神。高效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状态之所以普遍较佳的原因之一,是后面的展示环节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更好地激励了学生自学。

4.第一次学情调查。独学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巡视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对导学案独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即基础类题目),并据此确定独学的时间,适时转入下一步学习。这也就是“三查”中的第一次学情调查。

第二步:对学、群学。要求:尝试解决问题。

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首先通过同质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并藉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要求:暴露问题、解决问题。

1.展示的基本原则——“三性”。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为此要突出展示的三大原则,即问题性、互动性、创生性。

“问题性”是指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易错点;“互动性”是针对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创生性”是指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这种生成既有预设中的生成,也有课堂即时性的生成,无论哪种生成都必须是有效的生成,而不是漫无边际、脱离主题的生成。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课堂,动态生成的课堂。一堂课缺乏动态生成性,这堂课一定是不精彩的。也很难感受到“生命的狂欢”。

2.小展示和大展示的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内容的层次不同。

小展示是由小组长组织的在组内进行的展示,目的是展示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暴露对学、群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学习组长将学习成果或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进行大展示。

大展示是全班范围内由教师组织的展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机制在本环节将得以展示,我个人认为好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就像《学记》中所说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具体体现在:点拨、追问、即时评价等。大展示过程中力求达到课堂的动态生成效果,从教师的主导作用上来讲,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展示情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3.第二次学情调查。组内小展示时,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巡视指导和学习组长的反馈。教师就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小组备展的内容,灵活调整预设的时间安排;确定大展示的内容、时间,组织全班进行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要求:生成能力。

通过前面的小组学习与展示,学生回到座位整理导学案,而后教师组织达标测评。

1.学案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将这些内容整理在纠错本或者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并就重点内容用好双色笔标记。导学案整理一方面是为了课堂上问题、生成等有价值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是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

2.达标测评。教师根据导学案最后的测试题(也可以临时添加题目)组织小对子、小组长检查或抽测。题目的设计上要体现分层次的原则,按照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要简而精。达标测试检查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长之间互查、小组长检查或是抽查部分学生,但最终要达到把握学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关注潜能生。这也是对下一节课反馈检查的主要依据。

3.第三次学情调查。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时进行的是第三次学情调查,教师了解整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作为下节课课前反馈和单元测试的依据。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探索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是将网络资源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尝试,本文将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活动,寻找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最佳契合点,使网络与教学成为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机整体,利用网络优势把英语教学移植到校园网和互联网上进行的新型教学模式.

作者:黄强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37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7“”(12)分类号:h3关键词: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大学英语

“三段六节”识字教学模式探索

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的教学成绩不高?学生的两极分化严重?除了学生的意志力差、习惯不好外,制约学生质量低的主要因素到底是什么?有的老师说学生太笨了,这个题我已经讲了五遍了,可还是有的学生不会。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观念有问题,我们的教法太陈旧,上课“满堂灌”“一言堂”,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不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学生从上课一直到下课,似乎在看戏,听评书,整堂课学生很少思考,很少练习,始终处于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有劲使不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很好地发挥。学生厌学,丧失信心,以至恶性循环,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下决心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

常规管理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核心,以“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为目标,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只要学生通过自主和合作能学会的,教师就不需讲解和包办,每节课教师的讲解不得超过15分钟。

针对目前教学中出现的现状和我校的具体实际,结合洋思中学的经验,形成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段六步”模式。“三段六步”模式的三个流程就是:

1、自主学习(引出学习目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学生根据自学目标和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2、合作交流(互学互教,质疑研讨)——学生汇报自学成果,质疑自学不会的问题;评价、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

3、训练提高(出题检测,当堂反馈)——学生当堂练习,及时反馈。

〔每位教师上课要准备一块多功能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和相关的练习题〕。

这里特别要求了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教:(1)教什么。学生通过自学、合作探究能掌握的知识,教师一律不教,要教的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2)教的要求。讲解学生真正需要的关键问题,讲到学生的“痒处”,不能就题讲题,只给出答案就算完事,而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3)教的方式。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方法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合作完成,然后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纠正,教师再参与研讨,进行补差,精讲学生确实不理解的、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问题。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就少了,一般不超过15分钟。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探索

科技已在发展!

资源已可共享!

学生需要自主!

教学需要改革!

一、“影片”作文教学模式建构的目的与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百年来的世界优秀电影,人类数千年的文明成果,它为孩子们提供的整个人类的文明历史、奇异美妙的现代科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绚烂多采的美丽画面、曲折复杂且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电影主题歌和插曲,令人终生难忘,甚至对于人的一生都产生重大影响。新课标中指出,现代化教学内容编制可依据儿童心理发展调整课程内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应组合、选择或增加新内容,教学手段也要更新,要采用新的教育技术。而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已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伴随着影视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我们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为小学生开创一条“影片”作文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世界优秀影视资源,通过科学、真实、规范、有序的实验研究,把与课本给合最紧密的、把世界上最好的影片,用最现代的网络传媒工具引入课堂,其目的与意义在于让学生在最优秀的影片中陶冶心灵,塑造自我,培养学生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特定的影片环境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学生认知和交往的工具,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

网络的日趋完善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普及,为新的模式的构建和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会所处的网络环境图(图一)来看,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它具有超时空限定的特点,学生可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任何场所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在线协作学习的功能;具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功能;具有实时传输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信息功能;能实现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具有信息双向流通、星型散射、点对点、异步、同步传输功能,有利于师生的分层导学、交流合作、协作学习。此外,在多媒网络教学系统条件下,还具有广播,遥控,监察等功能,为教师组织多种教学形式提供了方便。

1、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资源最为丰富。目前大型教育网站的完善、千兆城域网和校园网的建成,实现全世界二十二万部影片共享,使教师、学生在网络上查找、应用资源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影片,即可搜索到相应影片。在同一空间,教师可以下载到本地硬盘使用,也可以通过流媒体技术直接在网上放映;也可在同一时间供教师教学演示用,或让学生在单机上自由的观赏、品评。如学生对某一情节中某事物有不懂的地方,当即便可利用网络查找到有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的信息。

2、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功能十分强大。(1)不但能够提供许多新的教学形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人机互动的多种互动形式。(2)能够改进人类已有的教学方法,如改变过去由纯文本的知识学习到纯文本的内容概定,上升到由真实、有趣的影片观赏到观后议、观后感。变过去将写好的文章束之高阁为学生自主将文章发表于班级、学校网页中,或在网上直接向编辑部门发送文章,使学生具有极大的成就感。(3)信息反馈具有多样化特点。多媒体网络的信息有声音、图形图像、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信息流通具有实时高效,信息传输具有异步、同步等特性,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反馈形式单一、过程曲折、速度缓慢。促进了师生交流的形式多样化,信息反馈及时化,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3、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根本地位与作用。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但能够辅助“教”,而且更关键的是还能够直接辅助学生的“学”,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理想的认知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不是由教师普及到或者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通过网络传媒建构起学生与宇宙的关系,学生在这种关系中批判地解决问题,又继续促使知识发展。在这种教学活动进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影片)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网络)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即作为学生自主习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情感激励工具。

三、“影片”作文教学模式建构的特点与结构。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和稳定结构形式。

1、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影片”作文教学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相对稳定性,教学模式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形成,有一定的组织和操作程序,它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

--实践性,教学模式从教学产生,回到教学实践中检验,不断创新发展,为教学实践服务。

--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形成,必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通过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对灵活性,人是教学模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学的形式也异灵活多变了。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教学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活动过程,在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协作者、促进者。学生是整个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体的作用是提供情境,建构起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新型关系,并为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舞台。

a、选择影片组织观看。

就是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教学需要,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影片,然后组织学生观看。此过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处于一种起步期,其选片的任务主要由教师完成。在学生适应了这种教学后,即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选节目,以网上发布的形式,组织观看。由于影片观看时间较长,在常规媒体的环境下很难实现跨时间,跨空间的整体性学习。而在网络环境下,即可采用有效的形式开组织学生观看,如:在网络教室可以指定影片,让学生自由播放;在常规教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调用校园网或internet网上资源来集体同步观看。在放学回家或节假日,教师也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指定收看内容,让学生在家里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收看。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教师都应做到教师本身的责任--“备好这堂课”,对影片的基本情节和思想内容心中有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1、策划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好重点,难点,以及如何突出重占,如何突破难点。如指导学生收看《怕羞的小黄茑时,让学生积极a、小黄茑是怎样变得不怕羞的;b、看了影片后你从中懂得了什么?你准备在生活中如何去做?2、在观看前,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观前指导,提出观看的要求和应注意的地方,同时也可以适当的介绍一下剧情和背景资料。如在观看《小蜊蚪找妈妈》进,可以提出请认真观察小蝌蚪生长变化的过程;听一听小蝌蚪与不同动物的对话语言等。

b、精彩回放局部评议。

这一环节是针对影片或教师预期任务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采取的解决办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说、议,在说、议的过程中,可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优势,把相关影片内容呈现在师生面前,以便学生能具体、直观的去观察,进一步的把握细节。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议”,切于影片,又要离于影片。所谓切于影片,就是要以观看为基础,所叙所议符合剧情,其思想内涵和意义不是地编乱造硬加上去的,所谓“离”于影片,就是要提高一个层次,能过观看电影,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谈意义,由此及彼,最好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对学生见解不能强求一律,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观性和价值判断。应特别提倡和鼓励新颖独到的见解,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精神品质。

c、选择主题整体总说。

一部影片它所表现的内容是丰富的,除了表现出一个特定的主题外,它还包含着一些其它的线索、情节。我们在观看影片后,决不能统一规定学生完全按影片的同一个主题去建构知识的内容。而应该尊重学生的认识、理解的特点,针对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或是自己认为最精彩,最难忘的片断,选择好主题,从影片整体角度去谈一谈自己的认识,看法。

d、网络作文互评互改。

让学生在观了影片,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同时,把想定的一段话或想定的一篇文章通过键盘打在屏幕上。这样就可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的目的,所以,这里的网上作文是起促进、帮助认知的作用,而不是要在这个环节让不家务事去练打字。在“评议批改”环节中,通常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参与评议和修改。在网络环境下利用word写作,学生还可以先自己自我修改;接着用word内的文字修改工具辅助修改语句和错别字;最后能通过网络发送给老师,让老师帮助修改。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有典型错误的作文发郑到每个学生的终端机上,供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这种基于网络的评议批改,由于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同一篇作文,就能使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评议和修改。在这一种互助学生中,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因面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e、完善作品网上发布。

多媒体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交互性强,能进行超文本链接。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就大有必要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成为正规发表的刊物,然后通过班级网页或校园网甚至internet上传,把自己的成果呈现在网络上,让大家共赏。用成果展示的形式作为整个信息加式流程的终结。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如在学生作文的网络留言板上写几句真挚的评语,则对于学生的成长更为有利。

相关范文推荐
  • 12-23 厨师个人辞职报告(精选19篇)
    辞职报告应该注明自己愿意配合公司的过渡工作,并提供需要协助的事项。如果你正面临撰写辞职报告的困扰,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尊敬的领导:您好!在
  • 12-23 电影袁隆平的心得体会(专业14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沉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下是一份关于学习方法的心得体会,作者通过自身学习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一些高效学习的建议和方法。
  • 12-23 红楼梦好了歌读后感(模板18篇)
    读后感的写作过程可以加深我们对所读书籍的印象,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书中的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精心读后感样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思考。
  • 12-23 就业合同盖章(热门16篇)
    合同协议具有明确的约定内容和履行要求,有助于维护交易双方的利益。在签订合同协议之前,先参考以下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合同协议的写作技巧。甲方:乙方:经
  • 12-23 小班冬至活动方案及反思(实用19篇)
    活动方案可以将各种活动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活动的执行效果和实现目标。如果你正为制定活动方案而苦恼,不妨参考一下下面的范文。冬至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
  • 12-23 办学许可证申请书(优秀13篇)
    通过更多申请书,申请者可以向招聘方展示自己对该机会的兴趣和热情。更多申请书是我们在人生中常常要面对的一件事情,为了让自己的申请能够更加出色,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如
  • 12-23 学生会体育部个人总结(模板14篇)
    个人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升自己。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整理的个人总结范文,供大家借鉴参考。时光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已在体育部任职
  • 12-23 原材料委托加工合同(热门16篇)
    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保证产品的合格率。请大家关注下面的加工新闻和趋势,以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委托方:受托方:甲方委托乙方加工产品,为维护甲乙双方的
  • 12-23 教师专业成长心得(通用20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改进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接下来,我们将阅读一篇优秀心得体会的范文,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 12-23 简单的个人租房协议(专业12篇)
    租房合同是租客和房东之间的重要法律文件,双方必须遵守合同条款。租房是每个人独立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居住方式之一。在城市里谋求发展的人们,常常需要通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