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初中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模板13篇)

初中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模板13篇)

时间:2023-12-21 20:37:39 作者:琴心月初中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模板13篇)

教学计划需要与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相适应,确保教学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学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在编写教学计划时有所启发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微课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1.通译全文。

2.分析屠户和狼展开搏斗的情节和过程。

3.掌握小说主题。

(二)能力谰练点。

指导学生认清狼阴险狡诈的本质,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结合小说主题,让学生了解到社会中确实存在假、恶、丑等阴暗面,教育学生要同它们作斗争,以净化我们的社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四)美育渗透点。

这个故事结构精巧、情节曲折、引导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体会屠夫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美。

二、学法引导。

1.本文故事性很强,教学时,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教师或基础较好的学生先讲故事,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如领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以达到铭记于心的目的。

2.查阅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扫除文字障碍,准确理解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要注意分辨。课文中有些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的不同用法,如“故、前、敌、顾、洞、隧、止、几何、股”等。

3.反复诵读,理解课文的意思,领悟小说的生动描绘及作品的中心思想。

4.把握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层次线索,分析小说是怎样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表现各自的性格特点。体会一波三折、富于变化的情节特点,文中狼和屠户双方矛盾的。白热化的转变过程是“顾野有麦场”的描写,精彩细腻,值得回味。

5.在把握作品中心意思的基础上,对作品做拓展性思考:这仅仅是在写狼吗?

通过思考作品给人们的启示,认真体味议论性文字的深刻含义,更深刻地理解小说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情节和主题的把握上。要通过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在充分了解屠户与狼之间攻防转换和最终结局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朗读录音磁带及录音机。

2.学生制作文言实词以及“眈眈相向”、议论性句子的卡片,进行知识积累。

3.投影仪。

4.有条件的可制作多媒体课件,效果会更好。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熟读课文,根据注释尝试翻译,了解故事梗概。

2.分析屠户和狼展开搏斗的情节和过程。

3.思考、归纳小说的主题。

4.背诵全文。

七、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一提起狼这种动物,同学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东郭先生不是就险些被狼吃掉吗?今天,我们再来讲述一个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一)明确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了解文章大意。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3.分析、归纳文章的主题。

4.熟读、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学生参考文下注释,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通译全文,了解大意,思考、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翻译重点词句,疏通文义。教师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参考文下注释或依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教师讲评。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犬坐——像狗似的坐。洞其中——在其中打洞。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功夫两只狼先后毙命,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2.分析小说的情节。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全文分为两大部分,前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叙述故事情节;

第一自然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自然段写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自然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进一步发展。

第四自然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分析完情节后,要求学生复述,加以巩固。

3.归纳小说的主题。

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明确,问题的答案就是本文的主题所在——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四)总结、扩展。

这篇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故事的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大家要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解决课后练习二、三。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品味语言美,通过延伸拓展把握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生命的法则,乐观的对待生命中的一切。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的深沉、含蓄、意蕴。

朗读法、小组讨论、探究。

(一)导入。

通过回忆作者冰心导入本课。(学生进行介绍补充)。

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冰心的作品《谈生命》,看一看在作者眼中,生命史什么样的。(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1.多媒体播放音频,学生听读,注意读准字音。

2.思考问题:作者是如何解说生命的。

明确:一江春水东流入海,小树成长比喻人生。

(三)深入研读。

1.朗读描写最生动的几处并思考: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它曾有怎样的境遇?生命像一棵小树,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学生自主阅读并思考)。

明确: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冰雪是前身,汇集到一起合成有力的大河,生命积攒的力量。生命像一棵小树,春天长出枝叶,夏天开出繁花,秋天结出硕果,冬天投入大地的.怀抱。

2.学生根据“生命像什么……”造句,自己写话。(点名分享)。

3.自主阅读全文,分享你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并说一说为什么?(小组分享)。

明确:学生自主发言即可。

4.朗读“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并思考:在你们十几年的生命里,什么是最重要的?

明确:学生开放式的答案。(学生思考后自主发言)。

5.朗读大屏幕上的诗句“生命像一江东流的春水,像一棵历经四时的小树,像一双灿烂着想象的翅膀,像一支蜡烛,留着痛苦的泪,燃着快乐的光”,然后升华文章情感。

明确:冰心告诉我们要感恩生命,要奋发向上,我们每一天都能够积极乐观的度过每一天,丰富生命的每一天,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感恩生命。

(四)拓展延伸。

生命是永恒的话题,那么走过的生命我们只需要怀念和珍惜,那接下来的生命你又将如何度过。分享一下你的人生规划。

(五)小结作业。

小结: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升华中心主旨。

作业:搜集自然界痛苦和幸福相伴的生命现象,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整个教学设计整体上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绝大部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自主学习的比重比较大,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这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而且深刻贯穿了朗读这一核心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品味文本,把握情感。

虽然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整个教学设计中老师缺乏明确的指导,问题的抛出较少围绕课文文本内容,使得整个教案教师的课堂把握不是很强,在这一方面后期可以加强,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课文最好的学习。

微课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的烙印在读者的心中,永生挥之不去。

学情分析。

优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

弱势:课堂听讲精力集中不会超过15分钟,回答问题较少通过大脑思考。

措施:精讲多练,讲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练习以读为主,穿插口语、书写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抓住通过“背影”这样感情聚焦点,展现人物心灵的写法。

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本文表现的父子情深,联系自身,净化心灵,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透过文章细致的人物描写,品味文章深沉的父子情。

难点:品味朴实无华的语言,体会深情无限的意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绝大部分的人对自己的父亲是有相当深厚的感情,天下最亲的莫过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每个父母对子女都具有真挚的宠爱之心,精心养育子女,殷切盼望他们长大成才,望子成龙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他们对子女的爱具有无比高尚的情怀。由此,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父母印象是深刻无比的。那么,作家朱自清先生对自己父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描写父亲的散文《背影》,看他是怎样刻画其父亲形象的。

《背影》作于1925年10月间,属于一篇回忆性散文,他介绍了八年前与父亲在浦口火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自己在生活贫困、精神压抑的境况下,对父亲的倍加怀念之情。

(二)学习正文。

1.打开课件,放范读录音,然后再让学生自读课文。

听读要求:

(1)放录音时,学生注重听课文抑扬顿挫的变化,特别是“父亲”说的话。

(2)让学生自读课文一遍,要求学生把自己扮成作品中的“我”想象父亲当时的言语、行动、神态,体会“我”的心情(悲痛、自责、感动、怀念),在朗读中将此景此情表现出来。

2.师生共同活动,分析文章结构。

学生在朗读课文后,分组讨论文章结构;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明确。

第一部分:写自己怀念父亲,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一部分只有一句话,直抒胸臆,开宗明义。

第二部分:回忆往事,追述与父亲在火车站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护儿子的真挚感情。

第三部分:写自己与父亲分别后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与开头相照应,直抒胸臆,表达情怀。

3.学习第一部分(讨论式)。

提问:本文开头为什么说“我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呢?学生思考后作答。

明确:

文章开篇点题,开宗明义。作者对自己的父亲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背影。“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说明父亲的背影印记着其一生的劳碌,他一生的奔波都从其背影上展现出来。父亲为儿子前前后后地忙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护之情,蕴含着千丝万缕的父子温情。全文从这个“最”字上引发故事,追述了作者对父亲终生难忘的往事,给人印象较为深刻。

4.学习第二、三部分,这是全文的重点(采用讲析式与讨论式)。

这两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分组讨论,然后教师进行点拨总结。

(1)提问:文中所刻画的那个肥胖的、穿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行路蹒跚的父亲的背影,给人留下深刻的难以磨灭的印象。用语不多,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烈的艺术效果呢?这主要是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景中最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刻画形象,抒发感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画出文中四次写到的背影、四次写到的流泪及两声的唉声叹气的句子。

四次背影:

第一部分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我看见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去,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四次流泪:

那年冬天,我从北京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下来了。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去,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两次唉声叹气: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2)提问:讲析四次描写到的背影、四次流泪、两次唉声叹气的意义。

探讨:四次描写背影的。意义。

第一次,开宗明义,引起下文,怀念父亲的浓重气氛笼罩全文。第二次,在车站送别的场面,细致具体描绘背影,着力突出了真挚深厚的爱子疼父之情。第三次,是父子分别时,望着父亲的背影而生悲哀不舍之情。第四次,读父亲的信,浮现父亲的背影,进一步抒发对父亲的真挚情感,照应开头,结构严谨,使文章显得完美极致。

探讨:四次流泪的意义。

每次流泪的境况不同,作者的心情不同,抒发的感情也不同。层层深入,把感情一步步推深,更进一步增强了其感染力。第一次,徐州见父,祖母去世,父亲交卸了差使,家境贫困加剧,祸不单行。流的是悲痛的泪。第二次,目睹父亲为自己买橘子,年老体笨,步履蹒跚,衣着寒伧,爬上攀下,情真意切,流的是感动的泪。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时,难舍难分,悲痛难言,难过得流下泪,流的是悲哀不舍的泪。第四次,北平读信,想念父亲,浮现出父亲的背影,流的是怀念的泪。四次流泪,四次抒情,轻轻加深,逐步推进。

探讨:两次唉声叹气的意义。

第一次,叙述父亲反复叮嘱我要小心并好好注意自己的处境,“我”认为父亲有点迂。并且用了一句反语,其目的是欲扬先抑,更好地展现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之心。第二次,怀念父亲之情较急切,不能控制自己。更进一步抒发了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三)总结。

从全文来看,父亲处境凄凉艰难,内心悲痛难过,苦不堪言。但仍沉着平稳,还劝慰儿子不必难过,却偏要到车站送儿子,他体笨蹒跚,样样事情还要自己干。心甘情愿为儿子做一些琐屑之事,老境颓唐却惦念儿孙。作者起初对父亲缺少理解,抱怨并暗笑他有点迂,后来才转变到对父亲的理解,认识到父亲对自己的疼爱,进而抒发了对父亲的真挚感情。

【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四次写背影:

一次:怀念父亲,总领下文。

二次:车站买橘,表现爱子疼父之情。

三次:车站分别,表现对父亲眷恋之情。

四次:北平读信,表达怀念之情。

四次写流泪:

一次:悲痛之泪。

二次:悲哀不舍之泪。

三次:感动之泪。

四次:怀念之泪。

两次唉声叹气:

一次:对父亲认识的变化。

二次:对父亲倍加怀念。

明线:到徐州见父亲——回家奔丧——南京分别——北平读信。

暗线:思想感情的变化。

初中英语微课教学设计

本节课面向初二学生,年龄处于13,14岁之间,学生学习热情高,自信心强。经过初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语言基础,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在上完本课sectiona的内容后,能正确拼写本课有关的词汇并掌握了现在进行时表将来的时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生一见到英语写作就产生恐慌心理,特别是当看到有些情境难以用英语表达出来时。再次,学生容易轻视谋篇。认为书面表达构思简单,只要没有语言、语法错误再加上几个”漂亮”的句子就能拿高分。其次,一些学生不知道写作的主旨意图,以为写作就是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很多学生基本功很差,学习比较懒散,不愿积累。

1.语言知识目标

2.语言技能目标

能运用本课的词汇与句型写调查报告,介绍自己以及小组同学的度假安排;

3.情感态度目标

能在描述自己的计划和打算时,激起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

4.学习策略目标:

1.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善于记要点;

2.学会科学安排自己的假期活动,能和合作伙伴互相交流,充分交换信息。

3.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在使用英语中,能意识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

5.文化意识目标

了解英美国家的人们在工作之余是如何轻松度假的。

学会科学安排自己的假期活动并能灵活运用于生活中。提高写作能力。

本节课开始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出本课主题—谈论一下过去发生的事情,由此引出一种新的时态:过去完成时。并运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比较现在完成时、过去式和过去完成时的区别。然后设立各种教学环节,通过听、说、读等各个方面的练习,让学生对这一新的知识加深认识与理解,最终落实在写的层面上,通过对gina的故事的讲述,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与理解。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1、学习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3、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一、激趣导入,鼓励质疑。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时间的诗词、名言。

2、板书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这些问题你想怎么解决?

(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收集,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汇报交流,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质疑导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二、初读感知,读中悟学。

自读课文,要求:(1)把句子读通顺,自学生字词。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检查交流:(1)指名读课文,正音释词。

(2)交流: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

三、精读探究,品味感悟。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里具体描写时间来去匆匆的语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2、交流感受:你读懂了什么?从句中你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3、师生品味重点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于是,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掩着面叹息……”

4、师生交流评价。

(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学生自己朗读喜欢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独特体会,真正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5、仿写句子: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几句话。

(由读引入写,让学生在读懂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照本段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练习,通过仿写,进一步体会时光的匆匆,进行了知识的迁移。)。

6、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积累背诵。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2、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3、收集有关惜时的资料办一版专题手抄报。

(鼓励学生从课文的内容不同角度的想开去,积极拓展他们的思维。把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初中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2.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译。

二、读,体会韵文“铭”的文体特点。找韵脚,生读韵文,师读散句。体会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语言节律之美。

三、

把握人文情怀及写法。

1、生动讲述《陋室铭》刘禹锡三次搬家气知县的轶事。

之后齐读感悟2、析文。

由尾句“何陋之有”引出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明确主旨句。

分析主旨句的引出方式,陋室不陋三表现。结句的类比手法和引用典故的作用。顺势明确本文思想感情。

归结托物言志的手法。

三、

总结。

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类比衬托的手法。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景——幽雅。

陋室人——儒雅不陋(德馨)。

事——高雅。

附件2:

初中语文微课的优点及作用1.“微课”不同于教研活动。“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4.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人教版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识别五种不同的山体部位。

二、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体部位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绘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培养;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形成地理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识别五种不同山体部位;

2、区别山谷、山脊。

五、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等高线地形图的模型、等高线地形图(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二)授课:

教师拿出模型,与同学一起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出示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同学通过观察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弯曲规律,帮助学生得出规律,识别山谷、山脊;联系瀑布的形成,强调河流的形成部位。

语文微课的教学设计

《故事两则》是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配合第三组教材“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而设置的拓展性练习。

《故事两则》第一则故事为《加了一句话》,讲一位法国著名诗人见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妇人一天什么也没讨到,在她的乞讨木牌上加了“春天到了”这句话,让那些路过的人主动投币,表现了语言的强大魔力。

第二则故事《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讲的是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外宾时,对“万”字图案的巧妙回答,化解了场面的尴尬。

1、自读课文,理解大意,理解内容。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语言的魅力。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机智巧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精炼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积累优美语言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精妙的进一步感悟和拓展。

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在自主学习中感悟,通过拓展性练习,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达到只是建物的拓展目的。

1、教师根据本课拓展性练习的教学思路,利用网络资源和媒体效应,收集资料,拓展性练习作辐射准备。

2、学生一是重温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二是收集相关的事例,作好交流准备。

(一)课题导入。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样奇妙。凡是精炼、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今天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道走进语言艺术的殿堂,共同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阅读理解。

1、出示阅读要求(课件)。

(1)借助工具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这两则故事分别讲了什么,联系上下文,找出变化的原因,边读边动笔圈画。

(3)把不理解的地方标识出来,组交流,合作学习。

2、检验阅读效果。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自读中解决了哪些问题。

(3)把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3、品读理解。

(1)“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a:比较:“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b:对加上“春天到了”课文是怎么解读的?

c:你是怎么想的?(课件:百花争艳的'春天)。

d:这句话精妙在哪?(加了一句,前后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引读:师:春天到了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春天多美好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2)“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填空:

当人们看到“春天到了,”想到,心情;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见”,想到,心情,于是对老人产生了。是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因为它有。

a:“法西斯”在这句话里指什么?

b:“消灭”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

c:论一论这句话的幽默之意。

(三)感悟内化。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精妙句子。

2、大家评定,把肯定的写在黑板上。

3、课件展示练习内容。

广告词:请不要把手伸向向你微笑的花朵!

(1)故事中的语言(找—议)。

(2)根据漫画写一句话。

(四)总结。

精妙的语言是智慧果,愿同学们尽情享受语言艺术的快乐之果。

文档为doc格式。

人教版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目标: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生异口同声地说:“闹钟”。

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们起床。

生2: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认识钟表。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闹钟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观察活动。(师:课件出示4时)。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钟面上有三根针,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粗较细的是分针,那个又长又细的是秒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时针、分针及名称。)。

生2:钟面上有12个数。

师:小朋友们观察地真仔细,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看看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边说边拿实物钟演示)。

生:我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师: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一拨小闹钟吗?体验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

生:动手拨小闹钟。

2.认识整时。

请同学看这个钟面,谁知道现在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出示2时的钟面)。

生:2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妈妈教过我。

生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生3:我是这么想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时的时刻就是2时。

师:咱们同学真了不起。那这个时刻又是几时呢?(手指大屏幕的4时)。

生:4时。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同桌互相说。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这时的时刻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

生:8时。

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生:我们在上课。

生:有时候,晚上的8时,我们在睡觉。

师: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刻的方法吗?

生:沉默。

师:好,我们小组讨论讨论。

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对,是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拨一拨小闹钟?

生:想。

师:拨一个8时,看谁拨的又对又快,注意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你拨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样吗?

师: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拨一个3时。

生:拨钟。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给大家看,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生:积极举手表现自己。教师及时给以奖励。

3.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生:独立完成填空,有同学小声说:“怎么两个都一样?”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1:两个一样,都是9时。

生2:两个都是9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呢?

生3:我知道,因为一天,时针要走两圈,所以有两个9时。

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对了,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两个9时,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干什么吗?

生1:小红7时起床。

生2:早上,妈妈叫小红起床。

生3:小红在早上7时起床。

师:那你是几时起床,又是几时睡觉的?在钟面上拨出来,并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活动。

师:我们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师: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做课中操。

4.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这种钟表示时刻外,还能用什么表示时刻呢?

生:用手表。

生:用电子表。

(电脑出示3个时刻)。

师:请同学们看这三个时刻,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表示5时。

生2:一个是钟,一个是手表,一个是电子表。

生3:我发现前两个都是用分针时针表示的,第三个是用电子表显示的。

师:仔细观察,电子表是怎么显示时间的?

生: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左边是几就表示几时,右边是几,就表示几分。

师: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们奖励给他一块奖牌。说的非常好,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当两个点的左边是几,同时,两个点的右边是两个0,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像电子表显示的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1:电话显示器上。

生2:电视上。

生3:手机上。

师:你能试着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生:练习。

师:谁愿意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写法?

生:积极要求表现自己。

师:(大屏幕显示8时)8时和3时用这种表示方法,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在练习本上用第二种表示方法写。

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

1.师:请同学看大屏幕,时间老人还给我们送来2个钟面,你能准确地说出现在是几时,并说说这时候你该做什么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你能试着用两种方法把这两个时刻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两个钟面,看看6时和12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生: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12时,时针和分针合在一起了。

2.师:猜谜: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请问这时几时整?

生:6时整。

师:谁有补充?

生:早上的6时整。

师:那再过一小时是几时呢?

3.手势游戏:由老师给大家做几个手势,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根据老师的手势马上说出是几时整?(3时、6时、9时、12时)。

4.下面,我们来玩个拨钟表的游戏,同桌两人一人在钟面上拨针,另一个人说时刻,交换练习。

5.我们来玩个小品好不好?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做几个动作,你猜他时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用你的小闹钟拨出时刻,谁最先拨好就上好闹钤。

(1)洗脸:拨的时刻有6时,6时半,7时,9时理由是晚上睡觉前洗脸。

(2)睡觉: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1时理由是午休。

(3)读书: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

(4)吃饭;拨的时刻有7时吃早饭,12时吃午饭。

四、全课总结。

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设计新颖。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给人一种渐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觉。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2.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3.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4.评价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光彩。李老师绝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与激励,教师的一颗爱心使评价焕发出艺术的魅力。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大背景下,帮助学生解决应用“的地得”的疑惑与困难。

二、设计思路。

针对学生对于“的地得”的误用与忽视展开教学,规范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按照“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总结归纳优化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怎么样的什么、怎么样地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三种固定搭配。

2、掌握“的、地、得”的区别与联系。

3、运用小儿歌“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的口诀帮助正确使用“的、地、得”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的、地、得”的区别。

2、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的、地、得”

五、教学时间。

8分钟微课堂。

六、教学适用对象。

义务教育九年制内的学生。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件。

开场白:

(一)问题与疑惑。

1、重要性。

同学们,汉字中的“的地得”作为一级字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字,经测算,每100个汉字中就会出现四次。可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却经常出错!你瞧!

2、错误使用案例的纠正。

(1)使用错误:

因为我地表现好,老师高兴得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地更好!

疑问:这个句子哪里出问题了呢?

(2)纠正错误:

因为我的表现好,老师高兴地奖励我一颗星,相信我会表现得更好!

释疑:原来正确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3、过渡质疑: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区分“的、地、得”呢?赶紧来找。

找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吧!

(二)区别与联系。

1、相同之处:原来它们都是念轻声“de”,都是结构助词,起连接作用。

2、不同之处:但是它们的搭配及用法却各不相同。

(1)怎么样的什么。

(2)怎样样地干什么。

(3)干得怎么样。

3、区分的方式与方法:小儿歌小结: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

(三)巩固操练。

1、练习巩固。

(1)形近区分。

静静的()河面。

静静地()写字。

欢乐的()山谷。

欢乐地()歌唱。

满意地()点头。

满意的()作品。

(2)类别区分。

1)跑得飞快。

飞快地跑。

2)愉快的旅行。

旅行得愉快。

3)强烈的渴望。

强烈地渴望。

(3)综合杂糅。

小雏鹰飞到大树的上方,高兴地喊起来:

“我真的会飞啦!而且飞得很高呢!

小结:能填对这个句子的你肯定就已经学会它们的用法了!

2、特殊情况。

质疑:假如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呢?

3、小结归纳:

同学们,只要你记住口诀:动前土、名前白、行动后面双人来,相信你再也不会弄错“的地得”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1)通过课上的交流,挑选出两篇同学们评价不高的习作,幻灯展示。

(2)集思广益,共同修改。

过渡语:同学们刚刚交流了习作,有的同学刚一交流完,大家马上猜出了他描写的是哪位同学。而有的同学交流完毕,大家还是一头雾水。我们接下来一起把这一头雾水泼掉,让大家文采突出、同学们也能高效猜出他是谁。

(3)引导学生将特点写具体,加入事例、修辞方法。例如:

她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像星星一样闪耀。(外貌描写—比喻)。

她在课间总是主动帮助同学讲数学题,连一口水都来不及喝,真是助人为乐的榜样。(助人为乐—事例)。

4.增补信息,完善习作。

(1)引导学生修改习作。文章不厌百回改。给足10分钟的时间,修改。

(2)分享交流,师生书面评价。【课件】。

(3)依据评价标准再次修改细节,从词语、事例、比喻三个角度修改。

(4)给每位同学随机发送一位小伙伴在学校学习或生活的精彩瞬间,引导同学们再撰写一篇文章,并制作习作墙报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和老师也猜一猜。

通过全班展示与师生评定,引导学生反复新修改习作,在一次次进步中提升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分享的习惯。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3课时。

生字卡片、课件等。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吞吞吐吐、皱着眉”等词语。

2、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3、学习使用语气词:吗、吧,说话。

一、朗读感悟课文2——4自然段:

过渡语:上节课啊,小朋友都说不喜欢林园园,因为她舍不得把绿铅笔借给李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哪些句子中你读出了林园园的舍不得。

(一)学生自学2——4自然段:

要求:请小朋友认真读课文2-4自然段,找找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林园园舍不得借绿铅笔,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二)交流: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这四句话。

2、学习第一句:

(1)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读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话不爽快,很犹豫的样子)从这个词语,你看出了什么?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边说边想,可能在想什么呢?什么时候,你也会这样吞吞吐吐的说话。

你还能从哪里发现林园园不愿意借?看图1,先看林园园画的树叶,再想林园园说的话,说明什么?(不愿意借彩笔)。

你能把林园园的不愿意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

(3)当时李丽想借绿铅笔,她是怎么对林园园说的,读第二段,找一找,读读李丽的话,你觉得她是用什么语气说的?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当时李丽想借绿铅笔,她很有礼貌地向林园园借,我们也来学李丽用上“吗”,有礼貌说一句话。指名说。

我们有礼貌地跟边上的小朋友借借东西,好吗?

小结:短短的一句话竟然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让别人很乐意地答应你的请求,只因为——我们有礼貌了,以后可得经常用哦!

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句。

(4)齐读这段话。

3、交流,随机结合引导:

导入:现在我们来读读林园园后来说的几句话,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这些话,挑一句,像我们刚才那样,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比如也可以找找从句子中哪些地方读出了林园园舍不得借绿铅笔,她是用什么语气说的,猜猜林园园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1)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a、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我们来猜猜:其实林园园心里在说什么?所以,你觉得林园园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不愿意借,又找不到借口,矛盾的心情)请你来读一读。指名读,女生读。

b、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铅笔借给我了吧。”

当时,李丽是怎么跟林园园说的呢?出示第三自然段,我们来读读李丽的话,想想她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的?指名读,齐读。

c、请2名同学与老师合作分角色读第3自然段,把当时的情景读出来。

(2)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

b、你能把她的不放心读出来吗?指名读一读,齐读。

(3)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

“皱着眉头”说明什么?猜猜林园园肚子没有说出来的话是什么?来,我们也皱着眉头,把她的不满,出乎意料读出来。

a、李丽看了看林园园,没有接她的绿铅笔。

你知道了什么?猜猜李丽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b、男女生合作分角色有语气地读第4自然段。

师:林园园很舍不得借,可她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开口说不借呢?(体会她的矛盾心理:不愿意借,又不好意思开口说不借,很为难,就找了很多借口)。

一起再读读这些话,体会她的心情。

5、那么我们再来读读李丽的话,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有什么体会呢?

李丽很有礼貌,很耐心地借,越来越着急,直到林园园的要求太高,她无法做到,生气了,最后不要了。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3)讨论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

(4)读一读这段话,体会李丽知道自己错了,林园园认真地画着的样子。

试读指名读齐读。

5、读全文(分角色)机动。

拓展:你想对林园园或李丽说什么话呢?

三、完成课后习题:读读说说和作业本题2。

1、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认识了林园园和李丽两个小朋友,知道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真能干。我们还学会了一种本领,那就是有礼貌地请求让别人帮助自己,别人一定会很乐意地帮助我们。

2、打开作业本,完成作业题3,马上写一写,写完了就大声读一读。

3、看课件:新本领也学会了,现在要来做一道挑战题,你愿意吗?完成作业题2,你可以选喜欢的词语说话,一个或几个都可以。准备后指名说。

【板书设计】。

19蓝色的树叶。

林园园李丽。

贴图(绿树叶)贴图(蓝树叶)。

互相帮助。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语文教学设计是在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语文微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知道邮票的用途吗?

2比较过去的邮票和现在的邮票四周是什么样的呢?

3别看这小小的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齐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字读通顺。

2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做游戏,看看,听听,猜猜的游戏。

a、出示小刀,认识“刀”

b、做动作“裁纸”,认识“裁”

c、做“撕”的动作,认识“撕”

d、听,英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伦敦)

猜字谜,借一半,扔一半(扔)九个洞(究)

3、开火车再读词语卡。

学习课文

刚才大家都展示了我们认字的本领,现在我们在一块展示一下,我们的读书本领吧!

1、默读课文,想一想是谁发明了带齿孔的邮票呢?

2、过去的邮票一枚枚连在一起使用时会怎么样呢?

a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感受使用起来不方便。

(2)齐读。

b学习2、3、4自然段。

带齿孔的邮票又是怎样发明的?我们一块读书来解决。

(1)指3名同学分别读2、3、4自然段。

(2)四人小组讨论学习。

(3)汇报

c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你觉得他怎样?

(2)从图中什么地方看出阿切尔被吸引住了(神态,动作)

(3)再读此句,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d学习第四自然段

(1)此时此刻,他产生了一个想法,请用~~~画出来,指导读。

(2)动手实践,说感受。

阿切尔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让我们动手做做,来感受下阿切尔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吧!在纸上刺一排孔,撕一撕,说感受。

(3)指导读,把这种方便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4)给“立即”换个词,说明了什么?从“仍然”一词又说明了什么?(了不起)

(5)用敬佩语气读。

(6)你想对阿切尔说什么?

1、邮票的齿孔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示,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

2、一个用别针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

3、你知道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事有吗?

小结: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2、作业布置: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会观察

阿切尔想到:机器打孔肯动脑

阿切尔做到:研究造出勤动手

课后反思:

相关范文推荐
  • 12-21 工地个人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优秀15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这个月在工作中所取得成绩和遇到问题的一个概括和总结。对于写月工作总结来说,参考范文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供
  • 12-21 地理教师工作总结标题(优秀17篇)
    每个学期结束之际,教师都应该撰写一份详细的工作总结,以梳理经验、发现问题,并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准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12-21 口腔诊所年度工作总结(优质18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可以为我们建立自己的工作档案和经验积累。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士撰写的月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和学习。对于每一位来访万达的客人来说,前台是他
  • 12-21 事业部总经理述职报告(实用19篇)
    描述自己在工作中的成果和亮点,能够让领导对我们的工作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阅读这些范文,相信大家能够更好地撰写自己的述职报告。20xx年,我担任公司总经理一职。回
  • 12-21 工程施工安全协议书(通用21篇)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施工设备的使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地铁施工总结范文,总结了地铁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和安全管理措施。甲方:乙方:为了全面履行甲乙双方签订的
  • 12-21 建筑工程工地承包合同书(专业17篇)
    承包合同是建设行业中常见的一种合同形式,用于约定工程的承包范围和标准。对于承包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以下是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的参考。一个建筑企业在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
  • 12-21 酒店前台员工培训心得体会(模板17篇)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对培训活动的组织者提供改进方案和意见建议。培训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接受培训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
  • 12-21 后勤主任学期工作计划和目标(专业16篇)
    学期工作计划是一个制定计划和目标的机会,通过制定计划可以使我们更加高效地学习和工作。以下是一些成功职场人士的学期工作计划,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 12-21 行政文秘年度工作总结(模板22篇)
    写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自己在过去一个月的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写一份完美的月工作总结,不妨先参考一下以下的范文。虽然这几年我从事文
  • 12-21 采购装修材料合同(专业17篇)
    装修合同是装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法律文件,用于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在装修过程中,签订一份合同可以有效防止纠纷的发生,规范双方的行为,确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