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生评语>五年级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通用14篇)

五年级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通用14篇)

时间:2023-12-08 07:44:06 作者:琉璃五年级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通用14篇)

教学计划需要灵活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学效果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六年级《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请四名同学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

2、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环境。先由一同学说,然后大家补充或纠正。

3、说一说哪些地方你最受感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1、默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文中外貌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课文第二段。

思考讨论。

(1)指导员对老班长说,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上级”“保姆”“勤务员”各是什么意思?老班长一路上是怎样做好“上级”“保姆”“勤务员”的工作的。

(2)在第二段中有很多描写人物动作的、语言的语句,还有一些是对事情过程的交代。这些内容都是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说说哪些内容符合以上的意思。

3、指导老班长和“我的对话的朗读”。要通过对话的朗读,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1、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朗读第三段。

1、老班长为什么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为了鱼太少了吗?

2、通过老班长带领我们过草地的一系列言行,说说老班长具有那些优秀的品质?

思考讨论。

在这长满红色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体会和感想写下来。

五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学习课文,能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能有感情朗读描写老班长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精神,从而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1)根据意思听写词语:“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

(2)齐读生字、新词。

(3)说说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1)默读课文并思考:

a、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b、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2)反馈。

(1)齐读。

(2)质疑:“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怎么会“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3)讨论。

(4)定向。找一处老班长的语言,读读,简要说说意思,然后想想反映了老班长的什么精神,最后有感情朗读。

(5)自学。

(6)交流。(以感情朗读为重)。

(7)体会老班长的精神。

(8)说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9)练习。

(1)根据意思写词语。

(2)体会“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泮会萍观《金色的鱼钩》有感五年级

1935年的秋天,炊事班班长受到了指导员照顾我和两个小病号的任务。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不到半个月,我们的粮食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

一天,老班长在一个水塘给我们洗衣服时,发现水塘有鱼,便用缝衣针钓了几条鱼,我们美美地享受了。

我们从来没见过老班长吃鱼,他总是说他吃过了,我要一探究竟,发现了老班长吃着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劝老班长也吃鱼肉,可是他不同意,还支支吾吾地找借口,望着他那十分严峻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的怀里哭了起来。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汤里只有半条猫鱼,我们都不吃,老班长坚决让我们吃,说如果不吃就走不出草地,我们含泪答应了,我们接近草地的边了,老班长却因长期没吃东西而壮烈牺牲了。

我决定把老班长的鱼钩包起来,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

五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红军过草地是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终于党、终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感情。

相关课件。

第一课时。

一、示课题,生疑激趣。

1、板书课题、解题。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从审题入手,在交流解答中点出文章中心,达到了从整体入手的目的。)。

2、简介时代背景。

(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3、欣赏课件。

(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达到激趣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全文,读后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全文。

(出声读、默读、边读边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读,兴趣会比较浓厚。)。

2、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学生可根据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细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读文,想想按什么顺序给文章分成哪几部分。(展开讨论,只要分段能讲出自己的道理即可。)。

2、练习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内容。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由小组合作完成,再分别汇报,全班交流。)。

四、选读课文,体会情感。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练习。

交流自己喜欢的句、段,谈谈体会,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边读边画,简单记下自己的体会。

六年级《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课型:问题生成课。

【教学内容】。

选自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英雄,教材选编了五篇课文,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英雄的事迹。本篇文章是第二篇课文,以叙事为主,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一位炊事班长牢记党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和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突出了人物的崇高品质,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时,应把其作为重点。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英雄”这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英雄?我发现学生对于英雄的认识仅局限于只有做出惊天动地业绩的人才是英雄的层面。针对学生思想上的缺憾,我想在《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教学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对英雄的含义能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2.本篇文章发生的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有一定的距离,老班长的所作所为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学生来说可能无法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设置了特定的问题情境,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教学设想】。

课文较长,我第一课时让学生快速读文,扫清课文字词障碍,理清层次,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并在观看视频资料中了解长征重大意义。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3.了解课文背景,知道长征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4.理清思路,再读质疑。

过程与方法:

1.概括故事、品读语句。

2.朗读法、问答法、质疑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感知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了解长征。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字词,感悟老班长的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长征的意义。

【知识链接】。

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学法指导】。

1.朗读讨论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六字”读书法:通过读、画、写、记、练、思的方式在读文时进行批注,总结归纳。

3.质疑点拨法:采取质疑研讨、点拨指导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诵读毛泽东写的《长征》。

2.走进长征,了解长征,课件出示长征的资料。

3.导语: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一个个红军战士历尽千难万险,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设计意图:故事发生在长征途中,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有一定的距离,了解时代背景,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一)速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1.时间:1935年秋天。

2.地点:草地。

3.人物:老班长三个小战士。

4.事件:一位炊事班长牢记党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故事。

提示:把四要素连接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1935秋天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一位炊事班长牢记党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和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

(设计意图:课文较长,学会快速读文,捕捉关键信息,指导学生用连接四要素的方法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词。(学法引领:读,仔细观察,能用猜谜、结构加减组合熟记字形。用红笔强调易错点,找出形近、音近的字,在辨析中学会正确运用生字。)。

1.小组内组织订正、检查。

2.展示学习情况。

教师点拨:一起学词语(学法引领:查词典,了解意思,能活学活用。)。

3.指名读。

开展读、写的竞赛,考一考。

(设计意图:组内学习生字词,会更容易发现学生在书写和读音方面存在的问题,印象会更深刻。)。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浏览课文,寻找课文线索。

课文线索:鱼钩。

2.围绕鱼钩写了那些内容?

三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1-4):写老班长想办法照顾病号,在粮食吃尽的时候做鱼钩钓鱼给生病的战士们吃。

第二部分(5-22):写老班长坚持夜晚钓鱼给战士们吃,自己却舍不得吃。

3.根据线索“鱼钩”给文章加小标题。

做鱼钩--用鱼钩--藏鱼钩。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紧扣课后第二题设计,引导学生围绕线索理清楚层次,并培养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标题的能力。)。

四、观看电影《长征》片段,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

1.视频资料观看。

2.学生畅言观后感。

3.小结: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影视资料作为突破口,体会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性。)。

五、三读课文,问题生成。

1.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2.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提炼问题的能力。简单问题组内解决,共性问题留作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六、小结评价,作业拓展。

1.课文中老班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课外阅读《倔强的小红军》、《丰碑》等文章。

(设计意图:为学生推荐的两篇文章都发生在长征途中,主人公与《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品质有极其相似之处,对学习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五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5金色的鱼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1.认读12个生字,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略读课文,简要地复述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丰富学生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新授课

1课时

1.生字教学及课文片断的课件,生字、生词的卡片;

2.相关录音带、挂图以及红军过草地的vcd片断。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自读文本,理清脉络

三、多向交流,理解体会

四、重点分析,领悟主旨

五、延伸文本,拓展阅读

2.揭示课题板书:金色的鱼钩。齐读课题。

3.简介背景教师边播放《长征》中红军过草地的vcd片断,边讲述故事发生的背景。然后出示指导员说的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去。”(让学生体会句子的含义,并试着回答在草地上,他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师:课文所讲述的是个怎样的故事呢?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2页。

泮会萍观《金色的鱼钩》有感五年级

1935年秋天,红四军进入草地,我和两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老班长留下来照顾我们,我们走得很慢。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和青稞面给我们吃,后来青稞面吃完了。一天,老班长发现了鱼,便每天钓鱼给我们吃。

可老班长自己却没有吃过一点鱼,问他时,老班长还说自己吃过了。我不信,就悄悄地跟着他,看见他坐在那里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

老班长看见我了,便叫我不要告诉别人,还说找吃的不容易。

渐渐接近草地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但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老班长说,让我们好好弄点吃的,我们四处找野菜,拾干草,老班长去钓鱼。过了好久,还不见老班长回来,最后在一个水塘旁边找到了他。我们喂他喝鱼汤的时候,老班长已奄奄一息了。最后,老班长闭上了眼睛。

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包起来,我想,等革命胜利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馆去。

年五年级的作文:金色的鱼钩

1935年的秋天,指导员委托老班长帮助受病的我和两个小同志走出草原。

到了宿营地老班长就挖野菜做青稞面给我们吃,一天他给我们洗衣服,忽然跳出一条鱼,他做了一个鱼钩,天天钓鱼挖野菜给我们吃,但老班长不跟我们一起吃。我怀疑老班长不吃就等他收碗筷时,跟着他去看原来老班长不吃鱼,只嚼草根鱼骨头,把鱼给我们吃。我知道了,呆住了。我想给老班长分担,但老班长还是拒绝了。第二天我们怎么也吃不下,在老班长的劝告下,我含着泪花,大口大口的咽下去,挨了一天又一天,终于走到草地边上。

五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一、教学目的: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红军过草地是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终于党、终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示课题,生疑激趣。

1、板书课题、解题。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从审题入手,在交流解答中点出文章中心,达到了从整体入手的目的。)。

2、简介时代背景。

(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3、欣赏课件。

(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达到激趣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全文,读后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全文。

(出声读、默读、边读边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读,兴趣会比较浓厚。)。

2、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学生可根据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细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读文,想想按什么顺序给文章分成哪几部分。(展开讨论,只要分段能讲出自己的道理即可。)。

2、练习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内容。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由小组合作完成,再分别汇报,全班交流。)。

(四)选读课文,体会情感。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在精读中品析鉴赏。

1、老班长闪光的品质在作者描写的三次喝鱼汤的情景中得以充分体现。请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情景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品一品。

2、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1)第一次喝鱼汤的情景是怎样的,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光品质。

(2)第二次喝鱼汤的情景,你想抓住哪几句话体会老班长的闪光品质。

“我起初不喝鱼汤,老班长命令我们喝下鱼汤”。投影出示课文插图,观察人物神态,体会人物内心。

联系前文老班长“硬咽鱼骨头”和“摸黑找野草”等感人场面,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由“学会”转到“会学”上来。)。

(3)第三次喝鱼汤的情景,又是怎样的?抓住你深受感动的句子谈谈体会。

启发想象:假如你是课文中的小梁,此时此刻,手掣鱼竿,会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揣摩人物内心。)。

抓住老班长临终前的话语思考:给老班长喝鱼汤是“浪费”吗?为什么老班长这么说?

体会“浪费”的意思,品悟到老班长即便剩下最后一口气,仍坚持把鱼汤留给病号吃的平凡而伟大的精神。

(六)在研读中感悟、感染。

1、课文中前后一共八次出现“啊”字,找出带有“啊”字的句子,练习朗读,品悟情感。

(以往学生往往对“啊”字的读法不加区分,这就不利于对句子的含义的理解。读好这不引人注目的“啊”字,对品析人物情感大有好处。)。

(1)典型示范。

投影出示“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请把“啊”和全句联系起来轻读,体味这两个“啊”字表现的思想感情。

(2)教师范读。

(由词联句,由句联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两个“啊”字,就突出了老班长可敬可佩的形象,突出了革命战士之间的深厚友情。)。

(3)自读自悟。

(交流、朗读中体会到不同的句子中的“啊”字的语调、语速、语气不能都一样,应随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2、配乐分角色朗读全文。

(透彻的理解之后,配上感人的音乐,带学生进入感人的情景之中,入情入境地感悟、感染。)。

3、总结升华,课堂练习。

(2)写一写学了本文的感受。写心里话,抒心中情。

《金色的鱼钩》缩写五年级作文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尤其严重,炊事班长负责照顾我们,因为他岁数大待人又亲切,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我们走得慢,青稞面却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无意中发现水塘里有鱼,从此,带着鱼钩钓鱼、做鱼汤给我们喝,就成了他的重要任务。可老班长却从来不喝,只以草根和鱼骨为食,被我发现这个秘密后,他竭力劝说我守住秘密,并坚定地表示这是他的职责,还向我诉说了找食物的困难。

第二天,我百感交集,怎么也喝不下老班长端来的鱼汤。老班长命令我们必须要坚强,我们含泪喝下了鱼汤。

终于快走出草地了,老班长瘦得只剩皮包骨头。这天上午,老班长又出去钓鱼,却迟迟不归。我们找到他时,他已经不行了。我好不容易钓上条小鱼,做成鱼汤端给他喝。他却拒绝了,说别再浪费食物,还说没把我们照顾好,说完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我们万分悲痛。我把老班长的鱼钩小心收藏起来,想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泮会萍观《金色的鱼钩》有感五年级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就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我们几个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多里路。可是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就吃完了。我们因为营养不良,一天一天的瘦了下去。

一天,老班长在洗衣服时看到一条鱼蹦出了水面,他便做了一个鱼钩开始钓鱼,当天晚上,我们就吃到了鱼汤。

后来,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我们也经常喝鱼汤,可是我从来没有看到班长喝鱼汤。有一次我问老班长:“老班长,您怎么不吃鱼呀?”可他却说:“我吃过了。”我不信,等他走了,我就跟着。果然,老班长在吃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呆住了。可是老班长却不让我告诉别人。

一次,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我和两个小同志都不肯吃,在老班长的命令下,我吃了鱼汤。

终于要出草地了,可老班长却牺牲了,我们哭泣了很久。我想在战争胜利后,一定要把鱼钩送到博物馆里去。

五年级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心里感动不已。课文中那“金色的鱼钩”就像老班长的光辉形像,总是不断地浮现在我眼前。

故事说的是在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一位炊事班长为了歇尽全力去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不惜牺牲自己英雄事迹。老班长,你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真令人敬佩。当我看到“他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的鱼骨头…….”时,我的鼻子也酸了,眼泪差不多要流出来了。

老班长,你为了革命,为了长征的胜利,你忍饥捱饿,甘心吃苦,保住了三位小战士的生命,而你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老班长,为了长征的胜利,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你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

现在,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但却没有好好珍惜。回想起来,我以前没有好好珍惜粮食,吃饭时常常是个“小漏嘴”。我错了,我要爱惜粮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老班长,您安惜吧,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更加富强!

“红军”一个多么令人敬佩的名字啊!他们在新中国成立的史册上是不可缺少的一页。有了红军,我们农民才翻身做了主人。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它主要讲的是作者和另外两个小同志肠胃病太严重了,实在跟不上队伍,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他们走在后面。老班长在断粮的情况下,烧红了一根缝衣针,再把它弯成个钓鱼钩去钓鱼了。此后,他们基本每天都能吃上鱼。可有一天,作者发现老班长在嚼他们吃过的鱼骨,才知道老班长根本没吃过一口鱼。到最后,在草地的边缘时,老班长却不行了,连作者端给他的一碗可以维持他生命的鱼汤都没喝,就牺牲了。

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老班长为了能让三个生病的小红军战士走出草地,而自己却光荣地牺牲在草地边沿。他这种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精神多令人感动啊!他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是老班长,用自己的生命继承了红军优良传统;是他,谱写了红军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赞歌!

想到这里,我的眼前不禁浮出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景:《飞奇泸定桥》、《一袋干粮》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千千万万的红军,革命才取得了胜利。也正是因为这些革命先烈,我们才拥有了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勇于付出、敢于奉献的精神,来吧,让我们协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叫《金色的鱼钩》,学完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金色的鱼钩》主要写的是红军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为了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走出草地,将仅有的食物让给了三个小战士自己却牺牲了的事。学完以后,我深深的感动了。老班长啊,当指导员向你布置任务时,你毫不犹豫的接受了;当三个小战士吃不上东西时,你整夜的合不拢眼;当你钓到鱼时,你给三个小战士吃,自己却吃剩下的鱼骨头;当小梁发现你的秘密时,你嘱咐小梁保密;当三个小战士被饥饿和疾病折磨时,你鼓励他们不要丧失革命意志......老班长啊,你真的不饿?不,不是这样!是革命精神撑着你。那硬邦邦的鱼刺,你是怎眼咽下去的啊?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些孩子还不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回想起来可真是惭愧啊!

虽然在课文中你牺牲了,但在我心里,你还是活着的,因为你的精神,你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老班长这种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令我感动。

啊!老班长,我敬佩你!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五年级作文

《金色的鱼钩》记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阅读。

文中的炊事班长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为照顾掉队的三位年轻重病伤员,用缝衣针做成鱼钩,尽量给同志们准备鲜美的鱼汤,自己却忍住饥饿舍不得尝一口。在带领同志们即将走出草地时,他却壮烈牺牲了。

读完这篇课文,我两眼湿润了,眼前浮现的是那感人肺腑的一。

2

页,当前第。

1

1

2

五年级文言文改写

1935年的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还不到四十岁,可两鬓都白了,大伙都叫他“老班长”。我们一走到宿营地,他就到处找野菜草根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吃,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两袋青稞面都吃完了。一天,他给我们洗衣服,忽然,跳出一条鱼来,他急急忙忙的跑回来,取出一根针烧弯,跑的水塘旁边扎了一条鱼。所以,今天晚上我们就有新鲜的鱼汤可以吃了。老班长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口。这天,我问老班长,“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我吃过了,一起锅就吃了。”我不信,晚上我悄悄跟着老班长,看到老班长端着搪瓷碗,吃我们吃掉的鱼骨头,顿时,我感到喉咙里有千万根针扎一样。老班长发现了我,一时说不出话来。我哭着跑到老班长面前,“老班长你。”“小梁别出声,咱们是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现在你们的任务是要走出草地。”

我们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老班长决定在这里停一停吃点东西,他又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可他因为太饿了,昏倒在水塘边上。我弄来鱼汤给他喝,他不喝,让我们喝,最后牺牲了。

我们哭了很久。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五年级:孫小雨。

相关范文推荐
  • 12-08 班级疯神榜(热门20篇)
    优秀作文是经过反复斟酌和精心设计的文字构思,在表达上有层次、有亮点、有感染力的写作艺术。这些优秀作文是作者用心写作的结果,也是他们对于生活、社会和自我思考的一种
  • 12-08 校本培训个人心得(通用22篇)
    培训心得可以让我们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以下是一些培训心得范文的精选,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一名优秀的教师既是好的教书匠也是
  • 12-08 梦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17篇)
    幼儿园大班的学习内容主要涉及语言、数学、科学等方面。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幼儿园大班教学资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1、知道十二生肖有哪些动物。2、能将十
  • 12-08 大班语言活动小老鼠和大老虎教案(模板15篇)
    通过大班教案的使用,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接下来是一些大班教案的编写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
  • 12-08 成长中的故事的小学(精选12篇)
    优秀作文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能够让读者按部就班地展开阅读。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华摘录,它们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和启发。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我和三姐跳绳的故事
  • 12-08 小学生读书感受(优秀21篇)
    优秀学生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他们能够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并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学生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简爱》这本书的主
  • 12-08 关爱是一种美德(通用17篇)
    优秀作文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合理的结构安排,使得文章条理清晰、观点明确。阅读优秀的作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优秀作文的要点。关爱是一种美德,给予他人幸福,带
  • 12-08 小学生记录日常(实用21篇)
    作文是我们展示自己独特思维和感受的一面镜子,也是我们成长和成才的见证。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几篇优秀作文吧,感受其中的优秀之处。外公有时好,有时坏。坏起来让人牙痒
  • 12-08 五年级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热门21篇)
    优秀作文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观点和深入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一些老师点评的优秀作文示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技巧。要说我最不喜欢做的事,那就
  • 12-08 青岛金沙滩(通用20篇)
    优秀作文能够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启发读者思考和行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师傅,到如家酒店好吗?”观完大海的我们,就要去宾馆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