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条据书信>高三文言文复习指津高三必修教学论文(实用18篇)

高三文言文复习指津高三必修教学论文(实用18篇)

时间:2023-11-29 11:24:01 作者:紫薇儿高三文言文复习指津高三必修教学论文(实用18篇)

范文范本是在学习和工作中为了指导和参考而提供的一种示范性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总结

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_山河。

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出的血可以使盾牌漂起来;(秦国)乘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诸侯,分割各国的土地。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方的边界修筑长城来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余里。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的应和他,都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着他。

7、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试着让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量一下长短大小,较量一下权势和力量,那就不能够相提并论了。

8、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得到了天子权势,统治着八州,使同列的诸侯朝拜称帝,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9、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总结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译: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就直了,金属制的刀剑等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范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什么过失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达到千里;。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船只的人,并不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不能)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不能)汇成江河大海。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用心专一啊。

【二】。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译:秦国有足够的力量(乘他们)困顿而他们,追赶逃兵败将。

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

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出的血可以使盾牌漂起来;(秦国)乘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诸侯,分割各国的土地。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方的边界修筑长城来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余里。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的应和他,都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着他。

7、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试着让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量一下长短大小,较量一下权势和力量,那就不能够相提并论了。

8、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得到了天子权势,统治着八州,使同列的诸侯朝拜称帝,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9、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求!无乃尔是过与?

翻译:冉有!恐怕该责备你吧?

无乃”,岂不,难道不,恐怕。“过”,责备。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翻译:(盲人)站立不稳而又不能扶持,摔倒了又不能扶起来,那么还要用那些辅助的人干什么呢?相:这里指搀扶瞎子走路的人。

3、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翻译: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担任这个职位,(如果)不能的就不要去(当那个官)。”

陈:施展。列:职位。(翻译时要字字落实,字字对应)。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嘴上)不说“想要(得到)它”却一定要替自己的行为编造借口(来搪塞的态度)。疾:痛恨。辞:托辞,借口。

6、既来之,则安之。

翻译:既然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了,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

7、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我担忧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三】。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兵器已经接触(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跑一百步然后停下,有的人跑五十步然后停下。

注意:“或”,有的(人)。“走”,在古代是指逃跑。

3、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不行。只是没有跑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5、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网眼细密的渔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亩的宅地,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制的衣服了。

7、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译:粮食和鱼鳖不会吃完,木材不会用尽,这就使百姓对供养活着的人、安葬死去的人没有什么不满。

8、(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七十岁以上的人穿帛食肉,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这与拿着刀子刺人而把人杀死后,却说‘这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

高三文言文复习指津高三必修教学论文

1.参考答案:“……得玉,……子罕。……受……曰:“……玉人,……宝也,……献之。”……曰:“……为宝,……为宝。……与我,……宝也。……其宝。”

2.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并翻译。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节选自《学记》)。

(对第一句,有同学这样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然从语感上看,这样读也很上口,但是,从文义上却讲不通。因此,断句,首先要考虑的是文义的通畅。)。

参考译文: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

3.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并翻译。

文德后贺太宗。

3.参考答案:1.(1)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2)参考译文: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我,弄得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太宗震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

4.阅读语段,用“/”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4.参考答案:婴儿非与戏也m婴儿非有知也m待父母而学者也m听父母之教m今子欺之m是教子欺也m母欺子m子而不信其母m非以成教也。

参考译文: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5.阅读语段,用“/”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史记》《张仪列传》)。

5.参考答案:(门下意张仪m曰m仪贫无行m必此盗相君壁m共执张仪m掠笞数百。)参考译文:张仪停止学业后到各诸侯国游说。他曾陪伴楚国的相国饮酒,后来这位相国发现丢了一块玉璧,他的门客怀疑是张仪偷的,说:“张仪贫困,行为不端,一定是他偷了相国的玉璧。”于是他们一起把张仪抓来,用鞭子打了数百下,但张仪拒不承认也不服气,只得放了他。他妻子说:“唉,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怎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张仪说:“这就够了。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总结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了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了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孔子说:“聪明而且爱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被称做‘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

其不善者而改之。”

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也有,则)加以改正。”

《世说新语》二则。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陈太丘的儿子)陈方元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元方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不讲礼貌。”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有回。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

“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

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

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

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

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

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

华、王之优劣。

华歆、王朗的优劣。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

金溪县百姓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仲永出生五岁了,从来不认识(笔、墨、纸。

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

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

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都很惊奇,纷纷邀他父亲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求仲永题诗。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天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父亲一起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有十二三。

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

岁了,让他作诗,(写得已经)不能符合以前的名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家,

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又到舅舅家,问他们仲永的情况,他们说:“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唧唧又唧唧,木兰地着大门纺织。听不见织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叹息的声音。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问木兰想什么,问木兰怀念什么。木兰也没有什么想的,木兰也没有什么怀念的。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

昨天下午见到军中的文告,可汗正大规模地征兵。好多好多卷的文告啊,上面都有父亲。

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长兄。愿意无买鞍买马,从此替父出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

去东市买骏马,去西市买鞍鞯。去南市买笼头,去北市买长鞭。早上辞别爹娘,

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傍晚到了黄河边上,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流水在溅溅作响。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早上离开黄河边,傍晚到了黑山上,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只听见燕山下胡人的战马在啾啾嘶鸣。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

奔驰万里赶赴战场,飞越一个个关口、一座座山峰。从北方来的寒气中传来用刁斗报更。

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射在铠甲上。很多很多的将士战死沙场,很多很多年后将士回到故乡。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回来后拜见天子,天子高坐在大殿上。记了许多许多次功勋,颁发了许多许多的奖赏。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要做官,只希望驰骏马,送我回到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爹娘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迎出外城;姐姐听到妹妹回来了,对着大门整理妆饰;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

穿上过去的衣裳,对着窗户梳理黑发,对着镜子贴上花黄。走出门看望战友,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战友们都惊慌:在一起很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雄兔和雌兔都脚步跳跃,目光迷离;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哪能分辨出哪是雄哪是雌?

.诗五首。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年轻时离开家乡年老才回来,一口乡音未改两鬓已是疏落苍白。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儿童见到我却不认识我,笑着问我这位“客”是从哪里来。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我与你都充满离愁别绪,因为我们同是远离家乡、在外做官的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己,远在太内涯也好像近在咫尺。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不要在分手的地方,像青年男女一样哭哭啼啼,沾湿佩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我被贬离开京城,在巴山楚水那种凄凉的地方生活了二十三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在外面,我怀念老朋友的时候,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我回到故乡,恍如隔世,正像传说中的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了你吟诵的这首诗,暂且凭着杯中的美酒振奋精神。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因此以为了不起。他曾在自己家的菜园。

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里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睛看他,很长时间都不离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的老头儿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

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的技术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头儿说:

“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没有什么别的,只不过手浮熟练罢了。”陈尧咨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呢?”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

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

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舀油往葫芦里倒,油从钱孔中穿过。

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去进入葫芦,但是钱没有打湿。卖油的老头儿接着说道:“我也没有什么别的,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只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卖油的老头儿走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缺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见不到日月的。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

到了夏季,江水上涨,淹没丘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有时遇到皇帝。

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命令急需传达,早上从四川的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湖北的荆州。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里。即使是乘御快马疾风,也没有这样迅疾。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

在春冬季节,则有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峰之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更显出水清山峻,草木茂盛。(这情景)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

每逢到了天气放晴或降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寂静的涧谷中,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

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鸣荡,哀婉凄切。所以,打鱼的人往往。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唱道:“巴东三峡哦,巫峡最长;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的叫哦,不禁泪湿衣裳。”

古文二则。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蔡嶙,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

吴县有一个叫蔡璘,字勉旃的人。他重视诺言和责任,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

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

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勉旃把他朋友。

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

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子,不肯接受,说道:“哎呀!

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呀。”蔡勉旃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

卒辇而致之。

最终蔡勉旃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

戴震难师。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

戴震这一年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蕴藏积蓄久的缘故吧,他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

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

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

生“这里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曾子记述的?又凭什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曾子的弟子记。

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

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

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的?”先生没法回答,说:“这是个不同寻常的小孩。”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秦氏的楼台。秦家有个美好的女孩,自家起名叫做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罗敷善于种桑养蚕,常常采桑在城南角;篮子是系着青丝带,笼钩是用桂枝做成。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头上梳着云朵般髻,耳上佩着明珠宝饰。下身穿着缃绮的裙,上身穿着紫绮的袄。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走路的人见到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须。年少的人见到罗敷,摘下帽子只戴纱巾。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耕田的忘记了把犁耕田,锄地的忘记了握锄锄地;来往的人相互埋怨,只是为了看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谴吏往,问是谁家殊。

从南面来了一个太守,乘五马拉的车徘徊不前。太守命令手下去问,是谁家美丽的女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十五已出头。”太守问罗敷:“(你)愿意与我同车共载吗?”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罗敷走上前对太守说:“你是多么的愚蠢!你有你的家室,我有我的丈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我丈夫在东方做官,跟随的人马多,他在最前列。怎样认识我丈夫,白马后跟着黑色的小马。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青丝系在马尾巴上,黄金点缀马头。腰上佩着鹿卢剑,高贵可值千千万万。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十五岁做小吏,二十岁时做了大夫。三十岁时做了侍中郎,四十岁时做了一城的长官。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丈夫长得皮肤洁白,胡须疏朗得体,从从容容踱着方步,落落大方有大官气派。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在座的众人,都说我的夫婿不一般。

诗五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在柳絮落光杜鹃蹄叫的季节,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风一直送到夜郎西。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辽阔的江南,到处一派绿树红花莺啼燕舞的景象,无论是傍水的村落,还是依山的城镇,都酒旗飘飘。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那南朝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楼台,在烟雨蒙闷中时隐时现。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峰上的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上面可听见天鸡破晓,看见太阳初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我不害怕漂浮的云把眼遮住,当然是因为我身处最高处。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有多大?从齐到鲁都可望见。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苍将神奇秀丽都集中在东岳泰山,山南山北明暗不同。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远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峰顶,看到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挥师向东到了碣石,正好在此观望沧海。海水多么荡漾,山岛多么高耸突兀。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丛生在一起,百草长得丰盛茂密。秋风萧瑟,一片凄凉;海中翻滚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其出其里。

日月仿佛是从大海里出来的;灿烂的银河,仿佛也是从海里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太幸运了,用诗歌来唱出自己的志向!

《论语》十则。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了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了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子贡问孔子说:“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孔子说:“聪明而且爱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因此被称做‘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我有哪一样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也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

其不善者而改之。”

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也有,则)加以改正。”

《世说新语》二则。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陈太丘的儿子)陈方元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元方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不讲礼貌。”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有回。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

“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

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

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

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

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

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

华、王之优劣。

华歆、王朗的优劣。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

金溪县百姓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仲永出生五岁了,从来不认识(笔、墨、纸。

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

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

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都很惊奇,纷纷邀他父亲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求仲永题诗。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天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父亲一起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有十二三。

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

岁了,让他作诗,(写得已经)不能符合以前的名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家,

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又到舅舅家,问他们仲永的情况,他们说:“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唧唧又唧唧,木兰地着大门纺织。听不见织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叹息的声音。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问木兰想什么,问木兰怀念什么。木兰也没有什么想的,木兰也没有什么怀念的。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

昨天下午见到军中的文告,可汗正大规模地征兵。好多好多卷的文告啊,上面都有父亲。

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长兄。愿意无买鞍买马,从此替父出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

去东市买骏马,去西市买鞍鞯。去南市买笼头,去北市买长鞭。早上辞别爹娘,

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傍晚到了黄河边上,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流水在溅溅作响。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早上离开黄河边,傍晚到了黑山上,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只听见燕山下胡人的战马在啾啾嘶鸣。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

奔驰万里赶赴战场,飞越一个个关口、一座座山峰。从北方来的寒气中传来用刁斗报更。

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射在铠甲上。很多很多的将士战死沙场,很多很多年后将士回到故乡。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回来后拜见天子,天子高坐在大殿上。记了许多许多次功勋,颁发了许多许多的奖赏。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要做官,只希望驰骏马,送我回到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爹娘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迎出外城;姐姐听到妹妹回来了,对着大门整理妆饰;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

穿上过去的衣裳,对着窗户梳理黑发,对着镜子贴上花黄。走出门看望战友,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战友们都惊慌:在一起很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雄兔和雌兔都脚步跳跃,目光迷离;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哪能分辨出哪是雄哪是雌?

.诗五首。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年轻时离开家乡年老才回来,一口乡音未改两鬓已是疏落苍白。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儿童见到我却不认识我,笑着问我这位“客”是从哪里来。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我与你都充满离愁别绪,因为我们同是远离家乡、在外做官的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己,远在太内涯也好像近在咫尺。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不要在分手的地方,像青年男女一样哭哭啼啼,沾湿佩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我被贬离开京城,在巴山楚水那种凄凉的地方生活了二十三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在外面,我怀念老朋友的时候,只能徒然地吟诵《思旧赋》;我回到故乡,恍如隔世,正像传说中的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了你吟诵的这首诗,暂且凭着杯中的美酒振奋精神。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因此以为了不起。他曾在自己家的菜园。

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里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睛看他,很长时间都不离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的老头儿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

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的技术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头儿说:

“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没有什么别的,只不过手浮熟练罢了。”陈尧咨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呢?”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

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

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舀油往葫芦里倒,油从钱孔中穿过。

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去进入葫芦,但是钱没有打湿。卖油的老头儿接着说道:“我也没有什么别的,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只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卖油的老头儿走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缺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见不到日月的。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

到了夏季,江水上涨,淹没丘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有时遇到皇帝。

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命令急需传达,早上从四川的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湖北的荆州。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里。即使是乘御快马疾风,也没有这样迅疾。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

在春冬季节,则有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峰之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更显出水清山峻,草木茂盛。(这情景)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

每逢到了天气放晴或降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寂静的涧谷中,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

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鸣荡,哀婉凄切。所以,打鱼的人往往。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唱道:“巴东三峡哦,巫峡最长;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的叫哦,不禁泪湿衣裳。”

古文二则。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戴震难师。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蔡嶙,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

吴县有一个叫蔡璘,字勉旃的人。他重视诺言和责任,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

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

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勉旃把他朋友。

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

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子,不肯接受,说道:“哎呀!

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呀。”蔡勉旃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

卒辇而致之。

最终蔡勉旃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

戴震难师。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

戴震这一年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蕴藏积蓄久的缘故吧,他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

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

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

生“这里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曾子记述的?又凭什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曾子的弟子记。

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

“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

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

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的?”先生没法回答,说:“这是个不同寻常的小孩。”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秦氏的楼台。秦家有个美好的女孩,自家起名叫做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罗敷善于种桑养蚕,常常采桑在城南角;篮子是系着青丝带,笼钩是用桂枝做成。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头上梳着云朵般髻,耳上佩着明珠宝饰。下身穿着缃绮的裙,上身穿着紫绮的袄。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走路的人见到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须。年少的人见到罗敷,摘下帽子只戴纱巾。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耕田的忘记了把犁耕田,锄地的忘记了握锄锄地;来往的人相互埋怨,只是为了看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谴吏往,问是谁家殊。

从南面来了一个太守,乘五马拉的车徘徊不前。太守命令手下去问,是谁家美丽的女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十五已出头。”太守问罗敷:“(你)愿意与我同车共载吗?”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罗敷走上前对太守说:“你是多么的愚蠢!你有你的家室,我有我的丈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我丈夫在东方做官,跟随的人马多,他在最前列。怎样认识我丈夫,白马后跟着黑色的小马。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青丝系在马尾巴上,黄金点缀马头。腰上佩着鹿卢剑,高贵可值千千万万。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十五岁做小吏,二十岁时做了大夫。三十岁时做了侍中郎,四十岁时做了一城的长官。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丈夫长得皮肤洁白,胡须疏朗得体,从从容容踱着方步,落落大方有大官气派。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在座的众人,都说我的夫婿不一般。

诗五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在柳絮落光杜鹃蹄叫的季节,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风一直送到夜郎西。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辽阔的江南,到处一派绿树红花莺啼燕舞的景象,无论是傍水的村落,还是依山的城镇,都酒旗飘飘。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那南朝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楼台,在烟雨蒙闷中时隐时现。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峰上的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上面可听见天鸡破晓,看见太阳初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我不害怕漂浮的云把眼遮住,当然是因为我身处最高处。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山有多大?从齐到鲁都可望见。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苍将神奇秀丽都集中在东岳泰山,山南山北明暗不同。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远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峰顶,看到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挥师向东到了碣石,正好在此观望沧海。海水多么荡漾,山岛多么高耸突兀。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丛生在一起,百草长得丰盛茂密。秋风萧瑟,一片凄凉;海中翻滚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其出其里。

日月仿佛是从大海里出来的;灿烂的银河,仿佛也是从海里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太幸运了,用诗歌来唱出自己的志向!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总结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论语》各章各节独立成篇,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仁”这一核心思想,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特殊词义。

(1)何以伐为(2)是社稷之臣也。

(3)盖均无贫(4)则修文德以来之。

2.词类活用。

(1)既来之,则安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二、文言虚词。

1.而。

(2)固而近于费/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在萧墙之内也。

2.之。

(1)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吾恐季孙之忧/而在萧墙之内也。

(2)夫子欲之/既来之,则安之。

3.且。

(1)且在邦域之中矣。

(2)且尔言过矣。

4.为。

(1)后世必为子孙忧。

(2)何以伐为。

5.也。

(1)是社稷之臣也。

(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3)今由与求也。

6.以。

(1)何以伐为。

(2)则修文德以来之。

7.于。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虎兕出于押。

(3)龟玉毁于椟中。

三、文言句式。

1、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2、无乃尔是过与。

3、何以伐为。

4、是谁之过与。

5、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6、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7、既来之,则安之。

8、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9、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10、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11、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翻译】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无乃尔是过与?

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5、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文本·感悟】。

(1)思想内容:

(2)写作启示: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总结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论语》各章各节独立成篇,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仁”这一核心思想,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总结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些得分点呢?在此将其系统地归纳如下。

一、词类活用要特别关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为动、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活用”。对活用词的翻译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所以我们在翻译活用的词时,就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所充当的成分先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达到正确翻译的目的。

1.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解析]此句中的“亡”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是在连词(连词后一般跟动词)“则”之后,而“王”的位置与后一句的“亡”相同,两句对举,功能也应相同,故“王”是动词“称王”义。

[译文]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2.动词的使动、意动、为动用法。

[例2]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解析]此句中“请出之”的“出”从语法角度推断其肯定为动词,但如果直译成一般动词是不能体现出主语对宾语的主动性的,这时就应当考虑它是否属于使动或意动、为动用法。

[译文](万泉)县有十几个犯了轻罪的囚徒,适逢春末下了应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暂且)让他们出狱(耕种),县令不允许。

[例3]奇之,立许字以女。

[解析]此句中“奇之”的“奇”肯定为动词,但如果译成“奇怪”,句子明显讲不通,此时不妨往其它方面想一想。比如师说中“不耻相师”中的“耻”字就是典型的意动用法——认为……耻辱。

[译文]认为他品质非凡,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

[例4]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解析]此句中“丧”如果直译成“哭”,看似通顺,但与下文意思不符,若从为动的角度翻译,则通畅无阻。

[译文]马患肥胖症而死,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5]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解析]此句中“贤”和“愚”本为形容词,但形容词是不能充当句子主语的,由此可以判定这两个词的词性发生了改变,应当是名词的功能。具体翻译时可用替换法分别译为“有才德的人”“愚笨的人”。

[译文]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二、特殊文言句式在翻译中要体现出它的特殊性。

文言句式已纳入今后高考的考查范围,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几个特殊句子——“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1.判断句。

[例6]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解析]本句中“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所以考生必须将本句译成“……是……”的格式。

[译文]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对斗剑的喜好。

2.省略句。

[例7]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解析]此句中“不足为也!”省略了主语,翻译时应把主语“廉吏”补出来。

[译文]楚相孙叔敖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

3.被动句。

[例8]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解析]本句能否得分的关键就在于“见……于”表示的被动关系能否译出。

[译文]朱晖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4.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例9]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解析]本句中的“求”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宾词提前了,翻译时必须将“何”归到它原来的位置上(“求”后面),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

[译文]在赵国这片土地上我想要得到什么难道还得不到吗!

[例10]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

[解析]此句中“于勾践”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它提到动词“求哀请命”之前。

[译文]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

三、注重对关键实词的翻译。

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有无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翻译时首先要联系全文,特别要结合上下句语境仔细推敲,以防误译。其次要准确运用“组词法与替换法”来完成文言文向现代汉语的转录。

[例11]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解析]本句中“质”“售”两字甚为关键,如误译则句意必然不准。“质”,“典当、典押”的意思,这个意思在教材中未出现过,需要考生利用上下文来推断。“售”,“买”而非“卖”,古今异义词,和现代汉语截然不同。

[译文](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

[例12]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

[解析]此句中的“谢”,不是现代汉语中的“感谢”义,而表示“谢罪、道歉”的意思。

[译文]一会儿,郭崇韬进来向世宗谢罪,通过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四、虚词是句子的润滑剂。

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因、以、于、乃、其、为、则”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例13]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

[解析]此句的翻译,虚词是关键点,“以”,介词,“为了”的意思;“乃”,副词,“于是、就”的意思;“悉”,副词,“全部”的意思。

[译文]裴侠说:“因为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

五、不忽略句子中隐含的语气。

句子的语气也是句子构成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如果考生在翻译时丢失了原句中隐含的语气,那么翻译也就失真了。

[例14]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解析]此句除了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外,关键还要能看出这是一个反问句。

[译文]在赵国这片土地上我想要得到什么难道还得不到吗!

[例15]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解析]此句中“贤而多财”的“而”不表示“递进或转折”关系,它隐含着一种假设语气。这一点,能看出来的考生并不多。

[译文]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以上从五个方面谈了高考命题者在文言文翻译中设置的采分点,也是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应予强化的着力点。当然除了要特别注重以上五个方面外,同学们还应注意句子整体上的通顺,无病句,注意书写大方、清晰,这是许多老师在阅卷中的真切感受。总之,只要同学们尽了最大的努力,答卷时格外细心,文言文翻译是可以一分不丢的。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总结

无乃”,岂不,难道不,恐怕。“过”,责备。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翻译:(盲人)站立不稳而又不能扶持,摔倒了又不能扶起来,那么还要用那些辅助的人干什么呢?相:这里指搀扶瞎子走路的人。

3、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翻译: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担任这个职位,(如果)不能的就不要去(当那个官)。”

陈:施展。列:职位。(翻译时要字字落实,字字对应)。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嘴上)不说“想要(得到)它”却一定要替自己的行为编造借口(来搪塞的态度)。疾:痛恨。辞:托辞,借口。

6、既来之,则安之。

翻译:既然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了,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

7、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我担忧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总结

2、无乃尔是过与。

3、何以伐为。

4、是谁之过与。

5、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6、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7、既来之,则安之。

8、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9、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10、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11、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翻译】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无乃尔是过与?

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5、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文本·感悟】。

(1)思想内容:

(2)写作启示: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特征:

(1)联系具有普遍性。

(2)联系具客观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

2、联系的普遍性是什么?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及其要求是什么?

(1)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要求:一、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二、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根据联系和实践的关系,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及其要求是什么?

(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

(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5、什么是整体和部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什么?

(1)含义: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2)关系: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6、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

(2)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7、发展的普遍性是什么?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的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

8、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9、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10、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4)因此,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11、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新事物本身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4)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5)所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1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

13、事物发展的状态是什么?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14、什么是量变和质变?

(1)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静止都是量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2)质变: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统一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都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15、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是什么?要求我们怎么做?

(1)关系: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二,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2)要求:一、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二、当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的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6、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矛盾.

17、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观点.

18、什么是矛盾?它有哪两个基本属性?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19、矛盾的普遍性是什么?有何要求?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2)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要求: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0、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它的表现是什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表现:

(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不同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如何?

(2)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3)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一事物总是和同类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

(4)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2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指导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就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3、什么是主次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主要矛盾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次要矛盾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3)关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4、什么是矛盾主次方面?他们之间的辨证关系如何?

在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此即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此即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5、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认识方法。

(1)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4)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

26、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7、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8、辨证否定的含义及本质?

(1)含义: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29、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的灭亡的根本根本途径是什么?

根本途径是辨证的否定.

30、辨证否定观的要求是什么?

(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不仅尊重书本知识,尊重,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31、辩证法按其本质说是什么?为什么?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因为。

(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不断运动中,因而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3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是什么?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3、唯物辩证法与行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根本分歧是什么?

(1)分歧: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行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总结

7.解析:文章应是先议论后叙事。答案:b。

8.答案:(1)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分辨在内心斗争,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乐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

(2)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修整,使它焕然一新。

(3)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里都不会不快乐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吧!

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喜欢这里淳朴的风俗而且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拙朴。于是在这里修整果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使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地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是秦人卢敖隐遁的地方。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像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这座城台高大结实幽深敞亮夏凉冬暖。无论是雨落雪飞的早晨还是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米酒煮糙米来吃。(大家)赞叹道:“多么快活的游玩啊!”这个时候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赋并且给这个高台取名“超然”

来说明我到哪里都不会不快乐的原因,大概是。

因为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

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_山河。

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出的血可以使盾牌漂起来;(秦国)乘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诸侯,分割各国的土地。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方的边界修筑长城来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余里。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的应和他,都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着他。

7、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试着让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量一下长短大小,较量一下权势和力量,那就不能够相提并论了。

8、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得到了天子权势,统治着八州,使同列的诸侯朝拜称帝,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9、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求!无乃尔是过与?

翻译:冉有!恐怕该责备你吧?

无乃”,岂不,难道不,恐怕。“过”,责备。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翻译:(盲人)站立不稳而又不能扶持,摔倒了又不能扶起来,那么还要用那些辅助的人干什么呢?相:这里指搀扶瞎子走路的人。

3、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翻译: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担任这个职位,(如果)不能的就不要去(当那个官)。”

陈:施展。列:职位。(翻译时要字字落实,字字对应)。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嘴上)不说“想要(得到)它”却一定要替自己的行为编造借口(来搪塞的态度)。疾:痛恨。辞:托辞,借口。

6、既来之,则安之。

翻译:既然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了,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

7、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我担忧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兵器已经接触(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跑一百步然后停下,有的人跑五十步然后停下。

注意:“或”,有的(人)。“走”,在古代是指逃跑。

3、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不行。只是没有跑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5、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网眼细密的渔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亩的宅地,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制的衣服了。

7、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译:粮食和鱼鳖不会吃完,木材不会用尽,这就使百姓对供养活着的人、安葬死去的人没有什么不满。

8、(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七十岁以上的人穿帛食肉,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这与拿着刀子刺人而把人杀死后,却说‘这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

高三复习必修1文言文填空练习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逍遥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大小之辩()也。

)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上课听讲法: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学会倾听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别人的赞赏。培养听力首先从听课开始:1.老师讲课时,不要东张西望,要集中精神这是培养听力的第一步。2.耳朵边听要边记重点,这样方便回家、考试前的复习(笔记最好记书上)。3.同学回答问题时,不要插嘴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改善自己的不足。即使同学回答得不够完美,也等同学说完再补充。

课后题试着做一做,最好不用参考书,这样能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课后在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解决。

复习是梳理已学过的知识,如字词句知识、修辞、阅读、写作知识等。但是复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应用。以复习修辞为例:不是要看是否知道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拟人或排比,而是要理解别人文章里为什么要用这些修辞方法,自己会不会用这些修辞。

复习是温习老师教过的方法,像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阅读文言文现代文的方法,写作的方法等。但是复习各种方法,不是为了记住它们,而是看看会不会运用。

复习不能光看已经学过的,应以旧带新,培养提高运用原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复习文言文为例:课文固然要复习,但也要找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短文读一读,看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究竟怎样,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现代文的复习更应这样。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译: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就直了,金属制的刀剑等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范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什么过失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达到千里;。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船只的人,并不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不能)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不能)汇成江河大海。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用心专一啊。

高三复习必修1文言文填空练习

1、无故无贱:

2、至于众人,当惜分阴(今之众人)。

3、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4、其然乎?其不然乎?

5、小学而大遗:

6、圣人无常师:

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8、古之学者必有师。

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吾从而师之。

11、士大夫之族。

12、郯子之徒。

13、虽得贤,庸必能用之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4、句读之不知:

15、伤痍者甫起:

1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二、一词多义。

*庸讵知其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______。

*若为庸耕:______。

*始以先生为庸人:________。

无:

无贵无贱:_______。

地无四方,民无异国:_______。

鼎大异于众鼎:________。

至于众人,当惜分阴(今之众人):________。

众怒难犯:________。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___________。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圣人无常师):________天行有常:_______。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犹且从师而问焉。

则耻师焉。

爱其子。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三、默写。

1、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彼与彼年相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

四、翻译。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高三复习必修1文言文填空练习

1、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恒惴栗):

2、皆于农隙以讲事焉(其隙也):

3、已而与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杀之:

4、施施而行:

5、日(用法)与其徒上高山:

6、日与其徒上高山: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梦亦同趣):

9、披帷西向而立(披草而坐):

10、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1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句式):

13、穷山之高而止:

14、外与天际(译):

15、引觞满酌:

16、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17、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18、古为之文以志:

19、颓然就醉:

20、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1、庸蜀之南,恒雨少日:__________。

二、词汇拓展。

*2、皆于农隙以讲事焉:_________。

*3、已而与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杀之:_________。

4、伺隙而动:_________。

5、北隙乌丸、夫余:_______。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_____。

有以为未始有物者(未始不可):______。

*露彩方泛艳,月华始徘徊:______。

始服一剂汤,便愈:________。

*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_________。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________。

三、默写。

1.则披草而坐,_____,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____,_____。觉而起,起而归。

2.然后知是山之特出,_______________。悠悠乎与灏气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凝形释,_______________。

四、注音。

饿殍侘傺屏窒欷歔。

攒射什刹海啮噬墓冢。

泥淖摭拾拾级犄角。

诳语不啻恣意。

夯实掎角桑梓骨骸。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三复习必修1文言文填空练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己(),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鸿门宴。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高三语文怎么提高学习效率。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经历来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我的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但就象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

相关范文推荐
  • 11-29 文艺委员毕业工作总结大全(17篇)
    一个月的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上成绩和不足的客观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指导未来的工作方向。若想了解更多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可以阅读下面的推荐文章,获取更多写作灵感。
  • 11-29 英语教师的英文简历(通用18篇)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学好英语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英语学习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开阔我们的国际交流视野,增加
  • 11-29 租赁公司合同(通用16篇)
    按照中国的法律规定,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经双方签字盖章生效。这里有一些租赁合同的典型范本,供您参考撰写自己的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
  • 11-29 垃圾保护环境建议书(精选22篇)
    通过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促进自身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一些企业领导给出的意见建议,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县长伯伯:您好!您明白吗?在我们
  • 11-29 涉江采芙蓉创新教案范文(16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一项对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教学活动的详细规划和安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 11-29 电脑销售的个人工作计划(通用22篇)
    销售工作计划是制定销售目标和实施销售策略的一种计划性活动,它通过对市场、竞争对手和产品的分析,为销售团队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想我们需要
  • 11-29 保护树木三年级(汇总23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合理的段落结构和连贯的逻辑来展示文采和思考的作文。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例子,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我和姑姑从网上知道:每生产5万双一次性筷子,
  • 11-29 高中珍惜时间演讲稿(通用13篇)
    演讲稿范文可以通过合理的论证和实例,使得演讲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演讲稿范文,不少演讲者在它们的影响下获得了成功。尊敬的老师,亲
  • 11-29 人教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优秀17篇)
    教学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科学和有效。如果你正在为编写教学计划而苦恼,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1、知识与技能:
  • 11-29 太阳和影子教案(热门20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落实和执行,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托,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并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一些范文供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