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端午节的心得(精选19篇)

端午节的心得(精选19篇)

时间:2023-12-19 13:39:04 作者:雁落霞

心得体会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形成的体会和认识。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许下面这些范文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端午节心得体会

这些天,电脑里手机上时常收到有关端午节的问候和祝福:“好酒清清淡淡,越久越醇;好朋友简简单单,越久越真;好缘份久久长长,地老天荒。真诚的友谊叫人终身难忘。祝端午节快乐!”

还有“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预祝端午节快乐!”

那一个个画面上用粽叶包着的可爱的粽子跃入眼敛,一丝丝香甜似是穿跃时空穿跃电脑和手机近在我身旁;那一句句问候如夏日清凉晚风,拂过我的脸夹,沁入心扉。

感受端午,就是感受友情的可贵!

以前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会安排我们去采艾叶挂于大门上,以避邪。而母亲自己总是从端午节的`前两天就开始准备包粽子。她采来许多粽叶,将糯米洗干净浸泡一夜,第二天再准备香菇、红枣、花生、虾米、绿豆、肉丝,这六种食物加糯米包成咸粽,还可以用糯米加豆沙包成豆沙粽,糯米加白沙糖做成甜粽。母亲还会做一桌可口的菜,以粽子为主食,父亲还喝一杯雄黄酒,一家人聚在一起过端午其乐融融。母亲自在享受做粽子的快乐而自己吃的却很少,而我们却是只在享受吃粽子的快乐。

接着母亲还会吩咐我们把蒸熟的粽子送给村里年迈的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们。虽然当时在农村粽子不怎么值钱,但在母亲,却是对家人一份深情的体贴和关爱,对老人和孩子的一滴滴真切的疼惜和一丝丝浓浓的祝福。

感受端午,就是感受母亲的关爱!

端午节心得体会

端午节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端午节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端午节心得体会精选5篇】,供你选择借鉴。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___幼儿园为了迎接端午节,开展了“浓情端午粽叶飘香”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更真实地感受到这个中国特有的节日的气氛,感受端午节传统文化。

教师们通过课件展示,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两千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个历史人物与“端午节”的渊源,引导孩子们了解了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加深了他们对传统节日和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印象。

同时,各班还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端午美食分享”活动,大家一边品尝粽子、一边朗诵着端午的儿歌,分外香甜可口。老师们组织了孩子们开展了“赛龙舟”、“包粽子”等游戏……,并将自己设计的香包送给了小班的弟弟妹妹,大家共享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

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节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今天上午,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校三年一班开展了端午到粽香飘主题班会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纷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有的通过诵读端午节的相关古诗,来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通过故事的形式了解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还有的通过图片的展示来解说端午的趣闻……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通过这样的活动,将了解民俗文化与欢度传统节日融为一体,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园各个班级展开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节日的活动,并且针对端午节3天假期各个班级进行了假期安全教育。

活动中,有的通过图片的展示来解说端午节的习俗,有的通过故事的形式了解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传说,有的通过诵读端午节的相关古诗,来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针对交通安全问题、防溺水、防骗、防中暑等问题对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

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更加了解我国端午节传统文化,丰富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希望同学们能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端午节。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幼儿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__市幼儿园、__中心幼儿园于端午节前夕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活动。

老师们首先利用讲故事、观看ppt、视频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述端午节:通过讲述有关屈原的故事,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也让他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通过展示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蒿、系彩带、挂香囊等图片,让幼儿直观感受了端午节丰富而有趣的习俗。老师们还组织幼儿开展了读儿歌、画端午、赛龙舟、做纸粽等游戏活动:“五月五,是端午,赛龙舟、敲锣鼓......”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念着一首首短小经典的端午节儿歌,感受着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还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表达了他们内心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在赛龙舟活动中,他们团结合作,争先恐后往前冲,生动有趣的赛龙舟体验加深了孩子们对赛龙舟活动的认识;在做纸粽活动中,他们用灵巧的小手通过剪、折、粘贴、缠绕等方法制作出了一个个漂亮的纸粽。

此次端午节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体验中感受到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体验到了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愿孩子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下,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让孩子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从而敬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初步知道了端午传统的民俗活动:包粽子、做香包、划龙舟、挂菖蒲、挂艾草等。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粽子,孩子们对包粽子颇感兴趣。但是,由于地域关系,其他的习俗在我们这边不多见。孩子们的经验相对来说比较缺乏。

由于本次活动是属于知识系列的活动,为了让幼儿对活动感兴趣,活动前期我就给孩子们讲述了关于屈原的故事,以及为什么端午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活动中我还准备了两段关于端午的动画视频,还准备了粽子,香包、艾叶实物展示给幼儿,让他们印象更深刻。活动前部分我利用幼儿熟悉的粽子导入活动,幼儿都能和我很好的互动,看视频动画环节却没有我预想中的好,我想是因为故事动画对于小班幼儿过深奥,而我认为对幼儿前期经验铺垫得还不错,但实际小班幼儿还不能记住,所以之后的提问就没有幼儿能回答出来。我想不是所有看视频的效果会比口述故事好,因为在口述故事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调整讲述故事的节奏,还可以在讲述中与幼儿互动,以便掌握幼儿的理解情况。端午习俗较多,也都离幼儿生活经验较远,只需幼儿了解,不需讲得太细,由于时间原因,我省略了学习端午儿歌部分,这是一个很好的和幼儿的互动机会,我想加上效果会更好。

通过本次活动,我认为任何有意义的活动都必须建立在了解本班年龄、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抓住幼儿感兴趣的点,另外教师的组织语言及提问也更应贴近幼儿,让幼儿更易理解,才会有课堂良好气氛,达成活动目标。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20__年6月19日,幼儿园开展了端午主题活动之快乐包粽子活动,中大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亲手包粽子,而小班的小朋友则自由参观,有的小朋友还积极参与进来呢,大家都体验到了包粽子的快乐。

活动前几天,老师们就已经给孩子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孩子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其中最为孩子们津津乐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幼儿园里的老师们也早早的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首先孩子们认识了棕叶、糯米、黑芝麻馅料、火腿肠等材料,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包裹粽子。

代老师先给大家演示粽子的制作方法,孩子们认真地倾听着。演示完毕后,孩子们也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只看到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张张翠绿欲滴的粽叶间",几分钟后,在孩子们辛勤的努力下,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粽子跃然桌上,虽然不成样子,但蕴含着孩子们甜甜的心血。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吃五黄、挂五端、染红蛋、佩香包、赛龙舟、品粽子的习俗。

在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学习了包粽子,既锻炼和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获益匪浅。

为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在端午节到来之际,__区第二幼幼儿园开展“浓情端午”系列活动。

首先,幼儿园教务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拿出详细的端午节活动方案,并在例会上向所有老师针对此次活动提出要求。按照幼儿园端午活动方案,_月12日,各班老师生利用动形象的课件向孩子们介绍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有的班级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和班级实际情况,给孩子讲解包粽子的具体方法,现场亲手教幼儿包粽子;有的班级自制“旱龙”,在教室里进行“划龙舟”比赛;有的班级制作艾叶香包、香囊,孩子们把这些自制的香包、香囊带回家送给自己的长辈,家长们也与孩子一起共同感受端午浓情!

_月14日,幼儿园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们普及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知识,倡行文明公约,让家长在端午节中争做文明使者,普及文明新风。

_月15日,结合端午节的风俗,我园开展了“诗歌端午”,经典诵读比赛。组织幼儿通过颂古诗,品端午,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丰富多彩的端午活动中,老师们带着孩子们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品味端午,体会着传统节日的快乐与童趣。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还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端午节心得体会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家乡最有特色的一天,端午节——。虽然端午节在中国人当中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盛大节日,但是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都有端午节的习俗。但是,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比北方更有趣,更浓郁。

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端午节的每一天,我们每个家庭都会包一种“中山绿豆棕”,像圆棍形状的手臂一样粗。鲜竹叶是用来绑棕的,里面有食材,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味道。甜粽子包括莲子、红豆沙、栗子泥、枣泥:咸的,就是腊肉、烧鸡、蛋黄、扇贝、香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粽子煮好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味,香味会溢出整个厨房.

这一天,村里的“龙舟”太幼稚了!对我来说一点都不过瘾。看电视直播的龙舟比赛。在广阔的江面上,20多条“传统龙”展开了角逐。长长的龙舟上挤满了肌肉鼓鼓的大个子。鼓手在中间,前面的人在欢呼,响亮,霸气。威风,震撼.毛毛雨,河水汹涌。在这里,男人勇敢坚强,这很棒!在北方,“扒龙舟”的习俗并不常见,因为北方的河流没有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没有南方的轰轰烈烈。这就是我家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

家乡的端午节,你给了我多少欢乐和喜悦!端午节香,龙舟响,是的男人双!端午节流露出真正的故乡情怀,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敬仰和赞美。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我的心脏头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心得体会

吃着奶奶包的粽子,除了米香和奶香外,总是觉得还有无限的滋味。

小时候一两岁时,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我,于是,便把我放在奶奶家。记得那时每次睡醒午觉以后,奶奶和爷爷都要带我出去玩一会儿,爷爷的腿当时已经靠奶奶搀扶才能勉强走路,奶奶一个手扶着爷爷一个手牵着为我养的小狗,我做在小车里,爷爷推着我(正好小车可以给他当拐棍),我用手捧着塑料袋里的小鸡,小鸡用嘴轻轻地啄着我的手指肚,我发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这一切都显得是那么得恬静安详。

到了做饭的时候,奶奶怕我在地上磕到碰到,就把我放到灶台上,我便蹲在上面看着奶奶洗菜、切菜、炒菜。我仰着小脸,瞅着奶奶那因劳累刻满皱纹,却和善的脸,“咯咯”不停地笑,奶奶也一遍一遍地回报我慈祥的微笑。

渐渐地我长大了,上学了,在奶奶家那种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似乎离我远去了。我经常是一个星期才去奶奶家一次,而爷爷奶奶也总是像欢迎贵宾一样招待我,他们会为我做出每次都不重样的美味佳肴,后来我才知道那些都是爷爷奶奶在电视上特意学会为我做的。吃完以后奶奶一定坚持把我送回家,其实我家和奶奶家是一个院的,离的很近。尽管我一再谢绝奶奶,可奶奶就是不放心她的大孙女,“呆呆”的我没办法也总是任奶奶粗糙却不乏温暖的手拉着我的手送我回家,送到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家照顾爷爷,我笑着看着奶奶的背影,笑里藏着无限的感谢和丝丝愧疚。

端午节,奶奶又自己包好粽子亲自送到我家,来来回回往返十四层楼,从不叫苦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奉献她的爱。此时我再咬一口香香的粽子,只觉得粽子里包满了奶奶对我的爱,温暖包裹着我的心,暖融融的,我不仅闻到粽叶的清香,更闻到奶奶对我爱的芬芳。

端午节心得文章精选

端午节心得

回到家上网查了后,不仅知道了“五黄”指的是: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黄酒。还知道了我们这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了。

端午节的下午,我们一家来到了外婆家过节。刚进门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姨妈说这是锅里煮的粽子飘出的香味。一会,姨妈端上来热气腾腾的粽子让我们品尝,我把粽叶一层一层地剥下,露出了白嫩嫩的粽子,我咬了一口,哇!真香。

吃晚饭的时候到了,大家看着餐桌上的菜,竟然不约而同地说到了今天应该吃“五黄”,看看外婆准备的晚饭,真不错,在我们的餐桌上出现了“四黄”,唯独缺雄黄酒,外公说,那是因为我们不会做雄黄酒,所以大家也都不爱喝。

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聊,倾听着大人们说他们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时候的趣事,不仅要自己包粽子,而且还要编装鸭蛋网呢,据说鸭蛋网是用五颜六色的彩线编的,编好后装上煮好的鸭蛋,可漂亮了。

看着大家说的高兴,外婆竟带着大家忆苦思甜了,说姨妈和妈妈小时候,因家里条件不好,过节也没什么好菜吃,今天这样的情景想都没想过。是啊,我们今天真的是太幸福了,我心里默默地想:“这么幸福的生活我一定要珍惜,也一定要好好学习。”

一阵笑声打断了我的思路,看着家里每个人开心的表情,我打心里觉得过端午节真好,真希望每天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心得体会

今天是端午节,我非常兴奋!早上,妈妈带我去学包粽子。可是,到那里时,包粽子活动刚刚结束。不过这没有破坏我的兴致,我和妈妈配合,玩了个贴鼻子的游戏,我们玩得太棒了,得到了一个属于端午节的奖品——香囊。我还用赞美小丑手艺的方法,赢得了两个气球——小狗和爱心。

回家后,我们就把从活动现场领来的'粽子煮了当中饭。饭后,从礼品袋里取出艾草挂在家门口,听说端午节挂艾草有辟邪作用,更好的是蚊子非常怕艾草的味道。因为有两个新香囊,我送了一个给别人,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才好。

这个端午节,我吃了粽子,挂了艾草,送了香囊,玩了游戏,只差赛龙舟就非常完美了!

端午节心得体会

20xx年端午节到了,又是龙舟飞渡的时候,虎一小学生已经将传统节日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一项喜爱的活动,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喜爱传统节日,进而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手抄报的题目:

1、屈原的故事。

2、端午节赛龙舟。

3、记忆中的端午节。

4、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5、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在此次作品评比中学生的作品各有特色,并为优秀作品进行展演。此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传统文化素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感,提高文明素质,做名副其实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端午节心得体会

早晨,我一起床就闻到一股清香,于是连忙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

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妈妈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妈妈告诉我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

先把长长的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温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粽子煮熟了,我吃着粽子便问;“妈妈,粽子是怎么来的?”妈妈说:“说来话长,屈原是我国一位的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流放期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秦军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

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鱼龙虾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听了妈妈的述说,我不禁敬佩起屈原来了。

端午节心得体会

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追溯端午节的历史文化,这个节日除了“粽子的香味”,还有“诗歌和距离”。与端午节有关的诗歌早已随处可见。“轻汗略显清澈,明朝端午节沐浴在芳兰中。香味充满了晴朗的河流。彩线轻轻缠绕着红玉臂,小符斜挂着绿云女仆。美女们已经见面一千年了。”苏轼的歌曲《浣溪沙·端午节》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妇女庆祝端午节的场景。

还有很多这样的诗,表达了端午节的人文温度,也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端午节是一个关爱生命健康的'节日。端午节,曾被称为“卫生节”。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我们的祖先在端午节形成了一系列的医疗保健民间习俗,如采集草药、取午水、喝端午茶、点朱砂雄黄、挂艾蒿、菖蒲或用艾蒿油炸水洗澡、戴草药香包等。祖先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对健康环境的重视,反映了端午节的健康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倡导,融入现代生活。

端午节心得体会

出色的端午节就是从一场出色的划龙舟比赛开始的,端午节一早,河岸两边就已经会萃了不少的人群,大家都想着来瞧一瞧这场划龙舟比赛。

鼓声阵阵,不一会在世人期待的目光中,划龙舟的队员们依次登上了龙舟,一番预备过后。三声鼓声落下,霎时间龙舟就在河面上冲了出去。河面上的比赛十分的激烈,让和岸两边观战的人们都随着紧张了起来。

“加油!加油!”有人带头喊了起来,接着就像是触动了什么开关了一样,随后越来越多的人都加入到了这场声音比赛之中。出色的划龙舟比赛,让良多的人激动不已。

这场划龙舟比赛分为好几场,每场里都会选出一个冠军,等到这几场划龙舟比赛结束后,每一场的冠军又会进行一场比赛,也就是终极的'决赛。最后获胜的冠军,才是这个端午划龙舟的最后的冠军。

跟着比赛一场一场的结束,我们离终极的冠军也就越来越近了。终于,等到最后一场比赛来临时,所有人都激动了起来。在一傍观战的群众们再次将内心里的高兴与激动藏在了呐喊的声音里,鼓舞着自己内心的选手夺冠。

最后的三声鼓声响起,落下,为这场终极的比赛拉开了序幕。水面上标着不同数字的龙舟先后争夺着往终点的方向而去。“加油,冲啊!”河岸两边人们的呼叫声继承呐喊着。这场决赛整个过程也不外就一瞬间,当这场出色的划龙舟比赛迎来了终极冠军的时候,这个出色的端午节也就迎来了落幕。

比赛结束了,或激动亢奋的、或失踪可惜的人群接二连三的披发去,只不外这个出色的端午节藏在了每个人的心里,进入到了每个人的脑海的记忆里。

端午节心得体会

xx月xx日我校师生在会议室举行了端午节特别活动——“端午故事会”。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他那种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品味端午,传承经典,共庆端午佳节。

七年级一班的刘xx同学带来的端午故事传说,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八年级的吴xx同学用优美的.语言把端午的情意传递。

七年级六班的赵xx用他的《艾蒿与菖蒲》打动了所有的同学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在激烈的角逐中七年级的赵xx,杨xx,徐xx分别斩获一二三等奖,八年级的吴xx,周xx,郑xx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同学们,让经典伴随我们的中学时光,伴随我们成长,让我们在经典的海洋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端午节心得体会

到了飘满粽子香味的端午节了,让我想起了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

我五岁那年,在湖南老家过了一个端午节。那天上午,爸爸领着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还没有到江边,远远地就听到了锣鼓喧天,十分热闹。走近一看,江边插着许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条龙舟在江里一字排开,划船手摩拳擦掌在准备着。

正式比赛开始了,只听一声炮响,五条龙舟像五支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驶去,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加油声、锣鼓声、欢呼声……异常热闹。

这时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但是人们一点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里。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有一条龙舟划到了终点,笑声、欢呼声更响亮了。

我看见岸上看热闹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鸡蛋,我十分奇怪地问:“爸爸,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进水里呢?”爸爸说:“赛龙舟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纪念他。借划龙舟赶走江中之鱼,同时丢粽子等食物喂给鱼吃,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我们家乡的爱国诗人屈原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端午节活动心得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活动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当我们迎来端午节的时候自然会因为这个美好的节日感到高兴,无论是各式各样的活动还是端午节的美食都是令人心生向往的,所以当我参加了这次走进端午节的活动以后才会对此感到十分难忘,毕竟活动的参与让我学到了不少关于端午节的'常识可谓是收获颇丰,当活动迎来结束时刻以后也应该能够感受到自己收获的心得体会。

吃粽子可谓是端午节最基础的形象符号自然得予以重视才行,所以在这次端午节活动中我和大家直接尝试去包粽子,虽然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可能会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出现纰漏却也应该意识到这项活动的意义所在,毕竟无论是包粽子的成就感还是对端午节的探索都是令人感到激动的,活动之初我们便积极参与到包粽子的项目之中并根据书本上的经验进行摸索,由于事先便采购好了糯米和粽叶自然不会存在太大的难题,只不过由于包粽子的过程中比较贪心的缘故导致总想将粽子包得更大一些,直到被批评过后才意识到粽子包得太大将会导致很难将其煮熟,而且每个人手中的原料都事先进行了分配自然不能够抢占他人的份额。

对艾草这类植物的研究也是我们这次走进端午节的活动之一,虽然端午节会有在家门口摆放艾草的习俗却对其原理不太了解,后来在网上查询资料以后才明白艾草在古代是能够用以辟邪祛病的药草,正因为如此才会将其挂在门口用以表达对家人身体健康的美好祝愿,再加上老一辈人认为用艾草煮过的水洗澡能够起到祛病消毒的效果,这便显得这种端午节比较常见的植物究竟有多么珍贵了。

划龙舟是我一直心向神往却没有机会尝试的端午节活动,只不过由于这项活动十分盛大的缘故导致我们难以得到有效的组织,因此我们选择简化形式从而通过在家观影来了解划龙舟的活动,虽然条件比较简陋却能够通过电视上划龙舟的身影加深对这项活动的了解,事实上若是有机会的话我也希望能够参与到划龙舟的活动之中,相信无论是团结合作的氛围还是竞争中激发的热情都能够让自己学会很多,毕竟对我来说这次走进端午节的活动着实令自己收获了不少的体验。

活动虽已结束却抹不去这次端午节给自己留下的难忘印象,正因为参与到端午节的活动之中才能够对此深有体会,虽然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参加到这种有趣的活动之中,但是我会珍惜这份参加走进端午节活动的回忆并总结这方面的经验。

端午节活动心得

本学期来,我能够根据教研中心和学校的课题组计划,确定好课题(风筝飞吧)、(关注湖南奥运)、(趣话端午节)进行研究,活动中,能够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湖南省体工大队参观,向运动员了解相关的信息,并做到有研究,有交流,有记录;在活动子课题提出后,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的实施,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价,都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教师有效的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它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而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始终起着指导作用。综合实践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特别注重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们强调了它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活动中,我在班级中建立了一个“导师制”。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这个制度就是要求教师要指导一个或多个小组活动。比如:在(关注湖南奥运)这个大主题下,当学生还不知道确定什么子课题时,教师的“导”就显得很重要。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共同兴趣,根据他们的兴趣点,帮助其确立研究的对象,然后指导并帮助他们确立研究点,让自己成为学生活动中的“帮助者”。

综合实践活动与我们的学科教学相比,更注重学生的探究、合作。班级里的50多个学生并不是人人都乐意合作,人人都乐意接受其他同学,而且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有大有校作为教师,我深深地意识到乐意合作、善于合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这学期我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作用,如何与组内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探究。

如:进行“关注湖南奥运”这一活动时,学生自由分组,合作研究子课题。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内在潜力,自己查找资料、采访、写感想、排节目、设计制作展牌、动手绘制手抄报。学生在合作中各尽所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朝气。如:进行“风筝飞吧”系列活动时,既有各自完成的项目“我制作的风筝”,又有合作完成的项目。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自己的风筝经过试飞,若失败的再看看别人的风筝,或寻求别人的帮助,到最后,获得成功的都是凝聚小组成员心血的风筝。活动结束时,设置了“合作奖”,鼓励学生的进步与成功。再如:研究“趣话端午”主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做调查问卷,有专门调查同学的,了解小学生对端午节的熟悉情况;有向父母或长辈调查的……然后把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得出结论。学生在调查了解中明白端午节的来历、风俗、意义等,也懂得了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

同学们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能力,增长了知识,对这门课程兴趣比较浓厚,教师也是以十分的热情影响学生积极进行合作与研究。总之,综合实践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的,是通过实践来获得发展的。学生的实践是任何教育者都难以替代的,所以说,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是主体性的活动。

端午节心得文章

“端午到,大街小巷粽飘香,艾草艾叶挂门上,戴着香包吃粽子,蚊虫不来身边闹。”

每次过端午节都让会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过端午节的情景。外婆总会准备很多东西,比如雪白的鹅蛋、绿皮的鸭蛋、黄色的鸡蛋、新鲜的大蒜、粽子、香包、五彩线以及手工制作的小辣椒等。

我觉得有意思的就是外婆做的五彩线和手工小辣椒。五彩线是由红、黄、白、黑、绿五种颜色的线搭配在一起,扭成一条做成的。外婆会把这些做好的五彩线,帮我和妹妹们戴在脖子上、手腕、脚踝上。一旁的妹妹们,个个都很开心地笑着说:“这五彩线真好看!像戴着项链和手镯一样。”而我却很好奇地问外婆:“外婆,在端午节小孩为什么要戴这些五彩线?”“戴五彩线是为了不会被蛇咬,也代表着吉祥如意。”外婆边绑着线边说道。

这时,妈妈抱着两岁的小妹也过来了。只见外婆拿着红色的、绿色的布,还有一些芝麻粒,放在桌上开始忙起来。我连忙问:外婆,你现在要做什么东西啊?“外婆抬起头笑咪咪地看着我说:“做个小辣椒,给小妹妹戴呀!”“小辣椒?!”那该怎么做?我诧异地说。这时外婆已经把红色的布剪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把它卷起来,看着像一个小喇叭一样,边缘都用线缝起来并留下一个口,再往里面慢慢地装上芝麻粒,然后再缝口。接着外婆又把绿色的布条剪成一边带着牙齿形的,和一个绿色的辣椒枝干,把它们缝在刚做的小喇叭大的那头上,一转眼一个红红的辣椒就成了,把它再缝在五彩线上,像手镯的装饰品一样,好看极了。给小妹戴在手腕上后,她会时不时地放进嘴里,咬来咬去,吃得津津有味呢,我想,她可能把辣椒当成了磨牙棒吧!

过端午节当然离不开包粽子了。外婆包的粽子前会先把准备的糯米泡上半天,还有黄橙橙的咸蛋黄,甜甜的蜜枣,煮好的红豆,火腿咸肉也会提前备好。外婆包粽子很快,一会一个一会一个,我也忍不住想做一个。于是,我边学边做,先把粽叶折成三角形,再把已经泡的发胖的糯米一勺一勺地放进去,可是,这淘气的糯米总是接二连三地往外跳,我急得满头大汗。这时,外婆看到了说:“孩子,你这个米放得太多了。”经过外婆的指导,我忽然明白了,原来包粽子也有很多技巧。

这就是我在外婆家过的最有意思的端午节了。

端午节心得

和去年一样,这个端午和平常日子没什么区别,只是家门口插了一把艾草,我连粽子都没吃。对端午节的期待,只不过是多了一天假而已。

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外婆、姑姑、阿姨都来了,家里搬出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食材与器具,大家围着一起包粽子。我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可我包不好,米总是从尖角缝里漏出来,好不容易包起来了,外婆又说,米没压实,线没扎紧,煮起来不好吃。最后,总算包成了一个,样子丑得很滑稽,大家一边欣赏我的“杰作”,一边笑:“这个粽子,等会就留着你自己吃吧。”“我才不愿给你们吃呢,自己包的更好吃。”我也不恼,跑进厨房,亲自把这个粽子放进了大蒸箱的最上层。

等大家包好了粽子,就拿到大蒸箱里煮,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用慢火,粽子要在锅里煮几个小时,接着还需要捂好长时间,这样蒸出来的粽子才又糯又有粘性。而这煮的当儿,我们就会一整天在家里窝着,难得有这样的时间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天儿。

其实,粽子的味道真的不怎么样,吃粽子,也就吃的一种情怀。当然,粽子里飘出来的清香倒是实实在在的,家人在一起包粽子时的欢声笑语也是久久散不去的。

可是现在,大家都吃买来的粽子,毕竟是买来的,吃起来肯定没自家包的好吃,而且馅儿也少,这也是我现在不喜欢吃粽子的原因吧。更重要的是,再也没有了家人围在一起包粽子的温馨了。

虽说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可现在大家过这个节也就是走过场,还没有人家的万圣节、圣诞节隆重呢。

何时重“拾”属于我们的端午呢?

端午节活动心得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吟诵起李隆基这首脍炙人口的《端午》,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要到了。这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设,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若问不同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深究不难发现,端午节背后,是国家和民族长期积淀的历史和文化,是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文化内涵,是深刻蕴含着的民族情感和精神智慧。文化传承,正是端午节之魂。然而,随着时光流逝、社会变迁,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传统的过节形式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网上有段子调侃,除了几个粽子、三天假期,端午这个“最熟悉的陌生节日”就是吃、喝、玩、乐,很多人早已淡忘了端午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倘若时光倒流,先贤们会怎样看待今人的这种悲哀呢!

怎样让端午节传承好悠久、厚重的传统文化,摆脱只见“粽子”、不见“屈原”的尴尬?笔者认为,节日的仪式感非常重要。我们之所以需要节日,是因为它是形塑认同的一种文化符号。过去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氛围浓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相关的仪式活动。比如说,以前中国人重大节日一定要祭拜祖先,宏大的场面、庄重的氛围,能够增加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成员的凝聚力。因此,比把传统节日设定为“假日”更重要的,是如何恢复、设置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仪式。今天,我们过有意义的端午节,不妨举办各种以爱国为主题的集体活动,比如组织诗歌朗诵、故事比赛等,让传统节日多一点时代的积极元素。

端午节如此,其他传统节日亦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真心希望包括端午节在内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不只是作为一个标本,尘封在档案馆、博物馆的橱窗里,都不只是一个“浮在空中”的图腾,而是成为我们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契机,重新绽放曾经的生机与活力。

端午节活动心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手抄报的题目:

1、屈原的故事。

3、记忆中的端午节。

4、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5、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在此次作品评比中学生的作品各有特色,并为优秀作品进行展演。此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传统文化素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感,提高文明素质,做名副其实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在本次活动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进伟人、了解历史、感受伟人的爱国情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端午节心得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为这快乐的节日做准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的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那真是既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今年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商量着今年要来点什么呢?这时,我脑子里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来,来办一个包粽子大赛,说干就干,我连忙把亲朋好友全部都请来参加包粽子大赛。正在大家都手忙脚乱忙着包粽子的时候。突然,我抬头一看,这些粽子不是破了,就是没包好。唉,怎么样可以获胜呢?忽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我为什么不做一个心形的粽子呢?我先把粽叶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里面,将粽叶包扎起来,用绳子系好,这样一个心形的粽子完成了。

相关范文推荐
  • 12-19 车辆检测报告单(通用19篇)
    报告是对研究、调查或实验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的一种书面形式,我们需要写一篇报告来汇报我们的研究成果。这些报告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主题,希望能给大家多一些写作的灵感
  • 12-19 新时代青年心得(实用19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成长的记录和见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领悟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看看别人是如何总结和概括自己的经验和思考的。
  • 12-19 职场工作总结(通用20篇)
    在写月工作总结时,我们需要客观地记录工作内容、困难和收获,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提高能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优秀的月工作总结,以供大家借鉴和学习。
  • 12-19 个人实习总结锦集(通用17篇)
    个人总结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归纳的过程,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以及自身的发展需求。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能对
  • 12-19 学校恢复线下教学方案通知(汇总21篇)
    学校是一个让学生们通过参与各种课外活动锻炼身心的平台。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学校生活中的经验和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鼓励。各学院(系部):由于前期受疫
  • 12-19 油气开采心得体会(精选23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的过程,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油气资源是人类社会运行的重
  • 12-19 幼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实用19篇)
    师德师风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师德师风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师德师风的重要性。铸师魂、立师德、
  • 12-19 妇联下半年工作总结(通用13篇)
    每个月都做一次工作总结,是我们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的重要体现。以下是几份经过精心整理和编辑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
  • 12-19 竞选中队长演讲稿两分钟(精选13篇)
    进行竞选,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执行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竞选中,这位候选人通过与选民的面对面交流和互动,赢得了选民的真诚支持。
  • 12-19 环境与保护演讲稿(精选21篇)
    演讲稿范文是演讲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参考资料,可以帮助他们明确思路、浓缩提纲、凝练表达,让演讲更加出色。最后,我们为您提供一些公司年会上的演讲稿示范,希望能帮助您在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