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分苹果教案(汇总17篇)

分苹果教案(汇总17篇)

时间:2023-11-29 11:14:46 作者:梦幻泡分苹果教案(汇总17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想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不妨来看看以下为大家准备的范文。

分苹果教案

从“分苹果“的情境引入到第二个“分一分”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一是知道平均分成几份,问每份分到几个;一是知道每份按几个来分,问能分成几份。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1.让学生看懂图意。

2.明确两次苹果的不同要求。一是把几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苹果;2是每个盘子里放2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经历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课件、24个磁铁。

学具:12根小棒。

1、师:今天淘气家来客人了,妈妈准备了一些苹果。一起来数一数。

2、师贴苹果。

有12个苹果。

1、倾听

2、观察。

3、数一数。1、2、…12

、你猜妈妈会向淘气提出什么问题?

、有选择地板书:

问题一: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有( )个?

问题二:有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需要( )个盘子?

、师:你认为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针对问题二)

e、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f、对,这就是平均分的两种类型。(板书:第一种第二种)

g、那有相同的地方吗?

、师:如果让你用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你想用几个圆片,怎么分?先想一想。师:好,开始。师巡视。师:好,谁上来分一分。(汇报,交流) 师:他是怎么分的?(请2到3个学生上台展示分法。) 师:不管你们怎么分,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3个。

师:请用学具分一分。师巡视。汇报,交流。师:请一个小能手上分一分。和他一样的请举手。那你们是怎样想的?师:这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了6份。

1、出示松果图。师:同学们,小松鼠知道你们很聪明,想要考考你们。课件出示:松果图。

2、师: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3、师:小松鼠想把18个松果平均放在篮子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判断属于哪种类型。

5、师:下面我们来看小松鼠的问题。翻书35页,同桌两人商量一下,认真读题,一人做一道,圈一圈,再把结果填在书上。师巡视。

6、集体交流,请两生上台展台展示。

《分苹果》教案

1、在具体情境种初步理解得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设计以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理念。

教学流程:

课前2分钟

讲教学故事:如树上本来有2只小鸟,又飞来3只小鸟 2加3等与5。

(教学反思:以数学故事作为课设常规,让学生通过讲教学故事,明确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并渗透加减法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应用数学的能力。)

谜语:小动物胡子翘 见了小鱼眯眯笑柄 老鼠一见就跑掉

(教学反思:借助一个充满趣味的谜语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在活动中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1)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可以怎样列数学算式?和同组的同学一起说一说。

(教学反思: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看到4条金色的鱼,6条红色的鱼,4加6等于10,5条吹泡泡的鱼,5条没吹泡泡的鱼5 加5等于10等问题,只要学生说出的有道理教师都给以肯定。当学生未能发现减法算式时,教师适时点拨,猜一猜小猫可以钓到几条鱼?展示不同学生的不同猜想,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拘泥于教材。)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 : 每个同学动手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

(3)个别小组汇报操作过程

(教学反思: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操作,保证每一位学生至少能找到一种策略,发、再让小组交流分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1、摸球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摸球,让其他同学猜一猜盒子里还有几个球,可以怎样列算式。

2、猜数游戏:两个人一组,一个人摆棋子,另一个人说加减法算式。

3、摘礼物游戏:摘圣诞礼物与同学一起分享,共同完成礼物的算式。

(教学反思:利用学生对游戏极大的兴趣,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既让学生强化10的加减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同时也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活动中放手让小组长组织学习活动,既可以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又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带动学习较慢的学生,逐渐缩小学生的个体差异)。

师:把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

(教学反思: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不能完整地叙述),及学生入学不久的情况,让学生一点一滴地回顾,逐步养成懂得梳理知识的能力。)

《分苹果》教案

1、学会有关10的加减法,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有关10的加减法。

小圆片

1课时

一、分苹果

1、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

先自己分,再小组交流。

2、分组发言,整理板书

在发言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

3、完成书上10的组成练习。

二、练一练

1、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

先指导读懂题意,再连一连,生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2、口算。生独立练习。

3、爬台阶。

(1)出示小狗爬台阶的图,谈话引入。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小老鼠用一根骨头引小狗上楼去,总共有几级台阶,小狗爬到了第2级,还有几级?......

(3)移动小狗的位置,它现在又爬到了第几级,还有几级?......

9、说一说,填一填。

(1)先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2)把算式与图结合起来说一说。如10-8=2表示有10条鱼小猫钓上8条,河里剩2条,也可以表示河里还有8条鱼钓上来2条鱼。

三、数学游戏

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完成。

《摘苹果》教案

1、初步学会按颜色、大小分类。

2、复习3以内的数。

3、乐意参与集体活动,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1、大小红苹果若干、大小绿苹果若干。

2、大小篮子共4个。

3、操作板人手1个、果园场景。

(一)观察比较,感知苹果的颜色大小。

1、数一数这里有几棵果树?

2、树上有什么?苹果是什么样的?这些苹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树上的苹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

(二)听指令摘苹果,教师要求逐步递进。

1、区分颜色

要求:小妹妹摘1个红苹果、1个绿苹果。

验证:你摘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2、区分大小

要求:小弟弟摘1个大苹果、2个小苹果,一起数数盘子里现在有几个苹果?

3、根据苹果的不同特征分类。

老爷爷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篮子,看看这些篮子有什么不一样?数数有几个?

要求:大的红苹果要放在大的红颜色的篮子里?小的红苹果要放在哪里?

验证:互相看看放对了吗?

(三)结束活动:把苹果送回去。

困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否让幼儿同时按两种特征(大小、颜色)进行分类。

1、

2、

《苹果》教案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树上许多红苹果,

一个一个摘下来。

我们喜欢吃苹果,

身体健康多快活。

儿歌:红葡萄。

树上许多红葡萄,

一个一个摘下来。

我们喜欢吃葡萄,

身体健康多快活。

活动反思: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我们班幼儿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在此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苹果》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用品摆放常规和大胆动手绘画的能力。

3、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并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4、乐意参与涂色活动,体验涂色的乐趣。

5、能用油画棒在苹果上涂色,并要顺一个方向涂,要涂得均匀。

活动重点:

乐意参与涂色活动,体验涂色的乐趣。

活动难点:

能用油画棒在苹果上涂色,并要顺一个方向涂,要涂得均匀。

活动准备:

1、要涂色的苹果一个;

2、涂色的苹果图片一张;

3、每个幼儿一盒油画棒,涂色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变变变,老师拿出实物苹果,这是什么?(苹果)。

告诉幼儿,今天我们来给苹果穿衣服好吗?

二、展开。

出示图片——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这些苹果都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

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出示红色的油画棒问: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用红色的油画棒帮苹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用品摆放整齐,

右手拇指食指拿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

眼睛离纸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比比谁是涂色小能手。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不把颜色涂到线外去,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画上小五星表示鼓励。

三、结束。

展出幼儿全部作品,请幼儿观赏,带领幼儿夸奖自己树立信心,激起下次绘画的欲望。

《苹果》教案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朗诵,准确发音,如“是”“先”“脏”“手”等。

2.培养幼儿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过程:

2、教师朗诵儿歌《大苹果》,让幼儿仔细的听。

3、教师提问,小朋友,大苹果都说了些什么?它让你做了些什么?幼儿回答,教师纠正。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纠正儿歌中的发音,同时引导幼儿在吃大苹果之前要先洗手,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

5、教师再次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6、请个别幼儿自己朗诵儿歌,教师纠正。

7、教师小结。

《红苹果》教案

1、引导幼儿认识红颜色。

2、通过涂色,感知色彩;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大胆作画,动手能力。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彩笔,红苹果一个,苹果铅画纸无数张。卡片苹果树画。

一:出示苹果树画。

引出活动: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园的果树上都结出了香香的果实,梨树上挂满了梨,葡萄架上挂满了串串葡萄,可唯有苹果树上的苹果长的不漂亮,它听说我们小班的小朋友都可聪明了,可以让苹果树上的苹果变的漂亮。

二:老师做示范给苹果涂颜色;要求幼儿在涂色时由上往下涂,也可以从左往右涂色。

三:给幼儿发苹果铅纸画和红彩笔,引导幼儿自己动手给苹果涂颜色。(老师指导幼儿)

结束部分:小朋友们,你们的苹果画好了吗?画好了的苹果,老师把它贴在苹果树上,比一比,看一看自己的苹果到底漂不漂亮。(作品展示)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苹果》教案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的果园是一派美丽的景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橘子,甜甜的柿子……成熟的水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秋天的水果真是丰富多彩,而水果又是孩子们熟悉的、喜欢的、每个人对水果都有自己的喜爱。水果的色彩、外形、味道、营养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的孩子从家里带来了水果,我们和孩子一起装饰了可爱的水果娃娃,孩子们很喜欢,一有空就会跑过去看看、摸摸,还会和同伴互相讨论呢!由于小班的孩子活泼好动,把游戏融入其中,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经验,提升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并养成喜欢吃水果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内容安排:

活动二:香香的水果。

活动三:小乌龟去看爷爷。

活动四:橘子船。

活动五:猜一猜。

活动六:奇怪的汽车。

活动七:丰收的`水果。

活动八:好吃的橘子。

活动九:好吃的苹果。

活动十:水果全家福。

活动十一:一个苹果许多梨。

(二)活动方案:

1、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尝试用常见的几种水果替换原歌词并演唱。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

3、音乐磁带。

1、学唱歌曲。

——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

《红苹果》教案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给大家听。

课件,音乐。

一、出示图片,初学歌词

1、出示苹果树:看,树上有什么?让我们来摘苹果吧。

2、幼儿跟做采摘苹果状。(老师念歌词前半部分: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

3、念后半部分:我们喜欢吃苹果,多吃苹果身体好。

二、欣赏旋律,初步学唱

1、苹果摘好了,老师把刚才我们摘苹果的事编成一首好听的歌。

2、师范唱,幼儿欣赏。

3、幼儿跟着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4、幼儿跟唱,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5、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

三、尝试仿编,延伸活动

1、问: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编进歌曲中。

《摘苹果》教案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并能用竖式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一、课前复习,热身练习

课件展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有关练习题,学生自由完成。并小结计算方法。

一、激趣导入,学习新课

1、点击课件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同学们,今天果园里的苹果大丰收,笑笑和淘气来到果园游玩,看红彤彤的苹果多漂亮啊!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摘苹果吧!(板书课题:摘苹果)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从图中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2、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把38看成40,40+17=57,箱子能装下;或者38看成40,17看成20,40+20=60,箱子也能装下。

师:同学们进行估算时,我们可以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的数去估算,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数看作整十进行估算。这样比较简单方便。

三、探究新知:

1、验证估算

师:我们大家估计的是否完全正确呢?究竟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呢?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刚才的算法展示给大家,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让几位学生上台来摆小棒或拨计数器,交流时,要求学生利用学具说明算法,教师板书。)

师:有谁还能用其他方法计算吗?我们前面还学过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是吗?请你试试用这个方法计算一下。(请一位学生板演)

师:从这道题中看,在竖式计算时,从哪一位开始加方便呢?为什么?

3、组织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真棒啊!都学会自己学习了,能用这么多种办法解决问题。你喜欢谁的方法呢?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把自己的算法进行小结。

4、算一算,说一说(完成书上练习题)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试着自己计算,想一想用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5、小结提升

让学生尝试说说做两位数进位加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四、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件中的练习题,再全班交流反馈。

五、总结

本节课通过解决“这个箱子装得下吗?”这一问题,让学生理解、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讨论、操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索与反思:

一、经历课前练习,培养迁移能力。新课教学之前,我设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竖式计算,意在为新课做准备,为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做铺垫。后面的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说明了这一环节的必要性。

二、体现生活性,培养估算意识。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提出的一项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是第一学段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因而在提出问题“淘气摘了17个苹果,笑笑摘了38个苹果,一个能装60个的箱子能装下他们摘的苹果吗?”后,我马上引导孩子们估一估,渗透估算的方法,初步感受估算的意义。可以说,孩子们在这一环节的回答蛮精彩的,部分同学能进行正确估算,并解释自己的估算过程,而且方法多样。特别是有些孩子还能在课后的练习中主动运用估算来解决数学问题,真是令人欣慰。

三、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本节课中我鼓励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他们想出了许多方法:如,(1)口算:10+30=40,7+8=15,40+15=55或17+3=20 20+35=55或38+2=40 40+15=55(2)列竖式;(3)利用计数器拨一拨……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学得主动活泼,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无论是哪个学生,只要能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我想这样的学习都是有效的。

四、精心提问,突破难点。虽然学生已经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知道了满十进一的道理,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仍是这节课的难点。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看到进位的“一”你会想到操作中的哪一步?引导学生回忆操作时把个位上的十个珠子拨去,再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很自然地把操作和竖式计算联系在一起,突破了难点。

五、练习设计体现层次性,多一分“趣味”。都说计算课难上,因为它相对于其他课来说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怎样让孩子们喜欢上计算课?”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在练习的设计上下了一番工夫,有竖式计算找规律,帮助啄木鸟医生诊断病情,游戏找朋友,做到既有趣味性,又具层次性,环环相扣,让孩子们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巩固新知。只不过最后的游戏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孩子们在学习中既巩固了新知,又体会了学数学的乐趣。

六、不足之处:1、课堂上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比较少,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师的板书还要规范,还可以板书出估算的过程,帮助较差的学生理解。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故教师应适时的引导和小结。比如:在学习完竖式计算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再次小结出竖式计算的注意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分苹果》教案

1、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正确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有条理的思考。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分苹果”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在一座小山上住着两只非常可爱的小熊兄弟,

有一天,它俩决定去拜访好朋友。它们俩先来到小兔家,小兔见了小熊,非常高兴,拿出了又大又鲜的苹果,分给两只小熊吃。

2、(出示图片:分苹果1)

教师:同学们先帮小熊估计一下这些苹果大约有多少个?

3、请你再数一数看看你估计的对不对?

4、老师想请你帮小兔把这堆苹果分给两只小熊,谁会分?还可以怎样分?

5、还有很多同学都想帮助小兔分苹果,是不是?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苹果比赛。

板书课题:分苹果

二、活动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一)小组合作(用小圆片代替苹果)

1、(出示图片:分苹果2)。

2、老师提要求。

(1)四人一组,同学之间要合作,一个同学负责分,其他同学说怎样分。

(2)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3、小组汇报分苹果的情况。

每小组派一人在黑板上演示分得情况,教师按学生分得顺序,在黑板上用数与形表示出来,展示学生的成果。

4、小组讨论。

(1)把10个苹果分成9和1,你想到什么算式?

9+1=101+9=1010-1=910-9=1

(2)把10个苹果分成8和2,你想到什么算式?

……

(3)你们还能想到什么算式?

10-0=10

10+0=10

0+10=10

10-10=0

……

三、活动三:采用多种形式巩固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

(一)连线:老师这儿也有9盘果子,你们能知道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吗?

1、(出示图片:樱桃)。

2、学生独立连线。

3、全班交流反馈。

(二)“凑十”游戏: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一个手指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两人一组,一个人先伸出几个手指,另一人伸出的手指数要和前一人凑成十。

1、(出示图片:数学游戏1)。

(1)师生一起玩

(2)同桌俩人合作,互相出手指“凑十”

1、(出示图片:爬台阶)。

(四)小猫可喜欢钓鱼了,你们看:

1、(出示图片:小猫钓鱼)。

2、谁知道图中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帮小猫算一算吗?

3、学生填写表格。

4、把算式与具体事物结合起来说一说。

例:10-8=2表示有10条鱼,小猫钓上8条,河里还剩2条;也可以表示河里还有8条鱼,钓上来2条鱼。

分苹果教案

1.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竖式的实际含义,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试商方法,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表内除法计算(包括竖式计算和试商)的基础上,安排有余数的除法。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知道什么是余数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又可以巩固表内除法计算,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部分学生以前就接触过除法竖式,但是对于竖式的含义、书写格式及应用还并不明确。教学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分成一课时或两课时完成。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除法竖式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安排在一课时内进行教学。法打下基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要把这些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面,你可以怎样分?

(揭示课题:“分苹果”并板书)。

师: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这些盘子里,你准备怎样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的分法主要有:一盘放4个、一盘放5个、一盘放2个、一盘放一个。个别学生说每盘放2个,其他同学都说出了这样分的不合理性。学生还提出如果是每3个放一盘就正好分完,如果是每2个放一盘就会出现剩余,每4个放一盘则不够。)。

师: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这些盘子里,你准备怎样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二)合作学习。

1.活动一:每盘放2个苹果,12个可以放几盘。

小组内交流。

集中交流(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生1:通过乘法口诀“二六十二”得出结论,可以放6盘。

生2:2+2+2+2+2+2=12,可以放6盘。

生3:12-2-2-2-2-2-2=0,可以放6盘。

生4:12÷2=6,可以放6盘。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有疑问的地方。

2.活动二:每盘放3个苹果,12个可以放几盘?

请学生用12个圆片摆一摆。同桌交流。

(学生小结:略)。

师:观察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学生有困难,提示学生观察总数、分的份数、每份数。)。

发现分的每份同样多。

(3)试一试书34页1题(学生可用学具摆)。

在班上交流。

(三)巩固练习,

1.35页2、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交流。)。

2.思考题。

(“练一练”的第1题完成后同桌两人互相检查,并选一道喜欢的题目互相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的平均分,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的现象。知道学习除法的必要性,了解除法分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理解除法含义。

1.引导学生体验除法分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1个苹果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2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改编了教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结果自然出现了分的两种情况。

2.在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

在第一次“每盘放5个”的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了第二次活动“每盘放6个”,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活动,感知、体会对除法有明确的认识,其实也是培养质疑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让学生分,积累经验。

《大苹果》教案

1、仔细地观察画面,大胆的想象帮小老鼠过河的办法。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大苹果》,洗净切好的苹果一盘。

1、教师出示挂图一:

“瞧,这是什么?”“你吃过苹果吗?”

幼儿将平时的经验予以讲述:“谁看到那只苹果?小老鼠会怎么想?”

幼儿大胆想象。

2、自主阅读:

幼儿阅读故事的`前半段。

3、分析理解

教师出示挂图二:

“你从哪里看出来小老鼠推不动苹果?”“咱们帮小老鼠一起推。”

幼儿可以用非语言的形式表现。

教师出示挂图三:

“小老鼠过不了河怎么办?”

幼儿讨论想办法。

教师出示挂图四:

“小老鼠想了什么好办法?”

幼儿可表演小老鼠与大河马的对话。

教师出示挂图五:

“小老鼠的苹果呢?”

完整欣赏

4、教师完整讲述一遍,幼儿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表现。

5、教师将准备好的苹果与幼儿共同分享。

活动名称:我喜欢吃的水果

1、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介绍自己收集的水果。

2、说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的名称和理由。

1、幼儿每人带一只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2、已经削好的水果切片。

1、小组交流:“今天我们每人都带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和好朋友说说自己带来的水果的名称。”

2、集体交流:“谁愿意声音响亮地告诉大家你带的水果叫什么名称?”

3、品尝交流:教师将水果削成块状放在盘子里(若干份)。幼儿自由挑选品尝水果,相互交流各是什么水果。

组织幼儿进科学发现室,幼儿自由选择玩,并学会整理。

《摘苹果》教案

1, 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较熟练地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2, 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分合式及加减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1, 教具 苹果计算题40份 背景树5棵 计算卡片及数卡40份

2, 学具 第一、二组 贴苹果 苹果树底板 写有算式题的卡片

第三、四组 走迷宫、涂色 迷宫图等

第五、六组 连线

第七组 看图列算式、分合式

(一)集体游戏 摘苹果

1, 师:今年苹果大丰收,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来不及摘,所以请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帮忙,帮他们去摘苹果。但他们有个要求,每只苹果上都有一道题目,你们要看清楚答案是什么,然后放进相应的篮子里。

2, 幼儿摘苹果,老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放苹果。

(通过操作:使幼儿得出无论加减得数都一样的都可以放进同一个篮子里。

(二)小组活动

1, 刚才我们帮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摘了许多的苹果,现在我们到果园里的智力宫里去玩,好吗?果园里的叔叔阿姨要看我们小朋友哪个最会动脑筋,里面有走迷宫、涂色等。

2, 老师介绍走迷宫:小兔去拔萝卜,要走一条答案是5的路,才能拔到萝卜。

3, 介绍涂色:把答案是5的格子涂上颜色,看看是什么?

4, 幼儿操作

第一、 二组 贴苹果 根据苹果树上的数字贴上相应的苹果

数学教案-学习活动 摘苹果

标签: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学习活动 摘苹果,

第三、 四组 走迷宫:把得数是5的连起来

涂色:把得数是5的涂上颜色

第五、六组 连线 把花种到相应的花盆里

第七组 看图列算式、填分合式

(三)游戏 找朋友

小朋友在智力宫里扼腕得很高兴,也学到了很多本领。现在我们每个小朋友去找与自己的答案相同的数与算式当好朋友一起玩。(可以找一个也可以找二个、三个做好朋友。)

提示:无论加减得数都一样的都可以做好朋友

(四)延伸

小组中的操作活动可以放到自主活动中继续巩固练习

《分苹果》教案

1、精心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圈一圈、画一画等),让学生亲自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逐步体会两种“平均分”的形式。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既重视学生的“平均分”的结果,但更重视引导学生去探索“平均分”时你是怎么想的,以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探究怎样给24名学生排队,有几种排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探索交流,得出几种不同的排法。在教学中,我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还算融洽。学生能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让学生与同伴交流,倾听同伴的不同分法;注意倾听学生的表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探索出平均分的意义,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总之,我在课堂中,注重知识的感受过程,但还有很多有待完善加强的地方:如学生的小组小组能力、倾听能力、动手能力还需要不断培养;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对小组合作的组织和任务交待应明确、具体等。

《红苹果》教案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给大家听。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初学歌词1、出示苹果树:看,树上有什么?。让我们来摘苹果吧。

2、幼儿跟做采摘苹果状。(老师念歌词前半部分: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3、念后半部分:我们喜欢吃苹果,多吃苹果身体好。

二、欣赏旋律,初步学唱1、苹果摘好了,老师把刚才我们摘苹果的事编成一首好听的歌。

2、师范唱,幼儿欣赏。

3、幼儿跟着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4、幼儿跟唱,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5、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

三、尝试仿编,延伸活动1、问: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编进歌曲中。

教学反思:

这一活动的选择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以贴近幼儿生活经验为主题,以歌曲《苹果》为线索,启发幼儿在“摘苹果”的动作、仿编歌词、用肢体造型创造性的表现水果的外型特征这三个方面的音乐创新活动,活动中自然的融入了艺术、科学等领域,贯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儿在玩玩耍耍中获得了发展,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其中,有个别幼儿在动作表现上缺乏自信,不能完全放开自己去尽情表现。应当多观察这些孩子的表现,及时的肯定并鼓励他,帮助他,逐步树立他的自信心。

相关范文推荐
  • 11-29 环氧地坪施工合同(专业18篇)
    施工合同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书之一,对双方的权益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合同的执行需要双方的配合和沟通,只有充分合作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 11-29 市信访工作总结报告(实用14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对自己工作状态的一次盘点,也是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和指导。以下总结范文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可供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使用。
  • 11-29 小学生游记大全(19篇)
    优秀作文的写作过程不仅需要有丰富的词汇和句型运用,还需要我们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条理性。这些优秀作文范文都有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个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感受和思考。
  • 11-29 声音说课稿好听的声音说课稿(热门17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窗口,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以下是一份经典的教案模板,它能够帮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更加高效和有序地组织教学内容。
  • 11-29 鱼和熊掌哪个更重要(模板15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对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一种锻炼,它需要作者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优秀作文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个性,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
  • 11-29 组织办实习自我鉴定范文(18篇)
    自我鉴定范文的撰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且有助于我们形成积极的认知和态度。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自我鉴定范文,供大家参考并提供一些灵感。
  • 11-29 拾金不昧三年级(专业20篇)
    优秀作文是积累和运用大量词汇和表达技巧后的产物,代表了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下面是一些写得不错的优秀作文范文,可以让你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和成功之处。
  • 11-29 幼儿中班识字课教案(汇总18篇)
    在中班教案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活动,以帮助幼儿全面发展。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教学参考,小编精心整理了一些中班教案范文,请大家参考借鉴
  • 11-29 龙的精神演讲稿(通用14篇)
    演讲稿范文是通过文字形式将演讲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传递给听众的一种重要工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 11-29 办土地证证申请书(通用18篇)
    一份成功的申请书应该突出凸显个人的亮点和能力,使招聘人员对你产生浓厚的兴趣。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经典的更多申请书,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尊敬的领导:浚县洁美

猜你喜欢