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大班科学打气筒教案(优秀17篇)

大班科学打气筒教案(优秀17篇)

时间:2023-12-12 06:07:03 作者:文锋大班科学打气筒教案(优秀17篇)

在进行大班教学时,合理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份大班教案范文,供教师参考和借鉴。

打气筒科学教案

日常生活中常常看见大人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气球、皮球等打气,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同时,让孩子们动手动脑了解打气筒的使用方法以及构造,并使幼儿树立起"实践来检验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

1、科学小实验,并大胆动手动脑完成小实验。

2、筒的作用以及构造,正确的使用打气筒。

3、"实践来检验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

1、材料准备:记录表每人一张,彩色笔若干盒。

2、经验准备:用打气筒。

1、重点: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实践,了解打气筒的构造。

2、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辨别打气筒的两个孔的功能。

1、提问:你们玩过气球么?什么时候?怎么玩的?(出示打气筒)怎样用?打气筒上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孔,打气管应届到哪个孔上?让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预测打气筒的',并记录下他们的猜想。

2、幼儿动手操作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师幼公共探讨实验结果:打气管应该接到哪个孔上?你猜对了么?

4、老师提问:打气筒上的两个孔哪个是进气口,哪个是出气孔?幼儿预测;教师操作:分别用手捂住出气口和进气口,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讨论。

5、总结实验探索的结果。

生活中除这样的打气筒,还有哪些打气筒,它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么?回去观察一下家里的打气筒,通过你的观察,记录下打气筒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该活动来自生活,打气筒是幼儿感兴趣的工具;活动所提供的材料充足,操作性强,有助于幼儿获得科学经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自主实验探索,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具有层次性,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并推进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科学活动有利于幼儿树立探索的精神。

大班科学打气筒教案

2、筒的作用以及构造,正确的使用打气筒。

3、"实践来检验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1、材料准备:个,记录表没人一张,彩色笔若干盒2、经验准备:用打气筒。

1、提问:你们玩过气球么?什么时候?怎么玩的?(出示打气筒)怎样用?打气筒上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孔,打气管应届到哪个孔上?让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预测打气筒的,并记录下他们的猜想。

2、幼儿动手操作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师幼公共探讨实验结果:打气管应该接到哪个孔上?你猜对了么?

4、老师提问:打气筒上的两个孔哪个是进气口,哪个是出气孔?幼儿预测;教师操作:分别用手捂住出气口和进气口,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讨论。

5、总结实验探索的结果活动延伸:

生活中除这样的打气筒,还有哪些打气筒,它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么?回去观察一下家里的打气筒,通过你的观察,记录下打气筒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该活动来自生活,打气筒是幼儿感兴趣的`工具;活动所提供的材料充足,操作性强,有助于幼儿获得科学经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自主实验探索,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具有层次性,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并推进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科学活动有利于幼儿树立探索的精神。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

1、喜欢在大自然中玩耍,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2、认识植物的名称和形状

事先与社区联系并制作介绍牌、请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协作合作、社区植物的图片

1、带幼儿在社区内转一圈,欣赏风景

2、一块地方席地而坐,师:刚才你们都看见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看到的植物外形与颜色)

3、根据幼儿的描述拿出相应的图片和介绍牌,教师简单介绍植物

4、师:我们都认识这些植物,现在我要给你们一个任务,两个小朋友有一个介绍牌,要求你们又快又正确找到介绍牌上的植物,并且将介绍牌插到植物的旁边,比比看哪一组的小朋友第一个回到这儿,出发。

5、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幼儿一起检查幼儿插的是否正确,路上并讲述各个植物的故事或历史。

6、检查结束后,要求幼儿爱护树木,并宣传做个爱护环境的好孩子。

大班科学教案

1、掌握对钟表的认识方法并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

2、培养幼儿的识别能力。

通过对认识钟表的学习,使幼儿掌握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并理解钟表的用途。

掌握整点与半点的确认人方法

1、听音乐游戏

2、请幼儿说一说,每天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入睡,

一天中都做些什么,是否认识钟表,钟表是做什么用的等一些问题。

3、教师引出新课,出示钟表,请幼儿观察,请幼儿

一说钟表上面都有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

4、幼儿回答之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同时让幼儿

解时针与分针的用途及整点与半点的时间概念,并通过讲解之后,幼儿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5、教师操作钟表的时针,让幼儿说出时间。

6、教师出示制作好的钟表,请幼儿说出钟表上的时间。

7、幼儿用圆形的纸来制作钟表,并且根据自己的想确定时间。

8、教育幼儿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的时间。

9、填写练习题。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操作,教师讲解时钟的整点与半点的识别方法,并认识时钟,在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操作过程中,兴趣极高,而且整点与半点的时针与分针指向也比较准确,有的幼儿操作的较快,有个别幼儿操作较慢,我做了亲自指导,使幼儿很快的理解了整点与半点的操作,同时教育了幼儿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

大班科学教案

1、了解种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种子食品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

2、愿意用自己的方式统计记录种子食品。

3、乐意与同伴分享种子食品,体验分享的乐趣。

1、请幼儿带各种种子食品,并对自己所带的种子食品有所了解,并将桌子布置成长条状,布置种子食品展览。。

2、种子妈妈形象。

3、幼儿有关于种子的知识经验准备。

4、每人一份记录表、笔。

1、以谈话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了解种子的作用。

(出示种子妈妈形象)“种子妈妈听说小朋友最近对种子特别感兴趣,所以今天她赶来了,想考考小朋友呢!”

教师以种子妈妈的身份进行提问,引导幼儿讨论,从而了解种子的作用。

(1)你知道哪些种子?

(2)种子主要有什么用?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种子可以繁殖后代,知道在大自然中种子巡回生长的过程。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种子可以食用。

(3)你知道哪些种子可以食用吗?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可以食用的的种子种类,如稻、麦、豆、花生、玉米、核桃....

(4)假如世界上没有了植物,没有了种子,会怎么样?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得出种子是人们食物的主要来源,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植物,没有了种子,人类就很难生存下去,因为我们每天都在食用种子。

教师小结:种子除了可以繁殖后代以外,它还可以食用,它是我们食物的.主要来源,人们每天都在食用着种子,我们离不开种子。

2、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

(1)了解种子食品的含义。

教师:种子可以食用,那么用种子做成的食品就叫做种子食品。

(2)幼儿围坐在长条桌旁,以信息发布的形式请幼儿自由介绍自己所带来的种子食品,说说是哪种植物的种子。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通过对种子的炒、煮、爆等加工方法可以制成种子食品。

教师小结:今天的种子食品可真多呀!有花生、有瓜子、有玉米、有松子,有毛豆、有蚕豆、有核桃等等,它们有的是炒着吃的,有的是煮着吃的,有的是爆着吃的,还有许多其他的加工方法呢。

(3)了解一些需多次加工的,外形变化很大的种子食品。

教师:除了这些种子食品,你还知道有哪些种子食品?

组织幼儿讨论:蛋糕、饼干是种子食品吗?

教师引导幼儿得出还有许多种子食品就在我们身边,如蛋糕、饼干、馒头等,只不过这些种子食品种子需要经过多次的加工,它们的变化很大。

3、组织幼儿品尝种子食品,并进行统计。

(1)激发幼儿品尝种子食品的兴趣。

教师:今天种子妈妈来举行一个种子食品品尝会,请小朋友来品尝各种各样的种子食品。

(2)出示记录单,提出种子食品品尝会的要求。

教师引导幼儿在品尝种子食品时还要做好统计记录,在记录单上先统计今天一共有多少种种子食品,然后可以品尝一下每种种子食品,再将你自己喜欢的种子食品记录在记录单上。提醒幼儿注意卫生,随时将垃圾放入垃圾桶中。

(3)幼儿自由记录并选取种子食品进行品尝。

教师引导幼儿品尝种子食品,并能和同伴交流种子食品的味道,如用“香喷喷”“脆生生”等词语形容品尝种子后的口感。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这些种子食品。

4、幼儿拿好记录单,一起交流种子食品品尝会的感受。

教师:今天这里一共有多少种子食品?你最喜欢吃的种子食品是什么?为什么?

1、请幼儿进行种子粘贴活动。

打气筒科学教案

1、在实验中了解玩具打气简的进气孔、出气孔的构造及其作用。

2、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并乐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拆装的玩具打气筒若干。

1、教师提出问题。

师:打气简上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口子,这根打气管应该装在哪个口子上呢?

2、幼儿预测。

此前幼儿尽管使用过打气筒,但从没留意过打气管的装法。参加活动的16个幼儿中有9个幼儿预测错误,7个幼儿预测正确。

3、幼儿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预测正确的7个幼儿很快就获得了实验的成功,另9个幼儿却遇到了困难,后来他们在同伴的启发下也获得了成功,并记录了实验结果。

4、师幼共同探讨。

师:你们的实验都成功了吗?

幼:我的实验刚开始没有成功,我用脚踩打气筒,打气筒瘪了。

不过后来我换一个口子插管子,结果成功了。

幼:我的实验刚开始也没有成功,我看见某某的做法,一试也成功了。我刚开始猜错了!

幼:插着管子的.叫进气孔,不插管子的叫出气孔!

师:有不同意见吗?

众幼:没有。

师:按你们的说法,这不插管子的口于是出气孔,那我来想个办法不让气跑出去。我把出气孔堵上,这样打气就更方便了!

(教师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支持,他们一致认为堵住出气孔,效果一定会更好。于是,教师使劲按住不插管子的口子,请一个幼儿脚踩打气筒,可是,打着打着孩子们发现打气筒瘪了,再也“抬”不起来了。)。

幼:你堵住的肯定不是出气孔,应该是进气孔!

师:打气筒的出气孔到底在哪里?

幼:那个插着管子的地方!

师:有什么办法证明这是出气孔?

幼:撕张小纸片放在出气孔前,若有气出来,纸片就会动。(结果实验成功,大家发现出气孔有气出来了。)。

幼:打气球!(结果实验成功!大家发现气球变鼓了。)幼:用手放在出气孔前面,也能感觉到有气。

5、幼儿修正自己的实验记录。

6、师幼共同收拾实验室。

大班科学打气筒教案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以幼儿为中心开展活动,要求为幼儿提供可变化的情形以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打气筒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设计本次活动《打气筒》。让孩子们动手动脑了解打气筒的使用方法以及构造,并使幼儿树立起"实践来检验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

1、了解打气筒的使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节日来临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

在装扮教室的过程中,感知打气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节日到来的快乐。

活动难点:

1、经验准备。

幼儿有玩过手动、脚踩打气筒的经验。

2、物质准备。

各种颜色气球若干;手动、脚踩打气筒14个;电动打气筒一个;自制ppt。

3、环境准备。

背景音乐《wewishyouamerrychristmas》;彩带布置的活动室。

一、情景导入。

1、教室里为什么挂上了彩带?

还可以挂些什么?

帮我吹气球?

2、幼儿吹气球。

你把气球吹大了么?

吹完气球你有什么感觉?

3、小结:用嘴巴吹气球吹不大也很累。

二、操作交流分享。

你有什么好办法吹气球?(打气筒)。

第一次操作。

每人选择一种打气筒尝试打气球。

1、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2、个别幼儿介绍。

你用的是那种打气筒?你的气球有没有变大?

介绍打气筒的名称手推打气筒和脚踩打气筒。

3、教师演示手推打气筒。

气球套在打气筒的口子,一只小手捏紧,一只小手不停地拉推打气,气球才会变大。

4、介绍脚踩打气筒的使用方法。

你是怎么打气的?

5、小结:不论手动和脚踩的打气筒都要先把气球套进出气孔,捏紧不让它漏气,然后不停的打气,这样才能把气球吹大。

第二次操作。

用刚才我们说的方法来打气球,试一试能不能成功?

看看谁打的气球多。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放音乐)。

注意安全,不要太大,以免气球爆掉。

打完一个可以继续打。

2、我们用气球打扮教室漂亮么?

你觉得自己吹气球和用打气筒那个方便?

小结:使用打气筒打气球比较方便,但是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让气球变大。

你们发现电动打气筒和刚才的打气筒那个更快呀?

1、你知道哪些地方需使用打气筒么?

2、播放幻灯片(打气筒的用途)。

3、还有许多工具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找一找。

气筒是幼儿常见并感兴趣的工具,该活动来源于日常生活之中。本次活动体现了“用事实来说话”的精神。孩子们通过实验不仅了解了打气筒的构造,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事实纠正了错误概念。利用玩具引导孩子们科学地探究其中的奥秘,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它能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到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活动组织具有层次性,一环紧扣一环,让幼儿在每一次的操作中,都明确操作要求,边操作边思考,使活动充满趣味性,幼儿在愉快、积极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

1.在看看、数数、玩玩中感知藕的一些基本特征,体验藕中有孔这一有趣的现象。

2.乐于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情况。

3.在游戏过程中,发现藕的有趣性。

1、人手一段鲜藕、藕的图片一张;

2、吸管、水(装在小塑料瓶里)、玻璃丝带、电线人手一份;

3、焐熟藕、炒藕丝、嫩藕丝每组各一盆。

1.今天我们带来了什么?(藕)

2.请小朋友看看、摸摸、闻闻、藕是怎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可以从颜色、形状还有气味等方面来说。)

(1)白白的,长长的,象小朋友的手臂。

(2)摸上去滑滑的,象一根小棍子。

(3)闻着感觉有点臭。

小结:藕是乳白色的,摸上去比较光滑,看上去象一根小棍子,也象小朋友的小手臂。

1.发现藕中有孔这一现象

师: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藕的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请阿姨和老师帮忙把藕切开,看看里面是怎样的?(当老师和阿姨把藕一段段切开来时,一阵阵的清香溢满了整个教室,教师急忙抓住这个契机,再请小朋友仔细闻一闻,现在的藕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一阵阵:好香啊!……终于还了藕的“清香”之身!)

(1)里面有一根长长的丝连在一起。

(2)藕里面还有孔。

2.数数藕有几个孔

(1)藕里的孔排成了什么形状的队伍呢?象什么? (排成了一个圆形,象一朵花。)

(2)你藕里面的这朵花有几片花瓣呢?(在这个环节中,看得仔细的孩子会发现:藕里除了有排成圆形的,象花瓣一样的孔以外,边上还有很多不规则的,象很多小气泡一样的小孔,这对问题“数数藕中有几个孔”带来了很大的干扰。为了能排除这些小气泡的干扰,于是我设计了请小朋友数数藕中有几片花瓣这个问题,使得每个幼儿都能非常形象地知道,哪些孔是要数的,哪些孔是不需要数的。)

(3)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的方法在黑板上一一展示。小结:藕切开来里面有长长的细细的丝,里面有孔,这些孔排成了一朵花的形状,这些花瓣有大有小,每个藕都有9个孔。

师:这些小洞洞到底有多深,能不能通到下面呢?

1.介绍材料(玻璃丝线、电线、吸管、水)

2.怎样才能证明这些藕的孔是通的呢?(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幼儿在操作前就能理解什么是通,什么是不通,以便在操作是能针对这一标准作出准确的判断。)

3.请小朋友自由选择工具,以证明藕的孔是通的还是不通的。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你选的是什么材料,证明是通的了吗? (个别幼儿上来示范。)

小结:不管你的藕是粗是细,是短是长,是老是嫩,我们都能用各种材料证明,藕中的每一个孔都是通的。

活动延伸:和个别种植藕的家长取得联系,带孩子们到藕池观看藕的出泥过程,同时培养孩子尊重劳动的情感。(江苏省苏州市东山实验小学幼儿园 邱红艳)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大班科学教案

1、熟悉常见玩具的多种启动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了解一些常见的民间惯性玩具。

2、乐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1、幼儿收集惯性、电动、回力、发条、拉线等多种玩具。

2、画有电池、发条、回力、拖拉线等各种标志的篓子。

3、玩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一段,包括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

一、初步分享玩具,感知不同启动方式并分类

1、幼儿自由玩玩具,感知不同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

教师:小朋友们带了很多有趣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等一会儿请你说一说:玩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办法让它动起来的。

2、集体交流操作情况,教师随机出示相应标记。

教师: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它为什么会动?你还发现了什么?

3、引导幼儿按启动方式的不同将玩具分放至不同标志的篓子内,并请幼儿相互检验操作的正确与否。

二、探究惯性玩具的奥秘

1、出示惯性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2、个别操作,集体观察,大胆猜想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

教师:请你们猜一猜,为什么它能一推就开出很远?秘密在哪儿呢?

3、教师介绍分组拆卸的工具及要求。

4、幼儿分组合作拆卸,观察惯性玩具汽车上独特的惯性轮装置。

5、集体交流发现,教师进行小结。

三、观看视频,拓展经验,了解更多有趣的民间惯性玩具

2、播放玩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让幼儿欣赏。

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将拆卸后的惯性玩具汽车重新组装起来,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进一步创设条件,让幼儿尝试拆卸发条玩具,观察其中弹簧圈的构造和作用,培养幼儿大胆猜想、专心操作、细致观察的科学探究精神。

大班科学教案

(一)师出示一支蜡烛,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师:你有什么办法让蜡烛亮起来呢?

(吹、扇……)

(二)引导幼儿进行逆向思维。

师:用什么办法把它熄灭呢?

(吹、扇……)

(师操作点燃两支蜡烛,一支罩杯子,一支不罩)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罩杯子灭,不罩没灭)

2、为什么这支蜡烛还在燃烧?

(空气……)

3、这支蜡烛怎么灭的?

(罩杯子)(慢慢的一点一点灭的)

4、为什么罩上杯子,蜡烛会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熄灭呢?

(空气……)

小结:燃烧需要空气,杯子里的空气越来越少,蜡烛就会慢慢熄灭。

三、分组操作,进一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师:再来做一个小实验,请小朋友到你们相应的组坐好,先来看有什么用具。

2、这个实验要第组小朋友共同完成,但是分工不同,有一个小朋友来点蜡烛,3个小朋友罩杯子,现在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协商,商量好后请以上坐好。

3、谁来点蜡烛?

要求:空气谁来罩杯子呢?

要求:一个杯子罩一支蜡烛,一定要同时罩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同时罩呢?

(……)那我们就来用这种方法。

4、介绍记录表请你们用线条表示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5、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6、交流结果谁把你的记录结果说给大家听?

为什么会这样呢?杯子里空气一样多吗?

四、活动延伸:用什么方法让即将熄灭的蜡烛再燃烧呢?

谁会分活动目标:学习把一个图形二等分,并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活动重点:探索不同图形二等分的方法活动难点: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活动准备:圆形卡片、正方形、长方形、记录表、剪刀活动过程:一、探索图形二等分的方法师:这里有一个图形,请大家来想办法把它分成相等的两份。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两部分是否一样大?

师小结:把一个图形分成相等大的两份,叫二等分。

二、探索正方形,将它二等分看看有多少种方法?

请小朋友取正方形,将二等分看看有多少种方法?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1、你是怎么分的?

2、分出来的两份一样吗?

3、你是怎么知道的?

4、还有其它方法吗?

教师将多种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三、探索长方形二等分的方法1、以小组进行,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2、幼儿探索后请幼儿以小组交流分享操作结果。

四、活动结束还有很多图形宝宝也想请小朋友把它们二等分,我们来分分看。

大班科学教案

1.认识毛豆的外形及内部特征。

2.能动手剥毛豆,锻炼幼儿的消极小肌肉运动。

3.学会由外到内的观察毛豆,并用完整的话语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4.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6.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带荚毛豆4筐、一个空盒子;儿歌(毛豆)

导入:直接呈现毛豆

1.师:毛豆长得什么样子?毛豆像什么?用手摸一摸,毛豆上面有什么?

2.师:小朋友们猜一猜,毛豆荚里面会有什么?

3.师: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

4.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先示范,再请小朋友们来操作,探索毛豆荚里面的样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毛豆荚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剥毛豆荚认识了毛豆朋友,知道了毛豆是绿色的,小小的,长得圆圆的,每个毛豆朋友都有一个绿色的小房子,上面还有还有毛,大家相处的非常好。

毛豆朋友还有哪些用处呢?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和家长探讨一下,下次把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

老师要将孩子们感兴趣的一个点,把它放大,从这个点引发出幼儿可以去思考探索的点。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1、认识身边感兴趣的小动物,了解小蜗牛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喜欢观察大自然,有了解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的兴趣,好奇爱问。

3、能通过收集、观察、绘画等多种活动进行探究。

4、学习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简单的猜想,能大胆与同伴交流。

5、使幼儿掌握一些蜗牛的生活基本常识。

1、有观察蜗牛的兴趣,能大胆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2、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知道蜗牛对农作物的危害。

1、活动前组织幼儿捉蜗牛,每人准备一个盛有蜗牛的昆虫盒。

2、《学前班科学活动上册》第1至2页。

一、观察活动:蜗牛的外形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昆虫盒里的蜗牛,并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2、教师引导幼儿归纳小结蜗牛的外形特征。

提问:(1)蜗牛是什么样子的?

(3)蜗牛的壳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

(4)蜗牛的怎样走路的?蜗牛爬过的地方为什么会有一条线呢?

二、讨论活动:蜗牛的生活习性。

1、蜗牛喜欢吃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

2、它是怎么过冬天的?

小结:蜗牛生活在墙边、草丛、树根、叶子背面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它喜欢吃绿色植物,特别是蔬菜。蜗牛冬天躲进壳里,用粘液封闭壳口,十分耐饥。由于蜗牛的腹足会分泌粘液,粘液粘在地上就会留在一条白线。为了保护自己,它常常在头缩进硬壳里。

三、谈话活动:蜗牛的危害。

引导幼儿看《学前班科学活动课上册》第1页,了解蜗牛的危害。

四、游戏活动:幼儿学蜗牛爬。

五、画一画:我见过的蜗牛。

活动前对幼儿已有的经验估计过高,有的幼儿虽经常捉来蜗牛玩,但没仔细观察过。当谈到蜗牛喜欢吃什么时, 对于老师而言也比较困惑,因为平时的司空见惯使我不再留心去观察。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大胆猜想、分工合作、动手尝试,并且持之以恒地做好记录,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蜗牛爱吃实物的秘密。由此我得到启示,从小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科学活动能力,培养爱观察、善思考、勇探究、乐合作、勤表达等良好习惯,对其日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百科: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

大班科学教案

1、帮助幼儿探索利用废旧物品使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2、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火箭图片,火箭头、可乐瓶人手一个,实验记录表,记号笔。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我国最近成功发射了什么宇宙飞船?

2)出示火箭图片,让幼儿观察、感知其形状。

2、第一次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2)提供火箭桶(可乐瓶)和火箭头(纸制圆锥形),让幼儿自由尝试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3)提问:你用什么方法使小火箭飞上天的?

4)请个别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种方法,并请全体幼儿学学。

3、第二次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问:为什么我们用力拍瓶子,小火箭就能飞起来?

2)出示记录表:上面是带瓶盖的可乐瓶,现在请你们猜猜用双手拍瓶子,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幼儿猜,老师记录。

3)幼儿实验:盖上瓶盖,再用力拍瓶子。

4)提问: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5)老师小结:因为有了空气的冲击力,火箭才能飞上天。

4、第三次探索:怎样让小火箭飞得更高?

1)我们已经知道火箭就是有了空气的冲击力才能飞上天。那谁有好办法使火箭飞得更高?

2)出示记录表:上面选取了小朋友玩的两种方法(单手捏、双手拍),现在请你们先猜猜哪种方法好?再实验。每组请组长记录。

3)交流实验结果(猜的跟实验的结果一样吗?哪种方法使火箭飞的更高?

4)全体幼儿一起用第二种方法试试

5、竞赛游戏:每组幼儿比赛,看看谁的火箭飞的高。

大班科学教案

1、引导幼儿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光是直线传播的。

2、在两两合作的实验中,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感受做实验的快乐。

1、教师:书写演示板、投影仪

2、幼儿操作材料:

(1)装好电池的手电筒5个、拖线的螺帽5个、铅笔5支、打气筒5个;

(2)直管5根、弯管5根

(3)幼儿记录表5张

3、经验准备:

(1)幼儿有过科学活动的记录经验。

(2)区域中玩过“打气筒吹气球”的内容。

一、故事导入

二、实验一:能不能穿过直管?

1、介绍材料

2、幼儿操作实验

3、交流试验结果,并在演示版上进行记录

总结:光和其他三个朋友都能穿过直管。

三、猜测:能不能穿过弯管?

1、(出示弯管)指导语:

2、交代猜测要求:

3、幼儿猜测,教师观察幼儿记录情况

4、交流猜想

四、实验二:能不能穿过弯管?

1、幼儿操作实验

2、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在演示版上进行记录

总结:光和铅笔一样,能够穿过直管,却不能穿过这根弯管;空气、带螺帽的线直管和弯管都能够穿过。

提问:为什么呢?你是怎么认为的?(集体讨论分析)

3、教师归纳总结: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所以不能穿过弯弯的管子。

五、尾声:引出“影子”

六、活动延伸

1、找影子,观察户外不同时间,影子的变化

2、区域探究活动,手影游戏(利用纸箱进行制作)

大班科学教案

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注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的科学现象,萌发幼儿好奇、好问、反思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 认知目标: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实验,探索发现水的表面张力。

3.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 环境布置:教室四周放四个大塑料盆,供幼儿做回形针的实验。四张桌子,分别放不同的实验材料。电视,影碟机。

2.材料准备:纸船、爽身粉、洗手液、硬币、回形针、托盘、水(供幼儿做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

3.资源准备: 制作课件(往一次性塑料杯里加硬币和在水面上托硬币的实验,五幅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图片。)

1.玩一玩,说一说。幼儿玩回形针的实验,探索发现水的表面张力。

(1)出示回形针,交待实验要求。

如果把回形针放在水里会怎样?如果把回形针托在皱纹纸上放在水里又会怎样?

(2)师幼共同玩回形针放在水里的实验。

小结:直接放在水里回形针会沉下去,大班科技活动:表面张力真神奇托在卫生纸上放在水里,纸沉下去,回形针浮在水面上。水很神奇,它的表面能承受轻微的压力,这就是表面张力。

2.看一看,想一想。看课件:往乘满水的杯子里加硬币,水面会慢慢的高而水不会流出来,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就象人的皮肤一样,让水不会流出来。帮助幼儿理解水的表面张力。

3.试一试,找一找。幼儿通过实验继续感知水的表面张力。

(1)介绍四组实验材料:第一组有纸船、吸管、眼药水的空瓶、沐浴露,你们可以大胆的尝试,让纸船在水里动起来。第二组有爽身粉,洒些爽身粉在托盘里,用眼药水的空瓶吸一点洗发水,滴在爽身粉上,观察爽身粉的变化。第三组有回形针、缝衣服的针、纸,你们想办法让它们浮在水面上。第四组有塑料杯、硬币、水,你们可以加硬币在杯子里,观察水面的变化,也可以试试把硬币放在水面上。你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组去做实验。

(2)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游戏,着重指导爽身粉的那一组。

(3)幼儿互相交流谈论做实验的情况。

4.看课件:欣赏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图片,巩固对表面张力的理解。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现象,平只要你仔细观察,多想想,多问问,你就会发现许多的奥秘。

这是一个很有趣、选材新颖的活动,它通过几个有趣的实验,使幼儿直观地了解发现了“水的表面张力”这一科学奥秘。幼儿在实验中,是专心的、自主地、兴奋的。当初在选材是我还在担心:幼儿能否理解?这几个实验会不会难了?经过反复的试教,实验用的材料改了很多次,最终有了现在这篇活动案例。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巧用收集的废旧物品。在实验中,幼儿当滴管用的就是我收集的各种空的眼药水瓶,既安全又好用;装爽身粉的小瓶子,是我收集的小药瓶,在瓶盖上扎几个小洞,幼儿用起来得心应手。

2.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我拍了几组水的实验录像,又制成光盘,并专门录音,对幼儿非常有吸引力;我在电脑上找了几幅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图片,配上解说,更是锦上添花。还有相关实验材料,很多的准备工作,虽然很琐碎,但最终使用的效果很好。

3.教师的指导用语要精炼,让幼儿多做、多说。

4.开展小组活动,以十几人为宜。

5.充分相信幼儿,他们是有潜力的,很能干的。

大班科学教案

1、知道“苔藓”这一名称和主要外形特征,了解苔藓的生长环境。

2、乐意主动采摘苔藓,感受乐趣。

3、丰富相应词语,如葫芦藓、地钱、墙藓等。

教师事先找好有苔藓的花圃、田间路边等。

一、出示苔藓实物样品、引出课题。提问:

――谁见过这些绿绿的小东西?它们会长在哪里呢?

――今天我们要去找找苔藓,可以采摘。

二、幼儿寻找采摘苔藓,过程中和幼儿一起观察其生长环境的特点,诱发幼儿(幼儿食品)有意记忆。

三、交流经验

四、幼儿再次寻找采摘,并让幼儿摘点野花、野草,为回教室让幼儿用它与苔藓合作学习插花。

五、梳理经验:

1、苔藓它多生长在潮湿、肥肥的土地里,在住宅、田园和路旁容易找到。因为是潮湿环境,因此人们走路要小心。

2、苔藓虽小也有根、茎、叶,是植物一种。(让幼儿讨论苔藓与水和阳光的关系。)活动建议:

可结合相应的季节和天气组织幼儿采摘苔藓(地钱),并烹饪、品尝苔藓植物(地钱),让幼儿了解其特殊的用处。

1、科学区中设置“下水石”、“上水石”、“没水石”,观察哪块石头能长出苔藓。(总保持着潮湿的状态,所以适合苔藓植物生长。)

2、在自然角种植苔藓。

大班科学教案

1.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夏季炎热要注意防晒,不在烈日下玩耍。

2.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协助幼儿认识一两种常见的降温工具,并简单了解人们夏季防暑降温的方法。

重点:懂得夏季炎热要注意防暑降温。

难点:了解几种降温的方法。

活动方式:集体与个别相结合

知识:了解夏季的气温特征。

物质:教具:课件:实物:小扇子、凉席、太阳帽等。

带领幼儿到树荫下、阳光下活动,感受不同的感觉。

小朋友,我们一起到户外去活动,你们感觉一下,在树荫下、在阳光下哪里最凉快?

1、说一说,刚才活动时,你感到哪里追凉快,为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有什么方法使自身最凉快?

问:“夏天里,小朋友都穿什么衣服?”“家里、幼儿园都装上了什么纳凉设备?”“我们都吃些什么来降温?”“夏季里,参与什么活动能使自身凉快起来?”

3.播放课件,进行总结:夏天到了,天气气温很高,人们都采取一些防暑降温的方法:人们穿上了夏季服装,比较单薄;家里、幼儿园都装上了空调、电扇来使人们更凉快;我们还吃一些降温食品,如:冷饮、绿豆汤、西瓜等;夏季里,到游泳池游泳是最愉快的事情,能够降温,还能锻炼身体。

4.讨论夏季防晒措施:夏季里,阳光充分,光线强烈,能把人们的皮肤晒红,怎样来访晒呢?小结:可以涂抹防晒霜,不在阳光强烈的地方活动,出门带太阳伞、戴上太阳帽,都是防晒的好方法。

5。讲故事:《小狗不热了》小动物也有防暑降温方法,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提出希望:小朋友都长大了,希望你们学会自身维护自身的方法,能够健康快乐的生长。

相关范文推荐
  • 12-12 学校学生安全教育个人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各种挑战和困惑。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这些经历的反思和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心得体会,我精心挑选了一些范文
  • 12-12 中班教案好吃的食物(专业20篇)
    中班教案是中班教师为了引导幼儿全面发展而编制的一种学习计划。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的中班教案实例,相信会对教师的中班教学有所启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 12-12 某乡镇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文档(模板23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指导。针对不同职业和行业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小编为大家汇总了一些供参考。
  • 12-12 街道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工作总结大全(17篇)
    通过做好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
  • 12-12 感谢母亲高考(实用22篇)
    优秀作文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共鸣,并带给人们思考和启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人的一生中,体验最深刻,最长久的是
  • 12-12 酒店年会职工发言稿(汇总12篇)
    发言稿通常包含开场白、主体内容和结尾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需要有恰当的措辞和引人注意的语言。通过学习和阅读一些著名人物的发言稿,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
  • 12-12 维修协议书(通用21篇)
    合同协议内容应当明确、详尽,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协议范文,供大家参考使用。甲方:(以下简称甲方)。立合同人: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 12-12 幼儿园大班绘本小威向前冲教案(精选16篇)
    幼儿园大班是培养孩子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时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二、边看ppt,教师边讲述故事前
  • 12-12 学习升旗演讲稿(汇总20篇)
    学习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学习技巧和方法的推荐,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叔叔阿姨们:。大
  • 12-12 中班语言摘苹果教案大全(22篇)
    中班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是教师教学的指导和依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中班教案,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