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大学生网络的看法调查报告(精选20篇)

大学生网络的看法调查报告(精选20篇)

时间:2023-12-21 05:47:39 作者:文轩

在编写调查报告时,应当注重数据的来源和权威性,以提高报告的可信度。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调查报告:大学生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为了更好的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本人暑期在校期间制作并发放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卷调查》200份。共15道题,涉及到了网络的信息,治理和利用等诸多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22.3%,大二占30.2%,大三占47.5%(大四学生已离校)。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学习知识、查看新闻、查找资料、聊天、交友、满足个人爱好以及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形式。同时,也有的学生在互联网这个并不是很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里堕落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把这种道德风尚反映到网络当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有39.7%的同学配有电脑,35.7%的同学天天一般花1—2小时在电脑上,有42.6%的同学为3—4小时。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从各年级的分布来看,并不象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中国范例及使用比较生疏,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软件、语言等并没有熟悉的应用,但一提到上网,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熟悉的。大二、大三经常接触网络的同学比较固定。也就是说,不常上网的有一部分,经常上网的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学由于自己没有电脑,或是专注于学习,有其它事情缠身如打工、谈恋爱等,所以没有时间涉足于网络;而有些同学则因为拥有个人电脑,用起来非凡方便,或是时间较为宽松,所以有较多时间留驻于网络。总体而言,经常上网的学生是比较固定的,占全体同学的40%左右,同学总是与网络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迷上了网络。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5篇《调查报告:大学生对网络文学的看法》,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资源利用情况,通过此次的调查能够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合理的的利用网络资源,不沉溺于网络,能够合理的安排大学的生活,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能够精彩飞扬。

1.问卷调查法。

2.观察法。

这次调查的对象主要分布在大二,男女生的比例相差不大,调查的对象也集中在理工类,网龄小于两年、两年到四年、四年到六年和六年以上者分别为上网学生的17.14%、37.14%、31.43%和14.29%,每天上网时数小于1、1-3、3-5和5以上小时者分别为14.28%、48.57%、25.71%和11.43%,感觉在一天内,一到三天内,一星期内,一星期以上不舒服的人分别为51.43%,31.43%,5.71%,11.43%。(其它问题的详细统计请翻看本调查报告的后几页)。

通过此次对部分大学生网络资源合理利用情况的调查,我深刻的感觉到,虽然我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但是作为一名大生我们还是没有从分的利用资源,从第5题和第8题可以看出,我们每天花了好几个小时去上网,但是我们却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去娱乐,比如玩一些游戏,购买东西。而我们花在学习的时间上却很少,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用父母血汗钱买来的现代化工具,到底用来干什么的,难道仅仅是用来娱乐的?而从第12题和第14题,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同学也认识到了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重要性,然而面对网络,他们却不知道怎么去做,只能将时间浪费在困惑当中,所以我认为在学校应该开展一些讲座举办一系类的电脑竞赛活动,每个班可以推荐几个电脑高手帮助大家在电脑方面一起进步,充分的让同学们将手中的现代化设备使用起来。

通过这次调查,我也感觉到我在平时电脑的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充分的发挥电脑的优势,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看电影,玩游系,而很少将电脑作为学习之用,所以在以后的使用过程当中,我决定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或者可以通过电脑看看一些新闻之类的,关注一下国家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努力成为一名跟的上时代的大学生。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班级:广电102。

姓名:任梦晓。

学号:201002024210。

网络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交流越来越便利,网络正广泛深入地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及工作方式。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最活跃的人群,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用户。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学生,使得部分学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对于上述有关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为有效的开展网络服务、加强网络服务管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为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促进网络设施与服务的改善、探讨加强网络服务管理方法,促进大学生积极理智地使用网络。同时也就对于大学生使用网络该注意什么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大学生上网的效率提出有关的见解。因此,我希望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对大学生上网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得到一定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调查方式:

20xx年4月22号到29号对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抽样方法)进行调查,为保证全面了解各类学生情况,避免由于抽样误差形成特殊样本群,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样总体为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本科生,抽样框为按顺序排列的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本科学生宿舍寝室号序列。具体抽样过程是:首先对本院校的宿舍楼进行抽样,抽出五号、十四号宿舍楼。在每个宿舍楼,基本上按25%比例随机抽取具体寝室号,然后选择第一个开门的同学或离进门最近的一位同学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15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对上网的时间及方式。

从调查结果上看:75%的同学有过逃课或者通宵上网的经历,98%以上的同学在一周内至少要接触一次网络,上网的.地点不统一,网吧、宿舍、家里都是同学们上网的地方,其比例分别为:32%、66%、2%。其比例如图所示:

2、上网的目的及上网做什么。

上网时从调查的情况看,88%的同学上网时没有任何目的,因为上网之前没做任何计划,纯属消磨时间和发泄对社会的不满等,12%的同学接触网络则是为了自己的学习需要。少部分同学通过网络游戏来刺激自己,在虚拟的网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其比例如图所示:

3、上网对身体的影响及看法。

从调查情况看:接近七成的同学认为上网主要影响心理,接近八成的同学认为对身体没有伤害,45%的同学知道上网有害健康,但是还是坚持上网,原因是他们认为这种伤害对身体或者本身来说无所谓,是值得的。少数同学意识到上网会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其比例如图所示:。

4、上网的花费来源。

从调查情况看:同学们上网的花费来源是很明确的自给,省吃俭用的很少了,还有极个别的同学的上网花费还在像父母索取,少部分同学上网花费来源不明确。其比例如图所示:

5、对互联网信息的看法和减少上网或停止上网的态度:

从调查结果看,互联网的信息有好必定也有害,45%的同学认为互联网是很有必要存在,因为互联网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便于及时的查找,55%的同学认为好与害是看自己上网时作何选择,如果减少上网或停止上网,超过90%的同学表示无法生存或感觉生活会很无聊。其比例如图所示:

(一)存在问题。

1、长期的上网,不但觉得眼睛发酸,而且有时会感觉眼睛模糊,看东西不清楚,影响视力。

2、电脑有一定的辐射源,这些辐射源直接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从而使皮肤代谢不规律,会使皮肤变差。

3、更多的是通宵上网,逃课上网,过度上网导致影响身体,心理问题也不断的上升。

4、学生沉迷网络,有的同学通过网络游戏来寻求刺激,在虚拟的网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体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有的同学会去光顾,从而影响身心的健康。

6、有的同学利用网络聊天打发时间、发泄等等,表现出了同学们无心学业等等。

(二)对策。

鉴于上述的问题我们做出以下的对策:

1、我们必须好好利用网络。

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熟练使用网络已经成为他们需要必备的技能之一。可以说,接触和学习使用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在大学里的必修内容之一。但是网络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要端正上网的态度。虽然大部分同学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进行网上写作等。但也有那么一部分同学,上网消磨时间。他们搜集不健康信息,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玩游戏上、看电影等娱乐上,这些态度是需改正的。上网时间要适度,否则会影响自己休息。我们同学大部分都能够按时休息,但也有少部分的同学上网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逃课上网也屡见不鲜。再次,理智地对待上网。记得原来我们学校一名女生,沉溺于网恋,不惜放弃学业,与千里之外的网友见面,结果一去不复返,这是极不理智的。还有网络具有隐蔽性,也很容易让人形成一种玩世不恭的社会心理。这也是提醒我们,要理性看待上网,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应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交流活动。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学一些编程设计,练习制作一些网页。千万不要沉溺于网络游戏。否则,将可能一无所获。

2、搭建网络教学交互平台。

通过搭建互动的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及时、便捷、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大学生的交流互动提供环境和支持。各高校应该通过开设各种专题网站、主题论坛以及在线学习小组等方式,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师生畅所欲言,真正发挥网络互动功能,以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以及与网络媒介之间的互动。

3、发挥教师的网络教学作用。

尽管大部分网络学习平台都提供了交流互动工具,但由于缺乏合理的组织和有效指导,导致网络交流工具利用率低,因而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网络互动率低的现状。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教师对网络学习活动的组织、过程的调控和管理等活动,通过增强教师对网络学习的参与度,通过教师充分在线及时交流和错时互动,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以提高网络学习效率,激发大学生的网络参与热情。

4、培养学生自身的主动权。

许多大学生仅把网络当作获取信息的工具,进行网络学习时缺乏交流和分享意识,限制了网络积极作用的发挥。大学生们应转变态度,努力掌握网上沟通技巧,通过交流协作,进行思维碰撞,建立并维持和谐的网络互动关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网络互动,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提高网络学习的参与度。

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网络信息,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但还是很容易迷失其中。所以,有必要锻炼其信息辨识能力、批判能力、批判能力、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在三个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一是对大学生进行动画和网页、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术层面的技能培训;二是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地搜集、获取信息;筛选整理信息;发布信息等知识技能的专题培训;三是进行创造性地运用信息的方法和策略的培训,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抵抗信息干扰的能力,为有效开展网上学习创造条件。

6、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建立学科性强、专业化的学习网站。

当前大学生网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网络上有效地学习资源少,需花费较多时间甄别;网络学习资源太分散,整合不够;有深度的专业性网络学习资料较少。相较之下,国外一些知名大学注重实施课程开放计划,网络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当下亟需整合各类网络学习资源,适应高校学科建设需要,建立学科性强、专业化的学习网站,丰富和推广各类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以改善网络学习资料少、专业性不够、过于分散的现状。对于专题化学习网站既要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资源库,还应建设学习导航系统和反馈系统,以使得学习内容更加条理化,便于知识搜集、筛选和互动。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处于一种自由、放任和散漫状态,缺乏对时间的计划,这也势必影响到大学生利用网络的效率。建议大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时,要具体化、明晰化。通过增强自律意识,提高网络时间的管理能力,提高网络的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使用网络时应该明白,网络的存在和不断发展自然有它独有的生存原因即快捷方便,但它的反面影响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及众所周知的即虚假与迷恋。对此我们希望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都能与我共同正视这个问题,我们要驾驭网络,让网络成为我们的工具,而不是让网络驾驭我们成为网络的奴隶。要小心玩物丧志,美好的东西事物过度的追求和利用都将会物极必反,总而言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最起码要知道自己上网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只有理性对待网络,才能让网络真正地为我所用,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为了更好的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本人暑期在校期间制作并发放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卷调查》200份。共15道题,涉及到了网络的信息,管理和利用等诸多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22.3%,大二占30.2%,大三占47.5%(大四学生已离校)。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学习知识、查看新闻、查找资料、聊天、交友、满足个人爱好以及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形式。同时,也有的学生在互联网这个并不是很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里堕落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把这种道德风尚反映到网络当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的网络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六点:

有39.7%的同学配有电脑,35.7%的同学每天一般花1—2小时在电脑上,有42.6%的同学为3—4小时。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从各年级的分布来看,并不象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及使用比较陌生,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软件、语言等并没有熟悉的应用,但一提到上网,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熟悉的。大二、大三经常接触网络的同学比较固定。也就是说,不常上网的有一部分,经常上网的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学由于自己没有电脑,或是专注于学习,有其它事情缠身如打工、谈恋爱等,所以没有时间涉足于网络;而有些同学则因为拥有个人电脑,用起来特别方便,或是时间较为宽松,所以有较多时间留驻于网络。总体而言,经常上网的学生是比较固定的,占全体同学的40%左右,同学总是与网络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迷上了网络。

网络的应用对于学生而言,主要应放在查找资料、开阔视野等层面上,一些大一的学生也承认,在没有接触到网络之前,在他们的意识中,网络应该是学习的辅助。但是事实上,真正使用网络来查找资料帮助专业学习的同学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偶尔写论文,甚至是直到交作业时,才到网上找找。调查表明,上网聊天的占34%,上网玩游戏的占28%,上网查资料的占38%。也就是说,有62%的学生在网络里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提及聊天,必然要提qq,在调查的200个学生当中,全部都至少有一个qq号。

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大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不只是为大学生打开了知识世界的一扇窗,而且也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总是屡禁不止,并且成年人网站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一些黄色甚至反动的网站也接近着学生。在本次调查中,有46%的学生承认接触过不文明网站,这说明“信息污染”现象还是十分严重的。

在本次调查中,上网时受到过别人恶意攻击的占44%,由此可见,网络文明建设形势比较严峻。有86%的学生认为提倡网络道德文明教育是势在必行的或是有必要的。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在网络里要用文明语言是大学生必备的网络道德,由此可见大学生仍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

互联网的全球特征,使各类信息充斥网络空间,包括淫秽、色情、暴力、各种人造谣言都在网上广为传播。而目前我国互联网上信息管理力度还很薄弱,可见加强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的任务还是十分紧迫的。1996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管理暂行规定》是目前为止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效力最高的法规,其它的主要法规有《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等。但是,网络立法工作相对于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显得较为滞后,不能有效及时地阻止网络犯罪的发生。几乎所有的同学对公安机关打击网络犯罪活动的力度都不满意。

此次调查表明,在普及网络知识的同时,网络道德的教育势在必行。为了引导大学生真正科学合理的利用网络,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遏制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网德教育。

开展一些网络化的主题教育,在高校中组织网络道德的宣传活动,如辩论赛、演讲赛、辅导报告、座谈会及与之相关的文娱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学生的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开展针对性的主题“网风”与“网德”教育,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最终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二,占领网络阵地。

建立一批高质量、高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更多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受大学生欢迎的“红色网站”,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要切实把校园内的网站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途径和最佳载体,要让党旗在网上高高飘扬,让同学们在校园网上汲取更多的营养,要让校园网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传播阵地。

三、加大网络监控管理力度。

对黄色及其它有害网站加以控制,防止各种垃圾,信息污染腐蚀学生的心灵。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加速网络德育工作研究,净化网络环境,在网络上筑起一道网络德育长城,建立一道百毒不侵的防火墙,让我们的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学生本人要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本身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网络的两面性。在利用网络汲取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杜绝不良信息的侵蚀,这样才可以使自己健康全面地发展。在调查过程中,觉大部分的大学生对网络的不良现象还是深恶痛绝的,这也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是很高的。

总结。

此次调查表明,网络道德的提出已势在必行。新事物的产生总是伴随着人们所预料不到又不愿看到的一面,尤其在新的事物还没有成熟时。网络就是这样!但是,不能怕狼而不养羊。不能因为网络存在着不利因素就否定网络本身。这是历史的发展所不能容忍的,是违反现代化前进规律的,更是走在历史前面的学生所不应当做的。这次调查很明显的表现出学生对网络的欢迎和重视,即使网络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甚至是令人担忧,但网络的普及仍然是不可阻挡,重要的是如何引导人们包括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真正学会驾御网络,从网络中汲取营养。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大多数大学生,生活较为自由,有较多的空闲时间,而玩网络游戏就成了消磨这些空闲时间的一种方法,而且大多数大学生都选择了通过这个方法来消磨自己的空闲时间。当然这并不是指这些大学生将全部的空闲时间都用来玩网络游戏,而是指至少有一部分的时间用网络游戏来消耗。

2、自制力缺乏。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在高中时期大多是通过老师和家长的管教与学业的压力对学习生活进行约束的。而进入大学生活后,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这些约束都不复存在,而这些人中,本身就缺乏自制力的那部分人,很有可能在大学生活中沉迷于某一件事情中,而网络游戏无疑是一个很具有诱惑力的选项。于是,一些缺乏自制力的人就会不由自主的玩网络游戏,有些人甚至只玩网络游戏,连学业都荒废了。

3、游戏本身吸引力大。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互联网产业主力军之一的网络游戏,自然也是层出不穷,然而用户量再多,用户总量也是固定的,于是各个网络游戏制作公司为了使自己的游戏能够吸引到更多的用户群体,不断地提高着游戏的质量。而这种行为造就了一些优秀的网络游戏产品,对用户尤其是大学生用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这种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有些自制力差的大学生,遇到这样的游戏,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而去,甚至投入很多时间在网络游戏上。

4、优越感。

可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寻找优越感的倾向,这是作为人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特性。寻找优越感的手段有很多,网络游戏无疑是这样一种寻找优越感的良好手段。比如说,在同一款练级游戏中,我比你的等级高、装备好;在竞技游戏中,我的技术高操作好,你打不过我。这些都会导致人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优越感,而优越感是一种会使人愉悦的感觉,人们本身并不反感这种感觉,有的人甚至非常渴望这种感觉。对于刚刚成年,进入大学的大学生来说,急于证明自我价值的心态往往会使其去寻找优越感。所以,或多或少,可以获得优越感也是当今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原因之一。

5、寻找话题。

大学生活中,与同学的交流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交流总是需要一些可以反复咀嚼,而又可以不断更新的话题。恰好,网络游戏可以很好的符合这些要求,几个人玩同一款网络游戏,这样在交流时就有了不错的话题。而之前不玩这款游戏的同学,在看到别人交流的时候,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兴趣,有可能就此开始玩这款游戏。

二、玩游戏的影响。

1、身心健康。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玩网络游戏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每天都投入大量时间玩网络游戏的同学,由于将空闲时间都投入到了网络游戏中,导致这些同学缺乏锻炼,体质不是很健康。而有一部分同学,牺牲睡眠的时间来玩网络游戏,使得他们的作息时间也很不规律,晚上游戏,白天睡觉,由此还导致有些同学饮食的不规律,经常是想起来了就去吃一顿饭,有上顿没下顿,无法做到在正常的时间进行正常的一日三餐。

在心理上,一些在网络游戏中投入大量时间的学生,即使在不玩网络游戏的时候,脑子里也会一直想着玩游戏的事情。而由于玩游戏导致的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一部分同学的精神状况不能维持良好的状态,总是犯困,神经衰弱。

这些都是过度玩网络游戏造成的不良影响。当然,那些每天投入适当时间在网络游戏上的学生,正常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受到什么影响。

2、学习成绩。

对于学习成绩来说,网络游戏确实有着影响,虽然学习好的学生,也在玩网络游戏,但是并不过度。而许多过度玩网络游戏的人,确实对自己的学习成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校每年的留级学生中,就有很多是因为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而荒废了学业。

所以说,适度的玩网络游戏不会对学习成绩造成影响,不能过度玩网络游戏。

三、解决对策。

1、合理分配课余时间,尝试规划安排时间。

适当的玩一些网络游戏,有助于集中精力,放松紧绷的神经,体验到现实中体验不到的快感;如果与同学互动进行,可以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使得自己的交际圈子广泛一些。

2、主动面对压力。

不能只想着逃避压力网络只是虚拟之地,并不能代替现实中的人和事,自己对网络游戏太感兴趣,但是要克制自己,凡事都是有个度,越过了边界就会发生不好的事情。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诱惑,如果不能很好的克制自己,即使不玩网络游戏也会深陷其他诱惑陷进当中,所以重要的是去克服,去直面压力,不要去逃避。

3、不能只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的优越感,活在当下,主动发掘自己长处。

竟现实才是主体。在现实中取得傲人的成绩会得到来自社会和周围更多人的认可和肯定,不是一件更加令人兴奋的事情吗?虽然这过程中充满着艰难,但是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辉煌。所以更多的是扬长避短,挖掘自身的长处。

4、减少游戏时间,增加锻炼时间。

对于自己感觉影响到身体健康的同学,要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多去锻炼身体,增强自己的体质,这样才能更好的从事学习和生活,体会到健康生活的乐趣。

5、把学习作为第一目标,不能本末倒置。

那些玩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同学,应该多参加户外活动,积极与人交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分配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大学四年是一个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素养的好时机。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就会慢慢的体会到现实中的快乐。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本次《xx大学学生对网络游戏认知状况的调查问卷》由信息管理系11级学生调查小组在王益明教授的指导下制作、发放和回收。调查以xx大学本科生及硕士生的所有在读学生为总体,考虑到学科、兴趣爱好、性别等因素,在抽样过程中采用多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24份,回收问卷324份。通过筛选及逻辑校验,排除种种情况造成的废卷,最终得到的有效问卷302份,有效率为93.20%,符合问卷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标准。

样本整体中,男生占53.31%,女生占46.69%,基本符合xx大学学生的总体性别比例;其中,人文科学学部占19.54%,社会科学学部占37.09%,理学学部占29.47%,信息与工程学学部占13.90%。

1、xx大学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在调查对象中,总计有57.94%的同学表示自己曾玩过网络游戏,42.06%的同学表示不曾玩过网络游戏。总体而言,xx大学学生中玩过网络游戏与未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大致相等,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略多于不曾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可以说,网络游戏在xx大学学生中间有着较高的流行程度与传播广度,至少有一半的被调查者曾不同程度地接触过各类网络游戏。

2、xx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主要途径。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本身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因此,对于外界信息与事务的接受较快,同时,对于外界了解的途径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网络游戏方面,“朋友介绍”是xx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最重要途径,有50.6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这一途径了解网络游戏的,在各项途径中居于首位。其后的是“网上宣传”,占了被调查者总人数的37.41%。而通过“报刊杂志”了解网络游戏的则仅有15.89%。总体而言,xx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过程中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1)人际传播对于网络游戏在xx大学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2)网络游戏作为基于网络的游戏形式其宣传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与大学生上网状况相适应。

1、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的影响。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认为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的占总人数的19.20%,而认为有一些影响的占总人数的47.68%。这两项合起来占了总人数的66.88%,即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都认为,网络游戏确实会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相对的,仅有21.19%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游戏对于学习生活没有任何的影响。但是,在关于“您的周围是否有因为网络游戏而沉沦的同学”这一问题上,只有9.6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很多”,高达91.72%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是个别”,而还有15.23%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这表明xx大学的学生,一方面认同网络游戏对于大学生的学园生活有负面的影响,同时在另一方面也认为这样的影响尚不严重。

2、对待网络游戏的态度。对于玩网络游戏的目的,有81.14%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是“纯粹娱乐”。同时,有60.57%的被调查者从不通宵玩游戏,有39.42%的被调查者只是偶尔通宵玩游戏,仅仅1.71%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通宵玩游戏。而对于没有了网络游戏后的感受,选择“照样过下去”和“生活更精彩”的占了曾接触过网络游戏的被调查者总数的96.57%。对于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而言,网络游戏的存在意义仅仅是纯粹的娱乐工具。

1、对绿色网游的了解程度。自“绿色网游”的概念在20xx年被提出后,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表示对绿色网游“很了解”的同学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64%。而只表示“听说过”的则占了被调查者总数的38.74%。而表示“完全没了解”的则有多达、被调查者总数的57.61%。由此可见,尽管绿色网游的概念已提出了2年之久,xx大学的学生对于绿色网游仍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2、对绿色网游宣传情况的看法。在调查中,认为当前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好”的只占了接受调查总人数的2.64%。即使算上认为“一般”的同学,也仅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26.15%。相对的,认为当前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差”的则占了接受调查总人数的60.59%。这充分说明了当前xx大学学生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状况是不满意的,这也导致了前文所提的xx大学学生对绿色网游缺乏了解的问题——不论是在玩网络游戏的人群还是不玩网络游戏的人群,只有极少数的人对绿色网游有所了解。

3、在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66.88%的被调查者承认网络游戏确实会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但是同时,在关于“您的周围是否有因为网络游戏而沉沦的同学”这一问题上,认为“有,很多”的只有9.60%,认为“只是个别”的却占总人数的91.72%,而认为“没有”的同学也占到了总人数的15.23%。这一点也是与xx大学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原因相关联的:曾接触过网游的被调查者中的81.14%表示,自己接触网络游戏只是纯粹为了娱乐。

4、对绿色网游的认知状况。当前xx大学学生对于绿色网游的了解状况并不理想,不论是在玩网络游戏的人群还是不玩网络游戏的人群,只有极少数的人对其有所了解。在被调查者中,仅有3.64%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绿色网游很了解,而表示“完全没了解”的则占了多达57.61%。造成这个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上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以及重视不够,仅有2.64%的被调查者认为对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好,与此相对的,有60.59%的被调查者对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给予了很差的评价。

(二)对策分析。

1、注重人际传播渠道,引导大学生合理游戏,健康成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人际传播,受到身边同学、朋友的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大规模普遍性的宣传活动开展合理游戏的宣传效果并不会很好,因此,需要发挥学生骨干等的作用,将宣传工作落实到院系、落实到基层,真正深入到同学中间去,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开展合理游戏、健康成才的宣传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团组织与班集体的作用,加强沟通,贴近同学,了解同学的实际情况与所感所想。

加强宣传绿色网游,杜绝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引导大学生合理游戏,健康成长。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而网络流行语就是网络影响下的一个重要衍生品,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大学生的一种交流沟通方式。

随着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其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社会事件,映射出一个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共舆论自由的氛围,让大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国政,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在网络流行语中有一些粗俗的语言从某个侧面反映了部分大学生有意或无意的发泄和自我放纵,然而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在网络流行语的背后究竟蕴藏着大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并且网络流行语朗朗上口、幽默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大学生追求创新、敢于突破的新生代的心理。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流行语是客观的——它是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反映,从根本上说,要将它进一步升华只有改变我们的客观现实;但它同时也是主观的——它需要我们去构思、去提炼、去推广、去建设。网络流行语必将跟随时代的步伐,注入清新鲜活的精神内涵,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化,必定有利有弊,因此,我小组进行了“网络流行语调查”,旨在了解淮安市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情况,以及在网络流行语的背后究竟蕴藏着大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通过调研,寻找网络流行语的存在价值以及意义。

为确保此次调查的真实性和良好的质量,我组成员完全是遵循科学合理的调研方法进行的。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理解和认知。

2、了解网络流行语在校园的使用情况。

3、了解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原因。

5、了解网络流行语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意义和价值。

6、了解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动态。

二、调查内容。

1、调查网络流行语使用者的性别、年级以及上网情况。

2、调查网络流行语的特点、传播渠道、产生的方式、流行的原因、所折射的文化心理。

3、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背后故事的了解程度。

5、网络流行语在生活学习中的意义和价值。

6、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

三、资料采集方法。

二手资料收集:通过网络、书籍等媒介收集有关网络流行语的一些信息。定性调。

研方法:焦点小组访谈定量调研方法:问卷调查。

四、调查方法。

(一)焦点小组访谈。

我小组在3月26日以及27日分别进行了两次焦点小组访谈。邀请了学生代表前来参加访谈,主要调查以下内容:

(1)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一般认识。

(2)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原因。

(4)网络流行语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意义和价值。

(5)网络流行语的应用。

(6)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动态。

(二)问卷调查。

我小组在4月8日-10日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抽样步骤如下:

1、确定抽样样本总体根据代表性以及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抽取了淮阴师范学院东西校区、淮阴工程学院新老学区两所学校按配额抽样法每所学校大约分别抽取样本146个、96个、30个、28个。

2、确定抽样样本个体。

a、选择淮阴师范学院东校区生活区出入口做为调查地点,采用等距抽样方法,间隔5人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如有拒访者,则调查下一个)。

b、选择淮阴工程学院的校园大门做为调查地点,采用方便抽样法中的”街头拦截法”进行调查。(1.若受访者拒访,则再随机调查下一位。2.若有两到三个受访者成群在一起,则只抽取左边的一位作为调查对象。3.若有四个以上人成群在一起,则抽取左右两边的作为调查对象。4.以上2和3点,如果受访者拒访则调查下一组。)为避免调查时出现调查对象极少以及调查效率低,我们将在上午10点至12点以及下午4点至6点的上下课期间进行两次拦截调查。

c、对淮阴师范学院王营校区其中的12栋宿舍楼。

2)男生宿舍:

a)抽取每栋楼的一至七层,每层抽取1个样本,抽取每层左边的第一个宿舍(面对宿舍楼大门)。(如果第一个宿舍没人,则抽取第二间,以此类推)。

b)每个宿舍以前来开门的同学作为调查对象,若受访者拒访,则抽取距离门口最近左边的一位作为调查对象,若再次拒访,则抽取距离门口最近右边的一位作为调查对象,以此类推)。

3)女生宿舍:

采用等距拦截调查的方法。调查地点在女生宿舍楼的大门前,每隔5个调查一次。(假定有假定10个人中的第一个人为1号调查对象,则下一个调查对象即为4号以此类推)。

一、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数据分析方案:

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正式分析之前,首先对取得的原始调查数据进行了去粗取精、去伪取真的数据整理工作,以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共分为四个步骤。

1)调查员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回答的完整性、正确性、一致性的检查,剔除不合格问卷,对差错进行审核订正。

2)对问卷中的每个答案都进行了编码,一方面便于数据的录入和进行定量的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误差。编码的设计尽量遵循了准确性、完整性、标准性和易处理的原则,并对开方性的问题在汇总所有问卷之后进行了编码,以保证全面覆盖答案。

3)数据录入时统一使用spss录入界面,并采取两人合作录入的方式,以减少错误率。在录入过程中,对不合格的观测值再次进行订正或剔除。

4)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在spss环境下完成的,在遵循准确性、系统性、适用性和及时性的原则下,对统计资料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分组统计以及关联分析等。具体分析结果见调查结果。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日益增大。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影响,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电脑使用尤其普遍。通过这个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电脑的一些使用情况,以及电脑究竟对我们的而生活构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在这次调查中,我们针对了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结果,我们大概了解了大部分大学生生活中网络所占的比例,以及对自己生活所造成的便利与困扰。

就我们个人而言,网络的发展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无法避免,但是怎样去使用互联网,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应当理性上网,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工具,而不应该成为我们堕落的缘由。

我们对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以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详情请看附录。

本次调查随即抽取我校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参加问卷的共有150名学生作为考察样本。我们采取男女相同比例进行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表150份,回收率146份,回收率96.7%。

大约22%的同学使用时间在三小时以内,大约53.8%的学生使用时间在四到六小时之间,剩下的24.2%的学生使用时间超过六小时。我们对其中一部分同学进行口头调查,周一至周五电脑使用情况普遍比周末时间短。其中不缺乏有周末通宵上网的同学。

玩游戏所占比例为53.4%,其中男生44.5%,女生8.9%。聊天看电影所占比例41%,女生31%,男生10%。学习所占比例仅12%。

92%的同学人学互联网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又比较大的影响,但是就其积极和消极部分各有所述。普遍认为积极与消极同在。

部分学生由于进入大学脱离了父母和学习方面的压力,从而花大把时间在网络娱乐上。禁不住网络的各种诱惑,沉迷于虚拟世界。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喜欢宅在宿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由于学生时间比较多,所以学生中出现的宅男宅女现象更为严重。所以上网是宅神们的最佳选择。大学是个群英聚集的地方,许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受着各方面的压力,所以转入虚拟世界,希望从中找到成功的乐趣,这也是为什么玩游戏所占比例最大的原因。

有些同学热爱学生,会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自己的见识。

由于大学课程比较少,自由时间比较多,学生的课外活动比较少,自然会选择上网来打发时间。现在网络上出现的信息繁杂,有利于学习生活的一面,另外又有许多不良信息,部分学生自制力不高,容易上当受骗。网络世界得不到有效管制也是使部分同学沉迷网络的一个重大原因。从调查结果看,其中也不缺乏通过电脑学习各方面知识的学生。现代网络获取信息方便快捷,便于学生打破封闭的小世界,从而了解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各方面信息。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动态直接影响着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他们对于就业、学习、感情及社会各方面的态度和看法,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方法。如何改变现存于大学生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促使大学生们更加健康地发展和成长,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并逐渐营造起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这已极大地改变了占上网人口相当比重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理念乃至政治倾向产生重要影响,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推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理念、方法、途径的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3月3日至5日,在长春工程学院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调研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们围绕大学生思想动态及网络行为进行了专题调研。

我们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我们根据30个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向我院大学生发放问卷697份,回收有效答卷697份,有效率达100%。

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地影响着他们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行为品德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当前大学生思想动态并对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总的来看,我院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是比较理性、正当的。

在这份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大致地了解当前大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现状:

例如,在听见国歌时,598名学生选择无比自豪,有责任感。32名学生选择这是形式主义,15名学生选择没什么感觉。对于考试作弊的看法,有544名学生认为诚信答卷,反应自己真实的成绩。99名学生认为看着别人作弊,可以理解。54名学生认为可以作弊。

由以上一些问题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大学生的总体思想道德素质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反映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欠缺和薄弱环节。有部分学生的意志不坚定,存在着一种随波逐流的盲从心理,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具有不稳定性,易受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少数学生素质较差,这部分学生仍是今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重点。我们的社会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转归时期,体制不健全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还难以消除,经济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同步带来的多元化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大学生们的思想,而此时的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与成熟的思维方式,他们会以各种方式接受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潮流、风尚,然而并非所有的潮流、风尚都是健康积极的,这其中不乏一些如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以名利为中心的拜金主义等不健康的思想,从而使他们建立了不健康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影响着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虽然这只是其中极小部分的学生,但这的确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遗憾,也显示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仍有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有其固有的科学规律,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差异性,培养学生完整的道德品质,促进每个学生主体道德素质的发展与完善。长期以来,在高校的道德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往往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重要性,在道德知道的传授中未能脱离灌输的老框框,这种灌输忽视了新时代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是造成高校德育工作缺乏实效的根本症结。

承认学生品德养成过程中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区别对待。孔子认为在学生中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粗鲁等,就是说在实施道德教育时,必须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因而其品德养成过程也必然会呈现千姿百态。承认道德教育的差异性,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差异,并从这种差异出发,对受教育者区别对待。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校德育改革的要求。

互联网连接了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跨国界的信息交流中大大降低了不同国家、民族和信仰的人们进行交流的限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意味着他们要更多的接受外来的信息,尤其是西方国家媒体和信息的影响。这意味着得到更多的信息,当然也包括很多西方国家媒体的影响和信息。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发展对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带来利得时候,也必然带来弊,那就是它对文化的负面影响。就如同它在给我们带来email、mp3、电子商务、虚拟现实、数字地球的同时,也带来了黑客、计算机病毒、信息失密、网络瘫痪等信息存储、传递的安全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则加强利用其网络优势,以网络所特有的穿透力突破传统的国家概念和框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语言交流规则和运作方式,信息全球化冲垮了意识形态的樊篱。互联网还以其特有的快捷性、隐蔽性、自由性使得人们有可能接触到大量的不健康的文化消费品,甚至有害的宣传和信息。网络不良信息的冲击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倾斜和失范的一个诱因,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弱化了人们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不良信息的泛滥和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所有这些,无不对高校的文化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高等学校是网络人群最集中的地方,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说,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底蕴不深、思想认识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随着互联网上自私自利、人欲横流等西方价值观信息长时间的灌输和积淀,在大学生身上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文化心理和自觉的价值取向,丧失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主流是积极向上、充满朝气、思想健康的。比起以往的同龄人,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成熟理智、观念更加开放、心态更加平和、更具有包容性。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以往封闭式、灌输式的和无条件遵从性的教育已经逐步被开放、互动的和贴近生活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所代替。着眼于学生主体和个体、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正日渐被全国各高校采用。

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及负面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心态和思想,不关心政治、漠视集体、以自我为中心,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存在着误区。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仍有许多需要改进而后加强的地方,有许多方面和环节的工作仍做得不成熟、不完善。在有些方面仍停留在空洞的说教而不能够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事实上,学校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直面现代化社会开放和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重视研究教育主体,正视道德冲突,侧重于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们辨别是非,帮助他们学会理智地判断、选择和自处,理智地面对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的现实问题,使他们成为志向远大、勇于迎接挑战、能够经受任何风浪考验的21世纪的一代新人。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报告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它不仅仅是人们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人们为学习、工作、生活提取各种有用信息和进行种种交流的工具。大学生正处在朝气蓬勃的年龄,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学习都非常的快,是接触网络最多的人群之一。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网络上的内容丰富多彩,是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网络提供给同学们充足的学习资源,娱乐资源,甚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所需,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调查中,在被问及“如果没有网络,你会有何感受?”时,59.3%的同学表示生活将变得单调,47.1%的同学表示将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上网原因,缓解生活压力远大于充实完善个人。根据调查统计,100.00%的受访对象表示自己曾经有过上网经历。在大学生“上网原因”一项中,有53%受访同学选择“聊天”,该比例远远领先于其它选项。上网聊天作为缓解学习生活压力的方式在调查中表现得较为明显。而娱乐则以40.9%比例次之,而只有25%的学生能比较合理的利用上网来充实、完善自己。

上网时间,基本不受限制。调查显示,选择随时可以上网的人数占40%左右,表明上网的时间基本不受硬件条件的限制,而主要由学校课程设置紧密与否及学生的行为倾向决定。

上网途径,从电脑到手机。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同学们可以连接至网络的途径也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电脑上网之外,在对于同学们上网方式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平日有通过手机上网习惯的同学占到了41.2%,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上网的新途径。

“聊天”俨然成为最受学子青睐的娱乐方式。通过调查,有90%以上的同学都使用qq作为聊天工具,现在qq号已经成为时下大学生互相联系时必备的身份验证码,根据资料显示,google推出的全球最热门搜索词,“网上聊天”位居第一。另外,“查询娱乐资讯”与“网络游戏”以40.9%及25.8%的比例分列二、四位,二者的差距不是太大,“网络游戏”列第六位。

sns网络平台逐渐成为社交新宠。以人人网(原名校内网)为代表的交友互动平台同样占据了同学们较多的上网时间,之所以它如此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它为同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友平台,也为相隔千里的同学解了相思之苦。其次,校内网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资源共享空间。由于校内网民基本上都是大学生,所以校内上分享的资源可利用率高,相比于其他的资源共享网络更有针对性。如今,类似这样的社交网络平台已经无可非议地成为了大学生密集区,风行于各个高校的校园官方或非官方论坛就属其中之一。

网络,展现自我的广阔平台。据了解,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写入校内日志,与大家分享。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社会的不易使大学生倍感艰辛,心理上常处于抑郁状态,而日常面对面交流的缺失,使得大学生愿意通过发表网络日志的方式引起周边同学的关注与抚慰。

对不健康网站持反对或中立态度占绝大多数。调查显示,92.5%的同学对不健康网站持反对或较中立态度,持支持态度的仅占3%(在实际生活中该数据可能会更多,但误差应该在可控范围内)。从同学反馈上的信息来看,抵挡不住诱惑的原因主要集中于“学习压力太大”“青春期知识匮乏”“心里不健康”以及“纯粹好奇”等方面。由此可见,对于此类不健康网站,大学生的态度还是相当明确的。

网络可以解决一切“不知道”,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一位同学在接受访问时就表示:“我现在有什么问题搞不明白的,首先想到的就是上网搜索,通常都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如果没有互联网,那么许多问题就没办法得到及时的解决了。”这足以说明,目前大学生在学习方面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不再采用互相交流,请教同学的方式,而是通过网络寻求答案。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传播工具,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的大学生的青睐。网上聊天、发e-mail给好友、网上浏览新闻……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从而造成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针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我们设计了本次调查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确定的调查与分析。通过现场问卷,研究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从而找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律和共性,找出上网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最终试着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为学校和社会引导大学生合理上网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方案;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良好的上网习惯,从而为大学生今后更好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调查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网络游戏状况,分析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利弊,分析得出可行的教育对策。

2、调查对象:

金陵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

如上表:受调查大学生中,男生占63%,女生占37%,调查的男女生比例均衡,不会造成一方人数过多,另一方人数过少而出现不具代表性的结果。使结论更具说服力。

3、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亲身体验。

4、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情况,大学生喜欢网络游戏的原因,网络游戏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5、调查结果:

2、通过什么途径接触网络游戏的?

63%的大学生是在同学朋友的介绍下接触网络,由于社会的传递性,周围人群的诱导作用不容忽视,很多大学生往往在不经意中就迷恋上了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的自身宣传为17%,同样的游戏论坛网站吸引占9%,由于网络游戏自身的商业性,其社会责任感日益下降,当然还有11%的大学生是在偶然情况下好奇玩的游戏。

3、喜欢玩什么网络游戏?

投入他们的行列。

4、为什么玩网络游戏?

88%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是一种目的性的活动,用来消磨时间和缓解现实压力等。学生们遇到问题时,如果身边无人帮忙或无人倾诉,往往寻找另外一种途径排解心中的郁闷,这时,网络游戏成了他们发泄情绪的方式之一。也有一些学生想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就感和找到自我,觉得在现实中有些不能达到的,在游戏中可以达到。而另外的5%学生,由于在现实中的失败,希望在游戏中获得安慰。而这种心态最容易造成对网络的迷恋。

5、网络游戏每月投入的花费是多少?

戏花费方面,52%的学生表示不会在游戏上花钱,30%的学生愿意投入50元以内,5%的学生是在50—100之间,还有11%的学生会用100以上的金钱投入到网络游戏中。个人认为,游戏只是娱乐,作为学生适当的投入无可厚非,大量金钱的投入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不仅是对父母辛劳的亵渎,也易造成迷恋网络,荒废学业。

6、网络游戏对社会交往有何影响?上大学生觉得网络游戏对参加社会活动没有影响,75%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游戏不会妨碍社会交往或者有利于交往,12%的受访者认为因为网络游戏,社会活动减少,另有13%的受访者迷恋网络游戏,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会交往。

7、网络游戏对现实的影响。

8、为什么不能摆脱网络游戏?

18%的大学生不想离开网络游戏是因为在游戏中已经取得等级和地位的荣誉感,53%的大学生觉得空余时间无聊,所以就玩网络游戏,29%的大学生是为了减缓压力和发泄烦恼,14%的大学生是为了享受网络游戏中的没有限制的激情,12%的大学生是受周围同学的影响,从众心理驱使。

由此可见,大学生不能摆脱网络游戏束缚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更多的是因为空闲无聊。

9、结果分析:

调查表明网络游戏有利也有弊,多数大学生对待网络游戏有着清醒的头脑,他们能正确区分现实与虚拟世界,在学习紧张之余获得放松,并且广泛交际。

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对待网络游戏,甚至在游戏中挥霍金钱,影响学业。归结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a.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同学朋友的影响和商业广告宣传的诱惑。

b.学业和社会压力,为了逃避现实。

c.社会中的挫败感与游戏中的荣誉感形成鲜明对比。

d.父母的过于放纵。

e.学校课程乏味,加之学校监管不力,学习氛围不浓厚。

由此我们得出防止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6、调查体会、总结:

学校要积极干预、引导大学生的网络游戏行为。对网络游戏痴迷对大学生在学业、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负面影响,能够通过大学入学考试的学生,在学业和智力上都是能达到优秀的,不让大学生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在学业和道德上掉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

作为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积极引导孩子的人生观,密切配合学校的工作,不要因为一件小事耽误孩子的终生。同时整个社会都应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企业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

要引导大学生明确区分网络游戏世界和现实生活。如果大学生只是把网络游戏当作缓解学习与生活压力的一种消遣方式,能够区分网络游戏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不同情境,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世界中行为,应该是可以从中获益的。

这样可以使网络游戏成为排遣压力、不满,满足成就感的一种很好的途径。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可能导致大学生的网络双重人格。实际上,只要大学生能够在不同文化情境中进行适当的行为与交流,并顺利实现场景切换,区分不同的情境进行不同的反应与表现,反倒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心理健康。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一些专家学者不无夸张地说,“网络文化”是继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形成,以及活字印刷的发明之后,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目前,这一新兴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国迅速普及。“网络文化”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而言,都迥异于以往所有的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其来势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那么,网络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冲击和变化呢?日前,我对我院中文系的四个教学班做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下发问卷170份,收回150份,有效率约88%。

此次问卷的目的,是了解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引起学校、家长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因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利用网络。并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如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的回答:网络的使用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占35%,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道德水平占10%。这个结果表明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并且是主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2.网络对大学生智力素质的影响。

3.网络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大学生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祸福相随,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就像一条大河,挟裹着珍珠和泥沙翻腾而下,既传播文明又倾泻垃圾,既开启民智又制造蒙昧盲目。就其与大学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存在着一定缺陷,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十分成熟,有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别过滤功能。因此,在当前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业和就业压力比较重的情况下,网络极易成为某些大学生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少数学生沉溺于网上娱乐而无心向学,有的学生上网造成道德水平下降,这在调查结果中都有显示,在上面的举例中已提到。对于“网络世界存在的三大危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泛滥色情”的观点都表示认同,网恋现象时有发生。在对大学生对网恋的看法调查中,只有49%人反对网恋,可以尝试网恋的占到了51%。个别同学还有网恋经历。网络的这些不利因素,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对大学生的上网必须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和适时地指导。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是否经常使用电脑?

a、是b、否。

(4)你上网的地点一般在哪里?

a、网吧b、宿舍c、其他。

(5)你一天的上网时间长短?

a、三小时以内b、四到六小时c、六小时以上。

(6)你上网一般做什么?

a、学习b、玩游戏c、聊天看电影d、其他。

(7)你认为上网时间长短对学习是否有影响?

a、是b、否。

(8)你会沉迷于虚假的网络世界吗?

a、是b、否。

(9)你认为网络世界对你的生活有没有影响?

a、是b、否。

(10)你认为网络对你的影响中积极影响多还是消极影响多?

a、积极影响b、消极影响。

(11)你是如何处理上网与生活的关系?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当前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称之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下滑、身体健康的损害、道德人格的缺失,更有甚者会因此引发犯罪。作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我们应当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上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对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网络成瘾的规范定义是指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连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网络用户长期过度使用互连网,使网络几乎成了现实社会的替代品,从而导致学习、工作和生活不能正常进行,精神和情感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如果将他们与网络隔离,他们会感到孤独或脾气暴躁,与沉溺赌博、吸毒和贪食等无异。主要表现为网络游戏成瘾、网上聊天与交际成瘾、网上收集信息成瘾等多种形式。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发展障碍。上网成瘾的学生整日面对冷冰冰的机器,无形中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网上你可以畅所欲言,没人知道你的身份、真假,运用的表情、动作、乃至触觉信息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感知的。大多数成瘾者在网上是谈笑风生,幽默风趣,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善言谈,孤僻冷漠。成瘾者一上网,精神就表现出极度亢奋,而一旦下网,则焦躁不安。久而久之不仅混淆虚拟与现实世界,忘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责任感缺失,还形成封闭、孤立的性格特征,不利于人际交往,从而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甚至退化。

2、身体健康损害。整天泡在网上对眼睛的损害是必然的。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眼疾发病率比一般学生要高的多。特别是偏爱网络游戏的学生,因为游戏是闪烁跳跃的`,上下左右变化迅速。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并且还要随着游戏的变化速度进行视觉调节,会引起眼球过度疲劳,轻者引发近视,重者将引起视网膜脱落。同时经常操作键盘和鼠标也会引发肌腱炎;而久坐电脑前不活动也会引起头晕、呕吐、颈椎炎等症状。因为上网日常的生活规律被打破,饮食不正常,体能下降,睡眠不足,生物钟失调,身体虚弱,思维会出现混乱,更严重者甚至导致猝死和自杀。

3、学习成绩下滑。大学生上网成瘾的一个显著危害就是影响学习。一个上网成瘾者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网络上,试问哪还有精力去学习?没日没夜的上网,消耗了大量的体力的同时,也造成学习兴趣和目标的丧失,上课睡觉,注意力不集中,旷课、迟到、早退,乃至厌学。曾经媒体就报道过一则新闻,说是一重点大学的学生由于沉迷网络游戏,最终因所有功课不及格被校方劝退。我所带的学生中也不乏因沉湎于网络致使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的例子。

4、道德品质败坏。网络成瘾者最典型的行为就是爱撒谎。因为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说自己是谁就说自己是谁,没有人会来核实你的身份和你所说的话。这么一来,导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度降低。有的学生为了支付高额上网费,或者购买网络游戏币,或是偷盗他人上网账号,最终因为道德意识的丧失走上犯罪的道路。

网络成瘾包括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游戏成瘾等。大多数专家学者都认为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不同专家观点,笔者认为网络成瘾的原因如下:。

(一)个体因素。

1.人格因素。

已有的研究显示,网络成瘾者往往具有性格内向、不善于社交、低自尊、敏感、形象不佳及喜欢标新立异、叛逆、不喜欢遵守社会规范的人格特征。而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其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终身过程。人格每一阶段社会化的进程都是以另一个阶段社会化为基础的,如果这阶段社会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则后一阶段社会化将出现明显困难。有研究表明,有网瘾倾向的大学生由于青少年时期父母不良教育方式、家庭变故、社会不良风气及自卑心理等影响,在人格塑造中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出现了对现实环境社会交往的不满足,他们往往寄希望于从其他环境中获得补偿,而网络虚拟空间的特点正好符合这种要求。在与网络空间的互动过程中,这些大学生容易在网络中形成新社会认知图式及社会角色定位,减少了现实交往时间,不能适应现实生活。正是由于心理和社会需要产生对网络的期待,需要得到满足和产生愉快的体验,导致了不同的网络暴露模式。而个体的消极个性特点及某些生理特征可能引发个体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恐惧和障碍。网络交流可使人们不受外表和实际生活的约束,并可随心所欲地改变和修订自己的品质和人格特点,促使一些人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寻求理解和满足,不能自拔。

2.挫折心理。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巨大变革时代,无论是学习、就业、恋爱等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主客观条件,由于大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仍是客观存在的,强中更有强者,那些自身能力相对较差、意志品质薄弱的大学生容易在竞争中失败。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遭受挫折是随时可能遇到的事情。受挫折后,由于个人调控能力不同,一些大学生可迅速调整心态,继续向正确的方向努力;而另一些转而求助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利用网络空间的隐秘性,对自我进行加工美化,在网络中能较易地实现“新我”的目标,获得成功,使受挫心理得到安慰。这种网络空间的游刃有余和现实生活中的不断遭遇挫折,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

3.个体需要。

当代大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教育方式及家庭、社会过度关注等影响,导致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平衡。他们在生理上已是成人,但在心理上依然处于不成熟期。他们自我意识及自主意识空前高涨,渴求安全、交流和社会支持,而现实生活又无法得到一一满足,这种不平衡使大学生们感到迷茫和痛苦,并不断寻求一种能自主控制的平衡。研究表明,个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借助一定的媒介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中网络就是既时髦又新颖的工具之一。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还源于逃避压力、现实解脱及精神归宿感的需求。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致使青少年长期生活在考试的重压之下,导致厌学情绪,从而在网络中逃避现实,特别是一些在家中和学校因成绩较差等原因不被重视的孩子更容易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寻找自我为中心满足感;同时一些家庭关系不和谐及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则在网络当中寻求感情、精神的慰藉和归宿。

(二)环境因素。

1.同辈群体因素。我们发现,过度使用网络,已在大学生中显现出“小群体”的现象。往往集中在一个宿舍或一个小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具有群体归属的需要;二是大学生具有被群体认同的需要。大学生作为集体生活环境中的一个成员,不希望在群体中被孤立起来受到众人的攻击或排挤。因此,他们会遵从群体的意愿,采用与群体一致的行为,而这种群体内部的“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体的判断能力及自我意识,盲目地顺从群体的行为导致过度上网现象的发生。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有39.7%的同学配有电脑,35.7%的同学天天一般花1—2小时在电脑上,有42.6%的同学为3—4小时。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从各年级的分布来看,并不象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中国范例及使用比较生疏,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软件、语言等并没有熟悉的应用,但一提到上网,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熟悉的。大二、大三经常接触网络的同学比较固定。也就是说,不常上网的有一部分,经常上网的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学由于自己没有电脑,或是专注于学习,有其它事情缠身如打工、谈恋爱等,所以没有时间涉足于网络;而有些同学则因为拥有个人电脑,用起来非凡方便,或是时间较为宽松,所以有较多时间留驻于网络。总体而言,经常上网的学生是比较固定的,占全体同学的40%左右,同学总是与网络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迷上了网络。

网络的应用对于学生而言,主要应放在查找资料、开阔视野等层面上,一些大一的学生也承认,在没有接触到网络之前,在他们的意识中,网络应该是学习的辅助。但是事实上,真正使用网络来查找资料帮助专业学习的同学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偶然写论文,甚至是直到交作业时,才到网上找找。调查表明,上网聊天的占34%,上网玩游戏的占28%,上网查资料的占38%。也就是说,有62%的学生在网络里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提及聊天,必然要提qq,在调查的200个学生当中,全部都至少有一个qq号。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和任何新事物一样,在发展的初期都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上网人数的急剧增加,数字化生存方式已逐渐凸现,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等各方面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网络在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为学生道德发展提供某种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为此我们深入调查。

全日制大学生。

本次调查是以调查问卷为载体,以学生街对大学生随机发书面调查填写为主,以网上问卷调查为辅,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本次调查共发出书面问卷调查50份,回收问卷46份,其中有效问卷46份,回收率92%。此外,还有48个人做了网上的问卷调查,回收48份,回收率100%。

伪和交际障碍,网络文化的开放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舆论导向的控制能力等等。

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归纳为以下几点:

(1)缓解压力,寄托感情。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让他们领略了学习生活之外的精彩,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习的压力。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大学生上网不再受时间、地点、性别、国籍及年龄的约束和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网络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大学生寄托感情的港湾,平时生活中的寂寞与空虚在这里得到宣泄。

(2)猎奇好胜,寻求刺激。目前,在高校的选修课程中,大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比较感兴趣,其中一部分在掌握了一定的电脑知识后,喜好自我表现,显露才能,因而在网络世界遨游的过程中充当网络“黑x”,他们冲击和破坏网络系统,恶意更改一些网页。另外,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使他们无所适从,只能通过网上发泄心中的苦闷。

1、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滞后。网络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一维向多维、由收敛型向发散型转变,变革了人们的价值观、信息观、时空观、实体观、并产生了新的认知模式。学校教育管理对比情况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面对网络的有效手段和办法。

2、家庭和学校管理的缺失。据了解,大学生宿舍中的电脑,真正用于学习的并不多,绝大多数电脑的主要用途是打网络游戏、聊天、看网络电影等娱乐活动。家长为大学生购买电脑,以为孩子上网是为了学习或复习计算机课程,但大学生的实际行为与父母的愿望严重不一致,这与缺少来自家长的必要约束不无关系。

1、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面对新时期日益严重的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封”、“堵”、“截”等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我们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转变新观念,大力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学校必须大力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借助于道德的力量,依靠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伦理素养,防止网络越轨的发生,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倡导文明的网络行为。可以通过各种有效载体和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大力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文明修养和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正确的荣辱观和是非观,培养爱国爱校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网络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应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因势利导,加强大学生的上网教育和引导。一方面,学校要加强网站建设,创建德育主流网站和网页,吸引学生来访问。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实现德育与网络技术的密切结合。德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匿名制的特性与大学生实现思想互动,通过这种交流方式,我们可以针对网络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加以教育和引导,深入其心灵深处,帮助其矫正不健全的网络道德观。

对于痴迷于网络的大学生,我们应当采取“大禹治水”的方法,积极地“导”而不是一味地“堵”。大学生对网络充满了好奇,求知欲和探索欲特别强烈,网络道德感的弱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未得到很好的引导。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措施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地发展网络和计算机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中的压力也有很大的因果关系。很多大学生因为不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所以才到网络中寻找暂时的放松,在网络中以破坏和欺骗等行为来发泄自己的郁闷情绪,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所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和缓解生活和学习压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可以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座谈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帮助大学生释放心中的压力,正视生活中的困难,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使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对大学生开展挫折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的困难时,我们应该拒绝他们的求助,让他们在自我奋斗中磨练意志,通过这种方式,能促使学生尽快成长,具备应对和战胜挫折的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网络,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入手,倡导道德自律和自制能力,帮助他们增强网络文明意识和抗干扰力,从而实现自觉诚信上网,健康上网,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走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的时期,易受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的困扰和影响,而引发心理变异。因此,学校和家长要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心理问题,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教育。一方面,家长和学校要做好大学生网络心理的教育、转化和引导工作,只有努力学习网络知识,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才能发现并帮助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心理变化,注重启发和引导他们自觉接受心理帮助与服务的能动性,引导他们成为自我心理教育的主体。要建立网络心理教育系统。通过开展网络沙龙、开辟网络论坛、举办网上征文等网络心理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之间直接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还应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在校园网中设立一些权威性的专业学术站点的镜像,设立专业学术主页,这样大学生就会利用更多时间用于专业学习,网络性心理障碍发生的可能就会减少。

学校对大学生的课余休闲活动的引导和设施不足也是导致学生无节制上网的一个原因,所以加强校园文化的软硬件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学校的管理和学习的压力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年轻人追求自由、叛逆的天性,他们需要通过某种渠道进行发泄,这是符合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需要的。如果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单调陈旧,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年轻人参与,那大学生的注意力势必就会被网络新奇、快捷、自由的特点完全吸引过去。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硬件的建设,如体育运动场所和器材的配套建设、图书馆的建设、各类文艺体育社团的建设等等,以吸引大学生参与。其次,用丰富多彩、充满新意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本人认为不仅要举办时尚性比较强的文体活动,同时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比如围棋、书法等活动,通过普及这些文艺爱好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修养。此外,聆听文化名人、专家学者的报告会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途径。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大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把大学生从网络世界中拉回现实世界,这对于让大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形成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本人在关于“大学生对校园网的态度”的调查中发现,超过2/3的大学生是很关心自己的校园网建设的,希望从校园网获得更多有益于自己的信息。但是对于目前的校园网建设持不满意态度的大学生也高达57.8%,所以加强校园网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本人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十一部与信息网络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对规范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地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信息潮流的严峻挑战和大学生上网率的迅速增加,这些法律法规还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必须及时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暂行规定》、《校园网络管理细则》等管理办法,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

学校要对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的宣传教育。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法律基础课等渠道,对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学生的网上行为,增强学生在网上的自律性;强化法制意识,教育学生在上网时要注意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在虚拟世界中同样要遵纪守法,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

总之,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技术也不例外。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社会进步、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道德滑坡、人性异化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在使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获得无限的提升和张扬的同时,也使很多人的焦虑和浮躁情绪逐渐蔓延。物欲的实现,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心性与修养的同步提高。网络病已经不是危言耸听。但说到底,这一切都不是网络的功劳或过错。它只不过是作为一个媒介、一个工具而存在。用好了可以造福人类,用不好也可以遗害无穷。关键是看怎样利用它。所以,与其说我们在关注网络,毋宁说是在关注我们自身。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古老话题并没有也不可能因为网络的异军突起就简单明朗起来。但愿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大学生在网络的世界中不要伤害自己,也不要去伤害别人。

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报告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网络游戏逐步普及与泛化,作为主力网民之一的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游戏的重要参与群体。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世界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必须关注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现实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对策。

了解在校大学生网络游戏状况,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得出可行的教育对策。

在校大学生。

如上图:受调查大学生中,男生占58.3%,女生占41.7%,调查的男女生比例均衡,不会造成一方人数过多,另一方人数过少而出现不具代表性的结果。使结论更具说服力。

随机抽样调查——网络问卷(问卷星)+实体问卷。

主要调查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情况,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看法以及网络游戏。

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此次调查针对在校大学生,共收到有效问卷259份,其中超过1/3的大学生经常玩网络游戏,25.5%的大学生有时参与网络游戏,36.3的大学生很少接触网络游戏。

休闲益智类游戏在大学生中最受欢迎,占28.6%,其次是人类角色扮演、战略策略、体育竞技和音乐舞蹈。调查显示性别差异显著:

男生更喜欢玩人类角色扮演、战略策略、体育竞技游戏,而女生更喜欢休闲益智和音乐舞蹈类游戏。

50.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是一种目的性的活动,用来消磨时间和缓解现实压力等。学生们遇到问题时,如果身边无人帮忙或无人倾诉,往往寻找另外一种途径排解心中的郁闷,这时,网络游戏成了他们发泄情绪的方式之一。也有一些学生想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就感和找到自我,觉得在现实中有些不能达到的,在游戏中可以达到。有将近1/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是和同学朋友交往的一种方式,有15.9%的学生认为网络游戏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有46.3%的大学生最愿意选择他们的老朋友与其一起玩游戏,有将近1/4的大学生选择与不认识的人一起玩游戏,有15.8%的学生选择通过游戏认识一些新的朋友。43.8%的大学生在选择网络游戏的合作者时不考虑性别因素,而有33.9%的人选择异性合作者,选择同性合作者的大学生只占4.6%。

5、在网络游戏中如何与他人相处?

在游戏里面你要干每件事都必须和其他人合作,才能做得更好。”但也有13.9%的大学生认为在网络游戏中朋友是可以相互利用的。在遇到利益纷争时,有34.8%的人选择伤害朋友。对于游戏中的竞争者,1/4的大学生把竞争者看作自己发展的积极因素,35.9%的学生则选择不管它,自己做自己的,有14%的人觉得冲突不尖锐就算了,也有12.2%的大学生想不择手段解决掉它。

整体上大学生认为玩网络游戏很正常。有9.7%的大学生对同学玩网络游戏持完全同意的态度,30.5%的大学生基本同意玩网络游戏,47.5%的大学生对玩网络游戏部分同意,只有12.4%的大学生完全不同意玩网络游戏。

7、网络游戏对现实有何影响?

对于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45.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游戏中有时与现实生活一样,有时不一样。24.1%的大学生会用网络游戏与现实生活中一致的方式行为。这部分学生不区分现实与游戏情境,因而网络游戏与现实生活相互影响的程度很高。还有23.2%的大学生认为在网络游戏中处理问题应该和在现实中处理问题相区别,这类大学生能够很理智地认清网络游戏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其网络与现实生活的相互影响程度很低。

8、为什么不能摆脱网络游戏?

32%的大学生不想离开网络游戏是因为在游戏中已经取得的等级和地位,29.3%的大学生是因为游戏中和好友之间的交情,33.2%的大学生是因为身边有同学或朋友在玩,56%的大学生觉得空余时间无聊,所以就玩网络游戏,37.1%的大学生是为了放松心情和发泄烦恼,15.1%的大学生是为了享受网络游戏中的对抗激情,8.9%的大学生是想通过玩网络游戏赚钱,剩下11.2%的大学生有其它原因。

由此可见,大学生不能摆脱网络游戏束缚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更多的是因为空闲无聊。

调查表明网络游戏有利也有弊多数大学生在网络游戏世界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倾向同现实生活存在差异,网络游戏中容易表现出更多的功利、暴力倾向,对朋友更难信守道义。

约有半数参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会区分网络游戏世界与现实生活,1/4的学生不区分网络游戏世界与现实生活。这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些学生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念参与网络游戏,另一种情况是大学生把网络游戏中的价值观念和暴力倾向带入现实生活。

网络游戏参与者认为网络游戏对自己生活的很多方面产生了影响,对学业成绩(网络游戏沉迷者普遍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偏低)、生活作息、身心健康与经济状况的影响多表现为负面的,而在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影响多认为是积极的。

学校要积极干预、引导大学生的网络游戏行为。对网络游戏痴迷对大学生在学业、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从调查可以看出,沉迷在网络游戏世界中,很可能会强化大学生的暴力、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淡化朋友道义和责任,从而对其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能够通过大学入学考试的学生,在学业和智力上都是能达到优秀的,不让大学生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在学业和道德上掉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

要引导大学生明确区分网络游戏世界和现实生活。如果大学生只是把网络游戏当作缓解学习与生活压力的一种消遣方式,能够区分网络游戏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不同情境,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世界中行为,应该是可以从中获益的。这样可以使网络游戏成为排遣压力、不满,满足成就感的一种很好的途径。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可能导致大学生的网络双重人格。实际上,只要大学生能够在不同文化情境中进行适当的行为与交流,并顺利实现场景切换,区分不同的情境进行不同的反应与表现,反倒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心理健康。

对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快捷的沟通互动、便利的生活方式备受青年人的青睐。网络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其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等产生着负面的影响。为了分析和把握大学生上网行为和上网习惯,深入了解大学生心理特征,准确把握网络在大学生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建构过程中的影响,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我们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本次调研以问卷方式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总计发放调查问卷350份,收回问卷330份,其中有效问卷324份。

(一)大学生网络生活时间及频率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抽样调查分析,大学生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时间略有差异,32%的大学生在小学期间接触网络;40%的大学生初中时接触网络;24%的大学生在高中时接触网络;仅有4%的大学生是在大学期间接触网络的,据调查男生普遍比女生更早的接触网络。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分别为2小时以内为26%,2-6小时为47%,6-10小时为20%,10小时以上为7%。

(二)大学生网络生活活动

随着科技发展接入互联网的场所逐渐增多,同时给予了大学生上网场所的选择。经调查,51%的大学生在家中;31%的大学生在学校宿舍;10%的大学生在商业网吧;9%的大学生在学校机房。网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调查来看,大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依次为查阅学习相关资料、聊天、游戏、购物、新闻、影音等方面。网络软件是大学生接触网络的主要途径,80%的大学生使用社交软件;76%的大学生使用网页浏览器;54%的大学生使用桌面影音播放;43%的大学生使用网络视频;47%的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站。

(三)大学生网络消费

随着电子商务的急速发展,网络消费成为日常消费中的一部分。网络提供给我们比市面上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大学生如何去正常的网络消费更值得我们关注。据调查,59%的同学用于网络购物;44%的同学用于网络游戏;23%的同学用于网络服务;10%的同学未曾在网络消费过。对于网络消费金额方面调查,46%的同学本文由毕业http://收集整理平均每月消费100元以下;42%的同学每月在100-300元;8%的同学每月消费在300-500元;仅有4%的同学每月消费高达500元以上。

(四)大学生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已经成为现代社交方式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各大网络工具中,即时通讯工具(qq、飞信、微信、yy等)冠居榜首,这种及时方便又快捷的社交工具深受广大青年朋友的喜爱与拥护。仅排其后的是微博、sns社交网站(人人网、开心网等)两大网络社交工具。无论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在社会各领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随后是贴吧、论坛和博客这三种工具,各行各业的精英、学习者或是明星的粉丝们齐聚这里,共同探讨,一起学习。

(五)大学生网络生活文明

随着互联网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丰富,上网也就成为了一件时尚流行的事。在网上学习、娱乐、购物等,这些活动都使我们的网络生活丰富多彩。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文明程度也体现了他们日常整体精神文明风貌。在调查中显示,近乎一半的人偶尔在网络上(论坛、博客等)有讲过粗话、攻击别人的行为,而三分之一的人没有过这种行为。近乎一半的人认为网上部分恶搞的视频或贴文属于娱乐行为,而四分之一的人则认为恶搞侵犯了他人的权利,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应该限制。只有少数人认为恶搞有时能产生监督效应,应该被提倡。

(六)大学生网络生活认知和看法

在调研报告中显示,近九成的人认为现在网络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它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丰富知识、了解事实、结识朋友。但是,尽管61%的人对国家出台关于网络安全和网络环境的政策有一定了解,但是一般人认为没有效果。

网络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尤其网络中的一些负面因素也如影相随,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消极影响。所以,我们在理性看待网络的同时,有必要对大学生上网的不良动因进行深入探析。

(一)奋斗目标迷失,生活缺乏寄托

大学是大学生人生中一个最重要的阶段,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很多大学生经过高考的洗礼顺利升上大学后,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对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四年,怎样实现自我价值,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到底是什么等问题思考得很少。由于奋斗目标迷失,很多大学生只是在应付学习,大多数时间处于一种无聊、空虚、孤独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中丰富的信息资源、超越地域的沟通方式、刺激的网络游戏,很快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二)渴望沟通交流,实现内心倾诉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离开父母的看护来到大学后,往往会产生一种陌生与孤独感,从心理上渴望与人交流。大学作为一个微型社会,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学习、生活、感情挫折、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压力,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倾诉对象或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告诉身边的人,迫切需要一个理想的倾诉对象。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与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泄心中的不满、讨论感兴趣的话题,而不用担心自己的隐私会让身边的人知道。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在现实交际中不善与人交往的人来说,网络交际是一种较佳的交际方式。网络交际的虚拟、快捷、平等、自由等特点,满足了大学生渴望交流、实现倾诉的愿望,自然成为他们钟爱的对象。

(三)逃避现实生活,寻求理想自我

长期以来,学习的压力、家长的期望,让大学生感到身心疲惫;到了大学后,很多学生在放松自己的同时,也迷失了自我。当他们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又找不到合适的宣泄方式,而网络特有的虚拟性特点,使他们可以在网络游戏中赢得自尊、获取胜利,在网聊中重塑自我、赢得赞赏,在网络中体验恋爱、获得爱情。这一切让他们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体验到了自己的价值与成就。这种成就感使他们对网络有了更大的期待,也形成了更大的依恋,甚至成为网络“瘾君子”。

(四)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不强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转型期,思想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在大学之前,学校里有老师的提醒与管理,家里有父母的监督,他们上网的时间与频率都受到控制。进入大学后,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养成,习惯于家长与老师安排的他们,面对乍获的自由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加之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他们面对内容丰富的网络,很难控制自己上网的行为,有时即使知道迷恋网络是不好的,但还是经不起诱惑。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不可否认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予以积极的引导。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网络的普及,使得我们的沟通和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我们也越来越依赖网络。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步网络化。据调查,大学生是社交网络的主力军,活跃度颇高。前,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络,使用时长普遍在1-2个小时。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主要活动是浏览新闻、微信、微博等等。

一、促进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受到周围群体及媒介的影响,当代社会互联网的影响力更是与日俱增。大学生借助社交网络沟通联系、发布状态与日志、上传照片、发表评论等,能够使得大学生在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相似的群体中进行互动,推动大学生融入社会。

二、扩展生活空间。

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壮大,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宽广与便利的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社交网络多渠道,大学生能更加快速便捷地获取时事政治、新闻热点、娱乐社交等信息,同时参与话题互动与评论,有助于扩展大学生的生活空间。

三、满足多样的心理需求。

社交网络极大地满足了多样的心理需求。基于社交网络的强大功能,大学生可以通过状态、日志、图片、聊天语音等方式表达自我、宣泄情感;社交网络的互动性满足了社交需求;大量的资讯信息与好友动态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与好奇心理;分享与转发功能满足了“炫耀”心理等。

四、增强幸福感。

由于社交网络加强了人的视觉与听觉信息、弱化了面对面的交流、减小个性害羞的大学生压力,使得个性害羞的大学生在网上敢于表露自我,有助于自己的社会关系,提高自身幸福感。

一、现实社交障碍。

大学生对社交网络过于依赖时,其现实社交的焦虑感增加,出现回避与苦恼的情感反应。大学生习惯于通过社交网络与外界沟通,形成了网络交际圈与特定的网络表达,在现实社交中容易出现表达失灵的情况。

二、心理依赖。

三、价值观念影响。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错误或偏激负面的观念可能影响他们的判断力,相对就把自身的正确价值观给抹黑了。此外社交网络所关注的话题大多八卦娱乐,较少关注社会国际政治问题,分散大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与社会格局和社会实际脱轨,对大学生以后适应社会带来了障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生网络社交调查报告

如今,电脑和互联网已经非常普及了,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几乎同学们人手一台电脑,在不方便用电脑的时候,大家也都会利用手机上网,那么同学们都利用网络干些什么呢?是否都只是利用网络进行社交呢?又有多少时间是用来学习的呢?为了了解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我特意做了此次调查。并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够唤醒同学们合理利用网络的意识,较好的将网络利用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

截至20xx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xx年底提升3.8%。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xx年已达96.1%,目前基本饱和;过去五年内高中学历人群的渗透率增长最为明显,20xx年网民比重也已经超过九成,达到90.9%;青年网民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也是使用网络应用较为活跃的群体。而大学生作为这个群体的主力军,更对网络娱乐的发展,网络文化的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网络获取途径。

据部分统计结果显示,在学校内大学生上网的途径,超过70%的同学拥有自己的电脑,剩下很少一部分是没有自己的电脑,仍然在网吧上网。由此可以看出,网吧作为大学生上网场所的重要性在弱化,特别是校园内,已被逐渐被寝室上网所取代。

另外,相比电脑上网,我所观察到在学校内有高达94%的同学都在使用手机上网,相比电脑上网,手机网络更具便携性,更加生活化,随时随地,畅所欲言。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第一位的上网工具。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这样,网络聊天,网络交往,网络爱情等社交网络,给大学生的社交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丰富和便利,日益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社交方式。

据我在学校抽样部分同学做的统计,有超过85%的同学主要依赖于qq作为主要的网络社交工具,9%的同学使用微博作为主要社交工具,剩下的一部分同学则主要依靠人人网,博客,飞信,微信,bbs等网络社交工具,进行网络社交。

部分数据显示,最常用的社交工具,也就是qq,同学们的好友数普遍都在150人以上,而其次则是微博在80个好友居多。这两大社交工具网络社交效果显著,社交范围比较广泛。其中,网络好友和现实好友重合率达到80%的同学占统计人数的66%左右,所占比例最为高,课件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中,而是十分注重在现实社会终于他人进行交往,因此虚拟好友和实际好友重和比率比较高。

而关于上网时间所花费的时间,大部分同学则是在没有课,闲暇时刻在线,主要集中在6—10个小时内,上网时间比较多,相对年级来说,依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大二以及大三大四各有不同,但是不管课程多少,网络在大学内是很受喜爱的,虽然上网时间较多,但是也并非没有节制。

关于以上是大学生网络社交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虽然调查人数不算多,但整体差不多也能反映出学校的整体情况,了解了基本状况之后,我们或许会产生更深一层的问题,那就是在这个网络信息充斥的时代,对我们大学生来说,网络交往有哪些利有哪些弊端,该如何正确利用网络社交来提升自己的素质,发挥网络社交最大的优点。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深层次的解读。

网络社交的发展只是整个网络文化发展的冰山一角。正像许多事物一样,网络社交的“双刃剑”效应也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随着春节期间网上觅友人数的增多,其负面效应也比平时表现的更加明显。一方面浪漫刺激、无拘无束,同时却又鱼龙混杂,陷阱重重。甚至有的学者已经提出,应当通过立法对从事网络社交中介有关的公司网站进行规范,使之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为现实社会多增添一点光彩,少添一些烦恼。

那么网络社交对当代大学生有哪些好处呢?其实网络也反映的是现实社会,网络同样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关于利弊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的更加明显。

网络打破了一个局限,那就是交朋友不一定要见面才可以,网络社交我们可以畅所欲言,但也是在文明上的规范下。在qq上在微博上,在贴吧里,我们可以遇到许许多多的有共同爱好的人,并且不需要消耗很多的精力,只需要按照一个条件去搜索,我们就可以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因为彼此不认识,因此更不会产生利益冲突。像现实生活一样,网络中同样有深藏不露的高人,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现实中学不到的实用的知识。正因为网络的广域性,我们可以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同样我们可以向他们了解到各种新鲜的奇闻异事,同样也可以了解到各种地方的文化和习俗,对充实我们的知识库具有很不错的作用。遇到相同发展方的朋友,我们同样可以交换各自的意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对增强自身实力有很明显的作用。生活中有如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是无法解决的事,通过网络社交这个平台,我们可以获取很多热心网友的帮助,各种不同的意见,帮助我们解决苦恼,这是非常可行的。我身边就有过这样的事,我的同学丢失了校园一卡通,这真是没办法的事,可是我们有网络这一个平台,只要在学校百度贴吧里发一个帖子求助,或许捡到一卡通的同学就会看到,我的同学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发了一个求助帖,当然,很幸运的捡到的同学联系到了他,这就是网络社交平台一个很好的作用,当然,我所提及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很多的好处更要我们在生活中去发现。

示交往中信任感、责任感和道德感。

第二,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德育课等主渠道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判断和处理能力。组织学生参与网络话题的讨论让学生深刻理解沉溺网络、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注重增强学生的自律意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影响的能力。虽然使用网络的行为习惯是个人的,但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正确的导向学校的引导教育就非常重要对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教育要纳入教学体系不能放任自流。

第三,正确认识、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网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如何正确利用网络,看待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面对即将来临的信息时代,人们如何恰当地利用网络,使用网络资源?这些都是正确的网络观所要告诉人们的。大学生是我国现在和未来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和开发者,学校、社会都要承担起正确的网络观的教育任务,在网络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及时地解决,才能促进网络的发展和优势的发挥。目前高校和一些网络公司、网络经销商,都具有其他社会团体所没有的硬件条件和人力资源,应该经常性地组织有关网络的讲座、竞赛、征文、讨论等活动,既从技术层面普及网络知识,又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在学生、教师中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只有让人们树立了正确的网络观,真正解决网络带来的种种问题才有可能。

第四,高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大力加强网络管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既然大学生网络问题普遍而严峻,高校领导应提高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正确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管理,研究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大学生,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和弘扬民族精神。

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学校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浅析网络社交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耽搁您宝贵的时间询问一些问题,愿您协助我们搞好这项调查工作,谢谢!

我们向您承诺,本次调查供研究所用无任何商业目的,涉及到的个人信息我们将绝对保密.望您放心与我们合作,来做好这份问卷!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所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您常用的网络社交工具是什么?(可多选)。

a、人人网b、开心网c、qq。

d、微博e、飞信f、myspace。

g、facebookh、twitteri、其他。

4、您是否使用微博?

a、是b、不是。

5、您目前同时使用几个社交网站?

a、1个b、2个c、2—5个d、5个以上。

6、您平均每天大概花多久浏览社交网络?

a、大于2小时b、1-2小时c、1小时d、小于30分钟。

7、您上课使用社交网络的原因是?(可多选)。

a、老师讲课无聊,不想听课b、老师讲课内容太难,听不懂。

c、受同学影响d、流量用不完。

e、因需要与好友即时通讯f、抵不住诱惑,想找点有意思的东西看。

8、您使用所选择网络社交工具的目的(可多选)?

a联系老朋友或同学b结交新朋友,拓展人脉。

c寻找志趣相同的群体d寻找异性朋友、婚恋对象。

e了解好友的最新动态f娱乐、休闲。

g朋友、同事都用,我也尝试去用h无聊,消磨时间。

i个性形象展示g其他。

9、使用社交网络对您的社交的影响是?(可多选)。

a、扩大了我的交际圈,起到了积极作用b、影响不大,反正加了好友也很少联系。

c、负面作用很大,不当言论,相互攻击充斥在其中d、有利有弊,看自己怎么把握。

e、其他。

10、我在社交网站上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量令我满意。

a、很不同意b、不同意c、一般d、同意e、非常同意。

11、社交网络对我的日常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a、很不同意b、不同意c、一般d、同意e、非常同意。

12、我对自己使用社交网站的情况的满意程度是。

a、很不同意b、不同意c、一般d、同意e、非常同意。

13、在学习时,我能抵制上社交网站的诱惑,在做完正事前不分心浏览社交网站。

a、很不同意b、不同意c、一般d、同意e、非常同意。

14、.总体来说,您认为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

a、弊大于利b、利大于弊。

相关范文推荐
  • 12-21 食堂工作人员发言稿(模板18篇)
    无论是在大型会议上还是在简单的座谈会中,发言稿都是我们表达意见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一些在重要场合上使用的发言稿范文,它们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说服力。为了认真贯彻落实
  • 12-21 国培计划幼儿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分享给他人作为参考。请大家阅读以下精选的培训心得体会,或许能够帮助你们更好地总结和概括自己的学习收
  • 12-21 婚礼策划师课程(专业21篇)
    婚礼策划需要与各个供应商合作,确保婚礼中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国内外著名婚礼策划团队推荐的经典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做好客户
  • 12-21 阳明先生的心得体会范文(22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习的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这些范文涵盖了不
  • 12-21 纪检监察室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总结(实用18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等方面的体验与感悟的总结。这次总结使我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远远超过了我所想象的。我要更加相信自己,勇敢地追求自己
  • 12-21 三支一扶个人年度工作总结(实用19篇)
    一个好的月工作总结应该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表现,提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下一个月的工作计划。以下是一些来自顶尖企业的月工作总结样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
  • 12-21 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实用19篇)
    报告撰写是一项需要借助分析和归纳能力的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研究对象的本质和问题的关键点。下面是一些关于报告范文的实例,希望对您写作有所帮助。
  • 12-21 大学校长开学致辞英文(热门16篇)
    在学校里,我们获取知识,拓展眼界,锻炼能力,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下是一些学校生活中的困惑和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参考。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起,你们成
  • 12-21 银行守纪律讲规矩心得体会(精选22篇)
    我从总结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思考的基础。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通过这些范文的分享,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 12-21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实用14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思考和行为的一种反思,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一起进步吧!为进一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